港口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应对之策

时间:2022-09-06 08:48:16

港口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应对之策

摘要:环境保护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的管理工作,只有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本文分析目前港口企业环保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港口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应对之策,旨在帮助企业弥补管理上的短板,降低环保风险和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塑造企业绿色发展形象,解除企业管理者的后顾之忧,实现港口企业环境保护与其他运营管理工作协调同步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问题;应对之策

近几年来,环保部相继实施了“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执行和落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更加规范的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港口企业适应新时展要求,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树立安全环保、清洁生产的红线、底线意识,落实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强化环保管理,打造清洁环保、低耗高效、生态文明的良好企业形象。根据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和总体要求,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但是,环境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管理工作。针对港口企业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并且将始终不渝地坚持推行环境保护,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走出一条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新路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港口企业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大多港口企业组建了环保组织机构,也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有的企业缺少组织架构和环保岗位责任制。二是环保管理台账不健全。一部分企业缺少操作规程、运行、维护、检修、校验记录等,有的也缺少应急培训档案、环境应急演练方案图片资料、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环保内业材料。(二)监测工作开展不到位。根据环评以及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港口企业应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并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实施监测,以便于掌握本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和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目前港口企业还存在诸多运营期环境监测工作落实不到位,基本都存在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点位、监测规范等不能满足环评文件、排污许可证要求的情况。(三)危险废物处理不规范。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给港口企业运营带来诸多困难,这样,部分港口企业存在生产运营期间投入明显不足,一部分原因是危废产生量少,对外委托处理费用高且难委托,另一部分原因是企业环保专业知识较薄弱,认为该处置方式已符合环保要求。因此,一些港口企业未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或者登记管理,将设施设备维修保养、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危废物品(如废油、含油破布等)露天放置,或者外委接收企业多数不具备相应类别的危废处置资质,比如,到港船舶的围油栏布设等没有委托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处理单位进行收集转移处理;港区的生活垃圾没有每日定点收集和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当地市政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置。(四)环保验收办理不及时。近几年来,少数港口企业存在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或已运营多年,但环保竣工验收工作未及时跟进,相关手续未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办理,未能认真履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等制度,出现了盲目开工、违规开工现象。忽视了环保竣工验收的重要性,造成未及时完成竣工环保验收。(五)环保监管环节不到位。目前,环保监管主要是从管理制度的建设、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以及职工的文明习惯行为等方面开展。环保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监管缺失和现场操作不到位造成的,港口企业工艺系统复杂,污染点面广,涉及到水、声、气等多个环境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到位,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职工操作的小小失误就可能造成废水、废气、噪声排放指标超标,为此,环保监管环节不到位,是出现环保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港口企业存在环保问题原因分析

(一)环保管理认识不够全面。港口企业有的对环保认识还停留在“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的阶段,对企业存在的环保隐患没有事先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给企业安全环保生产带来风险和潜在威胁。企业还未能真正把环境保护理念渗透到每位职工和每项工作当中去,全员参与的意识不强,使之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以企业环境保护需要为出发点,港口企业远远还没有落到实处。(二)环保管理工作不够精细。现有港口企业大多只有设置安保部门,由安保部门负责日常的环保管理工作,这样环保责任人大多数由安全技术人员兼职环保工作,本身安全管理工作相当多,加上相应的环保工作,导致日常环保管理工作比较粗放,环境管理制度实现量化、细化和制度化就更谈不上了,比如有的应急培训档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不健全,或者台账记录不完整等现象发生。(三)专业人员知识不足不全。有些港口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岗位或配备专业的环保工作人员,大多采用环保兼职人员,导致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对环保政策、法规、标准跟踪不及时、解读不透彻、把握不准确。比如,新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已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已取消由环保主管部门验收改为建设单位自主验收,少数企业还在等待行业部门环保验收,未能及时有效履行环保手续问题。(四)企业环保技术力量薄弱。现有港口企业环保人员由于受专业限制,在排除环境隐患、洞察环境风险方面的能力相当有限,具体表现在,一是多数企业制订并实施的监测计划,在监测指标、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工况等方面未能满足环评要求,港口企业监测工作规范性不强。二是企业开展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还未有实质性针对污染物排放事故事件进行,演练效果并不理想。三是由于缺乏环保专业人员指导,环保隐患多数在环保主管部门检查时暴露出来,可能面临严重的环保处罚。环境治理中有很多是技术性很强的领域,没有专业技术力量支撑,企业往往看得出问题却提不出有效的整改解决方案。(五)环保专项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虽然一些企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保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企业环保历史问题欠账多,尤其是建设年代较远的企业,多存在环保设施投入使用过久,服役时间过长,环保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等问题,需改造建设的项目比较多,环保投入还是跟不上环保发展形势的需要,环保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

三、港口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应对之策

解决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港口企业应当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条例、标准。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发展,多措并举,明确责任,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体系,使相关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持续改进,加大环保资金投入,提升环保技术力量等途径,提高了环保管理工作成效。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健全环境管理体系。根据《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16)要求,港口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同等重要地位,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施环境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环保岗位责任制和环保考核制,确保企业日常的环保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知识学习培训,及时掌握领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文件精神和要求,树立环保管理理念,并加强宣传,强化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二)提升环保技术力量。环保政策更新快、环境管理要求高,企业环保工作需要专业素质高的环保管理队伍。建议大型实力强的港口企业可设立专门的环保组织机构,配备专职专业环保管理人员;规模小的企业明确环保归口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环保管理人员,外部可委托环保管家指导具体环保工作,通过内外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环保技术力量。另外,环保培训对于提高员工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将环保培训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培训教育要分多层次进行,才能取得明显成效。(三)加大环保资金投入。要把环保工作做好,必须保障资金的投入,港口企业要重点从人力、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项目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费用预算,落实资金保障。做好环保项目资金预算,做到“年初有预算”,严格执行环保资金审批使用程序,严格环保资金投入项目跟踪,有效保障环保资金投入,不断改善港区环境保护条件。(四)建立环保监测体系。港口企业要逐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这是保障环保管理工作做好的基础条件。监测计划的实施是港口企业做好日常监测和信息内容工作的要素,同时也为企业自身控制环保事故发生提供有力数据支持。港口企业要根据环评文件要求,制定完善的日常监测计划,并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定期监测,及时了解、掌握和调整污染物排放和生产控制。(五)健全环保合规制度。建立健全合规性审查制度,完善环评或环保竣工验收手续,主动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污染物达标排放,避免受到环保处罚。目前,危险废物外包管理的确存在处理混乱现象,有的港口企业对外包单位资质没有审核,这样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和事故隐患,如果外包单位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同样会受到法律责任追究。因此,要建立健全合规性审查制度,才能为企业避免一定经济损失以及可能出现的环保事故。结束语: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执法趋严,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将会不断得到强化。当前,认真做好环保管理工作,是企业生存和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港口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环保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因此,港口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长效的环保工作机制,将环保意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对环保问题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事故发生,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港口行业和环保事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祖毅.关于强化港口化工区环境风险防范的思考[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

[2]吕刚,蔡乐,熊德琪,廖国祥.模糊识别方法在港口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交通环保,2004(05).

[3]赵传芳.港口污水的处理[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

[4]杨建勇.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

[5]陈旻蔚.宁波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6]黄桂琴,李慧英.反思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应对“绿色壁垒”[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04).

作者:庄燕坤 单位:漳州古雷海腾码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