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的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2-08-27 11:07:17

管理创新的困境与出路

一、社会管理创新与检察工作创新的背景

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是在中国改革进一步深入,社会出现转型时期,新的社会问题凸显,多元矛盾日益加剧,并呈现出多发、高发、频发的趋势时,为了回应民众对传统社会的管理方式的质疑,而提出多元参与,多措并举、多部门联动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作为法定的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尤其是基层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法定职能、化解社会矛盾、消弭社会冲突、维护和谐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但是伴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多元诉求的集中表达,导致检察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考验和挑战。为了回应新形势下对检察工作的更高要求,检察工作创新的工作被逐渐提上日程。检察工作创新是在指人民检察院在执法办案、履行法定监督职责过程中,引入新的执法办案理念、办案艺术、办案技巧、开拓新的监督思路和监督办法,积极主动应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传统的通过执法办案,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发挥更好的监督效能和监督价值,更好的实现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检察价值活动。

二、基层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困境

基层检察机关处在检察工作直面群众的第一线,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服务发展的最前沿,也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践行者。基层检察院面对的是最基层的人民群众,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引发的阶层、团体、利益群的诉求集中爆发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加之矛盾本身的多样化、复杂化,涉及领域比较广,因此,呈现出进一步尖锐化的趋向,与这种复杂形势不相适应的是检察机关的在创新管理中本身定位不明、基层检察机关干警素质不高、以及基础设施和培训教育匮乏的现实,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进程。当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主要的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检察机关管理创新的定位不准

检察机关是法定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监所监督以及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以及民事行政监督等职能。就其本身定位来看其性质为行使监督权的司法机关,主要职能为纠正、督促和改进。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参与社会行政治理的行政权,基于此点原因,一定程度制约了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进一步延伸社会触角、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检察机关作为行使监督权的司法机关,是社会管理人背后的监督人或管理人,无疑,监督本身也是一种管理和治理,只是一种间接的社会治理。这就需要不断地延伸触角、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监督方式、开拓新的监督方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这既是社会治理模式下广义的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也符合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理念。

(二)检察机关职责的普世性不强

检察机关作为法定的监督机关,其职能和职权覆盖领域是极其广泛的,基本贯穿了整个法律执行的全部过程。但实际中民众对检察机关的职能知之甚少,虽然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相关的法律宣传,也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措施,甚至多地的检察机关开始试行并广泛推行社区检察室制度,但是基层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很多时候会遇到民众询问“检察机关是做什么工作、管什么”之类的提问,由此可见,检察机关职责的普世性远不如审判机关。民众对检察机关的陌生和敬畏感,严重制约了基层检察机关工作触角的进一步延伸,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基层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三)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

延伸工作触角,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时间、也需要精力,更需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调查研究、设计方案、落实具体的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成果。但是基层检察机关所面临的现实是,第一线的检察人员,所要处理的纠纷多、工作重、人员配备不足、资金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并影响了基层检察机关工作触角的延伸、影响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四)对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认识不足

基层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往往基于传统的观念和理解,认为检察机关的权能为监督制约权,不具有直接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社会管理的权能主要体现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基于其应有的中立性和被动性,不宜积极的参与社会管理,更不能进行社会管理的创新,否则感觉有越俎代庖之嫌。这些理念的限制,也制约了检察机关进行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进度和步伐。

(五)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基于自身的职能和职责,在开展工作中拓宽思路、改善方法、不断地提高监督效率,延伸工作的触角,提升和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和效用。延伸工作触角还需要基层检察工作者知识结构多元、社会管理知识丰富、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和超强的社会管理创新意识。当前基层检察机关面临人员匮乏、知识机构单一、工作压力重、创新意识不强,能力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尴尬,这些都制约了工作触角的延伸和检察工作创新深层次的开展。

三、基层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基层检察机关在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是基层检察机关在以后的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好的破解困境,为延伸工作触角扫清障碍,才能切实的进一步实现更深层次的社会管理创新。有鉴于此,结合前文所述检察机关在延伸工作触角、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的困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努力:

(一)加大宣传力度,确立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检察机关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地位不能正确的进行定位,使得检察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底气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察工作创新的开展,加之民众对检察机关职责、权能的不甚了解,信息交流不够畅通,导致民众诉求表达渠道未能有效畅通,这些都阻碍和制约了检察机关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的进度。因此,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力度做好检察机关的宣传工作、将检察机关的职能和职责,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向民众进行宣传,对内应该解决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工作人员的思想顾虑,使他们充分的认识到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认识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式是以执法办案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有效释放司法效能,通过平复和补救被伤害的社会关系,对社会管理产生间接影响。

(二)加大投入,解决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检民信息不畅

基层检察机关工作任务繁重,人手少、财政投入的不足,是当下所有检察机关开展工作中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解决好相应的财政拨款、机构编制、和人员招录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各级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的财政投入,充实基层检察队伍,解决人员匮乏和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检察机关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应做好人员培训、课题调研、职能宣传等工作,进一步的拓宽工作渠道、搭建更广泛的检民交流平台,疏通干群信息渠道,及时、尽早的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形的矛盾,提前预防、积极参与,耐心化解涉及群众基本权利和根本利益的问题,将问题消灭于无形之中,矛盾化解在初始状态,避免问题复杂、矛盾激化后,更多的管理资源的不必要投入。

(三)优化人才结构,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延伸工作触角、将工作做到深处、落到实处的关键因素是人,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主体也是人,人才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大多数基层检察机关面临的现状是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管理学知识的人才不足,但是检察工作创新,延伸工作触角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要追求的效果不仅仅是单一的、工匠式的管理,而是综合性、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社会治理效果,是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的综合效果。因此要求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层工作人员必须是综合型、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鉴于此,各级检察机关应加大对在职人员的相关社会管理学的知识的培训、打造出更多的复合型检察人才,在新招录工作人员的过程中注意专业的合理设置,不断地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同时不断地强化基层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创新管理意识、培养和提升创新的能力,提升基层检察机关整体的工作创新能力和良好业务素质,更好的延伸工作触角,做好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为经济建设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总之,基层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依然面临较多的困难和考验,需要和值得基层检察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地思考、总结、探索、反思,并不断地互相学习,在延伸工作触角的问题上扎实工作、用心寻找工作的切入点、着手点、切实的发现创新点,不断地延伸工作触角,将检察管理创新工作,落到实处,相信通过十数万基层检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基层检察工作延伸工作触角,创新社会管理一定会取的更为丰硕的成果。

作者:张海雷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