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境工程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时间:2022-06-03 10:31:16

高校环境工程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一引言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如下问题:合作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融合程度不高、纵深发展不足,合作关系不稳定;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合作政策及合作制度;信息化建设不足,缺乏合作交流平台,合作成效欠佳。这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和企业人才无法实现对接,招聘和就业同时存在困难的局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培养目标为:能够在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咨询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也明确了师资队伍中要求有80%的老师应任用6个月以上的企业或工程实践经历,并要求高校与企业或行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做实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这就要求环境工程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能把相关专业的研究、设计、实验和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完全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环境中学习。河南工程学院隶属河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学校紧紧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初步形成了以行业龙头企业或地方高成长性企业为主体,企业、协会、政府、高校等四要素参与,企业实质性投入、校企实质性合作的行业(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为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把握企业、行业人才需求方向,河南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与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永泽环境学院,同时公司捐赠300万元用于永泽环境学院的建设。行业学院成立后,该校环境工程专业及企业经过不断探索和改革,在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逐步构建起了以企业用人为导向的教学体系,为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二环境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河南工程学院永泽环境学院成立后,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务实合作、共融共进”的原则,经过数次沟通与讨论,初步达成了在专业建设、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和机制,形成了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模式。(一)以专业建设标准为依据,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永泽环境学院与河南省环保产业协会,以服务发展河南省地方经济为目标,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衔接原则,结合专业认证标准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校企共同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针对永泽环境学院增加了联合培养方案,方案中包括在校学习和校企联合培养阶段。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实施双导师制,分别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与企业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导师,联合指导。联合培养的教学内容及企业授课学时如表1。通过企业阶段的学习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专业基本技能、工程实践和工程研发、工程创新、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工程组织和领导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国际视野及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二)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将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校企双方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以河南省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校企双方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共同申报并获批了河南省水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同时成立了水处理技术研发团队,并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签订了3项合作项目,团队成功解决了企业面临的技术或管理问题。在学校方面,专业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促进了应用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导师引领实验室开放。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规划来选择并独立完成相关实验。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纵向科研项目、横向校企合作项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设期间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大赛获奖7项,其中获部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奖1项,三等奖1项,市级三等奖1项。(三)依托行业协会,进行环保理论和实操技能培训。利用河南省环保产业协会的行业影响力、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师资优势和永泽集团的丰富实践经验,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直接的人才输出渠道和提前建立了环保从业人员培训基地,还从理论拓展、实际操作和经验传授等方面积极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从理论到实践、再从理论到经验的培训模式。培训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针对河南工程学院永泽环境班的学员,另一部分针对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主要包括相关污水处理单位厂长、生产负责人、工艺负责人、机电设备维修工、中控系统操作工等相关职能管理人员。永泽环境班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包含污水处理厂相关工艺设计、环保设备与新材料,各行业企业及园区的污水处理工艺特色案例等。实践部分包括工程认识和工程实践。通过在现场、车间和检测分析中心轮岗实践,进一步了解专业特点,增强感性认识,增加专业认可。初步掌握环境工程专业基本方法及生产工艺以及分析测试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程,熟悉主要设备的结构类型、主要技术性能,以及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有关知识。河南永泽环境有限公司的培训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常用工艺流程及水处理通用设备,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与维护,新形势下污水处理厂规范化管理等。培训包含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每周6课时,主要安排在周中一次(2课时),周末一次(4课时),每学期共计48课时。实践部分寒暑假集中进行,共计10周。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培训采用集中进行的方式,每次两天,主要利用周末在河南工程学院或公司内部开展。建设期间共有100余人次参与该培训,为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依托校企资源优势,校企共建社会服务机制。结合市场需求与学院现有实验条件,共建了永泽环境检测中心,实现了学生实习、就业、创新三融一体。检测中心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实施建设,检测项目内容包括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检测。中心建设包括硬件建设:样品室、基础理化实验室、精密仪器室等;软件建设包括:组织结构、技术人员培训等。此外,由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还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咨询资质的申请,由双方协商,组建了清洁生产审核组织机构,制定了清洁生产审核组织结构管理办法和工作条例。这两项业务的开展,不仅为双方赢得经济效益,也为企业拓展其它业务提供更好的机会,为老师社会服务提供渠道,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同时强化了专业建设。

三结语

在校企共同致力于人才培养改革的道路上,如何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校企功能互补、资源共享,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寻找一条适合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大学工科专业的发展模式,是推进校企之间产学研纵深合作的关键性问题[8]。在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过程中,专业发展更应该转变思路,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作用,按照从“引企入校”到“送教入企”两条路径,从产学研创“综合体”到融课程、融体系、融体制的“融合体”,致力于打造学校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郝庆菊,江长胜.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的探讨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03):1720–1723.

[2]李林.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J].广州化工,2016,44(20):155–156.

作者:邓天天 刘帅霞 马梦娟 李亚林 张继伟 陈锋 王艳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