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社会中网络传播道德建设研究

时间:2022-05-18 11:10:48

媒介化社会中网络传播道德建设研究

【摘要】网络空间是人类生活的新型空间,应该根据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与现有新媒体传播法律法规,明确网络传播行为规范和建构网络道德体系,强化网民的道德认知;同时,引导网民在个体传播活动中不断强化人文关怀、社会责任及法律意识。

【关键词】网络传播伦理;品德结构;职业道德;路径

一、品德结构与日常道德行为

根据北京大学王海明教授的观点,品德是人的心理品质或者个性特征的一部分,是其中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部分,是一个人长期行为所形成或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道德人格和道德个性。①品德的内部构成可以区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一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道德认知,即一个人所获得的有关道德的全部认识,可以是系统的伦理学理论知识,也可以是个人日常实践经验的一般性总结。其核心则是对为什么应该做和究竟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美德的人的认识。道德情感,即引发一个人道德行为或伦理行为的感情。就个体心理层面而言,引发道德或伦理行为的感情,可以归结为四类:爱人之心和自爱心以及恨人之心及自恨心。进一步还可以细分为九种:同情心和报恩心;求生欲和自尊心;嫉妒心和复仇心;内疚感和罪恶感以及自卑心。如果从社会心理层面而言,引发个体道德行为的重要情感因素,还应该包括良心和名誉。良心和名誉的道德评价及其所产生的做具有美德的人之个人道德需要、个人道德愿望和个人道德理想,都是引发道德行为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来源于、形成于道德认知,但最终源于、形成于个人的道德实践。长期的道德实践中,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对相应道德行为的遵从,会增强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即个人的道德情感引发其伦理行为的整个心理过程,也就是个人的伦理行为动机从确定到执行的整个心理过程。伦理行为的实现过程,一般都要克服内部和外部不同程度的困难,这就对道德情感的强烈程度和坚持的决心提出了要求。道德意志一般表现在两个过程中,即做出伦理行为决定的阶段和执行伦理行为决定的阶段,前者要克服的主要是个体内部的动机冲突,比如忠君许国和服侍双亲之间的冲突;后者往往又有内外两方面的阻扼,如自身的怠惰疲劳、缺少周围亲朋的理解支持,等等。那么,品德结构的诸要素与个人品德以及相应的日常伦理行为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对具体的伦理行为而言,品德诸要素又分别发挥了哪些作用呢?对此,王海明一一进行了分析。②道德认知是个人道德行为的指导,是道德行为以及相应个人品德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人不了解怎样的行为才是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那么他就不会自觉地践行社会道德规范、实施道德行为。即使偶尔做了几件好事,也很难上升到品德层面上去。但是一个人了解了怎样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却并不必然导致其自觉地就去践行,比如大多数人都知道应该扶危济困,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经常能够献爱心伸援手。所以道德认知只是伦理行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动力因素,但同样也只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众所周知,我们并非有了爱人之心,就必然会有利人之行。原因之一,是人往往同时具有多种道德情感,它们之间一般是相互竞争或相互冲突的,比如对于工作的身心投入与对亲人的呵护照顾就常常不能兼顾。但同样不可否定的是,没有道德情感,就很难有自觉的遵循道德规范的行为,以及相应的品德,因为只有欲望和情感才是引发每个人行为的原动力,可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道德意志既是个人道德行为以及相应的个人品德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充分条件,进而成为伦理行为的充分必要条件。没有足够强的道德意志,即坚持不懈的心理过程,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都不足以引发和完成道德行为;道德意志与道德情感成正比例变化,道德情感又建立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之上,所以强烈的道德意志必然以强烈的道德情感为支撑,这样,个人便能够克服道德行为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内外困难阻扼,从而完成道德行为,并成为道德行为以及相应个人品德形成的充分条件。比如,母爱堪称女人的普遍天性,但是母爱也闪耀着人类道德的光辉,母爱中同样离不开道德意志的支撑,伟大的母爱尤其如此。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暴走妈妈”陈玉蓉的母爱壮举,就源自于她超乎常人的道德意志。她的儿子患有肝硬化,在31岁时更趋恶化。强烈的母爱让55岁的陈玉蓉横下一条心,每天风雨无阻坚持暴走十公里,七个月后,她奇迹般地治愈了自己的重度脂肪肝,达到了部分移植肝脏的条件,并最终实现了“割肝救子”的愿望。

二、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在遵循

新闻职业道德,外在地看就是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所应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但在实质上,新闻职业道德也包括这些职业规范的内化,即媒体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新闻职业道德认知、新闻职业道德情感和践行新闻职业道德的心理意志。纵观中外新闻界百余年来的职业道德建设历史,强化职业道德自律、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恰恰是遵循伦理学的品德结构理论,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这三个方面依次展开的。在新闻职业道德认知方面,公认的最早对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规范的凝练和升华,是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他在20世纪初叶,就制定了一部《报人守则》,用精警的语言、崇高的职业理想,激发了人们对新闻工作的敬畏和热爱。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总结和凝练,从威廉的《报人守则》开始,经过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人协会的《报业信条》,到1934年美国记者公会制定的《记者道德律》,再到1947年哈钦斯委员会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即社会责任论的提出,最后形成了成熟的系统。此后,在社会责任论的指导下,美国新闻界再未出现黄色新闻潮,新闻行业以社会责任开展自律,净化了行业风气。社会责任论和以它为中心形成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也促进了整个西方新闻界的道德自律。“西方各国的新闻媒介先后都依据社会责任论建构新闻道德自律,以及同业协会进行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甚至在英国、美国等国建立了新闻评议会,处理公众对新闻媒介的投诉和新闻媒介违反职业道德的问题。”③《报人守则》产生不久,即被译成中文,成为当时的中国新闻界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参照范本,抗战时期著名新闻人马星野起草的《中国新闻记者信条》,也明显参照了《报人守则》的形式和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新闻界为了解决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职业道德问题,加强新闻行业道德自律,也是从加强新闻工作者队伍的职业道德认知入手。1991年《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出台,以后历经1994年、1997年和2009年多次修订。进入新世纪以来,媒介生态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新闻职业道德面对更加严峻的局面,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再一次被中央有关部门所强调,所选择的突破口依然是从职业道德认知入手。一方面,要求新闻类院校要将“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类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还组织了新闻伦理与法规的师资培训班,从教师培训入手,努力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同样强调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情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总原则,其他一切新闻工作者行为规范,都要以此为出发点。新闻媒体不仅要上情下达,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也要下情上达,“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呼声,批评侵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提倡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体验生活,在深入中了解社情民意,增进与群众的感情”。④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者要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切实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媒体持续开展“走转改”活动和“新春走基层活动”,以人民群众为报道对象。同时不断围绕民生、环保等问题开展舆论监督。我国党和政府以及新闻界同样支持、鼓励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爱岗敬业服务人民。如锲而不舍推动呼格案重审的新华社记者汤计,被新华社授予一等功。“韬奋奖”和“长江奖”则分别是为奖励优秀编辑和记者而设立。近年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还设立新闻记者援助基金,帮扶长期患病和在采访中受伤遇难的新闻工作者或其家属。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一如继往地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三、依据品德结构建设网络传播道德

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是谣言、流言的多发区,是非理性和负面舆情的渊薮,网络传播道德建设急需强化。原因之一,就是网民缺少对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基本认知,缺少道德自律的依据,当然客观上讲网络传播活动也缺少更加明确的行为规范。以至于我们常常在各种场合都要笼统强调一下“网络并非法外之地”。2019年3月底,四川凉山州山火扑救过程中,30名消防员和地方扑火人员不幸牺牲,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为之痛惜不已。可是某银行信用卡部门却以此为营销契机,还在海报上透露了英雄代晋恺的欠款信息,此举受到舆论批评,有律师更指其透露私人欠款信息,涉嫌违反金融机构规定和侵犯牺牲者生前隐私。面对批评,该银行不得不公开道歉并撤回了原来的宣传策划。道德认知是相应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网民没有网上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认知,自然也无法在网络传播行为中自觉践行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并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而且,没有相应的道德认知,也就无法激起相应的网络道德情感,缺乏追求向善行为的动力,也就不能自觉践行向善的网络行为。2018年,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从业人员,竟然拿慰安妇的痛苦制作表情包。不仅缺乏基本的同情心,而且也涉嫌侵害当事人的肖像权。后来该公司和相关工作人员都因此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分。可见,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也必须遵循道德品质的三重结构,从道德认知开始,强化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网络传播道德规范,既与现实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多有相同之处,也有其新的类型和内涵。网民在下载、使用各种社交、购物软件时要熟悉服务提供者的规则和道德规范。同时知晓网络传播者在一般网络传播中的行为原则,守住法律法规、国家利益、公民权益、公共秩序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各级学校、社区和各类团体要积极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强化新媒体行为的道德认知,要了解国家网信办的《互联网用户账号管理规定》及《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特别是其中的道德意涵与道德要求。网络传播的道德情感,与激发现实社会道德行为的道德情感并无不同。爱人之心特别是同情心,是引发各种网络救助、捐款行为的动力;而恨人之心,则是引发非理性的网络人肉搜索等行为的情感原因。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延伸,网民的心理、情感与现实空间中的表现并无更多不同,关键的问题在于网络空间的道德约束机制、奖惩机制还有待确立和完善。网络的虚拟性常常成为网络传播无序违法现象的最终归因,“这种状态常常使他(指网民)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⑤其实,匿名状态自我约束降低,最深层的原因是个人行为与社会评价、个人名誉和个体利益的脱节。为此必须在网络空间重建行为与名誉、利益之间的联系,以激励向善之心,扼制恶的冲动。在普及网络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方面,各类电商平台以及服务类应用软件,已经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先例。许多购物或服务类网站,都在开发使用积分、奖励等方式,激励网络使用者养成诚信意识和网络传播行为的责任意识,在网络购物、网络运用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由商家主导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因此也正在建设完善之中。由于利益和积分评价等原因,网民在这些领域也已经开始珍惜个人的名誉和评价,从而成为个体自律和向善的动力。形成于电子商务领域内的这种建构行为规范、共建网络生活秩序的经验,应该可以向更广泛的网络信息传播、公共生活领域中推广。当更多的领域里普遍建立评分、奖励和利益关联机制后,个人的道德约束感就会被激活,网络传播秩序就会好转,网络道德水平也会相应提高。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多方面肯定和激励网民的善心善行,给予这些行为及其主体更多的现实认同,从而激发网民行为实现良性循环。比如黑龙江日报社连续数年的“最牛群主”评选活动。达到500人规模的群主即可报名参加,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等,确定“金牛”“铜牛”“红牛”等群主。这些群主必须是热心公益、传播正能量、带动本群成员向贤向善的。而各类“牛人”的当选,也代表着来自大众传媒的社会地位赋予和社会认同,这会激励群主及其成员更加珍惜荣誉,在群体传播互动和社会生活中传播更多正能量。类似的社会活动,都有助于网民道德意志的培养,最终有助于提高网络道德水平。

作者:姜德锋 单位: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