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的道德建设探索

时间:2022-12-31 10:24:46

思政课的道德建设探索

本文作者:刘旭芳王明安工作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环境问题一般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且由区域向全球扩散。环境问题使全球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生态灾难。它将使21世纪的地球更加不堪负重,按照目前这种难以逆转的恶化速度,我们将根本没有人类、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的出现,责任不在于自然,而在于人,是人类的行为出现了问题。人是有文化和创造能力,能自觉意识到环境恶化将有损于人类利益和价值的实现,能反思自己的行为,能借助道德、法律等手段来调节人的行为,改变这种状况。虽然法制越来越完善但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我们应该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外在的、强制性的法律手段,而在于通过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指导和纠正个人的行为,也指导和纠正集体的行为,即通过道德调节。正如美国前任副总统戈尔所说:“生态保护已经不是某个政府的决策问题,而是所有地球人需要共同面对的,这已经是每个人的道德问题。”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发言时也指出:“环境保护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道德问题。”[3]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担当着培养大学生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的重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环境道德意识一旦形成,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下深刻烙印,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一件关乎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也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二)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又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目标,它们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升华,又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政府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人与自然和谐、“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本质或中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不能超出其稳定的限度,即不能导致较大范围生态系统结构的失衡和功能的严重退化;另一方面,要考虑人类社会自身有序发展问题[4]。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既需要我们今天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不懈努力,更需要我们明天建设者去继承、去开拓,而大学生正承担着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使命。同时大学生是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一代。因此,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当今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素质的培育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许多高校对这项教育还是空白。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挖掘现有高校思政教材内容,寓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发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的主要作用。一般高校除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与资源法学、伦理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并没有专门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课程,为此应重视和发挥高校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中的作用。充分挖掘现有思政教材中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内容,寓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态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第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强调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章节,转变道德教育理念。从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向同样重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转变。第二,提高大学生生态理论修养。没有理论根底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是不牢固的,所以必须夯实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学生确立生态道德信念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生态道德素质教育指明了正确方向。必须深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生态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使大学生从理论上明白生态道德素质提高的必要性。第三,育人的直接目的是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了解《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对我国国情、发展现状(尤其是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分析,来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紧迫性的认识。(二)捕捉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这也是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当前,各类媒体上常有生态环保的报道,这些报道既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又具有震撼力、教育性,易于被学生接受。例如结合地震、冰灾、沙尘暴、水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生态难民等具体的国际国内生态灾难时政新闻,国际国内有关生态灾难纠纷、环境保护会议,新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采取的诸如环保风暴等行动进行教育。师生共同探讨生态问题的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使大学生树立环境忧患和危机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培养生态道德素质的认同感。(三)净化校园,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校园文化之中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培育,应该身体力行,注重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环境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气氛,体现着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态道德建设,营造生态道德教育的环境氛围。1.进行多种保护环境的理论宣传。如为唤起学生的节水意识,可在学校的每个水池、卫生间、食堂等地方醒目地张贴一些温馨提示:“水是生命之源”。为唤起学生勿踩草坪,保护植被的意识,可在学校的草坪上竖起“走路让让道,小草微微笑”等提示语。为倡导学生拒绝白色污染,开展自制购物袋、禁止带一次性饭盒进校园等活动。也可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各种媒介,开辟环境专栏、环境专刊、环境专题网站,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2.举办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社团活动。如以环保为主题的摄影展览、演讲比赛活动;如“‘创爱文明,从我做起’———学校标志征集活动”、“公寓文化节”、“‘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节水宣传周活动”等。3.举办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围绕生态道德教育选择若干个专题,聘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定期举办。如湖南文理学院就曾聘请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陈祖煜,作了题为“汶川大地震的震害调查与思考”的学术报告。另外,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开设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选修课程,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的著作。(四)联系实际,寓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于社会教育之中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融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寓生态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大社会教育中,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环境保护认同感。通过思政课程中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或环保社团、开展第二课堂等形式,利用“暑期三下乡”、节假日开展环境现状与保护调查、环境观测、野外考察、郊游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场、有代表性的工矿企业、气象站、水文站、自来水厂等,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如湖南文理学院团委就组织学生参加了“保护母亲河青少年绿色承诺行动”,参观了设在市环卫处的垃圾处理科普展。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学会处理日常生活垃圾,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也可组织学生游览名山秀水,让学生亲近自然,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生态道德情操。还利用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无车日、水日、植树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与环保有关的纪念节日,开展环境道德素质教育的宣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该校环保志愿者协会走上街头,通过发传单、现场讲解等方式劝告市民戒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9月22日“世界无车日”,倡导学生积极响应,步行或骑自行车,使他们懂得面对现代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短缺,能够依照生态伦理及生态道德的理念自律,自愿崇尚和体验简单化的生活,形成生态化的简朴、健康的生活观。通过这样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更直接地了解生态环境,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使课堂渗透的生态道德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