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探讨

时间:2022-09-09 10:15:49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探讨

一、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现状

1999年以来,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在我国凸显,这就意味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所面临的支出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保险基金收支失衡,政府挪用个人账户资金来弥补资金缺口,形成巨大的“空账”规模。中国老龄化加剧所造成的抚养比增高,使人们开始重视养老保险。保险制度缺陷和不完善使得人们不愿意去参保养老保险,逃费、欠费多有发生,造成收支失衡,账户亏空。2016年企事业单位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8.31%。下图是2015年度部分省市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由图1可见,以2015年部分省市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为例,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大都与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相近,其利率水平大都在3%左右,这种低利率的运行状态并不能对人们的缴费形成激励。人们总是习惯性拿记账利率与银行利率作对比,如果记账利率不够高,从基金的保值增值和流动性考虑,人们则更偏向于其他金融理财产品。而2016年记账利率的大幅度升高则意味着个人账户中的基金以更快的速度增值,这不禁让我们感到担忧:是否会加大个人账户空账规模?是否会给政府造成过重的财政负担?因此,记账利率的合理设定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稳定运行的需要。

二、记账利率视域下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在的问题

(一)记账利率与“空账”规模。在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金模式下,很多老人因为之前没缴过保费,或是缴费的时间不够,个人账户积攒下来的资金很少。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标准的需要,使得政府只能把正在缴纳个人账户的基金拿出来给先一代的老人们发养老金,造成的结果就是,虽然这些上班者的个人账户显示有资金,但是实际上资金已经亏空,形成了有数字没有资金的空头账面。记账利率的增加,对个人缴费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让更多人觉得投保养老保险是很好的选择,养老基金则扩大了规模。然而大部分个人账户资金的挪用使其“虚有其名”,记账利率的大幅提高反而代表着更多的个人账户资金被用来弥补年度征缴的收入和基金支出之间的缺口。在这种死循环下,“空账”规模持续性攀升,未来的养老资金支付如何保障将成为难题。(二)记账利率与基金保值增值。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制定要能够促进个人账户累计基金增值保值。记账利率和CPI指数之间的相对指标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增值保值息息相关。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CPI指数呈上升趋势,而CPI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性。在只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下,CPI为银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额。随着物价上涨,即CPI指数增加,如果名义利率保持不变,则实际利率减小,此时存款人的资金收益率降低。当CPI继续上涨,大于名义利率,此时实际利率为负,存款人的资产将遭到损失。因此,银行名义利率应与CPI指数同方向变化才能使得实际利率不至于下降,也即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应随着CPI指数同方向变化才能保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因此为了保证这部分养老金的“含金量”,政府必须考虑合理提高记账利率水平。(三)记账利率与养老金充足性。养老金的充足性可以从给付水平和替代率两个方面来衡量。其中替代率指标指职工退休后养老金的计发金额所占其退休之前工资的比例。该指标越高则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差异越小。当记账利率升高,个人账户中所积累的基金收益率升高,表明退休人员在未来可以领取更多的保险金,养老金替代率也随之提高。在这种激励机制下,面对客观的收益率,人们更愿意把资金投资于养老保险。由此可见记账利率的高低与养老金充足性成正相关。近年来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平均替代率在60%与70%之间浮动。一味地提高记账利率虽然会使替代率上升,但这也会加重养老基金发放的压力,加之养老基金在投资渠道上的局限性,并不能有较高的投资收益,所以,在提高记账利率以保证养老保险充足性的同时,也应考虑养老基金投资渠道的拓宽。(四)记账利率与长寿风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应考虑参保者退休后的平均剩余寿命。退休以后的剩余寿命是很关键的精算参考指标,计发月数要按照退休以后全部人的平均寿命做相应调整。个人账户每月发放养老金数额为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总额除以计发月数表规定的计发月数得出。退休越晚,则计发月数就越小,在退休后计算得出的养老金计发金额缴费越多。由此可见,根据预期寿命所得出的计发月数表已经严重偏小,这显然有悖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准则,社会养老金可能会因此背上沉重的支出包袱。长寿风险的解决要计算出承担长寿风险的全部费用,把这些费用从我们计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中扣除掉,以此使剩余的养老金免受长寿风险影响。

三、记账利率视域下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对策

(一)采用名义账户制度。名义账户制属于确定缴费型的一种养老金制度模式。它在我国有其适用性。首先,名义账户制有助于解决“空账”问题和转轨成本问题。在名义账户制下,人们所交保费全部被用于当期支付,不存在基金积累,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空账”问题,不需做实个人账户,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养老金制度转轨成本问题。其次,适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名义账户制对金融市场较弱的依托性使得金融投资产品的风险降低。最后,名义账户制下可以灵活选择退休年龄。“多缴多得、长缴长得”使不同行业的人们可以对退休年龄灵活选择,可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劳动力市场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二)建立记账利率自动调整机制。建立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自动调整机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养老保险由于通货膨胀使购买力下滑,让退休人员分享发展成果,它与物价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等挂钩,并根据市场通货膨胀率以及工资增长率对记账利率做出相应的上调或下调。当物价水平上升或者工资刚性上涨时,养老金待遇相对降低,失去激励的人们不再热衷于投资养老保险,造成养老金收支失衡。此时,在自动调整机制下,记账利率根据市场通货膨胀率和工资增长率做出相应的上调,这样能够有效地遏制养老保险病态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稳定性不高,自动调整机制对养老保险市场有很好的稳定作用,并能够长期促进养老金的收支平衡,从而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型保驾护航。(三)建立记账利率科学的设计规则。科学的记账利率体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坚持制度的公平性,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应统一规范,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其次,对于参保人员有激励作用。合理的记账利率使人们能够积极地参保,积极地缴费,有利于资金的筹集。再者,保证养老保险计发待遇最低标准,使养老金替代率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标准,使他们老有所养。最后,记账利率应充分考虑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等因素,并在制定中体现出精算平衡,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四)建立养老基金多元化投资机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提高需要充足的养老基金支持,而养老金的充足要得益于养老基金良好的投资收益。我国养老基金大多通过银行储蓄来增值,其安全性高,但收益性低,这对于日渐增加的养老金需求是不够的。所以,应该对债券基金市场和股票市场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将养老金引入这些收益性较高的市场进行多元化的组合型投资,这样既能分散风险,又能实现养老金良好的增值。

参考文献:

[1]柏杰.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和帕累托有效性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0(01).

[2]王新梅.全球性公共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与中国的选择———与相连的空账比与资本市场相连的实账更可靠更可取[J].世界经济文海,2005(06).

[3]郑秉文.中国社保“碎片化制度”危害与“碎片化冲动”探源[J].甘肃社会科学,2009(03).

[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养老保险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路军.基金风险管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命脉[J].理论导刊,2005(11).

[6]贾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分析[J].北方经济,2007(18).

[7]刘攀.从交易成本的比较中寻找我国养老基金的管理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1(02).

作者:刘伟奇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