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礼节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07-20 16:45:51

礼仪礼节培训

礼仪礼节培训范文篇1

作为一家正向国际业务进军的服务性金融企业,不仅要具有先进的设施,舒适的装潢,优雅的环境,更要拥有优质良好的服务。

然而这些服务的前提是必须给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个人认为,好的第一印象是从初见客人的礼仪开始的。

应该说,我们每一位员工都懂得最基本的礼仪礼节,但在具体的接待服务工作中,不是我们淡忘了礼仪礼节,就是礼仪礼节做不到位,或者无法明显地表达出来。在这次培训中,老师们讲授了:学会去赞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倾听和微笑;学会着装庄重,举止得体,彰显职业品味;了解交际要点,提高交际能力,把握每一个机会,不错失优良客户;提升职业公信度,赢得客户的信赖,增加客户;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事物,通过塑造个人的职业形象,提升银行公众形象。总之,要设法使我们的礼仪礼节和良好的服务能够给客户留下美好的印象。

为了切实规范服务行为,我们必须按培训中所讲的服务礼仪要求,努力让自己的规范服务成为习惯,做到标准化、正规化,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体现自身服务的价值,展示良好的个人修养,通过个人的专业形象与风度,加上周到的服务,提升客户感知的银行形象。

礼仪礼节培训范文篇2

作为一家正向国际业务进军的服务性金融企业,不仅要具有先进的设施,舒适的装潢,优雅的环境,更要拥有优质良好的服务。

然而这些服务的前提是必须给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个人认为,好的第一印象是从初见客人的礼仪开始的。

应该说,我们每一位员工都懂得最基本的礼仪礼节,但在具体的接待服务工作中,不是我们淡忘了礼仪礼节,就是礼仪礼节做不到位,或者无法明显地表达出来。在这次培训中,老师们讲授了:学会去赞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倾听和微笑;学会着装庄重,举止得体,彰显职业品味;了解交际要点,提高交际能力,把握每一个机会,不错失优良客户;提升职业公信度,赢得客户的信赖,增加客户;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事物,通过塑造个人的职业形象,提升银行公众形象。总之,要设法使我们的礼仪礼节和良好的服务能够给客户留下美好的印象。

为了切实规范服务行为,我们必须按培训中所讲的服务礼仪要求,努力让自己的规范服务成为习惯,做到标准化、正规化,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体现自身服务的价值,展示良好的个人修养,通过个人的专业形象与风度,加上周到的服务,提升客户感知的银行形象。

礼仪礼节培训范文篇3

作为一家正向国际业务进军的服务性金融企业,不仅要具有先进的设施,舒适的装潢,优雅的环境,更要拥有优质良好的服务。然而这些服务的前提是必须给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个人认为,好的第一印象是从初见客人的礼仪开始的。

应该说,我们每一位员工都懂得最基本的礼仪礼节,但在具体的接待服务工作中,不是我们淡忘了礼仪礼节,就是礼仪礼节做不到位,或者无法明显地表达出来。在这次培训中,老师们讲授了:学会去赞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倾听和微笑;学会着装庄重,举止得体,彰显职业品味;了解交际要点,提高交际能力,把握每一个机会,不错失优良客户;提升职业公信度,赢得客户的信赖,增加客户;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事物,通过塑造个人的职业形象,提升银行公众形象。总之,要设法使我们的礼仪礼节和良好的服务能够给客户留下美好的印象。

为了切实规范服务行为,我们必须按培训中所讲的服务礼仪要求,努力让自己的规范服务成为习惯,做到标准化、正规化,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体现自身服务的价值,展示良好的个人修养,通过个人的专业形象与风度,加上周到的服务,提升客户感知的银行形象。

礼仪礼节培训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素养;礼仪教育

一、研究背景

中国是礼仪之邦,对礼有着深厚的推崇,但随着舶来文化和经济超速发展,礼仪被“简化”又被异常重视起来。说被“简化”是在日常生活中礼仪礼节开始有被解释为“做作”的趋势,时代的网络化发展将人与人的沟通从面对面改变为面对屏幕,因为高速发展使沟通越来越简化,以节省时间,获得更多信息。我们会看到很多网络词汇频繁更新,这些网络词汇时尚有余,文化不足,却能在人群中迅速转播,广为流传,长此以往人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变得随性而少有约束,妄为而缺少礼节。当提笔忘字时,当文明礼仪变成目标贴到大学校园里时,学礼变得异常紧迫。礼仪作为人类文明的内化标志和外化体现,是道德规范、行为范式的凝缩,充溢着传统历史文化和时代审美进步的双重理念。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礼仪不可或缺,因其不但是传递尊重、友好的工具,还是人们进行沟通、表达的方式,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这种润滑剂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器,会加快提高社会生产生活的质量,提升幸福感指数。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职业化教育是方向,高职学生必将服务于社会各类生产工作,渗透在职业化教育中的礼仪教育必将成为提升职业化素质的突破口,使学生带着过硬的职业素养进入社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社会服务层次。

二、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研究现状

关于对礼仪教育的研究,截至2018年10月5日,在知网搜索关键字“礼仪教育”,共有4135篇,而缩小到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就剩下163篇。可见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研究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出能使职业化礼仪教育落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目前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对礼仪教育在提升学生素质上的论证研究,研究从“礼仪”这个词本位出发,将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四个方面融入礼仪教育的重点,肯定礼仪教育在提高个人形象,提升个人素质,改善人际关系和强化职场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礼仪教育对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的不可替代性;二是针对高职院礼仪教育如何展开,学者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环境构建等方面提出建议,认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多维度多元化结合教学会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性。但对于如何使礼仪教育真正切实有效开展起来,课程内容如何有效编排,理论实践如何有机结合,让礼仪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石等内容涉及甚少。本文意在探索礼仪教育的着力点、实践点、带动点,找出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可以成功实施的教育内容。

三、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方式和内容初探

1.以提升职业素养为着力点设计礼仪教育课程内容。礼仪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形体训练、化妆技巧等外在行为训练,更应该从内在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学生持续性的职业竞争力,提升院校名誉度。高职院校以职业化教育为根本,力求培养实用型人才,可以直接有效地服务社会工作。所以,基于职业化教育的根本,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着力点应该在职业化能力培养。纵观职场需求方要求时,职业能力应包括六项基本能力(以下简称“六能力”):社交能力、领导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六项能力的掌握是学生在职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交能力指向人脉,有助于促进人迹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领导能力指向统筹,提升学生进入职场后核心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指向效率,帮助学生在职场中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获得尊重;逻辑思维能力指向严谨,培养学生工作的科学安排能力;创造能力指向超越,是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职场中只有很好地驾驭这几方面能力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建树。礼仪教育应该偏重这六方面能力的课程,从内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这里并不是说外在礼仪行为训练不重要,恰恰相反,我们关注提高内化职业素养正是希望更好地展现外化的行为表现,使修养和气质得到提升。当学生毕业进入职场,工作能力和表现优异,那么学校的职业教学水平和培养可用性人才的能力就会被认可,进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在职业院校竞争激烈的今天,这无疑提高了学校本身的竞争力。2.礼仪教育应该融入校园文化中。礼仪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服务类相关专业,应该应用于所有专业并在校园里形成礼仪文化,让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行为方式,这是改变礼仪教育“课上教课下扔”的办法。目前,高校礼仪教育偏重外在形为礼仪的规范纠正及相关场合的礼仪知识传授,但问题在于下课后这些知识点很难在第一时间运用到,就更别谈以后会运用到工作中。到工作岗位后,企业要花时间重新培训(服务类岗位尤为明显),这便是资源浪费。高职院校应该营造一种学校礼仪氛围,多开设礼仪文化活动,从老师到学生一起在礼仪的环境中逐渐改善自己的行为举止和言谈风貌。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又可以形成校园特色,既可以达到礼仪教育的目标,又可以提升气质风貌。这样一来,校园礼仪文化将成为很好的礼仪带动点,使学生自发地用礼仪规范践行日常生活的点滴。3.礼仪教育要对应职业,不可千篇一律。礼仪教育要开发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科目,专业对口,不可千篇一律。礼仪有共性,但不是所有的职业类型都一样,所以在开发礼仪教育课程的时候应该针对职业特点,有的放矢地设置课程标准,这样才能更适合职业教育目标,才能使礼仪教育有实践点,让礼仪教育的实用性得以发挥。同时,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使双方需求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使双方效能得到释放。4.礼仪教育和美育要实践融合。总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为我们新时代新机遇下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礼仪教育本来就是美的教育,课程内容中注重美育的实践势在必行。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形象。礼仪教育和美育的有机结合定会事半功倍地实现高职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结束语

礼仪礼节培训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模式

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中华民族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称誉,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是当代高职学生的基本素养。然而,在高职学院有许多学生道德观念淡薄,存在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对高职学院礼仪教育的模式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那么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包括哪些内容?应该采取何种模式呢?

一、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意义

(一)悠久历史文化的良好传承

在我国纷繁绚丽的文化宝库中,传统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方面。我国古代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礼仪论著和论文,这些典籍皆一脉相承,可视为我国最早的礼仪教材。如被称为“三礼”的《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论著,其后又有《弟子规》、《颜氏家训》、《小学》、《蒙童须知》、《三字经》等。这些著作几乎涉及了我国古代礼仪的各个方面,从礼俗到礼制,从儿童教育到成人教育形成了完备的礼仪规范体系。孔孟等儒家的礼仪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国礼仪文化的基础。

(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礼仪建设进入全面复兴阶段,各行各业礼仪规范纷纷出台,礼仪教育、训练日趋红火,以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对礼仪教育和实施作了大量研究、总结,各种礼仪教材、培训读本不断涌现,礼仪研究也由最初的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等向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方面转变。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在全社会中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20个字的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同时还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礼仪职业更是有所促进。《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奥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选拔评委张晓梅女士曾说:“在奥运会比赛中,对于选手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可以说无处不在,包括微笑、着装和各种手势。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这样的培训班目前还不是热门,这样的课程也不多。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就业和市场需求是导向,奥运会是个巨大的市场,它的举办一定会拉动礼仪培训行业的发展。”

(三)高职学生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1、高职学院礼仪教育的模式探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都片面追求成绩,而相对地轻视德育尤其是忽略个人道德修养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优秀、拔尖,至于做人的基本修养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从而造成人才教育上的偏废。虽然小学到大学均设有德育课程,但其内容往往侧重于爱国、政治等宏大议题,又或者沦落于凌空蹈虚的一般说教,而欠缺具体的、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内容,使德育教育尤其礼仪教育难以取得实效。于是,如今的学生益发不拘小节,缺乏基本礼义廉耻,自我中心主义泛滥。一些学子知识水平不断上升,但其个人修养却未见同步提升,相反放松了对自身修养和行为的约束。如此,个人修养成了当代学子最大的人生缺陷。

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开展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模式,让高职学生意识到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认识到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学院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认识和提高,将有利于营造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2、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模式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提高心理承受力。

职业学院的学生堪称“准社会人”,他们有走向社会的强烈愿望,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他们担心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进行高职学院礼仪教育的模式探讨,不仅可以满足这些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社会化,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这样有利于提高高职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提高就业竞争力,让他们终身受益。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以礼仪教育为基础的良好修养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而且是现代社会职场竞争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二、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贯穿于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自我形象礼仪。包括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礼仪。

2.校园礼仪。包括升国旗、上课、下课、师生交往、集会、宿舍、食堂就餐、同学间交往等礼仪。

3.家庭礼仪。包括孝敬长辈、与兄弟姐妹相处、家庭活动等礼仪。

4.社会交往礼仪。包括乘车、购物、参观游览、待人接客等交往礼仪。

这些内容兼顾了高职学院学生在律己、待人、处世等方面最基本、最常使用、最需要养成的礼仪规范。

三、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养成教育——从最基本的行为入手,规范管理,全面开展礼仪教育。

人的认识是经过了强化、认同、内化的过程。强化养成教育就是让学生先养成习惯。好的习惯就是高的素质。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条件反射,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就必须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得以巩固。结合学生特点,在学校全面开展礼仪教育,可以安排礼仪老师举办“校园一日文明礼仪”讲座。讲座从每天清晨起床后的宿舍礼仪讲起,依次讲到升旗仪式礼仪,早操、课间操礼仪,文明就餐礼仪,上下课礼仪,课间见面礼仪,进出办公室礼仪,参加会议礼仪,观看文体比赛礼仪,公共场所文明卫生礼仪,日常礼貌用语,接打电话礼仪等。

这样,从最基本的坐、立、行、走抓起,制定学生行为规范,每日生活规范的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系统地进行礼仪、礼节、礼貌的理论以及思想品德中的规范要求的教育,让礼仪意识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思想和行为齐抓共管。

(二)做文明学生,重点抓好新生的基本礼仪常识教育和培养。

高职的生源以高中毕业生为主,具备了一定的礼仪素质但没有经过系统的礼仪训练,并且新生从全国各地来到一所新学校,身上带有各自中学留下的教育痕迹和生活习惯,必须在较短时间内,使之统一在学校的规范化教育管理中,并将过去留下的某些不文明礼貌习惯迅速予以改正。所以,在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中尤其要注重抓好新生的礼貌、礼节培养。在入学之初,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如举办礼仪讲座、新老学生“一带一”“一帮一”辅导、新生礼仪知识竞赛等形式,或者开设交际礼仪课程,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个人仪表、形象和行为的审美取向,并让他们懂得大学的校园礼仪,鼓励新生增强自信、大胆交际、合理交际,为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全校师生齐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

1、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成立专门的文明礼仪监督小组,专门对一些不文明、不礼貌、不道德行为进行批评指正,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但一定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接受教育和训练。并经常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活动,学院利用报纸、广播、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大力倡导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及时表扬校园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和先进集体。各班级也可开展“文明学生”、“礼仪形象大使”等评选活动,营造一种浓厚的文明礼貌氛围,创建一个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

2、加强教师形象塑造,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具有身教和言教的双重德行,所以尤其要强调教师身教重于言教的影响力量。而礼仪特别强调个人形象的塑造,任何一个教师除了不断地加强学习礼仪理论知识外,还要注意加强自身的训练,注意以自身良好的礼仪修养感染学生。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老师的言行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之谓也。”可见教师对形成大学文化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如今有些教师为人师表的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身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教室里对着学生大声叫骂,服饰打扮怪异花俏、一味追求时尚新潮,这似乎与教师形象形成天壤之别。

(四)以自我教育为主,主动讲礼仪。

礼仪强调“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礼仪教育必须常抓不懈。而时代的发展需要礼仪教育内容更系统、更完整、更具时代性,把开展高职院校礼仪教育这项工作做深做细,还有待于我们与时俱进,进一步努力探索。

学生的礼仪教育应以自我教育为主,这样才能落实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通过自我理解、自我承诺、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六个环节,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把学生放在礼仪教育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育,变“要我学礼仪”为“我要讲礼仪”。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礼仪金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2]李晓宜.高职礼仪教育模式初探[J].大学时代,2006,(11).

[3]刘平,赵桂毅.高职学生的礼仪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礼仪礼节培训范文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闻界及学员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再就业工程,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xxx大酒店通过市妇联在xx、xx等地区招聘了45名优秀的下岗女工,并且为她们空出了40多个岗位来实现其再就业,为她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学习、提升的机会。

酒店将对她们进行为期45天的封闭式集中培训,将有包括形体训练、酒店文化、礼仪礼节、岗位英语、安全消防知识、客房服务、客房实操等方面的内容,以全方位地培养她们再就业的技能以及自强不息、顽强独立的精神。

下岗职工再就业不仅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同样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xxx大酒店作为xx市服务行业的“领头羊”,愿意起好这个带头作用,希望能够带动其他行业、单位也同样来关注下岗女工,帮助和引导她们“树立新观念、学习新技能、做出新业绩”,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潮中,奋发向上,适应社会的变革,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自我的飞跃!

礼仪礼节培训范文篇7

一、营运现场管理

1、礼节礼貌要求每天例会反复练习,员工见到客人要礼貌用语,特别是前台收银和超市要求做到一呼百应,进房服务对人有礼要求全体员工把礼仪礼貌应用到工作中的每一点滴,员工之间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2、班前坚持对仪容仪表的的检查,仪容仪表不合格者要求整理合格后方可上岗,岗上发现仪容问题立即指正,监督对客礼仪礼貌的运用,员工养成一种良好的态度。

3、人员管理管理方面,员工入职后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计划,使培训内容更加多元化和细节化,使岗位人员对专业技术的运用精益求精。

4、注重员工的成长,时刻关注员工的心态,要求所有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通过学习不断加以提高,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并以对员工进行考核的方式,检查培训效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弥补,并对培训计划加以改进,每月定期找员工谈心做思想工作,了解他们近期的工作情况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严抓定岗定位和报备意识,提高服务效率,要求人员在忙档的时候进行合理的调配,区域以领班为中心随时支援忙档的区域,其他人员各负其责,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进行分工合作。

6、提倡全员式服务,各部门进行协调合作,要求公司的所有员工只要有客人需要服务的立即进行为客人服务,要求保安随身配带开瓶器随时为所需客人开酒。

7、物品管理公司从大件物品到小件物品不管是客损或者自然损坏,凡事都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执行、有人临督、跟单到人、有所总结。公司现在用量最多的就是杯子和色子,杯子每周都在补量,而且节节升高。补的越多说明损坏的越多,虽说有些杯子是通过其他渠道而来,但是在控制损坏的这个环节上我们还得需要加强,在客用方面要有所温馨提示,非正常损坏的需要赔偿还得需赔偿。

8、我们自身的一种维护意识要加强。特别是在上杯子和洗杯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加以注意,以减少损坏的最低度。色子也是一样,色子本身就是很小粒的物品,流失量一方面客拿可能有,但是不多,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去维护的主要在于保洁和员工做卫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和上心,看到掉到地上的一定要捡起来回收,只要人人都上心,就能减少色子的流失量,减少公司的财产流失,其次在班次上一定要有所交接,而且要交接清楚,每日、每周、每月都要进行物品盘点,一针一线的管理不好管理,但是只要人人有责任心,公司财产就不会白白流失。

9、卫生管理公共区域卫生包括走廊、大厅、其他装饰画、桌子、椅子、等等,走廊和大厅要求必须发亮,保洁人员看到有异物或者脏物必须马上清洁,装饰画、桌子、椅子必须无尘,摆放整齐、无倾斜。包厢内的卫生要求沙发表面、四周及茶几、地面、杯具无尘无水渍;墙壁、不锈钢、壁画、门、电器表面必须无尘;室内无异味、沙发底下无秽物;烟缸、花瓶无尘无水渍,装饰物无倾斜无尘,垃圾筒无秽物及表面无尘,物品必须摆放整齐。二、营运促销管理

1、营运促销分为前台销售、超市促销、出品促销三大类。前台销售的高与低注定超市、出品当日的销售走量。VIP区的出售量也会影响各档口的走量,所以在前台销售的过程中要求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推销,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层次进行销售,绝对不允许出现强推销的现象发生。而针对VIP区的尽量多推我们的套餐组合,以此来带动我们各个档口的走量。

2、黄金时段由于客人到店比较集中,往往会出现客人排队的现象,客人会表现出不耐烦。这时就需要前台人员作好接待高峰前的接待准备,以减少客人等候时间,同时也应注意房况,确保无误。开厢高峰时要确保手头有足够的登记所需的用品,保证工作有序完成。另个可选派专人指引,帮助客人办理开厢,做好解释工作,缩短等候时间,认真接待好每一批客人,做到忙而不乱。

3、超市和出品公司出台了一系列的系统分组促销模式,这种分组促销模式一方面是提高了我们的销售量,另一方面是均衡了我们员工的销售提成。分组促销模式公司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组织性质,个人特点开展工作,如何把一个组形成一个拳头,拧成一股绳,如何把一个组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人组织好,使他们每个人能够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比如像热播的电视剧(亮剑)中,有投弹能手,有狙击能手。组里面也需要我们的促销能手,服务能手和后勤能手。

4、在酒水促销方面班前会会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当日的带客情况给各区域合理的下达酒水任务,完成的区域当日会有奖励,主要以实物奖励为主,以此来调动员工的促销积极性。

三、工作中存在不足

1、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够细节化,工作安排不合理,工作较多的情况下,主次不是很分明。

2、部门之间欠缺沟通,特别是与主管沟通上,没有及时的了解主管的工作情况,常常是出了事以后才发现问题的存在。

3、把握全局能力尚欠缺,处理问题突发事件有时不够冷静。

4、工作中遇到麻烦,不能很好的调整心态,容易感情用事。

四、20*年工作计划

1、是做好内部管理,在人员管理上做到制度严明,分工明确。

2、在物品管理上责任到人,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执行,有人监督,有所总结。

3、是加大力度对会员的维护和校园的维护,会员到店内消费给予相应的优惠,要在生日消费最大限度的回馈会员,并开通店内的会员专区。

礼仪礼节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礼仪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原因;建设性建议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学生的礼仪礼节缺失现象较为普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不应只传授知识,更应注重育人,把礼仪教育渗入中学语文教学中,推动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发展。礼仪教育就是礼仪与教育的结合体。所谓礼仪教育,是指根据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全面系统的影响,使之掌握礼貌、礼节、交往程序等,学会表达尊重和敬意的活动。当下中学生各种礼仪失范现象频发,表现为晚辈不尊重长辈的现象已司空见惯,学生遇见老师视而不见绕道而走,校园欺凌现象频繁见于报端,中学生埃及刻字不雅行为等等。而在学校教育中,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和教师普遍注重提升学生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注重智力发展的同时忽略对教材中所蕴含的礼仪教育进行诠释,导致礼仪教育缺失。

一.中学生礼仪教育缺位的原因

(一)语文教材中的礼仪教育知识不够完善。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版中学语文课本,收录有关于自然景观、历史、情感、人生历程、艺术、民俗文化等题材的课文,6本初中语文课本,每本课本6个单元,共36个单元,其中七上(二)、(三)单元,八上(一)单元,九上(五)、(六),九下(五)(六)单元收录了历史题材的课文;七上(一)、(二),七下(一)单元,八下(一)单元,九上(三),九下(三单元,收录了人生历程题材的课文;七上(五)单元,八上(二)单元,九上(二)单元,九下(一)单元,收录了情感类题材的课文;七上(三)、(四),七下(五)单元,八上(四)、(六),八下(二)、(三)单元,九上(一)单元,收录了自然景观的题材课文;艺术题材的课文只收录了两三个单元,民俗文化题材的课文只有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涉及民俗文化礼仪。由此可见,中学语文课文收录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但主要涉及历史,人生历程,自然景观,情感这四类题材,历史、情感、人生历程的课文,固然可以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向英雄榜样人物学习,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友情的道理,但教材中民俗礼仪、人生礼仪等课文占比较少,不利于中学生对民俗礼仪、人生礼仪等的了解和掌握,使得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缺失。(二)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及教师过分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学校过分偏重课本知识的传授,把学业看成学校的重要工作和任务,而忽视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育人,而礼仪教育无疑是育人环节的重要一步。同时,在应试教育下,教师也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把礼仪教育停留于字面上,一点而过的状态,并没有深入探究诠释语文教材中的礼仪内涵,使得学生的礼仪教育逐渐缺失。(三)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们忽略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家长们都牟足了劲,给孩子上无数的辅导班和兴趣培训班,过分看重孩子的成绩。觉得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一切要求都可以满足,一切行为都可以原谅,即使孩子犯错了家长也没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错误,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孩子的礼仪教育。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无可厚非,但是只注重成绩的提高,礼仪教育的逐渐缺失,顾此失彼,从而让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则得不偿失。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而不应以成绩论英雄。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视礼仪、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中学生形象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过程,教育的目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需要德育教育的来实现。但当今我们却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把德育搁置在一边。只有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078礼仪教育体现为具体行为去实施,将礼仪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渗透,德育教育的成果才能显现,才能更好地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二)良好的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及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的和谐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成就,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依赖于人的和谐,就必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学生拥有良好的礼仪素养,讲礼貌,知礼仪,不仅能折射出中学生的素质、道德修养,且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谐相处,有利于缓解频繁见于报端的校园欺凌现象,有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三)有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黄金时期。而中学语文教材中寓含丰富的德育知识就是最好的礼仪教材,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将语文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向学生传递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礼仪、德育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可以更好的帮助正处于懵懂时期的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为礼仪教育在语文教材与教学中更好的运用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礼仪礼节培训范文篇9

关键词: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高职工商管理类学生;礼仪教育

2019年10月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制定国家礼仪规程,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一种常态化、大众化的教育,大学生群体更应该参与其中。当前要增强高职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效,需要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通过学校、学生、家庭、社会机构等共同协作,系统开展礼仪教育,培育具有高尚的品格、良好的素养、较好的涵养的现代化技能型人才。

一、高职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设了商务礼仪课程。当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开设了商务礼仪课程,很多学校纳入了人才培养标准(方案)中,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另外还有部分学校开设了礼仪选修课供相关专业学生选修,商务礼仪课程的核心技能是掌握各类商务活动的策划及组织以及商务活动各环节和场合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不可少的技能和素养。商务礼仪的前导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后续课程是顶岗实习等。可以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设置课程,根据主要工作任务及任职要求设立课程内容,使学生成为具有专业的工作技能、职业的工作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及良好的工作形象的“四有”职场新人,成为职场抢手的“香饽饽”。(二)商务礼仪课程有效提升了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等职业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培养学生文明的意识,高尚的情操负有相应的责任。通过商务礼仪课程教育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文明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通过系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生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意识,以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提升自信心,提高适应社会的竞争力;同时也对接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就业。(三)商务礼仪课程的师资、教学研究等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当前有部分高校在文科类学生中普遍开展了礼仪课程教育,但还有部分高校是少部分专业(如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开设了礼仪专业课程教育。整体来看职业院校对于商务礼仪课程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大部分学校没有设置专业(课程)团队,对于课程建设系统规划不够,在课时安排、师资配备、教学信息化、实习实训场地等方面还有不足;另外在利用第二课堂方面,高职院校普通不够重视,缺乏系统的思考,举办的活动数量相对偏少、教育的效果也一般。

二、素质教育视角下高职大学生礼仪课程的科学设计探究

礼仪礼节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德育资源;贵州

古往今来,少数民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总体来说丰富且特色鲜明。全省共有49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成分之多居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居全国第5位。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用独特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这之中既蕴含着珍贵的德育资源,又是各族人民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的来源。例如贵州省黔东南延续至今的“姊妹节”、“吃新节”、“开秧门”等苗族节日和踩塘、对歌等民俗;水书,风雨桥建筑,瑶族、侗族、土家族等族的乡规民约,都是少数民族人民留下的丰富文化资源。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一)人生礼仪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成年、结婚、丧葬等礼仪,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礼仪活动,如满月、百日、周岁、生日等也都属于人生礼仪的范畴。”贵州从江加鸠地区苗族就有60年一次集体悼念死者的习俗,这种悼念活动的内容是集体悼念本寨60年来死去的最有威望的长者和所有死去的人们。通过生者对逝者的悼念和憧憬,激发晚辈对先贤、尊长的追思与怀念,对死生大事的理解定义,转而衍生出无限的责任感与传承意识。这些由丧葬仪礼所引发的道德育化之功效是其它仪礼无法相比的。(二)民间传承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一般指民间歌谣、神话、史诗、叙事长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以及谚语、格言、谜语、歇后语等。”少数民族所处的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其民间传承文化带有明显的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例如,享誉海内外的“土家族傩堂戏”,至今还在土家族聚居的贵州德江、思南等地传承。又如,最早形成于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一带,由侗族土秀才吴文彩倡导形成的,后流传到广西的三江和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的侗戏。再如,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侗族大歌。极富特色的少数民族民间传承文化,对学生审美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三)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集中地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门类文化”民族节日文化作为一个文化体系,有其独特的内在结构、文化特征和社会功用。“例如‘四月八’是贵州苗族人的传统节日,但各地的意义不同。贵阳等地,是纪念为民族利益而战死的先辈英雄祝狄弄。在铜仁、松桃一带,则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牛王节’。而黄平苗族的‘四月八’则是为了纪念祖先开拓飞云洞名胜。”缤纷的民俗特色节日,共同构筑了别具风格、饶有风趣的民族民俗文化。使厚重的感恩思想沉淀在族群心理,助力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四)信仰崇尚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民族认同、社会管理、文化教化无一不在少数民族信仰文化功能的包罗之中,这些功能对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对人们良好道德规范形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例如苗族认为“石大有鬼,树大有神”,凡是生长在村寨周围的巨石、古树等,皆不许乱动乱砍。因此,在长时间的自然崇拜信息习俗影响下,少数民族形成了一系列维护生态平衡的行为准则,并作为习惯法一直延续下来,这之中即蕴含着大量的生态德育资源。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养成热爱自然的习惯。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高校开发利用途径

“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优势,挖掘乡土民俗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转变学校德育教育方式,对于合理构建德育资源、促进区域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地作用。一般来说,少数民族自身进行文化传承大多是通过夜间全家围着火塘憩息闲谈之际,零星灌输、不断重复、潜移默化,自幼参与家族、宗族、村寨等更大范围的种种社会实践逐渐积累所至。而系统地整合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使之成熟的运用于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过程中,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工程。下文仅从高校角度对其开发利用途径略作探讨。(一)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收集、分类与整理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改变过去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认识不深,思政教师授课仅局限在课本知识的局限。用生活化、日常化的语言开展德育教育,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的专项研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达到对在校学生的传统民族文化认知和德育教育,更有利于促进教育多元化和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开辟新的路径和视野。(二)加强德育师资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帮助教师树立德育教育意识,激发德育教育活力。诸如举办专题讲座,讲授民族文化、德育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组织研讨活动,交流德育教学的经验与成果;制定相应的教育制度、奖惩机制、发展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引导教师由被动变为主动,注重受教者的体验感,使德育教学真正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转化率,深化教育效果。(三)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氛围。开展各类积极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少数民族优秀的德育资源寓于其中,不失为一种德育资源开发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例如传统节庆活动、仪式教育和传统游艺竞技训练;民族历史微电影、民族文化专栏、少数民族服饰展演等。增加线上线下的民族文化活动体验活动,让其与课堂教育互为补充。增强受教育者的体验感,身临其境去领悟少数民族传统的德育思想,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四)高水平用好新媒体平台。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高校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仰缺失、道德失范、法律意识淡漠等问题。可采用在易班、辅导猫等高校学生管理应用中,设立少数民族文化专区,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德育定制教育。例如,可以在平台上开展一些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展示专区,方便学生查看,鼓励学生多交流、多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德育素养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加强文化认同、地区认同的效果。如前所述,若能合理地将少数民族优秀的德育文化资源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拓宽德育教育路径,运用于民族地区青少年德育之培养,对于增强高校学生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秀梅主编.中外民俗[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86.

[2]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139.

[3]莫雪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广西为例[J].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1.

[4]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335-339.

[5]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208.

[6]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