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观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9 17:30:51

劳动观教育

劳动观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应对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和总体目标,提倡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强化对实施劳动教育的保障能力和组织领导。显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主要面临着认知困境、取向困境和制度困境。第一,认知困境。一是将劳动教育狭义化、简单化理解。一部分人将劳动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劳动课、课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忽略了劳动观念、劳动价值取向、劳动精神的培养。另一部分人则是把劳动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劳动文化、劳动技能的学习,定义为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弱化和忽视了体力劳动。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曲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人是劳动的产物,正是劳动才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类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形成离不开人的辛勤劳动;全部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的劳动,它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一部分人没有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本质属性,造成认知错位。第二,取向困境。一是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在高校现有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分配学分。高校在劳动教育上存在着课程缺失的现象,而在课程之外,高校师生轻视劳动,回避“脏活”“累活”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劳动教育被功利化。对一些回报率较高的劳动教育,如经费充足的实践教育项目、关乎绩效考评的劳动教育活动等,往往吸引高校师生趋之若鹜。这些表现,从本质上凸显了一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对劳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取向选择上的缺位。第三,制度困境。从现有的高校劳动教育制度来看,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教师人才队伍培养制度体系、劳动教育课程育人制度体系面临着不完善不健全的困境,影响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2.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的归因分析。第一,对高校劳动教育重视不够。部分高校领导者、教师和大学生在思想上轻视劳动教育,这是造成劳动教育认知错位的重要原因。第二,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影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受到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残余的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影响。在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封建落后劳动观念的双重冲击下,既给劳动教育的认知和取向造成严重的干扰,也给当前高校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营造礼敬劳动、爱好劳动、重视劳动、认真劳动的氛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第三,高校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实事求是的大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形式主义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制度建设的干扰与破坏却是不容小觑的。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困境的应对

1.加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第一,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教育。树立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消除错误认知和取向,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教育。通过夯实理论基石来摒弃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领导者方能以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作为引领,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稳步前进;教师才能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传授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讲透彻、讲深刻、讲明白;大学生才能正确认识并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就要学习理解掌握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相关重要理论观点;就要落实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明白“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理解“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1]。第二,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化解劳动教育的认知困境和取向困境,既要以知促行,也要以行促知。仅仅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学习,将其停留在书本和口头上还远远不够,必须加强实践活动。马克思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P134)因此,在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校情和学情之下,高校教师和学生应借助不同劳动实践平台,主动投入到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当中,广泛进行体力劳动,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体力劳动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享受劳动的乐趣,塑造健全的人格,磨练顽强的意志,锻造高尚的品格,最终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检验和强化已有的正确认知和取向,消除对劳动的偏见,化解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和取向。2.正确引导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前进方向。第一,矢志不渝地坚持党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正确领导。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3](P20)这就昭示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引领高校劳动教育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续写伟大史诗篇章。历史一再证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就能在一切艰难困苦中化险为夷,夺取最后的胜利。因此,化解当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高校党委一要勇于自我革命,力戒形式主义,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二要把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细、落到位,把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懂、弄通、做实,确保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始终坚持为党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第二,对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展开批判与治理。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4](P473)从本质上肯定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离不开劳动创造,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相反,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大肆提倡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娱乐至上和崇尚暴富等错误观念,从本质上对人的活动进行否定。面对西方错误社会思潮中的享乐主义等观念对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冲击、劳动价值取向的扭曲和劳动习惯的破坏,高校应揭露错误思潮的理论本质,批判其实践危害,同时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竭力发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引领功能,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第三,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5]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劳动文化,形成了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但也存在一定的糟粕,影响着人们的劳动观念。因此,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汲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优秀文化支撑。首先,面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劳动思想存在的重智轻劳、劳心与劳力相分离等腐朽劳动观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毫不犹豫地摒弃,坚决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封建落后的劳动观展开彻底的批驳,确保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传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精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养料。德育论衡3.建立健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制度体系。第一,优化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管理制度体系。首先,高校要落实劳动教育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负责人主管、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联动和密切配合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劳动教育得以高效开展。成立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总体规划和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统一协调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活动安排、人员流转、场所运用、经费支出等工作。其次,建立系统科学、分工明确、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工作制度,将劳动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办学治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劳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再次,完善劳动教育的监督执行机制,《意见》提出:“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安全管控机制,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得以安全有效开展,防止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形式化。最后,完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宣传工作机制,建设好大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宣传平台,利用好校园网、校园广播、公众号等新旧媒介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传播好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好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唱响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强音。第二,构建完善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人才队伍培养制度体系。劳动教育人才队伍的培养尤其重要。首先,新时代高校要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人数,按比例配备相应的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防止劳动教育因师资不足而停滞不前。其次,革新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机制。关于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学校可定期组织安排教师到相应的培训地点接受专业培训,也可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到校对教师进行特色培训,以此强化教师的正确认知,纠正错误认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再次,优化教师聘任、选拔和淘汰机制。在聘任和选拔劳动教育教师时,应坚持考核相应的学历学位、教学能力、劳动技能和研究成果等指标。对于未能胜任教育工作和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敢于果断淘汰,以此提高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要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师激励、督导和评价体系。通过给予奖励来增强劳动教育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严格督导来保障劳动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通过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来调动劳动教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培养优秀的适应时代变化的劳动教育人才队伍。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育人制度体系。首先,升级劳动教育的地位,开设、开足、开好劳动教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规定相应的学时、学分。例如,学校要规定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劳动课程不能少于一定的学时,从而确保发挥劳动教育的最大实效。其次,制定高校劳动教育的教学大纲、专用教材和辅助教材,规范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内容,开发好、运用好劳动教育资源。例如,教材制定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教学内容应围绕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的是要教育大学生形成和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再次,创新劳动教育课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类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劳动教育的教学规律,广泛开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不一、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奋力做到书内与书外相统一,校内与校外相配合,网上与网下相融合,劳心与劳力相结合。最后,推动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变革,将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等要素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多维度的课程考核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26日)[N].人民日报,2016-04-3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劳动观教育范文篇2

(一)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的基本要求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要求不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只要是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都是值得提倡的,都应该得到肯定。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障。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念下提出的,要求必须坚持三个代表推行的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作用

1.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确立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一观念的确立为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2.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保障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开放和平等,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流动体制,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不同类型的劳动之间,制度性的障碍被消除了。

(三)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三个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要求保障平等、和谐、互助互利的劳动关系,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坚持一下几个原则。

1.劳动的平等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使大学生形成了平等的劳动观念,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一切能够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劳动都是平等的。

2.劳动的合作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使大学生形成了合作劳动的观念,劳动者之间的合作是实现社会大生产的重要条件,合作劳动的观念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社会主义公平教育的理念

(一)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公平观念

公平是经济社会各种关系的重要体现,是人们对于社会以及发展的看法。和谐社会理念下公平的实现主要是依靠制度来实现的,制度的公平性保障了人人都可以平等去竞争,在进行社会资源分配时,主要是按照社会成员对其需要进行分配,没有绝对的公平。制度下的公平是指人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到竞争中,而强调结果的公平,则是强调社会资源的分配时平均的,结果的公平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谐社会理念就是满足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都尽一份力,制度的公平来确保自身的权利不被侵犯。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生公平观念教育

在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制度公平保障了人们可以享受平等的权利,可以通过制度维护自身的权利,可以平等地参与到竞争中,避免不公平的竞争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公平观念可以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大学生对平等观念理解比较透彻,对资源分配的平等比较在意,而对制度公平却没有深入的了解。所谓的制度公平,必须实现按需分配,强调多劳者多得。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对公平观念的教育,让大学生对社会公平有新的理解,使大学生摒弃结果公平的想法,改善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只有在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对大学生的公平观念进行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才能放平心态,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和谐社会理念下的人生观与创新理念的教育

(一)和谐社会理念体现了对大学生人生观建设的要求

人生观的形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必须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尤其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应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人格的完善,保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创新精神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培养大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运用新的方法处理问题,以创新的理念来迎接机遇和挑战。

劳动观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劳动教育;加强策略

引言

勤劳刻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劳动都逐渐被机械代替。机械化、人工智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但也让人们变得有些懒惰。目前的初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父母长辈的溺爱和学校劳动教育的乏力,使得许多学生的劳动能力十分低下,甚至有的丧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基于此,作为班主任教师,应该切实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

一、初中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劳动教育不受重视,学生对劳动认识不足。如今,一些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初中生虽然知道一些劳动的知识,但也仅限于从书本当中获得了解,真正掌握劳动技能、能够进行劳动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多学生认为劳动课是可有可无的科目,有的将劳动课的时间用来写作业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去。有的学校对于劳动课程也仅仅落实在课表上,劳动课师资缺乏,为追求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劳动课大多被挤占,劳动教育名存实亡。一些家长对于学生参加劳动也存有抵触心理,认为学生在学校应该是读书学知识,劳动不应该是学生在学校应该做的事情。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致使一些学生轻视劳动,甚至鄙视劳动、厌恶劳动。(二)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劳动教育方法单一。在家庭生活中,由于一些家长的溺爱和对学生参与劳动抱有错误的看法,所以一般家务活或与体力相关的劳动都由父母包办,学生只是偶尔在父母没有时间的时候才会做一些家务劳动。就算在一些家境贫寒的家庭中,也只让学生参加部分劳动,但并没有进行劳动教育,学生只能凭借自己的本能与理解来进行劳动。而在学校生活中,劳动教育形式化现象十分突出,只是讲一些劳动的大道理,对于劳动技能的教育内容甚少。由于学生安全的压力,许多学校只让学生从事一些做清洁等简单劳动,不能组织开展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活动,致使学生没有劳动锻炼的机会,难以从实践中获得劳动的技能。

二、加强初中生劳动教育的建议及对策

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要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历练劳动的意志和品格,提升劳动的能力。(一)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班主任应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手抄报、劳动成果展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劳动的重大意义,懂得劳动是最光荣、最体面的事情。还可开展“劳模进校园”、“优秀农民工进校园”宣讲活动,丰富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体会“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的深刻内涵。要加强与各学科教师,特别是劳动课教师的联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知识,促进其知识、能力的双重发展。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引导家长正视劳动对学生成长发育的帮助,教育子女端正劳动态度,传承勤劳家风。(二)做实家校劳动,多途径历练学生劳动技能。学校和家庭是学生进行劳动的重要场所,也是能让学生以较为轻松的状态参与劳动的场所。要坚持家校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技能教育,让学生知晓劳动的真谛,有思想的“劳动”。在学校,班主任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敢于在学习上吃苦,学会脑力劳动。要督促学生上好劳动课,完成课程规定的劳动技能训练,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要安排学生轮流做清洁、檫黑板,参加校园绿化等校园劳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劳动的习惯,并及时纠正学生中的好逸恶劳、偷懒耍滑等行为。要指导家长制作学生“家庭劳动清单”,列出学生每周生活自理、家务活等家庭劳动内容,由家长督促考核,并利用寒暑假,带领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磨砺劳动的意志,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三)组织社会实践,多渠道涵养学生劳动情怀。社会实践活动是增强学生劳动观念、涵养劳动情怀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教师要有效发挥社会实践的劳动实践教育功能,组织学生开展新颖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劳动学习机会。要组织学生开展义务植树、环保调查、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劳动实践中,担当社会责任,培养亲社会行为,涵养劳动情怀。还应组织学生进工厂、进农村参观访问,通过学工学农,感受鲜活的劳动场景,学习劳动技能,激发劳动兴趣,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要依托当地青少年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拓展训练、劳动竞赛等活动,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对劳动的正确认知,激发劳动情感,端正劳动态度,增强劳动观念。结语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任务。初中班主任教师要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把劳动教育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创新教育方式,强化实践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良好品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雷月桂.浅谈中小学班主任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6):37-38.

[2]王晓玲.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渗透劳动意识教育[J].新校园(中旬),2015(7):165-165.

劳动观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青年学生;消费异化;劳动教育;矫正策略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把劳动教育摆在了关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战略地位上[1]。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智能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让消费行为变得更加畅通无阻,无所不在,促使青年学生日渐成为消费群体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然而,在西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蔓延、大众传媒过度宣传等方面的冲击下,当代青年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非理性消费等不良现象频发,消费异化的倾向日趋严重,缺乏正确的消费观,未能正确厘清消费与劳动的关系[2],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有效性。因此,关注青年学生消费异化问题,寻求解决之策也变得刻不容缓。

一、青年学生消费异化的现实表现

所谓消费异化,是指“人们为了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3],通常表现为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更多地表现为丧失了消费理性,扭曲了价值追求,把消费与幸福、满足等同起来,消费不再仅仅为了满足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是为了实现自身所谓的社会价值。他们凭借着灵活多样的支付方式和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沉迷于光怪陆离的消费怪圈无法自拔,陶醉于异化消费带来的身份认同或心理慰藉迷失本真,这些现象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超前负债性消费

超前负债性消费主要是指青年学生在当下经济能力不足以购买满足当下自身需要的事物时,通过分期付款、网络借贷等方式进行的消费行为。“00后”成长于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虽然绝大多数青年大学生还未实现经济独立,但其消费场域更加多样,消费结构更加多元,青年学生的消费体量、消费数额与日俱增,导致超前消费、负债消费屡见不鲜[4]。近年来,五花八门的互联网借贷平台推出的诸如“花呗”“借呗”“白条”等新型交易方式,深刻改变着青年学生的消费方式,一旦父母给的生活费入不敷出,门槛低、来钱快的网络借贷便成了他们的备用钱包,即便经济承受能力远远不够,他们也能依靠网络借款轻松消费,无形中催生了青年学生极度膨胀的购买欲望和消费行为。过度的超前消费致使一部分青年学生可谓是负债累累,由网络借贷引发的各类惨剧也是频频发生,他们在“校园贷”“网络贷”“连环贷”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失。

(二)虚荣符号性消费

虚荣符号性消费主要是指青年学生在虚荣心、攀比心的驱使下,过度追求产品所具有的潜在象征、内涵或代表的意义、档次等较为奢侈的消费行为。当代青年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常常出现消费不再是单纯地追求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看重产品的差异性符号价值,主要表现为追求名牌、限量版、同款等,通过这种“符号消费”,来凸显自身的优越感、独特性,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以此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地位、身份、财富、品味等方面的认同和尊重。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是来自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青年学生来说,这类消费异化不但使家庭承受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加剧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趋向功利化、享乐化。

(三)盲目从众性消费

盲目从众性消费主要是指青年学生在外界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影响下,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真实需求,屈从外界或者效仿他人来确定自身消费趋向的消费行为。对于青年学生群体而言,其社会经验不足,辨识能力不高,思想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为了追赶时尚和潮流,面对大千世界中层出不穷、铺天盖地的消费信息和充满诱惑力的消费宣传,很容易勾起他们的消费欲望,点燃他们的消费热情,支配他们的消费行为。如部分学生在打着“优惠促销”噱头的“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狂欢中丧失了审美鉴别能力,迷失了自我,在所谓的大众时尚引领下或效仿他人购买了一堆非自身需求的产品,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盲目从众的非自主性消费误区,造成父母血汗钱和商品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消费异化对劳动教育的影响

当前青年学生中存在的消费异化现象,直接或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效果,具体表现在淡化劳动观念、弱化劳动精神、退化劳动能力、异化劳动价值取向等方面[5]。

(一)淡化劳动观念

劳动观念是个体在思想上对劳动的主观认识,是个体自强不息、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超前消费、符号消费、从众消费表面上满足了他们不断膨胀的购买欲望和物质占有,或是填补了内心空虚,或是获得了身份认同,这些很容易助长青年学生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等不良思想的滋生蔓延,让他们忘却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导致部分学生劳动观念逐渐淡化,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他们宁愿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祈求找到一条挣大钱的捷径,也不愿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劳动观念淡化的现状令人担忧。

(二)弱化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每一位劳动者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在劳动过程中秉持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以及展现出的劳动精神风貌。艰苦奋斗、勤劳肯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青年学生中存在的超前负债性消费、虚荣符号性消费、盲目从众性消费等消费异化现象,常常会异化成物质生活、阔绰生活和浪费行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青年学生一旦形成这种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将很难停止或改变。长期受到消费异化侵蚀的青年学生,往往劳动态度消极,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甚至会出现鄙视体力劳动的倾向,外在行为表现为学习中避重就轻,生活中好逸恶劳,工作中敷衍了事,在择优就业时眼高手低,条件艰苦一些、任务繁重一些就想着打退堂鼓。目前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慢就业”“懒就业”“不就业”等新问题,究其根源,主要还是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和劳动精神,间接催生了一批新型“啃老族”。

(三)退化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是个体立足于社会的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最重要的内在依据和本质属性。当代青年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中养尊处优,很少经历艰辛与磨砺,很多学生不会劳动,没有劳动习惯。而超前消费、虚荣消费、从众消费不仅使部分学生在购买商品时花销巨大,而且还把这种消费习惯延伸到了校园生活中,他们害怕体力劳动、拒绝体力劳动,很多原本力所能及的事往往通过“买买买”来解决。如在高校校园中出现的以“代买饭”“代取快递”为代表的“代跑腿”经济,让很多青年学生滋生了懒惰思想、享乐思想。在青年学生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有学生定期邮寄脏衣服回家洗,或者花钱雇佣钟点工打扫宿舍卫生,生活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堪忧。

(四)异化劳动价值取向

劳动价值取向是个体对劳动的根本看法,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信息技术加持的消费时代,消费异化行为影响了青年学生的思维取向和价值选择,阻碍了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催生了他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享乐化。过度的超前消费、虚荣消费和从众消费,使得一些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追求偏向于金钱和物质,做什么事都是把金钱、利益摆在前面,把获取物质利益作为衡量劳动得失的唯一标准,把幸福的来源归咎于物质的占有和消费的快感,而把追求精神财富抛之于脑后,这对于正当刻苦学习、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青年学生来说,无疑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他们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6]等价值观点认知模糊,对劳动与消费、劳动与财富的关系理解片面,把劳动创造财富简单理解为创造物质财富。因消费异化折射出的当代青年学生劳动价值取向异化的倾向日益明显。

三、矫治消费异化提高劳动教育成效的对策

要矫治青年学生的消费异化现象,提高劳动教育成效,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各个层面的协同努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一)营造良好社会大环境,有力规范大众传媒宣传和网络信贷业务

首先,全社会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一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积极倡导勤俭节约、健康消费、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正确看待消费活动,自觉杜绝奢侈浪费行为;二是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其次,市场管理部门和网信部门要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有力的市场监管和督查举措,规范大众传媒营销,严厉打击夸大其词、具有欺骗诱导性的宣传广告,及时清理宣扬攀比炫富、拜金主义、奢靡享乐等不良价值观的网络产品和信息,有力遏制消费主义思潮泛滥对青年学生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最后,呼吁网贷平台、贷款机构和银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理贷款业务,切实将放贷金额与借贷人的还贷能力、个人信用挂钩,不再为了追逐经济效益最大化而盲目放贷,严格约束青年学生无节制的消费贷款行为。

(二)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育人机制,同步推进学生消费观教育和劳动观教育

高校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应积极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对他们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首先,高校要有效发挥课堂教育的优势,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将消费观教育融入劳动课程体系中[7],加强学生劳动观教育和消费观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践行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认同并懂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道理。其次,高校应积极发挥“第二课堂”、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的作用,通过个案分析和反面案例剖析等方式,讲清消费异化的危害,做好学生的正向引导和反面警示,对消费异化行为实施有效干预,引导学生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的不良风气,建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最后,高校可通过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课程、志愿服务活动等,让青年学生亲身体验现实生态中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情境,在劳动实践中提高劳动能力,认清生产劳动与商品消费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只有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费才能体验到真正幸福快乐的感觉,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劳动价值取向。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正面导向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健康消费行为和劳动能力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的影响下,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文化轻劳动的问题,面对越来越多劳动技能缺失、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巨婴”,家庭在注重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消费观、劳动观、幸福观教育。一是要将“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中华优良传统渗透到家庭消费方式中,主动了解和关心子女的消费动机、消费习惯,帮助子女厘清消费、劳动与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反对铺张浪费的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及时避免因消费异化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促使学生形成与家庭消费方式趋同的消费行为。二是要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科学劳动理念贯穿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掌握生活必需的基本劳动技能,不断提升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懂得劳动创造世界,奋斗创造幸福的道理,促进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形成。

(四)自觉树立科学消费理念和理财观,肩负起当代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青年学生作为消费主体,一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清消费本质,强化劳动价值认知,自觉树立健康、文明、绿色的消费理念,提升对商品质量的鉴别能力和广告宣传的理性判断,自觉抵制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克服因攀比心理、虚荣心理、从众心理导致的盲目消费、无节制消费。二是要树立科学的理财观,主动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和理财技能,能够根据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个人所能支配的资金进行有效管控和合理分配,找到物质消费与精神满足的平衡点,科学规划消费计划,合理实施消费行为。三是要清醒地认识到,青年一代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要激发应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明确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要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向提升自身专业劳动技能和满足精神生活中去,要把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关注点落到学好本领、增长才干上,并延伸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在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幸福生活。消费异化问题已成为影响青年学生学习进步、成长成才的“绊脚石”,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造成了诸多困扰。因此,社会、学校、家庭、青年学生个人层面需要同向发力,齐抓共管,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积极预防和矫正消费异化现象。同时,在青年学生中积极倡导昂扬的劳动精神面貌,坚信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幸福,培养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劳动技能水平,促进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0)[2021-03-27].

[2]唐爱民,王浩.劳动教育与学校德育的融通:意蕴与路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7(2):91-101.

[3]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494.

[4]王瑶光.当代大学生消费异化问题探析[J].现代交际育,2020(23):123-125.

[5]刘俊.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育的现实境遇与实践路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3(6):29-35.

[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0(10).

劳动观教育范文篇5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保持未成年人法》、《劳动法》等文件精神。教育学生做“四有”新人,“五爱”公民,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向学生传授劳动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无微不至地呵护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茁壮成长。

二、实施措施

1、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严格要求。

2、班主任及课任教师齐抓共管,多渠道宣传学生的养成教育。红领巾监督岗成员监督管理,并对每班进行周末评定,选出优秀班级。学校年终考核把班级与班主任及课任教师挂沟。

3、在升降旗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堂上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4、利用课堂和课外时间向学生讲述劳动知识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劳动观念。

三、具体做法

(一)养成教育方面小陈老师工作室

1、成立少先队监督岗。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少队部、班主任及课任教师的培养下,成立了红领巾监督岗,从四到六年级每班选取两名参与监督打分。一名参加推普小组,五、六年级选取一位当学校小记者,记录学校新鲜事物。学校的日常行为由这些人员监督评定。

2、校园环境卫生。俗话说:“校园是我家、美化绿化靠大家”。只有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故要求学生做到,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花草、不损坏树木,爱护卫生,不乱扔纸屑,冰袋等脏物。教室、宿舍、清洁区保持清洁卫生、物品整齐,学生宿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平时校园由监督岗成员监督,值周班级负责值好周。

3、文明礼貌。俗话说:“树从小不育到大不直,人从小不育到大不成才。”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文明礼貌、言行举止。要求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校园里要求学生、教师都讲起普通话,不允许学生出现乱骂脏话、打人等违纪的现象出现。若有出现将扣去班上相应的操行分,同学们之间要互尊、互助、互爱。学生在校外见到老师要行队乱,问好。见到来我校的领导、老师及社会人士要行队礼,问好。在学校要求学生做听话的好学生,在家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从小树立起懂文明、讲礼貌的崇高思想。

4、安全教育。安全重于泰山,我校一直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多渠道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联系交警大队来我校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大队宣传防火常识,平时将利用升降旗、班会、资料等,宣传水、电带来的危害。

5、发扬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乐于奉献的精神。将向学生宣传一些英雄事迹。感化他们发扬奉献精神,同学们要互相关心、解囊相助。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不吃零食,不向爸妈乱要零用钱,不乱倒剩余的饭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劳动方面

1、宣讲劳动知识。利用劳技课,其它课向学生讲述劳动知识,增强学生劳动观念,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的积极性,从劳动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劳动观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德育劳动融入

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创造了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保证了人类的延续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要给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劳动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值周劳动班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每个班级每学年至少要承担一周的劳动值周工作。

目前,学生中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有所抬头,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忽视劳动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在劳动中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劳动过程中逐步渗透德育,具有行知合一的最佳效果,与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人之成德乃在于力行”的主张相符。毫无疑问,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融入劳动教育是培养一代新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可见,劳动课必须渗透德育教育,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种独特而全面的功效,有意识给以强化。

一、以德育为主题,树立健康的劳动观

在目前重智力轻劳技的大背景下,学生心目中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其他什么都不用做。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也被家长代劳。这些都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在学校的劳动中表现为对日常劳动和值日工作能不做就不做,有时勉强做一下,也是敷衍了事。自私自利的多,主动为班级集体做事的少。“劳动创造了人类。”试想,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劳动技能都没掌握,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怎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呢?还谈什么爱祖国、爱人民?

劳动课中的德育目标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包括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劳动的成就感,让学生懂得劳动的重要性,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产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寓劳动教育与德育一体,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劳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保持环境的整洁需要靠我们的辛勤付出,劳动并不可耻,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换来别人的赏识,服务别人,快乐自己。只有体现到劳动的辛苦后,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促进学生养成坚强的劳动意志,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而实践证明在劳动课中,恰如其分的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辛苦的,可是劳动更要付出汗水与艰辛。

二、培养勤劳俭朴、节约利废的优良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的家长正在代替或剥夺孩子的劳动权利,“蜜罐中长大的一代”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待遇,养成了吃要口味、穿要名牌的不良习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的勤劳俭朴,他们感受较少。时下,校园中对粮食、衣物和学习用具随意浪费丢弃、不会洗衣服、花钱无节制的现象比比皆是,正是这一社会现状的体现。甚至有的学生厌学,觉得即使外出打工也比在学校学习要自由、舒服得多。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通过劳动课来进行教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劳动课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从而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自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劳动的可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人处于群体之中,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都是与人合作的过程,正如歌中所唱:“人字是相互支撑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协作精神、主动团结意识能使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正常发展,在劳动课中,由于实际需要经常要开展分组劳动,在劳动中会遇到需要分工的情况,这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最佳时机。在劳动过程中作为老师一要创设条件,造成生生互助的氛围,分组便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谈,相互评论,相互协作,二要善于发现那些不畏辛苦和善于谦让、宽容别人的同学,及时总结,予以表扬,引导学生向互相合作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学生及早认识个人在集体中的正确地位,对于将来适应社会工作,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公务员之家

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可以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德育教育空洞说教、被动灌输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主动遵从道德规范。同时,要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注意德育工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劳动课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教育融入劳动课中。

参考文献

1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周明星.教育创新素质与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

劳动观教育范文篇7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以故事、演讲形式,讲述革命家、伟人们的体育锻炼事迹;简要地介绍我国灿烂的体育文化,中国健儿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教育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科学地锻炼与养护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

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球类、田径、游戏等教材,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锻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时,提出再加跑一定的距离,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肋木、平梯上的爬上、行走、跳下,爬杆时从顶部半握的滑落,都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

四、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护公物观念教育。我们面对的儿童,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劳动观念、爱护公物观念相对薄弱。体育教学主要以操场为课堂,每节课都有大量的场地器材准备工作,这是上好课的最基本的物质准备,也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培养劳动观念、爱护公物教育的有利时机。通过让学生轻拿轻放、不拖不摔、不踢器材,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通过号召学生自觉参加搬运器材,规划场地,洒水扫地,自己动手,亲身参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主动为大家服务的精神。措施上要建立体育课布置场地器材的轮流制度,方法上要经常开展评比、表扬,教给各种技能方法,使学生爱劳动、勤劳动、会劳动。

劳动观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学生成长需求

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劳动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劳动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以大学生成长需求作为劳动教育发展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以学生为主体,搭建大学生劳动教育方面的学习和展示平台十分必要[1]。根据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劳动教育现状,对该校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进行随机调查和分析,从学生劳动价值观、学校劳动理论教育、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三方面分析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以及需求情况;探讨不同年级、专业在劳动教育认知和需求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研究主要通过自填式纸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7份,问卷最终有效率为94.5%。问卷随机发放给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同学,其中男生186人,约占比32.8%;女生381人,约占比67.2%。大一年级学生360人,约占比63.5%;大二学生207人,约占比36.5%。农村户籍学生214人,约占比37.7%;城市户籍的学生为353人,约占比62.3%。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个人劳动价值观的调查;第二部分为学生视角下学校劳动技术培养、劳动教育思政课程等开展情况;第三部分为学生个人劳动教育的需求调查,如是否需要增添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等。同时,通过面对面聊天、网上在线采访等方式对个别学生进行采访,就学生个人劳动价值观、个人劳动教育需求以及现在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层次调查采访。

1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1.1高职学生劳动素养不强

结果显示:在认为该校劳动教育中思想教育与劳动实践比重如何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劳动实践大于思想教育,说明在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学校较为重视劳动技术技能的培养。例如,该校十分重视会计专业、烹饪专业等专业技能培养,但容易造成过于注重劳动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对劳动认知的培养[2]。问卷显示:多数学生表示有关于劳动价值观的课程开展较少,恰好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十分缺乏这方面的认知。此外,部分高职学生劳动素养不强、劳动意识薄弱、缺乏劳动认同感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来源于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智能化与便利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劳动素养培育长期处于被异化、弱化甚至是缺位,造成的劳动教育养成效果不佳。

1.2高职学生主动劳动意识不足

劳动意识是劳动教育目标中劳动情感的体现,树立劳动意识是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本人是否具有主动的劳动意识,在三个选项“不具有主动的劳动意识”“有一定的劳动意识”“基本具有主动的劳动意识”中,56.1%的学生选择了中间的选项,21.5%的学生选择了“基本具有主动的劳动意识”。根据问卷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劳动意识相对淡薄,劳动意识较为被动,大部分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此外,高职院校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价值观。根据问卷结果显示:40.8%的学生在问卷中选择将劳动的“体面感”放在了首位,其次才是劳动的“幸福感”,并且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两个选项中选择更认可的劳动方式;73.3%的学生选择了“脑力劳动”,说明了高职学生对于体力劳动的劳动价值并不太认同,更加追求劳动中所能获得的“面子感”。在“什么原因会促使你劳动”的问题上,39.3%的学生选择了“劳动收入”,在所有选项中占比最高,这也侧面说明了部分学生存在劳动价值观功利性强的问题。

1.3劳动实践活动参与不够

针对校内外是否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问题,38.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较多,25.1%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较少,还有少部分学生并不清楚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对于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参与情况,调查显示47.6%的学生表示这一学年比较积极地参加过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但是这里面绝大部分填写者都是大一学生。说明劳动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基本以大一新生为主,二年级学生基本很少参加劳动实践课程,但是高职二年级学生将面临着实习踏入社会,应当多参加劳动实践课程。总的来说,劳动实践活动参与情况还是不足,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说明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

2学生成长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策略

2.1学生成长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发展策略——激发学生劳动学习兴趣

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他们主动劳动意识和劳动理论素养最直接的办法,也更符合学生成长成才的个人劳动教育需求。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应丰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激发学生劳动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劳动意识。比如通过劳动技能实践周、第二课堂加分等形式加强劳动教育与日常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日常教学中也应当渗透劳动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劳动,如召开劳动实践班会或增添劳动课程,在教室外上一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劳动,一起通过浇灌校园内花草、擦公共区域玻璃等集体劳动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劳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如何浇灌花草,以及劳动工具的辨别和使用。通过生动有趣的授课激发学生劳动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劳动课程中的劳动成果换取素质学分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根据学生的劳动表现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并教育学生辛苦劳动产生劳动成果从而产生劳动价值。同时,可以通过相关校级荣誉,激发学生主动劳动意识,比如举办疫情下的家务劳动短视频大赛、劳动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活动,体验各种劳动角色的转换。在志愿劳动中服务社会,创造价值,实现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

2.2学生成长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方略——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形式

因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较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发展应以“线下教育为主,线上与线下教育结合”的方式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教育方式也不再局限于线下。和线下劳动教育相比,线上劳动教育拥有丰富的劳动资源和便捷性。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劳动教育能够及时宣传、搜取信息,也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劳动后的成果。例如,线上劳动教育课堂、线上劳动知识竞赛、劳动教育宣讲等。因此,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结合劳动教育的目标,搭乘新时代网络飞速发展的“顺风车”,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并注重引导和规范开展劳动教育。

2.3学生成长需求视角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完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重要的实施途径之一是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化。高职院校应当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的优势,推进劳动教育与高职专业课程相结合,促进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发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在理论上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加强马克思劳动观和总书记关于劳动与劳动教育系列内容的学习,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思政课堂中。思政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劳动观的教育。结合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等思政内容,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专业学科教育中推动劳动教育发展。在课程中宣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和观念。此外,为了得到更好的劳动教育效果,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应当分层实施,满足每个学生的成长需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户籍所在地所受到的劳动教育有一定差异性。因此,劳动教育应针对不同年级、专业、户籍所在地,实行精准的劳动教育,完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层次性原则。一是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的专业,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把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专业实践相结合,在加强专业实践的同时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保障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满足大学生成长不同时期的阶段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构建由低到高的劳动教育体系。一年级学生刚进校时,应当侧重于养成劳动价值观、劳动观,在新生入学时,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内劳动、公益劳动、服务志愿者等活动,培养一年级学生积极的劳动观和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实习、走向社会,劳动实践能力为劳动教育的重点,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校所学的劳动技术,锻炼学生劳动实践能力。通过打造有特色、有层次性的劳动教育体系,既满足劳动岗位的需求,也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求,最终保障高职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伟.“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1):177-179.

劳动观教育范文篇9

一、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工作目标。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经过3年的努力,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推出一批劳动教育先进教师,打造一批劳动教育特色校,创建一批劳动教育示范基地,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学生常态化参与劳动实践的浓厚氛围。到2030年,建成完善且优质的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家庭劳动教育指导体系、校外劳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全面落实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

3.严格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各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按照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中等职业学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个学时。

4.组织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的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编写要求,体现“一纲多本”,满足不同学校的多样化需求,各校可根据区域资源组织编写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校本专题读本。鼓励学校、学术团体、专业机构等收集整理反映劳动先进人物事迹和精神的影视资料,组织研发展示劳动过程、劳动安全要求的数字资源,梳理遴选来自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形成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与使用。

5.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各校要组织引导相关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内容。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中等职业学校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教育。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全方位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

6.统筹安排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各校要切实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中等职业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进行。注重推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设计劳动活动内容,鼓励广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

7.扎实做好家庭劳动教育相关工作。各校要依托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广泛开展各种劳动教育相关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明确家长的劳动教育责任,引导家长依据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家庭劳动,增强家庭劳动教育指导的科学性。广泛开展“美好生活劳动创造”系列劳动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强化家庭劳动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打造一批使家长和学生切实受益的品牌活动。

8.健全完善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

9.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鼓励各类学校依托有关专业机构,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学生劳动素养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等的监测。鼓励、支持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三、着力提升劳动教育的保障能力

10.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校可采取学校特聘、专业培训、区域内教师交流共享等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中小学校可聘请高校、研究机构、优秀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推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结对子”“手拉手”等方式,促进劳动教育教师资源共享。

11.强化劳动教育研究与指导。鼓励和支持学校和教师参与相关机构设立的劳动教育研究项目。争取设立一批试验区或试验学校,注重开展跟踪研究、行动研究。逐步配齐省、市、县三级劳动教育教研员,组织开展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通过协同创新、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提高劳动教育整体实施水平。

12.组织劳动教育相关培训。各校各相关部门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面向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加大劳动教育相关培训力度,提高其劳动教育规划、组织实施、评价等多方面能力。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育人意识和专业化水平。加强劳动教育教师培训需求诊断,改进教师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组织高质量培训,切实提升教学水平。

13.完善劳动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各校尤其是教师进修学校要定期组织劳动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实现以赛促优,提升劳动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在各级教学成果奖励中,将劳动教育教学成果纳入评奖范围,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依托有关专业组织、教科研机构等开展劳动教育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实践创新的潜能和动力。积极协调新闻媒体传播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思想,大力宣传劳动教育先进学校、先进个人。

14.建好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标准,积极推动中小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学习、生活有关场所,建立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技术实践教室,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以学农基地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丰富劳动教育资源。

15.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丰富市各类社会实践资源,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市学生校外劳动实践资源图谱。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与市蒸汽机车陈列馆、市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市渔猎馆等各行业劳动基地和实训基地协同,实现政策协同和资源共享,不断联合开发新的劳动教育资源,增加优质劳动教育资源供给。

16.注重劳动教育安全保障。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学校要把劳动安全教育与管理作为组织实施的必要内容,强化劳动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分层分级劳动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学校在组织实施劳动实践活动前,要研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传染等,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

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

17.强化思想认识。各校要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细化分解,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所、设备等落实到位。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

劳动观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劳动教育;理论来源;主要内容;价值

1劳动教育的理论来源

1.1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2017年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人民对生活的需要较为单一,劳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丰衣足食,吃饱穿暖,不挨饿,不受冻;现在较为多元,在劳动教育方面则表现为人民的劳动观需要更加丰富,对劳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里,他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年岁月。在这七年中,为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书记曾说过:“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

1.2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物质保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积极性也得到了改善。中国传统工业并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和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面临转型和升级。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的出现和发展,作为一种延伸的劳动工具,不仅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也将人从脑力劳动当中解放出来,“无人工厂”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只有科技与劳动相结合以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才会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社会财富。

1.3的自身成长经历纵观

同志的人生轨迹,可以发现他个人成长的环境以及经历对其劳动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宪平讲到在打坝的时候,没有任何大型机械,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手掌上磨得全都是水泡,不管多累多苦,他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阻挡学习和生活的脚步,“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按时出工,并能带头完成自己每月的劳动任务,从不误工”。他用自己踏实、勤奋的努力得到了老百姓最真诚的欣赏和赞美,赢得了陕北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2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同志历来重视教育对劳动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强化劳动教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劳动既是国民教育的主要方式,同时也适应了人类的全面发展。

2.1劳动教育培养什么人

在我国,教育的目的是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决定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则表现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本质特征。第一,劳动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是人有意识的、自觉改变环境改变世界的活动。在新时代的条件下,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对传统的劳动观念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体力劳动应有的价值以及被人尊重的社会地位逐步被取代,这直接导致了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一些中小学生的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信念丢失等,这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十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本领,引导以青少年学生为代表的受教育者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理念。第二,劳动教育培养的是重视劳动的人。“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统称为“五育”,这其中有着内在关联性。首先,劳动教育作为区别于其他“四育”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劳动教育具有全面的教育性。因此,我们将“五育”关系概括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促美”。“以劳树德”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以劳增智”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来提升人的想象力以及思维的创造力;“以劳强体”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来增强人的体力和意志力,减缓衰老;“以劳促美”指的是通过劳动教育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眼光。因此,“劳动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对其他“四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其次,劳动教育倡导辛勤劳动和创造性劳动。辛勤劳动的人,是通过自己付出自己的劳动获得收获的人,既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又可以引领社会风尚;创造性劳动的人,是通过创新发挥职能,通过创新性劳动获得劳动报酬,意在培养创造性思维,实现创新性发展。

2.2劳动教育怎样培养人

劳动教育强调了孩子从小参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能性;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首先,注重家风家教的培养。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根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培养一个好孩子、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仅是对家庭负债,更是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就像是一把精美的工笔,能够镌刻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错误的教育方法则像是一把破败的锄头,每一次耕耘都在破坏事物本身。正如所言,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劳动在一个人价值形成的初期具有导向作用。其次,转变家庭劳动教育观念,让子女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孩子在家庭这个小集体中,应该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当今社会,孩子是一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应该积极参与家庭的建设,比如积极劳动等。孩子在适当年龄,应为家庭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下楼倒垃圾,在家中扫地、擦桌子等最为基本的劳动。学习不是孩子不参与劳动的借口和方式,积极参与家庭劳动,这既是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必须要学习的内容。第二,发挥学校劳动教育的引领作用。首先,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是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人,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扬。教师要注重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其一是脑力劳动的充分发挥,学生要积极开动脑筋,做学习主人;其二是发挥自己的体力劳动,如积极参与运动会等体能项目。其次,完善劳动观教育课程。我们所谓劳动教育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劳动教育。因此,劳动教育过程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条件下实践启蒙、劳动认知、实践技能的养成过程。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课程相结合,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在实处。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纷繁变幻。发挥劳动的积极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可以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劳动者要主动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一言一行中,融汇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像播撒种子一样播撒在人民群众当中,播撒于中华大地。要主动把核心价值观作为自我追求,带动人民群众主动追求,让核心价值观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般地走进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认同核心价值观,并升华为一种踏实、坚定的价值追求。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常为小善、修身立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把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意志品质。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大地上迅速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劳动教育的理论价值

劳动教育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人的劳动方式、劳动技能的提高。

3.1推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劳动教育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一是重民的理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等都是以人为本得体现。二是惠民的施政方针。在杜甫笔下,要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阔心胸;在范仲淹眼中,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在张居正心底,要有“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疾苦”的洞察力。这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都将民生问题看得尤为重要,注重为民务实,把关于百姓生活的事情落到实处、脚踏实地,这也正体现了劳动观的目的与思想内涵,始终如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3.2有利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体力劳动促进了劳动者物质世界的发展,脑力劳动则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作为劳动主体的广大劳动者能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利用自己本身的劳动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体面劳动,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坚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行动指南,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光和热。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投入,劳动者因为自己的本职工作而骄傲。因此,劳动者更加注重自身劳动素养的提升以及劳动觉悟的升华,突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3.3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