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9 17:30:51

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1科研成果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科研成果即科研人员通过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和研究,采用不同形式所表达出来的研究结果,如论文、著作、专利、标准、品种、产品、图纸等。科研成果的评价即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对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和评判,以此来考察管理部门在资助科学方面的政策及相关措施,审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证明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成就,向公众展示科学研究的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教兴国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各级政府及高校都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如何加强科研管理,尤其是如何评价投资效益,成了投资者和科研管理部门考虑的重要问题。

1.1为科研管理提供信息

科研评价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详细地向资助机构报告科研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资助机构常常需要这方面的信息,以考察他们所要投资的对象及其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可以说,评价是获取科研管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来源。

1.2阐述职责及其履行情况

评价是公共部门阐明其责任的一种重要手段。公共部门不仅要让纳税人理解公共资金资助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收益,而且,需要通过评价证明它们的资助工作获得了有价值的结果,从而有助于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

1.3为科研决策提供建议

评价可以对科研决策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对科学政策进行评价,可以发现它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后果,为下一阶段制定科学政策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建议。特别是对期限较长的研究活动,评价对研究决策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它在下一阶段能否获得连续资助依赖于对上一阶段研究绩效的评价。

1.4提高质量与绩效

评价是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其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机制。通过评价,可以提供成功与失败的有关证据,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向人们揭示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研究人员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符合评价框架内确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由此,评价能提高研究活

动的质量和绩效。

2科研成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在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经历了大约行政评价、同行评议、指标量化评价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四个发展阶段,主要使用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评议和计量分析。

2.1评议方法

评议是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涉及相关领域的某一事项进行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结果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多采用同行评议,它也是合理判断研究绩效的最基本方法。

由于同行评议是一个主观过程,它依赖于评议者的看法和过去的经验,因此,在这种不完美的环境中,利用同行评议合理判断研究绩效不仅要遵循同行评议的运作机制、过程、方法与程序,而且更应该注重针对具体评价目标与对象,采用适当的评价战略。

2.2计量方法

计量方法可以把复杂现象简化为指标及相关数据,从而可以对研究活动进行数值上的比较。一般而言,有两种类型的计量方法:一是文献计量法。以出版物、出版物的引文和专利、专利的引文为对象;二是经济计量法。主要与资金的测度有关,范围包括从成本/效益分析到R&D经费。

其中文献计量分析在研究评价中的作用是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因为,对于某些组织性和结构性较强的问题,如某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比较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影响力;国际合作的规模和特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新技术开发中的作用;学科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尽管“学科同行”能根据自己的专长对它们进行定性评判,但是,这些评判一般都是零散的,而组织性和结构性较强的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评价,特别是对于交叉学科研究以及具有特殊社会和经济目标的研究,经验证明,同行不能对它们做出较圆满的评判。而且,现代科学发展迅速,新的特征不断涌现,即使是科学家,也不能清楚地阐明科学研究的

资源和其他形式的馆藏资源。在成员馆之间实施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机合作编目,特别是发放大学城内各成员馆通用的图书证或读者证和复印优惠等,从而达到成员馆之间各种馆藏资源的共享,为大学城内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高的文献保障水平。

(2)人力资源共享。各成员馆人力资源的积累是不同的,就专业人员而言,不仅是数量和水平层次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专业方向和特长的不同。通过联盟,使各成员馆的专业人员及其他各种人员实施互通有无,调剂使用,从而在整个联盟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

(3)信息资源共享。这里的信息资源,是指上述馆藏资源以外的,图书馆运行中各种经营管理信息如各种资源提供商信息、价格信息、读者信息、人才信息、技术信息等。这些信息资源的共享,对各成员馆自身的运行和经营管理有利。

(4)其他各种物质资源共享。尤其是馆舍和运输工具等,如举办各种学术报告、展览、联宜、学习等活动时所需馆舍的调剂使用;再如人员和物资运输时所用车辆的调剂使用等。通过联盟以实现资源共享。

2.3有利于协同发展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建立后,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将各成员馆的发展纳入联盟的总体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协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馆藏建设。首先,各成员馆不要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在联盟的统一规划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采购,扩大整个联盟馆藏的覆盖面,减少资金浪费;其次,对于某些价格昂贵的馆藏资源(特

别是电子资源,如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不仅价格贵,而且产品升级快,不定型),小馆无力购买,合各成员馆之力共同购买,大馆节约了资金,小馆也获得了无力购买的资源。

(2)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可以由联盟统一规划,多渠道组织员工开展继续教育;并集全联盟的力量,将各成员馆的员工合在一起,按不同专业方向和不同水平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3)馆舍和其他物质资源的建设。馆舍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在选址、规模、规划等方面,不仅要和本校的总体规划协调;而且还要和整个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内各成员馆协同发展。除馆舍建设外,其他物质资源的建设,也可纳入联盟的统一规划之内协同发展。

2.4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独特优势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与其他的图书馆联盟相比,至少还有如下独特的优势。

(1)各高校图书馆的地理位置相近而且集中。结成联盟后,各高校师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各成员馆的各种文献资源,有利于读者节约时间和费用。

(2)大学城内各高等院校是按整体规划建设的,其目的是为了各校的公共设施和后勤服务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各高校图书馆的方方面面,也会随之形成规模效应,这对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和建设非常有利。

(3)我国大学城本身都是近年来的才兴起的。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舍、各种设施和其他资源,有的刚建成不久的;有的还处在拟建或在建之中。因此大学城图书馆的联盟与其他图书馆的联盟相比,可以更具整体性、计划性和科学性。

(4)各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对象、开放时间、服务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使联盟更具可操作性。就服务对象而言,都以高校师生为主;就开放时间而言,都有相同的寒假、暑假和作息时间;此外在服务和管理方式也很类似。这是其他图书馆联盟所没有的独特的优势。

3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途径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途径,主要包括联盟合同的订立;联盟机构的设置;联盟运行机制的建立等。对此,笔者有以下看法和建议。

3.1联盟的合同应由各高校校长订立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是通过订立合同创办的,但该合同不能由大学城内各高校图书馆之间订立,因为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不同,不是法人实体,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由此订立的合同没有法律效力。所以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合同应由各高校之间,并由各高校校长(法人代表)或受其委托的人出面依法订立。

同时,只有各高校校长统一思想,更新观念,高度重视,才能保证联盟的有效运行,因为每一个成员馆不仅仅拥有权利,还要承担义务。如每一个成员馆都是各种资源的输出馆;都要在联盟的统一规划下运行;各成员馆之间还要共担一定的风险。

3.2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是大学城内各高校的一种横向联系,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应当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至于该机构是否法人实体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有条件,最好将其办成非赢利性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实体)。董事会由各高校校长组成,当然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由校长(法人代表)全权委托分管图书馆的副校长或图书馆馆长加人董事会。董事会下设执行机构,由该执行机构具体操作,并对董事会负责。须注意,该执行机构宜小不宜大,我国著名的图书馆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LS)的专职人员也只有9名。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机构的专职人员应由各种专业人员担任,尤其是首席执行官,应由专业经理人担任。

其实,设立非法人实体的专门机构也不错。当然,有时会不大方便,如每一次集团采购合同的订立,都要由各校盖章签字。

3.3应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要使大学城图书馆联盟获得预期的效果,还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是制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按制度办事,联盟才能有效的运行;其次是流程,特别是要制定各种科学的操作规程,并要严格执行。严格按规程操作很重要,CALLS联机编目,约有90%的重复记录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第三是标准化,由联盟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制定统一的标准,或选用同一标准,以供联盟和各成员馆共同执行。

参考文献

1林倩青.图书馆联盟: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选择[J].津图学刊,2004(4)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ASP;SQL数据库

随着院校科研实力日益增强,我院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迅速增长,科研管理部门针对论文及成果的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思维、管理方法、管理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为适应自身发展的需求,以院校科研管理为应用背景,纷纷采购或者自主研发符合院校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科研项目和论文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科研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对科研项目实施流程监控,已成为各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1目前我院教师科研成果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科研信息收集管理人工操作,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以往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论文、申报文件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科研信息的处理是通过人工统计、查询来进行,工作量大,容易出错,运做的效率低下。若能通过科研管理软件,发挥计算机管理、网络共享的优势,将会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学院科研情况的处理,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1.2管理部门重视不够,成果经常处于沉淀状态,成果利用难展示少

教师科研论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信息资源,学校管理部门忽略了对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完整性、连续性的收集和管理,缺乏对科研成果的宣传和开发利用,广大师生不了解教师科研成果的作用和价值。只有在需要时,例如教师进行职称评比的时候,或者进行部级和省级自然基金申请时,或者当学校向上级统计汇报科研成果时,才会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集中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1.3科研项目流程管理资料不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

在此次研究项目之前,我院教师科研成果管理还没有统一规范;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项目申报、项目中期管理、项目结题、科研成果登记等流程管理资料部分缺失,而科研项目这些连贯又交错的业务流程都是密切关联的,致使所收集的信息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为提高系统设计水平,我们在项目初期走访了兄弟院校后了解到,在具体管理中,大部分学校的科研成果由科研部门统计收集,有的由院系资料室负责统计收集,也有些学校是图书馆作为专题负责统计收集。各校数据库建设标准各异,用户检索语言、检索界面、数据的标引、分编、检索点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建设和质量控制规范。考虑到建设教师全文数据库的难度和工作量很大,可以先期实施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等到累积一定的经验后将全文数据库检索和展示作为以后的研究目标,所以我们拟建立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本系统对本校教师科研成果进行管理,为专任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教科研工作衡量标准和有效的考评依据,立足系统具体实施应用,进行系统实践的探索,为其他院校建设本校成果库提供借鉴和参考。

2系统分析及设计实施

2.1教师科研成果的范围

教师的科研成果类型主要有:专著、专利、论文集、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精品课程与试点专业、教师获奖、指导学生竞赛、参展作品及其它成果等。

2.2系统功能设计及模块结构

2.2.1系统功能设计原则

在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以技术适用、系统实用、结构合理、运行可靠稳定、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基本建设原则,遵循阶段开发原则,将整个工作划分为多个目标和阶段,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目的、步骤和要求;在实际开发中,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结合,充分考虑系统的容量及功能的扩充,具有与其他应用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能力;后期运行中,充分考量服务器安全、数据的备份和安全访问机制,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

2.2.2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工作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科研管理工作模块”和“科研人员(教师)模块”三部分组成“。系统管理员模块”用于科研人员创建及用户权限分配“,科研管理工作模块”用于进行科研成果申报及审核、科研文档管理、科研成果跟踪、科研经费管理、信息查询统计“,科研人员(教师)模块”用于进行各类科研成果的登记、信息变更、统计查询。

2.2.3系统结构及功能

1)用户权限管理:为了保证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建立用户、角色和权限数据库表,按角色不同享有不同的权利,对于不同的用户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限,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策略,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2).查询统计系统:应当建立不同的搜索机制,可以对不同信息项目进行搜索。科研成果信息项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单位、项目审核状态、项目组成员、课题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目备注信息等。可以按照多种条件进行搜索,例如科研项目状态为正在申报,还是通过审核后的状态。系统中进行查询时,可依据不同的用途加载查询项,多维度显示不同的检索结果:可以按成果题名,主题/关键词,著者,著者部门,所属学科,出版/发表/结题时间,成果出处,获奖时间,基金资助等检索点来查询。查询输出功能,还应根据查询项统计结果,具备输出各种报表的功能,以方便统计某一年或月的所有成果量或某学科、某专业及某课题的成果量,方便统计历年来本校全部科研人员或者某部门教师所发表的科研成果篇数、专著专利数据等。3)项目类别管理:将不同类的科研项目划分不同的项目种类。4)项目流程管理:项目申报管理、项目审批管理、项目结题管理5)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密码管理。6)系统帮助

3数据库设计

通过分析,本系统需要输入的数据如下:1)学院:包括学院编号,学院名称。2)行政机关:单位名称,单位地址。3)系:系名称,学院编号,联系电话。4)教职员工:职工编号,姓名,系名称,单位名称,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籍贯,毕业院校,联系电话。5)科研活动的信息:承担课题,发明专利,撰写论文,创作著作。6)科研项目的信息:课题(立项,鉴定,获奖),专利,论文,著作。7)课题: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合作单位。8)专利:专利号,专利名称,授予时间,主持人,人员,专利类型。9)论文:论文名称,主编,副主编,出版刊物名称,刊号,刊物级别。10)著作: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职工编号,姓名,著作类别。11)课题立项:立项编号,课题编号,课题来源,参与人员,职工编号。12)课题鉴定:鉴定编号,课题编号,成果等级,参与人员,职工编号。13)课题获奖:获奖编号,课题编号,获奖级别,姓名,职工编号。我们在SQL数据库设计阶段,根据系统的需求情况设计了若干个数据库表,如项目信息表,个人信息表,学院信息表、项目申报管理表、项目申报批次管理表、表等,并设置了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力求满足实际使用中各种多变的需求。

4系统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

本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进行设计,由客户端(IE浏览器)、WEB服务器(Windows2003Server+IIS)和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5)组成。采用ASP(ActiveServerPage)、VBScript、Dreamweaver等软件作为开发工具。

5系统运行效果及存在问题

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服务于科研管理人员,实现了对科研项目的有效管理,及时地将教师所发表的论文、获得的奖项、科研项目流程信息等内容进行数据库存档管理,能够做到对科研活动从申报到结题的全程跟踪,为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提供界面美观一致的科研信息查询和统计平台,既能实现对科研活动的高效管理和控制,又能够为高校对院系的评价以及院系对教师的评价提供依据,避免职称评定中一些虚假信息的负面影响,满足学院的决策者对科研活动的宏观管理与决策的需要。系统采用ASP架构分层明确、便于扩展和复用,采用B/S架构,系统安装部署和后期维护简单,采用IE浏览器访问,界面相对统一,缩短了软件的学习培训时间,便于科研人员使用。经过近三个月的运行,系统发生故障或者错误的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由于采用B/S模式开发,难免会出现一些兼容性或者服务组件的可用性等问题,这些通过我们的协调和努力基本能够得到解决。

目前,我院正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教师科研管理系统为“数字化校园”的一部分,需要和教务管理系统、办公OA、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资产管理、邮件服务器等系统整合为一体,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使各个子系统兼容,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平台,建立数据中心,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使业务数据同步兼容,将在随后继续努力解决。

作者:赵蕊荣 王文通 张 骞 马晓荣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鄢碧鹏,李志强,蒋洪.基于Web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2]聂慧慧,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协同创新

随着高等学校的功能从人才培养向社会服务延伸,高等教育同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一体化的趋势。同时,伴随科技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民办普通高校不再是高等教育的边缘补充,经过从补充型到发展型、从边缘化到多元化的转变,逐步演变成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强化民办高等教育在目前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层面上,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符合社会的需求,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到区域的产业布局,社会认可度逐步提升。但和公办高校相比,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民办高校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科研成果极少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学校整体的发展与科研水平、教师队伍的成长等诸多问题日益突显,这和民办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相背离。本文以豫南地区的民办高校为例,探讨在协同创新视角下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豫南地区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

总体而言,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偏低,2021年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根据202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汇编资料显示,科研成果实现转化较多的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院/所,如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等。在我国,东部地区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产生地和承接地,豫南地区科技成果水平相对较弱。科技成果产出合同金额排名前三位的省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广东;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排名前三位的省市依次是上海、广东、江苏。豫南地区民办高校及科研院所现阶段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成果转化价值极低。以豫南地区的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根据行政区域的划分,目前豫南地区包括南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3个地级市和邓州市、固始县、新蔡县3个河南省直辖县(市)。豫南地区共涉及4所民办高校,即信阳学院、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南阳职业学院、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本科院校有1所,专科院校有3所。通过对豫南地区民办高校近三年的科研成果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以上几所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果总量极少,价值极低,甚至没有,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总体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从内因上分析,是由民办高校的自身情况决定的,是由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学校各项管理体制和区域性限制,高层次科研型人才的匮乏等原因造成的;第二,从外因上分析,现有的科研成果与外部市场的结合不够紧密,科研成果的产出没有紧扣市场需求,科研成果的产生不是由行业或企业驱动的,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价值偏低,虽有个别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实例,但是从长远来看,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持续性发展条件。当前,豫南地区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更趋向于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例如建立产业研究院,与企业共同开展一些横向课题,而以成果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数量极少,有的院校几乎没有。在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再加上传统的民办高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教学型的运行模式,导致其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较低水平,部分院校转化数量为零,科研水平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忽视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没有更好地体现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从人才结构上看,豫南地区民办高校士研究生及以上占比较小,高质量科研型人才数量非常有限,这也直接导致了科研成果的产出量不高。从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上看,豫南地区民办院校的大多数专任教师仍以硕士研究生为主,而相比于公办院校,专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再加上近几年各高校的评估工作,因此花在科研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可想而知。从政策层面上看,豫南地区没有双一流学校,民办院校在部级和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没有优势。另外,有的院校尽管有不少科研成果,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规范和引导,导致科技成果没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豫南地区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国家层面上越来越重视民办高校的发展,相关的扶持政策、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尽管近年来民办高校积极引入高层次人才、双师型人才,科研成果数量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及现实存在的各种外在条件的限制,科研成果在应用层面上普遍匮乏,科研成果的转化问题普遍存在。现以豫南地区的信阳、南阳、驻马店的几所民办普通高校为例,来分析民办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聚焦教学和学生工作,科研工作缺乏动力。长期以来,豫南地区的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科研工作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相对来说科研工作的成熟度和发展速度与学校自身的发展壮大并不匹配,科研工作发展相对滞后。在组织层面上,由于属于民办院校,尤其是豫南地区的这几所高校在河南省的45所民办高校中,无论在综合实力还是在专业特色上,都没有太多竞争力,所以注重日常教学和学生工作依然是他们的核心工作。在个体层面上,在这些民办高校中,广大一线教师作为科研成果产出的主力军,却因为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导致他们缺乏一定的动力去做科研工作。在学校对于自有专任教师的年度工作量的严格要求下,加之评估工作需要,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教学和整理评估材料,留给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多。另外,部分高校对于科研工作的奖励乏力、奖励不及时,也直接导致科研工作缺乏动力,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完成基本任务。

(二)科研成果数量及质量有限,转化价值偏低。如前所述,民办高校和专任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上,科研工作缺乏动力,这就直接导致科研成果数量有限,科研成果质量普遍不高。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民办高校人才结构的特点,以科研项目为例,部级的科研项目数量很少,每年立项数量不超过三项,大部分科研项目来源为省厅级及以下,且配套的支持经费有限。从专利授权上来看,与每所高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有关,有的高校是以文科类的专业为主,相比较理工类的专业,在科研成果的产出上数量偏少。从科研成果的产出形式上看,科研成果的形式比较单一,大量的科研成果主要是论文、专利、教材、软著、报告等,近三年能够成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项目仅5项,且这些成果的应用范围有限。从现有的科研项目情况来看,已立项项目的配套经费有限,经费用途也有严格限制,甚至有一些是自费。从科研成果转化中的合作模式来看,更多的是采用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共建研究中心等模式进行,这种合作模式现都处于初级合作阶段,尚未产生实质性的生产效果。总体来看,现阶段科研成果转化的价值偏低。

(三)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高校自身内部机制的问题,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如缺乏相应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目前,民办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无论从转化的输入端上,还是从输出的结果上看,转化过程的相应操作缺乏统一的引导和规范,各项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在科研成果转化的源头上,相应的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学校层面上缺乏相应的转化流程和具体措施。现阶段,很多科研成果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评职称的一项重要内容,很多成果仅是为了项目的结项,与市场关联度并不大,从项目的申报开始就忽略与市场的对接,忽视市场容量大小等问题。在科研成果转化的结果上,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科研成果及转化的奖励额度有限,对于科研成果的产出者没有激励效果,对于转化后期的评价机制也几乎不涉及。

三、豫南地区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策

协同创新下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的实质是实现不同知识链的知识创新的循环过程,主要是提倡组织应充分利用外在的资源条件,将现有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能够更好地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协同创新视角下,通过借助外部资源的形式,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模式通常有引进吸收式转化模式和联合创新式转化模式。不管采用哪种模式,科研成果各转化主体在合作期间都应遵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

(一)强化科研成果研以致用,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投入力度。为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该重点围绕豫南地区关键领域的现实发展需求和加强高层次科研型人才的引进,着力提升科研成果的源头供给能力。在谋求学校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科研成果研以致用,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示范点等进行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实施。在现有的科研成果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很多科研成果并没有与市场接轨,缺乏意向合作企业,需要完善进一步推进和加快科研成果展示的方法及相关的流程,强化科研成果研以致用。在科研成果的应用方面,进一步创新市场化操作模式,可在豫南地区集中建立一个统一的成果展示平台,展示科研成果,融合不同的创新要素,不断探索科研成果的展示、交易、转化、产业化的新机制。为了更好地突出科研成果的研以致用,需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可在信阳市建立一个集中转化的服务中心,在各类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设立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小组,配备专人及相关领域专家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逐步形成一个协调高效的服务网络。

(二)搭建外向型科研成果转化平台,逐步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价值。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逐步完善科研成果的转化流程,从科研项目产生、立项评审到后期科研项目评价,强化以科研项目成果的输出及应用为导向,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有机结合。同时,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融合创新机制,逐步打造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的创新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围绕豫南地区的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建设一支政产学研、创新创业与孵化育成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科研成果转化主体、中介机构、市场需求等主要环节,建立健全以科研成果输出为导向的长效服务体系,搭建外向型科研成果转化平台,逐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从而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价值。当前民办高校科研势力相对薄弱,缺乏一个统一的区域性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基于知识协同创新的理念,高校应及时搭建外向型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为广大教师及科研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条件,逐步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价值。一方面鼓励广大教师参加校外学术交流,建立外向型科研活动体系,加强对外交流;另一方面在学校层面上,加大科研活动经费的支持力度,拓宽使用范围,尤其是加大对科研成果转化阶段的经费支持力度,通过搭建的合作平台,寻找意向合作企业,加快促成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价值。

(三)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机制,推进成果快速转化。目前,几所民办高校普遍缺乏一套完整的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机制,近几年虽有出台相关政策,但鉴于科研成果数量偏少,现有的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机制没有落到实处。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机制可以从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逐步构建完善的协同创新管理机制,同时通过不同的渠道共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组织机制上,民办高校应建立多维结构的外向型网络组织,加强社会网络组织的外部社会网络的建立,加快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速度。近年来,几所高校都有积极引进双师型人才,通过综合型人才引进方式促进科研与教学的双提升。在运行机制上,可以从信任机制、协调机制、决策机制等方面着手,逐步构建一个资源协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模式。在激励机制上,可以逐步进行科研成果的权属改革,将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奖励分发给成果创造者的单位及个人共同所有,在成果分配时应适当向个人倾斜,加大对科研成果直接创造者的奖励额度,以便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及转化价值。综上所述,豫南地区民办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科研工作缺乏动力,科研成果数量有限、转化价值偏低,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需要从加大科研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搭建外向型科研成果转化平台、逐步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价值、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推进成果的快速转化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区域性民办应用型大学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价值,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梦溪,刘家源,李安娜.地方高校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农家参谋,2018(03).

[2]谢学军,卢淑雯,唐晓东,等.新时代科研成果转化理念之辩证观[J].黑龙江科学,2018(09).

[3]刘万民,秦牡兰,王伟刚,等.科研成果向教学实验的转化设计与实践成效[J].化学教育,2022(04).

[4]王杜春,时玉坤,于晴.东北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01).

[5]张玉华,杨旭淼,李茂洲.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提升路径研究——基于38所高校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2(01).

[6]杜明月,范德成.区域R&D成果转化效率差异分解及空间格局演变——以高技术产业为例[J].科研管理,2022.43(02).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取得了不少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服务大众,因此,除了要关注基础科学的理论研究外,还要关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指出,科研成果转化能够为社会带来技术和工艺上的突破、产品和服务上的革新进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基地,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设备以及资金,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并不高[1]。探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分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化效率的优化对策,既是高校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论文、专利等形式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现方式[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通过内部转化、外部转化、合作实施等多种方式实现。据此,可以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为校办产业、技术转让、校企合作和科研计划四种模式。(一)校办产业模式。校办产业模式是指高校依法组建公司,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并参与市场以追求经济利润的模式,该模式要求高校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充裕的资金以及有效的融资渠道[3]。校办产业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转化路径直接高效,有较强的技术支持能力和后续优化保障能力;缺点则是校办企业中的科研人员缺少市场开发经验,相对于企业而言,高校的市场开发能力处于天然劣势。校办产业模式在许多著名大学中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实践,比较典型的代表诸如清华紫光和北大方正,两者均是高校的特色学科在科学地经营管理下成长起来的著名企业,并且极大推动了高校内部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二)技术转让模式。技术转让模式是指高校(出让方),通过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方)与企业(受让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将科研成果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给企业以获取经济收益的模式[4]。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高校和企业可以实现技术、资金和需求的“对话交流”,从而有效地利用各自的资源。缺点是技术转让的过程较为繁琐复杂,不仅如此,技术转让后的产品更新和后续服务优化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部分欧洲发达国家具有十分成熟的技术转让市场,例如德国、瑞典等国家存在许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科技中介组织,能够为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提供便利和服务。(三)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指高校和企业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来成立专门的项目团队对科研项目进行攻关,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5]。校企合作模式的优点在于其具有敏捷、高效的转化过程,高校和企业的直接对接保证了产品或转化成果的供需统一,同时,长效的合作机制保证了产品的后续优化和改进服务。缺点则是校企合作的项目攻关团队在运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头领导、管理成本增加等负面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学院等校企合作是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式。(四)科研计划模式。科研计划模式是指政府制定国家整体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时部署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科研成果转化方式,这些科研成果涉及基建、军工、航空航天等关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科技需要,转化过程由政府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科研计划模式的优点是其具有制度保障、执行力强、目的性强,在特殊时期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国家整体的科技战略规划而言,意义重大。缺点是由于科研成果转化终点不是市场,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该模式缺少经济活力,短期回报不明显。

二、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不过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我国建立了庞大的科研人才队伍和多渠道的科研成果转化渠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可以视为一种市场交易行为[6],不论上述提及的校办产业、技术转让、校企合作、科研计划哪种模式,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基础研究阶段,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立项和项目研发等内容;二是中试阶段,主要包括科技成果的试产和运作等内容;三是市场开发和产业运作阶段,即科技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等内容。基于上述认知,本文将从上述三个阶段对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存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一)基础研究阶段。1.课题制主导的科研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从2002年开始,我国开始施行课题制管理的科研计划管理模式,财政拨款是高校科研资金的主要来源。然而,高校科研团队的课题申请多是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来进行的,某一项课题结题工作完成就相当于任务完成,课题中申请的专利很难进入商品化和产业化操作阶段[7],导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课题少之又少。2.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在我国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中,公开的数量和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但科研成果转化则未被量化为单独评价指标。因此,科研人员的主要精力在于以为目标的基础科学研究上,这导致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被极大的忽视了[8]。(二)中试阶段。1.中试环节薄弱。中试阶段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体产品或服务的准备阶段,是产品从高校走向市场的过渡。然而,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的各方主体并未足够重视中试环节,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中试现象,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没有做好中试基地的建设。2.科研成果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数据表明,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不低[9],这说明我国高校中存在着大量的科研成果“潜力股”待发掘,但多数情况下,企业通常无法详细了解这些科研成果是否可以为自身带来价值,高校也没有针对性地向外界开展宣传推广。(三)市场开发和产业运作阶段。1.科技中介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欠缺。科技中介机构作为衔接高校和市场的桥梁,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科技中介机构不但可以为高校提供最新科技进展动态,还可以为高校提供市场需求前沿讯息。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多是政府出资设立的非盈利性事业单位,仅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的信息、技术、咨询等基本服务,没有进一步发展出个性化推荐、创业培训等服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多数科技中介机构中缺少既懂市场需求又懂科研动态的复合型人才。2.缺少科研成果产业化资金支持。根据国际经验,一项科研成果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的资金投入比例相差数十倍量级,这意味着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在产业化阶段将被大量消耗。虽然我国近年来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到科研项目中,但并不足以支撑结项科研成果商品化运作对于资金的需求。

三、国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借鉴

科技成果转化在国外通常被称作技术转移,国外高校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或者科研院所,其技术转移体系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具有特色的业态。本文以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四个国家为例,分析其高校科研成果的具体转化模式,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共性特征分析和凝练,获取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借鉴。(一)美国模式。美国的科研实力雄厚,其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也居世界前列。以往研究认为,美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美国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但事实上美国政府才是其成功的主要推手[10]。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美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美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公共政策环境。美国著名的《史蒂文森-怀勒技术创新法》与《拜杜法案》充分调动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陆续颁布的《小企业创新开发法》《国家竞争性技术转让法》也促使美国大小企业持续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此外,美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不但降低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风险性,还极大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潜力,计算机、半导体、生命科学等产业的崛起都受益于此。(二)德国模式。德国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其科研创新体系经历较长时间变革同样变得十分具有特色。德国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强劲,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也十分出色,两者每年可以带来高达1900亿欧元收益。德国著名的四大国立科研机构均十分重视科研的转化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此外,德国高校内部普遍成立的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可以直接将高校的科研成果高效对接企业需求,市场上存在许多独立科技中介机构则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具体市场化运作,有效畅通了校企之间的沟通渠道。(三)日本模式。日本的“官产学研”科研创新模式也十分值得借鉴。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便号召日本高校设立“共同研究中心”与产业界进行对话交流,以开展产学合作。此后,为了有效促使高校科研成果向产业界转化,日本国会陆续通过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研究交流促进法》《产业技术力强化法》等法律法规,并给予产学合作企业一定政策倾斜,同时放宽科研人员的任职限制。此外,日本的技术转移机构(TLO)在科研成果转化中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TLO的员工包括技术专家和职业经纪人,前者主要在知识产权评估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后者则主要负责信息传递和法律事务办理等。(四)以色列模式。以色列坚持科技立国战略,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教育和科技研发投入,高等经费每年投入占GDP比例基本维持在10%左右[11],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也极具特色。首席科学家办公室(OCS)是以色列创建的一种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其主导的技术孵化器不但可以通过引入私人资本增加孵化效率,还可以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法律服务。此外,以色列的风险投资体系较为完善,风险投资活跃度位居世界首位,这为以色列高校开展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加之以色列高校普遍设立技术转让组织(TTO)专职负责高校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运作,因而其科研成果转化模式极为成熟。

四、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方案与对策

借鉴其他国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成功实践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校企合作渠道、绩效评价体系、中试基地建设、中介服务市场、风险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畅通校企合作渠道。同等重视面向应用科学和面向基础科学的项目研究,鼓励企业参与项目联合申报,适当加大应用科学项目资助比例;政策出资筹建信息对接平台,同步完善企业需求数据库和高校科研成果数据库,降低参与各方的信息搜寻成本和对接成本。(二)变革高校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对高校现有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完善,强化考核过程中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数据指标衡量,构建一套能够涵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绩效考评体系[12],激发高校科研工作者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三)推进中试基地建设。重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试环节,鼓励各方主体结合自身需求开展中试基地建设,特别对于开展中试基地建设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支持、金融贷款、资本融资、土地政策等扶持,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顺利实现转化。(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市场。相较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我国营利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数量相对较小,因此需要在机构数量方面寻求进一步突破,鼓励更多企业开设相关服务。此外,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方面,鼓励企业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提高现有服务能力,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基础保障。(五)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建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引导投资者关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强化各类风险资金对于高校科研成果的扶持作用;健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风投基金退出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参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风投机构以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1]戚湧,朱婷婷,郭逸.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模式与效率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6:184~192

[2]李文涛,段珺,高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66~67

[3]周训胜.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1):104~107

[4]杨栩,于渤.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选择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2,8:106~108

[5]常旭华,李晓.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导模式、共性问题及对策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8,40(5):519~527

[6]邵华,许耀东.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机制与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4,1:58~59

[7]林.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瓶颈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4,11:202~206

[8]徐国兴.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6:27~33

[9]杜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症结及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3:70~76

[10]栾春娟.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实证分析与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3):265~273

[11]刘祯,程子玲,郭俊峰.以色列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9,3(5):1~5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篇5

1.艺术学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有需要就有市场,也就有了产品的提供者。近年来,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纷纷适应市场需求,拓展学科领域,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等学科,还出现了传媒、设计、工业设计、文化产业、艺术管理等新兴专业,这使得艺术类科研成果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1年2月中旬通过了最新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调整方案,将艺术学科从上个世纪形成的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提升为“门类学科”,并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五个一级学科,这对于艺术科学的建设与发展乃至对于当代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层面对艺术学新的认识、新的评价、新的定位,也会改变传统的“艺乃小道”、仅只是“形下之器”等不重视艺术的观念与行为,对于艺术的人文的、社会的、审美的价值给予更充分的认识与评价,这必将对艺术学的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为艺术类科研成果设置一个科学的分类标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2.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首先,上级主管部门对艺术类高校的管理需要。近年来,笔者经历的几件事情引起了对艺术学科科研成果类型与认定的思考。第一、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此项目一般支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类、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类、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类等,在这几类建设内容中,其所给表格一般都是按照理工类院校实验室设备购置来加以设计,很多人文社科的科研成果根本无法填,更不必说艺术类科研成果了;第二、江苏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第三、国家、省重点学科建设;第四、教育部学科评估。还有诸如每年的社科统计、江苏高校科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等表格。这些项目的申报,都要填写大量的表格,而这些表格中往往非常重视科研成果及其转化问题,但是由于这些表格的设计一般偏向于传统的、特别是理工类学科的科研成果形式,艺术类科研成果几乎很难填入、特别是要填成果转化的时候,艺术类院校更是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如果能为艺术类科研成果及其转化提供一个相对比较科学且得到教育部、教育厅等主管部门认可的分类标准,那么对于这些部门今后在政策、表格的设置方面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也使得他们的管理更加有效。其次,艺术类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管理的需要。笔者在一所综合实力靠前的艺术院校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多年,具体工作内容涉及到制订、实施、修订学校科学研究、科研机构建设、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规程及措施,并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部级、省部级、省厅级、校级等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工作;各类科研成果的申报、鉴定、宣传、统计等工作;职称评定中的科研成果的审查与认定工作;组织各类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博士、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无论是起草制定科研管理、学科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文件,还是具体的各级各类项目、成果的申报,都涉及到科研成果的认定和转化问题,比如在评硕士、博士生导师的时候,老师们提交上来的成果形式多样,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会给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二、具体分类

艺术类院校哪些智力作品可以认定为科研成果?怎样的形式或者社会效益可以算作是艺术类科研成果的转化?艺术学科科研成果形式及其转化与传统意义上的理工科类学科的成果及其转化有何异同之处?上级主管部门对于艺术类科研成果的认定与转化效益的衡量是否区别对待?这些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材料申报等工作中经常遇到,但是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艺术类院校的科研成果形式除了与一般人文社科类院校相同的成果形式诸如学术论文、专著、编著、译著、教材、校点选注、有价值的资料集、工具书,研究报告(包括调查咨询报告)、软件、光盘以及不宜公开出版的确有学术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还有其很多特殊形式的科研成果。比如,美术学科技法类老师的画作;音乐与舞蹈学科老师的作曲作品、指挥一场高层次音乐会、编排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舞蹈;影视与戏剧学专业老师成功刻画一个人物、传媒专业老师制作的数字短片;设计学院老师设计的各种作品均可以列为科研产品。因为这些作品当中不仅仅是一些技法动作的简单组合,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与经验知识。笔者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和调研,初步将艺术类科研成果分为三类:

三、基础理论类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最原始的、可以上升为哲学层面的基础理论,艺术学亦是如此。一般认为艺术学是从最原始的美术史发展而来,后来演变成下设的各种学科以及今天的艺术学理论、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这五个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都有一些原始的专著、论文等。他们构建了这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体系和研究框架以及后来的发展方向,这些科研成果都应该归结到这一类。比如(法)艾黎•福尔著,张泽乾,张延风译的《世界艺术史》、朱青生所译的《詹森艺术史》、顾永芝所著的《艺术原理》、杨身源、张宏昕所著的《西方画论辑要》、彭吉象主编《艺术概论》,郑锦扬主编的《中国艺术学》,乔惟进编著的《和声学》、居其宏编著的《共和国音乐史》、夏燕靖编著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等等都属于此类。

四、实践创作类

艺术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门类的科研成果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艺术学的科研成果有时不需要用任何文字、公式或者符号来表现,而是用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着生动具象的事物。比如美术学师生所做的画作、创作的一个雕塑作品、戏剧与影视学师生创作的一个短片、微电影、舞台剧、歌剧,舞蹈学科老师编排的一个舞蹈等等。这些成果虽然没有用具体的文字来描述其原理,但是其中也包含着创作者的智力创作,其最终的事物表现形态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艺术学门类学科下科研成果的一部分。历史上的诸多名画、名曲、经典电影、经典戏剧戏曲都属于这一类,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这些经典作品虽然没有文字性描述和理论阐述,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那些著名的画家、作曲家就没有科研创作,他们这些作品也是他们的科研成果。这些创作者他们一生画了很多名画、创作了许多名曲、导演了很多好的电影,但是或许他们一辈子连一篇文章、一本书也没有写过,如果我们说这些人在艺术学领域没有任何科研成果,这显然是不对的。

五、其他类型

这个类型可以视为兜底之用,但实际上却是和艺术学学科的独特性相应而生的。在艺术学领域,有一类科研成果,他既不是纯原始的基础性理论,也不完全是事物载体创作出来的作品,而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比如图画加说明文字(画册、名家名作赏析之类),技术性说明(比如动漫制作教程),某些特定符号加文字性说明(比如音乐曲谱),数据调查(比如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年鉴等),肢体符号加文字说明(比如某个具体舞种教程等)。这样一些表现形式的科研作品,他既利用了第二类科研成果中的具体事物,又利用了第一类成果中的基础理论,所以难以归结到以上两大类中,故将他们划为其他类型以示区别。像这种类型的科研成果,笔者也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苏立群的《美术技法大全—雕塑技法》、奚传绩的《美术鉴赏》、朱同的《双簧管演奏艺术》、茅原的《中外名曲赏析》、石磷硖的《中式服装设计裁剪与制作》、王方的《MTV创作实践学程》、汪黎黎的《媒体创意实践学程》等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任何科研成果都需要理论的支撑,笔者这样分类也是按照成果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最后表现出来来的形式做一些技术性的处理。当然,随着艺术学科的不断发展,新的成果形式也会不断涌现。尽管作者用了“其他类型”这样一个兜底性的类别,但对于艺术类科研成果分类问题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六、分类的意义

笔者认为,为艺术学科研成果提供一个科学的分类标准,至少有一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国家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我们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如果艺术类成果能更好地分类和转化,对国家经济发展将大有好处。2、有利于决策部门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申报表格是充分考虑艺术学科科研成果的特性,做到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平衡。平衡传统人文社科与理工院校、平衡人文社科院校中的艺术院校和其他一般文科院校。3、有助于高等艺术院校教师明晰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分类标准比较明晰,那么艺术学科的老师和研究人员,将会更加明晰自己的研究成果表现形式,也会根据他们自身申报项目、评聘职称以及导师等的实际需要来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4、有利于艺术学学科本身的发展。笔者在上文也有所提及,艺术学学科所涵盖的内容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扩张和交叉,为这些纷繁的成果形式提供一个分类标准,对学科发展本身来说,意义也很重大。5、有利于艺术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对于艺术类科研成果的管理。比如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了迎接百年校庆,在编写一本名为《著作概论》的书籍时,就苦于按什么标准来分类。还有在各种申报、评聘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如果分类标准明晰,将给我们的管理带来很大的便利。6、有利于普通民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在纷繁复杂的书籍中,要找到自己想要的那本书有时候并不容易,如果分类标准明确,将给老百姓汲取文化养分带来便利,对于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七、结语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篇6

1.1高校科研成果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

科研成果本身的先进性、创造性、成熟度、可操作性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1]首先,很多高等院校立项的初衷就偏离了为社会服务的方向,立项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评职称、涨工资、买房子等个人利益,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缺乏深刻认识,由此导致了立项的意义偏离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再者,由于长期以来受经济办学模式和研究模式的惯性所致,一部分从事科研人员在研究选题时,只注意文献的检索,专为学术而研究,成果远离市场需求,远离市场。在高校,许多教师和学生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这些想法和实践得出的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市场才是关键,科研成果需要十分契合市场的需求,有突出的竞争优势才能够吸引投资,得以转化,但是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在这些方面往往很难完全符合市场的要求,从而很难将投资者的目光吸引过来。

1.2企业的科研水平对高校的科研成果也严重的不适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技创新和进步的主力军,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可记得创新在企业中的作用,为了节省资金企业往往和乖哦等学校进行合作,利用高的那个学校的科研力量来增强企业的科研能力。但是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高校的科技成果,最后必须通过企业的行为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一方面企业需要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高校也有许多这方面科研成果,但由于许多企业缺乏对高等学校科研情况的深入了解,特别企业是对高等学校科研运行机制了解的更少,对高校的研究能力和水平知之甚少,另一方面高校对企业的科技成果需求不甚了解,所以二者很难结合到一起。另外,一些企业热忠于所谓的“概念”炒作,不愿意真正投资于高新技术,致使许多高新技术的转化中途夭折。

1.3高等学校对立项的审核不够严格

成果考核制度缺陷。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商品化缺乏明确的计划和指标要求,对科研成果的转化软约束。大多数高校管理部门仍按教学机制运行,科技系统的结构格局和资源配置不合理。只重评估研究前期理论成果,不重评估后期成果社会效益,科技成果主要*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评估”,而不是按照成果的市场转化前景和可能效益来评估。

1.4资金的缺失使许多高校科研成果束之高阁

在我国,从课题研究到实验室成果的研究经费,大都是由高等院校自己组织或者通过国家科技项目拨款或自筹资金投入的,[2]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的重视,对高校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教育经费在国家预算中的所占比例还明显偏低。资金上的欠缺使得某些高等院校,虽然有好项目,也有好的人才,就是缺乏资金和设备导致项目流产,或者进度缓慢,或者虽然已经取得成果,但是缺乏推广,形成不了生产力。因此,许多科研成果实际上成了放在保险柜里的一纸空文,如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增强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手段

2.1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制度

最大程度地减少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对科研项目是否入选的干预,关键是要在科研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科研项目“同行评审”机制。科研项目的评审人员,必须是科研和学术同行,对评审项目拥有足够的前沿知识,而不宜采用如候选人的职务、职称、资历、学术组织成员等与专业水平无关的标准。同时,要坚持利益相关时的回避原则,凡是评审者的个人利益会影响评审结果,或评审结果会影响评审者个人利益的,都应当实行回避,尤其要防止朋友、同学、学生、导师、同事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评审”。最后,还要保证项目评审人员对评审对象做出独立评审,评审机构在综合所有评审人员的意见后,再得出最终评审结果。

2.2高等院校的科研立项要面向市场

要加强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高校科研人员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高校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不断为社会提供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的各类专业化人才。为了促进科研成果推广的顺利进行,要多方面采取措施。要面向市场需要,加强立项的审查工作;要积极采取那些技术开发与推扩使用紧密结合的组织形式;要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技术转让或入股;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要面向广大企业的技术改造,采用新的技术成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形成显示生产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3增加科研投入

科研的基础是科技经费的投入,高等学校要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尤其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的投入,使之有充足的资金组织精兵干将,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各种试验设备,高校财务部门应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教育主管部门的重大决策,协助院领导和各部门认真规划,加强预算的科学性性、可信赖性,尽量通过项目申报等方式来争取财政拨款。[3]为科研创造最好的条件和环境。同时,也要加大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投入,建立起专业的科研成果推广人或者借助社会上专业的科研成果中介人,最大程度的利用社会资源,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不仅会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回的资金又可以反过来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形成良好的资金循环链。再者,科研投入不单单是学校的事,也是政府的事情,事实上在中国主要是考政府的投入,政府要在资金安排上把对学校的投入放在最顶端,把科研投入作为重点,政府还要努力的做高等学校和企业的“媒人”,努力促成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4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其科技成果推广体系

要注重和技术需求方或潜在技术需求方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地沟通和交流,注意把研发人员、技术需求者以及投资机构、社会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都吸引到统一的平台中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科技成果的评估、检测、包装和推广。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条件,这需要政府牵头,吸纳企业、高校、市场和技术中介等组织参与并使各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是各相关方需要协调利益关系,分担风险,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条件建设。

总之,基于高等院校组织结构与其职能上的独特性,要将我国传统上以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塑造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机构,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1]马陆杰浅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7-01-26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篇7

本文作者:李强董建国工作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特点教育科研成果是在大量占有资料、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经过创造性的智力加工和反复实践而得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带有增值意义的知识产品[1]。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指教育科研成果为人们或社会所接受、理解、掌握,成为人们或社会的观念与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2]同自然科学成果及其它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相比,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转化的渗透性和滞后性。教育科研成果要通过服务于教育实践,往往要有一个较长的渗透、转化过程。其效益也具有滞后性,要通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来间接体现。特别是理论形式的成果要以改变人的观念、调整人的思路、培养人的能力为前提,需要通过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措施或者以整体观念同化为个人和社会的教育思想、观念,通过渗透在个人和社会的教育言谈和行为中,才能发挥出效益和价值。2、转化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任何教育科学研究都是针对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问题,其成果都是对一定历史条件下具体教育对象和问题的抽象概括、客观反映或解决办法,具有历史具体性。成果转化时,教育实践者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问题和成果所适用的对象与范围,对成果内容进行选择性的转化。转化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或研究,对成果进行不断验证和完善,推动使研究成果得到创新和发展。3、转化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教育科研会产生基础性、应用性、开发性等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具有理论形态和技术形态两种存在形态及标准、法规、方法、教学设备、产品、软件等不同载体形式。转化过程也体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可能是政策制度方面,也可能是教育行为方面,还可以是课程与设备方面的。4、转化的不确定性和评价模糊性。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育实践受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干预后的演变,并不一定完全按研究者、转化者设定的轨迹精确地达到预期的结果[3]。教育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教育劳动成果的很多方面往往不直接表现为经济增长和效益提升。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益难以精确计算,往往只能模糊处理,并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成果转化效益评价的模糊性也是影响教育工作者对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性的一个原因。(二)影响教育科研基地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教育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科研成果本身、教育实践的特点、教育主体、传播手段和媒介,组织管理、社会环境等是主要的制约因素[4]。具体就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教育科研成果本身的类型与特点在职业院校设立的教育科学省级学科研究基地的研究课题,主要是立足职业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的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也有针对职业教育宏观发展开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研究。因此,获得的成果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操作性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成果可能是法规、标准、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理论专著,有些则可能是实验报告、建设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仪器、声像制品、软件产品等。这些成果在存在形态上可归并为知识形式和技术形态两个层次:主要以理论概括性存在的成果为知识形态层次,主要以实施细则、方案、技术、产品等可操作形态存在的成果为技术形态层次。不同的成果类型和层次,转化的难易程度和转化过程、转化手段也不尽相同。教育科研成果本身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也会影响其关注度和转化程度。针对职业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成果,因其能指导解决具体的问题,往往更能够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研究成果,就难以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不会有转化的市场。成果具有创新性,能用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指导或解决具体问题,转化的程度会更高,效益也会更大。当然,成果创新性在转化应用时有一个适度问题,创新的成果与教育实践之间应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才可能转化为实践。过分超前或距离太大而不能被广大教师接受时,成果转化的艰巨性就不言而喻。2、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成果作用的对象,教育实践的需求影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迫切需要借助于教育科研成果的指导来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对成果转化的时间和效益要求就显得更加迫切,甚至出现教育科研过分追求“短、平、快”的现象,这在另一方面有可能影响到教育科研的深度,影响到对成果转化效益的客观评价。3、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和水平教育主体是教育教学的决定性因素,对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样起着决定作用。在教育科研和成果转化中,涉及的教育主体包括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一线教师。他们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对教育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的认识,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都对成果转化有着重要影响。教育科研人员对成果的性质、功能、特点、适用对象和范围最了解,他们主动地传播科研成果,指导教育改革,能产生良好的转化效果。教育行政人员是教育政策的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和管理者。主要是对成果进行鉴别,确定成果的作用对象和范围,提供人、财、物保障,出台政策和制度,促进成果的应用。一线教师是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最关键要素,是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的最终实施者。教师对新的研究成果的掌握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如果缺乏适当的知识结构,无法同化和顺应新的研究成果,就无法实现成果的转化。以上三类主体各尽其责,相互合作是成果顺利转化的必要条件。4、传播渠道和手段畅通的传播渠道、有效的传播媒介和手段能扩大教育科研成果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成果的内容、实质和应用前景,从而促进成果的转化。教育科研成果应选择最能体现其价值,并容易被传播的载体和媒介形式存在。除了学术论文、专著、普及读物外,声像制品、技术方案、计算机软件、教学仪器设备等成果载体都具有易读、易用、易传播的特点。除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外,互联网络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渠道,此外,各种会议如学术研讨会、成果鉴定会、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新闻会等也是有效的传播途径。5、社会大环境和价值观念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和价值观念等都影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安定的政治环境为教育主体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工作使命感、积极改革的精神动力。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保证教育工作者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价值观念有助于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正确对待研究成果的效益,加速成果的传播和转化。6、管理体制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能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约束、激励机制,促使成果转化持续、有效地进行。

在高职院校设立的教育科学研究基地,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必须结合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特点,探索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聚集科研成果转化各方面的有利因素,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切实推动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真正提升。(一)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建设1、完善组织和管理体制建立归口管理的职能机构。要在研究基地成立对教育科研和成果转化负责的职能组织,并制定基地的成果转化绩效指标。可以在科技管理部门成立专门小组或指定专人负责成果转化工作,其职责包括:制定基地成果转化的目标和规划;制定评价、考核、奖励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组织成果转化培训;拓宽成果推广渠道,维护信息系统;组织成果鉴定与推广;管理专项资金,协调资源;负责成果转化人员的考核、评估等。完善了管理体制和职能,有助于基地汇聚各种有利因素,协调成果转化各相关方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教师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持续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省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基地成果转化工作的管理,制定考核目标,加强引导和管理,完善管理和激励制度。2、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上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对课题经费资助力度,特别是要扶持明确了成果转化目标和任务的课题;建立研究基地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划拨和动态管理制度,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资金的奖励或追加。基地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基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日常运转;资助成果转化专项课题。建立跨单位的合作基金,由合作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同筹资,对有重大转化价值的成果进行合作转化。3、建立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基地建立成果转化信息系统。建立各种成果及转化情况的数据库,进行动态跟踪和及时更新,并注重利用网络这种新媒体对校内外进行积极地传播、推广;各种成果交流会议等学术交流动态、通知;接收网络调查和反馈信息。建立开放的数据接口,与上级管理部门和合作单位共享成果信息。4、建立紧密的联动协作机制。建立校内和校际的成果转化联动系统和协作机制。校内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各部门为成果推广提供便利条件,并积极引入对本部门工作有指导、借鉴作用的成果内容,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合作院校和单位之间的校际联动协作机制,通过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双赢来建立和维持,以推动各方在教学实验班组织、实践场所提供、成果鉴定、经济交流等各种具体工作上的协作。5、建立持续的成果转化培训机制基地定期组织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培训。进一步增强各类教育人员的科研意识和转化意识,提高转化、推广的能力,以此推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在教育科研成果指导下不断提升水平,开创新局面。教育科研人员要树立服务教育决策、服务教育实践的观念,关心自己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和价值,并指导它在实践中的应用。教育行政人员要树立依靠科研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意识,推动成果融入决策和管理之中。教师要树立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依靠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的观念,积极学习和转化科研成果,提高教学质量。(二)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建设1、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在成果转化上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从精神和物质上,对成果转化团队和个人进行有效激励。对于基地参与研究的教师或管理人员而言,政策激励是调动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因素。成果转化可能比发表课题研究成果的周期更长,短期内更不易得到显性的收获或成就。在科研成果发表、出版、评奖、资助、业务考核,特别是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与晋升,荣誉称号的评选等方面,对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及有关人员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合理的倾斜。要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管理制度,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收益,基地除了扣除合理的管理费用外,应允许研究和转化人员享有、分配或使用。要建立研究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助成果转化工作。对于具有重大推广价值,但需要进一步开发转化,以形成技术方案或产品的成果,立项专门的成果转化项目,保障经费,并强化管理。对成果转化工作本身进行立项研究,不断创新理论和机制,转变思路和途径,科学推动成果转化工作。2、建立适度的竞争机制建立课题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竞争机制。通过优先立项或重点资助成果创新性强、针对性强、转化效益大的研究课题,以课题为引导激发研究者针对热点问题,深入研究,形成创新性成果,从而提高转化的价值和可能性。要保障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产生的成果有机会从后台走到前台,得到重视和转化扶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成果所有人引入第三方投入人、财、物资源,合作开展研究,进行成果的后续开发、转化和推广。面向市场同时也可以促使学校的研究者提高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提高转化的效率和效益。3、建立反馈调节机制。科研成果转化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动态过程。研究者与成果应用者要有互动反馈的过程,在研究与应用之间形成一个双向调节的运行机制。转化过程中的信息要不断反馈给研究者,研究者据此完善、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新的研究结果也及时传送给转化的过程,才能使转化更迅速、效果更显著。(三)成果转化的约束机制建设1、建立严格的成果评审机制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和严格的科研成果评审机制,从选题开始,就突出急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对成果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审。科研课题结题或成果鉴定时,要严格审视成果取得的过程和依据,对成果转化价值进行科学的预测,防止那些转化可能性或效益不大的成果在转化时占用过多的资源,确保那些有重大转化价值的成果能得到应用的重视和支持。2、探索科学的转化效益评估体系如前所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益有滞后性,效益评价具有模糊性,而且主观性较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转化工作的评价、考核和激励,需要探索建立起尽量客观、科学的评估体系。要更多地从研究成果是否指导教育实践者转变了教学观念和行为、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决策与管理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输出指标来考察转化效益。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更多地以调查问卷、测量量表、现场访谈等更为科学的调查评测方式来获得效益评估依据,并通过对多种评估指标加权处理来形成评估结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需要在建设和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成果转化工作本身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尽快建立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推动基地和本区域教育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篇8

然而现在的成人类高校的科研成果管理却依然存在着很多急待改进的问题。总的来看存在于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管理、体制的问题,二是服务人员的素质问题。

管理、体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小的方面。

1、宣传力度不够。

2、未能及时组织成果鉴定与成果登记。

3、没有积极的协助申报各种奖励打消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未做好档案管理及保密工作。

5、科研成果转化难后续开发没有跟上使很多科研成果成为“绝唱”。

6、科研监督不利,假科研假成果泛滥不但浪费了国家稀缺的科研资源,而且败坏了学术风气,破坏了社会公正与诚信。

服务人员的素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是研管理人基本素质不高。

2、服务管理人员的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二、针对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

而要解决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体制和服务人员的素质两方面入手。

首先作为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如何在管理上、机制上抓好成果管理,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创新,适应时展的需要,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1、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制度。科研成果产生于科研人员的科技活动过程中,高校应出台科研成果管理办法、科技奖励规定等,促进科研人员多出好的科研成果。管理部门应对成果的上报程序、上报时间做出规定,督促科研人员及时、准确地上报科研成果,既保证科研人员的成果得到及时的奖励,也保证科研成果采集的及时性。

2、及时组织成果鉴定与成果登记。科技成果鉴定是判定科技成果有无、水平高低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暂告结束、科研成果可供推广的标志。作为科技成果管理的第一步,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好组织鉴定的质量关。首先,成果管理人员应与项目组加强沟通,及时了解项目完成情况,适时组织成果鉴定。其次,提高鉴定成果质量,管理人员应在组织鉴定时突出重点,抓好拳头项目,保证有水平的成果高质量地通过鉴定。

3、积极协助申报各种奖励。多争取奖励特别是高层次奖励也是成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报奖宣传工作,要让科研人员了解报奖意义和注意事项、申报要求,增强信心。组织申报专利保护。及时协助科研人员申请专利保护,可以获得对新发明、新技术的拥有权,以免辛苦得来的科研成果被其他机构抢先注册或被侵权。加大成果校内奖励力度。目前由于国家、省、部等部门的奖励来源、奖励数目均在精减,加大了获奖的难度,设立校内成果奖励基金,扩大奖励范围,既可满足科研人员的成就感、荣誉感,又可从物质给予部分回报,从而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4、加强档案管理及保密工作。有关科研成果的材料,如应归档的鉴定证书、报奖材料的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并设立本单位的计算机成果库,便于管理和查询。重要的成果材料应与相关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书,防止成果信息的外泄。

5、加强信息沟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成果推广是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与企业加强技术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参加政府、社会等各种渠道组织的新闻会、展览会、商品洽谈会或交易会,尤其要注意网上信息的,以促进高校成果的推广应用。

6、健全学术道德规范,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前学术腐败的特点,向学校的管理决策层建议建立严格细致的学术道德规范,并由科研处等特定机构负责监督实施。

其次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科研管理工作者,必须适应这一发展步伐,在激烈的知识和观念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始终保持观念领先、素质领先,才能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眼界丌阔、不断创新,更好地为科研工作出谋划策。而且在科学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也应该对科研管理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传统的单纯申报、登记服务向信息服务、科研过程服务、科研监督几方面转化。具体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研管理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热爱科研管理工作、全心全意地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思想,提高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科研管理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基本业务素质。首先,必须努力掌握和利用现代信息收集和传播手段。其次,培养适应于科研发展和市场理念的素质。再次,要有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既要规范高效,又要不断创新。

3、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收集传播手段,服务于科研工作,使科研工作有个高起点。建立自己的科研管理网站,主动出击,广泛收集、整理、利用互联网信息,利用网站和网络协助科研成果转化。

4、要有管理科研成果的先进方法。分利用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5、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分析。科研管理部门人员首先要协助科研人员分析市场,掌握信息,培养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提出合理建议,在策划阶段就要注意成果转化的前景。其次,要帮助科研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关注市场前景的变化和同类科研的进展,以便在合理的限度内对科研方向作一定的调整,使其保持市场先机。还要帮助科研人员在研究中适当考虑生产问题、成本问题,使成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生存力。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篇9

近年来,辽宁省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调动高校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一方面,加大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支持与投入。如2021年《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明确指出了要健全科技团队评价机制,对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高校协同创新建设工作。科技发展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2]。辽宁省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高校平台为载体的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创新联盟,如东北大学牵头的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辽宁大学建立的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创新中心等。然而,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高校的科研工作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导致辽宁省现行的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着不完善之处,大大影响创新发展效率。例如现行评价机制难以满足跨学科团队研究的评价需要、评价指标选取不全面等,阻碍了高校科研团队的发展,导致高校内部科研团队各成一派,科研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

2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缺乏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评价平台

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因此,高校内交叉学科科研团队应运而生,交叉研究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然而,各高校对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尚未健全。高校内的不同学科一般分布在不同的院系,学科之间存在的知识壁垒增大了交叉学科科研团队共享资源的难度。大多数高校无法为交叉学科科研团队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交叉学科科研团队的创新热情。

2.2缺乏多元化评价指标

论文、专利、著作等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对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但是这些学术创新成果能否真正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未可知。因此,高校应当鼓励科研团队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但是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评价机制仅仅是简单量化,缺乏评价社会效益的指标,因而一些科研团队只重视论文、专利数量,导致科研成果与社会发展相脱离,无法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缺乏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

大多数高校内部对科研团队存在两种管理方式,即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术管理,即负责指导科研团队的科研方向,是科研团队管理中最重要的角色;行政管理,则为科研团队提供保障服务,是科研团队管理的次要角色。然而在高校中,由于行政机构负责分配高校科研团队的项目和经费,一些行政机构往往反客为主,变成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的主要角色,负责高校科研团队的项目从审批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因此学术管理的权利就集中于行政机构。一些科研团队为了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和科研经费,不可避免地变得行政化和功利化,忽视科研成果的真正学术价值,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薪酬分配不公、激励方式不合理等,严重妨碍了评价制度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究其原因是缺乏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高校内部行政机构过分参与科研评价过程,不但阻碍了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产出,甚至还可能引发学术道德问题。

2.4缺乏对科研团队创新的有效激励

与单个学者不同的是,科研团队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协作性和共享性。只有针对科研团队的特征进行有效激励才能促进其发挥最大的潜能,推动创新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当前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中,一些高校对科研团队的激励采用的是与激励个人同样的方法,即简单的人事化管理,仅仅运用薪酬激励团队成员,忽视对团队成员的精神奖励。这样的激励方式存在明显的缺陷,如当前高校在评定职称时往往以科研成果的第一作者为考核指标,第一作者以外的其他团队成员就会感到不公,打击了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从而降低了成员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潜能,最终导致高校科研团队难以充分发挥团队优势,进而阻碍创新成果产出。

2.5忽视科研过程与科研质量

当前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过程是依据不同科研成果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以统计得出的数据作为评价结果的依据。一方面,数据仅仅是反映科研成果的一个静态指标,而科研成果的产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每一小步都凝聚着科研团队成员的心血。若评价只重视静态指标而忽视动态过程,将无法科学公正地评价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以统计得出的数据作为评价依据的方式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创新质量,仅依靠论文所发表的期刊等级和数量作为标准,会导致在评价科研团队时出现使用会议综述等来拼凑数量的行为。这种只以数量为评价依据的方式抹杀了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热情,甚至会导致高校科研团队出现急功近利等行为。

3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评价机制改进建议

3.1搭建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有效评价平台

合理评价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科研成果能有效保障交叉学科科研团队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在进行评价之前需解决存在争议的问题。针对交叉学科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以及争议性的问题进行提前讨论和解决,不仅便于达成共识,同时能够为后期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流程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努力降低学科间的偏见和利益冲突。其一,允许交叉学科合作研究成果被不同学院重复提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不看署名先后,评价成果由所有参与者共享,以有效激励不同单位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其二,在每个专家组设置两位及两位以上交叉学科评价员。评价员拥有丰富的科研成果评价经验,熟练掌握交叉学科研究的一般规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专家们消除学科偏见。其三,构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网络”,由所有交叉学科科研团队成员、评价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组成,并按时组织会议推动成员共同学习、相互讨论,克服其在不同学科领域和评价认知上的差异等难题,共同解决评价中的问题。

3.2重视创新成果社会效益,建立多元评价指标

根据三螺旋理论,政府-产业-大学3个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应当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3]。因此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应当重视社会效益,不单单以论文、专利和著作作为评价指标,要在遵循学科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对其带来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实施多元化评价指标。建立多元评价指标应以不同科研团队的特点为依据,分类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型科研团队和应用型科研团队,例如设置理论贡献指标和应用贡献指标。由于基础理论研究型科研团队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研究周期相对较长,因此不应以其、专利、专著的数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可以选取一两篇学术代表作参与评价,避免过度量化。而在评价应用型科研团队创新成果时,应以创新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为主,注重创新科研成果对企业技术进步带来的促进作用和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长远效应。

3.3注重公正,建立多方评价体系

当前,因学术管理的权利过度集中于高校行政部门而导致学术道德问题频频发生。为了尽量避免这一问题发生,应当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首先,可将部分行政管理的权力下放到各个学院,以有利于制定更适合学科发展的评价标准,并有效避免评价科研成果时行政机构的过度干预。其次,确保每位参与评价的专家都能够拥有独立的建议,并将同行评审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最后,积极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参与科研创新成果评价的过程,保证创新成果评价者具有多样性,允许任何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活动开展、科研成果应用等感兴趣的研究机构的学者进行评价,同时也招纳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例如工商企业、政府代表等。

3.4建立专门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离不开对高校科研团队的专门管理制度。一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专门的管理,可以明确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和进展,确保能够及时提供其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科研资源,以更加充分地激发团队创新动力,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另一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机制还应以合理、有效为基石,以科研团队成员需求为核心完善评价激励机制,评价过程中应当做到目标清晰、奖罚分明、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补充、团队鼓励和成员鼓励相结合。例如一些高校要求科研团队在发表科研成果时,标注每位团队成员所做出的贡献。这一做法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产生著作权的争议,而且成员还能感受到个人成就感和团队荣誉感的统一,加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更有效激发每一位创新成果参与者的创新踊跃性和创新潜能。

3.5建立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评价标准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指出,“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应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建立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对重数量轻质量考核评价方法的革新,以学科建设为根本,重视创新质量,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一,要改变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理念。在评价过程中,从重视数目改为重视论文价值。第二,根据每个科研团队的特点和发展规划,重视科研成果研究的动态过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一步细化评价体系。第三,在评价过程中加强对团队成员团结合作、知识共享等方面的重视,努力建成一个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包含科研团队成员的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共享能力等多因素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王雅芬.改进和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Z3):51-53.

[2]陈桂香,洪林.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探析———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4):139-143.

科研成果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知识管理;职教集团;投入;绩效;反哺

职教集团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近期快速发展后,开始在研究内容上摆脱对于传统职业教育教学形式的依赖,逐渐进入以挖掘经济价值、转变集团运作模式的内涵式发展阶段。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大力发展科研投入,加强科研绩效管理成为职教集团化办学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关于职教集团化办学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的重点是以赢得持续竞争优势为目标,在竞争中锻造核心竞争力。据此,职教集团在“双一流”教育理念下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的良性运作;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过程中对科研成果转化如何实施针对性的知识管理,通过相关的科研投入尽可能获得绩效的最大化,使科研成果的回报达到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系统地对科研成果过程中进行相关的知识管理并获得科研投入而回报的绩效成果,对职教集团科研管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投入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投入的相关要素大致可以分为:知识资源、人才资源以及与其相关的组织设置三个方面。知识资源是知识管理运作模式的主要对象,人才资源是知识管理运作模式的执行者,组织设置是知识管理运作的环境条件。(一)知识资源。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开放型知识管理的科研投入方式是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共享、融合、创新的重要基础,这也是科研成果转化保持相关知识储备动态更新的保证与前提。在开放型知识管理的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模式运作条件下,职教集团的成员间既可以自我提升知识资源储备,也可以成员间相互优势渗透,最大化利用外源知识。1.内源知识。职教集团通过成员内部的科学研究与开发活动对外部环境丰富的知识资源进行选择、分析、确认并相互关联,从而补充、完善尚未开发的内源知识,对内、外源交互型组合资源进行整合,创新相关的知识架构体系。2.外源知识。内部知识体系相关资源的局限性决定了任何科研成果转化组织不可能为其提供全部的知识供给。鉴于此,即使组织内部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一定会与外部环境的知识资源进行实时性的交流,进而让知识的流动、代谢、创新得到基础保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的良性运作,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竞争对手、用人单位、政府、行业协会与科研机构是主要的外部知识资源,都能够为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提供科研成果转化与教学实践的外源知识;科研交流平台、专项研讨会、各类媒体等形式是使职教集团化办学掌握相关最新、最前沿知识的重要手段。(二)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知识管理运作模式的执行者,是科研投入要素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知识管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教学实践动力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人才资源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和人才拥有知识的异质性。科研投入与绩效反哺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是体现价值、促进生产、交流转换的一项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包括了专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扩展人才等相关资源的投入。科研投入与绩效反哺过程中的不同知识管理阶段人才资源的知识管理投入意义在于以下四个方面:对集团内的拥有专项技术的相关人才和社会经济所需成果的实践人才相互融合,促进沟通与交流;对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欠缺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进行需求性引导及咨询帮助;在专项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加强合作,提高集团化办学的效率;在职业教育针对社会经济需求进行成果推广目标指引下实现知识产品的市场价值。(三)组织设置。知识管理在职教集团模式下是一种建立相应组织制度,优化整体组织结构,整合宗旨组织文化以及构建相关技术平台的复杂性管理行为。1.组织制度。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在职教集团模式下更加需要科学的制度建设保证建构与运作的成功实施。知识管理是否在管理过程中运行通畅,其基本前提是相关的组织制度的建立,具体安排大致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储备与使用制度,主要针对集团成员的专项知识收集整理,对科研成果、专利技术相关知识财富的申请及保管;二是建立驱策制度,主要是激励集团成员对知识进行整合、统筹、学习、共享以及再创新;三是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对集团成员进行知识贡献评估,以此成为集团成员考核的依据。2.组织结构。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对于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建构关键要素是专门从事知识管理的体系架构的建立,从而实现体系立体性沟通与交流。知识管理的主管是整个职教集团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的决策者,负责集团整体的互通与关联,并为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知识环境。知识管理的成员是职教集团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的实际应用者、传授者,主要负责科研绩效管理所需要的具体知识。鉴于此,知识管理应该以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为质量服务核心,构建柔性化、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培育知识导向文化的知识管理良性运作的重要成功要素,对科研绩效评价与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知识导向型文化的环境中,等级制度可以被忽略,重视专业知识、经验积累、科技创新,让知识学习与共享交流得到高度评价。基于以上确定知识管理模式下的组织文化建设诸多方面内容:以个人义务及良性工作方式为导向的自主学习;以共享、整合为基础的成员间信任机制的确立;以开放、交流为理念的集团组织知识平台的建立;以鼓励创新为目标的知识型成员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全体集团成员对知识管理过程的理念体验与物质享受。4.技术平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相关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以知识信息为载体的技术平台是进行知识学习与交流、评价与搜集、储备与积累、整合与创新的重要支持手段。目前,主流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分为以下三种网络类型:内网是集团成员进行内部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的主要工具媒介;外网是集团个体与外部互通相关专业与有效技术支持的信息窗口;媒介是职教集团了解自身发展与关联外部需求的展示平台,是促进知识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重要手段。

二、投入绩效形成的反哺过程

反哺的概念是输出对输入的正向反馈,是产品生产环节放大效应的产生者。研究所涉及的科研绩效管理反哺效应是指知识管理的产出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对科研投入的正向相关影响,实践价值进而促进科研绩效管理的良性发展。(一)反哺基础。科研成果转化的本质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实现内部增长,生产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使集团成员获得其他教育模式无法模仿与比拟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不仅是以知识生产过程更具效率的科研成果转化的辅助管理工具,更是科研成果市场化和优势化的重要检验手段。职教集团的成员以获得市场所需效益为目的所产生的具备专业技术与专项知识的科研成果,随即形成将拥有市场价值的成果逆向反哺于职教集团本身继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完成一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也是相关知识再创新和体系制度再完善的过程。随着职教集团的专业知识在科研绩效知识管理模式下的不断更新与扩展,科研绩效反哺效应机制也相应的在知识的内部增长与外部收入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二)反哺机制。随着对知识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收入、产出、使用、再生产等不同形态新知识的再投入模式的运作,职教集团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储备得到了进阶式的创新发展,从而形成对集团发展更具优势的持续性知识创新与竞争能力。具备开放型反哺机制的科研投入模式是前期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管理消耗自身能量并引入外界的负熵流的成效,是具备维持职教集团成员动态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科研绩效的重要机制与系统。以知识管理为模式的职教集团成员的科研绩效管理,在市场所需效益得到升值的时候,会对集团内部组织设置的各方面进行管理优化,对外部的知识交流与人才培训产生相应的影响力。(三)反哺过程。在职教集团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市场效益与单位认同的市场价值就能够对职教集团带来相应的科研效益;而知识的固化与积淀成为对专业知识储备的进一步更新,使职教集团知识管理体系保持先进的状态。职教集团成员通过对片面性市场效益的获取,形成在相应流通领域的知识再生产的重新进入模式,产生市场价值向知识管理逆向运转的空间转换,进而添补知识管理对内部固化知识的单一性依赖的模式,解决取得进阶式创新成果的不足,使未来的科研成果转化更加具有效率,增强知识再投入的动力。另一方面,职教集团在获得公正、公平地外部专业知识的产出收益,对其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巩固合作交易关系,使职教集团实现稳定、持续的外部市场价值的良性关系网构建。据此,职教集团科研管理获得市场价值空间与知识管理空间的逆向转换有直接知识“交易”与间接知识“交易”两种方式。间接知识“交易”形式的实现是通过职教集团本身与外部相关专业知识需求的合作关系相继维持的基础上。职教集团科研管理的投入与绩效形成反哺过程是流动的知识转化为市场价值,市场价值再作用于知识储备。

三、反哺效应产生的投入绩效

职教集团知识管理良性循环的内因是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管理反哺过程所形成了科研投入绩效,是知识管理持续优化的基础,也是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的根源。反哺过程所产生的科研投入绩效主要包括知识储备量的提高、专项知识的更新、人才要素的提升、组织建构的优化等方面。以此为契机,职教集团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以如下方面进一步推动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深度融合相关策略。依据市场需求,以为职教集团提供精准服务为目标,对所需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完善科研内容,以加强科研绩效审查的明确规范为核心,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品质。优化科研设置,以追求科研项目差异性投入为宗旨,在遵从科研规律的基础上为职教集团的科研管理量体裁衣。协调科研管理关系,以实现互利共赢为方针,探索职教集团新型合作模式。职教集团的知识管理模式引入相关理念以期对科研投入、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科研绩效管理进行指导的根本目标是对集团管理成员、财物、内涵进行有效地组织优化,以获得相应的持续性绩效产出。职教集团科研绩效反哺过程的研究对于知识管理而言无疑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变革。通过研究职教集团科研投入与科研绩效管理中对知识管理层面下的知识资源、人才资源、组织设置,从而对科研绩效形成的反哺过程进行分析,揭示职教集团科研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科研投入与绩效反哺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是将知识改换为市场价值,随后又使市场价值逆向转化为知识的正向反馈循环过程。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中反哺过程的解析,为职教集团科研投入与绩效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