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9 17:30:51

建筑艺术设计

建筑艺术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灰空间;建筑艺术设计;应用

灰空间在我国建筑应用中已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及非常丰富的应用经验,社会的不断发展引导着人们建筑质量的需求以及建筑艺术需求的增长,因此就现阶段而言,如何增强灰空间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仍是目前建筑行业建设主体所需重点研究及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灰空间内涵

世界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均会产生相关的中性因素,该因素的产生介于两种极端之中,可有效缓和事物之间的相关矛盾,使各事物之间达到一定的协调性,这一中间事物便被称之为“灰空间”。灰空间作为理论知识而言首次由日本的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该理论具有两种含义。其一,以色彩而言,“灰”即色彩,若各种颜色混合且色彩难以分辨时,则将该类中性色彩称之为“灰”色,若将空间比作色彩,则室外为“白”,室内即“黑”,二者过渡空间即为“灰”[1];其二,以空间而言,建筑内外空间并重且互相交融,因此在二者协调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渡空间即为灰空间,该空间一般呈现半室外、半开敞、半封闭等特征,一定程度上抹消建筑内外界限,使空间形成统一整体。

二、灰空间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灰空间在建筑艺术设计中可一定程度上弥补建筑机能权限,部分限制性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空间私密性,但与此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交流与沟通,灰空间这一空间形式在建筑应用中可将建筑某部分或某元素向外延伸,弥补空间权限,现代建筑内外过渡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将空间环境系统构成统一整体,起相互连接作用[2],因此灰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可改善建筑艺术功能,跨度障碍,保证建筑内外部之间的相互连接性。灰空间作为室内及室外的插入空间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空间氛围,烘托建筑空间的意境及形象,增强人们的视觉层次感,对于建筑艺术设计这一因素而言,人们对于建筑美的感受首先便体现在对建筑的视觉体验之上,灰空间在设计时可根据现有空间的设计感对乏味且呆板的空间形象实现丰富性设计,提升整体空间视觉感受及层次感,除此之外,灰空间还可加强建筑外部环境的景观效果,将花卉、植物以及相关商业环境进行有效融合,增强景观形象感。

三、空间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灰空间视觉艺术处理

建筑室内外空间在建造时,室内及室外之间的联系不应单单表现在对自然光线的需求,还应注重对自然与光线的艺术结合,若空间内部及室外视觉缺乏联系则会导致人们丧失大量的外界信息及景观消息,影响人的思维反应能力,因此建筑师在对视觉环境进行设计及改善时,可增强灰空间视觉主义点,对室内各个面实现艺术设计,避免单调感,增强设计艺术感。灰空间的视觉艺术处理不仅可表现在自然及光线的艺术结合,同时还可表现在应时布置的处理及设计中,在灰空间设计中,可应用植物、花草等植物实现视觉巧借艺术,建筑属自然且真实的境域,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应时布置景观可在一定时期内发挥其最佳艺术表现力[3],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表现状态,给人们以舒适的视觉体验,营造特殊空间艺术氛围,实现良好生活环境的建设。例如,南京图书馆在建设时,其屋顶采用虚实结合手法进行创造,屋顶中部施行一大一小椭圆造型,其间有一切点,两侧用直线型钢架连接各对应节点,因此构成该建筑灰空间结构,在光影的衬托下,可使建筑更加具有视觉艺术感,富于立体性。

2、灰空间功能艺术处理

灰空间在建筑艺术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灰空间在应用过程中其艺术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因此为建筑本身增强了一定的实用功能。例如,住宅建筑阳台空间一般而言均与房间卧室空间相互连接,一般情况下,阳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晾晒衣物及储存物品等形式上,而若阳台面积较大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可作为人们休闲的场所或摆放植物及花卉的场地;除此之外,住宅建筑中还有部分阳台可作为厨房的采光区域[4],从而增强厨房的应用空间,提升厨房的可应用性。光亮度是指对发光面明亮程度的表现,在建筑灰空间功能艺术处理时,材料光亮度可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如在室内及室外的相隔材料选择时可选择光通量高的材料,室内及室外采用透明玻璃材质可将室内外景观相互连接并扩大室内采光面积,从而满足室内用光需求,满足功能艺术需求。

3、灰空间环境空间艺术

现如今在居住区内,各地充斥着众多多层及高层建筑,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不断扩大导致现阶段建筑形式逐渐呈现纵向化发展,因此现代灰空间在处理过程中应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体现人文因素,故本文以广场空间形式为主进行分析。就广场基础要素而言,广场即活动空间,广场空间的影响因素具有多元化,如风格及外部环境等等,其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特征,其中活动功能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在对广场进行建设时,相关人员应注重多因素结合[5]。建筑居住层中,各设计师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时,可利用现代技术来改变居住区的生态及空间环境,可将外部大气候引入内部,增强居住区的环境性。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可对屋顶部分的建筑外壳进行立面处理,若建筑物屋顶呈几何模型时,可对其实现墙上显示区分,增强空间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建筑技术及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空间艺术设计不断增强,灰空间作为现代建筑重要表现形式在建筑艺术设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及应用效果,灰空间的建筑艺术性主要表现在灰空间视觉艺术、功能艺术以及环境空间艺术层次等方面,其合理应用有利于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促进灰空间在现代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刘锐 单位:河南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蒋承辰.张谷英村古建筑群“灰空间”的保护与传承[D].北京林业大学,2014.

[2]戚澍.城市公园滨水环境中灰空间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3]刘梦昕.“灰空间”在文化建筑综合体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建筑艺术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艺术设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建筑艺术设计的文化部分会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将传统文化中具有价值的因素应用到建筑艺术设计中,根据市场具体情况和人们的需求,明确设计特点和形式,提升建筑艺术性,实现建筑艺术水平的提高。

1传统文化中影响建筑的因素

由于发展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传统的住房建筑具有单一性。建筑产业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分析建筑开发趋势,按照市场等级标准建立建筑任务书规划,在建筑的实际规划中,明确文化传承内涵。合理分析民族传统文化,综合了解建筑的规划设计,根据原则标准建立完善的制度,了解传统文化思想继承的价值,科学判断建筑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整体发展的因素。

2分析传统文化运用在建筑行业中的效果

相比于现代化文化设计,传统文化建筑具有完善体系以及完整架构,不管是从产生方面还是发展方面逐步走向成熟,打破了传统环境,传统建筑满足综合空间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建立绿色体系。万物的起源与变化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万物的变化是五行,促进阴阳实现平衡,自然而且规范,有利于万物完善的生长,促使传统建筑实现统一平衡性。传统建筑一般使用木头作为主要材料,木头属于自然因素,通过添加一些自然观和改造观思想,增加建筑的色彩效果,促使建筑的整体平衡统一。以大自然为传统文化中的万物灵学,如果破坏自然就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发生灾害。在传统文化中,开山采石有断龙脉的说法,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个说法被人们认定为迷信,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实际上,开山破石对自然产生不利影响,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破坏了自然的平衡性。石头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木头属于可再生资源,经过合理的采伐可以再生。传统建筑为何使用木头作为木材,正是应用此原理。

3建筑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3.1建设布局设计的意义。风水思想严重影响着传统文化建筑的布局,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依据风水,虽然看起来具有强烈的迷信色彩,但是设计内容包括哲学与地质生态的平衡,富有美观,景色丰富的特色内涵,对历史意义的价值进行了充分辩证。历史中传统的建筑物,充分考虑了地理位置、风向以及太阳光照,结合风水以及文化等因素,都是坐南朝向。众所周知,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典型的古老文化,在取名字时,每个字都含有一定的寓意,“四”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面,“合”代表团聚,聚集的意思,“院”就是院子的意思,四合院大多数都是三间正房,利用黑漆和大门围合布局,所以四合院成合围的状态,寓意藏风聚气,相比于其他建筑较为封闭,合理分割,主次分明,方便联系。四合院这种围合布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减少由于不良气候产生的问题,夏天遮阴纳凉,抵挡风雨,冬天暖和,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3.2建筑思想设计的意义。道德思想、韧性修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具有综合性。有效综合和相互融合我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三大传统思想,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凸显中国特色文化思想内涵。在建筑文化设计中,根据设计标准,综合以及渗透个性化性格以及思想等,建筑风格良好有特色,室内意境创新美观,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传统文化的思想发展内涵,不断提升建筑艺术设计价值。

4有效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建立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区域,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依照现代功能建筑的群落标准要求,明确建筑艺术设计目标,在传统建筑文化价值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调查建筑的地域情况,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思想,进行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不断渗透传统文化的特点,加强建筑设计的融合性,提升建筑的价值意义。传统文化思想对各种思想进行有效的判断,结合现代化建筑思想的优势以及特色,构建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设计融合思想,不断加强建设现代化建筑文化,传承中国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了解指导思想的价值意义。有效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建筑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促进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完善的构建体系。根据建筑的色彩、体量标准以及材料形式,协调分析建筑市场的发展前景,有效将不同建筑文化进行融合,采取科学的战略措施,通过分析和判断不同特点的设计手法,不断拓宽传统建筑文化思想,改善传统文化的思想环境分析思路,促使建筑行业不断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融合现代化文化与传统文化,充分实现传统文化在建筑思想艺术建设中的价值,综合分析传统文化思想特点,构建合理的建筑艺术设计发展思路,分析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建筑艺术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化建筑思想的优势及特色,构建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设计融合思想。相关人员要根据建筑的色彩、体量标准以及材料形式,协调分析建筑市场的发展前景,准确分析人们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发展需求,如此才能促进建筑艺术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娜,叶星火.建筑设计价值冲突的传统文化审视[J].山西建筑,2020,46(4):23-25.

[2]杨荫.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20,27(1):189-190.

[3]查振学.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20,(01):106-107.

建筑艺术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灰空间;建筑艺术;探讨策略

自从灰空间的概念被提出之后,就逐渐的引起了建筑界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并且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灰空间在建筑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么其在建筑中的应用也与日俱增。现今灰空间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灰空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的简单介绍,以及灰空间在建筑中的具体应用介绍,为灰空间在建筑界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1灰空间的基本含义

广义上的灰空间是指最主要的建筑物与外部整体环境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不过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灰空间的概念也有了更加深入的定义。也就是说灰空间的概念内涵向外进行了延伸。它不再只是单纯的指主体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而是又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过渡的地方。由于在建筑设计中,对灰空间的研究已经有了很长时间,所以在灰空间技术的应用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越来越好,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再只是简单地追求建筑物的质量,而是在质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建筑物的美观,也就是更加注重建筑物的外表,更加注重审美上的需求。因此,在现今人们的新要求下,如何应用灰空间技术更好的美化建筑物外表是需要建筑行业的人才着重思考和研究的。

2灰空间在建筑中的应用

2.1灰空间的视觉艺术处理。在建造室内外的空间时,空间与建筑之间要做到充分的融合。空间与建筑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两者之间的联系一方面体现在对自然光线有一定的标准,一方面体现在建筑周围环境与自然光线的融合。在建造建筑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注重这两点之间的融合,只有这两点都做到了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建筑作品。如果室内空间与室外视觉之间缺乏了相应的联系,就会使人们失去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掌握,从而使人的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房屋时,就可以利用灰空间来增加一定的视觉点,使周围环境与建筑物之间能够更好的融合,更好的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人们在视觉上对外界的建筑和环境感觉更加绚丽,从而在视觉上更好的刺激人们的双眼,增强视觉上的冲击。在建造建筑物时,对灰空间的视觉艺术处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处理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光线与建筑主体之间的融合适应程度,也包括对应时布置的景观的设计和处理。比如,在建筑师设计建筑时,可以在视觉上增加一定的花草来在视觉上更好的融和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让建筑物看起来更加的自然,更加的合理。也能够让人感觉周围的情境更加的真实,使人与大自然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但是在布置应时景观时需要注意所谓的应时景观就是要让周围的景观与大自然更好的融合,那么相应的应时景观的布置就要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根据不同节气选择不同的应对时令的花草对周围环境进行布置,这样才能使周围环境与建筑物之间进行更好的融合,使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2.2灰空间的功能艺术处理。现今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大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建筑物的外表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要满足现今时代人们对美的需求。但是在注重外表的同时,还要注重建筑物的实用性,建筑物还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对于灰空间的艺术建造设计除了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审美的需求之外,还要在审美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物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建造灰空间不能单纯的只是注重外表,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功能,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比如,在设计建造房间阳台时,房间内的阳台是与卧室连在一起的。这就需要考虑到人们对于阳台有怎样的需求。一般来说,阳台主要就是供人们晾晒衣物床被,特殊食品的存储以及满足人们相应的休闲活动的场所。因此,在对灰空间的阳台进行艺术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让人们过得更加的舒适。另一方面,在对空间的功能艺术进行处理时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光亮度。建筑物的光亮度是指一个能够发光的物体的表面的发亮程度。因此在进行这方面的处理时,就需要考虑到这个问题。比如,在隔离室内与室外的环境时,就可以选择光亮度较强的透明材料的玻璃进行室内外的隔离。这种透明的材质能够更好的吸收太阳光线,能够更好的融合室内外的景观,使室内外的景观看起来更加的和谐,更加的赏心悦目。因此,在设计室内外采光时可以适当的扩大室内外的采光面积,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对采光的要求,也能更好地实现艺术上的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需求。

3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在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后,更加的追求精神上的需求,因此就提高了对建筑设计的标准。而灰空间是现代的建筑设计中一个非常先进的重要的表现手法,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外观美和建筑物与外部环境的整体之间的协调感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灰空间在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感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华丽.试论灰空间应用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探讨[J].理论研究,2016(11):46.

建筑艺术设计范文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设计;思维;时代;与时俱进

1中国传统文化建筑风格

(1)中国古代建筑的不同性质和地域性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差异。比如皇家园林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绚丽,风格鲜明,如图1。(2)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轻盈、玲珑、活泼、纤细、通透、古朴典雅,呈现出优美典雅的风格,如图2。(3)岭南园林建筑以轻盈、透明、质朴、玲珑而华丽,呈现出写实而含蓄、玲珑而优美的风格,如图3。

2中国传统文化建筑形式

2.1框架式结构

(1)框架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框架结构,即房屋的框架是由木柱和木梁组成的。屋顶和屋檐的重量通过梁框架传递到柱子上,墙只起隔墙的作用,而不是承受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倒”这句古谚指出了这种框架结构在中国建筑中最重要的特点。[1](2)这种结构能使住宅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不断变化的生活和生产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承重,门窗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3)这种框架木结构形成了以往宫殿、寺庙等高档建筑的独特组成部分,即屋檐下成捆的“斗拱”。它由桶形木块和弓形叉树组成,纵横交错,层层向外,形成上大下小的支架。这种构件既有支撑承重梁的作用,又有装饰的作用。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的简化,梁直接放在柱上,导致斗拱的结构功能几乎完全消失,成为几乎纯粹的装饰品。

2.2庭院式组群布局

(1)一般来说,大部分院落都是前后相连,通过前院到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序生长发展,内外不一”思想的产物。(2)这种院落群和布局,一般是沿着纵横轴线进行平衡对称的设计。最重要的建筑放在纵轴上,次要的房屋放在横轴两侧。北京故宫和北方庭院的布局就是这种布局原则的典型代表。这种布局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伦理制度密切相关。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观念,上下级、老少、男女、主仆之间的住房差别最为明显。(3)中国进入21世纪后,重新审视20世纪80年代的“新潮艺术”,就是要通过历史重新审视艺术的独立性,重新审视艺术能否超越社会现实,重新审视艺术的社会功能,重新审视中西文化关系。面对新事物和更强大的西方列强,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开始了。尤其是住宅建筑模仿西方建筑而不是传统建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西方列强在租界也喜欢采用自己的建筑特色。如山东青岛的德式建筑,主要有坡屋顶、红瓦和砖木结构。从高处,你可以看到许多红色的屋顶。不过多数民居受西方影响比较局限,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繁荣的大城市,农村基本没有改变,如广东梅县围拢屋、福建土楼、赣南围子等传统民居仍保持其传统建筑风格,没有发生什么改变。而中国近代建筑中居民建筑、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居民建筑方面,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城镇以及中小城市地区仍采取传统的住宅建筑风格,新式住宅集中在大城市,以独户型、联户型和多户型为基本形式;在工业建筑方面,中国近代时期出现的各种工业建筑可谓是蓬勃发展,其中包括:木构架厂房、砖木混合结构厂房和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在公共建筑方面,中国近代的公共建筑包括:行政建筑、会堂建筑、金融建筑、交通建筑、火车站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商业服务业建筑等。传统的建筑技术是用土、木、砖、石等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为主要结构形式,而受西方影响,砖木混合结构传入了中国,逐渐推广起来,其中包含了一些时代的特色建筑产物。如19世纪50、6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里弄住宅,主要特点是:布局紧凑,用地节约,空间利用充分;居住大院在青岛、沈阳、哈尔滨等地相对普遍,由二三层高的外廊式楼房围合而成,多为砖木结构,一个大院可以居住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建筑密度比较大。(4)与欧洲建筑相比,这种院落群布局在中国的艺术效果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来说,欧洲建筑是很清楚的。但是,中国古代建筑就像一幅中国画的长卷,必须逐步展示出来,不能同时出现。走进一座中国古建筑,只能从一个院落走到另一个院落,只有走完所有的路才能看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是最突出的例子。人们从天安门进入,从一扇门进入另一个庭院;从院落的这一端到那一端,院落和景色都在一步步变化,给人一种深刻的感觉。故宫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3]

3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平面布局

(1)建筑布局是决定一栋建筑、一组建筑、一组建筑乃至一个村庄、一个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平面布局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雄伟、整齐、对称,另一种是曲折、灵活、多样。(2)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以明显的中轴线为特点,上有主体建筑,中轴线两侧有陪衬建筑。这种布局是主次对称的。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有一个影子墙或拱门在前面,然后山门。山门内有前殿,后有正殿。中轴线两侧建筑排列整齐对称。例如,山门两侧有侧门,正殿两侧有侧堂,其他殿建筑两侧有游廊和侧堂。工匠们用云映月、绿叶红花的技法,衬托出主楼的雄伟。从一门一厅到两门三门九宫,这座巨大的皇城有着同样的统治。这种以陪衬为主的庄严庄重、整齐对称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学说对崇高庄严的要求,因而流传了几千年,并逐渐完善。(3)另一种则相反,不统一、不对称,因地制宜,适合布局。大部分的风景园林、民居和山村水乡都是这种形式。其布局方法是根据山川情况、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灵活安排。比如位于山脚下的民居,甚至寺庙、官衙,都是依山而建。这种情况最适合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大的地方。这种布局原则几千年来一直沿用,因为它适应了广大地区和不同自然条件的多民族文化习俗的需要,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式园林是一种布局灵活、变化曲折的典范。根据自然情况和河网,山城、水乡、村落的布局出现了许多实用而优美的古镇规划和建筑风格。[2]

4中国传统文化对标志建筑设计的影响

4.1传统文化对长城的影响

(1)从古至今,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在建筑当中传达着重要的标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美术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欣赏和鉴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首先需要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而且还要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底蕴,通过历史文化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设计特点。首先谈谈长城,又叫做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坚固而且连绵不绝,为了阻挡敌人进攻,长城易守难攻,而且长城不是一道单独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对于长城修筑的文化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时期的宗教信仰继承了夏商两大王朝,除了君王是人间最高统治者以外,他们都是上天自然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集团利益,变现形式有崇拜上帝、崇拜祖先、占卜等活动,就是为了巩固和提高王室权威,长城的修建是很大程度体现了西周的统治标志,发生在首都镐京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自于此。[4](2)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是此时修筑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以后,秦始皇链接和修缮战国长城,从这时候开始,就有了万里长城。明朝也是一个修筑长城的时期,也是最后一个朝代。所以从历史文化上来看,长城的修筑是每个朝代都在做的,但长城都是为了作战需要,因为有了长城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4.2传统文化对鸟巢的影响

(1)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在鸟巢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乃至当代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在众多评论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最大、最深远,“天人合一”的“天”指的是自然,主张万物以其自然本性为基础,自然是最自然的东西。因此,人类在创造万物时,必须模仿自然,顺应自然。老庄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建筑的审美表现是启迪人的完美与美的境界,这就要求建筑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5](2)鸟巢是21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虽然其指导思想中有许多现代美学因素,但其实质仍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其实,这一理念一直贯穿于鸟巢建设的全过程。第一点是这个名字符合自然。“鸟巢”这个名字很生态,是来自自然界的。北京鸟巢的名字来源于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它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给人一种很生态的感觉。建筑以自然事物命名,也体现了追求绿色、与自然统一的理念,让我们在自然环境中享受自然。第二点是选址与自然相结合。中国建筑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首先是与周围建筑的和谐美。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宅基地组团,还是景观设计、城市规划,都追求整体的统一,由此产生了所谓星罗棋布、星罗棋布的蔚风。鸟巢位于北京中轴线以北,以首都北京为中心,与故宫同处于北京中轴线上,以达到与周边建筑的整体和谐。向自然学习、融入自然、顺应自然,要求建筑总体布局要顺应自然。无污染、蜿蜒的河流、开阔的鸟巢视野,都是为了营造一个天然的绿色鸟巢,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绿色奥运。从根本上说,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铺垫,才导致了这样一座现代建筑的出现。[6]

5结语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熠熠生辉。国粹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熠熠生辉,而且为亚洲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下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不仅散落在古典文学、规章制度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中,而且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要形式中,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这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沈渝德,秦晋川.室内景观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黄艳.室内绿化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

[3]全惠民,唐静.室内水景观艺术设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4]里斯.室内水景园林设计[M].李路明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5]谭晓东.室内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建筑艺术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设计;思维;时代;与时俱进

1中国传统文化建筑风格

(1)中国古代建筑的不同性质和地域性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差异。比如皇家园林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绚丽,风格鲜明,如图1。(2)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轻盈、玲珑、活泼、纤细、通透、古朴典雅,呈现出优美典雅的风格,如图2.(3)岭南园林建筑以轻盈、透明、质朴、玲珑而华丽,呈现出写实而含蓄、玲珑而优美的风格,如图3。

2中国传统文化建筑形式

2.1框架式结构

(1)框架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框架结构,即房屋的框架是由木柱和木梁组成的。屋顶和屋檐的重量通过梁框架传递到柱子上,墙只起隔墙的作用,而不是承受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倒”这句古谚指出了这种框架结构在中国建筑中最重要的特点。[1](2)这种结构能使住宅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不断变化的生活和生产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承重,门窗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3)这种框架木结构形成了以往宫殿、寺庙等高档建筑的独特组成部分,即屋檐下成捆的“斗拱”。它由桶形木块和弓形叉树组成,纵横交错,层层向外,形成上大下小的支架。这种构件既有支撑承重梁的作用,又有装饰的作用。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的简化,梁直接放在柱上,导致斗拱的结构功能几乎完全消失,成为几乎纯粹的装饰品。

2.2庭院式组群布局

(1)一般来说,大部分院落都是前后相连,通过前院到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序生长发展,内外不一”思想的产物。(2)这种院落群和布局,一般是沿着纵横轴线进行平衡对称的设计。最重要的建筑放在纵轴上,次要的房屋放在横轴两侧。北京故宫和北方庭院的布局就是这种布局原则的典型代表。这种布局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伦理制度密切相关。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观念,上下级、老少、男女、主仆之间的住房差别最为明显。(3)中国进入21世纪后,重新审视20世纪80年代的“新潮艺术”,就是要通过历史重新审视艺术的独立性,重新审视艺术能否超越社会现实,重新审视艺术的社会功能,重新审视中西文化关系。面对新事物和更强大的西方列强,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开始了。尤其是住宅建筑模仿西方建筑而不是传统建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西方列强在租界也喜欢采用自己的建筑特色。如山东青岛的德式建筑,主要有坡屋顶、红瓦和砖木结构。从高处,你可以看到许多红色的屋顶。不过多数民居受西方影响比较局限,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繁荣的大城市,农村基本没有改变,如广东梅县围拢屋、福建土楼、赣南围子等传统民居仍保持其传统建筑风格,没有发生什么改变。而中国近代建筑中居民建筑、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居民建筑方面,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城镇以及中小城市地区仍采取传统的住宅建筑风格,新式住宅集中在大城市,以独户型、联户型和多户型为基本形式;在工业建筑方面,中国近代时期出现的各种工业建筑可谓是蓬勃发展,其中包括:木构架厂房、砖木混合结构厂房和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在公共建筑方面,中国近代的公共建筑包括:行政建筑、会堂建筑、金融建筑、交通建筑、火车站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商业服务业建筑等。传统的建筑技术是用土、木、砖、石等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为主要结构形式,而受西方影响,砖木混合结构传入了中国,逐渐推广起来,其中包含了一些时代的特色建筑产物。如19世纪50、6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里弄住宅,主要特点是:布局紧凑,用地节约,空间利用充分;居住大院在青岛、沈阳、哈尔滨等地相对普遍,由二三层高的外廊式楼房围合而成,多为砖木结构,一个大院可以居住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建筑密度比较大。(4)与欧洲建筑相比,这种院落群布局在中国的艺术效果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来说,欧洲建筑是很清楚的。但是,中国古代建筑就像一幅中国画的长卷,必须逐步展示出来,不能同时出现。走进一座中国古建筑,只能从一个院落走到另一个院落,只有走完所有的路才能看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是最突出的例子。人们从天安门进入,从一扇门进入另一个庭院;从院落的这一端到那一端,院落和景色都在一步步变化,给人一种深刻的感觉。故宫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3]

3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平面布局

(1)建筑布局是决定一栋建筑、一组建筑、一组建筑乃至一个村庄、一个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平面布局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雄伟、整齐、对称,另一种是曲折、灵活、多样。(2)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以明显的中轴线为特点,上有主体建筑,中轴线两侧有陪衬建筑。这种布局是主次对称的。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有一个影子墙或拱门在前面,然后山门。山门内有前殿,后有正殿。中轴线两侧建筑排列整齐对称。例如,山门两侧有侧门,正殿两侧有侧堂,其他殿建筑两侧有游廊和侧堂。工匠们用云映月、绿叶红花的技法,衬托出主楼的雄伟。从一门一厅到两门三门九宫,这座巨大的皇城有着同样的统治。这种以陪衬为主的庄严庄重、整齐对称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学说对崇高庄严的要求,因而流传了几千年,并逐渐完善。(3)另一种则相反,不统一、不对称,因地制宜,适合布局。大部分的风景园林、民居和山村水乡都是这种形式。其布局方法是根据山川情况、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灵活安排。比如位于山脚下的民居,甚至寺庙、官衙,都是依山而建。这种情况最适合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大的地方。这种布局原则几千年来一直沿用,因为它适应了广大地区和不同自然条件的多民族文化习俗的需要,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式园林是一种布局灵活、变化曲折的典范。根据自然情况和河网,山城、水乡、村落的布局出现了许多实用而优美的古镇规划和建筑风格。[2]

4中国传统文化对标志建筑设计的影响

4.1传统文化对长城的影响

(1)从古至今,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在建筑当中传达着重要的标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美术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欣赏和鉴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首先需要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而且还要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底蕴,通过历史文化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设计特点。首先谈谈长城,又叫做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坚固而且连绵不绝,为了阻挡敌人进攻,长城易守难攻,而且长城不是一道单独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对于长城修筑的文化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时期的宗教信仰继承了夏商两大王朝,除了君王是人间最高统治者以外,他们都是上天自然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集团利益,变现形式有崇拜上帝、崇拜祖先、占卜等活动,就是为了巩固和提高王室权威,长城的修建是很大程度体现了西周的统治标志,发生在首都镐京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自于此。[4](2)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是此时修筑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以后,秦始皇链接和修缮战国长城,从这时候开始,就有了万里长城。明朝也是一个修筑长城的时期,也是最后一个朝代。所以从历史文化上来看,长城的修筑是每个朝代都在做的,但长城都是为了作战需要,因为有了长城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4.2传统文化对鸟巢的影响

(1)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在鸟巢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乃至当代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在众多评论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最大、最深远,“天人合一”的“天”指的是自然,主张万物以其自然本性为基础,自然是最自然的东西。因此,人类在创造万物时,必须模仿自然,顺应自然。老庄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建筑的审美表现是启迪人的完美与美的境界,这就要求建筑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5](2)鸟巢是21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虽然其指导思想中有许多现代美学因素,但其实质仍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其实,这一理念一直贯穿于鸟巢建设的全过程。第一点是这个名字符合自然。“鸟巢”这个名字很生态,是来自自然界的。北京鸟巢的名字来源于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它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给人一种很生态的感觉。建筑以自然事物命名,也体现了追求绿色、与自然统一的理念,让我们在自然环境中享受自然。第二点是选址与自然相结合。中国建筑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首先是与周围建筑的和谐美。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宅基地组团,还是景观设计、城市规划,都追求整体的统一,由此产生了所谓星罗棋布、星罗棋布的蔚风。鸟巢位于北京中轴线以北,以首都北京为中心,与故宫同处于北京中轴线上,以达到与周边建筑的整体和谐。向自然学习、融入自然、顺应自然,要求建筑总体布局要顺应自然。无污染、蜿蜒的河流、开阔的鸟巢视野,都是为了营造一个天然的绿色鸟巢,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绿色奥运。从根本上说,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铺垫,才导致了这样一座现代建筑的出现。[6]

5结语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熠熠生辉。国粹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熠熠生辉,而且为亚洲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下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不仅散落在古典文学、规章制度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中,而且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要形式中,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这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沈渝德,秦晋川.室内景观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黄艳.室内绿化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

[3]全惠民,唐静.室内水景观艺术设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4]里斯.室内水景园林设计[M].李路明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5]谭晓东.室内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建筑艺术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乡间侯府富厚堂建筑艺术

前言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他是清朝的中兴名臣,曾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授太子太保衔。在立功、立德、立言以及治身、治家、治学、治军、治国多方面,他独树一帜,真可谓一代儒宗。与研究曾国藩本人相比,很少有人从文化艺术的角度研究其故居富厚堂。它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乡间侯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一、富厚堂的选址与布局艺术

1、富厚堂的选址艺术

富厚堂的选址既注意宏观方面,也注意微观方面的因素,这座“毅勇侯第”位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处于湘潭、湘乡、衡山、衡阳四县交界处。放眼望去,平地四周峰峦叠嶂、群山环抱,屋前涓水清澈,悠悠地向东南流去。富厚堂座西朝东,背依半月形鳌鱼山。后山上树林茂密、古树参天、四季常青,百鸟飞鸣于其间,远方是一大片田野,视野极其辽阔。屋前有一半月形的荷塘,形同聚宝盆,四周自然环境极为优美。遥望富厚堂好像坐在一张大椅子上,建筑与自然巧妙融合,这正是民间所说的风水宝地。

2、富厚堂的整体布局艺术

富厚堂总占地面积四万多半方米,主体建筑近一万平方米,整个建筑沿中轴线对称,砖木结构,具有宋、明回廊式古建筑群的风格。它由全宅围墙、宅东门、宅西门、门楼、宅南的求阙斋和归朴斋两栋藏书楼、宅北的艺芳馆藏书楼、八本堂前后进主楼、思云馆、缉园等建筑组成。富厚堂有东、西两个入口,进门后是一个用花岗岩砌的半月形台坪。台坪外边缘砌有旗座,用于插旗。紧靠台坪外的是一个由跑马道环绕的半月形莲塘即张大塘。台坪内侧是门楼,仆人的住房、轿亭和马厩。门楼后面有一块宽阔的内坪,门楼正前方是八本堂前后进主楼,两边是藏书楼。南边是两栋藏书楼,较长的一栋藏曾国藩的书籍,称“求阙斋”,较短的一栋藏曾纪泽的书籍,称“归朴斋”,两楼间走廊相连。北边是曾纪鸿的藏书楼“艺芳馆”、门楼两端修走廊与主楼、藏书楼相连,形成回字形走廊。门楼外檐的墙向两端延伸,直至后山形成一周围墙。前后进两主楼以天井相隔,以过厅相连;在前、后进主楼和求阙斋、归朴斋藏书楼之间修建了花厅;在芳记书楼外侧挖建了荷花池,池中有一个三层的八角亭,以曲桥与岸边相连;在后山围墙内修建了“存朴亭”、“炮台”、“棋亭”、“鸟鹤楼”,围墙外单独修建“思云馆”藏书楼。这些形成了富厚堂以“以堂为主”,回廊为仿宋、明风格的园林建筑群体。它在造园组景时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建筑、山水、植物配置等问题,突出各种自然景观的特色。整个布局严谨合理恰到好处,疏密有致,形成典型的四合院式园林建筑。

二、富厚堂的建筑艺术

1、建筑的功能美

亚当.斯密曾说,所有艺术品的美感都源于其有用性,任何艺术品只有经过精妙地设计,既符合审美要求又具有使用性,才会更受人们青睐。他还具体讲到,居室的规则有序会给观察者带来快感,而它的便利性起到的作用毫不逊色[1]。也就是说,建筑艺术更需要与建筑的使用功能相结合,给人以功能美的享受。富厚堂建筑群防雨、防潮、采光、通风、防尘、防虫等功能齐全,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高超艺术。富厚堂的建筑屋顶用半筒形瓦严密接合,形成凹凸曲面富有美感,同时雨水能沿着凹曲面瓦槽即滴水顺流而下,从而防止雨水渗漏。层层向外伸出的飞檐使雨水远离墙壁,屋檐上翘使屋内仍有充足的光线,故这座木构建筑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而不毁。屋顶层层凹凸曲面如一层层羽毛,层层屋檐向上翘如腾飞的雄鹰,飞檐重叠,重楼叠嶂。四周设置花格窗使屋内通风透气,明亮干燥,透过漏窗,室外景区似隔非隔,似隐还现,阳光斜射漏窗,室内光影迷离斑驳。室外园林中设置的长廊既可遮风避雨,又可分隔、穿插、连接园林中各景点,使各景点层次有秩。正是长廊与园林内各景点巧妙融合,使富厚堂园林建筑成为美的整体。藏书楼是富厚堂的核心,其构造极为特殊,藏书楼的建筑在防雨、防潮、防尘各方面都有周到的考虑,以保护书籍。藏书楼底层以花岗岩为柱,可防止白蚁浸蚀;二楼的走廊设在书楼的四周,可用来晒书;三楼五间书屋,设置漏窗,使室内四面通风,可以防潮湿;一至三楼通体用青砖,都修有上下书籍的专用通道。整个建筑的实用功能之强与建筑艺术之美融合得天衣无缝。

2、建筑的古朴和谐美

曾国藩在修建富厚堂时,已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授太子太保衔。此时正是他人生中的顶峰,按常理,其重修故居应当极尽华美。而富厚堂虽是侯府规格,有雕梁画栋,但毫不张扬,绝无富丽堂皇之感。它以石砖土木为结构、采古典回廊式风格,看上去古朴大方、色彩素净明快。

荷叶盛产花岗岩,杉木也是南方最常见的木材,青砖和半筒形小瓦在当时是南方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土坯砖就是用泥土稍加工制成,工序很简单。富厚堂建筑因地取材,绝不奢华,其主要建筑材料采用花岗岩、杉木和土坯砖、青砖、青色半筒形小瓦。漏窗、窗框、屏风、门框、廊柱、梁等建筑结构上广泛地利用杉木;墙壁基本上就是由青砖和土坯砖砌成;建筑物顶盖的都是青色半筒形小瓦;廊柱的底座、门楼外的台坪、台坪外缘的插旗座、部分门框、园林内的小石路,甚至藏书楼一层的廊柱等都是用花岗岩建造,既坚固耐用,又体现了建材的朴实美。富厚堂整个建筑没有精细的雕梁画栋,没有金碧辉煌的装饰,门楼前也没有狮子,门枕石与普通老百姓家一样四方四正的,没有任何修饰,雕梁画栋非常朴素,门框顶部两边雕刻的“如意纹”显得朴素大方。漏窗、廊柱、长廊和屋顶作为富厚堂的主要修饰。廊柱和窗格等距离地安在走廊的两边,给人一种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感,看到整齐的廊柱和窗格,使人心情愉快。漏窗(俗称为花窗)是富厚堂园林景观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工艺。这里的木制漏窗中间以细木构成方格、菱花、如意纹、冰裂纹等各种图案即棂子,粉墙漏窗多以植物花卉虫鱼鸟兽等自然形状的图案为题材,木制漏窗与粉墙漏窗有机结合,图案既朴素又美丽,同时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和象征意义。屋檐层层外伸,顶上铺盖青色半筒形小瓦从上往下一层一层地铺下来呈鱼鳞状,阳光射在上面闪闪发光。富厚堂这种质朴、淡雅、古拙给人一种最纯真的古朴美。富厚堂建筑的色彩主要有青、土黄、黑灰、灰、白和朱红色组成。以大片青砖墙和土坯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半筒形小瓦,朱红色和木纹本色的梁柱、栏杆、漏窗。灰白相间的花岗岩石柱、门框、园林中的小径与青砖的青灰色墙面和土坯砖的土黄,与内部装修的朱红色形成对比。青色与土黄色墙面相配衬托了室外花草树木,建筑与花木随着阳光因位置与强弱而形成的投影,组成了无数变动的景象。整个建筑群没有五颜六色,色彩的基调以青色为主,给人一种优雅素净明快之感,建筑色彩的和谐美跃然其间。

3、建筑园林的意境美

富厚堂是仿周代诸侯泮宫(学宫)风格建造的“侯府园林”,在立意上着重诗情画意的境界和人文气息,这些在建筑上创造性地反映出来。泮宫即学宫,泮者半也。因古时学宫前面有一半月形水池,故称泮宫。《监利县志》载,原泮宫两庑戟门,高堂深院,静谧典雅。院中古柏参差、倒映一泓池水,虬枝古干,郁郁苍苍,人称“泮宫翠柏”。富厚堂屋前屋后大量种植柏树、翠竹与荷花。《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象征着主人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竹杆婷婷玉立如君子,竹子内空外有节,象征虚心有节和高风亮节的品格。这种品格与做人的应有气节联系在一起,已成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权、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荷花则十分高雅美丽,清香远溢。周敦颐在《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是清廉、高洁等高贵品格的象征。这些在给人以美的享受时也陶冶人们的情操。早晨,站在后山的炮台上,可见涓水东南流去,与朝阳相接;门楼前的荷花含苞欲放;堂内古樟枝叶茂盛,绿树浓荫;朝阳斜照富厚堂,金光闪烁;层层屋檐四角上翘,犹如一群正要腾飞的雄鹰,有积极向上之意,预示着后代辉煌腾达;四合院内山水交融,古木参天,亭阁相映;后山小石路连接着各个亭子。千年古樟黄绿色的花盛开时,樟花清香,百鸟欢跃鸣叫亭间。夏天夜间站在台坪上,此时半月塘的荷花已开放,月光下的荷花显得格外的宁静,微风吹来使人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整个建筑群与山石花木处理得恰到好处,建筑空间与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任人遐想,会有一种无限舒畅之感,其建筑园林的意境美语言难以表达。

三、富厚堂的建筑艺术与文化水乳交融

建筑总是渗透着民族文化。[3]曾国藩的家族文化、湖湘文化乃至儒家文化贯穿于富厚堂建筑的各个角落。曾国藩本人是一代儒宗,富厚堂从建筑艺术角度反映了他的哲理思想,同时,又以建筑艺术的形式给后人立德、立言,激励后人建功立业。

富厚堂门楼前有一个半月形的花岗岩台坪,坪外是半月形荷塘,这是仿周代诸侯泮宫(学宫)风格建造的“侯府园林”。《礼记·王制》曰:“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2]周代的大学设在郊外,往往四周有水,形如壁环,天子设的为“辟雍”,诸侯设的为“泮宫”。富厚堂是名副其实的学宫,它有“求阙斋”、“归朴斋”、“艺芳馆”和“思云馆”四座藏书楼,其藏书曾达三十多万卷,超过近代史上著名的四大藏书楼[1],是我国近代私人藏书第一楼。这四座藏书楼是富厚堂建筑的精华所在。曾国藩把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很重视藏书楼。南、北三座藏书楼通体是青砖,作为正宅的八本堂反而与一般民间住宅相差无几[2]。富厚堂采用四合院的结构形式,而这种形式住宅有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内向院落小环境,这样保持了住宅所特别要求的私密性和家庭生活所要求的安宁。[4]也为子孙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富厚堂成为读书的净土,在建筑艺术中集中体现了曾国藩的修身治学思想。匾和对联装饰建筑物是我国的传统,可为建筑平添浓厚的书香气息。富厚堂有大量的内匾和对联,其内容典雅精辟,书法刚劲有力,与庭院相映,使整座建筑充满着诗情画意。前厅神龛上有“八本堂”匾,所谓八本是指曾家的“八本家训”: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已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烦恼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堂上挂着一幅:“战战兢兢即生不忘地狱苦,坦坦荡荡虽逆境亦惕天怀”的对联。其它的亭院都有匾和对联装饰。这些内匾和对联从形式、色彩、字体到内容,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熔语言与艺术于一炉,使整个建筑充满着生机,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花厅有曾国藩的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孝、宝”,这意思是勉励子孙要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地、孝敬与睦邻兼顾。这些都精辟地反映了曾国藩家族的修学、养身、齐家、平天下的思想,同时也是湖乡文化和儒家文化思想的精髓。曾国藩还经常教育儿子,“莫作代代做官之想,要做代代做士民之想”。虽然他本人已成为了清王朝汉人能做的最大的官,在这种人生顶峰时期,他却居安思危,在偏僻的远离政治中心的荷叶修建富厚堂。堂内有大片的菜地,种植大量的竹柏,住宅建筑古朴大方而藏书楼却十分讲究,体现了曾国藩坚持“以读书为攻,以耕地为守”,进退兼顾的辩证思想。这也与儒家要求的生活简朴、虚心谨慎、世代学习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可见,整个建筑群既是一座文化的宝库,又达到了艺术与文化的水乳交融。

四、结束语

建筑艺术是使用功能、艺术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表现形式。现实生活中,建筑风格和园林设计的雷同现象比比皆是,没有将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去,设计出来的作品也就没有历史文化的厚度。富厚堂的选址和布局与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就地取材,在建筑结构上实现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建筑与装饰能汲取乡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营养,建筑形式生动活泼,富有乡土气息,把传统文化的古朴与和谐贯穿其中。富厚堂为现代建筑园林设计树立了一座文化的丰碑。同时,富厚堂也是解读曾国藩的家族文化、湖乡文化和儒家思想的一把钥匙。从某种意义上说,富厚堂是儒家文化的缩影,要领略其建筑的艺术意境,必须深刻理解儒家文化的内涵。故毫不夸张,富厚堂不愧为一座艺术与文化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吉林大学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2004,P181-182

[2]孔子等著.四书五经.昆仑出版社.2004,P763-764

建筑艺术设计范文篇7

“这么多国家的人做这么多建筑,是个大杂烩吧?”

“不会又是一批实验建筑在炒作吧?”

众多听到此消息的朋友大都给了记者如上的第一反应。

这3个“100”正是最近热炒的,由“鸟巢”设计者、Pritzker建筑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的合伙人赫尔佐格,在世界范围内挑选的100名成长中的建筑师来进行的一个住宅项目,名为ORDOS100。该项目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赫尔佐格一直拒绝就此发表评论,其发言人出面证实他只是接受了顾问角色,中国艺术家艾未未是这一项目的合作人。

世界各地的100个建筑师、100天、100个住宅、推荐者的光环,众多的因素无法不使人联想到“长城脚下的公社”和“荷兰山房”等实验建筑项目。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秀?

被疑先锋实验

ORDOS100项目的主要合作人之一艾未未在业内向来被誉为当代中国实验艺术的领军人物,你可以说他是艺术家、建筑师、雕塑家甚至画家,艾未未的建筑作品和他主导策划的设计活动就像他的众多艺术作品一样,向来以先锋实验著称。

2008年1月26日,在ORDOS100项目的启动论坛上,鄂尔多斯市副市长杨红岩也曾表示,ORDOS100是一个极具创新与挑战性的设计项目,100个建筑精品将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向世人展示,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罕见的。

ORDOS100源起于鄂尔多斯新开发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该创意产业园位于东胜区考考什纳水库附近,紧邻康巴什新区,由政府主导,总规划面积197公顷,总投资约45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完成。ORDOS100项目就位于这一期的建设范围中,计划2009年建成完工。

据了解,此次ORDOS100项目共有全世界2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0位著名建筑师受到了邀请,其中美国最多,有22位;瑞士有14位,均来自于赫尔佐格的家乡巴塞尔;墨西哥有9位;法国有7位。惟独没有一位中国建筑师。

在某些方面,ORDOS100很像艾未未的一个跟进想法,这个想法的前身就是艾未未主导策划的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因为它是基于同样的原则,让年轻的外国建筑师们有机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得到锻炼。对此艾未未解释说:“我想引进年轻的外国建筑师到中国来。他们不能只是有好的概念,他们需要实践,他们需要机会。”

据了解,金华建筑公园是艾未未的第一个建筑项目(除自宅外),在艾未未的祖籍浙江金华完工,他领着7个国家的21位建筑师和艺术家设计、建造了17座形状各异的小型公共建筑,这些与金华古城格格不入的实验建筑,在尚未建成之时就广受争议。

荷兰MVRDV建筑设计事物所的建筑师在观看了这些建筑群后告诉艾未未,这个建筑公园犹如一个建筑时装。顾名思义,时装的意义不在于可以批量推广,而是一个探索未来建筑多元可能性的尝试,而艾未未却不肯接受“建筑时装”的定义。有评论说这些犹如空降部队般兀立在义乌江畔的古怪建筑是中国“新装置主义”建筑的代表,艾未未对此也嗤之以鼻。

而ORDOS100这个延续艾未未思路的项目难免会遭受“先锋实验”的再次质疑。

荒废还是重生

“一座建筑落到地面上,它占用了土地和材料的资源就必须要有结果,如果不实用或是没有市场,最后就会沦为摆设或是废品。”建筑师、中央美院教授傅刚对记者表示。

而历来,实验建筑都会因为过于追求大胆、创新的突破设计而忽略最主要的实用功能,“一个建筑最主要考虑的就是购买人群和使用人群,你建筑的选址和所进行的设计都要符合人群定位,如果不能盘活,这场建筑行为就会成为一场泡沫”,知名建筑评论人方振宁表示,“贺兰山房就是因为这种泡沫行为,最后烂尾”。

贺兰山房是一项依附在名为“艾克斯星谷”这个更大项目之上的工程,或者更为明确地说,它就是该项目第一期中的一部分,位于宁夏贺兰县境内,由12位艺术家设计的12栋建筑组成。在施工初期,它就获得了中国建筑艺术界最高奖之一的“中国建筑艺术奖”。

而如今这个曾经热闹一时的“贺兰山房”,已经杂草丛生,彻底荒废,只余下那些接近完工的建筑孤零零地伫立在贺兰山下的戈壁滩上。

据了解,贺兰山房在最初被建造起来的初始目的是做别墅、酒店和酒吧。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得每座房子的建筑面积大大超过了计划中的400平方米,房子之间的间距也人为拉大,使得这些房子对家庭来说过大,而对大公司来说又过小,更近似于昂贵的艺术展品。

“实际上,贺兰山房的建筑里有一些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正是因为浪费了土地、人力和财力,最后又成为废品,这样就彻底没人注意设计中的一些闪光点了。”方振宁惋惜道。

而最初促成艾克斯星谷旅游发展公司董事长陈嘉投资“贺兰山房”的动力,即是中国最早的实验建筑群,也是目前惟一进入市场盘活、盈利的“长城脚下的公社”。

2002年,该项目参加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项目主要投资人张欣被授予“建筑艺术推动大奖”,这也是中国乃至亚洲建筑第一次登上世界舞台。长城脚下的公社带给SOHO中国无限荣光。

然而,这一实验建筑作品最终仍需走向市场。在一期开业后的一大段时间里,长城脚下的公社虽然兴奋了内地建筑评论界,但本身却面临着亏损的挑战。

在凯宾斯基酒店管理集团2005年牵手SOHO中国以前,这个赚尽了人气的项目是由一些零星的公关推广、休闲度假活动来维持的。投资方曾打算对国内的收藏界开放这一项目,事实上,这也是推动该项目积极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资深策展人迪耶·萨迪奇最初目的之一。然而,投资方报出的价格考验了国内收藏市场。SOHO中国内部人士说,由于该项目尚未对公司的整体财务形成太大影响,因此,潘石屹容忍了该项目在商业上的支出现状。

2005年,急于在北京寻找高端物业的凯宾斯基酒店管理集团看中了长城脚下的公社,两家迅速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一年后,这一合作扩展到二期的42栋别墅。对于长城脚下的公社而言,这又是一次意义不亚于当年获奖的重大事件。

“潘石屹是我们中国本土的开发商,对于‘长城脚下的公社’他花了大量的心思去组织设计、寻找出路。而这次来鄂尔多斯的建筑师均是外国人,他们对于这个项目建好后在中国的土地上该如何存续不会考虑。”方振宁说。

建筑艺术设计范文篇8

水利工程中的建筑设计内容主要是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工建筑物,比如各种规模泵站的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房、启闭机房等。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水利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及管护人员的生活用房等等。

建国以来,我国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其各自的功能执行着对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和利用的任务。但要做好2l世纪中国水利这件大事,就必须将社会、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纳入水利科学研究之中,提出新的治水战略,将以前不太为人们所重视或者是限于条件尚无力去重视的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并进行研究、探讨和尝试。

水利建筑本身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工程往往由水利工程师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不少水利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建筑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做有建筑艺术化、环境景观化的水利工程设计力不从心,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混凝土形象。而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属建筑学理论范畴,但建筑师往往因缺乏水利专业技术知识和对农村水利工程环境的了解,无法胜任水利建筑的设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南京地区有很多老“三边”水利工程,基本上没有非工程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更无力考虑建筑艺术、生态环境等问题,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单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2.实际工作中的探索与尝试

2002年,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我院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准水利科技与建筑学两种学科技术的契合点,引进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成立建筑设计所,将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学相关理论及艺术相结合,把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艺术创作共融于水利建筑一体,先后在南京市六合区红山窑水利枢纽拆建工程、无锡市泊渎港水利枢纽工程、南京市雨花区中兴桥泵站工程、南京化学工业园雨水泵站工程等水利工程设计及江宁区赵村水库水利工程景点和浦口区路南水库“佛手湖”等景观水利工程设计中,尝试实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思想,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跨越,提高了水利建筑的环境价值,增加了设计的科技含量,促进了水利建筑的科技进步。通过几年来的探索研究以及多项工程的设计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我们认为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的几个关键为:

(1)总平面设计

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详细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2)建筑平面设计

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3)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

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高潮,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

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4)建筑材料

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水利工程紧紧依托大自然,许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而且,水利工程一般不需全年运行,年运行时间长的几个月,短的甚至只有汛期的几天,有诸多有利条件结合水利工程进行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我们应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将单一功能的工程水利设计向多功能的环境景观化水利工程设计转化,形成集水利工程与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水利观光景区。

发展多功能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让环境创造价值,实现水土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使之成为都市外花园式的水利观光区,从而吸引社会消费,形成水利工程结合景观建设,带动水利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的良性循环,推动水利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这将不失为一条水利建筑事业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发展之路。例如我们院做的江宁赵村水库工程,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横山湖风景区,在发挥水利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优良的风景,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水库管理处完全实现了以库养库的目标。结合工程水利,加强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发展景观水利的设想,对于水利建筑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将成为水利建筑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科技导报》,1998.8.

建筑艺术设计范文篇9

目前大多数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审美要求是想要在建筑师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物上设计出具有某个建筑物自身的特色之美。除此之外,在建筑师对于建筑进行施工设计的同时,也必须要做到对于建筑设计中最基本规律的遵守,这其中最简单的设计规律包括:建筑物的对称和统一、建筑物的均衡、建筑物在设计过程当中的稳定、建筑物有关于不同角度的对比、建筑物在完工后的韵律、建筑物不同部分的比例程度、建筑物的布局序列等。建筑的设计经常会由于时间、低点、种族、文化风俗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仅仅就根据我国的建筑构造风格来说,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它们所设计的建筑物的造型就会有着千变万化的区别。但是,这些建筑在不同的人们的眼里却是存在着不同的美观和特色。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建筑物的最基本的审美设计规律却仍然是统一的,现已被社会大众普遍承认为客观规律,因而具有十分的普遍性。建筑设计师在对于某一建筑项目进行设计的时候,建筑艺术设计的总体设计风格应该遵照的设计原则不能改变。建筑艺术设计的总体设计风格应该在总体上而言具有建筑各部分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性。简单的来说,就是在进行建筑物的创新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物各部分的整体性,将在建筑物中所设计出来的不同建筑部位的不同的形体要素通过巧妙的方式有机地聚集为一个体,在建筑设计当中,通过各部分的形体要素的组成统一表达了建筑艺术设计的建筑美。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得建筑设计师们所设计出来的建筑成品可以在所有艺术上都具有感觉的统一性。在现代社会的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建筑中的一些基本形式使用的目的,在艺术形式上都是多样化发展而不是单一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仅仅依靠单一的发展,是难以形成甚至不可能形成建筑物在建筑艺术上的整体审美感的。这样多样化的艺术发展过程体现出来的是不同的艺术审美形式,带给人们的是视觉上的不同享受,与此同时还会带给城市一种神秘而且每秒的艺术色彩。在现代的房屋建筑艺术之中,在整体的设计水平以及设计风格中完成整个建筑艺术作品的协调统一能显示不一样的建筑设计中美感的艺术设计形式。在设计师对建筑进行构思和设计时,通过在建筑过程当中所使用的相关建筑材料的组成对比以及对于建筑物着色的色彩进行的对比,可以形成一种戏剧化的统一效果。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运用简单的建筑几何图形进行建筑物的整体构造,加强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完美结合,提升建筑物的美感。通过恰当的处理好建筑物中的主次分明,在进行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之中时刻把握和注意到建筑物以次衬主的设计原则,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使建筑物在建筑形体上达到一种统一协调的建筑整体效果。

2.创新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均衡稳定性设计

在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均衡稳定性的掌握和巧妙的运用也是在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提升建筑物整体美感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现代的建筑学当中,对于房屋建筑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规模的大小,建筑整体的形状特征以及建筑物设计所使用建筑材料的整体质感,建筑物设计的着色深浅以及建筑物在整体设计中相关建筑部分虚实的各种形影变化来营造建筑物在整体上的不同建筑的不同层次从而达到呈现出对于整个建筑物总体的建筑设计的美感和不同建筑的不同设计风格,经常展现出给人不同的轻重感。在现代社会的房屋建筑设计中通常是建筑设计师会通过不同因素的结合和不同因素的使用变化过程来在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过程中实现对于不同建筑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营造出不同的建筑审美享受。在房屋建筑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他们通常都会经过在建筑物的整体设计中进行创造性的搭配和建筑物在不同层次上的有效设计,来达到在所设计的房屋建筑设计中达到恰当的建筑物均衡稳定发展特色。但是,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到的一点是,并非所有的房屋建筑物在设计过程当中的轻重感都是相同的。从一般的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体量大的、建筑物实体的、建筑过程所使用材料质感粗糙以及建筑物着色颜色暗的,感觉上较重些。但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体量小的、建筑物在设计的过程中并非实体的、建筑物在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质感细腻以及建筑物着色颜色较为明亮的,感觉上就会轻一些。因此。在建筑师进行房屋建筑整体设计的过程当中通过均衡稳定显得平稳又安适。在房屋建筑设计师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对于房屋建筑设计过程的整体均衡性的把握程度上主要是通过房屋建筑物中所设计的每个部分的相应有轻重的关系来实现的。通过对房屋建筑设计总体稳定性的把握,对房屋建筑各部分的层次的设计和管理。在进行房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再通过所设计出的建筑物的每个建筑组成部分的均衡性搭配关系来体现各地区各民族各风俗文化的不同艺术搭配形式,这样做同样也是对房屋建筑物相关于不同建筑部位、不同建筑风格以及不同建筑层次上的不同搭配风格的发展和延续。

3.创新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比例控制

在建筑设计师对房屋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注意到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比例关系也是在建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所谓建筑设计过程当中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是指建筑物不同部位不同物体之间的大小,以及建筑物不同设计部位的长宽高的对应情况关系。在设计师对于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不管是从房屋建筑设计的整体比例而言,还是从建筑设计中的一部分比例而言甚至是房屋建筑设计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在建筑都有联系。

4.创新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韵律之美

韵律之美并不仅仅局限于在音乐中,在不同的物体之中韵律之美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对于房屋建筑而言自然也是不能例外的,好的建筑设计师会给人们设计出以舒适韵律的房屋建筑。韵律之美在房屋建筑中的体现形式是任何物体的诸元素形成系统重复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已经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逐步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仅如此,韵律之美在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之中也是广泛存在这的,例如人和动物的的心跳呼吸、水纹、树叶等。

5.结束语

建筑艺术设计范文篇10

关键词: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赏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涵盖了智力、心理教育、德育、美育等内容。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这些教学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融会贯通,是不切实际的。只有结合良好的教学方法与实践训练,把健康和生存、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赏析作品的分类与角度

1.赏析作品的分类

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赏析作品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赏析,对作品内容、材料、绘画形式等进行初步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材中的作品赏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国内外名作赏析,如拉斐尔的《椅中圣母》、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这类作品以美术史为主,作品风格各异,是赏析教学的主要内容;另一类是其他艺术门类的赏析,一些作品制作精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建筑、雕塑、剪纸、编织、拼贴等。

2.赏析的角度

(1)画面的直观形象画面的直观形象就是画面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如,在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中,当耶稣在和门徒进餐过程中说出有人出卖了他时,门徒们惊异的神情就给人们留下了直观的视觉印象;我国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虾》,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的画面给人直观的视觉印象。(2)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的赏析涵盖了作品画面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等。徐悲鸿的《八骏图》采用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疾徐等技法将骏马的气势和形体张力展现得栩栩如生;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阿尔的吊桥》,采用有力的笔触和鲜艳浓烈的色彩,充满了活力,给人们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3)对作品思想内容深入挖掘徐悲鸿的《八骏图》讴歌了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凡•高的《星月夜》使用短线笔触组成激荡的旋转宇宙,大小不同的星辰围绕月亮翻滚着,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冲突。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对作品思想的深入挖掘和把握,对提高知识水平具有关键作用。

二、赏析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1.专题赏析课

专题赏析课是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它主要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时间里组织学生对特定作品进行赏析。以室内设计的赏析内容为例,赏析我国传统建筑艺术,让学生在赏析多组传统建筑图片过程中对建筑艺术形成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传统与现代的内在联系和实际区别,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建筑文化。在专题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自发地对相关问题展开思考。

2.现场赏析

现场赏析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场查看的方式进行赏析教学。如,在展示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通过直观的视觉印象学习展示设计知识。

三、教师在赏析课堂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提高自身对课程内容的认识

在赏析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认识、理解选用的赏析作品,对赏析方法、教学用具、学生的接受程度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刻思考教学内容,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传授相关的知识。

2.赏析时要有重点

在赏析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对绘画作品的核心思想加以领会,在赏析作品、教材选择上也要有主次之分。教师要把赏析的重点放在具有代表性和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3.赏析方法要多元化教师要注重赏析方法的多元化,以营造灵活、生动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提问、讨论、观察等多种教学手法,利用幻灯、挂图、录像等教学工具,增强赏析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作品,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初步了解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周通 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蔡敏成,徐嘉嘉,陈青阳.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正德学院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