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5-25 15:56:16

精细化设计

精细化设计范文篇1

1当前城市设计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致使城市建设管理模式未能有效形成。放眼如今我国各大城市,可以说绝大多数城市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在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地块用途及开发强度等用地布局和结构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范,但是对于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控制要素而言,大多只停留在对建筑风格和色彩的要求上,相较而言是相对缺乏且十分简单[1]。由于当前城市设计的重心普遍都是放在对方案的设计上,缺乏精细的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和探索,如此一来,不仅造成了不少地区城市风貌相差无几的病态现象,而且也导致了诸如环境设施内容、城市风貌与建筑风格等很多城市精细化建设要素无法得到有效地落实和管控,进而导致无法形成科学、合理以及行之有效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1.2城市形态量化控制标准缺乏,致使城市形态难以控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城市规划方面主要以增量规划为主,这样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满足了当时城市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这种规划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不仅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而且出现了公共界面、城市天际线、滨水空间等空间形态失控的局面[2]。针对上述问题,虽然近来年在城市设计方面,国家大力提倡以城市空间形态设计为主的城市设计,但现行的城市设计内容基本上都以定性控制为主,在定量控制上则是少之又少的,这就造成了对城市规划设计进行操作和管理的困难局面,致使城市形态难以控制。1.3部分管理要素缺乏可操作性,致使与多元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对于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配套面积计算规定、建筑规划技术规定以及日照计算规定等是构成其规划管理体系的主要部分。就该构成体系而言,虽然其应用范围很广,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认可,同时也具有编制时间短等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其中部分控制要素操作性的缺乏,导致了其长期使用势必会带来一定的隐忧。90%的城市设计要素中,都有占线率这个指标,由此也可见这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但如果将这一指标作为所有建筑项目的强制指标去执行,势必会造成城市建筑形式单一、街道界面缺少开合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会给城市的公共空间形态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和破坏。由此可见,在实际的建设中,如果不能对要素的重要程度做出明确的判断和评价,那么对于多元化的建设而言,这些要素是很难得以落实的。1.4法定地位的缺失,导致城市设计缺乏实施的手段和途径。对于城市设计而言,其不仅能够极大地促使城市品位的有效提升,而且城市设计也是城市进行规划与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对于城市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法定地位的缺失,同时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城市设计及实施流程做出明确的规范,致使城市设计在相应的实施手段和途径是相当匮乏。而这其中,最为直观的体现便是由于缺少相应的审查和管理机制,导致很多城市设计成果很大程度上难以通过相关程序使其法定化和制度化。

2基于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思路

2.1促使精细化管理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毋庸置疑,精细化的城市规划管理不仅能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对于城市效益的提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提升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的整体水平,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并推动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佳途径便是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建立健全、明确、可执行以及可量化的工作规范,同时也要使该工作规范的精密性和规范性得到充分的保证,赋予其应有的可实施机制和法定地位。在具体编制技术层面,想要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技术编制体系,则应该将量化标准、可管控要素以及执行程序作为其中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并根据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具体管理实施机制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促使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和可实施性。2.2促使精细化管理实现的核心。城市规划设计方面,技术管理规定无论是在环境内容、空间形态上,都要做相关的引导和指引。但在特定地区,特定环境管理上,可通过通过量化控制的方法适时地对某些重点区域和城市节点进行更为高效的控制和管理,是促使精细化管理得以实现的核心之一。例如,在城市的核心区域或者城乡的结合地带,采用量化的方法,根据参照中心不同的区位,进行建设项目的建筑密度、高度等方面的相关设定,强化管理的立体化和可操作性,进而使城市设计得以精准地落实和开展。当然,想要将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设计可以有效地衔接在一起,光靠量化的城市设计成果是不足的,要真正促使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的实现,还必须保证城市设计成果的法定化。例如,为了让城市设计成果得以法定化,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均在城市设计内容上做了相应的法律方面的制度化处理。日本通过设计特有的法律法规对设计内容进行固定;美国为了对设计质量方面的要素达到控制的目的,出台了城市设计导则和区划法进行设计审议;新加坡则将城市设计内容添加进了现有的法定管理平台中[3]。对此,想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为相关的城市设计内容提供一定的法律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使这些城市设计成果及其应用得以制度化和法定化,才是精细化管理得以实施的核心。

3基于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对策

3.1做好精细化控制要素体系的层次化建设。想要实现城市规划的精细化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做好精细化控制要素体系的层次化建设。所谓层次化建设,即是进行多层次的划分,在进行层次划分时既要充分考虑诸如总体设计、专项城市设计以及重点区域设计等有关空间形态的基本要素,又要对各要素进行正确的划分。就总体设计而言,其为设计要素的综合考虑。而对于专项城市设计,则是将城市空间、基建、景观等作为控制的要点,从而对其进行精细化控制处理。重点区域设计则是对城市空间、环境艺术甚至街道空间形态等重点突出区域空间进行控制和落实。在具体的层次化建设工作中,可以通过政府的控制和引导,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互补性及兼容性,突出核心的设计内容,进而达到对城市形态设计控制的目的。3.2把握城市设计中的刚性与弹性。城市设计的内容既有刚性又有弹性,两者之间的兼容互通至为重要。例如,设计缺乏刚性元素,只是做出框架性的描述,那么城市规划设计必然出现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此外,若是设计刚性过于突出,那么设计必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设计刚性的把握,要与设计弹性相结合。就设计的刚性要素而言,其主要是通过核心要素和可丈量要素这两者组成的;而设计的弹性要素,则主要是由提升要素和不可丈量要素构成的。相关部门在考虑刚性设计内容的可丈量元素的同时,还需要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保留弹性空间和提升空间,进而保证公共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3.3做好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系统化工作。除此之外,想要实现精细化管理,还必须使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系统化,这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核心部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城市管理而言,系统化的管理机制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对其是不容忽略的。对于公共空间的管控,应该对其界限做出明确的规划,做到规划的精细化;同时也可以强化公园、广场以及大型工程等开敞空间的设计工作,确保城市设计方面的管理要求能够落实在景观设计层次。与此同时,为了使整体与个别的空间形态能够连贯起来,促进实体建筑与城市空间呈现兼容的关系,那么在管理机制上必须充分利用城市设计的成果,对公共单位的整理规划做综合考虑,权衡多种利益关系,从而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在管控体系上最大程度地实现城市设计成果。

4结语

对于城市而言,规划设计的成效直接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通过精细化管理,使用量化、法定化的方法判定规划设计的优劣;在精细化管理中,讲求系统性思维,层次化管控,突出规划设计的刚性与弹性原则,那么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将会更加合理,进而促进城市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伟,万放.试论规划管理精细化对实现城市精致化的作用———以“后三峡时代的万州”城市精致化为例[J].重庆建筑,2017,16(4):7-10.

[2]MichaelRGallagher,王紫瑜.追求精细化的街道设计—《伦敦街道设计导则》解读[J].城市交通,2015(4):56-64.

精细化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精细化工;控制系统;生产过程

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精细化工作业模式对常规的生产形式带来严重的冲击,但由于该项生产方式步骤较多,且操作难度较大,使其实际应用范围较窄,同时由于技术限制,对该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带来诸多困难。

1精细化工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技术的优缺点

1.1优点。现阶段,精细化工的相关市场在不断变化,且新生产的产品持续寿命较短,通常在短时间内便会被市场淘汰,整体的更新频率较快,因此,该领域的大部分企业不会针对某一产品进行大批量的生产,由此,便对其新产品研发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为适应此种产业情况,相关企业会控制研发项目的周期,通过此种方式提高自身更新换代的速度。基于此,相关企业应优化在实际生产期间有关于数据收集整合的操作能力,并强化自身的数据处理效率,构建精细化工生产的框架,有助于改良生产技术。另外,为保证自身产品更新能力,以适应相关市场的需要,应利用计算机进行部分操作,根据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相应的作业标准设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路线,有利于提升控制系统的实际效用,使各项参数能够实现灵活变换,最终形成安全高效的生产控制过程。所以,精细化工生产期间,应强化对生产过程的柔性管理,以控制产品的生产时长,保证基本的作业效率,确保产品更新生产效率能够适应相关市场形势。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大多不会采用连续性的作业方式,实际进行产品生产期间,进行分批投料,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工序完成产品生产。此项生产方式在社会经济有效发展的背景下,结合相关市场形势的转变,朝着大规模的方向发展。一般情况下,产品的实际价值会随着使用材料的纯度产生波动,若对该方面的标准较高,生产期间便要结合用料的特性,采用不同的精馏形势,突出其非线性的特点。分批生产的优势在于,后续的生产活动可以借鉴上批次的经验,有助于优化产品生产技术。1.2缺点。在进行精细化工生产作业时,实际的作业步骤较多,且受到自动化程度的限制,以及各类的物理、化学反应,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由此,为保证作业质量和效率,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相关工作者在实际开展工作期间,会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作业环境中,以确保能够实时观察到生产状态。另外,在进行生产活动期间,若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工作人员未能按照既定规定管理温度或水,会提高各项资源的消耗量,不仅影响产品的品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安全问题。

2精细化工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2.1工艺分析。(1)配液环节,在进行该部分的作业期间,相关人员应事先准备好所需的物料,具体作业步骤有,加入适量的物料,通过管线加入相应的溶剂,使其得到充分的搅拌,然后借助氮气压力,将处理后的材料运送至反应釜中,在此期间,反应釜内正常情况下会发生放热反应,且表现较为明显,技术人员可根据产生热量的程度,合理调整运送的速度。(2)反应环节,该部分是整个生产过程中较为复杂,且不易操控的环节,具体作业步骤有,加入相应的材料,经过充分搅拌处理后,技术人员需控制计算机系统,向其中加入液碱。在此过程中,反应釜会发生放热反应,对此,技术人员需利用对液碱流量的管控,降低温度提升的速度。之后,需要借助相关设备将其运送到反应釜内,完成该步骤后,经过温度波动反应后,需借助重力,达到分离水的目的。(3)后处理工艺,具体而言,技术人员需要对上述工艺中分离出来的水做进一步处理,并采用相同的方式实施分离。完成全部工序后,需将有机物传送至相应的釜内,以实现有效结合,并实施干燥等相应的处理工序。2.2安全工艺设计。2.2.1物料安全。若想保证精细化工工艺的安全性,需使用可靠性较高的生产设备。对此,在设计阶段,需注重控制使用物料的危险程度,并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最大限度地消除危险因子,由此提高精细化工生产的安全程度。在进行该方面的安全设计时,应针对物料本身的危险系数进行整合,其中包括理化特性,引发爆炸、腐蚀性等内容为切入口,以此为前提,合理选用工艺设施、管道以及相应的检测设备等。借助对原料性质的了解以及生产的需要,科学选用物料,既能够起到防护、控制危险发生的作用,又可以控制后期运维的成本支出。2.2.2生产过程。在进行精细化工生产期间,会应用到大量的化工装置单元实施具体的生产作业,包括材料过滤、洁净、热导,以及对纯度的处理工艺,运用不同装置生产的产品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在针对该方面进行工艺设计时,相关人员需对实际的生产以及设计现状实施动态了解,以观察危险程度较高的材料变化情况,有助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降低生产活动对设备的损耗程度。同时,在进行危险系数较高的生产活动时,需根据现行的相关规定,根据易发生危险的环节制定专项的安全防护方案。例如某相关企业在开展磺化生产活动时,形成安全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材料的属性以及磺化试剂的腐蚀性和氧化性,其在生产过程中,会不断放热。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原料添加的顺序、数量、速度、搅拌以及后续的冷却处理等环节,都会引发高温的现象,进而发生安全事故。由此,在进行生产期间,相关人员应提高对监控反应釜的关注度,以保证该项活动能够安全稳定运行。2.2.3工艺装置。精细化工使用的设备与其他生产模式无本质上的区别,为确保生产活动的有效性,需要使用合适的工艺装置。而精细化工生产的产能较低,不同的产品使用的装置基本不一致,大部分为专属装置,此外,装置本身的制造标准极高,多应用在有毒、腐蚀性强、易燃易爆的生产活动中,由此,大幅度提高了运行风险系数,提高了对工艺装置的标准。在进行该方面的工艺设计时,应注重实用的材料、制造能力、装配作业的标准化等。另外,生产期间应用的装置,需根据生产系统安全标准选用相应规格的设备,如反应器、塔器等。其中制作材料应具备较高的抗腐蚀能力,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在工艺设计阶段,相关人员需综合考量装置的安全程度,以提高工艺的安全标准,保证生产活动的稳定性。2.2.4管道设计。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管道部件,其承载着高腐蚀性、毒性和易燃材料,而为保证生产的安全性,控制恶性事件的发生概率,要求在工艺设计阶段加设有效的防护措施。此部分的资金投入量较少,且作业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该部分是由多个部件连接而成的,其中的连接点极多,而这也正是危险系数较高的部分。另外,精细化工生产活动使用的材料较为繁杂,且各自的属性不同,若对管道的重视程度不足,极易引发危险事件。因此,对该方面的工艺设计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2.3车间工艺设计。对此方面的工艺设计涉及多个环节,具体包括对工艺路径的判断;明确生产形式后,需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作业过程,此部分较为复杂,如生产形式、反应器选用、材料运输等;整合生产需要的数据信息;物料以及能量计算;装置工艺设计,以确保生产设备的合理性;设计生产过程的全部环节;对车间和管道进行合理布局;生产活动中包含的非工艺环节需根据既定的标准进行;明确车间工艺设计的有关要求标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工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已经得到实际应用,并呈现出较好的使用效果,由此可以看出,设计模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有助于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固性和可控性,实现应有的容错功能,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佩佩.精细化工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J].化工管理,2018(15):146-147.

精细化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精细化

1绿色建筑设计

1.1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环保、舒适的居住空间,同时提高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将建筑物对于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绿色建筑这一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并且在建筑的整个全生命周期之内,用最低限度来影响环境的因素,达到高效率利用资源的结果。

1.2建筑设计绿色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伴随着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建筑业的发展也体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并开始向新的发展阶段挺进,然而建筑能耗占比越来越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都带来负面的影响。资源、能源作为不可再生品,就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说,它的利用率长期以来都非常低,如果不能加以充分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长久下去必将产生恶性循环,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此种情况下,绿色建筑设计便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建筑设计绿色化既充分合理利用了能源、资源,降低消耗和减少带来的损失,又保护了生态和自然环境,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2)从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来看,建筑设计是绿色化的根源。建筑设计只需消耗极少量的资源,却决定了建筑存在几十年内能源与资源消耗特性[1]。如果能够在初始的规划设计阶段就推进建筑绿色化,抓住问题关键点,便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效果。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之初就考虑如何在建筑中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它致力于将人为建筑融入到自然的规律之中,在不损伤影响自然的前提之下充分、合理利用能源[2]。

1.3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和本质

(1)绿色建筑设计坚持节能、自然、健康、经济及适应性高的原则。在建筑设计的各环节都充分考虑到能源的消耗,并尽最大可能的减少能耗。建筑设计绿色化在声音、光线、温度及室内外环境等方面极力营造一个既舒适又健康的高规格生活空间,格外注重对原生态的保护,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未来技术的升级换代,在设计时就提前为适应新技术的更新换代预留空间及操作接口[3]。(2)绿色建筑设计的本质,绝不是简单的将绿色技术和产品进行堆砌,不考虑其适用性的盲目应用,反而会造成新一轮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绿色建筑设计既要围绕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建筑使用中的体验与舒适性,又要发挥天人合一,充分的考虑建筑对自然、对社会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2精细化设计

精细化设计是绿色建筑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实现绿色建筑的最短路径。只有精细化的设计才能铸就真正的绿色建筑。设计师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如何让人在建筑里更健康更舒适。精细化设计要充分把握住户的生活需求,高质量、舒适度、人性化才是精细化设计的定义和出发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的运用,使设计者在初始设计阶段就能够分析、预测出项目在建成并使用状态下的真实表现,促进建筑设计向精细化设计方向加速转变。精细化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①设计流程;②工作方法。出众的设计品质需要整体和谐、局部精细来保证[4]。

2.1设计流程的精细之道

合理而有效的设计流程是实现精细化设计的前提和保障。精细化的设计流程应该包含前期项目研讨、方案制定、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服务、回访总结等几个环节。①初期的研讨主要集中在项目组对项目现状的考察研究,和业主讨论研究及设计任务书的明确;②方案的设计阶段包含整体布局的规划设计、景观方案的深化、多建筑方案的对比和分析、确认结构选型的方案、机电系统以及设备选型方案的确认等。方案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对多方案的对比分析,选择最合理有效的方案,从宏观层面上控制成本,效果往往最明显。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抓住每一个细节并仔细考量,积少成多,才能充分的保证控制好整个工程的经济性;③初步设计环节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功能、不同建筑材料的预订上,结构的计算、构建尺寸的确认,机电系统等;④施工图设计则包括建筑、结构、机电、总图、经济等几个大的方面;⑤施工的服务阶段主要任务是设计的交底、配合二次的室内外深化设计、协同出具设计变更、协助各阶段的验收和总验收等;⑥后期的回访和总结,应当安排工程使用后进行必要的回访,各专业写出总结性报告。这也是在为今后的设计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教训。

2.2工作方法的精细之道

精细化的工作方法使建筑设计不再只是孤立的一环。①项目设计配备精良的团队,这些设计者在设计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能够有效保证设计满足各方面的需求;②规划、景观、建筑、室内设计及商业策划并不都是孤立的环节,类似设计的配合能够充分完善项目的合理度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品质。在同一个项目中他们的工作是多学科的有机协调和同步互动,这也是一个出色设计作品的基本保证;③客户的参与。一个出色的设计是设计者通过和客户积极沟通、相互激发得来的。在符合各项法规的前提之下,合理的将客户的想法与要求融入到自己的设计当中是项目成功的一个关键。小处如果无法精益求精,大处就无法更上一层。出众的设计品质需要靠整体稳定和局部精细来保障。使建筑的每一处都能够让使用者获得最大的舒适度和愉悦度,这要求我们在细节上发挥到极致,在设计上一丝不苟、考虑周全,追求高品质。精细化设计是让设计品质提升、品牌形象树立的重要保障。

3结束语

总之,建筑设计绿色化、精细化已成为建筑行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它一方面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促进了人、建筑和自然的高度和谐和统一;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效益的充分协调一致。

作者:武宏 单位:山东省威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冯雅,高庆龙.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J].建筑技艺,2011,(Z6):64-66.

[2]丁海荣,杨延鹤.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商品与质量,2011,(10):30-31.

精细化设计范文篇4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施工深化设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近年来,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在我国许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都得到了有效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决算超预算、概算超估算等问题,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大生产和分工细化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其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结合有效促进了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使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科学性、可行性都大幅提升,对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1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设计人员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设计单位对工程项目设计的成本控制工作都不够重视,在设计人员的选择上敷衍了事,往往忽略了对设计者综合素质的考察,导致一些综合素质不达标的设计人员进入到设计团队,这些设计者通常将设计重点放在施工技术的选择、施工安全性的考虑等方面,而忽略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这就导致其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内容冗杂、工序繁复等问题,最终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给施工企业带来损失。

1.1.2建设单位对实地调研工作不够重视

在工程项目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了解施工现场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并做好相关记录,这样才能为设计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但是大多数建设单位对实地调研工作都不够重视,有的甚至忽略调研工作直接进行设计,这就很可能导致设计方案中出现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延误施工进度,造成工程施工工期拖长,最终导致成本的浪费。

1.2项目决策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大幅压缩工程投资

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一些项目负责人为了使自身负责的项目尽快得到批准,往往对工程投资进行大幅压缩,这虽然能使项目的审批通过率提升,并起到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但这只是暂时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资金缺失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成本来解决这些问题,显然,这种故意缩减工程投资的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1.2.2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

在进行项目决策之前,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并编写项目建议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该环节也很容易出现问题,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该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设备和材料的市场调研不仔细、对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法的认识不深入等,最终造成工程项目成本估算出现误差。

1.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3.1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偏低

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具有显著影响,由于一些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欠缺,对生产材料、设备、人员等的配置不科学,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也存在许多疏漏,这就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浪费资源的现象,最终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造价。

1.3.2成本控制工作未落实到位

在工程项目实际施工阶段,经常出现成本控制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其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与现实脱节、成本控制滞后、签证监督不到位等,这就导致在工程项目结算的时候出现一些额外亏损。

1.4竣工结算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最后阶段,从当前的现状来看,绝大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往往不计后果,采取不平衡报价、恶意提高收费标准等不合法手段提高工程造价,这就导致业主和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的时候出现纠纷,造成结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一拖再拖,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项目不能投入使用。

2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应用的要点

2.1项目设计阶段的要点

项目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为项目施工提供科学的设计方案,包括对施工流程的规划、施工图纸设计以及材料设备的选择等内容,设计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整个项目建设成本的投入具有直接影响,将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运用到该阶段的工作中,要求做到以下几点:①应采用限额设计的方法,对工程项目施工中各子项目的资金投入额进行限制,以免在施工中出现浪费成本的现象。②应注重对设计单位的选择,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设计单位,并从所有设计者中选择最优方案。③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对单项设计方案和综合设计方案进行对比、检查,分析方案存在的不足,并进行适当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形成质量最佳的设计方案。

2.2项目施工阶段的要点

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影响显著,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施工深化设计应用于该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中,要求做到以下几点:①应提高对工程变更协商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建立健全工程变更审核制度,确保权责分明,审核批准流程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这样才能保证其具备可行性。②应注重对经济效益的监控,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应在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基础上,对经济效益进行实时监控,并确定相应的备选方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③应在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阶段性管理目标,并将实际取得的效果与期望目标进行对比,从多层面、多角度找出偏差,并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从而实现更加的阶段性效果,为工程造价的控制奠定基础。

2.3项目招标阶段的要点

一般来说,招标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应提高对合同的重视度,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全面了解合同中的责任条款,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并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合同的签订,这样才能保证招标工作的质量。②应严格落实工程量清单和标底的编制工作,制定科学的成本定额,为工程项目施工资金的分配提供依据。③应注重招投标工作的合法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条款进行招标工作,所有招投标行为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

3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具体应用对策

3.1案例分析

某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由2栋楼组成,其中一栋为28层,另一栋为24层,两栋楼均设有两层地下室,该工程项目的总用地面积为9183m2,地下建筑面积为10802m2,地上建筑面积为31032m2,本工程项目的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经过审批后,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验收合格率为100%,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实行的是项目经理责任制,设有一个项目经理和多个管理人员,同时还设有技术员、质检员、资料员、材料员、安全员等下属岗位,所有人员各司其职,对工程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2成本控制具体对策

3.2.1树立精细化的成本控制意识

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精细化的成本控制意识,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转变,让企业所有员工都树立成本控制的意识,管理者应加强对企业“精细化管理”文化的宣传,号召所有员工将节约成本的口号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3.2.2做好成本目标的细化工作

要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首先就必须做好成本目标的细化工作,将成本核算指标及控制点进行细分,遵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企业的内控制度,着力解决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建立起审批、调整、执行、考核等精细化管理流程,实现精细化成本控制的目标。成本目标细化的规范流程如图1所示。

3.2.3提高成本管理体系的精细化

成本管理体系的精细化建设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项目团队,走“专业化”的施工管理道路,并成立专门的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检验试验等专业化分公司;②应实行以目标为导向的考核制度,注重对员工的激励,将管理责任与目标考核相结合。此外,还应当将规范性与创新性相融合,在企业内部设立节约奖、技术创新奖及超额完成奖等奖项,促进员工积极性的提升。

4结语

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树立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的理念,在成本管控过程中采取各项科学合理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作者:陈斌 单位:重庆机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南春瑛.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8):214,216.

[2]陈琪.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J].河南建材,2009(3):97~98.

[3]陈敬全.优化项目资源配置,精细化管理和控制项目成本[J].现代商业,2010(32):114,113.

精细化设计范文篇5

1移动基站精细化管理要求与电源差异化设计

根据相关的行业规范标准分析,明确其具体的条例对移动基站的电源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是该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移动基站本身的郊区站点显得较为分散,所以相关的供电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运维人员和设备配置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使得现行的规范标准无法满足当前的移动基站运维要求,所以需要适当的根据类型作出有效调整。传统的移动基站蓄电池的后备时间通常是按照具体的市电类型及基站的具体位置进行分类,但是这种的设计方案比较粗泛,根本达不到移动基站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实际需求。为了更好的体现出分类精细化,移动基站的电源设计应该进行差别化对待。移动基站电源设计通常会按照移动基站的重要性分为VIP基站、郊区普通基站及传输结点站等多种类型。依照站点的重要性,需要对维护路程、维护难易程度、市电类型等进行区别化对待,这样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目标。由于传输结点站的机房面积较大,因此涉及到的设备众多,所以开关电源基本上都是采用了分立式的电源配置;如VIP基站、市区和郊区等基站都是采用了室内组合式的电源配置;在室外的基站,重视优先选择,也就是直流远供建设的方式,但是具体的拉远距离不应该超过5km;超出直流远供覆盖范围之内的基站,需要依据具体的安装环境来选择合理的配置方式,从而确保实现最优效率;在楼顶上的基站,应该配置上一体化电源箱,而在其他地点的基站,则需采用一体化机房(自备电源)的设计方案。通过这种精细化的差异化设计,可以实现有的放矢,并且更具针对性的迎合精细化建设管理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运维的精细化考核。

2移动基站精细化管理要求与电源设计回访

移动基站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实施需要通过实际的验证分析其具体的应用价值,同时电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也需要经过适当的回访来确保其发挥出现实的使用效果,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将细节落实到实处,则可以通过具体的实施和运维反映出设计的好坏。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气象局对于风力的监测点基本上到达的最远区域是县城,但是风光互补点基本上都处于荒郊野外,为此,气象数据通常无法作为最基本的设计依据。在这种基站的电源设计方案中,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或者是居民的主观判断确定采用的风光互补建设方式,从而体现因地制宜的设计思维。经过相关的设计回访,可以明确存在超过20%的风光互补站点常常出现断站的情况,分析其具体的原因是本地区的风力资源存在着季节性和短时性,无法及时的提供风能补充,所以无法达到理想的稳定状态,同时由于风机属于机械设备,因此会因为磨损或者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后期的维护量增多。通过具体分析这些因素,所以无法实现大范围的推广,只能具有限制性的在山区和运维难度比较大的站点上使用,存在着局限性。

3移动基站精细化管理要求与电源设计的节能减排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广,根据其具体的要求,从2010年到目前,移动基站建设的过程中已经陆续开展过多次的节能技术试点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网络运行能耗,并且秉承着推广优化的方针政策,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结合相关联的案例进行分析,伴随着移动基站的数量逐渐增多,使得居民的用电开支也随之增加,由此为移动基站的运营商创造出主要成本,并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广东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资源相对丰富。夏季炎热,由于地处沿海,海洋性强,并且在东南部还会有台湾暖流经过,使得彩板房凭借着投资少、建设工期短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应用。彩板房会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而产生巨大的聚热效应,在广东省的夏季机房经过太阳直射便产生了较高的温度,因此空调的能耗始终居高不下,从而加剧了电能的浪费。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发现利用石化行业储油罐上的热反射涂料可以发挥出良好的隔热效果,适合在基站建设的过程中推广并应用。移动基站的建设中,有一部分电表会经过电力公司进行安装,另外的一部分则需要经由业主自己安装,其中包含了机械式电度表、电子式电度表等多种类型,产生的电费需要经过专人到现场进行抄表,因此工作的任务较为繁重,很多时候还会因为交电费迟缓引起基站的断电现象。由此可见,在各个移动基站设置上一套可以实行多路监测的智能化电表,能够实现对市电、油机、电源等具体耗电量的分别监测,通过将相关的信息纳入到动环监控平台实行统一管理,并且根据相关的基站用电量数据,建立起具体的控制指标,对于实现移动基站的精细化管理和节能减排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4移动基站精细化管理要求与电源设计的投资把控

对移动基站的投资实现宏观管理,需要建立合理科学的项目设计方案。针对相关设计方案的制定,还应该作出可行性研究,这是保证项目建设具备合理性及正确性的关键。通过可行性研究能够为投资方向和计划提供重要依据,确保实现基站建设合理投资的重要辅助手段。这种合理的投资计划也是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设备单价与相关的费率选取是编制好可研投资的重要依据,为此经过适当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减少因资金不足和投资浪费所产生的问题。强化整个过程中的准确性及合理性是实现基站建设投资宏观管理的必然要求。通常情况下,在基站建设的过程中,设备单价都是采用了上年的采购价,但是还是需要根据市场的行情来加以修订,近年来,电源设备的价格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如果仍旧采用高效模块混插的方式,则会产生更高的成本费用,不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要求根据具体走势作出综合判断,也可根据施工合同单价预算进行反推估算,积极的修正估算费率,确保其更加准确且符合实际。

5结语

移动基站的电源设计应该从上述提及到的多个方面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还需要优化考虑合理科学的建设方案,确保在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及时与运维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积极总结运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进具体的设计方案,将每一个步骤落实到实际,积极配合建设单位从施工到监理的具体流程,从而体现出设计方案的最优化。

作者:任占锋 单位: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马娜,阮勇,李卓.移动通信基站负荷分析及供电系统优化[J].邮电设计技术,2015(5):89~92.

[2]张福顺.基于物联网的移动通信基站电源管理系统[D].河北工业大学,2014.

[3]母晨光.移动基站的通信电源系统设计方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8):64.

[4]师明.移动通信基站项目风险安全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精细化设计范文篇6

1、电力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是国际工程建设普遍使用的管理理念,也是我国电力工程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视的一个工程管理方式。如今,世界经济全面萎缩,中国经济增长相应放缓,电力行业供应过剩、竞争愈演愈烈,电力设计院的体制亟待改革,无论是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国家的长远利益来看,电力设计院转型总承包工程公司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2、电力设计院拥有的设计资质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设计院承接总承包工程能力的认可。由设计院牵头进行的电力项目总承包,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够将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在源头上控制项目造价,使得利润最大化;同时,与施工单位、设备制造厂等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设计院也更熟悉国家电力行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更能够准确的把握核心技术的应用并进行项目优化,以减少投资。3、由设计院牵头运用总承包建设模式的管理优势:(1)强调和充分发挥了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避免由于分别承包造成的管理上的不善,体现了整体规划建设的理念。(2)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克服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上的限制,积极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以符合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的约定,从而有效的降低经济损失,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3)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

二、总承包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探索

(一)制定成熟可靠的工艺方案

价值工程的重点在规划和设计,而发电厂的价值工程则由电力设计院决定。电力设计院不再是传统的画图员,而是发电厂的研发人员,在规划阶段、设计阶段,设计院不断地寻找、开发出最佳最适合的技术方案,提高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一旦设计完成并施工,建设工程的价值就基本决定了。成熟的工艺方案是进行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前提,假如说在执行总承包项目的过程中制定了合理完善的施工工艺,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质量。在制定了工艺方案之后需要进行认真的研讨,确保方案中的施工工艺能够顺利地完成,同时相对造价最低。在实施完成后,对方案的执行情况,预算和结算对比,实施过程的难点控制等保留完整的记录,为以后新工程投标和建设做好良好的技术积累和方案挑选的依据,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实现精细化管理。

(二)提升过程精细化管理理念

总承包项目中往往需要依法订立大量的合同,如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工程监理、调试等分包合同。设计院主要通过分包合同与各参与方发生关系,同时对建设方负责。为了实现较好的投资效益,对设计院的项目管理团队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电力建设总承包管理是全过程管理,包括建设的资源、资金、人力、技术和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等。在建设过程应更多地采用限额设计、限额管理,严格执行合同范围管理,尽量避免合同交叉、合同增补的情况。例如,在制度上制定合理的总承包实施细则、详细的设备材料管理档案、制定详细的合同分工界定档案等;在执行中增加监督管理环节,增加培训,树立责任意识;在整体工程或任意子项结束后增加后评价管理,增加对子项工程的总结,为其他项目投标方案及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细化质量工作

我国电力建设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制定了终身负责制,也就是设计终身负责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及材料终身负责制,该理念贯穿到每个项目各个环节中。因此在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设有专门的质量检查、质量复查等环节。由于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返工或者是重建,很可能延误整个项目的建设工期,增加工程不必要的费用。在设计阶段,每个工程设计进行到一定阶段时组织相应的设计审查,比如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30%检查、施工图60%、施工图90%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质量问题。在施工阶段,与各质监局及相关部门提前进行沟通,提前发现问题,质检后积极进行整改,同时应尽量避免因施工责任范围的争议而引起整改范围的扩大,细化和切实明确各分包单位责任分工范围及整改范围。

(四)进度管理的优化

目前国内的发电项目建设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通常会出现边设计边建设的常态,在总承包项目中设备的采购、设计、建设重叠情况更为显著,同时也是矛盾冲突的主要表现。以设计院为龙头的总承包工程公司,通常设计部门、采购部门及施工部门可能均为公司内部的平行部门,在配合上相对还比较简单和粗犷。在建设过程中哪部分的矛盾较多突出就需要将问题凸显在上级领导或者部门,靠更高级别的领导或者部门协调解决此矛盾,为此也会出现大量集中加班、赶工等现象,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因此在总承包工程中设计院应设置专门的计划部门,在编制总承包工程的进度时,应平行交叉安排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使设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及试运行、资金计划安排等进度相互合理协调,矩阵式管理模式对进度管理更为有效。

(五)设备材料采购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工作

在发电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设备材料购置费用在工程总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约为41%。发电厂中设备材料品类繁多,工艺结构特点差异较大,采购设备的品质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因此设备材料的采购显得尤为重要。在设备材料的采购中设计院应该根据总承包工程制定详细的采购流程,严格把控设备材料供应商的资格审查,及时做好以往工程设备材料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反馈,从而对设备材料供应商的名单进行及时更新,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优胜劣汰,有效地控制短名单,优化合格供应商,确保设备材料充分满足建设方的要求。另外在招投标过程中做好严格和细致的评分标准,包括商务和技术的评分标准、总分占比以及评分细则,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干扰评分结果。

(六)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作

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必须遵循合法性、真实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实效性的原则。现场签证是完成工程结算的一个重要的而依据,按照合同的约定,现场签证必须同时具有发包人、承包人、监理、施工单位、调试单位等相关单位现场负责人签名方可有效。若发包人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增加工作内容,这些更加需要及时地进行签证,该签证应由发包人的相关专业工程师、总工程师等签名,且在签证中要求能够对更改的内容、原因及依据、工作量和费用等进行认可,只有在认可并签字之后才能够实施并进行工程结算。在必要的状况下还可以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保持现场的证据,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作更有利于项目的最终结算,在执行过程中控制造价。

三、结语

电力总承包项目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而电力设计院在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电力设计院进行总承包工程是一个发展趋势,既能够在保质保进度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又能够为设计院带来新的发展生机,但是设计院在进行总承包工程时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最大化的实现企业利益,实现设计和管理的完美结合。

作者:严雨思 张炜玮 张雷 单位: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何清华.现代工程建设:精益项目交付与集成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张源滨.精益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中国电业技术,2013(11):138-142.

精细化设计范文篇7

关键词:农业园;农业气象;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智慧农业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推动农业的发展,我国也在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作物的生长环境、各类要素均与气象有关。科技的进步发展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进行环境要素的采集,并且人工干预作物的生长环境,在北方也可以种出南方作物。现可设计农业园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将农田小气候站资料同气象预报预警等各类服务综合到一个平台,实现实时监控,及时获取精准的气象预报预警和相关的灾害预防措施,专家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远程指导等,为农业园区作物的生长创造最优的气象条件。

1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硬件主要使用农田气象站进行环境要素的测量,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终端,再通过移动端APP进行各类资料的调用。

1.1农田气象站概述

气象站是用于实时监测环境变化且做出相应预警提示的监测仪器。进行地面气象监测、储存和发送监测数据,能够根据需要将监测数据转换成气象信息或编制成表格、曲线等表现形式的地面观测装置。农田环境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分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并提高产量,相反则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领域也有了重要的发展,通过田间小气候气象站等科学监测手段控制田间的气候,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1.2农田气象站的组成

农田气象站由数据采集器、温湿风测量单元、铂电阻地温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总辐射传感器、光和有效传感器、净辐射传感器、冠层温度(红外)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电源(太阳能)部件、通信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机箱、GPS校时模块、存储设备、观测杆体(或观测塔)等组成。主要用于完成所在站点多层温、湿、风的梯度观测,多层土壤温湿度的测量,辐射测量,降水观测,叶面温度、二氧化碳的测量,及其计算、存储和数据上传。所有要素最后都由主采集器获取,进行标度变换,计算出瞬时气象值、导出量,统计出最值、极值、最值出现的时间、极值出现的时间。

1.3农田气象站通讯模块

1.3.1采集数据的传输方式自动气象站可通过RS485/RS232、以太网、GPRS/4G3种上传方式传输数据;多数农田气象站使用无线传输通信方式,即使用GPRS。同时计算机可以通过有线和近距离无线的方式同时连接多个气象站,组成一定规模的监测网络。1.3.2采集数据接入网络通信模块与采集器相连,采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讯模块进行上传,传输到终端服务器。实现将传感器数据接入到网络的功能,让农业园中的数据可以“说话”,之后再通过相应的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让农业园变得智能化,管理便捷高效化。

2系统软件设计86

2.1软件整体框架设计

系统将农业园中的环境要素通过气象传感器进行采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根据服务器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农户提供精准的操作提示服务。平台可以及时获取当地的天气预报、气象预警、农业专报等农业气象服务。用户通过不同身份登录系统,获得相应的权限,可在系统中进行不同的操作。本系统属于物联网农业领域应用的范畴,系统架构与物联网的3层架构体系相同,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数据网关接收到现场传感器的数据通过TCP/IP协议与系统的云平台服务器进行通信,通过利用设计Scoket端口,完成数据的接收与发送。

2.2用户管理模块

2.2.1公众用户模块普通用户模块向公众展示本农业园区的要素情况,无需登录,可任意浏览APP上的各类信息,权限仅限于浏览。保留注册入口,通过注册进行身份的验证,通过后可以成为其他身份,进行相应的操作。2.2.2专业用户模块农业园区的种植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付费人员可以浏览系统中的所有资料,并且可以对数据进行下载。当预报、预警等信息时,也可以实时推送给用户。并且用户有权限查看园区的实时监控。2.2.3管理用户模块气象部门专家或者专项服务对农业部门专家等用户负责提供农业园区所在地区的精准气象服务,具有预报、预警、农业气象服务等的权限。可以对的资讯和服务产品进行审核、修改、删除等操作。2.2.4决策用户模块政府减灾办、环保、农业农村专项服务部门等用户可以在系统上当地的农业决策、为农服务政策,提供最新的政策信息,为农业园的发展提供政策的支持保障,使农业园可以适时根据政策进行相应的整改。

2.3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分为以下方面进行数据保存,采用MySQL数据库进行存储。2.3.1用户数据表用户数据表根据用户的身份不同进行管理,需要录入ID、用户名、密码、手机号、身份权限信息。每次登录时通过验证身份权限信息对用户分配操作相应的操作权限。设置字段包括ID、用户名、密码、身份权限、手机号码。2.3.2环境要素表环境要素数据表中保存农田气象站采集到的各项环境要素数据,也是最基本的农业园种植区中的要素数据,这些数据需要按照时间进行每分钟各传感器采集信息的存储,在存储时需要将时间作为主键进行保存,不允许有重复的分钟。设置字段包括ID、时间、各传感器要素。2.3.3气象预警信息表气象预警信息表内存储每次的预警信息,记录存储时自动设置ID,ID自动递增,并设置日期字段,后自动将的时间进行截取,存入数据库中。设置字段包括ID、信息时间、者用户名、内容。2.3.4气象预报信息表气象预报信息表的存储与预警的相同,即每天的预报信息,记录存储时自动设置ID,ID自动递增,并设置日期字段,后自动将的时间进行截取,存入数据库中。设置字段包括ID、信息时间、者用户名、内容。2.3.5为农服务专报表为农服务专报存储表存储的为农服务天气预报或者其它农业相关的服务专项。设置字段包括ID、信息时间、者用户名、内容。2.3.6专家建议信息表专家建议表存储农业、气象等专家根据本农业园的数据、气象预报预警、各项政策等信息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指导。设置字段包括ID、信息时间、者用户名、内容、相关领域。2.3.7农业园区警报信息表农业园警报表中存储监测到的异常数据记录,设置字段包括ID、警报名称、警报时间、警报详细内容。2.3.8政策信息表政策信息表中存储政府、农业部门等颁布的政策性措施。设置字段包括ID、政策名称、颁布时间、有效期、政策详细内容、录入者用户名。

2.4系统前端功能模块

系统主要功能是为农业园的农作提供服务,首要功能就是满足农作劳动者、管理者、农业园经营者的需求。从农业园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进行功能模块的设96计和划分。系统所提供的服务皆是围绕农业,并且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人力物力消耗,在满足生产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为劳动者减轻负担。2.4.1实时气象预警服务功能平台与气象服务紧密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获取实时的气象预警。农业生产对天气具有极强的依赖性,最近几年经常出现极端天气,气象预警服务通过短时临近预报的分析结果预测灾害,及时地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避免农业灾害的出现或者是将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降到最低值。2.4.2远程监控功能系统的另一大重要功能就是可以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农田的实时监测。实现24h实时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农田状态,对气候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分析。2.4.3气象预报服务功能气象预报服务可以在页面最上方以文字形式滚动播放,点击可以在新界面上显示全文。如有天气过程,预报栏会通过变更背景颜色进行显示,以提醒用户注意天气变化。2.4.4环境要素信息查询功能提供环境要素查询功能,与实时监控模式不同,实时监控仅显示当前的各项要素值。本功能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提供条件查询、模糊搜索等功能,方便用户对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并可以实现数据导出功能。2.4.5环境警报功能对环境数据实时监测,当要素值发生突变、超过各传感器探测的极值、数据缺失、存储失败这类异常时,立即向相关用户进行信息推送。2.4.6专家指导与时事政策专家通过本功能进行农业方面的技术指导,向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支持,解答农民的疑问。提供最新的农业新闻和与本农业园相关的最新政策,为农民朋友提供了实时资讯的学习平台。2.4.7数据分析功能提供数据分析功能,用于数据的图形化,可以制作各要素的变化图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计算图。通过图像可以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单项要素的变化规律等,并且图像可以导出,上传给专家,使其有针对性地做出进一步分析,并提供有效的方案。

2.5系统后台管理

系统后台由管理员进行维护管理操作。需要对系统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管理,包括用户信息管理、前端各模块信息管理、系统日志管理。2.5.1用户信息管理这是后台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可以进行用户身份的核实、审批,对用户的权限、密码、信息进行删除、修改等操作。只有系统管理员级别的身份才可以开放用户信息管理功能。2.5.2前端各模块信息管理对前端模块所记录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的功能。对实况气象预警、气象预报服务、环境要素信息查询、环境警报、专家指导、时事政策等模块所涉及的信息进行管理,可以对其中内容进行修改,是最高级别的权限。2.5.3系统日志管理系统运行后会有相关的日志文件,普通用户无权限进入后台查看系统日志,仅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查看。日志记录的内容有各用户的登录信息、登录IP、访问的模块、进行的操作等。管理员可以通过日志查询确保系统的安全。

3结语

在农业现代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下,各类智慧农业的系统相继问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在农业信息化的各个领域,均有很大提升空间,继续加大技术的研发,向农村地区普及信息化技术,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种植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3,36(24):38-39,42.

[2]徐晓雨,张旭,朱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监控系统设计[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5):100-102.

[3]王柏林,朱成欣,阳艳红.农田小气候自动气象观测系统[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3,30(04):1-3,7.

[4]宋中玲,张静.新型自动气象站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测试方法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8,39(07):78-81.

[5]靳鹏,王本革.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智能传感器接口板的原理及实现[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0,27(02):35-40.

精细化设计范文篇8

[关键词]精细化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策略

近年来,城市现代化发展趋向明显,大量人口向城市涌入,这就使得人们对城市的建设和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个城市都加大了在更新规划方面的投入,但部分城市的更新规划理念相对落后,导致整个城市规划设计面临着很大的困境。随着精细化城市设计构想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了这一设计概念,以充分精细化设计概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来完善城市的建设服务水平,推进其现代化发展。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各个城市都应该加大精细化设计理念的推广和应用。

1精细化城市设计概述

1.1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理念最早诞生于日本的汽车制造行业,具体指的是在生产质量和效率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和产值。随着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链条中的方方面面都应用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人们通过专业化、大规模的方法应用,对全部的细节加以精准把控,形成了扁平化的系统框架。

1.2城市精细化管理

城市设计中的精细化概念融入,使得在城市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相应的设计目标量化和细化,也就使得在城市设计和规划工作中,可以更进一步细分每个部门的分工,形成层层细分的城市设计管理模式和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部分发达国家为有效应对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采用了精细化城市设计的理念,且结合城市的发展需求,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对城市设计和规划的全过程给予了监督,形成了层级化的技术体系。

1.3城市设计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关系

城市设计与精细化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在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下,城市设计目标更容易实现,有了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法的指导,如果城市规划设计中能够充分融入精细化概念,就可以使得城市设计和管理的实效性、科学性更为突出。因此,任何城市设计工作中,为发挥精细化城市设计理念的作用,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策略制定的过程中,应该以城市设计作为前提。

2我国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2.1大拆大建的方式重现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人们对城市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城市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新与规划,但除了部分需要保护的文物或者建筑物,大多数城市都存在一次性大面积拆除的情况,大拆大建不仅造成了城市更新规划中的资源浪费,更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对一般的城市规划而言,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思路更为适用,但因为在各项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时往往涉及土地平整环节,在土地平整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拆除和改建。

2.2原居民被完全迁离

在城市的更新规划过程中,更新规划范围内的全部居民都需要完全迁离,以保障正常的更新规划工作。在精细化城市设计概念下,原居民被完全迁离,完全不符合这一概念,给城市的更新与规划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整个更新规划的投资大、周期长。

2.3城市更新缺乏公众参与

城市更新规划工作中,只有保障了公众的参与度,才可以提高城市的更新设计水平。但就当下很多城市的更新规划现状来看,规划部门在确定城市的更新规划方案时,直接是由专业设计人员来确定的,并未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很多居民并未积极参与到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来,甚至对城市更新方式存在诸多的不满,主要是由于更新过程中涉及大规模的房屋拆迁,破坏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环境,且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3城市设计方法

3.1设计目标策划法

对各个城市的设计工作而言,可以选择的设计方法是非常多样的,不同的城市更新要求下,所采用的设计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设计目标策划法是非常有效的设计方法,通过目标策划为基础开展的设计工作,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更为理想的环境条件,满足城市人们的诸多服务需求。设计目标策划法在早期的城市更新规划中更为常用。

3.2城市空间组织法

空间形态是城市规划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专业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城市现有的资源,结合其总体的更新规划要求,来确定最佳的空间形态。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其空间形态是否合理,都将关系到城市设计的质量,如果在城市更新规划中采用的是城市空间组织法,就可以通过视觉秩序分析、图底分析等来创建美观、独具特色的城市环境。

3.3城市要素整合法

任何一个城市都包含很多的构成要素,根据城市要素的种类划分,包含了实体要素和空间要素,其中,建筑、市政工程、城市雕塑、绿化等都属于实体要素,而街道、广场、绿地、水域等则属于空间要素。在利用城市要素整合法进行更新规划工作时,应注重这些不同要素的整合,以通过全面整合来形成不同要素之间的协调,进而在城市内部构造独有的三维形态。

4精细化城市设计推进城市更新规划的策略

4.1框定总量规模

针对精细化城市设计在城市更新规划中的应用,应首先进行总量规模的框定,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有容量控制的要求,一旦其容量超出了城市本身的可承受极限,将会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因此,对每个城市的更新规划而言,为对发展规模加以适当控制,需使得所框定的总量规模可以符合不确定条件下的弹性增量空间、可预见技术条件限制的要求,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预期生活质量目标的约束下,确定最佳的规模。不同的情境条件下,在容量限制的过程中,应符合以下标准。符合规划期的总体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可供开发的资源环境限制范围内。专业设计人员在利用精细化设计理念下,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目标达成情况、资源环境配置和利用条件,设计不同情境下的对应评价标准,以空间容量作为前提,在充分综合人的主观感受的条件下,建立完善可行的人居环境承载力、设施承载力、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在所有的更新规划过程中都应该以该评价指标作为基础,评估不同更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4.2统筹片区增量

当从根本上框定了城市的发展规模以后,就需要对城市的更新规模加以适当控制,因为一旦城市的更新规模过大,将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威胁。因此,精细化城市设计理念下,同样需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增量分配机制的建立,推进差异化增量分配的实施,使得城市内的全部土地资源均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从当下我国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来看,一些城市在积极探索基于现行容积率计算政策的片区空间增量分配方法,这一增量分配方法强调的是以发展规模约束条件为基础的拆除重建用地规模、空间分布的增量开发对策。某城市更新规划中,为满足片区增量的统筹需求,并对更新规模加以适当控制,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分配策略:(1)加强对城市结构的优化,且根据城市需求划分重点的更新区域。城市结构的优化是为了使得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能够构建与城市行政资源相结合的集中空间地区,当此空间结构与市场意愿达成高度一致以后,就可以推进城市扩张的有序进行。(2)始终坚持公共优先,在更新规划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上一层次的规划要求,根据城市片区内的设施完整性程度,优先在城市内部确定公共设施区域。通过结构强化与公共优先原则在城市内的融入,从城市土地中筛选出存量潜力更新用地,并将这些用地纳入拆除重建的区域。(3)优化城市形态,实现分区增量的统筹,这一部分工作开展时,专业的设计人员应遵循人性化的要求,在城市内构建多元化风貌,从城市空间结构、功能结构的角度来对城市更新规划加以适当的调整,如果在城市内有“特殊政策区”制度规定,可以从该政策区域中划定出个别区域。

4.3完善配套服务

对城市更新和规划工作而言,一切的更新和规划进行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城市服务。因此,精细化城市设计理念下,各个城市的更新规划工作中,都应该注重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加大在配套设施方面的资金支持,使得城市现有的配套设施可以完全满足当下城市的发展需求。完善的配套服务使得城市的功能效益和服务水平都大大提升,但因为各个城市的发展规模不同,且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人们对城市配套服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专业设计人员在更新规划的过程中,应规划公共设施配套标准且该标准应超过既有的规划水平,以国内先进城区的规划作为参考依据,将配套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在常住人口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保障城市内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更广的覆盖面。

4.4强化支撑系统

精细化城市设计理念在城市更新规划中的应用,同样要有强大的支撑系统支持和保障。事实上,城市更新规划的难度系数较高,专业设计人员要考虑多方面的要素。精细化城市设计理念虽然是一种相对先进的设计理念,但其在当下很多城市的更新规划应用中尚未得到完全推广,因此,要提升城市更新规划水平,发挥精细化设计的优势,应注重支撑系统的优化,给实际的更新规划工作以足够的支撑系统保障。比如,城市可以进行用地整合和功能调整,构建完善的城市公交网络系统、慢行交通网络、道路交通体系等,以保持城市交通与当下用地需求的协调性,在城市交通网络日渐完善的过程中缓解当下城市所面临的压力,使得城市交通可以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便捷。当然,城市支撑系统强化的过程中,还应包含政府服务体系等的优化,使得城市内部全部的市政基础设施都能够在上层次规划落实的基础上开展,保障片区发展规模与设施需求的一致性。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无论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还是其服务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但城市更新规划的难度系数较高,涉及要素繁多,为保障规划更新的有效性,各个城市都应该积极将精细化设计理念应用于更新规划的全过程,通过全方位的设计来提高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旭光,唐文哲.以精细化城市设计推进城市更新规划工作探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8(22):113.

[2]褚冬竹,魏书祥.精细化城市设计思路与方法——以“行为—时空—安全”视角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2):33-38.

[3]魏书祥,褚冬竹.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为例[J].建筑实践,2019(2):38-39.

[4]余晓斌,韩昌进.地铁盾构区间隧道施工风险分析与控制分析[J].建筑技术研究,2020,3(8):124-125.

精细化设计范文篇9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问题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1系统开发背景

某公司是属于异地办公形式,销售客户部分在北京,技术部在桂林分公司,协作进行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网络平台的开发,该平台在开发过程中有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所有需求都是总公司逐步设计完善出来的,一边开发一边修改的过程,所以整个开发过程,需要北京公司的市场和规划人员和桂林的技术开发人员密切的高频率的交流,同时,因为该项目是个很庞大的门户网站,包含几十个子网站和独立的小系统,在研发过程中,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又出现更新的问题。尽管公司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强化管理,但由于庞大的系统和有限的人力,总是不能很好的解决。

对此笔者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来设计一套适用于当前这种情况的问题管理系统。随着在开发应用完善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该系统大大的减少了问题管理中的各种不足和低效率的情况,提升了项目开发速度,同时对于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细致应用,使得该系统逐步拓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大型IT公司应用的大型平台。

2基本设计需求和开发步骤

北京实创信通公司自从其2007年成立以来,就接受总公司委托,一直致力于面向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创新园等几个高科技园区的综合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由于该公司采取市场部在北京,技术部在广西桂林分公司,两边协同开发的模式,因而在市场和技术以及技术开发本身对需求的实现程度等多个方面出现问题,尤其是大型平台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各类问题,数量和种类繁多,因此,公司很有必要设计并开发一套专门针对此问题及任务管理的系统,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该系统的开发和设计经历了4个步骤,第一,分析实创公司当前项目开发过程中对于各类问题处理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其他相应问题,第二,针对现状设计问题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第三,设计问题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和表现形式。第四,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设计相应的参数指标和内部绩效管理体系。

利用内部管理系统以科技驱动型实现成本管理的发展步骤:

第一步:问题管理。

包括问题的提出,备案,问题的分配,问题的确认,问题的限时解决,问题的评论和交流,问题解决结果的提交,问题的验收,验收失败的流转,问题类型的统计,解决问题花费的时间,责任人完成情况评价等功能。可以实现对于公司所有问题的精细化管理

第二步:计划管理。

包括计划的制定,整合、修改、流转、批注到确认和,分配,确认,自动统计和总结全程在线流程,可以大大节省计划阶段的耗费时间,节约成本

第三步:流程管理。

包括对项目实施流程的多元化定制以及流程固化,对于控制点的验收和对整个项目的进度把控等功能,可以避免对于流程的执行经常出现问题的情况等

第四步:成本管理。

包括公司日报,周、日工作时间统计查询,周、日成本自动核算查询,项目日成本核算查询,项目成本自动预警,项目成本效益自动计算查询,项目成本多维度查询,个人任务成本查询,公司周度月度成本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可以全盘清晰化掌握公司的全部环节的成本。

第五步:绩效管理。

包括个人详细工作及耗费时间列表,请假管理,会议管理,身份管理(专职,兼职,临时等),个人超时任务及提前完成任务自动统计,个人绩效分自动统计等功能,可以清晰有依据的评估出员工的价值度以便真正在保证公司效益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所产生的价值落实对个人的激励,产生促进作用。

第六步:发展管理。

建立起完善的项目效率库,记录公司已有项目所有步骤和功能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和完成人员以及相关技术水平,根据设置的百分比值,自动估算同类项目应该提高的效率和完成时间等,可以使得公司发展按预定的轨道进行,实现自笔者激励功能。

3问题管理系统的初步参数和流程设计

3.1任务管理的流程是

提出任务——确认任务等级和紧急程度——分配给主管——主管分配给技术员——确认任务以及具体完成时间——完成任务的过程或者阶段性报告——完成任务并申请主管验收——主管验收成功则提交总监验收——主管验收失败或者提交了修改意见则任务返回未完成状态(要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如任务失败还是需要完善)——继续完成并提交验收申请——主管验收成功提交总监验收——总监自己验收或者委托某人验收并进行评定——验收完成后正式交付任务——任务归档。

3.2任务管理的状态有

状态有:提交任务——任务性质确定——第一次分配任务(总监)——第二次分配任务(主管)——确认任务(包含完成时间)——进行任务并阶段性汇报(通过现在的日志或者跟帖实现)——申请主管验收——主管验收并提修改意见——确认修改意见(包含完成时间)——进行修改并阶段性汇报——再次申请主管验收——循环该过程——主管验收成功并评定改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提交总监验收——总监验收或委托某人验收——提交修改意见并分配给主管——主管二次分配给技术员——技术员确认修改意见并上报修改时间——循环该过程——总监或总监委托人验收成功——总监签字提交交付——任务日志评价。

3.3任务变更的情况

第一次提交任务——走任务流程——任务出现变更或者需求变更——在原有任务下进行跟帖——该变更任务由总监进行第一次分配到主管——主管第二次分配到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确认需求并上报时间——该新确认时间自动更新原任务完成时间(但不删除原先提交的预期时间)——进行任务并阶段性报告(通过日志)——提交主管验收——走任务管理流程。

任务变更的简单的说,就是在原先的问题的那个帖子下,再加一个跟帖,并以这个跟帖作为重新任务分配的的任务。

3.4问题管理的流程

问题管理的有些区别,就是多了一两个环节主要是:

①提出问题(可以写重要性和紧急状态,但是不是确定状态)——②问题的分类和重要性的确定(由总监确认,如该问题是属于无效问题还是有效问题,还是暂缓解决问题,以及该问题的重要性)——③问题的第一次分配给主管——④主管对该问题的第二次分配给技术员——⑤技术员确认该任务以及完成时间——走任务管理流程——主管验收——总监验收——问题提出人验收——总监对该问题的归档和分类(如个人责任问题,还是非责任问题)——问题终结——记录该问题整个流程——将该问题记录到责任人的个人文档。

3.5时间管理

就是对于完成时间,由责任人或者主管提交的时间,假如笔者觉得不合适的话,可以进行修改,修改后,再交给主管以及责任人进行确认。

3.6涉及到的管理

①任务管理;②问题管理;③时间管理;④问题的性质管理;⑤任务的过程管理;⑥任务的交付管理;⑦问题和任务的归档管理。

4功能模块设计

该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是从以前以文档处理和工作流为主的管理方式,发展成为以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强调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协同化的办公和服务,以问题和任务(计划)管理为主要应用的功能。创建一个共同使用的办公平台和集成的办公环境,使所有的办公人员都在同一个桌面环境下一起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电子化协同工作与知识管理。具体来说,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修改,确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的构造设计。

5问题管理系统应用条件及初始步骤

该系统是专门针对IT企业进行设计的,其需要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电脑,而且在工作期间一直处在开机状态,这样才能保持系统一直处在激活状态,并对员工的相关工作进行精细化的把握和控制。下面是该系统初次使用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1)该系统默认保存帐号密码,登录一次后,下次使用时候不用重新登录,建议大家作为自己电脑的主页,若是在外面电脑上使用的时候,则每次用完必须退出登录。

(2)每次打开页面后,最上方显示的是两个栏目是“笔者未确认的任务”和“笔者未完成的任务”。

(3)提出问题(任何人):就平台以及管理管理,经营上出现的任何问题,注意提问题的时候标明期望解决时间,同时最好上传问题截图图片。

(4)分配问题解决任务(总经理、副总经理或技术总监直接分配或委托部门主管分配):分配问题之前和责任人协商好大致的时间,分配的时候直接到具体的责任人,协助人以及完成时间。若有必要,需要对问题做一些分析说明。

(5)确认任务(任务责任人和实施人):任务责任人到系统确认自己的任务已经接收。

(6)完成任务(任务责任人和实施人):接收到该任务的所有人都完成任务并提交任务完成,由任务责任人提交验收申请。

(7)第一次验收(任务分配人):由分配该任务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或技术总监等委托部门主管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提交。验收失败后进入“验收失败问题”,验收成功后进入第二次验收流程。

(8)第二次验收(问题提交人):由问题提交人员对问题解决的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失败后进入“验收失败问题”,验收成功后进入已经解决问题,问题结束。

(9)问题解决的过程情况汇报可以通过“写日志”来记录。

(10)对安排的某个任务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用发表跟帖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战军.吉粮集团收储经销有限公司精细化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徐松杰.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方法及其应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

精细化设计范文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学;精细化;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素质教育背景下,鉴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粗放型教学模式,教师开始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实施了精细化教学模式。所谓的精细化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进行细致的分解,并将教学目标进行细分、量化,进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将教学目标进行逐个落实,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1]。

1.初中化学与精细化教学

初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培养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精细化的教学模式,就是最为重要的实现途径。具体来说,在初中化学自学的精细化教学中,首先就是要做到“精”、“巧”、“细”。所谓的“精”就是指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将课堂中的知识精华进行有效的集中,要求教学内容必须要精要,进而使得结论更加精准;所谓的“巧”则是指教师在实教学中,必须要通过巧妙的设计,确保教学的节奏要保持自然;“细”则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学步骤必须要进行细化,并在对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进行细化,进而完成教学的需求。

2.初中化学自学的精细化教学模式分析

(1)精细化备课自主学习与以往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模式相对,属于一种主动型的学习方式,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特点。在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借助精细化教学模式,逐渐改变传统学生的被动学习模式,进而在精细化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课堂学习中。据此,在精细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要在课前进行精细化的备课,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备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之后坚持精细化备课模式,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具体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将教学重难点进行逐一突破。(2)精细化教学设计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学设备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对于一节化学课来说,其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具有灵魂,是否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完成自主学习能力等培养,关键就在于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自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必须要实施精细化教学设计。就化学课堂教学而言,化学实验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化学自学精细化教学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精细化设计。具体来说,在对化学实验进行精细化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从三个方面进行:①教学设计必须要具备趣味性。鉴于初中化学知识具有加强的抽象性、理论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受到枯燥、吃力等现象,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据此,教师在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使其充满趣味性,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中;②实验教学设计必须要具备生活性。为了借助实验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在进行精细化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实验教学设计,使其具有极强的生活性;③实验教学设计必须要具备梯度性。鉴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精细化教学模式下,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实验教学设计设置成难度系统不同的问题,并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粗放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根本无法满足当前新课标形式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在新的形式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要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精细化备课、精细化教学设计、精细化课堂教学、精细化教学评价等,不断实现学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