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9:59:14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范文篇1

一、传统精细化工领域的产业发展现状

浙江传统精细化工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一是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收入320亿元。染料、颜料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位,有21家企业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农药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二位,有16家企业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形成了草甘膦、阿维菌素、毒死蜱、井冈霉素等一批主导农药生产品种;涂料、油墨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三位,有12家企业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浙江的传统精细化工与较发达的化学制药工业、新领域精细化工等相配套,成为国内中间体化学品生产最发达的省份。二是形成了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全行业中拥有龙盛集团、闰土集团、吉华化工等国内最大的分散染料生产企业;新安化工是国内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杭州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温州美丰农化有限公司的农药生产装备水平国内领先;升华集团、杭华油墨等一批企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行业龙头企业。并还有一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中心,有18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引领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省传统精细化工行业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产业集中度低,小企业数量偏多。**年,全省99%以上的精细化工企业为中小企业,仅有4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现有染料、溶剂涂料、颜料、油墨、农药生产企业多达1100余家,还有数百家中间体产品生产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简单的小企业过多,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竞争、企业效益偏低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技术含量不高,装备落后。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生产企业,大部分生产靠手工操作和人工控制,重产量轻质量,重成本控制轻生产条件,先进的DCS自控系统、自动加料、自动计量等技术装备没有普遍应用。有些企业甚至仍在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技术装备,进行以低投入换取低成本的无序竞争,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环保、安全和劳动保护问题尤为突出。传统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排放量占到全省整个石化行业排放总量的40%左右。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事件增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不少企业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生产车间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过高的安全隐患,职工伤亡事故屡有发生。**年以来,化工行业共发生伤亡事故65起,死亡74人。

当前,传统精细化工的发展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关口。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形势下,行业运行和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能迅速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多年来沉积下来的环保、安全、劳动保护等问题,如果不能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企业,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严重受制。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既是传统精细化工行业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也是全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客观要求。

二、传统精细化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的主要任务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着眼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有效控制污染产生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坚决淘汰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技术和设备。

1、推广普及计算机控制技术。逐步采用PLC或DCS控制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重要作用。新建企业必须使用自动控制系统。

2、广泛应用新型节能技术。包括热管技术、热泵技术、催化加氢技术、余热回收技术等。重点推广重力式热管、化学热泵和低压液相催化加氢技术。

3、积极推广新催化技术。包括常温精脱硫新技术和以TiO2为载体的新型催化剂等,提高反应效率,降低物料消耗。

4、采用新型的分离和混合技术。推广运用膜分离技术、变压吸附技术、高效反应釜搅拌技术;采用高效节能复合塔及其塔板、新型高度混合设备、新型节能发酵罐等技术与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收得率。

(二)全面实行清洁生产

以清洁生产为抓手,从源头上控制“三废”的产生和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和实现再利用。力争在2010年前,全省75%的传统精细化工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

1、将清洁生产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内容。优先安排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项目,优先考虑清洁生产化程度高的企业的资格认定。加快对有毒有害原料和溶(制)剂替代的研究应用,推进产品“绿色化”。

2、着力治理结构性污染。将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实行相对集中布局,改变传统精细化工布局分散的现状。引导企业向“三废”治理条件完备的园区集中,实现环保基础设施的联建共享、主要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标准和措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绿色合成的指标,积极开展清洁生产产品标志、标识管理和产品认定。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对污染物排放超标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传统精细化工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或省规定的标准。

(三)努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1、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根据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的原则,组建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壮大企业在投资、营销及科研开发方面的实力。在资金、土地等政策上对优势企业予以倾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各地应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严格控制新办各类传统精细化工领域的生产企业。对在产业布局和环保、安全、劳动保护等方面问题突出又无力改造的企业,予以关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新领域精细化工产业转型。

2、推动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和研究。加强产学研联合,引导企业重视利用社会科研资源。支持有条件的骨干企业创建研发中心,把企业开展生产技术和装备的改进研究列入政府科技经费支持的重点内容。

3、加快提高现有技术和装备水平。针对技术与装备、生产工艺流程的现状,明确技术改造的重点环节。各级经贸委(经委)要提出要求淘汰的技术、设备和鼓励采用的技术、装备的指导意见,引导企业发展;并会同环保、安监等部门,依法对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企业提出处罚意见,对整改无望的企业予以关停。

4、加强国际技术与经济合作。积极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提升产业层次,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传统精细化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的基本要求

(一)对精细化工各行业的基本要求

1、不得使用压缩空气、真空压吸输送易燃化工介质。若介质特性及工艺无法替代时,须对输送排气进行统一收集。

2、固体投料应设密封投料装置,不得敞口投料。以剧毒物品为生产介质的设备和母液、污水的收集槽,不得使用敞口设备,确因排渣、清渣需要,该设备应设密闭排渣装置。

3、固液分离不得使用敞口设备,淘汰真空抽滤设备。确因工艺介质要求必须使用敞口设备,须对设备布置区域作独立隔离,并设立独立的尾气排风处理系统。

4、加强职业防护。使用化学危险品原料的生产车间应改善作业环境,采用可靠的集中排风处理系统,降低有害介质的浓度。不得使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

5、溶剂储罐必须配备呼吸阀、防雷装置、防静电装置和降温装置。大的罐区应有冷凝系统,进行降温和吸收呼吸气。

6、提倡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和定量化控制技术,减少“三废”产生量,提高产品收得率。

(二)对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

1、染料行业

(1)反应工序:淘汰内衬耐酸砖反应釜,提倡采用玻璃钢与塑料材质釜;逐步淘汰人工投料的作业方式,鼓励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

(2)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生产经反应工序后,浆料直接进行喷雾干燥,淘汰盐析工序;分散染料生产中的重氮化反应工序,淘汰传统亚硝酸钠法工艺,提倡改用亚硝酰硫酸法。

(3)压滤工段:提倡采用隔膜式压滤设备;母液必须通过管道、托盘进行收集,经综合利用后进入“三废”处理系统;滤饼应采用管道输送或密闭运输。

(4)分散染料砂磨工序:淘汰釜式砂磨机,提倡使用密闭式砂磨机。

(5)干燥工序:淘汰烘箱和滚筒干燥,采用压力式喷雾干燥或闪蒸干燥。

(6)提倡生产和推广使用液体染料,以减少助剂用量。

2、涂料、油墨行业

(1)严格执行《涂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指导书》(DB33/T461-2003)、《涂料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指导书》(DB33/T462-2003)、《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T463-2003)三项地方标准,规范涂料行业的生产管理。

(2)面漆、磁漆和油墨生产,鼓励使用卧式砂磨机,逐步淘汰敞开式立式砂磨机,淘汰球磨机。

(3)树脂生产应采用热载体加热、物料投放管道化生产作业方式,鼓励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不得采用明火直接釜底加热工艺,淘汰熔融法落后不安全工艺。

(4)限制新建5000吨/年以下的树脂生产项目和涂料生产项目。

3、颜料行业

(1)采用封闭式制造桶,淘汰敞开式制造桶设备,减少污染。

(2)采用隔膜式压滤机和自动化带式干燥设备,淘汰箱式压滤设备和箱式干燥设备。

(3)采用锤式粉碎设备,淘汰涡轮式粉碎设备。

(4)包装车间应配有除尘设备。

4、农药行业及中间体行业

(1)不得采用非金属管道输送有机化工危险品。若生产过程无法避免时,对输送管道应作可靠的防静电措施。除物料装卸场所临时使用外,正常生产流程中的物料输送应使用刚性管道,不应使用柔性塑料管。

精细化工范文篇2

关键词:绿色化工技术;精细化工;研究分析

工业经济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必须要将绿色化工技术落实到实际的化工生产中。本文针对绿色化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其零排放无污染利用和资源充分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以及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等特点,同时具体阐述了精细化工具备的装置规模小、种类较多和生产装置具有多功能和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技术密集度高等主要特点,提出要积极应用浅析微化工技术和绿色催化技术以及绿色分离技术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等建议,希望对提升绿色化工生产效率有所启发。

1绿色化工的的特点概述

1.1“零”排放无污染利用。绿色化工技术实现的精细化工装置在获取新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对每一个可能产生的产品及规格都进行更加充分的吸收及利用,保证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零污染。1.2资源充分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是否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否有效利用,绿色化工不仅要考虑是否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污染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的是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健康性和绿色性,以及是否符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3绿色新型。生产技术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零排放”和使用无毒、无害原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用绿色新型生产技术,比如近年来的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新型生物发酵技术、无毒、无害可再生的催化剂技术等。

2精细化工的主要特点

2.1装置规模小。精细化工装置要比一些石油化工等行业相对小很多,但是国内外的市场不断扩大,已经有不少的精细化工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2.2种类较多。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不仅是通用型精细化工产品,一些专用品种和定制品种不断出现及丰富化工市场,即使是类型相同的产品,也会出现多种规格的特点,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多种品种和型号的产品也在不断增加。2.3技术密集度高。化工产品的形势更加多样,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市场研发工作也要符合市场需要,所以其中的开发周期往往相对较短,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其开发周期也越来越长,所应用的开发成本也越来越大,这样一来,其中的精细化工的产业技术密集度也得到提升。从技术密集度方面来讲,以机械工业技术密集度指数为100,则精细化工中的医药可达到340,而且有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行业利润率较高,比较容易推行绿色化工技术,同时也是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的前沿。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绿色化工技术推广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应用与精细化工行业。

3绿色化工技术及应用浅析

3.1绿色催化技术。日益发展的先进技术大大促进了绿色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有机合成工业借助仿酶催化剂、固体酸碱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等催化剂大大促进了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比如现在人们都是采用更加先进的手段来对传统催化剂进行强化优化,保证整个催化反应过程更加高效合理,使得每一个反应条件更加适宜于进行催化工作,保证整个生产环节向绿色方面进行转换和发展。可以这么说,未来反应过程节能要依靠绿色催化技术的进步。3.2绿色分离技术。化工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化工装置的形式也在不断优化和高效,精细的化工装置相类似于其他的化工装置一样,其分离技术的应用也往往更加普遍而多样,但是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像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树脂吸附、分子筛吸附、微波萃取等分离技术是发展迅速的几种主要的绿色分离技术。他们往往具备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这种绿色分离技术在一些医药、农药、香料、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等行业中都得到了积极广泛的应用。3.3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针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共享,大大促进了整体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的加速进步。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不对称催化合成技术在手性药物、部分医药、农药、香料等行业都提供了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取代了一些高温、高压、高污染的传统化学合成技术,如电氧化、电还原、电取代、电聚合、电裂解、电环化、电耦合等。

4结语

总体来说,工业经济不断发展,针对化工发展来说,必须要将绿色化工技术落实到实际的化工生产中,在此基础上首先要把握绿色化工零排放无污染利用和资源充分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以及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等特点,科学把握精细化工的装置规模小、种类较多和生产装置具有多功能和综合生产能力以及技术密集度高等主要特点,积极应用及应用浅析微化工技术和绿色催化技术以及绿色分离技术绿色精细化工合成技术等绿色化工技术,促进绿色化工生产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越,孙晓伟.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30):131-131.

[2]李泉城.绿色化工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7(12).

[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绿色高新精细化工技术: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黎能明,熊昌敏.浅谈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J].科学时代,2015.

精细化工范文篇3

未来5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我市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有新的突破和大的发展。根据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的要求特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围绕着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实施“科技兴市”、“工业强市”战略,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出口创汇为重点,以企业自主创新和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为依托,重点抓好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和重点项目建设,使蚌埠市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由平面数量型扩张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由较为单一的国内销售向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转变。逐步实现产业延伸及新产品开发,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实现产品国内国外一体化,同时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多方力量建设具有蚌埠特色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

到2010年,蚌埠市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年总收入6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突破3亿美元;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其中,出口超过1亿美元1家,超过5000万美元2家,超过2000万美元5家;在精细化工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资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一批国内外市场潜力大的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品;切实增强环保意识,做到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相结合,确保精细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创建1-2个部级名牌出口产品。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建设

按照“突出产业特色、集成优势企业、形成经济规模”的原则,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增强幅射、带动作用。

(二)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精细化工产业

推广信息技术在精细化工制造业中的应用。重点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MIS)等技术在基地精细化工中的应用,支柱产业基本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骨干企业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

推进生物技术在基地精细化工产业中的应用。重点推广应用生物质产业的最前沿技术改造传统产品、治理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质量。

(三)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科技创业平台建设。以完善和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重点,推进基地内企业孵化器建设,使之成为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的供应者、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源地。以蚌埠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加强各企业孵化器之间,孵化器与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协调发展的整体功能。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

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竞争力强、有名牌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加大高新技术示范工程、技术创新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西部地区扶持资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研发基金等各类项目和科技资源向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的集成力度,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展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工作和民营企业的规范提升工作,积极采用期权、期股等方式,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基地内精细化工企业与金融、证券、投资业的联合,通过上市等多渠道融资。实施科技兴贸行动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有较大份额、以经营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外向型企业。

(五)加强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结合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集中力量,发挥科技资源比较优势,组织实施若干重点专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在精细化工领域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源泉。促进产学研合作,形成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相互联动的技术创新网络。加强研究开发基础条件建设,兴建重点实验室,促进大型仪器协作共享。加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推进科技成果配套化、工程化、产业化。进一步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作用,鼓励引进国外企业在基地内建立研发机构,使其真正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对知识产权问题的认识,推动形成大批自主知识产权,鼓励专利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规范专利技术转移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基地内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重点项目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必须突出重点,加快发展,重点滚动实施8个重大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安徽省蚌埠市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筛选,初步确定蚌埠市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重点发展生物化工、氯碱系列、聚丙烯酰胺系列、苯氨系列、生物和化学制药业、碳纤维系列、煤化工下游产品系列、染料、涂料及有机硅材料8个系列。根据各系列原有的基础条件采用不同的战略和措施滚动实施发展。

(一)生物化工

在扩大现有柠檬酸及其盐类、L-乳酸、赖氨酸等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规模和出口规模的同时,开发乳酸钙、聚乳酸、乙二醇等新产品,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二)氯碱系列

充分发挥基地内企业所具有的氯碱化工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优势,进行氯碱系列产品的延伸改造,适当扩大产能,完善产品结构和延长产品链,将其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氯碱产品在国内国际的竞争力。

(三)聚丙烯酰胺系列

着力在现有聚丙烯酰氨产能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推动力,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档次较高的品种及牌号,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综合竞争力。重点发展以油田化学品、水处理剂及助剂为主的聚丙烯酰胺和精细化工系列产品。

(四)苯酐系列

进一步完善和配套苯酐生产装置,通过发展壮大苯酐的生产规模,进一步发展苯酐下游产品从而形成以苯酐为龙头的以增塑剂、不饱和聚酯合有机颜料等苯酐加工产业。

(五)生物和化学制药业

加快生物和化学制药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扑热息痛、盐酸安妥沙星、奈派地尔、那格列奈等国家一、二类生化新药和天然中成药。

(六)碳纤维系列

加快聚丙稀腈基碳纤维及原丝项目的投产,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打造全国碳纤维及其下游产品生产基地,满足国内外发展需求。

(七)煤化工下游产品系列

开发市场发展壮大二甲醚的生产规模,形成以二甲醚为龙头的清洁能源加工产业。依托两淮煤炭资源优势,发展聚丙稀等煤化工下游产品。

(八)染料、涂料及有机硅材料系列

采用先进的技术发展有机硅及涂料系列,使其向深加工、特色化和多元化发展。以适应环保化和高性能化的发展趋势。

四、关键措施

发展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关键是使人才、技术、资金和政策等各类要素得到合理优化配置。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优化发展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政策环境

进一步完善并贯彻落实国家、省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及其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将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商务、科技、财税、土地、工商登记、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相关政策发挥实效。

(二)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充分发挥中央驻蚌科研单位、军工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作用,引导和支持其向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集聚,促进科技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举办各类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银行与科技企业项目对接会,搭建科技成果与企业、金融资本的对接平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积极开发利用我市各类科技资源,推动基地内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积极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坚持人才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本要素的思想,切实聚集一批高素质人才。进一步落实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推进技术股、管理股的实施,在有条件的企业推行科技创业人员期权、期股制度,加速技术资本化进程。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和创新创业,对其领办科技企业、转化职务科技成果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奖励政策,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在基地创业兴业。

(四)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调整科技经费支出结构,加强对基地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拟建立“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研究出台有关鼓励风险投资的政策,增加风险资金的来源,大力培养风险投资人才,鼓励和吸引外资民间资本投资精细化工高新技术领域;管好用好已有的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资金,发挥各类投资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立健全担保体系,为基地内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创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做好民营企业的改制上市工作,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利用自身优势,参与重组上市。

(五)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

强化市促进科技兴贸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协调作用,研究解决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宏观指导,督促政策落实,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考核力度,将精细化工出库创新基地的建设发展作为各级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重点考核内容。

五、近期工作

在落实上述措施的同时,为推动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项目的建设,近期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精心组织实施重点项目

积极整合国家和省、市资源,上下联动,加强集成,集中力量,尽快启动实施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重点项目。对现有的重点精细化工领域继续做大、做强;对发展不足或逐步萎缩的产品实施大幅度调整,以高起点发展使其具有特色化;对精细化工新的领域,选择切入点,积极攻关研发,为形成新的精细化工产品链打好基础。

(二)抓好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的出口工作

扩大出口创汇是建设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的主要目的之一,要确保基地出口持续、稳定的发展。**年基地精细化工产品出口力争达到1.5亿美元。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为适应基地精细化工产品运输吞吐量大、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加速淮河蚌埠新港、码头、仓库及蚌埠国际集装箱货场建设进度,**年底前完成蚌埠新港第一期工程,蚌埠国际集装箱货场通过验收投入运营。

(四)加快精细化工出口创新基地内企业体制改革步伐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基地内企业以基本完成企业改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制改革,为新的投资体制建设奠定基础,必要时可以实行跨地区、跨行业间的联合,或者组成松散的战略联盟,共同开发精细化工系列产品,拓宽对外合作渠道。

精细化工范文篇4

关键词:精细化工;控制系统;生产过程

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精细化工作业模式对常规的生产形式带来严重的冲击,但由于该项生产方式步骤较多,且操作难度较大,使其实际应用范围较窄,同时由于技术限制,对该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带来诸多困难。

1精细化工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技术的优缺点

1.1优点。现阶段,精细化工的相关市场在不断变化,且新生产的产品持续寿命较短,通常在短时间内便会被市场淘汰,整体的更新频率较快,因此,该领域的大部分企业不会针对某一产品进行大批量的生产,由此,便对其新产品研发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为适应此种产业情况,相关企业会控制研发项目的周期,通过此种方式提高自身更新换代的速度。基于此,相关企业应优化在实际生产期间有关于数据收集整合的操作能力,并强化自身的数据处理效率,构建精细化工生产的框架,有助于改良生产技术。另外,为保证自身产品更新能力,以适应相关市场的需要,应利用计算机进行部分操作,根据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相应的作业标准设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路线,有利于提升控制系统的实际效用,使各项参数能够实现灵活变换,最终形成安全高效的生产控制过程。所以,精细化工生产期间,应强化对生产过程的柔性管理,以控制产品的生产时长,保证基本的作业效率,确保产品更新生产效率能够适应相关市场形势。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大多不会采用连续性的作业方式,实际进行产品生产期间,进行分批投料,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工序完成产品生产。此项生产方式在社会经济有效发展的背景下,结合相关市场形势的转变,朝着大规模的方向发展。一般情况下,产品的实际价值会随着使用材料的纯度产生波动,若对该方面的标准较高,生产期间便要结合用料的特性,采用不同的精馏形势,突出其非线性的特点。分批生产的优势在于,后续的生产活动可以借鉴上批次的经验,有助于优化产品生产技术。1.2缺点。在进行精细化工生产作业时,实际的作业步骤较多,且受到自动化程度的限制,以及各类的物理、化学反应,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由此,为保证作业质量和效率,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相关工作者在实际开展工作期间,会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作业环境中,以确保能够实时观察到生产状态。另外,在进行生产活动期间,若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工作人员未能按照既定规定管理温度或水,会提高各项资源的消耗量,不仅影响产品的品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安全问题。

2精细化工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2.1工艺分析。(1)配液环节,在进行该部分的作业期间,相关人员应事先准备好所需的物料,具体作业步骤有,加入适量的物料,通过管线加入相应的溶剂,使其得到充分的搅拌,然后借助氮气压力,将处理后的材料运送至反应釜中,在此期间,反应釜内正常情况下会发生放热反应,且表现较为明显,技术人员可根据产生热量的程度,合理调整运送的速度。(2)反应环节,该部分是整个生产过程中较为复杂,且不易操控的环节,具体作业步骤有,加入相应的材料,经过充分搅拌处理后,技术人员需控制计算机系统,向其中加入液碱。在此过程中,反应釜会发生放热反应,对此,技术人员需利用对液碱流量的管控,降低温度提升的速度。之后,需要借助相关设备将其运送到反应釜内,完成该步骤后,经过温度波动反应后,需借助重力,达到分离水的目的。(3)后处理工艺,具体而言,技术人员需要对上述工艺中分离出来的水做进一步处理,并采用相同的方式实施分离。完成全部工序后,需将有机物传送至相应的釜内,以实现有效结合,并实施干燥等相应的处理工序。2.2安全工艺设计。2.2.1物料安全。若想保证精细化工工艺的安全性,需使用可靠性较高的生产设备。对此,在设计阶段,需注重控制使用物料的危险程度,并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最大限度地消除危险因子,由此提高精细化工生产的安全程度。在进行该方面的安全设计时,应针对物料本身的危险系数进行整合,其中包括理化特性,引发爆炸、腐蚀性等内容为切入口,以此为前提,合理选用工艺设施、管道以及相应的检测设备等。借助对原料性质的了解以及生产的需要,科学选用物料,既能够起到防护、控制危险发生的作用,又可以控制后期运维的成本支出。2.2.2生产过程。在进行精细化工生产期间,会应用到大量的化工装置单元实施具体的生产作业,包括材料过滤、洁净、热导,以及对纯度的处理工艺,运用不同装置生产的产品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在针对该方面进行工艺设计时,相关人员需对实际的生产以及设计现状实施动态了解,以观察危险程度较高的材料变化情况,有助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降低生产活动对设备的损耗程度。同时,在进行危险系数较高的生产活动时,需根据现行的相关规定,根据易发生危险的环节制定专项的安全防护方案。例如某相关企业在开展磺化生产活动时,形成安全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材料的属性以及磺化试剂的腐蚀性和氧化性,其在生产过程中,会不断放热。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原料添加的顺序、数量、速度、搅拌以及后续的冷却处理等环节,都会引发高温的现象,进而发生安全事故。由此,在进行生产期间,相关人员应提高对监控反应釜的关注度,以保证该项活动能够安全稳定运行。2.2.3工艺装置。精细化工使用的设备与其他生产模式无本质上的区别,为确保生产活动的有效性,需要使用合适的工艺装置。而精细化工生产的产能较低,不同的产品使用的装置基本不一致,大部分为专属装置,此外,装置本身的制造标准极高,多应用在有毒、腐蚀性强、易燃易爆的生产活动中,由此,大幅度提高了运行风险系数,提高了对工艺装置的标准。在进行该方面的工艺设计时,应注重实用的材料、制造能力、装配作业的标准化等。另外,生产期间应用的装置,需根据生产系统安全标准选用相应规格的设备,如反应器、塔器等。其中制作材料应具备较高的抗腐蚀能力,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在工艺设计阶段,相关人员需综合考量装置的安全程度,以提高工艺的安全标准,保证生产活动的稳定性。2.2.4管道设计。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管道部件,其承载着高腐蚀性、毒性和易燃材料,而为保证生产的安全性,控制恶性事件的发生概率,要求在工艺设计阶段加设有效的防护措施。此部分的资金投入量较少,且作业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该部分是由多个部件连接而成的,其中的连接点极多,而这也正是危险系数较高的部分。另外,精细化工生产活动使用的材料较为繁杂,且各自的属性不同,若对管道的重视程度不足,极易引发危险事件。因此,对该方面的工艺设计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2.3车间工艺设计。对此方面的工艺设计涉及多个环节,具体包括对工艺路径的判断;明确生产形式后,需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作业过程,此部分较为复杂,如生产形式、反应器选用、材料运输等;整合生产需要的数据信息;物料以及能量计算;装置工艺设计,以确保生产设备的合理性;设计生产过程的全部环节;对车间和管道进行合理布局;生产活动中包含的非工艺环节需根据既定的标准进行;明确车间工艺设计的有关要求标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工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已经得到实际应用,并呈现出较好的使用效果,由此可以看出,设计模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有助于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固性和可控性,实现应有的容错功能,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佩佩.精细化工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J].化工管理,2018(15):146-147.

精细化工范文篇5

一、我省精细化工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优势。一是我省精细化工产品品种多,市场占有率高。我省精细化工产业在生物化工、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工业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农药、染料、涂料、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等方面均有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染料、农药、含氟精细化学品和有机硅精细化学品等领域涌现了巨化集团、龙盛化工、升华集团、蓝天环保和新安化工等一批骨干企业。二是作为衡量精细化工发展水平的精细化工率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年全省精细化工产值约393亿元,居国内领先地位,精细化工率已达到56.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年全省精细化工销售收入已达600亿元左右。三是一批区域性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形成。在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形成了以染料、医药中间体为主的年产值约100亿元的规模;在台州原料药出口基地形成了以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染料为主的年产值约100亿元的规模;在湖州形成了以生物化工为主体的年产值约30亿元的规模;在温州形成了以农药为主体的年产值约50亿元的规模。

(二)技术发展优势。一是从现有技术水平看,我省部分科研院所的精细化工技术研发水平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浙江大学的有机合成技术、生物化工技术、催化技术,浙江工业大学的液相加氢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省化工研究院的氟化工和农药研发技术,杭州市化工研究所的造纸化学品开发技术等均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二是从技术研发机构的建设水平看,已为精细化工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拥有部级中心5个,分别为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国家ODS替代品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全国造纸化学品技术开发中心、杭州华大基因研究发展中心;另有浙江省基因组信息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多相催化实验室、浙江省氟化工技术中心、浙江省有机硅研究开发中心等一批省级实验室、试验基地或研究开发中心。与此同时,一大批精细化工企业纷纷投资建立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其中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巨化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升华拜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已被评为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我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仅有13家)。许多精细化工生产企业还与国内一些著名的研究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三是从技术人才保障能力来看,浙江大学的化学工程、催化反应学科,浙江工业大学的精细化工、催化加氢学科,浙江工商大学的食品添加剂学科,杭州师范学院的有机硅下游产品开发学科,浙江科技学院的皮革助剂学科等众多学科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较好地保证了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三)市场先占优势。我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较早,利用精细化工产品专用性的特点而先于其他省份占据市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市场先占优势。我省3家染料生产企业(浙江龙盛、浙江闰土、杭州吉华)的分散染料产品占全国产量的60%左右;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嘉兴中华化工的香兰素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宁波王龙集团的山梨酸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二。在率先开发成功投放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市场先占优势,使企业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市场对企业的相对依赖度都不断得到提高。

(四)人力资源优势。经过生产一线的摸爬滚打和市场的洗礼,我省精细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支熟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管理及市场特点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队伍。

二、我省精细化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一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创新机制和体制不完善,企业缺乏创新的活力和能力。二是企业的R&D投入远远不足,许多产品的生产水平与现代要求相去甚远。国外化工企业每年投入科技开发的经费一般为公司销售额的5-10%,美国一般大型精细化工企业科技开发经费为销售额的8?10%,生物化工和制药企业一般为10?15%。我省精细化工企业R&D投入绝大部分低于3%,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这一费用预算。而且由于精细化工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企业研发费用提取总额不高。在全省精细化工企业中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少之又少。

(二)部分精细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环保问题突出。安全、环境保护问题与产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各界对安全、环保的关注程度已经超过对精细化工本身发展的关注。省政府确定的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中有7个直接涉及到精细化工产业。据资料表明,部分地区对当地环境的透支已经到了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的地步。企业根本没有足够的E&S(环保和安全费用)有效投入,部分企业从中获得的效益无法弥补为此消耗的较高社会成本。

(三)传统精细化工产业面临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而新领域精细化工产业仍未形成气候。传统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涉及物料多、反应过程复杂、生产工艺落后、装备水平简陋、控制手段落后的问题在我省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中相当突出。一些企业的装备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自动化控制手段基本没有。以有机颜料的生产为例,虽然隔膜式压滤机、带式烘干设备和密闭式制造桶技术已非常成熟,但绝大部分企业仍采用的是箱式板框压滤机、箱式干燥设备和敞开式制造桶,环保问题极为突出。由于生产工艺装备水平落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我省新领域精细化工产业的品种和规模水平虽然在国内领先,但尚未真正形成气候。如有机硅下游产品,我省生产规模居国内首位,但品种不足1000种,而且多以初级产品为主,而国际上有机硅下游品种已达近万种。

(四)企业规模偏小,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在行业内尚未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难以引领我省精细化工产业的升级。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但总体应用水平不高,特别是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制约企业发展水平。

三、现阶段我省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思路及发展重点

我省精细化工产业应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高起点、可持续、有速度的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实施传统精细化工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大力发展绿色精细化工产业,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精细化工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和合理化方向升级和优化,走出一条精细化工绿色创新的发展之路。

(一)传统精细化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传统精细化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努力形成产业的集聚优势、品牌优势、规模优势。注重产业技术升级,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和条件,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加强新产品开发研究;注重产品应用开发研究,既要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也要实现使用过程绿色化。传统精细化工领域的涂料、染料、颜料、油墨、农药和中间体产品,我省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生产企业众多,要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下决心淘汰不能与环境相协调的企业和产品,在规模上继续保持我省在上述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从传统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大省向强省的转变。

(二)新领域精细化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要把加快新领域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作为促进我省化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点来抓。进一步做精做专做细精细化工产品,真正体现精细化工作为“工业味精”的作用。充分发挥浙江精细化工已有的产业基础优势条件,积极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代表精细化工发展高端水平的产品。充分发挥浙江发展氟硅化学品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业已具有的产业基础,积极开发含氟、含硅精细化学品。新领域精细化工发展重点领域包括生物精细化工、电子化学品、氟硅精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纺织皮革助剂等。

四、加快推进我省精细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一)积极构建新型精细化工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当前精细化工技术创新活动主要由企业利用自身的力量进行开发和委托科研单位开发完成。为充分挖掘我省在精细化工产品技术开发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潜力,应积极推动构建一个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全省精细化工技术创新体系,这个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由全省性精细化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精细化工行业性技术创新中心、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技术中心三部分构成。

1、全省性精细化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由政府主管部门会同行业协会进行推动,以市场化运作的手段,根据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的特点,选择若干家在相关领域有较强优势的研究机构,组建精细化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以提高平台组建单位的装备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使该平台成为国内装备水平最高、技术力量最强、运作机制最灵活的研究平台。平台以全省精细化工企业为服务对象,在产品开发及工艺研究方面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企业完成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及时了解和掌握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各类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的动态信息;积极开展技术储备,及时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咨询服务;组织开展行业性技术培训工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

2、精细化工行业性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应积极发挥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积极性,尽可能以现有研究单位或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扶持其发展成为开放型的行业性技术创新中心,为所在行业的企业提供专业性服务工作。

3、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应量力而行,根据企业研发工作的强度确定技术中心的人员和装备的配备水平。要善于发挥社会各类研究机构的作用,用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成果。

(二)着力提高精细化工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应该走出以精细化工产值率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地区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误区,根据我省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化工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明确我省传统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的装备要求,促使一批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通过改造、提升,做到生产与环境相容。对于企业规模偏小、装备水平简陋,缺乏改造能力的企业,必须坚决关闭淘汰,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转产新领域精细化学品。建议学习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由政府设立“绿色化学挑战奖”,对研究单位和企业在发展绿色化学方面的产品开发、设计成果予以资助和奖励。

精细化工范文篇6

1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成本控制作用

1.1提升收益。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在发展中产品的生产存在一定的成本,如单位成本下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有效提高单位原料的转化率,则企业的生产量以及收益量增长。因此成本控制的主要作用之一即为提升收益。具体分析企业发展中稳定且持续的收益,可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1.2增强竞争力。当前市场化发展中企业生产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量的同质化产品出现,使得市场竞争现象快速增加。同质化现象下造成的主要不良现象之一即为价格战,价格战造成企业收益受损,并且造成市场调节机制以及供需机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因此从根本分析有效的成本控制,可降低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在价格统一的现状下,成本降低可提升企业的实际收益,此外在持续市场竞争中,较低的成本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控制意识问题。成本控制在落实的过程中,作业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属于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当前在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成本控制落实中,因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不足,造成的成本控制失效现象也较多。如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未有效的落实成本管控对策,存在应付差事等现状,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并且造成了较多的不良影响。2.2成本控制的手段问题。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在发展中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较多,例如物料应用率、人员专业度、产品合格率、工艺技术、采购成本及人员成本等。当前在实际发展中因管理手段老旧,造成的成本控制不合理现状也较多,如成本控制手段无法有效的发挥成本控制效果,并且出现了生产成本上升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稳定收益。2.3成本控制核算问题。成本控制情况需通过完善的成本核算进行评估,当前在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经营中因成本控制核算内容不完善,造成的成本控制效果模糊,核算数据不准确的现象也相对较多。导致在实际数据核算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误差现象,甚至出现原始数据错误的现状,不利于成本控制效果的有效发挥。

3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成本控制对策

3.1优化生产工艺。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中存在较多的副产品及大量的化学废料。主要生产产品及副产品为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销售收益项目。化学废料则为工艺生产中产生的废料物质,该类物质通常具备剧毒、污染、腐蚀等特性,因此针对该类物质的处理费用也属于成本控制的主要费用之一。具体分析当前精细化工工艺现状,为有效的降低经营生产成本,优化其生产工艺则为主要的成本控制对策之一。通过优化生产工艺达到降低废料物质,提升产品生产量,提升物料应用效率的目的。最终通过物料应用率的提升,降低生产工艺运行中的投资成本。如甲醇生产中煤气化工艺和天然气制甲醇工艺,两种工艺技术在应用中,天然气制甲醇工艺,具备无污染、工艺投资成本低的优势。较之煤气化工艺,其降低了生产能耗并且无污染物及杂质处理费用,因此从生产成本方面分析,天然气制甲醇工艺生产成本较低。以2017年天然气平均单价和煤炭单价对比分析,单位量甲醇生产中,应用天然气制甲醇工艺成本为1500元,应用煤气化工艺生产成本为2000元,因此实际分析生产工艺的优化,对于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推进效果显著。3.2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在发展中为有效的管控其成本,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确保成本核算制度的有效性,具体的核算制度内容包括:物料成本、能耗成本、人员成本、废料处理成本、成品处理及销售成本等。通过完善各项成本控制影响因素,保障最终成本控制中的成本核算有效性,最终达到提升成本核算质量,落实成本控制有效性的目的。3.3以绩效考核落实,提升成本控制意识。市场经济下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低于同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当前在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的发展中,为有效的提升成本控制质量,加强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属于重要的改善措施之一。具体落实中为有效提升成本控制意识,企业可通过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并关联生产工艺作业组的方式进行生产成本管控。最终通过成本核算,进行成本控制效果的评估。具体的绩效考核方式,应通过设立基础的生产成本标准及生产量标准,进行作业人员绩效工资的评估发放。一般情况下可通过设定百分比进行落实,如60%为基本工资及保险福利类薪资,40%为绩效工资,根据前期约定及生产成本现状。进行最终的绩效工资发放,以此保障成本控制的有效落实,并且对于生产工艺的优化提升,也提供了较大的支持。

4结语

成本控制属于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良好的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收益增长、市场竞争力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具体落实中,由于精细化工生产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后期为确保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成本控制落实的有效性,企业在实际发展中还应从优化生产工艺、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及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培训等方面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超.浅议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成本控制[J].会计师,2015,(7):37-38.

精细化工范文篇7

关键词:精细化工技术;发展现状;应用分析

精细化工,属于新型技术的一种,同时,也成为了当前化工领域当中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各类精细化工产品当中,其具体科技含量以及现代化程度较高,无论是在相应产品关联方面,还是在实际用途上,都对目前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化学工业结构必须要做出及时调整,将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精细化工技术之上,从而有效促进精细化工技术的发展。

1精细化工技术基本概述

精细化工技术,是当前进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业的统称。同时,也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以及科学发展水平进行衡量的标志之一,但在实际过程中,我国的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速度过于缓慢,并且还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同时,精细化工产业想要得到发展,还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联,而相关企业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使得环境问题遭到了忽视,并且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保留着之前的生产线,对于各类设备的更新换代也不够重视,导致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同时,也对相应精细化工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发展负担[1]。

2当前国内精细化工技术发展现状

2.1企业过于分散,未能形成产业链。目前大多数的化学产品企业,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整体规模较小并且过于分散,同时,其中所使用的设备也比较落后,使得相应的产业链并没有进一步形成,导致那些“高精尖”的化工产品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尽管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大型的工业产地以及染料厂,但其总体建设规模相对国外化工企业来说,还有着很大差距,这种化工企业过于分散的现状,使得相应资源无法得到充分使用,限制了经济化工技术的发展[2]。2.2信息化技术落后,受到环境污染制约。在目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状下,各式各样的高科技技术相继问世,但在相关的精细化工企业之中,其领导层次通常都是以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并不注重将信息化技术以及科技化手段融入到相应的生产技术当中,导致目前的精细化工发展无法得到高科技技术的影响,使得整体发展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

3精细化工技术及其应用策略

精细化工技术的发展,必须要注重绿色环保理念。由于精细化工技术属于一种高密度技术行业,其自身具有着专一性强、更新速度快等明显特点。因此,在精细化工技术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项技术的实际应用。3.1电化学合成技术。电化学合成技术,是目前精细化工发展中最后为关键的合成技术,其主要是在相应电解池或是电池中所进行的一种化学反应,可以将这种技术加以利用,有效促进相应精细化学技术的推广。当前精细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中,各种各样的合成方法不断涌现,而相应的精细化工企业不能盲目借鉴对其他企业的生产方法进行借鉴,必须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选择出最符合当前发展现状的生产技术,从而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3.2绿色催化技术。催化剂是当前精细化工行业当中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材料,其不仅能够将精细化工产业的生产效率加以提升,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还可以有效控制化学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从而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主要目的。在绿色催化技术中,相转移催化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温和,能够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将相应能源消耗降低,同时,这种溶剂的成本较低,并且容易进行回收。另一绿色催化技术则是利用酶加已完成的,酶本身就具有着催化的特点,并且属于一种生物产品,可以灵活对其加以应用,从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有效控制具体的能源消耗,并且酶自身还有着高度专一以及无污染的特性,使得酶催化技术逐渐成为了绿色催化技术当中的代表技术。第三种绿色催化技术则是不对称催化技术,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得到各种单一手性分子,并且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其也经常应用在各类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当中[3]。

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细化工技术也受到了相应影响。因此,精细化工技术必须要积极研发出各种绿色化工产品,在保证相应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建华.精细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分析[J].化工管理,2018(16):114-115.

[2]潘如彬.精细化工企业有机废气整治工程技术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166.

精细化工范文篇8

【关键词】精细化工企业;现状;发展

1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工发展水平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世界精细化工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国际环境下已进入成熟期,我国在精细化工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的高质量发展,存在着以下问题。1.1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精细化工生产的工艺技术有待改善,还没有普遍使用像氢还原、连续硝化、绝热硝化、液体SO、磺化等比较先进的技术,很多小企业的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分散,自动化水平低,特别是在单元操作、工艺路线及产品后处理等方面还停留在20世纪中后期的水平。国内在精密高分子树脂和材料,高质陶瓷,液体材料,化学品信息化等新领域的发展才刚起步。1.2产品质量较低。因为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少,生产缺乏系统化和专业化等原因导致我国高质化工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处于弱势地位,高质精密产品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如我国纺织业所需的染料,但从数量上看,国内产品可提供90%以上,但从品种方面看,只能满足50%的需求;又如为满足国内生产需要,需要大量进口医药、农药等原药和中间体。这表明我国的精细化工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依赖国外。1.3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科技在信息化学品,磁记录材料,功能树脂等许多领域占比例很低,甚至在很多有相对优势的领域也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多数传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1.4企业规模小而散。目前我国的精细化工企业大约在一万家左右,其中涂料工厂数量约4500多家,染料工厂和颜料工厂、农药原药和制剂工厂、化学药品生产厂数量都在1500家左右。大规模的生产厂寥寥无几,最近几年来长三角等地虽然出现了多家规模较大的染料和中间体生产厂,其中分散性染料扩大成了7万吨/年的生产规模,成功成为世界大规模分散染料生产商,但事实上与国外的生产商的市场规模还有很大差距。1.5科技研发投入力度较小。国家及企业越来越注重对科研技术的投入状况,但是还没有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科研创新体系及制度,多数精细化工企业没有完善的科学技术开发、实用型研究、市场开拓和生产技术服务机构,缺乏创新能力。我国科技力量的中心是科研院所和高校,企业相关人才资源不足,研发能力较弱,而生产环节的中心在企业,这就造成了生产和科研环节脱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的现象。加之计划经济的影响,应用研究和市场营销得不到科研单位和生产厂的重视,这些因素都阻碍了中国精细化工的发展。

2精密细致的化工产品的发展趋势

2.1新型精细化学品逐渐替代传统精细化学品。很多精密细致化工品如肥皂、燃料、油漆等都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未来精细化工产品的科技含量会更高、数量会更多,如环保型的新型农药;汽车、建筑、轻纺工业用的特质胶粘剂;织染用的环保型燃料等。传统精细化工品将会逐渐被新型精细化工品替代,精细化工将以更低的能耗和毒性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其效益也将大大提升。部分精细化工产品因其技术与科技水平的制约具备一定的毒性,如人们经常使用的塑料袋,虽然人体对其毒性能够承受,不会有生命危险,但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精细化化工产品在安全性、便捷性和环保性等方面将会有很大的提高[1]。2.2加强绿色精密细致化工的引导宣传工作力度。伴随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高度重视绿色精细化工的发展情况,充分意识到其是促进我国经济不断高质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人口众多且环境质量较差,所以,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以要主动增强有关绿色精细化工知识的普及、引导和宣传,加大对这方面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促使我国绿色精细工业的发展得更好更强。2.3正确对待精细化工发展的大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相关工业范围的发展突飞猛进,无论数量、品类还是在质量方面,市场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都有了新的要求,这就为精细化工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市场基础[2]。同时,也改变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买方市场,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并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比如数量,质量等方面,加剧了我国精细化工市场上的构造性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精细化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国外企业成了我国大多数精细化工企业的竞争对手。因此,我国的精细化工企业在自身优势基础上调整战略,重新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增强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企业调整的改革要和国家政策相一致,利用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相关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外资的政策等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改造。2.4增强和国际合作,促进精细化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在精细化学工业品和特种化学品方面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这导致了很多国际公司来中国投资精细化工业,加强了国际合作,进一步促进了精细化工业的发展。2.5创新技术。近几年中,新技术在我国生产程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发展了反向工程,剖析未知物等新技术,我国化工企业得到了有效发展,为我国的化工业提供了技术基础。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开始产生一些新兴行业,如化工服务业。近年来,伴随持续发展与深化分析技术,各种新兴的化工业技术名词诞生。就整体而言,属于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属于新兴的分析技术的微谱分析,对中国精细化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看我国的化工企业发展历程,很明显的感觉到,我国的化工业多以生产为主,而从事技术研发的企业很少,这也导致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发展差距。而微谱分析技术可以用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能加以吸收和创新,这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进一步促进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2.6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往的教训告诫我们,一味单纯模仿国外技术来生产产品,虽然可以绕开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对我们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但是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从长期看这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如果市场需求得到了缓和,许多问题都会一一暴露出来,比如生产技术落后,适应市场改变能力较弱等,这使很多设备遭到淘汰,很多职工下岗,使得我们失去了对市场的主导作用,很难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仿照外国的机会更多了,然而因为国际推行知识产权,导致我国在技术上得不到什么好处。因此,我国精细化工企业的发展一定要靠自身进行科研,自主开发先进技术,增强我国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结语

精密细致工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经济的高质快速发展促进着科学生产技术不断提升,这项技术也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企业准确定位发展方向,并且要严格依据市场运行情况,更要重视相关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进一步树立品牌,提高其知名度,与国际化接轨。

【参考文献】

【1】梁冰,梁晨,陈素怡.基于“互联网+”的精细化工专业课程发展探析[J].广州化工,2019,47(03):153-155.

精细化工范文篇9

关键词:精细化工;设备管理;发展;问题;思考

我国的精细化学品工业统称为精细化工,它已经成为当下化工工业中极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和其他的化学工业生产模式不同,精细化工一般会运用灵活的、间歇的运作模式,进行小批量生产。其中涉及化学合成、剂型加工以及精制等各个环节,这一过程体现了技术密集性强、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要求精细化工企业提高自身的设备管理水准,逐步实现技术创新,最终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精细化工设备管理现状

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中,设备管理是极其关键的因素之一,可将设备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希望借此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使得设备所发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可从价值工程学、补偿理论、设备监测和诊断方法、系统工程学、设备维修性理论以及综合管理等理论作为基础,运用组织性、技术性或经济性行为,从设备的价值运动和物质运动层面着手,对设计、选型、安装、维护、改造、规划、制造、购置、运用以及更新等环节进行合理的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的日渐创新,设备管理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一般会从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两方面入手,包括设备调试、运维、寿命周期、安装、运行安全等内容。若从历史角度来讲,设备管理的发展进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为设备综合管理阶段,包含着全员生产维修、后勤工程学以及设备综合工程学。其二为事后维修阶段,可分为专修时代和兼修时代,这一时期一般会秉承着“坏了修、不修不坏”的原则,完成设备的运维工作。其三为预防运维阶段,这一时期涵盖着定期检查、日常维护以及精准检查等主体工作。我国的精细化工领域的设备管理工作在不断地向制度化、标准化以及现代化的趋势转变,设备管理工作一定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提高设备管理水准[1]。

2有关精细化工设备管理发展趋势的思考

1)设备管理向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设备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积极引入信息技术,设立专门的设备使用单位、技术咨询部门、研发机构以及运维管理部门等,将不同的部门进行有机融合,借助网络手段构建智能的网络平台,远程采集设备运用数据信息,并进行精准的评估,使得机械设备的应用效率得到提升。2)设备运维向规范化、社会化和专业化趋势发展。其一,可构建设备运维供应链,一改传统的生产模式,过去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时代的精细化工生产需求,若想提高生产效益,就应保证设备的运行效率,相应地减少设备运维人员,提高设备运行质量,降低资金投入量[2]。其二,可大力发展复合修复工艺以及改善性修理工艺,使得机械设备修复之后,最大程度地接近新机械的运行效率,保证旧机械的生产功能,最终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3]。其三,精细化工企业可将故障诊断技术和质量监测技术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生产系统的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比对,判断设备运行质量是否满足厂家的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标准,对于机组故障进行及时排除、预测和诊断,相应的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样可实时了解并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及早发现局部运行异常,同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4]。3)设备要素信息化、市场化。一方面,信息化指的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提高产业运营质量,并积极促进必要工具的技术改革。所谓的设备管理信息化指的就是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设备管理数据库的构建方式,融入网络技术或通讯技术手段,基于设备应用需求,提供信息服务业务,使得设备运行更为有效、科学,对设备应用方式进行实施监督[5]。另一方面,设备管理的市场化,就是将设备的经营权和所有权进行分类管理,一改以往的配属式占有管理模式,防止出现设备购置重复、闲置不用,亦或是提前报废等现象,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得精细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6]。

3结语

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的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呈现了井喷式的态势,在此过程中,若想进一步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应当重视设备管理工作的把控,时刻朝向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虽说当前的精细化工产业的设备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但是设备管理相关人员应化挑战为机遇,改革并更新设备管理模式,勇于引入新式的管理理念,掌握设备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以往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和缺陷,进行针对性的弥补和整改,提高设备管理效率,满足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需要,为精细化工领域的运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晓娟,邹明旭,程贵刚,等.基于CDIO理念改革精细化工反应过程与设备理论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12):48-49.

[2]何黎静.精细化工实验推行绿色化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化工管理,2017,23(11):54.

[3]许金宝.国内精细化工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7,25(10):18-25.

[4]李向阳,刘小平.我国有机精细化工领域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关系的专利计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6):163-169.

[5]何戡,张广磊,宗学军,等.面向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6,43(6):632-637.

精细化工范文篇10

关键词:催化加氢技术;精细化工;催化剂

1加氢催化剂

在还原反应中,加氢催化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中主要使用的是Pd/Pct/骨架镍这类催化剂。1.1镍系催化剂。镍系催化剂主要分为两种,其分别是硅藻土以及二氧化硅。其相关的化工人员选用沉淀的方式,把硝酸镍进行沉淀的处理,将其放置到载体上面,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利用氢催化的形式,确保其催化剂在400℃左右,且其上下浮动不超过50℃时,不会产生不良的自烧等反应。骨架镍是一种会经过强碱腐蚀处理的物质,其会以一个多孔海绵的状态呈现,所以在实际的制备过程中,其应当在钛中添加一些较为稳量的元素,这样会改良其各类合金的性能,在实际的催化剂应用过程中,无论是酸碱度还是腐蚀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催化剂的性能。镍系的催化剂具有极强的经济性,所以在实际的使用中比较便捷,同时其应用的空间也比较大。1.2钯系催化剂。钯系催化剂的制作方式比较简单,其先要进行氯化钯的溶解处理,让其物质更好地溶解到盐酸溶液当中,之后再添加一定量的活性炭,让钯可以充分的作用,在浸染之后,对活性炭进行干燥的处理,还原其氢气,控制好其产生还原反应时的温度,这种制备方式主要被应用于大部分的催化剂的制作过程,其制作过程要控制好其活性物质组成的迁移频率。1.3铂系催化剂。铂系催化剂的制备方式主要把氯铂酸放置到水中,并在水中添加过量的硝酸钠,对其进行烘干的处理,将其烘干的温度调整到35℃,让其可以快速地熔融以及发生分解的反应,进而产生出二氧化氮气体,同时还会带有褐色沉淀物质的现象,待其产生了该化学反应之后,要再次调整其温度,让其温度上升到500℃,继而分解之后产生二氧化铂加氢催化剂。1.4活性炭/载体物质活性炭/载体物质具有极为高效的催化能力,所以其会对活性炭自身性能的要求会比较高,活性炭这类物质和其他的机械类杂质等不能混合在一起,其所选择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果核类的物质。1.5铜系催化剂。铜系催化剂的面积比较大,另外其物质自身的活性也会比较高,会将其用于烯烃的加氢反应,如果其催化剂在实际的使用中为单独的方式,那么其就极容易产生烧结的现象,一旦产生了烧结的现象,就给其制备过程带来困扰,想要避免产生该类问题,就需要使用载体进行处理。

2催化加氢技术的运用

2.1氨基酚。氨基苯的制作主要是将硝基苯放置到稀硫酸当中,让其通过介质的效用产生重排反应,进而得到氨基酚,其所选用的催化剂主要是5%Pt/C。需要对贵金属与硝基苯的质量比进行调控,让其比值始终为(0.0005~0.0050)∶1。控制好其使用的温度,让其温度始终保持在80℃左右。压力控制在11~12MPa,最后利用过氧化氢处理,10%的稀硫酸为介质进行反应。2.2催化加氢制备。2,2-二氯氢化偶氮苯2-二氯化偶氮苯采用0.8%Pd/C的催化剂,以甲苯为溶剂,在反应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助催化剂,将邻硝基氯化苯在0.6MPa、55~75℃下,加氢3h。以上做法是宋东明化学家提出的方法,而美国申请专利最早使用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邻硝基氯化苯液相加氢制备2,2-二氯氢化偶氮苯,为固-液-气三相反应。主催化剂为0.5%~1%Pd/C或Pt/C,贵金属与硝基物重量比为(0.0002~0.0010)∶1。2.3催化加氢制备邻氯苯胺。邻硝基苯加氢还原生成邻氯苯胺,主催化剂为0.8%Pd/C,贵金属与硝基氯苯质量比为(0.0001~0.0005)∶1。助催化剂为亚磷酸钠,在甲苯为溶剂,温度控制在60~80℃,氢气压力为0.6~2MPa。制得的纯度可以达到99.7%,收率达到92%。与传统相比,大大减少了三废的生产。

3结语

催化加氢技术和其他化工技术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其技术所制备出的产品大多是产物和水,不会产生较多的废弃物质,具有极强的环保节能效用。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推广,绿色化学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的风向标,大部分的科学研究项目都成为了其所要考虑的一部分内容,催化加氢技术应用下所制备出的产品收率比较高,且其实际的质量也比较好,整体所需要的化学反应条件极为温和,所以其技术的应用污染性低下,可操作性比较强,应当不断地改进该技术,完善其生产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