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5 16:59:19

基础文学

基础文学范文篇1

文学常识题作为常识性知识一方面可以作为解答言语类题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答类比推理和常识题中有关文学类知识的题目。对于此部分内容的掌握,大家不容忽视。

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作家作品、文学体裁和古代文化知识这三大部分。

1.作家作品

作家作品需要识记作家的简介,以及作家的代表作品。范围上不仅有中国古代、现代作家作品,还有外国作家作品。此外,对文学流派、文艺思潮、文学团体和文学运动都要有所了解。

例题:

【2014年广东省下半年行测真题第84题】

下面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都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与北宋苏轼同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并称苏辛

C.《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都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

D.剧本《伪君子》、《吝啬鬼》、《贵人迷》是17世纪法国悲剧作家莫里哀的著作

【答案】B。解析:A项《童年》、《少年》、《青年》的作者是高尔基;C项都是雨果的作品;D项莫里哀是法国著名喜剧作家。

2.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主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学会对作家的作品体裁进行归类,了解作家的写作情景,并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题:

【2014年江苏省行测A类真题第28题】

喜儿:《白毛女》:戏剧

A.孙悟空:《西游记》:传奇

B.祥林嫂:《祝福》:小说

C.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

D.林冲:《水浒》:古典

【答案】B。解析:“喜儿”是《白毛女》中的女主人公,《白毛女》的体裁是戏剧;“祥林嫂”是《祝福》里的女主人公,《祝福》的体裁是小说。所以,本题选B。

【2014年上海市行测真题第103题】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这首诗描写的花是。

A.牡丹

B.玫瑰

C.桂花

D.梅花

【答案】D。解析:本诗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从诗中的“众芳摇落”也应该推断出描写的是梅花。

3.文化常识

包括对古代文化知识、外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内容很多,包括姓名和称谓、古代官职、宗法礼俗、地理常识、天文历法、古代音乐和交通工具。

【2014年安徽省行测真题第115题】

以下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文言别称,属于美术的是:

A.丝竹

B.墨宝

C.丹青

D.金石

【答案】C。解析: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本题选C。“墨宝”指宝贵的字画,也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2014年广东省上半年行测真题第64题】

贝多芬的交响曲中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是:

A.第三交响曲

B.第五交响曲

C.第六交响曲

基础文学范文篇2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求新求变的现代社会,教育一直想要领先各方走在时代的前端,但不知为何总是缺少一些力度,略显吃力。就像是不管科学如何发展,技术手段多么先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所谓改进都只是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入到课堂上,比如曾经的黑板、粉笔和写着板书的教师,变成了投影、电脑、鼠标和带着耳麦读着PPT的教师。虽然课件的运用似乎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仍然充斥在如今的大学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没有得到改观。数字时代,我们应该在懂得利用先进的设备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教学两个字,“教”固然重要,但是如何教?怎么教?其实才是重点;而“学”,很多教师可能也理解错了意思,以为这个“学”只是学生需要学习,而忘记了,其实这个“学”也包括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升值,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才是“学”的真正目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如今看来已经不适合现代的教学发展,但并不是说它是错误的,或者是有问题的。在信息闭塞,知识来源单一的过去,教师以课本为中心,以理论为基础,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倾尽所能的用语言或者一切手段去解释一个个知识点,已经可以满足当时学生们的需求。毕竟在信息落后的时代,多数的信息都来自于书本,而未经历过太多的学生,如果你给予太多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全部吸收,就好比你让刚能站立的孩子,不学走路就直接跑,实在是过于勉强。而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个昨天的理论都可能被今天的信息所推翻,学生们在互联网上了解的事物,知识含量之多,方面之广,也许早就超出了教师所想,所以一旦用书本上有的知识点去教导他们,可能取得的效果会不尽人意,毕竟很多东西学生早就能够在各种渠道获得,而他需要的也不仅仅是讲解那么简单,可能更需要的如何引导。作为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就更是如此,因为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就注定了这些学生对于新生信息的求知欲远超其他专业,所以,如何在正确的将已知的知识正确传达给学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巧妙的运用到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上,成为了教学的难点。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基础课讲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所需,需要真正的了解学生所需,以学生为中心去制定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互联网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渠道,不只是在校学生,还有已经毕业的学生。通过这种沟通了解在校学生所想,也知道毕业学生所需,根据学生的所需、所想,调整教学方法。文学基础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纸质图书、铅字印刷、一篇篇文章、由教师去一句句解读……高校教育与应试教育没有丝毫的区别,只是换了个授课的人和讲课的地方,导致很多高校学生只会填鸭式的机械学习,而没有真正的自主学习,也使得很多学生在离开大学后,在工作岗位上无法将所学灵活的运用。所以,改革教学方法已然非常迫切。建立以网络多媒体为主的教学平台,搭建起一个教师与在校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学生可以沟通的桥梁。在校学生、毕业学生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发言,教师针对学生们在校和毕业后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等媒体手段,将纸质图书内容,变成一个个有图像有声音的立体化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联网收集学生们的问题,进行整理,将有特点有针对性的问题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变讲授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对于之后的教学,让学生多提意见,针对这些问题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网络、计算机多媒体作教学平台,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为讨论式教学,变一听一讲的枯燥学习方式为教师、学生集体研究式学习,变课堂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式教学,变以课本和教材为主体的学习内容为网络学习内容。让学生真正能从学习中得到知识,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也让老师能够与学生共同进步。

二、教材体系的建设

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规定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高校传媒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原则,改革文学基础类课程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传统的文学基础课程虽然也考虑到传媒类学生与中文类学生的区别,但是与中文类教学相同的传统内容仍占据教材的大部分比例,很多与所教专业相关的内容并没有体现在教材当中。而且,由于专业不同,很多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学的涉猎与积累也各有不同,所以重新建立一个系统的教材体系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文学基础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传媒类的文学基础课程与大部分专业的文学基础课程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涉及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就连在占比方面区别也不是很大。但其实对于传媒类的学生而言,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于以后在工作岗位中的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传媒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不同,学生本身的文学底蕴以及以后在工作中的运用也各不相同,所以根据专业不同制定不同的文学基础类课程教材很有必要。传媒类学生对于互联网和新技术的运用一直走在其他类专业的前面,所以学生对于课程和教材安排的要求也往往高于其他专业,如何将互联网教学更好的融入到平时教学中也成为教材设计的一个关键点。用电子化教材代替纸质化教材,用交互式电子书的形式制作教材,将文字、视频、音频、以及交互手段融入到电子书中,方便传媒学生进行学习和操作。教材设计所考虑的方面也不仅仅只是教材内容安排这么简单,对于课堂教学之后的教学延展,学习计划等等内容也要有所考虑、有所安排。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中国文学的学习对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更加的多,所以教材中,这部分内容要更加细化;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古代戏曲与国内外戏剧的涉及也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多,也应该在教材的设计上得以体现;动画专业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增加中国古典文学的涉猎……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做定制化的教材设计。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有计划的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动画专业虽然是强调创意和技术的专业,但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口,像前几年大热的动画片《大圣归来》就参考了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对于中国人来说,影片能够受到大家的喜爱,是对画面和技术的肯定,也是对古典文化的推崇。所以提高学生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对学生构思故事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提供了思路也推广了文化,兼而得之。传媒行业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也包含很多方面,而它传播的内容往往有利于一个国家的蓬勃发展,所以基础文学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只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正确的引导大众,只有具备高素养的中国媒体人,才能真正代表中国的形象。所以,制定真正切实有效的文学基础类学习教材来提高传媒类学生的文学素养势在必行。

三、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信息时代,我们总是在提倡信息共享,但是仅仅只是在网上用聊天室建立沟通渠道交换信息和传递内容,是无法保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所以,建立系统的传媒专业文学基础类课程教学资源库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的甄别和完善资源信息,能够合理储存,方便调取与运用,真正的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倡导新的学习资源模式,不能仅仅只是建立一个网盘或者创建一个文件夹这么简单,应该建立一个高效、安全、可升级、易操作的课程资源平台,为课堂教学奠定技术与资源基础。哈师大传媒学院教学团队自2008年开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电子教案、PPT课件、阅读书目、课外作业、模拟试题等都通过集体合作达成共识,作为统一范式在所有开课班级通行,在内容资源的收集上有着较好的基础,为之后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带了个好头。将有限的资源细化出来,就可以变成无限的可能。将课程资源库的用户划分为教师和学生,并设置课堂内外的选项。教师用户可以在数据库中查到历年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PPT课件等等,也可以查到本年的教学进度,以及了解学生近期阅读的书目、课外作业、模拟试题等等的完成情况。教师在课程资源库中可以参考历年的内容,为自己制定当年的教学计划做准备,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比较标准化的范本;教师还可以在课程资源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阅读了多少图书,涉及什么,作业完成情况,模拟试题的质量,这样方便老师真正了解学生的所需,针对学生的问题,因材施教,而不是毫无参考的盲目教学。而学生可以在课程资源库中,看到本年的教学计划、老师的PPT课件,也可以在资源库中阅读图书,完成课外作业和模拟试题,这样方便学生们提前预习功课,储备知识,并针对课程和自己的不足与教师进行沟通,更好的学习和进步。在课程资源库中加入标签库的设置,通过标签建立相应的关联,比如,给某位教师打上标签,该老师上传的内容就可以很方便的找出来;或者将某一堂课打上标签,将与此堂课的内容都与之关联,这样之后如果有教师想要讲解与此堂课内容相关课程的时候,就有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参考;也可以给某个课外作业打上标签,将与之类似的作业都进行对比,让教师看到学生的成长,也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自己的优势,找到自身的不足。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不仅是对传媒专业已有内容资源的整合与整理,也为之后的调取与运用提供了方便,更为之后教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数据时代,我们也可以将课程资源库的某一类资源作为一个小的研究点,根据某一个点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与对比,就可能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教师可以在课程资源库中吸取前辈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不足,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分析学生的成长;学生在课程资源库中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业时间,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完成课后作业与模拟试题,与老师进行交流。教师与学生在课程资源库中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所需,在学习与交流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的考核模式多为考试检测,虽然考试卷面的成绩也可以说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部分问题,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我们其实不难看出,这种机制的考核未免略显片面,并且会产生一定比较负面的影响,比如,很多学生只追求卷面的成绩,而不能准确的应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死记硬背大段的理论知识,一旦要在生活中运用,就开始露怯。所以会有类似高分低能这样的词汇出现。对于考核模式的改变,成为教学改革中不得不提出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教学考核的创新性改革。对于传媒类学生而言,与很多理工科专业相似的一点是它的实操性很高,掌握理论依据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动手能力,或者说实际操作的要求会非常之高,虽然可能不像有些比较严谨的专业,需要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但是它所导致的后果可能会比较快速而直观的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因为媒体,多是以时效性为著称的,所以一旦有问题,会比其他专业更容易被大众所发现。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需要加强的同时,实际运用更为重要。而另一点,可能对传媒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也不是那么友好,作为传媒人,仅有的课本知识,根本不能满足日常工作所需,想要成为真正的传媒人,所需要了解的知识之多,问题之广,可能是其他专业的几百倍,这也是传媒人一辈子都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原因。所以,大学的考试考核对于传媒类学生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十分有利,只有将所听、所学、所感都变成自己的东西,拓宽视野,充实自己,才能在成为真正传媒人的路上走的更远、更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变被动为主动,是传媒类学生必须转变的观念,也是传媒类老师必须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传媒类文学基础课程作为传媒类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课程的考核也应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样才能为传媒类学生在以后的企业选择中增加竞争力。将传统的考试检测变为、参与社会活动、出版与学习表现等进行综合考核,激励学生提高综合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在卷面中背出概念,这种用实操代替死记硬背的方式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诉求,只有真正的开始学会动手,去实操、去实践,才能在这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针对问题进行改正,针对不足进行完善,这也就真正的实现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丰富自己成长阅历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竞争力,毕竟,能力比成绩更重要。教师在学生参与活动与实践中观察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在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教会一个学生知识并不是很难,但是培养一个学生独立的人格与技能却是相当艰难。不断的沟通,不断的改进,也许只能看见一点点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的与卷面上的数字相比却显得难得而且珍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肩负的责任十分的重大,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每一点都是一种修行。教师只有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才能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惯性思考有时虽然可取,但是一味的坚持保守,坚持传统,可能也是一种故步自封,无法真正的前进。高校传媒类文学基础课程网络立体化教学改革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也不仅仅是一种尝试,它应该成为一种标杆,一把打破常规思维的利剑。以传媒类文学基础课程网络立体化教学改革为实验,加速全科类课程的网络立体化教学改革,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菱,王而立.浅谈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2]李康.网络课程的含义及其教学设计的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6(09).

基础文学范文篇3

文学常识题作为常识性知识一方面可以作为解答言语类题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答类比推理和常识题中有关文学类知识的题目。对于此部分内容的掌握,大家不容忽视。

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作家作品、文学体裁和古代文化知识这三大部分。

1.作家作品

作家作品需要识记作家的简介,以及作家的代表作品。范围上不仅有中国古代、现代作家作品,还有外国作家作品。此外,对文学流派、文艺思潮、文学团体和文学运动都要有所了解。

例题:

【2014年广东省下半年行测真题第84题】

下面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都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与北宋苏轼同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并称苏辛

C.《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都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

D.剧本《伪君子》、《吝啬鬼》、《贵人迷》是17世纪法国悲剧作家莫里哀的著作

【答案】B。解析:A项《童年》、《少年》、《青年》的作者是高尔基;C项都是雨果的作品;D项莫里哀是法国著名喜剧作家。

2.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主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学会对作家的作品体裁进行归类,了解作家的写作情景,并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题:

【2014年江苏省行测A类真题第28题】

喜儿:《白毛女》:戏剧

A.孙悟空:《西游记》:传奇

B.祥林嫂:《祝福》:小说

C.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

D.林冲:《水浒》:古典

【答案】B。解析:“喜儿”是《白毛女》中的女主人公,《白毛女》的体裁是戏剧;“祥林嫂”是《祝福》里的女主人公,《祝福》的体裁是小说。所以,本题选B。

【2014年上海市行测真题第103题】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这首诗描写的花是。

A.牡丹

B.玫瑰

C.桂花

D.梅花

【答案】D。解析:本诗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从诗中的“众芳摇落”也应该推断出描写的是梅花。

3.文化常识

包括对古代文化知识、外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古代文化知识的内容很多,包括姓名和称谓、古代官职、宗法礼俗、地理常识、天文历法、古代音乐和交通工具。

【2014年安徽省行测真题第115题】

以下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文言别称,属于美术的是:

A.丝竹

B.墨宝

C.丹青

D.金石

【答案】C。解析: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本题选C。“墨宝”指宝贵的字画,也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2014年广东省上半年行测真题第64题】

贝多芬的交响曲中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的是:

A.第三交响曲

B.第五交响曲

C.第六交响曲

基础文学范文篇4

关键词:“基础写作”;问题;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而是应用型、创新型、综合型人才。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基础写作”,是综合素质培养最集中、实践能力最突出、社会应用最需要的学科之一。“基础写作”课程,“其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作家,而是系统地、科学地培养基础层面上的写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打好根基,也为今后的各种分支写作(如:新闻写作、科技写作、公文写作、财经写作、文学写作、影视写作等)的学习奠定基石。”[1]“基础写作”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提高写作能力的专业课程,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教学改革。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学习效果的相关调研,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授课特点、授课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基础写作”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1“基础写作”课程的性质

从广义上来说,写作是指人类特殊的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基础写作”课程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在教学中,我们将经典名著等文学文本与基础写作理论相结合、写作随笔与专业写作训练相结合,力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综合素养。

1.1人文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人文类专业,关注的是人的价值观与精神世界,“基础写作”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点。人文性的实质是指人文精神,主要强调“基础写作”课程的学习过程,不仅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人文情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理论及技巧,这既有利于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弘扬优秀文化的人文精神。写作是写作者思想、伦理、道德、情感的反映。“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2]创作主体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将生活中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处处景写进文学作品之中,表达思想情感,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精神素养。

1.2综合性

当今,很多学科的发展都呈现出交叉、融合的趋势,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写作”课程就体现出鲜明的综合性特点。首先,基础写作课程融入了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是一门综合类课程。其次,写作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高级智能活动,是作者生活、思想、知识、语言、技巧的动态综合体现。再次,写作需要作者具有很高的综合素养。学生作为创作主体,必须进行综合努力,在生活与学习中做好生活素养、知识素养、审美素养与思想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再次,写作行为本身需要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在当下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基础写作”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人才素质,造就高质量人才。

2“基础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写作教学实践来看,目前的“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处于一种师生双方均不满意的状态,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对“基础写作”课程的认识仍浮于表面。很多学生认为,写作课程主要是培养诗人、作家的,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因此,上课态度不端正,甚至抱有厌烦的情绪。在被调查的600名学生当中,认为写作很重要的占50%,认为通过写作课程提高了写作能力的仅占30%。因此,当前的写作课程与教学目标尚有很大差距。大部分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未能认识到写作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学习积极性不高。余秋雨认为:“写作实际上构成一个现代人人格素质的重要部分,没有足够的写作能力就很难算做一个真正的现代人。”[4]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当下社会写作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之中,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各个行业都离不开写作,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对学生以后的择业、就业都具有重要作用。

2.2学生阅读基础薄弱,缺乏写作习惯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是在中学写作课程的基础上,对写作理论、写作方法以及各类写作文体等内容全面系统地学习。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门课程对大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训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从大学生阅读纸质书籍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很少,甚至有些同学只是对中学课内文章有了解,其他课外书籍都未曾读过;另一方面,从大学生的网络阅读调查显示:“虽然网络资源已经非常丰富,但如果缺乏对学习者如何利用资源和恰当高效的学习方式的有效引导,学习者也很容易在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中迷失方向。”[5]在当前的网络时代,很多同学自律意识不强,沉迷于手机刷屏、网络游戏等娱乐世界中,而很少涉猎书籍,更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基础写作”课程重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但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本科高校“基础写作”课程甚至出现“学生不想学,教师不想教”[6]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写作的兴趣低,多是在老师的被动要求下才会去动笔。在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其阅读基础薄弱,语言功底不足,思维能力较差,自然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现在,很多学生平时并没有读书看报、写作练笔的习惯,更没有撰写读书笔记或者创作完整文学作品的习惯。出现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平时缺乏写作的习惯,二是学生一直以来都没有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2.3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常以满堂灌的模式将写作理论传达给学生,并没有真正注意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且有畏难情绪,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达不到运用写作理论教学指导学生写作实践的目的。而且,还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教学形式与课程内容单调、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严重脱节、课堂与生活完全割裂等一系列问题。这就意味着“基础写作”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写作学科的发展。“基础写作”课程的基本写作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就其课程性质来说也应该重视其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关注教材中的基本内容,重视基本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授每种文体的特点及理论技巧时,除了让学生了解阅读相关范本,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该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训练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要深刻认识到写作实践的意义,真正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写作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与综合能力。

3“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在这个知识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7]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在当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针对“基础写作”课程的性质与大纲要求,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写作”课程教师应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优化课堂教学、持续推进写作训练等方面探究有效的改革路径。

3.1布置书目,系统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在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基础写作”课程内容庞杂、文体多样,更应注重文学经典的阅读与鉴赏。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仅仅指导学生学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给学生布置相关书目,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古今中外,凡是写作大家,往往都是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的“杂”家。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8]写作与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基础写作”的教材内容包括基本写作理论及各类文体训练,涉及到的文本案例较多,需要大学生课下阅读积累;另一方面,囿于教材使用周期较长,内容更新慢,对于写作课程来说,需要大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热点,阅读当下各类书籍补充精神食粮。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计划,本课程在开课之初,教育布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经典书目,以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审美能力与精神素养,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3.2在线开放课程与线下课堂相结合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进行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迫切要求。”[9]通过“互联网+”技术,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课程大纲,打造无边界跨时空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把线上线下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3.2.1课堂教学方法革新“互联网+高校教育”,是当今时代各大应用型高校开展实际教学的新模式,很多教师会选择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这充分展现了互联网在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互联网资源与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彰显高校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有裨益。目前,教育部、各省教育厅推出了各类线上课程平台,包括大学的各门课程。这些平台主要包括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尔雅、学堂在线、智慧树网等课程学习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基础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等手段,全面推进写作课堂教学改革。上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线上学习平台预习相关知识。课堂上,教师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精选写作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利用好线上教学资源,发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根据教学大纲,做好线下课堂的实时教学;另一方面,增加线上交流时间,以网络平台中的写作训练进行实际操作,进而当堂分析、讲解。课下让学生根据素材资料库、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等线上方式巩固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基础写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与线上课程资源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依托线上平台的教学资源,保证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共同发挥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2.2课堂教学过程革新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强调线上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第一,教师精选写作基本理论知识,减少课堂理论讲授时间,增加“线上”交流时间,利用课堂平台,观看微课视频,供学生反复揣摩相关的写作理论知识。第二,按照教学大纲与课程安排,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后进行写作训练,在学习平台上提交写作训练作业。第三,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析、指导。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巩固基本写作理论知识与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就“基础写作”的课程性质来说,它是一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性课程。因此,需要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积极进行写作实践。首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网络课堂的形式与老师和同学互动、交流,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也能更直观地看到同学们的写作创意,大家互相点评,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运用网络平台也可以更快更广地带动学生们的互动,不断活跃课堂气氛,尽可能使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其次,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作业中,同学们在线提交作品,能够及时且更详细地看到教师的点评。“下课不应该是课堂的结束,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实现永不下课的课堂。”[10]写作课程教师要善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尽心尽力。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基础写作”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有利于写作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

3.3培养学生勤写多练的习惯

契诃夫曾告诫青年作家:“请你尽量多写!请你写、写、写,写到指头断了为止。”[11]写作是一项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基础写作”课程教学中,学生应该坚持做到勤写多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写作训练。首先,结合教学大纲中的写作基本能力的内容,如: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思维能力、构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针对这些基本能力进行单项能力的写作训练。其次,进行综合能力的写作训练,在教学中选择生活中熟悉典型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熟悉的大千世界中获得灵感,潜心创作。再次,进行快速成文的写作训练。学生要随时随地想到写作,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其教学理念体现为“以人文主义为要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多种资源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12]。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遵循写作教学的特殊规律———即通过“写作”实践来学会写作,突出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写作训练,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完成简短的写作训练。课堂之后,更要勤写多练,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拥有一颗热爱写作的心,养成勤写多练的习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4小结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今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必备当代大学生来说,写作能力成为21世纪现代职场的一种核心竞争力。目前,在“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写作课程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善于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依托线上平台优质资源,不断革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切实提高写作能力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裴显生,尉天骄.基础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2]王永存.在语文教学中自然融入人文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1(16):9.

[3]周敏.文化的力量[J].东方文化周刊,2016(1):1.

[4]余秋雨.写作是构建现代文明的重要素质[J].写作(中),1994(5):2-4.

[5]张剑平,刘军.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31.

[6]梁樑.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9(10):171-173.

[7]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M].魏平,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205.

[8]杜甫.杜诗详注[M].仇兆鳌,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9]谭琳,高春艳.基于“雨课堂”的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A4):91-95.

[10]周素焕.“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写作教学探析[J].写作,2016(19):23-27.

[11]姚国建.基础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

基础文学范文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就业现状;“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文章从邯郸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近三年毕业生服务基础教育行业的现状出发,并以此为研究对象,重新审视专业教育。从实际出发,力求能够提出一些中肯、实际的方法和建议,以期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一、近三年汉语言文学毕业生服务基础教育行业的基本状况

(一)总体就业率相对稳定,教师行业依然是就业的主流

近三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分别为:2018届95.58%、2019届98.99%、2020届87.56%。2018、2019两届学生的整体就业率较高,均达到95%以上,2020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就业率截至2020年11月达85%。毕业生就业行业的选择可以反映出一个专业的就业对口程度,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行业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状况。因此,笔者对2018届~2020届大学生的主要就业行业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见表1。表1中统计的是毕业生当年的就业行业选择,从他们初次就业的选择可以看出教育行业是毕业生就业的重点,连续三年入职教育行业的比例均超过66.7%;公务员、事业单位也是学生就业的热点,但由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逢进必考,所以也是就业的难点。其他行业涉及的人数比例相对较少,均不超过10%。由此可见,笔者所在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教师行业有极强的认同感,教师行业依然是就业的主流。2021年10月,笔者向近三年毕业的学生发出调查问卷,详细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2018届已经毕业三年,发出问卷104份,收回问卷92份,已就业学生82人,其中服务基础教育单位68人,占已就业人数的82.93%;2019届毕业二年,发出问卷110份,收回问卷98份,已就业学生96人,其中服务基础教育学生72人,占已就业人数的75%;两届学生服务基础教育的当前比例均比毕业当年有所提高,均提高近7个百分点。2020届发出问卷127份,收回问卷100份;已就业学生96人,其中服务基础教育学生64人,占已就业人数的66.7%。教育行业中,在中学工作的占58.82%,在小学工作的占25%,以上数据证明基础教育行业依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最主要就业方向,将近60%的毕业生在中学工作,这个比例充分说明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系统的文学、语言学、教育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具有教育教学研究与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学语文教师”这个专业的目标定位是准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方向、目标定位符合社会的基本需求,我们应该继续坚持。

(二)一线任教比例高,发展前景可期

通过对2018届~2020届毕业生的深度调查可知,已经在教师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在学校任课的比例达到98%,即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后都是学校的一线教师,其中从事语文学科教学的比例达到96%,从事英语、数学教学的占比4%。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工作试用期结束后,在学校担任班主任,或者兼职相关行政工作,如工会、团委、教务处等。这些情况说明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工作能力较强,发展前景可期。这一点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预期在学生毕业五年后成长为“具有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具有教育教学研究与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的教师。以2018届毕业生为例,该届毕业生目前工作进入第三年,教学方面有了一些成绩,不少毕业生受到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更有个别优秀的毕业生已经开始担任年级组长一职,说明其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过关,能够很好地胜任当前的工作。

二、毕业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语文课堂效率不高

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和教师座谈可以发现,尽管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依然是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课堂效率不高的突出表现是课堂讲授过程中重内涵、忽略语言积累和课堂互动性不强两个方面。语文课堂的首要任务是教授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但现在的课堂却重视课文内涵和意义的分析,这受到考试命题趋势的影响;同时,毕业生语言类知识掌握不扎实,对语法理解得不清楚,教授过程中存在不自信的问题,因此会不自觉地忽视语言的积累。这提示我们应该关注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中语言类课程的安排,探讨课程的开设时段、开设时长,开设课程门类等问题。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更应该关注的是语言类课程如何与中学教学的实际联系。课堂互动性不强,主要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往往会为了多讲一些内容而放弃了和学生的互动,虽然可以保证课程进度,但学生从课堂的参与者变成了单一的看客,课堂效率自然不高。因此,如何在保证教学目标完成的同时还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参与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教师技能训练不足

目前地方高校的教师拥有基础教育教学经历的比例较低,对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基础教育过程中迫切需要的技能了解得不充分,因此在实践课授课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课程、轻教师技能训练的问题[1]。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方向和教师教育模块进行对比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课程较为完整,文学课开设充足,语言课开设门类也基本达标,通过对近三届大三实习生的座谈了解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方向所开设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工作需求;在教师教育模块涉及课堂教学的课程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三笔一画”“教学语言训练”“微格教学”这五门课,尽管课程体系较为完善,但主要问题集中在课时上,“微格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这两门课都仅有18课时,课时量过少,开设时长较短,无法使学生获得充分训练,因此调整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课时和开课时段是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另外,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66.18%的受访学生认为“三笔字”非常重要;80.88%的受访学生认为教学设计、新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极大。除此之外,笔者还针对实习生进行了专项调查。202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实习结束后,学院例行组织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习反馈会,借此机会了解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教学设计、课堂板书等方面,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公开课上如何让板书工整而有新意,笔者建议大二、大三每个学期都可以开设技能培训类的课程,且课时应该至少保证每周2节~3节,保持课程的粘度和持续性,通过长时间、不间断的训练来保证教师技能的习得,让学生更加自信。除了课时缺失外,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地方高校的配套设施陈旧。学生教法训练和参加教学大赛时都少不了录课这个环节,但至今笔者所在学院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微格教室和语音室,只能借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微格教室,且必须要避开日常教学的时段,因此学生的日常训练强度远远不足。此外,许多设备已经严重老化,无论从速度还是效果上都达不到教学的要求,许多毕业生都是在入职培训时才学会使用新式多媒体,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三)缺少社会阅历,沟通受限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除了授课之外,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也同样重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特点的限制,生源以女生为主,导致学生日常生活环境单一,大量的时间都在校园,极度缺少社会经验。上岗之后如何迅速融入社会,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对其而言极为艰巨。面对青春期的学生和望子成龙的焦虑家长,他们明显觉得力不从心,虽有心沟通,但常常由于缺少经验而不得法。通过调查问卷可知,60.29%的受访学生坦言“不知道如何和学生更好地沟通”“不知道怎样和家长朋友们处理关系更得当”,为此,我们要主动地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办法,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环境,实现高效沟通。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工作困境的应对策略

毕业生入职之后在工作中主要面临课堂效率不高、教师技能训练不足、缺少社会阅历、沟通受限等问题,这些在毕业生工作后显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也是我们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因此,要将这些问题放到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大前提下来进行考量,通过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构建、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习实训、变革教学方法等手段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以此解决学生工作中的困境[2]。

(一)探索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对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多方面调研,汉语言文学专业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与学相结合”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强调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并重,在理论讲授的同时,注重实践模拟的重要性。所谓教与学相结合,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师讲授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摒弃“满堂灌”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思考、教师在教中成长,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所谓校内校外相结合,即是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大力推行“三位一体”协同机制。“三位一体”的“三”指的是地方政府、高校和基础教育学校三方,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通力合作、密切联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动发展。以邯郸学院文史学院为例,该学院制定了《文史学院UGS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明确实践基地的遴选标准,对实践基地实行多级监督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与邯山区教育局、邯郸市28中建立长期合作联系。学校与学校之间加强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引进企业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训中心。由企业(学校)承接相关专业学生的操作训练、顶岗实习、部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缺少教学和社会实践的问题,在本科三年级实习前,通过每个学期两次的研习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学教育,观摩中学一线教师备课、教研、听课,参观中学实践活动,也可以请一线教师讲解教学中的问题。三年级在学校UGS联盟学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学生实践和技能上的不足,让学生获得最实用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

(二)调整课程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存在部分不均衡的情况,因此,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的调整是重中之重。结合本专业实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调整教法类课程的学分和开设时长。通过提高课程学分、增加教学时间、延长教学周期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教育的理论和技巧;二是增加与中小学教学相关的实践类选修课,选取基础教育活动中的某一专题开设专题研究。例如:可以开设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专题,研究这一系列基础教育的专题课程,解决学生授课过程中的痛点。这类选修课程的开设能够解决高校教育和基础教育顺利接轨的问题,让大家实现毕业能上岗的梦想;三是加强教学语言训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开口机会,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教学、实训和实践紧密结合,搭建教学和应用“一体化”教学平台。

(三)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各类教研活动、讲评课活动、教学比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建议结合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问题式学习教学法、讨论式学习、教师学生角色互换式教学法,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师生互动。同时,通过“翻转课堂”“打造金课”等教学评比进行验收考核。其次,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适应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时代特点及新技术的革新,汉语言文学这个传统专业也要做好教学工具、手段及方法的现代化更新,积极利用网络、慕课平台等教学辅助平台来提升教师的课前导入、预习效果;积极学习视频剪辑、微课制作等技术来提升授课效果;积极通过泛雅平台、雨课堂、钉钉等学习平台来优化学习的评价体系;通过各环节的层层渗透,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3]。

(四)实训室建设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文化素养,汉语言文学专业谋划建设中学语文教师综合实训室、传统文化体验馆两个综合实训室。在综合实训室里,可以录课、试讲、体验智慧教室的便捷和高效;在传统文化体验馆中,学生可以练字、学画、了解中国传统民俗,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培养传统文化素养,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结语

基础文学范文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初中生;语文教师;教学模式;文学修养

因为汉语言文学是对汉语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和深度研究可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传承魅力和特色,在继承优秀文化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所以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思考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价值,在各项因素整合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育人方案,以创新为指导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升班级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这样能通过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发展,在推陈出新基础上提升班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实践传承意愿。

一、分析开展汉语文言文学教育的价值

(一)利于传统文化的合理传承和创新发展

人们对传统文学进行学习的基础是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思考,在学习和思想感悟中对传统文学的特色进行思考,在分析人文情怀基础上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与实践传承路径,在阅读交流中获得民族意识的培养。初中生应该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学习,阅读思考和传承是学生应该承担的一项学习任务,立足学习获得更高水准的知识体验。因为在民族发展与国际竞争中需要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在优秀精神思考基础上约束个人的行为,在养成高尚道德操守基础上参与课程学习与社会建设中,重视在推动时代进步过程中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价值[1]。所以语文教师对初中生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指导是利于传统文化的合理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在把握实际基础上参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以现代教育为载体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

(二)给初中生健康发展奠定文学修养

立足汉语言文学讲解可以丰富初中生的精神生活,在探索传统文学发展特色基础上稳定提升道德修养,在获得更多传统文化知识沉淀基础上养成高尚的人格魅力。初中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学习能深刻体验传统文学的特色,利于学生对文学知识进行梳理基础上实现综合素质的稳定提升。语文教师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可以将传统文学和现展进行结合,在打破文学发展时空限制基础上更好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深奥和传承价值[2]。这样能给初中生健康发展奠定文学修养,在拓展学生文学视野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多元思考,在养成高尚道德认知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

二、语文教师运用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汉语言文学的策略分析

(一)通过导学案运用激活汉语言文学的预习指导氛围

基于初中生呈现出的文学修养和课程基础,语文教师应该在把握本质基础上制定多元化的教育方案,在各项资源整合基础上给班级学生开展更高水准的知识讲解与学科能力的充分培养。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给学生实施创新性的教育指导,提升班级学生对传统文学的认知与梳理效果[3]。因为导学案可以引导初中生在课程教育之前进行预习,在结构梳理基础上感悟课程知识的独特魅力,在模式创新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悟程度。所以语文教师需要通过运用导学案激活汉语言文学的预习指导氛围,在把握主题基础上提升初中生对课文意义的领会程度。语文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范进中举”课堂教学时应该关注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立足导学案指导班级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梳理,在结构整合基础上给学生实施更高水准的教育指导,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学的体验程度。重点是指导初中生对人物思想描写方法进行探索,从外貌形象、语言特色和肢体动作等角度进行讨论,思考在人物形象描写过程中进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分析性格内涵基础上对文章思想进行深度理解。这样能通过导学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文字特色分析和情感交流过程中感悟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也能对病态社会进行揭露。所以在后续汉语言文学指导过程中应关注导学案的运用价值,在模式创新基础上给初中生开展更高水准的教育指导,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学知识的感悟程度。

(二)通过合作交流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

语文教师对初中生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指导是利于传统文化合理传承的,学生在传统文学探索和互动交流过程中能获得优秀情感的熏陶教育,在汲取优秀情感认知基础上保障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因为合作学习可以保障初中生主体地位,有助于班级学生在互动交流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多元探索,在观点表达基础上收获更高阅读点水准的知识体验,以此在理念创新过程中强化学生们的知识体验。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在鼓励初中生发挥主观思维基础上进行多个层面的知识互动,在思考文本特征基础上感悟凝聚的情感态度。以《送东阳马生序》课堂教学为例,语文教师需要围绕初中生的课程基础、思维逻辑、文学修养和情感理解等情况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通过合作探究推动传统文学在课程教育中的有序落实。基于课程教育特色和拟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提出多个层面的合作探究任务以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以此提升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的探索整合与实践运用效果。一是分析文章中的实词和虚词;二是在文本特征分析基础上思考对比手法的应用特色和价值;三是在人物形象交流基础上论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四是结合社会发展对课程学习进行思考[4]。这样能在初中生合作交流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利于班级学生在重点词汇与句子基础上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情感观念,也能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们进行刻苦自勉等优秀情感的熏陶教育。

(三)立足问题情境强化初中生的思维逻辑和阅读理解能力

因为初中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学习能深刻体验传统文学的特色,在梳理文学发展脉络基础上获得优秀情感的熏陶教育,利于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转化为个人的内在修养,在感悟文学发展特色基础上推动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各项因素整合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重视在教学模式创新基础上给初中生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在互动交流基础上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思考问题能引导初中生从不同层面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与情感体验,在观点表达基础上获得更高层面的互动体验,利于在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发展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体验程度。为此,语文教师需要立足问题情境强化初中生的思维逻辑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汉语言文学知识讲解和情感熏陶的实际效果。在对初中生开展《出师表》教学时,语文教师应该在教材内容把握基础上提出不同层面的思考问题,通过问题情境营造推动课程知识讲解的有序落实,也能提升学生对优秀情感的认知程度。“在文章阅读基础上进行字词知识的整理,分析同音词、多义词和通假字等知识结构。”“分析哪些语句是文章写作的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是什么?”“论述诸葛亮运用哪些方式进行观点表达?具备什么样的个人形象?”“在学习文章之后谈谈情感收获是什么?”这样能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初中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指导班级学生在内容整合基础上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特色,在关键内容分析基础上收获优秀情感的熏陶[5]。语文教师能在初中生回答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与总结,提升班级学生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论述能力基础上推动传统文化在课程教育中的落实,也能在课程学习基础上对学生们进行责任感与使命意识的教育。

(四)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创新知识讲解模式

研究指出语文教师需要思考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价值,重视在各项因素整合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育人方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开展高水准的理论讲解和情感熏陶,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和情感体验效果。因为信息技术能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并合理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在改变传统课程知识展示模式基础上调动初中生的探索兴趣,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有着较大的运用价值。所以语文教师也能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创新知识讲解模式,通过全新思维对初中生开展高质量的课程教育与文学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对初中生进行《岳阳楼记》教材内容讲解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创新且高效的课堂教学,提升班级学生参与知识学习和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更好感悟到传统文化凝聚的传承价值与继承魅力。在课堂教学之前运用信息技术播放岳阳楼视频以营造生动化的课程探索情境,引导初中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与文字特色分析,在阅读理解基础上结合视频资源对岳阳楼的形象特色进行思考,通过互动交流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梳理效果。这样能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给初中生开展创新性的课堂教学,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特色的认知程度,也能在互动交流中感受到祖国山河景色的壮丽。

结语

基于初中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和健康成长需求,语文教师不单是进行字词层面的知识讲解,而是在关键因素整合基础上制定教育方案,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更高水准的知识讲解。本文认为教师应该通过运用导学案激活汉语言文学的预习指导氛围,通过合作交流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需要立足问题情境强化初中生的思维逻辑和阅读理解能力,也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创新知识讲解模式。

本文引用:

[1]董玉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孩子天地,2020,15(06):194,197.

[2]杨建民.如何进行好初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之我见[J].孩子天地,2020,28(02):142,145.

[3]李明星.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质量[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22(08):113-114.

[4]吕成辉.新时期背景下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观的转变[J].语文课内外,2020,29(13):305.

基础文学范文篇7

关键词: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思考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语文教育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为我国培养优秀语文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对语文的深入研究学习,能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对我国培养优秀的语文教师具有重要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在我国的教学实际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中老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不能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深入地研究,使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点,缺乏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不到有效提高。为此,我国在语文教育中应重视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相联系,实现二者的对接。

一、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系

语文教育是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大学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为语文教育作出重要贡献。汉语言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不仅是对语文教育的深入研究,还能为语文教育提供优秀的教师资源;语文教育内容包含汉语言文学教育,是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基础,二者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不高,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难以实现。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能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汉语言文学的基础,加深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过程中也能更加灵活地运用语文基础知识,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语文教师奠定基础。因此,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水平,还能促进我国语文教师资源的丰富,进一步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三、如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巩固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

在我国的教育中,语文教育贯穿始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语文教育都是重点内容,只是在大学中对语文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变成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由此可见,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对语文教育的进一步探索。因此,要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首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打下基础。

(二)语文教育中要重视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系

在目前的语文教育中,由于语文知识内容复杂,老师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而教学,缺乏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也忽视了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语文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要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重视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系,找到二者的相互联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的巩固,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相互关系,从而进行针对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文学水平的提升。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增长见识。在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搜集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汉语言文学知识涉及比较少,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地了解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

(四)提高实践能力,促进语文与汉语言文学的对接

新课改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使他们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综合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对语文教育的深入开展,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语文教师,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实现二者的对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他们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

参考文献:

[1]石华馨.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

基础文学范文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策略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传统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民族地区如何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以更好地为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服务,成为摆在古代文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西藏大学文学院多年的任教经验,认为目前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古代文学的学习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现代人过分注重功利性,即使身在校园的大学生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所以,像古代文学等传统人文学科,对于学生来讲,似乎不像英语、公务员培训等课程一样,直接影响到学生考证、保研、工作等方面,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课程“无用”,直接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西藏地区学生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大部分人仍以考公务员为主要就业渠道,所以很多学生宁可花时间去学习公务员培训的课程,而认为古代文学无用,不用“浪费”太多精力去学习。

第二,学习方法误入歧途。主要体现在学生过分依赖课堂教学和各类媒体传播的零星知识碎片,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多停留在知识学习的层面,缺乏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浮于表面,仅能获得浮光掠影的印象,而缺乏深入的体会。当今时代的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异常广泛,各类媒体又在拼命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定力不足的学生很容易被眼花缭乱的信息吸引了注意力而难以静心凝神去思考;更有甚者,以卖弄和炫耀获得的知识碎片而沾沾自喜,并没有真正了解如何进行学习。

第三,教育基础多样化。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构成较为复杂,文化背景相差较大,知识基础参差不一。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约有一半以上是区内生源。这部分学生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甚至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反映,在高中以前都没有学习过文言文。这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基础薄弱,无法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更无从谈起学习的兴趣。但是大部分区外生源的学生又不满足于仅仅讲授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就容易导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难以兼顾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只能尽量照顾大部分学生,导致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难以尽如人意。针对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作为一名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必须立足民族地区高校实际,从实践出发,正视种种问题与不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开拓教学思路,努力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水平。

第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古代文学在人格培养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强调培养健全人格、对美的热爱、对自由的追寻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结合作品赏析,让学生意识到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淡化社会急功近利的氛围对学生的影响。(2)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古代文学课程要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可以将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编成情景剧让学生进行表演,也可以利用飞花令、击鼓传花等游戏手段考查学生的诗词储备量,既用有趣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3)有意识地将古代文学教学纳入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潮流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有力地凝聚了民族精神,得到全世界中华儿女的高度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和应当肩负的历史责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承载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我们应当积极开动脑筋,在授课过程中适当拓展,积极引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让学生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投射到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水平。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多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针对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古代文学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1)引入地域文化。了解并掌握我国优秀灿烂的文化是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藏地区讲授古代文学,可以适当引入藏族优秀文化。比如在讲授神话时,除了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神话,也可以讲授藏族神话中关于人类起源的神猴与罗刹女的故事等。这样可以适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实地参观考察,更深切地体会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意味。(2)以古代文学史为脉络,以作品选为重点讲解内容,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原著的阅读量。文学史是由作家和作品构成的,鉴于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的实际,如果只从文学史的角度着眼,很容易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再加上学生缺乏对作家和作品的深入了解,难以切身体会高度概括的理论。这就要求在授课时,要立足文本,然后再上升到文学史的高度。(3)以古鉴今。在文本分析中挖掘作品的现代意义,古为今用。在讲授古代文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当今时代或者学生实际,进行深入阐释,纠正学生认为古代文学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错误理念。例如讲解《诗经•周南•关雎》时,可以结合青年学生对爱情的渴望及懵懂的悸动,让学生体会诗中君子与淑女的美好的中正平和的爱情。在讲《孟子》“舍生取义章”时,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授课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实际不断调整,让学生乐意去接受古代文学的知识,特别是与自己民族、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关的知识。古代文学不是僵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该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何把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兼收并蓄以及这种生机勃勃体现出来,需要教师精心挑选授课内容。第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1)采用翻转课堂、慕课等手段,尽量照顾到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不仅要对古诗词进行翻译等表层知识的讲授,也要重视阐释其蕴含的人生态度、思想价值、审美取向等。比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多引导思考深层次的文化方面的意义;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从作品翻译展开,引导其领会文学创作手法、思想内涵以及意境美的创造等。甚至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做些朗诵、翻译等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深入学习。(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等优点,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优化古代文学教学结构,增加有效信息的传递,提高教学效率。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达到以下效果。①开阔学生的视野。古代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很多动物、植物、场景,学生未必都见过,所以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等手段让学生认识到祖国幅员的辽阔,物产的丰富,实现孔子提出的“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的教学目的。甚至可以播放动图和剪辑的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乐在其中。②实现课堂有效导入。

比如在讲授楚辞的时候,可以用优美的音乐或者视频营造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进入到楚地浪漫奇幻的文学中,进而学习楚辞名篇,更好地理解楚辞“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特点,体会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③使古代文学中涉及的内容更形象直观。比如讲授戏曲的时候,可以播放戏曲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唱念作打”;在讲授诗词的时候,可以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体会诗词本是配乐歌唱的原始风貌。既让学生对诗词曲有更直观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欣赏动人的旋律,聆听优美的乐曲。④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选取《百家讲坛》《品读》等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片段或者慕课、网易公开课中名师授课精彩片段,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受和国内一流高校学生同样的教育,以便学生从更多角度学习古代文学,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学会甄别比较,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督促学生背诵。既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也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指定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让学生背诵。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体会作品的韵律美。同时,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打牢知识基础,从而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更深刻地体会作品的内在意蕴。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增加知识量;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西藏大学汉语系今年制定了“124”计划,即:让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写100篇书法作业、背诵200首诗词、阅读40部名著。

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重要载体,古代文学课程就是在深入解读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古代文学史。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教师应该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挖掘古代文学中的现代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郑海涛,赵欣.论西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构建与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2-66.

[2]朱仰东.民族地区高校民族班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刍议[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85-189.

[3]马建华.地方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2018(7):66-67.

基础文学范文篇9

一、重新思考与确定文学批评课程的性质

文学批评课程是以文学批评作为对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长期以来,这门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一样,是一门令学生费解难懂的抽象、枯燥、乏味的老大难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不佳。然而,这门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意义:一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是以文学概论课程为核心的文艺学系列课程、后续课程、应用课程,是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桥梁与中介;二是与文学史课程密切相关,文学课程无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还是民族文学、民间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等课程,其教学都离不开对作家、作品及其文学史评论,其评价内容、形式和方法都需要以文学批评为基础;三是人类行为、活动都必须具备认识与评价素质和能力,文学批评作为对文学进行评价的一种行为活动方式,其文学评价能力带动与影响人类其他行为活动能力,使评价作为人类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表征。因此,文学批评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学生选课的积极性与教学状况的窘境、不佳效果形成反差和矛盾,不仅影响文学理论课程的作用与效果,也会影响其他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课程对象的文学批评属于文艺学学科的构成部分,与文学理论、文学史构成文艺学三大组成部分。因此长期以来文学批评课程因文学批评的文艺学定位,而将此门课程也定位于理论课程,是文艺学系列课程之一,也是中文专业主干课程文学概论的后续课程,其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思路都是围绕文学理论来拟定的。因此,文学批评课程的定位受到文学批评定位影响,长期以来教学的理论性、学术性、学科性较强,从而忽略了应用性教学、教学实践性环节以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学生反映此门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一样抽象、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文学批评课程改革及其教学改革首先应是课程观、教学观的观念的改革,针对现实实际问题与教学改革思路,重新思考与确立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

其一,文学批评课程的应用理论型课程性质的定位。长期以来,文学批评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理论型的文艺学系列课程之一,文学理论是文艺学基础与核心,故而文学批评定位于理论型课程,加强教学宗旨、目的、内容、方法的理论性、逻辑性、体系性,成为文学批评学,或者文学批评理论,多在批评本体论、存在论、价值论、源流论、构成论等理论结构与体系构成基础上确立教学内容,甚至按照文学概论的理论体系框架设置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框架,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混淆。这明显还带有前苏联文艺学学科设置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关系处理上有所失误的后遗症,从而形成我们现在认识上的偏差。美国学者韦勒克认为:“我们必须回到建立一种文学理论、一套原则体系、一种价值理论的任务上来,这就一定要依据对于具体艺术作品的批评并且不断争取文学史的帮助。但是这三个学科是而且将来也是各自不同的。”显而易见,文艺学构成中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是三足鼎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三者的功能与职责及其分工与定位是明确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对正在进行时的文学现象进行评论的一种独立形式及其活动形态,是运用文学理论对文学实践进行评价的行为,可谓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文学批评既是文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相对于文学理论而言的实践活动;也是文学实践推动文学理论建设发展的、相对于文学实践而言的理论运动。因此,文学批评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性质特征,既具有理论品质,又具有实践品格。但过去我们偏重于其理论性而忽略实践性,偏重于其基础性而忽略应用性,尤其在教学中偏重于作为理论知识结构体系的教学而忽略作为理论应用的实践性教学及其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训练。由此而言,简单将文学批评视为理论性行为活动是有所偏颇的,以此将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定位于理论型课程也是有所失误的。根据文学批评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特点,应该将其准确定位于应用理论课程,强化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特点,强化其教学的理论运用的实践性品格,强化其人才培养的素质能力的训练。因此,对文学批评性质的认识,不仅有利于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及其文学史性质和关系的认识,从而推动文学观、批评观的观念更新,更有利于推进文学批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对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的认识,以推动教学观、课程观的观念更新,更有利于教学改革及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二,文学批评课程性质还需要将其放在课程教学系统中来确立。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固然是由课程对象内容性质所确立,但还需要依据课程教学规律与特点来确立,应该充分考虑课程体系与教学结构及其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中文专业选修课的文学批评课程,在选修课系列化的课程群板块中被列入理论型选修课,从其归属于文艺学课程体系,作为文学理论课程的深化与后续课程而言无可厚非,但却忽略其自身作用与独立地位,一方面作为文学理论的实践运用与实际效果的实践性品格有所削弱;另一方面作为文学批评的独立功能作用未能更好体现;再一方面作为课程体系构成与教学内容结构的特点也被忽略。从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设置角度而论,文学批评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往往也会决定其性质,一般将文学批评课程安排在大二或大三年级段开设,决定其在课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过去我们考虑较多的是承接文学概论课程,因此容易将其理解为批评概论的承接性,而忽略其理论运用的实践性;同时,更容易忽略其对其他课程,尤其是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承接性。其实这些正在进行中的文学实践现象更为文学批评提供基础与资源,作为后续课程更应该承接其课程的实践性品格。对于所谓启下课程而论,在大三或大四安排课程大部分是非基础课的实践性、实用性、深化与拓宽知识的课程,对于文学批评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特点而言,无疑既奠定了承上启下的基础与条件,而且其上下左右课程也决定其应用理论性质及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特点的定位。其三,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立。中文专业主要培养中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人才,分别通过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以及其他类型院校中文专业的学校与专业定位来确立人才类型,如作家、教师、编辑、研究者等。但无论哪一种文学人才,不管其职业类型如何,在大学所受的中文专业教育都应该包括文学、语言、理论三大系列的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就好定位在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复合型、综合性的中文专业人才上,具体而言就是培养中文学生的听、说、读、写、做、思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其中的“写”是其核心素质与能力。显然,中文专业开设的写作课程不足以完全能承担这一功能,还必须与文学、语言、理论等专业课程共同承担,文学批评课程无疑也是承担评论写作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因此,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其文学批评课程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及其应用理论课程性质也就理所当然。此外,过去大学教育通常是培养高精尖的理论型、研究型、基础型人才,忽略应用型、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在当前教育大众化、教育社会化时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进一步扩大,有必要强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从而也有必要强化其课程体系与教学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内容,确定其专业基础课程、理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品格,以及将能够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特点的课程性质。因此,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就应该确定为应用理论型课程,应该与中文专业文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联系。当然,对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的重新认识不意味着削弱与淡化其理论性,也并不意味着要将其理论型课程转换为实践型课程,而是针对过去忽略实践性与应用性的问题与缺陷加以校正,强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特点,确认其应用理论型课程性质。只有确定准确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才能明确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思路。

二、文学批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决定其在专业教学系统及其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其应用理论性质决定了它兼有理论型课程与应用型课程的特点,也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特色,更具有以评论写作带动能力提高的人才培养的优势。因此,这门课程的改革必须充C-j,-~虑其在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其一,文学批评课程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群中的定位和作用。文艺学系列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定位在理论型课程,文学批评在文艺学理论型课程群中定位在应用理论课程,一是相对于文学概论课程而言,其理论应用性与应用理论性更为凸显,它不仅是对文学概论课程的延续和深化,而且是文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与实践行为。从这层意义而言,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践行,相对于文学概论其实践性、应用性更强。二是相对于文艺学系列课程群的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等选修课而言,这些深化和拓宽的理论型课程既为文学批评提供古今中外的理论资源及其指导思想,也为文学批评扩大理论视野与领域;文学批评课程也为其提供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空间,深化和拓展了理论空间,使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行为活动,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群中的ttg位作用必然凸显。三是在文艺学构成中,批评与理论的互动互渗形成理论批评化和批评理论化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文艺学课程体系中文学概论的改革,面对理论课程教学的概念化、抽象化、教条化所带来的困境,强化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拓展理论的批评空间,成为文学概论课程改革的趋向.,批评作为“运动的美学”、“批评永远是和它所批评的现象相适应的”,其地位作用得以强化;对于文学批评课程而言,批评理论化倾向确实存在正面与负面双重影响,克服其负面影响的途径是强化批评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使其所谓理论化形成理论应用性的优势和特点,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因此,必须在文艺学理论型课程群中强化其作为应用理论性质课程的特点与作用,才能凸显其在文艺学课程群中的地位作用。

基础文学范文篇10

关键词:“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原创意义

一、“情”的基本定义

(一)“情”的本质

“情”在中国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文学衍生的基础,在中国众多文学作品中都对“情”有所表示,不同学者对于“情”有自己的定义,例如,在中国古代阴阳学中相关学者主要是将“情”定义为阴气,将其与生命根源进行联系,凸显“情”对于人类发展而言的本质地位。除此以外,“情”作为人类情感的重要表现之一,包含内容较为丰富,如人类喜怒哀乐都可以被称之为“情”。段玉裁曾对“情”进行了相应阐述,认为“情”作为人类的正常生理反应,是人类情感的主要输出方式之一,这无疑是将“情”的本质、本真地位进行体现。《吕氏春秋》也对“情”进行了相应描述,将“情”与生命自然形态、自体活动进行联系。《尚书》中将情作为人情进行理解,将情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如真实性、相关性、自然本性等。由此可见,“情”作为人类情感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古人对其格外重视,都以“情”为基础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将“情”的本真、本质作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出发点和目标,以“情”的本真、本质为基础对事物以及人类行为进行评判,孔子与孟子在推行自身理念时就是从“情”本真、本质为出发点来进行宣传。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等,这些无疑都是以“情”本真、本质为基础来进行表述的,古人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对“情”有自身的理解,以“情”本真、本质为基础来进行推敲,促进中国文学发展,这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有极好的影响作用。

(二)“情”在文学作品中的原创性

就中国文学而言,其虽然属于文化形式的一种,但也对文化形式进行了规定,因此,通过对“情”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原创性进行阐述,能够将“情”的原创意义进行充分体现。文学作品原创不仅对其“情”的本质进行了规定,还对“情”的形成进行了规定,如本真、本质,“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原创作用主要是指缘“情”而生、缘“情”而立,其中,缘“情”而生主要是中国古代先民情感生活下的产物,因此,缘“情”而生所涉及方面较多,大多数都属于生活基本问题,是中国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中国古代文化大多数都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来进行创造,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相关工作人员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研究时都会以情感体验为背景来对其进行研究,梁漱溟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体验以后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家”,并且由“家”所产生的情感进行蔓延,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情”需要以家为基础来进行寻根。而林语堂在进行中国文化精神分析时,将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进行对比,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民族特征在于以人情为前提,这无疑彰显了中国古人对事件的把握方式,以人情为基础进行情感交流。由此可见,“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原创性主要在于人情、家情以及国情等不同的情感思维,大多都是以小见大,如由家到国、由国到家等方式来进行体现。

二、“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原创意义

(一)对生命本质进行探究

“情”本质与生命本身具有一定联系性,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情”大多数与性进行结合,通常被称之为性情,中国著名学者荀子对性情二字进行相应描述,认为“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荀子将性与情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将二者之间的关联以及区别之处进行了详细划分,认为“情”作为天然产物是人类生命主体本真的体现之一,这对于后期学者在以“情”为基础进行中国文学作品创作时有极好的帮助作用。在荀子以后,关于性情哲学理念也逐渐增多,荀子激发了世人对性情的研究,同时也奠定了中国文学的重要哲学观念,让中国文学作品更加多元化、丰富化,将人类情感进行详细描述,将社会风情以及生命本质进行体现,为中国古代文学奠定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基础。

(二)利用民俗风气形成治国理念

根据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是以民俗民风为基础来形成治国理念的,这不仅将艺术与人文政治进行联系,还将艺术与人文政治之间紧密度进行体现,将同一情感进行关联,形成相互协作关系,从而达成共识。艺术作品与人文、事件相联系,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人文和事件都有相应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对艺术以及实际生活的感悟,并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形成治国理念,这对于国家以及社会发展而言都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孟子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认为只有拥有了人民才能够建立国家,有了国家君主才拥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应该将人民放在第一位,然后以国家发展为重点来进行治理。这一理念在现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体现。这些理论无不以“情”为基础,对当地民俗风气进行概述从而形成治国理念。由此可见,“情”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文学作品发展的前提。

(三)建立体验世界的心灵方式

中国古代本真之“情”主要来源于本真之欲,而本真之欲又基于本真血缘亲情关系而得以实现,因此,血缘亲情关系对于“情”本真关系而言极为重要。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人意识形态大多数具有社会化特性,因此,古人在建立情感意识形态时会采取相应的思维形态方式,而这种思维形态方式被称之为血缘亲情关系,是由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形成统一的意识形态,并且在血缘亲戚关系中对其思维结构进行完善,从而解决社会化亲情关系问题。相关学者在对中国古代艺术文化学阐述中,曾将该类情感思维及特色进行描述,认为这类情感属于客观感情依据,其体现方式主要为感性对象融合,以过去经验对现实情感进行表现的一种判断形式。在这一背景下,“情”具有极强的原创意义,它是我国古人世界观构造与把握心灵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也就奠定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多数是以社会文化活动为基础来开展艺术活动,因此,“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原创意义较为深远,不仅能够将作者血缘亲情关系思维方式进行体现,还能将当时的人文风气以及风俗进行完美展示。

(四)文学作品的基础

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并不是文学形式,而是音乐。音乐作为情感抒发最为简单的方式方法之一,在我国形成历史久远。但是最早的艺术形式与最先成熟的艺术形式却存在着本质差别,乐、礼在我国古代文化情感输出过程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对于我国古代文学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让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情感抒发方式有了相应的方向。例如,诗歌作为我国最早的文学体裁,为后期文学家进行情感抒发奠定了相应的基调。中国古诗中的“情”与音乐中的琴具有融会贯通的效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诗乐舞是最早的艺术记录形式。古代学者刘研曾说过,“昔葛天氏乐辞云,《玄鸟》在曲”,这无疑是将诗歌乐府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更将诗歌理念进行体现。音乐与诗歌作为中国古人情感抒发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变迁,其表现形式逐渐成熟。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不少统治者都通过诗歌、乐府来进行宣传教育,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孔子曾对乐教进行了相应的阐述,认为乐教是在无形之中让大众理解其中的道德理念,将道德理念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我国近代学者对中国美学史进行研究时也将乐教理念进行了阐述,并将这种文化内涵以及思想理念进行详细解释,认为乐教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能够快速让大众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价值,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因此乐教也称为感受情感思维。感受情感思维所涉及的方面较多,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通过长时间情感交流能够培养大众的情感思维,将各类情感关系以及艺术体现进行融合,奠定了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基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原创意义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将“情”的本质体现出来,如生命之间的联系,民俗风气之间的联系等,将“情”在中古代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充分体现。“情”作为我国古代文学情感建立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中国古人把控艺术事件的主要思维手段之一。中国古人对“情”进行描述不仅能够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将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体现。由此可见,“情”不仅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意义深远,对我国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如乐器等,“情”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文化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娟.魏晋悲情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J].中国民族博览,2020(24):86-88.

[2]朱万曙.古代文学研究的文人、文心、文情[J].名作欣赏,2020(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