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风险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5 16:59:19

变更风险管理

变更风险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基建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控制

随着我国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许多航空母舰式的学校逐渐产生。高校原有的校舍已经不能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近年来,为了满足高校规模化发展,基建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高校基建财务工作具有资金需求量大、专业性强、周期长等特点,容易发生超预算、过度借贷、使用浪费、权责不明的问题,如果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不重视风险管理,就可能导致不同阶段工作难以顺利衔接和过渡,最终会影响项目建设周期。通过采取加强内控建设、控制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尽可能减少工程设计变更和加强全过程监督等措施,能更好地控制基建工程中的财务风险。

1高校基建工作中面临的财务风险

1.1周期过长风险。目前,高校在基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配套措施多、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从而增加了财务管理风险,特别是随着建设周期的不断延长,财务工作面临的风险环节越来越多。对于很多高校来说,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高校的现代化水平,在基建建设过程中应遵循规划与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一步到位;对于高校来说,由于学生比较多,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需要逐渐进行转移和过渡,这些因素都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周期。基建建设周期延长,由于时间、人等变化,再加上记忆模糊会出现账款不符等问题,难以找到相应负责人,导致财务风险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控制。1.2缺少综合性的财务人才。高校基建项目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具有专业性和独立性的特点,但是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还没有建立专业化的风险控制组织,导致风险控制措施难以有效落实。对于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来说,财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一方面需要相应的财务知识;另外一方面需要了解相关建筑知识。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或者风险管理组织不够完善。目前,部分高校的风险管理组织基本上都是兼职人员,他们不了解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也不了解基建工作的要求,难以有效发挥风险管理组织应有的作用。1.3风险意识不够。高校基建项目涉及的问题较多,不仅包含资金管理,还包括人员管理、工程验收等内容,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项目按期完成,导致风险问题暴露。部分高校在基建工程中规划不足,忽略了基建工程过程中的风险,会导致高校财务支出超标。例如,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为了获得额外经济利益,会合谋随意变更设计;建设单位可能与监理单位勾结,虚增工程量,导致在验收阶段出现超额付款的问题。部分高校在项目招标过程中不规范,部分高校工作人员在基建工程中受贿或者接受好处,出现内外勾结的现象,导致项目中的风险难以及时识别和化解,最终损害高校利益。

2加强高校基建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2.1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高校来说,应当充分认识到基建项目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队伍,加强对基建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为了防止出现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应当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在建立风险管理组织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沆瀣一气的现象,学校应当坚持职务独立性,制定职务不相容制度。基建工程涉及资金巨大,因此,通过提高职务的不相容性,能够使职工之间相互监督。同时,为了防止信息和权力过度集中,在基建经济活动过程中,所有支出都应当得到两个人员以及部门的审核,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贪污腐败的行为,从而在制度上形成良好的监督作用。例如,高校可以设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基建工程的招投标以及投标单位资质等审查工作,负责签订施工合同以及对合同进行监督等。2.2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对于高校来说,在基建项目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识别能力不足是管理的一个难点也是痛点,最终会导致财务风险暴露,给高校基建工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高校基建部门应当建立专门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风险评估,根据项目建设变化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在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方面,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根据对风险的容忍度、偏好等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即哪些情况可以容忍,应当坚决控制和杜绝哪些现象。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地发现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及时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列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并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导致的损失,对风险进行分级,从而发现影响比较大的风险因素,并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在明确项目风险之后,高校风险控制部门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以及风险转移等,降低或者防止风险所导致的损失。例如,可以通过放弃部门项目或者进行项目分包等措施化解风险。2.3加强财务审计。对于高校基建项目来说,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市场状况是瞬息万变的,例如,建筑材料费用涨价等。为了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因素,高校应当加强财务审计工作。在财务审计过程中,应当结合高校基建过程中的特点,建立动态化的审计制度,即提高审计工作的突然性,不打招呼、不提前打报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基建工程的建设状态,从而对基建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做出客观、科学、真实的评价。在风险控制、财务审计的过程中,高校应当突出基建工程的本身特色,更好地反映基建工程的财务状况。在财务审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短期基建工程的情况,同时也要关注高校长期的资源投入等情况,从而合理地规划好资金,防止发生风险事件。对于基建工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来说,在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由于政策变化,例如国家政策调整等,增加高校基建工程财务方面的风险。因此,高校在审计过程中,要随着时间变化以及基建工程进度变化进行动态审计和管理,及时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在财务审计过程中,高校应当创新审计方法,联系高校基建工程的实际,确保审计得到的数据和指标是可以信赖的。审计程序对于审计结果和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有效减少基建工程中的风险。审计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调整的过程,高校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内部环境变化以及基建工程性质、资金规模大小等,都会对审计方法、审计程序以及审计侧重点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建立审计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关注高校内外环境变化,关注基建工程方面的政策变化,创新审计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建立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基建工程建设,控制好其中的财务风险。2.4控制工程变更。高校基建工程的投资比较大,周期比较长,基建部门应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不完善之处,降低后期变更导致的工程造价超支风险。第一,应当对项目立项进行管理,为项目决策提供充分的证据,从而使项目满足预期要求。第二,在立项过程中,应当对项目的充分性、必要性以及项目方案、资金预算等进行充分论证,为项目启动做好充分准备,提前评估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风险等。第三,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应当做好决策,提高决策的民主性,防止任何人因为个人利益而影响项目立项的结果。第四,当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设计变更时,应当召开专门的讨论会议,加强设计变更研究,在设计变更完成之后,还应加强程序监督,作为后期项目决算的依据。第五,在项目部分完成后,应当加强对工程量的审核,减少后期工作负担,同时确保工程付款有据可依。第六,在工程竣工之后,基建部门应当对项目进行验收。

3结语

近年来,高校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成为高校吸引人才的重要基础,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和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基建工程中的财务风险,会影响基建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做好风险评估和控制工作,最终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化解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实现高校资金的合理利用,促进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滟平.新会计制度下降低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的相关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

[2]陶海燕.Z高校基本建设内控制度的设计与完善[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3]孙云.浅议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6(21).

[4]陈群.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6(7).

[5]陈攀.新会计制度下降低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4).

[6]赵利兵,赵瑞静,张瑞权.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与控制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4).

变更风险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基建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控制

随着我国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许多航空母舰式的学校逐渐产生。高校原有的校舍已经不能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近年来,为了满足高校规模化发展,基建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高校基建财务工作具有资金需求量大、专业性强、周期长等特点,容易发生超预算、过度借贷、使用浪费、权责不明的问题,如果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不重视风险管理,就可能导致不同阶段工作难以顺利衔接和过渡,最终会影响项目建设周期。通过采取加强内控建设、控制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尽可能减少工程设计变更和加强全过程监督等措施,能更好地控制基建工程中的财务风险。

1高校基建工作中面临的财务风险

1.1周期过长风险。目前,高校在基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配套措施多、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从而增加了财务管理风险,特别是随着建设周期的不断延长,财务工作面临的风险环节越来越多。对于很多高校来说,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高校的现代化水平,在基建建设过程中应遵循规划与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一步到位;对于高校来说,由于学生比较多,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需要逐渐进行转移和过渡,这些因素都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周期。基建建设周期延长,由于时间、人等变化,再加上记忆模糊会出现账款不符等问题,难以找到相应负责人,导致财务风险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控制。1.2缺少综合性的财务人才。高校基建项目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具有专业性和独立性的特点,但是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还没有建立专业化的风险控制组织,导致风险控制措施难以有效落实。对于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来说,财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一方面需要相应的财务知识;另外一方面需要了解相关建筑知识。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或者风险管理组织不够完善。目前,部分高校的风险管理组织基本上都是兼职人员,他们不了解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也不了解基建工作的要求,难以有效发挥风险管理组织应有的作用。1.3风险意识不够。高校基建项目涉及的问题较多,不仅包含资金管理,还包括人员管理、工程验收等内容,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项目按期完成,导致风险问题暴露。部分高校在基建工程中规划不足,忽略了基建工程过程中的风险,会导致高校财务支出超标。例如,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为了获得额外经济利益,会合谋随意变更设计;建设单位可能与监理单位勾结,虚增工程量,导致在验收阶段出现超额付款的问题。部分高校在项目招标过程中不规范,部分高校工作人员在基建工程中受贿或者接受好处,出现内外勾结的现象,导致项目中的风险难以及时识别和化解,最终损害高校利益。

2加强高校基建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2.1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高校来说,应当充分认识到基建项目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队伍,加强对基建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为了防止出现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应当对财务人员加强培训。在建立风险管理组织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沆瀣一气的现象,学校应当坚持职务独立性,制定职务不相容制度。基建工程涉及资金巨大,因此,通过提高职务的不相容性,能够使职工之间相互监督。同时,为了防止信息和权力过度集中,在基建经济活动过程中,所有支出都应当得到两个人员以及部门的审核,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贪污腐败的行为,从而在制度上形成良好的监督作用。例如,高校可以设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基建工程的招投标以及投标单位资质等审查工作,负责签订施工合同以及对合同进行监督等。2.2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对于高校来说,在基建项目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识别能力不足是管理的一个难点也是痛点,最终会导致财务风险暴露,给高校基建工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高校基建部门应当建立专门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风险评估,根据项目建设变化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在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方面,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根据对风险的容忍度、偏好等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目标,即哪些情况可以容忍,应当坚决控制和杜绝哪些现象。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地发现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及时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列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并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导致的损失,对风险进行分级,从而发现影响比较大的风险因素,并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在明确项目风险之后,高校风险控制部门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以及风险转移等,降低或者防止风险所导致的损失。例如,可以通过放弃部门项目或者进行项目分包等措施化解风险。2.3加强财务审计。对于高校基建项目来说,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市场状况是瞬息万变的,例如,建筑材料费用涨价等。为了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因素,高校应当加强财务审计工作。在财务审计过程中,应当结合高校基建过程中的特点,建立动态化的审计制度,即提高审计工作的突然性,不打招呼、不提前打报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基建工程的建设状态,从而对基建项目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做出客观、科学、真实的评价。在风险控制、财务审计的过程中,高校应当突出基建工程的本身特色,更好地反映基建工程的财务状况。在财务审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短期基建工程的情况,同时也要关注高校长期的资源投入等情况,从而合理地规划好资金,防止发生风险事件。对于基建工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来说,在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由于政策变化,例如国家政策调整等,增加高校基建工程财务方面的风险。因此,高校在审计过程中,要随着时间变化以及基建工程进度变化进行动态审计和管理,及时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在财务审计过程中,高校应当创新审计方法,联系高校基建工程的实际,确保审计得到的数据和指标是可以信赖的。审计程序对于审计结果和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有效减少基建工程中的风险。审计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调整的过程,高校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内部环境变化以及基建工程性质、资金规模大小等,都会对审计方法、审计程序以及审计侧重点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建立审计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关注高校内外环境变化,关注基建工程方面的政策变化,创新审计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建立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基建工程建设,控制好其中的财务风险。2.4控制工程变更。高校基建工程的投资比较大,周期比较长,基建部门应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不完善之处,降低后期变更导致的工程造价超支风险。第一,应当对项目立项进行管理,为项目决策提供充分的证据,从而使项目满足预期要求。第二,在立项过程中,应当对项目的充分性、必要性以及项目方案、资金预算等进行充分论证,为项目启动做好充分准备,提前评估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风险等。第三,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应当做好决策,提高决策的民主性,防止任何人因为个人利益而影响项目立项的结果。第四,当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设计变更时,应当召开专门的讨论会议,加强设计变更研究,在设计变更完成之后,还应加强程序监督,作为后期项目决算的依据。第五,在项目部分完成后,应当加强对工程量的审核,减少后期工作负担,同时确保工程付款有据可依。第六,在工程竣工之后,基建部门应当对项目进行验收。

3结语

近年来,高校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成为高校吸引人才的重要基础,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和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基建工程中的财务风险,会影响基建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做好风险评估和控制工作,最终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化解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实现高校资金的合理利用,促进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滟平.新会计制度下降低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的相关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

[2]陶海燕.Z高校基本建设内控制度的设计与完善[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3]孙云.浅议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6(21).

[4]陈群.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6(7).

[5]陈攀.新会计制度下降低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4).

[6]赵利兵,赵瑞静,张瑞权.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与控制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4).

变更风险管理范文篇3

1.1全过程风险

全过程管理主要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其造价管理往往是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规划立项到工程以及之后的实施工作中,都存在着相应的造价管理工作。此外,全过程风险的出现意味着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并且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相应的投资效益。另外,全过程风险的出现还与工程造价的流程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结算价格是工程承包合同价加变更增减及合同规定允许调整的费用,这些工作的进行都会导致造价风险的持续出现。

1.2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给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带来的风险。通常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承包价格的宏观调控和相应的监管条例改变都会给造价工作带来系统性的风险,并且这些风险基本上是难以回避的。此外,系统性风险的出现主要是指政府对价格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与施工企业的利益存在的部分矛盾,即由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承包价格一般是通过招投标来实现的,这意味着建筑施工企业的中标价等于施工承包合同价格。所以,这必然会导致一些企业无法控制的造价管理风险的出现。

1.3企业内风险

企业内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和企业运营问题给造价工作带来的风险。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过程中,除了需要按照招标文件和国家及有关定额规定编制外,有关人员还需要建立企业自我测算,并且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合于本企业的定额来进行编制投标报价。此外,系统性风险的定义还包括了工作人员没有注重获得工程中标的合理价格确定投标报价,并且没有合理地确保在投标中获得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最终导致企业竞争优势的消失。另外,企业内风险还包括了企业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进度安排、质量保证、社会信誉、工程业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造价管理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于企业内部因素引起的,因此是企业内风险。

1.4工作人员带来的风险

工作人员带来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其自身的工作水平所带来的风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应当注重认真负责地做好现场签证。此外,工作人员带来的风险主要还包括其在项目完工后在实际结算时工程量没有进行相应的复查工作,从而造成造价的不合理性增加。这些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带来的造价风险都属于此类型的风险。

2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了优化投标工作、提升投标规范性、合理确定报价、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等内容。以下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对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进行分析。

2.1优化投标工作

优化投标工作是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组建强有力的投标班子。施工单位能中标与投标班子的素质和敬业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应聘请业务精练、经验丰富、知识面广、了解市场、敬业的带头人,成员应有技术、工程、经营、财务、人事、企管部门的人员,特别是造价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更应是出类拔萃。对于大型复杂的项目应成立各专业攻关组。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已经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系转向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将“指令性任务”变成了企业通过投标而产生的工程项目,现在的市场属买方市场,施工单位处于相对劣势,所以施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工程项目的投标工作。

2.2提升投标规范性

提升投标规范性是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在提升投标规范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读懂招标书并编制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此外,在提升投标规范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设计并且编制投标工作书时不仅应当要求科学、合理、安全、环保,同时还需要确保其能够节约费用。另外,在提升投标规范性的过程中,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优先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的施工方案、较低的工程造价方案并且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中标后施工单位应当与建设单位签订完善工程合同,并且合同一经签订就不得单方更改,成为双方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也是提升投标规范性的重要基础。

2.3合理确定报价

合理确定报价是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合理确定报价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认真理解招标文件并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合理、实事求是进行分析研究。此外,在合理确定报价的过程中,汇总工作人员在确定报价时,还应当建立企业自我测算,并且采用适合于本企业的定额来编制投标书,同时按照可以争取达到的先进合理水平来确定。另外,在合理确定报价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确保报价自身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并且通过合理运用报价策略为造价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2.4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

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是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过程中,招标方的权利包括享有工程预付款的权利、按期收回工程款和逾期利息的权利以及遇有不可抗力设计变更或业主要求的权利。承包商的权利主要包括索赔的权利和业主违约时停止履行合同的权利。此外,在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过程中,承包商在限制业主提出过分要求的同时,还应当根据国家和当地政府规定的管理办法,结合实际情况争取更多的权利。另外,在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并且计算各项变更对于总投资的影响,从而能够从适用、经济的角度来减少造价风险的出现。

3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造价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造价风险管理需要诸多工作的有效支持,例如合理统计工程量、及时进行施工索赔、优化造价管理系统、提升造价管理技术等内容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造价风险管理进行分析。

3.1合理统计工程量

做好工程量的统计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工程量的统计本身是造价管理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这意味着造价人员应当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概预算方面的知识。此外,在合理统计工程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招标书中工作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并且能够掌握一些施工常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做到不错算、漏算工程项目。另外,在合理统计工程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善于发现可以进行索赔的因素,并且如实做好统计报量工作,才能达到有效控制供热工程造价和降低建设成本造价风险控制的目的。

3.2及时进行施工索赔

做好工程实施中索赔工作能够促进造价风险得到合理地控制。在及时进行施工索赔过程中,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当熟悉招标书和合同文本中的规定,并且善于抓住索赔机会,从而能够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此外,在及时进行施工索赔过程中,当遇到最常见的索赔时,如延误工期索赔、变更索赔、赶工索赔,不可抗力索赔等,造价管理人员应当注重注意索赔程序和有关资料的整理,从而能够将其作为日后索赔工作的有力证据。另外,在及时进行施工索赔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应当自身厉行节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使工程的工期和质量得到更加可靠的保证。

3.3优化造价管理系统

优化造价管理系统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率的合理提升。在优化造价管理系统过程中,企业应当针对相应的材料采购、清单及发票复印、工程变更、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生产计划安排等不同的工作进行相应的系统环节优化。此外,在优化造价管理系统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进行核算,当发现预算用量与实际用量有较大出入时,应分析其原因,如预算原因、施工管理的原因,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另外,在优化造价管理系统过程中,当存在投标中不可预见的特殊原因时,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合同有关规定及时提出合理索赔方案,从而能够促进施工方案有效地进行执行或者变更。

3.4提升造价管理技术

提升造价管理技术是确保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关键点。在建筑工程中,通过提升造价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经济与技术得到更好地结合,这也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在提升造价管理技术过程中,施工企业的技术工作还应当重点放在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建设工期上,也必须注重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提升造价管理技术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当注重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达到良好经济效益,从而能够在提升企业信誉的同时有效减少造价风险的出现和避免企业亏损的产生。

4工程项目建设结算造价风险管理

程项目建设结算造价风险管理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例如注重施工签证、编制工程结算书、减少工程欠款、强化结算监督等内容。以下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对工程项目建设结算造价风险管理进行分析。

4.1注重施工签证

重视施工签证和积极组织索赔都是工程项目建设结算造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注重施工签证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积极地组织开展索赔工作,到工程结算时才能有理有据地进行总索赔。此外,在注重施工签证过程中,施工单位自身也应当要重视签证并且善于收集各种有利于自己的证据,例如设计变更、赶工、不可抗力等。另外,在注重施工签证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及时提出索赔方案并且力求在结算时总体索赔成功,从而能够为企业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在此基础上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结算造价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4.2编制工程结算书

编制好工程结算书能够促进造价风险得到更加合理的控制。在编制工程结算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作好工程结算,并且工程完工后施工企业要及时向业主提交工程结算书。此外,在编制工程结算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确保工程量要与工程竣工图工程量、签证工程量相一致,并且所采用的定额要科学、合理。另外,在编制工程结算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最终确定工程结算价时应当注重降低建设成本并且充分发挥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效益,在此基础上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结算造价风险管理效率的持续进步。

4.3减少工程欠款

工作人员在造价风险控制过程中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效减少或者是杜绝工程款的拖欠。此外,在减少工程欠款过程中,由于当今的市场主要是买方市场,许多施工单位没有工程项目,这使得其把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转移到施工企业,所以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业主的资金到位情况,并且严格执行合同中约定的投入和收入工程款的“同时率”的原则。另外,在减少工程欠款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注重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并且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合理利用造价管理人才来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从而能够在加强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管理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及相应的经济效益。

4.4强化结算监督

强化结算监督是结算阶段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强化结算监督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对前期的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进行合理地核对,从而能够对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监督。此外,在强化结算监督过程中,进行招标文件最后整理时,造价管理人员应当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再一次进行反复推敲,并且认真回忆、分析、计价,严肃认真对编制工程量清单进行核对和监督。另外,在强化结算监督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地总结与监督,从而能够在确保造价管理误差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结算造价风险管理效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不断提升与进步。

5结束语

变更风险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造价风险;风险识别;策略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供电需求不断加大,电网建设任务日益繁重。由于电网建设项目投资大、外部环境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可预见因素,如果不严加防范,就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造成工程造价大幅提高,投资效益明显降低,国家利益遭受损害。因此,对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特别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工程造价风险的基本特征

通常来看,所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通过实践,发现工程造价风险有着自身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2.1全程性

项目实施整个周期内,造价风险无处不在,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这是造价风险最基本的特征。

2.2客观性

建设项目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产活动,人为因素以及项目所处的环境因素等都会给工程造价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造价风险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3管理能动性

虽然我们不能够完全在事前消除各种风险,却可以通过对造价风险科学合理的管理,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减少损失程度,因此造价风险又具有管理能动性。

2.4动态性及其他

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又具有质和量的可变性,这也决定了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随着近年来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周期的延长,决定了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呈现多层性、复杂性、偶然性和被动性等诸多特征。

3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

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是在对项目系统风险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罗列出整个工程项目具体活动中存在的全部风险事件,分析各风险事件的概率大小及分布规律,确定各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必须首先对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事件进行识别,风险识别是进行项目风险性造价管理的第一步,只有识别出工程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才能找到造成造价风险的根本原因,确定采取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方法去回避、化解、转移和消减这些风险及后果,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4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

4.1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对策

由于工程造价的风险来源于项目具体活动的风险事件,因此对建设项目造价的风险处理也应转化为对建设项目造价的风险因素及风险事件的控制和处理,而不是直接对建设项目的造价进行控制。本文结合目前工程项目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在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后,总结出了应对建设项目造价风险的主要处理对策。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当工程造价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并且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时,企业主动终止或放弃该工程项目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这在所有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是最彻底的一种造价风险处置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采取风险回避的处置方法时,要尽量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实施,一定要做到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准确估量,否则后期的项目实施与调整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运用适当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针对风险大的项目,应加强计划工作,选派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注重责任落实,提高参建人员风险意识。在方案选择的过程中,尽量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最常用的两种方式。对于一些无法消除的风险,比如工程损坏、第三方责任、人身伤亡、机械设备损坏等可以通过购买工程保险或寻找工程担保的办法解决。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是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作准备。目前,其他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中的暂列金额实质上就是一种风险准备金。

4.2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策略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策略是辅助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建立处理项目风险的策略。一般来说,一个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在项目的开发中规划风险管理,尽量避免风险;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监控风险因素;建立风险清单、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建立风险反馈渠道。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包含在项目的整个管理中,也可以组织一个独立的风险缓解和管理计划。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充分的风险评估。在项目实施前,只有进行了全面充分的风险评估,管理者才会对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关键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采取措施控制已预知的造价风险。完善项目内外部控制环境。良好的项目内外部环境,有利于项目成员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是确保风险管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是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的基础。完善项目内外部控制环境,尤其是内部控制环境:一是提高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项目经理和造价专责的素质,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的整个管理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高素质的项目管理者不仅能够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还可以节约成本;二是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可以按照业务流程设立控制活动,并对重要的业务环节制订详细的控制措施。加强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信息沟通不仅包括组织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与项目内部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包括组织成员与项目外部环境以及项目内外部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可以使项目的组织成员在履行职责时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将掌握的信息反馈给组织的其他成员。加强项目的内部监督。降低项目的工程造价风险,要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和规范的决策程序,加强项目内部监督,必要时可建立专门的造价风险管理机构,同时指定风险管理责任人,全过程对工程造价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5业主方各阶段造价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在工程项目中有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有些风险是不能避免的,对于可控风险要做好提前预测和有效规避;对于不可避免的风险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使风险降到最低。

5.1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

投资决策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首要环节,该阶段决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设备选型、站址选择等重要事项,其中任何一项决策的失误都有可能给工程造价控制留下隐患。由此可见,项目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以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的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设计阶段带来的风险。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工程造价各阶段控制的重点。有些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过高追求安全系数,有些设计部门过高追求设计标准,忽视经济目标,特别是在现行设计收费标准与投资密切关联的情况下设计方追求投资最大化。招投标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招投标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招投标过程中的招标文件不规范、工程量清单不准确、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晰等都是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重要因素。施工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对建设项目造价影响较大的风险主要有工程变更签证和不可抗力。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设计考核体系是设计变更屡见不鲜的重要原因,而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的、不可避免的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对整个建设项目的造价影响非常大。

5.2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

投资决策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方案比选必须充分。备选方案的数量应满足三个以上,只有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选择最优方案,才能做到优中选优,降低投资决策风险。二是投资估算必须准确。项目投资估算应做到方法科学、基础资料完整、依据充分,并且全面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对投资的影响,起到控制总投资的作用。设计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施工图设计,避免设计部门以提高工程造价为代价,保证设计工作便利或是加大设计安全系数保护设计不出问题;同时通过典型造价对比分析,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控制造价指标;运用限额设计的手段预防造价风险发生。二是推广设计竞赛。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出台《输变电工程设计激励约束机制》,2012年提出的招标和设计竞赛相结合的设计单位选拔手段更是别出心裁,将设计竞赛推广至招标过程,提高了设计水平。三是运用设计监理。设计监理是控制工程造价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设计监理监控设计质量、规范设计变更、防止设计粗糙等问题,及时准确地处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规范招投标文件编制。加强招投标文件审查力度,清单招标工程要严格审查工程量清单和投标报价,避免招投标文件出现漏洞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提高合同条款严密性与完善性,合理确定合同价格允许调整的条件、范围和程序,避免由于合同不严密造成经济损失。二是严格限制过度不平衡报价。不平衡报价是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常用的策略,投标人过分不平衡报价必然会损害业主方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可以通过在招标文件中增加限制条款,规范投标单位采取不平衡报价策略时不敢过分低价或高价。项目施工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成本。工程项目在实施前要制定可行的技术节约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目标。二是加强变更和签证管理。充分发挥造价监理和业主项目部造价专责的作用,全过程管控工程造价。造价监理和造价专责对项目实施过程实行全面跟踪,对经济技术变更及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并进行预测和分析,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签证。三是加强设备、材料管理。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选择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及性能,提高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对于设备以及价值大的大宗材料应由甲方提供,一般的材料由乙方自采,但是必须由甲方提出标准要求,并经过严格的现场验货,杜绝以次充好或是擅自提高材料标准。

6结语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全过程性的管理体系,单纯、机械地依赖一定的管理方法是绝对不够的。它要求项目管理者研究项目发展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有侧重点的管理好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成功管理项目风险、控制工程造价风险,更能体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有利于提高项目业主或开发商的工程造价风险意识,掌握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技能和方法,达到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危害的目的。

作者:史哲 王镝 刘靖波 单位: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潘绍强.浅析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门窗,2012(8).

[2]王岩莉,赵春花.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因素分析[J].建工论坛,2010(30).

[3]逄涛,杨德翠.浅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风险[J].建设监理,2011(9).

[4]吴素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的风险探讨[J].四川建筑,2009(1).

变更风险管理范文篇5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是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风险管理主要涉及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可靠性工程问题、采矿、设备维护与更新、自动仪表可靠性分析、金融和经济决策等领域,而应用到项目管理是近十几年才兴起的。迄今为止,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大多是针对某一具体风险的研究,如“三峡工程投资风险分析及其理论与方法研究”、“投资项目中汇率风险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等,而缺乏对项目风险的系统研究。而作为项目管理者,要想成功地管理项目,就必须成功地管理项目风险,即应研究项目发展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要有侧重点地管理好风险,分清轻重缓急,研究出防范风险的措施,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使其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2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的研究背景

某项目是国家“八五”重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黄河中游规划开发的八个梯级中的一个,其主要任务是供水结合发电调峰,同时兼有防洪、防凌作用。该项目于1994年11月3日主体工程开工,1995年12月9日顺利实现截流,1998年10月1日下闸蓄水,至1998年10月底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发电在望。而此时,国家政策以及经济形势较该项目可研阶段和建设初期有了很大变化,并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项目业主单位中许多人对其面临风险认识模糊并且不知如何进行管理。鉴于此,该项目业主委托我们就其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研究。

作者经过研究建立了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并将其运用于该项目,圆满完成了业主风险管理任务,并得到了专家首肯。

3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简介

如图1所示,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即风险辩识、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

相关图片如下

3.1风险辩识

风险辩识是指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是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阶段主要侧重于对风险的定性分析。风险辩识应根据风险分类,从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风险辩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⑴专家调查法(包括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等几十种方法);⑵幕景分析法;⑶故障树分析法等。风险辩识的过程分三个步骤:确认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建立风险清单;进行风险分类。

进行风险辩识时,风险管理者不仅要辩认所发现或推测的因素是否存在不确定性,而且要确认这种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因素才可以视做风险。将辩识出的风险一一列出,就建立了风险清单。建立的风险清单必须客观、全面,尤其是不能遗漏主要风险。在当今社会,从项目管理者的角度分析,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不可抗力风险、特殊风险、资源供应风险、法规变更风险、行政性风险、利率变化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技术故障/设施质量风险、完工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偿还期限风险、费用超支风险、违约风险、人员风险、合同变更风险、合同文件缺陷风险、施工现场条件变化风险等。将风险清单中的风险进行分类,可使风险管理者更彻底地了解风险,管理风险时更有目的性、更有效果,并为下一步评估风险做好准备。风险分类见表1

3.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采取科学方法将辩识出并经分类的风险据其权重大小予以排队,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管理好风险提供科学依据。风险评估的对象是项目的所有风险,而非单个风险。在该模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进行风险评估。经过风险评估,该模型将风险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Ⅰ级严重风险0.1≤权重≤1

Ⅱ级一般风险0.01≤权重≤0.1

Ⅲ级轻微风险0≤权重≤0.01

对于以上不同等级的风险,业主应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被评估为Ⅰ级的严重风险,应进一步分析,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于被评估为Ⅱ级的一般风险,应给以足够重视;对于被评估为Ⅲ级的轻微风险,给予一般管理即可。

3.3风险分析

为了了解风险的准确情况和确切的根源,尤其是Ⅰ级风险,尚需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风险分析是指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不确定性的过程。风险分析有定量分析(包括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决策树分析、影响图技术、模糊数学法、CIM模型等)和定性分析(包括幕景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两种方法。上述几种风险分析方法各自都有优、缺点,都不是万能的。因此,风险分析方法必须与使用这种方法的模型和环境相适应,没有一种方法适合于所有的风险分析目的。因此具体分析某一风险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风险分析是协助风险管理者管理风险的一种工具,它并不能代替风险管理者的判断,所以,风险管理者还应辨证地看待风险分析的结果。

3.4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只有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才可以说风险管理者成功地管理了风险。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降低(减轻)、风险抵消、风险分离、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自留。

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太大,或一旦风险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失太大时,主动放弃该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当:⑴某风险所致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都相当高;⑵应用其他风险管理方法的成本超过了其产生的效益时。风险管理者可以考虑采取此种风险控制方法。如,风险管理者认为在某地区修建水电站,会有电量供大于求的风险,那麽项目管理者可以放弃该项目。采用这种风险控制方法之前,必须对风险损失有正确的估量。采用这种风险控制方法最好是在项目决策阶段,否则等项目实施时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采用这种风险控制方法,一方面使项目管理者回避了风险,避免了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也使项目管理者失去了可能从风险中获取赢利的机会。如果经常采取这种消极方法,就会失去生存、竞争能力,就会被淘汰。所以,如果项目管理者既想生存发展又想回避风险,就得采用下面的风险控制方法。

风险降低(减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尽量降低其损失。如,项目管理者要求承包商出具各种保函以防止承包商不履约或履约不力。采用风险降低(减轻)这种风险控制方法对项目管理者是有利的,可使项目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

风险抵消是指将一些风险加以合并抵消,以便降低风险损失。如,黄万公司除开发、建设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外,还成立了山西黄河万家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内蒙黄河物贸有限责任公司。如果一个项目遭受了风险损失,还有其他项目可能会带来收益,则会全部或部分抵消风险损失。这样,就起到了控制风险的作用。

风险分离是指将各个风险分离间隔,以避免发生连锁反应或互相牵连。如,我国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管理者,在招投标工作中采取了将整个工程分成几个子标,一个子标又分解成几个合同或又分成几个小标,分别选取中标单位的招投标模式。该模式就起到了风险分离的作用。假如有一个中标单位不能履行其对业主承诺的义务,使项目管理者蒙受损失,这种损失也是小范围、小数量的,也不会带来许多的连锁反应。这种控制风险的方法的目的是将风险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即使风险发生其损失也不会波及此范围之外,以达到减少风险损失的目的。

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增加承受风险的单位以减轻总体风险的压力,使多个单位共同承受风险,从而使项目管理者减少风险损失。如,我国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管理者,在一条河流上完成一个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任务的同时,还组建几个子公司对该流域实施梯级开发。这就将开发该流域的风险分散给了几个子公司,从而减少了自己的风险。采取这种风险控制措施,在将风险分散的同时,也有可能将利润同时分散。

风险转移是指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采取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必须让风险承受者得到一定的好处,并且对于准备转移出去的风险,尽量让最有能力的承受者分担。否则,也许会给项目管理者带来一些意外损失。风险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保险风险转移和非保险风险转移。保险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保险的办法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或保险机构。非保险风险转移是指通过保险以外的其他手段将风险转移出去。非保险风险转移主要有:⑴分包;⑵辩护协定;⑶无责任约定;⑷保证;⑸合资经营;⑹实行股份制。

业主对项目中的有些风险采取风险降低、风险抵消、风险分离、风险分散等方法都无法控制时,还可考虑采取下述方法。

风险自留是指项目管理者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该方法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⑴处理风险的成本大于承担风险所付出的代价;⑵预计某一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项目管理者本身可以安全承担;⑶当采用其他的风险控制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造成的损失;⑷缺乏风险管理的技术知识,以至于自身愿意承担风险损失;⑸当风险降低、风险抵消、风险分离、风险分散、风险转移等风险控制方法均不可行时。可以看出,这一方法主要运用于控制那些风险损失较小、业主能够承担的风险。

对于以上所述几种风险控制方法,业主可联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进行项目风险管理

将研究建立的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应用于上述项目,具体步骤如下:

4.1风险辩识

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中风险辩识中的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经实地考查、口头咨询和问卷调查,认真分析后,总结出该项目施工末期业主面临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分类,见表2。

表2某项目施工末期业主风险分类表

风险类型典型风险

自然风险不可抗力风险资源(水)供应风险

社会政治风险法规变更风险行政性风险

经济风险利率变化风险通货膨胀风险

技术风险技术故障/设施质量风险完工风险

其他风险完工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偿还期限风险费用超支风险违约风险人员风险

4.2风险评估

根据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项目已辩识出的施工末期业主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见表3。

表3某项目施工末期业主风险权重表(按权重大小排序)

相关图片如下

根据表3以及3.2该项目施工末期业主风险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Ⅰ级风险:利率变化风险B5行政性风险B4

Ⅱ级风险:技术故障/设施质量风险B7通货膨胀风险B6

法规变更风险B3资源(水)供应风险B2

市场风险B9完工风险B8

经营风险B10偿还期限风险B11

Ⅲ级风险:人员风险B14费用超支风险B12

不可抗力风险B1违约风险B13

对于Ⅰ级风险,业主不仅要对其进行分析,还要重点防范;对于Ⅱ级风险,业主应给以足够重视;对于Ⅲ级风险,业主予以一般管理即可。

5结语

以上将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应用于某项目施工末期业主风险管理,研究成果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得到了一些专家的首肯。从而说明该模型是适用的、可行的、有效的。

变更风险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造价风险;风险识别;策略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供电需求不断加大,电网建设任务日益繁重。由于电网建设项目投资大、外部环境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可预见因素,如果不严加防范,就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造成工程造价大幅提高,投资效益明显降低,国家利益遭受损害。因此,对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特别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工程造价风险的基本特征

通常来看,所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通过实践,发现工程造价风险有着自身的一些规律和特点。2.1全程性项目实施整个周期内,造价风险无处不在,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这是造价风险最基本的特征。2.2客观性建设项目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产活动,人为因素以及项目所处的环境因素等都会给工程造价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造价风险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2.3管理能动性虽然我们不能够完全在事前消除各种风险,却可以通过对造价风险科学合理的管理,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减少损失程度,因此造价风险又具有管理能动性。2.4动态性及其他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又具有质和量的可变性,这也决定了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随着近年来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周期的延长,决定了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呈现多层性、复杂性、偶然性和被动性等诸多特征。

3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

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是在对项目系统风险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罗列出整个工程项目具体活动中存在的全部风险事件,分析各风险事件的概率大小及分布规律,确定各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必须首先对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事件进行识别,风险识别是进行项目风险性造价管理的第一步,只有识别出工程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才能找到造成造价风险的根本原因,确定采取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方法去回避、化解、转移和消减这些风险及后果,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4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

4.1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对策

由于工程造价的风险来源于项目具体活动的风险事件,因此对建设项目造价的风险处理也应转化为对建设项目造价的风险因素及风险事件的控制和处理,而不是直接对建设项目的造价进行控制。本文结合目前工程项目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在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后,总结出了应对建设项目造价风险的主要处理对策。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当工程造价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并且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时,企业主动终止或放弃该工程项目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这在所有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是最彻底的一种造价风险处置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采取风险回避的处置方法时,要尽量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实施,一定要做到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准确估量,否则后期的项目实施与调整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运用适当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针对风险大的项目,应加强计划工作,选派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注重责任落实,提高参建人员风险意识。在方案选择的过程中,尽量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最常用的两种方式。对于一些无法消除的风险,比如工程损坏、第三方责任、人身伤亡、机械设备损坏等可以通过购买工程保险或寻找工程担保的办法解决。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是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作准备。目前,其他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中的暂列金额实质上就是一种风险准备金。

4.2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策略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策略是辅助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建立处理项目风险的策略。一般来说,一个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在项目的开发中规划风险管理,尽量避免风险;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监控风险因素;建立风险清单、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建立风险反馈渠道。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包含在项目的整个管理中,也可以组织一个独立的风险缓解和管理计划。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充分的风险评估。在项目实施前,只有进行了全面充分的风险评估,管理者才会对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关键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采取措施控制已预知的造价风险。完善项目内外部控制环境。良好的项目内外部环境,有利于项目成员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是确保风险管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是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的基础。完善项目内外部控制环境,尤其是内部控制环境:一是提高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项目经理和造价专责的素质,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的整个管理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高素质的项目管理者不仅能够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还可以节约成本;二是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可以按照业务流程设立控制活动,并对重要的业务环节制订详细的控制措施。加强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信息沟通不仅包括组织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与项目内部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包括组织成员与项目外部环境以及项目内外部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可以使项目的组织成员在履行职责时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将掌握的信息反馈给组织的其他成员。加强项目的内部监督。降低项目的工程造价风险,要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和规范的决策程序,加强项目内部监督,必要时可建立专门的造价风险管理机构,同时指定风险管理责任人,全过程对工程造价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5业主方各阶段造价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在工程项目中有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有些风险是不能避免的,对于可控风险要做好提前预测和有效规避;对于不可避免的风险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使风险降到最低。

5.1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

投资决策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首要环节,该阶段决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设备选型、站址选择等重要事项,其中任何一项决策的失误都有可能给工程造价控制留下隐患。由此可见,项目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以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的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设计阶段带来的风险。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工程造价各阶段控制的重点。有些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过高追求安全系数,有些设计部门过高追求设计标准,忽视经济目标,特别是在现行设计收费标准与投资密切关联的情况下设计方追求投资最大化。招投标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招投标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招投标过程中的招标文件不规范、工程量清单不准确、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晰等都是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重要因素。施工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对建设项目造价影响较大的风险主要有工程变更签证和不可抗力。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设计考核体系是设计变更屡见不鲜的重要原因,而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的、不可避免的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对整个建设项目的造价影响非常大。

5.2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

投资决策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方案比选必须充分。备选方案的数量应满足三个以上,只有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选择最优方案,才能做到优中选优,降低投资决策风险。二是投资估算必须准确。项目投资估算应做到方法科学、基础资料完整、依据充分,并且全面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对投资的影响,起到控制总投资的作用。设计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施工图设计,避免设计部门以提高工程造价为代价,保证设计工作便利或是加大设计安全系数保护设计不出问题;同时通过典型造价对比分析,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控制造价指标;运用限额设计的手段预防造价风险发生。二是推广设计竞赛。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出台《输变电工程设计激励约束机制》,2012年提出的招标和设计竞赛相结合的设计单位选拔手段更是别出心裁,将设计竞赛推广至招标过程,提高了设计水平。三是运用设计监理。设计监理是控制工程造价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设计监理监控设计质量、规范设计变更、防止设计粗糙等问题,及时准确地处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规范招投标文件编制。加强招投标文件审查力度,清单招标工程要严格审查工程量清单和投标报价,避免招投标文件出现漏洞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提高合同条款严密性与完善性,合理确定合同价格允许调整的条件、范围和程序,避免由于合同不严密造成经济损失。二是严格限制过度不平衡报价。不平衡报价是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常用的策略,投标人过分不平衡报价必然会损害业主方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可以通过在招标文件中增加限制条款,规范投标单位采取不平衡报价策略时不敢过分低价或高价。项目施工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成本。工程项目在实施前要制定可行的技术节约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目标。二是加强变更和签证管理。充分发挥造价监理和业主项目部造价专责的作用,全过程管控工程造价。造价监理和造价专责对项目实施过程实行全面跟踪,对经济技术变更及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并进行预测和分析,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签证。三是加强设备、材料管理。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选择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及性能,提高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对于设备以及价值大的大宗材料应由甲方提供,一般的材料由乙方自采,但是必须由甲方提出标准要求,并经过严格的现场验货,杜绝以次充好或是擅自提高材料标准。

6结语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全过程性的管理体系,单纯、机械地依赖一定的管理方法是绝对不够的。它要求项目管理者研究项目发展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有侧重点的管理好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成功管理项目风险、控制工程造价风险,更能体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有利于提高项目业主或开发商的工程造价风险意识,掌握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技能和方法,达到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危害的目的。

作者:史哲 王镝 刘靖波 单位: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潘绍强.浅析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门窗,2012(8).

[2]王岩莉,赵春花.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因素分析[J].建工论坛,2010(30).

[3]逄涛,杨德翠.浅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风险[J].建设监理,2011(9).

[4]吴素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的风险探讨[J].四川建筑,2009(1).

变更风险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管控;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各大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逐渐扩大,电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大,电建集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控力度,才能提高电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新时期背景下,施工单位要想充分做好财务风险管控,就必须充分做好财务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希望对提高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的奠定坚实基础。

一、工程项目公司简介

某电建集体设计研究院,属于世界500强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在我国西南地地区组建并开展工作,1957年正式成立,主要经营在水利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和市政、道路交通工程的勘察、设计、科研、咨询、总承包等领域,具有国家颁发的专项资质证书40多项,也是我国对外承包商会组织评选认定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领先型企业。

二、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现状

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和平稳发展的发展背景下,国家对电力、水利、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类市场的服务水平越来越高,导致电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而且在新时期背景下,“生态、绿色、环保、和谐”的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整改对策,来抑制资源的浪费,但取得的效果甚微,就目前某院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有效性而言,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在运行管理中要同时兼顾管理工程项目,但并没有预制配套制度,也没有制定出与之相符的管理组织结构,经常发生问题后难以找到责任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项目财务风险,不利于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2.缺乏对市场调控的整体把控,工程材料价格变化不定,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工程结算的难度,既浪费了资源,同时也挤占了工程投资额度。3.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和成本,忽视了项目工程设计变更对投资控制的主体影响,也没有对工程设计变更进行科学合理的准备,从而为项目投资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4.索赔事故发生以后,责任难以辨识,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索赔的难度,甚至无法得到相应的赔偿。再加上在施工中没有成立专门的索赔机构,使得工程施工现场混乱无序,增加了索赔的进度和难度。

三、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失灵原因分析

1.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缺乏完善的制度。某院开展各项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生产运营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益积累,任何工程项目建设或者修葺都必须有充分的资金才能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寿命,而工程项目施工的工期普遍比较长,大约在1~3年,而且建设完成以后,需要和其他设备设施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出应用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工程项目改建中,必须充分做好项目管理相关工作,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过程中,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把工作重心放置在经济利益上,而忽略了投资管理,但对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效益而言,公司管理者投入的精力相对薄弱,因此机会忽视项目管理制度的健全工作。同时,从业人员对工程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度不足,工作中重视现场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导致很多风险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2.缺乏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电建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企业,而物资投资所占的比例将近是75%以上,大量工程实例表明,物资管理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发生的概率。就此工程而言,虽然制定了物资管理规范和制度,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际上,导致工程物资临时采购多和积压问题频繁发生,大大降低了物资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物资出库时缺乏系统科学合理管理和核算体系,导致现场工程材料十分混乱,进一步增加了工程项目风险管控的难度,在实际运行过程物资出库缺乏科学合理的交接手续,导致物资浪费异常严重,大大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实践表明,如果物资交接手续不能在第一时间办理,就或者工程物资监管力度不够充分,就无法衡量和判定施工单位使用工程物资的具体情况,就会引发一系列工程材料浪费,同时因为设计单位工作进度不匹配,就会增加工程物资招标采购的难度,除此之外,如果工程物资市场供需不平衡,就会增加施工材料的价格,但施工单位迫于施工工期的压力,只能采购昂贵的材料,从而增加项目工程建设的成本,不利于集体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3.设计变更管理力度不足。由于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处理工程变更,就势必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项目设计费用不足总投资成本的1%,但是对工程造价和成本的影响度高达75%,从这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要求切实做好工程项目风险管控的实效性机就必须高度重视设计变更问题,提高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有效性的主要措施。但某院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往往会忽略此环节的控制,没有充分做好工程设计变更换季的前期准备工作,完全由设计单位全权支配工程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对变更控制掌握度不足,是导致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失灵的主要原因。4.工程索赔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程项目施工施工发生工程索赔非常常见,也是增加工程施工成本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实际中由于缺乏在科学合理索赔流程,从而经常发生索赔难以落实到实际位置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工程项目施工成本。

四、提高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的措施

1.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应当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大量工程实例表明,要想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就必须把“风险迁移效应”引入风险管理体系中,通过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风险来达到降低整体风险的目的。相关研究表明,多数企业建立的风险管控系统往往存在大而空、流于表面。这样的财务风险控系统并没有基于企业实际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和分析,往往选择复制其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模式,而且还要强化流程风险控制意识,并且把“风险迁移效应”之间引入风险管控实际运行过程中,所谓“风险迁移效应”指的是为达到降低整体风险的的目的,就必须充分把握每个经营环节的风险来达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2.做好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防控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步,确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评价标准,根据建筑工程主体针对的不同项目风险,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通常情况下,既要对单个风险事件进行评价,也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进行评价,分别称之为单个评价标准和整体评价标准。第二步,确定风险评价时的工程项目风险水平,同样也包括单个风险水平和整体风险水。其中整体风险水平是综合了所有风险事件之后才能确定的。当工程项目整体风险水平确定以后,需要和整体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因此,必须确保整体风险水的确定方法和整体评价标准的原则和方法相互适应,才能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质量。第三步,把建筑工程项目的单个风险水平和单个评价标准、整体评价标准和整体风险水平进行系统综合对比,才能确定风险发生后损失能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才能确保风险防范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作为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采用科学的检测和防控工作。第二,选择科学合理的财务预警模型。施工企业经营种类不同,业务特点不同,其中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有利于某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便充分掌握工程项目的财务情况。明确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分析存在安全的具体原因,有利于提高财务风险管控的科学性。3.切实做好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应该采取的措施。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周期比较长,而且需要的资金数额比较大,资金回笼时间比较久,因此,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风险监控,具有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综合风险评价法施工项目施工管理中最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具有简单、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别和评价相关风险因素、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列出详细的风险调查表;第二步,邀请风险评价相关的专家或者权威人士对可能发生风险的因素和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概算和评价;第三步,汇总整体风险水平。同时施工单位重视工程项目的资金预算工作,并定期对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同时,要重视合同风险分析防控,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对相关的施工合同内容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及时对工程变更情况、工程材料价格变动等进行分析,最大限度上降低施工成本,对合同中存在的不平等。第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具有灵活、简单、容易理解,而且具有一定精度的特性,其总体思路是:把相对复杂的风险问题逐步细化,分为多个层次和多个风险要素,并对相同层次的各种要素进行对比、判定和计算分析,从而获得不同方案风险的水平,进而为风险防范措施提供数据依据,和综合风险评价法有很大不同,其主要特点是:能够细化工程风险评价因素和权重体系,确保风险评价更加真实合理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内容,确定财务风险系数,评估如果发生财务风险以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并根据损失的具体情况,为财务风险管控部门提供相应的信息和资料。财务风险管理部门要根据提交的报告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综合核查,然后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适的应对策略,工程项目财务风险具有很强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充分做好风险转嫁工作,施工企业要切实提高工程项目风险衡量的准确性。并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力度,根据各个项目编制年度资金预算情况,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清收制度,把相关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好责任分配工作。4.完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为确保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某院要根据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的实际情况,建立多维度动态财务风险管控制度,从制度建设层面来为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施工单位要切实做好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保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并建立健全监控制度,根据风险防控要求和相关规范开展工程项目风险监督管理工作。当财务风险管控制度建设完善以后,就应当规范财务风险管控制度实施流程,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控制度的执行效力,把相关工作落实。第二,建立多维度动态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对工程项目建设及时跟进,并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一财务信息口径,并且把相关的财务信息及时归纳整理,存档如案。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健全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确保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相关工作能顺利进行。第三,把静态财务风险分析和动态财务风险管控相互结合,根据财务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财务管理系统,把工程项目预算管理财务风险管控相互结合,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对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最大限度上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风险和财务风险,确保施工单位能过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做好工程项目验收环节的财务管控工作。竣工验收阶段不但要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也是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工作的环节。竣工验收环节存在财务风险:竣工验收不规范,虚报项目投资完成额、竣工决算失真等,其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风险转移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主要的风险防范措施,其主要原理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转移,转移对象是承担风险的主体,比如:保险公司等。但是并不能行之有效减少风险的的危害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不确定风险因素多,工程变更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签订施工合同时,可以提出由发包方承担的要求,以最大限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损失;第二,对于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工艺比较复杂的施工环节,必须通过转包和分包的方式把风险转移给他人;第三,落实保险政策,保险是转移风险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在施工前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在,就可以把建筑施工中遇到的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才能从根本上达到躲避风险的目的,目前为止我国保险的形式主要有合同转移和工程保险两种方式。第二,相关实例表明,建筑工程索赔即是一种权利的索赔,也是一种动态反应的过程,如果不能对工程索赔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就会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施工效率等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而相关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因素的干扰,是进行工程索赔的主要原因。因此,工程索赔必须贯穿工程想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尤其是在施工环节,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第三,内审部门要先行审核工程竣工决算,然后根据施工企业内控规范的要求,并委托相应资质的中介机进行审计,凡是通过审核项目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6.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需要工程项目流程所有人员参与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在落实财务风险管控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业务人员的性能和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为提高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的效率,就必须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把最新财务我风险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落实到每位工作人员身上,才能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财务风险管控当中,才能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分析了某院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方面的工作,充分肯定了财务风险管控在工程项目中取得的成绩,也充分分析了财务风险管控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通过对某院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改进措施的研究,有效解决了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中缺乏完善的制度、物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降低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如果不能相关风险进行及时防范和控制,就识别会增加施工时间、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和金钱,甚至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必须通过行之有效防范措施,才能把风险控制在萌芽当中,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工程项目的损失,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能高效安全的完成。希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定帮助。

作者:王世明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铁俊.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J].会计师,2016,11:28-29.

[2]刘艳荣.略谈BT项目的财务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J].金融经济,2016,12:176-177.

[3]覃山力.浅析我国境外承包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管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5:91-92.

[4]崔志强,叶明.试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J].会计之友,2014,30:34-36.

[5]陈锋.基于风险管理的电网企业工程财务管控探析——以H电网公司为例[J].财经界,2017,03:119-122.

[6]高安荣.基于风险导向的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控研究——以M公司为例[J].财政监督,2017,06:94-100.

变更风险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特点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是项目决策、筹集资金、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依据。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然而,在工程建设参与的各方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风险,尤其国家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额度加大、工期长,如若不加强防范,会使得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1]。同时,当前地方债务规模受到严格控制和监管,PPP等模式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风险。为此,引入风险管理理论,识别各地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因素,提出应对风险应对策略,更显得尤为重要。

1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的特殊性

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然而,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由于其资金性质与其他项目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项目管理主体、效益以及管理制度和程序三方面也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首先,项目管理主体的特殊性。其他性质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者多是实际投资人,而公共大型投资项目的管理者是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且二者建设单位管理人员配置机制也存在较大差异。其次,项目效益的特殊性。其他性质的项目多以获得资金回报率为目标,投资是为了使资金效益最大化,而公共大型投资项目追求的主要是产出产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难以统计或不明显。第三,管理制度和程序的特殊性。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项目的监管、审批由政府本身实施,在进度款支付、结算评审时存在多级管理,多方控制的管理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项目的管控,但项目产出的经济效果不与个人的经济收入挂钩,导致在一些需要担责和把关时,往往又会出现推诿现象。

2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2.1工程造价风险

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并带来不确定损失的问题,是指可能的后果与目标发生的负偏离。风险是与人们的行为相联系的,其重要成因是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工程造价风险是工程造价与预期造价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基于资金来源等项目各方面特殊性,对项目工程造价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2.2工程造价风险的分类

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来源广泛,如按风险来源分为: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风险;按风险责任方分为:建设单位风险、承包单位风险;按建设项目管理的阶段分为:勘察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风险。一般情况下,主要以建设项目管理的阶段展开风险分析。

2.3工程造价风险的成因

2.3.1勘察设计阶段勘察设计是项目建设的第一步,是从立项批复后至招标控制价确定前的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有些是上级专项资金,根据相关规定,这种资金都会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且往往有使用时间约束,否则上级部门要收回该项未使用完的资金。然而,使用这些资金的项目通常又比较重大,如果建设单位在项目前期工作开展缓慢,地方政府往往会简化勘察设计招投标程序,这将导致招标控制价编制、设计变更、签证面临较大的风险。2.3.2招投标阶段在招标控制价编审过程,更多是依靠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完成招标控制价编审,而项目管理部门对招标文件和招标控制价的编审缺乏经验,故而对中介库的管理缺乏考核监督,使得缺项漏算常有发生,同时公共大型项目招标控制价过度依赖造价部门的信息价,这与遵循市场规律有出入,个别地方甚至二者有较大的差距,致使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难以保障。在合同签订阶段,建设单位对于合同价格条款重视不够,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加大建设单位对合同价格的把控权力,同时在合同关系上不是简单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关系,而变成了一种权力地位明显不对等的合同关系,在这种合同关系中,政府作为建设单位,涉及重点办、财政投资评审、固定资产审核中心等监督单位,这就决定了公共大型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具有多个外部主体风险。2.3.3施工阶段施工阶段的风险来源广泛,一般涉及人、材、机等动态市场价格和工程变更、索赔等。如,就人而言,施工单位往往会利用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的特性,尤其是抓住社会环境对管理者本身的影响,进行各种变更和签证,提高该工程的利润水平;多数管理者则会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或者社会不良舆论,选择以项目分包让渡一部分利益和权力。就材料而言,由于廉政制度的约束,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只规定材料的用途、规格、数量、性能等基本要素,而不指定品牌及其系列,这就导致施工单位会以使用高档材料进行签证定价。就运输距离而言,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外购和外运土方,而运输过程是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一个弱点,在招标时,建设单位往往拟定一个土方运距,之后往往又会选择一个更远的地点进行土方运距变更,导致运输费用增加。2.3.4竣工结算阶段竣工资料的真实性和结算审计的准确性对于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至关重要。如果未施工或者变更等内容没有完整的体现在竣工资料中,或者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造价专业人员的廉洁程度欠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设项目在竣工阶段主要风险,最终导致工程造价受到影响。张小红[2]指出设计及监理人员的责任心及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竣工图纸及报审资料验收粗糙,地方主管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工程计价依据和规定过多,一些政府出台的有关文件里要求优先去考虑竣工结算事宜等,是造成竣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的主要原因。

3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3.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在发生风险事件前对风险源进行整理、分类,最后根据直接或者间接的风险症状将风险识别出来。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主要依据项目环境、范围、风险管理计划等因素进行。对于公共大型投资建设的项目而言,各个阶段的风险主要如表1所示。

3.2风险应对

3.2.1应对原则一是适度原则。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一般项目大、投资大,且公共大型项目从立项、资金筹措到项目开工建设,再到竣工结算需要层层把关,以致付款条件和付款进度可能会存在不理想的情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财力紧张地方政府通过设立更大的利润空间去弥补。然而,如果控制风险的成本大于可能的损失程度,就是过度管理,是得不偿失的。为此,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应避免无畏的财政资金浪费的情况下,根据公共大型项目当地政府实际情况做出适度控制,做到张弛有度。二是适时原则。风险在实施过程中无处不在,且在不断的演化。为了能在风险征兆出现前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规避和降低风险,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应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同时遵循适时原则,与各部门建立及时的沟通渠道,最终控制工程造价风险。三是适当原则。每个建设项目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风险发生时不仅要借鉴和延用经验型管控办法,还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尤其公共大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采用适当的经济、技术等手段处置工程造价风险,如对项目目标影响较大的风险应优先控制,且处置手段和方法都要恰当,不让风险造成的损失扩大化等。3.2.2应对策略一是风险回避。即对发生概率很高或者损失可能损失很大的,采取的放弃目标或者改变计划目标等方法,从而避免可能的损失。二是风险转移。即通过对风险的分析,在合同中明确风险分担的原则,或者将某些风险通过购买工程保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三是风险自留。即采用调整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降低建设标准等,来化解风险。3.2.3风险监控在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可以监视风险变化的情况,包括风险跟踪检查、风险重新估计、风险跟踪报告等,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为调整风险管理计划以及制定应急方案提供依据。

4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大型投资建设项目是中国基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我国建设发展极为重要。为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需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结合公共大型投资项目的特性,研究制定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办法。

参考文献:

[1]刘辰菲.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宄[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

):1082.

变更风险管理范文篇9

1.1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最新动态及其作用。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时间段上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施工所需要材料,在不同时间,其价格会不同。因此在施工阶段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及时记录整项目在实施时的数据,将两者结合分析,做好施工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测算,进而优化控制方案。

1.2目标控制原则

依据目标管理理论,展开多项目标风险控制。针对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找出工期风险、材料价格风险、施工组织设计风险、自然风险、设计变更风险五项控制目标,进而有针对性地给出有效的控制方案。

1.3动态原则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要实施动态控制及优化方案等措施,随工程外界状态变化,适时调整控制方案。例如,在工程建设施工中,材料价格波动频繁,要及时分析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4经济性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提升效益。如购买工程材料要充分了解建筑市场行情, 同等型号及质量的,要选择价格较低的,以控制工程造价。

1.5科学性原则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坚持信息技术科学化,构建工程信息库,全面系统了解与工程相关的各类信息,为工程造价风险控制提供第一手材料。例如构建施工阶段的预警系统,将计划采购与实际采购进行对比,及时反馈库存信息,实现信息技术科学化的高效管理。

2施工中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

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很多,主要风险因素如下。

2.1工期风险

受自然、突发事件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施工工期往往会被拖延。施工工期拖延,就会增加人员工资支出而导致造价提高。影响工期变化的主要因素:1)工程所需的资金未及时到账,致使不能如期施工,造成工期延误;2)施工阶段发生设计变更导致工期延误;3)施工管理者或建筑工人技术水平低,导致频发误工、返工问题,工期拖延;4)施工时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施工停滞,延误工期。

2.2材料价格风险

材料价格风险,指市场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造成的严重影响。为此,在招投标及签订施工合同时,需重视施工期间材料价格的波动,明确主要材料的范围,合理确定其波动的风险幅度,给出超出波动幅度的解决办法,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3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指因自然力不规则变化如地震、雹灾、水灾、旱灾、风灾、火灾等自然现象。对物质生产、经济活动及生命安全的严重影响。为此要主动防范,如针对雨季施工,提前做好防晒、防潮、防淋、防泡、防淹及防拖延工期等措施。

2.4施工组织设计风险

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及指导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在满足工程质量及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与施工客观规律相符。施工阶段的主要风险因素有:1)组织设计不足,导致工程投标及承包合同工作失误;2)对施工的一次性准备及施工全程工作指导不足,造成施工工期延误;3)项目管理规划文件不足,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风险隐患,从而加大工程成本,影响工程进度,造成工程安全等风险。项目施工时,务必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工作,采取生产要素目标、经济及技术等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工程建设综合效益。

2.5设计变更风险

设计变更,指设计部门修改原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的设计标准。设计变更风险主要有:1)对工程项目投资造成的风险;2)对工程项目进度计划造成的风险;3)设计变更工程量重复计取的风险,在实际造价中,有时出现签发变更的现场设计人员与主要设计人不同,对图纸不了解,对现场状况把握不准确,导致同一问题重复签发设计变更,加大投资。

3施工阶段的造价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本文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哈密站站房工程为例,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控展开分析。

3.1案例概况

哈密站为新建车站,为上进下出模式。其以大厅为核心,由站房、站前广场、站场客运建筑组成。站中心里程为DK1303+100站中心轨顶标高为779.0931m,车场总规模为9站台面13线。侧式站台(450×12×1.25一座、450×10.5×1.25两座、500×10.5×1.25两座)五座,车站设进站地道1座,进站天桥一座,站房建筑面积9997.56平方米。建筑结构形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框架结构,屋面采用钢网架,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哈密站房工程的合同价与竣工价皆为17837.91万元;哈密站站房工程的工期要求2012年10月8日至2014年12月31日,实际竣工日期为2014年10月初交付使用。

3.2施工阶段造价风险管控措施

3.2.1严控设计变更,防范施工图预算超概算

施工图设计变更较多,常发生材料替代、工程量变动等费用问题,导致工程造价变化。为有效控制哈密站站房工程造价,建设单位针对站房及其室外附属工程、天桥、风雨棚、站台面铺面及地道装修工程等明确给出变更、签证权限,拟定“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管理体制,并实施分级控制及限额签证,单项变更费用<2.5%,由施工方在风险费内包干;单项变更费用>2.5%,或施工方未包风险费,则实施限额签证。变更项目工程部代表(工号)签证权≤1500元,>1500元的项目工号需经部门论证审批。变更较大时先算账再变更,及时上报上级主管,符合工程项目实际需求基础上,由经济效益评定利弊。实践验证,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不可预见费用的产生。比如,哈密站房工程为了有效杜绝施工图变更及工程返工,针对易发生工程变更的电梯机房相关项目等明确规定:电梯定货必须符合施工图所提供的电梯井道尺寸、门洞尺寸以及建筑图纸的电梯机房设计。预留孔洞、电梯机房楼板、检修吊钩等需待电梯定货后且核实无误后方能施工。屋面、楼面设备基础待设备定货后再行设计施工。该措施有效规避了设计变更,降低了工程返工导致的成本提升。

3.2.2控制材料的用量与价格

项目工程常规下的材料费,约占预算费用的70%,材料“用量及价格”对工程造价影响极大,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务必严格遵循合同内材料用量及合理确定其价位。哈密站房工程针对施工材料,签订合同前仔细核查及确定工程量清单与基本单价;建设单位统一采购“钢管、隔震装置、照明、电动扶梯”等主要材料及设备,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同时,有效控制了造价;工程技术、经济工作者需及时了解施工状况,深入工程施工现场及市场,开展隐蔽的工程签证;针对材料价位,主要材料需逐一询价,及时校正原有资料,控制材料价格。哈密站房工程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针对材料的用量与价格进行精细的比对。例如,对于框架柱钢筋用量的规定:钢筋柱采取II级钢最小配筋率(0.6~1.2)%,采取HRB400其最小配筋率(0.5~1.1)%。钢筋柱最小配筋率:HRB400较II级钢减少(9~16)%,强度增加20%。降低配筋率的HRB400钢筋柱的承载力>II级钢柱。HRB400的框架柱经济及安全层面皆优于II级钢筋柱,因此,框柱钢筋用料选用HRB400,以此降低材料用量及价格。

3.2.3加强索赔防范与反索赔

工程项目具投资高、工期长、结构复杂、技术与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承包合同是以未来预测为前提,因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考虑不完善,参建单位多、合同双方理解差异等原因,导致不管采取何种合同类型且多么完善,皆无法规避索赔。以合同公平原则,拟定谁过失谁赔偿,保护各参与方正当经济利益,为工程实施中的正常现象,为合同双方必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上述风险,哈密站房工程建设方采取下列防范措施:1)抓好工程前期计划、设计等工作,降低施工阶段的返工变动。2)招标阶段,关注合同文字的严密性,招标文件、合同款项、工程量清单等杜绝文字漏洞带来的索赔。3)工程招标评标中,参考各投标者以往施工索赔表现,选取信誉好的单位。4)业主方管理者,严格地履行合同。针对设计管理,要求设计方根据合同规定递交设计资料及图纸,确保设计质量,防控设计修改率。5)设备及材料做到保质保量及时供应。规避供应材料规格型号及品种与图纸不符,导致材料代用问题发生。6)针对物价上涨,采取一次包死手段预防涨价诱发的索赔。即签合同时,依工期的长短及物价走势进行预测,与施工单位协商风险包干费用,于合同内规定建设期间,不再执行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调价文件;双方皆认为无法控制物价上涨风险时,在合同内明确调价策略。本文案例的总承包风险包干费为576.49万元。

3.2.4制定制度,落实责任,加强工程管理

哈密站房工程加强过程管理,采取如下措施:1)构建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工程造价管理由单一转为多方控制。例如在工程变更上,需要由设计方设计人员与施工方设计人员相协调。2)落实领导责任制,带动组织各方人员高质量地完成工作。3)落实责权利的奖罚机制。工程技术工作者与工程造价管理的责权利相挂钩,调动其积极性,抓好施工期造价管理工作。4)聘请专业监理公司参与项目的管理工作。哈密站房工程在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柱、绑扎第一道梁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尺寸等,对工程框架梁柱节点处、结构错层标高及偏轴线等关键部位进行认真检查,严依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验收。5)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养。

4结语

变更风险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

从施工合同形成、履行过程来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招投标阶段,二是合同谈判签约阶段,三是合同履行阶段。笔者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分析如何进行法律风险进行管理与防范,从而有效避免法律风险负担。

一、招投标阶段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

(一)招标人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招标人在招标工作筹备阶段,严格遵守《招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于招标人的要求。属于必须招标的项目,招标方式满足法定要求。招标人自行招标时,必须符合具备招标资质,不得违规自行招标;委托机构进行招标,严格审查委托机构的资质。招标文件前,法务部门应严格审查,避免出现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等相关内容。(二)投标人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投标人在投标阶段,应成立投标筹备小组应包括经营部门、技术部门、人力资源、法务部门等全方位的工作人员。研究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深入了解招标人的资金信用、经营作风和签订合同应当具备的相应条件,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完全领会业主意图和要求,详细勘察施工现场,认真审查图纸,准确复核工程量,让有类似经验的项目经理部参与和制定投标策略。投标人不得与招标人、其他投标人串通投标,如投标人串通招标人获取其他投标人信息、投标人之间串通报价等违法行为,发生串通投标行为均会导致投标文件无效,并产生不利的法律风险负担。

二、合同谈判签约阶段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

中标以后,即进入合同谈判签约阶段。工程合同一般由招标人负责起草,招标人应聘请有经验的法律专家和工程技术顾问起草合同,关于业主承担风险和免责的条款一定要明确具体;关于合同履行中容易引发争议的工期进度、签证与索赔、质量标准等部分的条款内容清晰明确,避免出现歧义用语。承包方作为中标人进入合同谈判签约阶段,主要工作是对合同文本的审查。承包方应组建由企业法律部门、合约部、项目部等合同谈判签约小组,逐条逐项地对合同进行研究、审查。在谈判过程中,重点关注合同的实质内容,对合同中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合理进行规避、转移和自留。例如工期的违约金应当合理,如果合同约定每天计算逾期违约金,最好有上限条款。工程款的支付和结算条款,规定结算支付的支付时间不影响优先权的行使。

三、合同履约阶段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

(一)工程进度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建筑工程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不能如期竣工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施工过程中工期延误的原因各种各样,作为承包方应注重防范工期延误的法律风险。首先,要熟悉法律和合同内容,严格按约定程序形成合法有效的证据。例如理清设计变更和工期延误的关系,签发设计变更要求发包人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其次,设计的变更不一定引起工期的顺延。是否构成工期的顺延,还得由承包人举证证明。工期延误的报告提交给发包人,在报告中要写明造成工期延误的事实违约行为,将要求顺延的天数明确,并对证据进行固定。(二)工程分包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合同履行中,承包方将工程进行合法分包十分常见,如劳务分包。若分包方在工期、质量等方面造成承包方违约,承包人仍然要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承包人在选择分包方时应严格审核分包方的资质,避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对总承包合同中关于分包的约定进行研究分析,避免出现违反总承包合同约定的分包情形。如果总承包合同不允许分包但已实际分包的,施工单位应在分包后及时获得发包人的明示或默示的认可。不得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和个人,或者将分包所得工程再分包。(三)签证与索赔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合同履行中出现签证情况时,一定要按合同约定的程序给发包人发出签证通知。如果因此造成了承包人损失的,一定要及时依合同的约定发出索赔通知。首先,注重签证与索赔形式的灵活运用,降低发包人对签证与索赔的抗拒。当发包人拒绝签收签证与索赔时,需转变策略,制作其他形式的书面文件,但又含有需签证、索赔的法律内容,同样可以达到签证的效果。其次,签证一定要及时,要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固定好相应的证据,及时签证确保享有优先受偿权。

四、结束语

本文首先从招投标阶段的法律风险以及招投标阶段法律风险管控措施两个方面分析了招投标阶段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然后分析了合同谈判签约阶段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最后重点介绍合同履约阶段承包人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今后的专家学者研究相关的课题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谭旭萍.浅谈施工合同风险管理及索赔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