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3:51:32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范文篇1

1.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资产负债表表示某一企业于某一特定日期之财务状况,必须罗列该企业该日所有的全部资产,以及全部负债,而二者比较的结果,即为其资本净值。其中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账户式(俗称‘丁字式’)及报告式两种,前者分左右二方,分列资产与财产支配权,以『资产=财产支配权』这一会计方程式为依据。后者分上下两部,上列资产,下列财产支配权,以『资产-负债=资本』这一会计方程式为依据。以账户式为准,现对民国廿八年丽声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十二月卅一日资产负债表为例进行说明:该公司资产负债表分为资产和负债两栏,资产主要收存现金、商品盘存、应收账款等三项,负债主要收存应付账款、资本净值两项,其中资本净值又划分为股本和本期净利两项。根据『资产=财产支配权』这一会计方程式,该公司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净值总额。从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企业所有的资产,并非全部源自出资人的投资,同时也有债权人负债的借入,故资产的来源即为负债与资本,即『资产=负债+资本』,此方程式必然恒等。据上述方程式及借贷记账法原理,所以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所有资产数列入表的左方,所有负债及资本则列于表的右方。

2.资产负债表内容

根据民国时期会计整体状况的发展,资产负债表的表头大致包括企业名称、报表名称、编制日期等三项。根据具体编制内容简略说明如下:

首先,企业的名称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主体,在登记时须以法定全名显示,不能用简称。

其次,报表的名称,应明示资产负债表之字样,以区分其他会计报表。

第三,编表的日期即为资产负债表之年月日,具体为某一特定财务状况的时期,在标题中必须注明。

继续经营的企业,因其财务状况一直延续进行,故须注明编表日期,此种编表日期,乃指该日业务终了时的状况而言。根据『资产=负债+资本』这个公式及上述表头格式,现以民国卅六年十一月卅日现代皮件商店为实例,对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说明如下:该商店资产负债表分为资产和负债两栏,负债栏中包括负债和资本,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在具体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内容摘要及金额栏,以分左右两边用阿拉伯数字横写为原则,左边为资产类,记载资产类。右边为负债类,记载负债及资本项目。如分上下两段或前后两段,用中国数字直书即可。而此时上段为前段,记为资产,而下段为后段,记为负债类。同时在编制排列过程中,对于工业用者,采用固定性排列法;对于商业用者,采用流动性排列法;但应用时,可以不必拘泥。一般情况下,资产项目大都是按其流动程度顺序排列,负债项目大都是按其偿还期限的先后,顺次排列。值得一提的是,在编制时假定某股份有限公司为提交股东会而编制报表时所采用的格式,与对外公告报表所采用的格式应需一致。

二、资产负债表编制需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的资产负债表职能,可以看出企业利害关系人由于自身立场不同,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观察不同,债权人注重偿付能力的强弱、企业收益的稳固及能否提供有效担保等。而投资者注重收益能力、财务能力的大小。业主注重企业能否继续维持其原有资本,进而达到营利目的。各利益人的需求虽各不相同,但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必须遵循以下同一原则:

首先,资产负债表乃具有历史性继续经营之财务报告,故以继续经营之立场编制之。在体例编列与定量单位的采用上,应适合一般之需要,并为简易计得加附注以说明之。

其次,财务授受应有统一之会计核算准则,采用现金收付制或权责发生制。同时在财产计算上力求精确。注重明辨资本支出与预收益支出的划分,明确利益与损失正确的划分时期。

最后,会计技术及原理必须准确。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同时,编制资产负债表也应慎重考虑内容、估价及体例这三大问题。

在内容问题上,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必须反映其可信性,具备简明完备的条件,故其应当列入的项目,须全部列入,不必罗列者,应予以删除。列入项目应当达到表示完整的原则。在估价问题上,国币作为交换价值的主要定量单位,在国币的基础上可以同时兼用其他币值,作为记账单位进行货币计量。为了显示当时的财务实况,作为会计记录表现的根据,必须对各种财产进行正确估价。估价的同时须注意对会计上最初估价和后来估价进行严格区分,以确保财务实况的准确性。资产按决算日时的变现价值或依其能提供义务的使用价值进行估价,而负债是按其到期偿付或可能发生的最大价额进行估价。估价时,为正确反映企业财产的正确价值,如实反映经营中的财务状况,企业价值须按期加以评定。力求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

在体例问题上,资产负债表乃表现一企业准确估价之资产及其债权人与业主所享有之财产支配权,具体中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费用、长期投资等。财产支配权包括负债和资本。负债具体包括流动负债和固定负债,资本包括股本、公积、盈余滚存等各项。上述资产负债表之主要分类,其排列方法并无定律,大致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主张固定性质的项目列在首项,即先固定资产而后流动资产,负债与资本亦依次顺序排列;一种是主张以流动性之项目列在首项,即以流动资产列前,固定资产列后,负债资本亦如之。针对股东的需要以及企业财务能力的厚薄,企业最终决定于所采纳的排列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为不让读者误解,必须注意以下情况:

第一,资产负债表,是将已发生的交易情况,在报表内作以总括说明。如商誉这种无形资产,其价值虽能继续增高,然其价值增高的原因,却不能归功于过去某一笔交易,所以不应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示,亦不应列入表内;同样即使发生损失,也不是因为过去某一笔的交易而造成的,只纯粹属于遭遇意外情况。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计算书的历史性质不同,故同一交易,其财务情况,同时显现于此二表内。因此在编制损益计算书时,当注意本期资产之消耗额,在收益中应当予以减除。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注意现有资产之数值,便于将来的使用。

第二,资产负债表能表明资产的原始情况及变动过程,因此依据资产负债表能直接反映出资产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财政决策。

第三,固定资产的价值,须根据成本价格计算。资产的价值可将其原成本价格,分摊于可使用的各年限内进行估价而决定。然而固定资产的抵消账户,未必即表示其历年之正确消耗情形,故固定资产之正确现值,亦不能正确反映。在特殊情形下,资产估价的账值可低于成本价值,如存货中就存在此种情形。

第四,某种费用科目,虽绝无递延资产之性质,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反隶属于资产类中之递延费用项下。此种递延费用分两种:一种是因遭受非常损失,而发生资本净值折减,虽此种损失,对以后各年度毫无裨益,但为避免资本之折减起见,列为递延资产,在以后各年度中逐渐摊提。一种是费用业已发生,而有裨于以后各期之营业。

资产负债表范文篇2

一、资产负债表的传统管理地位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通俗的说主要列示某一时点,企业有多少资产,是什么资产,有多少负债,是哪些负债,净资产是多少,其构成怎样,描述了它在那一时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结构,得到的是一幅静态的画面,信息具有时效性。正是由于它的时点性,导致了长期以来尽管它一直是三大主表之一,会计地位很高,但只是在近几年才引起广大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实际上大家对会计报表的认识是通过了一个渐进过程,首先大家将目光最多的是投向利润表,因为它能让管理者非常直接的感受到企业的经营结果,也能让众多的企业外人士直接的感受到企业是否有盈利,是否有投资的潜力,却不知实际上可以有很多的人为因素来粉饰经营结果。再者随着与国际会计接轨,反映资金的状况的现金流量表进入管理者的视野,因为它能直接的反映企业资金的运作情况,是对利润表的一个很好补充,即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有良好的经营结果,还要有良性的资金运作,只有这样才是双赢,才是“永保青春”的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近几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资产负债表才越来越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一方面虽然它只是反映的时点状况,但实际上它综合了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将时段的结果化为一个会计时点,是这一刻企业各类数据的综合,也是企业长期经营结果和状况的体现,可调节性不强,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状况。另一方面按资产对应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如何处置资产,如何分配利润,这正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

二、资产负债表解读资产负债表它的基本结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论公司处于怎样的状态这个会计平衡式永远是恒等的。左边反映的是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右边反映的是公司的不同权利人对这些资源的要求。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全部资源有要求权,公司以全部资产对不同债权人承担偿付责任,偿付完全部的负债之后,余下的才是所有者权益,即公司的资产净额。具体如下:

1.反映资产及其分布状况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拥有的资产及其分布状况的信息。表明企业在特定时点所拥有的资产总量有多少,资产是什么。具体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流动资产包括公司的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各种应收应付款项、存货等。它比往年提高,说明公司的支付能力与变现能力增强。长期投资是企业一年期以上的投资,如公司控股、实施多元化经营等。其增加,表明公司的成长前景看好。固定资产是对实物形态资产的分析。所列的各项固定资产数字,仅表示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各固定资产尚未折旧、折耗的金额并预期于未来各期间陆续收回。值得注意的是,折旧、损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各种报表的准确性。少提折旧或多提折旧则会增加或减少当期利润,结合资产明细账关注异常变动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主要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专利权等。与我们企业联系不大。

2.表明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其偿还时间资产负债表能够表明企业在特定时点所承担的债务、偿还时间及偿还对象。如果是流动负债,就必须在年内偿还;如果是长期负债,偿还期限就可以超过年。因此,从负债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在特定时点上企业欠了谁多少钱,该什么时候偿还。各项流动负债应按实际发生额记账,关键在于要避免遗漏,所有的负债均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项等。由于其的形态不同,因此,应注意分析、了解公司债权人的情况。

3.反映净资产及其形成原因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在特定时点投资人所拥有的净资产及其形成的原因。净资产其实是股东权益,或者是所有者权益的另外一种叫法。在某一个特定时点,资产应该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因此,净资产就是资产减负债。应该注意的是,可以说资产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但绝不能说资产等于股东权益加负债,它们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为企业的资产首先要用来偿还债务,剩下的不管多少,都归投资人所有。先讲所有者权益是不允许的。最后是股东权益分析,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个方面。分析股东权益,主要是了解股东权益中投入资本的不同形态及股权结构,了解股东权益中各要素的优先清偿顺序等。我们可以利用资产负债表的资料,据以评价公司资金营运、财务结构是否正常、合理;分析公司的流动性或变现能力,以及长、短期债务数量及偿债能力,评价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利用该表提供的资料还有助于计算公司的获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经营绩效。但它本身也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表数据是企业过去经营活动的结果,依据历史数据为未来经营活动提供决策服务具有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二是资产负债表是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的,会计编制者可能为了粉饰经营业绩和报表而进行人为操纵,使报表变得不真实。

三、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前面对资产负债表谈了很多,但对一个企业而言它并非独立于其他报表和企业实际情况之外,孤立地看其数字是静止的,肤浅的、没有意义的,不可能深入了解企业整个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除它外,还有两大主表,一是利润表;二是现金流量表。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认为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各种报表之间以及每一报表内部各项目之间都相互联系。资产负债表是总体反映,综合了利润表和现金流量的内容。它主要是站在整体状况的角度,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重点在于分类分析内部结构。综合了利润表的内容如利润状况反映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同时进一步说明对利润的如何分配,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个方面。而具体利润是如何形成的,则是通过利润表具体体现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税金的状况。同时辅之以主营业务成本表和管理费用表等,更全面的反映了利润的成因。另一方面综合了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如现金流量的最终结果在流动资产一货币资金中得反映,其具体每项现金流量的形成则是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相关项目计算得来,在现金流量表中具体分类、分项反映。再说利润表和现金流量,他们都是流量表,却是不同编制基础下的流量,一个权责发生,一个收付实现。所以他们两个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最终通过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的。简单的说,资产=负债+权益,所以现金变动+非现金资产的变动=负债的变动+权益的变动(主要为净利润)通常,现金流量+非现金资产的增减=负债的增减+净利润四、在财务预算中如何编制资产负债表随着资产负债表管理作用的体现,那么我们如何在年度财务预算中较准确的编制资产负债表呢?通过2009年的预算,总结了一下,主要分为三大步骤:一是准确编制利润表根据公司的实际状况和线路特点,根据趋势分析法,测算公司未来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时根据集团公司拟定的各项定额标准、集团内行业平均水平和公司上年实际开支的费用的水平,准确测算公司各项收入、支出和利润状况。二是准确编制现金流量表根据对公司利润表的测算,明确公司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同时对它们进行具体分析,分清与现金项目和非现金项目,由此预算编制下一年度的与利润相关的现金流量。具体到我们集团公司绝大部分与利润相关的项目都属现金项目,但有三项项目必须调整:一是城市附加费,其中一部分与现金相关,用于集团结算款,剩余部分作为补贴收入,与现金无关;二是营业税,仅计提,不用于集团结算款;三是集团按一定比例补贴资金,要作为现金流入,减少集团结算款;四是费用中折旧项目,部分与现金相关,用于集团结算款,剩余部分仅计提,属非现金项目。由此按收、支项目编制资金预算表。根据固定资产更新计划,测算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根据账面情况对各类资产和负债项目进行分析,确定与利润无关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综合以上三项编制下一年度的资金预算表。三是编制资产负债预算表

1、资产类(1)流动资产根据公司编制的资金预算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本年末的货币资金余额,预算下一年度货币资金额。对其他流动资产要对各项的2—5级明细账进行分析,首先划分为变动项和非变动项,非变动项包括变动不大或不变动的项目,按本年末的数字作为下一年度末的数字。变动项则要按月准确测算其变动的情况,累计全年,根据变动数额和本年末数额,预算下一年度末的数额,最后加总明细账,得出该科目的年末数。如其他应收款项有6类30多项,其中非变动项有3类,如备用金、职工欠款、押金,直接按本年末数据计算;变动项也有三大类,如事故周转金、临时借款、票务款,此类要分别测算。如票务款包括客票收入和IC卡收入,分别按月计算其积压资金,特别是IC卡收入在进行票制调整后变化较大,收入直线上升,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准确计算积压资金,汇总全年,计算年末数。(2)固定资产一是根据下一年度的车辆报废、更新和新增计划、车辆类型、价值大小,测算原值的变动;二是根据车辆原值的变动,结合固定资产明细账,预测折旧额的变动,由此填列本项。同时对应计算上级拨入资金项。通过以上项目的计算预算下一年度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表范文篇3

一、其他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

(一)其他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企业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上有选择应付税款法的,有选用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的,也有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大多数企业由于不同原因都是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企业各自采用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造成口径不一致,使得企业出来的报表资料在一些项目上缺乏可比性。

(二)其他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有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应付税款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对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不单独处理,而是与本期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同样的处理,这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递延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金额,保留递延到差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转销。在税率变化或开征新税时也不需调整由于税率的变化或开征新税对递延税款的影响。因此有很多局限性。利润表债务法是对时间性差异的核算,是从利润表出发的,难免会忽略一些可能产生未来应纳税和可抵减所得税的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利润表债务法不是一种完全的债务法。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程序

(一)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暂时性差异是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会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是指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的税基和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值之间的差额,该差额在以后会计期间当资产收回或负债偿还时,会产生应税所得或扣除金额。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金额。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由于会计与税法确认收入、费用导致资产、负债即净资产增、减的时期不同,以及会计确认与转回未实现资本利得或损失但税法不确认也不转回,从而导致二者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因此,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比较复杂。笔者认为按下列程序,思路会更清晰,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1、确定每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

2、确定每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

3、分析计算暂时性差异;

4、确认由于暂时性差异所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5、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现行适用的所得税率;

6、计算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例题1: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20万元,不考虑净残值,会计按照4年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按照3年计提折旧,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分析:

第1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90万元(120-120/4),计税基础为80万元(120-120/3)。

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假设该企业当年税前利润总额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从会计立场看,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总额100万元×25%;

按照税法口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100-10(差异)=90万元,应交所得税=90万元×25%。

两者存在一个贷方差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会计处理必然是:

借:所得税费用25(100万元×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2.5(90万元×25%)

递延所得税负债2.5(10万元×25%)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该固定资产不论是按3年折旧还是按4年折旧,折旧总额都是不变的。

然而,相对于当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企业当期少交了所得税2.5万元[(100-90)×25%],将来就应多交。因此,此时应将当期少交未来多交的所得税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题2:现将上例改为:会计按3年计提折旧,税法按4年计提折旧。其他条件不变。

分析:

此时,第1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120-120/3)。计税基础为90万元(120-120/4),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那么会计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总额100万元×25%;

按照税法口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100+10(差异)=110万元,应交所得税=110万元×25%。

此时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25(100万元×25%)

递延所得税资产2.5(10万元×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7.5(110万元×25%)

由此得知,当期多交税,将来则可以少交税,即产生可抵扣性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无论是按国际惯例,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还是从我国现实出发,无疑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国际惯例,与国际会计接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企业走向世界,世界各国资本进入我国。会计是一种语言,是一种共同的商业语言,只有会计国际化才能消除国际经济往来中的各种障碍。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科学、合理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的是资产负债观。它是从暂时性差异额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额产生的原因及对企业期末资产和负债的影响。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来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注重暂时性差异,可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能直接反映其对未来的影响。并规定,在税率发生变动时,应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调整。这样更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也更为科学。另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理与披露,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详实、明确,并增加了各企业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易于理解与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企业发展的需要

资产负债表范文篇4

关键词:宏观资产负债表;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公共部门;家户部门

1研究背景

2013年末,在十八界三中全会中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因此,及时编制出武汉市宏观资产负债表对于摸清武汉市四部门及总体的“家底”,更好地把握武汉市目前的风险状况,全面控制金融风险,推动武汉市经济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资产负债表的理念及方法

结合宏观金融工程的思想,我们主要从武汉市的公共部门、金融部门、企业部门以及家户部门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步,明确武汉市各部门财务细项,包括资产类细项、负债类细项和权益类细项;第二步,对各部门各项目和细项进行加总,按照现代财务报表形式进行编制,一般统计至少5年的情况;第三步,根据风险结构分类进行风险指标的评价,分别为期限错配风险、货币错配风险、资本结构错配风险和清偿力风险。

3武汉市四部门资产负债表分析

3.1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分析。(1)期限错配分析。期限错配风险是由资产期限和债务期限的不匹配所引起的相关风险。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均稳步增长,并且自2014年起流动负债增速超过了流动资产增速;流动资产负债比从2014年开始逐步攀升。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部门大多数年份的流动负债是大于流动资产的,期限错配问题非常明显,如表1所示。(2)货币错配分析。2011—2015年武汉市金融部门的外币总资产始终大于外币总负债,除了外币总资产存在小幅波动外,外币总负债处于稳步递增态势,且外币资产负债比在2013—2015年不断攀升,如表2所示。(3)资本结构错配分析。由于武汉市金融部门的权益比非常小,资本结构错配风险依然存在。武汉市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94%左右,相关部门需要对资本结构错配风险加强警惕,如表3所示。(4)清偿力风险。在金融部门期限错配、货币错配、资本结构错配都日益严重的条件下,清偿力风险也是逐渐增大的。3.2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分析。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等非金融资产,现金、应收款项、预付款项等金融资产。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目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款项、预收款项、长期借款及其他负债等。本文只选取了武汉市的上市企业为样本。(1)期限错配分析。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始终小于流动负债在总负债中的占比;企业的负债形式以短期负债为主。另外,流动比率大于1,表明武汉市企业部门的短期偿债能力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好,如表4所示。(2)货币错配分析。据武汉市工商局的调查,外资企业在武汉市场上的占比还是较低的,武汉市作为内陆城市,其企业部门暂不存在货币错配风险。(3)资本结构错配风险。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率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也表明了武汉市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如表5所示。(4)清偿力风险。在企业部门期限错配、资本结构错配都日益严重的条件下,清偿力风险也是逐渐增大的。3.3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分析。公共部门的资产项目可以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主要有国有公司股份、土地储备和地方财政存款。非经营性资产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国家行政任务和开展业务活动所占有、使用的资产。国有股份公司可以分为上市公司股份和非上市公司股份。国有上市公司股份价值通过wind数据库、以每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价×总股本计算得出,将土地出让结余作为土地储备的估值指标。土地出让结余=土地出让金-相关征地支出,地方土地储备存量价值=土地出让结余×3。由于武汉市相关征地支出的数据尚未得知,根据余燕明(2015)的研究认为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中占比达到55%,将上述公式变形为:土地出让结余=45%×土地出让金,地方土地储备存量价值=土地出让结余×3=1.35×土地出让金。地方财政性存款数据来源于《武汉统计年鉴》的《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与运用》。因为非经营性资产没有明确的范围和市场价格,这里有所省略。负债项目,用湖北省历年的政府性债务审计总量以一定的比例分配到武汉市,该比例为武汉市GDP和湖北省GDP之比。(1)资本结构错配分析。从资产负债率的角度来看,武汉市近几年的资产负债率有所降低,但是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如表6所示。(2)清偿力风险分析。尽管本文无法估算武汉市公共部门的期限错配风险、货币错配风险,就其资本结构来看,公共部门的资产负债率明显偏高,这将对政府未来债务偿还造成了较大压力。3.4家户部门资产负债表分析。家户部门的资产划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种类非常繁多,本文只选取了储蓄存款。储蓄存款的数据取自2011—2014年《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储蓄存款”,以及2015年的“个人存款”。非金融资产由房产、生产性固定资产、耐用消费品价值和其他非金融资产构成,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只选取房地产价值为非金融资产的代表。关于房地产价值,采用历年的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蓝皮书里的“人均住房面积”乘以住房单位面积价格乘以武汉市人口数量再乘以非农业户籍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家户部门的负债本文只考虑了个人消费贷款,取《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与运用》2011—2014年的“短期贷款的个人贷款及透支”加上“中长期贷款的个人贷款”、2015年的“住户贷款”为个人消费贷款。3.4.1期限错配分析。家户部门流动资产远远大于流动负债和总负债,家户部门持有大量的流动资产;家户部门的负债形式以长期负债为主,如表7所示。3.4.2资本结构错配分析。家户部门的总资产和家户部门资产负债率很小,整体风险水平较低,暂不存在资本结构错配风险,如表8所示。3.4.3清偿力风险分析。由于我国对外币的严格控制,家户部门持有的绝大多数资产为人民币,所以货币错配问题基本不存在。

4结语

武汉市公共部门存在资本结构错配风险和清偿力风险,金融部门的期限错配风险、货币错配风险、资本结构错配风险和清偿力风险都很显著,企业部门存在期限错配风险、资本结构错配风险,家户部门仅有期限错配风险。建议根据武汉市当前的经济运行现状,制定适合武汉市的“十三五”规划。政府应以“稳增长”为首要目标,适度调整财政支出规模,同时政府还应该密切关注地方隐形债务,以防清偿力风险的暴露。

参考文献

[1]刘宇奇.省域金融风险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省域金融工程视角[D].武汉大学,2015.

资产负债表范文篇5

一、政府通过为商业银行的债务提供担保的方式改善其资产负债表

储户将自己的钱存入商业银行,实际上是商业银行欠了储户的钱,储户是债权人,商业银行是债务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欧洲各国政府不得不为商业银行的债务提供担保,以避免储户挤兑,从而缓解商业银行的资金压力,这种做法起到了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因为如果发生储户挤兑的情况,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流动性最大、质量最好的资产———现金将极大减少,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正常运作。例如,在没有英国政府担保的情况下,仅2007年9月14日一天,诺森罗克银行就有约10亿英镑的存款被储户提走,①尽管英国央行为诺森罗克银行提供紧急贷款援助,但是,储户的挤兑直到2008年2月18日英国政府将诺森罗克银行国有化才停止。英国政府将诺森罗克银行国有化实际上是向该银行注入了国家信用,保护储户存款的安全。首先为本国商业银行所有储蓄提供全额担保的是爱尔兰政府,后来,希腊、德国、丹麦、瑞典、法国、英国等不得不效仿。政府通过为商业银行的债务提供担保的方式改善其资产负债表,避免了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二、政府通过注资的方式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注资是各国政府为了抵御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救市手段,如2007年8月11日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向银行系统注资超过3262亿美元救市。②注资的目的是急于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注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注入资本金,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收到政府注入的资本金时,“借:银行存款,贷:股本”。二是提供贷款,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收到政府提供的贷款时,“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因此,不管采用哪一种注资方式,金融机构的资产都会增加,而且是流动性最大的优质资产,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是资产负债表质量的改善。得到注资的金融机构可以增强流动性,偿还到期债务,减少破产风险。

三、政府通过收购有毒资产的方式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有毒资产是指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及持有的MBS(房地产抵押支持债券)、CDOs(债务抵押支持债券)、CDS(信用违约互换)等金融产品,这些资产在经济预期看好的情况下其市场价格远高于其内在价值,或者说这些资产存在的质量问题被掩盖起来,但是,金融危机发生后,经济发展前景不被看好,这些资产存在的问题被暴露出来,其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信用评级机构不得不降低对这些资产的信用评级,金融机构的这些资产的变现价值太低或不能变现,造成了金融机构经营的困难。政府收购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是指政府给金融机构提供现金,换回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这种做法改善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因为它们的有毒资产被换走,换回来的是优质的资产。政府这样做是迫于无耐,因为如果不这样做,金融机构陷入困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崩溃。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2009年3月23日宣布了一项收购“有毒资产”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财政部将联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以及私人投资者一起购买总值高达一万亿美元的银行“有毒资产”,计划宣布当日道琼斯、纳斯达克、标准普尔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6.5%。③虽然宣布收购“有毒资产”计划不会马上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但是,该计划让投资者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希望,这是计划宣布当日美国三大股指大幅上涨的原因。

四、通过修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方式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议性减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及投资者权益项目的金额,也2008年11月日本放宽银行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允许各日本银行无需将部分金融资产的未实现亏损转为实际亏损。日本此举实际上是避免由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跌影响到银行的资本规模,从而提振日本银行业,特别是小型地区银行的借贷意愿,从而支持经济增长,该规定在2012年3月底以前一直有效。④目前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放宽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允许银行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有更大的灵活性,欧盟对IASB的做法表示欢迎。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有更大的灵活性的内含是:金融机构对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跌造成的账面浮夸可以不反映到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中,从而使得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不受公允价值下跌的不利影响。

资产负债表范文篇6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课题组(2010)认为,在金融危机管理实践过程中,中央银行灵活有效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成为主要发达经济体应对危机的核心措施和重要手段。[2]此外,在常规的货币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常包括短期利率与货币供给;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以日本银行和美联储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通常采取非常规手段,例如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大量购买长期国债与机构债券,达到降低信贷利差进而影响长期利率的目的。此类政策极大地改变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造成其规模的扩张或结构的改变,从而有效地降低长期利率和刺激经济快速复苏。因此,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两国央行在进行金融危机管理中资产负债表的操作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全面理解其应对危机事态的操作措施和最新的前沿动向,对我国综合运用资产负债表以及吸收相关经验都大有裨益。

二、日本银行的“数量宽松”与美联储的“信用宽松”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泡沫破灭,随后陷入长期低迷。而1997年底,随着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日本爆发了大规模金融危机。日本政府采取了紧急措施对破产的金融机构加以救助、修改“存款保险法”并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受危机影响,日本经济持续衰退,消费者信心一蹶不振。直至1999年2月,日本银行实施了史无前例的“零利率政策”以应对日益深化的金融危机,承诺“零利率政策”的持续直至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然而却收效甚微,物价指数仍继续下滑。2001年3月19日,日本银行为应对严峻的通货紧缩形势,提振衰退中的日本经济,在零利率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它属于一种典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因为当利率低至零水平,便无法继续发挥杠杆作用,也就意味着“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通过加大货币投放量,确保充足的货币供给以使物价升高是日本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初衷。而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开始效仿日本银行,在迅速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至接近于零的水平之后,开始大量采用创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从而正式步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轨道。两国央行表面上相似的政策措施却存在着固有的差别。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2009)指出,美联储在应对次贷危机中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是“信用宽松”(CreditEasing),不同于日本银行的“数量宽松”(QuantitativeEasing)货币政策。①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角度来看,日本银行在21世纪早期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为: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资产价格→总需求。其目的在于扩大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最终导致总需求增加和价格水平上升。而在次贷危机中的美联储所运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动机并不在于扩大基础货币量以提升价格水平,而是旨在减轻金融市场的信用紧张问题;其所谓“信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其所持有的资产组合,其中包括信用贷款和证券等。[3]

三、“量化宽松”下日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特征比较

Bernanke和Reinhart(2004)从理论上指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具有两方面的影响———即体现在规模与结构上。[4]通常,狭义的数量宽松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扩大而结构不变;而狭义的信用宽松是指改变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同时其规模不发生变化,这是用非常规金融资产代替传统金融资产的结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考虑到货币政策实施的约束条件,中央银行综合考虑了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因素,从而加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总体影响。因此,所谓量化宽松是指利用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一篮子非常规货币政策,用以吸收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这是对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宽泛的解释。从2001年到2006年这段时间里,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即属于此范畴之列。同时,它也是中央银行为了应对最近的金融危机所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一次集中性表现。而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两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资产方起到了替代私人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即通过购买金融市场上的信用产品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而负债一方扩大了超额准备金的数量,为缓解货币市场上的流动性危机起到缓冲器作用。在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作为金融危机管理手段之一的量化宽松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各国中央银行均在防治金融系统失灵方面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手段,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以下3方面:1)降低利率;2)维护金融市场稳定;3)帮助公司进行融资。[5]其中,在第二、三两个方面,美联储与日本银行均采用了多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进行金融危机管理操作,尤其是对于金融资产购买的范围,从表2中便可见一斑。美联储与日本银行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均扩大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的范围①,其结果在于:无论是美联储还是日本银行均极大地扩张了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尤其是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之后,这种扩张无论从规模还是速度来说都极为迅速。作为对金融信用产品及其相关市场的干预,美联储通过“信用宽松”措施,极大地扩张了其资产负债表;而日本银行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向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也采取了多种举措,甚至包括了直接向金融机构购买普通股票。美联储的相关政策反应经常与日本银行在2001年至2006年所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相比较,而当时的日本银行为现金账户的平衡制定了具体的目标。[6]通过观察日本银行与美联储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尤其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特征的角度加以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非常规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的运用。日美两国不同的宽松货币政策重要的区别之一即在于分别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与资产方进行关注。其中,日本银行的“数量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而美联储的“信用宽松”货币政策重点不在超额准备金而在于资产,根据不同信贷市场的情况,可以选择贷款或购买资产等多种政策手段和实施规模———其重要措施之一便是直接购买有价证券,这种操作不但可以降低金融市场上的借贷成本并且也扩大了流动性供给,因此会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产生影响。简单来说,“信用宽松”和“数量宽松”政策都会使得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但是美联储更加关注资产方,而日本银行是通过负债方进行扩张。通常,在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下利用资产负债表进行金融危机管理,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实施危机救助的通行手段。通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理解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的关键在于将其分解:第一部分主要关注的是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大小,而另一部分则是其结构变化。如图1所示,在理想状态下,可以通过货币市场上标准化工具的操作,仅仅增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同时却保持其构成不变(数量宽松);另外,也可以通过用非传统金融资产替代传统金融资产的手段来改变资产负债表的构成,同时维持其规模不变(信用宽松)。Bernanke和Reinhart(2004)曾运用上述对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分类方法,对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运用加以分析。他们通过检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变化的影响,说明如何改变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走势的预期。实际上,通过考察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所产生的投资组合再平衡影响———例如,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其资产方的结构②,进而影响期限溢价和总产出曲线;相似地,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影响非货币资产的价格和产出。①图2对日本银行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分别加以阐述。在日本银行方面,准备金的急剧增加导致了从2001年至2006年间负债总水平的猛烈扩张。与此同时,作为日常性负债最主要组成部分的流通中货币却相对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而美联储的负债自2008年下半年前后的差别更为显著。与日本银行相似的是,其流通中货币量在金融危机前后依然保持稳定。另外,对于美联储和日本银行来说,导致二者资产方变化的根源却是大相径庭———日本银行于2001年始陆续增持了日本政府债券以及其他类型的传统资产;而美联储不仅在金融危机期间扩大了短期贷款的种类和数额,②并且增加了央行间流动性互换尤其是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持有数量。简而言之,日本银行和美联储通过各自的资产负债表进行金融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均以购买各种类型的金融资产为手段达到缓和市场流动性风险的目的。实际上,日本与美国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运用具有独特区别的原因也在于两国所面临的不同经济环境以及一系列制约条件,比如经济冲击的原因和类型、金融系统的结构以及中央银行的机构组成等等。尽管从宏观角度来看,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它们体现出来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7]

四、日美央行金融危机管理特点比较

一般来说,传统型货币政策操作体现了在流动性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控制,最基本的方法是金融机构通过提供合格的抵押品来进行逆回购操作。而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不会进行类似买断政府债券或是直接购买公司股票的激进行为。然而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中央银行的救助行为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实现政策利率目标,而是在于缓解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和提振公众的信心。在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中央银行不得已将利率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而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却使得传统型的货币政策难以为继。因此,应对危机中流动性的急剧短缺和信贷利差扩大的重要途径之一即是通过主动改变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方法一是改变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结构,主要是通过创新性地使用各种融资工具,包括改变金融市场中不同种类证券的供给比例和采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方法二是扩大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规模的扩大是资产增加的结果,而资产的增加乃是源于创新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正如前文所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应用给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基于资产负债表变化特征分析的日美两国央行金融危机管理的特点极其鲜明,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意义重大。

1.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影响

伴随着次贷危机的加深,为了应对信贷利差的扩大和短期资金市场的萎缩,美联储着眼于流动性供给的危机管理方法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操作,包括定期拍卖便利(TAF)、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SLF)以及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DCF)等工具。[8]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需要通过新设立的资产项目相对应,因此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信贷资产项目增加了10余项,使其呈现了不同以往的多元化结构———工具以及信贷对象范围的扩大①使得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也导致其金融危机管理地位的提高。相比之下,日本银行在应对次贷危机过程中的创新性工具增加相对较少,而主要是以购买公司债以及各类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商业票据为目标。因此,日本银行从2009年年初开始分别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增设了“公司债券”和“商业票据”两个项目。其原因之一在于次贷危机并非发生于日本,因此日本所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小。日本银行的主要政策性贡献仍体现在其为了应对本国金融危机(包括因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而采取的极具创新性质的“零利率政策”以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日本银行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具有试验性质的货币政策操作不但极大地改变了其资产负债表,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全球范围内有关中央银行实施创新性货币政策在理论与思想上的争论。因为日本银行在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行动已经超越了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而美联储在应对次贷危机的过程中则更进一步,扩大了原有货币政策的局限。可以说,日本银行和美联储通过不断地创新拓宽了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体系原有的联系,使得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与不可或缺。

2.购买资产类别的差异化

同是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日本银行与美联储却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日本银行致力于大量购买日本本国国债以及其他传统型的金融资产;而美联储不仅着眼于短期信贷,更加注重提供信贷便利工具、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及央行之间的流动性互换的应用。资产购买差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源自两国金融体系结构的差异。由图3可见:日本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于传统型的存款机构———商业银行;而美国则主要以证券、保险和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现了市场化的特点。正是因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而信贷产品市场与次级抵押贷款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作为金融危机管理的回应,美联储采取信用宽松的方式对金融资产及其相关市场进行干预,以期利用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对已经丧失造血功能的金融机构进行临时性的替代。这也是日美两国央行在资产购买上差异化的重要原因。

3.“零利率”政策下资产负债表的扩张

中央银行在进行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主动改变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与结构应对市场流动性风险;与此同时,政策性利率也必须配合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6]为了应对频繁爆发的金融机构信用危机,日本银行于1999年2月开始实行“零利率”政策,将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目标设定为0.15%,并于同年4月进一步下调至0.03%。日本银行承诺将利率水平始终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直至消除市场对于通货紧缩的担忧为止;而美联储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连续调低利率水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由2008年初的4%降至0%~0.5%的区间范围。总体上来说,“零利率”政策对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无法通过设立新的项目体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发挥作用。Ugai(2007)认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身对于扩大基础货币和改变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影响要小于“零利率”的政策性承诺。[9]考虑到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政策的持续时间在稳定市场预期方面至关重要:相比于短期利率的未来走向,降低长期利率才是更为有效的方式。日本银行与美联储均是通过降低金融市场对短期债券收益率预期的手段进而影响长期利率水平。通过大量购买国债和公司债券,日美两国央行成功推低了长期利率水平,而这类促成低利率预期的资产购买行为则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之中。通过正确引导市场预期,“零利率”政策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进而刺激信贷需求,从而间接地作用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种变化方式体现在2001年之后日美两国致力于对抗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的利率政策上。因此,在金融危机管理过程中,伴随着“零利率”政策延续的承诺,资产负债表中准备金供给的扩张增强了流动性效应,对于危机的救助也是颇有裨益的。

五、结论

资产负债表范文篇7

关键词: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006年2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所得税的核算作了重大改变。新所得税准则引入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等概念,所得税核算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是资产负债表观在会计准则中的一个具体运用,目的就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将该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本文从新旧会计准则会计处理不同的角度,分析执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并对执行新所得税准则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新旧所得税准则主要差异

新所得税准则会计核算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旧准则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按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再确认所得税费用的方法。旧所得税准则中,企业对所得税核算方法选择余地很大,既可以选用应付税款法,也可以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既可以采用递延法,也可以采用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就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计税基础,是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基本理论上的差别。旧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核算注重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指在一个期间产生而在以后的一个期间或多个期间转回的应税利润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差额,它侧重从收入和费用角度分析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揭示的是某个期间内的差异。新准则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依据国际惯例,按照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依据之间的差额定义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它侧重从资产和负债角度分析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揭示的是某个时点上的差异,更强调差异的内容和原因。新所得税准则企业弥补亏损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以计提减值准备,而旧准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二、执行新所得税准则产生的客观财务效果分析

1.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额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纳税影响会计法有两种具体的核算形式:递延法和债务法。对于永久性差异,不论采用哪一种形式核算所得税,均须在确定应税所得时将其直接从会计利润中扣除或加回,以消除该差异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如果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不发生变化,递延法与债务法的处理过程相同,但如果发生了税率变动,则递延法仍按照旧税率结转原来确认的递延税款,这导致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不能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而采用债务法,则在税率发生变动的当期,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按照现行税率进行调整,使之能代表真正的未来预付或应付税款金额。债务法较之递延法,在理论上更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因此,新准则明确了企业核算所得税费用只能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这将改变所有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并导致企业净利润的改变,原来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公司,影响相对较小,如果公司原来采用的是应付税款法,净利润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另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能够提供更多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于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不仅包括时间性差异,而且还包括非时间性差异,内容更为广泛。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断繁荣,企业重组、并购和股份制改造大量涌现,资产重估业务必将日益增多,这必将引起许多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的发生,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分门别类处理,披露,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更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无论从理论上的合理性还是从实践上的实用性来看,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都具有优越性。

2.执行旧会计准则时,绝大部分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执行新准则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作为非流动性资产(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单独列示,从而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构成项目产生影响。另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应是本期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可以揭示报告

日存在的资产或负债在未来期间因所得税导致现金流入或流出企业的情况,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比如从纳税筹划的角度看,延期纳税实际上相当于获得政府的无息贷款,所以如果一家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有较大的余额,则反映了其税收筹划的成功。

3.实施新所得税准则可以使得损益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与当期会计利润相配比,减少由于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不一致产生的税后利润的波动。旧准则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中,应付税款法不确认应税利润和会计利润的差异,视为永久性差异直接计入损益表。利润表债务法以损益表中确认的收入和费用为基础,确认由于会计处理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不能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资产和负债为计税基础,确认由于会计处理规定与税法规定存在的暂时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这样减少了会计和税法二者口径不一致引起的企业税后利润的波动。

4.真正确立了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适当分离。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遵循的原则、体现的要求不同,同一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会计制度服从于税法;二是两者在尽可能协调的基础上适当分离。由于按照应付税款法计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不是依据会计利润所应该负担的本期所得税费用,那么根据本期利润总额减去本期所得税费用而求得的净利润,也不是真正的可供分配的利润。因此,新所得税准则真正确立了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适当分离。

三、执行新所得税准则可能存在的问题

1.时间过渡问题。正是由于以往采用的递延法以及利润表债务法具有种种缺陷,所以新所得税准则最终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所得税会计信息更高层次的要求和与国际准则趋同的理念。但是我们同时也应当注意这样一个问题:目前我国仅上市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应付税款法或递延法一步过渡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来说,似乎跨度过大,时间过紧,实际执行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困难。由于新准则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新所得税准则在上市公司中开始执行,而许多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对新所得税准则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还知之甚少,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也缺少专门的培训。

2.在旧所得税会计核算中,企业对所得税核会计方法选择的余地很大,既可以选用应付税款法,也可以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而新准则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理论上来说,债务法优于应付税款法,因为其更能体现“所得税是企业在获取收益时发生的一种费用”这一观点,但实际操作必须在现实约束条件下进行,债务法的复杂程度以及对配套会计环境的要求远远高于应付税款法,企业会计工作将随之作出重大调整。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仅占20%左右,绝大多数都是使用最简便的应付税款法。随着新准则的颁布实施,必然有大量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从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改为债务法。这就要求企业按照会计政策变更的规定,重新梳理所得税费用,可以想象,资产负债表法必将成为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推行的攻坚之役。另外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已实现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两税合一”,“两税合一”后所得税税率的变动要对所得税进行调整。这些举措能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但同时增加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难度,提高会计处理的成本。

3.新准则把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在操纵利润比较流行的上市公司,对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只要每期不断调高公允价值就会增加每期的账面利润(负债反向操作),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根据财政与税务部门初步协商该利润在形成当期不需缴税,可能真会出现“吹牛不需缴税”,从而改变以前虚增利润要缴税的局面,使上市公司造假的当期成本大大降低,上市公司更加注重短期操纵,其未来风险更加巨大。

4.新准则增加了大量的职业判断与信息披露工作,如新准则要求企业对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应当以可能获得用于抵扣尚可抵扣的亏损的未来应税利润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使用该方法,企业应当对五年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否能在以后经营期内的应税利润充分转回作出判断。新准则为了体现稳健性原则,企业可以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而不能实现的税收收益。企业应定期

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预计未来的所得税利益不能实现的,应将预计不能实现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这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依靠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来衡量,从而使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5.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实施缺乏完善的体系,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适合所有企业。税收制度的规范在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时,首先在于正确确认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然后是确定各项资产、负债与账面价值的差异,第三步才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最后确认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文件来规范如何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相关的规定散落在各种税收法规文件当中,正确把握的难度较大;在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时,要求会计人员对税收制度相当熟悉,因而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既要精通所得税会计准则,又要精通税法。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部分会计人员对所得税会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不熟练,这样不但会加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转换成本,而且可能会遭到广大会计人员的抵制,这是我们不能不预计的经济后果。HTtP//:

四、执行新所得税准则可能存在问题的相关措施

1.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增强财会人员对新准则的适应能力。通过提高整个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增强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判断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树立财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观念,切实提高会计人员在实务中具体处理的能力;通过有关部门和会计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建立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理念,树立财务会计人员的良好职业形象。

2.创造实施新所得税准则环境,确保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通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有效控制和引导经营者的行为,加强董事会建设,确立其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最大程度地维护所有者权益;要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加强监事会建设,重点在于监事会人员构成的独立性、专业性以及如何实施全程监督方面。通过上述措施,从而为会计人员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积极承担企业应有的责任,加强与税收部门的协调沟通。

3.注意在工作实践中对谨慎性原则的恰当运用。做好新所得税准则的实施,需要财务会计人员应用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谨慎性原则。企业需要分析判断两者的差异,正确按税收规定计算纳税,而且需要按照资产负债表观确认每项资产与负债的计税基础,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旧准则的债务法下,如果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就会出现“递延税款”借方金额,表示待摊的所得税费用待以后期间转回。但转回时需要具备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的前提条件,如果预计未来会计利润不能大于应税所得,那么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虚增资产。

4.会计职业判断体现在对会计原则的运用、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等方面,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披露的全过程。准则明确废止了以前的所得税核算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准则对会计处理方法的唯一选择,使实务中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不存在职业判断运用的空间。因此,所得税会计准则中的职业判断运用集中体现在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实务操作上,体现在对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披露的过程中。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辨证统一关系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职业判断运用具有鲜明的个性。

执行新的所得税准则强调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能够更大程度的与国际准则趋同,也能够更公允的反映资产和负债未来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现金流量以及提供更多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目前,我国金融资本市场不断繁荣,企业重组、并购和股份制改造大量涌现,资产重估业务日益增多,这必然引起更多的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的发生。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的合理性还是实践上的实用性来看,新所得税准则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Z].2006.

[2]郑庆华.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资产负债表范文篇8

论文摘要摘要:2006年颁布的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全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地位。从准则制定理念的转变入手,阐述并比较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分析了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法的动因,并对新准则实施中可能碰到的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损益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76年公布的《会计报表的概念框架》中,提出了三种不同的会计理念摘要:资产负债表观(Asset-LiabilityView)、收入费用观(Revenue-expenseView,也称损益表观)和非循环观(Non-articulateView)。非循环观认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分别是各自独立的报表,其数据不需要衔接。显然,这和目前人们注重这两个表间勾稽关系的观念相矛盾,故这种观念已被人们摒弃。现在讨论较多的是准则制定以资产负债表观还是损益表观为导向。

资产负债表观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是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准则时,先规范和此类交易事项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这种观念是一种全面收益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净资产期末比期初的净增加额,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如业主投资、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不包括在其中。这种收益是企业的实际收益,既考虑交易的影响也考虑非交易因素的影响。损益表观以损益表为重心,是准则制定者应先考虑和某类交易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然后再确认资产、负债的变化。这是一种当期收益观,可以得到有关收益的明细数据。

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公司制盛行,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普遍分离,会计的主要目标是向企业所有者提供可考核经营者业绩的信息,因此,当期收益的核算是会计核算的主流。1940年,美国闻名会计学家W.A.Paton和A.C.Littleton出版了其著作《公司会计准则导论》,该书系统总结了当时的会计实务,完善了当期收益的确认、计量原则和方法,确立了损益表观的主流地位。后来,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股权分散,企业权力向管理层转移,企业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更关注的是如何买卖股票以期获得投资收益,因此更重视获得有助于判定企业财务状况和长期赢利能力的会计信息。1978年FASB的第1号财务概念公告中,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作为财务报告的主导目标。以此为导向,FASB在第3号概念公告中,从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中定义了资产和负债,并定义了全面收益这一会计要素。另外,FASB在第6号概念公告《财务报表的要素》中,首先定义了资产和负债,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定义了其他会计要素。这一系列财务概念公告的,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主流地位。非凡是安然等一系列会计丑闻曝光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针对会计改革的报告中呼吁FASB在制定准则时,应以资产负债表观代替收入费用观。FASB在答复SEC的报告中,表示同意SEC的观点,并打算在其准则制定项目上,继续采用资产负债表观。

2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

(1)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涵义。

损益表债务法以损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为基点,注重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间的时间性差异,并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收入或费用在会计上确认的时间和税法规定申报的期间不一致而产生的纳税差异,在一个会计期间形成并可在未来一个或几个期间转回。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的方法。暂时性差异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在计税时,应归属该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资产负债表法注重每一会计期间确认和计量业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引发的未来所得税的流入或流出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并将这一影响却认为资产或负债。

(2)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

资产负债表法和损益表法作为债务法的两种形式,理论基础是相同的,都是业主权益理论,将所得税视为一项费用,并都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而且在税率变动时,都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所得税的金额,计算结果一般是相同的。另外,二者还有着细致的差异摘要:

①损益表债务法只注重时间性差异,强调差异的形成和转回;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注重暂时性差异,强调差异的内容,且涵盖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了时间性差异,还包括非时间性差异。

②损益表债务法侧重损益表,从“收入/费用”角度定义收益,强调收入和费用的配比,注重收入和费用在会计和税法中确认的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侧重资产负债表,从“资产/负债”角度定义收益,通过计算暂时性差异,全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将每一个会计期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余额的变化确认为收益,强调全面收益的概念。

③损益表债务法下,设置“递延税款”来核算时间性差异,即核算会计和税法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方面的差额,因此该账户反映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在本期的发生额;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来核算暂时性差异,即核算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间的差额,所以这两个账户反映的都是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④二者对“所得税费用”的分析程序不同。损益表债务法下,先计算出所得税费用,再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算出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根据二者差异倒挤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即递延税款。故,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要核定每期各资产负债项目的暂时性差异,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并以本期应交所得税和期间内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倒挤出所得税费用。故,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3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动因分析

(1)顺应国际潮流,和国际会计接轨。在我国,尽管会计准则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上仍和国际惯例有很大差别。一份对沪、深两市各300多家上市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张榆、鄢涛,2001),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选取方面,选用应付税款法的各占88.36%和87.53%;选用递延法的各占0.46%和0.24%;选用债务法(损益表债务法)的各占0.60%和0.96%。可见,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采用应付税款法,而国际会计准则和美、英等国家会计准则都早已禁止采用此法。国际会计准则12号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09号都选择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和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会计报表的概念基础是一致的。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更能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应付税款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完全遵照税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公允性。递延法下,递延所得税余额只是调整的累计影响额并不具有应收应付的性质,也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无法反映有关经济业务的实际纳税影响。损益表债务法只注重时间性差异,而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深入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关企业兼并或重组、资产减值、企业合并或分立等经济现象所产生的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将逐渐增多,损益表债务法已无法反映和处理这些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期间内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入手,注重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和披露,因而能更好的反映和处理这些差异。同时,在该法下由于暂时性差异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和其税基间的差额,因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这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据此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恰当的判定。

(3)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由于目前我国会计规范中,没有明确指出企业应选用哪一种处理方法,只是说明可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损益表债务法中任选一种,因而造成了企业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现在规定采用统一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仅规范了国内企业处理方法的选择,增强了会计信息可比性,还顺应了国际会计理念,增强了和国外所得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虽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已在我国会计法规中确立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但是在实务中,若要顺利的得以贯彻尚需时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新问题摘要:①会计理念的转变不易。我国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分散的广大中小投机型股东历来十分重视企业利润的多寡,而且对管理层业绩的考核和评价也主要以利润指标为主。这种理念下,信息使用者必然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利润表和当期利润。这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念相冲突。同时,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在采用应付税款法,要直接过渡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难以理解和接受。②目前我国会计实务人员素质较低,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所占比例还不大,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解和应用均需要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在盖地教授主持的财政部课题“所得税会计探究”的问卷调查中,仅有29.1%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应统一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见,该方法在会计人员中的支持率并不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否则会遭到抵触。因此,有了较完善的会计准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该准则顺利的贯彻执行下去,这是我们会计人今后将面临的一个仍要继续探索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盖地.所得税会计[M].北京摘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得税会计[M].大连摘要:大连出版社,2005.

[3]盖地,李韬.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探索[J].财务和会计,2005,(1).

[4]刘慧凤,盖地.所得税会计准则国际化摘要:国际进展和中国抉择[J].经济和管理探究,2006,(2).

[5]夏文贤.新准则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观和所得税会计改革[J].财会通讯,2006,(5).

[6]林升平.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J].财会通讯,2006,(8).

资产负债表范文篇9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概念着手,结合财务工作实例,介绍了所得税的核算程序和账务处理,以期为从业人员正确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内容、更好地核算企业所得税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暂时性差异企业所得税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是依据业主权益理论,从净资产的角度计算利润总额并计算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观认为对企业收益的计量就是对业主权益的计量,资产增加与负债减少时就会产生收益,企业本期的利润总额主要是本期净资产增减变动的结果,净资产在价值量上等于资产减负债。企业在一定期间实现的利润或亏损,必然表现为资产或负债的变动,收入会引起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成本费用则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发生意味着经济利益的流出,代表着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把所得税费用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联系起来,比用收人和费用计算所得税能更好的体现资本保全的原则。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概念1.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1)永久性差异:是指由于会计和税法计算口径不同造成的本期调增但以后不能调减的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其确认没有变化,如: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税工资情况下,超标准的工资;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等,同损益表债务法下的处理办法。(2)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2.资产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1)资产的计税基础:是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一般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2)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通常情况下,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差异主要是因自费用中提取的负债,如预计负债,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产生差额。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而在该差异产生当期,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在该差异产生当期,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除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暂时性差异反映的是至本期末的累计差异,而非当期差异。因此,只能将期末暂时性差异与期初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影响额视为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其计算过程可简单概括为: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然后倒挤出损益表中当期所得税费用项目。其计算公式为: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十(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所得税的核算程序和账务处理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所得税的核算程序(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之外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例如:企业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对应收账款已计提10万元的坏账准备,则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列示金额为90万元。(2)以适用的税法规定为依据,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这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运用的关键所在。例如:企业存货总额为200万元,当年计提了3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则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70万元。由于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损失在实际发生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则存货的计税基础为200万元。(3)分析、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根据新准则的规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和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均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和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确定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乘以税率计算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乘以税率计算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作为递延所得税费用。①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A、基本原则: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B、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某些特殊情况:如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产生商誉初始确认,准则中规定对于该部分应纳税哲时性差异不确认其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②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A、基本原则: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预计将获得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估计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税所得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来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所得;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B、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该部分亏损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C、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除企业合并以外的交易中,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5)确认、计量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两部分组成,其中,当期所得税是指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照适用的税率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的综合结果。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可用公式表示为: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其中:当期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税率;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所得税业务核算举例(1)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务处理[例1]A公司2007年12月末购入一台机器,成本为2万元,会计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直线法计提折旧,该机器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计税时可按4年计提折旧,税率为33%,假定该公司各会计期间均未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2][][]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和计量表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第一年:借;所得税费用33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30第二至四年同第一年账务处理第五年:借;递延所得税负债330贷:所得税费用330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交易或事项发生时影响到会计利润或应税所得额的,应导致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增加;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其所得税影响应增加或减少所有者权益;企业合并产生的,应调整购买日应确认的尚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例2]B公司2007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0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则存货账面价值为90万元。由于税法规定存货的减值损失在实际发生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则其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假设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分析:资产账面价值90万元(表明该资产未来可以带来经济利益流入90万元)小于计税基础100万元(表明该资产在未来处置时税法可以扣除的金额为100万元)资产账面价值90万元一计税基础100万元=—10万元,表明在未来90万元的经济流入中可以有100万元的流入不用交税,显然还有10万元的流入未来可以抵扣,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从而减少未来应税所得额和未来应交所得税,少交税则视为带来经济利益:符合资产的条件,所以列作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不考虑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下,B公司应作如下核算: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3000贷:所得税费用33000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现实意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引入暂时性差异,由时间性差异变为暂时性差异,有着毋庸置疑的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的需要,我国所得税会计方法应适应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大趋势,从而减少我国企业国外融资的难度,建立内外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条件和环境,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扩大了所得税处理的范围。暂时性差异包括了所有的时间性差异,也包括了一部分不属于时间性差异或永久性差异的调整项,因此,暂时性差异的外延大于时间性差异,使所得税信息得到更为全面的反映,,比损益表债务法核算内容更丰富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损益表债务法的不足。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税率变动情况下核算更简化。无论未来税率变动多少次,调整的所得税费用均采用一次性计入方式,核算方法比损益表债务采用分次、逐次调整法更为简化。4.为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采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清楚地反映了企业预付将来税款的资产或将来应付税款的债务,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恰当的评价和合理的预测。5.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实施有利于遇制企业恶意操纵利润与逃避税收。企业操纵利润与逃避税收方法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利润表出发,调高或隐藏利润,损益表债务法由于是以“收入、费用”定义收益,为操纵利润与逃避税收提供了便利条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后,会计信息得以更为详细、更加广泛地披露,企业的经营透明度进一步提高,有利于遏制企业恶意操纵利润与逃避税收的行为。6.为税务机关稽查提供便利。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过程中,每一暂时性差异都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与其对应的资产或负债,因此,税务机关在检查企业是否偷漏税时可以与企业资产负债表对应起来,为税务稽查提供了便利。参考文献:[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何卫红:财务会计新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3]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资产负债表范文篇10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观;利润表观

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目前已在我国全面执行。

在这38项具体准则中,第18号准则——《所得税》会计准则尤为引人注目。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由于该准则制定时所遵循的基本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原来的利润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观。新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有的建立在利润表观下的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相比,不仅在概念、特点和核算程序上不同,更重要的是二者在基本理念上也发生了本质的区别。这一处理方法的转变,是较为完全体现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的一个典型,也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的重大改革。

一、所得税会计的涵义及成因

所谓所得税会计,通俗地说,就是研究如何对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的差异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所得税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存在差异所致。会计收益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的总收益或总亏损,一般就是财务报告中的税前利润总额;而应税收益是指按照税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计算出来的一定时期的应税所得。会计收益是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得出的,而应税收益是根据国家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相对独立,二者规范的对象不同,体现的要求也不同,往往存在差异,所以分别依据其计算的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正是由于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存在,所以产生了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处理的所得税会计。

二、资产负债表观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涵义

资产负债表观又称资本维持观,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与其相对应的是利润表观,在利润表观下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准则制定过程中,把收益的确认和计量作为准则规范的首要内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成为收益确定的副产品或者说过渡产物,资产负债表只是为了确认与合理计量收益的跨期摊配中介,成为利润表的附属。

“资产负债表观”理念的实质是,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考核业绩时,关键是看净资产是否增加,即股东财富是否增加。在资产负债表观下,利润代表净资产的增加,亏损代表净资产的减少,从理念角度要求不追求虚假利润,要求将企业的发展落在实处,即企业净资产的增加。在这种理念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原理是,企业应当按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再根据这些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而由其变动来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认为只要资产和负债的会计核算符合真实公允原则,所得税费用会计信息自然真实可靠。它确认所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其目的在于使资产负债表的递延税款账户更富实际意义。其特点是:当税率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的收益应根据“资产负债表观”来定义,因而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也是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出发来加以倒推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新所得税会计中资产负债表观的具体体现

(一)计税基础方面

旧准则以损益表为重心,计税差异源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在口径上以及时间上的不一致,将其差异区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来计税,在确定计税基础源于利润表项目体现了损益表观。

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计税差异源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余额不一致,新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根据暂时性差异来计税。计税基础源于资产负债表项目,体现了准则制定时以资产负债表为出发点,把资产、负债的确定作为首要规范的内容,遵循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二)会计处理方法方面

损益表债务法在核算时,首先按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应交所得税;最后根据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纳税款之差,倒扎出本期递延税款。在核算时以首先确认利润表中的所得税项目为重,递延税款仅仅成了平衡报表的一个数据,既不代表一项负债也不代表一项资产,体现了利润表观的基本理念。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按照根据税法调整后的会计利润计算应交所得税;然后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的暂时性差异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最后倒扎出所得税费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认为,只要资产和负债的会计核算符合真实公允原则,所得税费用信息自然真实可靠。在核算时以首先确认资产、负债为重,是遵循资产负债表观的具体体现。

(三)对收益的理解方面

收益概念在所得税会计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由此派生出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概念是所得税会计研究的出发点。

资产负债表观采用了全面收益的观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包含在收益中,产生了新的盈利模式,即收益=已实现的收益+未实现收益。而利润表观下的收益只包括已实现的收益。

在利润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是根据会计利润与适用税率相乘直接计算得出的,而本期会计利润是已实现了的利润,净利润的计算只包括了已实现的利润,是利润表观的体现。

而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应当予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收益的计算包括了递延到以后期间的未实现收益,符合了资产负债表观的全面收益观。

(四)“递延税款”账户内涵方面

在利润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从时间性差异出发,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视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确认为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递延税款”借项和贷项。在这里“递延税款”项目更多地扮演了起平衡作用的余额项目的角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要素。

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站在未来现金流量净增加额的角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两个账务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未来能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的现金流量。这也是资产负债表观的具体体现。

(五)在计提减值准备及信息披露方面

新所得税准则规定,对于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要求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价值复核。如果企业未来期间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税利润可供抵扣,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而原有的利润表债务法无此规定。

在利润表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以借项和贷项抵销后的净额列示,而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除非有准则规定的两种情况,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账户都要单独列示,以便体现为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

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讲,上述两项规定更重视资产的质量以及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权利义务,而不仅仅是列示一些数据,这其实也是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

四、采用资产负债表观的积极意义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反映企业经营及其结果的会计,其基本理念也由利润表理念转换为资产负债表理念,这一转变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世界各国纷纷在资产负债表观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顺应世界潮流与国际会计理念趋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不但可以扩大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的国际会计地位,而且有利于企业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为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会计研究,2004,1:3~8.

[2]StephenA.Zeff,著.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翻译.会计准则制定: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