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4:07:01

资本

资本范文篇1

(一)通过贸易渠道。

主要方式有:

1.伪造贸易凭证,制作货到付款、信用证及托收项下的假合同和假进出口单据,以进口付汇、出口收汇的名义进行骗汇套汇,或伪造贸易凭证骗取国家退税资金,致使资本外逃。

2.虚报进出口商品价格。伪造进出口商品的发票价格,使其偏离贸易的实际合同价格。表现为高报进口,低报出口。或将高价进口、低价出口的差价以佣金、折扣的形式留存于境外。

3.提前或推迟贸易结算时间。本国出口商将交易结算时间推后,而进口商将结算时间提前,把资金滞留于境外,导致实际的资本外逃。

4.跨国公司或关联企业利用转移定价方式转移资本,或将境外投资收益直接留存境外,实现资本转移。

(二)通过非贸易渠道。

如以支付佣金或国外旅游费用的名义,或以支付特权使用费、投标保证金、运费、国际邮政费、电信业务费、咨询费等名义向银行购汇或从其外汇账户中支出。

(三)通过投资和融资渠道。

1.融资渠道:(1)以外商投资或对外借款的名义,实际外资不进入,以支付收益或偿还利息和本金的形式汇出资金,或将验资后的投资款或资本金以外的资金作为“外债”登记,使下一步资本流出成为合法。(2)与外商串通,高报外方技术和实物投资价值,或本国方替外方垫付投资资金,通过虚报外商直接投资形成事实上的外逃。(3)货币互换。境内企业直接在境内为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进行各种支付,境外企业在境外以约定的汇率折成外币偿还。或通过高估外商投资的进口设备和技术的价值,低估中方对外投资资产的价值,形成资本外逃。(4)在向境外筹资过程中改变借款或证券认购与包销条件,将部分资金留在境外。

2.投资渠道:(1)以对外投资的名义,将资本转移到境外,以个人名义注册,化公为私;或低估对外投资资产的价值,将差额转移到个人账户。在买壳上市、国际企业收购和兼并的投资活动中,大量国有资产向境外流失。(2)隐瞒、截留境外投资收益和镒价收入,用于再投资。(3)通过内部价格转移,抬高从国外公司进口的设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价值,而压低国内出口产品的价格。

(四)通过其他渠道进行的资本转移。

1.金融机构和外汇管理部门内部违法违规操作形成的资本外逃。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外汇管理部门为客户违规划汇资金,或者内部个别工作人员与不法分子串通,乱放外汇贷款,滥开信用证等,为资本非法转移提供方便。

2.通过多次违规超限额携钞出境,或将应用作境外个人消费资金转成资本,形成资本外逃,或者通过“地下钱庄“和“手机银行“等境内外串通交割方式进行非法资本转移。

2一木、关于资本外逃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破坏资本的正常形成,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资本外逃一方面减少外汇储备,由于外汇约束效应,政府减少公共投资或抑制进口等拉动经济的活动,使经济衰退或引发信心危机;另一方面,国内资本流向国外,将国内储蓄分流,由于储蓄约束效应,要保持资本供求平衡,则必须扩大出口产生经常项目的盈余弥补储蓄缺口,或减少国内的投资,或抑制国内需求、减少产出。后两种情况将减少国内投资,“哈罗德-多马”模型中G=S/K的公式说明,当产出率K一定时,资本积累率S就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率G的唯一因素。资本外逃削弱该国经济的发展后劲,减缓其经济的发展速度。

2.削弱政府的税基,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资本外逃到国内,势必会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侵蚀税收的基础。尤其是在“过渡性”资本外逃中,“过渡性”外逃资本也以“外资”的身份享受税收优惠,使国家的税收大量流失。

3.降低外逃国利用外资的效果,加重债务负担。尤其是过渡性资本外逃,本应在国内直接利用的资本却要通过外逃后再内流被间接利用,增加了一国的投资成本。在资本外逃恶化时,一方面政府的对外借款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借入的外汇资金可能又以资本外逃的形式流出,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削弱一国的偿债能力。

4.恶化收入分配状况。如果资本外逃后一国发生金融波动,那些没有转移出去的资产则可能承担巨大的风险,甚至遭受损失。境内的贫困人口需要为外逃资本承担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融资成本提高等支付成本,从而会加大贫富差距。另外,在资本外逃后,政府会转而向流动性低、或者没有流动性的资产(如土地、劳动力)转移税收负担,从而会拉大收入差距,降低国内消费和就业水平。

5.危害国家经济安全。作为实现国有资产化公为私的重要途径,资本外逃增加了国内的腐败程度。由于资本外逃伴随着国有资产流失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在特定条件下必然会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二)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1.直接影响资本项目的平衡。短期内,大规模突发性的资本外逃使本国资本项目突然恶化,使本币汇率过度下跌。政府将动用外汇储备以维持现有汇率,外汇储备的大幅下降将影响该国的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资本项目的失衡和资本外逃。长期内,资本外逃将引起通货膨胀和本币贬值,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投资风险增大,导致外国对该国的长期直接投资呈下降趋势。资本外逃也对本国的长期债务产生不利影响,本币贬值使长期债务还本付息额远高于贬值之前,偿债负担加剧。

2.经常项目受到影响。从贸易收支看,资本外逃使本币汇率贬值,根据“J曲线”效应,该国贸易收支先有逆差,后有顺差。从非贸易收支来看,可能出现持续逆差。因为由于通货膨胀和投资环境的恶化,人们将本币兑换成外币汇往国外,而外资企业将利息甚至本金加快返回母国,单方面转移账户出现大量赤字。从总体来看,资本外逃在短期内导致经常项目下的大幅逆差,而过了一段时间,如果本币贬值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贸易收支状况将有所改善,而非贸易项目逆差不会改变,故最终的经常项目收支状况要看两者相对变化程度。

(三)对金融体系和财经政策的影响

资本外逃一方面减少了外币的供给,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对外币的需求。在浮动汇率下,会使本币汇率下跌;在固定汇率或管理浮动制下,央行将动用外汇储备维持一定的汇率水平,使外汇储备迅速减少,投资者产生本币进一步贬值的预期,加速了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汇率下浮,造成了汇率水平的超调。资本流出的突然增大必然会对国内的金融市场形成冲击,利率上升和汇率贬值的压力增大,持续的资本外逃,将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汇率持续下跌,给外逃国造成了潜在的金融风险,甚至可能酿成金融危机。

持续大量的资本外逃造成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逆差,使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并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形成紧缩效果。同时,资本外逃使国内的货币总量、利率、汇率等不稳定,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为削弱。同时,资本外逃使货币政策受外国当局政策的影响和连动作用增强。资本外逃对财政政策的影响表现在国债发行上,当国外资产的收益率对本国居民形成强大吸引力时,会削弱对国债的需求,导致政府的财政融资目标难以实现。

3、关于预防和治理资本外逃的政策建议

作为一种特定的经济现象,资本外逃有其自身发生作用的规律,我们要掌握规律并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来治理资本外逃,而不是无视规律并企图运用政策去改变规律。拉美国家和俄罗斯治理资本外逃的国际经验表明,资本外逃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内经济政策扭曲和制度缺陷的反映,政府能够干预和控制资本外逃的回旋余地是不大的(RobertCumby,1986)。应从体制和政策环境等深层次上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资本外逃。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1.推进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化。一是减少在利率管理、市场准入、投资限制等方面的直接管制和行政干预,深化外汇市场改革,逐步放松外汇需求管理,逐步采用市场手段进行间接调控汇率和利率;二是将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维持稳定而合理的实际汇率和实际利率;三是有效地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推出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减少居民的风险预期。

2.尽量缩短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待遇的差距。俄罗斯的教训表明,试图在不对经济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下通过对外资提供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投资及汇率保证等等)来抵消资本外逃可能带来的冲击,实际上是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的。应适时改善投资环境,给予内外资企业公平待遇,依靠改善投资环境、减少交易成本来增强投资的吸引力。

(二)从各种制度与法规入手,大力调整经济利益和法律关系,监督和防范资本外逃

1.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运营状况的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机制上解决化公为私的国有资产转移问题。规范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买壳上市以及国际并购中的资产评估和财务管理;加强对金融机构及境外国有资产存量运营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贪污受贿、侵吞国有资产行为的督察和惩处力度。

2.强化对涉外投资行为的监管力度,截堵资本外逃中通过贸易和资本项目的转移渠道,制订严格的收付汇纪律,实行严格审批手续,加强对进出口重点部门、重点种类(提前付款、延期支付等)交易行为的管理。

3.建立私有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宣传贯彻法律对私人合法财产保护的有关规定,打消私营企业对政策变化的担心,消除私人资本外逃的动因。

4.推进税制改革。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会影响到该国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水平。资本外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逃避税收,因此要完善本国的税制。

(三)以渐进的原则逐步取消资本控制。

国际经验表明,尽管外汇管制在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外汇管制会引起黑市、腐败现象,降低经济运行效率,也会抑制外逃资本的回流,总体上是不利于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的。从资本外逃国的中、长期改革方向看,资本控制和外汇管制应当取消。鉴于一些管制措施对抑制资本外逃存在一定的作用,如果突然取消这些管制措施,可能会对汇价和银行体系形成一定的冲击力量。因此应当采取渐进的方式取消资本管制。

1.对各种外汇管制条例进行全面清理和归类整理,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尽可能提高运转效率。首先放松那些管制程序过于繁琐、最易产生腐败机会的领域,采用市场手段对资本流动进行弹性管理。

2.在放松资本控制的进程中,同时强化相应的银行体系和企业的配套改革,改善宏观运行环境。

(四)加强资本管制的国际协调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化国家正积极探索国际协调的金融监管体系。

资本范文篇2

[关键词]公司成本;筹资资本;投资决策;资本成本决策

1资本成本的概念及意义

1.1什么是资本成本

从投资者角度看,资本成本是资本市场投资特定的项目所要求的收益率,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如果有更具吸引力的投资选择(更高的期望收益率),投资者将转移其投资。从企业角度看,资本成本是企业为实现特定的投资机会、吸引资本市场资金必须满足的投资收益率。如果企业资本收益率低于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则难以在资本市场上吸引投资者;反之大大高于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将导向大批的投资者进行投资。

1.2资本成本的实际意义

资本成本简单地说应该是一种预期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取决于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风险,由资本使用决定。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投资机会和不同企业的资本成本不同,即资本成本的形成及存在是多样的。资本成本不是企业自己设定的,而是由资本市场评价,必须到资本市场上去发现。资本成本的核算必须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前提下进行的,而且其必然存在于资本市场中。资本成本隐含的价值理念体现在企业投资、融资、经营等活动的评价标准上。

(1)资本成本可以作为企业取舍投资机会的财务基准,或贴现率。只有当投资机会的预期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才应进行该项投资。资本成本起到了基础性对比数据的作用。

(2)资本成本用于企业评估内部正在经营的业务单元资本经营绩效,为业务、资产重组或继续追加资金提供决策依据。只有投资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业务单元继续经营才有经济价值。资本成本是一种用来衡量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临界基准。

(3)资本成本可以作为企业根据预期收益风险变化,动态调整资本结构的依据。预期收益稳定的企业可以通过增加长期债务,减少高成本的股权资本来降低加权资本成本。

(4)资本成本可以作为资本市场评价企业是否为股东创造价值、资本是否保值增值的指标。资本成本作为评估企业资本经营业绩和价值创造状况的指标已受到关注。

2资本成本决策的重要意义

2.1资本成本决策与经营理念

在经营理念上,企业需要了解资本成本的实际意义,但主要应致力于正确地进行投资、经营和融资决策,不必过分关注资本成本数值。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资本成本对一个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规避资本成本;一种是重视资本成本。

建立和推广资本成本理念的目的,并不在于精确计算实际上不能准确估算的资本成本数值,而在于促进企业树立为股东创造市场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的经营理念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资本成本是资本市场对企业的外部评价指标之一,其估算应该由资本市场来完成。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未形成资本成本估算方法和数值共识时,企业不必过分关注本企业资本成本具体数值,特别是以技术创新为经营哲学的成长型公司。

由上述分析可见,资本成本对成熟型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该属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方法来相对的降低资本成本,用平稳、长远的发展来对待资本成本;而对于增长型的企业,由于企业的收益远远大于投入,所以对资本成本甚至不予考虑,但随着企业的发展都会达到一个平稳的增长过程,资本成本就会表现得越来越重要。

2.2资本成本与融资决策财务分析

按照保持与公司资产收益风险匹配、维持合理的资信和财务弹性的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管理的基本准则,借助财务顾问的专业知识,利用税法等政策环境和金融市场有效性状况,确定融资类型、设定弹性条款、选择融资时机和地点等都是融资需要考虑的因素。

从中长期角度看,资本成本评估数据来源于资本市场。因此,需要完善资本市场,包括短期、长期国债市场和公司债券市场,建立公认的资本市场收益基准。投资银行、财务咨询公司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大学商学院在推广资本成本理念和资本成本估算方法研究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逐渐推出中国股票市场资本成本估算规范和方法。资本成本的规范和方法的总结说明其在融资领域正在不断的被应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资本成本是企业筹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的资本可以从各种渠道,如银行信贷资金、企业资金等来源取得,其筹资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吸收直接投资、银行借款等。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所筹措的资本,将会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由此产生不同的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所以,资本成本也就成了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筹资数量的增加,资本成本将随之变化。当筹资数量增加到增资的成本大于增资的收入时,企业便不能再追加资本。因此,资本成本是限制企业筹资数额的一个重要因素。②资本成本是评价和选择投资项目的重要标准。资本成本实际上是投资者应当取得的最低报酬水平。只有当投资项目的收益高于资本成本的情况下,才值得为之筹措资本;如果投资项目的收益低于资本成本,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调整,或更换投资项目(重新考虑资本成本),或通过调整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环节,来相对的降低资本成本。③资本成本是衡量企业资金效益的临界基准。如果一定时期的综合资本成本率高于总资产报酬率,就说明企业资本的运用效益差,经营业绩不佳。

3目前资本成本决策在国内企业中的情况及其未来的展望

由于债务资本利率水平和还本付息明确,我国企业普遍能感受到债务成本的存在,但感受不到股权资本成本的压力。普遍把公开发行股票视为一种无须还本付息的廉价筹资方式。同时,资本成本,特别是股权资本成本估算模型的应用还存在大量的技术困难。例如,缺乏作为无风险基准收益率的短期国债市场,投资者投资分散,组合程度低。近年来,有些证券公司计算了β值,但未达成共识和受到广泛接受。经验判断仍然非常重要,投资者也很少采用需要估算资本成本的贴现现金流模型估算股票价值。由于资本成本决策在现实存在着难以估算的弊端,所以在目前我国对资本成本决策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低于国际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1)时间短。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现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与此同时也发展起了一批企业,但这些企业在经营上更多的是一种效仿,少有独辟蹊径的企业,所以在经营理念上也是大致相同,形成了一种中国式的企业模式,在此期间对国外的先进企业经验的学习及应用更多的是一些短时有效的经验和方法,而没能把一些国外大企业的经营理念的精髓拿回来,对于资本成本的研究则更是浅尝辄止。

资本范文篇3

仍属于法定资本制范畴

1993年的《公司法》关于公司资本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23条、第25条、第78条,这些规定强调资本总额一次发行,一次性全部缴纳,不允许分期缴纳,实行的是严格的法定资本制。2005年对上述规定进行了较大修改,修改后的《公司法》第26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第59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第81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公司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其余部分由发起人白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在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第84条规定:“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一次缴纳的,应即缴纳全部出资;分期缴纳的,应即缴纳首期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由此可见,设立有限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资本总额必须一次性发行、但允许分期缴纳;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和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时,资本总额必须一次性发行、不允许分期缴纳。对这些新规定,学者认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属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种观点认为新《公司法》实行的是折中授权资本制;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公司法是折中资本制和法定资本制并行。笔者认为上述对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属性定位的两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法定资本制的特点是强调一次发行与一次认购,在缴纳时可以一次缴纳,也可以分期缴纳,但不授权董事会发行。而折中资本制的特点则是资本的发行与认购是分次进行的,也就是说允许第一次只发行注册资本的一部分,设立人只需认购部分资本,其他部分发行与认购可在公司成立以后进行,可以一次缴纳,也可以分期缴纳,但授权董事会发行,对董事会发行有限制要求。法定资本制与折中授权资本制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资本的发行或认购是一次还是分次,二是看是否授权董事会发行。至于是一次缴纳,还是分期缴纳,不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从2005年新《公司法》规定的资本制度来看,比较符合法定资本制的特点。因而,从整体而言,2005年新《公司法》规定的资本制度不是折中资本制,仍为法定资本制,是分期缴纳与全额缴纳相结合的法定资本制,比1993年《公司法》规定的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在缴纳出资方面有所放松。

与外商投资企业法的资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统一

《中外合资企业法实施条例》第18条、《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16条、《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21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第4条对合营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资本做了明确规定,规定注册资本是认缴资本,企业设立不以资本实缴为前提的,而且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可以在企业成立后一期或分期缴付,不要求在企业成立时一次到位。对这些规定,有些学者认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制度是折中资本制,也有些学者认为是法定资本制。笔者同意是法定资本制的理解,应该说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制度更符合分期缴纳的宽松的法定资本制的特点。

我国1993年制定的《公司法》有关注册资本的规定与外商投资企业有关资本制度规定不统一,于是形成了依照公司法成立的公司实行比较严格的法定资本制,依照外商投资企业法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比较宽松的法定资本制,体现了对内对外有别的资本制度。2005年修改后的《公司法》将1993年公司法规定的实缴资本改为认缴资本和实缴资本相结合。修改后的《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都是在公司登记时已经发行并被认缴了的出资。新《公司法》的这一规定使公司资本制度与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制度做到了完全的统一,都实行认缴资本。但是,对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仍实行实缴资本制。2005年修改后的《公司法》将1993年《公司法》不允许分期缴纳的规定,修改为根据不同的公司采取不同的缴纳方式,作了区别对待。依据新《公司法》第26条、第59条、第81条、第84条的规定,可以总结出新《公司法》允许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分期缴纳,实行分期缴纳的法定资本制,不允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分期缴纳,仍实行一次缴纳的法定资本制。即分期缴纳只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不适用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这说明新《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出资缴纳方面的规定做到了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统一,(尽管分期的具体期限不完全一致);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募集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规定在出资缴纳方面的规定与外商投资企业未完全统一。因此,在有关出资缴纳方面,新《公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区别,未达到完全统一。新《公司法》允许认缴和分期缴纳的规定不但与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达到统一,而且也符合时展的潮流。因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载明的注册资本允许分期分次到位。

资本范文篇4

关键词:混合资本工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一.混合资本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混合资本工具(hybridcapitalinstrument,HCI)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发行的信用优先股(TrustedPreferredStock)。由于这种优先股兼具有债券和股票两种属性,因此成为当今混合资本工具的鼻祖。

随着西方国家信用衍生金融产品不断发展,信用优先股以其股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的巨大优势开始大行其道。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这种信用优先股已经占到所有新发行优先股的70%以上。2004年新巴赛尔协议明确了商业银行二级资本中混合资本的各项规定,于是发行混合资本工具又成为各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充足率的最佳选择。

2004年1月,挪威学者Akesl和Svein-Arne在FIBE会议上针对已经发行的各种混合资本工具提出了一个普遍性的混合资本概念是:混合资本是由公司发行的混合要求权资本工具,它兼有债务和股权两者属性,通常附有特殊的期权条款。

(二)特征

混合资本工具首先具有传统债券的偿还性、安全性、收益性和非参与性等特征,但是从它的设计条款分析,又呈现出其特有的资本属性。

1.期限:都选择了10年以上的定期或永久。

2.利息递延:当出现资本金不足、经营亏损、未能支付普通股股息等规定情形时,可以延期支付利息,但必须在发行人派发股息前付清。

3.暂停索偿权和吸收损失:债券到期日,若发行人资不抵债、经营亏损或无力支付,则发行人有权选择延期支付本金和利息而不构成违约。这与利息递延共同成为混合资本工具的最本质特征。

4.偿还次序:低于或等同于长期次级债务。

5.息票加码与提前赎回条款:债务条款中常常规定在一定期限(一般至少5年)后发行人可以选择提前赎回,但需经监管机关批准。如不赎回,则债券利率按约定上升。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趋势要求

2004年由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和《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三份文件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从过去的被动管理进入了主动管理的新阶段。各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下,自觉改变过去那种重规模、轻风险,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观念,通过引入经济资本等理念,实现了资本与银行的经营决策相结合,资本与银行的风险管理相结合,资本与银行的发展规划和内部考核相结合的资本管理模式。同时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对提高资本充足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2005年商业银行“惜贷”到2006年“扩贷”的变化表明,现行的资本管理框架并没有有效实现商业银行对风险资产规模的自我约束。2004年至2005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情况充分说明:由于《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并没有规定次级债的风险资产权重和商业银行持有次级债规模,在近2000亿次级债发行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各大商业银行相互持有情形。金融监管当局显然也意识到这情况的背后问题,2006年2月银监会年度工作会议上刘明康主席强调“有效监管能力建设”里的重要一条就是要坚持把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和内控、建立健全资本约束机制作为加强银监会有效监管的着力点。从2005年银监会提出的《提高银行监管有效性中长期规划》可以勾勒出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未来趋势要求是:根据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将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和市场约束纳入资本管理的范畴,形成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引导这两种力量来支持商业银行监管目标的实现。

三.混合资本工具的资本管理功能

与长期次级债、可转换债券相比,混合资本工具体现了以下资本管理功能:

(一)优化商业银行资本结构

与次级债相比,混合资本债券期限更长,而且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遭遇困难时,可以充当吸收损失的缓冲器;与优先股比较,混合资本债券的成本更低,银行通过到期前行使赎回权,再重发混合资本债券可以避免最后5年计入附属资本时的累计折扣来摊减发行成本;同时还可以发挥减税的效应。

(二)提高商业银行资本质量

从混合资本债券期限分析,由于其期限较长,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期限错配的风险;从吸收损失条件分析,商业银行发行的混合资本债券在遇到偿债能力不足时可用于弥补亏损,不能启动破产程序,这就使得混合资本债券较长期次级债、可转债具有更高的资本质量;

(三)破产救济

破产救济,是指“债务人处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状态时,有关利益代表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破产清算或请求对破产预防之方法。及对破产程序中有关利益代表利益之救济途径”在我国对商业银行破产还没有进行具体的破产救济制度安排下,依靠资本工具的制度设计来体现对商业银行破产救济功能十分必要,这关系到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要求。

混合资本债券的条款设计和破产受偿顺序充分体现了破产救济功能。首先,暂停索偿权的设计目的是在商业银行陷入支付危机时,暂停混合资本债权人的本金和利息支付,降低商业银行的对外支付压力以保证其持续经营而不触发违约事件,避免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其次,利息延付条款帮助商业银行在发生经营困难时,可以借利息延期支付来缓解临时性困难,不致陷入一时的危机;最后,即使商业银行因无力对外支付而被迫破产清偿,因为混合资本债券债权人的受偿权排在银行存款人、普通债权人和长期次级债持有人之后,实际上为上述关系人的潜在损失提供了缓冲力量,同时为处于资本状况不佳的银行提供“自救”机会。

(四)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过度依赖政府监管,不仅造成外部监管、内部监控和市场约束之间的人为割裂,而且大大削弱银行内控和市场约束的实际作用,导致银行体系效率的丧失。对于金融监管部门,由于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能形成自我约束而使得外部监管陷入问题—监管—新问题的恶性循环;对于商业银行,由于内控制度无法约束个人—小集体-全行业追逐经营利润的冲动而导致银行业者产生巨大的道德风险。因此,要提高银行体系的整体效率,无论对于金融监管部门还是商业银行自身,根源在于商业银行能否实现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约束。

混合资本债券从其发行及条款设计上充分体现两种自我约束功能。第一种是强化信息披露。与次级债相比,混合资本债券被要求对投资者进行更为详细的信息披露。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1号公告要求,混合资本债券必须在募集说明书、发行公告中重点说明混合资本债券的清偿顺序和到期延期支付、到期本金和利息延期支付的风险;在债券存续期内,必须按季披露财务信息。实践证明,信息披露的强度与自我约束的效果正相关,详尽和频繁的信息披露可以让银行经营者随时面对投资者的监督和压力,促使其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稳健经营。第二种是完善内部评级体系。混合资本债券在发行条款中规定了暂停索偿权和利息延迟支付的触发条件,这是其与长期次级债、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的重要区别。如果发行混合资本债券的银行出现“暂停索偿”或“延期支付利息”的情形,就相当于给予外界一个银行“出现问题”的信号,以引起监管当局和投资者的关注。为了避免两类条件的触发,商业银行必须要完善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在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和风险暴露指标估算基础上实现对客户信用风险的级别细分。对于每一等级客户,都要单独测算其基本风险指标,这可以使商业银行更加准确地测算银行所要承担的风险和所需配置的经济资本,从而约束银行对不良客户的贷款。

(五)有效补充资本

虽然长期次级债、可转换债券具有补充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但是两者较强的债务属性使得商业银行发行长期次级债或可转换债券难以同时满足资本监管和支持经济发展所需的信贷投放的要求。

混合资本工具在发挥资本管理功能方面的优势有二,一是发行条件、计入附属资本条件都较其他三种资本工具宽松。只要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4%以上并满足其他相应条件,该银行就可以发行混合资本债券,混合资本债券的理论上限额度可达到核心资本的100%。因此,借助混合资本债券的发行,商业银行银行可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或接近核心资本充足率的2倍。二是混合资本工具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改进商业银行资本结构。2005年2月国际著名评级公司穆迪调高了除信用优先股以外几乎所有混合资本工具的股权信用评级。这一事件标志着未来混合资本工具创新将转向能计入核心资本的资本工具,即偏股型混合资本工具。届时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的来源将更加多样化,从而有助于银行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收益率。

四.完善我国混合资本工具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混合资本工具的期限结构品种。

目前我国混合资本债券只有十五年期一个品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在我国目前市场资金充足的条件下,如果发行15年期以上乃至永久期限的混合资本工具,一方面将更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较高的期限溢价给出吸引投资者的回报率。

(二)设置混合资本工具的转股条款

为避免商业银行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建议对上市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设置转股条款,即在债券到期前三年内投资者按照转股价格转为普通股。转股条款有利于增强混合资本工具的市场流动性,而且可以通过投资者对债券和正股的套利操作来稳定正股价格,达到商业银行有效资本管理和投资者获利的双重目标。

(三)适时推出信用优先股类型的混合资本工具

既然目前我国没有发行优先股的相关规定,那么借鉴西方信用优先股发行的做法,通过在商业银行外部成立“导管”公司发行信用优先股类型的混合资本工具,不但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开辟一条更灵活的融资方式,而且也增强了商业银行普通股和次级债的市场流动性。

参考文献:

[1]EllenEngel,MerleEricksonandEdwardMaydew.,Debt-EquityHybridSecurities[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Autumn1999

[2]AkselMjosandSvein-ArnePersson.HybridCapital[C].PaperofFIBEconference,2004

资本范文篇5

关键词: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战略框架

一、当前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至今仍然是一个难以说得清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要早的多,如巴科特(Baxter)、塔布(Taub)、马什(Marsh)、泰特曼(Titman)、威塞尔斯(Wessels)等等都有过著述。如国外影响较大的Titman和Wessels(1988)认为,可能影响资本结构的企业特征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1)获利能力(Profitability,负相关);2)规模(Size,负相关);3)资产担保价值(CollateralValueofAssets,正相关);4)成长性(Growth,正相关);5)非负债税盾(Non-DebtTaxShields,负相关);6)变异性(Volatility,负相关)。[1]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且以实证研究居多。港台方面,黄庆堂、黄兰英(1997)研究认为,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行业因素;2)资本市场;3)主管信念;4)企业特征。[2]大陆学者如陆正飞、辛宇(1998)提出了五个因素分别是1)行业因素;2)获利能力;3)企业规模;4)资产担保价值;5)成长性。[3]冯根福(2000)“所考虑的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8个”:1)所得税;2)股权的流通程度;3)企业规模;4)盈利能力;5)资产结构;6)非负债类税盾;7)成长性;8)收入变异程度。[4]陈维云、张宗益(2002)则选取了8类共18个指标变量[5]等等,还有其他不少学者也都运用类似的方法作了一些研究。但研读这些公开发表的论文,我们就会发现我国学者基本上是在运用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对象上则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笔者在这里并不妄于质疑这些学者研究的意义,而是发现这种研究思路存在很大问题,似乎已陷入了一个窘境。因为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均毫无例外地(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或一些个人思考)预先从潜在影响因素池中零星地确定了一些自己认为会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的所谓潜在因素,然后运用一些数理统计方法(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列联表等)考察这些因素与资本结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大小及方向,再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式。这种研究思路导致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是由于在预先确定这些可能的影响因素时,由于没有一条明确的思路和清晰的标准,难以确定一个范围或一条主线以便能够系统地找出这些可能的因素。因此预先确定的这些因素一定是零星的、个别的、甚至有可能是挂一漏万或“抓住芝麻而丢了西瓜”的。例如,在未将股权结构这一因素纳入模型中以前,盈利能力和规模经实证检验是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3[6]。但当有学者(冯根福等,2000)将股权结构因素纳入模型中后,却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股权结构是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作用却相对较弱”,4并且有理由相信在1998年,股权结构这种非企业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力还会更大一些。但更为重要也是我们更为关心的是,目前是否还有更重要的潜在因素未考虑到呢,从理论上讲答案确是肯定的。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第一方面的原因,才使得随着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会把越来越多的因素放入模型中,随着因素数目的增加,模型也越来越复杂,且遗憾的是这种因素数量的增加好像难以看到一个边界。另外,在研究某一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时,只是单独考虑这一个因素的影响力而没有将这一个因素的影响力的分析置于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一个企业生存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致使研究下来的结论五花八门,同样的因素在几乎相同的样本中(我国股市的规模较小,很多学者的研究样本都取了上千家上市公司)的表现却大相径庭[7]。还有一个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或多少及其影响力如何还仍然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例如,塔布(Taub)曾利用1960年—1969年期间89家公司的172次证券发行数据分析了企业的预期收益与利息差异、未来盈利的不确定性、规模、税率,具有偿债能力的时间长度和负债—权益比共6个变量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含糊不清和相互矛盾的,他自己也坦言,“显然,在解释企业对负债—权益比率选择的决定因素方面,我的研究是不成功的。”[8]马什(Marsh)也认为,早先的观点,无论是巴科特(Baxter)和卡格(Cragg)的,还是塔布(Taub)和小塔加特(Taggart)的,实际上均未能得出明确结论,或存在明显缺陷。“除非能得到关于导出模型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的明确证据,否则很难解释其结果,没有哪一项研究在这方面是非常令人满意的。”[9]

二、战略观点的提出

那么,如何走出这种窘境呢?笔者认为要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首先应考察一下公司资本结构的形成过程,即公司的资本结构是怎样形成的。众所周知,资本结构是公司各种资本来源的一个反映或者说是公司各种资本运用的一个结果,以往对资本结构概念的分析均是到此就结束了。但是,很容易想到的是,既然资本结构是各种资本运用的一个结果,显然公司运用各种资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所以,资本结构本来就是公司运用各种资本以实现企业战略的资本构成结果。也就是说,之所以是这种结果而不是那种结果是由公司的战略所决定的,或者说是公司执行战略的结果。

其实,公司中各种资本如何运用从属于一个战略——即公司的财务战略,而财务战略只是公司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王国。因此,将资本结构置于一个更为广阔和更为系统的分析框架——战略分析框架不仅是合适的,而且是必需的。这也是当今好多关于资本结构的实证文章的实证结果与理论不符而给与牵强解释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其实,战略才是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最直接的动因。当前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恰恰忽略了这一过程,把这个过程当成了一个黑箱,因而所选取的潜在影响因素是无序的、零散的。从公司战略的观点来看,我们正在寻找的所谓资本结构的潜在影响因素,实际上就是公司制定其各种战略的基础或者说依据,它们共同构成了公司所处的战略环境。公司正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司的总体战略和各业务单元战略。为了使公司制定的各种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公司还必须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对其进行资源的支持。可见,公司的财务战略是为公司的其他战略服务的,这也就是财务的渗透性。显然,公司一定时期财务战略执行的结果,就形成了某一时点上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进,公司内外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公司的势必会调整其各种战略,其结果公司的资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是通过影响公司战略的变化来影响资本结构的。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一方面,公司战略的制定是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情况来制定的,可能会有一些主要因素,但这些主要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一个时期里是主要的因素在另一个时期里可能就不再是主要因素,即主要因素是权变的。另一方面,一个因素的变化程度只有足以引起公司某些战略的调整才会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因为,某一个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公司战略的变化来起作用的。再次,各种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是一种共同的影响,他们共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战略环境,因此,单独考虑某一个因素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共同构成的这个战略环境的特征是没有意义的。就拿公司规模这个因素来说吧,在目前几乎所有相关研究文献中都认为这是影响资本结构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企业规模的大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却是双向的,有时候为正,有时则为负。因为一般来说,公司规模越大意味着公司的资产越多、经济实力越强、债权人的破产成本越小,信誉也越好,因此大公司往往比小公司具有较高的借贷能力,所以公司规模应与杠杆率正相关。但另一方面,大公司比小公司倾向于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Rajan和Zingales(1995)[10]),使得公司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再加上大公司容易达到上市的标准,因而应倾向于权益融资,因此具有更低的杠杆。这种影响的双向特点就为实证研究结果规范解释的随意性创造了条件。翻开许多公开发表的文章我们就会发现,当实证研究的结果是正相关时其解释的理由就是前者6[11][12],当实证的结果是负相关时,其解释的理由就是后者12[13]。但理由真的这么简单吗?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笔者认为,要考察公司规模这一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首先应该清楚公司规模对公司的战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公司的规模大到足以控制整个市场,且这个公司处在一个垄断性很强的行业里,那么它的战略往往是维持它的垄断地位,再加上高额的垄断利润,这种企业的杠杆率就不会高。相反,如果这个公司处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里,如我国的家电市场。这家大公司的战略如果仅仅是维持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保持公司的市场份额,那么这家公司的杠杆率也会比较低,因为它不愿冒很大的财务风险。但如果这家公司的战略是进取性的,不仅想维持其竞争地位,还想更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扩大其已有的市场份额,那么这家公司的杠杆率就可能比较高,因为进攻性的战略的执行往往需要更多资金的投入。还有,杠杆率的高低不仅与税盾收益和经营风险有关,在两者之间还存在一

个财务弹性的问题。高杠杆率压缩了企业财务的弹性空间,降低了企业经营的灵活性,不利于企业的竞争,因此在一个竞争充分的环境中低杠杆率是一种理性选择,而不论其规模的大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仅仅考虑某一个因素而不把这个因素放入由众多因素构成的企业所在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中考虑是很难得出其与资本结构之间的正确关系的。

其他因素如盈利能力、成长性、等等因素也都是如此,笔者在此就不一一作出分析了。

资本范文篇6

1.资本弱化的含义

资本弱化(又称资本隐藏、股份隐藏或收益抽取)是指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务融资的比重大大超过了股权融资比重。

2.资本弱化的产生原因

企业的资金来源,按其性质可分为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各国的税法普遍规定,权益资本以股息的形式获得的报酬,不能在税前所得额中扣除;支付给债务资本的利息,可以列为财务费用,在税前所得额中扣除。因而利息具有“税收挡板”效应,能降低企业的实际成本负担。利息和股息在税务上的处理不同使资本弱化成为避税手段。

3.资本弱化与税收

资本弱化作为跨国公司进行避税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东道国和投资国都有严重负面影响。

从东道国角度看,资本弱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导致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借贷资本比例过高往往导致贷款公司出资不到位,或以收回贷款本金及利息的方式抽走出资;二是利益与责任不相称,贷款公司在获取高比例的债权收益的同时,却以低比例的股本承担着所有的经济及社会责任,借款公司正常利润减少甚至出现“零利润”和“负利润”现象;三是税收权益流失,东道国公司以偿还利息的方式将税前利润转移给贷款公司,降低利润,高比例的境外利息扣除,也减少了东道国公司的利润,损害了东道国应有的税收权益。

从投资国的角度看,由于各国对境外投资所得的征税及抵免规定有所不同,监管力度有限,且跨国公司往往通过设在避税港的关联公司进行投资或融资,资本弱化问题不仅易导致投资国的资金外流,而且会对其税收权益产生较大的冲击。

二、我国的资本弱化税制现状

2008年我国开始实行同时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新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所得税法借鉴国际惯例,新法及其实施条例专门规定了特别纳税调整条款,确立了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反避税制度。新法对资本弱化的管理未采用原来在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关联企业支付利息问题上的强调利息支付的正常交易原则,而是采用了安全港模式,这也是国际上实行资本弱化税制的多数国家所采用模式。

新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地都采取了资本弱化的限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关联方企业间借款利息在企业所得税前的扣除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1.明确了利息扣除限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规定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金融企业为5:1;其他企业为2:1。

2.明确了企业利息扣除不受比例限制的特例。即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3.明确了对兼营不同业务的企业利息支出的要求。企业同时从事金融业务和非金融业务,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应按照合理方法分开计算,否则“从低”适用税前扣除比例。

4.明确了超扣除限额利息的处理。企业自关联方取得的不符合规定的利息收入应按照有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今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资本弱化管理提出了具体操作要求:

1.不得扣除利息支出。要依照公式:不得扣除利息支出=年度实际支付的全部关联方利息×(1-标准比例/关联债资比例)计算。

2.关联债权投资的范围。包括关联方以各种形式提供担保的债权性投资,如关联方通过非关联方提供的背对背贷款(例如委托贷款等),以及由非关联方提供、但由关联方担保的债权性投资等。

3.企业权益性投资的范围。为企业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所有者权益金额,并且要求使用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而非市场公允价值。

4.关联债资比例。依照公式:关联债资比例=年度各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之和/年度各月平均权益投资之和计算。

5.利息支出的范围。包括直接或间接关联债权投资实际支付的利息、担保费、抵押费和其他具有利息性质的费用。

6.不得扣除利息如何在关联方之间分配。按照实际支付给各关联方利息占关联方利息总额的比例,在各关联方之间进行分配。

三、对我国资本弱化税制的实施建议

1.注意和其他反避税措施的搭配和协调。实践表明,当前跨国公司为规避税收,在投资时往往转移定价、资本弱化和避税港融资等多种手段交叉使用。因此,在制定涉及资本弱化的相关法规时必须统筹考虑,注意和其他反避税措施的搭配。当前不仅要加速建立我国的资本弱化税制安排,而且要加快推广避税港融资申报制度和预约定价制度。此外,由于制定资本弱化法规的国家越多,国际重复征税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我国和相关国家也应当修订双边税收协定,使相互协商程序涵盖资本弱化法规,避免重复征税。

2.扩大并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跨国协调与合作,通过税收协定共同防止国际避(逃)税;加强国际税收管理机构建设,从组织上保证国际税收管理健康运行,胜任日益繁重的国际税收决策、立法、执法与司法管理。

3.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反资本弱化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它要求税务人员不仅应当扎实掌握财会知识,熟悉税收征管,还要对跨国公司的运作和经营有相当的了解,而且对于国际贸易知识和外语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对提高我国的反资本弱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洋.资本弱化税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涉外税务,2007,(5).

[2]龙军,屈幼姝,刘志安.防范资本弱化的税收安排:理论、实践及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07,(1).

资本范文篇7

一、企业知识资本视角的客户资本的构成及其概念模型

(一)客户资本与企业知识资本企业知识资本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由企业组织拥有和一定程度上由其控制或能为其所用,为之带来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知识要素之和,主要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类知识产权资本和客户资本构成.客户资本是企业知识资本系统的邻元素,从系统论角度看,其虽处企业知识资本系统的最外层,但却是企业知识资本整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二)客户资本的概念模型及其构成将客户作为影响企业经营的内部变量,从资本视角进行的研究不多.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是斯图尔特、埃德文森和布提斯,他们从知识资本整体的角度探讨了客户资本的概念.斯图尔特(T.A.Stewart)认为,客户资本是企业与业务往来者之间的组织关系的价值.埃德文森(L.Edvinsson)的定义与此类似.加拿大的布提斯博士(N.Bontis)认为,客户资本是企业获得的源自组织外部无形资产的潜在能力,其实质是外部关系中蕴涵的知识.

国内的研究基本上从顾客资产或客户资产的角度进行,只有少数以客户资本称谓的概念散见于知识管理等有关文献中,其定义与国外类似.

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企业知识资本及其价值实现的视角将客户资本界定为:以客户为主要载体的,能为企业价值最终实现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因素集合,主要包括客户关系及与其紧密相连的客户知识(本文在知识和信息之间不做严格区分).此处的客户指作为产品或服务提供商企业价值链下游的法人实体和个体消费者.客户知识是客户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Gebert和Blosch等人对客户知识的定义和分类基础上,本文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关于客户的知识(Knowledgeaboutcustomer),即通过统计信息、客户的购买历史数据、各种信息渠道反馈回来的,能够反映客户当前状况和未来可能变化趋势的知识,分三种:自然属性知识(如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职业、特长、爱好、信仰、信誉和支付能力,法人类客户还包括所处的行业性质等)、消费属性知识(如消费习惯、消费偏好、需求、购买信息等)和预测性知识(在自然属性和消费属性知识中蕴涵的,如客户消费的变化趋势、危险客户的识别等知识).

第二类为客户拥有的知识(Knowledgefromcustomer),即客户掌握的有关产品的知识、有价值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创意,客户拥有的有关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渠道的知识等.客户知识作为客户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和客户间起着支撑和杠杆作用.企业对客户知识的利用能使产品或服务更有针对性,为客户和企业带来更多利益,同时对客户关系的形成、保持以及客户关系的质量提升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以至于成为客户资本运行的逻辑起点和支点.基于上述认识,构建客户资本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客户资本的概念模型为企业价值实现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因素除客户关系和客户知识外,还有诸如企业信誉、品牌、营销渠道、客户忠诚、客户信任和客户满意等因素.企业信誉、品牌和营销渠道是企业向客户进行价值和价值信息传递、与客户沟通、对客户施加影响的通道和工具.它们主要以企业为载体,是企业培养客户关系必备的辅助因素.客户满意、客户信任和客户忠诚以客户为载体,是客户对企业施加的影响、消费产品或服务后做出的反应.客户做出的反应直接影响客户与企业间关系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是客户与企业保持关系的基础和前提.这两类因素载体不同,且都不是客户资本的组成部分,但对客户关系的形成、保持与质量提升产生影响,与客户知识存在间接联系,是客户资本形成与质量提升的辅助因素和影响因素.

二、客户资本的实质与属性客户资本的实质在于其中蕴涵的未来经济利益,表现为客户为满足需求而进行消费所体现出的市场价值.

通过客户的购买和消费活动,企业创造的价值转变为货币价值.客户体现的市场价值与特定企业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当企业与客户发生某种客户关系(联系)后,客户的市场价值对企业才具备潜在经济价值的含义,通过交易,客户的市场价值转变为企业收入.因此,上述概念模型中的客户主要指已经与企业建立了某种实质性关系的用户.实质性关系一般指已经存在交易关系而且有继续保持的趋势和可能,存在于现实客户中.非实质性关系是指一般通过实际接触或网络媒体建立双向联系,或通过各种通讯和其他手段对潜在客户施加影响所形成的单向联系.非实质性关系一般发生在企业与其潜在客户之间,是潜在客户转化为现实客户的途径.客户资本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立了实质性联系的客户关系上,还体现在客户知识上.

客户资本除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实质和一般意义上资本的特性外,还有其独特的属性.①载体的能动性.

根据上述的概念模型可知,客户是客户资本的主要载体.

虽然客户关系是双向的,但除客户和企业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法律性契约规定了双方的关系外,客户在关系持续与终止的决定权上居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客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导权.无论是法人实体还是个体用户,都具有能动作用和创造性,且一般都独立于供应商企业之外.由于客户资本与其载体有不可分性,这就使得客户资本成为供应商企业知识资本中最难控制、最难编码的部分.②价值创造的双向性.客户资本不仅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货币收入,还可以为客户自身创造价值.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对客户知识的充分运用,不仅使客户和企业彼此对对方更加了解和熟悉,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货币和非货币),提高交易效率,还可以使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有针对性,更好满足客户需求,为双方带来好处.③知识属性.客户资本作为企业知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客户作为客户资本重要的能动性载体,其本身拥有的与企业利益有关的知识是客户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客户知识是客户资本的重要组成要素.另一方面,客户资本,特别是其中的客户关系是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类知识产权资本综合作用的衍生物,是三者交互作用的延伸,其知识属性鲜明.④交易主导性.企业与客户间的关系首先体现为交易关系,通过交易各取所需,是企业与客户保持关系的前提.通过企业人力资本特别是营销型人力资本与客户交往接触过程中积极能动.76.作用的发挥,以及客户的积极回馈形成的情感纽带对客户资本保持和增值也起着特别的作用.客户知识的运用从供应商企业视角看,也是为促进其价值实现即与客户交易顺利进行服务的.

三、客户资本的价值来源客户资本的价值根源于客户价值,故客户价值理论是客户资本的理论依托.对客户价值的理解有不同的视角,但它们之间联系密切,甚至可看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企业视角的客户资本的价值来源客户是客户资本的能动性载体之一,与客户资本有天然的不可分性,因此,客户价值成为客户资本价值的重要来源.企业视角客户资本的价值是指客户对企业所具有的价值,具体来说是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和客户知识中蕴含的市场经济价值,一般由可用货币计量的直接交易价值即购买价值和非货币形式的口碑价值、客户知识本身价值构成.这种价值性是企业将客户关系、客户知识等视为资本的重要依据.

(二)客户感知价值与客户资本间的关系鉴于当今超竞争环境的出现,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创造价值时不应该从自身出发,而应从客户导向出发,把客户对企业所提供价值的感知作为客户对企业价值的决定因素.大部分西方学者称谓的客户价值是指客户的感知价值,即由企业提供但由客户感知的价值.它是客户的感知利得(产品的质量、性能、先进性等物态要素以及与产品相关的技术支持等服务要素)与感知利失(购买价格、获取成本以及在购买使用过程中承担的其他风险)之间的权衡,其实质是一种主观感受.企业提供相同的价值,不同的客户和同一客户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使用情境下随客户自身、使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此外,客户的购买行为源于要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比较明确的意图和目的性,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客户在购前和购后不同阶段形成相应的期望价值,即客户为实现某特定目标,希望通过供应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和资源等,能使其在某特定的增值(体验)中得到一系列期望的结果.因此,客户的价值感知过程是客户在做出购买决策前根据其了解的产品属性,形成产品对解决问题的初步期望,购后在使用中形成实际的使用结果,针对实际结果比照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得出对产品评价的过程.当对产品的满意程度超出其预想时,使客户对企业产生信任和忠诚.

综上所述,客户的感知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客户关系.如果客户感知价值是正向、积极的,就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客户关系.而高质量的客户关系一方面对企业都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对企业获取和利用客户知识,特别是其中的客户拥有的知识会更加流畅.

因为客户的正向感知及良好客户关系的积极反馈信息,对企业获取和利用客户知识行为本身是一种激励.如果客户的感知是反向、消极的,客户会产生不满甚至抱怨,将严重影响客户关系,即便客户的市场经济价值再高,其与被抱怨的企业之间关系也是不相关或弱相关的.如此,客户知识的获取、利用及其价值的发挥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从客户视角出发,客户感知价值决定了客户对企业的价值性,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客户资本的价值大小.

(三)客户感知价值的来源基础毋庸置疑,客户感知价值的基础是企业提供的价值.

它们主要由产品的质量、服务、性能及合适的价格构成.

资本范文篇8

2003年5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了最新翻译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概述(即BaselⅡ第三稿),新协议将在2006年底取代现行的1988年协议。但就中国目前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基础和水平而言,还远远达不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因此,中国银监会明确表态,至少在十国集团2006年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几年后,中国仍将执行1988年的协议。这也说明,中国银行业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是未来几年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三大支柱”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要求

新资本协议总体框架共分三部分,即所谓的三大支柱:第一支柱为最低资本要求,第二支柱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第三支柱为市场约束。与1988年协议相比,新资本协议吸收了近几年国际大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技术,在风险定义、风险计量、强化监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质量

新资本协议吸纳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概念的同时,将操作风险列入风险管理的范畴,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风险计量更为谨慎、周密,方法更趋科学,促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覆盖信贷决策和审批、贷款定价、信贷授权、风险敞口限额(包括地区、行业和客户)、资本和资源配置等领域,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实现有质量、有内涵的发展。

(二)增强风险防范的主动性,增加风险管理手段的灵活性

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在风险控制和防范中发挥更大作用,在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加权风险计量均鼓励和允许商业银行运用自己的评级系统、评级模型和评级技术确定资产风险权重和最低资本充足要求,既强化了银行建立内控机制的责任,又增加了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灵活性。

(三)注重模型化和定量化计量,提高风险管理的精密度

新资本协议鼓励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计量采用内部评级法(IRB),对操作风险的计量采取内部测评方法,这些风险测评技术均以定量化的、更为严密的模型为依托,风险计量更为谨慎、周密。

(四)强调监管当局及时干预,充分发挥监管者的作用

新资本协议把监管当局的严格评估与及时干预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二支柱,监管当局要准确评估银行是否达到最低资本需要,银行资本水平是否与实际风险相适应,内部评级体系是否科学可靠,及早干预和防止银行资本水平低于实际风险水平。这些规定强化了监管当局的职责,硬化了对银行风险管理的监管约束,使监管当局能够更加主动地发挥作用。

(五)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更加强调市场约束

新资本协议把信息透明和市场约束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三大支柱,要求银行应当向社会及时披露关键信息,包括资本构成、风险资产及计量标准、内部评级系统及风险资产计量法、风险资产管理的战略与制度、资本充足率水平等。银行应具有经董事会批准的正式披露政策,该政策应概括公开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目的和战略,并规定披露的频率及方式。这些规定有助于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提高外部监管的可行性、及时性。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大

虽然新资本协议针对的是一级法人的资本充足监管要求,但在总分行体制下,按照经济资本配置制度要求,银行应当为不同的风险敞口和分支机构配置相应的最低资本,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不良资产的规模比官方公布的数字要大得多,因此按实际风险资产计算的资本充足率实际上大多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水平,同时由于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且资本补充渠道较窄,能够为分支机构风险敞口配置的资本相当有限,不可能为高规模的风险敞口提供足够的资本支撑,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分支机构风险敞口规模与资本匹配失衡。在资本补充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在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上做文章。而我国目前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取得外部评级,在标准法下其风险权重为100%或者150%,且国内银行尚不具备内部评级的客观条件,不能对企业进行内部评级,在呆账准备金提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的这种逆向配置效应几乎意味着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敞口规模的途径就是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在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情况下,风险资产按照新资本协议计算无疑规模更大,这又对我国当前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带来了新的压力。

(二)风险管理文化落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初步形成,但风险管理没有作为风险文化根植于所有员工的心中,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树立,没有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系统而完整的风险管理战略还有待于加强,风险管理侧重于后台管理,没有将其作为信贷决策、风险敞口限额控制、贷款定价、资本资源配置的有利工具。同时,部分人员将风险片面地等同为违规、案件和损失,一些风险管理人员将风险管理简单地理解为控制,部分业务人员将风险管理看作是业务拓展绊脚石,注重信用风险的控制和计量,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仅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还谈不上统筹考虑、系统管理。

(三)风险计量方法落后,风险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

新资本协议规定了内部评级法必须达到9个方面的最低标准:(1)信用风险的有效细分;(2)评级的完整性和完备性;(3)对评级系统和机制的监督;(4)评级系统的标准和原理;(5)违约概率测算的最低要求;(6)数据收集和信息技术系统;(7)内部评级的使用;(8)内部验证;(9)信息披露要求。按照这些标准,我国商业银行至少在以下方面还存在差距:一是信用风险尚未进行公司、国家、银行、零售贷款、专项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的细分;二是评级体系仍实行一逾双呆4级分类法和5级分类法,离先进银行10级以上分类方法有较大差距;三是没有成熟的风险计量模型,信用评价仍以定性分析为主,且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滞后且有效性差,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四是数据系统既不能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要求,又不能满足5—7年历史数据观察期的要求(这一点显得尤为关键);五是内部评级尚未应用于信贷决策、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六是缺乏以风险为导向的资本资源配置机制。

(四)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如贷后管理检查报告制度淡化,客户经理的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都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同时会计控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如对于客户在商业银行资金流量,会计部门不能为信贷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和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同时,岗位轮换制度没有得到普遍推行,未能很好地造就业务的多面手和综合管理人才,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也难以避免因岗位人员老化而产生的各种弊端。一些分支行的负责人按个人意志办事,使内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目前,银行的制度规定,其对象大多是业务人员,而对各级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监督,对掌握一定决策权力的管理人员制约力不强,以致内控制度存在着许多漏洞和隐患,表现在信贷风险方面较为明显的是对上报信贷审批材料进行包装和贷款条件不落实,就发放贷款,造成信贷业务从一开始就存在重大隐患。

(五)风险预警信号滞后,缺乏先进的预警技术

资本范文篇9

关键词:监管资本;经济资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源配置

证券公司进行资本管理对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稳健经营和业绩提升非常重要,资本管理分为监管资本管理和经济资本管理,监管资本管理是外部要求,是保证合法依规运营的前提,经济资本管理是内生需求,是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的手段。在实践中,证券公司一般建立两套体系进行同时管理,既保证满足监管要求,又不断提升自身风险管理和发展水平,如能将两者融合管理,则会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

1证券公司监管资本体系

监管资本是监管部门规定的金融机构必须持有的资本,是公司合规运营的底线要求。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建立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和《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规定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与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组织架构、可靠的信息技术系统、量化的风险指标体系、专业的人才队伍、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必须持续符合下列风险控制指标标准:风险覆盖率不得低于100%、资本杠杆率不得低于8%、流动性覆盖率不得低于100%、净稳定资金率不得低于100%,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中两项及两项以上的,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2亿元,并且对相关的管理原则、计算标准、披露要求进行了明确。监管资本是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设定的最低标准,是保证各公司安全运营、行业平稳发展的基本保障,制定监管资本的相关要求,有助于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防范风险。

2证券公司经济资本体系

经济资本是证券公司为了应对各类风险所带来的非预期损失应留存的资本,各类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准确计量经济资本,进行经济资本管理,有助于证券公司有效控制风险,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考核体系。经济资本可用市场风险非预期损失、信用风险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非预期损失的合计衡量,如考虑风险间相关关系,经济资本金的汇总11nntotalijijijEEEρ===∑∑,其中ρ-相关系数。

2.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因资本市场资产价格波动而引发的收益损失或亏损,包括市场利率、汇率、股票、债券行情的变动。在险价值VaR衡量在特定的持有期间内,一定置信水平下可能产生的最大损失值,测算方法有历史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和参数法等。历史模拟法依据金融资产历史损益数据预测该资产当前损益情况,从小到大排列损益数据,根据需要的置信水平,找到对应分位点的数值。蒙特卡罗模拟法根据对历史数据的分布和相应参数进行的估计,生成大量符合分布的随机数据,产生金融资产的可能损益,再依据给定的置信水平计算在险价值。参数法根据资产的波动率及相关关系参数进行测算。几何布朗运动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反映股票价格变化的模型,资产价格波动的随机过程是1()tttPPPµσε+=++,其中,tP表示第t日资产价格,µ表示样本收益率的均值,σ表示样本收益率的标准差,ε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Delta—正态方法假定收益率序列服从正态分布2N(µ,σ),其中0P-初始投资(价格),Zα-置信度对应的统计量。假定资产收益服从正态分布是一种简单的假设,但金融时间序列一般呈现尖峰厚尾性,可用其他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拟合。自回归——GARCH(1,1)模型对金融收益序列的拟合更好,能够处理数据尖峰厚尾的问题,其形式如下:11221122211ttttttttrbrbrbrεσωαεβσ−−−−−=+⋅⋅⋅++=++,其中,第一个式子是收益率的自回归,r表示资产各期收益率,ε是随机扰动项;第二个式子是GARCH(1,1)模型,2tσ表示条件方差,是以之前信息为基础的一期向前预测方差,ω是常数项,2t1ε−是自回归方程的扰动项平方的滞后值,度量从前期得到的波动性信息(ARCH项),2t1σ−表示上一期的预测方差(GARCH项)。tt1tVaRPZασ−=,其中,t1P−是前一期资产价格,Zα是置信度对应的统计量,tσ是资产收益率序列的条件方差。

2.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缓释额度i×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系数i+未缓释信用风险暴露×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系数;信用风险缓释额度i:某笔业务第i个信用风险缓释的额度;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系数i:某笔业务第i个信用风险缓释对应的经济资本系数;未缓释信用风险暴露:max(0,业务账面余额-减值准备-信用风险缓释额度和)。信用风险缓释是商业银行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的一种操作,通过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达成。2.2.1违约概率衡量违约概率的财务指标,包括EBITDA/利息、债务/EBITDA、自由现金流量/债务、资产回报率、当前资产对当前负债的比率、权益负债率等,Altman’sZ-得分模型根据以上财务指标进行评价,12345Z=1.2X+1.4X+3.3X+0.6X+0.999X。衡量违约密度的方式为,时间t的违约密度λ(t)的含义是指在从0时刻到t时刻没有发生违约的条件下,违约发生在t与t+∆t之间的概率为λ(t)∆t。如果V(t)是从今天到时间t公司仍然生存的累积概率(就是说直到时间t违约仍没有发生),那么t与t+∆t之间的无条件违约概率为V(t)−V(t+∆t),在时间t之前没有违约的前提下,违约发生在t与t+∆t之间的条件概率为V(t)−V(t+∆t)V(t)。Q(t)为时间t之前的违约概率,()1tQte−λ=−,λ为介于0与时间t的违约密度的平均值。2.2.2风险敞口CVA是对交易对手违约所带来的预期损失的估计。假定时间T代表与某交易对手的衍生产品交易的最长期限,将0与T这个时间区间化成若干个小的区间,假定第i个时间区间起始为ti-1,结束为ti(t0=0),假定时间段的数量为n,()11niiiCVARqv==∑−,其中qi-对手在第i个时间段的风险中性违约概率,qi由对手的信用溢差来进行估计,假定si为交易对手对应于时间ti的信用溢差,时间0到ti的平均风险率为1iisRλ=−,时间0到ti的不违约概率为iite−λ,;vi-在违约发生时,交易商对于交易对手在第i个时间段中点值的净预期风险暴露(考虑抵押品以后)的当前价值;R-交易对手违约时,无抵押债务的回收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CVA,对所有的模拟和时间节点,i∆v为vi变化的均值,新增交易对于既存交易组合的附加效应为()11niiiRqv=∑−∆。

2.3操作风险

2.3.1计量方法基本指标法采用操作风险资本金等于过去3年毛收入平均值的15%计算,标准法分别计算每一业务类别在过去3年中毛收入的平均值与该业务部门相应Beta因子的乘积再求和。高级计量法AMA采用内部模型估计损失程度和损失频率,计算卷积得出。操作风险经济资本=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基数×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调整系数;其中,K(t,i)-第t年第i月末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基数,K(t,0)-第t年初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基数,K(t,12)-第t年末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基数,∆K(t,i)-第t年第i月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基数增量(i=1,211),(t,i)GI-第t年前i月业务收入总和,nGI-第n年业务收入总和,α-比例系数,m-历史年限,一般设为3。2.3.2损失程度损失程度分布是指在损失事件出现后损失量的大小,服从正态分布,参数为损失的对数期望值和方差。2.3.3损失频率损失频率分布表示在特定时间区间(通常是一年)内,观察到损失出现的次数,服从泊松分布,也就是说损失在各个时间段均随机,并且在任意一个∆t的时间段内,损失出现的概率为λ∆t,在时间T有n个损失出现的概率为()!nTTenλλ−,参数λ为单位时间内损失出现的平均次数。将损失频率分布和损失程度分布结合后,计算得到整体的损失分布,计算过程可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通常假定损失程度与损失频率相互独立,进行多次抽样后,得出所考虑的损失类型的整体损失分布。

2.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为衍生风险,一般由其他风险引致,也可能由于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引发其他风险。衡量流动性风险的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以及其他市场流动性检测指标,包括买入卖出差价:p=卖出价-买入价,买入卖出差价比率:,平仓费用(正常市场条件下)=niii=11s2∑α,平仓费用(受压市场)=()niiii=112∑µ+λσα,iµ为买入卖出价差比率的均值,iσ为买入卖出价差比率的均值,λ定义了价差的置信区间。则经流动性调整的或()niiii=11a=a2VRVR+∑µ+λσα。

3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相互关系

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都是评价公司资本、风险、收益三者间关系的工具,计量和管理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可以实现对风险和损失的约束,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及利用,使资本达到最合适的持有水平,使风险与收益相制衡。巴塞尔协议要求投资银行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对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等风险控制指标范围有明确要求。这与经济资本对风险的覆盖较为类似,尤其是目前证券公司风控指标体系中的风险覆盖率指标,根据不用业务规模采用一定比例计算不同类型风险的风险资本准备,要求净资本覆盖风险的管理要求,与经济资本管理理念相匹配。

4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融合管理

经济资本在进行绩效评价时着重利用风险调整后收益率指标,即RAROC=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经济资本金=收入-费用-预期损失/经济资本金,在进行资源分配时着重各业务间风险收益的平衡,一般而言,对第i个业务部门所设定的资本金为totaliiExx∂∂,Etota为经济资本总量,ix为第i个业务部门的投资数量。监管资本管理时注重对资本金和各业务规模的控制,保证业务开展时任一时点风险控制指标均在监管标准范围内,即经过调整的资本金可以满足业务开展的风险和流动性需求。

5结语

将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融合管理,可以同时满足监管和经营发展需要,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证券公司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构建有效的管理架构,不断研究监管资本要求和经济资本度量方法,寻找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将两种管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在同一管理框架下,既满足监管的底线要求,也符合公司的发展实际,对风险、收益进行有效计量,对资本进行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约翰C.赫尔.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菲利普.乔瑞.金融风险管理师考试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徐玮.用经济资本理念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核心探究[J].中国市场,2020(04):40-41.

[4]陈建梁,彭文德.证监会国际组织关于证券公司监管资本框架的新发展[J].当代财经,2020(03):38-41.

资本范文篇10

我国“三农”发展滞后的原因在于农民剩余的非资本化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我认为我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原因在于农民剩余的非资本化。从我国历史上封建朝代的更替看,每当一个朝代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农民出现了“剩余”,统治阶级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奢靡浮华之风开始蔓延,农民剩余基本上被统治阶级无偿剥夺以供其挥霍,以至于农民难以扩大再生产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生产力水平呈现低下徘徊状态,导致封建社会在中国漫长而持久。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获得了土地,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恢复迅速,农民剩余开始出现,中国长期落后的农业迎来发展的好时机。然而,1953年开始的大规模工业化,国家感觉到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供给不足,于是就搞统购统销,但是高指标、强征购遭到农民的强烈反对。同时,征购要与众多农户直接打交道,成本很高,于是就学前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做法,催生了“”体制。购粮的成本确实减少了,任务也勉强完成了,但农民的剩余被剥夺殆尽,甚至农民的基本生活所需也被部分的剥夺,农民失去了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成为无源之水。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了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和农产品的分配自主权,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农业生产连续较大幅度的增长。然而,遗憾的是,国家并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思维中走出来,仅仅只是把解决农业问题放在第一位,考虑的仍是如何增加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问题,并没有把“三农”问题,即农民和农村的发展问题与农业的发展放在一起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考虑。以至于出现当粮食等农产品供给遇到问题时,就采取惠农政策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当粮食和农产品供给好转时,就改变了惠农政策现象。①所以,1984年、1990年、1996年我国农业三次空前大丰收后,都在第二年减产,重新陷入徘徊停滞的局面。1998年粮食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出现了持续5年的粮食产量下滑问题,直到2004年实行新一轮的惠农政策后,农业生产才又出现了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实践证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好农民的问题,否则,农业问题一时解决了,也还要反复。因此,我国“三农”发展滞后的问题,我认为还是农民剩余非资本化的问题。农民的发展资本即农民剩余被剥夺,成了城市发展的资本,而非自身发展的资本,这才是造成今天“三农”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现阶段影响农民剩余资本化的因素分析

我国自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农民剩余资本化程度有所提高,同时国家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可以说农村资本积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现阶段妨碍农民剩余资本化的因素依然存在,除了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不合理的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外,还有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农民资本化观念淡漠,非理性消费浪费严重。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收入提高较快,非农劳动时间增加,农民有了较多的剩余。但是,农民将剩余资本化的意识还很淡漠,思想观念落后,富裕以后奢侈性、炫耀性的攀比消费和低俗的文化消费浪费严重。目前,农村比较典型的消费攀比主要体现在重大节日和婚、丧、嫁、娶、建房等消费上。例如,在建房上,我们曾做过调查,其基本轨迹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到1986年之间,农村的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1990年的前后几年,砖瓦房换成了砖混结构的平房;2000年以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平房换楼房。农民将大量的剩余消耗或固化在不能增值的房屋上,极大地浪费了来之不易、赖以发展的剩余。第二,农民缺乏人力资本意识,投入积极性不高。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能力,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本是通过一般教育、专业教育和在职训练等获得,并凝结或体现为人的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存量。当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接受高中、大学教育个人成本的增加,不少农民子女选择了放弃高中或高等教育,如有人认为,“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就等于一个贫困家庭的‘判决书’”,“不上学等着穷,上大学立刻穷”。②这说明农民缺乏人力资本意识,不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家庭消费不同,农村教育、文化消费占的比重向来较低,农村整体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且有衍生代际继承的趋势,造成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人的素质落后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政府长期以来在农村教育方面投入缺口大、欠账多,造成农民人力资本匮乏,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后劲不足。第三,农村支持政策的非发展性,不利于农民剩余的资本化。我国经济已进入到以工辅农的发展阶段,近几年国家确实出台了不少支农政策,政策本身是好的,但在具体实施方面却存在许多不利于农民剩余资本化的现象。例如,种粮补贴实际执行中的按每个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平均分配,不利于种粮大户和农业的资本化经营。在农机购置补贴上,由于农村长期存在的攀比心理,出现农民不讲经济效益的过度购买,造成了小农机家家户户都购买,家家户户农机长期闲置的局面。在家电下乡中,由于监管不力,出现伪劣商品坑农事件;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缺水少电,出现了“电视碍事、冰箱变橱柜、洗衣机当米缸”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和相关政策出台的目的有关,要么没有考虑其对于农民、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要么纯粹是为了推销城市过剩的产品,来个“一卖了之”,变相剥夺了农民剩余,使农民剩余难以资本化。第四,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不利于农民剩余的资本化。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快速推进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政府实行长期的抑农益工的发展战略,形成了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在二元体制下,国家在公共投入和公共资源的利用上注重城市、忽视农村,农民很难获得平等的公共产品,导致了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发展的需要。由于农村基础设施非均衡性发展形成的短缺,造成了农民生产投资上的分散、粗放和低效;生活消费上难以实现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消费水平,形成人力资本。第五,户籍的城乡二元分割,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本化。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城市消费品短缺的年代对于保证城市供应,稳定社会秩序有一定帮助,但改革开放以来的坚持则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由于农民的根在农村,农民把进城打工看成副业,从而难以把家庭剩余的劳动力作为资本投入城市经济;由于户籍的限制,进城成本较高,农民在家庭出现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进行教育投入,变剩余劳动力为城市需要的人力资本。这也是我国近年来频频出现“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招工困难”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