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社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5:21:10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范文篇1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了解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影响;了解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产阶级的本性;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了解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收集、整理多种图文资料,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艰难性和曲折性,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通过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搜集,了解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学会历史地发展地系统地看问题的方法,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框的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第一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有两个内容,一是讲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一是讲述资本主义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本框题是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起始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历史的巨大进步"这一内容是教学重点。与封建制度相比,新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运用其国家政权的力量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措施,资本主义制度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明确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倒退的标准是什么。教师在讲述这一内容,可以采用比较法,举例法,将学生置身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生产力狂飙式的发展"这一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三次科技革命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数次大的飞跃,使资本主义创造了以往任何社会无法比拟的巨大财富,学习这一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因此它是教学法的重点。之所以将它确定为教学难点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生产力的飞跃是显性的,是有目共睹的,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进行的局部调整是隐性的,不易察觉的,因此在学生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有许多模糊认识,讲清这一点,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为后面学习"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一内容打下理论基础。对于这一内容的教法建议是运用探究式学习法,小组合作式学习法,搜集、整理大量丰富的图文、音像资料,列表了解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性会的影响。

第二框的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第二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主要讲述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一条看不见的锁链",讲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一是"剥削的秘密在哪里"讲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三是"惟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本框揭露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及其剥削的实质,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及巨大社会财富的创造,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的基础上的。

"一条看不见的锁链"是本框教学的重点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工人受雇佣受压迫的根源理解不清,导致对资本主义契约合同的错误认识,认为资本家雇佣工人是以契约或合同的形式进行的公平交易,不存在剥削,而工人受穷,资本家致富的根源是资本家的勤俭持家。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入手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教材的重点也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入手进行剖析的,突破这一重点可以采用讨论法,例举法。教师可以先请学生看书,日本制丝女工受雇全书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然后提问,(一)制丝女工的受雇全书反映了女工山形际与资本家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2)女工山形际在明治三十九年不与资本家签订这一合同,结果会怎样?(3)资本家与女工的合同内容,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分组讲座后,归纳出结论。"剥削的秘密在哪?quot;是本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理解剩余价值的概念,认清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是认清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根源,是揭露资本家剥削秘密的金钥匙。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剩余价值的含义,才能使他们真正懂得资本家对工人进行的剥削。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对初三学生来说,理解剩余价值这一要领有难度,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现实的困惑又多,讲解起来还是有难度,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可以采用比较法、分析归纳法,借助教材的例证,引导学ü阏说陌旆ń蟹治龉槟桑迸湟远嗝教逖菔?,形象地指出剩余价值的含义,从而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资产阶级的本性"是本框教学重点之二。在学生了解了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关系及剩余价值的涵义后,进一步揭露资本家的剥削本性又成为一个重点内容。首先从社会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有其特定的目的,而生产目的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无论开工厂,或是办企业都是为了赚钱发财。惟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从商品销售的角度看,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然关心商品销售的情况,什么商品赚钱,赚更多的钱,就生产什么,而且是拼命地生产?quot;哪怕是冒着绞首的危险";什么商品不赚钱,哪怕人民再需要也不会生产。为了追求最大限度地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榨取工人的血汗。从理论和实际上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走访解放前老工人的办法,采用事例分析,突破这一教学重点。

第三框的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第三框"资本主义发展的峰谷和去向"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社会化",讲述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二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讲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讲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资本主义社会范文篇2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景观之一是大众文化思潮的兴起和流行。所谓大众文化是同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亦即知识分子文化)相区别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两大潮流,二者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但是,当代的大众文化的势力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甚至有压倒精英文化的趋势。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播工具迅速普及,电视已进入每一个家庭,而网络的兴起更使得各种信息能得到更迅速更普遍的传播。这就使得普通大众有可能享受到原来只有少数的社会精英才能享受到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劳动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而工作时间却大大缩短,人们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去享受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

大众文化的出现,使文化不再仅仅是知识精英所独占的领域,而且也改变了传统文化那种突出的意识形态性质的宣传教育的职能,从而不再使文化成为远离市场、远离经济的曲高和寡的高雅领域。大众文化甚至还导致了文化工业的出现,使文化成为经济领域的一种产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工业,文化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人类能够象制造工业产品那样,规模化地生产出大众所需求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各种流行音乐、卡通片、电视连续剧充斥市场,供普通大众消费。资本家通过制造销售高技术的文化产品,从大众的文化消费中取得可观的利润,文化与资本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文化的资本化。

大众文化是一种流行文化。大众文化迎合人们的趣味和爱好,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因为众多人的追逐、相互模仿形成一时的风尚,成为时髦。流行文化是同商业性联系在一起的,出于追求利润的动力,文化制造商们为了迎合大众的趣味和爱好,不断迅速地制造出大众所欢迎的文化商品,推动着某种时尚的流行,从而形成了某种流行文化。流行音乐就是流行文化的典型表现。一般地说来流行音乐能够抓住大众尤其是年青人的情绪,引起他们的共鸣,而又通过现代先进的传媒而迅速传播,从而成为了流行文化,就象当代西方社会普遍流行的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那样。

大众文化的另一景观是追星文化。流行文化对大众,尤其对青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人们对某种时尚会形成一种疯狂的崇拜、追逐,从而产生了一批批的歌星、舞星、影星。追星文化的形成带有浓厚的商业主义的色彩,明星是大众文化的产物,也是商业炒作的结果,他们往往因为商业的需要而被制造出来。没有商业包装、没有传媒的炒作,就没有明星。明星本身就是知名度,明星就是金钱,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因此明星才会不断地被制造出来。在当代西方大众文化的每一个领域中都不能没有明星,从好莱坞的电影到百老汇的歌剧,从流行音乐到通俗小说,从电视传媒到各种各样的杂志刊物,到处都是明星的风采,明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在大众中形成狂热的追星族、发烧友,从衣着到举动,模仿明星的一举一动,从而使大众文化成为由明星和追星组成的浪漫的世界。

大众文化也是一种消闲文化。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流行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助长了人们消费、娱乐的心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剧烈的自由竞争中,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发财欲望的满足而不得不疲于奔命,人们的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在工作之余放松高度绷紧的神经。糜糜之音、浪漫故事给人以一种感官的心理刺激,一种肉体享受,大众文化是消闲性的、娱乐性的消费,而不再是一种审美的精神享受。

在大众文化中,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大大地弱化了,而其娱乐功能、消闲功能、商业功能却大大地强化了。通俗的大众文化对传统的精英文化构成了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的精英文化所具有的教化功能、宣传功能,也就是削弱了传统的精英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这是一种客观事实。但是正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诸多理论家所意识到的那样,特别是象法兰克福学派所作的批判性分析那样,大众文化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文化模式,具有操纵大众的思想和心理的作用,它缺乏批判和否定的向度,而是对当代社会的肯定性的文化。从表面上看,大众文化弱化了意识形态性质的宣传教化作用,但在实质上却堕落为维护现有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工具。当人们沉溺在当代流行的大众文化中,却丧失了个人的独立、自由的意识,丧失了批判的革命的意识,从而保证了现存统治的继续。

二网络文化

当达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网络不仅进入了社会经济领域,从而推动了生产、消费的经济活动的变革,而且网络也已进入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使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化的时代。网络文化的兴起,再一次体现出科学技术对人类文化活动的巨大影响,科学技术的变革不仅能引起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而且也带来了作为精神活动的文化生活的巨大变革。

网络文化具有共时性的特点。网络的出现引发了文化载体及其传播方式的革命,使文化信息能在同一时间得以迅速的传播,打破传统文化载体及其传播方式所具有的时差性。传统的文化传播,或者是口头传述的表达方式,或者是文字印刷的书刊表达方式,其传播速度慢,传播速度有限。网络却能够以最快速的方式将声音、文字、图形、色彩、数字熔为一体,并以最快的形式同时传播出去,它使得文化产品不必经过出版社、印刷厂、书店而迟迟被读者所接受,进入网络的人们能够同时接受某种文化信息、参与某种文化活动。

网络文化又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网络文化不仅打破了传统文化载体及其传播方式的时差性,而且也克服了其地域的局限性,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网上作品的传播,能够迅速到达其它地域,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而进入别的地区和国家,为其它地区和国家的人所接受。网络时代是个地球村的时代,网络经济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网络文化使全球性文化成为可能。网络文化打破了旧有的时差性、地域性,开创出一个共享性、开放性的文化世界。在网络世界中,人们文化交流的距离缩短了,文化交流的界限淡化了,甚至能进行超国界、超时空的文化对话、讨论和交流。

与传统文化相比,网络文化有了一种更新的文化存在和文化活动的方式。由于网络文化的载体及其存在方式的深刻变化,它超越了传统文化的那种纯语言化的存在方式,具有超文字、超语言化的特点。网络文化不仅具有语言、文字表达方式,而且有图象、色彩、数据、声音,甚至是气味的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表达交流方式,使人们有着全新的文化感受,调动起人类的各种感受器官的活动,甚至能营造出虚拟化、数字化的时空,使人的思维、想象力能够更自由的展开。就象普遍流行的电子游戏机那样,让人置于一个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无法感受到的梦幻世界中,使人入迷,甚至于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在网络文化中,人们的文化活动、文化消费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欣赏,而是融视、听、读、想象于一体的,具有了动态性、全景性、逼真性的特点。

网络文化的出现进一步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在传统文化中,文化的创作者和文化的消费者是相互分离的,作家、画家、音乐家等艺术家创造出作品,而读者、观众是被动地接受作品。网络文化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原先作为被动的文化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同创作者交流,创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在创作过程中直接接受读者的各种意见和观点,从而使文化创作变为创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参与,这样的文化过程是参与式的、交互式的互动过程,从而展现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活动方式。

值得指出的是,网络文化的出现进一步推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的潮流。网络文化为大众的直接参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作品,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自己的网页直接与他人交流、讨论,而无需经过编辑的筛选,也没有权威的限制,而能自由地在网上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文化的创作就不仅仅是个别专家、艺术家所垄断的专利、特权,人人都有参与网上的文化创作的机会和自由,在这一点上就跨越了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鸿沟。通过网络的广泛参与,网络文化不再是供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所独享的雅文化,而是大众共同参与的通俗文化。

三后现代文化

后现代文化是后工业社会文化,也有人称其为晚期发达资本主义文化或后资本主义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59年美国著名的社会科学家丹尼尔·贝尔第一次用“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Society)来表示这个新型的工业化社会。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出现了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的趋势,诞生了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开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国,70年代盛行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至今仍风靡整个西方社会,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之一。后现代主义的潮流不仅影响到当代的哲学、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领域,也影响到当代的小说、诗歌、戏剧、音乐、美术等文艺领域,甚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后现代文化是反抗性的文化。后现代主义潮流是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反抗,是对现代性的反抗。自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形成了占主流地位的资本主义传统的价值体系,确立起了“现代性”的文化霸权地位。后现代文化则表现为对这种传统文化的抗争,是对资本主义正统文化的超越和对抗,以其独特的文化形式来反抗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来动摇主流文化的统治地位。后现代文化的精神与旧有的稳定、秩序无缘,而充满了反抗的意识。美国60年代所兴起的“跨掉的一代”,那种放荡、服毒、酗酒、颓废的极端生活方式,已是后现代文化的初露端倪。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中,也处处体现着这种反抗精神、否定意识。而在后现代主义的那些理论家、如福柯、利奥塔、德里达等人的理论中,也时时处处都使人感受到其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否定,对旧有的文化霸权的反抗。

后现代文化又是一种解构性的文化。与后现代文化所具有的反抗性的特点相一致,后现代文化具有解构性的特点,对旧的文化的否定、反抗,同时也就意味着对旧的文化的破坏、解构。在后现代主义的眼里,世界被解构为支离破碎的一幅画面。传统文化中讲究的是完整的故事和主题,而在后现代文化看起来一切只是片断、零碎的,放弃了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整体构想,无情的将其瓦解、解构。后现代主义用解构的方法去重估过去的一切价值,现代文化所追求的“绝对的”、“永恒的”、“本质的”东西,在后现代文化中已经瓦解,已经不复存在。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切绝对的普遍化的价值标准,所有的价值标准,甚至所有的崇高理想只是语言的游戏,都需要将其打碎、解构,也无需去重建新的价值标准、崇高理想。后现代文化的这种解构性的特点,表明它是批判性的而非建设性的。

后现代文化是多元性的文化。后现代主义倡导多样性、差异性、个体性,而否定一元性的、统一性的、一致性的存在。从近代的启蒙文化开始,现代科学努力寻求统一性、普遍性的知识,探索普遍性的真理,统一性、普遍性成为解释世界的有效性的标准,是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根据。只有普遍的统一的东西,就象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那样方能对世界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对统一性、普遍性的原则的追求是现代的科学、哲学、文学等各类知识的目标。后现代文化对统一性、普遍性、一致性的存在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以片断性、差异性、个体性来取代统一性、普遍性、一致性,以多样性取代一元性。后现代主义认为,追求统一性、一致性、普遍性只会导致专制主义,甚至融入恐怖主义。世界本来就是无中心的、多元的、差异性的存在,不存在唯一的标准,应该尊重的是不同的个体、差异的存在。

后现代文化是相对性的文化。后现代文化反对绝对化的统一的普遍的价值标准,因此走向了什么都行的相对主义。任何个体、差异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无须区别高雅与通俗、崇高与卑俗、精英与大众,甚至无须区别艺术和生活。在后现代主义的眼光里,文化本身就是游戏性的,调侃性的,什么样都行,无需自命清高,也无需孤芳自赏,于是艺术可以通俗化,文化可以世俗化,它们都只是人生的游戏,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和价值。

后现代文化着力表现后工业社会的超传统、超现代的样式,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荒谬的世界,不要任何秩序、统一、一致的东西,而剩下不确定性、零散性、或然性、随意性、无序性、暂时性、相对性,不要任何中心,不要任何界限,不要任何价值,这就深深地陷入了非理性主义。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课题组.国际文化思潮评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陶东风,金之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1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资本主义社会范文篇3

一资本性

资本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名”下之“实”。马克思认为,艺术生产“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①,它作为生产劳动也就是生产资本或同资本直接交换的劳动。这种形式规定实则是一种历史规定,是艺术生产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把这一历史规定概括为“资本性”,其意在于指出,资本主义艺术生产总是把服膺于资本的生产或增殖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和最高追求。

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最高追求是资本的增殖。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这种生产的产品和结果,“是为资本创造剩余价值”,“是发财致富,是价值的增殖,是价值的增大,因而是保存原有价值并创造剩余价值”②。可以说,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或私人占有的资本生产的历史性本质。同时,普遍商品化则是实践这种生产方式的根本途径。商品生产是一种古老的生产形态,在现代世界,资本一方面把古老的商品生产提升到了新的最高历史形态,另一方面它又使商品生产彻底服务于资本的生产,不仅把传统的农业“变成仅仅是一个工业部门,完全由资本支配”③,而且使那些“为本身消费进行生产而产品不是商品的那种工业”“逐渐消失”,或变成商品生产,甚至像德行、爱情、信仰、知识和良心等最后也成了买卖对象。商品化生产有效地实践了资本生产的根本目的和最高追求,但它同时使现代社会产生了普遍的异化和拜物主义。

艺术商品化不是艺术生产的欲求,但在这种历史情境下,“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全体牧师、医生、律师等,从而宗教、法学等,都只是根据他们的商业价值来估价了”④。“演员的劳动对剧院老板来说是生产的”;作家“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他才是生产的”;演员“对自己的企业主说来,是生产工人”⑤等,就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着的现实。于是,艺术生产服膺于资本的生产,成为商品化生产,这不是艺术对历史的选择,而是历史对它的选择。

艺术步入商品化生产,就是在服膺于资本的生产与增殖,也就意味着它改变了古代社会“毕竟还是把人看作生产底目的”的价值选择,而服膺于“把生产看成人底目的,又把财富看成生产底目的”⑥的价值选择,这同“一定社会形态下自由的精神生产”,同确证人的类本质的艺术活动无疑是相悖的、“相敌对”的,这是资本主义艺术生产的内在矛盾,而商品化不过是外在表征。

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资本生产并非一无是处。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看,也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仅从恶的方面来理解资本或资本生产的观念,否则,不仅无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生产,也无法正确面对我国市场经济中资本运作的现实。马克思曾历史地评价过资本的进步作用,他说“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⑦。另外,资本还有着巨大的整合力量,可以将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组织在一起,使社会生产从传统的自然经济中彻底摆脱出来,成为真正社会化的合力生产,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加快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由此带给艺术生产的积极意义是多重的。第一,为现代的艺术生产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力要素。当资本生产将工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科学等整合进物质生产的同时,它也将这些现代性因素整合进了艺术生产,因而推进了新形态的艺术的创造和生产,具体如摄影、电影、电视艺术的生产等;第二,推进了现代艺术生产的社会化进程。相对于传统的艺术生产的个体性特征,现代艺术生产越来越趋向于以个体创作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性特征,而能将这种艺术生产组织起来的客观力量只能是资本。第三,资本生产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以更高的生产力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自由时间,从而保证了社会有更多的人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从事艺术生产。因此,可以说“资本创造文化”⑧。

二世界性

艺术或艺术生产的世界性是一个涵盖着历史的和逻辑的双重涵义的概念。从历史看,它是相对于前资本主义的艺术或艺术生产来说的,因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方向,并且至今还在发生着一些现代性的变化;从逻辑看,它是相对于地方的和民族的艺术或艺术生产来说的,因而同地方的和民族的艺术或艺术生产之间可能存在着矛盾、消解、包容、超越等各种复杂关系。

这种世界性与资本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是以“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的历史为前提的。这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⑨,其转变的中介是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即历史通过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这两个中介环节转变为世界历史,其链条关系为历史-世界市场-世界交往-世界历史”,其转变的动力则是资本的生产和积累。“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⑩。资产阶级正是凭借着对资本的世界主义性质的历史性敏感和占有性欲望,挖掉了古老的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使市场成为了世界市场,交往成为了世界交往,历史成为了世界历史。对于资本主义来说,世界性就是资本世界化或世界资本化。如今距离马克思的时代已经100多年了,但世界资本化或资本世界化的历史内容并没有改变,“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成了现代世界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至尊”存在。

因此,资本主义艺术生产,已经历史地包含在资本世界化,包含在资本支配下的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之中。也正因此,在真正的现代意义上,艺术生产是从文化贸易的方式开始走向世界的,如马克思讲到“法国出口舞蹈教员、厨师等等,德国出口学校教师。当然,随着舞蹈教员和学校教师的出口,也出口了他们的收入,可是舞鞋和书本的出口,却给国家提供了一笔补偿它们的价值。”11这就是艺术或艺术生产的世界性按照《共产党宣言》中的分析,艺术或艺术生产的世界性起码有四个表征。其一,艺术生产的民族性或地方性。物质生产的世界性会挖掉“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消灭“古老的民族工业”,但艺术生产的世界性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立足于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基础之上。其二,艺术

生产的超越性。艺术生产的世界性虽立足于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基础,但它已经“不可能”是纯粹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生产了。资本的世界主义性质在这里将再次显示它的整合力量,将来自于世界的各种自然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组织为一种合力生产,并将世界确定为它的消费市场,如好莱坞的生产就是如此。同时,这类世界化的艺术生产的也会在艺术观念和艺术内容方面要求超越“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其三,对他者消费的依赖性。世界性在超越了民族和地方的局限性的同时,也强化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依赖性,在当代世界闭关自守求发展本身就是落后。世界化的艺术生产没有他者的消费市场,就无法存在,更谈不上发展。其四,艺术的共享性。《宣言》中说“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它既包括通过世界市场完成的现代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也包括通过世界交往实现的各民族艺术的现代传播与接受。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世界文学”不是文学,而是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学相遇而成的场所或平台,艺术生产的世界性也就是要生产出可以呈现在这个世界性的场所中或平台上的艺术。三意识形态性

“意识形态”的思想或理论作为一种学说,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在历史上,最早把艺术同国家政治意识联系在一起是柏拉图。他从按照他的理念论设计的理想国出发,提出“除掉颂神的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以外,不准一切诗歌闯入国境”12。这可以看作是艺术的意识形态性的观念滥殇,此后历史中的艺术观念大体没有超出柏拉图的思想,形成的基本观念就是地域性政治的或宗教的工具论。这种工具论对艺术的理解是简单化的,要求是强制性的。马克思说:“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13资本主义艺术生产的意识形态性质随着这种历史的变动,远比工具论复杂,有着变动不居的历史内容和表现形态。从历史上看,可以概括为三种基本形态。

其一,思想启蒙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从旧的生产关系中产生以后,直到18世纪启蒙主义时期,一方面由于资本生产还没有成为普遍的社会生产方式,也没有完全支配社会的精神生产,另一方面“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多少有一些联系”,这个阶段的艺术生产,以至整个的精神生产作为意识形态的生产,从表现形态上看,还没有成为完全的资本生产,从历史内容上看,其利益被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其思想被“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4,总体上表现了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和非现实的理想性,对扫除封建残余,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些空想社会主义文学或称资产阶级的“乌托邦”文学,大体上也属于这一范畴。其二,阶级或政治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彻底分离”15,原始积累就是这种分离的历史过程,18世纪后半叶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加剧了这种分离,由此产生了有产者和无产者,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结构,因而也改变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历史地位,如《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阶级的武器,包括意识形态的武器,现在反转来“却对准了资产阶级自己”,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就包含着这种倾向。因此,资本主义艺术生产的意识形态的历史内容,由所谓的代表“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的倾向性意识,转而成为世界主义的以资产者针对无产者的倾向性意识。马克思对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的批判,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诗歌如卡尔?倍克的《穷人之歌》的批判,针对的主要是资产阶级艺术生产的这种倾向性意识,包括交织于其中但在实质上已经转化或正在转化为这种倾向性意识的乌托邦意识。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与实践,历史地威胁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资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进入了世界历史的新形态,成了两大世界陈营的矛盾冲突。1946年凯南第一次提出“和平演变”构想,1947年,“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出台,在全球范围内对“极权主义国家”发动一场意识形态“冷战”。这使得资本主义的艺术或艺术生产有了更加强烈自觉的意识形态性质,冷战结束后,一些人提出“意识形态终结论”,在艺术领域也有人提出了艺术“去意识形态化”,针对的也正是这种阶级或政治的意识形态性质。

其三,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这是一种远比思想启蒙的意识形态、阶级和政治的意识形态更为复杂的文化现象。美国前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博士在他的《大棋局》中,立足于大国霸权策略的立场,分析了“文化统治”在历史上的大国如罗马、中国、成吉思汗等的统治中的得失后,描述了现代世界的美国霸权形象。16这种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与思想启蒙的意识形态、与阶级和政治的意识形态,都是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一性”认可,但其表现形态和历史内容及其结果却要复杂得多。

从表现形态看,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权力文化、权力意识。其突出表征就是凭借资本占有和操持着超强的现代文化生产和传播力量,因而有着无限制的话语支配权力,这再一次把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分离,把说者与听者分开,从而加剧着先以欧洲继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边缘化。

从历史内容看,它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和入侵,也就是说,它是以来自资本主义世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秩序、行为标准,消解和同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弱势民族国家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共产党宣言》中曾说到,资本主义“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7。如果说资产阶级早期是凭借资本掠夺和殖民扩张制造了这种“从属”,那么现在则是凭借经济和科技支撑的文化霸权在延续和强化这种“从属”。有人以同质化的历史性为制造这种“从属”开脱辩解,实则就是否定了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属性。同质化,按照历史的世界化和现代化进程,它的目标是人类的生活质量和人性发展的同质,不是同形同态,因此它并不是消解和泯灭地方的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然而,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引发的恰恰是与此相悖。

注释:

①②⑤1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第四卷)》(第一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2页、第430页、第15页、第432页、第165页、第149页、第443页、第158页。

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25页。

④马克思:《工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659页。

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刘潇然译,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04页。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人民出版社,第925—926页。

⑧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第217页。

⑨1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页、第54页。

⑩马克思:《欧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65页。

1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见《朱光潜全集》第十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4—77页。

131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第276-277页。

资本主义社会范文篇4

第五框题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教材分析

讲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的进步性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讲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的进步作用。首先,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宣告了新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诞生,使人类进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其政权力量,无论从政治上或经济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第二层次:"生产力狂飙式的发展"。简要地介绍了资本主义历史上先后爆发的三次科学技术的革命,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狂飘式的发展。

首先,讲第一次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被称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是2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的对资体主义性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仅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为的第一次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还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其次,讲第二次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是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由于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开始取代蒸汽动力为主要能源J从此,xi类由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同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带动下,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并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最后,讲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本次科技革命发生在20世钮40年代,;是以电子计算机、原予能和空间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使生产劳动从7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i并使发达资本j主义国家进入了一个持续20多年的发展时期,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它表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了解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时间、标志及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式学习或小组合作式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运用图片及所给资料分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史实资料,展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发展,进而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从小学科学、爱科学,做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标准

1、教学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意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特点。

2、基本要求

识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

理解:概述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2、生产力狂飙式的发展

教学难点

1、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影响。

2、生产力狂飙式的发展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图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达到共识,即:商品经济的发展,猛烈冲击着摇摇欲坠的封建殿堂,为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内容的学习。

讲解新课

第二节资本主义社会(板书)

一、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板书)

1、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板书)

提问:封建社会后期,早期发展起来的资本家,在经济上较为富有,但是在政治上的地位如何?政权始终在谁的手中?(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并迅速发展起来。可是在封建政权的统治下,资本主义经济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是相当困难的。封建政权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推翻封建政权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新兴资产阶级通过不断斗争的方式,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从此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资产阶级革命(板书)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标志着欧洲从旧的封建时代开始进入新的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把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推到了一个新阶段。

2)通过反封建斗争所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国家,运用其国家政权的力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P20措施)

①在政治上,取消了封建专制制度,废除了封建贵族的许多特权,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规定了公民在法律上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权利。②在经济上,取消了国内关卡,实行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允许工商业自由活动,并没收国王及封建贵族的土地,把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3)与封建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适应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预习题:

阅读p20正文段及p20-21小字材料,思考:(1)第一次科技革命又称什么革命?它产生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它对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什么影响?(2)p20"想一想"(3)p21"名言"。名言中的"不到一百年"是指哪段时期?本名言说明了什么?名言反映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这事件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

2、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板书)

1)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板书)

①含义:第一次科技革命,统称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②发生时间: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

③标志: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瓦特改进蒸汽机

④工业革命的影响(意义):

△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飙式的发展,

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提问:请同学们列举家里有哪些电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今天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器,你

知道电力出现在什么时候吗?这要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

预习题:

阅读p21-22正文段及小字材料,思考:(1)第二次科技革命又称什么革命?它产生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它对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什么影响?(2)p22"想一想"(3)p22两段小字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它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

2)第二次科技革命(板书)

①时间:19世纪最后几十年,世界又出现于一个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新高潮,这次科技革命为第二次科技革命。

②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③影响:

△对生产力的影响: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开始取代蒸汽动力成为主要能源,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

讲述或看投影:美孚石油公司发迹史

提问:美孚石油公司的创始人是谁,他是怎样发迹的?它的出现说明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师生总结:美孚石油公司的创始人是洛克菲勒,他从一个普通的记帐员,与人合伙办炼油厂,通过十几年不断地兼并、吞并中小企业,把美国石油生产的90%都集中在自己手中,成为美国有重大影响的垄断组织。它的出现说明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也叫帝国主义阶段,这是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的变化。

预习题:

阅读p22-23正文段及小字材料,思考:(1)第三次科技革命又称什么革命?它产生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它对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什么影响?(2)p23小字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它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3)三次科技革命共同说明了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3)第三次科技革命(也称新科技革命)(板书)

①时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

时间内容意义

1945-1955(第一个10年)原子能的利用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代

1955-1965(第二个10年)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的进军

1965-1975(第三个10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

1975-1985(第四个10年)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揭开了扩展人脑能力的新篇章

1985-1995(第五个10年)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

巩固题:以下面的发明为例,谈谈它们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改善?

电子计算机—网上购物、查资料、聊天等;原子能—发电;气象卫星—天气预报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对生产力影响:新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劳动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工具的更新也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极大地扩大,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是指科技所起的第一位变革的作用,以及科技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科技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以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出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提问:它出现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师生总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在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它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来临。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为标志的。

出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若干

提问:这些重大成果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带来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师生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使生产工具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使劳动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极大地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高。这一切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巩固总结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19世纪最后几十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

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

对生产力的影响:(1)使生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飙式的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2)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开始取代蒸汽动力成为主要能源,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3)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使生产劳动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工具的更新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极大地扩大,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资本主义社会范文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一切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搞“一大、二公、三纯”的计划经济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过去计划经济的问题,是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一切按照客观规律办。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并不是普遍贫穷,贫穷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不是落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是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正是基于此,为了解决计划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呼之欲出。在当时提出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难题。计划经济是不是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就是资本主义?邓小平深入的分析了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并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全社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都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邓小平作为提出中国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曾经在南方谈话中明确的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手段,两者没有制度属性”这一精辟论述,为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赋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这样就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相互区别。邓小平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即“中国特色”:

1、在所有制结构当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应占社会的主体地位。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成了鲜明的不同。

2、在分配关系当中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相对应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的方针。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因此在分配关系上实行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分配的方针。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我们都可以利用,我们都可以拿来为我们国家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在深刻理解和领悟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判断改革利弊得失的标准。社会主义最终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三个有利于”标准也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性质就决定了,一切为资本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与资产阶级的相对富有形成鲜明的对比,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两级分化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无法解决的难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经验分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说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这是从社会制度上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期准备阶段,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是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能通过革命的形式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变革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形式,改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组织保障上更加注重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一种手段,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缺陷,这就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调节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只有这样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才能起决定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稳定。其次,市场调节资源分配关系,不是说全部资源都需要市场调节,有些资源关乎国计民生的就不能由市场进行调节,否则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就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规范,整顿不合理的市场秩序,倡导公平、公正的市场行为。政府面对市场同样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否则政府的公信力会受到损失。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就是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赵振华.《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N].光明日报,2014-03-26.

资本主义社会范文篇6

论文摘要:现代性批判理论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种范式:其一是侧重于形而上学的意识哲学批判,对于这种现代性批判范式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其对立面则是深入社会存在的层面根本性地解决现代性问题,揭示资本的形而上学奥秘,这种批判范式我们称之为“资本现代性批判”,这正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路。它又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对资本改变了社会存在形式以及人们的生存方式的批判;其二则是资本对意识形态的中介与干预的批判,表现为对拜物教的批判。

现代性批判理论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种范式:其一是侧重于形而上学的意识哲学批判,热衷于探讨理性、进步、自由、主体性、自反性和个人主义等主题,而把关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商品、资本等完全规制为经济学、社会学等具体科学的范畴,对此避而不谈,企图从观念和词句的层面来批判现代性,对于这种现代性批判范式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其对立面则是深入社会存在的层面根本性地解决现代性问题,揭示资本的形而上学奥秘,对于这种批判范式我们称之为“资本现代性批判”,这就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路。

关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批判范式,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是“黑格尔开创了现代性的话语。他首先提出了现代性自我批判和自我确证的问题,创立了启蒙辩证法原则,而有了这个原则,现代性的自我确证问题就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他把历史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同时把永恒与短暂、永恒与现实等联系起来,进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了哲学的特征。”哈贝马斯切中了现代性哲学话语的社会存在的历史经验,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或者说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在黑格尔时代成为一种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一切社会存在、一切学说都必然受到其深刻影响。然而,哈贝马斯并没有意识到黑格尔哲学背后的社会存在的根源,沿着黑格尔开创的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批判的理路走去,企图开辟一条走出意识哲学或日主体哲学的另一路径,即所谓交往理性道路。并且还对马克思哲学做了严重的误读,这个误读也导致其陷入意识哲学的泥潭中还要对现代性做出自以为高明的批判。因为他不懂得,“人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不知道要对现代性做出有高度的批判就要深入社会存在的内部,而只停留在表面做词句对词句、观念对观念的批判。

在现代性哲学话语范式的现代性批判家们看来,现代性的危机就是启蒙精神的危机,就是以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宏大叙事的危机。认为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联盟构成了解放和革命的宏大叙事和强制性的同一化逻辑,认为它是现实历史暴政和专制的内在根源。而另外一些人认为,不是理性本身出错了,而是理性和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和合理的发展,其现实的“异化”形态需要更正。而后现代主义者则是猛烈批判现代性的“元叙事”,即解放的叙事和启蒙的叙事(利奥塔);质疑本质主义的立场、提倡“新感性”原则,认为事物的意义就在表层,不存在什么深层意义(桑格塔);要求将绝对的变换为相对,把一元变换为多元,把自由、平等、解放等现代性诉求从过去宏观的普遍主义变换为微观的个体追求。在我们看来,这些现代性批判都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的青年黑格尔式的批判。所以,“在当前的语境中,‘现代性’这个令人困惑的术语,恰恰是作为对于某种缺失的遮盖而被运用着,这种缺失指的是在社会主义丧失了人们的信任之后,不存在任何伟大的集体性的社会理想或目的。因为资本主义本身是没有社会目的的。宣扬现代性一词,以取代‘资本主义’,使政客、政府与政治科学家们得以混淆是非,面对如此可怕的缺失而依然可以蒙混过关”。也就是说,这种现代性批判话语遮蔽了资本作为现实历史的存在论意义,忽视了现代性意识形态同资本主义现实的勾连。

由于现代性作为现代世界之本质的根据,包含两个基本支柱,即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且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勾连和共谋关系。所以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从一开始就是、并且始终是一种双重批判,这一批判深入到资本的本质和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中。易言之,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就是包含了现代形而上学(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的批判,而且只有深入到资本批判的维度才能对现代性做出彻底的批判。因为在马克斯看来,深入理解现代性就要深入到现代社会当中,而在社会生活当中又有一个主导的因素:“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以获取最大利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利”。所以资本就是这种特殊的以太,它贯穿于社会存在的方方面面,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存在面貌、人们基本的意识形态,而且改变了与人类历史本质相关的自然形态。为了揭示资本的种魔力,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商品人手,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公务员之家

商品乍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微不足道的东西,但是对它的分析表明它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东西,充满着形而上学的精妙和神学的细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事物都以颠倒的形式出现。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关系要简单和明晰得多,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却被“神秘化”、被“魔术和巫术”所包围,实际上,这是由于商品的完美形态一货币,它掩藏了个人劳动的社会属性和个体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得那些关系成为实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直接展示给世人。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两重性的揭示洞察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所在,开启了“资本现代性批一判”之先河。

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大致可以区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对资本来到人间之后改变了社会存在形式以及人们的生存方式的批判;其二则是批判资本对意识形态的中介与干预,表现为对拜物教的批判。

在社会关系方面,资产阶级“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的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将人们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那种天然的锁链中解放出来,这相对于前现代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对人们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们才有可能形成普遍的全面的交往,以及形成多方面的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资本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资本的本性就是攫取剩余价值,因此只要是有利所图的地方就有资本的身影,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和贪婪性,它开创了世界历史:“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的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资本把整个世界都视为自己追逐剩余价值的乐园,而且也通过自身的先发优势,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残酷的剥削与掠夺。它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如同势不可挡的风暴不仅使整个世界屈服于自己,并且改变了生存于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意识形态面貌。马克思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意识形态可概括为“拜物教”,而且还将其做了科学的区分:即“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关于“拜物教”的形成,马克思指出它不是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关于货币拜物教,马克思认为它同商品拜物教具有同样的性质,指出“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唯一的价值,是一切财富的代表,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金钱世界,一切东西,不论是不是商品,都可以变成货币。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连圣徒的遗骨也不能抗拒这种炼金术,更不用说那些人间交易范围之外的不那么粗陋的圣物了。在货币的层面上,拜物教的程度加剧了。如果说当商品的交换价值还是通过与另一种物品的关系表现出来时,人们还有可能发现其中隐藏着某种社会关系,那么在普遍采取货币进行交换的阶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已变得无影无踪了。货币遮蔽了现象背后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一切,而人与人在交换劳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神秘性现在成了不解之谜。不仅商品和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以神话的形式出现,资本本身就是一种神话,当它不是出现在生产中或者作为商业资本出现在流通过程中时,它还不是完全的资本。但当资本作为生息资本或者货币资本出现时,它就表现为完全的资本,它在一定的时期内就能提供一定的利润,在这里,它就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和神秘莫测了。也就是说,当资本作为生息资本能够自动带来利润时,拜物教就达到了其顶峰状态。

为了给资本去掉这层神秘的面纱,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指出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而不是劳动的全部报酬,由于工人一无所有,迫于生计,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市场上工人与资本家进行着劳动力和货币的等价交换,把劳动力的使用权让渡给了资本家。剩余价值的秘密就在于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使用过程。资本就像吸血鬼一样,它要通过不断地吸附活劳动,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力变得旺盛。资本的增值源于工人的劳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关系完全被资本所遮蔽,实际上是工人的劳动养活了资本家,而现象却表现为资本家发给工人工资养活工人。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的批判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出资本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对资本的批判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就是对“现代性的资本主义形态”的批判。

资本主义社会范文篇7

论文摘要:现代性批判理论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种范式:其一是侧重于形而上学的意识哲学批判,对于这种现代性批判范式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其对立面则是深入社会存在的层面根本性地解决现代性问题,揭示资本的形而上学奥秘,这种批判范式我们称之为“资本现代性批判”,这正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路。它又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对资本改变了社会存在形式以及人们的生存方式的批判;其二则是资本对意识形态的中介与干预的批判,表现为对拜物教的批判。

现代性批判理论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种范式:其一是侧重于形而上学的意识哲学批判,热衷于探讨理性、进步、自由、主体性、自反性和个人主义等主题,而把关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商品、资本等完全规制为经济学、社会学等具体科学的范畴,对此避而不谈,企图从观念和词句的层面来批判现代性,对于这种现代性批判范式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其对立面则是深入社会存在的层面根本性地解决现代性问题,揭示资本的形而上学奥秘,对于这种批判范式我们称之为“资本现代性批判”,这就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路。

关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批判范式,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是“黑格尔开创了现代性的话语。他首先提出了现代性自我批判和自我确证的问题,创立了启蒙辩证法原则,而有了这个原则,现代性的自我确证问题就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他把历史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同时把永恒与短暂、永恒与现实等联系起来,进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了哲学的特征。”哈贝马斯切中了现代性哲学话语的社会存在的历史经验,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或者说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在黑格尔时代成为一种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一切社会存在、一切学说都必然受到其深刻影响。然而,哈贝马斯并没有意识到黑格尔哲学背后的社会存在的根源,沿着黑格尔开创的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批判的理路走去,企图开辟一条走出意识哲学或日主体哲学的另一路径,即所谓交往理性道路。并且还对马克思哲学做了严重的误读,这个误读也导致其陷入意识哲学的泥潭中还要对现代性做出自以为高明的批判。因为他不懂得,“人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不知道要对现代性做出有高度的批判就要深入社会存在的内部,而只停留在表面做词句对词句、观念对观念的批判。

在现代性哲学话语范式的现代性批判家们看来,现代性的危机就是启蒙精神的危机,就是以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宏大叙事的危机。认为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联盟构成了解放和革命的宏大叙事和强制性的同一化逻辑,认为它是现实历史暴政和专制的内在根源。而另外一些人认为,不是理性本身出错了,而是理性和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和合理的发展,其现实的“异化”形态需要更正。而后现代主义者则是猛烈批判现代性的“元叙事”,即解放的叙事和启蒙的叙事(利奥塔);质疑本质主义的立场、提倡“新感性”原则,认为事物的意义就在表层,不存在什么深层意义(桑格塔);要求将绝对的变换为相对,把一元变换为多元,把自由、平等、解放等现代性诉求从过去宏观的普遍主义变换为微观的个体追求。在我们看来,这些现代性批判都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的青年黑格尔式的批判。所以,“在当前的语境中,‘现代性’这个令人困惑的术语,恰恰是作为对于某种缺失的遮盖而被运用着,这种缺失指的是在社会主义丧失了人们的信任之后,不存在任何伟大的集体性的社会理想或目的。因为资本主义本身是没有社会目的的。宣扬现代性一词,以取代‘资本主义’,使政客、政府与政治科学家们得以混淆是非,面对如此可怕的缺失而依然可以蒙混过关”。也就是说,这种现代性批判话语遮蔽了资本作为现实历史的存在论意义,忽视了现代性意识形态同资本主义现实的勾连。

由于现代性作为现代世界之本质的根据,包含两个基本支柱,即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且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勾连和共谋关系。所以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从一开始就是、并且始终是一种双重批判,这一批判深入到资本的本质和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中。易言之,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就是包含了现代形而上学(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的批判,而且只有深入到资本批判的维度才能对现代性做出彻底的批判。因为在马克斯看来,深入理解现代性就要深入到现代社会当中,而在社会生活当中又有一个主导的因素:“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以获取最大利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利”。所以资本就是这种特殊的以太,它贯穿于社会存在的方方面面,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存在面貌、人们基本的意识形态,而且改变了与人类历史本质相关的自然形态。为了揭示资本的种魔力,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商品人手,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商品乍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微不足道的东西,但是对它的分析表明它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东西,充满着形而上学的精妙和神学的细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事物都以颠倒的形式出现。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关系要简单和明晰得多,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却被“神秘化”、被“魔术和巫术”所包围,实际上,这是由于商品的完美形态一货币,它掩藏了个人劳动的社会属性和个体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得那些关系成为实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直接展示给世人。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两重性的揭示洞察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所在,开启了“资本现代性批一判”之先河。

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大致可以区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对资本来到人间之后改变了社会存在形式以及人们的生存方式的批判;其二则是批判资本对意识形态的中介与干预,表现为对拜物教的批判。

在社会关系方面,资产阶级“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的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将人们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那种天然的锁链中解放出来,这相对于前现代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对人们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们才有可能形成普遍的全面的交往,以及形成多方面的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资本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资本的本性就是攫取剩余价值,因此只要是有利所图的地方就有资本的身影,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和贪婪性,它开创了世界历史:“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的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资本把整个世界都视为自己追逐剩余价值的乐园,而且也通过自身的先发优势,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残酷的剥削与掠夺。它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如同势不可挡的风暴不仅使整个世界屈服于自己,并且改变了生存于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意识形态面貌。马克思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意识形态可概括为“拜物教”,而且还将其做了科学的区分:即“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关于“拜物教”的形成,马克思指出它不是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关于货币拜物教,马克思认为它同商品拜物教具有同样的性质,指出“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唯一的价值,是一切财富的代表,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金钱世界,一切东西,不论是不是商品,都可以变成货币。一切东西都可以买卖。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连圣徒的遗骨也不能抗拒这种炼金术,更不用说那些人间交易范围之外的不那么粗陋的圣物了。在货币的层面上,拜物教的程度加剧了。如果说当商品的交换价值还是通过与另一种物品的关系表现出来时,人们还有可能发现其中隐藏着某种社会关系,那么在普遍采取货币进行交换的阶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已变得无影无踪了。货币遮蔽了现象背后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一切,而人与人在交换劳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神秘性现在成了不解之谜。不仅商品和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以神话的形式出现,资本本身就是一种神话,当它不是出现在生产中或者作为商业资本出现在流通过程中时,它还不是完全的资本。但当资本作为生息资本或者货币资本出现时,它就表现为完全的资本,它在一定的时期内就能提供一定的利润,在这里,它就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和神秘莫测了。也就是说,当资本作为生息资本能够自动带来利润时,拜物教就达到了其顶峰状态。

为了给资本去掉这层神秘的面纱,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指出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而不是劳动的全部报酬,由于工人一无所有,迫于生计,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市场上工人与资本家进行着劳动力和货币的等价交换,把劳动力的使用权让渡给了资本家。剩余价值的秘密就在于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使用过程。资本就像吸血鬼一样,它要通过不断地吸附活劳动,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力变得旺盛。资本的增值源于工人的劳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关系完全被资本所遮蔽,实际上是工人的劳动养活了资本家,而现象却表现为资本家发给工人工资养活工人。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的批判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出资本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对资本的批判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就是对“现代性的资本主义形态”的批判。

资本主义社会范文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危机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从理论上解释生态危机的主流范式就是把生态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一般的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或人性的普遍弱点。这样的一种研究是把生态危机看作是人类在进行生产、运用科学技术和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必然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基于这种看法,克服危机的出路有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种态度。悲观主义态度主张通过缩减或停止生产、放弃或抑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约束等措施来解决生态危机。而乐观主义态度则认为通过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调整生产过程、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并规范其应用来解决生态问题。在实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中,后者是真正的主流。实质上,这两种解释生态危机的主流范式都指出了生态危机在人类社会上的普遍性。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在讨论生态危机时都考察了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生态问题和当代生态危机的全球性。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对自然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状况制约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状况有着不同的特征。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侧重于联系资本主义制度来分析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因此,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当代生态危机的联系,从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方面来分析生态危机的原因,指明克服危机的出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视野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突出生态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具有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在这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生态运动的最初反应就是对解释生态危机的主流范式进行了批判,揭示忽略生态危机的社会关系纬度以及藏在其解决方式之后的政治利益和特殊的意识形态性质。

德国学者爱森伯格对生态运动的批判是最早和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回应。他指出:“生态运动体现着特定的意识形态,这一方面往往被其研究生态问题的方法论缺陷和理论的混乱所掩盖。生态学在当代己经变成了研究人类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事实上,人类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的趋向已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学科,而这一趋势的合理性并不是被它的实践者在科学基础上所证明,而是在生态目标的紧迫性基础上所证明。因此,当人们已经在运用这一学科预测人类未来的时候,它从全球增长的趋势来预测即将到来的大灾难,也就仅有戏剧性的含义,其合法性尚未得到证明。可以说,生态文化的固有缺陷就是缺少历史的和社会政治的内容,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手段相应地也就幼稚、不现实和自私。另外,根据在现实生态运动中的三种人群划分,爱森伯格进一步指出,作为第一种人的技术统治论者,是生态运动中最强大的团体,可以被看作是乐观主义的代表。只要对解决当前的经济或政治问题有用,他们就总是如此去做。因此,他们对生态问题没有正确的意识,只有当他们属于生态运动的操纵者并能从中获益时,他们才加入生态运动。

实际上,生态运动为了争取一个清洁的环境而进行的斗争,虽然常常包含反对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它最终还是变成了为资本利益服务的工具。对环境问题和生态运动进行社会和政治分析,其本质就是揭示生态运动的背后所隐藏的特殊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在全球性生态危机面前,真正的全球生态危机意识,事实上并没系统的确立起来。因此,解决危机就难以达到协调一致性,其原因就正在于研究生态危机的主流范式缺少历史的和社会政治的内容。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解决生态危机的主流方法中表现得极其明显。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主流方法及局限性。

技术统治论者作为生态运动中最强大的团体,所采取的措施占据着当前解决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主流,其主要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的理论应用。然而,这样的研究方法往往只重视技术进步和经济手段的作用。

所以在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时,往往导致理论上的偏颇和实践中的失败。

例如,经济学家作为西方社会中技术统治论者的主要代表,在初始关注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时候,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环境和资源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大,甚至是可以忽略的。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索洛把技术进步看作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忽视自然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这个世界可以没有自然资源而有效地进展,因此耗竭只是一个事件,而不是灾难。”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也表明环境破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大。从以上两位经济学家的阐述可以看到,经济学家在刚刚关注资源、环境等问题时,对资源和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不充分。这种理论上的偏颇一方面是因为古典经济学的边际效用理论倾向于根据消费者的主观偏好和市场交换来确定商品的价格,而把自然资源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排除在外,从而使经济学家往往忽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济学家做为技术统治论的代表,出于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而采取了“快速技术修理”的方法来掩盖问题。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西方经济学家越来越从正面来关注环境和资源问题,并通过发展原来的经济学理论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环境经济学就是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环境经济学通过赋予环境和资源的货币化,以此衡量和评估环境和资源的价值,从而把环境和资源计入生产成本中,这样就可以通过税收或其他经济手段来调节企业生产,从而控制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和对非再生资源的无节制使用。然而,如此解决问题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根据现实情况,大型集团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往往可以在市场上购买更多的污染许可证,从而比其他企业更多地享受了污染的权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后代人无法参与目前的政策制定,政府对环境或资源的定价往往过低。因此,正如澳大利亚学者阿兰·加利在其《后现代主义与环境危机》一书中所指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经济学家们呼吁的措施己经被商业组织和政府以极大的热情所接受,但在实践中,对付生态危机的主流建议已经失败了,这反映了市场作为经济调节工具的局限和不足,这种策略并不顾及社会和政治方面。”

当代的生态危机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到社会关系和政治问题。西方学者看待生态危机的主流范式比较重视技术和经济问题,而忽视了社会和政治问题,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生态危机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就在于它和在当今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探索克服危机的出路必须首先考察这种联系。

三、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

自18世纪年代以来,伴随着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和生态运动的兴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分析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关系,出现了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已经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自然的矛或生态危机。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派,在建立之初就重新考察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工业社会进行批判的“批判的社会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代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人的异化状态做出了考察。他们认为,人对自然的统治是人对人统治的基础,自然的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前提条件。在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凭借科技进步把自然作为征服、掠夺的对象,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要避免生态危机,只能是在未来的自由社会中。这些观点构成了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问题讨论的先导。马尔库塞继承和发挥了霍克海默关于对自然的统治构成人对人统治基础的论点,认为人类运用有效的科学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严重异化,导致了人类自由的丧失。在现存社会中,无节制的控制自然已经成为扩大对人类控制以及政权统治的一个因素。公务员之家

生态危机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是一种政治危机。

对于克服生态危机的途径,马尔库塞认为,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是密切相关的。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手段或前提。自然的解放并不意味着使科学技术倒退,而是把它向前推,通过新的方式来利用科学技术的成果,将科学技术从为剥削服务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这只能在自由社会形式,即社会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

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哈贝马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也多有论述。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在解决经济增长方面是十分有效的,但它无法克服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生态系统吸收污染能力的局限性。除非资本主义社会放弃其组织原则,否则,就无法将增长控制在一定的界限内。因此,资本主义必然破坏外部自然的生态平衡。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

生态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关于资本主义的危机理论,它把当前的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的现实相联系,而把危机的出路和社会主义的未来相联系。它认为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双重危机,即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整个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方式中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也是双重的。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另一代表人物,莱斯认为人对自然的统治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自然的统治逐渐演变为一种基本的社会意识形态,掩盖了科学技术发展同持久的社会冲突和政治统治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从而造成过度生产,严重浪费了生产力和资源,导致人的异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要消除危机就要缩减资本主义生产,创立稳态经济。这种稳态经济是一种较分散的、放慢增长速度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本·阿格尔明确提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消费。资本主义国家和国家社会主义的结构上的弱点使人们不得不通过个人的高消费来寻求“幸福”,从而加速工业增长,对业已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造成压力。消除危机的模式不能是原本马克思主义设想的社会主义变革模式,而是通过“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去进行的变革模式。即生态危机的出现使人们对丰裕的消费品的期望破灭,因此不得不对自己寻求自我满足的方式,即异化消费从根本上进行评价,并最终放弃原有的满足方式,而转向生产领域去寻找快乐和满足。为此,就需要工业生产的“分散化”和“非官僚化”,以使工人从事创造性生产并参与生产的管理,来获得满足。

(三)生态危机理论的缺陷。

从总体上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是把当前的生态危机和资本主义的现实相联系,而把危机的出路同社会主义的未来相联系。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加强了对自然的统治和掠夺,而且强化了对人本身的统治和压抑。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危机理论也有着严重的缺陷。第一,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特别重视现代的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常常不自觉地以对科学技术的分析和批判代替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批判。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对人和自然的压抑和破坏,却很少看到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看不到它们为社会主义的到来准备着条件。第三,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自然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矛盾时,往往忽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甚至认为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己经使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己经过时,主张用生态危机理论来代替经济危机理论。第四,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仅限于从理论上来揭露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却未能在革命措施和步骤方面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东西。因此,不少评论家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是一种“缺少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其特点在于批判性而非建构性。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从本质上讲,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克服生态危机的出路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而这只能是用共产主义来代替资本主义。从这一立场出发来分析当代的生态危机,可以使我们克服技术统治论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生态危机时的理论偏颇。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依然来自于资本运行的唯一目的,即对利润的无止境追求。然而,私人资本主义同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发展趋势是根本冲突的,这必然将抑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的本性同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绿色科技更是相冲突,私人资本主义对于绿色科技的发展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抑制性的力量。试图对绿色科技进行长期垄断,也妨碍了作为克服全球生态危机之手段的绿色科技的扩散,从而使绿色科技的应有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实现。概括说来,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受到资本的选择,资本由于其目的的狭隘性必然抑制科学技术应有的发展潜力和价值无法实现。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非常重视消费领域的危机,认为通过“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可以克服危机。但是,消费领域的危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资本的本性。

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了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维持政治统治,资本主义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刺激消费需求。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对物质利益的畸形追求,把整个社会的人们捆绑在一起,共同展开了对自然的无止境掠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张的本性使它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最终变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力量。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向全世界范围的不断扩张,使得资本主义对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污染也扩张到全球范围,这是生态危机具有全球性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了资本主义矛盾运动过程的基础上,具体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各个方面所导致的不合理状态,提出了公有制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想建构。

共产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必然将克服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不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被克服,当代的生态危机也将被克服,从而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得资本主义无法从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方面来根本解决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就不得不通过生产领域的扩张来提高社会整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以掩盖和缓和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扩张,除了满足经济上追求利润的需要以外,还具有维持社会稳定、巩固政治统治的意义。然而资本主义缓和社会矛盾和巩固其政治统治的这种方式却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手段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因此,从根源上来看,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引起、推动和加速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约束,直接影响着人类克服生态危机的实际能力发展,而这一切都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的本性。就资本的本性而言,对资本的追求是可持续的增殖,而不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克服生态危机的最终出路就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光章。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J].哲学动态,2002,(06).

[2]陈中立等。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徐篙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王克敏。经济伦理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马尔库塞。反革命和造反[A].工业社会与新左派[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萨克塞。生态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1.

资本主义社会范文篇9

关键词: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部分质变;内在否定

随着和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的平稳发展,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时间,资本主义制度全胜论,社会主义无望论,历史趋势改变论,全盘西化论等在国内外骤然出现,沸沸扬扬。当代资本主义究竟有没有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只有真正搞清这些问题,才能为探索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问题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提供真实而可靠的依据。因此,深入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和发展道路做出科学判断的前提条件,笔者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作一些浅显的分析和思考。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观点综述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目前著述颇多,观点各异。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其一,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无论是根本性质还是非根本性质)没有变化,有的只是剥削形式和统治措施上的改变。他们声称:“资本主义社会确定发生了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这些变化只是使资本主义面貌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有的只是改变了矛盾的外部形态”。“穷人越来越多,街头巷尾比比皆市”。

其二,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是恢复了“青春活力”,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动均衡”。他们认为,经过调整的资本主义已进入了“丰裕社会”,富裕到了“死于食物太多的人要比饿死的还要多”。“丰裕递增的影响”使人们有了“幸福和谐的追求”。

其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已产生了一些社会主义因素。这包括:“合作工厂仍然存在”;“农民自己组织的生产﹑供销﹑信贷等合作社”;“社会保障制度”;“三大差别的消失”;“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等等。

对以上三种观点,笔者认为,前两种观点均未能正确地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因而也不可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第三种观点则代表了当前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研究的最新成果。它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较为正确的判断。

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部分质变

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纷繁复杂的发展趋势,究竟应当如何认识?与上述观点不同,笔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部分质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发展变化形式:即事物在总的量变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部分质变,经过诸多部分质变的中间环节,最终突现根本质变。所谓资本主义发生了部分质变,是指在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尚未改变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的非根本性质﹑非基本矛盾已有所改变;在资本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尚未改变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则出现了局部的改变;在资本主义社会内,,一些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固有因素在消失,一些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否定因素或社会主义因素在生成并发展;“社会主义入口”的特征日益增多。

大量的实际资料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但其非根本性质和非基本矛盾则有所改变,从而“限制旧的社会制度的个别坏的方面,限制旧的社会制度的个别极端的表现”。(《斯大林选集》下卷P35)这主要表现在:(1)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依然为基础的条件下,出现了资本占有形式的社会化倾向。国有经济﹑利害攸关者经济﹑合作者经济﹑股权分散化﹑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出现,都是资本占有形式社会化的例证。(2)在剩余价值规律依然起作用的情况下,出现经济运行有序化,可调控的倾向。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是有序的﹑可调控的,在有些国家还实行经济计划化。它不再具有无政府的特征。(3)在贫富两极分化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收入分配兼顾公平的倾向,在有些国家出现了收入分配相对均等化的倾向,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和幅度得到了限制。(4)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阶级结构的新变化。有些国家的工人阶级开始中产阶级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有对立和斗争,亦出现了对话与合作,劳资谈判制度,共同决定制度已较为普及。同时,阶级的分野也出现了非固定化和复杂化的倾向。(5)在国家依然是阶级压迫的暴力机构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作为公共管理机构的职能日益突出的倾向。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具有“理想总资本家”的特征,它服务于全社会,服务于全民的特征也越来越多。

当然,当代资本主义的部分质变,并非根源于资产阶级阶级本性的改变。它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上百年不懈斗争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从而对资本主义构成强大推动力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优越性初步得以显示,进而对资本主义产生重要影响的结果。

三﹑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否定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部分质变,不仅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合理性和恒久性的印证,恰恰相反,这种变化正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因存在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和社会问题而注定要通过部分质变的方式来否定自身,逐步向新社会制度嬗变。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部分质变,事实上是无产阶级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殊结果,是资本主义衰落的特殊形式,是社会主义必然性的特殊表现。在这种部分质变的过程中,与其说资本主义的自我肯定因素在增长,不如说它自我否定因素和社会主义因素在生成和扩张。其中,国有经济﹑合作制经济﹑利害攸关者经济等是私有制经济的否定因素;国家对经济的有序调节是无政府状态的否定因素;社会福利制度及有些国家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化,是贫富分化的否定因素;共同决定制度﹑企业民主管理则是阶级压迫的否定因素。这些自我否定因素的生成及发展,无疑会促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方向转变。

与此同时,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社会主义因素也在生成和积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一个论断是否成立,不能只看它的逻辑分析和理论求证是否精当,是否符合经典作家的论述,更为重要的是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能否经得住现实实践的验证。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实践证明,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母体内出现了社会主义因素。这主要表现在:(1)以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为主要标志的资本占有形式的社会化。(2)以共同决定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为标志的企业管理社会化。(3)以政府宏观调控﹑计划调节为标志的经济运行的有序化﹑计划化。(4)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标志的社会生活福利化。(5)以城乡一体化为标志的三大差别逐步弱化。(6)以国家强化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为标志的国家职能的社会化。这些社会主义因素的生成足以证明,当代资本主义部分质变的实质不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而是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否定,是当代资本主义孕育新社会因素的嬗变。

资本主义在当代的这些新的发展和变化,是资本主义不断反思自己所进行的一种生产关系上的局部变革,这一变革实际上意味着“社会主义因素”正作为资本主义母体内部的否定力量改变着资本主义,从而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作着某些必要的准备,也进一步印证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

参考文献:

[1]黄安淼主编: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P7;

[2]加尔布雷斯:丰裕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P105,294;

资本主义社会范文篇10

关键词: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target="_blank">经济学基本原理与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果说唯物史观主要通过揭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那么剩余价值学说则主要是研究并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破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谜,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通过本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我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4、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5、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都是通过提高剩余价值率实现的。

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二)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辞分为三个阶段论即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也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

资本主义初期就是原始积累的过程,而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实质,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马克思从资本积累回溯到资本原始积累,并在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水平,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了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社会化,每件产品都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生产过程社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项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生产。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对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根据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当论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看法。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特点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阶级结构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就直接的社会现实而言,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些新的变化,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从生产力层面上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发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呈加速增长趋势。在产业结构上,出现了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趋势。在生产力要素内部,脑力劳动比例攀升,劳动工具随着生产管理中新手段和工具的获得,如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而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劳动对象的范围也因为新材料和新资源的开发得到了拓展。有学者用生产力总量、生产社会化程度、生产力的质三个大飞跃来描述这些新变化。

从生产关系层面上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因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呈现出新的特点。简单说来,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在劳资关系上形成了允许工人阶级加入企业管理的多种形式,在分配关系上实行了社会福利政策。有的学者则将其概括为: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另外,在生产关系新变化的讨论中,也已经涉及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讨论。

从上层建筑来看,研究者普遍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在以下四个方面变化显著:(1)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2)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3)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4)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在我们看来,其中的核心要旨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精巧,这与资本不断为自己创造出再生产的条件息息相关。

(二)当论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看法。

研究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最终目的在于据此预测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对此,学术界积极研讨,各抒己见,形成了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观察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历史进程,不仅要看到危机、战争和群众斗争等因素,而且要十分重视社会经济革命和经济发展这个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要资本主义还能推动经济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它就不会灭亡。当前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科技革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生产力革命。它不仅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几十年来的“相对繁荣”并不表明它已经返老还童,可以永世长存了。它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进一步向结构性矛盾激化的方向发展,其对抗性质继续深化;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加强,固然克服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弊端,但同时又以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债务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障碍;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又使科学技术本身与劳动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带来了难以避免的严重失业。因此完全有理由说,当代资本主义对自身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是有限度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具有两面性。一些学者持此观点,认为,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这种作用的限度,乃至酝酿和加剧资本主义矛盾方面的作用;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延缓资本主义的覆灭、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在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三、结论。

我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潜藏在它自身的历史形成过程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私有制的否定;然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又必然造成对自身的否定。利用马克思辨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还有许多社会主义值得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参见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重庆出版社,2004年,第2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