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意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2:19:46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范文篇1

在价值哲学的视域当中,人是意义世界或价值世界的主体。离开人的存在和发展,整个世界就成为一种主体“空场”或缺失的世界。这种与人无关的世界作为一种纯粹“物”的存在,其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因此,离开主体的存在和发展或者忽视主体的存在和发展,简单把人作为生产物质财富的手段和工具,片面谋求所谓物质财富的最大增长,就必然导致意义世界的价值流失和现实社会的道德沦丧。

不论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还是作为价值评价的主体,都意味着发展要以人为本,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也要以人为本。换言之,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要求,也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和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在尊重人、爱护人和关心人的基础上,充分满足人的需要。把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统一起来,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不仅是对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物本主义”发展观的否定,而且更重要的还是对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官本位”意识的消解。

“物本主义”的发展观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只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尽管“物本主义”的发展观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其特点都是把人的存在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的存在,把人的发展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把发展的目的看成是经济指标(GDP)的实现,把发展过程看成是对自然的不断征服和经济利益的不断扩张。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往往容易受“物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这种以物欲追求为目的的发展观在实践上必然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的严重破坏、环境的严重污染,乃至人格的严重扭曲和社会道德的严重失范。进入21世纪,面对各种恶性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迫切需要认真反思自己在价值观上所存在的急功近利的“物本”偏误,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以摆脱发展困境。

主体意识范文篇2

竞逐经济利益,是编辑主体意识式微的主要原因之一。2015年以来,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打乱了传统媒体的发展轨迹。互联互通、免费、共享等现象的产生,一系列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出现,导致诸多新老读者读屏,甚至借助声频听读的习惯广为流行,阅读介质的丰富,使传统的书报刊纸质阅读不再是阅读的唯一方式。新闻出版业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时代。有学者阐述,“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纸媒应该对自身的优势与弱势进行重新审视,并且正视自身的短板,用积极向上的形态迎接新媒体时代,实现互动经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进而实现双赢的目标”。[1]与势头正旺的新媒体相比,很多传统期刊不但发展遇到瓶颈,甚至因亏损面临停刊的窘境。日渐式微的局面,让人感叹往日不再。更关键的是,传统媒体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一些从业人员对书报刊等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把关意识。一些人(包括新媒体)片面追求眼球效应,追求短平快,打破原则,不仅纸质出版物的编校质量出现问题,新媒体的内容质量问题更是屡见不鲜。许多新媒体甚至连最基本的文字编校程序都省略或忽视了。2019年5月,有新媒体在网上刊出一则信息,题目是《伊朗被美国全面封锁第4天,真有国家敢力挺他吗?现实惊人的残酷》。文章不但题目出现错误,“现实惊人的残酷”中的“的”,应为“地”字,而且文章中这样一段文字也十分雷人:“伊朗是中东石油大国,亚洲的主要经济体之一,石油生产能力世界第四,石油出口量第二,2015年时石油产业纯利润就超过2500元。”如果编辑稍细心一下就会看出其中的谬误:一个盛产石油的国家,年产石油纯利润只有2500元?如果说纯利润有2500亿美元,或许还说得过去。《仅仅17分钟!俄国和伊朗就彻底明白》也是这家媒体刊登的信息。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其实也和我国一个优势有关,就是东亚人在手速,反应等两个方面的基因优势。人口众多,选材面比较大,还有高训练强度都有关系。”笔者认真琢磨了半天,也没看出这段话到底要表达什么。编辑是什么?关于对编辑工作的认识,迄今仍有不少人觉得编辑就是简单地修修补补,剪刀加糨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实践早已证明,今天的“编辑工作并非简单地修修改改、补补贴贴,而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一种对社会精神文化产品‘再创造’的过程”[2]。错误的思想认识严重影响了编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其实,编辑工作从来都是高尚而神圣的,它不只是稿件材料的“收集与诠释”,更不是简单地裁剪与拼贴,它承接文化,承接历史,编辑这个职业是有文化品性的,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也应该是有情怀、有品性的。市场经济时代,编辑无须避讳追求经济效益,但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也不能让利益至上原则玷污了编辑的情怀和境界。“面对潮起潮落、不断变化的出版业态,面对虽无枪炮声却见狼烟起、竞争惨烈的出版市场,编辑能否坚守文化追求,保持职业尊严,为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世界文明掬一份心力,这在当下,是一个十分现实而重要的话题。”[3]全媒体时代,无论是新媒体编辑还是传统媒体编辑,都要把握好自己,不断学习,充分了解新技术在各种媒体上的广泛应用,依据读者群体阅读习惯的变化和细分,坚持,坚守,深耕,苦练内功,强化编辑的主体意识,强化出版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于具有不同需要的读者。

二、编辑主体意识重构之责任感

从孔子的“韦编三绝”,到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撰的《南史•列传•刘苞传》中“编辑”一词的出现,再到今天,编辑工作似乎着实如人所讲是舞文弄墨、专注于文字工作的案头工作。殊不知,当社会进入信息产生价值的信息时代,传统的编辑已成为“媒体传播产品的把关者,社会精神产品的提供者,人们精神食粮的选择者”。“编辑要有强烈的政治意志、阵地意识、责任意识,准确地分辨出各种理论主旨的思想意图和政治倾向,保证出版物在政治上与208编辑出版党和国家的利益高度一致,符合政治性标准和出版原则。”[4]现在的编辑工作已不是单纯的文字工作,它关系着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走向,关系着社会的安宁与稳定。编辑肩负着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来不得半点虚伪。从事编辑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到编辑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每一个入职编辑行业的人的基本工作准则和要求。近几年,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再加上新媒体迅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很多编辑的思想和认识受到了巨大冲击。关注度的高低、获得经济效益的速度成为目前一些新媒体评价读者用户接受度和认可度的市场衡量标准。不错,新媒体能通过虚拟共享网络联结读者、聚集人气,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其用户和人气值一日间就可能超越传统媒体几十年的积累,这确实令人惊叹于新媒体的发展。但编辑必须充分认识到,作为新闻出版工作者,要坚定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成为社会主义公民爱国、爱家、爱他人的良好风尚的传播者,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要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坚持正确的思想,坚持宣传科学的理论知识,坚持宣传新时期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新时代的编辑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严肃的政治态度、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到时代变革的大潮当中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新闻出版工作当作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把新闻出版工作的责任承担起来,做好服务导向工作。这是每一位媒体工作者的自觉行为,是编辑政治灵魂的反映,也是媒体工作者的第一责任和义务。当今社会,阅读方式呈现出广泛性、普及性的特征,阅读方式变得快捷化、碎片化,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以及手提电脑得到普及和大量应用,新的精神文化形态逐渐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文化生活。面对一日千里的社会变化,编辑一定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担起责任和义务,坚定信念不动摇。

三、编辑主体意识重构之引领意识

随着互联互享共通免费模式的风行,转变思维模式,在更新发展的基础上培养互联网思维,始终坚持服务读者原则,以重新获得新老读者和用户的认可,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了现在很多传统媒体的迫切任务。重视市场要求,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坚持两手抓,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从来就是媒体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的出版商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职责,讲求服务意识,保证编辑工作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提高图书的学术水准,坚持科技成果转化,把作者或发明创造者的成果变为社会的成果,使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科技的进步服务。”[5]事实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获得双丰收的例子不胜枚举,关键是能不能在浮躁的社会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守住初心,以更加勤奋和踏实的奋斗精神,遵循市场规律,认真调研,精心策划,精心编排,甚至积极参与宣传和发行等工作,踏踏实实地投入。不论外部大环境怎样变化,只有坚持初心,不受干扰,不慕繁华,思考落实,勤而奋进,才能把最优秀的作品呈现出来,才能做到为读者服务,受到读者的欢迎。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市场需要的,市面上流行的,读者喜欢的,一定是好的、对的。这种理解犯了片面性的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要有读者、有订户,才能获得经济效益,获得经营资本。但满足市场需要,保障经济效益,始终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坚持遵纪守法为前提,为读者、为市场提供优秀合格的精神产品,引领读者,服务读者,甚至提高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满足读者的探索欲望,反过来促使编辑不断扬弃,不断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移,两者并不矛盾。央视频道曾经热播的《人民的名义》电视剧,虽说题材严肃,充满正义感,但整部剧立足人间正道,弘扬正气,剧目精彩,导演与演员倾力配合,尽心协作,精心处理每一句台词,认真演好每一个角色,整部电视剧为观众奉献出了一幕幕精彩片段和发人深省的情节,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在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同时,也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事实证明,不乱蹭热点,不随波逐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主旋律,有能力,有水平,有境界,勤于思考,精心策划和编排,认真努力打造精品,即使是严肃题材,仍能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价值,获得读者和观众的认可。

四、编辑主体意识重构之质量意识

重视编校质量是编辑主体意识重构的另一重要内容。现代,诸多新媒体往往以流量、在线人数以及点击率确认用户和市场的需要程度。这确实是重要的考量指标,却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指标。以传统书刊报或视频文学等作品来说,其精彩度,不仅在于情节的生动,演员演绎的有神,声光影电高科技的完美结合,还在于语言文字的简洁凝练、精致准确,以及铺排叙述的有致,在于其中蕴含的意蕴及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假如一则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但是错字别字频出,甚至逻辑不顺,前言不搭后语,那精彩的情节也会大打折扣。某新媒体曾在网上刊登一则引人注目的信息《中国的“天眼”如今锈迹斑斑,真的要沦落为巨型垃圾场了吗》。读者充满不安地读下去却发现,文章说的快要沦落为巨型垃圾场的,不是中国的“天眼”,而是美国的阿西雷博射电望远镜。这则信息看似时效性特强,却闹出大乌龙,不但贻笑大方,更令读者质疑此家新媒体编辑的素质,也对此新媒体的科学管理能力产生怀疑。文责自负虽然是作者长期以来自律的范式,但是,“稿件主旨是否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稿件内容是否有学术和艺术价值,其表现形式是否符合读者口味,对稿件内容质量进行把关并作出评价,是审稿工作最为基本的内容,无论是何种稿件,都应从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独创性等方面对稿件的内容质量加以衡量和评估。不能被稿件所标榜的‘新’‘异’或‘卖点’‘畅销’之类的特点所迷惑而网开一面”[6]。“对稿件进行加工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作者着想,按照作者的思想,按照原作的风格特色等进行加工,切忌强加于人,无论是观点性的,还是其他方面的修改都应征得作者同意,有错必改的地方一定要改好、改彻底,不能敷衍塞责。”[7]编辑应该尊重作者的权利,但编辑也有责任、有义务为每一件作品把关。“从宏观上看,一切有价值的出版物,都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综合反映。从总体上看,他们的工作代表整个社会文化文明的传承。这就要求编辑在工作中不草率从事,而必须有高标准的质量责任意识。”[8]事实正是如此,如果作为媒体把关人的编辑为了所谓的热点、卖点,为了一点儿经济利益,就忽视了本该坚守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所有的做法都失去了它的意义。2019年5月,某新媒体刊载的一则信息让人读起来哭笑不得:“当中国的五代战机,歼20服役的时候,国际上很多国家都还没能反应得过来,中国已经能够造出代家(什么是代家?分明是五代机)了,要知道,在中国五代机问世之前,国际商业旧主拥有美国的两款五代吉……”仅仅百八十个字的信息,错字迭出,逻辑混乱,令人摸不着头脑。文责自负,作者自律,这都不是编辑放弃自己把关责任的借口。很多行业都遵奉这样一句话:质量就是生命。对媒体行业来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保证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同样是生存发展的底线。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但快捷不等于粗制滥造。质而无文其行不远,粗制滥造的内容和工厂生产出来的不合格产品一样都是废品。市场竞争的目的是优中选优,而不是粗制滥造;抓热点、抢占发展制高点不等于可以毫无顾忌。作为一名编辑,必须充分认识到“责任意识、细节意识、问题意识和精品意识,在书稿编辑过程中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的。提高图书质量,就编辑而言,责任意识是前提,细节意识是辅助,精品意识是保障。只有强化这些意识,才能切实提高图书质量”[9]。不论新媒体编辑还是传统媒体编辑,如果忽视了编校质量,就主动放弃了自己本该坚守的思想阵地、舆论阵地和文化阵地,放弃了自己的文化值守。编辑只有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坚持值守,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以专业素质、以专业水平服务读者、引领读者,重构编辑主体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开拓创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五、编辑主体意识重构之合作意识今天,随着社会大分工的成熟,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依靠个体力量很难实现更大的作为。例如期刊社一本期刊的出版,首先要做前期选题策划,对选题涉及的社会状况进行调研,然后反馈给编辑部汇总分析;选题进入编辑阶段后,文稿内容需要与作者联系沟通增删修改;排版时需要与美术编辑沟通商量版式设计,甚至与发行部、广告部的人员联系,强调推广宣传的亮点重点在哪里。可以说,期刊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存在比图书编辑出版更多的环节和相关要素,涉及更多的部门和人员调配等集体合作因素。期刊作为一个集合体,需要目标一致,也需要步调一致,散而不乱,散而有致,围绕出版宗旨各司其职,最后完成印刷出版,将内容丰富生动、画面精美的不同开本的杂志奉献给读者。多而琐碎的编辑出版工作流程,有哪一项不是为人之道,有哪一项离得开人与人的配合?我国古代著名兵法家孙武早就说过:“上下同欲者胜。”合作,分工,再合作,统筹安排,精细打造,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化大生产模式下显著的行业特征。有学者谈及合作关系时说,在合作过程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合作双方都是赢的。合作才能双赢,可谓一语中的。如今,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们应该相信,不论技术革新到了什么程度,也不论人工智能、虚拟场景技术为人们能带来何种体验,编辑的主体性是不会发生位移的。有思想,有情感,会主动思考,作为编辑,其属性不会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生改变。人们始终离不开以真实的自我与社会上真实的他和她,与一个个形形色色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共事、打交道,不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不论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放眼世界也是如此,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都处于互利互惠的合作发展之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无论是出于经济目的还是政治目的,广泛联系,互通有无已成为常态。虽然网络上的虚拟交往已成为一部分人的交往方式,但是现实世界中人的真实交往,仍是社会交往乃至世界交往的主流。因为人们早就意识到“人组成团体或某种联合,这既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也是人类优良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类对于联合的需要不仅仅是出于生活上的相互依赖,还因为人类的自然性情和生活旨趣也依托于人类的联合。由此,人与生俱来是为社会而生的”[10]。诚如前所说,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涉及有形和无形的因素,牵涉各种物件的使用,涉及与不同人的交往和联系,涉及人的情感交流,唯有尊重他人的差异,互相学习,互相吸收,秉持合作精神,才能达到共赢。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理念。作为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传播者,秉持文明理念,坚持合作发展理念,是编辑的责任,也是编辑的义务。六、编辑主体意识重构之创新意识1921年,美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他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关于创新的理念。而后,罗伯特和史蒂芬在《创新经济学——全球优势竞争》一书中,又从经济角度为创新制定了准确的测度指标。为了振兴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罗伯特和史蒂芬关于创新的理论引起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的关注,而基于经济学领域的创新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编辑出版领域。我们认为,全媒体时代的编辑创新概念,广义上讲,不仅是编辑个体为突破传统媒体时代的思想观念束缚、应对社会新挑战而作出的积极反应,也包含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对个体编辑而言,着重强调的则是如何触发新思维、新思想,建构全媒体时代的编辑出版新理念,以自己的一系列编辑活动和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手段,实现编辑个体自我的生长和平行扩散,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即结合时代变化,架构于时展的基础,组合与时代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和发展理念。可以说,“创新是编辑出版人的职业之魂”[11]。例如,依靠大数据平台,谋求选题策划的精准定位,谋求市场需求的精准定位,创办符合时代要求的特色栏目,吸引读者,摸索新的出版模式,进而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往,编辑选题策划大多依靠经验积累、读者反馈、个人或集体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探讨,以及有目的的社会调研等活动,以确定选题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这种传统方式远不如依靠大数据优势,结合线下的实践活动,整合信息、择取信息更加有利和精准。再如,利用虚拟技术场景实现文本之间的切换,利用声影光电技术,将影像和文字相搭配,与图示相结合,使静态的语言文字跃动起来,改变以往常规静态的读文看图模式,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满足读者的要求,使传统的图文并茂模式变为图文影声光俱在的模式,给读者带来舒适的感受。重构编辑创新意识,必须结合时代的要求,结合市场和读者的需要,强化编辑的主体性,使“期刊编辑作为信息制造者,其观念从传统的关注事实转变为关注价值,进而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策划符合读者需求的选题,并依照需求对象的特点,根据一定的顺序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与加工,借助新媒体技术,凭借自身的创新能力将其构建成有市场价值的数字期刊作品,以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12]。时展要求编辑勇立发展的潮头,不负文化传承人引领人的要求。编辑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做学术杂家,做复合型人才,做出版新技术领域内的行家。

主体意识范文篇3

主体意识是人的生命体验,是人解决与自然界矛盾关系的产物,它展示着、促进着人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自觉认识和自由支配的能力,即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实现自由发展的能力。主体意识发展的历史映射着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变化,也是人追求自由、感受自由的过程。主体越张扬、越完善,说明人类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解决了与自然界的矛盾,获得了更高层次上的自由。

2师德的二元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德,就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德行,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方面是作为职业人———教师,所应具备的品德和素养,这是具有规定性或社会性的,是必要的且基础性的,要求教师主体必须达到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超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作为“天地君亲师”中的精神层面的导师或半宗教性的让他人心理归依的“师”之品格,这是最高层次的人生指导性的师者。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在儒学的伦理道德体系里,师者一直具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可以与”天地”、“君亲”一样受到尊敬与爱戴,这正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语义里,“师”者首先是作为第二层面的人精神层面的指导者和高尚品德的影响者而存在的。从而也就是先“立德”而后为“师”。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的教育方式逐渐影响着中国,“师者”也逐渐走下神坛,而成为一种职业的形态。作为职业,学校对于教师的必须性要求也就是职业技能的选拔和管理,所以现代教育体制下教师评定和考核的制度是以教学技能如学历背景、科研成果、教学工作量等指标为标准的,并一直以此来评定教师的水平的高低与优劣。但事实上,这样的考核制度,只简单地把教师作为了一种职业,这些客观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切割了教师作为高尚品德的传承者和精神层面的引领者的作用,即只有同时具备了的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才能称其为“师”的双重要求。

3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理想信念淡化、价值标准失衡

部分“80后”教师群体,其成长经历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因此,其思想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对“舶来文明”、西方文化具有天生的吸纳性。这既是青年教师的优势,同时,也是青年教师的劣势。由于他们只有横向的认识和比较,缺乏纵向的透视和鉴别,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弊端看得多,对其优越性和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看得较少,从而产生对西方社会盲目崇拜的心态,有强于老一代的开放意识和变革愿望,同时缺乏前辈那种民族自信和不屈的韧性。

3.2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浓厚

教师群体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和多维性,而且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思维模式不限于“非黑即白”,且受历史惯性的影响较小,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具有创新的活跃因子,但是,缺乏理性和实践的锤炼,往往忽视我国的国情,与前一辈的教师群体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甚至严重的意见分歧,形成了不同年龄段教师群体的思想断层。从短期看,并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但是,历史地看,将对学生的培养造成不利。

3.3轻教学、重科研、敬业精神不足

教师群体具有较高的追求目标,普遍对现状存在不满,极力希望自我价值的实现,盲目追求博士学位、职称晋升、物质待遇优厚、科研成果和项目的数量等,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本的教学工作,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在许多高校中,有“80后”教师群体的教授,甚至博导,其科研项目成果数量惊人,但是,其教学工作与其地位极不相称,甚至有的教师根本没有承担任何教学任务,形成了本末倒置的局面。

3.4学术道德失范、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教师是教育管理和教育方式实施的主体,教师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古往今来教师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学术道德水平客观上决定了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甚至是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价值观也受到了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为了评职称、获得荣誉等,在学术上也采用“快餐式”积累,做出了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例如: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导致近些年,高校教师甚至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学术违规事件频频被曝光,使得大学生对榜样、信仰产生怀疑,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也不自觉的进行了学术道德的失范行为。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3.5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意识淡漠

教师群体其工作历程一般都是从校门到校门,部分教师并没有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社会角色转换,没有真正成为教育的主导,甚至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职业,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对于自己认为错误的管理、教育制度进行抵制,甚至将这种情绪带入课堂,对学生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和培养工作。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4师德机制培育

在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之下,对于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教师主体性的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树立,师德与教师价值实现的评价体制建立,双向互动式的校师管理机制。这四个步骤,从树人、立德、评价体制、双向促进的教育体制的建立渐进展开,以期能在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基础上,弥补现代教育中对于师德建设的缺失,从而真正建立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主体。

4.1教师主体性的培养

所谓主体性,是源自康德的主体性哲学,主要是指人类群体超生物族类的人性能力结构,它包括了两个“双重性”。第一个双重性是人的主体性即具有外在的物质生产能力,又具有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第二个双重性是具有人类群体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因此对于教师的主体性,也包括了四个方面,首先是教师作为职业人所应具有的职业技能和学术水平,更要求教师具有与教师职业所匹配的文化心理结构,这即包括了教师正确的认识能力、自由的思想意识,也要求具有深厚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作为教师这个职业群体,教师的个人发展是以教师群体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也就是教师的个体发展是通过教师群体的发展而发展的。基于主体性的双重性,对于教师的培养也要充分体现这两个双重性的要求。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既要关注于对教师职业技能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教师外在的职业生产能力的培养与要求,又要关注对于教师的内在心理的培养与要求,这个心理培养包括了教师认识性、道德性和趣味性的内容。这两个方面应在学校的教育体制中都有所量化与要求,两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才是新时期教师培养的基础与起点。

4.2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树立

在当下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是与知识培养并行的,具有重要的人才培养价值和成熟的经验。但是教育体系中对于教学主体之一,教师的德育培养却存在着缺失。正如主体性的第二个双重性所说,教师的主体性既体现着群体的共性,又具有着个人发展的个性。基于此,师德的体系建设,就是要以教师群体共性为基础,引导和发展教师个体的个性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提出的这个双重性的师德体制建设,必须是要以群体的共性为前提,因为教师个体的发展总是在教师群体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下才能开展的,特别是以自由意识为表现的道德的修行与确立。因此,现代师德体系建设就首先要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核心价值观做为整个师德建设的中心位置,让教师首先是群体的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充满正气的社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影响教师,更使这种核心的社会文化影响,成为校园的文化环境,让工作在此之中的教师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环境育人、思想育人、道德育人。师德是教师群体的道德,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递的主体,教师的品德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大而化之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影响者。

4.3师德与教师价值实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师德作为人的内在道德修养与思想品质,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很难以量化的形式体现,从而就具有了难以评估的窘境。师德重要,但把它与教师的人格与品德价值相联系,并以评价性的结果而有所体现是存在着难度的。那么如何来评价师德,从而建立师德考核机制呢?

1)以岗位、学科、实践为引领,把教师工作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师德是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更是在教师的工作中体现的,因此,教师的师德培养不能离开教育科研工作的实际,应把教师的师德建设立足于教师的本职工作,结合他们的实际工作责任和目标进行推进。如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教学服务工作等不同岗位的特点,明确师德的实施与要求,从而产生一批教学榜样、科研先进、服务能人,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从工作岗位中培养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关爱学生的教师言行,而最终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与思想。

2)加强整体设计,形成合谐的校园文化,以健康的氛围影响、教育教师。教师首先是学校的教师,学校的校园氛围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精神面貌和言行,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师德体系的作用是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学校应整合学校优势资源,统一规划和设计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从而培育出一支有理想有信念的教师队伍。

3)加强学习,推进教师的德育学习。教书育人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作为教学的实施也是各个学科间的相互配合与综合作用,从而实现综合性的育人功能。对于教师的德育教育应当把学科德育作为核心内容来推进,也就是让道德的培养与影响成为课程体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把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的方式、教学的内容中都融合和体现出师德建设的内容、社会核心的价值观,实现教育内容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推进教师的学习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师德教育。

4)一票否决制。当我们无法以量化的形式对师德给予评价,认定何为失德是相对容易而可操作的。因此,师德评价机制的建立首先就应是设立“失德之维”,即确立教师在品德和思想上不可为、不可逾越的禁区,并采用一票否决制,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中,都把师德的一票否决制纳入进来,从而保障教师队伍的整体道德水平,并以此成为道德的高压线来规范教师们的道德行为。

4.4双向互动式的校师管理机制的确立

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时俱进,广纳多方智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正如主体性的双重性所言,师德既是教师群体的一致性道德规范,也是教师个体作为知识传承者的个性化特色的实践。因此,我们倡导师德建设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性,以全体教师的高尚品德修养、崇高的师德素质为基础、为号召、为氛围,推动教师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品行长效化、常态化、务实化提高。使教师个体在平凡的工作中生动实践,特色呈现,更有着创新性的师德实现。教师群体、教师个体,外化的实践教学、内化的道德修养,四个方面形成一个师德互动建设的开放式结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之下,做出动态的调整与契合,贯穿于整个师德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更包含了全体教师的实践与努力。

5结语

主体意识范文篇4

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主体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是俄文成功的前提。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作文要求和作法,必然带来学生兴趣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如作文课,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题,学生都是哎声叹气,满脸的发烦和无柰。为此,在俄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树立起牢固的主体意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老师头脑里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写"而是"人",老师在设计作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具体的作法是,首先认真细致地分析主体的客观现状,摸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其次,鼓励学生讲真话,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这样尊重主体实际的做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重视阅读,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作文"蓄足"底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同样如此,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文化积累,没有对生活独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所以作文重点并不是讲授作文的写法,而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我认为,以往作文训练实际上老师已注意到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也多次强调学生观察生活,学生也已从道理上知道观察生活的重要性,但仍对很多的生活现象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熟视无睹,追根求源,这与学生认识水平有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使他们对生活有自己独到见解而产生写作的冲动。方法之一就是加强阅读。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阅读摘录本,定期检查落实。引导学生从阅读去感受那深刻;形象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去珠文化底蕴,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去和思考生活,我认为,明晓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曲折性。那一篇篇文章实际上就是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使学生会有很多收益,共鸣多了,认识就会不断地提高,认识提高了,对自己的经历以地诸多生活现象就会有许多感悟。如有一个学生第一次坐飞机,他就详细地记叙了第一次坐飞机的经历。他为什么?他说,第一次坐飞机感受到了新鲜,但同时也感受到紧张和不安,他觉得比较起来,还是在陆地上踏实一些,他忽然对一个词有了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脚踏实地。这种理解认识使他对第一次坐飞机的事情有了兴趣。这就说明提高了思想认识才会对生活关注。"人情练达即文章""作文即作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引导阅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关注生活,也才真正地解决了作文源头的问题。

三、训练发展学生的评议表达能力。

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有了作文的"活水",还必须具备运用评议展现多彩的生活,发表自我主张的能力,哇圣陶先生讲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己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俄文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种种方法训练学生使用语言的过程。训练语言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座谈会、讨论会、辩论会、讲演会、欣赏会以及做读书笔记、写日记、写周记、写信、写作文.....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但也要注意,语言训练也要强调语言积累,没有语言积累,你就是练得再多学生颠过来倒过去就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话。所以应形成这样一种训练过程,在语言训练中感觉到不足,然后通过阅读去积累语言,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主体意识范文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辑;主体意识;受众意识

我国广播电视台传统信息传播模式,在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逐渐加深的情况下,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资讯日渐多元的需求,因此,必须对广播电视编辑具有的传统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进行改革,深入开发广播电视节目的亮点,使观众有前所未有的感受。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这一目标,对广播电视编辑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

一、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编辑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所存在的不足

(一)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对于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发展而言,目前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虽然得到了各种新技术的辅助,但是编辑人员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导致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依然按照传统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制作,难以满足现代化观众对文化的需求,难以在情感上与观众产生共鸣,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观众群体资源流失,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广播电视编辑没有严格的审核节目内容,缺乏对新闻信息咨询意识形态必要的掌管能力,也会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二)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形式单一。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现代化社会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环境下,人们对各种信息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更加严格。与此同时,由于广播电视节目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导致很多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比较、传统、单一、乏味,节目内容雷同情况极其严重。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广播电视节目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从而,严重阻碍行业的发展。

二、完善广播电视编辑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相比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接收信息资讯的渠道和内容,对广播电视编辑具有的传统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提出了更严格、更高的要求。对于传统广播电视而言,工作模式具有的约束性比较强,对节目的收视率过分看重,使得很多广播电视编辑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保证节目的收视率,忽略自身的职业道德,对新闻内容进行片面的播报。这样的行为,对广播电视行业提高自身能力,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稳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对自身具有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进一步提升,提高自身对新闻报道真实性、全面性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以广播电视的工作原则作为编辑人员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使新闻资讯内容的采集工作全面、具体、客观,为观众观看节目的真实性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二)利用新媒体资源,创新工作思路。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逐渐加深的同时,各种新技术、新资源的出现应接不暇,不仅提升了社会各个体系工作的效率,还能为人们带来更新、更全面的服务体验。因此,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对新型媒体资源具有的特点、优势全面、详细地进行了解,将新媒体技术合理的结合到工作中,将新闻信息咨询具有的价值彻底挖掘出来,具体的途径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广泛普及的情况下,对大众的需求进行调研,掌握我国公民目前对文化领域的实际需求,使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改革模式能够被准确定位,从而制作出更加符合大众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第二,在互联网逐渐得到普及的环境下,网络平台的推送能力和效果逐渐提升,因此,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应该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将新闻信息资讯的传播范围扩大,使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得到不断强化,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三)注重受众的主体地位。对于广播电视而言,最终的目标是服务大众,为大众带来全面、准确的新闻资讯,使大众对社会的动向具有清晰的了解。因此,一切改革行为都要将大众的实际需求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保证节目的准确、全面、客观。因此,广播电视编辑应该积极聆听大众对节目的评价和反馈,以此为基础,明确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方向和发展思路,根据大部分观众对自身文化发展的需求,创新开设出更多能够满足大众需求、具有积极竞争能力的节目,使广播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水平,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动力[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针对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展开详细分析,我们能够明确得了解,面对社会的现代化转变,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对传统编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全面改革,将全面、深入了解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的特点,利用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二者进行积极的完善,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彤,毛志哲.媒介传播视域下当代中国街景秩序研究的转向[J].重庆大学,2018(09):62-64.

主体意识范文篇6

(一)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主体的自我意识,它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主体意识包括“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两方面的重要内容:自主意识是指人意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在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人居于主导和主动方面,同时人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自由意识是指主体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克服主客体的对立,实现主体的自由。主体意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主体意识”是主体对实践活动的反映,同时它又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主体意识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传播主体意识

我们收缩“主体意识”的外延,归结到大众传播学中来,结合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两方面重要内容,得出与之对应的传播主体意识也应包含的两方面主要内容:一、传播主体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意识形态、体制的认知,以及对自身的地位、能力和价值的判断;二、传播主体在主体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体的认知、审美感应及价值判断,反过来它又能指导主体更好地改造客体。

(三)播音员主持人的传播主体意识

广播电视传播主体以播音员、主持人为代表,我国广播电视所应起的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用,都将通过传播主体(播音员主持人)的话语表情,予以结合、渗透、潜藏、凸显。所以播音员主持人的最终呈现是传播主体意识在实践中的重要落实环节。“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高低优劣的评价,大多是从播音这里看的。”

播音员主持人的传播主体意识可以涵盖这样两方面内容:

1.播音员主持人对身处的社会环境的变革、行业体制的发展所具有的客观判断,对自身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价值的正确认识;

2.在上述基础上,播音员主持人在有声语言创作中其价值观、审美观、传播意识、服务意识、主动意识、人文意识及自身综合修养对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观照。

二、播音员主持人的传播主体意识详述

(一)正确的认识

播音员主持人的主体意识,首先是生发于传播主体内部的对外在世界和实践的判断和认识,继而,这种认知又会反作用于播音员主持人的实践活动。以《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为例,对新闻事业的和自身工作的正确认知,为其在播音创作实践中提供了强大的支撑——26年的播音生涯中无一错误。如果将这一奇迹仅仅归于是播音基本功扎实显然是不全面的。强大的主体意识支撑着罗京打磨业务水平,同时更影响着他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使之服务于新闻播音事业。

反之,也有主持人由于没有对自身工作和环境做出正确的认识,导致其将大众媒体当作了个人情感随意宣泄的平台,最终被所属媒体淘汰。另一例是,由于认识和判断的偏差,一些媒体“忘却了中国当今的传媒性质及体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不同”,试图将播音员主持人明星化,而忘记了其党的宣传员、新闻工作者的代表这一身份,以致将一些播音员主持人混同于演艺界人士,不择手段得进行包装以提高收视率,其最终结果只能是透支自身的正面形象换取短暂的利益,最终不过成为受众的一席笑谈而已。

(二)能动的观照

播音员主持人传播主体意识的第二点,即在有声语言创作中其价值观、审美观、传播意识、服务意识、主动意识及自身综合修养对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观照。这一点是针对文字语言向有声语言、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过程而言。

播音员主持人话筒镜头前的语言转化(既有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也有内部语言转变化为外部语言)转化即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创作过程。“转化不仅仅是声音的转变,更有情绪、情感的转换,理性、智性的提升。话筒镜头前怎么认识和对待语言转化?传播主体的立足点和其具有的社会文化视界,可谓决定了他(她)对文本主题和接受主体的理解,也就决定了转化的方向……”

在这转化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播音员主持人从课堂里、书本上习得的理论和从实践中、生活里获得的经验,一旦在大脑神经网络中形成一定的概念,构成相应的节点……在播音、主持语言创作上所产生的影响就会体现在有声语言表达的各种情绪、情感上,呈现于各类节目形式的各种声音状态和体态中。”

播音员主持人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观及各种意识和积淀都将或明或暗地渗入其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中。思维是隐性的流程,这就使得主体意识的外化也是一个复杂而隐性的过程,“它既包含无形的思维活动,又包含有形的制作实践活动”,这一过程看似无形无意识,但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这规律便是一下将要论述的——播音员主持人传播主体意识的培植。

(三)播音员主持人传播主体意识的升级

每个社会人都有意识,对于在广播电视媒介平台上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自不例外。播音员主持人都具有各自的传播主体意识,但是,这种意识是否能正面地指导实践、是否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有赖于播音员主持人传播主体意识的先进程度。

意识是无形的,但由于意识是由存在决定的,所以,播音员主持人的传播主体意识也是由一系列的“客观存在”所决定。这里要探讨的“客观存在”主要是指传播主体通过实践获得主体意识提升的方式,也即,播音员主持人升级传播主体意识的要点和途径:

1.以时代为准绳,衡量主体定位。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将广播电视媒介的影响力迅速提升,机遇增多,竞争压力也相应增大;舆论环境的宽松,伴随着传播负效应的显现。全球传媒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在增加,中国的传媒业也势必面临更大的挑战。播音员主持人要对自身有正确的判断,前提必然是对所处行业能准确定位,通俗来讲,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山头”,才好决定“唱什么歌”。“传播主体在话筒前、镜头前的一切活动都受到一定社会、时代、地域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受到传播环境、传播技术、传播规律的制约。”既然如此,传播主题怎能不认清这些制约条件呢?

2.以民族为根基,探寻主体价值。承认民族性,意味着传播主体不是在各种滚滚浪潮中漂浮不定,而是将自身置于了有着牢固根基的土地上。在坚实的土地上,才有可能平和、客观地看待过去与现在,才有可能寻找到未来之路;承认民族性,意味着要认清世界的政局与时局,理性判断我国的时势与国情,不冲动地走出去,也不盲目地引进来;承认民族性,意味着认同大众传播媒介必须受民族土壤的滋养,即便偶尔施施进口化肥,每一粒果实也一定都浸润着这片土地独特的芬芳;承认民族性,最重要的一点,传播实践所得的果实必将是被耕作这土地的人们享用——未必都会美味,但一定要有营养,由此,也可得出,当今时代的以民族为根,一定也是以党为本,为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是一切为了这土地上的人民。

三、与时俱进地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

主体意识范文篇7

一、在课堂上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听、记,或是在那划重点,很少有时间或是精力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而导致不能处在高效的学习状态。而要重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留出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比如如果是讲解诗歌时,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讨论,或是相互提问,引导学生对诗人的创作手法以及情怀进行深刻的理解。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语文基础具有很大的差异,学习能力也存在明显的层次差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其个体差异给予充分的尊重,坚持因材施教,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尺来对学生做出同样的要求,用标准化的思维去要求学生。这不仅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还会使个别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信心上受到影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来说,要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就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差异给予充分的顾及,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而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进而提高每个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

三、增强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高中时期是学生生理以及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良好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这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而言,应该增强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能够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我们在讲解《再别康桥》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尽可能的不要事先给学生安排预设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之后再解答问题,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对于同一篇文章来说,不同的学生所关注的重点也会不同,有的学生对于诗歌的语言艺术比较关注,认为在朗诵诗歌时十分的优美,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同学进行讨论,探讨为什么诗歌朗诵起来会这样的优美?同学们在对资料进行查阅后进行思考,之后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就会了解到《再别康桥》是一首新格律诗,而新格律诗则具有音乐美、绘画美以及建筑美的特点。而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正好具有这种美,因此学生就能够在这样的情感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四、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在以往单一的教学环境当中,教师单边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课堂氛围比较死板,师生间缺少足够的交流和互动,距离感较强。这样的氛围下,很难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和能动性。比较而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则可以得到有效的释放而得到提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应该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地找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适当地给予指导和鼓励,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从而也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五、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其独立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其自觉学习,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将阅读的步骤与方法向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能够对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方法和规律有所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面对不同的题材与内容时独立分析和完成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与分析中发展自己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徐刚.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17).

主体意识范文篇8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参与自身发展的程度及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见,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其学会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现自主教育的主要途径。

1、校内实行民主管理

为了把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我们应在学校管理中进行大胆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这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外部条件和前提。

(1)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凡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疑点问题,应通过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形式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而妥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2)评价教师,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应将教师的师德行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德勤能绩各方面情况交给学生进行评议,并把评议结果作为学校对教师职称晋升、业绩考核、评优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教师责任心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发展,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3)在学生管理中应实行学生班级自主管理。通过自荐演讲竞争上岗的办法推选班团干部,让学生充满自信又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教室、寝室、班团活动、班际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能力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人的行为来实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内部条件和动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学习生活有计划、有目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依从他人。要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生活自理能力竞赛,组织学生远足、野餐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自主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评价和监控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关心集体,充分发挥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善与与人相处,关爱他人。积极开展学生自我评议活动,组织学生针对自己或他人的典型言行进行自评、互评,通过集体人际交互作用,共同探讨、尝试行为规范,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成长,进一步强化其主体意识。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主体人格

当前,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普遍布在着依赖性强、自制力差、社会交往能力不足、面对困难与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等问题。国内一项调查表明,高一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达15.2%;高一新生1/3有自卑心理倾向;意志品质坚强者不超过15%。这一调查结果令人堪优,因此培养学生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抗挫折能力二分辨是非能力以及其他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针对目前学校教育现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创造民主、宽松的育人环境

由于学校管理的需要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形成很多强制性的管教方式,对于学生的行为形成很多禁区,从而便形成了学生自感无能、羞怯、过分服从,依赖等不良心理品质和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

学校应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契机,以民主、活泼开展的集体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优美,浓郁的道德氛围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发挥环境这一无声教育的示范,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神奇作用。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

(1)正确的人生观是个人心理健康的保证。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才能对社会、人生和世界上各种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采取适当的态度与行为反应,保持一种开阔的心胸和乐观主义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的承受能力,防止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对正处在人生观形成基础阶段的学生不断进行真善美的正面教育和假丑恶的反面教育,使学生在现象和本质、本质和非本质之间,真象与假象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改变传统教育中那种只重说教的“空对空”现状。

(2)必须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遭受适当程度的挫折,有利于激发斗志,但若挫折太重,会造成心理障碍。我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正确评价自己,在奋斗的过程中体验奋斗和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自信心。

(3)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但若处处与人竞争,就会使自己长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心理障碍。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无处不在、真诚合作不可或缺。合作可以使人保持愉快的心境,得到更多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认识和思路,从而使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注重实践教育,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起因于主体自我意识,也不是客观世界在个体身上的消极反映,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思想品德形成是在活动与交往中,在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主体性,必须重视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的自身体验,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社会实践和系列德育活动可以完成这一目标。

1、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主体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异质、异向、异步”矛盾突出,学校德育的开放性不断提高,学校必须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主体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地考察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通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通过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使其了解社会的主流和黑暗面,真正产生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和对不良现象的“疫苗效应”,不断提高政治辨别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积极开展系列德育活动

德育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开展系列德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契机,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及个体自主性发展的需要,锻炼学生意志,使德育目标在实践中逐渐地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和自动的要求,又在实践中外化为学生的情感、行动和各种能力。

我们可以以重大纪念日、庆典日及大型活动等为媒介,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升旗制度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军训,使其感受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团结的力量、崇高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品格。

总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知、情、行、意相统一的漫长过程,我们只有从学校实际工作入手,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具有主体性、主动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人,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最高价值。

参考文献:

[1]都文武.教育问题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2]英伟民.主体的命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主体意识范文篇9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意识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的普及推动出版行业快速发展。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学术期刊,学术期刊的互联网传播具有高效性、及时性、容量大等特点。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编辑面临着更大的考验,下文主要分析怎样践行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

一、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概述

(一)学术期刊编辑概述。学术期刊是通过同行审批的期刊。通过学术期刊展示研究成果,期刊主要以文章、研究等为主。学术期刊主要有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双核心期刊等。而学术期刊编辑主要是负责期刊的选题、审稿、运营和管理。一个好的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备编辑学的理论知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等。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学术期刊编辑具有更高的要求。首先编辑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字功底,在审核稿件的时候应该恪守诚信,有效防治抄袭、剽窃的现象发生。在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应该掌握信息技术,通过新技术更加有利于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包括稿件审核、信息等。(二)主体意识概述。主体意识是指人应该具备自我意识的主观性,做事有积极性,处于主导地位。编辑的主体意识不再是机械地选题、审稿、文章再加工,而是要求学术期刊编辑以事实为主,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对自身提出高要求。首先编辑要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学术期刊不是普通的杂志类期刊,其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因而需要编辑具有非常强大的文化底蕴与强大的学识功底才能够做好这份工作,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走在科技前沿,为专业学术期刊的审核、发表进行把关,从而选出优秀的期刊佳作,为我国各专业领域做贡献。与此同时,学术期刊编辑还应该具备创新意识。时代在不断进步,学术内容也在不断更新,编辑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站在学术前端,用全新的理念去看待学术期刊著作,从而创作出好的栏目,推动学术发展。

二、数字化时代如何提高编辑的主体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时代正式到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数字化环境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术期刊的发展,面对这一发展,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有主体意识,从而使得学术期刊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一)选题策划中提高编辑主体意识。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是编辑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期刊的选题策划能够反映出当代学术潮流以及对知识的传播,从而打造出好的期刊栏目。题材的选择就如同一篇文章的标题一样重要,可以吸引读者进行阅读。编辑的选题可以决定期刊栏目的成败,因此就需要学术编辑具有主体意识与创新精神,通过选题策划来对期刊栏目进行定位,从而打造出学术期刊的良好品牌。如何提高期刊编辑的选材能力,首先编辑应该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编辑应该积极拓宽信息获取的渠道,增加获取信息的方式,比如经常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与编辑同行进行有效交流,把握市场形势等。同时编辑还应该具备高水平的职业素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精确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品牌栏目。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编辑应该利用网络技术来发展自身能力,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学术内容和前沿信息,可以为编辑的选材、审稿、核查、运营以及管理等工作内容提供参考意见,进而促使编辑能够创造出新颖的、符合时代标志的好栏目。(二)防范学术不端中提高编辑主体意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上的学术信息繁多,这就为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制造了便利的条件。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在审稿的时候进行严格把关,发挥主体意识,从而建立良好的学术之风。在收集稿件前,期刊编辑应该对稿件作者做好学术道德教育,从而抑制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在防范学术不端的行为里,编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稿件初审时,编辑应该严格把控,利用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排查,这样能够检测出文章的重复率,从而检测出文章是否存在抄袭。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很多期刊都被发表到网络上,通过百度检索也可以检测出稿件是否存在抄袭,利用网络技术来防治学术不端行为。

三、数字化时代编辑如何发挥主体意识打造品牌栏目

(一)收集信息、紧随时代。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在学术期刊中进行表现。学术期刊栏目应该紧随时代步伐,关注时事热点,站在时代前沿,探究科技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受人欢迎的品牌栏目。学术期刊编辑可以通过参加学术论坛交流大会、组织同行进行讨论、学术报告会议等活动,从而获得前沿信息,有助于提高编辑的创新能力,帮助选题,设立新颖栏目。与此同时,互联网上信息多种多样,各种科技信息、时展等都在网络上进行体现,编辑应该正确利用互联网工具,与传统媒体进行结合,发挥想象力与创新精神,打造精品栏目。(下转第96页)(二)加强学术交流。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这对学术期刊带来巨大的影响,编辑应该抓住机遇,加强与同行业工作者的交流,在交流中了解时代信息,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选题立意。编辑需要不断地去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加强编辑方面的技能培训,了解行业行情,知己知彼,才能够打造出符合时代、独树一帜的栏目。(三)期刊编辑的法律常识。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备法律意识,在进行编辑工作时应该自觉维护文章创作者的合法权益,经过对稿件的严格审查,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同时在对稿件内容审核时要对读者大众负责,文章中不能出现扭曲事实的字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数字化时代,网络传播具有快速性、高效性、简便性等特点,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就是会发生侵权行为。这就要求编辑具有版权意识,当读者需要对期刊进行下载时,需要付一定的费用给作者,有利于版权的保护。当作者版权受到侵害时应该与文章作者站到一队,共同抵制这种现象的发生,从而创建一个健康的学术生态圈,为学术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给学术期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期刊的传播方式与传播速度发生了极大地改变,面对机遇与挑战,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发挥自身主体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拓宽收集信息渠道,加强与同行业工作者的交流,不断创新,打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独树一帜的品牌期刊栏目,进而为专业学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亚平.学术期刊编辑业务管理的数字化引入极其完善[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7):124-126.

[2]杨闯.编辑主体意识与编辑职能转型[J].中国编辑,2011(5):27.

[3]李卫东.网络化趋势下期刊编辑的新型编辑意识[J].黑龙江史志,2010(12):50-52.

[4]郭红明,缪文桦,曹莉.“有所为有所不为”——论学术期刊编辑修改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3(01):84-89.

[5]秦曰龙.文章合为时、事而编——数字化时代如何践行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6(03):154-157.

主体意识范文篇10

民主的提出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转变,赋予了人民广泛、充分、真实的民主权,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体地位。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必须是民主的社会。只有让人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切身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才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以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和法制密不可分。民主权利的内容、形式、实现方式以及民主制度的真实性、广泛性和长效性均需要法律制度的硬性规范和制衡。民主被践踏往往是由于法律不全或执法不力造成的。法治相对人治而言,人治的本质是由少数人的意志决定公共制度的制定和实行,容易导致独裁专制和权力腐败。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和物质文明不断发展。但是,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思想观念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会自发与经济基础保持同步发展,特别是我国长期受到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权力本位”、“关系本位”观念根深蒂固,人们的民主法治意识仍比较淡薄。当前我国许多社会问题,如政治腐败、公共危机、资源破坏、公正问题等,也是因民主法制尚存的问题所引发的。建设和谐社会中必须增强公民民主法治意识,培育公民追求民主、崇尚法律的理性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对公共权利行使机构公务员进行选择、制约和监督,减少和制止利用职务谋取私利的现象。“如果公民个人不去行使其民主权,或大部分公民不去行使民主权,那么民主制就形同虚设”。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了,才能激发自己参与政治的热情,提高参与国家建设、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保持社会活力的内在要求,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和政治生活的理想状态。

2公正意识

公正是现代社会诉求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重要表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公正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追求。社会主义的公正,包含经济公正、政治权利公正、社会公正、文化公正、道义公正、生存和发展权利平等、分配公正、机会均等、结果合理等方面的内容。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公正观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价值判断和理想诉求。某种公正观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的,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民族往往产生不同的公正观;不同的公正观呼唤不同的现实制度作为其实现方式和途径。当前我国倡导的公正观是: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基础上,消除两极分化,兼顾公平与效率,让人民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享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整个社会规则和机制的公平。

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一经出现,就会产生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正确的公正意识的培育、形成将对该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产生无穷的助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为我国公民公正意识和公正美德的培育,以及社会制度的公正性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国在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培育公民的公正理念,树立公正意识,使民主、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念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在全社会掀起民主正义之风,坚决抵制政治腐败、道德败坏和各种不公正现象。这是对普通民众的要求,更是对权利行使机构的要求。政府工作只有维护公正原则,凭公办事,让社会成员平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才能激发全社会的热情、活力和创造力,以强大的聚合力、向心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3诚信意识

诚信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立国之根。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契约经济,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良好的法律、政治、舆论等有形制度环境,更需要良好的道德环境的软规范。社会的和谐发展以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为基础,经济活动主体应该崇尚诚信精神,共同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借助道德的力量,而诚信友爱这一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则为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道德土壤。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中的众多失信行为和违规现象已成为社会和谐的“绊脚石”。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要渗透到政府、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家庭等各个领域。个人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是培育健康的舆论谴责环境、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久远的影响和作用。诚信意识是社会主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及复杂的社会实践中感悟、提升和品味出来的自主意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诚信意识并不会自发、自动产生,它是社会主体长期在诚信氛围的熏陶中、在诚信机制的制约中、在诚信文化的教育中培育而成的,它的本质要求是使诚信成为人的自律觉悟和本能行动。和谐社会需要法律、章程等硬性制度的规范,更需要道德软性力量的“清洁”和“润滑”。法律具有强制性、他律性,道德则有自觉性、自律性。自律和他律互相联系,只有严格的他律制度,才能产生广泛的自律行为;而自律意识和行为的普遍产生,更有利于他律目标的实现。诚信作为一种伦理道德,需要健全的诚信机制的外在约束,更需要人们自觉加强内在修养,增强信用意识和规则意识,实现内心世界的自律。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我们要树立和增强诚信观念,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充分创造和利用社会诚信资源,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4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