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地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5:48:53

主体地位

主体地位范文篇1

主要做法和成效

党员议事会的代表由支委会根据议题需要确定议事党员及名额。根据“一事一议”的要求,每次议题定出不同的党员代表参加,人数控制在10-15人左右。其构成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要选择与议题相关或对议题比较熟悉且有一定议事能力、公道正派的党员作为议事代表。议事会凡遇重大事项需商议或三分之二以上的党员联名提出时,便可召开。党员议事会由村党支部组织,议事代表超过三分之二到会才能召开。议事会议题的确定主要是由支部根据工作需要或党员联名提出,然后召开支委会讨论确定议题。议题范围主要是支部的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工作计划,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确定工作事项的具体措施,有关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群众反映比较普遍的问题。议事会召开前,提前7天将议事内容、时间等通知议事会代表。由代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归纳梳理并提出意见、建议。在议事会上对议题充分酝酿、讨论后,形成议案提交支委会讨论通过。议事会形成议案后,由村支委讨论通过后形成决议,并及时将决议及落实情况在党员大会及党务公开栏中进行公布,保证议事的公开透明。贺州市八步区实施党员议事会制度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二是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奠定了基础;三是为规范基层干部行为探索了新路径;四是为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提供了保障。实践证明,党员议事会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党员议事会制度。

启示

回顾总结从贺州市八步区建立党员议事会制度的实践,我们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是注意选好议事代表。根据“一事一议”的要求和议题需要,注意把综合素质较高、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群众基础好、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热心为群众办事的党员选为议事代表,以期得到党员、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充分调动和发挥代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和培训工作,提高党员思想素质和能力,引导他们珍视享有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让他们“想议事、能议事”。同时,还要真正把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交给代表,把议事会真正办成发挥党员的集体智慧、拓宽基层干部工作思路的重要会议。

主体地位范文篇2

一、什么是党员主体地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党员是党的主人,在党内生活有当家作主的资格。

具体来说,党员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党员是党内权力的源泉,党员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代表,直接或间接地选择党的领导成员;其二,党员是党内事务的决定者,党内的一切事务,归根到底应由党员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其三,党员是党内行动的主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去执行。

二、为什么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首先,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党内生活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样,广大党员是我们党的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

其次,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自身建设上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党的建设上就是以党员为本。以党员为本要求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在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由党的基本属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由千百万党员组成的具有充分代表性和广泛群众性的党。党的这一属性决定了党的事业是全体党员的共同事业,因此,党员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否则,党将失去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四,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必然要求。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而党内民主的本质就是广大党员当家作主。由此可知,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逻辑起点。没有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党员主体地位的现状怎样?

从规范层面来看,总的说来,党员的主体地位在党内法规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例如,党章第四条规定了党员享有的知情权、讨论权、表决和选举权等八项权利;第十一条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此外,中央还专门制定和颁布了《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确保党章规定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

从实践层面来看,党员的主体地位基本上得到了尊重,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一些地方一些组织在对待党员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往往特别强调党员“应尽的义务”,而忽视党员“应有的权利”。又如,一些地方组织在党内监督上,忽视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这些问题的不同程度的存在,使党内生活在实际中往往表现为“组织本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员的主体意识。

四、如何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首先,更新观念,树立党员主体理念。强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在全党树立起党员主体理念,只有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党内才能真正“造成一个有集中又有民主,有纪律又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主体地位范文篇3

关于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一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个人不是国际法主体,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国际法的客体。其二认为个人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因为国际权利义务归根结底都要由个人来享受或承担。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个人在某种限度内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第二种观点过于绝对和激进,笔者主要讨论第一种观点和第三种观点。

在具体讨论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之前,回顾一下国际法主体的涵义是很有必要的。韩成栋、潘抱存主编的《国际法教程》中是这样规定的,“所谓国际法主体,就是指那些能够直接承受国际权利与义务的国际法律关系参加者”。在具体说明这个定义的涵义时,该教程指出,国际法主体必须构成国际社会中地位平等的实体,自然人和依据国内法所设立的法人在国际关系平面上不具有与国家相等的地位,所以不是国际法主体。该定义虽使用了“国际法律关系参加者”字眼,但实际上它仍然没有脱离要求国际法主体是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政治关系参加者的传统观念。事实上,在国际社会中法律地位平等的实体只能是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不相同的,更不用说视国家与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和交战团体在法律地位上平等的不合理性,后者不过是一种过渡形态的暂时的有限的国际法主体。当然,它们在国际立法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参加权,都是立法性国际法主体,它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范围大小是各不相同的。

最近王铁涯先生主编的《国际法》对国际法主体是这样定义的:“国际法主体是指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注: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这一定义预先排除了那些不能独立参加国际关系但能直接在国际法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且有独立国际求偿能力者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可能性。这种国际法主体概念与否认个人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义务从而成为国际法主体的理论以及认为国际法上的客体为国内法上的法律关系的理论相联系。他们认为“个人作为国际罪犯受到国际法惩处这一事实也只能说明他们是国际法惩处的对象,并恰恰说明他们是国际法的客体”。

我们不妨类比一下,个人作为国内罪犯受到国内刑法惩处这一事实,也只能说明这些人是国内刑法惩处的对象,并恰恰说明他们是国内刑法的客体。上述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赵廷光教授指出,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一方只能是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人,另一方只能是国家。(注:赵廷光主编:《中国刑法原理》(总论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0页。)国家作为处罚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它并不能将犯罪人降格为客体。

再回到他们的观点上来,假如国家触犯严重的国际罪行如反人道罪反和平罪而被国际法惩处这一事实是否能如他们推理那样,“恰恰说明国家是国际法的客体呢?”这种国际法客体国内法主体的理论不符合国际法作为法律在法律关系主体上应表现出的一致性与统一性,与一般人的理念相去甚远,难以令人接受。其实,不是个人是国际法的客体,而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国际刑事法律关系构成国际立法法律关系的客体。个人在具体的国际刑事法律关系中构成与国家不相对称的法律关系主体。

持该国际法主体观点的人也否认个人能直接取得国际法上的权利,他们认为个人依条约取得国际法上的权利不过是国家间的权利义务。实质上,他们混淆了国家与国家之间以权利义务关系为特征的国际立法过程与个人依所立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从事法律规定的行为而成为该国际法律关系主体这一事实。个人可以援引条约中“明确的无条件的不需国内或其它补充立法”的规范作为权利主张的依据,而在个人引用经转化的国内法规范主张权利时,它的源头仍在国际条约。况且,这一定义并不足以排除个人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可能性。根据已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于1996年5月批准)第153条规定,在国际海底区域实行“平行开发制度”,为此公约第187条和附件六第38条还作了相应规定,允许个人和国家一道参加国际海底区域的勘探和开发活动,允许他们进入国际海洋法庭海底(争端)分庭成为诉讼当事方。显然,个人和国家严格遵照《海洋法公约》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进行开发活动,不能认为国家参加该开发活动是参加国际关系,而个人(法人)在相同情况下参加开发活动就不是参加国际关系,个人(法人)获准成为国际诉讼当事方,他们就有主动开启诉讼程序,实现国际法赋予他们的权利和承担国际法可能加之的义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完全的国际诉讼能力,当然包括独立国际求偿能力。按照前述定义,此种情况下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不应被否认。

有的学者从国际法律关系角度来定义国际法主体。叶叔良先生认为“国际法主体就是国际法律关系主体,也就是在国际法上享有权利(包括诉讼之权)和负担义务和责任者。”(注:李浩培:《国际法的概念和渊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李浩培先生则指出,“国际法主体是其行动直接由国际法加以规定因而其权利义务从国际法发生的那些实体”。(注:黄炳坤主编:《当代国际法》,广角镜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133页。)这一概念非常灵活,它绕开了传统的国际关系参加者的定势要求,直接以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判断何为国际法主体。这一概念即包括了传统的国际法主体如主权国家又能容纳二战后逐步确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同时也不排除直接由国际法所调整的某些特别关于个人的法律关系中个人成为国际法主体的可能性。例如,国际组织与其雇员关于劳动合同的纠纷都是由相应的行政法庭来解决的,法庭在判决中只能依据国际法包括国际组织的内部“行政”管理法来处理案件。雇员与国际组织的劳动合同关系已经脱离了所有国家的管辖权,直接成为国际法调整的内容,虽然这种关系类似国内法上的劳动法律关系,但事实上它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国际法律关系,而雇员作为该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无庸质疑的。

主体地位范文篇4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要求。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而党内民主建设的状况是与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党员的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党内民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所谓党员的主体地位,讲的就是党员作为党的主人,在党的建设、党内民主及党的一切活动中居于自主、积极、主动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七千多万党员组成的具有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党,这就决定了党员既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力量源泉,又是党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当然也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只有明确了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为党员参政议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确保党员更好地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党内事务,认真履行义务,主动行使权利。只要党的各项建设和各种活动以广大党员为主体来展开,党内事务就能够充分体现广大党员的意志,党员民主权利就能够得以落实,党内民主建设就能够健康发展。我们党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广大党员的意志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是完全一致的,广大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与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是完全一致的,推进党内民主与推进人民民主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由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不仅取决于党的纲领、章程和来自于外部的监督与约束,更取决于党员自身能动的主体行为,即党员主体是否具有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就党员个体而言,保持先进性需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内在的动力来自哪里呢?就来自于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即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的主人翁精神。党员有了崇尚先进、争当先进、保持先进的强烈愿望和自觉追求,才有可能高标准要求自己、高质量剖析自己、高效率改进自己,从而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而不懈努力。所以说,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加强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基础和内在动力。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加强党内监督的要求。党员主体地位表明,党员作为党的权力主体,在党内当家作主。党的各级组织、领导机关及其领导者是党内权力的受托者,其权力来源于相应范围内的党员。党员作为党内权力的主体,对党的各级组织、领导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情况行使监督权,是保证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内容。党内监督的实质,就是对受党员主体委托而形成的党内权力的规范、控制并使其服从于党员主体的意志。党员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确立广大党员在党内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但是,从实践看,党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监督难等问题都不同程度与党内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有关。这与过去很长时期内,党内生活中往往过多地、片面地强调党员是被监督的对象、是服从上级指示的工具、是被教育和管理的对象等有关。由于对党员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从而形成了党内监督主体的缺位。这是党内不正之风特别是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和漫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把党员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党内监督。

主体地位范文篇5

一、司法实践中关于业主管理团体的困惑近年来,各种物业管理纠纷频频发生,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法院受理的纠纷也逐年增多,并且呈现出类型多样化、群体性明显、敏感程度高、处理难度大等诸多特点。

从类型上看,可以依据主体标准将物业管理纠纷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业主个体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纠纷;第二类是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纠纷。1前者主要是指涉及单个业主权益的纠纷,如因装修物业引发的纠纷、因拒交物业服务费引发的纠纷等。后者主要是指涉及业主集体权益的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1)因物业管理权引发的纠纷,如业主委员会因服务质量、物业管理费等原因起诉要求解除物业管理服务合同;2(2)因物业维修基金的缴纳、管理引发的纠纷,如业主委员会起诉要求返还住宅小区维修基金;3(3)因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引发的纠纷;(4)因物业管理企业拒绝承担业主委员会办公经费引发的纠纷;(5)因业主委员会监督检查物业管理企业财务引发的纠纷;(6)因业主委员会存在违约或侵权行为而引发的纠纷。

法院在受理此类纠纷时,首先遇到的一个疑难问题便是,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也就是说,业主委员会能否以法人或者《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组织”的身份参加诉讼。如果可以,那么业主委员会可以在哪些纠纷中参加诉讼,法院是否可以判决业主委员会承担责任。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民法通则》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没有对业主管理团体的主体地位做出规定;4第二,学术界对业主管理团体的主体地位颇有争议,而争议的焦点在于:(1)业主管理团体是不是一类独立的民事主体,是否具有权利能力;(2)在业主管理团体中,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是什么。因此,本文拟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视角出发,分析业主管理团体的形成和法律性质,并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研讨。

二、业主管理团体的法理分析(一)业主管理团体的形成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房屋的所有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购买公房或商品房实现了住房的自有化。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多层建筑-即所谓城市异产毗邻房屋。也就是说,在数人乃至数百人购买楼房的时候,一栋建筑物的产权主体已经多元化。而多层建筑与物业管理区域的出现,催生了一种新的不动产权利形态-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一词的表述,各国立法不尽相同。在德国称为“住宅所有权”,美国称为“公寓所有权”,瑞士称为“楼层所有权”。目前,我国学术界采用的名称是日本及我国台湾法律所采用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称谓。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各国民法学者有几种学说,分别有“一元论说”、“二元论说”、“三元论说”等。5一元论说又分为“专有权说”和“共有权说”,前者认为区分所有权专指由区分建筑物专有部分构成的所有权,后者将区分所有建筑物整体视为由全体区分所有人所共有。“二元论说”的主要观点认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根据使用功能,将一栋建筑物在结构上区分为由各个所有人独自使用的专有部分和由多个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共同部分时,每一个所有人所享有的对其专用部分的专有权与对共用部分的共有权的结合。“三元论说”的主要观点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多个所有人,甚至上百个所有人共同拥有一栋高层建筑物时,各个所有人对其在构造上和使用上具有独立性的建筑物部分(专有部分)所享有的所有权和对供全体或部分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建筑物部分(共有部分)所享有的共有权以及基于对建筑物的管理、维护和修缮等共同事务而产生的成员权的总称。简言之,它是指建筑物区分所有人的专有权、共有权和成员权的结合。

关于上述学说,“一元论说”或者排斥了共有权的客观存在,或者不能反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所固有的专有权特性。而“二元论说”虽然将专有权及共有权纳入了区分所有权,但忽略了因区分所有权人的共同关系所产生的成员权。实质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既不同于传统的不动产所有权,也不同于一般的共有关系。除各区分所有人的专有权利和共有权利外,各个业主因共同关系而形成的成员权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民事权利,该权利对于保障业主对专有部分的所有权以及他们对共有部分的共有使用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故“三元论说”中包含的成员权内容是专有权和共有权不能概括的。因此,笔者同意“三元论说”观点。

根据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上述原理,一栋建筑物的不同部分或不同单元,可以分别由不同的所有人所有,但在一栋区分所有的建筑物中,各个业主(即专有部分所有权人)的专有部分是相互连接重叠的,彼此之间难免相互影响。一方面,为了共同的生活,各个业主之间需要使用大量的共有空间、场地、设施及其他设备,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许多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各个业主的财力不尽相同,对使用公共设施的费用负担能力有所差异,对物业管理和服务的要求也不一致。7因此,为维护建筑物各部分应有之机能、解决彼此间纷争,进而维护共同生活秩序,协调彼此间之共同利益,乃需要一超越个人之团体组织,以借该团体组织力量,妥订管理规约,设置管理机构,处理共同事务。8由此,业主管理团体得以形成,此种管理团体即所谓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换个角度说,组成业主管理团体是业主行使成员权的一种方式,在这个团体中,业主可以对涉及全体建筑物区分所有人的重要事项进行表决、参与建筑物管理规则的制定、选举管理者、解除管理者、请求就共同事项召开会议讨论、请求停止违反共同利益的行为等。同时,业主除享有上述权利外,作为团体成员还应遵守团体协议、章程规定,承担接受管理者管理等义务。

(二)业主管理团体的性质1、国外关于业主管理团体的立法模式一般而言,业主管理团体即由全体业主组成的社会团体。关于业主管理团体是否应当采取法人形式,业主管理团体是否具有实体法上的主体资格等相关问题,各国的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9第一、业主管理团体具有法人人格模式。这种模式以法国住宅分层所有权和新加坡土地原(区分所有)法为代表,因此又称为法国、新加坡模式。依此模式,不分情况之不同,均一律承认区分所有人管理团体具有法人人格。我国香港也属于此种模式。

第二、业主管理团体不具有法人人格模式。此种模式以德国为代表,又称德国模式。这种模式不承认全体业主组成的业主团体具有法人人格,而仅为没有权利能力的团体;诉讼上的当事人为单个的住宅所有权人而非住宅所有权人共同体。立法以德国《住宅所有权法》为代表。但德国有学者认为,该住宅所有权人团体性质上属于具有部分权利能力的特别团体。10我国台湾地区“公寓大厦管理条例”规定的“管理委员会”系采与德国法相同立场,依判例为不具有法人人格之团体。

第三、折衷模式。此种模式以日本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为代表,又称日本模式。该种模式承认区分所有人超过一定数量的,可以决议并经登记而成立法人。区分所有人总数在一定数量以下的,为无权利能力的社团。

第四、判例实务上的法人人格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又称美国模式。美国传统法律及现行法制并不承认区分所有人管理团体(公寓所有人协会)具有法人资格。但随着形势发展及法律学说的推动,美国法院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判例承认该团体具有法人资格。迄今,区分所有人管理团体之法人资格已于美国判例实务上获得普遍承认。

关于上述各种模式的优劣,学者们做出了不同的评价。有学者认为业主管理团体有日趋法人化的倾向,因此我国应当追随管理团体法人化的基本潮流,并建议我国在将来的立法中选择日本模式。11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业主管理团体采用非法人管理团体的模式,完全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12对此,我国有着特殊的国情,笔者将在下文对我国业主管理团体的立法模式作进一步的阐述。

2、我国关于业主委员会性质的争论及评价我国实行住宅商品化的时间不长,楼宇、住宅小区的社区民主文化氛围还不浓,公民的自治意识还不强。由于缺乏历史的积淀,作为业主管理团体的业主大会十分不受重视。相比之下,业主大会作为一种会议制度的功能更为明显。在实务上,业主大会的成立不须登记,属于非常设组织,一般仅对内发生关系,不对外进行法律行为。相反,《物业管理条例》及各地方立法突出了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赋予其许多职责和权能,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业主委员的成立需要备案登记,这一作法在各地已经获得普遍认可,《物业管理条例》亦予以采纳。该条例第16条规定:业主委员会应当自选举产生之日起30日内,向物业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和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业主委员会可以代表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13(3)业主委员会可以“其他组织”的身份参加诉讼。如《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第54条规定,业主、使用人违反业主公约、住宅使用公约,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违反业主公约、住宅使用公约的,业主委员会或者相关的业主、使用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从各地的司法实践来看,业主委员会作为诉讼主体得到了法院的认可的个案较多,驳回的情况较少。14实践中的上述突破,使得业主委员会在我国实际上已经获得了业主管理团体的地位。15基于上述原因,我国关于业主管理团体的法律地位的争论也就主要表现为业主委员会的地位和法律性质的争论。16综合学者的研究,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关于业主委员会的地位和法律性质问题,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7第一种观点认为,业主委员会的性质是独立的社团法人。其主要理由为:(1)按照《物业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规定,业主委员会是经过房地产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有形实体组织,也有自己的章程。(2)现实中绝大多数业主委员会都有相当数量的财产和活动经费。(3)业主委员会一般以自己的名义而非以业主的名义行使职权,如对外签订合同、进行诉讼等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业主委员会属于享有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的非法人组织。其主要理由是:(1)业主委员会是经过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经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成立的,具有合法的地位,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营财产,符合《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其他组织”的构成要件。(2)业主委员会并非各个业主的一种简单聚合,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稳定性,并且长期固定存在,就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在民事纠纷中应享有独立的诉讼权利,有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

第三种观点认为,业主委员会既不是独立法人,也不享有《民事诉讼法》中“其他组织”的独立诉讼主体资格。其主要理由为:(1)业主委员会既不从事经营活动,业主也不缴纳款项交给业主委员会运作,所以业主委员会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2)当在实践中涉及纠纷诉讼事务时,业主委员会是受权于全体业主,并作为全体业主的代表参加民事诉讼活动的。

笔者认为,上述第一种观点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法人制度的规定显然不能成立。而上述第三种观点则过于保守,滞后于法学理论和我国司法实践的发展。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业主委员会的主体地位应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业主委员会属于非营利性的非法人组织,在其职责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第二、业主委员会属于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其他组织”,具有当事人能力,可以成为原告或被告。18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业主委员会的民事主体地位从民法理论研究和民事立法实践来看,民事主体的概念是从罗马法中的“人”及1804年《拿破仑法典》中的“人格”逐渐发展和抽象而来,并由德国普通法和瑞士民法典最终完成了对“权利能力”一词的创设和定义。确认“权利能力”为民事主体资格取得的充要条件,实现了对民事主体资格的演绎和归纳。我国也吸收了这些研究成果,认为民事主体是指“依照民法规定,能够参与一定民事活动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的总和”。19现代民法建立民事主体二元结构,自然人和法人享有权利能力,为民事权利主体。对于权利能力,现代民法用抽象的方式加以使用,在解释上不涉及具体能力问题,只有“有”或“无”的问题。这种高度抽象的结构,将许多现实存在的实体,如非法人团体、合伙、筹备中的法人,胎儿等,一律视为不具备任何权利能力,最后都要解释到自然人或法人这个基础上。20但是,实践的发展已经逐渐突破了民事主体二元结构,各国对合伙组织主体地位的承认便是一个恰当的例子。台湾学者王泽鉴认为,在民法上,权利主体有自然人和团体组织两类。团体组织包括法人和非法人团体,非法人团体的范围,除无权利能力社团外,尚包括设立中社团、合伙等。21在我国,没有进行法人登记的企业或非企业组织都是非法人组织(即非法人团体),它是与社会团体中的法人团体相对应的概念。在诉讼法上,则称此“非法人组织”为“其他组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22承认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一般的具备民事诉讼当事人资格是民事诉讼法和我国司法实践对民法通则的一大突破。在民法理论上,“其他组织”已逐渐成为市场交易中除自然人、法人之外的第三类民事主体。在立法上,我国《合同法》第2条就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赋予了其他组织合同主体资格。

从前文国外关于业主管理团体的各种模式的介绍可以得知,国外除承认业主管理团体有法人资格的以外,一般都将业主管理团体视为无权利能力的非法人团体。值得指出的是,依据我国台湾地区“公寓大厦管理条例”规定,关于业主管理组织,条例设区分所有人会议、管理委员会、管理负责人及管理服务人。区分所有人会议是指区分所有人为共同事务及涉及权利义务之有关事项,召集全体区分所有人所举行之会议。公寓大厦成立管理委员会,由管理委员会互推一人为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对外代表管理委员会。条例第35条规定:“管理委员会由当事人能力”。但是,管理委员会或管理负责人虽有当事人能力,可以为原告或被告,其不具有法人地位,无权利能力,其权利主体为全体区分所有人,由其享受权利、负担义务。23同时,台湾“民事诉讼法”第40条第3项规定:“非法人之团体,设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有当事人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台湾在立法上将业主管理委员会(即业主委员会)列入非法人团体的范畴。

在国内,王利明教授认为,各个业主因共同关系而形成的成员权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民事权利,该权利对于保障业主对专有部分的所有权以及他们对共有部分的共有使用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组织(即本文所指业主管理团体)以及业主在业主组织中成员权的规定只是对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所有权中的一类特殊的所有权形式-“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行使方式进行了规定。业主组织虽然可以代表全体业主对外订立合同,在法院起诉、应诉,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但其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因其并不享有独立的财产,尤其是在其违约的情况下,其责任仍由各业主来承担。因此,其并非一类新型的、独立的民事主体。对它的规定也很难认为属于“民事基本制度”的范畴。24笔者同意上述观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其存在的历史较短,实践中的运作也很不规范,因此,其很难像合伙那样形成独立于自然人、法人之外的第三类主体。但是,依据我国的具体实践,将业主委员会定位为“非法人组织”应该是比较恰当的。

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角度分析,业主管理团体组织是因其房屋之间存在共同关系的业主设立的,其所涉及的只是其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民事权利的行使、保护等问题。因此,业主委员会应属于非营利性的非法人组织,其具备一定的行为能力。25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业主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1)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2)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3)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4)监督业主公约的实施;(5)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实际上,《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委员会职责的规定是以业主聘请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模式为依据的,在业主自行对物业进行管理的场合,业主委员会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此,梁慧星教授主持起草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有关规定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26第二、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地位业主委员会属于非法人组织的一种,那么,业主委员会的诉讼权利能力如何呢?从法理上讲,民事权利能力与诉讼权利能力即有统一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分离,民事权利能力并不是诉讼权利能力存在的必要性。27如《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有权利能力者,有当事人能力。无权利能力者的社团可以被诉;在诉讼中,该社团具有权利能力社团的地位。28《日本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非法人的社团或财团,有代表人或管理人的,可以其名义起诉或应诉”。29台湾“民事诉讼法”第40条第3项规定:“非法人之团体,设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有当事人能力。”30我国民事诉法把“其他组织”与自然人、法人同列为具备当事人资格的诉讼法主体,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非法人组织的当事人能力予以普遍的确认。

如前所述,台湾地区“公寓大厦管理条例”规定管理委员会或管理人有当事人能力,主要目的在于其可以提起诉讼。依据该条例,管理委员会或管理人因执行管理职务,可以在以下七种情形出现时提起诉讼:(1)住户违反相邻关系时,可诉请法院为必要之处置;(2)住户违反公用部分使用方式规定时,得诉请法院为必要之处置及请求损害赔偿;(3)对于不同意重建之区分所有权人诉请法院命其出让区分所有权和基地所有权应有部分;(4)诉请前任管理委员会或管理负责人移交公共基金;(5)诉请区分所有权人或住户缴付积欠之公共基金或其他应分担之费用;(6)对重大违规之住户诉请法院强制其迁离;(7)对重大违规之区分所有权人诉请法院强制出让其区分所有权及基地所有权应有部分。而且,管理委员会或管理负责人可以提起诉讼的情形,并不限于上述情形。31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借鉴了德国、意大利、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区分所有权立法经验,于草案第111至113条规定了业主管理委员会、管理人的选任、任期、职责及其诉讼主体资格。其中,草案建议稿第113条规定,管理委员会和管理人具有当事人能力,可以独立充任原告或被告。32由此可以看出,草案建议稿亦倾向于将业主管理委员会纳入“非法人组织”予以规制,并赋予其诉讼当事人的地位,可以独立充当原告和被告。这无疑是对我国民法通则的一个突破,亦是民法理论研究对实践的积极回应。33从实践看,既然法律规定了业主委员会有独立的职责,法律应为其履行职责提供充分的司法救济,如果否认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地位,对于其行使职责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各地的物业管理立法中,也都承认业主委员会能独立进行民事诉讼活动。例如《深圳市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对违反业主公约造成他人安全或利益受到侵害的,业主委员会或者相关的业主、非业主使用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在《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中,也有相同的关于业主委员会可以提起诉讼的规定。343、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关系行文至此,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便是,在我国,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的关系是什么。对此,我国学者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主体地位范文篇6

一、正确认识“党员主体地位”的含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阐明了党员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作用。党员主体地位是相对于整个党的事业而言的。在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进程中,党员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能动实践者。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开展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整个党的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阐释了党员在党内关系中的正确定位。党员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党内的地位一律平等,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二是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

揭示了党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构建和运行的内在依据。从党内政治制度看,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最集中体现,也是党内民主的最高制度形式。从党的组织制度看,党的组织结构是党员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载体,党的组织体系是否按照党内民主制度组织起来,是否真正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运行,是判断党员主体作用能否有效发挥的重要尺度。从党内运行机制看,健全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机制,是构建科学的党内政治制度的基础,也是保证党的组织体系有效运转的根本所在。

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

同志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党员在党的事业中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党员在党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的提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们党对党员地位作用认识的深化,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先进性建设才有不竭的源泉。党的先进性是由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行为主体,只有细胞健康,党的整个肌体才会健康,党的事业才会富有生机和活力;先进性建设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使党员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党的事业的主人,才能真正关心党的前途命运,真心维护党的威信和形象,自觉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实践证明,抓住了党员主体这个根本,促使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核心和精髓,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夯实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式,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以党内民主制度作保障。从当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要求看,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把基点放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充分保障党员的主体权利上。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党内民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求牢固树立“党员主体”的思想,尊重党员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的经验,作为推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改革创新的源泉。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和谐融洽、团结奋进的局面,就能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党员主体地位要在党内民主制度中体现,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实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体系。科学民主的党内制度体系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保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抓住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这个关键环节。要完善党员主体参与机制,通过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内事务中来;完善党员主体授权机制,通过改革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理顺党内权力授受关系,使党内权力真正来自于党员的委托并接受党员的监督;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从党的根本制度上保证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

主体地位范文篇7

建立素质提升机制,增强党员主体意识

长期以来,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偏重于向党员提要求,派任务,忽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得多数党员认为在党内工作、生活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他们才是党的主体,而党员不过是被指挥、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造成党员主体意识淡薄的问题。

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让广大党员对党的事业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是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和内在动力。铜山县以各级党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站点为主阵地,对广大党员普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针政策以及党规党纪的学习教育。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同度和普通党员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知度,增强党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创造条件。年初以来,铜山县共整合党员教育培训基地46个,建立了由党校教师、先进模范人物、领导干部等组成的200余人的师资队伍,并加大对党员教育经费投入,除从留存的党费用于党员教育外,还把党员教育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每名党员划拨20元作为教育经费。目前全县已举办各类党员培训班32期,参培人员7300余人,其主体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建立权利保障机制,落实党员“四权”

在党内法规规定中,对党员主体地位的法规规定过于简单,对党员以适当方式参与民主监督、政策制定和党内决策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有效的途径,基层党员不了解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自己有什么样的权利,存在“按时交党费、凡事听领导、议事表同意”的不正常现象。为改变这一现象,将党员的参与权、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铜山县对党内民主制度进行了创新,形成规范、科学的权利保障机制,为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坚持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的基础上,铜山县新建立党员监督员和党员代表旁听县委常委会决策制度,充分彰显党员的“四权”。各党支部推选2名以上能力强、威信高的普通党员担任党员监督员,定期收集、整理、上报本支部党员对党组织班子党务公开、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县委常委会、党委会讨论重大问题时,通过确定会议议题、公告、党员报名、确定名单、征集意见、组织旁听(质询)、答复等八个步骤,组织党员代表旁听,既让党员代表了解县委决策过程,成为县委决策的带头执行者、拥护者和宣传者,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党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集中党内智慧使一系列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今年2月份就经济适用房建设、平安法治铜山建设2项议题,先后共组织21名党员代表进行旁听,收到代表整理的意见和建议380余条。

建立互助帮扶机制,增强党员归属感

做好关爱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使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入党后有义务、有责任、有奉献,同时也有权利、有温暖、有荣誉,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能有效激发党员的内生动力,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铜山县在全县深入开展“城乡互帮互助,党建创新促富”主题实践活动,要求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建1个以上农村党支部,每名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帮扶1名以上农村困难党员;建立县-镇-村三级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动态管理网络,实行动态管理、动态服务;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对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提供救助,对年老、孤寡或残疾的生活困难党员定期走访慰问;建立困难党员脱贫资金,对城市下岗失业党员和农村困难党员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贷款贴息;组建300人左右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定期深入农村和社区,无偿为困难党员提供党务政策咨询、维权保障等服务,并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截至今年3月初,各级党组织已为贫困党员办实事好事5600多件,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建立服务管理机制,发挥党员作用

主体地位范文篇8

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动主体,是党的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党内民主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对党员主体地位的科学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政治保障,是在党的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党员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说是由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和根本组织原则所决定的。工人阶级政党是由千千万万个立誓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组织原则,决定了全体党员是党的组织和党的事业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标志着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党员主体意识愈强、权利愈得到保障,党内民主的发展也必将愈充分,党的创造活力就越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首要和根本的问题。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才能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创新活力,归根结底体现在广大党员参与党的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只有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得到充分肯定和保障,党员的价值才会得到实现,主体意识才会得到增强,党员才会自觉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发挥先锋作用,党的肌体才会充满活力。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才能营造民主讨论的环境,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只有在承认和解决矛盾中才能得以实现。同志曾经指出,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敢讲话,能讲话,会讲话,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一个不同意见平等讨论和坦诚交流的宽松环境与良好氛围,才能广开言路,广大党员才能畅所欲言。如果党员主体地位缺失,党员就会变得瞻前顾后,党内就缺少民主讨论的氛围,就会变得鸦雀无声、死气沉沉。一个生动活泼,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统一意志的政治局面,就无法在党内形成。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必须全面贯彻党章关于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牢固树立党员主体地位意识,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党员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努力开创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将党员主体地位意识的培养与党员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与党员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切实维护和实现好广大党员的根本利益;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激发党员自身的主体意识,鼓励广大党员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开拓进取的勇气做好工作,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牢牢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促使广大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这样,保持党的创新活力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源泉。

主体地位范文篇9

关键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民主权利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命题,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以人为本思想在党内生活中的集中体现,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逻辑起点和关键环节。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一精神要求。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笔者试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影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的主要原因

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党员个体及党员群体在自身身份确定后,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一种自觉。以及这种自觉在党内法定的位置,其外在表现形式为党员的先进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本质是党员义务、党员权利在党员从事党的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党组织和党员自身的双重确认并得以实现。它体现了党的意志,是党内活动实践的主体,是塑造党的整体形象的主体。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能激发党员关心党、建设党的热情,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但在现实中。党员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尊重,其主体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1从党员自身看,党员主体意识普遍不强,对党员主体地位认识不够,认为在党内工作、生活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他们才是党的主体,而党员不过是被指挥、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

2从领导干部角度看,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中没有真正确立党员主体地位意识,把党员仅仅作为党的工作对象,开展党的工作的工具,偏重于向党员提要求、派任务,忽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在对待党员权利、义务上,片面强调党员“应尽义务”,忽视党员“应有权利”;在党内监督上,片面强调党员是被监督的对象,忽视党员的监督主体地位;在党内管理上,片面把党员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忽视党员在党内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在党内决策上,片面强调党员“我决定你执行”,忽视党员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从而使党员感到党内管理机制不健全,归属感和荣誉感不强。

(二)党内制度落实不到位

党章从八项义务和八项权利对党员主体地位作了具体规定,但这些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现实中仍存在忽视党员民主权利的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党内事务知情权、参与权,对党的工作的建议权、倡议权、批评权,对党内选举活动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对组织给予个人奖励的公平权或处分决定的申诉权,以及对党的干部的评议权、监督权等落实很不到位,对党内党外重大事宜,一般都是通知中层干部参加,使部分基层党员认为自己只能履行义务,而不能享受党员权利,从而影响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看,在权利保障、救助方面,党员权利受到侵犯时,投诉、受理与查处放在同一个部门,本身在逻辑上,就缺乏一个完备的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造成维权难、程序烦琐,效果不佳,这也无形中影响党员主体地位的巩固。

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求.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一)贯彻落实党内法规。确保党员的主体地位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最根本的是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党章及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规章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不然党员的主体地位就无从谈起。因此,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内法规,以确保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

1强化《党章》的最高权威。以党章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在总纲中明确党员的主体地位问题。坚持党章的权威地位,积极探讨保障党员权利实现的途径,突出党员的主体性地位的党员权利。

2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按照《条例》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有效措施,激发广大党员的创造活力,丰富党员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还要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条例,切实保障好党员的民主权利。

(二)强化思想教育。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

要真正做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必须突出教育的基础作用,通过教育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及普通党员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同度。

1突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提高其认同度。实践证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取决于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同程度和落实力度。因此,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把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党内民主教育,强化领导干部的平等意识和民主理念,克服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和家长制作风。使他们提高民主意识,树立民主观念,培养民主作风,掌握民主方法,养成民主习惯,增强执行各项民主制度的自觉性,从而使“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对普通党员的教育,提高其认知度。党员的主体意识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内因,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的内在要求。党员个体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的进度。使广大党员有自觉的党员主体意识,不仅需要在党的建设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员主体机制,也需要党员自身的努力。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大力加强民主意识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方针政策及党规党纪等学习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使广大党员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发挥主体作用,既是党员的权利,更是党员的义务,切实增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和依法行使正当权利的自觉性,从而切实改变那种党员只是“按时交党费、凡事听领导、议事表同意”的不正常现象,使党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的履职能力。党员的民主意识是党员自身内在的一种政治素养,这种素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列宁曾经说过,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没有民主可言的。在党内生活中,有一部分党员确有参与的愿望与热情,却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或相应的能力,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此,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多种途径,如,通过党员参加“”,听取党内报告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等党内其他活动形式,大力加强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专业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参与党内议事决策的能力。同时针对党内各种不良倾向,对党员反复进行《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再学习、再教育,引导党员联系思想、工作、作风的实际,正确地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认真解决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党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投身党内民主建设的热情,学会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三)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落实党员的主体权利

制度是“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的保证。制度更具稳定性、长期性。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就需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健全和完善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的相关制度上下工夫。

1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知情权。公开是民主的前提。党员了解党内事务,是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的逻辑起点。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让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做到重要事件党内先通报,重要决策实施党内先传达,重要问题决定党内先讨论,增强党员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党员的应变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做到下情及时上递,上情及时下达,从而为党的社会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建立党务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各级党组织应当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新闻媒体建立起稳定的联系,通过定期举行新闻会等多种形式,向党员群众介绍党建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就,以事实证明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

2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保障党员参与权。参与党内事务,是党员主体地位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当前,健全党员的参与机制主要应进一步扩大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理顺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形成一个责权明确、相互配合、有效制约的科学的领导体制;要着眼于发挥党代会的作用,确立党的代表大会在党内的最高权力机关、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的权威地位;明确规定党代会定期召开的制度,严格规定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等。要继续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继续充实、健全、完善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等制度体系,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提供制度保证。要建立党员代表议事机制、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内重大事项听证制度、党员参与党务管理制度及“党声绿色通道”等,以确保党员的参与权。

3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党员的选举权是党章规定的党员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而选举制度作为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最直接地体现着对党员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落实。因此,要保证党员的选举权,重点就应放在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继续探索、总结全党各级各地健全党内选举制度的成功经验。要着眼于真实反映选举人意志,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提名方式,实行上下相结合的候选人提名方式,鼓励党员自愿报名和联名推荐党代表候选人;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比例和幅度;要改善党代表的结构比例。扩大普通工人、农民党员代表的比例;要逐步扩大竞争上岗的范围和层次;要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督促党代表加大与选举单位党员的沟通和交流力度,及时反映党员的意愿。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扩大民主,进一步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与监督权,坚持走群众路线,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制度,推行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结果通报制度和考察前公示、任前公示等制度,扩大公示的范围,以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

4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党员监督权。围绕党员的监督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是维护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尊重和保障党员监督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首先要着眼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用权、依法用权、公正用权,加大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和同级相互之间的监督力度,使党内民主监督的有效性不断增强;要明确党代会对全委会与全委会对常委会的权力委托——关系,保证委托者对者的控制和监督,发挥党的集体领导在监督中的作用,发挥党代表和党委委员在监督中的作用;要完善巡视制度、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使党内民主监督的领域更加广泛、重点更加突出、操作更加具体。其次要为广大党员真正行使党章赋予的监督权利创造条件、疏通渠道。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党员定期向所在单位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通报思想和工作、党员行为定期向社会公示等监督体系,把党员行为置于党组织和社会的严密监督之下,使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制度化、规范化。要健全和完善党员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批评、质询制度;要建立弹劾和罢免制度,切实保障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监督权。

(四)完善监督、奖惩机制。维护党员的主体地位

监督是关键。“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还需要通过监督检查、严格奖惩等手段来实现。

1加强监督检查。一方面。要加强民主制度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切实抓好已有民主制度规定的贯彻落实,对有明确规定的,要认真贯彻执行;对只作出原则规定的,要结合实际加以细化,使党员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执行。另一方面,要加强民主程序监督检查,防止“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只有严格按民主程序办事,做到“程序到位”,才能促进“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的落实。

2严肃党内纪律,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党的纪律是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坚强后盾,因此,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支持和鼓励党员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倡议和批评。各级部门和领导要认真对待党员的检举、申诉、控告,及时办理并给予党员满意的答复;要积极支持和保护党员、干部、群众正确行使检举、控告的权利,尤其应鼓励、支持保护署具真名、如实反映情况的检举控告行为。对于在遵守党纪的前提下,对党内事务发表不同意见的党员,不得进行打击;对于在党的会议上或在给党的组织的报告中,对党的组织和个人提出批评意见的党员,不得加以压制,使广大党员在申诉、控告、检举之后免受打击报复,从而使他们摆脱后顾之忧,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3健全完善奖惩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要建立和完善对干扰、操纵、破坏选举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惩罚制度,明确责任追究主体,并将其与公共权力责任追究机制相对接,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和威慑力,以确保党员选举权的落实;要建立健全举报保密、奖惩和补偿制,并尽可能使之明晰、具体、有可操作性,对举报有功者,给予奖励或表彰;对检举、控告人及检举、控告内容应严加保密,不得对检举、控告人歧视、刁难、压制和打击报复;对如实检举而又受到打击报复者给予补偿;对坚持原则,敢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党员,大力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侵犯党员民主权利,打击报复者,严肃查处,从而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信赖感和党员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

(五)完善激励引导机制。激发党员的主体作用

解决党员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做思想政治工作,要讲道理,但光靠讲道理是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所以要强化激励引导机制建设,以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

1建立健全党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要从党员实际出发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普遍推广设岗定责,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舞台。

2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解除党员的后顾之忧。随着形势的发展,应建立和完善退职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村党员和企业退职党员生活有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从而使党员增强珍惜职位和在其位谋其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主体地位范文篇10

[关键词]党员主体;双重身份;党员素质;自我完善

党员是党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个原理在党的建设上的基本要求,就是确立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在有党以来的历届全国党代会上是第一次,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历史性进步。

确立党员主体地位,这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和需要持之以恒为之努力的实践目标。从党的历史和现实来考察,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有赖于党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理念化为具体的制度、机制及党内上上下下的行为规范,尤其是有赖于发展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二是有赖于党员主体自身的素质和力量。目前二者皆有很大不足。从一个时期来看,主要矛盾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问题,但从更长远的意义看,党员的素质问题更值得重视。现在党内真正具有主体意识、能够发挥主体作用的党员并不多;即使在同样的制度机制下,党员之间发挥主体作用的差异也相当大。因此,党员清醒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就成为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的内在保障。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主体素质、增强发挥主体作用能力,是尊重和确立党员主体地位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

一、党员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现象,可以说相当普遍。例如,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一方面是民主制度主体中的一员,是主体;另一方面作为个人行为的主体,又是民主管理的对象,即客体。在党内生活中,党员个人既是党的事业及党的建设主体中的一员;同时,作为党内个人行为的主体,党员又是党的事业形成凝聚力的对象,是党的建设需要规范和制约的对象,即客体。具体来讲:(1)党员作为党内授权的源泉,理应是党的领导的主体;但是在具体的党内领导行为中,党员往往又是被领导的对象,即客体。(2)党员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依托力量和决定性因素,理应是党内民主建设的主体;但是在党内具体的民主制度实践中,党员又往往是被规范被约束的对象,亦即客体。(3)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党员是认识的主体,即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不断认识客观世界、积极探索真理的主体;另一方面,党员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思想教育“灌输”的对象,是党性锻炼的对象,即客体。(4)在党内监督方面,党员是监督的主体,尤其是自下而上地监督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主体,理应是整个党内监督的基本依托力量;但每一个党员本身亦都需要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监督,即党员个体亦都是被监督的对象,即客体。(5)在党的纪律建设方面,党员既是共同制定党内纪律以及自觉遵守纪律的主体;同时,党的纪律的强制性对每一个党员的行为都产生规范作用,党员又成为党的纪律约束的对象,即客体。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党员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双重身份,在党内生活中造成了党员的多角色状态,由此而产生了诸种角色错位、冲突的可能。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其一,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的矛盾。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共产党员是党的主人”虽是党的现实生活中一种不懈的呼唤和奋斗,但也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党内生活中一种孜孜以求的理想,党员作为党的主人也是一种理想角色。这种理想角色与党员的现实角色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矛盾。其二,角色冲突的情况经常发生。相当一些党组织、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味强调党员的客体地位和身份,只把党员作为被领导、被管理、被支配的对象,严重漠视党员的主体地位和身份,从而与党员的主体意志、愿望、行为、权利等发生种种显性的或隐性的冲突。其三,角色异化的情况不容忽视。例如,党内客观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容易导致党员的主体意识发生种种异化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容易妨碍党员对自己在党内客体身份的自觉认同和积极实践,从而发生种种有悖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角色异化现象。

因此,清醒地、全面地认识和辨析党员的主客体地位及身份,采取恰当的做法处理好党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始终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二、党员实践双重身份的基本要求

主体的自我改造与自我完善,是一般主体论的要义。只有通过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才能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改造客体的能力。党员主体问题亦然。只有在不懈的致力于党员主体的自我改造与提高党员素质的历史进程中,才可能逐步确立起党员的主体地位。由于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具有双重身份,这就使得党员的自我改造与自我完善具有了独特的要求,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及党内生活实践中培育自身的现代民主意识

从历史观的意义上讲,主客体范畴是现代民主的范畴。党员要具备清醒的主客体意识,首先就需要培育自身的现代民主意识。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传统,造就了中国人特殊的文化心理结构。人们对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秩序、民主与法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缺乏理解。处在这样一种社会文化渊源及与之密切相联系的现代社会氛围之下,要真正培育起那种既有民主意识又有责任感、既有主体意识又有义务感的党员素质,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为此,在改造国民性弱点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对党员弱点的改造。这就要求党员学习现代民主知识,增强自身的现代文明修养,对社会生活及党内生活中种种不文明、不民主的陈规陋习保持清醒的主体意识。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及党内生活的实践中,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民主生活锻炼,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项权利,珍惜每一次党内民主活动的机会,善于在党内的民主生活锻炼中悉心体察,增长知识,增强自身在党内生活中逐步从被动盲目状态走向自主自觉状态的能力。最后,应当自觉清醒地认识和克服国民性弱点乃至劣根性在党员身上的表现,尤其是要警惕和反对在部分党员中存在的盲目迎合、唯上是从的风气。

(二)坚持不懈地培育自身的主体能力

如果只是在理论上、党章上、党内法规上确立了党员的主体地位,而党员自身作为主体的能力却较差,那么,党员的主体地位也是难以真正实现的。党员主体能力的形成,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党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体并非都是社会主人,只有当其兼备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权利三项要件时,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人。党员主体也不一定都能成为党的主人,也只有在做到了自主意识的培养、自主能力的形成、自主权利的运用的前提下,亦即在党员主体能力较充分地得到发挥的条件下,才可能真正成为党的主人。因此,党员自身主体能力的培养,首先来源于党员自身对党的事业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来源于党员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思考自己的地位、作用及责任。其次,党员主体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善于学习、勤于实践、不断积累。这就要求党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知识,懂得党内生活中的各种原则,经常关心党内生活的发展变化,尽量了解党内的重大事件及领导人的功过是非,善于运用党员的民主权利。尤为重要的是要求党员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有了一定的理论修养,党员才会有足够的政治热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不流于世俗的认识能力,才能够较理智地对待党内事物,才能够自觉地、长期地把“党员是党的主人”作为一种坚定的价值取向,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主体能力。

(三)自觉地认识和实践党员的客体身份

党员的客体身份是相对于党员的主体地位而言的,是作为主体的党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具体形态。党员要自觉地认识和实践自己的客体身份,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用党的根本利益以及党员的主体意志去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为实现党的利益以及执行党员的主体意志而自觉奋斗。具体说来,就是要认真履行共产党员的义务,始终忠于党的事业;就是要努力完成党所赋予的各项任务,真正成为党的事业的执行主体;就是要大力增强组织纪律观念,用党规、党法及党的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和约束自己,个人利益服从党的整体利益;就是要在人民群众中及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就是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清除自身的种种不合时宜的非主体意识,等等。总之,党员认识和实践自身的客体身份,决不是简单地使自己处于一种被支配、被指挥、被管理的地位,而是一种在为党的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党员主体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