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1:29:56

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权利;法定权利;

现实权利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2016—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显示,在国家社科基金年度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高校申报数目和立项数目都位居五大社科研究之首[1]。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军,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主要实践者。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内涵、种类及其作用,进而提出保障权利的具体举措,使其真正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先行者。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提出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探究是在“两会讲话”①精神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引下,在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破解西方个体权利产生困惑基础上,作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动力源泉提出的。

1.“两会讲话”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探究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两会讲话”不仅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确认与保障提供机遇。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该讲话首先指出了,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作用,并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术原创能力不强,有数量缺质量;其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思想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最后,提出了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该讲话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是方向和动力,极大唤醒其研究勇气、激发其研究热情并增强其研究信心,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阐明了应该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以及为谁研究的现实性问题。在全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会议上,阐述了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又指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定位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面临重要挑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从以跟踪为主,步入了跟踪和同行并存的历史新阶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研究如何跟进,创造出与时俱进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品;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的声音不绝于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如何回应,形成正面积极的话语体系;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如何进行政策制度的引领,设计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架构等等。历史性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注定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着社会科学研究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双重使命,为有效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积极性,进而实现主体能动性,国家赋予其应有的权利是首要条件。为树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而转化为高度的自觉,社会保障其现有权利的实现是根本条件。利用现有的环境,把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并且广泛传播,使其引领世界,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基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追问,可谓是有效路径。

2.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探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权利观无论在权利本源、内涵上,还是在权利运行上都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探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从人类文明史看,农耕文明的英雄主义和工业文明的个人主义,基本的思路是把社会归结为个体,唯一的区别只在于“英雄主义导致了集权,而个人主义导致了社会治理的民主”[2]。在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对“世界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包容差异就是不得不为之的选择”[2]。在权利本源上,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并非源于“自然”,也并非源于国家权力,他既反对“把权利归结为纯粹意志的法律幻想”[3]12,也反对把权利作为国家和法的基础,他指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3]72。即:权利源于特定的物质生产关系和交往方式。在权利内涵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即“整体的自由代替了资产阶级的个体的自由,以精神的自由超越了资产阶级的感性的自由”[5]。即作为权利的自由,是社会整体自由与个体自由的辨证统一。作为自由本质的实践,是物质活动自由与精神活动自由的辩证统一。在权利运行上,马克思有句名言“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6]。即马克思主义权利义务并重的原则。其含义是在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利益一致性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尊重个人的权利;在注重个人合理的权利要求的同时,更注重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正如他所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3]84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以社会本原论、社会关系本质论、权利与义务统一论阐释权利,确立集体主义原则,化解权利发展所遇到的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那就是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止于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一战斗格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权利本位观,为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权利的确立、保障提供可靠依据。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概念与种类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培养人的基础地位,肩负着发出中国声音,提升学术话语权的历史使命,明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概念及种类是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在现实的运用。1.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概念权利是人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人类文明演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西方历史上对权利不同界说大致围绕两条线索:其一,政治思想家们或多或少承接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形而上”的阐释,即权利天赋。其二,职业法学家们或多或少承接古罗马法学“形而下”的阐释,即法律权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权利不是上述两线或平行相延或交错,构成权利认知的千姿百态,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必须发出声音的要求,这种要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权利,是义务性权利。它源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源于我国宪法、法律的规定;源于使命、规定之外,一个系统社会成员根据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整体考虑提出对自己具有决定意义的诉求。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种类针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者这一特殊主体,借助“谱系学”哲学分析方法,以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立论,遵从理想到现实的权利运行规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归纳为:应有权利、法定权利、现实权利。

(1)应有权利来源于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的赋予应有权利是指在特定时期,人们基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传承而生成的权利要求,是权利的初始形态。这种要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虽然没有法律确认,但是它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法定权利的价值基础;二是这一价值基础的权利是合乎道德性的,否则不能成为应有权利。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党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类命运为纽带共同体的话语如何传承并且赢得世界人民的尊崇,这是时代赋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是义务性权利,这一权利是马克思主义权利本原论的体现。就高校哲学科学工作者而言突出表现为科学研究权、理论创新权。科学研究权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一项选择权,是最基本的权利。如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具有此项权利,那么,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就很难从事研究。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分离,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分开,甚至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意识形态说教,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政治学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说:“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7]。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7]。它指明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思想。研究什么?选择研究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在某些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有的学科中“失语”、“失踪”、“失声”等现象。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把智慧、情感、兴趣与现实热点、难点问题融入一体,研究出有时代价值的成果,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理论创新权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所应享有的根据自己对所研究对象的认识,独立地进行判断并得出新结论的权利[8]。这种权利不仅自然科学工作者需要,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意义更大。理论创新权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是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自由权利。“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飞跃,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7]。理论创新权中的“创新”至少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表现形式,如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使人类对自己历史的认识第一次站在了科学高度的原始创新。第二种表现形式,如同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纠正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不正确认识(如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使社会主义理论沿着正确方向又迈出了新步伐的纠偏创新。第三种表现形式,如同“的四个全面、五大发展、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提出,使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理论全面深入地生长创新。

(2)法定权利来源于宪法法律的明示法定权利是通过宪法、法律明确规定而存在的权利,这个阶段权利运行处在表露、展开的状态。法定权利的核心“不在于是否由法律划定了权利的限度和范围,而在于这种划分的尺度和深刻的内容”[9]。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权利与义务统一关系,解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言论自由和成果发表的法定权利更为有意义。言论自由是指“有什么言,出什么言,发什么论”的权利,它是我国宪法明确保护的基本权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言论自由应该包含二层意思:第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如所言:“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立足实际就是不唯上,不唯人,不唯书,只唯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探讨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自由的本质-实践的客观要求;开门研究就是注意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第二,言论自由扩张性法律解释。我国宪法规定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的自由”的六种权利。《著作权法》保障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法》保障了游行、示威的自由。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现代手段替代了传统话语表达方式时,人们在理念上缺少自由的“度”,在实践上又缺少行为规范,言论自由滥用现象极为普遍,不能实现言论自由的真义。立法规制言论自由权是明智之举。成果发表权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教学过程、学术研究的积累通过书面或网络向社会公之于众的权利。它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人身权利,也是著作权的首要权利。如果作者不行使发表权,其作品无人知晓,作者也不享有权利。发表权是身份权,同时发表权也具有利益权。可是,在现实中,有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表作品获得的物质利益与实际付出劳动存在一定的落差,这将使高校社会哲学工作者研究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极其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3)现实权利来源于权利主体自由自觉的行为现实权利是法定权利实现的结果或形成的一种实有状态。现实权利不是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可能性”,是权利主体的实际行为能力。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中,基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殊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刊物创办权、学术组织权上,国家权力适当让渡,是马克思主义权利的内涵自由,自由的本质实践体现,也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者主体性的尊重,有利于权利主体自由自觉行为。刊物创办权是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享有的创办学术刊物的权利。这种权利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发表权,而是基于学术成果近距离互相分享,现实当中“官办”刊物或准官办刊物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办刊权是发表权实现的客观需要,设想在不作为职称评定或者各种考核硬性需求时,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所办刊物发表自己的作品,表达其言论,展现其思想,或许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为有益。马克思主编的《莱茵报》,列宁创办的《火星报》,早年创办的《湘江评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等刊物,留下很多自己的有价值研究成果,其中有的已载入史册,成为不朽之作。学术组织权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结成一定的学术团体或研究机构所应具有的权利。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应享有学术组织权,是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渴望与同行结成“团队”的需要,是引导和规范工作者群体的需要。学术组织权应包括创办学术团体(如研究会、学会)和创办学术研究机构(如研究所、研究院)的权利。学术团体是一种松散型联合,学术团体成员之间只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各种活动(如学术年会、研讨会)而相聚到一起,平时联系较少;学术研究机构是一种紧密型的联合,学术机构内部的成员之间共处一个组织之中,共同接受机构的统一领导,共同遵守机构的章程和纪律,共同完成机构下达的任务,他们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共同体。在当今时代,以各自学科为本,跨学科研究的学术组织应当积极培育,形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合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高校自然科学研究的合力、高校师生的合力。

三、确认解读和运用相关权利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作用

1.确认应有权利,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权、理论创新权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大战略中依据个人的实际地位而得到自然结果,而这种结果需要通过国家这个中介,使“应有权利”上升为“法律权利”。马克思主义认为,立法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和权利,而是保护自由和权利。法律权利不仅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且还强调国家负有积极行动的义务,充分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自由和创新自由。提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7]。据沈壮海、张发林等对50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问题调研报告,影响个体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最主要因素中,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是“学术环境”,“评价导向”和“管理制度”分列第二、三位,“自身素质”的选择比例最小;影响团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要因素,排在首位的同样是“学术环境”,其他依次是“管理制度”“评价导向”[10]。基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造、繁荣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动力的源泉,基于全球治理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期盼中国方案的诉求,国家确认这些权利,使其上升为法定权利,是时代的使然。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外化为自觉行为,形成研究、创新,再研究、再创新的良性学术氛围。

2.解读法定权利,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在人类探寻权利真正意义的过程中,中外伟大的思想家都留下了不朽的足迹,但是,追寻马克思的足迹更具有时代价值。正如讲话中所说:“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7]。马克思在追求历史解放过程中,基于对人的全面解放,不断地追问“权利不是什么”,逐步打碎资产阶级虚假的“自由平等”权利观,确立权利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权利,权利是自由而非具体的利益,权利和义务并非简单并存的权利框架,极大影响了世界权利史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不仅引发中华文明深刻变化,也在引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争取法定权利和国家尊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特有的权利框架,无不体现马克思探寻权利真义的足迹与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国家独立、人类解放实践的接近与融合。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国家也有义务保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言论权、发表权不受歪曲、篡改,并且对于被复制作品理应获得报酬权。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3.运用现实权利,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体性如前所述,在近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中,高校申报数目和立项数目都位居五大社科研究机构之首。由此看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是善于研究问题、能够创造出成果的主力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体性是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刊物创办权、学术组织权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转化的最终结果,是权利价值的最高形式的载体。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的推移,从一种可能性向现实性的演进,这一过程既是权利概念逻辑过渡,也是社会主体执着追求的历史必然结果[9]。刊物创办权、学术组织权构成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法治基础,法律在规定权利的同时提供了从法定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的各种手段和资源;法治的价值之一表现为人在很大程度上的自由自主。刊物创办权、学术组织权作为现实权利可作为一种重要尺度,衡量法制的水平、质量。刊物创办权、学术组织权是个体与社会统一的表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实际赋予个体多大的社会责任与个体作为主体拥有多大程度上自由自主的活动范围之间是统一的。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必须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舞台上声音很弱,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也没有作用的尴尬境地。通过刊物的创办权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先发出不同声音,然后去伪存真,最后形成社会共识,影响世界。通过学术组织权为高校自然科学工作者与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紧密接触提供机会,形成人文与科学同频共振,引领人类社会的前行。

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权利保障

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应当通过以下途径或方式保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者权利的实现。

1.加快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保障条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繁荣、发展自然科学研究中,立法建章是较为完善的。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并于1992年、2000年、2008年进行修订;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并于2007年修订;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并于2015年修订;200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这些法律成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保障和动力。2017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明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战略目标。地位、方向的明确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充满自信和动力,为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研究与科学发展同步,保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保障条例》的制定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保护规定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完善权利意识、用权意识,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充分认识自己的权利及如何在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中合理运用这些权利,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权利与使命的统一,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研究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2.搭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对话平台,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先锋作用,搭建对话平台是十分必要的。第一,搭建马克思经典与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交流平台,坚持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与交流,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第二,搭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平台,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伟大实践有机结合,创设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对话与交流,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科自信。第三,搭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平台,让西方物质文明与中国的精神文明交流与对话,不断提升原创能力,世界学术理论中国化,中国学术理论世界化,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自信。第四,搭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传承的平台,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思想创造、文化传播,还要立德树人,所以,要洞悉社会前沿问题,掌握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步,实现其涵养人心、培育人格之功效,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育人自信。

3.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评价体系,为了推动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体现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各类高校根据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学术成果的认定标准,制定相应高校内部学术评价制度。从目前运行状况来看,对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激情,规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行为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现有高校学术评价量化标准,容易产生学术泡沫,挫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科学研究和不断创新的积极性。高校往往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甚至各种荣誉获得上对论文的数量、级别,课题数量、额度都作了规定。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为了达到基本要求,忽视自己已有的研究方向,跟踪热点;为了发表而科研,催生学术作品的泡沫,使其创新研究的使命感固化在数量上。

第二,现有学术评价制度的效率倾向性,容易导致功利化。科学研究不同于机械化大生产,社会科学研究更是如此,他需要时间、周期,需要沉淀、升华。多数高校职称评聘规定的学术成果近五年,聘期考核为三年,年度考核为一年。高校学术成果对生产效率的过度依赖,给高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带来巨大的科研压力,使这一学术群体对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严谨自律科学态度和勇于担当的学术品格产生动摇,甚至部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完成考核要求,铤而走险,不惜进行学术造假,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为了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充分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首先,在学术评价指标上,数量要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度”的概念。数量既要有最低限度,也要有最高限度,并且根据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殊群体工作性质、年龄差异、研究领域,确定数量的合理区间。质量既要尊重刊物的等级,又不要迷信刊物的等级。因为好的刊物都有严格的评审制度,这一评审制度,能把不好的文章剔除,有时也会把棱角鲜明、个性较强的好文章卡住。所以,在尊重刊物等级的同时,更要关注原创性、社会的影响力。其次,学术评价主体上,参照美国著名学者博耶“认为学术评价至少应由四个主体来进行,即学者自身、同行、学生和委托人”[11]。同时还要增加相关指数,即:学者自身学术成果转引率、同行专家认同率、学生的满意度和学术成果与学科建设的吻合度。根据目标指向,设计出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的科学、合理评价制度体系,营造宽松和谐、充满正向能量的学术研究生态。

总之,不论是的系列讲话精神,还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坚守政治、学术、道德底线,又要创造出国内管用,国际认可的有原创元素、时代气息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品,彰显出中国不仅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而且也是能担当得起责任的大国。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应有权利、法定权利、现实权利,通过法律和现实诉求完善国家权力配置,使权利内化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价值与尊严的理性力量。

参考文献:

[1]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6—2018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立项结果公布[EB/OL].[20081223].http:∥www.npopss-cn.gov.cn/.

[2]张康之.基于权利的社会建构陷入了困境[J].新视野,2016(1):1213.

[3]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98.

[5]韩冬雪.论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81.

[6]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0.

[7].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05).

[8]张振芝.高校社科研究者权利保障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4(4):17.

[9]程燎原,王人博.权利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39.

[10]沈壮海,张发林.当前中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观念与路径[J].中国社会科学,2012(8):98.

哲学社会科学范文篇2

【关键词】Internet/哲学社会科学/网上文献

【正文】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以Internet为核心的这场信息革命,将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Internet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它的出现,涉及到广泛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和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问题研究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引起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它不仅提出了大量新课题,也向一些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将不同程度地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走势产生影响。

1Internet向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挑战

在经济学领域,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造成冲击。在传统经济概念中,生产取决于所用生产要素的数量,特别是劳动、资本、设备和资源(物质的),信息或知识只被视为外部因素,不是生产函数完整组成部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是资本积累;

而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成为可再生的重要资源,经济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知识的投资,知识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其次,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实践证明价值规律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信息产品与传统意的商品有所区别,它使商品的质发生了某种改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而且还有分享的含义。那么,信息产品的属性是什么,当度量信息产品的价值时,知识和创新在信息产品价值的构成上占有多大的比重,怎样测定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经济稀缺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等也受到挑战。

在哲学领域,Internet突破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框架,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同时赋予哲学一些基本概念——“实在”等以新的内涵。如“虚拟实在”也是“实在”,在信息网络空间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延伸这个意义上,它是实在的,同时它不仅超越了物理的四维时空,而且造成了更多维数的可能性空间。Internet还向传统认识论中的二元对立模式,特别是认识和实践的对立提出挑战,提倡智慧型思维,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

在社会学领域,对Internet给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用传统的社会学观点和概念难以解释或不能涵盖。如社区概念、社会成员互动模式、社会分层理论等等,都面临着挑战。

在法学领域,Internet将改变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即习惯于对与错的非此即彼式的思维。同时,Internet对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法律制度是按照地理界限划分,以国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界是法律规范有效的界限,如民商法、刑法、知识产权法等都有着明确的地域概念。而Internet超越了国界和时间,网络形成了新的时空,这对传统上习惯以地缘界限建立的法律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新闻学领域,Internet冲击大众传播理论。在大众传播理论中,职业传播者、媒介和受众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从网络传媒来看,这三个要素均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是Internet不仅改变了职业传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传递和信息的方式;二是大众媒介与网络融合形成新的媒体,网络上各种新闻组或信息站点也成为一种新的媒体;三是Internet改变了“受众”的概念和关于“受众”的理论,每个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创造者、者或交流者,它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受”关系,建立的是新型、平等的交互关系。大众传播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大众传播的性质、过程和影响,特别是它是如何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影响人们的。面对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这些基本问题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扬弃或重构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Internet的发展将会影响思维方式,进而引起研究国际政治、国家安全模式的变化;同时,对一系列在信息时代产生的国际政治与经济问题,需要作出预测,进行理论概括,这是目前面临的理论问题。

2Internet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大量新课题

Internet代表着一个正在到来的新时代,伴随着大量还未被认识、有待认识的新问题,引起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关注。哲学工作者在探讨:Internet的出现,对人们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我们应以什么样的观念迎接信息社会;它给予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来了那些变化,并对已经发生、可能发生的社会变化进行探讨;研究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文明的转型。经济学工作者在研究:宏观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内容和运行规律,知识产品、信息产品的价值度量问题,知识经济的现状、未来以及我们的对策等等。微观上,研究电子商务带来的新变化。开展网上贸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如何进行金融结算?网上贸易超越了国界,如何保证国家行使主权,进行国家监管?在研究网上贸易降低交易成本、简化交易手续等优越性的同时,怎样推动它的健康发展?另外,网上贸易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外,服务贸易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交易的科技含量加大,如何搞好网上的服务贸易?对网“虚拟社会”的研究,正在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虚拟社会中,社会成员是怎样发生关系、进行互动的,它如何改变了社会结构,引起了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哪些变化?Internet引起现代社会交友方式的变化,如何看待网上征友、网络婚姻走进我们的生活,Internet对现代人际关系、社会整合又将产生怎样的作用?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课题是当代信息技术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将导致整个社会结构改变,形成新的社会分层。虽然目前对Internet的研究,在社会学界尚属前沿性的课题,但是不容忽视。法学研究人员在密切关注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Internet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基本思路,并着手研究与Internet相关的立法问题。第一,对已有法律进行补充,如新刑法,网络犯罪的界定与制裁;著作权法,增加著作权人享有“展示”(display)的权利;出版法,增加网络出版物的内容;保护消费者权利法,享受网络服务是否列入消费者的权利;针对电子商务发展所涉及到的有关法律如合同法、民商法等制定政策,等。第二,进行新的立法。对Internet带来的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必须进行新的立法。如网络域名管理,ISP(服务商)的管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隐私保护法(针对网络既是公开的、又是隐蔽的情况,凡属于个人在网上从事信息交流、发送活动过程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等等。

Internet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已经引起新闻学研究的关注。网络媒体同以往传媒不同的特点、作用和功能,这些都是新闻学研究的新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信息传播的发展打破了新闻学传统的五“W”,即表现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当前新闻学对Internet研究的热点问题有:第一,网络出版物的管理。报纸、广播、电视及书本式出版物都有着严格的审批手续,而网络出版物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涉及版权、法规等问题,网上什么是需要保护的,怎样有效地保护等。第二,网上色情等不良信息问题。它们妨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应该怎样克服。第三,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在特点、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比较研究。Internet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增添了新内容。表现为研究观念在改变:如国家安全问题,过去对边疆的认识,主要以地缘为界,扩展到领海、领空,而Internet使时空观念发生变化,安全边疆的观念也相应发生改变。研究领域在扩大:如国际安全领域中,信息安全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恐怖主义的内涵增加了黑客、信息犯罪的内容;国际冲突除了战争、经济等形式外,信息战已经开始点起烽烟;信息战,也许最能体现冷战后冲突的新特点,21世纪的战争,也许首先是信息的战争。这一点已成为很多专家的共识。随着世界范围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信息安全将日益成为安全的主题,信息安全将成为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

3Internet对学科发展产生的影响

目前对Internet的研究,虽然还处于介绍、普及阶段,但是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对Internet的研究将会逐步深入,产生一些新兴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如Internet经济学、网络传播学、知识经济、网络立法、信息安全、网上贸易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有些处于学科的前沿位置,有些尚处于学科的边缘。尽管研究的侧重点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有几个趋势是共同的:一是多学科、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趋势明显增强。Internet的出现,对社会科学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客观要求,由于它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等许多领域,分散、孤立的研究都不足以作出合理的解释或科学的分析,因此对Internet的研究,呈现出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走势。二是对Internet的研究,不仅是纯理论意义上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应用性。当前,学术主要关注的并不是Internet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而是更注重它带来的变化、影响和问题,使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大大增强,与社会实际联系更加紧密。因此,知识经济、创新理论、网络出版物的管理、网上不良信息及信息垃圾的治理、网络立法、网上贸易等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三是对Internet的研究,正在向着全面、纵深的方向发展。学者们在研究中,既充分肯定、认识它的社会功能和积极影响,也不回避它的负面效应和存在问题,特别是注意借鉴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方面走过的弯路,以推动Internet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在本文的写作中,笔者先后访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9个研究所的12位专家学者,

访谈笔记为本文提供了主要内容。

2朱葆伟,金吾伦.社会的信息化与观念变革.光明日报,1997,11,15、22

3卜卫.互联网挑战大众传播理论,“新闻研究工作座谈会”学术交流资料,1998

哲学社会科学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权利;法定权利;

现实权利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2016—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显示,在国家社科基金年度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中,高校申报数目和立项数目都位居五大社科研究之首[1]。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军,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主要实践者。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内涵、种类及其作用,进而提出保障权利的具体举措,使其真正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先行者。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提出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探究是在“两会讲话”①精神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引下,在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破解西方个体权利产生困惑基础上,作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动力源泉提出的。

1.“两会讲话”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探究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两会讲话”不仅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确认与保障提供机遇。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该讲话首先指出了,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作用,并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术原创能力不强,有数量缺质量;其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思想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最后,提出了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该讲话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是方向和动力,极大唤醒其研究勇气、激发其研究热情并增强其研究信心,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阐明了应该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以及为谁研究的现实性问题。在全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会议上,阐述了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又指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定位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面临重要挑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从以跟踪为主,步入了跟踪和同行并存的历史新阶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研究如何跟进,创造出与时俱进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品;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的声音不绝于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如何回应,形成正面积极的话语体系;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如何进行政策制度的引领,设计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架构等等。历史性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注定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着社会科学研究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双重使命,为有效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积极性,进而实现主体能动性,国家赋予其应有的权利是首要条件。为树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而转化为高度的自觉,社会保障其现有权利的实现是根本条件。利用现有的环境,把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并且广泛传播,使其引领世界,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基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追问,可谓是有效路径。

2.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探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权利观无论在权利本源、内涵上,还是在权利运行上都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探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从人类文明史看,农耕文明的英雄主义和工业文明的个人主义,基本的思路是把社会归结为个体,唯一的区别只在于“英雄主义导致了集权,而个人主义导致了社会治理的民主”[2]。在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对“世界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包容差异就是不得不为之的选择”[2]。在权利本源上,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并非源于“自然”,也并非源于国家权力,他既反对“把权利归结为纯粹意志的法律幻想”[3]12,也反对把权利作为国家和法的基础,他指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3]72。即:权利源于特定的物质生产关系和交往方式。在权利内涵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即“整体的自由代替了资产阶级的个体的自由,以精神的自由超越了资产阶级的感性的自由”[5]。即作为权利的自由,是社会整体自由与个体自由的辨证统一。作为自由本质的实践,是物质活动自由与精神活动自由的辩证统一。在权利运行上,马克思有句名言“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6]。即马克思主义权利义务并重的原则。其含义是在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利益一致性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尊重个人的权利;在注重个人合理的权利要求的同时,更注重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正如他所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3]84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以社会本原论、社会关系本质论、权利与义务统一论阐释权利,确立集体主义原则,化解权利发展所遇到的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那就是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止于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一战斗格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权利本位观,为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权利的确立、保障提供可靠依据。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概念与种类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培养人的基础地位,肩负着发出中国声音,提升学术话语权的历史使命,明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概念及种类是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在现实的运用。1.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概念权利是人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人类文明演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西方历史上对权利不同界说大致围绕两条线索:其一,政治思想家们或多或少承接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形而上”的阐释,即权利天赋。其二,职业法学家们或多或少承接古罗马法学“形而下”的阐释,即法律权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权利不是上述两线或平行相延或交错,构成权利认知的千姿百态,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必须发出声音的要求,这种要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权利,是义务性权利。它源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源于我国宪法、法律的规定;源于使命、规定之外,一个系统社会成员根据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整体考虑提出对自己具有决定意义的诉求。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种类针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者这一特殊主体,借助“谱系学”哲学分析方法,以马克思主义权利观立论,遵从理想到现实的权利运行规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归纳为:应有权利、法定权利、现实权利。

(1)应有权利来源于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的赋予应有权利是指在特定时期,人们基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传承而生成的权利要求,是权利的初始形态。这种要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虽然没有法律确认,但是它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法定权利的价值基础;二是这一价值基础的权利是合乎道德性的,否则不能成为应有权利。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党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类命运为纽带共同体的话语如何传承并且赢得世界人民的尊崇,这是时代赋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是义务性权利,这一权利是马克思主义权利本原论的体现。就高校哲学科学工作者而言突出表现为科学研究权、理论创新权。科学研究权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一项选择权,是最基本的权利。如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具有此项权利,那么,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就很难从事研究。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分离,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分开,甚至有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意识形态说教,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政治学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说:“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7]。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7]。它指明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思想。研究什么?选择研究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在某些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有的学科中“失语”、“失踪”、“失声”等现象。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把智慧、情感、兴趣与现实热点、难点问题融入一体,研究出有时代价值的成果,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理论创新权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所应享有的根据自己对所研究对象的认识,独立地进行判断并得出新结论的权利[8]。这种权利不仅自然科学工作者需要,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意义更大。理论创新权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是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自由权利。“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飞跃,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7]。理论创新权中的“创新”至少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表现形式,如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使人类对自己历史的认识第一次站在了科学高度的原始创新。第二种表现形式,如同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纠正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不正确认识(如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使社会主义理论沿着正确方向又迈出了新步伐的纠偏创新。第三种表现形式,如同“的四个全面、五大发展、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提出,使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理论全面深入地生长创新。

(2)法定权利来源于宪法法律的明示法定权利是通过宪法、法律明确规定而存在的权利,这个阶段权利运行处在表露、展开的状态。法定权利的核心“不在于是否由法律划定了权利的限度和范围,而在于这种划分的尺度和深刻的内容”[9]。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权利与义务统一关系,解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言论自由和成果发表的法定权利更为有意义。言论自由是指“有什么言,出什么言,发什么论”的权利,它是我国宪法明确保护的基本权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言论自由应该包含二层意思:第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如所言:“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立足实际就是不唯上,不唯人,不唯书,只唯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探讨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自由的本质-实践的客观要求;开门研究就是注意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第二,言论自由扩张性法律解释。我国宪法规定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的自由”的六种权利。《著作权法》保障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法》保障了游行、示威的自由。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现代手段替代了传统话语表达方式时,人们在理念上缺少自由的“度”,在实践上又缺少行为规范,言论自由滥用现象极为普遍,不能实现言论自由的真义。立法规制言论自由权是明智之举。成果发表权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教学过程、学术研究的积累通过书面或网络向社会公之于众的权利。它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人身权利,也是著作权的首要权利。如果作者不行使发表权,其作品无人知晓,作者也不享有权利。发表权是身份权,同时发表权也具有利益权。可是,在现实中,有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表作品获得的物质利益与实际付出劳动存在一定的落差,这将使高校社会哲学工作者研究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极其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3)现实权利来源于权利主体自由自觉的行为现实权利是法定权利实现的结果或形成的一种实有状态。现实权利不是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可能性”,是权利主体的实际行为能力。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中,基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殊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刊物创办权、学术组织权上,国家权力适当让渡,是马克思主义权利的内涵自由,自由的本质实践体现,也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者主体性的尊重,有利于权利主体自由自觉行为。刊物创办权是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享有的创办学术刊物的权利。这种权利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发表权,而是基于学术成果近距离互相分享,现实当中“官办”刊物或准官办刊物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办刊权是发表权实现的客观需要,设想在不作为职称评定或者各种考核硬性需求时,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所办刊物发表自己的作品,表达其言论,展现其思想,或许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为有益。马克思主编的《莱茵报》,列宁创办的《火星报》,早年创办的《湘江评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等刊物,留下很多自己的有价值研究成果,其中有的已载入史册,成为不朽之作。学术组织权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结成一定的学术团体或研究机构所应具有的权利。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应享有学术组织权,是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渴望与同行结成“团队”的需要,是引导和规范工作者群体的需要。学术组织权应包括创办学术团体(如研究会、学会)和创办学术研究机构(如研究所、研究院)的权利。学术团体是一种松散型联合,学术团体成员之间只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各种活动(如学术年会、研讨会)而相聚到一起,平时联系较少;学术研究机构是一种紧密型的联合,学术机构内部的成员之间共处一个组织之中,共同接受机构的统一领导,共同遵守机构的章程和纪律,共同完成机构下达的任务,他们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共同体。在当今时代,以各自学科为本,跨学科研究的学术组织应当积极培育,形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合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高校自然科学研究的合力、高校师生的合力。

三、确认、解读和运用相关权利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作用

1.确认应有权利,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权、理论创新权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大战略中依据个人的实际地位而得到自然结果,而这种结果需要通过国家这个中介,使“应有权利”上升为“法律权利”。马克思主义认为,立法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和权利,而是保护自由和权利。法律权利不仅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且还强调国家负有积极行动的义务,充分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自由和创新自由。提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7]。据沈壮海、张发林等对50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问题调研报告,影响个体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最主要因素中,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是“学术环境”,“评价导向”和“管理制度”分列第二、三位,“自身素质”的选择比例最小;影响团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要因素,排在首位的同样是“学术环境”,其他依次是“管理制度”“评价导向”[10]。基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造、繁荣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动力的源泉,基于全球治理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期盼中国方案的诉求,国家确认这些权利,使其上升为法定权利,是时代的使然。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外化为自觉行为,形成研究、创新,再研究、再创新的良性学术氛围。

2.解读法定权利,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在人类探寻权利真正意义的过程中,中外伟大的思想家都留下了不朽的足迹,但是,追寻马克思的足迹更具有时代价值。正如讲话中所说:“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7]。马克思在追求历史解放过程中,基于对人的全面解放,不断地追问“权利不是什么”,逐步打碎资产阶级虚假的“自由平等”权利观,确立权利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权利,权利是自由而非具体的利益,权利和义务并非简单并存的权利框架,极大影响了世界权利史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不仅引发中华文明深刻变化,也在引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争取法定权利和国家尊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特有的权利框架,无不体现马克思探寻权利真义的足迹与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国家独立、人类解放实践的接近与融合。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国家也有义务保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言论权、发表权不受歪曲、篡改,并且对于被复制作品理应获得报酬权。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3.运用现实权利,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体性如前所述,在近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中,高校申报数目和立项数目都位居五大社科研究机构之首。由此看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是善于研究问题、能够创造出成果的主力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体性是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刊物创办权、学术组织权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转化的最终结果,是权利价值的最高形式的载体。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的推移,从一种可能性向现实性的演进,这一过程既是权利概念逻辑过渡,也是社会主体执着追求的历史必然结果[9]。刊物创办权、学术组织权构成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的法治基础,法律在规定权利的同时提供了从法定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的各种手段和资源;法治的价值之一表现为人在很大程度上的自由自主。刊物创办权、学术组织权作为现实权利可作为一种重要尺度,衡量法制的水平、质量。刊物创办权、学术组织权是个体与社会统一的表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实际赋予个体多大的社会责任与个体作为主体拥有多大程度上自由自主的活动范围之间是统一的。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必须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舞台上声音很弱,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也没有作用的尴尬境地。通过刊物的创办权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先发出不同声音,然后去伪存真,最后形成社会共识,影响世界。通过学术组织权为高校自然科学工作者与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紧密接触提供机会,形成人文与科学同频共振,引领人类社会的前行。

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权利保障

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应当通过以下途径或方式保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者权利的实现。

1.加快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保障条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繁荣、发展自然科学研究中,立法建章是较为完善的。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并于1992年、2000年、2008年进行修订;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并于2007年修订;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并于2015年修订;200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这些法律成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保障和动力。2017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明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战略目标。地位、方向的明确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充满自信和动力,为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研究与科学发展同步,保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保障条例》的制定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保护规定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完善权利意识、用权意识,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充分认识自己的权利及如何在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中合理运用这些权利,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权利与使命的统一,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研究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2.搭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对话平台

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先锋作用,搭建对话平台是十分必要的。第一,搭建马克思经典与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交流平台,坚持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与交流,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第二,搭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平台,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伟大实践有机结合,创设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对话与交流,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科自信。

第三,搭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平台,让西方物质文明与中国的精神文明交流与对话,不断提升原创能力,世界学术理论中国化,中国学术理论世界化,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自信。第四,搭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传承的平台,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思想创造、文化传播,还要立德树人,所以,要洞悉社会前沿问题,掌握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步,实现其涵养人心、培育人格之功效,强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育人自信。

3.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评价体系

为了推动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体现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各类高校根据教育主管部门评估学术成果的认定标准,制定相应高校内部学术评价制度。从目前运行状况来看,对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激情,规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行为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反思。第一,现有高校学术评价量化标准,容易产生学术泡沫,挫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科学研究和不断创新的积极性。高校往往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甚至各种荣誉获得上对论文的数量、级别,课题数量、额度都作了规定。高校哲学社会工作者为了达到基本要求,忽视自己已有的研究方向,跟踪热点;为了发表而科研,催生学术作品的泡沫,使其创新研究的使命感固化在数量上。

第二,现有学术评价制度的效率倾向性,容易导致功利化。科学研究不同于机械化大生产,社会科学研究更是如此,他需要时间、周期,需要沉淀、升华。多数高校职称评聘规定的学术成果近五年,聘期考核为三年,年度考核为一年。高校学术成果对生产效率的过度依赖,给高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带来巨大的科研压力,使这一学术群体对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严谨自律科学态度和勇于担当的学术品格产生动摇,甚至部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完成考核要求,铤而走险,不惜进行学术造假,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为了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充分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权利,首先,在学术评价指标上,数量要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度”的概念。数量既要有最低限度,也要有最高限度,并且根据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殊群体工作性质、年龄差异、研究领域,确定数量的合理区间。质量既要尊重刊物的等级,又不要迷信刊物的等级。因为好的刊物都有严格的评审制度,这一评审制度,能把不好的文章剔除,有时也会把棱角鲜明、个性较强的好文章卡住。所以,在尊重刊物等级的同时,更要关注原创性、社会的影响力。其次,学术评价主体上,参照美国著名学者博耶“认为学术评价至少应由四个主体来进行,即学者自身、同行、学生和委托人”[11]。同时还要增加相关指数,即:学者自身学术成果转引率、同行专家认同率、学生的满意度和学术成果与学科建设的吻合度。根据目标指向,设计出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的科学、合理评价制度体系,营造宽松和谐、充满正向能量的学术研究生态。

总之,不论是的系列讲话精神,还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坚守政治、学术、道德底线,又要创造出国内管用,国际认可的有原创元素、时代气息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品,彰显出中国不仅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而且也是能担当得起责任的大国。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应有权利、法定权利、现实权利,通过法律和现实诉求完善国家权力配置,使权利内化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价值与尊严的理性力量。

参考文献:

[1]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6—2018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立项结果公布[EB/OL].[20081223].http:∥www.npopss-cn.gov.cn/.

[2]张康之.基于权利的社会建构陷入了困境[J].新视野,2016(1):1213.

[3]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98.

[5]韩冬雪.论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81.

[6]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0.

[7].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05).

[8]张振芝.高校社科研究者权利保障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4(4):17.

[9]程燎原,王人博.权利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39.

[10]沈壮海,张发林.当前中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观念与路径[J].中国社会科学,2012(8):98.

哲学社会科学范文篇4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使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作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相当繁重: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的难度加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更重;人民内部矛盾有所增多,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加大。而哲学社会科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都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内在联系;哲学社会科学界人才荟萃、知识密集,是党和政府的人才库、智囊团。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应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基本规律,特别要深入研究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性的思想文化。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作,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明确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主攻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应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围绕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研究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三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把收入差距、征地拆迁等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重要课题,深入研究改进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维护稳定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积极回击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真正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切实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不断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和规划体制改革。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加强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联系,在引导他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时,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哲学社会科学范文篇5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概念及钻石模型的应用

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于1990年提出了波特菱形理论,又称为钻石模型。该模型用于宏观上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各个行业竞争力。如:钟岭等(2011)提出了用钻石模型分析江西现代中药产业的竞争力,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政府和机会六个方面来分析江西现代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并提出了该产业发展的对策[1]。李舒新(2011)提出了用钻石模型分析上海会议型酒店的竞争力,从钻石模型的六个因素的角度,对上海会议型酒店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竞争力提升的建议[2]。但是也有学者将钻石模型应用于微观的管理当中,如:熊丽敏等(2010)提出了将钻石模型应用于高校人事管理当中,构建了模型的四大要素: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组织结构和高校文化。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个不可控的外生因素: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3]。张淑玲(2009)提出了用钻石模型分析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了的核心竞争力是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4]。在钻石模型中,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定义为:该行业在国际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Orlowski,198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具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特性,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参与科研市场份额的竞争,与竞争对手相比,在组织活力、获取科研资源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且不易被对手模仿的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如果视高校为一个行业,视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其产品的话,可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世界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被应用的市场份额占有能力。根据波特钻石模型,可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划分为六个要素:科研资源、科研成果需求状况、关联和辅助性实体、竞争运行环境、机遇和政府。笔者将从这六个要素入手,分析培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视为该产品的生产过程,从以下六个要素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如图1)。

(一)高校科研资源。即高校从事科研所具备的资源条件,这些资源条件可以从人、财、物三个要素,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进行考虑。科研人员始终是科学研究的第一资源,当今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团队合作研究,因此,从科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应当视“人”这个要素为具有一定研究实力的团队。实力强、水平高,对科研有较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科研团队是形成高校科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科研队伍体量不足是制约学校科研竞争力发挥的重要因素[5]。“财”指的是科研经费。科研的经费投入,将直接影响科研的竞争力。“物”,主要指科研场所、科研设备、图书资料等科研基础条件。

(二)科研成果的需求。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为高校的产品,国内外对于该产品的需求状况,是拉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般具有成果的无形性、效益的潜在性、效用的时效性、作用的公用性等特点[6],这些“隐性”特征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能立刻转化为显性的生产力,有些成果会在多年以后才显示出其经济社会价值,因而限制了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

(三)关联和辅助性实体。若把科研作为一种生产活动的话,它的上下游即服务于该科研活动的其他高水平服务机构,这些机构都可以归结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外部支持环境。如果这些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话,将大大拉动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

(四)竞争与运行环境。在钻石模型中,该要素也是至关重要。充分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整个科研领域各竞争个体挖空心思争夺科研资源,有利于形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必须创造一个公平机制,引导高校各竞争个体,尤其是学术团队的各类科研活动(如科研资源的配给、学术成果的评价等等)逐步进入充分竞争的态势。

(五)机遇。历史时局、国际形势、政府的政策导向行为等,都可以为高校科研的发展提供机遇。这些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外部机遇,对高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7]。例如: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大幅度投入(如杭州市政府为杭州师范大学投入一百亿元打造东方斯坦福)、地方重大战略变化对具备特定学科的学校产生的巨大拉动作用(如中国舟山新区的设立对浙江高校的涉海专业的拉动)等等都可视为促进高校科研发展的外部机会。

(六)政府。政府作为管理者它不仅直接参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竞争力的建设当中,为其创造具有研究水准的科研资源,也承担着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宏观布局各类研究团体、主动引导研究力量解决社会实际需求、通过采购研究成果切实拉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重任。

三、打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从钻石模型的六个要素入手,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各项对策,以期促进高校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竞争优势。

(一)打造与国际竞争力相适应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必须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条件建设,完善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多方投入的模式,通过政策引导,从人、财、物三个方面,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为高校创造具有国家水准或国际水准的科研条件。

1.建设一支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通过大幅度投入,打造具有特色的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并以此为抓手,重点发展具有较强研究基础的研究团队,形成围绕某个方向的具有强劲生命力的研究团体,使之成为各级政府的智囊团和社会企业的智力来源。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的培育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衍生性的特征。建设一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甚至国际竞争力的学科,无法做到平地起高楼。因此,要做大做强优势学科,必须紧紧围绕主题,选准扶持对象,连续不断地投入若干年,才会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团队,产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创新评价和引导机制,形成巨大向心力,吸引外部人才,留住内部人才。近年来,国内高校科学研究快速发展,各种评价体系已经深入高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在以成果数量和质量进行简单量化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中,使得高校教师越来越浮燥,难以潜心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建设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以人为本,建立短平快的成果产出与长期积累产出大成果相结合的引导机制,弱化对岗位工作量的考核,强化对单项科研成果的认同和奖励力度,鼓励研究人员潜心研究,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成果。

2.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投入力度。多年来,在科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是坐在板凳上动动笔杆子就可以,但该观点在目前已经不再成立。当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注意团队协作,单个人的力量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证数据为基础的前提下,不深入实际调研就进行研究已经行不通。目前我国也在不断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力度,比如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经费已由前些年的七万左右提高到目前的十五万元左右,重大招标项目提高到八十万元左右。但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经费多数只有一两万元,并未做到以人为本,也未体现出研究人员的实际劳动价值。这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条件的实际要求相比,差距甚远。

3.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条件。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条件,是指建设具有特色和权威的科研资源,努力将其建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源支持条件。鼓励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依托自身研究,建设一批数据库、资料中心、图书馆或博物馆等,为其自身乃至国内其他高校的此类研究,提供资源上的支撑。科研条件建设并非鼓励各高校为研究人员配备人手一台电脑、提供一定固定空间等资源,相反应鼓励高校对此类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避免投入浪费。

(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需求。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需全社会一起,切实强化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需求。

1.强化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切实改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模式,改变以研究人员申报、管理部门审批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应强化主动设计,形成科学的遴选机制,使得研究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同时应针对基础研究加大成果宣传的力度,促进学术交流,通过建立科研成果的评选机制,大力奖励,鼓励高级别研究项目产出优秀研究成果。

2.强化科学决策,形成决策失误的追究机制,营造科学决策的氛围。当今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生的问题和事物呈几何级数般递增,发展速度之快,很多问题已经超出了各级管理部门实际的预测和管理控制能力,这大大增加了决策失误的可能性,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通过建立决策失误追究机制,营造一种科学决策的氛围,鼓励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委托高校的研究平台针对特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切实拉动社会各界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需求。

3.鼓励高校走出去,在国际社会上承接研究任务。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形成一定竞争优势的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各类研究,在国际社会中承接研究项目。通过积极走出去,可以为高校的研究团队创造更为广阔的需求空间,为其发展提供强劲的拉动力。

(三)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介机构、学术智囊团体等。如果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相关的关联或辅助的行业,在国内或国际上形成竞争优势话,那么这种优势将逐渐扩溢到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来,对高校的科研形成强有力的拉动作用。若把科研作为一种生产活动的话,它的关联和辅助性行业可认定为高校科研活动的上下游的中介机构、学术智囊团体等。高校的优势在于“研究”,而与“研究”相关的前期信息收集、研究成果的后期转化等方面,则是中介机构、学术智囊团体等的优势所在,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形成规模效应后,可强有力地支撑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四)打造研究团队间充分的竞争环境。建立各学科中不同高校的研究团队之间充分竞争的环境。培育充分竞争环境,应着力培育各高校在同一学科上的各研究团队之间的充分的竞争态势,而非高校教师之间如散沙般的充分竞争态势。目前我国各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多数形成了具有自身体色的和一定竞争力的研究团队,这些研究团队以寡头垄断的形式存在,在重大项目等领域瓜分科研资源。而以国家社科基金为首的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则以教师个人或小团体为主进行申报,直接导致了个人之间的充分的竞争。这种个人之间而非科研团队之间的充分竞争环境,并不利于高校在国内、甚至于国际上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应大力推进各学科内高层次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的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团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思想交锋的战场,充分展示其才华,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的态势。提升各学科高层次学术团体的学术评奖的影响力,鼓励各高校以团队为单位参与学术交流和成果竞争,引导各高校研究团队充分竞争。

哲学社会科学范文篇6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精神,建党精神是这些精神生成的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力量之源。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4]。当前,学“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5]。“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4]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学术研究的材料、理论与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实际,宣传阐释党的理论,深入研究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呈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壮举。

二、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工作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阵地意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理想和信念,以学术方式展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学术期刊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地喊口号、贴标签,而是要润物细无声,用学术的方式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研究工作、期刊工作中,推出富有创新意义的学术成果,从而担负起引领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神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党建等方方面面,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围绕真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回应时代的呼声和人民的关切,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党和政府决策。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导向,要真正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落脚点。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初心和使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的具体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是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大众生产生活,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推出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研究成果,做到以高质量的成果立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关注现实问题,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学术问题与现实关照相结合,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充分反映现实情况,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例如,《生产力研究》作为经济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立足中国现实,面向经济理论研究前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策划、组织、实施、创新主题出版,打造了“宏观经济、财政金融、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生态经济、农业经济”等栏目,力求着眼民生领域、解决人民关切问题、寻求社会共识,体现出当代中国学人应有的学术关怀和学术努力。

哲学社会科学范文篇7

的这场信息革命,将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它的出现,涉及到广泛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和哲学、社

会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问题研究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引起社会科学研究

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它不仅提出了大量新课题,也向一些传统理论提出了挑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战,

并将不同程度地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走势产生影响。

向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挑战

在经济学领域,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造成冲击。在传统经济概念中,生产取决

于所用生产要素的数量,特别是劳动、资本、设备和资源(物质的),信息或知识只被

视为外部因素,不是生产函数的完整组成部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是资本积累;

而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成为可再生的重要资源,经济增长更直接地

取决于知识的投资,知识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其次

,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实践证明价值规律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信息产品与传统意义上

的商品有所区别,它使商品的质发生了某种改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而且还有分

享的含义。那么,信息产品的属性是什么,当度量信息产品的价值时,知识和创新在信

息产品价值的构成上占有多大的比重,怎样测定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需要进一

步探讨。此外,经济稀缺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等也受到挑战。

在哲学领域,突破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框架,改变了传统的时空

观,同时赋予哲学一些基本概念——“实在”等以新的内涵。如“虚拟实在”也是“实

在”,在信息网络空间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延伸这个意义上,它是实在的,同时它不仅超

越了物理的四维时空,而且造成了更多维数的可能性空间。还向传统认识论中

的二元对立模式,特别是认识和实践的对立提出挑战,提倡智慧型思维,创造了新的思

维方式。

在社会学领域,对给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用

传统的社会学观点和概念难以解释或不能涵盖。如社区概念、社会成员互动模式、社会

分层理论等等,都面临着挑战。

在法学领域,将改变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即习惯于对与错的非此即彼式

的思维。同时,对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法律制度是按照地理界

限划分,以国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界是法律规范有效的界限,如民商法、刑法、知

识产权法等都有着明确的地域概念。而超越了国界和时间,网络形成了新的时

空,这对传统上习惯以地缘界限建立的法律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新闻学领域,冲击大众传播理论。在大众传播理论中,职业传播者、媒

介和受众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从网络传媒来看,这三个要素均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是

不仅改变了职业传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传递和信息的方式;二是

大众媒介与网络融合形成新的媒体,网络上各种新闻组或信息站点也成为一种新的媒体

;三是改变了“受众”的概念和关于“受众”的理论,每个网民不仅是信息的

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创造者、者或交流者,它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受”关

系,建立的是新型、平等的交互关系。大众传播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大众传播的性质、过

程和影响,特别是它是如何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影响人们的。面对网络传媒的迅

速发展,这些基本问题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扬弃或重构。

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发展将会影响思维方式,进而引起研究国际政治

、国家安全模式的变化;同时,对一系列在信息时代产生的国际政治与经济问题,需要

作出预测,进行理论概括,这是目前面临的理论问题。

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大量新课题

代表着一个正在到来的新时代,伴随着大量还未被认识、有待认识的新问

题,引起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关注。哲学工作者在探讨:的出现,对人们的观

念与思维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我们应以什么样的观念迎接信息社会;它给予社会生产

方式、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来了那些变化,并对已经发生、可能发生的社会变化进行探讨

;研究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文明的转型。

经济学工作者在研究:宏观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

的转变,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内容和运行规律,知识产品、信息产品的价值度量问题

,知识经济的现状、未来以及我们的对策等等。微观上,研究电子商务带来的新变化。

开展网上贸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如何进行金融结算?网上贸易超越了国界,如

何保证国家行使主权,进行国家监管?在研究网上贸易降低交易成本、简化交易手续等

优越性的同时,怎样推动它的健康发展?另外,网上贸易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外,服务

贸易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交易的科技含量加大,如何搞好网上的服务贸易?

对网上“虚拟社会”的研究,正在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虚拟社会中

,社会成员是怎样发生关系、进行互动的,它如何改变了社会结构,引起了社会认知和

价值观念的哪些变化?引起现代社会交友方式的变化,如何看待网上征友、网

络婚姻走进我们的生活,对现代人际关系、社会整合又将产生怎样的作用?另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课题是当代信息技术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将导致整个社会结构改变

,形成新的社会分层。虽然目前对的研究,在社会学界尚属前沿性的课题,但

是不容忽视。

法学研究人员在密切关注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

和基本思路,并着手研究与相关的立法问题。第一,对已有法律进行补充,如

新刑法,网络犯罪的界定与制裁;著作权法,增加著作权人享有“展示”()的

权利;出版法,增加网络出版物的内容;保护消费者权利法,享受网络服务是否列入消

费者的权利;针对电子商务发展所涉及到的有关法律如合同法、民商法等制定政策,等

等。第二,进行新的立法。对带来的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必须进行新的立法。

如网络域名管理,(服务商)的管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隐私保护法(针对网络既

是公开的、又是隐蔽的情况,凡属于个人在网上从事信息交流、发送活动过程都应受到

法律的保护)等等。

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已经引起新闻学研究的关注。网络媒体同

以往传媒不同的特点、作用和功能,这些都是新闻学研究的新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未

来信息传播的发展打破了新闻学传统的五“”,即表现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和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当前新闻学对研究的热点问题有:

第一,网络出版物的管理。报纸、广播、电视及书本式出版物都有着严格的审批手续,

而网络出版物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涉及版权、法规等问题,网上什么是需要保护的,

怎样有效地保护等。第二,网上色情等不良信息问题。它们妨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应

该怎样克服。第三,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在特点、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增添了新内容。表现为研究观念在改变:如国家安全问

题,过去对边疆的认识,主要以地缘为界,扩展到领海、领空,而使时空观念

发生变化,安全边疆的观念也相应发生改变。研究领域在扩大:如国际安全领域中,信

息安全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恐怖主义的内涵增加了黑客、信息犯罪的内容;国

际冲突除了战争、经济等形式外,信息战已经开始点起烽烟;信息战,也许最能体现冷

战后冲突的新特点,世纪的战争,也许首先是信息的战争。这一点已成为很多专家的

共识。随着世界范围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信息安全将日益成为安全的主题,信息安

全将成为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学科发展产生的影响

目前对的研究,虽然还处于介绍、普及阶段,但是伴随着的发展

,对的研究将会逐步深入,产生一些新兴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如经

济学、网络传播学、知识经济、网络立法、信息安全、网上贸易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有

些处于学科的前沿位置,有些尚处于学科的边缘。尽管研究的侧重点和内容不尽相同,

但有几个趋势是共同的:一是多学科、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趋势明显增强。

的出现,对社会科学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客观要求,由于它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

政治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等许多领域,分散、孤立的研究都不足以作出合理的解

释或科学的分析,因此对的研究,呈现出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走势

。二是对的研究,不仅是纯理论意义上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应用性。当

前,学术界主要关注的并不是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而是更注重它带来的变

化、影响和问题,使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大大增强,与社会实际联系更加紧密。因此

,知识经济、创新理论、网络出版物的管理、网上不良信息及信息垃圾的治理、网络立

法、网上贸易等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三是对的研究,正在向着全面、纵深的

方向发展。学者们在研究中,既充分肯定、认识它的社会功能和积极影响,也不回避它

哲学社会科学范文篇8

关键词:高端人才;特征;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倍努力,不断在解决影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明显进展。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人才队伍的支撑至关重要,尤其是高端人才,他们具有旺盛的创造力和示范引领作用,高端人才的建设是人才队伍建设质量的关键。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高校间的人才争夺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引进高端人才成为各高校取得竞争优势的“捷径”[1]。尽管教育部等国家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但高端人才依旧成为各大高校争夺的对象。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才流动方面,主要研究高端人才如何流动、流动逻辑、资源配置、科研产出、成长路径等内容,从高端人才特征视角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从高端人才的特征出发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准确识别高端人才,为人才的合理精准引进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通过对人才特征尤其是其成长特征进行总结,可以为发现、培养、助推高端人才发展提供参考,从而促使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百花齐放的盛况早日形成。目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已有几个公认的人才群体,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部级基金资助项目,致力于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和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以及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首席专家也无疑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或是后起之秀。本文选取2020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的338位首席专家为样本数据开展研究,通过网上公开检索首席专家的简历,提取所需信息进行计量分析,辅助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的特征分布情况,描绘出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的“群画像”“自画像”,为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参考。

1文献综述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围绕高端人才建设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通过“定量研究”“履历分析”“文本-内容分析”“空间分析”几类研究思路[2]。主要的关注点是高端人才队伍规模的影响因素、人才流动原因以及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影响因素方面,姜华等(2018)[3]研究了高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影响因素,认为高校水平是直接影响人才队伍的最主要因素;刘军等(2017)[4]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子女教育条件、医疗条件、研发投入水平和事业平台建设五个影响因素对人才集聚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环境污染对人才集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人才流动方面,黄海刚等(2018)[5]基于国家“杰青”数据,认为我国高端人才并不存在过度流动问题,但存在区域和机构间的不均衡;李颜如(2019)[6]对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开展了研究,认为绩效评价可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要从教育、社会和经济维度设计指标体系,形成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绩效,其中人才流动潜力绩效指标是指标体系的重要部分。黄洁(2020)[7]研究了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认为这是个系统工程,要完善选拔评价机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针对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特征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祝维龙等(2021)[8]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为样本,分析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分布及流动的特点,认为分布具有“中心—”的特征,流动仍以经济驱动为主,组织声望的驱动作用减弱。回顾现有研究,虽然在人才建设方面有很多学者开展了研究,但是针对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特征和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值得开展深入探索。

2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分布及特征

2.1人才的地域和校际分布

2.1.1地域分布从区域分布来看,此次样本中的学者分布于全国28个省份的47座城市。其中占比较高的城市依次为北京(21.3%)、上海(13.9%)、南京(7.1%)、武汉(6.2%)、广州(5.6%)、杭州(5.6%)和成都(3.6%)等。由此可以看出,第一,整体来看,学者覆盖了大陆大部分的省级单位,均衡性总体较好;第二,从城市来看,依然呈现出聚集现象,尤其以北京和上海最为明显,两地的学者在全国占比高达35.2%,这表明人才的规模依然与聚集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薪酬及其他待遇、平台和环境、当地社会保障条件等密切相关。2.1.2单位分布样本学者分布在131家单位。其中一流大学32所(169位),一流学科52个(88位),普通本科院校31所(61位),研究机构13个(17位),其他单位3家(3位)。可以看出,首席专家数量最多的单位依次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普通本科、研究机构和其他。从机构分布看,几类机构均有首席专家,相对均衡;从机构人数分布来看,集中在高水平院校,一流大学人数最多。

2.2人才特征

2.2.1基本特征338位学者中,男性占比为82.84%,具有绝对性别优势。从教育部的统计来看,中国高校专任教师中女教师所占比例从1999年的尚不足38%,上升到2015年的48.62%,再到2018年的50.32%,占比已经突破半数,其中本科院校女性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也达到了48.26%。马如冰(2016)[9]考察了“211”高校社会学在职教授中的性别差异,在纳入数据库的351名教授中,女教授占比为21.65%。而从这些占比来看,女性学者承担重大课题的比重相对偏低。年龄方面,检索到331位学者的信息,各年龄段人数呈正态分布,依次为70岁以上(4.8%)、60~69岁(16.6%)、50~59岁(39.3%)、40~49岁(35.3%)、40岁以下(3.9%)。在哲学社科领域,40~59岁这个年龄段的学者,度过了科研摸索期,年龄、知识、阅历、经验、声望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是最具科研活力的阶段,他们在学术上容易获得快速、迅猛发展。但这并不说明高端人才都集中在这个年龄段,本文采用的是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作为样本数据,而年长的学者由于个人精力、体力以及对该项目的需求度等因素,可能选择不申报,或者有的学者不符合申报条件。2.2.2高等教育经历高等教育阶段是研究人员丰富知识体系和提升科研水平的最重要阶段[10]。对样本学者的高等教育经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进行分析发现,其中,91.4%的学者博士毕业;29.3%的学者有博士后经历;45.3%的学者有海外教育、博士后、访学或工作经历。同时,60.7%的专家接受不同阶段高等教育的学校有所变化,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等高等院校流动过的专家较多。以上这些高校均为传统文科强校,经历长期的积淀,学校综合实力较强,有领先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随着学历的提升,专家们转向文科强校继续深造的趋势较为明显。2.2.3学科背景33.1%的学者有学科交叉的教育背景,在这些重要课题的研究上,学科交叉的优势日益明显。学科交叉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和规律,这些既由学科的学缘关系属性所决定,也有由问题导向带来的自然多学科延伸。比如其中文文交叉最多,随后是法学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交叉;历史学与政治、考古、语言类学科交叉;中文、传播等学科交叉。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文理交叉、文工交叉和文医交叉等,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医学、农学等学科与经管类的交叉较多,显示了经管涉及的问题面比较广,超越了经管自身的知识范围。当然,也有极个别纯理工科出身的学者,显示了软课题硬做的可能性。2.2.4流动分析对学者在国内高校工作流动的轨迹进行分析,发现41.4%的学者有国内外高校工作轨迹的变化。从年龄段来看,各年龄段有工作轨迹变化的比例无明显规律。从国内流动来看,学者们多流向上海、北京、广东等地。

3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呈现出如下群体特征:正高、博士学历基本是必要条件;男性占绝对优势;学者年龄集中在40~59之间;三分之一的学者有学科交叉的教育背景;五分之二的学者有国内外高校工作变化经历的特征。同时,地域和高校方面已经呈现整体分布相对均衡但人数上不均衡的状况(集中在高水平机构)。从这些数据可知,我国哲学社科的人才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而且很多人才都有学科交叉的背景,同时经过“双一流”建设,区域、学校百花齐放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当然,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依然发现存在的一些短板,比如机构、城市聚集度较高,女性学者比重相对偏低等。高校不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也是研究发展新技术的园地,在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为了既从整体上保障哲学学科人才的高地,进一步长板做长,更要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哲学社科人才在区域、高校、性别等方面更加百花齐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对学科背景的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学者有学科交叉背景,还有极少数纯理工科出身的学者也拿到了重大项目。学科交叉不仅是学术思想的交融,也是不同思维方式的交叉。面对复杂的学术问题,仅从一种视角进行研究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跨学科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者形成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并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第二,搭建校内外交流平台。通过对学历背景的分析,可以发现学者们要么本身就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实力较强的高校学习,要么就是随着学历的提升,倾向于进入实力更强的学校流动继续深造,这说明平台、人脉等的积累对于丰富学术经历、开拓实验、提升个人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者们不断进行学术积累,提升自身科研能力,高水平的学术经历以及学术人脉的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积极搭建校内外交流平台,助力学者成长。在校外,与科研实力强的机构、团队、其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为本校学者提供更多去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的机会等;在校内,可以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帮助学者成长。第三,坚持全过程分类指导培育。人才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要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阶段如探索和适应期、发展和稳定阶段、瓶颈期停滞阶段等分类指导、培育。例如探索期和适应期的新人,需要得到更多基础及常规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处在瓶颈期的学者,他们需要得到更多观念方面的帮助等。同时,要进一步关心女性人才队伍的建设。第四,对相对落后区域及高校的精准扶持。一方面,对其优势领域精准扶持;另一方面,对其具有地方特色的冷门绝学进行精准扶持。通过样本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中具地方特色的方向亦是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部分,是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也面临学科队伍不完善、后继乏人等问题。想要对相对落后区域和高校做好精准扶持,就要先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从科学规划、协调机制、制度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入手。

参考文献

[1]柳瑛,薛新龙,苏丽锋.中国高端人才布局与流动特征研究: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21(2):100-108.

[2]张波.国内高端人才研究:理论视角与最新进展[J].科学学研究,2018,36(8):1414-1420.

[3]姜华,潘慧源.高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8(12):68-73.

[4]刘军,曲晨瑶,杨浩昌.海外高端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基于“青年”引进人才的分析[J].阅江学刊,2017,9(4):76-85,146-147.

[5]黄海刚,曲越,连洁.中国高端人才过度流动了吗:基于国家“杰青”获得者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6):56-61.

[6]李颜如.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

[7]黄洁.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61-63.

[8]祝维龙,苏丽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分布及流动特点研究: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的分析[J].教育经济评论,2021,6(3):24-37.

[9]马如冰.中国社会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6.

哲学社会科学范文篇9

论文摘要: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N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生命工程。因此,我们必须端正学风,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人民把产生于19世纪4O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思想理论,是经过长期历史选择的结果。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了找到一条拯救民族危亡,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与辛亥革命,但最终都失败了。实践证明,无论是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还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不能救中国。中国人同俄国人一样,经历了半个世纪时间,才“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惟一正确的革命理论”。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各种各样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人民作出的郑重历史选择。指出,自从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便为之一新。

中共领导中国人民8O多年的奋斗历史,反复证明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理论都带有根本性,理论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正确,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发展、胜利;理论错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将遭致挫折和失败。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有两种马克思主义者:一种是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教导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是照抄照搬俄国孟什维克的策略,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由资产阶级领导,因而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王明的“左”倾错误,是照抄照搬俄国布尔什维克的策略,认为俄国武装攻打大城市,中国也应走这条道路。另一种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是杰出代表。他在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他对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独创性贡献。他紧紧抓住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主题,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党领导人民正是在这个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下,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实践证明:中国人在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前,革命不免遭致失败;在找到马克思主义以后,由于没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也还是不免遭致挫折;而一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革命就无往而不胜。新中国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在这个理论和路线的指引下,比较好地完成了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

后来在长达20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中,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所以先后发生了“”特别是“”那样全局性的重大错误,固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也是出在理论。如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理论,等等。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着手解决的也是理论问题。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探索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条贯穿其中的基本线索,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重中之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关系党和国家的方向和前途命运。“工程”的第一项任务是着力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在80多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理论财富。它们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活水与源头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丢老祖宗,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了解和熟悉马克思主义,为此要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讲出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不断创新理论,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坚持是发展的前提,不坚持就谈不上发展;发展是坚持的条件,不发展就坚持不住。“工程”的第二项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解决对策,如“三农”问题、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地区差距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腐败问题等等。“工程”的第三项任务,是要编写一套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等教材。教材与专著不同,它的对象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而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大学生。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对于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历史上,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如果不坚持以本阶级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它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统治地位也坚持不住。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已是多元的了,但是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只能一元化。如果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搞多元化,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亡党亡国,原苏联已有前车之鉴。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几乎是任何一个有阶级社会的共同特征。社会主义是这样,资本主义也如此。

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社会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在有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领域不是真空的,也并不平静。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文化、思潮、思想理论应有尽有。重要的是坚持原则,区别对待,正确引导。所谓坚持原则,就是对于提倡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所谓区别对待,就是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应当有所区别。所谓正确引导,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决不给那些反马克思主义的人以可乘之机。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它的基本内涵是怎样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邓小平曾经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同样,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也有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改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首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学科建设。这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学科建设。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科学所有学科的理论基础。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社会科学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公务员之家

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都应通晓历史唯物主义。其次,指导学科建设和处理学术问题,不能采取行政手段,给不同学派贴上政治标签,而必须用学术方式,这就要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是促进科学文化理论繁荣发展的正确方针。贯彻执行“双百”方针,支持和鼓励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大胆探索和自由争论,为的是创造一个适合于科学、文化、艺术和理论发展繁荣的良好环境。古语云:“欲致鱼者必先通水”,这是通水求鱼之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海阔”、“天高”的条件,鱼就无法跃,鸟就不能飞。“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是不可分割的。“双百”方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二为”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定要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线,不要把学术问题上纲为政治问题,重犯过去“左”的错误,也不应把政治问题当作学术问题。所谓政治问题,就是反对也要萋把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主学科建设搞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其它学科的建设。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搞清楚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长期坚持;哪些是针对当时历史条件所提出的个别论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过时;哪些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哪些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需要澄清。只有把这些是非界限搞清,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指导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还要加强理论创新,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学科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范文篇10

一、让大学生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正因为中国知识分子始终具备将国家和民族放在首位的家国情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就是延续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哲学社会科学以人为核心。大学生接受系统的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崇高的思想,进而内化自身品质;通过学习严谨的哲学体系,可以锻炼逻辑思维,培养思辨能力,实现学习和研究的深化,学会全面考虑和分析问题。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现状下,丰富的物质世界给人们带来诸多诱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思想迷惘。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使其沉着应对压力,丰富阅历,成为可以正向引导社会的人。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体系建设

中国哲学教育的主要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课程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展开。高校作为国家的“智库”,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体系建设。

(一)高校应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和大学生对哲学知识的接受程度。首先,院校应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课程设置要全面、科学、系统,以充分发挥其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其次,吸引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优秀人才,组建专业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和地方举办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修培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最后,鼓励教师队伍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创新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成为大学生喜欢的教师,将哲学课堂打造成大学生喜欢的课堂。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依旧存在不良学风、课堂上敷衍教学、学术上急功近利等问题。高校应将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维护良好的哲学社会科学生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教育活动。教师是哲学社会科学能否良好发展的保障,良好学风能促进学科发展,将高校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坚实阵地。

(二)高校应鼓励教材与课堂革新

当前,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但部分高校哲学教育成效不尽如人意,这与大学生接触的哲学类教材、书籍、资料匮乏,哲学课堂墨守成规,无法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教师队伍不能脱离时代“闭门造车”,要结合实际,将理论成果转化为高校课堂所需要的教材。同时,完善教材评价标准和机制,实事求是,力求创新。教材的编写可以借鉴西方的评价标准,但不能完全照搬。针对不同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机制。坚持以科学的评价尺度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加强对教材的把控和管理,高效利用高质量教材。针对目前教材编写存在的内容东拼西凑、粗制滥造以及剽窃他人、篡改捏造等学术不正之风,高校在选择教材时要严格审核,避免影响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和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革新课堂。当前,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大部分高校采用大班授课方式,利用礼堂、大型阶梯教室等开展教学活动。此种情况下,授课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也不可能有足够精力在有限时间内答疑学生问题,导致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课甚至逃课,作业应付了事,考试突击复习;教师为完成工作量照本宣科,对学生作业和考试考核“唯分数”评价。导致教师和学生都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积极性下降,对学科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充满排斥情绪。可见,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改革迫在眉睫。首先,要改变课堂容纳的学生体量。高校要把学生数量控制在教师可管理的范围内,这样学生能参与课堂,教师也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其次,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风格。充分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尝试辩论式、探讨式等课堂方式;也可以尝试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讲课练习为主,教师进行点评引导,让学生参与讲授工作,真正成为课堂主角。最后,要让课堂走出教室,通过模拟法庭、模拟心理咨询室等让大学生将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并不是“空谈”。总之,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与课堂改革,目的是让大学生重新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纠正以往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偏见,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动力,形成理论思维,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高校应与时俱进,为哲学教育提供新平台

高校应当意识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以教学为重心,为学生、教师提供自主学习平台。首先,高校应结合学科建设特点,客观认识到自身学科建设的短板和优点,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师生听取经典讲座和论坛,秉持开放的心态,学习最新理论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高校应该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力度,如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影像资料,方便大学生系统全面地开展学习,可以接触最新的学术成果。最后,加大宣传力度,高校要利用当下流行的微博、公众号、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宣传和介绍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大学生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各种活动,让哲学社会科学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并给社会带来正向引导。

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抓好思想政治理论建设

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不同时期催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坚持这一优良传统,坚持理论建设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真正打造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大工程,高校在其中应当承担重要责任。高校应让大学生认识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代表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课程,而且是方法、是立场,对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高校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让大学生对哲学社会科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心喜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理论人才和后备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大学生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开展情况,不仅是为了课程和教学改革,而且要本着哲学社会科学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引导个体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崇高的民族精神,掌握思辨精神和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仅要吸纳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且要为社会输送优秀的继承人。要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家发展和民族繁荣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认识到总书记所讲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新华社,6-05-17.

[2]张怀强.高校哲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6(11):123-125.

[3]魏海香.对美国高校哲学课教学模式的考察及分析[J].文学教育(下),8(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