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21:32:25

政治理论课

政治理论课范文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效率和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公民道德教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等的基础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有关调查统计表明,一些高校,特别是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满意率还不到20%。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令学生乏味而反感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积极新的教学模式。作为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单位和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勇敢地承担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大任,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的切入点也具有可选择性。选择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其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都显而易见。何谓教学模式?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模式具体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师生与其他相关人士之间的教学活动、实施的程序、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及运用原则和实施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是师生、生生、师生与其他相关人士之间多方教与学的相互活动指南,教学模式能使教师明确教学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把比较抽象的教学理论化为具体的教学操作性策略。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存在着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说教式等内容教条化、教学方法机械化、教学手段单一等弊端,学生的学习兴趣受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主体作用难以发挥,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的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观念没更新,死抱旧的“教师、课堂和课本三中心”,这必然导致学生原有求知欲望的消减,自主学习兴趣的消退,学习潜能长期埋没而得不到开发,学习情绪受压抑。教育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位学生。“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育人本论倡导的三大基本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应该唤醒每位学生的主体精神,让每位学生在教师必要的引领下,都能自主地学会学习,学会活动,学会管理,学会生存和发展。

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活力,需要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起受广大学生喜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大胆探究,积极实践,不断完善。

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及创新性原则。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必须要做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并学习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借鉴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做法,把“研究性学习”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之一,确能给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生机。“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每位学生获得尽可能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关于几个具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我们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以“研究性学习”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把它渗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构建起“研究性教学(学习)模式”、“问题式导学模式”、“主题性研究模式”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

(一)“研究性教学(学习)模式”。相对于教师的教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即是“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增进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思想政治理论学科课程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总体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或每学期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都将结合课程及教材内容,由教师或组织学生提出若干个课题(课题一般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容易操作),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择各组喜欢研究的课题,按照“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分析整理相关信息——组织选择成果展示”的程序去操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时间主要为上级和学校规定安排的学时。实验证明,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并且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素质得到提高,能较充分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功效。

(二)“问题式导学模式”。问题式导学模式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景,师生共同设置问题,学生充分讨论与教师适时点拨相结合,共同完成教学(学习)目标和任务的一种模式。其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活课堂研究氛围,培养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以促进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就是适时点拨、引导或小结、总结。其主要操作程序是:“自主学习——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点拨——集体反思——成果分享”。其中“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按照事先要求的教学内容,先行自我设计学习,并努力发现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创设情景”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选取一些能反映时代脉搏的重大时政、社会热点以及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且符合教学目标的材料,让学生去琢磨、分析、理解、感悟,生成问题;“设置问题”是指师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前一环节,生发、设置的富有倾向性、启迪性和现实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去分析思考并力争学习和学会对它们的解决。“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则是在“设置问题”后,由生生或师生合作进行设问解答的环节,这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讨论和导引,教学(学习)的目标有望完成;到此,可由学生或教师就整个教学模式流程中的重点、亮点、收获点或尚待继续研究的问题作出小结或总结(反思),以深化所学,流下更深的印象;而最后的“成果分享”,一般也由小组选派学生代表作公开陈述,公布自己的学习研究心得成果,让大家共同分享劳动所获,体验学习付出后的欢愉或艰辛。

“问题式导学模式”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一是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精心备课和设计;二是不要拘泥于课程大纲或教材的编排体系或结构,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接受特点来取舍内容;三是选取的材料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感,能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具有现实核心价值,还要注意材料的精要;四是问题的设置非常关键,问题要精简实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较强的启迪性,能使人生发联想,催人思考,问题不要过于简单或过于高难;五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秩序,避免失控或流于形式。

(三)“主题性研究模式”。所谓“主题性研究”教学模式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选择一些与课程及教材相联系的材料(比如,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突出人物及学生感兴趣的其他主题),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主题鲜明的专题探讨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学过程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同样可以不拘泥于课程大纲或教材的编排体系或结构进行,而是在教学计划的总体指导下,随教学进度在每课、每章、每节乃至某些合适的框题中采用。主题的设置要小而精,主题研究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设置的主题可以是紧扣大纲或教材知识点的专门性问题,也可以是覆盖多方面问题的的综合性问题,或是围绕现实热点、难点、重点人们急切关注的重要问题。问题的设置既要具有教育启迪性,又要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的手和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方便主动去调查研究、收集整理信息材料,进行比较实际的分析思考。

“主题性研究模式”既不同于“研究性教学(学习)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授受式”、“说教式”等教学模式,其作用可以帮助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集中性地独立分析、思考一些较深刻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问题的,可以激起学生求知求解的创新思维火花;面对主题性的有价值的各种问题,我们的学生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解析、解答,有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实践中,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目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质量。实验证明,“主题性研究模式”较为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政治理论课范文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恩教育;思考

所谓感恩,即“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指“人们感激他人、他物、他事对自己所施予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1](P.127)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教育手段教育学生如何与人和睦相处,怎样做到关心和支持别人,如何做到与他人相互尊重,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达到提升学生道德水准的目的。”[2](P.78)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和人民怀有感恩之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仅如此,感恩教育能够教会大学生“爱人”,使之对父母心怀感恩之念,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对老师怀有感恩之心,感激老师的教导之恩;对别人的劳动和付出怀有感激之情,以积极的行动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正是因为“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3](P.17)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在推进“师生共上一堂课”、“学习筑梦”过程中,要抓住感恩教育这一主题,积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课程内外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学会感恩、体会感恩,进而实践感恩。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在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消除大学生的品行障碍和思想偏差,规范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行为,使大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后对父母、师长、同学怀有一颗感恩之心,进而更好地奉献社会。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通过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感恩教育,使大学生实现和谐发展。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是新时代塑造大学生良好政治素质的需要。感恩意识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路径具有指向性作用。只有具备了感恩意识,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敬业奉献,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感恩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解决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感恩缺失的突出问题,为高校德育实践提供重要依据,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再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深刻变化出发,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的需要。众所周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政治使命感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由于课程体系的限制,导致这些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对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升、政治使命感的形成作用有限。正因为如此,进入新时代后,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学会感恩、实践感恩,而且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在的任责感、使命感,让大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而且在于回报社会、回报师长、回报父母、回报朋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得到根本性提升。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忽视父母养育之恩。一些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将自己的成功完全归因于个人奋斗,全然无视父母之养育、老师之教诲以及朋友之帮助,忽视了对父母、老师和朋友的“付出”和“回报”,特别是一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考入大学后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盲目高消费,当消费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将之归结为父母没本事,诸如此类现象充分反映出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建设力量,其责任感、使命感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如果没有对父母、家庭、朋友缺乏感恩意识,其实质就是对父母、家庭、朋友的不负责任,如此大学生又如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其次,部分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缺乏责任心。近年来,为了使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或失学,国家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2012年国家拿出308亿元用于大学生的资助,之后每年国家用于资助贫困生的经费达500多亿元。然而有部分大学生对这种关怀表现冷漠,视之为理所当然。不仅对助学贷款不予偿还、不思回报社会,而且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缺乏历史使命感和报国之心,乃至学有所成后,想方设法去国外图个人发展。再次,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缺乏爱心。众所周知,“恩情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大到连接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4](P.184)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贫困大学生对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不思回报,甚至连句感谢之语都没有。“2005年7月,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报道了深圳歌手丛飞用义演所得300多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大学生,而自己因患晚期胃癌欠下17万元,曾受他资助的大学生竟没有一人来看望他。一位毕业后成为大学老师的学生,在网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列到了丛飞资助过的名单里,还打电话质问丛飞为何把他的名字说出来,这使他很没面子。”[4](P.184)虽然类似的大学生数量不多,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存在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忘恩情绪,这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的路径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是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高校在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过程中,要积极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思想,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实现个人价值不仅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而且离不开社会为之创造的机遇、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和朋友的帮助,从而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进行积极的感恩行为。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发课程内外的感恩教育资源,将感恩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当中。在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教学内容挖掘典型人物和典型的事例,陶冶学生的感恩情怀。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时,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动态展现“韩信与漂母”、“老门生三世报恩”等历史经典感恩故事,并结合当前实际组织学生讨论。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过程中,要以“师生共上一堂课”为契机,通过运用生活中的鲜明事例、引领学生研读文献《知之深爱之切》,教育学生感恩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学会感恩在成长为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明确了学会感恩是掌握、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学”,进而在工作学习中“立竿见影”。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展感恩教育过程中,要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创设校园感恩文化,营造校园感恩气氛,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高校可围绕“学会感恩、领悟新思想、迈进新时代”为主题举办“算一笔感恩帐、写一封感恩信、举办一次感恩演讲、做一次感恩作业”的“学习筑梦”主题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深刻领悟了奉献与索取、施恩与受恩之间辩证关系,使学生形成了感恩情感,将感恩更好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再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要围绕“让家长满意”这一中心,就感恩这一话题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让家长参与到感恩教育当中来。例如,可以“爸爸妈妈,上大学后我想对您说”为主题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可通过录制DV、视频连线等方式,让学生对父母说出了走进大学的感受,让学生真诚地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使感恩教育在实践中收到实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感恩教育,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知恩、报恩、感恩,而且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5](P.37)使学生以感恩之心对待母校的培养、对待组织的关怀,使学习的目的更为明确,使命担当意识更为强烈,进而成长为经济发展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柯枫英,杨晓红,刘志.新型职业农民精神养成与责任担当[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袁利民,王大忠.红色师院人才摇篮遵义师范学院德育工作纪实[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政治理论课范文篇3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认同危机;克服

一、新时期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成效分析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在对中职生有关各种思想政治、德育教育课程的调查中显示,许多学生由于对该课程的认识不足、缺乏兴趣,认为内容枯燥、空洞,似乎悬在高空中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即,普遍的对理论课不感兴趣。2.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当前,中职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常常是看着当天的报纸和杂志,做着其他科目的作业,真正投入到课堂中去的很少。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认识方面,有部分学生持有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

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危机的原因探析

在目前的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了中职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不认同:1.教育者自身方面。现实中的情况是许多教育者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就不热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自觉性,完全是为了拿工资,可以说是将“己所不欲”施加给了中职生,甚至存在着一些教育者自己说一套而做的是另一套,不能以身作则,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可靠的,也不可能为中职生所认同。2.受教育者自身的影响。在目前中职生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的中职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存在较大的问题。他们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为了顺利地毕业,为了继续深造等,只有很少的同学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等。3.教育内容的抽象空洞很多中职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大而空,说教味道浓,不懂得如何在引导中进行有效地灌输,更多地强调政治理论知识的宣传,而涉及中职生的专业学习、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兴趣爱好、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内容却很少,有的学校即便涉及,但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有思想深度、能够真正触及学生心灵的内容就更少,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4.教育环境大变动的影响。中职学校的扩招和发展,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然而在学生数量成倍增长的同时,使得中职生的素质状况呈现多样性,学生类型多,培养规格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趋于个体化和分散化,给原有的以班集体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来了巨大的影响,不利于教育者进行广泛有效的教育。

三、克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认同危机

1.建设高水平的教育队伍。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他引导着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教育者自身也会对教育效果产生巨大影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并直接影响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纳程度,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中职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2.端正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深化理论研究,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师能把丰富的材料展示给学生,把学术前沿的观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自主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将激发学生学习理论及培养自我政治素质的热情,摆脱以前错误的以金钱来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观。3.改善教育内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而空的教育内容无法满足中职生的需要,内容的枯燥乏味容易导致受教育者的反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在教育内容上,面对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冲突,要以历史、辨证的方法批判、吸纳,纳入中职生的认知结构。又要针对我们现实,在以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指导和中心开展教育,解决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4.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创新教育方法。新时期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摆事实,讲道理”、靠简单的灌输已取不到实效,必须在手段上进行创新。要调动一切手段和资源,让思想政治教育精彩起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中职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常规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创立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推向网络,将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有效地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的有益信息,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5.构建育人的合力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率。学校、家庭、社会是三种不同性质的环境,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当这种作用力在方向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人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人的发展。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应建立良性互动的教育环境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不是学校本身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只有建立了三者的合力,才能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塑造中职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认同危机的化解,即依赖于双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身改善,又有赖于教育内容的完善,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合力环境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李磊.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危机及对策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2007(1):74-76.

[4]张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综述[J].求实,2007(5):83-85.

[5]温勤.中职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47-48.

[6]刘智.面对挑战:新时期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78-81.

[7]蓝江,周贝.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形式[J].江汉论坛,2007(2):125-128.

[8]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7-10.

[9]梁建军.当前中职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39-40.

政治理论课范文篇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在当前形势下要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自身的体验和认知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根据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具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首先,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目的是为了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但两者功能的侧重点不同。课堂教学侧重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积累;实践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优化,强调主体应用的知性功能。其次,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但是两者认知方式不同。课堂教学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以间接经验获得为主的认知方式;实践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应用与主体能力的发挥,是以主观直接参与和体验为主的认知方式。再次,二者作用的主体都是高校大学生,但是组织和实施方法有差异。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是安排在寒假与暑假进行的,主要由高校团委组织实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作为一门课程的设置,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课堂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高校学生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课堂教育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奠定了基础,社会实践则为课堂教育提供了帮助,即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技能并为社会服务。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坚持配合、协助课堂教育的原则推动课堂学习的延伸和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课堂教育则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社会需要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以激发和促进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功效。

二、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途径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可以使大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结合,让大学生在具体社会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与课堂教学不同,社会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因此,大学生能否发挥主体参与作用,直接决定社会实践的效果。不能体现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社会实践就会流于形式,如传统回答式、辩论、启发推导等。其次,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科学实践也是实践教学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所学的课程内容,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然后由学生自己找资料和开展社会调查,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形成一种在较为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所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升教育实效。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教师组织实施。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第一,指导大学生制定科学的实践规划。实践教学科学规划主要体现在实践规划要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相结合。实践教学既有四年长期规划,又有每学期短期安排。长期规划如一年级进行的“主题推进式教育”、三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短期计划则根据各门课内容和社会热点安排本学期实践教学,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第二,指导实践教学的考核。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统一规定课时,统一安排在教学计划与日历中,从而在学时、内容、形式和场所予以保证。学生实践课成绩要进行统一考核。第三,指导实践教学的内容。指导组织重大节日的纪念和庆祝,指导参与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感恩、诚信教育等,直接指导理论型学生社团活动,发挥社团作用。如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体系读书研究会是一个学生社团,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邀请关工委老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党史宣讲等形式学习了解理论知识。同时,积极开展“党史我来讲”、“党团知识竞赛”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学生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体系读书研究会还被评为安徽省“明星社团”。(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参与面一是专项集中实践与全员分散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公共课,具有人数多覆盖面大的特点。考虑到这一现实特点,对所有学生都采取一刀切式的实践教学很显然是不现实的。专项集中实践主要是由学校根据理论课教学安排内容,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调研及志愿者活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讨论写感受谈收获,最后教师点评总结,打分给出成绩。全员分散实践,是由学生在寒暑假回家进行考察调研。调研可以一人进行,也可以根据省市居住区域成立小组团队进行。开学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组织优秀的实践报告宣讲,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是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形式。在人们的认知中,课堂似乎就是进行理论教学的。实际不然,课堂也可以作为实践的场所,而且所产生的实践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只有采取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才能更有深度,教学效果才能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课内实践主要有专题讲授与讨论、师生异位教学、案例教学与总结报告等形式。课外实践是指组织学生看录像、听报告、学生读书自学和政治学习等环节。看录像、影视,让学生直观感受,产生学习理论课的愿望和主动性;读书自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的深入理解。三是基地生活实践和校园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生活实践形式。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对场所的要求非常高。我校为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实践,同时还在社会上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专门的实践基地。通过基地生活实践和校园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生活实践形式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基地生活实践,是依托我校10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感受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市的巨大变化。基地生活实践使学生在点滴的感受中接受教育,教学效果非常好。校园生活实践,是指在校园内由学校组织的生活实践活动,这是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常态。在校园生活实践中,大学生不仅接受了教育,同时也感受到了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

三、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育人成效

政治理论课范文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探索

一、高校思想理论政治课的发展现状

在全国高校建立之初,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孕育而生,它的存在,把控着青年的人生发展方向,是他们生活学习的引路人。纵观课程的发展,在前期的教学方法上主要是灌输式的,老师在讲台上不停的讲授,学生则坐在下面听讲,这种井然有序的教学模式在当时也是最为理想和最符合常理的,在这样的学习熏陶之中,学生不仅仅能了解中国政治历史的发展演变,还能从中学习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说这种教学模式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教学效果还是良好的,当然这也造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延续了这样的套路。当教学方法存在隐患时,改革就成为第一要事,通过高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的道路,注重主体化、咨询式、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切实关注思想政治课的可接受性及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存在的弊端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最大的弊端就是教育环境、教育手段及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教育者仍然保持原先的思维模式,这样就会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这主要体现在:

(一)“唯上”、“唯本”理念根深蒂固

上级规定都是对的,课本是万无一失的,遵循老师的讲授,课本的讲述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判定方式很单一,唯一的问题只能得出唯一的答案,这对于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来说是致命的,他们独特而宝贵的创新思维被无情的批判,就会抑制这一特质,这种打压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对于教学来说也是恶性循环的开始,当一种模式无法质疑时,必定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发展是前进的第一要素,没有发展,何谈科学的教学?

(二)封闭性的教学环境

学生被限定在封闭的教室里,长久以后,思维也会固定在同样的范围中,而这显然与高校的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高校的教育是要在合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释放个性,找寻自我的发展特点,最终选择最适合的职业。培养拓展性思维的学生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过于限定,只会让学生失去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和自我认知的能力。

(三)存在“知识化”、“教条化”的问题

这也是几年前很普遍的“高分低能的”现象,老师评判标准过于单一,分数高就是高能力,分数低就是低能力,同时过于强调知识的记忆,这在考试卷中最能体现,比如有很多的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也是必须经过背诵识记才能达到满分,让学生自由发挥,畅谈想法的题目很少,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随着老师的考察方向而变化,过于侧重知识性的考察,只会让我们的大学生成为背书的机器,既然如此,和中学又有什么区别,又如何才能培养独立的个体,社会又怎样能高速发展?

(四)教育方式理想化、政治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人发展的曲折性,总是把学生作为教育者们理想的模样,理所应当的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培养,但是年龄代沟,阅历的不同都会导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忽略这一点,教育也是不完善的,有失偏颇的。但是统一化培养过后的学生个体对自身的职业判断也是错误的,典型的是很多学生毕业后都喜欢选择固定稳定的工作,认为体制内的职业是至高无上,如公务员老师等,而对于青年创业则会望而止步,究其原因首先是观念上的否定,其次才是风险的担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成因

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封闭式、知识化、教条性、理想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模式时,改革就迫在眉睫。而客观的社会发展因素是推动着改革的内因。

(一)全球化及多元文化的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这也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随着经济贸易的深入,各国的政治交流和文化交流也在增多,世界上形成了地球村,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也共享着社会发展的成果。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渗透,大学生也耳闻目染了这些多元化的信息,他们的思维拓展了,见解也更加独特了,思考问题也不会那么单一了,这样就会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挑战,老师们会发现,学生的知识储量并不是那么局限,自己的知识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量,这种失衡的状态会让教师失去信心,学生失去期望。所以这一因素也让教育者们陷入深思,当他们的社会职能被否定后,也会思考新出路,走上教育改革这条路。

(二)网络世界的便捷

进入21世纪后,也就进入了真正的计算机时代。网络信息的多样化对大学生来说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过多依赖于教师,而是很大部分地依赖于网络时代,但网络里的内容良莠不齐,势必就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们进行改革,重新唤起学生对教师的需要,让学生获取健康的知识。

(三)市场经济的冲击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唯金钱论,很多人毕业后不愿意报效家乡,这些思想都需要老师的引导,这也就让政治理论课里面新添了个体发展及个体价值的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向前走的一大步。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方向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方向上,摒弃了之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了解他们的需求,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一)注重学生个性

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把关心人,理解人,满足人,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积极鼓励他们,心情低落时要主动去调解。第二,创造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要求每个人都一样,只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且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即可,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第三,培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回归学生,让他们独立去思考,自主学习也更利于知识的掌握。

(二)注重课程导向性

第一,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抓起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理想,没有理想的青年是不完整的,教育者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努力奋斗的动力。同时我们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理想,理想没有高低之分,只要向理想努力就是值得鼓励的。第二,要把道德教育树立起来。道德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有道德也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品质。大力推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弘扬正确的道德观,倡导诚信和有爱。第三,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容易精神焦虑,严重的还会心理失衡,心理变态,多角度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心理和分数是同等重要的。

(三)注重教学方法创新

第一,要注重课堂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多样化,把说教的内容多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内容,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多举学生身边的例子,多提问问题,多方位的了解学生的想法,正确引导。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让高深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尤其是教师不能按着教案念,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二,注重课外活动的实践。思想政治课要改变原先的单调模式,课后可以成立讨论小组,根据一个"小议题"来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得出一个全面的结果,当然还可以深入到社会中,去主动学习政治思想知识,学校也可以多组织一些演讲赛,辩论赛,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大学生们的政治思想素养。第三,坚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教育。仅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社会与家庭与学校必须保持一致才能培养成才,一方面,社会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创造优良的发展气氛,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基地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眼界见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家庭的努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就需要家庭成员要和睦,即使夫妻双方有不融洽的地方,也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遇到问题要与孩子积极沟通,多向老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结束语

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探索任重而道远,但核心就是要不断改革创新,对于教育者而言,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现状不足对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者不但要注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灵活采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此外,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正确导向政治思想,让高校学生能在良好健康的环境中接受政治理论知识。

作者:田艳媚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忠玲.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8.

[2]杨立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体系及其构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政治理论课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素养教育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的这一指示,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当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实现有机融合,可以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效果。

一、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地位和作用

职业素养是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操守。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特色教育。在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高职院校通过对行业、职(企)业以及学校特色文化和精神理念的凝练和宣讲,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的职业素养训练和实践,逐渐形成具有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职业素养教育[2]。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有利于高职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3]。高职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泛泛而谈,应结合自身行业和专业特点使之具体化。职业素养教育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学习和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必须学习和传承优秀的职业精神,具备包含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在内的职业素养,这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逻辑上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高职院校将职业素养教育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以培育社会66-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职业素养教育,一方面使职业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念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使职业素养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有助于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让人民满意、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二)有利于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蕴含着各行各业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和至理箴言,是千百年来各行各业精神文化传承的浓缩精华。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形成与对行(职)业优秀传统与精神文化的传承是紧密联系的。多年来,高职院校一直比较重视对本行业、职(企)业以及学校特色文化和精神理念等的挖掘和凝练,以形成符合本行业领域特点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和方式。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一般都具有行(职)业的文化底蕴和背景,在内容上追溯本行(职)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凝练行(职)业价值理念、文化精神的象征符号;在形式上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技能)的继承和创新;在价值追求上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等价值理念。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不忘本”的象征意义,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果和应用价值。(三)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自觉和自信。高职院校注重学生对职业技术技能的习得,更注重学生对职业精神文化的坚守。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精神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平台。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会鼓励学生在人生的舞台上“职业无贵贱,信仰有高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在职业生涯中坚持工匠精神,持之以恒,精益求精。虽然现代社会分工高度发达,但现代职业教育仍然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本专业和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专业和职业发展的认知,自觉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相关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增进对职业价值和精神的认同,提升职业自觉和自信,为今后积极投身本职业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特色环节,也是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院校属于不同的课程体系或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前者主要属于第一课堂,具有使用国家教育部门规定或统编教材、规定学分学时要求等规范性课程教学特征;后者主要属于第二课堂(部分高职院校可能以课程化的方式在第一课堂呈现,但主要还是第二课堂),受到学校高度重视,具有行业特色、使用校本教材、规定必修环节等教育活动特征。区别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色彩明显,具有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等标准特征,具有显性的政策解读和价值引导的功能;职业素养教育则不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点,职业性、文化性以及应用取向是其主要形象特征,从而使其更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究其联系而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具有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互补性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基础。(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素养教育都是为立德树人服务的。立德树人,关键是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从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职业素养教育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养学生职业人格和文化素养,遵守职业道德,追求职业精神,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由此可见,从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二)教育内容的互补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第一课堂,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职业素养教育是第二课堂,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教育内容上是互补的,方法上也可以互鉴。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一样的,其教学内容与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同质化明显,缺乏高职特色和针对性。而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围绕职业素养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其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职业教育实际并具有明显的高职特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要相互借鉴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鲜活案例和有效方法,实现内容和方法上的互补,既要明确职业素养教育的方向,又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进一步增强相关课程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三)教育资源的共享性。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也要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服务于高职院校发展,其教学内容应包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相关职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等。就职业素养教育而言,其日常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内容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于职业教育发展应给予关注的内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教学规律和研究资源上具有共享性,应进一步拓展共享资源,加强协同合作,克服传统教育教学和研究手段的不足,满足彼此在服务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需求。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实现有机融合,可以有效调动高职院校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促进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可以从做好顶层设计、人才队伍整合、教育载体融入、教育方式互鉴、规范评价考核五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以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一)做好顶层设计。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形成一定的共识,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实现融合,且融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当前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党的精神的背景下,这种共识已形成。尤其是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为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指引。其次,要在学校层面做好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高职院校可以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或素质教育委员会一类的校级指导机构,一般应由校党委书记牵头,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副书记、分管教学副校长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等部门共同参与,统一研究和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人、财、物等调配问题。(二)整合人才队伍。人才是处理各种问题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是一支专门的队伍,而从事职业素养教育的可能是另外一支队伍。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应整合相关部门人员力量,组建一支“大思政”教育教学队伍[5]。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学生管理干部(辅导员、党团干部)和职业素养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都应该纳入这支队伍,所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人员都可以纳入这支队伍。当然,这种整合必须要在协作和分工过程中分清核心和、主和次的关系。这里主要强调高职院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敢于打破传统部门和系统的界限,整合各方力量,真正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三)融入教育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室是其主要阵地。职业素养教育以第二课堂活动为主,校园、实习实训基地是其开展活动的主要阵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必须切实加强教育载体的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善于把职业素养教育方面专家(先进人物)请进教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现身说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将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鲜活案例和人物故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职业素养教育也要不断挖掘自身的课程思政因素,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贯彻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效果。(四)互鉴教育方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规范性和严肃性较强。但受教学内容的政治性和理论性所限,往往以“宏大叙事”为主,缺乏生活语言和身边鲜活案例;受传统教室空间设置的局限,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必要的教学互动和团队合作。职业素养教育以讲座、参观、实习实践等为主,虽然规范性和严肃性相较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所不足,但因其植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教育方式灵活,适合高职学生参与等特点,往往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应该说,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式与高职学生的发展需求是不相适应的,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角度,做好两者在教育方式上的互鉴。借鉴职业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借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的课程化和规范化探索[6]。(五)规范考核评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出勤和考试成绩作为考评的主要依据,教师是考评的绝对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互动评价相对不足。职业素养教育一般参照企业考评员工的方式,比较注重过程性考核,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能力提升等都有过程性记录和及时的评价。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角度来讨论考核评价问题,要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为目标,重新审视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的考评标准和依据。首先,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养教育考核评价的不同情况,形成符合高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标准;其次,要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目的三个层面来规范考评活动,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原则;第三,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兼具客观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系统思维,最大程度实现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莫俊峰.财贸素养教育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33-35.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5]莫俊峰.协同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06):59.

政治理论课范文篇7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2)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教师主体既要自觉渗透对大学生主体的本体关注,也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依靠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能力,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法治理性;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获得哲学素养和哲学理性;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通晓古今;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通过“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

政治理论课范文篇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功能包含着深厚的学理性,以文化自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其实质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潜在的,或者说是被忽视的文化价值激发和彰显出来,进而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育人作用。深入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文化属性、文化蕴含和文化涵育是本文的逻辑出发点。(一)教学目标指向的文化属性。从教学目标的内在规定性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2]。这一要求精准地指出了价值观塑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目标。文化自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价值观自信。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自身所典藏的深厚文化价值为坐标原点,旨在通过其教学理念、情感和价值观育人等方面的文化性要求,以传授主流价值观来塑造学生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健全的文化人格。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来看,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3]这就进一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因此,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并提,充分彰显了其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昭示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增进中的重要任务。文化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从教育教学的目标上来说,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最终都指向“文化”这一实质。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培养起学生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使命,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觉担当。(二)教学内容承载的文化蕴含。“不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就难以理解文化自信的丰富历史内涵;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懂得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就不懂得文化中的传统与当代的辩证关系”[4]。蕴含着民族5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在革命年代的红色文化,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教学内容所承载的主要范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角度,帮助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掌握观察和把握当代世界伟大认识工具;“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角度,说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理想信念;“中国现代史纲要”课从国历和党史的角度,说明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革命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文化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形势与政策”课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领会党的报告中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建设的精神。几门课程所承载的内容皆源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革命文化精神的续写、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属性。(三)教学功能统摄的文化涵育。《意见》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做了科学、明确的定位。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导向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传播并使社会成员接受一定政治意识形态的活动。一定社会主流文化、主导意识形态的生产、传播制度、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基本框架”。[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旨在通过对大学生传播主流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这里所讲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即政治文化、理论文化,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实现个体的政治、道德社会化”[6]。也就是说,作为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了知识传递、价值引导、文化培育和人格塑造等多重功能。“本身就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有着明显的文化品质”[7],“育人”也在“化人”。其功能统摄指向文化涵育这一现实要求:通过其特有方式实现个体的政治文化、理论文化和道德文化。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化功能。通过课堂向大学生传授与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文化观念、行为体系和道德规范,分辨先进文化和腐朽落后文化的区别,自觉克服和抵制不良文化和思想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引导大学生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矛盾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通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来影响人、塑造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人格,培育成为社会之人和文化之人。不管是“化人”还是“育人”,统摄于内的功能都是指向———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自信的增进这一现实要求。

二、厘清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育人的现实差距

在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时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8]。在文化强国战略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致力于更新改进教学方法,厚实教学内容,完善师资队伍,努力推进和落实文化自信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中仍存在中诸多挑战和差距,需要我们重视和加紧解决。(一)对大学生文化创新意识的培育重视不足。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的创新。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建立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建立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这一意识的形成发展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育之下,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价值信仰、外化为自觉地践行,主动承担起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将文化自信进课堂、入头脑中的过程中,从观念上没有对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个体文化人格和整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所在,这是对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忽视的表现。文化创新意识是衡量文化人格健全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充分确认和尊重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才能调动学生融入课堂的主动性,并激发起他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激情、渴望和梦想。忽视学生真正的文化追求和主体精神关怀的结果,只能导致学生变成知识的机械记忆者和盲目搬运者,而非文化的运用者和创造者,最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追求背道而驰。(二)不同课程资源的优势互鉴机制尚待建立。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各门课程资源优势的充分挖掘和相互整合借鉴上还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横向上对各门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特性把握不充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涵盖的5门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文化链条,包含着树立文化自信的科学的、合理的理论依据,也在现实中指导着实践的落地生根。如马中化概论是侧重于阐述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纲要课程侧重于从国史和党史的角度,深化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原理课程重在深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学理依据;思修课程重在深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但现实条件下,部分教师对各门课程的抽象文化特性也仅仅停留在对字面内容的理解之上,缺乏探求教学内容背后的文化意蕴的意识,没能做到将史实、哲学以法律、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予以深度剖析,并抽象出文化内涵和文化依据,这就导致学生感受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魅力之所在。其二,在纵向上对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往往人为主观地划分和扩大各门课程的界限,在文化内容的融入上没有实现几门课程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对如何在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缺乏统筹的教学设计和科学合理的安排,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三)教师自身文化自信有待提升。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广大教师要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9]教师自身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理论底气,对提升教学效果起到正向催化作用。现实中,教师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豪感和敬畏感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部分教师缺乏能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心。认为现实生活和网络中的各种负面的文化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教师课堂正面教学的积极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没有意义的,起不到根本作用。其二,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重视不够,出现认知偏差。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充分挖掘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特性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割裂开来,对文化自信学理内容的深入研究、对该理论的提出、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规律理解不够,导致在课堂中出现讲不深,讲不透,讲不精彩的局面。其三,少数教师自己对文化自信的信念不坚定。“对于党的执政抱有疑虑,对我国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在课堂上没有感情的理论说教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10]。在课堂中不能发自内心地引导学生深入文化理论学习,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是不能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的,致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然呈现出无的放矢的状况。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政治理论课范文篇9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策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互联网+”逐渐影响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教育教学领域的影响最为深远。“互联网+”教育的结果使教学形式及教学活动发生了重大变革,整个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结合课内外教学、线上线下教学,让学生可以随时随选择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接受教育教学。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方向,不断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探索与创新,激发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与欲望,实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最终目的。

一、转变教学理念,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应该充分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借助“互联网+”互动教学平台,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资料,积极地与教师、同学展开讨论与交流。例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对学生崇高信念和远大理想的培养并非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就能全部实现,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展播、微课题研究、互联网互动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实践与讨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切身感受道德的重要性及在社会中的体现。教师借助现代化网络平台,围绕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将与之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专著等上传到网络平台中,让学生进行资源共享并且随时阅读与复习知识。

二、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互联网+”时代下,为了能够保证课堂教学与时俱进,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结合当前时代具有的特征,合理设计具有针对性、导向性的教学内容。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由于当前我国的形势与政策瞬息万变,教师应该结合当前社会实际,体现课堂教学的导向性,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便利性及时更新专题内容,在互动平台中组织学生针对专题进行激烈讨论,增强学生对国内外热点问题的关注意识,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关注与转发功能,及时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实时话题,发现思想政治的动态方向,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有的放矢。

三、改革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当代大学生“低头一族”现象比较普遍,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手机辅助课堂教学,如为了增强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而使用微信点名,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才算签到。借助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布置课堂作业,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延伸课堂教学空间及内容,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与控制学习计划和节奏,反复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微视频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然后在引导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及互动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社会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充分借助互联网的教育功能,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实现课内外教育、线上线下教育、随机教育等方式的有效结合,实现培养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及政治意识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洪侠.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

[2]牛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与改革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

政治理论课范文篇10

关键词:新中国以来;思政理论课;称谓;嬗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在探索中建设,在建设中发展,贯穿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全过程,期间有顺途也有坎坡;有成就也有曲折;有宝贵经验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只有植根历史、了解历史和洞察历史,才能坚持和发展现实,才能走向和开创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也是其称谓不断嬗变的过程:从“政治课”———“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理论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两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映了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发展规律不断加深、更加科学的历程。

一、1949年到1978年的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用“公共必修课”来涵指思政课,如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的“高教秘字第一七二九号”,使用的称谓就是“公共必修课”。规定的课程主要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0年左右,政治与思想教育的课程改称为“政治课”,如1950年10月4日的《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1951年9月10日《教育部关于华北区各高等学校1951年度上学期进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教学工作的指示》(下简称“指示”)等文件中,都用“政治课”来指称当时的政治与思想教育课程。不过,在实践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政治课”称谓过于简单直接,造成了很多问题,如将“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起来者有之;认为只有“政治课”才是思政教育课者有之等等,所以该“指示”明确提出了取消“政治课”称谓的要求,这体现出党对思政课功能认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那就是政治课与业务课都有育人功能和任务,从某种意义上,它蕴含着当前课程思政的理念。由于对“政治课”称谓只做了否定性取消,并没有作出新的肯定性规定,所以,此后一段时间内,对高校思政课的称谓很不稳定,如1952年9月1日的《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中称高校思政课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理论课程”,1952年10月7日的《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中又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此外,由于习惯等种种原因,“政治课”称谓无论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在权威文件中,都还出现过,如1957年12月10日的“(57)厅秘载字第242号”和1958年4月12日教育部政治教育司印发的《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中全篇称谓几乎都是“政治课”。值得注意的是,1957-1958年,正是高校思政课受到“社会主义教育”冲击最严重时期。1957年的“(57)厅秘载字第242号”文明确规定,“各班级在学习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期间,原应开设的四门政治课一律停开。”“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学完以后的政治课教学问题,将另作规定。”[2]不过,总体而言,1951年“指示”之后,直到1966年“”前,高校思政课称谓基本稳定在核心词“政治理论课”这一称谓上,如1954年“(54)政教黄字第七九号”、1961年“(61)教政周字第129号”、1962年“(62)教二周政字第975号”、1964年“中发[64]650”等文件中的称谓便都是如此。1966-1977年“”期间,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正常工作和秩序都遭到严重破坏,教育战线更是破坏的重灾区,高等学校所遭受的损失尤为严重。随着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公布,“停课闹革命”之风开始席卷全国,高等学校停止招生,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停开。尽管根据1970年6月的《中共中央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的批示》,下半年北大、清华恢复招生,思政课开始恢复,但对思政课内容作了如此规定:“以著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2]这表明:一方面,称谓上仍是政治课,另一方面,政治课教材内容更为单一。1971年8月13日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有“上好政治课和社会主义文化课”[2]之语,表明“政治课”是当时普遍使用的称谓。

二、1978年到2004年的发展与规范阶段

结束后,思想政治教育重新走上正轨。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趋向正常。此时的思政教育课程称之为“马列主义理论课”,又简称为“理论课”,如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就使用了“马列主义理论课(下简称理论课)”的表述,并规定,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主要有四门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然而,从1978年开始以后的几年里,关于思政课的称谓也在反复中变化,如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中称“马列主义理论课(下简称理论课)”,1979年5月20日,教育部政治理论教育司在“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中又再次将思政课称之为“政治理论课”。1980年7月7日,教育部“(80)教政字010号”文中,又将思政课称之为“马列主义课”,并强调了它的重要性,指出:“马列主义课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2]1981年3月28日教育部“(81)教高一字014号”和1984年9月4日的“中宣发文[1984]36号”中称谓都是“马列主义理论课”。不过,9月12日教育部印发的“(84)教政字013号”文中又出现了“马列主义政治课”的称谓,并将“马列主义政治课”与“思想品德”并列提出,说明“思想品德”课当时还没有统一在高校思政课中。1985年8月1日,“中发[1985]18号”文中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等等称谓。仔细辨识不难发现三种称谓各有所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是对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和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统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则特指高校思政课。到1986年3月2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的“(86)[教政字005号]”“政治理论课”称谓又一次出现,主要包括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四门课程。1986年9月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中,出现了“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提法,文件中对大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提出了三种渠道,其中之一为:“结合公共政治理论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讲授‘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2]可见,此时的“法律基础课”还没包含在“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中。此后很多文件中,“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并用的现象经常出现,书面表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如1987年3月17日的“(87)教政字004号”、1987年6月15日的“(87)教政字007号”、1988年2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政教司印发的“(88)教政司004号”等文中。1987年10月20日,国家教委“(87)教政字(015)号”文中,规定将“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等五门课程列为“思想教育课程”中。文件中“思想教育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并列关系,属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类课程。不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的表述并没有在该文件中出现,而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称谓了。此后教育部文件中,除了引用1986年和1987年的相关文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这一表述基本没有再被使用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称谓一直持续到1993年。

三、2004年至今全面发展与改革创新阶段

1993年,“两课”称谓开始出现。是年8月1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印发了“教政[1993]4号”文,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2]该文件中,“两课”专指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不过,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教社科[1995]10号”中,“两课”则指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此后,在国家教委《关于颁发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等各类权威性文件(包括会议纪要等)中,“两课”便被专门用来指称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教社科[1998]6号”文,俗称“98方案”(下简称“98方案”)。在文件标题中用“两课”指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可能是第一次。应该说,虽然在‘98方案’中‘两课’的提法不太规范,“但方案本身增强了思政课改革发展的系统性。”[3]而且,在此后一段时间内,这一称谓一直处于稳定期。当然,作为对高校思政课的总称,“两课”还不具有严谨科学性和有机整体性,因为它将高校思政课分成了两大块,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事实证明,作为培育和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有机统一的,无论在育人指导思想、育人理论依据、育人目标任务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只是在教育的侧重点、内容上有所区别,因此,“两课”用更规范、更科学、更具有学理性的名称来重新命名,就显得极为必要了。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下简称“16号文”)的印发,“两课”称谓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取代。“16号文”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6号文”在称谓上正式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替代了“两课”。根据“16号文”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下简称“5号文”)。为深入贯彻“16号文”精神,做好“5号文”的实施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于2005年3月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俗称“05方案”(下简称“05方案”)。根据“05方案”,在本科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4门必修课,专科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2门必修课,本专科同时设置“形式与政策”课,以上课程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之于“98方案”,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规范化是“05方案”最显著特征,“05方案”还通过括号“()”进行了补充说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为“思政课”,这一称谓一直延用到现在。

四、思政课课名称谓嬗变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课名称谓嬗变的历程,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高校思政工作探索和坚持的艰辛与曲折,更体现了党对高校思政工作高度重视,随着“05方案”的全面实施,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名的确定和规范化,它的建设也进入规范化阶段和制度化阶段:首先,思政课建设被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去,思政课教材全国统一编写和修订,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不仅提高了思政课的政治性,也提高了它的学理性。其次,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标准,为思政课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如《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自高校思政课课名称谓稳定以来,思政课在课程科学建设、学科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在铸魂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发挥等等,都取得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成果。无论思政课课名称谓怎样嬗变,其中有些原则始终是一以贯之:坚持党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高校思政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高校思政工作必须为时代任务服务;坚持思政课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主渠道地位;坚持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覆盖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等等。正是因为对以上原则的坚持,高校思政课才会越办越好。思政课课名称谓的稳定促进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发展。十八大以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思考原点,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并对建设思政课师资队伍、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随着一系列重大举措的相继出台,高校思政课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发展中,并将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政课发展进入了最佳的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2]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