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3:56:13

玉米螟

玉米螟范文篇1

关键词:词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生物防治

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沈阳地区一般发生年份玉米可减产10%左右,大发生年减产达20%以上。目前,我国对玉米螟大面积防治主要靠化学药剂,生产上仍以人工投放高毒的颗粒剂为主,在配制和使用中极易发生中毒事故。为此,应用安全无毒功效高的新技术防治玉米螟,应是当前植保工作的大课题,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希望。为满足农民要求,1991年起,我们就正式开展了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十几年来,经全体同志努力拼搏,刻苦攻关,采取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同步进行的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效益。

一、试验材料

1.1赤眼蜂种类

松毛虫赤眼蜂。

1.2赤眼蜂来源

由沈阳市辽中生防站提供。

二、试验内容

2.1不同放蜂量试验

设2个用量,即30头/m2和45头/m2。各处理均放蜂3次,第1次放蜂在田间百株玉米螟落卵量达1.0~1.5块时进行,以后每隔5d放1次,小区面积6.67hm2(2个用量3次的放蜂量分别为:30头/m2,为6头/m2、15头/m2、9头/m2;45头/m2,为12头/m2、18头/m2、15头/m2);对照区设在放蜂田上风头1000m以外,其玉米品种、管理均与防蜂田相同。田间放蜂方法,放蜂75点/hm2,每20垄设1放蜂垄,每17步(约11m)设1放蜂点,将蜂卡别在玉米中部叶片背面,试验点在新城子区大辛二村、苏家屯区姚千户镇和沙河镇。

2.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

放蜂量均为30头/m2,分2次放蜂及3次放蜂2个处理。2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12头/m2和18头/m2,每次放蜂间隔7d;3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6头/m2、15头/m2、9头/m2,每次放蜂间隔5d。

2.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

1991~1992年为滚式繁蜂,1993年起改为卵式繁蜂。

2.4研制长效蜂卡试验

即在蜂卡上粘有不同发育时期的蜂卵,在田间放蜂时可达到陆续出蜂的目的。

2.5大面积示范与推广

在上述各种小区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放蜂量均为30头/m2,采取2次放蜂的办法,1992年在东陵区示范面积195hm2;1994年东陵区、新民县、辽中县大面积推广。

三、试验结果

3.1不同放蜂量试验结果

3个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放蜂,放蜂30头/m2与45头/m2的田块,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块寄生率无明显差异。

3.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结果

据东陵区祝家镇、辽中县长滩镇1991~1992年试验结果,放蜂2次的卵块寄生率为80.0%~88.9%,放蜂3次的为83.3%~87.5%,放蜂2次的卵粒寄生率为65.9%~77.8%,放蜂3次的为69.8%~79.4%。表明在放蜂量相同的情况下,放蜂2次与3次的效果基本一致。

3.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结果

长期以来,扩繁赤眼蜂一直用滚式繁蜂法。这种方法,种蜂用量大,接蜂比为1∶6(即种蜂卵与寄生卵的比例),而且繁蜂效率偏低,在繁蜂中一直是采用先粘好卵卡,再向卡上接蜂,这种办法接蜂蜂卡上往往有20~30%的坏卵和不寄生卵无法去掉,对蜂卡质量影响较大。改为散卵接种后,接蜂比为1∶20~25,种蜂可节省3/4,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繁蜂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由于卵粒接蜂后可以精选,选后再粘蜂卡,坏卵、不寄生卵、质差的卵可被淘汰,蜂卡上卵的寄生率可达95%以上,蜂卡质量明显提高,同样也提高了放蜂的质量。

3.4长效蜂卡研究结果

普通蜂卡出蜂齐,放到田间后,蜂3d可出完,田间不能经常保持有蜂,而田间玉米螟落卵期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影响防治效果。长效蜂卡由于蜂卵发育时期不同,出蜂期不同,有早有晚,每张蜂卡出蜂期在5~8d,延长了田间有蜂天数,提高了对玉米螟的寄生机会,可将3次放蜂改为2次放蜂,既做到了省工省事,降低成本,又提高了防治效果。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颇受农民欢迎。

3.5大面积示范

在小区试验的同时,又开展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1991~1994年累计放蜂24.27hm2。放蜂30头/m2、放蜂2次的面积为4.2hm2。据各点调查,放蜂后对玉米螟卵块、卵粒寄生率、玉米螟蛀孔及活虫减退率,均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3.6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由于研制出实用性较强的高质量长效蜂卡,改造了由滚式繁蜂为卵式繁蜂的最新生产工艺,使生产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产品的质量始终保持国内的领先水平,自1995年以来,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这项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截止2003年,在省内外推广面积已达97.8hm2,遍及3个省,45个市、县、区,226个乡镇。

四、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1991~2003年累积应用面积97.8hm2,玉米平均单产为9423.8kg/hm2,按玉米螟一般发生年减产8%计算,增产玉米754kg/hm2,共计挽回玉米损失72862kg。平均价格按0.8元/kg计算,增加经济效益5.83万元。

社会效益: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其社会效益更为明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以虫治虫,它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不存在污染环境和农药残留,有利于保护和恢复自然界生态平衡。

五、结论

(1)本研究成功地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玉米螟新技术。实践证明,对玉米螟的防治采用单一的传统技术,往往受环境条件等的限制,收不到理想效果。我们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为不同生态地理条件、不同地区的农民防治玉米螟提供了充分选择余地。公务员之家

玉米螟范文篇2

关键词:词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生物防治

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沈阳地区一般发生年份玉米可减产10%左右,大发生年减产达20%以上。目前,我国对玉米螟大面积防治主要靠化学药剂,生产上仍以人工投放高毒的颗粒剂为主,在配制和使用中极易发生中毒事故。为此,应用安全无毒功效高的新技术防治玉米螟,应是当前植保工作的大课题,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希望。为满足农民要求,1991年起,我们就正式开展了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十几年来,经全体同志努力拼搏,刻苦攻关,采取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同步进行的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效益。

1试验材料

1.1赤眼蜂种类

松毛虫赤眼蜂。

1.2赤眼蜂来源

由沈阳市辽中生防站提供。

2试验内容

2.1不同放蜂量试验

设2个用量,即30头/m2和45头/m2。各处理均放蜂3次,第1次放蜂在田间百株玉米螟落卵量达1.0~1.5块时进行,以后每隔5d放1次,小区面积6.67hm2(2个用量3次的放蜂量分别为:30头/m2,为6头/m2、15头/m2、9头/m2;45头/m2,为12头/m2、18头/m2、15头/m2);对照区设在放蜂田上风头1000m以外,其玉米品种、管理均与防蜂田相同。田间放蜂方法,放蜂75点/hm2,每20垄设1放蜂垄,每17步(约11m)设1放蜂点,将蜂卡别在玉米中部叶片背面,试验点在新城子区大辛二村、苏家屯区姚千户镇和沙河镇。

2.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

放蜂量均为30头/m2,分2次放蜂及3次放蜂2个处理。2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12头/m2和18头/m2,每次放蜂间隔7d;3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6头/m2、15头/m2、9头/m2,每次放蜂间隔5d。

2.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

1991~1992年为滚式繁蜂,1993年起改为卵式繁蜂。

2.4研制长效蜂卡试验

即在蜂卡上粘有不同发育时期的蜂卵,在田间放蜂时可达到陆续出蜂的目的。

2.5大面积示范与推广

在上述各种小区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放蜂量均为30头/m2,采取2次放蜂的办法,1992年在东陵区示范面积195hm2;1994年东陵区、新民县、辽中县大面积推广。

3试验结果

3.1不同放蜂量试验结果

3个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放蜂,放蜂30头/m2与45头/m2的田块,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块寄生率无明显差异。

3.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结果

据东陵区祝家镇、辽中县长滩镇1991~1992年试验结果,放蜂2次的卵块寄生率为80.0%~88.9%,放蜂3次的为83.3%~87.5%,放蜂2次的卵粒寄生率为65.9%~77.8%,放蜂3次的为69.8%~79.4%。表明在放蜂量相同的情况下,放蜂2次与3次的效果基本一致。

3.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结果

长期以来,扩繁赤眼蜂一直用滚式繁蜂法。这种方法,种蜂用量大,接蜂比为1∶6(即种蜂卵与寄生卵的比例),而且繁蜂效率偏低,在繁蜂中一直是采用先粘好卵卡,再向卡上接蜂,这种办法接蜂蜂卡上往往有20~30%的坏卵和不寄生卵无法去掉,对蜂卡质量影响较大。改为散卵接种后,接蜂比为1∶20~25,种蜂可节省3/4,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繁蜂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由于卵粒接蜂后可以精选,选后再粘蜂卡,坏卵、不寄生卵、质差的卵可被淘汰,蜂卡上卵的寄生率可达95%以上,蜂卡质量明显提高,同样也提高了放蜂的质量。

3.4长效蜂卡研究结果

普通蜂卡出蜂齐,放到田间后,蜂3d可出完,田间不能经常保持有蜂,而田间玉米螟落卵期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影响防治效果。长效蜂卡由于蜂卵发育时期不同,出蜂期不同,有早有晚,每张蜂卡出蜂期在5~8d,延长了田间有蜂天数,提高了对玉米螟的寄生机会,可将3次放蜂改为2次放蜂,既做到了省工省事,降低成本,又提高了防治效果。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颇受农民欢迎。

3.5大面积示范

在小区试验的同时,又开展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1991~

1994年累计放蜂24.27hm2。放蜂30头/m2、放蜂2次的面积为4.2hm2。据各点调查,放蜂后对玉米螟卵块、卵粒寄生率、玉米螟蛀孔及活虫减退率,均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3.6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由于研制出实用性较强的高质量长效蜂卡,改造了由滚式繁蜂为卵式繁蜂的最新生产工艺,使生产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产品的质量始终保持国内的领先水平,自1995年以来,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这项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截止2003年,在省内外推广面积已达97.8hm2,遍及3个省,45个市、县、区,226个乡镇。

4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1991~2003年累积应用面积97.8hm2,玉米平均单产为9423.8kg/hm2,按玉米螟一般发生年减产8%计算,增产玉米754kg/hm2,共计挽回玉米损失72862kg。平均价格按0.8元/kg计算,增加经济效益5.83万元。

社会效益: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其社会效益更为明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以虫治虫,它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不存在污染环境和农药残留,有利于保护和恢复自然界生态平衡。

5结论

(1)本研究成功地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玉米螟新技术。实践证明,对玉米螟的防治采用单一的传统技术,往往受环境条件等的限制,收不到理想效果。我们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为不同生态地理条件、不同地区的农民防治玉米螟提供了充分选择余地。>(2)对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各技术环节进行了大胆改革,有新的突破。改变了多年来延用的滚式繁蜂技术为散卵接蜂,不仅可将繁蜂工效提高4倍以上,且可以精选好卵,将20%~30%的坏卵、青卵及不寄生卵淘汰,保证了蜂卡的质量。长效蜂卡的研究,解决了多年来普通蜂卡出蜂太集中(3d出完蜂),而田间玉米螟的产卵期又恰恰较长,造成赤眼蜂对部分玉米螟卵寄生不上的矛盾。提高了防治效果。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

玉米螟范文篇3

一、技术路线

以提高我市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确保玉米安全生产为目标,以粮食主产区松江镇、新农街等为重点,以推广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释放赤眼蜂生物技术防治玉米螟为主要手段,通过利用生物之间食物链相互依存关系,选择最佳时期、最佳数量、最佳操作方法对有害生物玉米螟的寄生或侵染,实现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

二、计划完成指标

1、计划面积:2006年计划全市推广应用玉米螟生物防治面积20万亩。全部采用释放赤眼蜂的方法,面积20万亩。

2、实施范围:根据我市玉米种植区域布局的特点和生态建设,主要落实在松江镇、新农街、河南街、漂河镇等共计四个乡镇。其中:松江镇5.5万亩;漂河镇(原青背乡各村)4.7万亩;新农街5.1万亩;河南街(原池水乡各村)4.7万亩。共计实际面积20万亩。

3、技术指标:玉米螟卵寄生率70%,田间平均防治效果65%,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5%。

4、经济效益:预计每亩挽回玉米25公斤,共可挽回玉米产量损失500万公斤,按每公斤玉米1元计算,总增产值500万元,扣除防治成本24万元,新增纯收益476万元。投入产出比1:20。

三、技术措施

(一)搞好监测,适时防治。及时准确地搞好预测预报,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保证蜂卵相遇是搞好玉米螟生物防治的关键。为抓好这一技术环节,要对越冬代玉米螟进行预测预报工作,从6月1日开始,每5天调查一次;当化蛹率达到15%时,每天调查一次,每次调查结果上报省站生防科,以便准确地掌握全省越冬代玉米螟发育进度,及时玉米螟有关信息,并根据各地的不同气候条件,结合当前的气象预报资料,确定各地的最佳防治时间。

(二)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1、释放时间: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释放赤眼蜂时期。西部2代区在6月20日左右,中、东部1-2代区在7月8日左右,东部1代区在7月15日左右,间隔5天放第二次,共释放两次。

2、释放量:每亩共释放1.5万头,第一次释放0.7万头,第二次释放0.8万头。

3、释放设置:每亩设置1个释放点。从放蜂田的边垅开始数第20条垅为第一个放蜂垅,顺第一放蜂垅向里走20步为第一个释放点,再沿垅向前走40步为第二个释放点,以此类推到地头,再由第一个释放垅向下间隔40条垅为第二个放蜂垅,按上述方法以此类推。

4、.释放方法:在放蜂点,选一棵玉米植株中部叶片,将叶片中间撕开一半,向下卷成筒状,然后用秫秸皮或针线别(缝)在圆筒内即可。

(三)防治效果调查

1、玉米螟卵寄生率调查。在第二次放蜂10天后,分别对放蜂区和对照区进行玉米螟卵寄生率调查,每个乡调查2个村,每个村调查2块地,每块地随机采集玉米螟卵20-25块,放置培养皿内发育2-3天后,检查记载卵寄生情况,变黑的为寄生卵;在未放蜂选择距放蜂地上风头400米以远的玉米田做对照区,一个县调查2-3个乡,调查方法同放蜂区。

2、田间防治效果及测产调查。在9月下旬玉米收获前,选择当地主推玉米品种防治区与对照地块,剖杆调查玉米植株被害情况。每个乡调查2个村,一个村调查2块地,按照棋盘式法每块地取5点,每点调查20株,共调查100株。

四、组织措施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把各项技术真正落到实处,各乡镇(街)要分别成立由主要领导和技术骨干参加的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实行防螟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层层落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实施。

(二)加强培训,做好指导。为使农民真正掌握生物防治玉米螟操作技术,各乡镇(街)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巡回讲课、召开现场会、印发技术资料、电视录像、广播讲座等形式,以每户有一人受训为目标,重点应加强对释放赤眼蜂专业队队员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到田间地头,提高生物防螟技术入户率。

玉米螟范文篇4

1.1赤眼蜂种类

松毛虫赤眼蜂。

1.2赤眼蜂来源

由沈阳市辽中生防站提供。

2试验内容

2.1不同放蜂量试验

设2个用量,即30头/m2和45头/m2。各处理均放蜂3次,第1次放蜂在田间百株玉米螟落卵量达1.0~1.5块时进行,以后每隔5d放1次,小区面积6.67hm2(2个用量3次的放蜂量分别为:30头/m2,为6头/m2、15头/m2、9头/m2;45头/m2,为12头/m2、18头/m2、15头/m2);对照区设在放蜂田上风头1000m以外,其玉米品种、管理均与防蜂田相同。田间放蜂方法,放蜂75点/hm2,每20垄设1放蜂垄,每17步(约11m)设1放蜂点,将蜂卡别在玉米中部叶片背面,试验点在新城子区大辛二村、苏家屯区姚千户镇和沙河镇。

2.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

放蜂量均为30头/m2,分2次放蜂及3次放蜂2个处理。2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12头/m2和18头/m2,每次放蜂间隔7d;3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6头/m2、15头/m2、9头/m2,每次放蜂间隔5d。

2.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

1991~1992年为滚式繁蜂,1993年起改为卵式繁蜂。

2.4研制长效蜂卡试验

即在蜂卡上粘有不同发育时期的蜂卵,在田间放蜂时可达到陆续出蜂的目的。

2.5大面积示范与推广

在上述各种小区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放蜂量均为30头/m2,采取2次放蜂的办法,1992年在东陵区示范面积195hm2;1994年东陵区、新民县、辽中县大面积推广。

3试验结果

3.1不同放蜂量试验结果

3个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放蜂,放蜂30头/m2与45头/m2的田块,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块寄生率无明显差异。

3.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结果

据东陵区祝家镇、辽中县长滩镇1991~1992年试验结果,放蜂2次的卵块寄生率为80.0%~88.9%,放蜂3次的为83.3%~87.5%,放蜂2次的卵粒寄生率为65.9%~77.8%,放蜂3次的为69.8%~79.4%。表明在放蜂量相同的情况下,放蜂2次与3次的效果基本一致。

3.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结果

长期以来,扩繁赤眼蜂一直用滚式繁蜂法。这种方法,种蜂用量大,接蜂比为1∶6(即种蜂卵与寄生卵的比例),而且繁蜂效率偏低,在繁蜂中一直是采用先粘好卵卡,再向卡上接蜂,这种办法接蜂蜂卡上往往有20~30%的坏卵和不寄生卵无法去掉,对蜂卡质量影响较大。改为散卵接种后,接蜂比为1∶20~25,种蜂可节省3/4,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繁蜂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由于卵粒接蜂后可以精选,选后再粘蜂卡,坏卵、不寄生卵、质差的卵可被淘汰,蜂卡上卵的寄生率可达95%以上,蜂卡质量明显提高,同样也提高了放蜂的质量。

3.4长效蜂卡研究结果

普通蜂卡出蜂齐,放到田间后,蜂3d可出完,田间不能经常保持有蜂,而田间玉米螟落卵期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影响防治效果。长效蜂卡由于蜂卵发育时期不同,出蜂期不同,有早有晚,每张蜂卡出蜂期在5~8d,延长了田间有蜂天数,提高了对玉米螟的寄生机会,可将3次放蜂改为2次放蜂,既做到了省工省事,降低成本,又提高了防治效果。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颇受农民欢迎。

3.5大面积示范

在小区试验的同时,又开展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1991~

1994年累计放蜂24.27hm2。放蜂30头/m2、放蜂2次的面积为4.2hm2。据各点调查,放蜂后对玉米螟卵块、卵粒寄生率、玉米螟蛀孔及活虫减退率,均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3.6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由于研制出实用性较强的高质量长效蜂卡,改造了由滚式繁蜂为卵式繁蜂的最新生产工艺,使生产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产品的质量始终保持国内的领先水平,自1995年以来,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这项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截止2003年,在省内外推广面积已达97.8hm2,遍及3个省,45个市、县、区,226个乡镇。

4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1991~2003年累积应用面积97.8hm2,玉米平均单产为9423.8kg/hm2,按玉米螟一般发生年减产8%计算,增产玉米754kg/hm2,共计挽回玉米损失72862kg。平均价格按0.8元/kg计算,增加经济效益5.83万元。

社会效益: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其社会效益更为明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以虫治虫,它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不存在污染环境和农药残留,有利于保护和恢复自然界生态平衡。

5结论

(1)本研究成功地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玉米螟新技术。实践证明,对玉米螟的防治采用单一的传统技术,往往受环境条件等的限制,收不到理想效果。我们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为不同生态地理条件、不同地区的农民防治玉米螟提供了充分选择余地。>(2)对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各技术环节进行了大胆改革,有新的突破。改变了多年来延用的滚式繁蜂技术为散卵接蜂,不仅可将繁蜂工效提高4倍以上,且可以精选好卵,将20%~30%的坏卵、青卵及不寄生卵淘汰,保证了蜂卡的质量。长效蜂卡的研究,解决了多年来普通蜂卡出蜂太集中(3d出完蜂),而田间玉米螟的产卵期又恰恰较长,造成赤眼蜂对部分玉米螟卵寄生不上的矛盾。提高了防治效果。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

由于长效蜂卡的应用及繁蜂技术的改进,蜂卡质量明显提高。将生产上延用多年的3次放蜂改为2次放蜂,将放蜂45万头/hm2改为30万头/hm2,不仅做到了省工、省事、降低成本,而且提高了防治效果。

(3)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大面积应用并获得成功,对传统的玉米螟防治技术有较大的突破。

玉米螟范文篇5

论文摘要:对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赤眼蜂的繁殖上由滚式繁蜂改为散卵繁蜂,改一般短效蜂卡为长效蜂卡,使放蜂次数由3次降为2次,减轻了劳动强度。1991~2003年在省内外累计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为97.8hm2,均收到良好效果,受到农民欢迎。

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沈阳地区一般发生年份玉米可减产10%左右,大发生年减产达20%以上。目前,我国对玉米螟大面积防治主要靠化学药剂,生产上仍以人工投放高毒的颗粒剂为主,在配制和使用中极易发生中毒事故。为此,应用安全无毒功效高的新技术防治玉米螟,应是当前植保工作的大课题,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希望。为满足农民要求,1991年起,我们就正式开展了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十几年来,经全体同志努力拼搏,刻苦攻关,采取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同步进行的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效益。

1试验材料

1.1赤眼蜂种类

松毛虫赤眼蜂。

1.2赤眼蜂来源

由沈阳市辽中生防站提供。

2试验内容

2.1不同放蜂量试验

设2个用量,即30头/m2和45头/m2。各处理均放蜂3次,第1次放蜂在田间百株玉米螟落卵量达1.0~1.5块时进行,以后每隔5d放1次,小区面积6.67hm2(2个用量3次的放蜂量分别为:30头/m2,为6头/m2、15头/m2、9头/m2;45头/m2,为12头/m2、18头/m2、15头/m2);对照区设在放蜂田上风头1000m以外,其玉米品种、管理均与防蜂田相同。田间放蜂方法,放蜂75点/hm2,每20垄设1放蜂垄,每17步(约11m)设1放蜂点,将蜂卡别在玉米中部叶片背面,试验点在新城子区大辛二村、苏家屯区姚千户镇和沙河镇。

2.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

放蜂量均为30头/m2,分2次放蜂及3次放蜂2个处理。2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12头/m2和18头/m2,每次放蜂间隔7d;3次放蜂每次放蜂量分别为6头/m2、15头/m2、9头/m2,每次放蜂间隔5d。

2.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

1991~1992年为滚式繁蜂,1993年起改为卵式繁蜂。

2.4研制长效蜂卡试验

即在蜂卡上粘有不同发育时期的蜂卵,在田间放蜂时可达到陆续出蜂的目的。

2.5大面积示范与推广

在上述各种小区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放蜂量均为30头/m2,采取2次放蜂的办法,1992年在东陵区示范面积195hm2;1994年东陵区、新民县、辽中县大面积推广。

3试验结果

3.1不同放蜂量试验结果

3个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放蜂,放蜂30头/m2与45头/m2的田块,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块寄生率无明显差异。

3.2不同放蜂次数试验结果

据东陵区祝家镇、辽中县长滩镇1991~1992年试验结果,放蜂2次的卵块寄生率为80.0%~88.9%,放蜂3次的为83.3%~87.5%,放蜂2次的卵粒寄生率为65.9%~77.8%,放蜂3次的为69.8%~79.4%。表明在放蜂量相同的情况下,放蜂2次与3次的效果基本一致。

3.3改进繁蜂技术试验结果

长期以来,扩繁赤眼蜂一直用滚式繁蜂法。这种方法,种蜂用量大,接蜂比为1∶6(即种蜂卵与寄生卵的比例),而且繁蜂效率偏低,在繁蜂中一直是采用先粘好卵卡,再向卡上接蜂,这种办法接蜂蜂卡上往往有20~30%的坏卵和不寄生卵无法去掉,对蜂卡质量影响较大。改为散卵接种后,接蜂比为1∶20~25,种蜂可节省3/4,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繁蜂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由于卵粒接蜂后可以精选,选后再粘蜂卡,坏卵、不寄生卵、质差的卵可被淘汰,蜂卡上卵的寄生率可达95%以上,蜂卡质量明显提高,同样也提高了放蜂的质量。

3.4长效蜂卡研究结果

普通蜂卡出蜂齐,放到田间后,蜂3d可出完,田间不能经常保持有蜂,而田间玉米螟落卵期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影响防治效果。长效蜂卡由于蜂卵发育时期不同,出蜂期不同,有早有晚,每张蜂卡出蜂期在5~8d,延长了田间有蜂天数,提高了对玉米螟的寄生机会,可将3次放蜂改为2次放蜂,既做到了省工省事,降低成本,又提高了防治效果。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颇受农民欢迎。

3.5大面积示范

在小区试验的同时,又开展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1991~

1994年累计放蜂24.27hm2。放蜂30头/m2、放蜂2次的面积为4.2hm2。据各点调查,放蜂后对玉米螟卵块、卵粒寄生率、玉米螟蛀孔及活虫减退率,均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3.6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由于研制出实用性较强的高质量长效蜂卡,改造了由滚式繁蜂为卵式繁蜂的最新生产工艺,使生产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产品的质量始终保持国内的领先水平,自1995年以来,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这项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截止2003年,在省内外推广面积已达97.8hm2,遍及3个省,45个市、县、区,226个乡镇。

4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1991~2003年累积应用面积97.8hm2,玉米平均单产为9423.8kg/hm2,按玉米螟一般发生年减产8%计算,增产玉米754kg/hm2,共计挽回玉米损失72862kg。平均价格按0.8元/kg计算,增加经济效益5.83万元。

社会效益: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其社会效益更为明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以虫治虫,它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不存在污染环境和农药残留,有利于保护和恢复自然界生态平衡。

5结论

(1)本研究成功地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玉米螟新技术。实践证明,对玉米螟的防治采用单一的传统技术,往往受环境条件等的限制,收不到理想效果。我们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为不同生态地理条件、不同地区的农民防治玉米螟提供了充分选择余地。

(2)对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各技术环节进行了大胆改革,有新的突破。改变了多年来延用的滚式繁蜂技术为散卵接蜂,不仅可将繁蜂工效提高4倍以上,且可以精选好卵,将20%~30%的坏卵、青卵及不寄生卵淘汰,保证了蜂卡的质量。长效蜂卡的研究,解决了多年来普通蜂卡出蜂太集中(3d出完蜂),而田间玉米螟的产卵期又恰恰较长,造成赤眼蜂对部分玉米螟卵寄生不上的矛盾。提高了防治效果。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

玉米螟范文篇6

1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减产可达15%~30%。玉米粗缩病是由传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迟播春玉米、早播夏玉米出苗至九叶期,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相吻合。玉米苗枯病是玉米苗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造成玉米苗心叶卷曲、萎蔫,严重时造成死苗。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及茎秆上,最初为淡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玉米螟在当地一年发生3代,1代玉米螟在春玉米上发生,2代、3代玉米螟主要危害夏玉米。其他病虫害还有玉米绣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黑穗病、玉米蚜虫等。

2防治技术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种植抗(耐)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采用生态控制、物理诱杀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2.1播期防治

一是选用抗(耐)病品种。如农大108可抗玉米大斑病、粗缩病和黑粉病,中抗小斑病,郑单958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二是播种时,种子要用冷水浸泡12~24h或50℃温水浸泡6~8h,浸泡过的种子摊开阴干,然后用种衣剂或药剂拌种,可防治玉米病虫害。三是减少迟播春玉米和早播夏玉米的播种面积,推迟夏玉米播期,可以有效降低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

2.2苗期防治

防治对象为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等。根据当地玉米生育进程及玉米病虫发生规律,春玉米应在4月30日以前播种,夏玉米应在6月10日以后播种,以避开玉米九叶期麦灰飞虱危害传毒,从根本上解决玉米粗缩病问题。苗期要重点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外部环境,及时拔除粗缩病病株,减少毒源。玉米苗枯病一般发生在播后至7月上旬,一般可结合田间管理防治,也可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

2.3拔节期防治

防治对象为褐斑病、纹枯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等。玉米褐斑病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5kg/hm2,或12.5%禾果利粉剂450g/hm2对水450kg喷雾。如结合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的防治,可用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喷雾。有弯孢菌叶时可加5%退菌特,掌握每隔7d用药1次,连续用2~3次。玉米纹枯病田间发病初期,用井冈霉素水剂或可溶性粉剂112.5g/hm2对水喷施玉米基部,视病情发展连喷2~3次,每次间隔7d左右。在春玉米田1代玉米螟产卵盛期和夏玉米田2代玉米螟产卵盛期,用Bt可湿性粉剂4.5kg/hm2,按药、水、干细沙比例为0.4∶1.0∶10.0配制成颗粒剂丢心或与其他药剂混配喷雾。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花叶株率达5%以下时可以不施药,花叶株率在5%~10%时进行挑治,花叶株率达到10%以上时进行普治,花叶株率超过20%或玉米累计有卵30块/百株以上,需连防2次,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135~180g/hm2丢心。另外,玉米螟性诱剂的应用效果也很好。及时追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性。汛期注意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降低湿度。

玉米螟范文篇7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一、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减产可达15%~30%[1]。玉米粗缩病是由传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迟播春玉米、早播夏玉米出苗至九叶期,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相吻合。玉米苗枯病是玉米苗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造成玉米苗心叶卷曲、萎蔫,严重时造成死苗。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及茎秆上,最初为淡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玉米螟在当地一年发生3代,1代玉米螟在春玉米上发生,2代、3代玉米螟主要危害夏玉米[2]。其他病虫害还有玉米绣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黑穗病、玉米蚜虫等。

二、防治技术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种植抗(耐)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采用生态控制、物理诱杀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1、播期防治

一是选用抗(耐)病品种。如农大108可抗玉米大斑病、粗缩病和黑粉病,中抗小斑病,郑单958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二是播种时,种子要用冷水浸泡12~24h或50℃温水浸泡6~8h,浸泡过的种子摊开阴干,然后用种衣剂或药剂拌种,可防治玉米病虫害[3]。三是减少迟播春玉米和早播夏玉米的播种面积,推迟夏玉米播期,可以有效降低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

2、苗期防治

防治对象为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等。根据当地玉米生育进程及玉米病虫发生规律,春玉米应在4月30日以前播种,夏玉米应在6月10日以后播种,以避开玉米九叶期麦灰飞虱危害传毒,从根本上解决玉米粗缩病问题。苗期要重点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外部环境,及时拔除粗缩病病株,减少毒源。玉米苗枯病一般发生在播后至7月上旬,一般可结合田间管理防治,也可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

3、拔节期防治

防治对象为褐斑病、纹枯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等。玉米褐斑病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5kg/hm2,或12.5%禾果利粉剂450g/hm2对水450kg喷雾。如结合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的防治,可用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喷雾。有弯孢菌叶时可加5%退菌特,掌握每隔7d用药1次,连续用2~3次。玉米纹枯病田间发病初期,用井冈霉素水剂或可溶性粉剂112.5g/hm2对水喷施玉米基部,视病情发展连喷2~3次,每次间隔7d左右。在春玉米田1代玉米螟产卵盛期和夏玉米田2代玉米螟产卵盛期,用Bt可湿性粉剂4.5kg/hm2,按药、水、干细沙比例为0.4∶1.0∶10.0配制成颗粒剂丢心或与其他药剂混配喷雾。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花叶株率达5%以下时可以不施药,花叶株率在5%~10%时进行挑治,花叶株率达到10%以上时进行普治,花叶株率超过20%或玉米累计有卵30块/百株以上,需连防2次,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135~180g/hm2丢心[4,5]。另外,玉米螟性诱剂的应用效果也很好。及时追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性。汛期注意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降低湿度。

4、灌浆期防治

防治对象为玉米锈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田间初见玉米锈病病叶时,用20%三唑酮乳油900mL/hm2,或12.5%烯唑醇(禾果利)450~600g/hm2对水喷雾防治,视病情酌情补治。玉米螟虫穗率达10%或花丝有虫50头/百穗时,先剪去穗顶花丝,再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0~900mL/hm2对水喷玉米穗顶。当玉米蚜虫株率达30%~40%,出现“起油株”(蜜露)时,选用对蚜虫高效、对天敌杀伤小的药剂防治,如24%抗蚜·吡虫啉450~600g/hm2,或10%吡虫啉(蚜虱净)450~600g/hm2,或抗蚜威150g/hm2对水喷雾[6]。玉米收获后,要将秸秆粉碎还田,或集中销毁,以压低翌年玉米螟的越冬基数。

参考文献:

[1]柏新娣,范志军,何香竹.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9(9):36-37.

[2]顾秀艳,王醒.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民营科技,2008(7):98.

[3]张振林.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J].农家顾问,2007(4):35.

[4]焦素环.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7(7):18-19.

玉米螟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依照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全省增加百亿斤粮食为建设目标,通过政策拉动、技术推动和投入带动,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公益性服务职能,努力提高农业技术到位率、覆盖率和利用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目标任务

(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采集化验土样3000个,全市13个乡镇街区计划推广面积30万亩。免费为2万个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入户率达到100%提高肥料利用率3%以上,亩节本增效25元以上。化验人参土样60个(详见附件1

(二)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

其中:新农街7.5万亩、漂河镇20万亩、松江镇9.5万亩、其他3万亩。田间平均防治效果达到65%以上(玉米螟卵寄生率达70%以上)亩挽回玉米损失25公斤。全市推广面积40万亩。

(三)农区统一灭鼠技术。

其他2万亩。农区统一灭鼠效果达到85%以上,全市推广面积25万亩(以旱田为主)其中:漂河镇23万亩。春季农田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农舍鼠密度控制在2%以下,平均亩挽回粮食损失25公斤以上。

(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主要落实在13个乡镇街区地膜玉米种植户(详见附件2亩产比惯例栽培增产30%以上。全市推广面积2万亩。

(五)等离子种子处置技术。

其中:河南街1台、新农街1台。全市计划购置2台等离子体机。

三、工作方法与时间安排

(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户,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开展技术培训工作;2010年11月底前完成土样采集工作;2011年2月底前完成土样测试、配方设计、向农民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推荐卡等工作;2011年4月开展农民技术员和农民的培训工作。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完成局部土样采集、化验工作;2011年7月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中期检查,召开现场会;2011年9月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作物产量测定;2011年10月至12月进行工作总结。

(二)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

测报信息;6月份调查玉米螟化蛹率,4月份开展培训活动;5月份对越冬代玉米螟进行测报。确定赤眼蜂释放时间;7月上旬组织技术人员释放赤眼蜂,中旬对生物防治工作进行检查,下旬进行玉米螟田间寄生率调查;9月下旬组织田间防治效果调查、测产验收和生物防治玉米螟工作总结。

(三)农区统一灭鼠技术。

制定市级农区统一灭鼠工作方案和技术实施方案,3月25日至4月5日。召开由项目乡镇主要领导和农业站站长参加的动员会,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签定农区灭鼠工作责任书;4月6日至4月15日组建灭鼠投药员队伍及培训,4月16日至4月25日为鼠药统一供应阶段,按耕地面积如数分发鼠药到农户,4月26日至5月10日为全市统一灭鼠投药阶段;5月中旬组织检查;6月上旬进行灭鼠工作总结。

(四)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落实任务;4月下旬组织科技人员亲临现场,3月下旬至4月初制定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指导;5月中下旬组织科技人员指导农户引苗,核实推广面积,进行公示;6月下旬组织科技人员指导农户进行追肥、封垄,召开现场会;7月至9月中旬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9月下旬对地膜玉米进行测产验收;10月份进行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

(五)等离子种子处置技术。

购买投放种子处置机,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工作部署。举办培训班,落实责任,建立档案;4月下旬开展种子处置;6月份田间跟踪测试;7月至9月召开现场会,进行经验交流,组织田间测产;10月至12月份进行全年工作总结。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为确保工作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五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管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和市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市财政局、市农业局以及项目乡镇街区主管领导任成员,负责、组织实施全市五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技术领导小组由市农业局主管局长任组长,市农业总站站长和副站长任副组长,市农业总站相关业务科长及项目乡镇街区农业站站长任成员,负责做好全市五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二)实行合同管理。市农业总站与各乡镇街区农业站签订项目技术包保责任书,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注重宣传。广泛宣传五项重大农业技术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平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转变农民观念,增强影响力。

(四)做好技术培训。通过广播讲座、巡回讲课、印发资料、播放录像等活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做到技术措施进田到户。实现村有技术骨干,户有科技明白人。

(五)抓好典型示范。及时召开现场会,以点带面,推动项目工作的全面开展。

玉米螟范文篇9

听音乐、吃套餐、睡蚊帐——物理农业养出“贵族菜”

距离大白菜收获还有段时间,可胶州大白菜协会已经接待了好几拨前来订购大白菜的外地客户。去年冬天一度卖到100元两棵,如今又未收先卖,胶州大白菜身份缘何如此金贵?近日,笔者走进胶州大白菜的种植基地,亲眼目睹了“贵族菜”独特的种植管理方式。

胶州市大白菜协会会长徐明振告诉笔者,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是目前物理农业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声频发生器根据植物的谐振频率、环境因子和含水量等因子的变化,选择产生相应频率波段的谐振波,这些波动能量直接作用于植物神经脉络上的穴位,与植物产生共振,刺激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营养的吸收,加快植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随着胶州大白菜名头越来越响,胶州更加注重提升大白菜的品质。今年,该市投资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经过对土壤、水、大气的严格检测,对不同地块土壤取样化验,根据土壤含肥量和不同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元素的肥量,合理用肥。

来到胶东镇后店口村黑增江的白菜地,老远就看见一座座一人多高的“白纱帐”。罩在菜田上的防虫网就像一顶巨型“蚊帐”,可防止害虫危害、减少农药污染。对于菜地里繁殖的少量害虫,每个帐子里还设置了一盏中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光、波、色、味四种方式诱杀小菜蛾、菜螟等害虫,彻底杜绝蔬菜害虫。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生物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放赤眼蜂治玉米螟,用生物天敌“收拾”害虫,在青岛地区还是第一次。人们满怀着好奇听生物学博士于毅讲解。“大家看,这就是赤眼蜂的卵。”于博士拿出一个绿网包,里面盛满了一小包一小包的如米粒般大小的白圆球,他拿出一小包来演示说,“这一小包就是3000头赤眼蜂,用针把它别在玉米叶的背面,防风防雨又防高温。两三天以后,赤眼蜂就孵化出来了,它会找到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的卵,把自己的卵产在害虫的卵里面,利用害虫卵的营养孵化后代。

这样,害虫还在卵的阶段就被‘吃’掉了。一般一亩地放四次赤眼蜂就够了,第一次只需要放一包,等到了玉米螟盛期,就放三包”以前,农民都用农药打害虫,今年为什么要采用生物技术呢?即墨市农业局局长胡思荣说:“用农药防治玉米螟,每亩地大约需要10元钱,而用赤眼蜂每亩地只需要8块钱,并且省工省力、安全无毒,提高了玉米品质,减少了化学药品对环境的污染。慢慢的,赤眼蜂逐渐繁殖多了,害虫自然就会得到控制,还能维护生态平衡呢。今年,我们即墨下大力气搞‘吨粮田’建设,所以这次先在粮食高产区内选择了2000亩秋玉米做试验,明年打算大面积推广开,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避开自然资源的强约束力——避灾农业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避灾农业,即在农业生产中,避开自然资源的强约束力,变主要依靠地利为主要依靠人的智力及人类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主动型农业。避灾农业思维的基本点是:消除对抗性,走向顺和性;避免单极性,注重系统性;减少粗放性,增强科学性。

把引进推广新良种、新技术作为增强避灾能力的支撑点和避灾增收的突破口。青岛市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提高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

几年来,青岛市还大力推广旱作农业,通过改进灌溉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性浇关键水,采用膜下暗灌、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水渠渗透,提高水的利用率;在干旱到来前定期喷施旱地龙、腐殖质酸等抗旱剂,提高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为配合“避灾农业”的发展,青岛市健全完善了农业抗灾测报防治体系。及时根据灾情需要开展技术指导和现场服务,保护农民财产安全。“避灾农业”的兴起,为农民买上了一张保险单。

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都市农业分外耀眼

从一碧万顷的海青茶园到烟波浩渺的陡崖子水库,从古韵悠悠的藏马山到帆影点点的灵山岛,胶南处处激荡着都市休闲农业的身影。

玉米螟范文篇10

根据近年我省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病虫发生情况、20*年冬前病虫残留基数、农作物种植品种、当前作物苗情和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预测20*年我省水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其中“两迁”害虫将偏重至大发生,纹枯病和迟熟中稻、单季晚稻的稻曲病将偏重发生,二化螟和单季粳稻、糯稻感病品种条纹叶枯病将中等发生。棉花病虫总体将中等发生,其中盲蝽象、枯萎病中等至偏重发生,棉花叶螨和斜纹夜蛾偏轻至中等发生,棉铃虫偏轻发生。大豆和玉米病虫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其中大豆地下害虫中等发生,玉米粗缩病在早播夏玉米(麦收前播种)上偏重发生,淮北东部玉米褐斑病中等发生。

预计20*年全省水稻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为12800万亩次,棉花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为2010万亩次,大豆主要害虫发生面积约为1200万亩次,玉米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为1600万亩次。

二、防治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大力推行现代农业植保技术,协调应用多种防治方法,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切实增强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大力推进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将病虫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确保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等目标实现,促进我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防治任务与目标

防治任务:20*年全省水稻病虫需防面积约为15800万亩次,其中稻飞虱350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4000万亩次,稻螟虫1100万亩次,纹枯病3000万亩次,稻曲病等穗期病害1500万亩次,条纹叶枯病500万亩次,稻瘟病1000万亩次;棉花病虫需防面积约为2100万亩次,其中棉铃虫400万亩次,棉叶螨600万亩次,盲蝽象500万亩次,棉蓟马150万亩次,枯萎病230万亩;玉米病虫需防面积约为2000万亩次,其中玉米螟1000万亩次,玉米粗缩病150万亩次;大豆病虫需防面积约1400万亩次,其中大豆食心虫300万亩次;蝗虫需防面积约为450万亩次,其中东亚飞蝗100万亩次,土蝗350万亩次。

防治目标: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玉米、大豆、棉花重大病虫和蝗虫造成的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具体目标是:稻螟虫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内,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内;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控制在1000-1500头,穗期控制在200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内,孕穗期控制在10%以内;纹枯病病情指数控制在10以内;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内;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3%以内。棉铃虫累计蕾铃被害率控制在7%以下,棉叶螨红叶株率控制在10%以下,盲蝽象苗期为害株率控制在5%以下。夏玉米粗缩病病株率控制在3%以下,玉米螟蛀茎株率控制在10%以内。大豆食心虫虫食率控制在5%以下。蝗虫防治确保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的总体目标。

通过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使实施区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病虫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降15-20%,降低病虫防治成本。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水稻等作物重大病虫防治涉及面广,事关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各地要高度重视,强化政府植保公共服务职能,落实重大病虫防控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领导,成立相应指挥组织,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明确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病虫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重大病虫区域性发生时以当地指挥组织防治为主,重大病虫跨区域严重发生时,由省指挥协调、部署防治,各地具体组织实施。

2、强化病虫监测预警。水稻等作物重大病虫发生种类多、周期长,突发性、暴发性特点明显,且各地栽培条件不一,气候复杂多样,不同区域间病虫发生差异大。各地要切实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确保测报技术人员在岗,认真按测报规范开展调查,及时准确做出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建立病虫发生防治定期汇报和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通报制度。大力推行病虫可视化预报工作。

3、加大防治技术宣传指导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网络、明白纸、防治现场会、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重大病虫防治技术。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引导农民科学防控重大病虫害,切实提高病虫防治质量和效益。

4、突出重点,科学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条纹叶枯病、稻曲病、棉盲蝽象、玉米粗缩病等重大病虫流行性、突发性强,发生面广,对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产量危害损失大。各地要突出以重大病虫为防治重点,于防治关键时期广泛发动,组织广大农民全力开展防治,打好重大病虫应急防治硬仗。各地要大力推行农业生态调控、物理防控技术、生物农药应用技术,努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与使用量,大力提升病虫防治技术水平。同时,各地要建立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展示区,积极开展害虫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型农药助剂、高效施药机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不断提升重大病虫防治技术水平。

5、着力推进病虫专业化防治。各地要坚持政策引导、技术扶持、市场化运作原则,大力发展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进专业化防治工作,促进专业化防治工作健康快速发展,切实解决现阶段农村千家万户治虫防病难问题,努力提高植保公共服务水平和重大病虫害的应急防控能力。

6、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各地要按照农药管理规定,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要会同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加大查禁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净化农药市场,提水稻等病虫防治效果,保护农民利益。

7、确保防治经费投入。水稻等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农作物防灾减灾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上级财政下拨的农作物病虫防治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流和挪用,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治等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五、主要防控技术

(一)水稻病虫害

1、防治策略

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报;大力推广栽培控害和生态控害技术,促进稻田生态系统平衡;坚持“预防秧苗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的稻田病虫管理策略。

2、主推技术

(1)栽培与生态控害技术。选用抗性品种;科学管理肥水;栽培避害技术;生物农药应用及天敌保护利用技术;害虫诱杀技术等。

(2)总体防治技术。种子处理及秧苗期病虫害预防技术、穗期总体防治技术。

(3)主要病虫抗药性治理技术。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选择用药、控制用药及交替轮换用药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稻飞虱

①科学管理肥水。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恶化稻飞虱食料和生存环境。

②保护利用天敌。一季稻7月初前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营造稻田天敌繁衍有利条件,促进其建立有效控害种群。

③抓好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为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褐飞虱占60%以上)-1500头(白背飞虱占60%以上);孕穗期(大肚期)至齐穗期为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褐飞虱占60%以上)-2000头(白背飞虱占60%以上);齐穗期以后为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防治适期: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药剂选用吡蚜酮、噻嗪酮、乙虫腈、毒死蜱、敌敌畏等。虫态复杂的田块,宜选择两种对路药剂混用。施药技术: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每亩60公斤)、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层(3㎝左右水层5天),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用敌敌畏熏蒸。

(2)稻纵卷叶螟

①实施健身栽培。前期促进早发,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使用,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的抗虫性。

②保护利用天敌。水稻生长前期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为稻田蜘蛛及卷叶螟绒茧蜂等天敌种群的建立营造适宜环境,充分发挥自然天敌控害作用。

③科学开展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幼虫50头。防治适期:大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卵孵高峰期,7天后再补治一次;中等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药剂:四(2)代防治可选用Bt、阿维菌素等药剂(选用生物农药Bt时,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期)。五(3)代、六(4)代防治可选用阿维菌素、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毒死蜱等。

(3)螟虫

①压低虫源基数。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期,冬闲田及时翻耕灌深水并保持一周以上。

②推行栽培避螟,实行生态控螟。适当推迟水稻播期,避开和减轻主害代的为害。合理用药,减少药剂对稻螟赤眼蜂、黑卵蜂等天敌的杀伤,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开展性诱剂、杀虫灯示范应用,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③适时开展药剂防治。二化螟:一代以早稻大田和一季稻秧田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卵孵高峰期,大力推广Bt制剂防治,或在1、2龄幼虫高峰期选用杀虫单防治;二代重点防治单季稻田,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期,重发区域7-10天后再补治一次,药剂选用甲维盐、毒死蜱、氟虫腈、阿维菌素复配剂;三代重点防治双季晚稻、迟熟一季稻,药剂选用三唑磷与杀虫单或阿维菌素复配剂。三化螟:一代结合防治二化螟兼治;二代挑治枯心。亩卵块密度达120块以上的田块,于卵孵高峰期用药防治,药剂选用阿维菌素复配剂、杀虫单等;三代主治白穗。卵量达标田块,掌握在一季稻破口期(当5-10%水稻破口露穗时)用药防治,药剂选用三唑磷与杀虫单或阿维菌素复配剂。防治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施药时田间要尽量保持浅水层,无水田块,必须加大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

(4)稻瘟病

①逐步淘汰感病品种,选用抗性优质品种。水稻品种在连续种植4-5年后要及时更换。

②做好种子处理。水稻播种前用25%咪鲜胺或5.5%二硫氰基甲烷2500-3000倍液浸种。

③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施,避免偏施、迟施氮肥,提倡叶面喷施含钾、锌、硅、抗逆诱导物质等多种有效成份的叶面肥;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

④及时开展大田药剂防治。防治苗瘟、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防治穗瘟,老病区感病品种要严格做到破口前3-5天喷药预防,一周后再补治,药剂可选用40%稻瘟灵、75%三环唑、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等。

(5)水稻条纹叶枯病

①加强虫情监测。5月初,开展灰飞虱发生基数调查,重发区要做好灰飞虱带毒率测定,为开展麦田、秧田和大田防治提供依据。

②减少初始传毒媒介数量。灰飞虱重发区,于早春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并开展麦田等前茬灰飞虱防治。

③重病区压“粳”扩“籼”、适当推迟播期。根据水稻条纹叶枯病粳、糯稻重于籼稻的表现特性,病害偏重发生稻区压缩粳、糯稻,扩种籼稻或推广种植盐稻8号、徐稻3号、盐稻8号、盐粳9号、*稻119、丰两优1号、丰两优4号等抗病性较好的水稻品种。重病区一季稻适当推迟播期,提倡直播,以避开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传毒高峰。

④狠抓秧田防治。重病区提倡使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育秧。小麦成熟收割期秧田普治灰飞虱,药剂选用吡蚜酮或毒死蜱、仲丁威等,并视虫情及时补治。

⑤大田防治。病害常发区分别于灰飞虱第二、三代卵孵至低龄若虫盛期防治,药剂选用吡蚜酮或毒死蜱、仲丁威等。

(6)稻曲病

①选用抗病品种。可选用协优系列、D优527、秀水664等。

②及时开展药剂防治。于水稻破口前10天第一次施药,破口期再补治一次,药剂可选用戊唑醇、井·蜡芽、井·烯唑等。

(7)水稻纹枯病

①减少菌源。灌水耙田时,打捞被风吹到田边的“浪渣”,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水稻纹枯病初始菌源。

②加强肥水管理。实行氮磷钾合理配施,避免偏施、迟施氮肥,适时适度烤田。

③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早稻孕穗期病丛率达20%、抽穗期病丛率达40%的田块,中、晚稻分蘖至拔节期病丛率达20%的田块,要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满穗)、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5%井冈霉素水剂、12.5%井·蜡芽水剂等,药液要均匀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病田块第一次施药后7-10再补治一次。

(8)总体防治技术

①水稻播种至秧田期:重点防治种传病害(恶苗病、苗稻瘟、干尖线虫病等)、灰飞虱、一代螟虫等。一是抓好种子处理环节;二是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准药剂,适期防治,带药下田。

②水稻破口期: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穗瘟、稻曲病等病虫害。根据水稻品种特性、主要病虫种类、发生程度,因地制宜确定主治对象,合理混配药剂,治“主”兼“次”,达到“一治多效”的效果。

③水稻穗期:根据病虫发生实际,以稻飞虱为主治对象,兼治其他病虫害。

水稻病虫防治中,要按防治要求用足水量,均匀施药,并尽量保持田间寸深水层,提高防治效果。

(二)玉米病虫害

1、防治技术策略

以种植抗(耐)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采取生态控制、物理诱杀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2、主推技术

种植抗(耐)病玉米品种;栽培避害技术;生物药剂控害技术;灯光诱杀技术;种子药剂处理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播种期

防治对象:苗期病害、粗缩病和地下害虫、蚜虫、灰飞虱、蓟马。

防治措施:

①调整播期。春玉米播期掌握在4月下旬以前;5月份,油菜、豌豆、大蒜等作物收获后,不要急于播种玉米,推迟至6月10日后再播种,避开玉米粗缩病传毒昆虫灰飞虱一代成虫麦田迁出期,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②推广综合抗(耐)病性较好的户单2000、苏玉20、蠡玉16、农大1*、*玉17、登海3号、濮单6号、鲁宁202、泰玉2号、鲁单981、鲁单661、金海5号等玉米品种。

③种子处理。用福美双·克百威悬浮种衣剂或福美双·甲基异柳磷悬浮种衣剂,有效成份药种比1:40进行种子包衣。也可用种子量0.01%的吡虫啉,加混种子量0.15%的福美双(均为有

效成份用量)拌种。

④精耕细作,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培育健壮植株和合理群体,增强植株自身抗性。

(2)苗期

防治对象:粗缩病、灰飞虱、蓟马、地老虎等。

防治措施:

①灯光诱杀。田间架设频振式杀虫灯,玉米生长期间,每天傍晚开灯,第二天凌晨关灯,诱杀玉米螟、地老虎、金龟子、蝼蛄等害虫。

②地老虎低龄幼虫盛期(4月中下旬),春玉米田亩用高效氯氰菊酯有效成份0.9克或氯氟氰菊酯有效成份0.5克对水喷施玉米苗。

③夏玉米播种前后及三叶期,亩用吡蚜酮有效成份5克,对水喷洒玉米苗和田间及田埂、地头、沟边杂草,防治灰飞虱,连续喷2-3次。

④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创造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及时拔除粗缩病重病株,减少毒源。

(3)拔节期

防治对象:玉米螟、褐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等。

防治措施:

①在春玉米田一代玉米螟产卵盛期和夏玉米田二代玉米螟产卵盛期,亩用每克含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300克,按药、水、干细沙0.4:1:10的比例配成颗粒剂丢心或与其它药剂混配喷雾。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花叶株率达5%以下时可以不施药,花叶株率在5-10%时进行挑治,花叶株率达10%以上时进行普治,花叶株率超过20%,或百株玉米累计有卵30块以上,需连防2次;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亩用有效成份9-12克丢心。

②玉米褐斑病、小斑病田间发病初期,亩用三唑酮有效成份10克、或烯唑醇有效成份6.25克、或多菌灵有效成份25克对水喷雾,视病情发展连喷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③玉米纹枯病田间发病初期,亩用井冈霉素水剂或可溶粉剂有效成份7.5克对水喷施玉米基部,视病情发展连喷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④及时追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性。汛期注意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降低湿度。

(4)灌浆期

防治对象:玉米螟、蚜虫、锈病等。

防治措施:

①玉米螟虫穗率达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时,先剪去穗顶花丝,再用氰戊菊酯有效成份20克,对水喷灌玉米穗顶。

②当玉米蚜虫蚜株率达到30-40%,出现“起油株”(蜜露)时,选用对蚜虫高效、对天敌杀伤小的药剂防治,如亩用抗蚜威有效成份8克或吡虫啉有效成份4克对水喷雾。

③田间初见玉米锈病病叶时,亩用三唑酮有效成份12克对水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喷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④玉米收获后将秸秆进行粉碎还田,或集中销毁,压低翌年玉米螟越冬基数。

(三)大豆病虫害

1、防治技术策略

以健身栽培为基础,协调应用农业、物理、化学等防治措施,加强测报,抓住适期,科学用药。

2、主推技术

生物药剂控害技术,灯光诱杀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苗期和分枝期

防治对象:蚜虫、地下害虫等。

防治措施:

①当百株蚜量达500头时,亩用抗蚜威有效成份8克或吡虫啉有效成份4克对水喷雾防治蚜虫。

②田间架设频振式杀虫灯,大豆生长期间,每天傍晚开灯,第二天凌晨关灯,诱杀金龟子、蝼蛄、豆天蛾、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等害虫。

(2)开花结荚期

防治对象:豆天蛾、大豆食心虫等。

防治措施:

①在豆天蛾卵孵盛期亩用8000IU/毫克Bt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喷雾;幼虫3龄期之前、百株有虫10头时,亩用阿维菌素有效成份1克对水喷雾。

②在大豆食心虫成虫始盛期后7-10天,亩用毒死蜱有效成份40克,或氯氟氰菊酯有效成份0.5克对水喷雾。

(3)鼓粒期

防治对象:豆荚螟、大豆造桥虫等。

防治措施:

豆荚螟产卵高峰后5-7天,亩用氰戊菊酯有效成份8克对水喷雾,同时兼治大豆造桥虫。

(四)棉花病虫害

1、防治技术策略

以推广应用抗病虫品种、健身栽培为基础,保护和利用天敌,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

2、主推技术

生态控害技术;科学用药技术;苗期、蕾期、花铃期阶段性总体防治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播种期

防治对象:苗病、枯萎病等。

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耐)病虫品种*棉53、科棉6号、*杂5号、中棉53号、中棉48号等和包衣种子。

②育苗移栽棉田选择无病田或客土制钵育苗,确保营养钵土不含枯、黄萎等病菌;苗床土掺混恶霉灵、多菌灵、敌克松等进行苗床消毒;使用大钵育苗,以保证棉苗在苗床内健壮生长。

③合理轮作,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积累,降低发病率。

④清除棉田内和田埂、路边杂草,减少盲蝽象、棉叶螨虫口基数。

(2)苗期

防治对象:苗病、盲蝽象、棉叶螨、棉蓟马、苗蚜、地老虎等。

防治措施:

①及时中耕除草、追肥,缩短缓苗期。

②遇阴雨天气苗病重时,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喷雾防治。

③盲蝽象百株虫量达3头时,选用氟虫腈、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毒死蜱、敌敌畏、丙溴磷等药剂对水喷雾防治;棉叶螨有螨株率低于15%时挑治,超过15%时普治,药剂选用哒螨灵、炔螨特、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棉蓟马在移栽前被害株率达5%,移栽后被害株率达20%时,选用吡虫啉、啶虫脒防治;防治地老虎选用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菊酯类农药。苗蚜在棉花3叶期以前百株蚜量达1000头以上,3叶期以后达2000头以上时,选用吡虫啉防治。

④雨水偏多时低洼地块注意防治蜗牛,选用聚醛·甲萘威、四聚乙醛撒施。

(3)蕾期

防治对象:盲蝽象、枯萎病、二代棉铃虫等。

防治措施:

①及时整枝,中耕除草;雨水多时,注意清沟沥水,降低土壤湿度。

②根据棉株长势适时用缩节胺控制旺长。

③小麦、油菜收获后迟灭茬,推迟作物离田时间,使天敌充分向棉株转移,以害养益,以益控害。

④对出现缺钾症状棉田,及时追施氯化钾等钾肥,同时用磷酸二氢钾兑水喷雾进行叶面补钾。

⑤氮肥施用量过大、早发棉田、杂草多的棉田和附近有成片树林的棉田,要重点防治盲蝽象,掌握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5时后施药,药剂种类同苗期。非抗虫棉及早发棉田,当百株二代棉铃虫低龄幼虫15-20头时,选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防治,如残虫量偏高,再用速效药剂,如辛硫磷、灭多威等防治。田间初见枯萎病病株时,用黄腐酸盐、氨基寡糖素、菌毒清等灌根或喷淋。

(4)花铃期

防治对象:前期(7月中旬-8月上旬)重点防治三代棉铃虫、斜纹夜蛾、棉叶螨、棉蓟马等,后期(8月中旬以后)重点防治盲蝽象、四和五代棉铃虫、棉叶螨、斜纹夜蛾、棉蓟马、棉蚜及铃病等。

防治措施:

①及时打顶心、摘边心、抹赘芽;打顶后根据棉花长势适时进行化学调控;适时摘除斜纹夜蛾卵块。

②如雨水偏多,及时采摘病铃摊晒。

③当百株三代棉铃虫低龄幼虫10-15头,四、五代百株低龄幼虫10头时,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三代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单剂或氟铃脲及其复配剂,四、五代选用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单剂或混配制剂轮换使用。当百株斜纹夜蛾初孵幼虫1窝时,抓住在二龄幼虫分散前,选用氟铃脲、虫酰肼、毒死蜱、辛硫磷等农药在下午4时后施药防治;不同作用机理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并注意棉田外寄主如大豆、山芋等作物田斜纹夜蛾的防治。盲蝽象发生重时,轮换使用药剂防治。棉蓟马、伏蚜发生重时,选用吡虫啉、啶虫脒防治。

(五)蝗虫

1、防治策略

贯彻“改治并举,根治蝗害”的治蝗方针,大力推行生态控蝗、生物治蝗和应急防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狠治夏蝗,控制秋蝗,确保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为害”的治蝗目标。

2、主推技术

东亚飞蝗生态控制与生物防治技术。

3、具体措施

(1)大力推行生态控蝗措施。以生态控蝗为目标,做好蝗区治理规划,引导农民种植大豆、西瓜、棉花、烟草、杞柳、牧草等经济效益高、蝗虫不喜食的经济作物,压缩蝗虫的适生地,充分发挥生态控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