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2:09:04

渔民

渔民范文篇1

-为渔民谋福利做为我们的服务宗旨

伟大的实践,必须产生伟大的理论,从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穿了同一主题"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自由联系。做为我们执法工作者,我们来自于渔民,植根于渔民,服务于渔民才是我们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今天,我们已经站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十六大报告为我们绘就未来二十年全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蓝图,朝着第三步战略目标前进,这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梦想。

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和落脚点,其本质在于坚持执法为民,在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放在突出的位置;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群众真正感到"三个代表"就在自己身边。

为渔民着想,急渔民之所急,帮渔民之所需,深入渔民当中,切实解决生活和技术难题,把工作做到船头,把学习办到村头,把各项工作真正的"走下去",改变命令式的工作作风,让文明执法,优质服务深入民心,这些都是化口号为行动的真实写照。开展政务公开和业务承诺,牵涉到渔业生产和安全的部门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接受渔民的监督,使我们的队伍作到秉公执法,依法行政,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把优质服务的旗帜真正优质到百姓的心坎上,老百姓有句俗话说的好:只有真情的东西才能真让俺"动心窝子"。是的,服务的到位,渔民才会靠拢我们,才会支持我们,我们的公仆才会做好。

民生重于泰山,近年在省局的领导下,认真实践"得一方民心,保一方平安"的诺言,紧紧抓住"渔民满意"这一条主线,积极研究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老百姓想什麽、盼什麽、要求什麽,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意识贯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真正为渔民尽实心、办实事、谋实利。才会赢得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的干部群众才有更大的动力和干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中装着渔民,行动中想着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溶于群众的大团体中。我们背负的是船检,渔监事业,而面对的是广大渔民,大家是我们事业活的窗口,船检、渔监通过我们来服务渔民,通过我们为海洋渔业经济保驾护航,做为我们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我们的行动体现出来,按"三个代表"的要求,抓住思想教育,抓住工作制度建设,抓好工作作风建设。实践"人民公仆为人民"的实践,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中密切党好人民的血肉联系,增加广大干部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

时代培养了我们,渔民们选择了我们,忠诚于党和人民,公正执法,执法为民,是我们船检、渔监工作人员实践的信念,要把自己的执法岗位看做是执政为党的一个重要岗位,把自己所做的一切与渔民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尽自己所能作好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时刻提醒自己正直廉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正确估量好自己,努力、勤奋、钻研、创新,运用科学理论,赶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素质,作到自身正,业务强;开拓进取,把自己武装好,整顿好,才真正作到公正执法,切实的为渔民、渔工服务,完成领导好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真正的履行神圣职责,共同为渔民谋福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三个代表"知道新的实践,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立足于实际,抓住突出问题,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我们局领导贯彻实施的"优质服务年"真正的落实好,解决好,尽心竭力的为渔民排忧解难,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在十六大的号召下,全民建设小康社会,朝这第三步战略目标前进,这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目标。

十六大胜利召开,为我们绘就了宏伟的蓝图,同时也提出了新形势下目标,中国的入世,挑战已经向我们拉开了序幕,海洋渔业环境在日益恶化,中韩、中日渔业协定生效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在这一形势下,我们执法队伍应该认清形势,把握住机遇,迎接挑战,围绕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努力拼搏,创造发展环境,让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加强,服务工作更到位,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历经风霜有信念,关山飞渡志愈坚。二十一世纪海洋事业发展的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占地球71%的海洋,并把它视为第二空间,我们是站在新世纪的前沿建设我们事业,更应该有能力、有信心做好。十六大向我们展示了无比美好的前景,全国人民正意气风发的投入建设小康社会,朝着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渔民范文篇2

-为渔民谋福利做为我们的服务宗旨

伟大的实践,必须产生伟大的理论,从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穿了同一主题"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自由联系。做为我们执法工作者,我们来自于渔民,植根于渔民,服务于渔民才是我们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今天,我们已经站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十六大报告为我们绘就未来二十年全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蓝图,朝着第三步战略目标前进,这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梦想。

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和落脚点,其本质在于坚持执法为民,在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放在突出的位置;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群众真正感到"三个代表"就在自己身边。

为渔民着想,急渔民之所急,帮渔民之所需,深入渔民当中,切实解决生活和技术难题,把工作做到船头,把学习办到村头,把各项工作真正的"走下去",改变命令式的工作作风,让文明执法,优质服务深入民心,这些都是化口号为行动的真实写照。开展政务公开和业务承诺,牵涉到渔业生产和安全的部门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接受渔民的监督,使我们的队伍作到秉公执法,依法行政,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把优质服务的旗帜真正优质到百姓的心坎上,老百姓有句俗话说的好:只有真情的东西才能真让俺"动心窝子"。是的,服务的到位,渔民才会靠拢我们,才会支持我们,我们的公仆才会做好。

民生重于泰山,近年在省局的领导下,认真实践"得一方民心,保一方平安"的诺言,紧紧抓住"渔民满意"这一条主线,积极研究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老百姓想什麽、盼什麽、要求什麽,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意识贯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真正为渔民尽实心、办实事、谋实利。才会赢得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才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的干部群众才有更大的动力和干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中装着渔民,行动中想着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溶于群众的大团体中。我们背负的是船检,渔监事业,而面对的是广大渔民,大家是我们事业活的窗口,船检、渔监通过我们来服务渔民,通过我们为海洋渔业经济保驾护航,做为我们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我们的行动体现出来,按"三个代表"的要求,抓住思想教育,抓住工作制度建设,抓好工作作风建设。实践"人民公仆为人民"的实践,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中密切党好人民的血肉联系,增加广大干部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

时代培养了我们,渔民们选择了我们,忠诚于党和人民,公正执法,执法为民,是我们船检、渔监工作人员实践的信念,要把自己的执法岗位看做是执政为党的一个重要岗位,把自己所做的一切与渔民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尽自己所能作好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时刻提醒自己正直廉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正确估量好自己,努力、勤奋、钻研、创新,运用科学理论,赶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素质,作到自身正,业务强;开拓进取,把自己武装好,整顿好,才真正作到公正执法,切实的为渔民、渔工服务,完成领导好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真正的履行神圣职责,共同为渔民谋福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三个代表"知道新的实践,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立足于实际,抓住突出问题,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我们局领导贯彻实施的"优质服务年"真正的落实好,解决好,尽心竭力的为渔民排忧解难,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在十六大的号召下,全民建设小康社会,朝这第三步战略目标前进,(来自)这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目标。

十六大胜利召开,为我们绘就了宏伟的蓝图,同时也提出了新形势下目标,中国的入世,挑战已经向我们拉开了序幕,海洋渔业环境在日益恶化,中韩、中日渔业协定生效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在这一形势下,我们执法队伍应该认清形势,把握住机遇,迎接挑战,围绕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努力拼搏,创造发展环境,让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加强,服务工作更到位,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历经风霜有信念,关山飞渡志愈坚。二十一世纪海洋事业发展的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占地球71%的海洋,并把它视为第二空间,我们是站在新世纪的前沿建设我们事业,更应该有能力、有信心做好。十六大向我们展示了无比美好的前景,全国人民正意气风发的投入建设小康社会,朝着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渔民范文篇3

但也必须看到,在这个大好形势下,渔民作为农民中的特殊群体,已逐渐丧失了高收入的优势,其负担过重的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渔民集体上访、纠纷案件不断发生,已引起了社会不稳定。今年9月,我随同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渔业法》执法检查组先后到广西和浙江进行执法检查,了解到当前渔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渔民负担过重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燃油价格上涨,渔民增收困难近年来柴油价格不断上涨已成为加重渔民负担的重要因素。据广西渔民反映,2004年柴油价格比2003年同期提高了30%,水产品价格同比却下降了10%。由于渔业资源衰退、渔场面积缩小、单位千瓦捕捞量下降、柴油等成本的增加和水产价格低迷等因素,导致渔民增收困难。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渔场每千瓦的渔获率只有70年代的43%,2003年宁波市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4%,低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的增幅和城镇居民收入10%的增幅。舟山市1994年至2003年十年间,全市渔民收入由4782元增加到5064元,年均仅增0.6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渔民收入实际是下降。而同一时期,城镇居民的收入翻了一番多,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6%。渔民增收难已经成为渔区一个突出的问题。

(二)渔民“失海”、“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得不到合理补偿由于城市开发、港口建设、海底电缆铺设、滩涂围垦等占用渔业水域、滩涂的现象逐年增多,渔民“失海”、“失业”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失海”渔民陷入了“养殖无水、捕捞无海、种田无地、转业无门、低保无份”的窘境。另外,有些地方没有认真执行政策,将大面积不该拍卖的海域卖给个人进行养殖,同时,对失去传统作业场所的捕捞渔民又没有相应的安置和补偿措施,使这些渔民失去了生活保障。

(三)转产转业政策尚未完全落实,渔民就业困难重重中越、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后我国传统捕捞渔场面积大大缩小,其中广西近海渔场作业面积缩小了3.2万平方公里,将有4万多渔业劳动力面临转产转业。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问题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渔民转产转业政策。据调查,有相当多地方对此政策尚未落实,中央的补助资金已到位,地方的配套资金,特别是市、县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只好根据允许捕捞船只数来安排现有渔船进行轮流作业,如广西防城港市华侨村捕捞渔民的船只按50%轮流作业,渔民收入普遍下降。另外,渔民文化程度低,缺乏资金和专业技术,“上岸”就业困难重重。

(四)"船老大"利用高利贷对渔民进行多重盘剥由于渔民难以解决担保和抵押问题,因此得不到国家信贷部门的支持,多数渔民靠民间借贷解决资金不足。据广西渔民反映,渔民向"船老大"借高利贷买船,一般利息都在24%左右。而渔民用自己捕捞的水产品还贷,债主收购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渔民实际上受到双重盘剥。另外,减船补贴等优惠政策只能落实到"船老大"身上。据专家统计,目前浙江省渔民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大股东,即"船老大",个人拥有一至二艘渔船,约占全体渔民的20%;第二类是小股东,拥有一定的股份,依附于大股东,约占全体渔民的20%-30%;第三类就是失去了生产资料的传统渔民,也称"渔工",受雇从事出海捕捞工作,比例约为50%-60%。目前的减船补贴等优惠政策是以船为单位落实,基本上都集中在船老大身上,大多数真正困难的渔民却没有享受补助。

(五)渔民税费种类多、负担重多头管理、重复收费。渔民反映,一条船受海洋、水产、土地、渔政、公安和海事等多部门管理,渔民要取得合法资格,需要办十多种证件,每种证件收费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有的甚至多部门重复收费。另外,渔政执法队伍尚未纳入公务员系列,工作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尤其是基层渔政部门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单位还占有相当比例,他们只能靠收费和罚款维持机构运转,收费罚款越多,机构运转难度就越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同时也加重了渔民负担。另外,据广西北海市渔民、市人大代表反映,水产品特产税虽然取消了,但却增加了销售税,有的地方税收额度很高,渔民实际上并没有因取消特产税达到减轻负担的目的。

一些地方向渔民收取海域使用金,加重了渔民负担。广西渔民反映,他们要获得合法养殖用海权,就必须先缴纳海域使用金,每年每亩从50元到上千元。据从事大蚝吊养渔民反映,他每亩缴纳的海域使用费、测量费和证件费合计高达1332元。

针对调查中渔民负担重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认真贯彻落实《渔业法》,保护渔业资源、保护渔区居民的权益。渔业水域、滩涂使用制度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应该像重视"三农"问题一样重视"三渔"(渔业、渔区、渔民)问题,像重视农民"失地"问题一样重视渔民"失海"问题。对重要的渔业水域,如产卵场、索饵场以及渔民的传统作业水域等不得随意拍卖,发放养殖证要遵循本区居民优先的原则。对确因建设项目、旅游开发、海域确权等失去作业水域的渔民要给予合理的补偿,并妥善安置其生产生活。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渔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积极探索建立渔民养老保障制度。

(二)为了减轻渔民负担,建议在国务院还没有制定渔民的海域使用金征收办法之前,应停止征收海域使用金。有关部门对其他涉及渔民负担的收费项目进行清查,取消不合理收费。有关部门要规范执法行为,减少审批环节和避免重复收费。

渔民范文篇4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20*年底,全区有在册渔业总人口15412人(区统计部门统计数为12235人),占渔农业人口数的7%,有19个渔业村(队)各分布在8个乡镇(街道),拥有在册耕地695亩(区统计部门统计数为898.82亩)。在渔业人口中,16周岁到60周岁的有10657人(区统计部门统计的劳动力数为4871),占总人口的69.15%;60周岁以上的有2793人,占总人口的18.12%;船只股东人数为822人;渔业村下海打工人数为1324人;打工妇女人数为1893人。

(一)我区涉渔行政区域广,情况比较复杂。在全区渔业村(队)中,没耕地、在凭票供粮时期所有群众都吃全返销粮的有7个村1个队,分别是干览的西码头村、金塘的黄泥坎村、先锋村、沥港渔业队(渔民分散居住在沥港村、平倭村、观前村和外小岙村,统一由沥港渔业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木渔村、小沙的毛峙村、原峙岙塘渔业村(现在的峙岙塘村还合并了几个农业村,且已有部分农民参加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盐仓的螺渔村;有少量旱地(具体见表一)、在凭票供粮时期渔业后方人员吃半返销粮的有10个村1个渔业队,分别是白泉的浪西村、长白的白马村、云龙村、北禅的新港社区(三个渔村,钓门、钓山、黄沙)、海峰村、金塘的长沙村、岑港的马南村、马北村和长白的蛟龙村蛟龙渔业队。长白的蛟龙行政村包括蛟龙村、里蛟村与外蛟村,里蛟和外蛟都是农民。

*

金塘的西侯村、干览的胜丰村虽然有部分人员从事船只作业,但每户家庭都分有耕地,并且从没吃过返销粮,目前有部分人员已经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这些村的第一生产资料是耕地,村民从事海洋捕捞是利用了靠海的优势。盐仓街道平岩村的情况非常特殊,村民虽然户口性质上属于农民,但没有耕地,曾经也吃返销粮,且以撑运输船为生(全村约有76人)。

(二)渔民角色逐步转变,后方渔民及家属的生活和工作受影响。随着渔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转产转业政策的实施和海洋渔业资源逐渐衰退,渔船所有权归船东所有,捕捞渔船数量减少,转产转业人员增加,已有过半捕捞渔民上岸选择其它职业。据统计,20*年从事海上作业的人数只占渔业劳动力总数的20.14%,占男性劳动力的40.22%(见表二)。而在80年代末,基本上所有的男性劳动力都从事海洋捕捞作业。

渔村妇女纷纷走出家门寻找工作,增加家庭收入。稳定就业妇女人数相比总劳动力人数和劳动年龄妇女人数,所占比例虽不太高(见表二),但相比以前多数人赋闲在家的情况,有明显增加。表中统计的是基本稳定就业的妇女人数,实际上,大部分劳动年龄妇女都曾打过短工。

*

(三)捕捞作业效益下降,部分渔民收入减少,家庭间贫富差距大。近几年,受油价等因素的影响,海洋作业尤其是捕捞作业成本大幅增加,效益减少,甚至出现亏本现象。虽然政府给予了柴油补助,但成本仍然高。为避免亏本,从20*起部分渔船停止捕捞,这些渔民暂时都赋闲在家。因此,20*年捕鱼家庭的经济收入并未提高,甚至出现负增长。

转产转业的渔民中大部分人进厂打工或做小生意,收入基本与农民相当,有的甚至低于农民,这使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一切生活所需全靠购买的渔民家庭经济压力逐渐增大。渔村家庭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替渔船股东打工,年收入一般在2万元左右,而股东的收入在8、9万元以上,企业主则更高。高收入者虽然只占少数,然而正是他们大幅提升了整个村的人均年收入。

(四)老年人主要依靠子女养老。目前的老年渔民有一部分是在渔业生产经营体制转变前就退养了,体制转变时所分到的为数不多的安置费早就用完。有一部分老年渔民曾经成为船主的雇工,但受文化水平限制,没专业技术证书,因此工资并不高。且渔民大都性格豪放、花钱大方,现今物价又高,养老费积累不多,因此,基本生活主要靠子女保障。

(五)“奖保金”普惠制享受,其他保障覆盖面不广。自舟山市普建社区,所有渔村也划归社区,凡渔农村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都能享受“奖保金”,今年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42元。“奖保金”虽然远远不能满足生活所需,但这是群众眼中的第一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此前,部分渔民虽然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并未按月享受养老金。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渔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且还保留参保关系的约还有300人,但都没领取养老金。即使今后有人会选择领取养老金,保障水平也非常低,一般月领取额在50元以下。

此外,个别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行政村定期给老年人发放生活费。如沥港渔业队每户老年家庭每月能领到160元,木渔村老年人每月能领到30元。

二、基层对建立渔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议

在调研中就保障范围对象、保障方式、保障水平、个人费用承担能力等重点问题,采用征求基层组织意见、召开小型渔民代表座谈会及个别走访的方式,了解群众对上述问题的看法。群众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保障对象定性要准,保障范围相对广泛。渔民养老保障制度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保障范围和对象的界定。对渔民的定性不能局限于是否从事过海洋捕捞作业。他们认为,后方渔民和渔村妇女都是为前方渔民服务的,前方渔民失海了,后方渔民和渔村妇女同时随之失海了。相反,农民即使曾长时间从事过海洋捕捞,转产转业后失海,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失海”。因此,渔民养老保障的范围应该是具有渔业村(队)户籍的所有人员。

(二)缴费水平要合理,对象不同要区别。老年人本来就主要依靠子女养老,应像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一样,可以免缴费用按月领取养老金。年轻的参保对象,可以适当缴些保障费,这样今后的养老金能高一些,但每月缴费以不超过100元比较合理。可以根据参保人员年龄大小和个人经济实力不同,设置分档的缴费和享受标准。

(三)确定适当保障水平,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渔民普遍认为,他们生活在农村,消费水平总体比城区低,因此,保障水平可以比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低,但不能低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也有部分调研对象认为,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可以比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缴费人员的保障水平可以确定在每月享受200元至300元之间。同时,希望政府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能像“奖保金”调整一样,每年有所递增。

(四)渔民养老保障政策出台后,希望不要取消“奖保金”。

三、市政府拟将制定的渔民养老保障政策框架

自20*年下半年以来,市职能部门前后多次形成渔民养老保障实施意见讨论稿。现将最近一稿(简称《实施意见》)所表述的渔民养老保障政策框架作简要报告。

(一)参保范围和对象

《实施意见》拟允许参保的范围和对象主要为前方渔民。具体参保对象分为两类:

1、具有本市渔、农村户籍,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事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2001年10月1日以后双转的渔民;

2、已从捕捞、养殖岗位上退下来且在本实施意见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女55周岁)的老年渔民。

(二)缴费办法

养老保障金由渔民、渔船生产单位和统筹地人民政府共同筹集,参保对象必须以缴费方式参保。

第一类参保对象,以当年市最低月工资标准确定缴费基数,按缴费基数的20%缴纳保障费,其中对于文明守法参保渔民个人缴费比例暂定为12%,其余8%由渔船生产单位统筹解决,缴纳年限满15年及以上。参保人员在达到60周岁(女55周岁)时缴费年限不足规定缴费年限的,可一次性缴满不足年限的养老保障费,缴费基数以缴费时当年市最低月工资标准确定,缴费比例仍为20%。

第二类参保对象,可以采取一次性缴清保障费的方式参保。《实施意见》将老年渔民缴费标准按照不同年龄设置了不同档次。55周岁的老年渔民一次性缴纳5150元,56周岁的一次性缴纳4920元,如此类推,每大1岁就少缴230元,直至74周岁的只需缴纳780元。而75周岁以上老年渔民的缴费标准都为500元。

(三)待遇享受

第一类参保人员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后,且养老保障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就可以按月享受养老保障待遇。养老保障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个人账户按参保人员缴纳的缴费基数的8%建立。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再乘以缴费系数。如去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050元,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定为700元,假设该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为15年,则(2050+700)÷2×15%×(20%/26%)=158.6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本人领取养老保障待遇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按缴费年限15年和市最低月工资700元计算,享受年龄为55周岁的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700元×8%×12个月×15年÷170=59.29元;享受年龄为60周岁的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700元×8%×12个月×15年÷139=72.52元。两金合计,女到55周岁享受时每月可领取养老金约217.94元,男到60周岁享受时每月可领取养老金约231.17元。

参保人员享受的养老保障待遇中已包含以奖代保的定额奖励(即“奖保金”),以奖代保定额奖励不再另行发放。

而第二类参保对象即老年渔民在参保后即可按月领取统一的养老保障补助金,暂定为每月120元。

(四)风险准备金调节机制

《实施意见》要求统筹地人民政府建立风险准备金调节机制,根据本地区渔民实际参保人数和市最低月工资标准,按照2%—6%的比例筹集风险准备金,以应对高峰期间的支付风险。

四、建立渔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议

2001年10月以来,渔民转产转业加剧,近年来海岸线又不断被征用,使渔民大量“失海”,生活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对于上了一定年纪的渔民来说,“失海”就意味着失去生活依靠,他们迫切要求政府尽快建立相关保障制度。

(一)合理确定渔民养老保障的适用范围

90年代之前,农村还分渔业户口和农业户口,后来逐渐演变成只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在舟山的捕鱼人,既有渔村人员,又有农村人员,也有城镇人员,还有外来人员。为此我们认为,渔民应该是指在80年代以船只(不仅仅为渔船)为第一生产资料,以海上捕捞作业为主要村级经济来源,基本上没有土地等其他生产资料,村民主要吃国家返销粮的渔业村(队)所辖人员及后代。渔民养老保障制度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是具有本区渔村户籍,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满16周岁及以上的人员。

(二)选择个人缴费的养老保障模式

建立渔民养老保障制度,首先要坚持可持续的原则。建立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合理筹资机制是保障渔民养老保障制度有效持续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强化个人缴费责任,建立三方筹资机制,既是各地普遍认同的做法,也可提高养老保障的水平,且能减少政府财政压力。在个人缴费的方式上,可根据保障对象的不同而加以区分。对于老年渔民,可考虑一次性缴费;对于年纪较轻的参保人员,可采用不低于规定缴费基数的一定缴费比例,缴纳个人应承担的社会保障费用;对于“4050”类参保人员,可允许参保人员自由选择是否一次性缴费。缴费方式按参保人员的年龄不同加以区分,有利于就业年龄段的参保人员,在实现就业后转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而提高保障层次。

(三)选择“双低”定位

“双低”即低标准缴费参保,低标准享受。建立渔民养老保障制度,必须重视个人缴费的承受能力,以提高参保率。实行个人缴费的渔民养老保障制度,在实施中是否欢迎,取决于个人缴费的承受能力和投资回报率。与城镇企业职工相比,渔民的劳动收入及就业稳定性较低;与城镇居民相比,渔民的生活支出相对较低。因此“双低”定位符合渔村的客观实际。此外,渔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定位还应兼顾与失土农民养老保障的平衡和协调,避免两个保障制度的待遇差异过大。

(四)做好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

建立现代的养老保障制度,不论何种类型都需要政府财政的较大投入,每个享受人员领取的养老保障金中都有政府财政投入的资金,因此,在处理渔民养老保障与其他类型的养老保障关系时,应当遵循只能“选择一种”保障类型享受的原则(不含原农村养老保险)。新的渔民养老保障制度应该允许参保人员将曾参加过农村养老保险的这部份人员进行关系转移,通过采取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险金转移或平移到渔民养老保障中的办法,使一人“两险”并为一人“一险”,这既有利于减少渔民的个人缴费压力,也方便了参保渔民,同时可降低社保管理成本。此外,“奖保金”同样具有养老保障的特性,可以将“奖保金”与参保渔民所享受的保障金合并。

渔民范文篇5

*县*区群众40万人,其中长期散居于低洼地带,完全靠捕鱼为生的10.3万人,渔民村落88个。今年以来,该县拓展党建工作领域,创新*区村落党建,不断探索发挥渔民村落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方式方法,为*区和谐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第一步:创新渔民村落党组织设置。结合移民建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渔民相对集中的村落里建立党支部,在党支部中下辖村民理事会党小组、捕捞党小组、转产创业党小组,规范理事会议事内容和程序,确保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根据渔民党员特长,分别设立转产示范岗、土地管理监督岗、信息咨询岗、社会治安信息岗、农产品销售服务岗、勤劳致富岗、村规民约监督岗、环境卫生岗等责任岗。如珠*乡荣七村,充分发挥村落党支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发挥渔民党员在生产、学习和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渔民的居住方式由分散向村落集中居住转变,生产方式由天然捕捞向转产创业转变,管理方式由群众自发向党组织正确引导转变,村容村貌由脏乱差向干净整洁转变,村风民风由旧*区文化向党群干群和谐转变。

第二步:创新渔民党员发挥作用方式。分片设立五个村支部委员责任区,明确每个支委在责任区内职责,如邻里纠纷调解、环境卫生管理、农副产品销售、在家人员与外出务工人员联系、群众文化技能教育培训、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等;推行渔民党员服务承诺制,每月公布服务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和承诺对象对承诺情况的满意度;创新流动党员“双向承诺”制,原单位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实行“家政服务承诺”,流动党员对原单位党组织实行“先进性承诺”;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制度,把帮助渔民转产创业、提高种养植技能、提供农产品销售信息等方面作为重点帮扶内容,并采取“每月一评、每月一星”的方式,对帮扶项目和帮扶党员进行“星级”评比。自活动开展以来,有1900多名党员与渔民群众攀上了“穷亲”,32名被评为转产示范星、勤劳致富星等“星级党员”。

第三步:创新渔民村落党建运行机制。借鉴*区党建协调模式,开展联合调解纠纷、联合管理环境卫生、联合解决渔民实际困难、联合培训教育渔民等活动,建立组与组之间,责任区与责任区之间的协调机制,努力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健全项目帮扶机制,明确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帮扶单位、一支帮扶队伍,通过项目帮扶带动其它领域发展;改变以往就党建抓党建的模式,建立党建、新农村建设、治安维稳“三维一体”互动机制,在年终考评中,把三项考评内容整合为一个考评科目,一票否决;在建设资金上实行捆绑式使用,既投入治安维稳、新农村建设,又投入党建示范点建设,不仅解决了重复建设的问题,还避免了党支部在工作中“顾此失彼”、“踩平衡木”的现象,营造了“改革创新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渔民范文篇6

造成以上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渔业水域迅速减少(俗称“失水”),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渔民“失水”就如农民“失地”。“失水”直接导致渔民捕获量下降、渔类低值化日益加剧。水域污染、生态破坏及过度捕捞致使渔业水域环境日益恶化,渔业资源不断衰退,加上水上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以致渔民虽有水面但无法正常生产。

第二,渔民自身发展能力的局限性。就群体整体而言,受流动作业方式及传统观念因素的影响,渔民受教育的程度、适应社会的自身能力相对较弱。在渔村,世代以渔为生的渔民“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较强,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来适应社会发展变迁的意识较弱,绝大多数渔民除了捕鱼以外无其它技能。

第三,社会管理边缘化,使渔民几乎成为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渔民由于群体较少,受传统体制影响,在社会管理上一直未能完全享有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其它居民群体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加之我国相应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其在社会管理方面被边缘化,许多权益被侵占或享受不充分。

关注和扶助渔民弱势群体,必须从产生渔民弱势群体的本质性根源出发,针对不同的问题和目标,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建议如下:

第一,实施渔民住房安置工程。建议对无住房户、租房户和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以下的渔民实施住房补助。为促进渔民与社会其它群体的融合和推动转产转业工作,住房安置政策要以引导渔民进城、投亲靠友分散安置为政策导向,由中央和省两级补贴渔民购(建)房成本,市、县两级补贴购(建)房地价、税金或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

渔民范文篇7

一、存在问题

近几年,弃捕渔民的转产转业及生活问题,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引导渔民转产转业,采取政策扶持,加强再就业技术培训,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等措施,不断拓展再就业空间,转产转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渔民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但因种种原因,渔民转产转业工作仍然十分艰难,部分弃捕渔民生活还处在社会贫困线上,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渔民思想观念陈旧,对就业岗位期望过高。世居海岛、世代捕鱼的渔民对以捕鱼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有较强的依赖性,很难从捕捞这一行业突围出来;过去搞捕捞赚钱快、收入高,渔民心中形成了一种“内行生意不可丢、外行生意不可做”的浓厚守旧意识;有相当一部分转产渔民抱有计划经济时期旧观念,希望政府领着走,扶着干,存在“等、要、靠”思想,对转产转业缺乏主动性;有些闲散的渔民是“大钱赚不来、小钱眼不开”,他们理想的岗位是工作轻松点,工资高点,待遇好点,部分渔民虽说有就业意向,但对能否适合自己就业的岗位心存疑虑。一些转产渔民到附近工矿企业打工,没到一个月就不辞而别,埋怨工种太苦太累报酬太低,最终回到渔船从事老本行。

(二)渔民年龄大,文化、技术缺,就业信息不畅。我县大部分渔民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大多只有海洋捕捞一技之长,要想掌握新的谋生技能,受自身素质的限制。据对传统渔民调查获知,我县渔民高中学历仅占3%,初中占37%,小学占49%,小学以下占11%;其年龄结构为:50-59周岁占20.3%,40-49周岁占39.9%,30-39周岁占30%,18-29周岁占9.8%。就是说,40周岁以上渔民占60.2%,而文化水平较低又属这个年龄段,他们对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树立新观念的意识都落后于文化水平高的地区,因受制约,出现“想转产无门路,想发展无思路”的尴尬局面。同时我县55个纯渔业村(公司)绝大多数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自然条件差,加上二、三产业滞后,就业容量有限,渔民又没有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想要跳出渔业,寻找转业门路的空间相对狭窄,能进入发挥渔民优势的产业难度较大。

(三)渔业资产沉淀多,转产转业缺乏资金。1993年渔区转制以后,渔民的生产和投入积极性不断提高,受当地捕捞经济效益的驱动,广大渔民的积蓄基本上投入到更新渔船、添置设备和扩大再生产上,一次投资(投股)由10-20万元增加到40-50万元,少数渔民还举债投资。但由于近几年捕捞生产效益滑坡,油价上涨,渔民收入普遍下降,船价也大幅贬值,如一艘70-80吨、185马力中型木质渔船的船价,原值50多万元,如果一旦变卖其价值就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而渔船报废时国家给予贴补资金也只有5万元,因此一些资不抵债的船东感到船价难以偿清债务,转产就意味着破产,多数渔民已拿不出资金用于转产转业。而眼下需要转产转业的大多是生产效益低下,负债经营的木质渔船,这部分渔船由于旧债未偿,要想筹资更加困难。

(四)渔民缺少转业基地,转产就业渠道受到制约。据了解,我县目前没有相应规模的转业基地和水产品深加工园区,致使大量的渔区转产劳力无法有效转移。加上受滨海工程的影响,我县减少6万亩滩涂和浅海面积,3000多名(其中芦芦镇1580人,芦山乡1000人,清芦镇580人,芦门镇75人)养民面临转产,渔民就业空间愈显紧张;而水产品加工企业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国外市场形势,原有优势明显减弱,整个行业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是以粗加工为主,存在“低、小、散”现象,缺乏现代化加工能力,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各种设施和条件都比较落后,要上档次,再发展较难。

(五)部门配合支持力度不够,服务意识不强。渔民转产转业是一项重要艰巨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量大、任务重,单靠我们渔业主管部门是难以解决的。而目前有些部门领导对该项工作认识不足,配合支持力度不够,没有从为渔民减负解困的实际出发,在办理转产渔民从事经商、加工、餐饮等行业缺乏服务意识,审批时手续繁琐,效率低下;对渔民转向海运业设置了一定门槛,考证培训时间长、收费高、领证难度较大;而金融部门在对渔民转产转业项目的贷款上前置条件过死,支持力度不到位,缺乏主动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渔民转产转业的进展。

二、对策措施

针对当前我县弃捕渔民转业及生活保障问题,特提如下建议和意见:

(一)加强领导。渔民转产转业工作直接关系着渔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要根据目前转产转业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和困难,采取有力措施,寻找解决办法。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渔民转产转业领导机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加强督查。

(二)完善政策。国家已出台的海洋捕捞减船扶持政策与面临的实际工作任务相比可谓是杯水车薪,现有的渔船淘汰补助标准远不足弥补渔民的实际损失。因此建议提高报废渔船补助标准,同时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细化条款,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对退出捕捞业实行报废拆解的渔船,在享受中央专项资金补助外,各级财政应给予报废配套贴补;对转产待业的渔民,应在养老、大病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予以倾斜或者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对纯渔业村渔民移居集镇的,应当给予扶持政策,确保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三)建立基地。学习借鉴一些园区开发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政策,落实好渔民转产转业基地,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不断加大重点转产转业项目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水产养殖、远洋渔业、渔港经济区建设、水产品加工与市场流通、休闲渔业等项目的扶持力度,进一步繁荣渔区经济,提高渔民生活质量,为弃捕渔民再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四)加强培训。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和思想教育,使广大渔民认清当前严峻的渔业形势,提高对转产转业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摒弃等、要、靠的被动依赖思想,发扬积极主动想办法、找出路的创业精神,树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思想理念。通过在重点渔区设立渔民转产转业技术培训中心、举办渔民转产培训班等形式,使他们至少掌握一门或几门非渔技术,提高转业能力和增加再就业时的选择面。另外,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和企业运作、渔民受益原则,大力培育和完善渔区劳务市场,发展多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形成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及时为转产渔民提供各种就业岗位信息,拓宽渔民就业渠道,为渔民转产转业构筑平台。

(五)齐抓共管。政府要督促有关部门认真按照职能分工要求,主动参与,密切配合,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切实为渔民转产转业排忧解难。金融部门要增加对渔民转产转业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简化办事手续;工商部门对转产转业渔民在申领有关执照、市场工商收费等方面要给予优惠;海事、航管部门要放宽渔民转岗从事海上运输业的考证条件,降低门槛,减少培训费用,缩短考证时间,为转业渔民向海运业发展营造条件。

(六)严格准入。要严格实施海洋捕捞准入制度,切实提高专业渔民技术素质。通过实施捕捞准入制度,遏止外来劳力盲目进入捕捞行业的势头,逐步减少现有外来非渔劳力,保障专业渔民的就业权和生存权。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专业捕捞渔民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逐步建立专业骨干捕捞队伍打实人才基础。

渔民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市海洋与渔业局年3月26日制止小马力渔船超航区、超风级作业紧急会议精神,认真吸取近期发生的两起小马力渔船超航区、超风级违章作业而酿成的重大事故教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对小马力渔船出海作业的管理,杜绝小马力渔船超航区、超风级作业,确保海上渔业生产安全无事故。

二、时间安排

从3月26日至4月26日。

三、工作内容

1.搞好教育。要组织尚未转港的渔船和在近岸生产的捕捞、养殖渔船船东、船长进行安全防事故教育,将刘市长《致渔船船长的一封信》送到船长手中,重申小马力渔船严禁超航区、超风级作业的有关规定。增强船东、船长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

2.集中整顿。区局立即派人赴山东,召集小马力渔船回港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集中整顿,对超航区、超风级作业的渔船要停产整顿,并与船东签订不超航区、超风级作业保证书。

3.加强管理。各镇街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人、船不同籍渔船的管理。凡是有“人、船不同籍”渔船的镇(街)、村,都要与这些渔船的船主(船长)建立起有效的通信联络,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沟通,确实掌握其动态。尤其是对长期不参加年审的渔船,这次专项整治中要一条不漏的进行排查,重新纳入到监督管理范围。

4.加大处罚力度。要依据《安全生产法》、《辽宁省海洋渔业安全管理条例》和《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等法规,加大对超航区、超风级作业渔船的处罚力度,除经济处罚外,根据情节轻重扣留,甚至吊销船长职务证书或捕捞许可证书。

5.搞好风情传递。要认真扎实地做好风前气象信息的传递工作,各级要保证安全通信网络畅通无阻,将气象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到每条渔船。60马力及以下的渔船遇有6级风在港的不准出航,在海上作业的要停止作业或驶往就近的港口避风。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周密安排,确实取得实效。

渔民范文篇9

一、部门职责任务完成方面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为加强对流动渔民进行爱国爱港澳和社会道德教育,我办全年召开渔民例会17次,委员会议22次,各种类型座谈会13次,采取“办培训班”、“典型事例分析”等形式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增强了流动渔民的爱国守法观念,为渔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内地出售水产品5万吨,向渔政部门交纳资源增殖费381万元,港务费84万元。

(2)抓好管理服务工作

加强与省渔协会的协调工作,缩短渔船入户时间,努力为基层、为渔民办实事。一年来,审批办理渔船入户107艘,流动渔民证4500个,渔民入户719人,换发户口簿911本,在办理过程中做到随到随办,绝不拖延。积极帮助流动渔船解决雇请内地渔工的困难,扶持发展渔业生产,又为两地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经过与海区局和省、市渔业主管部门多次协调,解决了我市原没有捕捞许可证的80艘流动渔船办理捕捞许可证的问题。通过优质的服务,我市的流动渔船基本保持稳定,现有渔船1551艘,占全省流动渔船总数的45%以上,我办的流动渔民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

二、机关作风建设方面

(一)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

把机关服务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实行领导干部与基层挂点制度,办公室领导及科室人员挂点下属办事处,通过下基层、赴流动渔船入户的渔港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加强机关与基层的协调和沟通,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通过专题调研,及时向上级反映因柴油价格高造成港澳流动渔民生产生活遇到较大困难的实际问题,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科室和各办事处围绕团结、稳定港澳流动渔民这个目标,不断解决工作中容易出现的推诿和互相埋怨问题,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二)抓好服务窗口建设,提高机关整体服务能力

考虑到流动渔民在渔港停泊的时间较短,迫切希望能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的要求。对此,凡流动渔民需要办理的事情,我办工作人员可以代办的,由工作人员替渔民办理,涉及市外的,统一由我办工作人员办理,机关窗口和基层办事窗口做好证件办理方面的协调工作,基层办事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全天候处理渔民遇到的应急问题。在审批入户和办理渔民证方面,我办规定流动渔船入户(会)的初审时限一天,办理流动渔民证的初审时限半天,并及时把初审材料送省流渔办或市公安边防部门审批,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把办事窗口建设成为高效运作的机关服务平台,在为渔民服务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渔民的好评。

(三)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服务前移工作

海洋捕捞业是流动性、风险性较大的行业,为了使机关的管理服务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提高处理海事事故的应急能力,我办要求做到渔民、渔船在省外、市外发生海事事故的,24小时内要派出工作人员赶往服务现场协助处理,使渔民真正感受到贴心贴身的服务。根据部分港澳流动渔船常年跨省和跨市生产的实际,我办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到外省外市渔港看望流动渔民,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与当地渔政、公安边防部门协调,进一步解决流动渔船过港生产、避风、补给等问题,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流动渔民对我们的信赖和支持。

(四)支持开展水产养殖业,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引导有条件的港澳流动渔民在万山区建立养殖基地,设计开发“浮式软体深水抗风浪大网箱”和“沉底固定式深水抗风浪大网箱”养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渔民范文篇10

一、渔民比农民更需要社会保障

渔民虽然从广义上属于农民范畴,但是从生产生活的环境、对生产工具的依赖及生产方式看,渔民更接近产业工人。因此,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渔民要比农民面临更多的风险,更需要社会保障来维持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一)渔民的收入增长潜力低于农民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无论是收入水平还是增长速度,渔民都远远超过农民,接近城镇居民,有的地区甚至超过城镇居民。但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渔民经济收入却呈现出增长潜力明显不足、低水平徘徊不前的态势,渔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少渔民经济上陷入贫困(崔旺来,2008)。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17元,实际增长10.7%,连续三年增幅达到两位数以上,高出GDP实际增速2.9个百分点,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在渔业发达的舟山地区,1995年以后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渔民收入出现了多年徘徊甚至下降的状况。2001年,舟山市渔民的人均纯收入为4921元,与1994年相比年均增长率只有0.4%,连续7年徘徊在4750元上下。近20年来,虽然渔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但增长幅度大大低于农民,其收入增长潜力有限,而且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并且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二)渔民转产转业比农民困难渔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转产转业能力弱。由于渔民长期生活在海上,接受信息少,技能单一,加上就业观念陈旧、大量渔业沉淀资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等原因,致使渔民再就业竞争力极弱,转产转业困难;而且发展养殖生产所需的场地和技术,对不少渔民来言,又是一道障碍;多数渔民身处海岛,就业空间狭小,创业能力和实力不足,就业相对困难。从失海渔民本身的再就业能力看,多数从业渔民在40岁以上,由于年龄偏大、就业技能对渔业生产存在严重依赖,无法脱离渔业生产实现非渔化就业。因此这些渔民一旦失海、失业则陷入“要地无地、要海无海、上岸无路、就业无门”的窘境。(三)渔民比农民面临更严峻的经营成本上涨近几年由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农业投入比重相当大的物资都是石油产品,如化肥、农药、薄膜等,导致农民的生产成本水涨船高。但是石油价格上涨对渔民的渔业生产影响最大,要占到捕捞渔业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燃油价格高位徘徊,导致渔业经营成本大幅提高。国家虽然进一步加大渔业燃油补贴力度,将渔用柴油纳入补助范围,缓解了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但是补助效果不理想,多为渔船股东、船老大等人获得,受益面窄。2010年渔用燃油的价格创历史新高,最高价位出现在11月份,为7870元/吨,全年平均渔用燃油价格为6688元/吨(按每月月底价计算)。2011年全年渔用燃油价格普遍增长20%。在2012年,由于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全年渔用燃油价格徘徊在7700元/顿左右。舟山市渔用燃油价格变动。(四)渔民面临的风险比农民大与农民相比,渔民在生产、生活中有更多的风险和不稳定性。渔业集生产风险、自然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于一身,而渔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大、成本高、灭失风险高,如渔船及船用物资在国家政策、自然力影响下需要及时更新,这些支出是农民家庭无法相比的。从行业生产安全看,渔业捕捞业一直是高风险的行业,渔业从业人员死亡率和伤残率均大大高于其他行业,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最危险的职业。海洋捕捞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极易受到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根据中国渔业2012年统计,全年由于渔业灾情造成水产品受灾养殖面积1087.78千公顷,水产品产量损失138.54万吨,受灾沉船874艘,死亡、失踪和重伤人数164人,直接经济损失237.39亿元。随着作业渔场的缩小和外移,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柴油价格的上涨,使得渔民生产、生活比城镇和农村居民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更多的不稳定因素。而养殖渔业受养殖技术、风暴潮、低温、饲料等因素影响,自然风险、经营风险较一般种养农业更大。渔户家庭生活无法像农民家庭那样做到自给自足,完全靠个体自我积累、自我保障,主要劳动力一旦因年老、体弱、伤残、生病而不能作业时,就失去收入来源,严重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由于海洋渔业的风险大,商业性保险机构不愿意承保,而水产养殖业保险、渔业互助保险尚未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五)渔民的传统生产空间比农民更容易被挤压因海洋渔业具有国际性,在全球新的海洋制度建立之后,沿海国家对海洋资源权益的争夺及有效管理不断增强,尤其是对海洋渔业的传统作业区进行资源管理,导致渔民的作业空间被挤压。首先是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相继生效,使我国渔民失去了10万平方公里的渔场,此外受限制渔场还有26万平方公里。仅舟山一地,受此影响的生产渔船就近5000艘,涉及渔民2万人;其次,港口、通讯设施建设也大量侵占了渔民赖以生存的海域。目前整个舟山渔场管线密布、航线纵横,其中经过舟山渔场的各种管线超过170条。同时,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加快,外轮航线进一步增多,目前整个舟山渔场40%海域受到限制。在广西,统计显示2007~2009年全区渔业水域被工业建设、旅游、公路建设等挤占使用面积达60637亩。再次,大量围海造地工程也侵占了渔民传统作业渔场。在海岛县浙江玉环,浙江省重点工程——漩门二期、三期围垦完成后,全县将减少近10万亩滩涂和浅海面积,5000名渔民将被迫转产(苏万明,2011)。(六)渔民内部的分化比农民严重随着渔业生产体制从集体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原有单一主体经营形式向多元主体经营形式转型,如沿海的捕捞渔业有个私有经营、工商资本经营、渔船独立经营而产品统一销售、股东所有雇工经营、股份合作经营、专业合作社经营等多种形式,而多种经营形式转型意味着渔业生产关系也相应发生多样性变化。在生产关系变迁中,因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变化导致渔民群体内部的贫富分化。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在渔业体制从集体合作制向股份合作制转变过程中,多数渔民选择放弃股份,股份结构由此从全员持股变成少数人持股。在浙江舟山,渔船股份集中到30%左右渔民手上,大部分渔民沦为没有生产资料的雇工,股东渔民与雇工渔民之间年收入悬殊。股东渔民的收入与雇工渔民的收入差距一般在几倍甚至几十倍,使渔区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唐议等,2007)。而在一般传统种植农民群体中,在农业最重要生产要素——土地方面存在“耕者有其田”的均分状态,农民与农民之间没有过大内部分化。(七)渔民比农民有明显的劳动年龄界限渔民有着比较分明的退休年龄,劳动年限短。由于渔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枯燥、时间长、职业病多,一般50岁即需上岸。而农民则没有明显的退休年龄,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以调整,因而对大多数农民而言是没有退休年龄的。渔民受到年龄、体力、反应能力的局限,到一定年纪的老年渔民不适合、也不应该在海上继续作业,渔民普遍存在退休机制,这是不以渔民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自己可选择的(张晓鸥,2005)。

二、包容性增长理论视野下渔民初级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在人们反思对反贫困的认识及社会排斥时,提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观点。在此基础上,21世纪,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先后提出包容性增长理念,倡导机会平等。“包容性增长”战略所期望实现的平等是多维度的,具体表现为获得机会平等、获得公共品及服务的平等以及社会安全网保障等(蔡容鑫,2009)。包容性增长理论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包括四个基本内容:参与性、共享性、公平性、公正性。包容性增长,包含如下要素: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企业及个人能力建设;重视社会稳定(陆岷峰等,2010)。随着海洋开发力度和广度不断加深,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经济发展未必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而包容性增长在本质上应该体现为发展过程、发展成果分享的公平。(一)完善受损渔民的权益救济保障机制建设,使渔民获得公平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强调公平,强调机会公平、公平的获得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发展与公平,公平合理的分享。建立“失海”渔民利益补偿机制及法律救助机制。探索建立海域征用补偿办法,建立类似农民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的海域征用补偿机制,最大限度保护渔民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益。针对渔民“失海”情况,推动出台养殖水域、滩涂占用补偿制度。根据《物权法》《渔业法》规定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尽快出台《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管理办法》。在条件成熟时制订“渔民海洋使用权利保障法”和“渔民渔业捕捞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除国家和政府对“失海”渔民给予必要经济利益补偿外,可与建立“谁开发、谁负责”的补偿办法相结合,使“失海”渔民在海洋开发中同样受益。实施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倾斜性救济机制。针对海洋渔业调整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倾斜救济政策,对渔船、渔业的双控(控制渔船数量、控制渔船马力)及双转(对部分渔民转产转业)进行救助,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及相关法规、制度,使之获得切实保障。调整国家对渔业柴油的补助方式,调整补贴范围,使补贴效果惠及每个渔民。建立海难事故救助基金制度。针对渔民作业区与航道相连或交叉,渔船频发碰撞事故而导致巨额损失且难以寻找肇事船的现实,需要建立海难事故救助基金,保障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基金来源可以由国家补助、地方政府筹集和渔民部分出资等复合方式筹集解决。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和体系。在渔民自愿的基础上,明确互保的地位,健全互保的险种设计,提高服务水平,完善管理体制。同时加大投入,建立渔业互保的财政补贴长效机制,建立渔业巨灾风险保障机制,促进渔业互保事业的稳定发展,保障渔民获得充分社会保障。考虑到农(渔)业政策性保险的特殊性,建议借鉴日本、韩国等模式,积极推动出台农(渔)业政策性保险专项法律。(二)确定与渔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渔民基本生活保障,使渔民共享海洋经济增长成果包容性增长,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增长也要可持续、协调,要关注社会领域。这种增长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使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发展成果,让社会的弱势群体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因此,包容性增长是一个经济增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实现共享式增长的过程。建立渔民基本生活保障金。此保障金包括基础性生活保障金和个人专户生活保障金两部分,基础性生活保障金主要从海域使用费及渔业柴油补贴总额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而个人专户生活保障金,则根据被保障渔民的年龄状况进行分层分档缴纳,并且合理确定个人缴费年限。60周岁以下渔民实行按年缴纳,缴费标准根据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分为多档,由参保人员自行选择缴费档次,多交将来多得。60周岁以上渔民实行一次性缴纳。同时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在基本生活保障金筹集中的出资比例。对渔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金实行县市财政统筹,条件成熟时可在沿海省内统筹,将渔民社会保障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市级社会统筹。建立多元渔民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沿海县市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各县(市、区)为主体,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消费水平,参照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将渔民的基本生活、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纳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范围内,对于居住在城市并有长期居住城市的愿望且已经在城市建立谋生社会网络的渔民,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养老保险相衔接,使渔区渔民共享海洋经济建设的成果与实惠,保障渔民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侵犯。实行渔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保资金管理模式。对政府外加贴补的资金用于社会统筹,对渔民按实缴金额(包括集体承担部分)用于建立参保渔民个人账户,并按照同期城乡居民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个人账户利息。同时,对个人账户转移、退出、继承都作明确规定。对于参保渔民先参加渔民社会养老保障,后参加本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个人账户按缴费年度的全省职工平均工资折算缴费年限后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男不满60周岁、女不满55周岁的渔民,参加外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出国定居的,经本人申请,还可一次性退还个人账户本息。参保渔民死亡后,个人账户中的本息余额可依法继承(卢昌彩,2006)。(三)开展有效的渔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渔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包容性增长理论中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因素,把人力资源的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注重发展有利于就业,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经济增长。在广大海洋渔区,由于渔民生产、生活的环境所限及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差序格局存在,导致广大渔村公共教育落后,在缺乏经费保障的背景下,就业渔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限制了渔民人力资本的提升,弱化渔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利于渔民个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渔村公共教育资源的培育和建设,有计划地组织渔民开展就业培训,使渔民掌握转产转业的技能,向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运输业等涉海行业再就业,提升渔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四)提高渔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使渔民获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包容性增长强调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渔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过程、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一是需要完善渔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中心渔村道路、码头、基础卫生设施、公共娱乐健身场所,让渔民在劳作之余,进出方便,环境卫生,休闲有场所,安居乐业。二是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教育资源的差距,要认真落实支教支医政策,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渔村倾斜供给。切实加大对现在渔村工作教师、医生的在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要建立教育、医疗人才留在海岛人口集聚区(小集镇)的长效机制。(五)帮助渔民进行市民化转型,实现渔民的社会融合包容性增长实际上包含一种广泛的“包容”社会公平正义,不排斥任何社会阶层的社会融合、社会包容。渔民是一种职业身份,是“大农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渔民的主体性需要看,大多数渔民和农民一样,要进行现代化转型,即为了渔业可持续发展,要减少渔民的数量,通过市民化最终使渔民转型。因此,需要实行城乡统一户籍制度,促进渔民合理流动,鼓励一部分渔民进城务工、经商,加速渔区城市化进程,使渔民变成市民,最终将渔民纳入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享有和市民一样的尊严、自由、权利。

作者:王建友单位:浙江海洋学院社会科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