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贸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2:26:12

玉米贸易

玉米贸易范文篇1

1997年至今,我国一直是玉米净出口国,但玉米出口与进口贸易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其中,玉米出口表现出显著的波动性。2003年玉米出口达历史最高值的1638.9万吨,而2004年仅出口231.8万吨,下降85.9%,2008年玉米出口仅为27万吨,比2007年下降94.4%,达到近年出口量的最低值。在进口则表现为数量小且相对稳定。1997—2008年平均进口量仅为4.5万吨。我国玉米出口与进口的不同走势,主要是源于我国玉米生产与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我国东北三省等北方地区为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大于消费;而玉米需求却大都集中在南方的沿海省份,玉米需求大于供给。这种供需的地域差异形成我国玉米“北粮南运”的流通格局。与此相对应,我国玉米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主产区,进口则主要分布在南方主销区。2003年吉林省出口玉米1047万吨,占当年全国玉米出口总量的63.9%,而广东省每年有超过1000万吨的玉米需求量,是我国玉米进口的最主要省份之一。

贸易政策也对我国玉米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玉米出口之所以呈现较强的波动性,主要受出口政策的影响。2001年和2002年,我国先后出台免征大宗谷物铁路建设基金及玉米出口增值税零税率等促进玉米出口的政策,直接促进了2002—2003年玉米出口的显著增长。2004年,贸易政策开始转向抑制出口,国家将玉米出口配额调减至300万吨,同时取消对玉米的出口补贴,导致当年玉米出口的急剧下降。受到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2007年末,我国又出台新的玉米贸易政策,先后取消玉米的出口退税和征收玉米产品出口税,并停发出口配额,使2008年玉米出口锐减。在进口方面,人世后我国对玉米实施国营贸易和关税配额管理的市场准入政策。从2004年起,国营贸易在进口配额中所占比重为60%,玉米进口配额为720万吨。截至目前,我国玉米进口量一直没有超过入世时承诺的配额量。尽管我国在玉米市场准入方面实施一些限制条件,但已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玉米进口市场,只要市场条件允许,即只要存在潜在的玉米需求,未来我国的玉米进口仍存在较大的空间。

我国玉米贸易的发展趋势是由国内玉米市场供给和需求的长期趋势决定的,如果长期内玉米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供给,我国将成为玉米净进口国,反之亦然。对我国玉米供给与需求的长期趋势及玉米贸易流向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已做出大量的分析和预测,①其基本结论是: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对肉、蛋、奶等食物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玉米饲料的需求呈刚性且将不断增加,同时玉米深加工规模的不断扩张将导致对玉米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玉米产量的增长可能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产量增长率将低于玉米需求增长率。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趋势决定我国玉米在长期内将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未来进口玉米将不可避免。

二、我国玉米贸易发展趋势对玉米贸易格局和出口政策的影响

玉米净进口的发展趋势将会使我国目前的玉米贸易格局和玉米出口政策发生变化。首先,我国“南进北出”的玉米流通格局即将形成。“南进北出”实际上是国内南北两个区域市场玉米生产的空间置换向国际的延伸,即由南方省份进口玉米满足当地需求,北方省份可适度出口玉米。届时我国东北地区种植的玉米可凭借地理区位及非转基因优势,出口至韩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②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展望报告,考虑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今后10年的玉米年出口量可能维持在40万吨左右。其次,进口玉米将导致玉米出口政策弱化。我国南方省份进口玉米,将使国内玉米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玉米价格将随世界玉米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化,国内玉米市场的供需平衡将更多的受世界市场的影响。通过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传导机制,南方销区玉米价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北方主产区玉米价格的变动,使主产区玉米价格与世界价格的联动性增强。这种价格的传导作用将使玉米主产区市场化程度提高,贸易政策对玉米出口的干预作用减弱,玉米出口的稳定性将会增强。

我国玉米出口政策的弱化是受进口影响的结果,但同时也需要政府在贸易政策上主动做出调整。从近年玉米出口政策效果的分析中看出,以国内市场平衡为导向的玉米出口政策存在高昂的运行成本。在国际粮食价格高企的背景下,我国于2007年末出台政策抑制玉米出口,使国内外玉米市场被隔断,国内玉米价格远低于国际价格。显然,限制出口政策并不利于主产区种植玉米的农民增加收入,而且还导致走私出口玉米现象的发生;不仅降低海关收入,而且增加社会管制成本。然而,与2007年末相比,当前玉米出口又面临截然不同的境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际玉米价格已跌去50%有余,很有可能呈现低于我国国内玉米价格的走势。如果没有玉米出口补贴等政策支持,我国玉米很难出口至国际市场。玉米主产区的农民目前面临增产但无法增收的困境,出售玉米获得的收入甚至无法抵消种植玉米的成本,农民利益受到损失。因此,政府需考虑当前玉米贸易政策的高成本,顺应玉米贸易趋势的变化,适时调整玉米出口的政策目标,面向国际玉米市场重新审视和制定我国的玉米出口政策。

三、玉米净进口趋势及贸易政策调整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影响

(一)玉米生产和农民增收受到严峻挑战

我国玉米近年来保持较高的出口量,但这并不能掩盖我国玉米生产缺乏比较优势的现实。随着玉米进口的增加,我国玉米主产区将面临国外玉米的强势竞争。如果政府及有关方面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很可能导致玉米价格下降,农民种植玉米收益降低。(二)东北地区的玉米加工业面临成本压力

对我国畜牧业及玉米加工业等玉米需求行业来说,玉米进口将使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降低,有助于降低玉米需求企业的采购成本,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但考虑到存在玉米运输成本等因素,东北地区的玉米需求企业并不能产生对进口玉米的直接需求,只能更多的面对省内的玉米市场采购,这样很可能在与沿海地区的同类玉米需求行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不仅如此,随着大型国际粮食企业开始进入我国玉米加工行业,我国玉米加工业同样要面对更加强势的国际粮商的竞争。

(三)玉米贸易政策调整为我国玉米长期稳定出口带来机遇

在目前的情况下,玉米出口的意义已不仅在于贸易顺差和外汇贡献,更主要的是降低用于粮食储备的财政支出,同时出口带来的玉米价格提高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进而促进玉米生产,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

四、我国玉米产业的应对策略

在我国玉米可能出现净进口的趋势下,我国的玉米贸易格局将从目前的“北粮南运”逐渐转变为“北出南进”,贸易政策对玉米出口的影响将会弱化,这些变化将为我国玉米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我国的玉米产业将会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一)平衡玉米需求结构

必须注重平衡玉米的需求结构,适度控制玉米深加工业的规模。在我国的玉米需求结构中,饲料和工业需求占绝大部分比重,近年来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工业需求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可能会产生过度投资的风险而造成资源浪费,而将来的玉米进口也不利于我国玉米加工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因此,我国应重视玉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国内消费与出口间做出合适的选择。如果国内市场需求不振,则应有适量稳定的出口。

(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形成市场化运行主体

国内大多数粮食企业长期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缺乏市场竞争力。尽管我国已采取相应措施,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改革,以使国有粮食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但从目前看,仍有许多国有粮食企业在中央或省级政府财政补贴下开展玉米存储等业务,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阻碍了我国玉米市场化的步伐,导致玉米流通效率低下,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因此,应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明确政府和企业各自的职责,将维护粮食安全的任务赋予国储及省储粮库,其余国有粮食企业在改革后走向市场,使其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玉米贸易范文篇2

关键词:玉米贸易;发展趋势;对策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玉米产量为1.655亿吨,同比增长8.67%。在玉米产量增长的同时,玉米需求量逐年提高,同时玉米需求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由粮食短缺时代的食物需求,转变为目前以饲料与工业需求为主。由于玉米在粮食生产与消费中的重要性,我国始终以保持玉米国内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为政策目标,玉米贸易一直作为平衡国内市场供需的手段,即在国内生产过剩时出口玉米,生产短缺时进口玉米。入世后,我国玉米市场越来越受到世界玉米供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目前我国玉米贸易政策略显被动。因此,认清我国玉米贸易发展趋势及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等问题值得关注。

一、我国玉米贸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997年至今,我国一直是玉米净出口国,但玉米出口与进口贸易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其中,玉米出口表现出显著的波动性。2003年玉米出口达历史最高值的1638.9万吨,而2004年仅出口231.8万吨,下降85.9%,2008年玉米出口仅为27万吨,比2007年下降94.4%,达到近年出口量的最低值。在进口则表现为数量小且相对稳定。1997—2008年平均进口量仅为4.5万吨。我国玉米出口与进口的不同走势,主要是源于我国玉米生产与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我国东北三省等北方地区为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大于消费;而玉米需求却大都集中在南方的沿海省份,玉米需求大于供给。这种供需的地域差异形成我国玉米“北粮南运”的流通格局。与此相对应,我国玉米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主产区,进口则主要分布在南方主销区。2003年吉林省出口玉米1047万吨,占当年全国玉米出口总量的63.9%,而广东省每年有超过1000万吨的玉米需求量,是我国玉米进口的最主要省份之一。

贸易政策也对我国玉米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玉米出口之所以呈现较强的波动性,主要受出口政策的影响。2001年和2002年,我国先后出台免征大宗谷物铁路建设基金及玉米出口增值税零税率等促进玉米出口的政策,直接促进了2002—2003年玉米出口的显著增长。2004年,贸易政策开始转向抑制出口,国家将玉米出口配额调减至300万吨,同时取消对玉米的出口补贴,导致当年玉米出口的急剧下降。受到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2007年末,我国又出台新的玉米贸易政策,先后取消玉米的出口退税和征收玉米产品出口税,并停发出口配额,使2008年玉米出口锐减。在进口方面,人世后我国对玉米实施国营贸易和关税配额管理的市场准入政策。从2004年起,国营贸易在进口配额中所占比重为60%,玉米进口配额为720万吨。截至目前,我国玉米进口量一直没有超过入世时承诺的配额量。尽管我国在玉米市场准入方面实施一些限制条件,但已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玉米进口市场,只要市场条件允许,即只要存在潜在的玉米需求,未来我国的玉米进口仍存在较大的空间。

我国玉米贸易的发展趋势是由国内玉米市场供给和需求的长期趋势决定的,如果长期内玉米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供给,我国将成为玉米净进口国,反之亦然。对我国玉米供给与需求的长期趋势及玉米贸易流向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已做出大量的分析和预测,①其基本结论是: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对肉、蛋、奶等食物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玉米饲料的需求呈刚性且将不断增加,同时玉米深加工规模的不断扩张将导致对玉米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玉米产量的增长可能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产量增长率将低于玉米需求增长率。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趋势决定我国玉米在长期内将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未来进口玉米将不可避免。

二、我国玉米贸易发展趋势对玉米贸易格局和出口政策的影响

玉米净进口的发展趋势将会使我国目前的玉米贸易格局和玉米出口政策发生变化。首先,我国“南进北出”的玉米流通格局即将形成。“南进北出”实际上是国内南北两个区域市场玉米生产的空间置换向国际的延伸,即由南方省份进口玉米满足当地需求,北方省份可适度出口玉米。届时我国东北地区种植的玉米可凭借地理区位及非转基因优势,出口至韩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②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展望报告,考虑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今后10年的玉米年出口量可能维持在40万吨左右。其次,进口玉米将导致玉米出口政策弱化。我国南方省份进口玉米,将使国内玉米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玉米价格将随世界玉米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化,国内玉米市场的供需平衡将更多的受世界市场的影响。通过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传导机制,南方销区玉米价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北方主产区玉米价格的变动,使主产区玉米价格与世界价格的联动性增强。这种价格的传导作用将使玉米主产区市场化程度提高,贸易政策对玉米出口的干预作用减弱,玉米出口的稳定性将会增强。

我国玉米出口政策的弱化是受进口影响的结果,但同时也需要政府在贸易政策上主动做出调整。从近年玉米出口政策效果的分析中看出,以国内市场平衡为导向的玉米出口政策存在高昂的运行成本。在国际粮食价格高企的背景下,我国于2007年末出台政策抑制玉米出口,使国内外玉米市场被隔断,国内玉米价格远低于国际价格。显然,限制出口政策并不利于主产区种植玉米的农民增加收入,而且还导致走私出口玉米现象的发生;不仅降低海关收入,而且增加社会管制成本。然而,与2007年末相比,当前玉米出口又面临截然不同的境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际玉米价格已跌去50%有余,很有可能呈现低于我国国内玉米价格的走势。如果没有玉米出口补贴等政策支持,我国玉米很难出口至国际市场。玉米主产区的农民目前面临增产但无法增收的困境,出售玉米获得的收入甚至无法抵消种植玉米的成本,农民利益受到损失。因此,政府需考虑当前玉米贸易政策的高成本,顺应玉米贸易趋势的变化,适时调整玉米出口的政策目标,面向国际玉米市场重新审视和制定我国的玉米出口政策。

三、玉米净进口趋势及贸易政策调整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影响

(一)玉米生产和农民增收受到严峻挑战

我国玉米近年来保持较高的出口量,但这并不能掩盖我国玉米生产缺乏比较优势的现实。随着玉米进口的增加,我国玉米主产区将面临国外玉米的强势竞争。如果政府及有关方面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很可能导致玉米价格下降,农民种植玉米收益降低。(二)东北地区的玉米加工业面临成本压力

对我国畜牧业及玉米加工业等玉米需求行业来说,玉米进口将使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降低,有助于降低玉米需求企业的采购成本,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但考虑到存在玉米运输成本等因素,东北地区的玉米需求企业并不能产生对进口玉米的直接需求,只能更多的面对省内的玉米市场采购,这样很可能在与沿海地区的同类玉米需求行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不仅如此,随着大型国际粮食企业开始进入我国玉米加工行业,我国玉米加工业同样要面对更加强势的国际粮商的竞争。

(三)玉米贸易政策调整为我国玉米长期稳定出口带来机遇

在目前的情况下,玉米出口的意义已不仅在于贸易顺差和外汇贡献,更主要的是降低用于粮食储备的财政支出,同时出口带来的玉米价格提高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进而促进玉米生产,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

四、我国玉米产业的应对策略

在我国玉米可能出现净进口的趋势下,我国的玉米贸易格局将从目前的“北粮南运”逐渐转变为“北出南进”,贸易政策对玉米出口的影响将会弱化,这些变化将为我国玉米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我国的玉米产业将会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一)平衡玉米需求结构

必须注重平衡玉米的需求结构,适度控制玉米深加工业的规模。在我国的玉米需求结构中,饲料和工业需求占绝大部分比重,近年来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工业需求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可能会产生过度投资的风险而造成资源浪费,而将来的玉米进口也不利于我国玉米加工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因此,我国应重视玉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国内消费与出口间做出合适的选择。如果国内市场需求不振,则应有适量稳定的出口。

(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形成市场化运行主体

国内大多数粮食企业长期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缺乏市场竞争力。尽管我国已采取相应措施,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改革,以使国有粮食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但从目前看,仍有许多国有粮食企业在中央或省级政府财政补贴下开展玉米存储等业务,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阻碍了我国玉米市场化的步伐,导致玉米流通效率低下,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因此,应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明确政府和企业各自的职责,将维护粮食安全的任务赋予国储及省储粮库,其余国有粮食企业在改革后走向市场,使其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玉米贸易范文篇3

[关键词]中国玉米;玉米价格;贸易逆差

一、引言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黄淮、华北、东北等地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玉米种植规模居世界第二位,然而,从2010开始,中国玉米进口量迅速增加,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因此,本文将玉米界定为HS1005,利用2008-2018年数据,通过对中国玉米贸易现状的分析,从供需、玉米价格两个方面探究中国玉米进口迅速增加的原因,从而对中国玉米进出口提出相关建议。

二、中国玉米贸易现状及格局转变

(一)中国玉米贸易规模。2008-2018年间,中国玉米的贸易现状从数量上来看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5万吨上升2018年的352万吨,上升了70倍左右。其中,2010年,中国玉米进口量迅速增加,上升至2019年的18倍,其进口量达到157.3万吨,进口金额3.67亿美元;与此同时,2010年的出口量与2009年的出口量相比,有轻微下降,贸易差额达到144万吨。2012年由于玉米需求量上升再加上价格因素的影响,中国对玉米的进口量再度大幅上升,进口量达到521万吨,是2011年的2.98倍,此时的贸易差额达到496万吨。从金额上看,出口金额不断下降,由2008年的0.73亿美元下降到2018年的0.05亿元,期间2010年进口金额首次突破3亿元,虽然在2012年出口金额也达到1亿美元,但与进口金额16亿美元相比,差距达到16倍。而进口金额不断上升,最高的两年为2012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了16亿美元和11亿美元,远远高于出口金额。中国玉米的贸易格局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对玉米进口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二)中国玉米主要进口来源国分布。根据表2中2008-2018年十年的数据显示,美国、乌克兰、老挝、缅甸、阿根廷、巴西等国家为中国玉米进口的主要国家。具体而言,2008年主要进口国为美国、老挝、缅甸、阿根廷;2009年主要进口国为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印度等临近国家,从占比上来看这几个国家的玉米进口额占比达到60%;2010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金额占比高达94%,2013年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达到8.47亿美元;2014后由于中国的转基因玉米禁运事件,中国贸易方向转向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到了2015年,乌克兰由于价格优势超过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进口国家,2015年从乌克兰进口金额达到8.76亿美元,是从美国进口金额的7.25倍,2017年在中国进口的300万吨左右的玉米中,大约有65%来自乌克兰。(三)中国玉米主要出口国家分布。中国玉米的出口国家主要为韩国、日本、朝鲜、巴基斯坦等国家,大多集中于亚洲地区。在2011年前,中国与朝鲜、日本等几个进口玉米大国一直维持着玉米出口贸易往来。2011年后则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和巴基斯坦等国。韩国是玉米进口大国,其主要的进口来源为美国和中国。在2000年之前,韩国从美国和中国进口的玉米量高达70%,随着中国贸易范围的扩大,出口韩国的份额逐渐下降。日本与韩国状况大体类似。而朝鲜、巴基斯坦等国由于一直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玉米进口贸易较为稳定。但总体而言,中国出口玉米规模有所下降。

三、中国玉米贸易格局转变原因分析

(一)中国玉米供给和需求状况。1.中国玉米供给状况分析。从生产条件上来看,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美国玉米种植带主要位于伊利诺伊州、内布拉斯加州、爱荷华州等地,这些地方的共同特点在于自然条件优越,雨水充足土壤肥沃,适宜玉米的生长。同时,美国高度发达的生产技术也是造成中美玉米产量差距较大的原因之一。从美国玉米的总产量来看,2008-2017年一直远高于中国玉米的总产量,有些年份甚至高达我国产量的两倍,其收获面积也一直保持在三千万公顷以上。而乌克兰的自然条件也十分适合玉米的种植,例如黑土地分布广,同时地处在平均海拔为175米的东欧大平原,农业用地占到了全部面积的69%左右。中国玉米生产主要位于“玉米带”上,即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东部地区西湖西部山地丘陵,但中国玉米生产具有弱质性,会严重依赖自然环境。除此之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玉米品种单一导致对自然灾害,如洪涝、霜冻等抵抗能力不强。而产量的多少是决定中国玉米进出口的重要因素,产量无法满足内需时,势必会增加玉米的进口。从2008年-2017年中国玉米总产量成波动上升趋势,单产的变化趋势与总量基本一致,从2008年5.5561吨/公顷上升到6.1042吨/公顷,上涨幅度不大;与中国相比,乌克兰总产量整体较低,但单产与中国相差不大;在中美乌三国当中,美国的总产量和单产都是最多的,总量基本可以维持在25000万吨以上,最高达到41226万吨,是中国同期总产量的1.6倍左右。2.中国玉米需求状况分析。玉米作为中国三大主要粮食品种之一,主要用于食用、饲料、工业加工以及种子等。例如,2012年,食用消费占总消费的5%,种用消费占比为0.6%,工业消费占比为28.5%,饲用消费占比达到67.2%;到了2018年,饲用消费占比达到63.41%,食用消费仅占8.19%,而工业消费达到了27.26%。从食用消费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观念的转变,人民的饮食结构逐渐细粮化,个人对玉米的食用需求下降,但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大以及总人口的增长,食用玉米仍是玉米需求的一大部分。从饲用消费上看,随着现代消费结构的转变,人们对于肉蛋奶的需求扩大,中国玉米消费以口粮为主转变为以饲料为主,玉米消费中80%用于饲料消费并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在工业加工消费占比一直保持在23%-26%,2008年以前,玉米主要用于生产工业乙醇,2008年以后受国家停止新的乙醇酒精加工企业建立的影响,玉米工业用途增长势头有所缓解。从总量上来看,产量与消费量的缺口不断扩大。中国玉米总产量与消费量的差额从2008年的12.914万吨扩大到-16.67万吨,自2008年以来,中国玉米总产量以年均4.22%的速度增加,而国内总消费量以5.55%的幅度增加,中国玉米产量与消费量的差额将不断扩大,中国玉米产量无法满足玉米的消费量,这势必将增加中国玉米的进口量。(二)玉米价格。土地、人工以及生产上的费用是中国玉米生产的主要成本,其中生产上的费用占比最高。土地成本包括租金、自营地折租,人工成本包括家庭用工价格和雇用工人的费用;生产费用是指物质资料与服务费用。从2007年-2016年,总成本不断上升,2017年达到1065元/亩,是2007年的2.37倍。其中生产上的费用仍然是总成本的主要部分,占比达到80%左右,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占比第二大的为人工成本,由2007年的159.78元/亩上升至2016年的458元/亩;土地成本也由91元/亩上升至237元/亩。与美国相比,以2011年为例,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主要集中在种子化肥费、家庭用工费和土地费用上,这些费用占总成本的80%。美国主要集中在燃料动力费、技术服务费、修理维护费、固定资产折旧上,占总成本的82%。与美国相比,中国生产技术水平低,主要是由于生产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机械化水平低,这也是造成中国较其他玉米生产大国产量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生产成本高会影响玉米价格,进一步影响中国玉米贸易。

四、对策建议

生产因素、需求因素以及政策因素均会对中国玉米贸易产生影响。在生产方面,自然条件的好坏,机械化程度与能否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的高低都会对中国玉米的进口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在需求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居民消费结构以及饲用、工业加工消费上的玉米使用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政策方面,国家政策是否对玉米销售进行兜底,玉米价格能否市场化也是影响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玉米替代品的生产、汇率水平等其他因素也会对玉米的进口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因地制宜,提高玉米产量。美国与乌克兰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拥有较为优质的玉米生产环境,中国东北部地区也同样拥有类似的生产条件。因此,政府应因地制宜,加大对于东北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的农业科技投入,降低玉米生产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提高玉米单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田结构的改造等,减少农作物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推广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生产。此外,中国目前生产玉米的品种比较单一,因此要深入了解玉米市场的需求,加强玉米科技的创新,研发玉米新品种,同时也要加强国际交流,及时引进新品种,不断提高中国玉米的品质。(二)扶持玉米产业发展,延伸玉米产业链。通过鼓励和支持玉米深加工企业发展以及延伸玉米生产产业链,推动玉米产业转型升级:对于玉米生产者而言,为促进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完善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为了缓解现有玉米的库存压力,政府也要支持饲料加工企业收购玉米、扶持畜牧业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引导大型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尽量在玉米生产大省建立厂房,减少玉米加工企业在运输和储存中产生的成本,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盈利水平。而面对玉米在低端产品滞留,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玉米深加工企业应延伸并拓宽玉米产业链,向多品种的方向发展,推进玉米加工产品的转型升级。(三)优化贸易格局,促进玉米出口。中国玉米的进口国家主要为美国、乌克兰、巴西、阿根廷等国;出口主要依赖朝鲜、日本、韩国、越南等邻近的亚洲国家。与世界玉米出口大国相比,中国玉米国际贸易竞争力较弱:国际市场占有率小,出口竞争力弱,国际竞争优势较小。在数量上看,中国玉米贸易属于玉米净进口国;从区位上看,中国主要玉米进口省份集中于东南部交通便利的省份,如广东、上海等;主要玉米出口省份集中于中国东北部。因此可以通过利用近距离,低成本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对亚洲邻近国家如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玉米出口量。

[参考文献]

[1]陈晓庆.玉米收储制度对粮食贸易的影响———基于贸易竞争力的分析[J].市场周刊,2019(5):140-141.

[2]恩和,苏日古嘎.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7(12):124-126.

[3]卢德成.中美玉米种植成本比较与分析[J].农业展望,2018,14(3):37-42.

[4]赵红雷.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玉米贸易范文篇4

关键词:玉米消费量;国际贸易逆差;玉米产量

一、引言

我国玉米国际贸易在2009年出现贸易逆差现象,本文对于玉米供求和国际贸易的状况进行了解析,出现国际贸易逆差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玉米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差、玉米深加工的需求大幅度增长等原因导致的。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对我国的玉米出口贸易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玉米国际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解析。

二、我国玉米产销及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1.2005-2011年我国玉米产销及国际贸易现状。在短期间内,基于国内对农业的相应政策,使得种植也收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国内的玉米种植面积也在逐渐加大,随之玉米的产量不断呈增长状态。从2005年到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方面,由25445千公顷到增长到千32160公顷;玉米的产量方面,由13028万吨增长到17000万吨;在消费量方面,由12510万吨增长到17225万吨;在进口量方面,由没有进口量发展到500万吨;在出口量方面由231.8万吨降低到5万吨。从全球的玉米消费量来看,全国各地的玉米作为人们的粮食的数量在逐步减少。随着你人类对生活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人类的事物资源发生极大的变化。随着畜牧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粮食加工行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壮大,粮食加工的能力增强,致使国内对玉米的市场需求变得紧张。受玉米生产成本的影响,我国加大了对玉米的收购量。2005-2009年我国玉米的消费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低于国内的玉米产量,使得我国的玉米供销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是从2010年以后,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2.我国玉米国际贸易现状。我国的玉米出口国际市场的特点是集中性,主要针对于东南亚的国家为主,比如朝鲜、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与2006年相比,我国对东南亚的玉米出口量迅速增长,对朝鲜、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出口量也有所增长,基于这些国家是我国的临近国,所以,在运输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使得运输的成本减少,从而使得玉米的销售价格也较为便宜。从上文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从2009年以后,我国我国开始从出口国转向进口国,2010年国内的玉米出口量与之前每年的变化幅度较小,进口量是出口量的6倍之多,到目前为止进口量与出口量的比值一致在正增长的状态,造成了严重的的贸易逆差局面。

三、出现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对我国的影响

出现玉米国际贸易逆差不利于我国的玉米种植业的发展。玉米进口量的增加导致了我国大量资金外流,同时使国内的玉米供应量增加,使国内的玉米市场被进口的玉米占据,这样不利于我国的玉米种植业的发展。使玉米产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同时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冲击了国内的物价,严重影响了物价的稳定。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还与国内民生问题有重要的关系,玉米价格的涨跌影响着农民的生计问题,从而对我国的物价的稳定造成冲击。因此,满足国内市场对玉米的需求同时,必须要以国产玉米为主,进口玉米为辅的原则,企业在保证本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要为促进国内玉米产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出现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原因

1.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弱。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差是我国玉米产业存在逆差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方面。随着美国转基因的玉米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了国内对转基因玉米的大量选购。而我国的玉米生产方式主要是一农民的分散性经营为主,没有大规模的进行种植,机械化种植使用较少,主要依靠化肥等农产品增加玉米的产量,这就导致了玉米在生产过程中投入资金较大,相对美国的转基因玉米的销售价格相对高出很多。

2.我国对玉米消费量不断增长。玉米是我国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玉米作为我国养殖业的重要饲料生产原料,对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大力发展,玉米加工的企业数量在逐年增长,其产业的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玉米加工行业快速的发展。在未来的粮食结构中,我国的养殖业对玉米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我国玉米出口量在逐年减低的局面。

3.我国的农产品关税不完善。我国根据《农业协议》做出农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在2008年已经降到了15.1%,国际进口关说平均水平的25%,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外农业产品进入我国的税收标准,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玉米现今的出口每亩给予人民币440元/d吨的补助,如若取消了在出口方面的补助,将导致我国玉米产业更不利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五、降低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对策

1.增强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我国玉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降低我国玉米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玉米的销售价格。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玉米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国内的玉米生产成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生产成本在逐年的增长,每亩玉米生产的总成本在2008年至2009年增长了3.18%,人工成本也在逐年增加,2009年比2008年上涨8.83%。同时土地的成本也在影响着玉米的生产成本。对土地有效的进行规划和经营可以降低土地和人工成本,对土地进行有效的流转,提高生产力,增强有效的劳动效率,降低单位面积内土地和人工的支出费用。

2.发挥我国玉米的非转基因优势。前文讲到,美国的玉米之所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由于转基因的种种优势产生的。随着国际上对转基因玉米的质疑,其主要原因是对食用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而我国的非转基因玉米虽然再生产成本上较高,但是有益于人类的健康,我国非转基因玉米的这一优势应进行大力的宣传,发挥我国玉米非转基因的优势,以此来降低玉米国际的逆差。

3.做好补贴政策。我国是WTO国际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在遵守国际世贸组织的制度下,将我国的补贴政策运用好,充分利用绿箱的政策,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国内的乡村道路进行维修,使我国的乡村道路畅通并加大对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力度。同时要改变补贴的模式,充分利用黄箱政策来进行直接的资金补助。现今,我国对农民的补贴制度在逐渐完善,只有做好补贴政策,才能很好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降低玉米国际贸易逆差。

六、结语

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玉米产销及国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玉米产业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造成了较大的贸易逆差的不良现状,其次,从三个方面对出现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从三个方面对降低玉米国际贸易逆差对策进行了解析。本文通过以上的阐述,旨在降低我国玉米国际贸易逆差,为玉米产业的稳定发展献力。

作者:吴世玉 单位:皖西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美娟,刘睿.论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经济,2012,03(34):38-42.

[2]孙宏艳.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理论导刊,2014,03(33)11:80-84.

[3]田聪颖,肖海峰.基于CMS模型的我国玉米贸易逆差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08(35):45-49.

[4]杨玲.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探讨[J].特区经济,2014,02:205-207.

玉米贸易范文篇5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小幅上涨,主要原因一是随着第四批国家临时收储玉米计划公布,东北产区购销市场更趋活跃,各地玉米价格均呈上行之势。且随着国家托市玉米的陆续收购,中间贸易商入市积极。二是由于价格上涨,农民惜售心理普遍增强,玉米上市量较少。

后期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

一是后市国家的临时收储玉米竞价销售将成为影响全国玉米市场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国家从20*年底至20*年10月,共在南方销区市场和东北产区市场进行了四十二批储备玉米的拍卖活动,临时收储玉米的拍卖对全国玉米购销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对稳定全国玉米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国家临时存储粮食,将由国家有关部门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择机在粮食批发市场公开竞价销售。因而,今年的国家临时收储玉米拍卖同样将成为影响后期全国玉米市场的重要因素。截至2月10日,我国玉米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年新玉米3995.7万吨,国有占收购总量的62%。由于第三、第四批次的收储政策均要求收购活动在今年4月份完成,这样算来,到4月份,国家就基本掌握了4000万吨的玉米,占东北玉米总产量的近70%,相当于收走了东北市场全部的贸易粮源。从目前的行情来看,今年国储将成为市场上最大的贸易商,后期顺价销售原则也决定了国家对玉米市场的绝对话语权。国家托市收购价格平均为0.75元/斤,也就是说今年国储竞价销售价格底部不会低于0.75元/斤。假设在今年7月、8月玉米青黄不接的时候国储开始拍卖,算上烘干、运输等费用,玉米拍卖的底价应高于0.75元/斤。

二是国家虽然没有在华北黄淮地区实施临时玉米收储,但由于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体系已基本建立,华北黄淮地区的玉米市场不可避免将受到东北地区收购市场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在时间上有所滞后。而随着国家收储力度的再次加大,政策累积效应开始在华北黄淮产区发挥作用成为必然。分析认为,国家玉米收储计划的加大将助推全国的玉米市场走出疲弱之势,而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市场的“价格洼地”有望被快速填平。

三是目前饲料行业和深加工行业加工利润较薄,小厂无利润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在养殖产品进入淡季以及深加工短期难有大规模出口机会的情况下,后期加工利润将限制玉米涨幅。四是国内与国际玉米价差拉大,进口可能增加。截至2月23日,按CBOT5月玉米合约收盘价格计算,4月份船期美国玉米到中国北方港口完税价格为1654元/吨,较大连港平舱价格高出约104-124元/吨,该价格较广东港成交价格高50-60元/吨左右。近期由于第二轮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玉米价格有所下跌。虽然按照目前理论价差美国玉米无明显进口机会,但并不能排除印度、南美廉价玉米进口可能,这也将成为未来限制国内玉米价格大涨的因素。

玉米贸易范文篇6

1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1.1大豆。作为美国对外出口的农产品命脉,大豆在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中一直保持在15%左右,是美国对外出口最主要的农产品之一。2016年,美国大豆对外出口总额一度占到了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7%。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大豆出口接收国,在其大豆出口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置否的。从2013年开始,中国基本上承接了美国60%左右的大豆出口,单从大豆这一种农产品的交易中,就能够控制美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9%。2018年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美国的大豆、汽车等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的大豆出口受到了严重限制,出口量与出口额迅速下降。2018年,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仅为824万吨,同比下降了74%。据USDA数据统计,2019年1—9月,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量已达到1344万吨,较2018年有所回升。然而,中国的大豆进口合作国除美国之外,还有巴西、阿根廷等国。在对美输华大豆进行制裁后,2018年4月3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联合了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大豆补贴,并鼓励农民提高大豆的种植面积。这些因素都将进一步降低中国对美国的大豆进口依赖。从出口额上看,2018年的大豆出口迅速跌到谷底,同比下降了74.5%。2019年1—5月,中国自美国的大豆进口额降幅达到了66.8%,2019年的情况仍旧不容乐观。于美国而言,作为一个大豆产量严重过剩、一半左右的大豆用于出口的国家,对中国大豆出口的迅速下滑会对自身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巨大的出口缺口意味着美国国内庞大的大豆冗余,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也必然威胁其国内众多农场的生存。如果中国继续限制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增加别国进口,并提高国内大豆种植,美国农业州人民的生活水平将持续下降。1.2玉米。美国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度发达的农产品大国,玉米作为其中部平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在其农业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对外出口的农产品中也有较高的比重,常年保持在6%~8%的水平范围。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玉米出口呈现高低交错的局面。2018年,对中国的玉米出口量与出口额降幅均超过了60%。USDA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截至9月的对华玉米出口量为25.29万吨,预计2020年出口总量与2018年相当。即使中国在美国的玉米出口中排名靠后,无法排进前十名,但对于美国而言,玉米对中国出口的下滑仍将带来一定的损失。由于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产量位居世界第二,玉米进口依存度不高,且自2015年以来,国内玉米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未来对美国玉米的进口量将很难有大幅度的上升。同时,巴西、阿根廷等国家都有提高对中国玉米出口的明显意愿。受上述因素与限制美国进口的影响,中国对美国玉米需求的减少趋势会更加明显。1.3小麦。美国大平原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高,小麦产量巨大,是美国对外出口的重要农产品。在对外出口中,小麦所占比重常年维持在4%左右。由于美麦品质较好、价格合适,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然而,美麦对中国的进口量并不多,这与中国小麦进口来源多元有较大的关系。中国作为小麦的产量大国,对于小麦进口的依赖性已经越来越小。同时,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美国在小麦进口中的排位处于前六名中的最后一名。其中,自法国的进口量激增,由2018年同期的553.5吨增至13.1万吨,而自美国进口同比减少85.9%。对美国而言,尽管小麦在对外出口中的位置远不及大豆等重要,中国也不是自身小麦的主要出口对象,但2018年以后小麦对中国出口的骤降仍是自己的巨大损失。

2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历程

2.11978—2000年:贸易壁垒高筑。1999年,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突遭美军轰炸,造成数人受伤。进出口商受到双边政治冲突的威胁,其贸易行为受到巨大影响,而农产品的贸易量受到强烈影响。此时中国还未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设置了很多关税壁垒和农产品贸易保护壁垒,南斯拉夫事件更是火上浇油,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基本持平。2.22001—2007年:关税下降,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按照组织规则,逐步降低关税并规范非关税措施,扩大市场准入,为农产品进口提供了优良的市场环境。美国的家庭大农场模式下,其生产管理经验日趋成熟,拥有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化、集约化等特征,因而生产出大批量、专业化的农产品,大量出口。2005年,中国进一步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总水平至15.35%,成为世界上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的数量也达到承诺的最高点。2003—2007年,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量持续上升,农产品贸易顺差开始增长。2.32008—2012年:国际市场波动,保护主义抬头。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加剧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波动。2009年世界农产品价格经历了由持续下跌到不断回升的波动过程,包括谷物、肉类、油在内的主要农产品价格自2009年8月后持续上涨。2008年农业法案对大麦、大豆、棉花等美国优势农产品的补贴力度加大。20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以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等目标。2009年美国农业直接补贴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3%,我国农业直接补贴占第一产业增加值已经上升到3.59%,两国在农业补贴方面水平相当。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村,落实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产品进口与国际市场形成了大致两种关系:一种是以大豆为代表的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农产品;另一种使以小麦和玉米为代表对国际市场是调剂型的农产品。在出口信贷保障计划下,商品信贷公司向美国农产品的出口方提供期限为三年的信贷资金。2011年出口信贷保障资金达41亿美元,主要用于出口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2012年美国农产品进口平均关税为8.5%,低于WTO的其他成员国。截至2012年,美国整体的农业支持政策仍然以“直接干预”“高补贴”为基本思路。2.42013—2018年:贸易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家减少了出口量,而中国农产品进口选择也不断调整,渐趋多元化。2014年,美国出台农业法案,继续保持高强度的农业发展财政支持力度。其中,价格损失保障计划大幅提高了包含大豆、小麦、玉米在内的15种产品的参考价格,与2010—2012年相比提高了近一半。201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实施了对农民的临时性援助补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农产品价格可能有所下降。2.52018年以来:贸易摩擦加剧。2018年3月,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2018年7月6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宣布对第一批清单上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2019年8月13日,USTR公布新调整,3000亿加征清单分为两部分执行,一部分于2019年9月1日加征10%关税,另一部分于2019年12月15日加征10%关税。2019年8月24日,USTR宣布9月1日及12月15日即将生效的3000亿美元关税将从原来的10%上调至15%(原500亿和2000亿关税同样提高5%,即从原来加征的25%上调至30%)。在最新公布的美国对华3000亿美元关税加征商品清单中,包括利马豆、棉花种子、玉米油等在内的300余项农产品,统一征收了15%的关税,而这些商品的最惠国进口税率在3%~8%波动,最高不超过10%。美国每年对华出口大豆3000多万吨,贸易额约占特朗普抛出600亿加征关税的23%。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2018年美国265个选区对华出口下降,其中157个下滑速度呈两位数,出口大豆和其他农作物的中西部及平原地区受贸易争端的打击最为严重,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正使美国加速失去市场份额。7月19日以来,一些中国进口企业与美企就采购美国农产品达成新的交易,中国有关企业还将继续询价,增加购买美国农产品。据路透社9月13日报道,USDA当天证实,中国私人进口商新采购了一批美国大豆,重量为20.4万吨。9月16日,USDA再次证实民间出口商又向中国出售25.6万吨大豆。

3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美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及出口

2017年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208.89亿美元,2018年锐减至98.63亿美元,相比2017年减少52.78%。由于中国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提高农产品加征关税,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农产品贸易成本提高,进口额大幅下降,对美国农业生产、农民收入等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3.1对生产的影响。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2018年美国农作物生产总值提高1.08%,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农产品产出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存在时滞,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预计2019年美国农作物生产总值1936.8亿美元,同比2018年下降1.67%。据USDA数据所示,油料作物产值预计下降14.05%。以大豆为例,2018年7月6日起,中国被迫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黄大豆(税号:12019010)、黑大豆(税号:12019020)加征25%的关税,反制措施使美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截至2018年6月28日,中国取消了61.5万吨美国大豆订单,大幅增加对巴西等国的进口以实现供给替代,美国第四季度对中国大豆出口量仅40.77万吨,相比2017年减少97.67%。从贸易额上看,2018年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贸易额仅31.19亿美元,相比2017年降低74.49%。美国大豆大量滞销导致豆农推迟新设备采购,预计2019年豆农将减少大豆种植。3.2对收入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使美国加速失去中国市场份额,导致全美农产品总收入下降,严重损害了美国普通农民的利益。根据2019年8月美国农业局的《农业部门收入预测》,2018年全美农场净收入为840.17亿美元,预计2019年净收入达880.21亿美元,同比增长4.8%,通货膨胀调整净收入仅增加25亿美元,同比增长2.9%,低于200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2019年农场收入的资产收益率仅为1.3%,远低于十年平均值2%。为稳定农民收入,2019年5月美国农业部宣布计划发放16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预计2018—2019年政府对农业直接补贴将增加58亿美元。美国农业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美农场负债额达4020亿美元,相比2017年提高2.29%,预计2019年负债额将达4157亿美元。美国农民申请破产率呈上升趋势,2018年明尼苏达州的破产申请数达45起,堪萨斯州的破产申请数量达39起。2019年1月以来,经过中美多次经贸磋商,中国加大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以表示谈判诚意,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迅速增加至483.33万吨。然而假如美国违背中美经贸磋商达成的共识,再次升级贸易摩擦,中国极有可能采取反制措施调整加征关税,并减少对大豆等农产品的采购,届时将对美国农业产生更多负面影响。

4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立足于眼下时政热点,在分析了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的背景下,就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与出口的影响展开了探讨。并为之后中国如何更好地面对贸易争端,维护自身权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纵观全文各部分,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中国作为美国大豆的主要出口国,中美贸易争端严重影响了中美之间大豆贸易的贸易额,除此之外,小麦、玉米也不同程度受影响,因此,中美贸易争端会给中美农产品贸易状况带来负面影响,极大可能缩小美国在中美农产品贸易上的顺差。其次,中美贸易争端不仅挫伤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更波及美国农民的直接利益,美国希望借此贸易争端来拖慢中国快速崛起的进程,虽然短期内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生产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很可能得不偿失。中国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时,应当抓住在中国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优势,作为中美贸易谈判的重要筹码,在谈判中争取到更好的有利地位。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在WTO框架下积极与美国进行磋商谈判,尽可能减少贸易争端带来的负效应,尽可能维护自身权益,必要时以打促和。当下中美贸易争端,体现了传统大国美国与新兴强国中国之间的利益冲突,美国为遏制中国获得更多利益,因而对中国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阻碍,贸易争端则是其中之一。而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将会直接对世界经贸发展产生巨大的负效应。因此,中国应在WTO框架下积极与美国寻求谈判磋商,促进两国农业交流,进而最大程度上解决贸易摩擦,减少其对世界经济带来的负效应。但是,中国同样要坚持自身的谈判底线,必要时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有效地反制,维护自身利益。在2018年,中国多次通过WTO与美国寻求磋商,但效果甚微,中国不得已采取反制措施,先后对美国近千亿的商品加征不同程度的关税予以反制。特朗普挑起贸易摩擦背后的原因除了扭转中美贸易逆差、抑制中国崛起之外,更希望通过贸易争端促使资金回流美国,提振美国经济,为自己中期大选服务,而特朗普当选最大的优势和选票来源是美国的农民及工人,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对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及飞机、汽车等工业制品加征关税来实现反制。同时,中国还可以通过对能源、矿产、林业以及旅游、教育等加征关税,以缓解中国的贸易逆差。二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优化农产品进口国别结构,减少对某一国家农产品进口的过度依赖。以大豆为例,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前三的国家分别为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而到了2018年则为巴西、美国、加拿大,其中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进口额从122.25亿美元骤减至31.20亿美元,骤减的进口额部分转从巴西和加拿大进口。因此导致2018年中国大豆进口前三国家发生细微改变。其次,2018年6月2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孟加拉国、印度、老挝等国的黄大豆、黑大豆、青大豆及其他大豆关税税率从3%降至零关税,进一步优化大豆的进口国别结构,摆脱对美国大豆进口的依赖。三是深化农业改革开放,优化我国农业结构,规范农产品生产标准。中国应清楚地认识到,农业结构性问题仍有待解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过度依赖进口使得中国未来在面对不可控风险时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因此,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结合当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改革,改变当下农产品过度偏向经济作物的现状。同时,近年来中国的农产品在“走出去”时面临了很多技术层面及质量层面的严苛要求,这也提示中国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农业对外开放,让更多高质量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形成良性市场竞争,带动国内农产品生产厂商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农产品生产规范。同时,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农业生产科技创新,以提高中国农产品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四是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更为公正、平等、互利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改善国际贸易环境。本次贸易争端,使得世界原有的贸易秩序遭到冲击,原有秩序下的世界贸易受到极大影响。然而,现在也是重建世界贸易新秩序的良好时机,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与美国展开谈判,积极推动地区合作及贸易自由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制定,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促进形成更为平等、互利的国际贸易新秩序。

参考文献

[1]宋海英,胡冰川.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农产品贸易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2]郑适,李睿,王志刚.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业上的影响:机遇与挑战[J].教学与研究,2019(06).

[3]杜娟.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与及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3).

[4]韩一军,纪承名.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AO农业展望,2018(10).

[5]李瑶函.浅谈2018中美贸易战对农产品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8(09).

[6]周祥,朱静,张磊.浅谈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经济师,2019(09).

[7]李开鹏.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大豆价格波动的影响及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8(11).

玉米贸易范文篇7

论文摘要:从美国近几年制定的一系列国内法案的内容开始,通过分析论证其立法目的,讨论其对当今国际贸易以及多哈回合的影响,然后从.WTO的层面上来阐述其自身应采取的措施,最后得出结论: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利用国内立法以及WTO的规则来保持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同时来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美国国内三部法案简介

(一)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

2005年8月份,美国通过了一部有关能源的法案。表面上看似乎这只是一部鼓励各种各样的能源公司进行生产而给予补助金和优惠政策的法案,但实际上它还有更隐含的一层目的,要鼓励提高能效和扩大再生能源计划以及鼓励生产乙醇等汽油添加物。

(二)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

在美国的《能源政策法案》成立并实行了两年之后,美国又通过了一部有关汽车的能耗标准和其国内可再生燃料的生产标准的法案,美国第一次以立法的方式来确定这些标准,它被命名为《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简称为《新能源法案》。《新能源法案》从表面上来看是针对汽车行业及石油开采与加工行业的,规定了高效利用汽油、节能减排以及开发新能源等目标.但实际上这部法案的影响范围远远不止于此。

与旧的能源法案相比,《新能源法案》详细规定了生物燃料乙醇的年使用量,这意味着美国的汽车要更多地使用含有乙醇的混合型汽油。这种能源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玉米淀粉,所以此法案不仅调整了车辆的能耗标准,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世界的玉米市场。

(三)2008年食物储备与能源法案

2008年6月份,《新能源法案》生效半年后,《食物储备与能源法案》出台了。该法案的立法目的是:“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

虽然前一个法案规定了给予玉米巨额的补贴.不过这一法案给予的补贴更高.并且第七章整章规定了研究性补贴,这实际上是把玉米补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那就是为了研究更为环保、更能节能减排的能源而提供的补贴。

二、美国国内法案立法目的及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实际影响

(一)美国国内法案之立法目的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已经成了不容争辩的主题。但是对于这一主题的科学性又有多少?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发表声明说此种论调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温室效应”不是科学.而是一种“宣传”、这背后涉及到太多的政治的因素。

笔者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是利用了“全球变暖”、“节能减排”等辞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进而控制全球粮食市场。美国利用第一个法案来引起“环保”的呼声高涨.然后用第二个法案来令到全球玉米价格上涨,再用第三个补贴使自己的玉米价格十分便宜,这使各国的玉米市场以及玉米行业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损害。

(二)使美国巨额补贴“合法化”

WTO协定的多边贸易协定项下的附件1A中有11个特殊协议,《农业协议》就是其中之一。在《农业协议》的附件二中规定了有关农产品补贴削减承诺的例外条款,附件二的第二条;“用于研究,包括一般研究或有关环保的研究,以及有关特定产品的研究项目。”也就是说研究性补贴,包括有关环保项目的研究性补贴是不受农产品削减承诺约束的。由此可见,美国利用其长远的战略性眼光来钻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空子”。正因为如此.美国每年给予玉米及其他的相关农作物高额的补贴,却罕有国家向WTO的DSB(争端解决机构)提请磋商。

(三)阻碍多哈回合谈判

WT()的多哈回合是以发展为主题的回合.该回合到目前已经历了9个年头.谈判一直收效甚微,因为其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而进程缓慢,于2006年至2008年多次陷人僵局而中止谈判。在去年的9月份,多哈回合谈判再次重新启动,声预定于今年之内完成谈判。实际上,多哈回合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发达国家对于其既得利益的保护,不想过多地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因此令到多哈回合举步维艰。

此轮回合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这两个方面,其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发达国家在农业补贴的问题上却始终不肯让步,而其中.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通过国内立法来阻碍多哈议程中的谈判进展。虽然在乌拉圭回合之后,美国给予了一定的农业补贴削减.但依然达不到发展中国家所希望的标准,更何况2008年的农业补贴无疑于使得多哈回合谈判雪上加霜。并且各发达国家之间也各自为政,形成了一种“囚徒的困境”,并不希望自己首先对补贴进行大幅的削减,而美国利用其大国优势,对谈判进程百般阻挠,所以国内有学者认为今年以内多哈回合难以得到结果。

(四)损害了各国的贸易利益

美国对其玉米的巨额补贴自然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严重影响,比如说加拿大和巴西。加拿大每年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玉米,美国的补贴使得加拿大的农业受到冲击,农民遭受损失;而巴西也是世界上生产玉米的大国,美国的补贴令巴西的农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加拿大于2007年1月份向DSI3投诉美国的农业补贴.巴西在2007年7月份也向DSB提出了申请,这两个案子中国都做了第三方,并且后来两案合并为一个案子。该案作为第三方的国家众多,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智利、印度、墨西哥等,欧共体也作为第三方参与其中。DSB于2007年12月17日正式决定设立专家小组,而两天之后美国《新能源法案》就正式签署生效了,至2010年年初,此案仍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中国于今年年初决定对从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于2月份对外了初步裁决。中方认为美国的以白羽鸡肉为原料的肉类食品存在着倾销,这使得中国国内肉鸡产业受到实质性的损害,并且美国的倾销与中国肉鸡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表示商务部以后可能会对美国的白羽肉鸡产品执行征收反倾销税。美国尚没有就中国的反倾销措施向DSt3提出异议。

引起这场争端的原因是大量的低价鸡肉涌人中国禽肉市场,所以中国不得不就美国鸡肉采取反倾销措施。归根结底就在于美国的鸡饲料非常的便宜,因为作为鸡饲料的主要原料的玉米非常便宜,这还是因为玉米巨额补贴。美国的农业补贴不只是影响农产品,还影响到其下游相关产品,这里玉米的补贴是鸡肉的上游补贴。

从这里我们可看出美国玉米补贴对许多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会产生连锁反应。

三、.WTO应采取的措施

(一)终止农产品协议中的研究性补贴

前面提到.WTO多边贸易协定中的《农业协定》.其中有对研究性协定的豁免,即不受农业补贴削减承诺的约束,笔者认为此规定有不妥之处。

首先,毋庸置疑的就是由于美国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果WTO的DS13不对此加以干涉.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次.WTO的特殊协定中还有《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里面的第四部分内容是“不可诉补贴”.也称为绿色补贴。该种补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特定的补贴,即并不针对特定的地区、企业或产业的补贴;第二种是特定的补贴.分为三类:研究性补贴、环保补贴和贫困补贴。我们可看出这与《农业协定》的附件二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不可诉补贴”已于1999年终止,此类补贴也已成为可被提起诉讼的补贴。虽然《农业协定》与《反补贴协定》并不存在附属关系.两者的地位相同,但笔者认为“不可诉补贴”的终止意味着研究性补贴与环保补贴本身可能具有不合理性,因此将其转为可诉讼的.当发生争端时也可就此问题提起诉讼。而农业补贴亦为补贴的一种,当一国实施了不公平的行为并损害他国利益.当然能够提起诉讼因此.笔者认为应终止农产品协议中的研究性补贴.这样才更加的公平

(二)DSB应提高工作效率

WTO的DSB是根据WTO协定项下的《争端解决谅解书》来运行的,自WTO成立以来已受理了四百多起案件。虽然它的构建是一种突破性的进步,还被誉为“WTO皇冠上的明珠”,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笔者认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缺陷就是效率低下。

如前面提到的加拿大和巴西诉美国农业补贴案。是2007年年初提交给DSB的,直到现在仍未有定论,虽然此案较为复杂,牵连因素众多,但超过三年的时间仍然未能完结,令人不能不为DSB的工作效率担忧。

美国是一个经常利用DSB效率低下这一缺陷的国家,在中国加人WTO后,第一个案子即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美国对多个国家出口到美国的钢材实施了保障措施。事实上,美国并不是因为它的起诉理由充分,而是明知道自己会败诉却仍然要采取该种措施,原因就在于为自己国内的钢铁企业争取缓和的时间。因此,WTO应该将如何使它的DSB更具效率放入下次部长级会议的议程之中。

(三)WTO应从“实力取向”过渡到“规则取向”

多哈回合的主题是“发展”,现在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细化到多哈回合的议程中就是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削减自身的农业补贴,而发达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降低其国内非农产品市场准人的标准,双方都不肯让步。这种局面是由于过多的政治因素参杂在谈判之中。

从GATT过渡到WTO整个法律框架完善了许多,诸多论著都将其描述为从“实力取向”过渡到“规则取向”。实际上政治因素仍然充斥着整个WTO多边体系。虽然WTO避免不了其内部仍具有“政治”的成分,并且这种成分处于主导的地位,但WTO的整个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的法律化。而美国利用“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政治因素来影响法律因素,这是与WTO的最根本精神背道而驰的。

WTO由众国家组成,国家之间地位平等,WTO也并没有一个高于国家,从而对国家进行管辖的机构的存在,所以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所难免,但总的发展方向不应被左右。美国的此种做法是在“开倒车”,阻碍WTO在其正确道路上的前进。若WTO能够更偏向于“规则取向”,就能使国家之间的贸易更趋于公平,更加良好的发展。

玉米贸易范文篇8

关健词:法案可再生燃料农业补贴多哈回合WTO

一、美国国内三部法案简介

(一)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

2005年8月份,美国通过了一部有关能源的法案。表面上看似乎这只是一部鼓励各种各样的能源公司进行生产而给予补助金和优惠政策的法案,但实际上它还有更隐含的一层目的,要鼓励提高能效和扩大再生能源计划以及鼓励生产乙醇等汽油添加物。

(二)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

在美国的《能源政策法案》成立并实行了两年之后,美国又通过了一部有关汽车的能耗标准和其国内可再生燃料的生产标准的法案,美国第一次以立法的方式来确定这些标准,它被命名为《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简称为《新能源法案》。《新能源法案》从表面上来看是针对汽车行业及石油开采与加工行业的,规定了高效利用汽油、节能减排以及开发新能源等目标.但实际上这部法案的影响范围远远不止于此。

与旧的能源法案相比,《新能源法案》详细规定了生物燃料乙醇的年使用量,这意味着美国的汽车要更多地使用含有乙醇的混合型汽油。这种能源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玉米淀粉,所以此法案不仅调整了车辆的能耗标准,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世界的玉米市场。

(三)2008年食物储备与能源法案

2008年6月份,《新能源法案》生效半年后,《食物储备与能源法案》出台了。该法案的立法目的是:“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

虽然前一个法案规定了给予玉米巨额的补贴.不过这一法案给予的补贴更高.并且第七章整章规定了研究性补贴,这实际上是把玉米补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那就是为了研究更为环保、更能节能减排的能源而提供的补贴。

二、美国国内法案立法目的及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实际影响

(一)美国国内法案之立法目的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已经成了不容争辩的主题。但是对于这一主题的科学性又有多少?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发表声明说此种论调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温室效应”不是科学.而是一种“宣传”、这背后涉及到太多的政治的因素。

笔者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是利用了“全球变暖”、“节能减排”等辞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进而控制全球粮食市场。美国利用第一个法案来引起“环保”的呼声高涨.然后用第二个法案来令到全球玉米价格上涨,再用第三个补贴使自己的玉米价格十分便宜,这使各国的玉米市场以及玉米行业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损害。

(二)使美国巨额补贴“合法化”

WTO协定的多边贸易协定项下的附件1A中有11个特殊协议,《农业协议》就是其中之一。在《农业协议》的附件二中规定了有关农产品补贴削减承诺的例外条款,附件二的第二条;“用于研究,包括一般研究或有关环保的研究,以及有关特定产品的研究项目。”也就是说研究性补贴,包括有关环保项目的研究性补贴是不受农产品削减承诺约束的。由此可见,美国利用其长远的战略性眼光来钻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空子”。正因为如此.美国每年给予玉米及其他的相关农作物高额的补贴,却罕有国家向WTO的DSB(争端解决机构)提请磋商。

(三)阻碍多哈回合谈判

WT()的多哈回合是以发展为主题的回合.该回合到目前已经历了9个年头.谈判一直收效甚微,因为其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而进程缓慢,于2006年至2008年多次陷人僵局而中止谈判。在去年的9月份,多哈回合谈判再次重新启动,声预定于今年之内完成谈判。实际上,多哈回合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发达国家对于其既得利益的保护,不想过多地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因此令到多哈回合举步维艰。

此轮回合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这两个方面,其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发达国家在农业补贴的问题上却始终不肯让步,而其中.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通过国内立法来阻碍多哈议程中的谈判进展。虽然在乌拉圭回合之后,美国给予了一定的农业补贴削减.但依然达不到发展中国家所希望的标准,更何况2008年的农业补贴无疑于使得多哈回合谈判雪上加霜。并且各发达国家之间也各自为政,形成了一种“囚徒的困境”,并不希望自己首先对补贴进行大幅的削减,而美国利用其大国优势,对谈判进程百般阻挠,所以国内有学者认为今年以内多哈回合难以得到结果。

(四)损害了各国的贸易利益

美国对其玉米的巨额补贴自然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严重影响,比如说加拿大和巴西。加拿大每年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玉米,美国的补贴使得加拿大的农业受到冲击,农民遭受损失;而巴西也是世界上生产玉米的大国,美国的补贴令巴西的农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加拿大于2007年1月份向DSI3投诉美国的农业补贴.巴西在2007年7月份也向DSB提出了申请,这两个案子中国都做了第三方,并且后来两案合并为一个案子。该案作为第三方的国家众多,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智利、印度、墨西哥等,欧共体也作为第三方参与其中。DSB于2007年12月17日正式决定设立专家小组,而两天之后美国《新能源法案》就正式签署生效了,至2010年年初,此案仍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中国于今年年初决定对从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于2月份对外了初步裁决。中方认为美国的以白羽鸡肉为原料的肉类食品存在着倾销,这使得中国国内肉鸡产业受到实质性的损害,并且美国的倾销与中国肉鸡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表示商务部以后可能会对美国的白羽肉鸡产品执行征收反倾销税。美国尚没有就中国的反倾销措施向DSt3提出异议。

引起这场争端的原因是大量的低价鸡肉涌人中国禽肉市场,所以中国不得不就美国鸡肉采取反倾销措施。归根结底就在于美国的鸡饲料非常的便宜,因为作为鸡饲料的主要原料的玉米非常便宜,这还是因为玉米巨额补贴。美国的农业补贴不只是影响农产品,还影响到其下游相关产品,这里玉米的补贴是鸡肉的上游补贴。

从这里我们可看出美国玉米补贴对许多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会产生连锁反应。

三、.WTO应采取的措施

(一)终止农产品协议中的研究性补贴

前面提到.WTO多边贸易协定中的《农业协定》.其中有对研究性协定的豁免,即不受农业补贴削减承诺的约束,笔者认为此规定有不妥之处。

首先,毋庸置疑的就是由于美国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果WTO的DS13不对此加以干涉.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次.WTO的特殊协定中还有《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里面的第四部分内容是“不可诉补贴”.也称为绿色补贴。该种补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特定的补贴,即并不针对特定的地区、企业或产业的补贴;第二种是特定的补贴.分为三类:研究性补贴、环保补贴和贫困补贴。我们可看出这与《农业协定》的附件二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不可诉补贴”已于1999年终止,此类补贴也已成为可被提起诉讼的补贴。虽然《农业协定》与《反补贴协定》并不存在附属关系.两者的地位相同,但笔者认为“不可诉补贴”的终止意味着研究性补贴与环保补贴本身可能具有不合理性,因此将其转为可诉讼的.当发生争端时也可就此问题提起诉讼。而农业补贴亦为补贴的一种,当一国实施了不公平的行为并损害他国利益.当然能够提起诉讼因此.笔者认为应终止农产品协议中的研究性补贴.这样才更加的公平

(二)DSB应提高工作效率

WTO的DSB是根据WTO协定项下的《争端解决谅解书》来运行的,自WTO成立以来已受理了四百多起案件。虽然它的构建是一种突破性的进步,还被誉为“WTO皇冠上的明珠”,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笔者认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缺陷就是效率低下。

如前面提到的加拿大和巴西诉美国农业补贴案。是2007年年初提交给DSB的,直到现在仍未有定论,虽然此案较为复杂,牵连因素众多,但超过三年的时间仍然未能完结,令人不能不为DSB的工作效率担忧。

美国是一个经常利用DSB效率低下这一缺陷的国家,在中国加人WTO后,第一个案子即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美国对多个国家出口到美国的钢材实施了保障措施。事实上,美国并不是因为它的起诉理由充分,而是明知道自己会败诉却仍然要采取该种措施,原因就在于为自己国内的钢铁企业争取缓和的时间。因此,WTO应该将如何使它的DSB更具效率放入下次部长级会议的议程之中。

(三)WTO应从“实力取向”过渡到“规则取向”

多哈回合的主题是“发展”,现在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细化到多哈回合的议程中就是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削减自身的农业补贴,而发达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降低其国内非农产品市场准人的标准,双方都不肯让步。这种局面是由于过多的政治因素参杂在谈判之中。

从GATT过渡到WTO整个法律框架完善了许多,诸多论著都将其描述为从“实力取向”过渡到“规则取向”。实际上政治因素仍然充斥着整个WTO多边体系。虽然WTO避免不了其内部仍具有“政治”的成分,并且这种成分处于主导的地位,但WTO的整个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的法律化。而美国利用“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政治因素来影响法律因素,这是与WTO的最根本精神背道而驰的。

WTO由众国家组成,国家之间地位平等,WTO也并没有一个高于国家,从而对国家进行管辖的机构的存在,所以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所难免,但总的发展方向不应被左右。美国的此种做法是在“开倒车”,阻碍WTO在其正确道路上的前进。若WTO能够更偏向于“规则取向”,就能使国家之间的贸易更趋于公平,更加良好的发展。

玉米贸易范文篇9

关健词:法案可再生燃料农业补贴多哈回合WTO

一、美国国内三部法案简介

(一)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

2005年8月份,美国通过了一部有关能源的法案。表面上看似乎这只是一部鼓励各种各样的能源公司进行生产而给予补助金和优惠政策的法案,但实际上它还有更隐含的一层目的,要鼓励提高能效和扩大再生能源计划以及鼓励生产乙醇等汽油添加物。

(二)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

在美国的《能源政策法案》成立并实行了两年之后,美国又通过了一部有关汽车的能耗标准和其国内可再生燃料的生产标准的法案,美国第一次以立法的方式来确定这些标准,它被命名为《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简称为《新能源法案》。《新能源法案》从表面上来看是针对汽车行业及石油开采与加工行业的,规定了高效利用汽油、节能减排以及开发新能源等目标.但实际上这部法案的影响范围远远不止于此。

与旧的能源法案相比,《新能源法案》详细规定了生物燃料乙醇的年使用量,这意味着美国的汽车要更多地使用含有乙醇的混合型汽油。这种能源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玉米淀粉,所以此法案不仅调整了车辆的能耗标准,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世界的玉米市场。

(三)2008年食物储备与能源法案

2008年6月份,《新能源法案》生效半年后,《食物储备与能源法案》出台了。该法案的立法目的是:“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

虽然前一个法案规定了给予玉米巨额的补贴.不过这一法案给予的补贴更高.并且第七章整章规定了研究性补贴,这实际上是把玉米补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那就是为了研究更为环保、更能节能减排的能源而提供的补贴。

二、美国国内法案立法目的及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实际影响

(一)美国国内法案之立法目的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已经成了不容争辩的主题。但是对于这一主题的科学性又有多少?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发表声明说此种论调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温室效应”不是科学.而是一种“宣传”、这背后涉及到太多的政治的因素。

笔者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是利用了“全球变暖”、“节能减排”等辞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进而控制全球粮食市场。美国利用第一个法案来引起“环保”的呼声高涨.然后用第二个法案来令到全球玉米价格上涨,再用第三个补贴使自己的玉米价格十分便宜,这使各国的玉米市场以及玉米行业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损害。

(二)使美国巨额补贴“合法化”

WTO协定的多边贸易协定项下的附件1A中有11个特殊协议,《农业协议》就是其中之一。在《农业协议》的附件二中规定了有关农产品补贴削减承诺的例外条款,附件二的第二条;“用于研究,包括一般研究或有关环保的研究,以及有关特定产品的研究项目。”也就是说研究性补贴,包括有关环保项目的研究性补贴是不受农产品削减承诺约束的。由此可见,美国利用其长远的战略性眼光来钻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空子”。正因为如此.美国每年给予玉米及其他的相关农作物高额的补贴,却罕有国家向WTO的DSB(争端解决机构)提请磋商。

(三)阻碍多哈回合谈判

WT()的多哈回合是以发展为主题的回合.该回合到目前已经历了9个年头.谈判一直收效甚微,因为其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而进程缓慢,于2006年至2008年多次陷人僵局而中止谈判。在去年的9月份,多哈回合谈判再次重新启动,声预定于今年之内完成谈判。实际上,多哈回合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发达国家对于其既得利益的保护,不想过多地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因此令到多哈回合举步维艰。

此轮回合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这两个方面,其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发达国家在农业补贴的问题上却始终不肯让步,而其中.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通过国内立法来阻碍多哈议程中的谈判进展。虽然在乌拉圭回合之后,美国给予了一定的农业补贴削减.但依然达不到发展中国家所希望的标准,更何况2008年的农业补贴无疑于使得多哈回合谈判雪上加霜。并且各发达国家之间也各自为政,形成了一种“囚徒的困境”,并不希望自己首先对补贴进行大幅的削减,而美国利用其大国优势,对谈判进程百般阻挠,所以国内有学者认为今年以内多哈回合难以得到结果。

(四)损害了各国的贸易利益

美国对其玉米的巨额补贴自然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严重影响,比如说加拿大和巴西。加拿大每年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玉米,美国的补贴使得加拿大的农业受到冲击,农民遭受损失;而巴西也是世界上生产玉米的大国,美国的补贴令巴西的农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加拿大于2007年1月份向DSI3投诉美国的农业补贴.巴西在2007年7月份也向DSB提出了申请,这两个案子中国都做了第三方,并且后来两案合并为一个案子。该案作为第三方的国家众多,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智利、印度、墨西哥等,欧共体也作为第三方参与其中。DSB于2007年12月17日正式决定设立专家小组,而两天之后美国《新能源法案》就正式签署生效了,至2010年年初,此案仍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中国于今年年初决定对从美国进口的白羽肉鸡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于2月份对外了初步裁决。中方认为美国的以白羽鸡肉为原料的肉类食品存在着倾销,这使得中国国内肉鸡产业受到实质性的损害,并且美国的倾销与中国肉鸡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表示商务部以后可能会对美国的白羽肉鸡产品执行征收反倾销税。美国尚没有就中国的反倾销措施向DSt3提出异议。

引起这场争端的原因是大量的低价鸡肉涌人中国禽肉市场,所以中国不得不就美国鸡肉采取反倾销措施。归根结底就在于美国的鸡饲料非常的便宜,因为作为鸡饲料的主要原料的玉米非常便宜,这还是因为玉米巨额补贴。美国的农业补贴不只是影响农产品,还影响到其下游相关产品,这里玉米的补贴是鸡肉的上游补贴。

从这里我们可看出美国玉米补贴对许多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会产生连锁反应。

三、.WTO应采取的措施

(一)终止农产品协议中的研究性补贴

前面提到.WTO多边贸易协定中的《农业协定》.其中有对研究性协定的豁免,即不受农业补贴削减承诺的约束,笔者认为此规定有不妥之处。

首先,毋庸置疑的就是由于美国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果WTO的DS13不对此加以干涉.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次.WTO的特殊协定中还有《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里面的第四部分内容是“不可诉补贴”.也称为绿色补贴。该种补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特定的补贴,即并不针对特定的地区、企业或产业的补贴;第二种是特定的补贴.分为三类:研究性补贴、环保补贴和贫困补贴。我们可看出这与《农业协定》的附件二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不可诉补贴”已于1999年终止,此类补贴也已成为可被提起诉讼的补贴。虽然《农业协定》与《反补贴协定》并不存在附属关系.两者的地位相同,但笔者认为“不可诉补贴”的终止意味着研究性补贴与环保补贴本身可能具有不合理性,因此将其转为可诉讼的.当发生争端时也可就此问题提起诉讼。而农业补贴亦为补贴的一种,当一国实施了不公平的行为并损害他国利益.当然能够提起诉讼因此.笔者认为应终止农产品协议中的研究性补贴.这样才更加的公平。

(二)DSB应提高工作效率

WTO的DSB是根据WTO协定项下的《争端解决谅解书》来运行的,自WTO成立以来已受理了四百多起案件。虽然它的构建是一种突破性的进步,还被誉为“WTO皇冠上的明珠”,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笔者认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缺陷就是效率低下。

如前面提到的加拿大和巴西诉美国农业补贴案。是2007年年初提交给DSB的,直到现在仍未有定论,虽然此案较为复杂,牵连因素众多,但超过三年的时间仍然未能完结,令人不能不为DSB的工作效率担忧。

美国是一个经常利用DSB效率低下这一缺陷的国家,在中国加人WTO后,第一个案子即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美国对多个国家出口到美国的钢材实施了保障措施。事实上,美国并不是因为它的起诉理由充分,而是明知道自己会败诉却仍然要采取该种措施,原因就在于为自己国内的钢铁企业争取缓和的时间。因此,WTO应该将如何使它的DSB更具效率放入下次部长级会议的议程之中。

(三)WTO应从“实力取向”过渡到“规则取向”

多哈回合的主题是“发展”,现在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细化到多哈回合的议程中就是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削减自身的农业补贴,而发达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降低其国内非农产品市场准人的标准,双方都不肯让步。这种局面是由于过多的政治因素参杂在谈判之中。

从GATT过渡到WTO整个法律框架完善了许多,诸多论著都将其描述为从“实力取向”过渡到“规则取向”。实际上政治因素仍然充斥着整个WTO多边体系。虽然WTO避免不了其内部仍具有“政治”的成分,并且这种成分处于主导的地位,但WTO的整个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的法律化。而美国利用“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政治因素来影响法律因素,这是与WTO的最根本精神背道而驰的。

WTO由众国家组成,国家之间地位平等,WTO也并没有一个高于国家,从而对国家进行管辖的机构的存在,所以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所难免,但总的发展方向不应被左右。美国的此种做法是在“开倒车”,阻碍WTO在其正确道路上的前进。若WTO能够更偏向于“规则取向”,就能使国家之间的贸易更趋于公平,更加良好的发展。

玉米贸易范文篇10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国际贾易问题对策

随着基因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而在未来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2000年世界农产品国际贸易总额达到5600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基因生物工程技术有关。因此,转基因食品逐步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焦点。这种现状对作为传统的农产品贸易(出口)大国的我国在该领域保持并扩大份额无疑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积极关注和预测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中的有关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尤其是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已日显紧迫。

一、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

基因(gene)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DNA双螺旋结构片段。无数特定的基因相互连结,构成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转基因(genetransfer)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中,使其生物性状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的过程。以转基因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叫做转基因食品。

自从1983年首例转基因烟草问世以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争论甚为激烈,逐步形成了支持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支持方的观点为:(1)转基因技术可增强粮食产量,减少食品生产的投人,有助于解决世界范围的粮食间题;(2)转基因农作物具有抗病虫害特性,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3)可以利用某些基因增加食物品种,使食物更加可口;(4)转基因技术可准确地生产人类想要的动植物品种,克服传统嫁接及杂交技术的不确定性,使癌症等顽症的治疗可望取得突破。反对方的观点为:(1)转基因技术使不同物种的基因相互融合,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引起生物学上的混乱;(2)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毒性问题,疾病可能有很长的潜伏期,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长期影响难以确定;(3)一些人对转基因食品存在过敏反应;(4)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作用、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对环境的威胁等问题还未得到证实或解决;(5)一些实验已经表明了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影响。上述两派观点争论至今,双方都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因此,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尚有待时间来证明。

二、当前国际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1997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约为1100万公顷,1998年上升到近3000万公顷,1999年底达4000万公顷,2000年约为4500万公顷,增长十分迅速。进人21世纪以来,其发展势头更是迅猛。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是转基因技术采用最多、最先进的国家。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年产量中SS%的大豆、45%的棉花和40%的玉米已逐步转化为通过基因改制方式生产。目前,大约有20多种转基因农作物的种子已经获准在美国播种,包括玉米、大豆、油菜、土豆和棉花。据估计,从1999年到2004年,美国转基因农产品和食品的市场规模将从40亿美元扩大到200亿美元,到2019年将达到7S0亿美元。专家预计,在本世纪初,很可能美国的每一种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基因工程的成分。

1997年初,欧盟以安全为由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玉米,使美国出口商每年蒙受约2亿美元的损失。美国要求其出口商向欧盟提供他们出口的玉米并非转基因产品的证明,但欧盟只认自己的检验标准。1999年7月,欧盟环境部长们决定无限期延长对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禁令。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调查报告表明,受欧洲国家和本国市场抵制的影响,2000年全美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锐减了24%,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比例已由1999年的55%下降到2000年的48%转基因大豆则由1999年的57%降至2000年的52%。

近年来,我国转基因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也有较大进展。中科院植物所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国已经开展了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品种的转基因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转基因药物、转基因作物、农作物基因图谱与新品种等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但目前我国只有抗虫面、矮牵牛花、抗病毒甜椒、抗病毒和延熟番茄等少数品种进入了商业化生产阶段。据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发表的报告,1999年中国种植了3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较1998年增长了2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主要品种是棉花。该报告表示,目前中国转基因农产品的播种面积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居全球第四位。另外,我国在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据报道,国家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日前利用改进的PLR结合核酸杂交技术,从一批进口大豆中成功检测出了转基因成分。此外,广东、江苏等省的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也具备了对转基因产品的检测能力。

三、各主要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立场

在世贸组织的现有多边贸易协议中,与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有关的协议有二,即《卫生与植物检哭刻昔施协议》(SPS)和《技术贸易壁垒协议》(TBT)。前者规定:各成员国为保护境内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或健康,可以采取必要的检疫措施,并允许各成员国在认定某种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时,自行制定本国的规则并建立相应的贸易壁垒。后者规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必须有合理的目的,而且实施的成本必须与目标相称。具体到转基因食品,由于各种观点的科学依据不足,人们的认识不同,现有多边贸易协议的规定过于模糊,解释空间过大,对转基因食品缺乏约束力。

由于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疑虑,世贸组织有关协议的规定不甚严密,以及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世界各主要农产品贸易国都对转基因食品的国际贸易采取了不同立场,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国际贸易争端不可避免。以下为各主要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立场:(1)美国:在生产、流通中不给予任何限制;不人为划分消费食品是否属于转基因种类;基因改造作物毋须用标签注明;反对在国际贸易中对转基因食品施加贸易壁垒。(2)欧盟:对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持谨慎态度;要求在其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产品加贴标签,提醒消费者可能存在风险;强调世贸组织成员国应有权采取预防性措施,主张制订有关生物标签的多边规则。(3)英国:支持发展生物科技,但在没有证据显示基因食品是否有害的情况下,对转基因食品持谨慎态度;大型连锁超市和餐厅不得出售经基因改造的玉米、大豆等食物,多数地方禁止学校和老人院的餐厅使用转基因食品;自1999年9月起,饮食行业必须在菜单上标明食品里转基因成分,否则罚款5000英镑。(4)俄罗斯:不明令禁止转基因食品上市销售,但对2000年7月1日前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有在包装上做出提醒性标记的要求;从2000年7月1日起,没有做出提醒性标记的转基因食品将禁止上市。(5)日本:持较为中立的立场,一方面对转基因食品有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对其安全性又有所顾虑;规定采用基因技术获得的农作物及食品不能作为绿色食品;2000年4月公布30种转基因食品目录,对目录中列明的品种需要加注标签。

据上可知,对转基因食品所持的不同观点和立场,将直接决定一国或地区对此所采取的不同的政策。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在转基因技术开发领域一直处于国际前列的国家,极力主张对转基因食品采取宽松的管理。美国作为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生产的积极倡导者,认为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与非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没有实质的区别,转基因食品是一种科技创新,是用现代科技去加快自然选择的过程,只要转基因食品通过新成分、过敏原、营养成分和毒性等常规检验,就可以上市。

二是欧盟内部大多数国家奉行较为严厉的管理制度。基本的认识是,在转基因食品(作物)拥有众多优越性,如遗传性稳定,有利于保护环境,加快光合作用,提高作物抗病害、抗盐碱、抗干旱的能力,增强作物产量等等的前提下,其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至少存在着潜在的、不清晰的危害性,而对此则需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发展来加以进一步的证明,除非有技术的证据支持,并足以表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否则将不改先前的严厉的管理措施。

三是相对于美国和欧盟,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应用性开发较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措施尚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这些国家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权衡转基因食品(作物)的利弊,往往采取较为温和的政策和措施。基本的观点是,转基因食品(作物)是未来农产品发展的必然方向,虽然目前尚存在一些较模糊的、不确定的、不安全的因素,但只要深人研究,趋利避害,就一定能在避免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转基因食品(作物)的发展,同时又满足本国及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对粮食产量的进一步要求。

四、我国的相关对策分析

各国在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之争。各国经济发展程度的不一致,转基因技术水平的差异,以及产业规模的不同,更加剧了各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市场决定观念,欧盟及其他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抵制,究其实质,则是对美国在这一领域垄断优势的抵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其经济利益。鉴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长期影响,世贸组织各成员国在短期内不可能在科学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因此难以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各成员国只能自行制定相应的贸易标准和政策。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应尽早制定有关转基因食品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法规。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出相应的对策安排:

1.对转基因食品的政策选择。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对转基因食品的政策选择上有三种模式或路径:一是将转基因食品视同其他普通农产品,对其进口不加管制;二是采取“二嗯英”模式,禁止转基因食品的进口;三是在严格检疫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允许转基因食品进口,并在进口的转基因食品包装上作出提醒性标记,让消费者判断是否购买。不难发现,第一种选择可能对我国农业带来巨大冲击,导致某些农产品市场最终被几个拥有转基因技术的跨国公司所垄断,以致对经济安全造成影响;第二种选择可能会给我国对外谈判、履行承诺带来很大压力,并可能引发贸易战;第三种选择符合国际惯例,可能是对我国较为有利、可进可退的政策选择。此外,对进口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转基因检疫,张贴提醒性标记,会加大进口商的成本(约增加10%左右),消费者也可能会持慎重态度,从而削弱进口农产品的竞争力,以维护我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