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0:13:00

玉米栽培

玉米栽培范文篇1

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速效养分含量高,耕层深,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排灌方便,含盐量低的中性黏质壤土。为防止混杂,最好是连片种植,且与其他异类玉米实行空间隔离,隔离距离不低于400m。种植区要远离污染源,距主要交通干道200m以上。因大部分特用玉米(甜、糯、爆裂等)的籽粒秕瘦,种子自身营养不足,幼芽顶土能力差,幼苗比较瘦弱,所以应选择土质肥沃、不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块种植。

2精细整地

整地质量应力求做到深、松、细、匀、肥、温。耕作层深厚而疏松是玉米庞大根系下扎和扩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支持根的下扎与固定,增强植株抗倒性。鲜食玉米中的甜玉米类型,其籽粒中淀粉积累的较少,种子干瘪皱缩,生活力弱,发芽拱土能力差,耕作层细碎、平整有利于种子顺利发芽出苗,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加速有机质、矿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及对土温的调节能力。

3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当地环境,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生育期适宜,皮薄无渣、口感好,甜度适中,粘性高的优质高产抗病甜、糯等适于鲜食的玉米品种。

4适时播种

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分级,仔细剔除霉烂粒、变色粒、破碎粒以及杂粒等,置于太阳光下晒1~2d,能提高发芽率增强发芽势。用种衣剂或50%辛硫磷乳油进行拌种(绿色农产品允许使用)以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等。当5~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辽沈地区的春玉米裸地种植大约在4月20~25日;地膜覆盖栽培在3月末4月初播种。播种深度3~5cm,视墒情好坏决定,墒情好的稍浅,墒情差的适当加深,株距要均匀,覆土要严实。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播期,可春播或夏播。为使鲜食玉米果穗错期上市,可采用分期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形式,促进提早成熟,可提前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一般密度为5.25~6.75万株/hm2为宜,实际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等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播种量,点播以每穴2~3粒种子为宜,精量播种每穴1~2粒种子为宜。因其种子瘦秕,发芽顶土能力差,要适当浅播,少覆土。以鲜食为主的特用玉米一般在乳熟期采收,因而应根据其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适当调整密度。

5严格隔离

鲜食玉米其性状多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需要与其他玉米隔离,以尽量减少其他玉米花粉的干扰,否则将失去或弱化其原有特性,影响品质,降低甚至失去商品价值。生产上鲜食玉米要与其他同期播种的玉米空间隔离300~400m;或同其他玉米品种的花期相差25~30d;或利用山岗、村庄、树林等自然屏障隔离种植。

6加强田间管理

鲜食特用玉米幼苗长势弱,应在保全苗上下工夫;苗期应早追肥,促早发;加强开花授粉和籽粒灌浆期的肥、水管理;尽早去除杂株和分蘖;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减少秃尖,提高商品质量。

7病虫害防治

因鲜食玉米的籽粒和植株营养成分高、品质好,极易招致地下害虫及玉米螟、金龟子、蚜虫等害虫的危害,且玉米果穗受害后,会严重影响其商品质量和市场价格。对此要早防早治,以防为主。为防止食物中毒,鲜食特用玉米在授粉后采用生物和生物农药防治,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绝对不能使用残留期长的剧毒农药。可使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防治玉米螟可使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配成毒土,3%克百威颗粒剂或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灌心叶。

8适时收获

鲜食玉米的收获,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以保证其最佳品质和适口性,获取最高经济效益。正常应于籽粒发育乳熟期(授粉后25d左右),即花丝变黑时为收获最佳时期。

参考文献

[1]刘淑君,高建军,候莉莉.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16.

[2]吴忠粱,茆文军,吴建中,等,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及配套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7(8):88-89,94.

[3]陈海洲.小棚西瓜套种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8(3):33.

[4]张爱莲,张金科,徐宝莲.菜用大豆、鲜食玉米、大白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J].山东蔬菜,2006(1):38.

玉米栽培范文篇2

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速效养分含量高,耕层深,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排灌方便,含盐量低的中性黏质壤土。为防止混杂,最好是连片种植,且与其他异类玉米实行空间隔离,隔离距离不低于400m。种植区要远离污染源,距主要交通干道200m以上。因大部分特用玉米(甜、糯、爆裂等)的籽粒秕瘦,种子自身营养不足,幼芽顶土能力差,幼苗比较瘦弱,所以应选择土质肥沃、不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块种植。

2精细整地

整地质量应力求做到深、松、细、匀、肥、温。耕作层深厚而疏松是玉米庞大根系下扎和扩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支持根的下扎与固定,增强植株抗倒性。鲜食玉米中的甜玉米类型,其籽粒中淀粉积累的较少,种子干瘪皱缩,生活力弱,发芽拱土能力差,耕作层细碎、平整有利于种子顺利发芽出苗,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加速有机质、矿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及对土温的调节能力。

3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当地环境,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生育期适宜,皮薄无渣、口感好,甜度适中,粘性高的优质高产抗病甜、糯等适于鲜食的玉米品种。

4适时播种

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分级,仔细剔除霉烂粒、变色粒、破碎粒以及杂粒等,置于太阳光下晒1~2d,能提高发芽率增强发芽势。用种衣剂或50%辛硫磷乳油进行拌种(绿色农产品允许使用)以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等。当5~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辽沈地区的春玉米裸地种植大约在4月20~25日;地膜覆盖栽培在3月末4月初播种。播种深度3~5cm,视墒情好坏决定,墒情好的稍浅,墒情差的适当加深,株距要均匀,覆土要严实。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播期,可春播或夏播。为使鲜食玉米果穗错期上市,可采用分期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形式,促进提早成熟,可提前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一般密度为5.25~6.75万株/hm2为宜,实际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等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播种量,点播以每穴2~3粒种子为宜,精量播种每穴1~2粒种子为宜。因其种子瘦秕,发芽顶土能力差,要适当浅播,少覆土。以鲜食为主的特用玉米一般在乳熟期采收,因而应根据其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适当调整密度。

5严格隔离

鲜食玉米其性状多由隐性基因控制,种植时需要与其他玉米隔离,以尽量减少其他玉米花粉的干扰,否则将失去或弱化其原有特性,影响品质,降低甚至失去商品价值。生产上鲜食玉米要与其他同期播种的玉米空间隔离300~400m;或同其他玉米品种的花期相差25~30d;或利用山岗、村庄、树林等自然屏障隔离种植。

6加强田间管理

鲜食特用玉米幼苗长势弱,应在保全苗上下工夫;苗期应早追肥,促早发;加强开花授粉和籽粒灌浆期的肥、水管理;尽早去除杂株和分蘖;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减少秃尖,提高商品质量。

7病虫害防治

因鲜食玉米的籽粒和植株营养成分高、品质好,极易招致地下害虫及玉米螟、金龟子、蚜虫等害虫的危害,且玉米果穗受害后,会严重影响其商品质量和市场价格。对此要早防早治,以防为主。为防止食物中毒,鲜食特用玉米在授粉后采用生物和生物农药防治,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绝对不能使用残留期长的剧毒农药。可使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防治玉米螟可使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配成毒土,3%克百威颗粒剂或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灌心叶。

8适时收获

鲜食玉米的收获,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以保证其最佳品质和适口性,获取最高经济效益。正常应于籽粒发育乳熟期(授粉后25d左右),即花丝变黑时为收获最佳时期。

参考文献

[1]刘淑君,高建军,候莉莉.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16.

[2]吴忠粱,茆文军,吴建中,等,鲜食玉米的发展优势及配套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7(8):88-89,94.

[3]陈海洲.小棚西瓜套种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8(3):33.

[4]张爱莲,张金科,徐宝莲.菜用大豆、鲜食玉米、大白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J].山东蔬菜,2006(1):38.

玉米栽培范文篇3

玉米与小麦、水稻,被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玉米还是重要饲料和工业原料。从国内外市场来看,去年以来玉米市场呈平稳上升走势,价格一路看涨,达到近10年的最高价位。从国际市场看,去年全球玉米大幅增产,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但消费增长快于产量增长,全球玉米库存下降,国际玉米价格今年将继续上升。从国内市场看,玉米工业消费增长较快,玉米将由以往总体供需平衡有余向基本平衡至紧平衡转变,预计2008年国内玉米价格仍将保持上升态势,但和2007年相比涨幅缩小。当前能源价格高起,而且还在不断向上樊升,全球经济都在忍耐高油价的痛苦。在玉米消费中,虽然食用减少,但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增长速猛,玉米市场需求增长强劲。5月和7月仍有可能形成2个价格高峰,国内库存处于偏紧善状况,使玉米产需将保持产销两旺,所以近几年我国玉米市场价格总体上呈平衡上升态势。或者说种玉米仍有利可图,多种可以促进增收。因此应抓住当前玉米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高位运行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加之玉米是公认的高光效作物,其生产潜力非常突出,由于种玉米,特别是种植夏玉米,具有同期短、见效快、产量高、回报多、比较效益好等突出优点,山西省玉米蛋白质含量高,水分低,易销售,故全省各地近年来夏玉米种植面积有扩大趋势。为了提高夏玉米产量的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特提出今年存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夏玉米的栽培技术

2.1选用优种

种庄稼应树立以种为本的理念。一般选用优种可提高产量15%~20%以上。选择的品种必须是经过省级以上审定并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同时还要注意选择高质量的种子。即一要品种对路,二要种子质量好。当前晋南地区可选用通过国家审定的高抗矮花叶病的中科11号、出籽率高产品种先玉335、获国家科技进度奖的农大108、被誉为“六连冠夏玉米之王”的郑单958号和山西省审定的中科4号等。

2.2争早播种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一般要求处夏播不晚于6月20日。要吸取前几年玉米晚熟的教训,一定要争取及早播种。夏玉米只有种得早,才能产量高。播种迟,如秋季再遇阴雨天气,气温低,光照差,不仅影响玉米产量的品质,而且还影响下茬作物正常播种。要抢收抢种,早备耕、早灭茬、早浇水、早播种,充分利用夏季极好的光、热、水、气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量和效益优势。最好采用抢茬免耕直播玉米。

2.3合理密植

近几年来的新品种有了较大变化,特性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故合理密植应因各而异。耐密紧凑型品种如中科11号、先玉335、郑单958,留6.30~7.05万株/hm2为宜。大穗型品种如农大108、中科4号,留苗4.80~5.55万株/hm2较合理。一般要求播种量30~60kg/hm2,播深3~5cm。等行距为60~70cm,宽窄行的宽行距80~100cm、窄行距30~50cm。

2.4平衡施肥

严禁焚烧麦茬,杜绝掠夺式生产,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要在全面普及小麦留高茬和玉米鲜秆还田的基础上,多施农家肥,氮磷钾化肥平衡配合施用机械深施,基肥或苗肥的施用量:缓控复合肥(25∶10∶5)300~600kg/hm2,或复合肥(25∶10∶15)225~300kg/hm2,或尿素60~90kg/hm2、二铵60~90kg/hm2、氯酸钾120~150kg/hm2。大喇叭口期追尿素225~300kg/hm2。

2.5节水灌溉

玉米按需节水灌溉,是提高用水效率和产量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天气干旱尤要倡导节水灌溉。要大力推广畦灌、管灌、渗灌、喷灌,以及地膜覆盖等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科学保浇玉米全生育期关键水。可视降水情况选择灌溉播种期的保苗水、拔节期的保收水、抽穗期的保粒水、灌浆期的高产水。玉米一般要求抽穗开花期和籽粒灌浆期不能缺水。

2.6防治病虫

据病虫预报,今年玉米“两虫一病”,即玉米螟、红蜘蛛、丝黑穗病,可能中等以上偏重发生或流行,要特别注意加强防治。最好的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病虫品种、包衣种子和及时对症防治。三至五叶期用玉农乐茎叶处理或用克无踪水剂定向喷雾化学除草。苗期用氮化乐果750~1125g/hm2

防治粘虫。心叶末期用1%辛硫磷颗粒剂、3%广灭丹颗粒剂15~30kg/hm2对细沙75kg撒入心叶防治玉米螟。防治红蜘蛛和蚜虫可用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雾。

参考文献

[1]陈丽.玉米肥球育苗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5.

[2]王世兰.镇沅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3):175,177.

[3]史贤军.上半年国内玉米将先抑后杨[J].山西农业(畜牧兽医),2008(3):40-41.

[4]陈东杰,关西权,成林广,等.玉米新品种济丰96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8(4):64.

[5]赵登程.夏玉米的田间管理[J].甘肃农业,1994(6):29.

[6]李芳贤.促进夏玉米后期高产的五项关键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1999(5):20.

玉米栽培范文篇4

1.1土壤要求

地膜玉米单产较高,对土壤要求相应较高,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碱解氮40ppm,含盐量小于0.3%的壤土、砂壤土、轻黏土地为好。对地瘠薄,砂性过重,苇草过多的土壤都不宜进行地膜栽培。地膜玉米的根层密,数量大,形成强大而密集的根群。玉米根系虽然入土较深,但吸收水肥力强的根系主要分布在30~50cm以内的土壤中,所以有效土层要深厚,保持在50cm以上,松软肥沃、均匀。土壤质地制约着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质地过松或过紧都不好,沙土过松通气较好,但有机质分解快,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容易流失,温度变化也快;黏土过于紧实,通气不好,有机质分解慢,保水保肥能力强,但是排水不良,温度升高缓慢。因此,地膜玉米宜选用质地适中的壤土、砂壤土或轻壤土。

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中,所需水分养料、空气和热量等,主要是土壤供给,所以要选择地势平坦,有机质含量高,结构疏松,耕性较好,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的地块。否则就会因为土壤在春季干旱不易碎土,整地、播种、盖膜质量不高,造成出苗不全不齐,根据笔者经验,这种土壤能造成缺苗20%~30%。另外土壤通透性差,易造成玉米未老先衰,抽雄吐丝和受精结实受到影响,空秕增多,秃尖增加,千粒重降低。

1.2精细整地

地膜玉米整地总的要求是:适时翻耕,精细平整,疏松丰壤,上虚下实,清除杂草根茬,无坷拉石砾土块,能起到增温保墒防渍。另外可结合施足底肥,达到深、松、细、平、净、肥、软、润等标准。为高质量盖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一般翻耕深度18~22cm为宜,翻耕质量要求做到深、平、碎、严、全5个方面。春季干旱区播前10~15d进行翻耕晒土,再灌水提墒,然后再翻耕整细、整平盖膜,保墒播种(下种时碎土整细,清除秸杆残渣,检净石块)。冬前要深耕,除冬季雨雪小,春季干旱多风地区之外其他应及时耕地,经过冬春冻融,接纳雨雪,对加速养分分解,减少越冬病虫源有重要作用。

1.3施足基肥

要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单产指标,不同土壤进行配方施肥。在平原区产量较高,大约施农家肥45~60t/hm2、尿素600~750kg/hm2、磷酸二铵262.5~300kg/hm2。在山区、半山区大约施农家肥30~45t/hm2,尿素450~600kg/hm2,磷酸二铵262.5~300.0kg/hm2。除磷酸二铵作种肥外,全部农家肥和2/3的尿素以及所有磷肥应全部做基肥,在犁地时一次性翻入土中。

2选地、播种

2.1选用高产良种

地膜丰产栽培必须要用高产良种配套,因地膜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快,生育期缩短,选用当地常规品种则表现早熟早衰,不能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效果,必须选用丰产抗倒伏的单交或双交高产品种。根据各地生产经验来看,应选择比露地品种生育期长7~15d、所需积温多150~300℃的品种。植株要求田间长相为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叶片厚,节间短,茎秆粗的品种,如东911,后期发育良好、不早衰、抗逆性强、抗倒、抗病、丰产、优质。

2.2铺膜播种

根据不同情况,通常有3种铺膜方式。一是播种铺膜作业一次性完成,出苗之后再破孔放苗。这种方法利于机械化作业,提高铺膜质量,增温效果好,出苗较整齐,但放苗费工,遇高温或放苗不及时会发生烫苗,此种方法宜于山区、半山区适期早播。二是先铺膜保墒,而后适期播种。这种方法可以趁墒铺膜,利于保墒,播期主动,不易发生烫苗,株行距容易调整,密度有保证。缺点是要增加1次机器作业,浪费人工。三是带肥下种,铺膜、播种、覆土复式作业1遍完成。这是广大玉米产区推广地膜玉米机铺机播的主要方式,深受农区群众欢迎。播种前种子要先在太阳下曝晒,杀菌防毒,然后用辛硫磷或其他农药拌种,晾干后播种,以防治地下害虫及鼠害,保证全苗。地膜玉米播期可比露地玉米提早7~10d,同时要把握适期早播(所谓适期播种,主要指地表5cm的地温稳定的通过12℃)。地膜玉米的播种深度为4cm左右。

3田间管理

铺膜后应及时检查,发现破膜处及边缘未盖上土的要立即用土封严压紧,严防遇大风揭膜。如果是先播种后铺膜的,在出苗期要组织专人按留苗密度的规定及时放苗,同时用土封严膜孔。检查出苗情况,如发现地膜玉米有缺苗现象,应立即催芽补种,适时中耕除草。

玉米拔节生长过盛,对肥水的要求较大,于抽喇叭口前10~15d,进行喇叭口攻肥。施入尿素262.5~300.0kg/hm2,盖土。追肥后立即灌水,可以有效地促进果穗发育,结大穗。玉米抽穗后,根据玉米长势及果穗叶色变化情况,决定是否补施粒肥。如叶色褪淡,有可能在后期出现早衰。早枯的玉米田块,适时追尿素67.5~75.0kg/hm2,促进果穗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籽粒重量,防止早衰。加强病虫害防治:于玉米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30kg/hm2对沙子75kg均匀灌心,防治玉米螟。适时合理地对地膜玉米进行灌水是地膜玉米增产的关键,一般应早灌头水,并适当增加1次灌水。灌水时间基本上与常规玉米相同。

为了调节玉米的营养生长,降低植株的高度和结穗部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在拔节初期可用矮壮素375g/hm2对水40kg对玉米喷雾,能将植株高度降低30cm。在玉米拔节期可叶面喷施喷施宝。为促进玉米雌穗分化发育,降低玉米秆高度,可在玉米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时期每亩用乙烯利1500g/hm2对水40千克喷洒在茎叶上,不仅可以促进穗粒发育,还可降低植株高度20~30cm。

玉米栽培范文篇5

在靠近大田的空闲地上作畦,畦宽1.5~2.0m、畦深6cm,畦四周筑埂,畦底铲平踏实,畦一头开一排水沟,畦长视苗量而定,畦内放6cm厚腐熟好的土杂肥,踏实,铺平,把浸好的玉米种均匀播种在育苗基质上,在种子上再盖一薄层烂草末。为防地下害虫,播前或播后在育苗基质上喷浇250倍的敌百虫或1000倍久效磷药液,播后浇足水,播后第2天、第3天下午各喷浇1次水,直至出苗,齐苗后一般不再浇水。

苗床播种密度,应视计划的移栽苗龄而定,苗龄长的播种密度宜稀,短的宜密。五叶期移栽,据试验以播410粒/m2左右为宜,1hm2需秧畦净面积180m2,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50。此播量在畦内按6cm行距、4cm株距摆播为好。育苗基质厚度以6~7cm为宜。

2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用中晚熟品种,育苗移栽可早播,有利于充分发挥中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2.2培育壮苗

壮苗是高产的基础。培育壮苗,一是播前精选种子,尽可能使用饱满而大小一致的种子,可分级播种;二是育苗基质要较肥沃,一定要用腐熟好的烂草末;三是用锌肥和磷肥浸种。

2.3移栽苗龄

育苗移栽的苗龄,据笔者用登海1号所做的5因素(移栽苗龄、前期追肥苗龄、后期追肥苗龄、移栽密度和不同氮肥施用量)5水平(苗龄3~7叶、前期追肥苗龄5~9叶、后期追肥苗龄10~14叶、密度5.25~8.25万株/hm2和纯N150~300kg/hm2纯氮)的旋转回归设计试验结果,3~7叶移栽,各种水平间的产量差异都达不到显著水平。直观分析,3叶移栽的(4个小区)平均产量9057.0kg/hm2,4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7105.5kg/hm2。5叶移栽的(14个小区)平均产量7030.5kg/hm2,6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8590.5kg/hm2,7叶移栽的(6个小区)产量6376.5kg/hm2。综上所述,3~6叶移栽,苗龄对产量影响不大,苗龄达7叶,产量开始下降。据试验,3.72叶移栽的平均产量9504.0kg/hm2,7.5叶苗龄移栽的平均产量5038.5kg/hm2,大苗比小苗减产46.9%。

2.4增产密度

在5因素5水平旋转回归试验结果中,在移栽密度5.25~8.25万株/hm2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产量与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直观分析,在其他4因素变化的环境中,5.25万株/hm2的(3个小区)平均产量7711.5kg/hm2,6.00万株/hm2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6985.5kg/hm2,6.75万株/hm2的(14个小区)平均产量7287kg/hm2,7.50万株/hm2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7810.5kg/hm2,8.25万株/hm2的(1个小区)产量7711.5kg/hm2,说明该品种育苗移栽的适宜密度为7.50~8.25万株/hm2。

玉米栽培范文篇6

1.1播种时期

夏玉米适时早播,可延长其生育期,充分利用肥、水和光、热资源,又能错过“芽涝”和后期低温影响,是夏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一般以5月25日至6月12日为宜。

1.2播种方法

油菜茬浇足底墒水,油菜收割后抢墒播种。来不及整地,也可收后贴茬播种。玉米出苗后再中耕来灭茬。点播、耧播、机播均可,以机播质量最好。农户一般采用点播。

1.3播种质量

(1)选用良种。按市场需求、生产目标和皖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如农大108、郑单958、登海1号、登海11号等适合本地区大范围种植的优质、高产国审、省审品种。

(2)种子精选。选用粒大、饱满、具品种特性特征的杂交种作种子,机械或人工选粒,除去病斑粒、小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率不高于13%。

(3)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浸种、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等。

(4)足墒播种。足墒播种是保证苗全、苗齐的主要条件。适当增加播种量,以保证适宜的种植密度。

(5)播种深度适宜。一般壤土墒情好的地块,播深以4~5cm为宜。黏土或土壤过湿时,播种宜浅,以3~4cm为宜。底墒不足,特别是砂土、砂壤土应增加到6~7cm。播种宜深度一致,群体出苗整齐一致。

(6)施肥。夏播玉米一般不施有机肥,可利用冬小麦、冬油菜茬有机肥的后效。夏播玉米化肥用量施纯氮120~180kg/hm2、五氧化二磷90~135kg/hm2、氧化钾120~150kg/hm2。在缺锌土壤中,施硫酸锌15.0~22.5kg/hm2。全部磷肥、钾肥及35%的氮肥作为基、种肥在播种时施入,或播种后在播种沟一侧施入。施肥深度一般在5cm以下,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发生烧苗现象。

1.4病虫草害防治

撒3%克百威颗粒剂杀灭地下害虫。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用40%阿特拉津+50%乙草胺2250mL/hm2,对水600~750kg,进行封闭式喷雾,可有效防止杂草生长。

2苗期

2.1查苗、补苗

一般对缺苗的处理方法是:缺苗、断垄在3株以上,在三叶期前带土、带种肥窝栽;少于3株的,则从缺苗一侧或两侧留双株。

2.2间苗、定苗

一般在3片叶展开时间苗,5片叶展开时定苗。但具体操作时,也要因地、因苗、因具体条件执行。

2.3中耕松土

定苗前后中耕宜浅,一般5cm左右,以免造成“芽涝”,拔节前后中耕松土宜深些,行间可达10cm左右,以利玉米根系的生长。

2.4追肥

苗期追肥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作用,一般在定苗后到拔节期进行。苗期追肥量,原则上磷肥全部施入,氮肥追施因地因苗确定,一般中高产田占总追氮量的40%。追肥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施后覆土,提高肥效。

2.5灌溉

玉米苗期耐旱能力较强,一般不需灌溉。但在苗长势差,土壤砂质重或干旱严重影响幼苗生长时,也应及时灌溉,但切勿大水漫灌。

2.6蹲苗

蹲苗有控上促下,前控后促的作用。但应根据苗情、墒情、地力等条件灵活掌握,原则上是“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蹲苗终期一般以拔节期为界。

2.7病虫草害防治

(1)防治苗期病害应从无病果穗上留种,并适时播种,加强苗期管理,结合定苗及早拔除病苗,及时中耕除草。在田间出苗后发现有萎蔫病叶或个别萎蔫病株时,可用美州星750mL/hm2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

(2)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粘虫、蚜虫、蓟马等。播种时使用3%克百威颗粒剂制毒土或种衣剂拌种。出苗后用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进行地面喷洒,或用80%敌百虫乳油500~800倍液于傍晚时喷洒苗行地面。用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洒苗心防蚜虫、蓟马、飞虱等。用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防治粘虫。

(3)苗期发现杂草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也可用4%玉农乐1500mL/hm2防除单双子叶杂草,2,4-D等防除阔叶杂草。

3穗期

3.1中耕培土

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扩大吸收范围,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浅,以保根蓄墒。玉米适时培土既可促进气生根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又可方便排水和灌溉,减轻草害。但天气干旱不宜培土。并适时清除小株、弱株及分蘖。

3.2施肥

穗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时间一般以大喇叭口期为宜,具体要因苗势、地力确定。本次追肥占总氮量的40%~50%左右,应深施盖严,提高利用率。

3.3灌溉

玉米穗期气温较高,植株长势旺盛,蒸腾、蒸发量大,需水多,抽雄前后是水分“临界期”,缺水严重时会造成“卡脖旱”和花期不遇。因此,抽雄前后一旦发现旱情要及时灌溉,最好采用沟灌的节水增效办法。

3.4排涝

土壤水分过多、湿度过大时,影响根系活力,导致大幅度减产。因此,遇涝要及时排除。

3.5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明显的增收效果,如可用1.8%爱多收2000~3000倍液,在孕穗前喷洒植株顶部,可使植株矮化,减少秃顶,穗大粒满。

3.6病虫草害防治

玉米穗期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及玉米螟等。防治玉米茎腐病可用10%双效灵200倍液,在拔节期及抽雄前后各用1次,防效可达80%以上。玉米螟一般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应按病虫测报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灌心叶中防治,每株用量1~3g。防治大小斑病可用75%百菌清300~500倍液按750kg/hm2左右喷洒叶片。

4花粒期

4.1灌溉

花粒期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根系活力、叶片功能和决定粒数、百粒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视具体情况灌溉2次关键水:第1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的关键水;第2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

4.2人工去雄

去雄应在雄穗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宜采用隔行或隔株去雄,去雄株数不能超过全田株数的1/2。四周的雄穗应保留。

4.3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穗粒数。一般在盛花末期,晴天上午9~11时进行,应边采粉边授粉。

4.4叶面追肥

对灌浆期表现缺肥症状的田块,应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进行快速补充,一般每隔5~7d喷0.3%磷酸二氢钾和1%~2%尿素及硼肥共2~3次,以确保后期玉米穗大粒多且壮。

4.5病虫草害防治

玉米花粒期常有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蚜虫等,应重点预防。一般采用2.5%的敌杀死1000倍液防治玉米螟,叶面喷洒50%辛硫磷1500倍液防治粘虫、棉铃虫,48%乐斯本1000倍液防治蚜虫。

玉米栽培范文篇7

1.1播种时期

夏玉米适时早播,可延长其生育期,充分利用肥、水和光、热资源,又能错过“芽涝”和后期低温影响,是夏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一般以5月25日至6月12日为宜。

1.2播种方法

油菜茬浇足底墒水,油菜收割后抢墒播种。来不及整地,也可收后贴茬播种。玉米出苗后再中耕来灭茬。点播、耧播、机播均可,以机播质量最好。农户一般采用点播。

1.3播种质量

(1)选用良种。按市场需求、生产目标和皖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如农大108、郑单958、登海1号、登海11号等适合本地区大范围种植的优质、高产国审、省审品种。

(2)种子精选。选用粒大、饱满、具品种特性特征的杂交种作种子,机械或人工选粒,除去病斑粒、小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率不高于13%。

(3)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浸种、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等。

(4)足墒播种。足墒播种是保证苗全、苗齐的主要条件。适当增加播种量,以保证适宜的种植密度。

(5)播种深度适宜。一般壤土墒情好的地块,播深以4~5cm为宜。黏土或土壤过湿时,播种宜浅,以3~4cm为宜。底墒不足,特别是砂土、砂壤土应增加到6~7cm。播种宜深度一致,群体出苗整齐一致。

(6)施肥。夏播玉米一般不施有机肥,可利用冬小麦、冬油菜茬有机肥的后效。夏播玉米化肥用量施纯氮120~180kg/hm2、五氧化二磷90~135kg/hm2、氧化钾120~150kg/hm2。在缺锌土壤中,施硫酸锌15.0~22.5kg/hm2。全部磷肥、钾肥及35%的氮肥作为基、种肥在播种时施入,或播种后在播种沟一侧施入。施肥深度一般在5cm以下,不能离种子太近,防止发生烧苗现象。

1.4病虫草害防治

撒3%克百威颗粒剂杀灭地下害虫。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用40%阿特拉津+50%乙草胺2250mL/hm2,对水600~750kg,进行封闭式喷雾,可有效防止杂草生长。

2苗期

2.1查苗、补苗

一般对缺苗的处理方法是:缺苗、断垄在3株以上,在三叶期前带土、带种肥窝栽;少于3株的,则从缺苗一侧或两侧留双株。

2.2间苗、定苗

一般在3片叶展开时间苗,5片叶展开时定苗。但具体操作时,也要因地、因苗、因具体条件执行。

2.3中耕松土

定苗前后中耕宜浅,一般5cm左右,以免造成“芽涝”,拔节前后中耕松土宜深些,行间可达10cm左右,以利玉米根系的生长。

2.4追肥

苗期追肥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作用,一般在定苗后到拔节期进行。苗期追肥量,原则上磷肥全部施入,氮肥追施因地因苗确定,一般中高产田占总追氮量的40%。追肥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施后覆土,提高肥效。

2.5灌溉

玉米苗期耐旱能力较强,一般不需灌溉。但在苗长势差,土壤砂质重或干旱严重影响幼苗生长时,也应及时灌溉,但切勿大水漫灌。

2.6蹲苗

蹲苗有控上促下,前控后促的作用。但应根据苗情、墒情、地力等条件灵活掌握,原则上是“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蹲苗终期一般以拔节期为界。

2.7病虫草害防治

(1)防治苗期病害应从无病果穗上留种,并适时播种,加强苗期管理,结合定苗及早拔除病苗,及时中耕除草。在田间出苗后发现有萎蔫病叶或个别萎蔫病株时,可用美州星750mL/hm2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

(2)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粘虫、蚜虫、蓟马等。播种时使用3%克百威颗粒剂制毒土或种衣剂拌种。出苗后用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进行地面喷洒,或用80%敌百虫乳油500~800倍液于傍晚时喷洒苗行地面。用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洒苗心防蚜虫、蓟马、飞虱等。用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防治粘虫。

(3)苗期发现杂草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也可用4%玉农乐1500mL/hm2防除单双子叶杂草,2,4-D等防除阔叶杂草。

3穗期

3.1中耕培土

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扩大吸收范围,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浅,以保根蓄墒。玉米适时培土既可促进气生根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又可方便排水和灌溉,减轻草害。但天气干旱不宜培土。并适时清除小株、弱株及分蘖。

3.2施肥

穗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时间一般以大喇叭口期为宜,具体要因苗势、地力确定。本次追肥占总氮量的40%~50%左右,应深施盖严,提高利用率。

3.3灌溉

玉米穗期气温较高,植株长势旺盛,蒸腾、蒸发量大,需水多,抽雄前后是水分“临界期”,缺水严重时会造成“卡脖旱”和花期不遇。因此,抽雄前后一旦发现旱情要及时灌溉,最好采用沟灌的节水增效办法。

3.4排涝

土壤水分过多、湿度过大时,影响根系活力,导致大幅度减产。因此,遇涝要及时排除。

3.5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明显的增收效果,如可用1.8%爱多收2000~3000倍液,在孕穗前喷洒植株顶部,可使植株矮化,减少秃顶,穗大粒满。

3.6病虫草害防治

玉米穗期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及玉米螟等。防治玉米茎腐病可用10%双效灵200倍液,在拔节期及抽雄前后各用1次,防效可达80%以上。玉米螟一般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应按病虫测报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灌心叶中防治,每株用量1~3g。防治大小斑病可用75%百菌清300~500倍液按750kg/hm2左右喷洒叶片。

4花粒期

4.1灌溉

花粒期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根系活力、叶片功能和决定粒数、百粒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视具体情况灌溉2次关键水:第1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的关键水;第2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

4.2人工去雄

去雄应在雄穗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宜采用隔行或隔株去雄,去雄株数不能超过全田株数的1/2。四周的雄穗应保留。

4.3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可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穗粒数。一般在盛花末期,晴天上午9~11时进行,应边采粉边授粉。

4.4叶面追肥

对灌浆期表现缺肥症状的田块,应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进行快速补充,一般每隔5~7d喷0.3%磷酸二氢钾和1%~2%尿素及硼肥共2~3次,以确保后期玉米穗大粒多且壮。

4.5病虫草害防治

玉米花粒期常有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蚜虫等,应重点预防。一般采用2.5%的敌杀死1000倍液防治玉米螟,叶面喷洒50%辛硫磷1500倍液防治粘虫、棉铃虫,48%乐斯本1000倍液防治蚜虫。

玉米栽培范文篇8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糯玉米生产已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种植,由传统生产方式发展到订单标准化生产栽培,为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1]。秀洲区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种植鲜食糯玉米,并形成一批鲜食玉米种植村、专业户。现将鲜食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

选择美玉7号、美玉8号、美玉3号、都市丽人、苏玉糯1号、苏玉糯2号、浙凤糯2号、浙凤糯3号等鲜食糯玉米品种。

2播种

浙北地区2月中旬至7月底均可播种、育苗、移栽。一是2月中旬至3月初可采用小拱棚栽培;二是3月中、下旬可采用地膜栽培;三是在大麦、油菜等茬口后移栽,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7月下旬采收;四是在西瓜、青毛豆、嫩玉米等茬口后移栽或直播,一般在7月播种,9月中旬到10月中旬采收。按照前作茬口错开播期,合理间套,可延长摘青卖鲜供应期。大田用种量22.5kg/hm2或用种子6万粒/hm2。

3隔离种植

玉米属异花授粉作物,有花粉直感现象,串粉易影响粒色、甜度、糯性等品质性状,必须隔离种植。隔离方法如下:一是空间隔离。不同类型玉米地应间隔不少于300m;二是时间隔离。采取不同播种期,使不同玉米类型的开花、吐丝授粉期错开,从而达到相互隔离的目的,不同类型玉米的花期相差12d以上才能安全,一般应错开20d以上播种。

4育苗移栽

浙北地区春播一般提倡地膜覆盖加小拱棚保温育苗,育苗可采用以下2种方法[2]:一是苗床地育苗。选择土质好、土壤肥力高的熟地作苗床地,苗床畦宽150cm,稀播育壮苗,干籽撒播,1hm2大田播种约需45m长的畦,播后用铁钞轻拍一下,再用地松泥盖籽,然后喷1遍水,覆盖稻草和地膜,扣上塑料薄膜小拱棚。二是采用河塘泥育秧盘育苗。育秧盘放河塘泥磨平过一夜,每穴播1粒种子,撒地松泥、盖地膜后扣小拱棚,每个育秧盘351个洞,1hm2大田约需180~195盘。上述育苗方法,应在种子发芽顶土出苗后,立即揭去地膜,移栽前几天晴天揭膜炼苗,一般苗龄20~25d(二叶一心期)时带土移栽。大田畦宽125cm,沟宽25cm,每畦栽2行,株距25~27cm,每穴1株,约栽4.95万~5.40万株/hm2。

5合理施肥

大田基施土杂肥11.25t/hm2、进口复合肥375kg/hm2,畦中间开沟施入,移栽后当天用稀人粪尿浇施活棵肥。苗肥一般于移栽后7d,对水施尿素75~120kg/hm2,10~15d后,施长粗肥(叶龄在10叶左右)用尿素75kg/hm2。穗肥在大喇叭口期(13叶左右时)施尿素225kg/hm2。

6化学除草

大田在移栽前2d用草甘磷7.5kg/hm2对水750kg/hm2,抢晴天下午均匀喷雾。玉米苗高30~40cm以上时,如田间杂草严重,可用20%克无踪除草,喷雾时喷头应加保护罩,在行间进行定向喷雾,不能把药液喷到玉米上,以免引起药害。

7病虫防治

①地老虎(小地老虎和大地老虎)和蝼蛄[3]。地老虎幼虫3龄前,在出苗或移栽后1~2d,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喷雾防治;对地老虎4龄以上幼虫及蝼蛄用毒饵诱杀效果好,将90%敌百虫用热水溶解,配成20倍液,喷在炒香的麦麸或豆饼上,制成毒饵75kg/hm2撒施在玉米苗附近;杂草是地老虎成虫的产卵处,也是幼虫转移到玉米苗上的重要途径,在玉米出苗或移栽前清除杂草,可消灭草上卵和幼虫。②粘虫、斜纹夜蛾,在低龄幼虫时用20%杀灭菊脂乳油3000倍液防治。③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喷防1~2次。④玉米螟,可用苏云金杆菌(Bt乳剂)2250mL/hm2加拌细土225kg/hm2配成颗粒剂,每株3~4g丢入喇叭口,或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灌雄穗,每株10mL防治。玉米生产中严禁使用呋喃丹、甲拌磷、氧化乐果等剧毒农药。采收期前10d禁用农药。

8适时收获

适时采收的鲜果穗籽粒淀粉积累较高,粘度好,皮薄渣少,口感佳,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品质及产量[4]。糯玉米鲜果穗一般在授粉后21~25d为采收适期,此时花丝干枯变黑褐色、籽粒饱满且掐破后有糊状物质流出。鲜果穗采收后应及时出售,以24h内上市为好。

9参考文献

[1]杨楠,王慧茹,班亚伟,等.玉米高产开发田间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09,(8):21.

[2]孙凤,于占国,张凤.玉米大垅双行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90.

玉米栽培范文篇9

关键词:玉米;大豆;栽培;技术

1耕地要实行条田化种植

将目前的两个65公分小垄合并成一个130公分的条田(大垄),可减少50%的冲刷沟,有利保护农田建立土壤水库提高抗旱保墒性,扩大根系生长吸收面积80%以上。根重、大豆根瘤固氮量增加1-3倍。坡岗地条田要起的矮一些,垄沟要在要浅,可以抗大旱。

2条田要实行浅翻深松少耕法或免耕法

一是实行3-5年定期浅翻深松耕地;二是在秋季或春季将根槎和茎杆粉碎清除后,直接在原垄上卡种;三是因地制宜在秋季或春季或苗期进行垄沟垄体深松,破除板结层,采取以上耕法,可以充分利用黑龙江冬季和春季形成冻融交替,使土壤达到自然疏松状态的强大自然力代替部分机械耕作,进一步提高土壤的抗旱保墒保苗保肥保土保根增产效果,降低农机作业成本30%。

3条田要采取抗旱凹式播种法

目前我们普遍采取的是65公分小垄凸式播种法,不保苗、不抗旱、播后苗前化学药剂土壤封闭除草效果差。将现有的圆盘式复土器更换成拖拉式复土器,在播种机施肥播种复土后,播种机的镇压轮在苗带上压出一条宽18-20公分,深2-3公分的凹槽,具有抗旱保墒、复土一致、出苗整齐、提高苗带内化学除草效果的作用,苗带内基本不用人工除草。条田凹式播种法可以抗御黑龙江十年九春旱带来的严重旱情。

4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杂草

4.1是采取条田凹式播种法,提高苗带内的化学除草效果。基本不用人工除草;

4.2是选用安全性高、杀草谱广的除草剂配方进行播后苗前封闭灭草。大豆和玉米间作时要选用对两种作物都安全的除草剂配方;

4.3是在苗期使用耘锄,在苗带之间和垄帮上浅松土除草;四是用人工铲除恶性杂草。

5玉米要超密植间作种植、大豆要合理稀植

5.1玉米超高产种植A、计划墒产3-3.5万斤,要采取玉米大豆4:4或6:6间种,小亩保苗5000-5500株,株距18-20公分,中间两行苗留的稍稀一些,边行适当密一些;B玉米计划墒产4-4.5万斤,要采取玉米大豆2:4间种,小亩保苗6500-7000株,株距15公分,间种的大豆选用“八一”农大三高科研所的87-13大豆,小亩保苗1.5--1.6万株。穴播法,穴距60公分,每穴保苗4棵苗。

5.2大豆超高产种植,计划墒产3.5-3.8吨,选用87-6、87-8、87-13大豆,小亩保苗1.4-1.5万株;计划墒产4-4.5吨,小亩保苗0.5-0.7万株。

6轮作种植优势互补

玉米超高产种植采取的是玉米大豆2:4、4:4、6:6间作种植,在此基础上实行一年一轮作换茬。一是有利减少病虫害和杂草危害,二是能提高前茬作物残余肥料的利用率。三是可以实行少耕免耕法,降低农机作业成本。

玉米超高产要增加施肥量

玉米超高产种植计划墒产3-3.5万斤,施肥量要比常规法增加一倍以上,小亩施有机肥1000斤,化肥要施75斤左右,其中二铵40-45斤,尿素25-30斤,钾肥5斤。计划墒产4-4.5万斤,施肥量要增加一倍半以上,亩施有机肥1000斤,化肥95斤左右,其中二铵50-55斤,尿素35-40斤,钾肥5-8斤。

70%的尿素在拔节前进行根部施肥,干旱年份干旱地区可将全部化肥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

大豆超高产种植,计划墒产3.5-4.5吨,亩施化肥28-35斤,其中二铵20-25斤,尿素5-8斤,钾肥5斤。

选用抗病优质高光效品种

玉米超高产种植的品种可以从当地种植的品种中选择中熟抗病棒大优质高产品种,如龙单16、垦单5等。大豆高产连片种植可选用“八一”农大三高科研所的87-6、87-8、87-13、87-5大豆作为主栽品种。

玉米超高产间作大豆也可选用87-13、87-15大豆间作种植。

7用高科技促控玉米生长

在玉米生长的一定时期,使用高科技产品“玉米超高产生控剂”对玉米进行处理,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株型矮壮、棒大、促进早熟3-4天,这是玉米超高产栽培中一项关键性措施。具体使用方法是:7月18-20日,当玉米雄穗抽出4-5天前喷生控剂,亩用量60-70毫升,兑水40-50斤,单独喷,不加别的药。

玉米栽培范文篇10

在靠近大田的空闲地上作畦,畦宽1.5~2.0m、畦深6cm,畦四周筑埂,畦底铲平踏实,畦一头开一排水沟,畦长视苗量而定,畦内放6cm厚腐熟好的土杂肥,踏实,铺平,把浸好的玉米种均匀播种在育苗基质上,在种子上再盖一薄层烂草末。为防地下害虫,播前或播后在育苗基质上喷浇250倍的敌百虫或1000倍久效磷药液,播后浇足水,播后第2天、第3天下午各喷浇1次水,直至出苗,齐苗后一般不再浇水。

苗床播种密度,应视计划的移栽苗龄而定,苗龄长的播种密度宜稀,短的宜密。五叶期移栽,据试验以播410粒/m2左右为宜,1hm2需秧畦净面积180m2,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50。此播量在畦内按6cm行距、4cm株距摆播为好。育苗基质厚度以6~7cm为宜。

2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用中晚熟品种,育苗移栽可早播,有利于充分发挥中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2.2培育壮苗

壮苗是高产的基础。培育壮苗,一是播前精选种子,尽可能使用饱满而大小一致的种子,可分级播种;二是育苗基质要较肥沃,一定要用腐熟好的烂草末;三是用锌肥和磷肥浸种。

2.3移栽苗龄

育苗移栽的苗龄,据笔者用登海1号所做的5因素(移栽苗龄、前期追肥苗龄、后期追肥苗龄、移栽密度和不同氮肥施用量)5水平(苗龄3~7叶、前期追肥苗龄5~9叶、后期追肥苗龄10~14叶、密度5.25~8.25万株/hm2和纯N150~300kg/hm2纯氮)的旋转回归设计试验结果,3~7叶移栽,各种水平间的产量差异都达不到显著水平。直观分析,3叶移栽的(4个小区)平均产量9057.0kg/hm2,4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7105.5kg/hm2。5叶移栽的(14个小区)平均产量7030.5kg/hm2,6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8590.5kg/hm2,7叶移栽的(6个小区)产量6376.5kg/hm2。综上所述,3~6叶移栽,苗龄对产量影响不大,苗龄达7叶,产量开始下降。据试验,3.72叶移栽的平均产量9504.0kg/hm2,7.5叶苗龄移栽的平均产量5038.5kg/hm2,大苗比小苗减产46.9%。

2.4增产密度

在5因素5水平旋转回归试验结果中,在移栽密度5.25~8.25万株/hm2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产量与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直观分析,在其他4因素变化的环境中,5.25万株/hm2的(3个小区)平均产量7711.5kg/hm2,6.00万株/hm2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6985.5kg/hm2,6.75万株/hm2的(14个小区)平均产量7287kg/hm2,7.50万株/hm2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7810.5kg/hm2,8.25万株/hm2的(1个小区)产量7711.5kg/hm2,说明该品种育苗移栽的适宜密度为7.50~8.25万株/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