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3:13:35

艺术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篇1

(一)结合当地办学优势在艺术教育教学的设置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办学优势,这是实现创新艺术设计的途径之一。结合当地的办学特色就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学生边学习边进行艺术创作,先创作和设计一些符合本地地方特色的东西;在课程的组织上,就是在组织课堂上突出本地的文化,在办学的理念上也定位在文化本源,在教育的定位上,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有独特文化气质的人才,在毕业生的就业上,也会有相当的优势,在学科的教育上,以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重点。也就是说把创新放在本土,要把教育与当地的特色结合起来。

(二)深入挖掘区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创新有着很大的困难,区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区域文化在教育创新上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从区域文化进行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这样既可以彰显艺术特色就可以为创新做很大的贡献。

二、探索跨学科的培养模式

(一)综合纳入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帮助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生拓展思路,设计教育出更多更新颖的作品。艺术设计教育是一门很广的学科,覆盖了很多的领域,与其他的学科有很大的交叉性,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们得到综合的发展,这对于艺术创造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学生思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思路,社会实践也是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灵感来源于实践,取材来源于实践,创作也在实践当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挥了学生的创新创作的积极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开阔的思路,在实践中是最容易找到灵感,当然也是发现问题最多的,在实践中,就能通过自己实践解决这些问题,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加强整体师资队伍建设

(一)完善教师招聘制度在现代设计教育中,教师的水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师资力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质量较高的师资队伍在课程设置,课程完成的目标上都略高于一般水平的教师,因此,学校要对创新能力方面的教师进行严格的教师聘请制度,在教师的聘用上进行严格的考核。与此同时,对教师还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制度,对于一些质量较差的教师拒之门外,使教师时刻保持警惕,不断的完善自我。另外,在薪资的待遇上也有所侧重,对于表现好的教师要有学术上和艺术创新的奖励。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篇2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趋向大众化的今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寻找社会需求,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市场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一致,那就是素质加能力加专长。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艺术设计领域中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人文素质和艺术设计专业素质的培养,注意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等一系列教育环节,都要围绕这个培养目标来确定,为社会培养外向、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找到它们的最佳结合点,深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在专业设置上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学科为主导,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1.视觉传达专业与广告学专业结合的优化整合

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是在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中一个较为成熟的专业。长期以来,以培养从事广告、包装等行业的视觉设计的专用人才,主要研究包装装满等视觉传播媒介外的形式美设计,而很少涉及市场的需求调研、消费者心理的分析以及传播的内容、方式、功能和传播规律等问题。

而广告学专业的教学是一门以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广告策划和创意、广告管理执行为主的新兴学科。它更注意培养学生理性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产品形象定位和广告策划与管理。同时也强调广告的创意和创造性方法的训练,主要培养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和管理的广告人。如果视觉传达设计注重的是纯审美的设计与制作,那么广告学则注重创意与策划。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从事的广告、包装、平面设计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昔日的单纯的广而告之和商品装满,而已扩大到企业或机构的一切产品服务及事业推广等各个领域,已逐渐成为与企业、市场营销密切相关的,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一部分。客观上,市场所需的优秀设计人才是既有视觉形式美的设计能力,更要懂得消费市场、消费心理、广告策划、媒介传播、经济营销和设计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将广告学专业的内容介人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把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从孤立的艺术设计范围中纳人至整合传播、市场营销与视觉设计的集合体,并从传播、市场、创意、数码技术等方面注人生机,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在教学结构上优化整合,形成新的学科特点,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将课程溶人到专题设计中进行,从理论教学与实践两方面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

二十一世纪,随着整个人类社会进人信息时代、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影视化等多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培养什么样的艺术设计师?艺术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如何改变艺术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具有我系特色的,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新的艺术设计新体系,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在本项目立项的同时,于2001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学制四年的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学生,2(X)5年7月,首批学生将圆满完成学业,获取双专科文凭。

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其应用主要有图形图像、视频音频、二维三维、静态动态等任意形式的组合,为艺术设计增添了一种全新的媒介,使影视、广告、动画、网页、产品、环境乃至各种图形图像和文档设计的表现有了质的飞跃,我们在重视培养学生手绘技法和模型制作的传统技能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习各种计算机软件,目的是将学生从传统的“绘、写、刻、印”等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表现的自由和便利,并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全新的创作,掌握和精通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技能。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不断地革新,使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的课程以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复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色,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课程于2002年7月获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一等奖,近几年又不断充实新的内容,进行国际交流,由德国资深平面动画设计师Mr.瑙。,月Cke在我系开设多媒体与动画课程。同时派相关教师到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多媒体互动课程,了解国内最新的多媒体设计信息,充实到教学中去,该课程的教学课件已于2004年9月获得江苏省高等院校优秀课件的“好课件奖”。20()3年7月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的学生参加江苏省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对于民办院校的学生能在这种比赛中脱颖而出是很不容易的。

3.根据市场需求,增设多媒体设计专业

去年下半年在学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我系组织学科建设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无锡新区及有关企业、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及有关企业、上海有关设计公司等进行调研,深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寻求新的专业增长点,通过对苏州鸿鹰动画制作有限公司、苏州宏广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火鸟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圆造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些单位缺乏经过高校培养的,有系统专业知识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我系和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火鸟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我们和这些公司的设计人员一起讨论培养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进行课程的规划和设计,并确定教学实践的时间和具体事宜,同时邀请这些公司有实践经验的设计人员担任我系有关课程(例:动画造型设计、动画技法、动作设计等课程)的教学,打破专业教学只有同类专业教师主讲的惯例,使学生能及进了解到设计最前沿的信息、表现形式、操作技能,同时定向为公司培养他们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互相合作、互惠互利,我系于2以抖年9月正式招收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三、抓好课程建设,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项目研究了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匹配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抓好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的重点。

为了使我系设计教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设计教学观念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对设计教学进行再认识。建立“以学生为本,实践第一”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与实践的最佳组合形式,逐步形成支撑和构成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框架。

1.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对“建筑室内设计”课程重新整合

随着现代装饰技术、材料的不断突破与发展,设计思潮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中原有的室内设计类课程已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本项目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对“建筑室内设计”课程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指导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和培养计划的特点,本项目注重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建筑室内设计的实际的设计能力,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综合素质的养成为主线来设计课程,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减弱学科理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完整性,在课时上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增加设计实践的教学时间,同时强调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服务,使本课程改革紧扣实时性、应用性、规范性、实践性、创新性。

(l)教材内容改革:由于建筑室内设计是一门实时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充分体现先进性的特点,我们不断进行教材的调整,把当前最新的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思维替换原有的相关内容,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时代同步的专业信息。此外,我们也选择了一些其它室内专业书籍,作为可看的参考资料,向学生推荐,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会有更大的扩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

(2)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利用详实的图片作品,方案实例,工程剖析,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设计原理。在训练学生手工绘制方案的同时,加强学生利用电脑制图的技能,为他们走出校园,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前期考察:在进行一项设计之前,我们都要求学生对相关设计内容、地点、相关材料以及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等情况有一个充分、有效地考察。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更好的体现文化内涵,人文色彩和地方特色,使作品散发长久的生命力。

(4)增强实践教学:在教授本课程时,我们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吸取,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获取。由于室内设计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相当高的学科,所有的理论都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所以我们不仅安排学生进行虚拟的设计创作,更让有条件的学生参与社会设计方案的实践,通过实际的设计创作,进一步提高设计动手与思维能力。

(5)规范教学:室内设计课程不同于其它设计类课程,它与建筑紧密联系的特征,使得在教授课程中的规划性、严谨性显得尤为重要。由作图习惯开始到设计领域里的知识规范都要—向学生传授。这样才能保证今后学生的设计方案因没有规范性而导致失误的产生。

(6)参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与部分课上时间进行竞赛创作,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通过参与社会竞标、竞赛等方式进行全面提高,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向学生传授实践功能。

(7)网络化教学:为了进一步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我们还利用了丰富的玩temet资源,不断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设计网站,扩大学生的知识吸收面。本课程2003年10月获南洋学院优秀课程一等奖,于2以抖年8月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二等奖。

2.引进国际前沿、国内领先的课程,增添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艺术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使造型艺术不断出现了许多新的表达形式,在那些新的表达形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造型具有“动”这个最重要的要素。二十世纪的造型艺术,基于对科学的关注和直接应用,开创了“光”和“动”的艺术这一新的领域,一些具有时间要素的动的作品,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视觉效果。

动造型的教学研究,是中国设计教学体系中一个全新的课程,该课程在以往的平面、立体课程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空间、动的要素,使设计创!}练从二维、三维进人多维训练阶段。学生创作的作品,已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形态,融人了动的因素,使作品显现出无限的生命力,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意识,引发学生从多角度、多视点观察事物,从而寻找更好的表现手段来展现事物。同时使学生在学习动造型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材料的构造与特征、加工的方法和技巧,并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强调技能的训练。课程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

动造型的教学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l)利用自然风力变化的造型;(2)利用人工动力变化的造型;(3)利用磁力变化的造型。

同时,还利用光几水、声音、图像等变化的过程,利用这些表现手法,进一步创造出非物资要素的表现。如动本身以及光、流体、气体、映像、音、色彩、热能、摄影等,根据这些要素创造的造型,在动造型的教学研究中占据广泛的位置,使动造型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

从2(X)3年起,在艺术设计系4个班级中开设了动造型课程。学生对此课程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根据课题要求,将一切可能联想到的动的效果,用形态表现出来,在我院艺术设计系展厅举办了动造型教学成果展。该课程于2004年8月获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一等奖。

本项目通过课程整合,保留精华,增添新的内容、方法、手段,同时强化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以至兄弟院校的同行专家评价我们的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的水平已经接近本科,也正因为如此,艺术设计专业历年来就业率一直高达百分之百。

四、狠抓教育质量,使教学改革成果落到实处

1.抓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几年来,我系已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以专职为主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比例的30%,中级职称占35%,同时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读在职研究生,不断提高自己,同时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对大学毕业两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指定教授、副教授进行指导,制订培养计划,促进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系领导在检查、督促教案的同时,经常下课堂听课。学院每年都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2(X)4年我系五位老师参加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位获二等奖,其余四位获三等获,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抓教育质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作为教与学的两个不同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中一直处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位置。教师作为专业知识的讲授者、传播者,占据着一个看似合理的主导地位。而学生作为获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接受者,处于从属地位。随着整个教学课程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改革,这种被动的教学关系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所以,作为设计教育实施者的教师来讲,重要的是转变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对话模式进行授课,改变以往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一种新型的使教授与学习两者统一的双向教学模式,包括提问与讨论。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则更能显示出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随着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逐步理解和掌握,他们迫切需要用实践来检验自己所学到的所有理论,并增强实际创作经验。我们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在专业课程中加人模拟实践部分,或给学生真正的课题,以真实的设计条件让他们进行创作,让学生体验在创作中所会碰到的各种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艺术设计教学在注重专业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富有特色的教学课程,使得专业设计课程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更为贴切,更富有个性。如给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室内材料与构造、工程预算等课程,给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开设行为美学、前卫艺术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并不是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是增加了学生选课的余地,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需要和兴趣,针对学生不同基础,因材施教,使学生认识到专业学习的乐趣所在,把进行专业学习很自然地成为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风气。

3.多渠道培养人才,开展专业资格考证工作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篇3

1从一道试题说起

有这样一道试题:简述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不少于10个)。学生做了这样的书面回答: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条例与反复;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乍看起来,回答得很好,但详问之,却很少有学生作出恰当解释。显然在应试教育的灌输下,大家已经淡忘了美学原理的来源和原理本身的相对性,这对艺术设计学生高阶学习和将来的设计是极为不利的。包豪斯学院的教育理念中注重对美的客观归纳,其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三大构成的教学方法当属其中经典。但许多中国的学者却将这种思维看做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宝,在民间艺术品上仍然套用三大构成的原则,结果是邯郸学步,最终把民间艺术搞成了四不像。不同的实践必然产生不同的审美,理论和实践的错位或脱节,必然产生设计的怪胎。体现在应试教育上就是:不是所有符合三大构成的设计都一定是好作品,民间艺术发展和教学如果也用此来“削足适履”,必然会使教育模式陷于僵硬。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大量的后现代思想潮起云涌,激进的哲学思辨模式和激进的艺术家试图发现或重建一种非现代的、全新的审美秩序。乍一看似乎有些玩世不恭,但细细品味,却发现他们的思想是建立在对工业的负面影响、经济比较发达的新环境上的非常认真的思索。有些中国的设计教育者还没有深究这种艺术产生的根源,就生硬地把它们弄了过来,完全无视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老百姓的审美趣味,生硬地将一些功能上“不实用”、外观上“不美观”的另类设计机械地摆在学生面前,自诩为后现代。事实上,除了让人觉得怪异和突兀之外,最大的效应就是让许多艺术设计投机者觉得艺术设计是人人可做的、肤浅的劳动。借助商业的炒作,这种设计冠冕堂皇地说是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实际上却进行了大众审美心理的迷惑。随着大众审美意识的成熟,这必将难逃被历史淘汰的厄运。传统的应试教育是建立在知识相对固定,受教育对象被动接受和机械接受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有些知识甚至是强行灌输、脱离实际的,这显然是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

2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足

传统的艺术设计的应试教育,主要体现在考查内容、师生关系、考生关系、考试环境、考察时间、批审方法的相对固定上,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考查内容上。新的教育语境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育行为导向在应试内容,这是忽视尊重学习者的个性的。知识是永远都学不玩的,学习者通过掌握部分知识而得到好的学习方法,则使学习者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2)在师生关系上。应试教育在考试过程中将教育者和学习者进行了分离,应试使师生对知识的解决神秘化,绝大多数成绩成为教师评判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基于教师评价的、单方面的简单量化,很难在尊重学习者的基础上对复杂问题进行解决,而学习者最终的学习往往是基于自身的基础条件进行问题的解决。

3)在考试环境、考试时间上。传统的应试考试,为求得公平的应试环境往往对考试时间和考试工具进行限定,现行普及的信息工具的利用,超时完成考试任务被认为是非法的、违规的。实际上造成脱离实际的刻意虚拟,使复杂任务变得脱离实际的复杂。

3互联网背景下的新艺术设计教育语境

艺术设计是复杂的劳动,兼有包括艺术和科技、想象与技艺在内的多重要求。传统的艺术教育创造了温和的教育土壤,将设计的原理搬进象牙塔,并部分地或确切地说是象征性地引进一些实践。然后经常性邀请象牙塔之外的专家、学者、设计师来讲座,就如同给土壤“浇水施肥”,最终实现教育的丰收的是落实到一场场考试上。这种教育方式一度在艺术设计的教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并将继续占有重要地位。但互联网的出现,却彻底打破这种祥和与宁静,学生有机会更近距离地与专家学者面对面。大家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相关的尽可能多的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关联主义”“黑箱理论”等大量的学习思维在互联网技术的联姻下,使传统的教育对艺术设计的学习者的束缚渐至解体。这种学习的速度、广度、深度对传统教育产生立体的刺激,而这种刺激对传统的应试方式来说是致命的!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设计管理设计设计师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20世纪以来,人们在探讨艺术设计教育时,不能跳过和忽略的就是“包豪斯”,它几乎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代名词。人们不断研究其带给艺术设计教育的广泛指导意义,表现在其本身的工作效果和教育成就,以及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等,而后者才是包豪斯能够取得如此大成就的核心和根本。

包豪斯体系强调的是:

1.设计应自由创造,反对模仿抄袭,墨守成规;

2.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3.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4.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5.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

如果说,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和从业人员都达到了以上几点的要求,或许今天也就不需要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说,艺术设计教育相对落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纵观国内的艺术设计行业,社会不满意,主要表现在艺术设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和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业内不满意,最核心的表现就是没有基本可以成为指导思想的设计教育理论,教育的方向无法清晰透彻,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设计教学实践的需要。仅有二十几年历史的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还没有建立一套自己满意、社会满意、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正因如此,各个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都存在着较大水平上的差异。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艺术设计教育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些都是我们艺术教育过程中宝贵的指导思想。

二、设计和设计师

何谓设计?它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还同时肩负着把制造产业与尖端的软件产业一同吸纳进创造磁场的重任。”①而设计师,则是从事设计这一职业的人的一个统称。

设计师,是特殊的族群,与设计师们的对话有时可显示出更宽广的胸怀,改善环境的渴望,打造更美好的世界,提高大众对艺术、设计的品位,去帮助或改变这个社会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时候,有些设计师们的世界是很“窄”的。

笔者认为这和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的弱点是一样的。有些知识分子大多缺乏一种大文化观,他们看问题多只是从专业的、局部的、个人的、地域的角度出发,这对于整件事情和整个层面来说,是相对狭隘的。而有些艺术设计师,将自己圈在一定的小文化背景里,其认识和境界或许就停留在较窄的层面。

设计师以及设计师的创作,应面向社会。对于社会,设计师应积极参与并有责任感,在文化意识上发生作用,并把个人和现实文化联系起来。相应来说,艺术设计教育教会学生一种思考艺术的能力,教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反应的敏感力、认知力、艺术表现力和责任感。推动的不是某一层面的技术载体,而是思想上的变化,这比教技法更重要。

三、设计和设计管理

管理需要设计,设计必须加以管理,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产品之所以具有国际竞争力,是因为他们在设计的应用和行销上经常进行创新,其重要因素就是掌握“设计管理”,强调在设计部门中所进行的管理,以提高设计部门活动的效率化,将设计部门的业务体系化进行整理,以组织化、制度化进行管理。

设计管理,很多人对于这个词还是比较陌生的。1965年,英国皇家艺术协会(TheRoyalSocietyofArts,简称RSA)颁发“设计管理最高荣誉奖”。此奖目的在于借以“鼓励企业设计活动,经由广泛性、合理性、计划的步骤,使顾客、公司员工及相关人员对公司有整体品质的认同”②。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设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顾客、公司员工及相关人员对公司有整体品质的认同。设计管理的第一个定义,是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Farry于1966年提出的,他认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的设计师,并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③他把设计管理视为解决设计问题的一项功能,侧重于设计管理的导向,而非管理的导向。不难看出,MichaelFarry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提出定义的。

设计管理,从企业层面的理解指的是企业领导从企业经营角度,以企业理念和经营方针为依据,对设计活动进行组织与管理,是借鉴和利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设计本身进行管理,使设计更好地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设计管理,企业的设计管理,在目前看来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企业品牌形象CIS战略的运用,是最典型的设计管理的实例,也是目前企业运用的设计管理。

四、如何进行设计管理

在现代的企业行为中,不管是以设计为背景,还是以管理为背景去理解设计管理,其基本的内涵已渐渐走向统一。那么,设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又该如何进行设计管理呢?相信这是很多人目前真正关心的,下面,笔者以多年的教学和从业经验谈一些理解。

第一,设计战略和策略管理。

设计战略和策略,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企业情况、市场情况、产品情况等)作出的针对设计工作的长期规划和方法策略,是对设计部门发展的规划,是设计的准则和方向性要求。它是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的总体性规划。企业必须要制定自己的设计战略,并加以良好、有效地管理。

第二,是设计目标的管理。

设计必须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除战略性的目标要求外,企业的设计部门应根据企业的近期经营目标制定近期的设计目标,这一点很重要。前面在说到设计师们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一般较为感性,在目标的设定、执行等方面最好能有强有力的管理,使之切实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标。

第三,设计程序管理。

设计,是一个讲究创意、思想的工作,但并不表示设计就不需要流程。设计的流程管理,是为了对设计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确保设计的进度,以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和任务。

第四,设计作品的品质管理。

设计作品的品质管理,是使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在生产阶段达到设计所要求的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发挥集思广益的作用,有利于设计质量的保证与提高。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集思广益”,即发挥集体的智慧,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在设计管理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另一个环节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即设计成果转入生产以后的管理对确保设计的实现至关重要。在生产过程中,设计部门应当与生产部门密切合作,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实施监督,才能使设计的效果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第五,知识产权的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的价值对企业经营有着特殊的意义。对设计工作者来说,首先要保证设计的创造性,避免出现模仿、类似甚至侵犯他人专利的现象。应有专人负责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并在设计的某一阶段进行审查。设计完成后应及时申请专利,对设计专利权进行保护。

结语

设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软件、技术和管理”这一大背景下不断发生变化,设计管理的定义和影响也在发展过程中。作为一门新的研究领域、一种应对激烈竞争的最具潜力的工具,设计管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在目前以及将来,对设计管理的探讨和发展应当被我们关注和重视。

注释:

①(日)荣久庵宪同等著,杨向东等译.不断扩展的设计.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第279页.

②刘瑞芬.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第1页.

③刘和山等.设计管理.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6.第10页.

参考文献:

[1]陈鸿俊编著.现代设计史.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日)荣久庵宪同等著,杨向东等译.不断扩展的设计.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陈屹,谢华编著.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4.

[4]刘和山等.设计管理.北京:国际工业出版社.2006.

[5]刘瑞芬著.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篇5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趋向大众化的今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寻找社会需求,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市场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一致,那就是素质加能力加专长。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艺术设计领域中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人文素质和艺术设计专业素质的培养,注意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等一系列教育环节,都要围绕这个培养目标来确定,为社会培养外向、复合、应用型人才。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找到它们的最佳结合点,深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在专业设置上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学科为主导,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1.视觉传达专业与广告学专业结合的优化整合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是在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中一个较为成熟的专业。长期以来,以培养从事广告、包装等行业的视觉设计的专用人才,主要研究包装装满等视觉传播媒介外的形式美设计,而很少涉及市场的需求调研、消费者心理的分析以及传播的内容、方式、功能和传播规律等问题。而广告学专业的教学是一门以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广告策划和创意、广告管理执行为主的新兴学科。它更注意培养学生理性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产品形象定位和广告策划与管理。同时也强调广告的创意和创造性方法的训练,主要培养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和管理的广告人。如果视觉传达设计注重的是纯审美的设计与制作,那么广告学则注重创意与策划。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从事的广告、包装、平面设计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昔日的单纯的广而告之和商品装满,而已扩大到企业或机构的一切产品服务及事业推广等各个领域,已逐渐成为与企业、市场营销密切相关的,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一部分。客观上,市场所需的优秀设计人才是既有视觉形式美的设计能力,更要懂得消费市场、消费心理、广告策划、媒介传播、经济营销和设计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将广告学专业的内容介人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把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从孤立的艺术设计范围中纳人至整合传播、市场营销与视觉设计的集合体,并从传播、市场、创意、数码技术等方面注人生机,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在教学结构上优化整合,形成新的学科特点,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将课程溶人到专题设计中进行,从理论教学与实践两方面考核学生的设计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二十一世纪,随着整个人类社会进人信息时代、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影视化等多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培养什么样的艺术设计师?艺术设计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如何改变艺术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具有我系特色的,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新的艺术设计新体系,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在本项目立项的同时,于2001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学制四年的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学生,2(X)5年7月,首批学生将圆满完成学业,获取双专科文凭。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其应用主要有图形图像、视频音频、二维三维、静态动态等任意形式的组合,为艺术设计增添了一种全新的媒介,使影视、广告、动画、网页、产品、环境乃至各种图形图像和文档设计的表现有了质的飞跃,我们在重视培养学生手绘技法和模型制作的传统技能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习各种计算机软件,目的是将学生从传统的“绘、写、刻、印”等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表现的自由和便利,并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全新的创作,掌握和精通计算机艺术设计的技能。经过几年的探索与不断地革新,使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的课程以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复合性、创造性为主要特色,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课程于2002年7月获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一等奖,近几年又不断充实新的内容,进行国际交流,由德国资深平面动画设计师Mr.瑙。,月Cke在我系开设多媒体与动画课程。同时派相关教师到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多媒体互动课程,了解国内最新的多媒体设计信息,充实到教学中去,该课程的教学课件已于2004年9月获得江苏省高等院校优秀课件的“好课件奖”。20()3年7月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的学生参加江苏省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对于民办院校的学生能在这种比赛中脱颖而出是很不容易的。

3.根据市场需求,增设多媒体设计专业去年下半年在学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我系组织学科建设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无锡新区及有关企业、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及有关企业、上海有关设计公司等进行调研,深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寻求新的专业增长点,通过对苏州鸿鹰动画制作有限公司、苏州宏广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火鸟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圆造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些单位缺乏经过高校培养的,有系统专业知识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我系和无锡东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火鸟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我们和这些公司的设计人员一起讨论培养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进行课程的规划和设计,并确定教学实践的时间和具体事宜,同时邀请这些公司有实践经验的设计人员担任我系有关课程(例:动画造型设计、动画技法、动作设计等课程)的教学,打破专业教学只有同类专业教师主讲的惯例,使学生能及进了解到设计最前沿的信息、表现形式、操作技能,同时定向为公司培养他们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互相合作、互惠互利,我系于2以抖年9月正式招收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三、抓好课程建设,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项目研究了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匹配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抓好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的重点。为了使我系设计教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设计教学观念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对设计教学进行再认识。建立“以学生为本,实践第一”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与实践的最佳组合形式,逐步形成支撑和构成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框架。

1.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对“建筑室内设计”课程重新整合随着现代装饰技术、材料的不断突破与发展,设计思潮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中原有的室内设计类课程已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本项目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对“建筑室内设计”课程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指导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创新。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和培养计划的特点,本项目注重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建筑室内设计的实际的设计能力,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综合素质的养成为主线来设计课程,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减弱学科理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完整性,在课时上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增加设计实践的教学时间,同时强调理论教学要为实践教学服务,使本课程改革紧扣实时性、应用性、规范性、实践性、创新性。

(l)教材内容改革:由于建筑室内设计是一门实时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充分体现先进性的特点,我们不断进行教材的调整,把当前最新的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思维替换原有的相关内容,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时代同步的专业信息。此外,我们也选择了一些其它室内专业书籍,作为可看的参考资料,向学生推荐,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会有更大的扩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

(2)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利用详实的图片作品,方案实例,工程剖析,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设计原理。在训练学生手工绘制方案的同时,加强学生利用电脑制图的技能,为他们走出校园,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前期考察:在进行一项设计之前,我们都要求学生对相关设计内容、地点、相关材料以及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等情况有一个充分、有效地考察。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更好的体现文化内涵,人文色彩和地方特色,使作品散发长久的生命力。

(4)增强实践教学:在教授本课程时,我们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吸取,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获取。由于室内设计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相当高的学科,所有的理论都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所以我们不仅安排学生进行虚拟的设计创作,更让有条件的学生参与社会设计方案的实践,通过实际的设计创作,进一步提高设计动手与思维能力。

(5)规范教学:室内设计课程不同于其它设计类课程,它与建筑紧密联系的特征,使得在教授课程中的规划性、严谨性显得尤为重要。由作图习惯开始到设计领域里的知识规范都要—向学生传授。这样才能保证今后学生的设计方案因没有规范性而导致失误的产生。

(6)参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与部分课上时间进行竞赛创作,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通过参与社会竞标、竞赛等方式进行全面提高,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向学生传授实践功能。

(7)网络化教学:为了进一步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我们还利用了丰富的玩temet资源,不断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设计网站,扩大学生的知识吸收面。本课程2003年10月获南洋学院优秀课程一等奖,于2以抖年8月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二等奖。

2.引进国际前沿、国内领先的课程,增添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艺术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使造型艺术不断出现了许多新的表达形式,在那些新的表达形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造型具有“动”这个最重要的要素。二十世纪的造型艺术,基于对科学的关注和直接应用,开创了“光”和“动”的艺术这一新的领域,一些具有时间要素的动的作品,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视觉效果。动造型的教学研究,是中国设计教学体系中一个全新的课程,该课程在以往的平面、立体课程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空间、动的要素,使设计创!}练从二维、三维进人多维训练阶段。学生创作的作品,已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形态,融人了动的因素,使作品显现出无限的生命力,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意识,引发学生从多角度、多视点观察事物,从而寻找更好的表现手段来展现事物。同时使学生在学习动造型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材料的构造与特征、加工的方法和技巧,并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强调技能的训练。课程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动造型的教学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l)利用自然风力变化的造型;

(2)利用人工动力变化的造型;

(3)利用磁力变化的造型。

同时,还利用光几水、声音、图像等变化的过程,利用这些表现手法,进一步创造出非物资要素的表现。如动本身以及光、流体、气体、映像、音、色彩、热能、摄影等,根据这些要素创造的造型,在动造型的教学研究中占据广泛的位置,使动造型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从2(X)3年起,在艺术设计系4个班级中开设了动造型课程。学生对此课程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根据课题要求,将一切可能联想到的动的效果,用形态表现出来,在我院艺术设计系展厅举办了动造型教学成果展。该课程于2004年8月获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优秀课程一等奖。本项目通过课程整合,保留精华,增添新的内容、方法、手段,同时强化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以至兄弟院校的同行专家评价我们的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的水平已经接近本科,也正因为如此,艺术设计专业历年来就业率一直高达百分之百。

四、狠抓教育质量,使教学改革成果落到实处

1.抓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几年来,我系已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以专职为主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比例的30%,中级职称占35%,同时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读在职研究生,不断提高自己,同时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对大学毕业两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指定教授、副教授进行指导,制订培养计划,促进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系领导在检查、督促教案的同时,经常下课堂听课。学院每年都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2(X)4年我系五位老师参加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位获二等奖,其余四位获三等获,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商业艺术设计现代设计教育综合素质

(一)艺术与商业并重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对人的灵魂有直接的改造提升功能。而商业为满足人类物质追求或某种欲望而存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艺术在作为个人追求时可以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但当它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时其商业价值就体现了出来。

“艺术设计”就其表现语言来说,应当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当它应用于商业目的时才具有了商业属性。绘画、文学、摄影、书法等艺术是它的思想基础。因此,艺术设计首先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与实用艺术的时候,商业理念就开始时刻影响着它。我们不得不考虑观众的口味与商业上的成功与否。艺术设计作为艺术,同样需要商业化的理念。因此,“商业艺术设计”既有“艺术性”又强调“商业性”,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想基础。

(二)大学教师自身要具有开放式的教育思想

1.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

现代商业设计教育体系是一个综合门类的教育体系,它集合了各个艺术门类优秀的艺术成果和艺术形式:绘画、音乐、摄影、人体工程学、建筑学等。单纯将其局限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是很片面的。作为教师要涉猎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院系,公开资源、增进交流并且及时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是现代商业设计教育开放式思想的体现。

2.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商业意识的培养

大多数高校教师的个人经历是这样的:从正规艺术院校毕业,考取研究生,然后留校任教,一直在学校内工作,他们缺少了一个参与商业实践的工作经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达的是美学、纯艺术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们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我们并不提倡所有的教师都涉足真正的商业领域,去做公司,去给学生真正的“商业”资讯,但是,教师的关注范围是可以扩展的: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与设计公司或广告公司有长期的接触与互动关系,并从中汲取最新的商业动态、设计趋势、就业信息等,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增加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他们这个阶段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三)教育软环境的改善

目前艺术类专业学科的硬件条件已经较为完备,但软环境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商业艺术设计的学习来说,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比较优良的外部环境条件。这包括艺术教育群体努力奋斗的志向与力量和其营造出的艺术设计良好的教育学术氛围,以及设计界与教育界联手为学生提供的有效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

(四)教学重点的转移

1.培养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设计人才

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或公司并不需要某一专业极强、其他方面平庸的员工。企业或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应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变化,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选修课,拓宽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大多数学生具有专业的宽泛性、实用性和对岗位要求的应变能力。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商业艺术设计现代设计教育综合素质

据调查,2000年以来大学商业美术设计类学生数量呈几何状增长,短短几年间,不论是美术学院或者综合院校,甚至各类矿业、石油、医科、外语等专科学院,都设置了艺术类课程。从人才需求的角度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商业繁荣是商业设计专业扩招的主要动因;从教育体制的角度来讲,大专院校的多元化发展亦是必然趋势。

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动机,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固然是良好的愿望,但是不能仅仅通过扩招来解决,还要提高商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保证优秀人才的诞生与成长,这一点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职能部门的充分重视。

一、现代设计教育面临的困惑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设计教育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改革。而现存的实际情况是,一些纯艺术院校由于市场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原本设立的一些专业学科并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艺术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的调整和增加,三大构成、材料应用、现代设计技法基础,再加上一些实用课程的配合,便完成了初步的课程设置转变。这种转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起到过渡作用,是可行的,但从商业设计教育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而建立这种体系便需要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二、解决办法

(一)艺术与商业并重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对人的灵魂有直接的改造提升功能。而商业为满足人类物质追求或某种欲望而存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艺术在作为个人追求时可以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但当它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时其商业价值就体现了出来。

“艺术设计”就其表现语言来说,应当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当它应用于商业目的时才具有了商业属性。绘画、文学、摄影、书法等艺术是它的思想基础。因此,艺术设计首先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与实用艺术的时候,商业理念就开始时刻影响着它。我们不得不考虑观众的口味与商业上的成功与否。艺术设计作为艺术,同样需要商业化的理念。因此,“商业艺术设计”既有“艺术性”又强调“商业性”,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想基础。

(二)大学教师自身要具有开放式的教育思想

1.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

现代商业设计教育体系是一个综合门类的教育体系,它集合了各个艺术门类优秀的艺术成果和艺术形式:绘画、音乐、摄影、人体工程学、建筑学等。单纯将其局限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是很片面的。作为教师要涉猎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院系,公开资源、增进交流并且及时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是现代商业设计教育开放式思想的体现。

2.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商业意识的培养

大多数高校教师的个人经历是这样的:从正规艺术院校毕业,考取研究生,然后留校任教,一直在学校内工作,他们缺少了一个参与商业实践的工作经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达的是美学、纯艺术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们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我们并不提倡所有的教师都涉足真正的商业领域,去做公司,去给学生真正的“商业”资讯,但是,教师的关注范围是可以扩展的: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与设计公司或广告公司有长期的接触与互动关系,并从中汲取最新的商业动态、设计趋势、就业信息等,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增加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他们这个阶段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三)教育软环境的改善

目前艺术类专业学科的硬件条件已经较为完备,但软环境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商业艺术设计的学习来说,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比较优良的外部环境条件。这包括艺术教育群体努力奋斗的志向与力量和其营造出的艺术设计良好的教育学术氛围,以及设计界与教育界联手为学生提供的有效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

(四)教学重点的转移

1.培养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设计人才

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或公司并不需要某一专业极强、其他方面平庸的员工。企业或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应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变化,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选修课,拓宽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大多数学生具有专业的宽泛性、实用性和对岗位要求的应变能力。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商业艺术设计现代设计教育综合素质

据调查,2000年以来大学商业美术设计类学生数量呈几何状增长,短短几年间,不论是美术学院或者综合院校,甚至各类矿业、石油、医科、外语等专科学院,都设置了艺术类课程。从人才需求的角度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商业繁荣是商业设计专业扩招的主要动因;从教育体制的角度来讲,大专院校的多元化发展亦是必然趋势。

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动机,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固然是良好的愿望,但是不能仅仅通过扩招来解决,还要提高商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保证优秀人才的诞生与成长,这一点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职能部门的充分重视。

现代设计教育面临的困惑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设计教育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改革。而现存的实际情况是,一些纯艺术院校由于市场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原本设立的一些专业学科并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艺术学院所开设的课程,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的调整和增加,三大构成、材料应用、现代设计技法基础,再加上一些实用课程的配合,便完成了初步的课程设置转变。这种转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起到过渡作用,是可行的,但从商业设计教育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建立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而建立这种体系便需要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解决办法

(一)艺术与商业并重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对人的灵魂有直接的改造提升功能。而商业为满足人类物质追求或某种欲望而存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艺术在作为个人追求时可以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但当它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时其商业价值就体现了出来。

“艺术设计”就其表现语言来说,应当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当它应用于商业目的时才具有了商业属性。绘画、文学、摄影、书法等艺术是它的思想基础。因此,艺术设计首先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与实用艺术的时候,商业理念就开始时刻影响着它。我们不得不考虑观众的口味与商业上的成功与否。艺术设计作为艺术,同样需要商业化的理念。因此,“商业艺术设计”既有“艺术性”又强调“商业性”,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思想基础。

(二)大学教师自身要具有开放式的教育思想

1.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

现代商业设计教育体系是一个综合门类的教育体系,它集合了各个艺术门类优秀的艺术成果和艺术形式:绘画、音乐、摄影、人体工程学、建筑学等。单纯将其局限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是很片面的。作为教师要涉猎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作为院系,公开资源、增进交流并且及时吸收其他院校以及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是现代商业设计教育开放式思想的体现。

2.从事艺术设计的教育工作者自身商业意识的培养

大多数高校教师的个人经历是这样的:从正规艺术院校毕业,考取研究生,然后留校任教,一直在学校内工作,他们缺少了一个参与商业实践的工作经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传达的是美学、纯艺术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们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我们并不提倡所有的教师都涉足真正的商业领域,去做公司,去给学生真正的“商业”资讯,但是,教师的关注范围是可以扩展的: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可以与设计公司或广告公司有长期的接触与互动关系,并从中汲取最新的商业动态、设计趋势、就业信息等,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增加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关注他们这个阶段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三)教育软环境的改善

目前艺术类专业学科的硬件条件已经较为完备,但软环境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商业艺术设计的学习来说,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比较优良的外部环境条件。这包括艺术教育群体努力奋斗的志向与力量和其营造出的艺术设计良好的教育学术氛围,以及设计界与教育界联手为学生提供的有效的社会实践、实习机会。

(四)教学重点的转移

1.培养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设计人才

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或公司并不需要某一专业极强、其他方面平庸的员工。企业或社会的发展更需要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应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变化,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加选修课,拓宽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大多数学生具有专业的宽泛性、实用性和对岗位要求的应变能力。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设计教育;跨界;融合

当代艺术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处在传统艺术和未来艺术相交碰触之处,如何正确欣赏、分析、理解和评价当代艺术,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艺术的发展打破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在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的双重融会中,大学生对自己身处时代的艺术更容易感同身受,产生浓厚的兴趣。但目前国内大学设计专业教育对当代艺术普遍着墨不多,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艺术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发挥当代艺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是目前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需要迫切思考的课题。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艺术设计的包容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具有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诚如清华大学教授李砚祖所剖析的:“艺术设计具有包罗万象的兼容性,它既涉及材料详细表达技术,又涉及方法和观念,既是艺术又是技术,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与自然科学相关,既有实用功能的限定又有审美心理要求,既有文化的传承又要求创新。”①因此,基于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艺术设计的相关课程应具备丰富性和系统性的统一。丰富性是指艺术门类包罗万象,既包含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也囊括古典及现当代艺术,还涉及民间、民族和国际艺术;系统性体现在艺术的繁复性和矛盾性,艺术设计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的技能,还涉及艺术的欣赏、批评和阐释,需要学生全面整体地予以掌握。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防止学生因专业划分导致的知识结构片面性和狭隘性,培养学生全面、深厚的人文素养,这也是“宽口径、厚基础”教育理念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的重要体现。具体到当代艺术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当代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辨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对艺术与生活的理解、体验能力。目前,我国众多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正在摸索中办学,经历了20余年的艰难探索,形成了一种相对主流的教学理念。大多数艺术设计院校重视适应市场发展和产业的需要,积极吸收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加强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注重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设计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目前高等设计院校的现状来看,设计学科提倡设计实践,注重与市场需要的有效结合,具有明显的短期成果优势。但从长远角度来分析,学生在职业工作中的成长能力不足,很多学生都反映自己能够适应不同的技术材料,却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设计。可见,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全面、深厚的人文素养是学生创造能力的源泉,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思辨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二、当代艺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缺失

目前,很多艺术设计院校已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予以修正和调整。笔者考察目前设计院校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发现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设计概论和中外美术经典作品欣赏,关于中国和西方的当代艺术较少涉及。笔者曾在课堂提及中国的几位当代知名艺术家,学生大多对他们并不了解或一知半解。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尚且如此,遑论其他专业学生。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在《谁来承担我们的当代艺术教育》一文中谈到,国外研究西方艺术的人有90%在研究西方当代艺术,而中国却相反,研究中国艺术的人中只有10%的人在研究中国当代艺术。事实上,当下世界当代艺术的活动非常丰富,国际和国内的三年展、双年展等艺术展览会比比皆是,以当代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美术馆也在增加。很多人对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普遍会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对当代艺术仍然处在基本不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的状态。当代艺术不再存在一个标准的创作艺术方式,也没有统一的表现手段和形式。美国艺术评论家阿瑟•丹托认为:“不管艺术是什么,它不再是被人观看的对象。或许它们会令人目瞪口呆,但基本上不是让人看的。”②当代艺术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增加了对其诠释的难度,在艺术欣赏、教育的过程中,人们侧重于对艺术的消费和享受。从认知的对象到被消费和享受的对象,艺术对很多人而言仍然是陌生的客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当代艺术的接触有限,难以发生共鸣。三、当代艺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作为现代设计教育起源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理论体系,即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这种艺术与工业结合的教育模式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分割的旧有教育观念,完成了艺术与工业之间的连接,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近些年,我国的设计学院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纠正了一些向包豪斯设计学院学习过程中的误读,不再一味注重标准化、技术化和功能化等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提倡素质教育,加强了艺术设计与艺术素质教育学科的联系,从根基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以期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如笔者所在的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有如下举措:第一,调整了一年级入学后立即分专业的做法,要求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综合学习之后再进入分专业学习;第二,细化和优化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除了艺术概论和中外美术史欣赏以外,还开设了设计美学、当代艺术思潮、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当代艺术评论等课程。具体来说,当代艺术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提高其在美学、艺术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跨界融合能力,从而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造能力。当代艺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当代艺术有助于设计专业的学生理解多元文化和培养跨界创作意识。产生于西方的现代设计,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审美泛滥和一元化。在迅速发展的中国,“以往个性鲜明的城市被千城一面所取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用品趋同……设计如何在改变这种现实中发挥作用,仅依靠产生于现代社会的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是无法应对的。”③可以说当代艺术设计正在寻求着一种多元的、有活力的新的设计思维,而当代艺术的多元与复杂正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突破藩篱。当代艺术的创作从架上绘画、注重视觉效应的作用向其他领域跨界,同时当代艺术也希望其他领域和自身跨界交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波普艺术。波普艺术大量采用设计艺术中的商品招贴、广告符号、电影广告和大众传媒的图像做拼贴组合,其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更是采用丝网印刷,试图取消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直接挪用商业设计的符号,唤起大众关注现代社会的商业现实,以及艺术与商品的关系。对于当代艺术的跨界创作,美术理论家皮道坚认为:“当代艺术在美术史上最重要的贡献便是拓展了艺术的领域及其语言方式,而对于观众来说则是拓展了审美的感觉力,发展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元和跨界可以产生新的思维角度,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生活品位和情感诉求,并以解决这些多元的问题为核心来创作,有利于脱离设计师先入为主的概念设计和同质化设计。其次,当代艺术有助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认识设计、艺术、文化与生活的融合思辨关系。当代艺术证明美与艺术的本质并没有关联,艺术不一定是观看的对象,观念艺术的出现表明艺术品甚至不需要是可以触摸的物品。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评价和认识各种形式的当代艺术,必须从感官经验转向哲学反思。当代艺术比以往任何时代的艺术都更加注重意义和价值,追求艺术的深刻性、普遍性和永恒性等真理。尤其是对许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而言,他们不希望人们把他们的作品当作物品来看待,而是将其作为媒介来认识和改善社会大众的生活,让个人的世界乃至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与艺术设计的本质追求完全一致。从表面上看,当代艺术拒绝表现美的视觉世界时,设计艺术却承担起了美化生活的责任,建构起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世界;从本质上看,这表明人们的生活既需要感性的美的愉悦来创造理想的空间,也需要用哲学思辨的观念来帮助人们认识繁复多变的世界。在对当代艺术学习和认识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从哲学思辨的角度认识和把握世界,丰富自己的人格世界,把情感与理智完美结合在自己的设计中。最后,当代艺术有助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认识到自由宽松的艺术创作环境和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是统一的。多元化和跨界融合并不意味着反社会、反人类甚至反文化的自由。但是,在当代艺术中有一小部分的艺术家因为社会政治体制的相对宽松,走向了狭隘和极端。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正处于一种多元文化互相交融也互相博弈、彼此合作又彼此批判的局面,正需要人们积极地展开讨论、研究和批判。正如丹托所说:“今天的艺术批评更关注这些意义是否同时具有真实性,而不是关注传统的视觉愉悦的观照。艺术家已经成为哲学家过去担任的角色,指引着我们思考他们的作品所表达的东西。这样,艺术事实上就是关于经验了艺术的那些人。它也是有关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④

当代艺术中美丑混杂,真理与伪善并存,每个欣赏当代艺术的观众同时也是阐释者,越自由的创作环境也意味着越需要自律的社会责任感。设计的范畴不仅是物质产品,也涵盖了设计理念和价值,最终的指向也是人的生活和人性。学习当代艺术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作观,从而能设计出人们真正需要的作品,为国家设计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付蓉 单位: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注释:

①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53.

②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M].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9.

艺术设计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职业本科;艺术设计;创新

一、引言

艺术设计专业所学习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综合性,将艺术、自然、人文等融为一体,这就要求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针对学科专业性进行思考,还要体现艺术设计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职业本科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也不断引入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艺术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教育工作者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推动教育改革。

二、职业本科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不断扩招。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落实,学校基于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并对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保证人才和市场的匹配。但在快速扩招的过程中,学校往往忽略了对专业的发展,将关注重点转移到经济利益上。这样注重短期经济利益的行为将导致对专业筛选缺乏严格规定,对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素养缺乏衡量标准,导致对创新培养的困难。(二)专业课程缺乏创新。学校的课程不但能体现学校的专业特色,还能体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但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较为陈旧,大部分职业本科缺乏对自己学校特色的认识,缺乏对当地人才需求的考量与分析,盲目开设一些有影响力的课程来招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还存在重复的教学内容,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觉得无趣,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教育模式与人才需求不匹配。随着教育体系改革的推进,职业本科开设的专业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课程内容的改革速度不断加快,一些学生在学了专业知识走向社会后,发现所学的知识可能已经落伍。部分职业本科在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缺乏对培养目标的界定,难以根据时代要求调整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方向,学生难以在社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四)理论教学难以符合创新的要求。艺术设计需要充分地实践和不断地探索。目前大部分学校在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思维过于传统,通常加大理论教育课程的比重,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难以适应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只具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能力,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非常不利。(五)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职业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在近年来不断扩招,学生的艺术基础大部分较为薄弱,且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技能,通常习惯使用临摹等方法让学生专业素养快速提高,但这样的做法也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其对于自己的想法无法通过艺术表达,也导致学生的作品缺乏个性。

三、职业本科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的关系

职业本科艺术设计专业中,要实现专业发展的目标就要思考如何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教学任务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从专业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方向出发,教学模式与创新高度统一。(一)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统一。教学模式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艺术设计专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学生能够及时融入到社会之中,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不断分析创新的价值,并找到创新的途径,从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二)与教学改革的统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职业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就要求不断进行创新。创新作为改革的方向,不仅要应用到教学模式中,还要构建与社会需求相符的创新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能力发挥的机会。(三)与教学效果的统一。创新作为职业本科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虽然其被大部分学校重视,但如何实现创新还是很多学校面临的问题。学生若失去了创新,那么其思维的发展将受限制;教师若失去了创新,那么他的教学模式就会老套,长期的陈旧思维也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不利影响。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要通过创新的方式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从而促使师生在创新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职业本科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构建途径

(一)确定专业目标。只有确定专业目标才能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构建出良好的教学模式。从前文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单一且模糊教学目标已经严重影响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专业目标确定的过程中,学校要根据专业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发挥其主动性提供保障。(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对教学方法的思考,教学方法决定师生关系的形成。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对教学方法创新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创建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学校追求的目标。在职业本科专业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创新的目标与方向有所掌握,注重规划性。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教师的优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要注意师生关系的平衡,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氛围构建创造基础。(三)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相对其他专业而言,更加体现学生的个性。职业本科在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结合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对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在专业目标设定的过程中,要将人才的个性作为其发展潜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在教学方式选择上,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充分的包容,让学生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创造,从而设计出具有风格的艺术作品;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参加创意设计大赛,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和其他作品的竞争不断成长。(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课程是构建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与发展。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不仅是教学模式是否科学的判断标准,也是专业是否满足市场要求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对于艺术设计的质量也不断提高,职业本科应该立足于课程的结构,不断重视学生的实践,保证人才培养与市场相接轨。在教学实践中,学校要均衡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比重,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并让其充分融入到实践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五)渗透生活化教育理念。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中,教师要对生活理念的渗透加以重视,用生活中的素材和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在平面设计的课程中,教师通过常见的设计元素,让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来构建出视觉效果良好的作品,让学生融入到生活之中,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提高艺术水平。(六)对教学评价模式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创新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职业本科艺术设计专业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对专业领域适当拓宽,设计出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评价体系中得到认可,并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充分提高创新能力。评价模式的创新要求学校制定多元化评价标准,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进行测评,促进学生的发展。(七)坚持市场导向原则。职业本科艺术教育的市场导向性很强,人才的培养只有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才不至于落伍。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学校要利用教师团队的专业性,研究学生融入市场的模式;另外学校要通过和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进步。

五、结语

在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要不断创新,将人才的思维创新作为教学模式创新的主要目标,从各个维度入手,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于娜.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工业设计,2017(5):60.

[2]杨力融.艺术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重要性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7(5):97-98.

[3]王玉花.艺术设计教学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艺术评鉴,2016(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