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6:05:25

艺术类高校

艺术类高校范文篇1

关键词:艺术类考试管理规范

近年来,高校自主组织艺术类招生考试的形式多样,专业方向也日渐丰富,吸引了一大批艺术考生报考,院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不拘一格选拔适应学校发展的人才,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但是如果高校对艺术类招生考试管理不善,此类考试也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由于自主组织的艺术类考试形同于高考,关系到考生的求学前途,甚至人生规划,而且大部分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录取分数较普通类考生分数低,所以许多考生及家长对此类考试趋之若鹜,认为此类考试是圆大学梦的一个捷径。如果此类考试制度不严格,考风不严肃,管理不规范,就会使一些考生抱有投机心理,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达到录取的目的,从而妨碍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影响了学校的生源质量,给院校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综上所述,作为艺术类考试的组织者,高校一定要规范艺术类考试流程,使考试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科学合理地安排管理考试,并加强警示教育和监考力度,严肃考风考纪,保证招生考试的顺利进行。

一高校艺术类考试管理存在的弊端

1.考官的选任方式值得商榷

高校艺术类考试中,考官的评判结果对考试的最终结果具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目前,部分高校艺术类考试考官均以校内教师为主且考官成员多年变化不大,这样就会给一些具有投机心理的考生可乘之机,不遗余力地联系相关科目考官,一些立场不坚定、经不起诱惑的考官更可能会被考生利用,成为考生圆梦的捷径。

2.试卷命题及保存存在隐患

高校艺术类考试,试卷的命题内容和考核重点关系到院校选拔人才的方向和水平,所以试卷的保密工作是院校能否公平合理选拔人才的关键。近年来,高校艺术类招生专业逐渐增多,考点涉及多个省市,考试形式也丰富多样,考核内容较为复杂,导致部分院校对试卷的管理较为松散混乱,多年测试内容雷同,试卷泄题等问题也是屡见不鲜。

3.考试流程欠规范,监考强度有待加强

由于高校的艺术类考试较普通类考试流程复杂,部分专业还要经过初试、复试等多层筛选,考场不固定,考试内容互不相同,考试周期也较长,再加上监考人员很难掌握全部专业测试的考试特点,所以在考试过程中,部分考生可能会利用考试流程的漏洞采用作弊手段达到录取目的,如专业替考、交换试卷、手机作弊、无线电耳机作弊等。

二改革高校艺术类考试管理制度,完善考试流程

1.完善考官遴选制度,被选考官应具有较强的政治觉悟

高校选聘考官应对教师的职称、专业背景、品德素养、年龄、身体状况等都有明确规定,并且要求考官应由校内外教师共同组成,且校外教师比例不得低于40%。在选聘流程上要严格管理,全程遵守保密制度,校外考官在考试结束前不得会客,校内考官通过专业测试领导小组抽签产生,抽取结果当场封存,考试当天早晨由招办和纪检监察通知共同启封并通知相关教师,最大限度的预防在考前私下接触现象的出现。

2.做好命题保密工作,加强题库建设

高校自主测试相当于高考,命题过程应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如应向命题教师颁发聘书,命题教师应签署《命题保密承诺书》,应规定题目的格式要求、数量、封存方式以及提供参考答案等,命题全过程应严格遵守保密规程。此外,注重题库建设。通过题库生成试卷是比较科学的命题方式,而题库的建设尤为重要。题库可以通过多年的积累逐步建立,也可以集中组织命题教师共同建立。建设题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题库要有一定的规模;(2)题库中的试题质量要有所保证;(3)试题应配有对应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4)严格做好题库的保密工作;(5)注意题库的更新和维护。

3.规范考试流程,科学管理

首先,应做好监考人员的选拔,挑选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身体健康的教师。其次是优化考试组织方式和流程,考试管理采用“三随机”制度,即考官随机、考生随机、考场随机。考官随机一方面是指校内考官通过抽签随机产生,另一方面如考场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考官进入哪个考场也是临时随机决定的;考生随机是指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应抽取号码,并按抽取的序号依次入场考试;考场安排随机是指如考场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前提下,考生进入哪个考场是根据各考场的考试进度随机分配的。由此,考生、考务、考官均无法提前预知考场安排,最大限度的杜绝了“关系分”、“人情分”的出现。再次,加强考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对考生进行考试规章制度的宣传和纪律提示,如将纪律要求写入招生简章中,在考生报名时发放《考生注意事项》,在考试开始前宣读考生须知等,让考生充分了解考试的各项纪律,认识到作弊的严重性和后果,打消侥幸心理,防患于未然。最后,还要采取科技手段防止高科技作弊,配备电子狗、电子屏蔽仪等设备,在必要时学校可以联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高科技群体作弊。

总之,由于艺术类考生前期投入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极其迫切,高校自主组织的艺术类考试可以给艺术生提供了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所以此类考试受关注度极高,这就要求院校应加强对艺术类考试的管理,减少由于管理不完善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大考试监管力度,科学规划考试内容,为考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也为高校选拔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供了宽广可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金宝琇.综合类艺术院校招生管理工作改革初探[J].齐鲁艺苑,2003(02)

[2]陈云、姚沉雁.试论当前高校艺术招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招生考试,2007(24)

[3]陆花、吴国宏.关于艺术类院校招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7(06)

[4]大久保浩、冈田修美.电子评分系统和评分合计系统[Z].株式会社日本统计事务中心.株式会社日本综合研究所,2010.06.23

艺术类高校范文篇2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道德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对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艺术高等教育也逐渐呈现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大众化的趋势,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从单一化向多层次发展。在一个以艺术的生产和消费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无论是大众还是艺术专业人才都很容易将艺术的大众化理解为庸俗化,理解为迎合、迁就大众的品味。因此,培养艺术人才既不随波逐流又还原生活的精神气质,造就高水平的艺术专业人才和高水平的大众,是艺术高校道德教育的理想境界。

一、艺术类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

对于艺术高校来说,培养艺术人才是一项系统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也是如此。艺术专业学生有着相对其他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他们既有着艺术专业学生的群体特征,也有着各自的个体特征。正确把握他们的特点,是做好艺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一)政治理论修养欠缺,思想倾向复杂

艺术类大学生由于长期集中接受专业教育的影响,普遍缺乏政治热情,政治理论素质十分欠缺,“为艺术而艺术”的职业观,“艺术超越政治”的超然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很深的影响。他们中大多数不关心政治甚至厌烦政治的心理;虽然思想活跃,但缺乏深度;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轻视文化理论特别是“两课”理论学习。他们大多在思想认识上不太完善,对社会的认识及鉴别力不够,对政治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往往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认识上似是而非。这影响到思想道德认识空间和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往往走向片面化,只局限在自我及周围的有限范围内,对社会关注不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往往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违背法律的规范即可,忽视了自己对于社会道德建设所承担的义务。有的学生在处理学习和其他活动,包括与人交往时,实惠化、功利化、势利化、庸俗化倾向明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充斥着校园不小的市场。

(二)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

艺校类高校的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善于用直观的、鲜明生动的抽象思维去理解和表现客观世界,而回避严谨、精确的抽象逻辑思维。受专业教学和创作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艺术生在对形象、情节、情感、行为的把握和运用,善于求新、求异、求变,善于敏锐捕捉社会和人的内在变化和特征,根据社会的审美标准、受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创作受人欢迎的艺术品。可以说,是艺术实践铸就了艺术高校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富有创新精神的前卫意识和行为习惯,他们遇事想到就做、不拖泥带水、通常不受世俗观念的拘束。但是这种思维上的求异性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刻意摹仿所谓艺术大师不修边幅的形象,籍以吸引他人关注或以高傲自居。

(三)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带有片面性

艺术类高校学生大多在中小学时代就接受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艺术天赋和创作能力。其中不少学生参加过艺术比赛,获得名次。故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之心很强烈。然而其往往陷入追求名利的实用主义,对人生的理想目标十分困惑。目标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带有享乐性。艺术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对社会现实认识较为深刻。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甚至所学技能已经能打工挣钱,这并非坏事,但因此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容易侵蚀一些学生,使他们表现为情绪化突出,遇事不冷静,思想偏激,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发展。

(四)学习上态度端正,生活上自由浪漫

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上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更加务实,讲求实际。他们思想中充满危机感与忧患意识,重视竞争,努力在大学里、社会中完善和发展自己。同时他们的思想也更加实际,重视现实。看重实际能力的培养,趋向务实,树立了讲求实效的品格。他们更加重视人际关系,努力开拓交际范围,重视社会实践,渴望成才,所以希望自身能够在专业上有所成就,并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生活上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开放、自由、自立、浪漫、“随遇而安”的生活。他们把满足多种自我需要,作为高质量生活的标志之一,在生活方式方面、在表现和满足人的各种欲望方面,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思想顾虑,“敢为天下先”、不畏人言、敢于离经叛道。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确实特别想得开、很开放,衣着注重性感、生活无拘无束、乐于模仿影视中的浪漫情调等。

二、加强艺术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做好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根据当前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水平实际,既要肯定他们特点中的长处,又要针对不足,抑制短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正面引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不能单纯的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约束学生的行为。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在工作中应该努力作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注意把握学生心态,注重因人而异,切忌“一刀切”,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及创作的时间和空间。

第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艺术类高校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指向发展专业技能和成就事业方面,同时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爱国主义报告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大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积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诱导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的形成。

第二,引导和培养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艺术类大学生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要靠外部的教育和他人的帮助,但更需要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艺术类高校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加强其自觉性的培养,而自觉性的养成,又有赖于对学生的自律和自省教育。所谓自律,就是自觉约束、控制自己;自省,即指自觉回忆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提高艺术高校教师德育水平,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艺术类具有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能,忽视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确的,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教育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方面,教师要用自身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行为风貌等作为劳动手段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楷模,从而达到教育和感化学生的目的,即所谓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另一方面,教师要始终不渝地把育人工作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感召和感化学生。防止课堂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教育脱节,甚至出现在思想上给学生误导的现象发生。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艺术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三)放大艺术生的“明星效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艺术类的大学生们总体上看是具有开拓性和积极上进的,他们重视个人价值实现,追求自主独立的生活方式,也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公德意识,思维活跃,渴望成功,善于表现,容易成为一个集体中的“明星”。如此,我们便可放大这一效应,采取一些激励式的教育手段,通过组织开展文化讲座、影视评论、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艺术类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空间,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明星效应”适度的放大,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加强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艺术类学生心理辅导,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

艺术类专业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老师宠爱,同学羡慕,往往使他们自我感觉极好。可是他们进入大学后,以往的那种核心地位和优越感都荡然无存,从而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心里失衡、经济焦虑、学习焦虑、对艺术的理解偏颇等等,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自我封闭等等。艺术类大学生由于更为昂贵的学费和更为激烈残酷的竞争使他们的反应更为强烈,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思想偏差。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学生咨询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专业学习、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三个方面。加大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做好宣传和研究工作,使学生的咨询工作体系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加强艺术类学生心理辅导,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协调,作好宣传和研究,使工作规范、细致、深入。公务员之家

(五)搭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德育工作有机协调的平台

个人品德的形成,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在网络信息时代,艺术院校更应实行开放式教育,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的德育环境。这就必须强化德育实践教育环节。德育实践活动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形成良好品德的最好途径。艺术院校的德育实践活动要重点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主动走进社会、走入社区,为地方和社区服务,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和各种技能大赛,搞好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支持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参考文献:

[1]邱光伟,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韩延明.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J].求实,2001(4).

艺术类高校范文篇3

关键词:艺术英语;线上教学;可行性;ESP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衍生出许多全新的教学方法,旨在借助互联网资源、途径、理念等优势,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其中,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的方法改进,不仅涉及到“英语学科”本身的教育规律,同时也要符合艺术类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而“线上教学”(Teachingonline)具有很强的融合性、自主性、灵活性,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学习主体的需求,也为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有助于打造符合艺术类高校学生特点的“特色学习”模式。

一、高等教育英语线上教学优势及可行性分析

(一)英语线上教学优势分析。宏观上,英语线上学习的优势可理解为互联网技术所衍生的学习优势,对于英语这一“语言类”学科而言,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身临其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根本价值在于交流、沟通使用,对于英语实践环境具有迫切性需求。但在我国教育空间中,英语是“第二语言”,仅在课堂、校园及有限的师生互动空间中,很难实现高质量的语言实践环境打造。“线上教学”突破了英语教学的物理空间限制,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英语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利用各类社交软件建立英语“学习群”,随时随地展开对学生的指导、问题解答,又例如基于“云课堂”或“慕课”形式,充分利用国内外院校的英语教学资源,以弥补自身在物理空间中教学水平的不足。第二,节约成本。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获取的资金支持也不断增加,但整体上仍然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这导致资金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结合现状,大部分高校都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完善等,而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为学生构建英语学习环境、丰富教学资源———尤其对于艺术类高校教育而言,其核心教育价值体现在“艺术课程”方面,英语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远不及艺术专业的硬件投资、软件配置。“线上教学”模式下,师生都可以便捷地获取教学和学习资源,且绝大部分资源都是免费供应的,能够满足综合艺术类高校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要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第三,以学定教。“在线教学”是游离于艺术类高校学生正常英语课程之外的形式,在实施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完全可以满足“以学定教”的要求。例如,根据艺术类高校学生的专业特征(舞蹈、声乐、绘画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作为教材教学的辅助部分,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挥ESP优势,并借助专业知识来提高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和认同感。(二)英语线上教学可行性分析。第一,线上教学操作能力的可行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作为高等人才的艺术类本科师资、学生都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在计算机、网络、软件等方面的运用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地培训辅导,即可轻松地驾驭“线上教学”的工具使用。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方面的广泛渗透,教育研究部门、市场机构、第三方平台等提供了大量可供用于教学使用的平台和资源,例如“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的主要终端应用,可提供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支持,教师可以非常便捷地构建“微信课堂”。第二,线上教学资源满足的可行性。互联网具有开源、共享的特征,容纳了海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其中不乏专门针对艺术类专业的英语教学内容,通过收集、归纳、整合等处理,能够快速地形成支撑艺术类高校学生线上教学需要的系统性课程。以“慕课”形式为例,在“中国大学MOOC”为代表的慕课平台带动下,国内知名大学纷纷推出一系列精品课程,其中“英语”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板块,这位英语线上教学提供了资源可行性支持。第三,线上教学意愿需求的可行性。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已经普遍进入“00后”时代,这一代人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到大的生活、学习经历中,广泛地接触到互联网,因此对线上教学具有很高的认可度,自身也具备很强的“线上学习”(Learningonline)能力,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英语线上教学对于他们而言可以成为“常态”。

二、艺术类高校学生英语线上教学展开模式

(一)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线上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是一种教师、学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有较高的契合性,基于资源的优势形成的线上教学方法,其雏形为数字化课程资源从传统课堂向网络平台的延伸,即通过将课堂教学过程转化成视频、音频等形式,提交到互联网上,以满足一些无法与课堂教学保持同步学生的复习、强化需求。2011年,“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将翻转课堂的概念具体化,主张先让学生通过观看课程视频,了解教学内容大概、明确知识重点、标注学习难点等,以配合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达到更全面、更深度的学习效果。由于这种方式颠覆了传统的“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作业”的模式,由此“翻转课堂”的模式也正式确立。事实上,翻转课堂模式是一种“后喻文化”的实践表现。从学生角度说,“翻转”的不仅仅是“教师先讲、学生后学”的常规流程,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完全跨越了教师“主体性”,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知识学生事先已经掌握,仅将尚不明确、清晰的内容进一步加深探讨,这样一来可以提高知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艺术类本科英语线上学习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构建,可以采用“三步走”的形式:首先,教师给出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教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预处理(分解、归纳、整理),让学生根据学习重点在线上平台搜索相关资源,对于词汇、语法、语篇等有基本的了解,并圈定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解之处。其次,教师基于“微课视频”增强知识针对性。利用线上平台交流,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比较集中的部分制作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由于微课视频具有知识的“高浓缩”特征,可以迅速达到解答释疑的作用。再次,教师结合艺术类本科专业展开知识扩展。在学习结束之后,根据艺术类本科专业特色,为学生推荐相关的线上教学资源,例如艺术纪录片、艺术家生平介绍等。(二)基于“支架式教学”的线上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模拟学习过程规律的方式,以建筑范畴内的“脚手架”类比,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逐层搭建支架,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层次。很显然,“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支架材料,艺术类高校英语课程通过在线学习渠道进行的方法、资源扩展,能够更符合当代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类本科学生英语在线学习的“支架搭建”包括三个步骤。第一,为学生搭建“接收支架”。基于互联网上广泛存在的教育资源,例如新闻报道、影视资料等,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必要条件”有所了解。值得注意的是,支架式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而不是直接地给出结果或解释,因此在线上教学所需要的资源方面,必须充足、精确、完整。第二,为学生搭建“转换支架”。该部分内容涉及到现实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学习引导、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将已经掌握学习素材进行加工转化,达到“支架”的新高度,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展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感。第三,为学生搭建“输出支架”。结合艺术类高校学生的特点,输出支架的搭建应偏向于“艺术表达”,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英语词汇、语篇联系。例如,让学生将所学习的内容编排成舞台剧,或通过歌曲、绘画作品等形式表达出来,以此增强理解和记忆,学会正确的运用。(三)基于“混合思维”的线上教学模式。结合现状来看,艺术类高校学生英语线上教学模式要满足“可行性”,尚不能完全脱离线下的指导和辅助,这源于“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虽然在功能、价值上存在差异,但就知识技能方面仍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在词汇、语法、语音、语篇等方面的掌握能力,学生如果单纯地通过线上资源进行“模仿”,容易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困境———由此,正常课堂模式下教师专业指导仍然是不可缺失的———由此,应充分发挥混合模式的教学优势,等同于“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的融合,在不同学科具有很高的“通用性”。整体上,艺术类高校英语“混合思维”下教学模式实践包括两种具体表现。第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框架、以教师为客体。将教材所涉及的学习内容作为“框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线上资源中自由展开学习,例如利用“慕课”形式,在自学过程中形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进而将自己所不理解、感到困惑的知识点以“问题汇总”的形式提交给教师,再由教师在正常课堂教学工作中予以解答。第二,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媒介、以学生为客体。教师根据英语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即线下教学内容),将所涉及的知识点从教材中提取出来,让学生通过线上英语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归纳成与教材资源相关的完整系统,这一过程中对学生所提交的研究报告、作业等不做硬性要求,以充分释放学习的积极性。但相对于“翻转课堂”和“支架教学”而言,“线上+线下”的模式更加灵活,主要用来丰富教学资源,例如大学英语中关于西方社会“礼仪”的部分,教师可以脱离课本教材的限制,将其转化为一个“专题”,通过线上收集来的资源分析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线下”教学主要用于实践,例如艺术类高校学生可以根据本专业的特色,将“礼仪”作为一个主题来表达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类高校学生英语线上教学是顺应“互联网+”时展规律的表现,从教学理念、方法、模式等方面的优化出发,进而带动学生学习思维及行动的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艺术类人才的培养需求,不断实现艺术类高校学生在“文化课”与“艺术课”方面的成就均衡。本文在论证英语在线教学的可行性基础上,提供了三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在维护于“艺术专业”与“英语知识”之间的教育平衡,通过提高艺术高校学生的英语能力,构建更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国际性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而不仅仅将“英语”作为艺术类高校学生视域下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看待。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结出独特、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刘伟.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的实践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3):237-238.

[2]安媛媛.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高教学刊,2018(07):86-88.

[3]李晓旭.CBI理论下艺术生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2):53-58.

艺术类高校范文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文化自信

提出要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并进一步阐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俗话说“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化软实力事关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艺术专业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支柱,在加强国际交流、促进科技发展、丰富社会生活、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面对国际市场上艺术设计产业的巨大挑战和冲击,提高艺术工作者的专业英语技能,且能清晰明了地向世界展现我们的艺术,便是刻不容缓之事。社会的需要就是培养人才的目标,外语不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应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武器[1]。因此,如何提高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为国家输送既有想法和实践能力又能清晰地向世界表达创意的复合型人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重要使命。

一、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的发展现状

(一)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英语能力及成绩现状。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普遍较低,这是此类学生英语能力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所在。本次调查采取等比抽样的方式,所抽样本均来自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样本一为56名大三学生。在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的专业英语考试成绩中,大三学生90分以上的比例为9.0%,80~89分的比例为39.3%,70~79分的比例为39.2%,60~69分的比例为10.7%。本次期末考试是开卷笔试形式,而且考试之前教师已告知复习范围,这样的考试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能够达到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还不到一半,成绩并不理想。样本二为13名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在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的专业英语考试成绩中,90分以上比例为7.7%,80~89分的比例为38.5%,70~79分的比例为38.5%,60~69分的比例为15.4%。本次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教师也将考试范围告知学生,然而,尽管样本二的学生为英语成绩相对较好的研究生,但其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这说明艺术类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英语水平都不高。(二)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现状。英语教师在为艺术生上课的过程中,为了照顾艺术生的英语水平,一再降低学习难度,以避免学生因听不懂而丧失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发生。此外,多数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的,对艺术专业知识不熟悉,他们的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联系不紧密。他们最擅长的是英语语法的教授工作,尽管竭尽全力向学生普及语法知识,但对于基础薄弱的艺术生而言,这种学习方式枯燥难懂,他们较难集中注意力。(三)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现状。我国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都以大班教学为主,艺术生的人数较少,因此很多高校都将艺术生和其他学院的学生集中到一起来上英语课。由于英语基础不同,艺术生往往很难跟上其他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脚步,即使有认真想学习英语的艺术生,也会在一步步的落后中丧失学习的动力。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的课堂较少有口语锻炼的机会,课下则以做习题、考试为主,学生听和说英语的能力较难提升。(四)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在我国,目前只有部分院校和一些综合性大学有少量的实验性艺术类专业英语课[2],大部分院校的艺术专业课中较少提及英语,英语课中也很少有艺术专业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国外艺术方面的资料、研究其设计理念的时候感觉十分困难。

二、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难度较大的原因

(一)学生错过学习英语的最佳阶段。高中是学生系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给大学英语课程及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制造了很大的困难[3]。大学生活相对于高中生活来说较为自由,学习更多需要依靠学生自己。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喜欢个性化的、新颖的、独特的事物,思维跳跃,情感丰富,他们喜欢学习图形与色彩知识,但很少对英语的学习有很高的积极性,甚至一提起英语学习就会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这在无形中给艺术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阻力。(二)教师专业英语教学能力较弱。现有的公共英语课教师缺乏艺术专业知识,学校对艺术专业英语不够重视,因此,即使有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他们也几乎没有出国进修的机会,这就阻碍了他们与世界各大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学校在此方面的科研也会停滞不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3]。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够,专业课教师的英语能力不强,这使得高校的艺术类英语教学水平始终停留在初级阶段。(三)艺术类专业英语教材缺乏。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需要有配套的教材,但目前适合我国高校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外语教材少之又少。原版的教材内容丰富、信息可靠、语言地道,但是原版的教材价格昂贵。此外,原版教材中的内容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国的教育实际情况,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教师很难开展专业英语教学。(四)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现有的教学方式仍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阶段,课堂上缺少积极的互动和有效的沟通,艺术类专业学生提不起兴趣参与,教师心力交瘁。

三、几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介绍

(一)浸入式教学法加拿大的“浸入式教学法”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语言问题过去一直是加拿大一个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由于语言上的障碍而产生的法裔和英裔加拿大人及社团间的隔阂,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直至加拿大议会通过了‘官方语言法’,规定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这一问题才得到积极的解决[4]”。“按使用目的语的不同比例,浸入式可分为完全浸入和部分浸入。完全浸入,即100%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部分浸入,则只有50%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5]。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也可采取同样的方式。英语基础薄弱或者低年级的学生,可采取部分浸入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英语基础好或者高年级的学生,可采取完全浸入教学[5]。对于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可直接进行专业英语的完全浸入教学,以为他们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二)过渡式教学法20世纪60年代,大量拉丁美洲移民涌入美国,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地语言的大杂烩。为了解决语言的问题,政府于1968年颁布了《双语教育原则草案》[6],逐步形成了过渡式教学法,这是美国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基本模式。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英语有较大的抵触情绪,突然进入到高强度的专业英语学习会致使一些学生打退堂鼓,因此,吸取过渡式教学法的经验,进行渐进式指导教学,在课堂上逐年增加英语专业词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专业英语,收获会较为显著。(三)保持式教学法介于浸入式教学法和过渡式教学法之间的是保持式教学法。这种方法注重第二语言的学习,同时注重母语的应用,我国较少高等院校实施此种方法。这种方法更多关注的是语言本身,而不是艺术类专业知识,而且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交流大都以习惯性的母语为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不多。

四、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改进策略

(一)编写适合艺术生学习的英语教材。目前,国内该研究集中于探讨“如何提高艺术类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师的课堂改进措施”两方面。刘信波、张晓芳在《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一文建议引用戏剧教学法,采用多元的评价考核制度等方法进行英语教学改革[7]。高盼在《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出应根据学生的优势和特点进行课程安排,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8]。这些措施基本相似。翟芮从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特点入手,提出应重视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编写艺术类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并因材施教,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9]。史亚娟在《关于艺术类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中也提到应尽快编写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艺术类大学英语教材[10]。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戴凌瑞等人编写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动画专业英语》、唐英编著的《影视编导专业英语》、倪进等人编著的《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程》等教材逐渐出版并应用于各高校艺术类专业。然而,就学生的英语课堂表现和成绩来看,以上专业英语书籍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帮助有限,效果尚不理想,因此需要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增强学生对专业英语重要性的认识。赵付科的《文化自信观论析》和UniversityEducation李艳艳的《文化软实力战略思想探微》详细探讨了高校外语教学工作的指示。这样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外语是走向国际市场、登上世界舞台的必要手段。同时,学校可适当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尽管其价格较为昂贵,但因其图文生动、内容地道而能够收获较好的效果。编者也可在教材中配以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除此之外,教师授课时可将与艺术类相关的视频、音频等资料收集起来,并在课堂中播放,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二)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学校可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英语测试,该测试不仅包括听、读、写,也应包括口语测试,然后根据他们的成绩分成A、B班,两个班级使用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毕竟因材施教的效果会更显著。比如上述样本一中,可将80分以上的学生归为A班,其余的学生归为B班。A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可采用完全沉浸式教学;B班基础较弱,可采用部分浸入式教学。当然,学生的分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采用滚动教学法。比如,A班掉队了的学生就被分到B班进行较为基础的学习,反之,如果B班学生成绩提高了,则被分到A班进行较高难度的学习,这种激励制度可逐渐收获成效。同时,教师在授课时,也应注意尽量缩小两个班的差距,争取让B班逐渐跟上A班[3]。(三)开展合理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可采取过渡式教学,每个学年每周有4学时的专业外语课。这一阶段可与一些较为简单的专业课知识相结合,比如从简单的专业术语开始学习。以后每个学年逐渐增加难度,使得专业英语的教学能够逐渐扩展到更多的专业课程当中,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类专业英语知识链。(四)培养或引进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开展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强大的师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是专业英语的实施者,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语言应用水平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目前,教授艺术类专业英语的教师要么是毕业于英语专业,他们尽管语言能力强,但对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要么启用艺术类专业教师,然而,这类教师英语能力普遍较弱,因此都不能完全实现教学目的。因此,在师资队伍方面,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尽量引进海外学成归来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都过硬的综合性人才,或可充分利用校内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使其发挥优势进行教学。高校也可适当聘请国外专家进行授课或讲学,开拓师生的专业视野,营造良好的艺术类专业英语的学习气氛。

五、结语

艺术类高校范文篇5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学科德育;协同育人

艺术类高校学科特色明显,专业课程实践性强。专业教师角色多元,与学生接触多,他们既是领进门的师傅,也是专业上的引领者,更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只有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到专业学科建设当中,把德育宗旨和核心内容分解到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充分发挥每一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专业教师的育人责任,变“独奏曲”为“大合唱”,艺术类高校才能培养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一、艺术类高校学科德育工作的独特性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美育教育的核心,拥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应兼有道德因素和美育因素,因此艺术类高校开展学科德育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如何在学科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德育元素,并确保其效果,是艺术类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点。(一)艺术类高校学科德育的内涵。艺术类高校其学科本身充满了德育价值的取向。育人过程中更强化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计划、课程教学、课程考核的各个环节,强调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功能,深入挖掘提炼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列入教学计划和课堂讲授的内容中,使德育内容与学科内容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落实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真正把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主战场,真正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力量。(二)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关系。美育和德育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艺术修养、一定的专业能力,拥有良好道德情操的艺术工作者;德育培养的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法治观念、道德行为等。两者都统一于真善美的培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1.艺术教育促进德育效果的实现。指出,“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道德的力量,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传递思想、文化、道德等的行为方式,许多艺术作品都包含了德育的元素,具有“以情感人,以美动人”的特点,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和谐发展。比如,充满爱国主义的音乐、舞蹈作品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美与善在艺术作品中交相辉映,审美和道德情感在艺术作品中产生共鸣。2.德育提升艺术教育的内涵。只有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元素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推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提升艺术教育的内涵。对于艺术类高校的学生来说,保持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正确的审美观,就不可能有美的创造。此外,艺术教育若是没有了道德的底线和支撑,往往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三)艺术类高校学科专业的特色。艺术类高校学科专业性突出,为其学科德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应突出和强化专业课的德育元素,提高学科教学的德育实效,使学生在追求专业进步的同时,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1.专业课程授课集中,有利于德育元素的渗透。相较于思政类和人文类课程,艺术类高校学科专业从课程内容上来说,存在着一定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关联性,“课堂”又大多集中在琴房、排练厅、舞台、演播厅等实践场地,授课形式以小班授课居多,有许多课程还要求一对一的授课形式。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及不同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将传统文化、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等德育元素隐性地传递给学生,弥补了传统德育工作的不足,有效加强了德育工作的效果。2.专业课程实践性强,有利于德育元素的落地。与普通高校相比,艺术类高校大多专业课都是实践类课程,校内外艺术实践的机会也很多,学生有一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排练和演出。通过实践来理解课堂、检验课堂、赏析课堂,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所学,突出体验和践行的特点,使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逐步发现擅长的领域及存在的不足,是传统德育课程的有益补充。3.专业教师角色多元,有利于德育效果的凸显。艺术类高校中,专业教师既是舞台演出的导演、艺术实践的指导教师,也是学生生活中的师长,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同时,专业教师都带有强烈的专业背景,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道德素质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能够迅速发现学生在道德素质方面的特点和不足[2]。专业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下开展双重教育和指导,迅速提升学科德育的效果。

二、艺术类高校学科德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3]。艺术类高校的德育理论教育主要依托于“两课”老师,而实践教育则由学生工作部门完成,德育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是思政理论教师和思政辅导员。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集中在说理说教、榜样示范、品德评价等。在现实操作中,理论教育成果很难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只能通过单纯的卷面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道德素质,无法对德育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考察[4]。(一)从专业教师角度看。1.专业教师对学科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专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对于学科德育的相关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于师德的内涵把握不够准确,对于德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很好地将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在以教授技艺为重的专业授课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将传授专业技能、传递文化知识与开展思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授课过程中,往往更集中于技能的培养,缺少对德育元素的提炼和渗透,使得价值观、态度等德育元素的评价和培养往往变成虚设。在考核学生成绩时,往往也比较功利,忽略了品德养成的考核。2.年轻教师欠缺学科德育工作经验。艺术类高校的年轻教师比例高,工作经验不足,再加上教学、评估、考核压力大,更多的教师倾向于把精力集中在专心创作和科研上,以确保考核过关和职称晋升,进而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课教学上,使得德育元素游离于课堂之外,无法扎实开展学科德育的相关工作。(二)从学生角度看。1.艺术类高校学生中的艺校生,从小就进行专业艺术训练,专业训练的时间占学生学时间的比例比较高。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在文化课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对于文化学习重要性的认知也不足,在文化学习的课程中纪律较为松弛,对思想政治学习更加不感兴趣。部分来自普通高中的生源,大多因在校期间文化课分数不理想,从而改为学习艺术,这类学生在学习上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5]。2.艺术教育主张个性的培养,在艺术类教育中会强调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的开发,在创造艺术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是个性而不是共性,所以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较普通大学生更为鲜明,倾向于从自身视角出发思考问题,集体观念相较而言更加淡泊,学生之间的摩擦与矛盾也较为频繁。3.信息化时代容易使学生对现实世界产生迷茫和困惑,艺术类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对主旋律作品不敏感,也缺少有效的采风和编创体验。对于主旋律作品缺乏情感上的肯定和赞同,往往认为这些作品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不能积极主动去理解和把握,因而在认知上呈现出不够理想的状态,如认知认同度不高,行为认同度更低,因此在规范自己的行为时缺乏有效的引领。

三、艺术类高校学科德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深化教学改革,形成协同育人格局。艺术类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调每门学科课程都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落实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职责,真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德育”教学评价体系,打造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的育人格局,使各门课程都“种好责任田”,努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真正落实要求将“学科德育”理念充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强化学生人文素质、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的培养,引导学生既学会专业技艺,又懂得做人,实现专业教育与“学科德育”有机结合。2.完善课程大纲,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根据“学科德育”建设要求,在教学目标中增加德育目标,并按要求设计相应教学环节,梳理并明确每门课程的德育功能,深入挖掘提炼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并将德育元素融入课堂当中,使其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任务中,体现在最终的学习评价中。3.培育核心课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二级学院在专业理论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中进行遴选,培育一批思政功能明显的课程,要求专业教师德育意识强,能力突出,能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侧重点。通过这些核心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每一位教师主动挖掘学科德育内容,实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德育素质一体化培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二)明确角色定位,培养学科德育认同感。艺术类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要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专业教师的作用是最直接、最有效、最长远的,有调查显示,95%以上的艺术专业学生认为专业教师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养成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从受教变为自教,从教化变为自化[6]。1.提升专业教师的德育意识和“主导”能力首先,学校采用岗前培训、公开课、研讨会、老教师帮扶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培训,激励教师不断提升对学科德育的认识,丰富学科德育的内容,提高教学能力,提升德育效果,开创德育教育的新领地。授课过程中,对于专业知识及其所涵盖的德育元素进行思考、分析和探讨,并将其转化为提升思想政治高度的动力。其次,专业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应身正为范,用自身追求艺术时的那种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走近学生,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绝不姑息,促进学风的提升。再次,教师不仅仅是德育元素的发现者和讲解者,更应该是学科德育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协商者。利用实践平台,在各种专业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明确的目标的同时,要勤学苦练,激发内在创新活力。2.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主体”作用在学科德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逐渐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德育素质更好地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首先,虽然艺术专业学生往往文化基础薄弱,但他们思想更解放、情感更丰富、个性更鲜明、实践活动能力强,很重视自身的专业能力建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鼓励部分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他们在听讲、示范、发言等各方面以身作则,带领全体同学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坚韧的意志品格和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性的讲座和学术活动,通过双向交流,开拓视野,丰富专业知识,激活思维,提高艺术生的综合素质。再次,尊重差异,分层教育。艺术类学生个性较突出,学科德育应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挖掘学生自我教育和发展的能力,找到自我成长进步的方式和渠道。(三)完整教学设计,重构育人空间。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举措中去,更要把德育评价融入到教学评价中去。通过教学过程的完整设计,把握德育的内涵,重视德育元素的挖掘、传递、运用,确保学科德育的实效。以下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为例,进行具体阐述。1.德育目标与教学目标相融合德育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应在教学目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7]。首先,从价值观着手,以培养人文与技术相结合的“德艺双馨”的舞蹈专业人才为目的进行教学,除注重表演加强训练外,要让学生切身体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背后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其次,着力于核心素质的培养。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审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及艺术修养。再次,德育目标的渗透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范畴,通过辅助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如课前的资料搜集、课后的作业反思、课外的艺术实践等,从知识与技能双重角度,培育勤学苦练的专业态度。2.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相渗透围绕专业特点,根据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践的方式设定德育内容,德育内容要与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相统一。同时,突出授课重点、优化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找到德育内容和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为德育元素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平台。首先,选择有思想深度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背后的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接收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一份情感和心灵上的体悟和收获。其次,舞蹈本身就蕴含着深远的德育意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蹈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是坚守,是热爱,是不忘初心。3.教学方法中德育元素的运用德育元素的落地一定要通过具体的方法才能得以实现。既要保持知识的完整传授,又要实现德育目标;既要坚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又要运用新型的信息技术;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又要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行为习惯化。首先,要用理论知识辅助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理论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拓展查阅、收集、整合民族民间舞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文化资料,掌握民族民间舞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其风土人情、流派艺人、风格特点等。其次,通过扒剧目,练习典型舞姿,利用和创造教育场景,创造感动、领悟、困惑、矛盾等具体场景,提升学生对于优秀作品的全面理解和领悟,从而促进德育元素的内在升华。再次,赏析或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优秀经典作品时,通过言语和肢体上的沟通、对话、交流,找到知识点与学生思想、行为的结合点,使学生全身心浸润其中,熏陶受教,引导学生更迭自我认知,主动挖掘和吸收德育元素。4.教学评价中德育元素的体现实行学科业绩考核和德育考核的知行合一,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确保学科德育的实施效果。首先,将教师的育人效果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如设定一定的考核标准来评判教师能否主动并善于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元素,能否“以身示范”,树立自身引路人的良好形象,能否将专业学习和品德养成相结合。只有树立了德育的风向标,学科德育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评价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其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鼓励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在评价手段的选择上,可以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在评价过程中,要倡导诚信意识,引导师生严格根据事实进行评价,要及时反馈德育评价的结果,鼓励学生不断反思自我,完善自身[8]。(四)搭建多元平台,营造学科育人氛围。1.增强艺术实践,丰富育人体系艺术类高校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各式各样的艺术实践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学科德育的重要平台,也是检验学科德育的重要形式。如各类实习、见习、社会服务、各类专业比赛等,能够丰富德育的内涵,使得德育教育的形式更丰富、效果更直接。比如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能够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提升品位,更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升团队协作精神,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悟出“学艺、做人”的道理。2.优化环境文化,提升育人功能艺术类高校的校园环境本身就是良好的学科德育资源,各类乐器造型的建筑物给同学们营造了专业化的氛围。融合专业特色,利用校园里多元的硬件设施,比如琴房、排练厅、教室等授课场所,以及舞台、音乐厅、大剧院等演出场地,宣传学科发展历史、优秀师生代表、作品集锦等健康向上的学科专业元素,在无形中感染人的情绪,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培育专业文化,锻造集体凝聚力,培养专业敬畏心,进一步丰富学科德育效果、优化育人的氛围。3.运用信息技术,让育人工作活起来艺术类高校学生通常思维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因此,要注重发挥网络等新媒体在学科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利用好微信群、QQ群,从手段创新到效果走心,从方式灵活到效果鲜活。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适时推送最新和最全面的校园德育相关内容,传播学科德育故事,塑造学科德育标兵形象,注重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传播,提升学科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四、结语

新时代对艺术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类高校应以学科德育为主渠道,促进全员育人,加强对自身学科德育工作的研究,增强学科德育特色和亮点,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育人工作模式。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上筑就新高峰,更好地为祖国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晓华.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4):95.

[2]钟佩霖.艺术院校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德艺融合[J].艺术科技,2016(1):18.

[3]刘煜昊,寇清杰.依托多学科知识推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7):57.

[4]赵万东.艺术类高校德育困境及实效性提升路径探解[J].陕西教育,2011(7):254.

[5]牟永川.高校艺术类学生的学科德育建设[J].教育探索,2011(3):132.

[6]黄晶晶,喻秋兰.普通高校艺术学科德育渗透现状分析[J].艺海,2014(7):55.

[7]程伟,于冬冬.关于学科德育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9):100.

艺术类高校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艺术;慕课;困境

一、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发展现状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学习”的简称。它是伴随着教育创新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兴起,被誉为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领域最大的革新”,引发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与追捧。

1.国外公共艺术类慕课发展现状

依托于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慕课三大平台(Udacity、Coursera、edX)于2002年成立。截至2016年,Coursera已与全球近114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合作,提供了800多门MOOC课程,其中有关艺术类课程70余门,包含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等多个门类。授课内容涵盖了艺术理论、艺术技法、艺术鉴赏以及交叉艺术学科等方向。此外,2015年上线运营的Kadenze是一个专门提供艺术教育课程的慕课平台。Kadenze的合作机构有学术院校、艺术组织和工商业机构三类,包括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艺术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首尔艺术学院等。课程涉及视觉艺术、创意计算、计算图像、历史与文化、设计和音乐等。

2.国内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慕课平台建设也呈现“井喷式”发展。2013年5月,北大、清华、上海复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加入慕课阵营,成立了包括“学堂在线”、“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联盟”、“东西部课程联盟”等一系列慕课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高校建设的公共艺术类在线课程总数60余门,慕课平台为高校定制课程近300门次。其中,艺术理论类课程包括:艺术的启示(清华大学);外国工艺美术史(清华大学);现代生活美学(清华大学);艺术导论(西安交通大学);审美历程(清华大学);中国传统艺术(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艺术技法类课程包括:视觉传达设计思维与方法(清华大学);摄影基础(电子科技大学);服饰艺术造型设计(开封大学);民族声乐进阶密码(华东师范大学);图案审美与创作(清华大学);新闻摄影(清华大学)等;艺术鉴赏类课程包括:不朽的艺术(清华大学);音乐导聆(山东大学);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湖南大学);中国工笔人物画赏析与创作(清华大学);中国服饰七千年(清华大学);电影鉴赏(中国海洋大学);世界优秀影片赏析(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十大传统名曲赏析(电子科技大学);书法的力与美(福建农林大学)等;交叉艺术类课程包括:物理与艺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心理学(江苏大学);影视中的戏曲艺术(苏州大学);广告创意学(湖南大学);界面设计导论(清华大学);音乐与健康(宁波大学)等。与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井喷式”建设相比,慕课课程在规划运行、管理认证等一系列问题逐步凸显。如何破解慕课发展瓶颈,更好地发挥慕课创新优势,是当下慕课从业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发展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1.慕课课程低完成率问题

纵观国内外慕课现状,课程低完成率现象成为困扰慕课发展的问题。据国内某慕课机构的调查显示:慕课学习者参与率仅为50%,最终完成率不足25%。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结果证实,慕课课程完成率仅为4%。避免低完成率现象,应从多层面进行分析,寻找合理对策。教师层面,科学规划课程设计,遵循以内容为王道,严把慕课课程质量关。利用闯关、测试、作业互评、论坛答疑等有效手段提高课程粘性,吸引学习者的持续关注。组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微沙龙”活动,多进行师生、学生之间的协同式学习,适当运用点赞、发红包等方式活跃学习气氛,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持续有益、有趣的学习感受。管理层面,完善课程认证标准,扩大高校间慕课课程学分互认的准入门槛。对于慕课学习者来说,社会认可程度的高低是其能否完成学习的重要因素。增强慕课认证的含金量,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推动高校学分互认和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认可度,从而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动因。

2.慕课形式与艺术教学的融合问题

慕课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在线教育模式,从最初课程的设计拍摄、到后期的制作合成,再到上线后的运营管理,都体现出信息化和高技术性特点。然而,慕课“唯技术论”现象则会忽视课程内容本身的价值。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更应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从艺术教学自身特点出发,分析适合美术、音乐、设计、舞蹈、戏曲、戏剧、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的慕课课程形式,突出课程的艺术特色。在大规模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尝试结合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模式,为艺术精修学员提供更细致、多元的艺术课程体验。同时运用翻转课堂、网络直播教学等形式进行师生面对面的艺术教学实践,探索突出艺术类慕课特色的有效方式。

3.提升慕课教师从业热情

众所周知,建设一门慕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教师的投入通常是传统课程教学工作量的三倍。慕课制作水准和呈现效果又往往与学校规模及资金支持成正比。重点高校支持力度大,资金投入多,慕课制作相对精良,社会认可度较高,这些都是普通高校无法相比的。普通高校慕课教师的自身存在价值不高,易于沦为慕课明星教授的助手。以上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了普通高校教师参与慕课的积极性。解决这些矛盾,一是需要地方政府对普通高校慕课建设的政策推动和资金投入。二是高校自身完善慕课教师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慕课教学。三是教师自身应不断加强专业水平和信息化素养,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角色转型。

三、结语

艺术类高校范文篇7

对于艺术高校来说,培养艺术人才是一项系统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也是如此。艺术专业学生有着相对其他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他们既有着艺术专业学生的群体特征,也有着各自的个体特征。正确把握他们的特点,是做好艺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一)政治理论修养欠缺,思想倾复杂

艺术类大学生由于长期集中接受专业教育的影响,普遍缺乏政治热情,政治理论素质十分欠缺,“为艺术而艺术”的职业观,“艺术超越政治”的超然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很深的影响。他们中大多数不关心政治甚至厌烦政治的心理;虽然思想活跃,但缺乏深度;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轻视文化理论特别是“两课”理论学习。他们大多在思想认识上不太完善,对社会的认识及鉴别力不够,对政治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往往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认识上似是而非。这影响到思想道德认识空间和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往往走向片面化,只局限在自我及周围的有限范围内,对社会关注不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往往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违背法律的规范即可,忽视了自己对于社会道德建设所承担的义务。有的学生在处理学习和其他活动,包括与人交往时,实惠化、功利化、势利化、庸俗化倾向明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充斥着校园不小的市场。

(二)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

艺校类高校的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善于用直观的、鲜明生动的抽象思维去理解和表现客观世界,而回避严谨、精确的抽象逻辑思维。受专业教学和创作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艺术生在对形象、情节、情感、行为的把握和运用,善于求新、求异、求变,善于敏锐捕捉社会和人的内在变化和特征,根据社会的审美标准、受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创作受人欢迎的艺术品。可以说,是艺术实践铸就了艺术高校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富有创新精神的前卫意识和行为习惯,他们遇事想到就做、不拖泥带水、通常不受世俗观念的拘束。但是这种思维上的求异性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刻意摹仿所谓艺术大师不修边幅的形象,籍以吸引他人关注或以高傲自居。

(三)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带有片面性

艺术类高校学生大多在中小学时代就接受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艺术天赋和创作能力。其中不少学生参加过艺术比赛,获得名次。故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之心很强烈。然而其往往陷入追求名利的实用主义,对人生的理想目标十分困惑。目标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带有享乐性。艺术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对社会现实认识较为深刻。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甚至所学技能已经能打工挣钱,这并非坏事,但因此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容易侵蚀一些学生,使他们表现为情绪化突出,遇事不冷静,思想偏激,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发展。

(四)学习上态度端正,生活上自由浪漫

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上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更加务实,讲求实际。他们思想中充满危机感与忧患意识,重视竞争,努力在大学里、社会中完善和发展自己。同时他们的思想也更加实际,重视现实。看重实际能力的培养,趋向务实,树立了讲求实效的品格。他们更加重视人际关系,努力开拓交际范围,重视社会实践,渴望成才,所以希望自身能够在专业上有所成就,并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生活上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开放、自由、自立、浪漫、“随遇而安”的生活。他们把满足多种自我需要,作为高质量生活的标志之一,在生活方式方面、在表现和满足人的各种欲望方面,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思想顾虑,“敢为天下先”、不畏人言、敢于离经叛道。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确实特别想得开、很开放,衣着注重性感、生活无拘无束、乐于模仿影视中的浪漫情调等。

二、加强艺术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做好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根据当前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水平实际,既要肯定他们特点中的长处,又要针对不足,抑制短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正面引导,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不能单纯的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约束学生的行为。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在工作中应该努力作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注意把握学生心态,注重因人而异,切忌“一刀切”,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及创作的时间和空间。

第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艺术类高校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指向发展专业技能和成就事业方面,同时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爱国主义报告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大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积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诱导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的形成。

第二,引导和培养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艺术类大学生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要靠外部的教育和他人的帮助,但更需要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艺术类高校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加强其自觉性的培养,而自觉性的养成,又有赖于对学生的自律和自省教育。所谓自律,就是自觉约束、控制自己;自省,即指自觉回忆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提高艺术高校教师德育水平,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艺术类具有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能,忽视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确的,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教育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方面,教师要用自身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行为风貌等作为劳动手段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楷模,从而达到教育和感化学生的目的,即所谓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另一方面,教师要始终不渝地把育人工作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感召和感化学生。防止课堂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教育脱节,甚至出现在思想上给学生误导的现象发生。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艺术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三)放大艺术生的“明星效应”,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艺术类的大学生们总体上看是具有开拓性和积极上进的,他们重视个人价值实现,追求自主独立的生活方式,也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公德意识,思维活跃,渴望成功,善于表现,容易成为一个集体中的“明星”。如此,我们便可放大这一效应,采取一些激励式的教育手段,通过组织开展文化讲座、影视评论、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艺术类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空间,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明星效应”适度的放大,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加强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艺术类学生心理辅导,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

艺术类专业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老师宠爱,同学羡慕,往往使他们自我感觉极好。可是他们进入大学后,以往的那种核心地位和优越感都荡然无存,从而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如心里失衡、经济焦虑、学习焦虑、对艺术的理解偏颇等等,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自我封闭等等。艺术类大学生由于更为昂贵的学费和更为激烈残酷的竞争使他们的反应更为强烈,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思想偏差。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学生咨询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专业学习、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三个方面。加大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做好宣传和研究工作,使学生的咨询工作体系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加强艺术类学生心理辅导,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协调,作好宣传和研究,使工作规范、细致、深入。

(五)搭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德育工作有机协调的平台

个人品德的形成,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在网络信息时代,艺术院校更应实行开放式教育,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的德育环境。这就必须强化德育实践教育环节。德育实践活动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形成良好品德的最好途径。艺术院校的德育实践活动要重点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主动走进社会、走入社区,为地方和社区服务,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和各种技能大赛,搞好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支持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参考文献:

[1]邱光伟,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韩延明.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J].求实,2001(4).

[3]赵国英.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J].教资料,2006,(32).

艺术类高校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教育;在线教学;新媒体;艺术类专业

随着社会科技化、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新媒体逐渐走上时代的舞台,其具有信息传播快、内容更新快、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新媒体引入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部分高校仍采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课堂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将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当前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采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在线教学。在线教学即线上教学,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授课,与学生双向互动。教学形式以录播为主,可以采取“录播+线上答疑”的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直播+线上”的答疑形式,课后辅导可采用点播或线上答疑的形式。这不仅可以让教师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更加充分的准备,而且可以开拓教学思路、完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高校艺术类专业以往的教学模式

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招收的学生具有美术专业背景,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1]。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中外服饰史、服装画技法、服装工艺、立裁、化妆设计、服装配饰设计等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形成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1.教学信息传输——幻灯片与影像播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工具,如幻灯片、录像视频、电影等,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多媒体工具运用得较为普遍。如,在服饰美学、中外服饰史等理论课程中,教师借助PPT等多媒体手段,可以丰富美术课程的教学素材与教学手法。但是,其遵循的教学原理在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即直观演示的原理,以此为学生提供感性、形象的知识。然而部分教师过于依赖PPT等多媒体手段,未能将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学内容上,以致部分学生只是跟随教师播放的PPT走马观花式地了解相关内容,学习效果不佳。2.实践操作——专业设备与专用教室。高校艺术类课程构建了“理论教学围绕实践、实践紧随理论教学”的课程体系,其中,实践课程的学时占有教学计划相当一部分的比例。实践课程不仅培养了基础扎实、理论过硬的学生,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除了要讲授理论知识,还要在专用教室中使用专业设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课程。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服装工艺等课程需要在服装制作专用教室中开展教学,教师使用人台、缝纫机、专业裁剪工具等教具对学生进行手把手指导;化妆设计、时尚发型设计等课程的教师通常采用化妆、美发类教学工具在专用化妆间为学生示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未给予实践教学应有的重视,以致个别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3.教学拓展——深入教学实践基地服装与服饰专业的学生除了接受学校必修课程的学习,还会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教学实践基地,与企业专家、研发人员共同探讨、交流,将学校中的所学应用于实践。个别教师未深入了解当下社会的趋势、企业的需求,以致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部分学生难以了解并掌握行业发展前沿的相关知识,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

二、高校艺术类专业新媒体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分析

1.在线理论课教学。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可以采用“1+N”教学体系,即“专用教学工具(如雨课堂、钉钉、腾讯会议等)+N个MOOC平台”。首先,教师可以在专用的教学平台上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在线学习,教师在线辅导、答疑。其次,教师可开展录播课程教学,通过发送二维码,组织学生在线学习。教师可以在教育部公布的多个MOOC慕课平台中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灵活、主动地辅助教学开展。这充分满足了广大师生多样性、个性化的在线理论教学与学习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了在线理论教学的质量,同时积累了教学资源。但是,在线理论教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教师难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在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全方位地掌控教学活动。2.运用新媒体开展实践课教学。实践教学在艺术类专业课程中必不可少,其可以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一项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内容,通过平台直播、“录播演示+在线指导”等开展教学,也可以尝试利用仿真软件或模拟软件开发开展教学。对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服装画技法、服饰图案设计等不依赖场地、器材的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教学工作[2]。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结合录播的课程反思实践的流程,找出自己的不足。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除了通过新媒体平台讲授实践课程,高校艺术类专业中需要使用固定场地、专用设备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也较多。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缝纫工艺、立裁、化妆设计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与指导,这样可以找出学生实际操作的问题,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实践任务。因此,“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可缺少。课程的理论部分通过线上讲授完成,实践部分由任课教师到线下的服装制作室、化妆间等专用场地进行同步直播与演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和教师也可一同在指定场地开展实践活动。

三、如何高效运用新媒体在线教学

1.丰富教学手段对教学的意义。教学手段就是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3]。没有教学手段,教学就难以进行。现在,新媒体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认识,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2.优化课程设计。教师应以现有教学计划为蓝本,借鉴其他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成果,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优化和调整现有的课程。教师应科学地安排在线教学与常规授课的课时比例,以在线授课的理论教学为主,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直播、回放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部分的认知。教师应充分运用课程时间和零碎时间,开展理论教学活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以将兄弟院校艺术类专业的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与本校的专业特色相结合,借助线上教学不断完善既有的教学计划,使艺术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日趋完善,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发起课堂讨论或布置课外任务,也可以将线上教育作为答疑解惑的平台。学生在进入对口的公司、企业实习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教师集中授课并答疑解惑可操作性不强。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学方式,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3.提高教师的在线教学水平。在线教学是我国教育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对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等方面要求更高。要想依托新媒体开展在线教学,教师需要增强自身的在线课程教学能力,打破常规思维,掌握因课制宜的多样授课方式。另外,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线上培训,不断完善在线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改革。4.建立配套的在线教学管理模式。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普及,高校艺术类专业应从学校、专业教研室、教师和学生方面,根据自身特点建立配套的在线教学制度,以保证与线下课堂教学等质实效。学校可以采取优化授课时间、灵活安排休息等方式,全方位地制定合理的教学方针。各专业教研室应充分收集国家、省、校三级的优质在线课程,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信息;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集体备课、教学探讨等活动。教师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灵活展开多元化的评价与考核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要求学生接纳学校和专业教研室的创新教学手段,按时到任课教师指定的新媒体平台听讲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高校可以设置平台或课堂管理员,起到在线监督、促进教学良好开展的作用。另外,教师应建立健全在线教育评估系统,通过动态评估完善“一科一评、一学期一评”的评估模式。高校应及时收集并分析任课教师、学生对所有课程在线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5.增强校际、校企间在线教学互动高校应在线搭建与其他院校、企业、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教学平台,使课程具有新的理论体系和专业实践知识结构。高校可引入专业技术人士参与教学,有效指导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又可以为企业带来创意创新活力,通过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设计引领产品创新、促进市场产业转。

参考文献:

[1]丁英翘.“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1):89-91.

[2]蔡雄彪.江西省服装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初探[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6.

[3]王策三.教学论稿(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53-254.

艺术类高校范文篇9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转型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学

艺术类高校在响应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时,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引领,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价值观、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各方面,同时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引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与此同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艺术类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完成转型发展的任务同时,还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促进其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类高校学生群体具体诸多特点,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学实效性的达成面临更多的挑战。

一、艺术类高校转型要求对心理健康教学提出的挑战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问卷调查结果,艺术类高校学生在思想、行为和心理方面存在很多特殊之处。首先,思维活跃,创造性强。艺术类高校的学生认知能力中视觉化加工及动手操作能力非常强;思想较其他专业学生更加活跃,非常容易接受新潮流的内容,适应新兴传播平台和途径,有非常强的信息传播潜力。其次,政治思想薄弱,文化底蕴不足。艺术专业特点决定了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实践能力素质很高,但在政治思想基础知识以及政治敏锐性上较为薄弱;同时,其人文知识面窄,文化底蕴不足,也往往会限制其艺术创作和表达的深度、广度和厚度。再次,自我意识强烈,自我认识存在盲区。个性张扬,集体归属感弱,集体观念和荣辱感有待加强。面对艺术类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和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群体特点,心理健康教学要求充分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和特殊心理需求来完成心理健康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工作方法上需要因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并且,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导向,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优势来促进适应性和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由此,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学如何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其适应性和全面发展,显得极为迫切。

二、艺术类高校转型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要重点培养集体主义价值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断提高艺术类高校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艺术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前瞻性眼光参与到转型发展中,在教育执行中能够遵循艺术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保证教育效果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心理健康教学始终是艺术类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学融合是转型发展背景下

艺术类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贯彻需要遵循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需要在心理健康教学中,顺应转型发展的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切实有效的融合。根据多年艺术类高校实践经验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学在诸多方面联系紧密,相互引导和补充,共同作用于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在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引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学都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特点,遵循共同的教育规律。第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学存在共同的教育目的,都是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层面产生影响,都是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第二方面,二者的工作方式上有诸多相似“模式”,从落实途径到教育形式和手段当中均有相似之处。第三个方面,二者任务的完成都需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内在联系让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心理健康教学始终成为可能。(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心理健康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引导。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从心理发展规律来说,艺术类专业学生心理机能的发挥无疑受其内隐的思想意识所制约,而这些意识又受制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三)心理健康教学在内容上补充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效果。艺术类高校转型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拓展高校思政创新路径,这一目标实现前提需要对学生价值观、道德品质等意识培养规律有清晰准确的认识,注重心理因素在思想政治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心理背景,除了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质,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发展。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学生对各种观念的内化程度,而主体的自我意识、情感及性格等心理素质是内化的决策性影响因素,这些都需要充分了解和把握艺术类高校学生的心理规律来借力施加影响。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能不断扩充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借助心理学的规律和方法,能够对艺术类高校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鉴别,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学的融合具备理论和实践的互通性与可行性,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能相互促进和补充,并且,在实际工作落实中相得益彰,能够共同促进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学的融合是顺应转型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四、艺术类高校转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心理健康教学始终的实施路径

(一)强化思想政治导向,多元化课程目标。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变为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导向,将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体现在教学目标中,将促进学生适应性的发展作为专业目标的重要内涵。另一方面,需要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围绕提高艺术类高校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与关注个体心理的独特性并重,将“大众心理学”内化成“我的心理学”,将外显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转化为内隐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实现学生从认知、自我调适到自我成长的高度统一,这也是心理健康课程实效性得以突显的重要表现。与此同时,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大纲编写时,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纳入其中,增加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要求,也顺应艺术类高校学生规律和特点。(二)创设体验式教学形式,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适应型培养要求。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和心理健康教学课程要求,重点推行以“学”为目的的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多形式式教学法,以“练”为目的的体验式教学法,以“创”为目的的项目训练教学法等。尝试采用实践任务和真实案例来进行专业的课程教学,也是在为了转型发展中应用型人才的适应性和全面发展。“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能够顺应艺术类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激发学生创造性,能够明显地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意志水平,在实际活动中体验集体主义价值感的熏陶和影响。(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研究。)(三)完善考核体系,实现适应性和全面发展培养目标。学生考核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的重要依据,面对艺术类高校的转型发展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心理健康教学始终的方针政策,需要不断完善学生考核体系,实现从陈述性知识的记忆到应用型知识的理解、从知识的记忆到技能的创新转变,将考核目的转化成知识的运用与创新,即“学”“练”和“创”的能力。同时,学生考核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例如在评价形式上,采用试卷与非试卷结合、闭卷与开卷结合的学业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上,从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习得,从技能的运用到实践任务的完成等形式。(四)创新教学设计,聚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艺术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为目标,由此,教学设计需要构建集体验、主题调研、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于一体,注重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教育、课内外与校内外相结合的实习实践体系,同时,艺术类高校积极倡导将创新创业的精神内化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以实现艺术类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五、结语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价值观范畴的教育,是根植于学生生命活动中的意识影响,是对人格、价值观和个人成长的整体性的引导和塑造,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准确把握艺术类学生心理特点的同时,在转型发展背景下融合更广阔的方法和手段,以期达成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心理健康教学全过程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1):4-5.

[2]高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发展依据与实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14):12-13.

艺术类高校范文篇10

当前,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教师这个职业受到社会的好评和赞美,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这说明高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整体态势是积极、健康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艺术类高校的特殊性对师德建设的影响。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艺术类高校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在专业教学方面,首先,一般以师徒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小课教学为主,不是所有学生上大课,专业教师对学生有着更为直接和深入的影响;其次,艺术类高校的教师除了教学以外,从事着大量的艺术生产和艺术创作的工作,艺术的市场需求和创作方向会对教师产生影响并对师德建设带来一些冲击;最后,艺术类高校的学生也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特点,如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和浪漫色彩,能够很好地接受新鲜事物,但同时受到艺术市场化的影响,较为看重经济利益,思想深度不够等。由此可见,艺术类高校教师对于学生专业课堂外的引导显得格外重要。教师的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价值观、艺术观等都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总体而言,艺术类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局面。(二)教师本身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师工作态度积极,但是奉献精神相对缺乏。艺术类高校教师非常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特殊的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使得师徒关系亲密,相互间的信任度很高。很多教师都倾注了很多课余时间去培养学生。但是,艺术圈子得名得利相对容易,对教师诱惑很大,受艺术市场化的负面影响和“艺考热”等社会大环境因素的推动,很多人都认为报考艺术类高校是快速成功、成名的捷径,学生考上艺术类高校可以离实现“明星梦”更近一步,教师也偏重于追求个人成功和眼前利益,看重金钱和名誉。除上课外,教师大多数时间投身于社会活动,忙于兼职赚外快。不少教师把教育工作只当做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将其看为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对所从事的工作缺少应有的感情和社会责任。第二,艺术类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重业务学习、轻思想教育的现象。教师主观上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给学生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以应对将来的就业需求,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认为思想教育不重要或是思想教育由文化课教师培养。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上不做正确引导,对上课迟到、旷课等违纪行为坐视不管,对学生校外的社交活动不做约束等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三,教师存在着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不平衡的现象。当前,高校师资水平在不断提升,有很多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但需要关注的是,有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成正比,水平参差不齐[3]。有些教师自身专业能力非常突出,但教学能力平平,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思维和灵活性,教学内容把握不准,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业务能力不强。也有一些教师虽然在科研、重大课题等学术成果方面成绩不突出,但对教学精益求精,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和引导,因材施教,教学课堂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三)学校存在的问题。第一,随着艺术类高校的快速发展和艺术市场化的推2018年8月动,造成学校疲于应对纷繁复杂的新问题,无暇顾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不得不承认的是,艺术类高校有着重专业轻文化、重业绩轻政治的特点,加之艺术类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多,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存在客观困难,导致学校在复杂局面下难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第二,大多数艺术类高校在组织架构的设置上,各项行政部门大多紧密围绕教学、科研、艺术生产创作等专业领域展开服务,对于师德建设工作很少专门设置部门或配备相关工作人员,从而忽视了对教师的培养。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不完善,校方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师德师风评估制度,更没有激励制度做保障,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流于表面,教育形式一成不变,师德师风工作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提不起教师的兴趣,且越来越成为教师的“负担”。第三,高校目前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年度考核等工作,重视教师科研、论文、艺术创作、社会奖项等学术成果,忽视教师本身“教书育人”的职责,这一现象导致教师群体为了评上职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论文、课题等关乎自身发展的事务上,从而忽视了教学工作。有的教师甚至伪造论文、篡改数据、找人,严重违背了高校应有的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精神。第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重视理论忽视行动落实和监管。据了解,很多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形式都是以座谈、讨论等理论学习为主,各高校有关师德师风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有悖于师德师风的现象仍然层出不穷。有些教师可以把理论知识说得天花乱坠,但行为举止、道德修养却不能和其成正比。教师的道德修养应该贯穿于日常言行举止及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不能仅流于表面。“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如今各高校狠抓师德师风的大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逐渐成为师资队伍建设乃至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对教师本身的德与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所谓“为人师表”,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要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引导和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的系统工程。

二、加强艺术类高校师德建设的策略

(一)贯彻好、落实好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总书记的讲话点明了教师的角色与作用,为提高教师培养、培训指明了方向。教师的视野有多宽,学生的视野就有多宽;教师的思想有多深,学生能够达到的思想深度就有多深。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学习讲话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师培养、培训的改革力度,使教师道德培养能够落到实处,拓宽教师培养的平台,在重视学科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提升,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4]。(二)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建立良好的教师培养机制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师德是教师自我提升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师德建设是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把师德师风建设的外在需求与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内在需求结合起来,激发教师群体作为师德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良性动机。一是在组织架构设置上进行补充,派专人负责全院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工作目标,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标准和规范。二是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提升整体师资水平。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学习,开展在职培训、脱产进修及出国深造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激发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满足青年教师的职业上升空间,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另一方面,要创新培训模式,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更新知识和观念,明确师德要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有效激励教师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重视起来,并参与进来。师德师风评价要注重学生评价、同事评价,还要注重教学和育人效果评价。同时,将师德师风考核作为教师年终考核、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的重要指标,奖优罚劣。另外,通过量化的、具体的评价指标来掌握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并及时反馈,促进教师不断自我完善。(三)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管力度。师德是社会和人民对于教师的期待和需求,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它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必须要有监督机制。一是成立由各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师德师风建设小组,主要负责对师德师风工作进行调研、评估、检查等,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的实际相结合,发挥制度上监督、情感上温暖的作用。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形成领导评价教师、教师评价教师、学生评价教师的监管机制。这样既让师德监管体系更为多元,又能督促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注重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和优雅的风度,更新思想观念,完善道德修养。

三、结语

师德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标尺,师德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加强艺术类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国家艺术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童启富.对加强高等艺术院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98-101.

[2]张秋月.加强艺术院校师德建设培养德艺双馨优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5(13):50-51.

[3]傅之平,吴明永.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