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市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21:30:03

艺术教育市场

艺术教育市场范文篇1

一学过西方美术史的人都知道,油画的产生一直是在“人文主义”的艺术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间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克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最后发展为现代主义诸多流派。近五百年的油画发展史,可以说“人文主义”的艺术思潮早已深藏在人们审美之中,肯定人的个性与尊严,赞美人类自己、提倡科学、崇尚理性的审美理想,油画艺术的语言,形式是写实具像的,艺术风格追求一种永恒审视性和博大深远的精神界境,这是求实的探索精神,具有客观实在性。那种“史诗、尚美、理性”的油画艺术品格是西方几百年以来总体的艺术典范,这一优秀文化艺术传统还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造型艺术特征,总之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代的油画家的审美理想,推动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产生大批油画艺术巨匠和大师。同时创造了无数的油画珍品,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油画家靳尚谊先生:“史诗品格”、“尚美品格”及“理性品格”。油画被引人中国,要从20世纪初由李铁夫、李叔同等先驱和第一代油画家徐悲鸿、刘海粟等算起,他们把西方优秀的绘画艺术及人文主义的审美理想传人中国,给旧中国落后的文化艺术注入新的血液,这种充满生机的绘画艺术历经近百年发展,尤其在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形成了油画艺术多元化局面,同时也产生许多问题与不足。由于现代的油画家们接受一些极端个人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调节制约下,画商操纵的美术评论家包装炒作,使画家们盲目的追求极端个人的艺术风格,甚至流入“行画”之列,对当今油画艺术创作产生不良影响,最主要的问题是油画作品背后精神性的东西不足。

实事求是的讲,中国油画艺术仍处在浅层学习阶段,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风格样式方面均是如此,目前许多油画家已经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现状。

邵大箴先生曾说:“大多数的青年油画家都陶醉在油画的技术层次面,有些人是技术能手,沉潜不下来,不肯花大气力去钻研油画创作,不少人的情绪很浮燥,创作上表面的跳跃很大,搞了古典写实不过瘾,转而搞表现,还不过瘾再转而搞抽象,看到装置时髦,又把目光投向装置”。前几年的确出现过这种现象,近两年有所好转,估计今后需很长时间才能解决。我觉得首先要解决好油画的语言形式等问题,其次还要解决画家内在精神性的东西,而前者容易后者难!从近十年以来国内各种重要的美术展览会及各种刊物发表的作品中看出,油画家正在逐步的深入研究,探索地运用着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各种风格、各个流派的技法技巧。

可以说我们全面学习西方,而且学哪一家的都有,这的确对于提高中国油画的总体艺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中央美术学院前几年聘请法国油画材料技法专家宾卡斯传授技艺,鲁迅美术学院把法国著名油画家克劳德.依维尔请来讲学,还邀请俄罗斯画家举办了油画素描短期班等等。实际上,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油画家们一直都在学习西方。从老一辈油画家在二、三十年代留学欧美开始,到五、六十年代学习苏俄、罗马尼亚,尤其是最近这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更是如此。全国各大美术学院在基础教学中提出了多样性的探索,并进行多体系的探索与研究,把古典至现代的绘画艺术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和学习,包括对油画材料媒介剂的使用,肌理的研究等,把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引入油画教学,更多的青年油画家积极主动地进行大胆的艺术实践和创新活动,虽然出现一些生硬之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滤就会好的。美术院校为主体的油画家和油画教育家更起到骨干作用。如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在成立四个画室和油画助教班工作室的基础上,最近又成立材料技法工作室。报考油画系的学生和报考油画系研究生及助教进修班的越来越多。中国人需要高品位的油画艺术来丰富人们的生活,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需要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及各种审美趣味的油画作品。因为油画艺术无论具像还是抽象艺术形式都是通过色彩、笔触、肌理等来反映现代人的各种心理状态、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都是精神物化的一种反映。目前为止,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主要有这几种流派: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为例,形成了以靳尚谊先生为代表的油画古典写实风格,以杜建先生为代表的苏俄写实风格,詹建俊先生为代表的表现风格,及袁运生先生为代表的抽象表现风格,代表了中国当代油画的整体面貌。

二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伴随着审美变化而进行的,而审美变化是融合在道德观念和精神气质当中的。当代社会环境是一个多元化的巨变发展的世界,在这种形式下会给中国的油画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带来最佳条件,20世纪的中国是造型艺术发展变化的火爆的年代,每一艺术流派都有一批人在从事艺术创造,无所谓谁高谁下,这是现代油画艺术的多样性,西方现代的油画艺术早已形成多元化的艺术局面,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样式,就能理解杜尚为什么把小便器皿摆在展览会上,同样也能明白为什么有人把世界名车雪铁龙用起重机砸扁再摆在展览会上。如有人把德国某市政府大楼用布包装起来搞行为艺术,总之,现代艺术的概念实在太大了!

油画家首先要对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方油画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同时还要关注当代的各种文艺思潮,增强人文精神,关注社会生活中种种现象,如环境问题,金融危机,世界局部战争,90年以来,人们的享乐风气极盛,物欲冲击着人们的头脑追逐着金钱,不择手段的获取个人的私欲,人性的扭曲,家庭的危机,感情的淡漠,信仰危机等等,通俗艺术取代精英艺术,各种丑陋的东西夹杂在现代人们的心里,用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话来说:“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充满着恶意”。最近看到一篇美国人写的文章,题目为《挣扎与混乱》,他写道:“理性分析、形式主义、神秘主义”的新历史主义、原始主义、表现主义则荒谬的被接受下来。80年代以来在艺术界随着一批同时并存的艺术运动,如:“叙事艺术”、“坏画”、“图案与装饰”、“新意象主义”、“新浪潮”、“新稚拙”,画家们开始探索文化原形这一集体的过去,已渴望或许能回到一种无为的纯真、无知、无意识的状态中去,他们并不是仅仅恢复那些贬值的常规,他们通过一切途径来抓住最初的以原始的东西,初始意象幼儿的冲动、傻气的偶像,青春期崇拜图腾物及粗鲁的肉欲,性隐喻充斥这近期的作品。倒退、回归、放纵这种新的敏感使那些可能会被虔诚的形式主义者们视为垃圾的艺术得以再生,蹩脚而拙劣的动画片的因袭,电视节目的烦琐,大众媒介的陈腐、缺乏创新的商业性的题材,通常是最丰富的因题,老一套的东西、低级简单的东西现在却具有邪恶的诱惑力。

我们不仅要问,中国21世纪的油画创作道路应该怎样走?过去我们在油画创作中把写实风格作为唯一正统的艺术流派,而且把美理解的很肤浅,95年我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每次到油画助教班去看画,尤其到抽表班看画,总是令人不解,也曾向其他同学求教,多数人表示不理解为什么相同的年龄,受到的艺术教育差不多观念差别这么大,因为我们对现代艺术了解的太少了,几乎是出现断代的现象,而油画助教班的同学们却走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前卫,他们关心现实社会的快节奏,复杂混乱甚至丑陋的各种现象,他们不惜借用欧美曾经流行过的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及各种现代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情绪和艺术观念,他们不管别人是否读懂、看明白有没有意义,难怪有人曾经说,当前造型艺术不是在审美而是在审丑。总之现代艺术的概念很大它包容了所有的传统艺术的内容,那种对现代艺术缺乏正确认识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些,都需要当代油画家们和油画教育工作者实实在在的去工作,更需一幅画一幅画的去积累。

中国二十年来油画艺术的风云变换,带来了今天多元化艺术的格局,同时,中国的现代艺术现以突破了传统油画艺术的局限,当代的艺术家现在可以自由自在的利用各种表现方式和物质材料来表现现在人的各种观念和感受等,这不仅使我们陷人深深思考,如何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更新旧的创作观念,这一切都显得尤为重要。油画艺术创作如何焕发青春和朝气,表现现代的这种快节奏、复杂的甚至丑陋的社会现象,尽快的让油画家们从当前这种浅层次的学习和模仿阶段走出来,创作出具有本民族精神性特征的高品位的油画艺术作品,估计还得需要几代油画家们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种现象,在中国美术馆观看油画艺术展览的观众,多数是各个美术院校的学生或外地来京的画家和作者,多数老百姓很少去看展览。怎么形成这种现象呢?我觉得应该从我们每位美术教师身上找答案了。虽然当前我们的艺术事业较发达,产生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但是如何让好的油画这一外来绘画艺术走进中国百姓的家里,恐怕还要从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们抓起。普及美术教育工作不容忽视。这不仅对推动我们的油画艺术事业有利益,更重要在于提高民族整体文化艺术素质问题。

再者,规范当前国内的艺术市场和提高国民的经济购买力,对发展中国油画艺术创作是大有益处的。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规范化艺术市场,就北京地区来看,现有中小画廊上百家之多,画商也应运而生,但他们大多经营不规范,不是按着国际艺术品市场惯用的标准定价的,往往随意性很强。因为中国油画作品没有进入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故在国际上是没有参照价位的,往往买者只花1/10或1/20国际市场价钱就能买到中国油画家的一流的作品,而这些只相当于国外的一般商品画的价位。所以这样就把中国油画的作品当成了“行货”而非艺术品,当然这种交易的不公平性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交易的,而油画家还比较满意呢。因为比起他们的每月工资高多了。所以近十年以来,国外的大小画商在国内包装了许多有才华的油画家。我的一位同学就是被台商包装起来,据说每年交4幅油画,大概每幅人民币合计位16000元,多画多给。当然就这些已把我们羡慕的不得了!其实他们都成了画廊或画商的打工者。

进入90年代,中国有少数油画家多次走出国门,进行学术研究、考察、游学,在国内逐渐确定了相当的学术地位,被一些中介机构、国内外拍卖行收藏家、画廊看中,并有了相当不错的人。如陈逸飞等,其油画作品得以进入国际艺术市场,卖价是一串“天文”数字的奇迹价位。95、96年我在北京进修学习期间与同学们参观北京的各种高级宾馆的画廊,也参观“加德和索斯比”两家艺术品拍卖会,我是在这两次拍卖会上真正看到陈逸飞的油画原作,当时陈的油画价位在国内是最高的,约合人民币150万元左右。另一例是95届油画助教班的同学忻东旺的油画《诚城》等,因他班有几位同学参加了中国第三届油画年展,在拍卖会上的价位约合人民币是5000~8000元左右。应该说他们在北京油画界是混的不错的呢。其实真正受益的不是油画家,而是经纪人、画商。由于这种拍卖会受制于国内购买力的实际制约,主要依靠海外买家机构,这就造成急功近利效果,往往是“一锤子买卖”。

艺术教育市场范文篇2

一、当代艺术的特点

当代艺术是伴随着人们群体意识发生改变诞生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它通过作品表现人生,展现作者自身的价值观。当代艺术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追求纯粹,在作品中只展现形式,表达的往往是作者内心想表达的东西和看法,技巧性的手法很难在当代艺术中体现,这也就是它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特征显现;二是提倡原创,在当代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作品都是原创,基本很难发现第二幅相类似的作品,因为作者独立的思想从而诞生了每个不可复制的作品;三是以自我为中心,当代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不会去考虑群众的喜好,他们进入忘我的状态将自己代入角色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这是与高校绘画教育的目标有着非常不同的行为。

二、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对高校绘画教育的影响

(一)对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在我国,从古到今,不论何种画风,我们对绘画追求的都是要求基本功扎实,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国在绘画方面的培养和教育都是让学生不断的进行练习来提高自身的绘画功底。实话来说,我国的美术教育体系都是借鉴的西方艺术,西方的艺术对我国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包括我国现在的写实主义也是一种传承和借鉴。目前国内的高校绘画教育的培养模式一直是很传统的教学,主要包括模仿、写生等等,这些都是为了锻炼学生们的基本功,这是高校艺术学科最关键的部分。虽然绘画在我国分很多种类,比如国画、素描、水彩等等,但是整体来说,每一门学科都很重视练习,一切的创作都是在联系的基础之上。再者,只要算一门学科,那么它的授课模式就是非常固定的老师讲解,学生听讲,再由学生练习的一种循环,但当代艺术与这种教学模式大相径庭。还有就是各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渐代替了普通的绘画模式,这也使得学生们对自己所学的绘画产生怀疑,认为绘画没有必要,这时同学们便会进入一个误区。总而言之,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对高校的绘画教育的传统培养模式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旦传统的绘画培养模式存在问题,这就需要不断的寻求新方法,寻找新突破,所以在未来的绘画道路上,一定存在一个时间非常长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也将标志着传统的绘画将会逐渐转型。(二)对绘画授课内容的影响。当代艺术市场发展是一个趋势,我们不能阻挡这样的潮流,但确实对学生的绘画水平有一些不好的影响。目前的绘画技术和课程都是按着课时对学生们进行排课,教学与练习结合进行,在基本的理论和技巧成熟之后再根据学生自身的特长进行发展,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非常艰难枯燥的,老师的授课内容枯燥,导致学生们也不想去练习但又不得不练习,带着厌恶的心情学习,但当代艺术市场很快就让学生们选择接受。原本都是一样的课程,但如若老师们将当代艺术融入到课程中就会出现同一个题目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表现形式,学生们所喜爱和向往的流派不同导致所模仿的作品也是各式各样,而且达不到专业的水平,最后只能出现个四不像,再者老师们对各个学派并不是很了解,指导又无从下手,很难给学生们适合他们的方向,但如若不将当代艺术进行融入,笔者认为这将会让学生们产生厌烦心理,不论怎么样学生最后都会选择合适自己的路,但是对于教学来说,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着实是让老师们头疼,绘画的授课内容也因此受到影响。(三)对绘画判断标准的影响。以往的绘画教学中我们都采用的是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判的模式,高校教育中,老师们不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打分,但是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会从几个方面比如色彩、搭配等传授更高深的技术,但是随着当代艺术的流入,作品几乎无好坏之分,区别只在于体味其中的内涵的深浅,这种判断标准的模式无异于是没有标准,非写实主义的逐渐显现将会影响老师们的判断标准。在当代艺术中还可能出现晦涩难懂的作品,如何理解它的内涵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高校的绘画教育是需要老师进行评判的,所以当代艺术的出现不仅给了绘画领域机遇还体现着挑战,老师们在进行评判时一定要把握时代特征和潮流,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对每个作品进行研究并且欣赏每一个作品,这才能让我们的绘画教育更上一层楼也能在这其中发展学生的自身特长。(四)对绘画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代艺术的特点之一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发展中,艺术逐渐趋于观念化。以往我们对绘画是写实具象的,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但当代艺术出现,我们的绘画教育将不再是以往的只在乎作品的相似性,如今我们对作品的修改和调整上也是更加注重学生们内心的表达,学生们的创作思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成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道路上学生们也是在不断的努力着。目前进行的教育理念也不再是按部就班、亦步亦趋了,更看重的是学生们的创新力和创造力,这将会是走进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是促进了高校绘画教育的转型的,也在逐渐转变着学生们和老师教育理念。

三、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绘画教育的改进措施

(一)多元化培养人才。绘画是一项非常大的科目,它所容纳的课程也是非常的多,但不论是什么方向的绘画,都有着它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我们不能排除异己,再加上当代艺术的传播,我们更要怀着包容的心去学习进步,社会是需要全方位人才的,每一个科目都有着其存在的意义,在教育培养中让学生们尽力创新,争取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和各种各样的美术人才。(二)进行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做出相应的改变,对于不同绘画专业来说我们要分别引导学生们进行与外界知识的融合,随时关注并且感受当代艺术的形式和变化,掌握最新动态,同时加强我们老师和学生们的团队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保障学生们的创作条件。(三)引入良好竞争机制。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发展,只有改革才能形成创新,对于目前有些僵化的高校体制来说,竞争将会为此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拓展了教育教学新的观点和思路,这样的良性竞争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当代艺术的涌入虽然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我们可以将之转化为机遇,创造更好更新的艺术模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给高校的绘画教育还是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但当代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很多是我们目前绘画教育可以借鉴的。试想如果当代艺术市场没有发展,笔者相信高校的传统模式和方法终将会慢慢消磨殆尽,这将不利于学生们的发展,甚至会降低高校教育的教学水准。在领悟了当代艺术之后,学生们结合自身的想法加上自己绘画基础的基本功,笔者相信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将会是一股促进高校绘画教育的新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伦学.多元艺术背景下高校油画价值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04):171-172.

[2]吴明娣.艺术市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J].美术,2016,(11):118-121.

[3]韩博.高校艺术类研究生培养应如何与艺术市场结合[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10):35-37.

艺术教育市场范文篇3

一、高校艺术教育和设计市场之间的关系

(一)艺术教育是设计市场的源头和基础

艺术是一种创造活动,艺术的存在必须要通过创造活动。而艺术教育是启迪受教对象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技艺,是启迪不断挖掘其艺术潜能与创意的教育。是把艺术作为教育内容象对象传授艺术智慧、技能和精神。设计市场大量的投入和文化创意的崛起在与艺术教育。因此,设计市场从产生之初,就和艺术教育具有紧密的关系。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中,设计市场是艺术教育的延伸和新发展。目前,随着现代全球市场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产生,传统艺术形态得到了升级、换代和更新,同时,还引起了艺术制作、销售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大量的艺术品种和形式,形成了设计市场更为丰富的艺术品种,具备了全新的形态。如:新媒体利用电脑、数字成像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研发产生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的艺术样式。融合其他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借助电脑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电子游戏产生了动漫网游等艺术新形态。从而形成了一道道艺术教育的新景观,设计市场延伸了当代艺术教育的样式,发展丰富了艺术教育的新专业。

(二)设计市场能够推动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设计市场与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艺术教育是设计市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能把艺术教育与设计市场分离开,它对设计市场的成长和发展负有很大的责任。高等艺术教育不但能促进设计市场的规模扩张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还能为设计市场的发展提供各类文化创意人才,在艺术产品及相关服务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方面,艺术教育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作为设计市场的孵化源,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会促进设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茂。反之,设计市场的科学发展也会推动高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使高校艺术教育具有艺术文化教育与技术培养、艺术创意与人才聚集、科研与服务一体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设计市场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加强艺术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全民素质和创造能力,能够实现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全面开发脑功能,从而使艺术教育的规模不断的在扩大。一方面,设计市场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艺术专业的诞生,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高了艺术教育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在设计市场中,艺术教育成了一个大的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教育产业。

(三)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的相辅相成

任何具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必然是打破常规或超越现实,而艺术教育的魅力主要在于培养有创新思维的艺术人才,不在于作品的形式,在设计市场中,对艺术的创意诠释就是要具有创新思维的涌动艺术人才。英国学者佛罗里达曾经说过:“从根本上看,依靠设计市场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和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使设计市场获得了告诉的发展”。而美国艺术教育家阿恩海姆也认为,艺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感知能力,艺术的基础是感知,感知能力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设计市场中的文化创意则是发挥感知觉思维和实践感知能力的活动。因此,当今艺术教育承担了设计市场的责任和使命,能够极大的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们敏捷的感知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任何思维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通过知觉选择后,这种意象培养教育而成。从根本上,通过高校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实现了人类艺术化生活理想的坚实脊梁,承担了向设计市场源源不断输送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基地作用,使激发和唤起了人的本能创造性,使艺术欣赏和创造活动成了一种知觉思维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接轨生气勃勃的社会文化生活和设计市场,培养和造就了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知觉思维的能力,从而为设计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提高了设计市场的发展。

二、艺术教育与设计市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设计市场需求,突出艺术技能的实践,实现创新创新转型

技能训练是艺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艺术大众化和普及方面,传统模式下的艺术教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却过于单调和模式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设计市场的时代已经来临,艺术教育在突出艺术技能训练的同时,应该适应设计市场发展的要求,积极的结合设计市场向创新型艺术教育转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创新型艺术教育是一种扩散性的学习方式,是对学生经验技能的培养具有更多更广泛含义上的扩展,并不是对传统技能型教育一味的抛弃。在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自我决策的能力和独立分析的能力,采取积极主动地学习方法,以创新意识的涌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发展方向。首先,在教学内容上,高校艺术教育要重视“综合性”,根据设计市场的需求,建设一些相关或融合型的综合性课程,加入思维训练方面课程的建设,从而适应当代艺术学科发展,让学生拥有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从而使艺术教育呈现多学科交叉的趋势,如: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学、经济学、创意学等。其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把学生的思维向发散性、独创性和灵活性方面引导。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设计市场的需求,有意识的增加一些探索性课题,从而达到开发他们创造潜能的目的。随着艺术教育的转型,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和研究成果,要具备创新素质,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应该从过去单纯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转变。另外,针对各专业和课程的具体实际,高校艺术教育要强调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在实践中,使学生感知和锻炼,完成自己的创造性学习。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要增开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减少验证型实验。

(二)结合设计市场,重视砥砺,构建艺术教育多元化平台

在设计市场条件下,创新型艺术教育要从市场中不断吸收艺术教育养分,坚持与文化产业市场的结合,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培养与时俱进的文化人才,调整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式和内容,重视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艺术是生活实践中的一部分。当前,高校玉树教育的生活化被忽视,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真正反映老百姓真实情感的作品越来越少,能够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少,从而影响了艺术类学生的艺术根底和创作灵感。因此,艺术教育必须要走出高校封闭的课堂,必须要突出生活化的理念,高校要重视对艺术类学生生活化的教育,贴近民间,走向日常生活,使艺术教育真正回归到大众中间。其次,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艺术教育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因此,高校要强化产、学、研的结合,把艺术教育与创作的本质紧密相连。如: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注意将艺术教育同社会发展、文化消费紧密相连,走的就是一条很有特色的市场化道路,实行了“工作室制”。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使艺术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承担了一些社会发展性项目的研究开发任务,使产、学、研与市场实际相结合,给艺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高校艺术教育要积极融入鲜活的设计市场中,建立对接市场的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学校与设计市场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资源的优势,同时也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采用产学合作办学培养艺术人才的模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媒体节目制作,扩展眼界,零距离接触媒介最前沿,极大地提高专业应用水平。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

艺术教育市场范文篇4

关键词:动画艺术教育动画创作设计市场化

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就是引进市场机制,使相关动画专业的院校在动画艺术教育的整体运行中具有市场特征,实现动画艺术教育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样既能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对动画艺术教育的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推动我国动画艺术教育体制改革,拓宽投资渠道,使动画艺术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加快动画艺术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本文拟从我国动画艺术教育的现状出发,谈谈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的必然性及改进发展途径。

一、动画艺术教育发展市场化的必然性

1.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是当下社会语境里的客观要求

纵观行业历程,动画艺术教育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个别知名动画公司内部的培训开始,在70年代后期才在一些综合性艺术学校成规模地开设了动画专业。动画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如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通过对艺术语言的运用,掌握相应的艺术技巧,来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塑造受教育者心灵的目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动画艺术创作的背后一定要有强大的商业环境和市场支撑。动画艺术与一般艺术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动画艺术具有浓厚的商业性,所以,动画教育要改变常规教育的观念,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育人模式。

现代动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多元化的边缘、交叉学科。从艺术门类角度来说,动画与“影视”是“血缘关系”,有着共同的表达语言和叙事方式;从艺术属性来看,动画属于视觉传达类型,其艺术手法与绘画手法相关;在信息传递上以文学性、多媒体见长,其艺术价值是大众化、原创性的;功能上由欣赏性向实用性扩展;其专业性质上艺术加技术特点日益突出。因此,从动画艺术的各个本质层面分析,它与市场和受众的关联不容忽视。

现今动画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作设计人才,并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动画艺术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普及化发展。大众化、普及化的动画艺术教育是社会、市场的需要,是为未来的动画设计师将来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强调的是知识、技能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动画艺术教育的市场化倾向就顺理成章,十分必要。

动画艺术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的提升、效率与效益的提高,都需要一种新的体制和机制来完善,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的发展会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

2.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是中国改革深化的趋势所向

改革的深化使人们不再具有长期的、稳固不变的工作保障,下岗、培训、再就业成为人力资源分配的必然过程,工作就业形势的变化促使人们的就业观、价值观发生转变,社会面临屡次的人力资源再分配,这为动画艺术教育的市场化提供了生源市场。

现代动画行业发生的变化,促使动画行业从业人员向综合素质和高知识结构转化,尤其针对担任主创的高端人才更是如此。动画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机遇,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动画产业和动画艺术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动画艺术教育必将走向市场来接受动画专门人才市场和教育市场的选择。

许多动画类专业的增加,加大了动画艺术教育的市场竞争。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教育、科技体制的改革,教育经费由单一投入过渡为多渠道筹集,并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3.WTO对我国动画艺术教育市场的影响

WTO加入使我国艺术教育市场将面临全面对外开放,国外艺术学校通过优质的教育模式吸引国内学生到国外求学,或是国外艺术教育机构来国内办学,对我国艺术类院校的招生造成很大冲击,而动画艺术教育首当其冲,因为它是高投入高回报学科的代表;另外,加入WTO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加速,国内产业结构将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这将带动动画艺术教育的结构、专业、培养方向也随着调整。而且,民办高校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产生到现在上规模的民办高校已超过三百所,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开设或正在准备开设动画专业,加上国有高校兴办的二级学院,国内动画艺术教育市场不仅要对外开放,还要对内开放,形成民办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发起对国有大学的夹击,而动画艺术教育直接面临第一战场。

持动画艺术教育不能产业化、市场化观点的人,是没有看到动画艺术教育由于其发展而产生质的变化,这种观点将会严重阻碍动画艺术教育的发展。不论是面临的客观形势,还是本身的属性,都要求我国的动画艺术教育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对原有体制进行彻底的革新。只有这样,国有动画艺术教育才能参与市场的竞争,提高质量、效益,优化结构,以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市场机制要求

现代动画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涵盖面十分宽广,包括了二维、三维、网络、多媒体、影视特技、游戏软件、动态广告、漫画创作以及虚拟现实和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等等,是一个艺术加技术的综合性行业。尤其以电视对动画的推动最为重要,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和娱乐形式,占据了城市人口日常生活平均大约1/10以上的时间,也成为年轻人最直接的娱乐和知识获取来源。有资料表明我国现在的动画片需求会达到100万分钟,而需求的增加会带来巨大的商机,行业的繁荣,也带来人才需求的呼声。

动画艺术教育的大众化问题、质量问题从市场的角度看,都是由于动画艺术教育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国民的巨大需求。国家近十年来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现有的体制下,扩招已达到了极限,但在动画艺术教育引入市场机制后,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再者,动画艺术教育是一种服务产品,要高质量满足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而解决质量问题,不仅要有现代的质量观,还要有科学的质量标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手段。

5.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办学效益才可以求得自身生存,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效益就保证不了质量。师资队伍建设面临人材外流的严重挑战,也面临人员老化、知识老化的挑战,高校必须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职工的待遇,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来吸引优秀人才,师资队伍建设要面对市场,才有可能保证质量。动画类院校必须以自身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以及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等综合实力去竞争,去吸引生源,满足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增强质量意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造就人才,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招生和就业是最基本的两个环节,关系到社会市场的供与求,关系到两者的良性循环,关系到国家动画艺术教育的稳步发展。从市场需求的根本出发,结合教育的本质目标,将动画艺术教育市场化会是高校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有效途径。

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动画艺术教育发展速度快、质量高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断地用市场手段去改革动画艺术教育体制,市场化不断地渗入动画艺术教育各个环节和层面,使其成为市场主导型的动画艺术教育。

目前中国动画艺术教育的规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质量标准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都促使我们的教育一定要面向市场,要与市场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必须有新的体制和机制来促进和制约动画艺术教育的良性发展。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与市场直接联系并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动画艺术教育。

二、动画艺术教育的改进发展途径设想

1.教学要适应市场的需求

动画专业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的社会职能、专业性质和专业技术的进步,要求行业高端人才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高校动画专业应在有限学时内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使动画艺术教育达到人才素质培养要求。

动画艺术教育的内容要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新的知识、技术、工艺、方法与新的思潮相融合,并不断调整教学大纲内容,使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市场需求为目的,注重传授学生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和综合的审美素质,掌握系统创作设计制作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及时学习最新的设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向世界顶尖技术靠近的意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市场的需要。

2.准确定位人才市场的需求

要有整体规划,也要各自特色。各个学校要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分工,要根据各校特点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建立新学科,要根据不同学生来源因材施教。高校动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要有生命力,就要做好市场人才需求的定量分析,将专业设置科学、准确地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要改变目前许多动画专业的设置与人才需求脱节,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的现象。

3.师资队伍的优化组合

努力提高动画教师队伍的知识构成,与企业进行人才流动与引进,进行再教育、创作实践与生产实践。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素质高的人员,优化组合师资队伍。为年轻教师创造条件和扩展空间,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师创作设计制作的实践能力。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培训及学习交流,要走出去,多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扩充和更新知识面,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创作设计理念和教学水平。

4.培养市场意识与抗风险能力

培养市场意识是让学生认识市场的特点与需求,有目的地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发展目标,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争取在毕业后能顺利就业。让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有清醒的认识,使其在压力之下产生动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知道要学些什么。

抗风险能力主要包括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预见市场发展的能力,及时拓展甚至转换专业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在紧跟市场的同时,要注意学科教学的规律,从长远的角度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素质和理论修养、完整的知识结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广博的见识。

5.合理安排社会实践

在动画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努力创造一个足以影响学生视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并且能自我形成和自我完善的良好的艺术氛围。第二要利用学科优势,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技术基础,以及能自觉进行学科交叉的意识与能力。要重视实践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应设置跨学期或跨年度的创作和实训课程,使学生从低年级起循序渐进地进入创作状态,在实践中完成每阶段的学习目标。同时应探寻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为学生探求实践和接触行业的机会,提高专业认识、创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把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动画产业开发、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教育、动画创作信息研究等合作研讨和交流,鼓励学生去校外的公司兼职,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从事动画艺术教育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技能和对市场需求敏锐的洞察力。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动画艺术教育应体现多学科的交融,探索动画创作资源和动画创作设计制作表现的多样化,研究艺术与动画创作设计制作、动画创作设计制作与生活、动画创作设计制作与社会、现代科技的关系,体现动画创作设计制作的新价值,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时尚的新概念、前沿性,使学生了解动画创作设计制作的实质性意义,学会思考,建立创造性的符合人性化的动画创作设计制作思路,增强动画创作设计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李稚田.影视语言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孙立军.我国高等动画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首届中国卡通产业论坛论文集.2002,9

[3]姜敏.影视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3,1

[4]〔法〕乔治·萨杜尔著.徐昭,胡承伟译.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5]张慧临.20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艺术教育市场范文篇5

关键词:艺术市场;市场发展;绘画教育;影响

在进行高校绘画教育过程中,绘画功底是高校艺术专业的核心基础,绘画功底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创造力和造型的发展,这是高校绘画教育中必须要着重考虑的一项因素。然而在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中,有些高校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过于滞后,依旧采用着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整个过程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状况,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审美个性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疏忽,导致高校绘画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及时将重技术的训练转变向重创造性思维和观念的培养,使高校绘画教育能够适应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做到回归教育本体,使高校绘画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一、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对高校绘画教育的影响

(一)对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

根据我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设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美术教育体现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西方造型艺术的影响。作为美术教育体系的奠基人,徐悲鸿一贯主张使用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且比较重视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以及素描在造型中的作用。在徐悲鸿提倡古典主义写实技巧的教育培养模式下,国内的绘画教育观念和绘画教育模式出现较大变化。在进行高校绘画教学的时候,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就是训练学生的绘画基本功,这也是高校艺术学科的关键部分。根据传统的高校绘画教学情况来看,普遍都是以技能练习为主,让学生进行不断重复的写生练习,对于学习内容和写生练习等各方面的设计,也是遵循着由易到难的原则,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背景下,各种新技术被应用到艺术领域中,比如利用照相机代替速写,利用投影仪代替形画,这种绘画方式逐渐普及化的应用,使得高校教师及学生对传统绘画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产生质疑,给我国高校绘画教育的发展带来较大挑战[1]。

(二)对绘画授课内容的影响

在以往的高校绘画教育发展中,绘画基本课程都是以色彩和素描为主要内容,并通过课余时间的写生练习,巩固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以更加专业的状态进行自主性创作。在以往的高校绘画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都是以写实主义的造型观念为主,对于客观事物的再现也是采用着写实方式,这就使得学生在绘画语言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整个学习过程和练习过程缺乏创新意识。同时,面对当代艺术缺失自身标准的现象,高校绘画教学的内容也出现较大变化。教师在开展绘画教学的时候,强调取长补短、避开弊端,但是各个学生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所做出的绘画作业必定也会存在区别,呈现出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比如教师所布置的绘画作业是油画静物,有些学生采用了苏俄式的写实,有些学生采用了印象派的色彩,有些学生采用了浮世绘的平涂,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绘画作品在写实和表现之间不断徘徊。此外,在进行绘画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的限制,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学生常常存在模仿学习情况,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任务。比如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蔡国强的“烟火系列”都是高校绘画教学中的内容,其代表作品一直被学生作为学习及模仿对象。

(三)对绘画判断标准的影响

在传统的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以传统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主要就是指将绘画作品的所得分数作为评价依据。一般在进行高校绘画教育教学中,不能直接将分数作为评价绘画作品和绘画者的唯一指标,但是大部分高校依旧会采用一个标准要求对绘画作品的水平进行评价,比如将绘画作品的表现力、线条、色彩和构图作为判断依据,以此确认学生的绘画水平。在高校绘画教育发展中,虽然对当代艺术保持着不排斥不抵触的原则,但是在传播当代艺术的时候,也会对绘画作品的评价标准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在当代艺术市场发展背景下,通过名人效应、媒体宣传等方式进行艺术传播,可以发挥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导致我国人民对艺术的认识逐渐偏离向资本化,这显然是错误的。艺术作为一种内在需求,学生要积极去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及内涵。此外,在当代艺术市场发展中,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出现较大变化,逐渐从写实艺术的艺术转变向非写实的艺术,从具象化的艺术转变向非具象化的艺术,并形成了立体主义、构建主义等各类新的表现手法,而教师在评价学生绘画作品的时候,就必须要迎合时展,认识并欣赏各个学生的个性表现力。

(四)对绘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根据当代艺术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当代艺术人在突出艺术形式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刻意忽略自身学院派基础的情况。在当代艺术市场发展背景下,叙述性的当代艺术出现较大变化,逐渐发展向观念性艺术,并呈现出超现实表现主义等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形式。在当代艺术的出现及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在对立、互反的思路中进行创作,以此表现人类精神方面存在的矛盾性。因此,在进行绘画教学的时候,应及时改变教学方法,不能仅仅是进行绘画技巧和绘画方法的传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理论水平,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家,为学生在绘画艺术上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当代艺术市场发展背景下高校绘画教育的改革措施

为降低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对高校绘画教育的负面影响,使高校绘画教育能够适应时展的要求,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高校绘画教育进行改革,使高校绘画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高校绘画教育的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更广泛的引入竞争机制

为提升高校绘画教育水平,应做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引入竞争机制,改变以往高校美术院系已经僵化的办学方法及内容,为高校引进更多新生力量,为高校注入新的血液,以此拓宽高校绘画教学的思路。丰富对已有艺术的观点及形式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不同艺术现象的认识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的艺术观念得到有效强化,促使学生能够走出对当代艺术认识上的误区,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多元化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无论是艺术院校开设的美术教育专业,或是综合大学开设的美术教育专业,又或者是民办高校开设的美术教育专业,这些高校的背景和优势都各不相同,势必会存在其独有的特色。因此,在进行高校绘画教育的时候,需要以更加有步骤的、有计划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操和美感教育,确保整个教育过程具有层次性,使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知觉得到有效增强,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美术人才。

(三)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在进行高校绘画教育的时候,需要按照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加以调整,使高校绘画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比如以艺术创作为主的专业,需要引导学生走入社会,感受社会中艺术环境的动态变化,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艺术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创作环境,为学生的艺术学习提供有利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代艺术市场发展背景下,传统的绘画教育对学生的创造性及主动性会造成较大影响,进而损害到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体现高校绘画教育的特色,给高校绘画教育体系的发展带来较大挑战。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在深入了解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对高校绘画教育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方法对高校绘画教育进行改革,为高校绘画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持。

参考文献:

[1]赵众越.从扬州画派看绘画与艺术市场的关系[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2]曹殿明.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对高校绘画教育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4,(10):162.

[3]李洁.浅析京津画派主导近现代书画市场的原因及其对其他画派的借鉴意义[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4]田薇伦.中国当代绘画市场的发展趋势调研[J].西部皮革,2016,38(08):147.

艺术教育市场范文篇6

高职艺术教育是全体国民教育(大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艺术教育范畴内重要而基础的部分。他一方面延续普通九年义务教育及中等艺术教育中对国民艺术素质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又承担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中对高职艺术人才需求的供给和高等艺术研究性人才造就中后备力量输送的责任。高职艺术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效能是与国家整体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的程度相辅相成的。简言之,高等艺术教育作为以给社会提供精神产品的形式,既催生国民素质的整体优化,又推动国家文化力量建设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还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诸多要求。

(一)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客观上对高职艺教的需求“中国崛起”是近年来在各类报刊中出现最多的热门话题,我国经济连续二十八年的快速增长使我们的综合国力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政治与外交影响力逐步扩大,并正在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但作进一步的剖析,正如四月五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专家撰文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发展也存在严重的‘赤’字”。也就是说,我们在物质力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文化吸引力或者说软力量的建设却相应滞后。物质力量与文化力量的不平衡,或者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差距,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正因如此,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才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创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新理念。和谐社会需要文化振兴来实现,因为没有文明与道德,社会就很难和谐;和谐世界也需要向世界传播我国的“和合”思想。两者的结合就是我国文化力量重建的体现。文化力量建设的主阵地是文化教育事业骨干力量的培养,而隶属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各级各类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则是造就文化艺术人才的摇篮。努力去适应建立“双和社会”新战略理念的需要,加快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充分满足由于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计算机设计技术的广范应用而孵化出大量与艺术相关的新型行业对人才的极度渴求;强力保障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而凸显的广大农村艺术人才市场的供给,是各类高职艺院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所以在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市场保障的双重平台上,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可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二)高职艺教可发展的专业门类高职艺教培养人才就其功能而言其发展可趋向于六大类型:即辅导型、讲台型、创作型、服务与管理型、表、导演型及设计型。各类型又应涵盖若干专业。辅导型人才主要面向城市社区、工矿企业及农村县(市)乡镇、村,为广大的职工、市民、居民、村民服务;从事公众文娱公益活动的组织,群众文化艺术的宣传、辅导及民俗、民间艺术的挖掘、收集、整理等工作。可开设的专业有:群文音乐、群文舞蹈、群文美术、民俗文化、地方戏曲、地方器乐、民间工艺(挑花、编织、刺绣、雕刻、剪纸、扎染、蜡染、泥塑、篆刻年画、陶艺……)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繁荣社区文化生活,急需这样的人才。讲台型人才则是为幼教、中职艺教及“普九”培养艺术师资的。根据国家对幼教、中小学艺教、中职艺教及厂矿、社区艺普的要求,相应开设高级幼师、高师音乐、高师美术、群文艺教等专业,可使文化力量建设的接力棒代代传承。弘扬先进文化,宣传时代主旋律,需要繁荣创作突出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而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则是关键。人民大众呼唤艺术精品,更呼唤创造艺术精品的人。只有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飞跃;一批批的艺术创作人才的涌现,才是出艺术精品的坚实基础。艺术公关、艺术导游,文博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图书馆管理等专业的开设,能广泛满足市场对服务与管理型艺术人才的需求,而开设歌舞表演、影视表演、声乐、戏曲(京、越、豫、黄梅)演唱、中外器乐(钢琴、小提琴、爵士器乐、管弦乐、二胡、笛子、唢呐、古筝……)演奏、曲艺小品表演、歌舞剧、儿童剧、音乐剧表演,杂技、节目主持、影视及歌舞剧编导等专业,则能赢得整个艺术表、导演市场。满足与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引导国民追求更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和理想的精神世界,既需要艺术精品,更需要展现艺术精品的人。所以无论是艺术服务与管理型的人才,还是艺术表、导演型人才,都能在文化力量建设的大舞台上尽展风流,从而推进高职艺教事业跨越式发展。设计型人才融合的行业与门类十分广泛,尤其是新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范畴与其它行业嫁接出了株株新苗。就专业发展而言,应立足开设艺术品设计、饰品设计、家俱设计、室内装潢设计、广告设计、产品系列包装设计、企业CIS设计、舞台设计、平面媒体及影视动漫设计、环艺设计等十大专业,并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而推陈出新。

二、艺术教育市场的开发

(一)对艺术市场的前瞻性认知思于行前。对艺术市场的开发关键在于认知。重视市场才能分析市场,前瞻性地认知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对过去的专业作科学的总结与归纳,对当前的专业作精细的研判,对未来的专业作大胆技术革命与计算机设计技术的普及,使其的预测就是前瞻性认知的内涵。我们从事高职艺教工作的决策者们,认识了市场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了占领市场先机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了决策,就占领了艺术市场开发的主阵地。

艺术教育市场范文篇7

提高国民及大学生艺术综合素质和加强艺术教育、增强国民的艺术修养,本身并无可厚非,但由此引发的各种弊端也相继暴露,很多地方已出现了生源极度匮乏、无人报考的现象,有的学校甚至因没有专业师资力量而无法开办。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和焦虑。“对于投资者而言,一个未知的行业就像遥远沙漠上空美丽的海市蜃楼,因为遥远而显得美丽。只有穿越之后,才知道美丽的远景只是各种光线融汇而成的图景而已”①。一个新兴和热门投资领域的兴起,总是会吸引许多新的投资人和盲目的跟风者。这些投资者总是寄希望于新的投资领域,能够迅速赚个钵满盆溢,而最终总有些人被市场游戏的规则所淘汰。如同美丽的梦境一样,醒来之后才发觉,梦与现实之间是如此遥远。对于一般非艺术院校来讲,如果不懂得艺术教育的规律与特点,艺术教育投资就如同一块被膨化了的美丽的蛋糕,或如同空中楼阁一样,显得那样虚无缥缈和松软。

我们应当高度警惕艺术教育投资市场的远景幻象,在诱人的幻象中蕴含着潜在的、充满风险的各种陷阱。

一、市场潜在危机

从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开始提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呼吁,许多专家学者及高校教师,都在探索着一条提高祖国未来接班人综合素质尤其是艺术素质的艰辛之路。一时间无论新闻媒体还是官方舆论以及各普通高校,纷纷打出了加强中小学及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的旗号,各中小学也开始重视艺术教育课程,同时开始引进专业的艺术师资人才。这无疑给原本相对平静的艺术教育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与波澜,于是人们忽然发现艺术教育这块未被发掘的巨大市场的利润空间,大家纷纷举兵,都想在最短时间占领这一市场的尽可能大的份额。然而,在商业运行机制下,任何投资市场都是遵循着各自的游戏规则的:即有利润就必然有风险,风险越大相应利润回报也就越丰厚。艺术教育市场也不例外,在看似巨大的利润空间之下,巨大的市场投资风险陷阱也正在慢慢逼近。

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从未间断过。艺术人才与艺术教育人才的市场需求,远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样紧俏。各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也并不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缺少艺术人才,城市中小学的美术音乐教师,相对配备基本齐全。普通非艺术高校中也仅仅是缺少艺术技能教师。而对于艺术理论教师来说,全国务高校并非异常紧缺。这一点从全国高校的文学及语言专业师资配备上就可窥见一斑。因此,对于市场上这一领域人才的需求,往往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猜测而已。

众所周知,目前一些文艺专业团体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纷纷打起了体制改革和企业化及市场化管理、自负盈亏的旗号,紧缩银根,缩减人员编制,关停并转,使得原本就不甚景气的艺术团体,更显得雪上加霜,许多文艺团体长时间无法开展业务活动。各地都存在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现象。这种文化艺术市场人才的过剩,必将导致艺术投资市场的危机与陷阱,使得我们看似红红火火的艺术投资出现了膨胀式的泡沫,殊不知,危险就在这美丽的泡沫掩盖之中。目前全国各专业团体如果都真正实行市场化管理,实行自负盈亏的话,笔者斗胆作一预测:恐怕90%以上的演出单位如果不改制都将宣告解散。在新疆,曾经红极一时的某专业剧团,就因其无力在这一残酷的游戏规则中继续生存而导致名存实亡,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解散了;还有些专业剧团近几年来一直饱受资金匮乏的困扰,长期以来业务活动逐年减少,公演期间连基本的投资成本都难以收回,更不要奢望盈利了。省级剧团尚且如此,县一级业余剧团自不必多言。这种带有海市蜃楼般的市场需求,往往像是躲在浓浓云层背后的一线光亮,稍纵即逝。

二、政策机会潜在危机

钻政策的空子,打政策擦边球,利用政策机会,是中国大多数投资者尤其是民营投资机构最为青睐的行为之一。他们一经发现了政府在某一领域出台新政策或新文件之后,便开始寻求各种机会,以求争取在各项配套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全到位时,先斩后奏,先占领市场。在民办教育政策方面的放宽和关于艺术教育方面舆论宣传力度的加大,尤其是自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的扩招,使得许多高校和民营投资者,出于对政策性机会的盲目追求,纷纷把投资目标瞄准了艺术教育市场,他们在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匆上马,纷纷开设艺术类及艺术教育专业课程,开始大量招收艺术类考生。

笔者自新千年开始,每年先后赴区内外各地招生开始调查,结果表明,全国高校无论民营与公立高校,不论文理科,无一例外,都在招收艺术类考生。尤其一些民营的打着科技学院旗号的理科院校,大量招收音乐表演、播音主持、艺术设计以及文化艺术管理等专业考生。

然而他们却忘记了国家每一政策的出台,总是伴随着许多严格审批与监督机制,尤其是一旦出现过热现象,自然会采取一些限制措施(所谓矫枉过正),以避免发生教育投资过度而导致混乱的现象。正如《新疆都市消费晨报》2004年11月10日以《中国高等教育何以支撑世界之最》为题,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过快提出质疑:“在快速发展、规模倍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中国高等教育,何以支撑世界之最?……迅速扩大的招生规模,不仅使师资力量面临压力,也给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后勤服务等带来困难。这很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②这实际上是预示着一种信号:即教育投资过热已经引起了社会以及舆论界的关注,而教育投资热的主要表现是在艺术教育投资方面。另外,国家教委对于各高校在师资和本科教育及学位授予权等方面,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学位办公室等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对社会力量办学毕业证书的认可和学位证书的授予资格等规定,限制了一批高校的艺术类招生的数量。据报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就已经由自治区教委下发了文件,对于各类免办学校的资格进行监管控制。2004年11月8日《新疆都市消费晨报》以题为《首府为各类民办教育设置进入“门槛”》③详细报道了区教委出台的有关监管规定。再有,对于文艺团体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教育后的职称重新认定考核等措施,这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使得许多人过于追求投机利润而陷入了政策陷阱。比如: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规定,对于民办教育单位的审批条件首先是土地和书籍的拥有数量,其次是专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职称比例与数量,符合这些硬件与软件条件的方可申请办学。许多高校在一边匆忙扩大招收艺术类考生的同时,一边在向教育管理部门申办本科教育审批手续和学士学位授予权;致使真正的艺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等,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临时拼凑和照搬其他院校的现象较多,以致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一现象不在少数。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艺术类专业,使得一些原本生源勉强维持正常水平的艺术院校,在市场的分流浪潮冲击下,失去了往日的平静,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拓宽专业、广开生源,以维持日常的业务开支。

三、专业技术人才潜在危机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一所学校,除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如场地设备等等以外,最为重要的是人才。因为无论企业还是学校,都是由人来进行操作和掌控的。现在人们常说:今天的行业竞争除了对市场的争夺以外,对人才资源的竞争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竞争之一。因此人才竞争与人才资源的缺乏,将是企业及各大专院校永恒的课题。

正如“在知本时代,企业对高新技术和高精尖人才的追求几近疯狂,魂牵梦萦的都是能拥有别人无法替代的技术,有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没有留意到,技术和人才作为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两大法宝,在为投资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常使大量优秀的项目消弭于无形。”④。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艺术专业技能与艺术教育本不可能完全划等号。这是因为教育本身是个较为复杂的专业学科,艺术专业技能与艺术教育二者互相牵制又互相独立。正像一个优秀歌唱家未必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声乐教育家,而一个优秀的声乐教育家也不一定是个出色的歌唱家。一些优秀的艺术人才或许在专业技能上是优秀的,但在进入教育领域后,却暴露出诸多方面的不足,以至于默默无闻。于是对于这些人才的过高期望也只能是一个美丽的远景幻象而已。另外,有个别艺术教育人才本可能完成或正承担着某些科研项目,也因其他个别院校的丰厚待遇所吸引,从而使项目束之高阁。

有很多优秀艺术工作者,到了高校后,无法适应高校严格的各种规定而显得无所适从与碌碌无为,特别是许多文艺工作者在专业团体工作多年,绝大部分都有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而理论水平恰恰是高校最为重视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手段,仅此一项,使得许多艺术家在转为教育工作时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同程度的问题。因而对他们的过高期望,也成为一个美丽的幻影。正如本人拙作中所言:“新型的优秀的教育家不仅仅是精神领袖具有管理能力、领导才能,还应该具备优秀教练员的能力。教育家不光教学生学什么、做什么,并且也能够教导青年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教,同时还应该能够详细地教给他们教学生如何去正确学习和掌握所学学科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给学生学习怎样学会和掌握知识的正确方法,并给青年教师以认真、细致、耐心的讲解或准确的示范。”⑤很多民营院校及普通高校因急于增加艺术教育项目,不惜重金从社会及其他艺术院校招聘专业人才,在这些专业人才中也因各自的学识水准及修养等因素,使得一些过去没有艺术学科的院校,在开办和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问题。这类事件在目前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已不算什么新闻了。因为“高等院校不光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各种技能,还要给他们传授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文化理念,这才是优秀教育家在新时期的新任务。”⑥因此,由于艺术人才问题给许多非艺术专业高校带来的潜在或明显的问题也屡见不鲜,其重要因素还是缺少既能够传授专业技能,同时还具备规范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经验的艺术人才。

无论是民办还是国家高等院校,经济基础固然重要,不断寻求学校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确是现代高等院校的重要课题与任务之一,但是脱离了直接掌控的能力极限就会使自己原有的稳固基础出现动摇或危机。最后我想引用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所说一句话:“……当你的管理能力、资金驾驭能力、资金的来源不匹配的话,过度的扩张会带来无法承受的信用风险,将使整个庞大产业毁于一旦”,⑦来警告那些急于盲目追逐艺术市场利益的投资者,艺术教育市场投资应当谨慎!

注释:

①④援引《商界》P38、41页,2002年第11期

②《新疆都市消费晨报》D3版2004年11月10日

③《新疆都市消费晨报》A4版,何平,2004年11月8日

艺术教育市场范文篇8

提高国民及大学生艺术综合素质和加强艺术教育、增强国民的艺术修养,本身并无可厚非,但由此引发的各种弊端也相继暴露,很多地方已出现了生源极度匮乏、无人报考的现象,有的学校甚至因没有专业师资力量而无法开办。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和焦虑。“对于投资者而言,一个未知的行业就像遥远沙漠上空美丽的海市蜃楼,因为遥远而显得美丽。只有穿越之后,才知道美丽的远景只是各种光线融汇而成的图景而已”①。一个新兴和热门投资领域的兴起,总是会吸引许多新的投资人和盲目的跟风者。这些投资者总是寄希望于新的投资领域,能够迅速赚个钵满盆溢,而最终总有些人被市场游戏的规则所淘汰。如同美丽的梦境一样,醒来之后才发觉,梦与现实之间是如此遥远。对于一般非艺术院校来讲,如果不懂得艺术教育的规律与特点,艺术教育投资就如同一块被膨化了的美丽的蛋糕,或如同空中楼阁一样,显得那样虚无缥缈和松软。

我们应当高度警惕艺术教育投资市场的远景幻象,在诱人的幻象中蕴含着潜在的、充满风险的各种陷阱。

一、市场潜在危机

从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开始提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呼吁,许多专家学者及高校教师,都在探索着一条提高祖国未来接班人综合素质尤其是艺术素质的艰辛之路。一时间无论新闻媒体还是官方舆论以及各普通高校,纷纷打出了加强中小学及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的旗号,各中小学也开始重视艺术教育课程,同时开始引进专业的艺术师资人才。这无疑给原本相对平静的艺术教育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与波澜,于是人们忽然发现艺术教育这块未被发掘的巨大市场的利润空间,大家纷纷举兵,都想在最短时间占领这一市场的尽可能大的份额。然而,在商业运行机制下,任何投资市场都是遵循着各自的游戏规则的:即有利润就必然有风险,风险越大相应利润回报也就越丰厚。艺术教育市场也不例外,在看似巨大的利润空间之下,巨大的市场投资风险陷阱也正在慢慢逼近。

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从未间断过。艺术人才与艺术教育人才的市场需求,远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样紧俏。各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也并不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缺少艺术人才,城市中小学的美术音乐教师,相对配备基本齐全。普通非艺术高校中也仅仅是缺少艺术技能教师。而对于艺术理论教师来说,全国务高校并非异常紧缺。这一点从全国高校的文学及语言专业师资配备上就可窥见一斑。因此,对于市场上这一领域人才的需求,往往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猜测而已。

众所周知,目前一些文艺专业团体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纷纷打起了体制改革和企业化及市场化管理、自负盈亏的旗号,紧缩银根,缩减人员编制,关停并转,使得原本就不甚景气的艺术团体,更显得雪上加霜,许多文艺团体长时间无法开展业务活动。各地都存在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现象。这种文化艺术市场人才的过剩,必将导致艺术投资市场的危机与陷阱,使得我们看似红红火火的艺术投资出现了膨胀式的泡沫,殊不知,危险就在这美丽的泡沫掩盖之中。目前全国各专业团体如果都真正实行市场化管理,实行自负盈亏的话,笔者斗胆作一预测:恐怕90%以上的演出单位如果不改制都将宣告解散。在新疆,曾经红极一时的某专业剧团,就因其无力在这一残酷的游戏规则中继续生存而导致名存实亡,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解散了;还有些专业剧团近几年来一直饱受资金匮乏的困扰,长期以来业务活动逐年减少,公演期间连基本的投资成本都难以收回,更不要奢望盈利了。省级剧团尚且如此,县一级业余剧团自不必多言。这种带有海市蜃楼般的市场需求,往往像是躲在浓浓云层背后的一线光亮,稍纵即逝。

二、政策机会潜在危机

钻政策的空子,打政策擦边球,利用政策机会,是中国大多数投资者尤其是民营投资机构最为青睐的行为之一。他们一经发现了政府在某一领域出台新政策或新文件之后,便开始寻求各种机会,以求争取在各项配套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全到位时,先斩后奏,先占领市场。在民办教育政策方面的放宽和关于艺术教育方面舆论宣传力度的加大,尤其是自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的扩招,使得许多高校和民营投资者,出于对政策性机会的盲目追求,纷纷把投资目标瞄准了艺术教育市场,他们在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匆上马,纷纷开设艺术类及艺术教育专业课程,开始大量招收艺术类考生。

笔者自新千年开始,每年先后赴区内外各地招生开始调查,结果表明,全国高校无论民营与公立高校,不论文理科,无一例外,都在招收艺术类考生。尤其一些民营的打着科技学院旗号的理科院校,大量招收音乐表演、播音主持、艺术设计以及文化艺术管理等专业考生。

然而他们却忘记了国家每一政策的出台,总是伴随着许多严格审批与监督机制,尤其是一旦出现过热现象,自然会采取一些限制措施(所谓矫枉过正),以避免发生教育投资过度而导致混乱的现象。正如《新疆都市消费晨报》2004年11月10日以《中国高等教育何以支撑世界之最》为题,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过快提出质疑:“在快速发展、规模倍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中国高等教育,何以支撑世界之最?……迅速扩大的招生规模,不仅使师资力量面临压力,也给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后勤服务等带来困难。这很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②这实际上是预示着一种信号:即教育投资过热已经引起了社会以及舆论界的关注,而教育投资热的主要表现是在艺术教育投资方面。另外,国家教委对于各高校在师资和本科教育及学位授予权等方面,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学位办公室等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对社会力量办学毕业证书的认可和学位证书的授予资格等规定,限制了一批高校的艺术类招生的数量。据报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就已经由自治区教委下发了文件,对于各类免办学校的资格进行监管控制。2004年11月8日《新疆都市消费晨报》以题为《首府为各类民办教育设置进入“门槛”》③详细报道了区教委出台的有关监管规定。再有,对于文艺团体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教育后的职称重新认定考核等措施,这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使得许多人过于追求投机利润而陷入了政策陷阱。比如: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规定,对于民办教育单位的审批条件首先是土地和书籍的拥有数量,其次是专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职称比例与数量,符合这些硬件与软件条件的方可申请办学。许多高校在一边匆忙扩大招收艺术类考生的同时,一边在向教育管理部门申办本科教育审批手续和学士学位授予权;致使真正的艺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等,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临时拼凑和照搬其他院校的现象较多,以致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一现象不在少数。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艺术类专业,使得一些原本生源勉强维持正常水平的艺术院校,在市场的分流浪潮冲击下,失去了往日的平静,不得不绞尽脑汁去拓宽专业、广开生源,以维持日常的业务开支。

三、专业技术人才潜在危机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一所学校,除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如场地设备等等以外,最为重要的是人才。因为无论企业还是学校,都是由人来进行操作和掌控的。现在人们常说:今天的行业竞争除了对市场的争夺以外,对人才资源的竞争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竞争之一。因此人才竞争与人才资源的缺乏,将是企业及各大专院校永恒的课题。

正如“在知本时代,企业对高新技术和高精尖人才的追求几近疯狂,魂牵梦萦的都是能拥有别人无法替代的技术,有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没有留意到,技术和人才作为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两大法宝,在为投资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常使大量优秀的项目消弭于无形。”④。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艺术专业技能与艺术教育本不可能完全划等号。这是因为教育本身是个较为复杂的专业学科,艺术专业技能与艺术教育二者互相牵制又互相独立。正像一个优秀歌唱家未必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声乐教育家,而一个优秀的声乐教育家也不一定是个出色的歌唱家。一些优秀的艺术人才或许在专业技能上是优秀的,但在进入教育领域后,却暴露出诸多方面的不足,以至于默默无闻。于是对于这些人才的过高期望也只能是一个美丽的远景幻象而已。另外,有个别艺术教育人才本可能完成或正承担着某些科研项目,也因其他个别院校的丰厚待遇所吸引,从而使项目束之高阁。

有很多优秀艺术工作者,到了高校后,无法适应高校严格的各种规定而显得无所适从与碌碌无为,特别是许多文艺工作者在专业团体工作多年,绝大部分都有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而理论水平恰恰是高校最为重视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手段,仅此一项,使得许多艺术家在转为教育工作时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同程度的问题。因而对他们的过高期望,也成为一个美丽的幻影。正如本人拙作中所言:“新型的优秀的教育家不仅仅是精神领袖具有管理能力、领导才能,还应该具备优秀教练员的能力。教育家不光教学生学什么、做什么,并且也能够教导青年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教,同时还应该能够详细地教给他们教学生如何去正确学习和掌握所学学科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给学生学习怎样学会和掌握知识的正确方法,并给青年教师以认真、细致、耐心的讲解或准确的示范。”⑤很多民营院校及普通高校因急于增加艺术教育项目,不惜重金从社会及其他艺术院校招聘专业人才,在这些专业人才中也因各自的学识水准及修养等因素,使得一些过去没有艺术学科的院校,在开办和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问题。这类事件在目前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已不算什么新闻了。因为“高等院校不光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各种技能,还要给他们传授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文化理念,这才是优秀教育家在新时期的新任务。”⑥因此,由于艺术人才问题给许多非艺术专业高校带来的潜在或明显的问题也屡见不鲜,其重要因素还是缺少既能够传授专业技能,同时还具备规范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经验的艺术人才。

无论是民办还是国家高等院校,经济基础固然重要,不断寻求学校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确是现代高等院校的重要课题与任务之一,但是脱离了直接掌控的能力极限就会使自己原有的稳固基础出现动摇或危机。最后我想引用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所说一句话:“……当你的管理能力、资金驾驭能力、资金的来源不匹配的话,过度的扩张会带来无法承受的信用风险,将使整个庞大产业毁于一旦”,⑦来警告那些急于盲目追逐艺术市场利益的投资者,艺术教育市场投资应当谨慎!

注释:

①④援引《商界》P38、41页,2002年第11期

②《新疆都市消费晨报》D3版2004年11月10日

③《新疆都市消费晨报》A4版,何平,2004年11月8日

艺术教育市场范文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市场需求;结合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在努力突破,争取更好的教育成绩。自20世纪以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逐渐起步。如今,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论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艺术设计教育正在蓬勃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引导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现有的教育手段和体系不能满足我国现代产业大批量、高要求的人才需求。艺术设计教育的产出与我国产业需求错位的情况日益严重,成为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1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1.1各院校之间的专业设计的设置相似。《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指出:普通本科院校(共879所);普通高职(专科)院校(共1266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共287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共52个),其中不含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高校。而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包括艺术设计、工程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就达到1000余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每年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已达到了数十万。但是由于当前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都大同小异,甚至连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基本相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领域的扩展,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出大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人才。1.2艺术设计教育与我国市场需求错位。虽然这些年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各个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设置、课程教学体系等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大同小异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根本满足不了市场对于艺术设计的多元化要求。同时,现代人对于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产品的设计要求更是越来越高,现有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虽然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在普遍相似的艺术设计教育环境下,也很难应聘到高水平的设计人员。例如,空间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的设计人员,很少能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短缺以外,其他新兴产品如美容美发行业,很多美容美发培训学校只是注重学生的技能培训,而没有上升到艺术设计专业的构架。所以,造成了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错位的现象。1.3艺术设计教育手段落后,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教育手段都比较落后,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教育改革效果不明显,虽然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在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没有跟进。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如教授法等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且动手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对于专业能力、设计能力的提升没有多大的帮助。再者,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融入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设计内容,致使学生的设计思维不够广阔,大多数的学生都只能按照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而不会融会贯通,这样落后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自身的专业水平得不到提高,在以后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就很难满足企业和人们对于产品设计的高要求,学生的自身专业水平也难以提高。

2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结合教育的途径

2.1根据地方经济,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设计学科体系。高职院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要阵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为企业的改革提供驱动力量,高职院校在把知识转换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所以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改变全国大统一的专业设置模式,将办学模式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同时,分析高校所在地的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当地的社会发展需要,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改变艺术设计单一、雷同的问题,灵活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设计学科体系,灵活地开设专业方向,让高职院校的教育真正体现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挥出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现高校教育与地方经济共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2.2根据市场需求,创建富有特色的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现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设计教学依然沿用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三大构成一统天下,甚至渗透到各个专业中。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提倡的审美标准和造型原则,在过去对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代的艺术设计教育中,由于人们的需求日益变化,艺术设计教育渐渐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所以,现阶段的艺术设计教学,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创建出富有特色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手段。例如,在教学目标上,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内容上融入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设计元素,赋予艺术设计更多的设计元素。在教学方式上,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引导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2.3设计课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高职院校的设计课程应该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例如,在空间设计、平面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学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切身体会设计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实习,锻炼自己,摆脱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另外,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及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扎实功底,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岗位上磨炼,使设计与社会需求接轨,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也可以在学校中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就能加强实操训练,彻底脱离设计制作基本是假设虚拟的课题学习,真正学习到有用的东西,提高设计水平。

3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只有认清现阶段存在的教育问题,并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对艺术设计的教育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把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唐烜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兰芝.论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结合[J].装饰,2006(3):95.

[2]曾朝辉.论高校创造性实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J].教育与职业,2009(24):117-118.

艺术教育市场范文篇10

高职艺术教育是全体国民教育(大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艺术教育范畴内重要而基础的部分。他一方面延续普通九年义务教育及中等艺术教育中对国民艺术素质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又承担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中对高职艺术人才需求的供给和高等艺术研究性人才造就中后备力量输送的责任。

高职艺术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效能是与国家整体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的程度相辅相成的。简言之,高等艺术教育作为以给社会提供精神产品的形式,既催生国民素质的整体优化,又推动国家文化力量建设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还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诸多要求。

(一)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客观上对高职艺教的需求

“中国崛起”是近年来在各类报刊中出现最多的热门话题,我国经济连续二十八年的快速增长使我们的综合国力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政治与外交影响力逐步扩大,并正在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但作进一步的剖析,正如四月五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上专家撰文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发展也存在严重的‘赤’字”。也就是说,我们在物质力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文化吸引力或者说软力量的建设却相应滞后。

物质力量与文化力量的不平衡,或者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差距,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正因如此,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才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创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新理念。和谐社会需要文化振兴来实现,因为没有文明与道德,社会就很难和谐;和谐世界也需要向世界传播我国的“和合”思想。两者的结合就是我国文化力量重建的体现。

文化力量建设的主阵地是文化教育事业骨干力量的培养,而隶属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各级各类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则是造就文化艺术人才的摇篮。努力去适应建立“双和社会”新战略理念的需要,加快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充分满足由于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计算机设计技术的广范应用而孵化出大量与艺术相关的新型行业对人才的极度渴求;强力保障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而凸显的广大农村艺术人才市场的供给,是各类高职艺院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所以在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市场保障的双重平台上,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可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二)高职艺教可发展的专业门类

高职艺教培养人才就其功能而言其发展可趋向于六大类型:即辅导型、讲台型、创作型、服务与管理型、表、导演型及设计型。各类型又应涵盖若干专业。

辅导型人才主要面向城市社区、工矿企业及农村县(市)乡镇、村,为广大的职工、市民、居民、村民服务;从事公众文娱公益活动的组织,群众文化艺术的宣传、辅导及民俗、民间艺术的挖掘、收集、整理等工作。可开设的专业有:群文音乐、群文舞蹈、群文美术、民俗文化、地方戏曲、地方器乐、民间工艺(挑花、编织、刺绣、雕刻、剪纸、扎染、蜡染、泥塑、篆刻年画、陶艺……)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繁荣社区文化生活,急需这样的人才。

讲台型人才则是为幼教、中职艺教及“普九”培养艺术师资的。根据国家对幼教、中小学艺教、中职艺教及厂矿、社区艺普的要求,相应开设高级幼师、高师音乐、高师美术、群文艺教等专业,可使文化力量建设的接力棒代代传承。

弘扬先进文化,宣传时代主旋律,需要繁荣创作突出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而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则是关键。人民大众呼唤艺术精品,更呼唤创造艺术精品的人。只有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飞跃;一批批的艺术创作人才的涌现,才是出艺术精品的坚实基础。

艺术公关、艺术导游,文博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图书馆管理等专业的开设,能广泛满足市场对服务与管理型艺术人才的需求,而开设歌舞表演、影视表演、声乐、戏曲(京、越、豫、黄梅)演唱、中外器乐(钢琴、小提琴、爵士器乐、管弦乐、二胡、笛子、唢呐、古筝……)演奏、曲艺小品表演、歌舞剧、儿童剧、音乐剧表演,杂技、节目主持、影视及歌舞剧编导等专业,则能赢得整个艺术表、导演市场。满足与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引导国民追求更高尚的社会道德情操和理想的精神世界,既需要艺术精品,更需要展现艺术精品的人。所以无论是艺术服务与管理型的人才,还是艺术表、导演型人才,都能在文化力量建设的大舞台上尽展风流,从而推进高职艺教事业跨越式发展。

设计型人才融合的行业与门类十分广泛,尤其是新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范畴与其它行业嫁接出了株株新苗。就专业发展而言,应立足开设艺术品设计、饰品设计、家俱设计、室内装潢设计、广告设计、产品系列包装设计、企业CIS设计、舞台设计、平面媒体及影视动漫设计、环艺设计等十大专业,并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而推陈出新。

二、艺术教育市场的开发

(一)对艺术市场的前瞻性认知

思于行前。对艺术市场的开发关键在于认知。重视市场才能分析市场,前瞻性地认知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对过去的专业作科学的总结与归纳,对当前的专业作精细的研判,对未来的专业作大胆技术革命与计算机设计技术的普及,使其的预测就是前瞻性认知的内涵。我们从事高职艺教工作的决策者们,认识了市场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了占领市场先机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了决策,就占领了艺术市场开发的主阵地。

(二)顺应市场与引导市场

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按市场的规律办事,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在艺术市场的开发中,同样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去及时准确地捕捉市场的变化。既着眼于相对稳定的市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巩固,又抓住可能出现的新的市场的契机,引导并促进人们对精神产品的消费;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中,真正做到贴近市场、顺应市场、引导市场并最终驾驭市场。

(三)开发艺术教育市场的措施

建立信息网与数据库。信息是成功之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在艺术人才市场的开发上,及时准确地获得各类信息,才能为后续的工作垫定方向。

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联姻。市场千变万化,同行竞争日趋激烈,院校间、院企间采用科学的协作模式才能双赢。在高职艺术教育的运作中,“订单式”办学模式(以需求定供给),行之有效科学合理。但“供”“求”双方不能仅限于一纸“合同式”的了解,而应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联姻。彼此间有了深深的吸引,深深的情感,深深的需求,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事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