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3:35:07

艺术创新

艺术创新范文篇1

关键词:艺术创新;社会制约性;艺术批评

一、民族文化、道德、法律制约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之一的艺术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艺术虽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但它必定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艺术探索、艺术创新只能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进行。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复合体,经济政治文化又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的变化受到其它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方的变动必然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政治经济的制约而单刀直入,也不能离开政治经济的制约而畸形发展。文化是由科技、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思想等因素构成的精神力量。组成文化的各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因此,作为文化因素之一的艺术的探索和创新,不能不考虑道德、法律等因素的制约。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相互交往越来越密切,相互碰幢越来越激烈。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艺思潮对我国文艺的影响,是摆在我们面前而又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同志早就指出,对待外来文化应本着“洋为中用”的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在艺术探索、艺术创新中,一些人分不清香花和毒草,对外来文化全盘照搬,机械模仿。近几年,对我国艺术影响较大的是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消解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艺术作品与非艺术作品的界限、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把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作品与非艺术作品、艺术与生活等同起来,取消艺术的审美、认识、教育等功能,是后现代主义文艺的基本特征。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负面影响下,艺术领域出现了以消解民族文化、道德,甚至法律为时尚,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象,浮躁、刺激、自我抚摩、回避是非、消解道义、逃避责任、告别崇高、低俗化、庸俗化等有所抬头。前几年,行为艺术极端化比较突出,吃死孩子、烙印、植皮、把人脑制成脑浆到超市去卖、男女裸体摞在一起等行为被赋予了艺术的意义。近几年,也出现了《@41》及把自己的女性外阴特写照公开展出的事情。搞笑要有一定的限度,超出一定度的搞笑就会走向变态。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能看到一些搞笑走向变态的“艺术作品”。如可口可乐广告竟是在卫生巾上用可口可乐的颜色涂上可乐瓶的图案;红艳艳的双唇张着大嘴的男性小便池;男青年戴着镶有丰满“乳房”的围巾,女青年穿着织有逼真“男性生殖器”的裤子……。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一旦超出了它的“度”,就会走向反面。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有其文化积淀。脱离文化的艺术是悬空的,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华民族有其丰富的文化基础,有重伦理道德、重人格修养、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而极少数行为艺术家搞的所谓“行为艺术”与我国的道德、法律相悖,实属“垃圾文化”,丑恶行为。当某行为艺术家食死婴、喝男性生殖器泡的酒的行为公布与世时,连外国记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前卫艺术的大胆堪称世界之最。康德告诫人们应该从艺术中看到道德的责任。如果艺术没有道德的责任,就会变成社会的毒素。

离开民族文化民族道德,以艺术的名义,进行所谓的创新,实际上是为了名和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重要的不是艺术,而是艺术的‘生效’。艺术的背后是金钱。金钱是酵母,是春药,是动力,是手段,更是目的。金钱的魔力人人皆知。金钱不仅可以使艺术家变得艳俗,同样可以使批评变得浮夸。……美元、市场才是衡量艺术家成功的标准。艺术家成功了肯定有钱,最有钱的艺术家肯定就是最成功的艺术家。于是,按照这种’现钞主义’价值原则,吕澎的‘90年代艺术史’在一些人眼里,自然也就成了变相的财富论坛或者类似财富排行榜的化名册”。“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政治波谱、玩世现实主义等品牌化艺术以及至今仍在’倒卖’中国古董的艺术家的的一些作品已成为西方艺术大餐不可缺少的中国‘春卷’。……它部分地满足了中国艺术家渴望与西方交流、对话的欲望,并使一些艺术家一夜暴富或步入小康”。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某艺术批评家“面对当时正轰轰烈烈的中国前卫艺术用最不招人喜欢的腔调说:中国前卫艺术家都是倒爷”。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以美的感染力来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号召人民,动员人民。落后的腐朽的黄色的淫秽的艺术作品是污染社会,败坏道德的毒源,是毒害人民的鸦片。离开民族文化、道德、法律所谓的艺术探索艺术创新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毒瘤,其危害性不可低估。如不坚决抵制,就有进一步蔓延的危险。艺术探索、艺术创新是艺术发展的有效途径,不能因为存在一些背离民族文化民族道德甚至法律的“艺术”行为,就全盘否定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总书记在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文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大力推进文艺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才能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不断增强文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担当起重大的社会责任,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积极反映人民心声,反映时展的步伐和趋势,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头和生命力所在。

二、对危害社会又阻碍艺术健康发展的极端的艺术探索、艺术创新,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是错误的

后现代主义宣扬“当代艺术可以乱搞”、鼓吹“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否定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鼓吹艺术创作无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艺术作品也无须反映事物的本质,只要反映生活的瞬间就行。离开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和法律相悖的极端的“艺术”行为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在于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所致。在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负面影响下,有些艺术家没有崇拜对象,没有权威,主张艺术创作无禁区,无规则。他们敢于向优秀文化、道德、法律挑战,自认为吃死孩子、植皮、放血、烙印等是在艺术探索,是在艺术创新。对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中存在的不良现象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客观上助长了极端的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的蔓延。

担心对极端的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的批评会影响艺术发展,主张不要对艺术创作进行批评,让社会和观众去判断、取舍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认为艺术发展就象“大浪淘沙”,随着时间的推移,好的作品终会保留下来,不好的作品终会淘汰。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淘“沙”?是通过争鸣,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淘汰落后的腐朽的因素,还是让极端的“前卫艺术”随心所欲的蔓延。认为艺术创作只对艺术家的内心负责,不必背负沉重的社会责任的观点,同样是错误的。艺术只是表现,只对自己负责的观点与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道而驰。

担心对极端的前卫艺术的批评会导致相反的结果,认为“批评就是宣传”,因而放弃批评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观点认为在极端的前卫艺术作品未公开之前,民众在未知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报道它,批评它。如果报道它,批评它,客观上起到了宣传作用。笔者不同意此种观点。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封锁消息是不可能的。

认为本来清楚的概念和问题,经讨论后反而变得五花八门,越来越不清晰,因而主张对流行的某些艺术思潮不去讨论,不去争鸣的观点,实质上是逃避的表现。对文艺思潮展开讨论,势必引起各种观点相互争鸣。通过争鸣,才能统一认识,才能防止和克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才能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认为讨论使问题越来越糊涂的观点,在于只看到讨论的某一阶段,而没有看到讨论的全过程所致。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艺术探索中出现的有悖文化、道德、法律的行为应展开争鸣和批评,引导艺术探索、艺术创新走上正确的道路,是正直的艺术批评家、艺术评论家的责任和使命。

三、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艺术探索、艺术创新

对待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只要不是反社会,反人类,反道德的艺术探索,都不应该横加干涉,但正常的艺术批评,还是应该具有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只有通过争论,通过说理斗争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待艺术探索要以冷静的态度,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平静地面对,切不可凭着一时的激情和冲动,横加指责,粗暴干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区别。道德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道德。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各行各业又有自己的道德。艺术领域自然也有自己遵守的道德规范。社会道德与行业道德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社会道德是对行业道德的抽象和概括。

由于各行各业的特殊性,其道德又有独特之处。一般来说,行业道德不能违背国家民族的道德。艺术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道德规范。从艺术发展角度上来看,对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应持宽容的态度。但宽容不是无原则的,无限度的,宽容应有自己的底线。

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艺术探索艺术创新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由于艺术的特殊性,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艺术探索及艺术创新不同的标准。

有些艺术家从艺术发展的角度出发,片面强调艺术探索、艺术创新。这些人认为艺术具有相对独立性,超出一般人的审美能力和道德要求。艺术探索要排除一般人的干扰,不要过多地考虑社会道德的制约。至于社会的稳定和道德的文明,那是政府的事情,不是艺术家考虑的问题。这种观点割裂了艺术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错误的。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艺术作品只有与社会进步社会道德相一致,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精神保障和动力,才具有生命力。那些与社会进步社会道德相悖,污染社会环境,消磨人们意志,腐蚀人们心灵的艺术,肯定会遭到人们的反对,是没有生命力,没有前途的。艺术家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艺术家创作也不是纯个人的事情。如果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成为陶冶人们情操,激励人们奋发前进的精神力量,就会得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如果创作的作品是危害社会的毒素,自然遭到社会的反对。

大多数艺术家从社会稳定与艺术繁荣相统一的角度出发强调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伐。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正确处理社会道德和艺术道德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创作出鼓舞人们斗志,激励人们奋发前进的不朽作品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神圣使命。

艺术创新范文篇2

[关键词]艺术创新成果;艺术符号;和谐

创新是指创造的某种实现,主要在于“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换言之,创新是市场对创造成果的肯定和承认。从历史上看,艺术创造力所特有的灵性与精神使其创造成果涉及面极广,其中包括“实现其商业价值”并与社会相互依托、合和发展的艺术创新成果。不过,随着近代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主流价值也因过往的均衡被打破而发生变革,这种变革及其所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革命就是现代的创新浪潮。在这股汹涌的浪潮中,处于弱势但又是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创造成果的创新转换之路,似乎只能亦步亦趋地追随科技与市场,结果是:艺术创新成果“市场味”越来越浓,“情感”越来越淡,背离艺术宗旨地将某种“实现”理解为商业流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并将与社会重新合和作为“实现”的目的,探索一条既有时代性又有“情感”性的艺术创造成果创新转换新模式,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艺术创造力的优点之一是思想或观念的丰富、灵活和务实,主流观念往往是之前的否定或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当科技与市场对社会创新的内涵侧重点进行调整时,艺术创造力也随之不断调整,如形式主义、功能主义、市场主义、人性化等就是如此。但被动或主动的追随,既造成艺术创造力方方面面观念的频繁修正,也模糊了自身的方向和特性,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特别是1960年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艺术家或设计师们发现无论是强调“情感意义”还是强调“形式表达”的创新转换,以及延伸出的“市场功能”,都很难处理艺术创造成果各种复杂的信息或用单纯的“美”来表现其内部功能、工作状态和文化内涵。如果从符号学理论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的创新转换,则上述情况表明了现代艺术符号的特征内涵严重失衡。借助于符号学理论可以比较方便地研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过程,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式。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符号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符号”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符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严格意义上讲,符号学是建筑在现代语言学模型之上的,主要奠基人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按照索绪尔的观点,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具有“表达”和“意义”的特征。当今世界高度发达的文明是人类历代创造成果积累的结果,而从符号学的视角看,世界就是符号的世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符号学应用的对象。符号学的实质是观察世界的方式。符号学认为,我们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结晶,都是通过符号化的重构取得的。也就是说,艺术创造成果是一种符号,艺术创新成果也是符号,可以利用符号学对它们进行研究。的确,艺术的本质也是一种语言,是语言赋予了艺术文化以“意义”和“价值”,并将其引入流动和开放的状态,正如鲍列夫所说:“艺术价值是一种在语言交际中产生并由语言符号传达的价值。”

将符号学引入艺术创造活动研究的主要是卡西尔与朗格。卡西尔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认为人类文化的各种形式,诸如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都是人类符号化活动的体现,并强调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形式。在讨论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艺术创造与科学创造的区别时,卡西尔阐述了这种特殊性:“有一种概念的深层,同样,也有一种纯现象的深层。前者靠科学来发现,后者则在艺术中展现。前者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理由,后者则帮助我们洞见事物的形式。在科学中,我们力图把各种现象追溯到它们的终极因,追溯到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在艺术中,我们专注于现象的直接外观,并且最充分地欣赏着这种外观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根据卡西尔与朗格的观点,艺术符号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情感不同于日常经验中的实在情感,它已使情感“体现在激发美感的形式中:韵律、色调、线条和布局以及具有立体感的造型”,而这是推论性的符号所无法表达的,主观世界呈现出来的无数形式以及那无限多变的感情生活,是无法用一般的语言符号加以描述的。也就是说,艺术符号中的思想与情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思想与情感,它可以使人在艺术创造和成果审美中,情感生活达到最大的强度。也就是说,在艺术符号“表达”和“意义”的特征中,卡西尔与朗格强调“意义”即情感的特殊和重要地位,以及通过语言使情感得以交流的文化共通性。

艺术语言是通过形式构成要素来代表或表征某一事物的符号,是用来传达艺术符号意义、实现其与人沟通的一种符号语言。借助于这种符号语言对艺术创造成果的创新转换进行研究,可以从符号内部发现转换的过程、特点,并针对此提出转换的模式。

利用艺术符号表征艺术创造成果或艺术创新成果时会发现,在过去很长时间内艺术符号的情感“意义”地位是非常稳固的,有时甚至对市场不屑一顾,而“表达”则居于从属地位。只是在现代科技的强势作用下,几乎被边缘化的艺术符号不得不从科技文化中吸取先进的、理性的成分以加强“表达”,最终导致艺术符号两个特征的比重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表达”越来越重要,而“意义”被削弱了。科技提供的新材料、新工艺的推波助澜及信息膨胀,使直观和形象化的视觉“表达”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语言信息,图像与感官消费成为时尚,大众视野的视觉对象变成了空洞、虚幻的符号化图像,艺术符号成为无法情感交流与深度对话的“二维空间”,而注重感性的艺术显得渺小、落伍了。正如美国批判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说:“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艺术符号本想借助科技的力量、打着创新的旗号走向市场,扩充艺术领地,结果反而丧失了自己的价值观与话语权,表征智性和审美精神的空间被挤压,显得冷冰冰的,缺乏人情味。艺术符号从强调情感“意义”走向强调形式“表达”,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种发展趋势在艺术设计界更为典型,甚至使人感觉到某些艺术产品是科技产品。

对艺术符号特征内涵的分析表明:特立独行,仅强调情感,缺乏创新源;追随科技与市场,仅强调形式,又缺乏自主性——这两种极端既会限制艺术符号自身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实力,也会限制自身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定位。那么,怎样的艺术符号才能具有适当的角色定位呢?显然是并只能是“表达”与“意义”均衡的符号。均衡就是和谐,艺术符号需要和谐。由此可见,艺术创造成果的创新转换,不应仅是“实现其商业价值”,“和谐”才是最终目标。其转换过程应是:从艺术创造成果到艺术创新成果,再到和谐化的艺术符号——真正的艺术创新成果。

综上所述,艺术创造成果的创新转换分为两种,即“市场化”创新转换,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化”创新转换。“市场化”融合了科技创造力与市场力量,“和谐化”融合了“情感”——“市场化”与“和谐化”彼此融合。这种均衡“表达”和“意义”的“和谐化”的创新转换模式的实现,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创造成果的物质化

创造成果分为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两大类,虽然它们在形式上和功能上差别很大,但为了使用、交流和保存,都需要进行物质化。艺术创造成果也不例外,也要借助相应的物质载体或物质外壳才可以欣赏、使用、保存和交流。物质化是艺术创造成果创新转换的基础,主要作用是形式表达。

当今科技创造力对艺术创造力的渗透,其正面意义是为艺术创造成果提供了更多的物化选择机会,如新材料、新工艺等,从而使艺术创造成果的实用性不断增强;但与之相反的是,科技创造力的负面性也使艺术创造成果注重精神的选择机会大为减少,如为了彰显现代性而不惜滥用先进科技手段,将传统的、有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废弃,使其逐步丧失了某些精神领地。换句话说,传统艺术工艺仍是物化不可或缺的手段,正如著名的国际电影摄影大师G.威利斯说过的:电影就是手艺,不是艺术。所谓艺术也是来自手艺的。如你也许构想了一幅绝妙的画,但是你会画吗?如果你说“不会”,那你的创意就毫无价值,因为你没有办法实现你的创意,顶多在他人取得了成功后,自我安慰地说上一句“我早就想到过了”,并为此而遗憾。只有能实施你的构思,你才能创造。

2.审美功能的实用化

在科技与市场主宰社会生活、文化商品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科技复制和批量生产使直白、简单、快速、透明、剌激,无需用脑用心想象、回味、观察、思考的图像化艺术符号充斥世界。复制和批量生产导致距离感的消失,使人们失去对审美经验的控制,丧失与艺术对话的能力及审美感受,而是会不由自主地问出这样的问题:“流线型洗衣机能跑多快?”由于强调“表达”,而不是强调“意义”,形式功能引起的不是概念化,而是虚饰化和戏剧化。这种建立在视觉美学和经济利益基础上的艺术符号,其千篇一律的形象很快会使人反感,虽然图像化消费会风行一时,但很快就萎缩,这是一切形式主义必走的道路。因此丹尼尔·贝尔一言以蔽之:“整个视觉文化因为比印刷更能迎合文化大众所具有的现代主义的冲动,它本身从文化意义上说就枯竭得更快。”现代主义孤芳自赏式的形式拒人于千里之外,忽略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与此相呼应的是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艺术符号的形式语意简洁明确,有利于理解、操作和使用。须知,对于艺术符号而言,“表达”只是形式,“意义”才是内容,强调“表达”忽视“意义”就是喧宾夺主。

创造成果必须具有独创性和实用性,实用性主要表现在符合市场规律。由于艺术创造成果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而人不同于动物,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成果的,所以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主要体现在成果的审美功能上。审美功能主要是指:(1)艺术创造成果的形式语言要发挥符号的认知功能,使人获得成果类型、品牌特性、使用方法和质量状况等一系列相关信息;(2)形式语言也是成果审美形态的直接构成物,包括对审美功能目的的表现、唤起公众的一定情感体验、创造出产品特有的情调和氛围、指向一定的审美理想等。也就是说,艺术创造成果通过形式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图要使公众能够理解和接受,即利用市场规律来平衡和丰富形式与情感,由此建立艺术创造成果向艺术创新成果转换的桥梁。近年来出现的新学科——艺术语义学及设计形态语义学为探索艺术创造成果的创新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由符号学延伸出来的语义学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去创造艺术的新成果。

利用市场规律平衡、丰富“表达”和“意义”,不是简单地从强调形式又回归到强调情感,也不完全支持艺术家毕生追求形式理念隐含的价值观;与时俱进的形式功能的实用化,既可以避免回到功能主义的老路,也均衡了艺术家和公众的需要而有利于社会和谐。艺术创造成果审美功能的实用化是其转换为艺术创新成果的必要条件之一。

3.成果目标的市场化

当代艺术文化,尤其是大众艺术符号,不可避免地为市场经济下的文化氛围所调节。艺术创造成果的价值体系,同样为文化市场的内在规律所制约。“孤立的、与生活不再发生关系的艺术作品,不管它如何迷人,总要成为一件无用的玩具,注定会失去它的人文价值。”艺术创造成果的价值特性,不仅取决于自身,更取决于社会交流,即社会环境,经济、文化、政治、道德等均要介入它的价值定位。没有社会交流就无法赋予艺术创造成果以活力,而市场则是社会交流的中间体制与渠道。

艺术创造成果与市场的结缘很早就有,只是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强化。换句话说,艺术创造成果的最终目标是市场,只是在今天目标更清晰、商业化的欲望更强烈罢了。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变革,市场化模式比重的重整是必然的。艺术创造成果的市场化模式有三种:(1)科技美的市场化。科技创造力所带来的大量复制和批量生产技术,实现了艺术创新成果的“公共化”,并以这种特有的方式实现公众认识世界的愿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技与艺术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层面。市场化使艺术家成了艺术生产劳动者,艺术创新成果不是生产以后才会变得流行,而是为了流行才生产,为了赢得公众、获得市场效应和商业利益才生产的。市场经济使科技美的市场化模式比重大幅提高,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市场原则下,花样不断翻新的时尚总是时时伴随着物质欲的驱动。(2)社会美的市场化。应该说,创新的艺术创造成果都具有社会美,特别是信息化助长了社会美的市场化,使社会美的社会功效强化,以外在表现形式、内部构成和联系给人以视觉和空间感受,从而成为一种审美符号。其中,借助现代传媒技术物化的艺术创新成果更是如此,如电影、电视、DVD等,它们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创新成果的社会文化意识,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个人对其的私人占有欲,并在不斤斤计较市场利益的公众传播中获得共同的快感。此类艺术创新成果也是科技创造力的最大受益者,在市场化模式中的比重也相当高。(3)艺术美的市场化。艺术美的市场化主要是满足公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需求进而收到高级精神感受的功效,收藏市场是它的目标。由于流通会受到诸多限制,追求收藏的艺术创造成果风险最大,其价值与数量及公众的经济能力和想象力关系极大。事实上,将它们存放在博物馆展示,让公众共有、共享,要比收藏在家中束之高阁更有价值。艺术创造成果目标的市场化也是其创新的充分体现。当艺术创造成果的符号特征内涵实现了物质化、实用化和市场化,就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创新转换,这个阶段与科技创造力关系密切,但这种“和谐化”不够的艺术创新成果,其灵性与精神的社会主要角色无法清晰确定。

4.社会角色的责任化

创新作为助推社会发展的引擎,现已被广泛设定安置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于那些仍跟不上时代脚步的领域,人们只能增添更多的“能源”——科技创造力,科技力量在其中的主导角色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环境下,艺术创新成果确实能够借助“表达创新”夺回一些领地,以花样百出、琳琅满目占领市场。但当市场流通与科技手段用普遍的、直观的方式,将大量不同的或雷同的艺术创新成果以各种形式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并成为公众诸多消费品之一的时候,“表达”的矫枉过正就使“意义”的深度在累加的审美疲劳中逐渐消失,艺术符号在一片失语的惶惑与茫然中逐渐丧失了艺术文化的意味。这种“意义”失语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过度市场化使功能消费情感的膨胀进一步侵吞正在缩小的“意义”空间,消费至上使占有欲和控制欲成为人们畸形的精神快餐,并由于贪婪而不计后果。(2)科技创造力的肆虐和垄断,使大众文化都笼罩在科技文化的框架结构之下。科技创造力与艺术创造力的合流是无可厚非的,但前提是“融合”而非“取代”,特别是艺术创新成果的人文精神是无法由其他东西取代的。(3)现代工业的辉煌为物质化提供了有力手段,但它排斥个性与反叛、缺少选择与对话,所追求的是标准化、系列化、同一化,这些都会抑制人们的主观创造力。(4)某些拥有强大科技力量的集团,在将一切尝试着纳入市场轨道的同时,对某些弱势的民族或族群渗透其所谓“主流”的意识形态。

以上艺术创造成果的市场化表现对应了W.本杰明的观点:“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现时现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当代艺术的衰微命运主要是遭遇了“机械复制时代”。科技为“机械复制时代”提供了推广媒介和复制手段,市场为此提供了需求动机和流通渠道。艺术要逃避这个时代显然是不现实的,“表达”和“意义”的发展失衡是艺术衰微的根本原因所在。提出艺术创新成果社会角色的责任化,就是希望找到机械复制与人类情感的平衡点,正确规范艺术创造成果的“和谐化”创新转换。这种规范借助于中国和谐思想并将其视为指导原则,其作用是对物质化、实用化和市场化过程中的指导性和评判性进行沟通,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艺术家与公众的思想沟通,包括:(1)精神文化层面的和谐,即规范艺术创新成果的任务和目标的和谐与先进性,或曰“做什么”的和谐与先进性。主要是解决好创新成果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的和谐关系,实现精神文化系统内各个领域的发展及相互之间的和谐。(2)具体文化层面的和谐,也就是常说的“做法”和谐。在这个层面的规范主要是评判性的,即评判实现艺术创新成果功能的具体方式即“做法”是否和谐与先进。“做法”是一种具体操作意义上的文化,它比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做什么”更能代表一种文化的性质和面貌。

第二个层面是艺术创新成果的“和谐化”过程沟通,包括:(1)以“和谐”作为艺术创新成果精神文化层面的任务和目标,即指导“做什么”。主要是指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通过整合和运用不同的创意、原理、材料和生产,以适应生存发展所遭遇的问题,其宗旨是以和谐的原则来创造出新的生存方式。(2)以民主、法治、诚信、秩序、绿色作为艺术创新成果具体文化层面的内涵,即评判“做法”。由思想沟通要求和指导“做什么”提出的规范,是评判物质化、实用化和市场化这些“做法”的具体指标。“民主”带来活力,主要涉及创作民主和活力产品两个方面;“法治”是指遵纪守法,包括维护法治和社会公德;“诚信”的意思是将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的信念融入创新中,并通过成果表达出来;“秩序”不仅只是一种审美需要,还要体现在保证良好社会秩序上,要做到公平竞争、互助互利、合作双蠃;“绿色”是指创新过程使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并以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

艺术创新范文篇3

关键词:现代生活方式;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创新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陶瓷艺术是中国人在对美的追求上的重要体现,贯穿整个历史进程,并在各个时期形成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典型特征与艺术气息。从古至今,她一直在艺术的大舞台之上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绚丽奇葩。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审美意识在不断改变。传统的陶瓷艺术已无法完全满足现代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一个全新概念现代陶瓷艺术应时而生。现代陶瓷艺术在展示自身艺术特征与审美的同时还反映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面对如此崭新的艺术形态,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支撑。我们从现代生活方式切入进行研究剖析,着手陶瓷艺术的自身,在设计思维、意识形态、造型装饰、材料工艺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一、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思维创新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一方面源于生活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受情感与审美的支配,它是将功能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物质与精神完美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表达。在信息技术引领的时代,面对陶瓷艺术,消费需求已由原来的物质需求转向了精神层面,已不再是人们生活刚需的器皿,更多的是体现时代文化的有机载体、赋予时代内涵的艺术化产品。因此,在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创新思维就成了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主题,也是其最凸显的生命力所在。思维创新需要我们解析现代生活本质,在深层次的体验感知基础上对现代生活进行大胆创新性的感悟。不能简简单单的只停留在外部形式上创新,那种临摹照搬传统的做法是消极落后的设计意识,终将被淘汰。设计师要不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不断提高艺术表达能力,在创作时应更多的使陶瓷艺术品体现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并将其融入作品,真正做到立足设计思维创新的同时探索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意识的表现形式。除外在表现之外还应对蕴意、风格、工艺材料等进行创新,改革创新百花齐放的设计意识是首选。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为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人们观念不再局限于某一种,也不再有单一的衡量标准,多样化个性化成为主导趋势。面对如此现状一切设计都应该以现代生活为前提出发点,向人性化方向发展倾斜,力求做到和谐共鸣,与现代人的审美变化与生活方式相吻合。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在创新路上不要一味地追新求变,表现个性迎合多样,而把传统的文化与精髓抛之脑后,那便又流于形式毫无意义。对于现代陶瓷艺术,创新是亘古不变的追求,要想走在世界的前列就要一方面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方面创新创造出中国独有韵味的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作品才不会被历史淘汰。

二、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意蕴创新

陶瓷艺术是土与水火交融淬炼的艺术;是设计、绘画、工艺釉色有机结合的艺术;是形式美与艺术美完美呈现的艺术。一件成功的陶瓷艺术作品必须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那便是作品最深层次被挖掘出来的意蕴。现代生活方式下的陶瓷艺术精髓所在即为意蕴。之所以这样讲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发展的必要需求。作为艺术品的现代陶瓷作品,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得到更多人青睐的是那些意蕴深厚的陶瓷作品,它们艺术形象栩栩如生,风景山水磅礴无限,人物动物逼真灵动,除了外在形式展现出设计者的深厚功力外,陶瓷作品本身的意蕴也被有机传神的表达了出来。意蕴在对现代陶瓷作品的外观设计上展示现代生活元素,从而表达出创作者的设计心理,也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二是现代审美意识发展进步的需要所在。现代人对陶瓷艺术的需求已不再是满足物质需求的层面上,精神境界的提高、审美需求的变化使之对现代陶瓷艺术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人们的第一选择往往更青睐于具备意蕴色彩的现代陶瓷作品。概而总述以上两大原因,现代陶瓷艺术的灵魂即意蕴需得到开天辟地的重视与发展创新。利用精髓灵魂透析出现代生活方式、提升现代陶艺意蕴美感是当下极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者应该在传统意蕴美的基础之上创新发展出新的内涵,必须注重当代审美、精神需求、文化内涵通过艺术表现感染人们获得美的深层享受。

三、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本质创新

陶瓷艺术依存于空间而产生,主要依靠人们的视觉和触觉来感受它的美,这种艺术被称作造型艺术。在它有形的艺术世界中,作品的形象往往是其显著的特征,而这一显著特征的美首先表现为造型美。[1]由此可见,造型是陶瓷艺术最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它是一切外在形态美的结构样式,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本质。在本质创新方面,现代陶瓷艺术还能打开创新改造的局面,现今所设计出的艺术作品往往在造型上均大同小异、如出一辙,没有独特性与新颖性。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者应该积极了解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与审美意识,从现代生活方式出发再根据以上综合信息进行大胆的创作与设计。本质创新这条路上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若一味的追新而摒弃传统必然将昙花一现,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不仅要造型创新还可以汲取传统陶瓷艺术之精华进行自身升华。在这个产品琳琅满目、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在实用美观的基础上,最能够唤起人们久违亲切感的都是那些承载着满满历史记忆的设计。例如传统陶瓷葫芦造型再创新再设计,比较上面两张图片,我们不难发现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去重构传统的造型,既不失传统内涵福禄寓意又加以现代诠释,此设计方式改变并创新传统陶瓷造型,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文化的溯源。我国的陶瓷历史辉煌,造型资源丰富,我们要利用这力量这智慧,根据时代风向标探索创新,在满足原有实用基础对器物造型进行深度解构美化处理。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在传统之上创新违反了传统,在创新之上禀袭传统会缺失生命力。但是真正的创新与创造不是完全否定传统重新再来,而是应该在肯定传统的基础上寻求现代陶瓷艺术的有机发展与创新。

四、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风格创新

陶瓷艺术的风格特征是通过装饰图案的丰富变化、色彩的调和对比与表现技法的形式美来体现的。换句话说,风格特征是历史文化的标本,装饰图案文化历程史诗。现代艺术风尚不断演变,陶瓷艺术作品虽然成果显著,但在装饰图案上存在缺乏创新的不足。传统风格装饰已为现代陶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作者应在表现现代生活方式时要结合现代工艺技法运用不同的色彩、塑造不同的造型等手法创造出不同风格的作品。虽然现代陶瓷艺术已经开拓出一条发展之路,从艺术的本身出发,在设计思维、装饰造型等方面切入创新,同时利用现代创作元素体现当代审美意识变化的基本手段也初有成效,但是我们不能浅尝辄止,停止挖掘创新的脚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扬创新品质,设计出当代消费者喜爱的作品,开拓更多进步的空间。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装饰图案更大的意义在于对现代思想理念、生活方式等综合作用的理解与认识的表达。追求多元化追求个性化的情感表达,要充分考虑多方因素,让更多种的艺术元素交叉渗透,形成相互交融的创意面貌,创造出符合当代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五、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美感创新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质,常年风化后经过打磨粉碎制作成泥料后利用成型与烧制工艺技术使原始材料变成各类制品。无论是从最为粗糙吸水率低的陶器还是质地细腻精美绝伦的瓷器都在它的范畴之内。如果说陶瓷的发展史是艺术的完美历程,那么更加准确的定义应为陶瓷材料的发展史。陶瓷历史上有无数次的材料创新,从原始社会先民在劳作中无意中发现泥土炙烧之后会变坚硬后便开始了制陶技艺,再到商时期人们开始用高岭土来制作白陶,窑烧可达千度以上,从此商代的白陶成为原始瓷器出现的夯实有利的基础。后又经历西周春秋战国之乱世,一步一步发展到汉代,一个从稚嫩不成熟逐步走上成熟的过程,见证唐宋元明清的美轮美奂、登峰造极的千年历程,每一阶段都走得稳健扎实。如今,新的材料仍在不断的研发中,力求使陶瓷产品更加的多样化,塑料、金属、木材、珠宝、岩石、纤维、玻璃等等材料均被广泛运用到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寻求更大的突破。材料是陶瓷艺术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不同的材料可彰显不同的材质美,更会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与艺术表达语言。好的材料可以给设计师带来创意,新的材料也会更大程度的激发设计灵感。设计者应熟知材料的特性,利用不同色泽与质地,充分发挥其独有性质,更好地运用创新。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不仅要从陶瓷材料本身的特性着手创新,也要寻找与之相结合的新兴材料融入其中,以达到肌理美、材质美的和谐艺术效果。

六、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表现创新

现代陶艺就其本身而言,它首先是一门工艺。有句古话说“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这并不是信口拈来,恰恰反映出陶瓷工艺技法少则几十多则成百的精细繁复程度。在漫长的陶瓷工艺发展过程中,各项工艺已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科学技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大胆尝试,在每一项技法方面做文章入创新。在继承传统的手捏、绘制、雕刻、剔花、镶嵌、印花、贴花、镂空、釉饰等装饰技法的同时,成型、施釉、烧制等工艺方法上也可交融贯通,提高它的审美效果与艺术表现张力。新技术新工艺的时代,我们还要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捕捉创作灵感、剖析呈现效果,为创新设计之路注入立体形象的技术支撑。

艺术以积累的方式不断延续着,创新以多样的形式不断探索着。创新是现代陶瓷艺术的永恒主题,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从思维、意蕴、本质、风格、美感与表现中突破探索发掘,综合各项设计元素继而创造出更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作品,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崛起之路,值得我们去深思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彧雯.浅谈传统陶瓷造型的再设计[J].美与时代(中),2015(03):122-123.

[2]何婧.浅谈现代陶瓷装饰图案的设计创新[J].才智,2015(36):211.

[3]钱春虞.浅谈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艺海,2011(10):108-109.

[4]何超,苏曼宁.浅析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7(07):83.

[5]杜娟.现代陶瓷装饰的发展及应用[J].大众文艺,2017(01):115.

[6]包义,陈婧.论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陶瓷工艺的创新[J].景德镇陶瓷,2017(03):43-44.

[7]赵转,于帆.陶瓷设计中材料与工艺的实验性创新[J].设计,2017,30(9):104-105.

艺术创新范文篇4

一、在艺术传承中积累创新素材

新时代民族歌剧的艺术创新既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创作理念,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创作态度,从而使民族歌剧的创新在正确的轨道中运行,达到“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效果。其中,艺术传承是创新的先决条件。艺术传承能够保证民族歌剧发展的延续性,为民族歌剧的艺术创新积累素材,尤其戏曲是艺术传承的重点所在。戏曲艺术与歌剧具有很大的相通性,二者在表演技艺与音乐结构方面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如音乐结构方面的程式性,这为戏曲艺术的歌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①从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来看,自诞生以来它就以戏曲艺术为发展的根基。当然,戏曲也深深地赋予了民族歌剧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底蕴。例如,初期民族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随处可见戏曲元素;也正是这些戏曲元素,使全国的广大观众对歌剧艺术无比亲切,并产生强烈感情。可以说,戏曲艺术传承是新时代民族歌剧艺术创新的先决条件。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创作座谈会中曾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中国戏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学习。”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涌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民族歌剧作品,这些作品是民族歌剧发展的具体表现,更是新时代民族歌剧艺术创新所需着力传承的内容。经典民族歌剧作品一方面蕴藏着跨越时空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也深刻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需要在舞台呈现、表演方式、艺术风格等方面做出与时俱进的创新。因此,经典民族歌剧作品的二度创作乃至多度创作就成为传承中创新的重要环节。例如,《白毛女》1945年问世,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毛女》多次登上舞台,并先后出现了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白毛女”——王昆、郭兰英、、雷佳。②从《白毛女》的舞台表现以及主要演员的表演艺术来看,民族歌剧在传承中发展的特点极为鲜明:第一代“白毛女”的唱腔完全以戏曲唱腔为主,美声唱腔的元素很少,契合当时“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原则;而到了第三代“白毛女”,美声唱腔已与民族唱腔融合了起来,既有柔美悦耳的特点,也有大气磅礴的效果。

二、在吸收借鉴中拓展创新思路

新时代民族歌剧的发展要拓展创新思路,在广泛吸收、借鉴民族传统音乐、西方歌剧乃至其他艺术门类元素的基础上,呈现出新的时代艺术特征。如在民族传统音乐方面,除戏曲艺术外,民歌乃至民间说唱艺术均能成为民族歌剧吸收借鉴的对象。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无论戏曲或民歌,均以地方文化以及方言为依托,存在一定的封闭性。民族歌剧在吸收借鉴中要自觉突破民族传统音乐的封闭性,从更为广阔的创作视野出发,提升创新格局。《党的女儿》是20世纪90年代的优秀作品,以江西苏区为故事背景,但在民歌元素的借鉴中并没有局限于江西地区音乐,既有赣西茶歌“茶腔”“灯腔”的元素,也融入了北方民歌刚劲、雄浑的特点,强化了英雄人物的塑造效果。③民族歌剧是具有民族特性的歌剧,歌剧的艺术门类属性使得民族歌剧在艺术创新中必然要重视对西方歌剧的吸收借鉴。举例而言,“卡农”(Canon)是西方音乐创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法,指轮唱或轮奏,在复调音乐的写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西方歌剧中随处可见“卡农”创作手法,民族歌剧也可以将此作为艺术创新的思路。如2012年在国家大剧院上映的《运河谣》,就借鉴了“卡农”复调手法。④《运河谣》将民族传统音乐中的“鱼咬尾”结构与西方“卡农”技法交错其中,使剧中的重唱环环相扣,取得了很好的审美效果。歌剧属于舞台表演艺术,初期的民族歌剧受戏曲艺术影响较大,舞台布景以写意居多,但随着中西方歌剧交流的不断深化,舞台布景的写实性特征日益鲜明,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民族歌剧在发展中对西方歌剧的吸收和借鉴。不仅如此,舞台布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因为布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新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舞台布景的效果,在渲染氛围、推动故事以及塑造人物方面均有着显著效果。

三、在深度融合中构建创新路径

对民族歌剧的发展而言,民族性与歌剧性是最为重要的一组矛盾关系,民族性是确保民族歌剧发展方向与艺术追求的根本保证,歌剧性则是赋予民族歌剧艺术门类色彩的必然要求。因此,新时代民族歌剧的创新必须以民族性与歌剧性的深度融合为路径,使东方独特的审美文化与西方的歌剧艺术深层次地融合起来。首先,唱腔层面的深度融合。民族唱腔与美声唱腔是最主要的两种声腔,二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民族唱腔极为重视咬字、归韵、行腔,有学者将其视为中国民族歌剧“一成不变的传统”,它能克服美声唱腔咬字不清的问题⑤;美声唱腔的优势在于其科学的发声方法,以横膈式联合呼吸为主,统一调动共鸣腔体,声音更加洪亮、有穿透力。如雷佳在《白毛女》的歌唱中便以美声的呼吸方法来驱动民族唱腔,体现了洋为中用、深度融合的效果。其次,人物塑造的深度融合。中西方舞台表演艺术均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表演风格。西方的歌剧继承了其古代戏剧叙事和写实的特征,并形成了西方强烈写实风格的歌剧特色。我国表演艺术以戏曲表演为主,继承了中国文艺创作“言志”“载道”的传统,具有很强的写意性与抒情性,与西方歌剧在审美理念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别。因此,西方写实风格的歌剧在人物塑造中有着更明显的优势。新时代民族歌剧的艺术创新要推动人物塑造写实与写意的融合,秉持虚实结合的理念,在尊重各自差异的基础上来求同,使独特的东方美学与西方歌剧艺术的审美特质有机统一起来。如福建歌舞剧院的《松毛岭之恋》,以真实故事塑造了一位朴素坚贞的客家姑娘阿妹,既用写意的方式展现了阿妹三十年如一日为参军丈夫林阿根做衣服和鞋子,也用写实的场景呈现了阿妹要穿红衣为丈夫建衣冠冢的执着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观众。

四、在时代环境中培育创新精神

艺术创新范文篇5

民俗文化,通俗的来讲就是民间文化,包含了普通民众生活中所形成的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因此,其表现的各种形式都贴近民间生活。《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其后所制成的民歌形成为诗经中的《风》。而“风”是指当时国君依靠巡守之人深入民间所进行的民俗风情考察。因此,从这一点看,民俗文化贴近于民众生活是有历史依据的。现代社会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式上与古代有所差别,但依然不失为研究古代民间风俗生活的重要依据。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民俗在城市逐渐失去了成长的土壤,在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得到完整的保留,因此发展新农村民俗文化有利于重塑国人精神信仰。

二、民俗文化创新形式

(一)建立民俗旅游产业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久以来生活习俗、生活文化的体现,蕴含着当地丰富的社会内容。正是因为民俗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民俗旅游成为民俗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项目。中国当代所开发的本土民俗文化旅游已取得有卓著的成绩,例如杭州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台湾九族文化村等,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民俗旅游内容广泛,通过民俗文化旅游,可以整合新农村建设资源,可以产生立体经济效益。既有旅游效益,又可带动当地民俗特产消费。旅游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力可以带动当地饮食、住宿、就业、招商和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注重民俗文化创新形式

毋庸置疑的是,当代民俗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形式。但从长远来看,文化创新的意义并非体现在文化本身,更体现在文化的表现形式上。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而同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因此,依靠传统的民俗文化传统形式显然很难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民俗文化形式的创新应当具备时代性特色,以传统民俗文化为精髓,结合现代人审美状态,探索传统艺术与现在审美交融点,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民俗文化新形式,以此带动新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注重民俗文化创新产品设计

因为民俗文化的局限性,很多民俗文化局限于地域因素得不到更好的扩大,因此,以新农村民俗文化为基础,设计发展具有民俗风情的创新产品设计为民俗文化创新开辟了新的土壤。民俗文化创新产品包含广泛,几乎涵盖了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市场。其主要形式包括:食品、日用品、装饰品、保健品等。由于旅游的季节性缘故,不能形成长久稳定效益,相应的,开发民俗文化创新产品可以不受地域、季节等限制,取得长期、稳定的效益。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建立民俗文化品牌,推广民俗文化创新产品,可以成为继旅游产业的另一大经济来源,对于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有着现实意义。

三、民俗文化创新思维

(一)坚持以弘扬民俗文化精神为基础

新农村发展必须引现代化城市建设为戒,以独特文化创新为建设立足点,建设成为具有乡村民俗特色的经济带。从这点出发,在创新民俗文化形成的同时,坚持弘扬民俗文化是营造民俗文化产业园的基础,只有坚持民俗文化传统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但继承民俗文化传统并非一味的传承延续,需要从民俗传统文化中筛选斟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取积极向上、符合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精神,扩大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创造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契机。

(二)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民俗文化创新内容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而从民俗文化自身来看,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其形式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以此适应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创新并非仅仅表现在内容创新上,它往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形式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而现代文化流行速度快,民俗文化创新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因此,如何抓住现代民众的生活、审美习惯,及时抓住机遇,把握商机才是民俗文化创新的方向。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创新又并非盲目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利用地区文化建设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新农村建设从地区上来看虽然是小规模发展,但从国家宏观战略定位却有着极不平凡的功用和意义,因此,借鉴外国文化产业创新观念对于新农村民俗文化创新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特色引导,树立品牌意识

美国著名名品牌专家拉里•赖特所说:“未来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和投资者都必须认识到,只有品牌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拥有具备市场优势的品牌”。在现代社会中,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企业的品牌形象发挥着核心竞争的作用,对于产品如此,对于文化特色依然如此。新农村民俗文化创新工程从长远来看是一个综合程度较高的产业,涵盖行业广泛。树立品牌意识无疑对民俗文化的弘扬传播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农村衍生产业的业绩增长。

四、民俗文化发展制度创新

(一)建立相关民俗艺术形式的规范制度法规

新农村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根据民俗风情开发民俗旅游品或特产食品已经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经济来源。因为民俗艺术形式多样,难以制定整体的行业制度规章,因此,根据地方民俗特色,针对相应民俗文化形式盈利各部门关联的行业制度是必要的。相关规章制度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各法规制度的制定须遵循新农村民俗文化发展总体战略。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相关制度规章必须从大局着手,着眼未来方能具备时效性。二是保护整体利益。新农村民俗文化创新形式所形成的积极效益必定是整体规划所产生的效益,因此,相关政策在扶持优势产业的同时应当平衡各行业发展,使全民共享新农村成果。三是切实保证各规章制度顺利执行。法规政策制定的同时应当建立督导机制,落实各项法规政策的实施情况,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切实维护民俗创新经济共同利益。

(二)以多种渠道提高文化输出能力,扩大民俗艺术的品牌影响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且生活节奏也愈来愈快,面对各式各样的产品信息,大众往往容易选择熟悉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古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而以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速度来看,产品营销宣传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产品品质。民俗文化最重要的商品一是旅游业、二是民俗产品。因为地区因素是影响新农村经济收入的关键。因此,联合宣传策略是一种投入小、效益好的宣传模式。联合宣传往往能够集中资源提升民俗文化所在地整个地区的文化形象,并以此影响力为辐射,加深观众对当地特产的认可度。宣传方式主要有广告宣传、文化选产、公共关系宣传等。广告可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平面展板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着重建立新农村民俗文化积极形象也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利砝码。而扩大与潜在顾客的了解和信任,通过专题研究、参观访问、舆论调查等加强地区民俗文化与顾客的互动,建立亲民文化等。综合利用多种宣传方式,营造民俗文化良好形象,能够迅速且长久使新农村民俗文化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民俗文化版权保护机制

艺术创新范文篇6

关键词:钢琴演奏;舞台表演;表演艺术;创新精神

创新是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的灵魂。演奏者在舞台表演中,若是思维被禁锢了,则很难演绎出灵活的钢琴艺术。因此,钢琴演奏者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让自己的艺术思维随时都处于一种活跃化的状态。在舞台表演中,钢琴演奏者的表演艺术实践能力也会影响其演奏效果,要求钢琴演奏者立足于实践,发挥创新精神,切实改进当下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问题,努力挖掘钢琴演奏者的钢琴艺术表现潜能,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创新提出的背景

当今,在钢琴演奏的舞台上,钢琴舞台表演艺术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国际艺术舞台上,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倍受世界关注。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已经发展到对于任何一场成功的音乐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音乐文化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音乐听众的审美取向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其聆听音乐的心理与艺术境界也难免地会出现变化。因此,对于钢琴演奏而言,若是钢琴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缺乏创新,则很难适应当前人们在音乐欣赏方面的审美观念变化。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如果没能冲破传统束缚,树立起创新意识,则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进步。同样,对于音乐文化——钢琴舞台表演艺术来说,其传承和发展也要融入新的元素,才能向前推进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当前音乐艺术创新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也就意味着钢琴这一音乐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的创新必须向前迈出步伐,突破物质利益对钢琴演奏者的影响,让钢琴演奏者的感受力与想象力可以得到释放,甚至得到一定的增强。尤其是钢琴演奏者舞台表演艺术方面的欣赏标准也有了变化,这些问题都体现了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二、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舞台表演实际上就是表演者在舞台上演奏的每个招式,表演者的真实情感体验与平时的实践积累存在紧密的联系。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他们在舞台上的演奏艺术效果会反映其实际的表演艺术实践能力水平。而当前,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有些钢琴演奏者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舞台表演实践的机会。有些钢琴音乐家虽然在平时的演奏中有很好的演奏效果,但是在舞台上却容易出现忘谱或者演奏出错的问题,影响了钢琴演奏的效果。钢琴音乐家若是缺乏舞台表演的表演艺术实践经验,则会影响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在钢琴演奏的舞台表演中,通常都是伴奏或者独奏这样的形式,缺乏多种表演形式的舞台演奏经验,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钢琴表演艺术意识,也就难以全面地培养钢琴音乐演奏者的实践能力,也就更难培养他们在这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并不符合新时期舞台表演被提出的新要求。由此可见,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影响钢琴演奏者表演艺术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要探索出可以克服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的创新策略

(一)抓住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进行艺术交流。钢琴的表演成果需要在舞台上完成,而要保证这一表演成果,就需要我们加强舞台表演实践的优化,尽可能地在多种舞台上施展钢琴表演的才华。而这一举措可以营造良好的钢琴表演氛围,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为钢琴的表演者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并且为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充足的舞台表演机会下锻炼自己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能力。例如音乐会、文艺晚会、社会演出以及比赛等等都可以成为增强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的重要机会。丰富的钢琴舞台表演实践活动,可以让钢琴表演者更好地调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充分的知识运用与表演艺术实践过程中,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强化表演者之间的艺术交流。(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形式积累实践经验。在钢琴演奏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方面,演奏者的实践经验需要依靠演奏者自身在长期实践锻炼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甚至要从一次次的表演成果中获得,包括成功和失败的表演结果。而除了不断地抓住演出实践机会来积累经验,我们也应该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形式来积累实践经验。钢琴演奏的形式可以包括独奏、重奏与伴奏,首先,独奏是钢琴表演的一个基础形式,常被运用在钢琴表演中。而且钢琴的独立演奏现象比较普遍,还具有很好的音响效果。其次,伴奏也是比较重要的演奏形式,一般表现为器乐伴奏与声音伴奏。而器乐伴奏可包括西洋器乐伴奏、民乐器乐伴奏,这也是锻炼钢琴演奏者舞台表演艺术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些依旧显得单调的实践形式已经难以提高钢琴演奏者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将重奏实践形式也引入进来。钢琴重奏是非常重要的现代钢琴演奏内容,其室内乐的重奏具有不同的声部与声音,而在重奏的实践训练过程中,钢琴演奏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语言,甚至提高自身音乐表现力的深度。因此,钢琴演奏者应该融合独奏、伴奏和重奏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内容,进而提高其舞台表演艺术实践能力。(三)减轻钢琴舞台表演的技术负担和心理负担。一方面,在钢琴演奏者的舞台表演过程中,有一些演奏者缺乏演奏信心,也容易影响其在舞台上的表演艺术实践效果。针对这个方面,我们应该注重解决钢琴演奏技术的负担,这有利于增强钢琴演奏者的演奏信心。为此,钢琴演奏者要对自己在舞台上演奏的钢琴作品进行充分的准备,比如对钢琴作品的细节进行合适的处理,坚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钢琴演奏者要注重克服任何技术难点,对钢琴的舞台演奏技术进行良好的驾驭,减轻或消除技术负担,让钢琴演奏者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信心,提高演奏者的舞台表演艺术效果。另一方面,钢琴演奏者在舞台表演中很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感,若是这一紧张感过度了,则会影响演奏效果,只有保持适度的心理紧张感,才可以让演奏者产生一定的心理防线,使其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演奏者的钢琴作品表现力。而在长期的心理调控实践过程中,钢琴演奏者会慢慢驾驭这种心理问题,并且在驾驭的基础上,将其引导为正面积极的因素。这显然有利于提高钢琴演奏者的舞台表演心理素养,保障钢琴舞台表演艺术实践效果。因此,在平时的钢琴演奏实践训练中,钢琴演奏者可以尝试想象自己就身处在舞台上,通过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来让演奏者减轻紧张情绪,学会自主地疏导紧张心理。(四)通过提升钢琴作品理解能力增强表演实践。我们应该加强对钢琴作品的全面理解,而钢琴演奏者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其表现欲望会比较强烈。我们要提高钢琴演奏者的舞台表演艺术,则不能忽视钢琴演奏者的舞台表演艺术表现欲望。这一表现欲望会让钢琴演奏者展现出更自信的一面,有利于提高钢琴演奏者的舞台表演艺术效果。在这个方面,钢琴演奏者可以从艺术、思想和情绪等多个方面对钢琴作品进行解读,并且在解读的过程中启发自己的艺术联想,激发自己的表现意欲,让钢琴表演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同时也体现出更强的说服力。就比如在肖邦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的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在表演左手连续八度这一音乐片段时,不能将注意力放在弹琴的速度方面,而是要注重融入自己解读作品时的感悟,例如波兰骑兵队的奔驰效果要表现出来,让聆听者可以感受到波兰骑兵队正在凝聚力量,准备击毁敌人。在富有感染力与说服力的钢琴演奏中,可以反映钢琴舞台表演艺术效果和表演实践水平。(五)发挥作品的本真性提高舞台表演艺术实践能力。在音乐表演实践方面,音乐作品的本真性就是指当演奏者在演奏某一作品时,需要遵循和按照音乐作品的本来面目进行表演。也就是钢琴在舞台上的表演要保持原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需要考虑二度创作的这一问题。而且一直以来遵循音乐作品的本真性来进行演奏,是很多表演者都在追求的一个目标。因此,钢琴演奏者要提高自身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能力,则应该适当地发挥作品的本真性。比如戴源在《鼓琴八则》里面就明确指出表演者要揣摩作品的真正意义,在表演中要将其本来面目展现出来。此外,在音乐的本真性演奏方面,我们还需要注重文化身份认同的这一问题。在中国钢琴作品中,若是表演者的音乐表述缺乏文化认同感,则很难很好地表达中国钢琴作品的意蕴,也很难做到中国钢琴作品的本真演奏,对钢琴演奏者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四、结语

钢琴演奏者要追求完美的舞台表演艺术效果,就需要具备良好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能力。这一方面涵括了舞台表演艺术实践经验的积累、技术负担和心理负担的应对、钢琴作品的解读、钢琴作品的本真演奏等等内容。对于钢琴演奏专业教学来说,必须要求钢琴演奏者将创新意识放在第一位,敢于对所谓规范而陈旧的演奏形式和套路进行改革和创新,敢于突破演奏过程中的旧套路。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这一钢琴演奏舞台表演艺术实践能力,让钢琴演奏者在舞台上发挥出良好的音乐表现力,感染观众的情绪,保证钢琴演奏舞台表演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惠秋.谈高校声乐教学与舞台表演实践的相互关系[J].艺海,2014,03.

艺术创新范文篇7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艺术设计;城市美学

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共艺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公共艺术设计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是何种形式,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都在积极地表达当地的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都体现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基于此,有观点认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当下文化教育与艺术传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城市公共艺术的作用与意义还不仅限于此,它往往能够通过改变其所在地区地景观,突出该地的某些特质,唤起人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进而长时间地影响公众的精神状态。从这一层面来讲,城市公共艺术具有极其强大的力量,在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概述

一般而言,公共艺术是由艺术家为某个既定的特殊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者设计。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受到学术交叉性以及综合性等因素的影响,提法较多,如有观点提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城市公共、艺术与设计的集合。其中,艺术是人为地利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创造,是多种表现形式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相互融合与相互渗透,以实现美化城市公共艺术或者引发观者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作为一门尚在发展中的学科,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对象、设计理论范畴等仍然没有较为统一的观点。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学科与环境技术科学、民族与地域文化研究、公共行为学与公共心理学、生活与社会需求等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回顾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一方面,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化,城市公共艺术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日益升温,众多的研究者与设计师们投身其中,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财富”;另一方面,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建设实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于不同程度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公共艺术的传承

归根结底,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其发展历程离不开对传统美学的传承。而传统美学对美的探讨与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美”的概念的确定。无论是传统的艺术作品,还是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诞生的新型艺术作品,其所产生的美感,与最终的呈现效果,都是设计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从这一层面来讲,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实质上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传承与发展。回顾数千年来人类对于美的本质的探索,美大致可以概括为理论美、形式美与快感美三类,而根据美的表现形态,又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等。其中,艺术美是艺术家通过创造性劳动获得的,是对真实生活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结果。基于此,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属于艺术美的范畴,而艺术美的三大要素,即艺术的真实性、情感性以及独创性。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来看,西方传统美学观念以及我国传统美学观念都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西方的美学观念中,“模仿论”的美学观给艺术门类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其所推崇的审美判断标准极大地削弱了艺术家的创造力。随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模仿论的缺陷,更为复杂的“再现论”由此诞生。与“模仿论”相比,后者更加注重艺术家的艺术表现张力,同时也唤起了观赏者的审美感知。就现阶段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来看,很多的设计作品,就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再现。基于“再现论”的公共艺术设计,既有对生活实际的模仿的影子,也有艺术家对艺术表现形式的灵活应用以及自身艺术表现张力的体现。此外,艺术形式对于艺术作品的呈现也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不论是表达设计者主观情感的设计,还是反映生活的作品,都需要将其“装入”相应的审美形式之中,才能称其为艺术。根据“形式美”的观点,艺术作品的呈现需要构成事物外形的材料的属性以及一定的组合规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即对各种无序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使其呈现出一定的审美特性。从这一层面来讲,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亦是“形式说”的传承。在设计活动中,众多的设计者们通过对各类公共设施的配套、街景形象的塑造、绿色环境的开发等,将当前城市的各类环境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进行合理的重组,进而实现改善城市景观环境的目的。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意境是设计者对客观形态的刻画与描绘,是美学的核心观念。根据“意境说”的要求,艺术美感的呈现,并不仅仅是对事物具体形态的描绘,更需要的是“以形写神”达到一种内在精神层面的“神似”。而这一美学特点,在以雕塑作品为代表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回顾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不难看出,“重神轻形”的美学理念,给公共艺术设计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水体设计以及雕塑设计等活动中,“意境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不仅如此,我国传统美学观念中的“格调说”也给当下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从本质上来讲,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活动,是对人类生存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其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空间的规划与设计等问题,在这一环节中,设计者需要充分考量各个设计主体的协调关系,关注各个要素之间的繁简、虚实关系,继而确保整个设计格局的合理性,而“格调说”强调的便是虚实相生。因此,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亦有赖于“格调说”的传承。

三、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创新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演变,无不保留着当地居民们在悠长岁月中的宝贵经验与记忆,以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将其镌刻下来,凝固成城市居民对一座城市的视觉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是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任务。回顾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美学观念的传承给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还需要做出一定的创新。从构成要素的创新来看,城市雕塑、城市绿化、城市水体的美学创新,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定的雕塑艺术,塑造出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并将周围的人文公共与地理公共充分融入,反映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气息风貌,装点城市一隅,是当下城市雕塑对城市艺术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但国内的城市雕塑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立意不高,感染力与生命力不强,造型过于呆板等。基于此,设计者与雕塑工作者在进行雕塑设计、建设时,应当更多地关注美学创新,避免盲目抄袭,融入更多的内涵,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兼顾大众的人文需求,以解决现阶段审美缺失等问题。而在城市绿化等的美学创新中,则应当关注其改善公共质量、提高生活质量等目标,结合道路、广场等具体情况,融入恰当的设计元素,保证绿化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与实用性。从人文美学的角度来讲,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这一艺术门类,实际是城市公共与艺术设计的结合。除了关注艺术设计活动中色彩、光影、明暗等设计手段的应用外,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还需要重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城市文脉的连续性,结合相应的公共要素,体现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艺术品味与深层次内涵。基于现阶段城市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设计者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时,应当以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为导向,尽可能为当地居民创造出相对理想的生活空间。基于这一要求,在进行设计时,设计者需要从公共美学、社会艺术心理领域等角度进行探究,尽可能提高最终设计作品的美学质量。近年来,在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下,生态设计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态设计概念的出现,实质上是艺术设计领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回应。在此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生态化也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从设计的观念、生态设计的理论构建,到设计的方法与技巧,生态设计都展示着其独特的魅力。但从现阶段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状况来看,要真正实现生态设计这一创新目标并非易事。首先,我国的生态设计之路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界尚存在认识不清、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其次实践过程中,受到利益驱动问题以及局部操作、整体实现之间的矛盾等因素的影响,整个生态设计的创新之路并不顺畅。从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城市公共艺术的生态设计,首先需要遵循整体优先原则,即服从持续性利益,在此基础上,尊重自然,建立新的生态观念,并积极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继而实现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集约化”。

四、结语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传统美学的重要传承,在其发展历程中,相应的设计作品,给城市的建设与城市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面临诸多问题,相关的设计师与学者应当从人文美学以及生态设计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进行创新,进而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马骏.楚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以武汉市公共艺术设计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3(5).

[2]熊晨卉,陈建.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以武汉地铁2号线为例[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3).

[3]李杭,马彧.安塞民间传统绘画图案在公共艺术中的传承与应用[J].美与时代,2015(8).

[4]罗滔,张鹏.基于广府文化传承的城市空间公共视觉调查与创新应用研究———以广州地铁为例[J].设计,2017(14).

艺术创新范文篇8

关键词:纤维艺术;设计语言;创新纤维

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其超越了人类的认知、思维、技术、历史和区域。而纤维艺术设计语言主要是以纤维为载体的视觉表达艺术,其中主要包括对纤维材料、纹理、技术、图案以及其他的因素进行使用和改造。继承不易,创新更难。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纤维艺术设计语言的表达形式必须要面临创新问题,只有突破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人们对于艺术审美的需求。

一、当代纤维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纤维艺术最早起源于古老的西方壁毯艺术,那时候的纤维材料主要以羊毛为主,并通过传统的纺织工艺和临摹绘画的方式制作成壁毯。而我国的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过程则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早期,我国的纤维艺术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当时的纤维艺术都是传统的样式,都是以壁毯、地毯工艺为主,质朴、简单、平面。并且当时的纤维艺术主要以写实的艺术效果为主,通过传统手工编织的手法来对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或者摄影作品进行仿制,但是由于当时的纤维材料和制作工具有限,纤维作品也显得比较的单调和粗陋。中期,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出现了真正的纤维艺术,但是由于我国纤维艺术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国家背景的影响,发展进程缓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纤维艺术停滞不前,而是呈现出逐渐崛起的趋势,当时的纤维艺术家运用由于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将各种全新的艺术理念和传统的纤维艺术相结合,在当时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当时的纤维艺术创作比较注重纤维材料本身的艺术语言,再加上人们思想文化和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也逐渐的由简到繁,从平面逐渐的走向立体,艺术创作形式也变得更加的丰富起来。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当时我国就出现了完全立体化的“软雕塑”纤维艺术。后期,在21世纪初期,我国的纤维艺术逐渐的发展成熟,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纤维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纤维艺术的选择范围,增多了纤维艺术的组合机会,从而使纤维艺术设计的雷同率大大降低了①。并且随着各种人工合成纤维材料的出现,比如:金属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等材料,有效提升了纺织面料的品质,使得纺织面料的防水、防菌、防风、透气、抗皱、抗静电、抗紫外线和舒适度等性能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纺织面料的外观和质地也更加的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审美需求。

二、纤维材料所表现出的设计语言

1.纤维材料的概念。纤维材料主要是指由连续不断的细丝所组成的物质,主要成分为动植物体内的纤维。纤维材料的用途非常的广泛,可以将其制作成纺织品,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甚至可以和其他物料组合成复合材料。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对于纺织材料和工艺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通过古代劳动人们的不断探索,出现各种纺织和染色工艺,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纤维材料,丰富了纤维材料的种类,这也给纤维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2.纤维材料的性能。纤维材料具有以下性能,第一,纤维材料具有丰富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纤维材料,如果从纤维材料和制作工艺上,我们可以将纤维材料分为天然纤维和人工纤维这两种,其中天然纤维主要是指动植物纤维,比如:毛、棉、麻、丝等,而人工纤维则主要是指通过特殊的制作工艺合成的纤维,比如:涤纶、锦纶、腈纶等。这些丰富多样的纤维材料也为当代纤维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②。不同的纤维材料由于材质、纹理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在艺术创作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力。而当代纤维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当要顺应材料的天然特性,正确的选择纤维材料,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身的创作理念,同时达到视觉上的美感。第二,纤维材料具有可塑性。由于纤维材料的广泛性,使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不论是从材料的本身,还是从制作工艺上都存在较大的创作工作。这主要是因为纤维材料比较的柔软,可以随意的改变造型,并且纤维材料的这种柔韧性不仅体现纤维材料上,同时还能够从完成后的纤维艺术作品当中体现出来。传统的纤维作品主要是通过编织工艺完成的,将无数根线条通过经纬交叉的编织手法进行编织,由于在编织的过程中线条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也由此产生了多样化的编织手法。在当代纤维艺术当中,由于出现了众多新型的纤维材料,这些纤维材料可以被弯曲,也可以被折叠,这也为纤维艺术家们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例如:在第三届“从洛桑到北京”的国际纤维艺术展当中,著名纤维艺术家帕德瑞斯•萨德雷斯所创造的纤维艺术作品《春天来临前的安静》当中,就是通过对胶棒进行加热,然后将其拉成无数条像冰丝一样的线,并将这些线迅速的黏连成杯、碗、盘、瓶等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器皿,而这些器皿在空间当中由这些冰冷的线条拉扯着,就好像是生命在寒冷的冬日中被冻结,静静地等待春天的来临一样。纤维艺术家通过对纤维材料的准确把握,并通过纤维材料独特的线性美和剔透感,为人们所带来的视觉上的美感是任何材料都无法比拟的。3.纤维材料的质感美、机理美。纤维材料的软硬、粗细等物理性能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编制工艺,因此,在纤维艺术创作过程中,纤维艺术家应当要根据纤维材料选择相应的表现方法,这样才能够将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的表达出来,并将纤维材料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出来③。由于纤维材料的多样性,质地的差异性和制作工艺的不同,使得不同的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肌理,这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也使得纤维材料的肌理成为了纤维艺术的重要表现语言之一。而当代纤维艺术的创意性也主要体现的纤维材料的结构和肌理上,纤维材料的柔软度、色泽和粗细等都会对肌理的外观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不同的编织方式也会形成非常丰富的肌理对比效果。因此,在当代纤维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纤维艺术家们应当要加强对纤维材料肌理的研究,通过丰富的肌理来进行艺术创作。

三、当代纤维艺术的创新表现

1.平面纤维艺术的创新表现。平面纤维艺术创作是壁毯发展而来的,由于壁毯是采取挂的墙上的方式进行装饰,所以也被称之为壁挂,壁挂是纤维艺术当中最古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平面纤维艺术主要以二维形态为主,但是其也可以通过浮雕或者双面的形式进行展示。格鲁吉亚功勋纤维艺术家基维•堪达雷里教授在四十多年间一直从事着对壁毯艺术的创作工作,从他的每一幅作品当中可以看出他对壁毯艺术的深深的热爱,而戈贝兰技艺就是由他创作编织的经典技艺,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戈贝兰之王④,并且他对中国纤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山泉旁的歌声》就是他所创作的纤维艺术作品,这幅作品主要表现了山泉旁的高加索山民在节日当中快乐高歌的场景。该作品是由流畅的线条编织而成的,其中人物的动作生动,表情细腻,就好像是油画一样色彩丰富,但是却又和油画的笔触有很多的不同,在小小的画面当中将丰富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如此细致作品正是有作者运用比较细的棉线纤维,再加上作者高超的编织技法所创作出来的。2.立体纤维的创新表现。当代纤维艺术家当中不断寻求着能够脱离墙面的最佳的纤维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纤维材料的不断丰富,使得纤维艺术家们的这种想法得以实现。目前出现了很多表面柔和,质地松软的立体艺术品,而这种空间上的“软雕塑”也使得纤维艺术从墙上逐渐的走下来,并行为了独特的立体形态。而立体纤维艺术的形态则主要体现在具有三维特征或者采取特殊的编织手法所造的纤维艺术作品当中。而立体纤维艺术品的展示相较于平面纤维作品的展示更加的具有优势。在第三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当中,一举斩获铜奖和日本泷富士美术大奖的纤维艺术作品《新闻一号》,作者常洁就是利用报纸来进行创作,作品的名称和作者的选材、艺术表达方式以及作品所要传递的思想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作者将生活中常见的报纸,将其卷成长筒状,接着做金字塔的木龙骨结构,然后再根据金字塔的造型将报纸卷筒用小刀切割成由长至短的规格,在金字塔的表面将切割好的纸筒进行粘贴,从而完成立体形象的创作⑤。这一作品的想要传递的主要意思就是在信息时代下,人们利用文字和信息的狂轰滥炸和古老的埃及金字塔当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强烈的对比。3.空间景观装置中的创新表现。空间景观装置创作的主要艺术形态就是去到大自然的空间环境当中去纤维艺术的空间进行不断的与扩展。而空间景观装置形态是当代纤维艺术的一个全新的创作领域,在这一领域当中,为纤维艺术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创作题材和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比如:克里斯托所创作的《山谷幕》就是由作者在美国罗拉多州的一个山谷当中所创造出的意见景观装置艺术品,作者将长度为1250英尺的橙色尼龙布悬挂起来,然后借助山谷当中强大的风力制作出动态的、具有较强的张力的效果,进而给观众从心理上带来一种飞流直下的瀑布的感觉,该作品当中的艺术感染力是任何静止的雕塑都无法比拟的。

艺术创新范文篇9

关键词:核心技术;内容创新;动漫

动漫艺术创作需要创新。这不仅要进行内容创新,还要对动漫核心技术做创新研究。河北省动漫艺术创作方面的优势不明显,其中核心技术欠缺和原创动漫内容不足已经制约了我省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动河北省动漫艺术创作的发展。

一、河北省动漫核心技术发展

动漫艺术创作与发展离不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1823年英国皮特教授发现了视觉残留现象,摄影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现代动画艺术。动漫创作发展初期就呈现出技术启发艺术,艺术挑战技术,商业需求推动艺术发展的趋势。动漫核心技术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保障。为二维动画赋予色彩、开发有声动画、有限动画、三维动画制作、3D立体影像技术等每一个核心技术的突破都让动漫创作呈现一个新天地。催生出一批经典影片,让动漫艺术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动漫艺术创作进一步发展。动漫核心技术发展和社会环境有密切联系,例如有限动画技术的产生是由于二战后电视机迅速普及,传统动画制作技术画无法满足观众急剧增加的观影需求,而且电视屏幕尺寸和影院银幕差别很大,针对影院银幕创作的动画片不一定适合电视机画面,日本的动画创作者以此为契机,开发出有限动画技术,这项技术在保证动画片基本质量的前提下,使日本电视动画制作速度明显提高,最终日本电视动画全面超越了美国,帮助动漫产业发展成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天日本的动漫产品占据全球60%份额。河北省各动漫企业虽然有各自擅长的领域,但总体来说,动漫核心技术优势不明显。我省动漫企业数量不少,专业人员数量却不多,经营管理粗放。创作的作品质量差距较大,近几年动漫作品产量高,但质量不容乐观,这已经对我省动漫产业产生不利影响。从我省动漫艺术创作定位来说,动漫核心技术应该是建设工业化的动漫制作团队,大力培育现有动漫制作团队,鼓励不同制作团队合作,在技术层面彼此协调,各有侧重。动漫艺术作品必须是精品,动漫作品的特点是因为创造所以被需要,这也是文创产业的特点。2016年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的作品《你的名字。》获得非常大的成功,作品制作精美,故事感人,其全球票房收入成为仅次于《千与千寻》日本动画长片。作品成功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导演的个人能力之外,日本成熟的动画工业化制作团队也是重要原因。日本吉普力工作室中除了宫崎骏这样的大师,还有很多非常优秀成熟的制作人员做为支撑。省内有很多优秀的动漫创作人才等,但是受限于制作团队能力等因素,好的创意成为优秀作品的不多。建设工业化的动漫制作团队有利于我省承揽动漫外包项目。河北省的发达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相对低廉的生活、工作成本,“京津冀一体化,推动产业升级”等政策推动,都对我省动漫企业承揽外包项目有利。承揽外包项目有助于保证我省动漫企业盈利,提高技术含量,提高作品的完成度,进一步促进工业化制作团队的成长。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对动漫艺术创作知识产权强有力地保护成为发展的重要条件,我省在这个方面应走在前列。并不是每一个创作者和动漫企业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保护自己原创产品的知识产权。如果动漫协会或政府等成立或委托专门机构,为全省动漫艺术创作开展知识产权的保护,让创作者更专心于艺术创作中,让外来企业和本地企业安心工作,有助于促进我省发展动漫核心技术和平台建设。

二、河北省动漫艺术的内容创新

内容创新是推动地区动漫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动漫产业链成长的根本动力之一。缺少原创动漫内容,内容创新不足都将无法控制动漫产业链的顶端,动漫艺术创作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主权。我省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原创动漫比赛,吸引各地区的优秀作品,积极搭建企业、动漫企业和动漫原创作者之间的桥梁,把社会需要和最新创意很好结合起来。动漫艺术创作的特点是首先被创作,然后被观众认可,经过进一步的商业开发,最终让动漫艺术创作获得理想的商业利润,所以,动漫艺术作品必须向高精尖发展,那就需要开发原创作品。高,是指作品立意要高,制作技术要高;精,是说打造精品,以创作开发优秀作品为目标,拒绝创作劣质产品;尖,打造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宫崎骏的动画长片非常精彩,感动着观众影响深远,正是因为其作品制作精良,其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导演对社会、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因此宫崎骏的作品成为日本动漫艺术创作的重要代表,同时作品也能获得很高的商业回报,时至今日,宫崎骏的动画长片《千与千寻》依旧占据日本动画电影票房的第一名。动漫艺术创作不仅需要开发原创作品,还要重视内容创新。迪斯尼的《花木兰》和梦工厂《功夫熊猫》虽然都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但是这两部作品都是标准的美式动画,作品本质是美国价值观的再现。河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是文化资源的转化率低,缺乏知名的文化产业品牌。表现我省丰富多彩的文化时,不能仅仅用视觉元素和符号堆砌来展示,动漫艺术创作应该寻找文化内核,将河北省地域特色、人文特点融入作品中,让作品真正体现河北省悠久灿烂的文化。总之,河北省动漫艺术创作与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等等缺一不可。从现阶段来说,动漫艺术发展不缺有创意的营销人员,不缺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案,关键是缺少动漫艺术精品,缺少足够数量的优秀动漫艺术作品。增强河北省动漫艺术创作供给侧的能力,打造出优秀的动漫作品,才能真正带动我省动漫艺术创作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动漫产业。

作者:苗鹏 许永坤 刘瑞红 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瑶.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及现实困境[J].现代日本经济,2016(1).

[2]卢斌,牛兴侦,郑玉明.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0月.

艺术创新范文篇10

一、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分析

艺术设计是一门以创新为生命的应用性学科,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项创造性活动。首先,艺术设计对综合性要求极强。艺术设计综合性很强.主要是由艺术设计的特性所决定的。具体表现在它的知识面概括了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要求对人和人性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和风格、不同地域的民族风俗习惯;要涉猎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各个学科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一个好的设计。其次,艺术设计和生产实践紧密联系。随着生产劳动的产生和发展,艺术也产生和逐渐发展起来了,人类的意识形态也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逐渐健全和发展成熟起来。换句话说,没有人类的劳动实践就没有人的意识的成熟发展,也自然就没有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这三者间互相制约、联系紧密。纵观艺术设计的发展,任何设计的兴起和流行都和当时的生产实践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艺术设计中也包含恒定的元素。人性中恒定不变的真、善、美的存在,也就必然决定了艺术设计中真、善、美存在。求真、求善、求美作为人性中的本性和永远的主题,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艺术设计追求的目标。

二、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中得以发挥的举措

创新是艺术设计活动的生命。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备受社会和企业的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活的灵魂,那么,我们必须从以下几点去做,从而使得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中得以有效性发挥。

首先,广博的知识是艺术设计者发挥创新思维的前提。艺术设计和哲学、宗教、政治、道德、心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艺术设计综合性的具体体现,因此艺术设计是一门知识含量非常丰富、涉及多门学科的学科。如果把艺术设计者拥有的内涵积淀比喻为一堆干柴,那么创新思维就好比灵光、星火,没有干柴就不可能引燃猛烈的创作火焰从而创作出绚丽的艺术作品。这就决定了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员要有广博的知识。对于艺术设计,目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以技入道,重技而轻理,片面地看重技术层面的更新和变化,同时过分依赖专业技艺的变异表达,究其原因就是设计者内涵积淀不够而忽视文化层面的探索和思考。艺术设计者只有在具备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在设计创意中对地域习俗、受众心理、审美情趣等文化层面和角度进行思考,才能把思想的灵光和星火演化为创新活动的过程,以获得创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