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实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1:40:02

银行实践

银行实践范文篇1

关键词:金融创新;银行监管;挑战;应对

一、金融创新对银行监管实践提出的挑战

金融创新行为的动机简单地看是由于盈利动机的驱使,但是从深层次看却是银行监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滞后,以至于阻碍了银行机构向更高的阶段进一步发展。环境的变化使得银行机构传统的经营方式不再有利可图,他们过去向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越来越难以出售,而传统的金融工具也已不能大量的吸收资金,因而为了继续存在下去,他们不得不寻求创新;另一方面,各银行机构面临的严格管理使得规避管理法规的过程变得有利可图,某一个机构避开管制后提供的服务往往给它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市场占有,因而严格的监管本身就成为刺激银行业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所以金融创新更多地应该从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博弈来理解。银行为了逃避监管,开拓市场而进行的金融创新活动与监管活动之间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动态博弈的过程,即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但是至今的实践表明,银行监管活动落后于金融创新的发展,银行监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金融创新给银行监管的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1.金融创新使银行监管目标的权衡更加困难。银行监管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安全目标,一个是效率目标。就经济与金融的长期发展来看,银行体系的安全和效率相比是更具根本性的问题。但是在一定的阶段,银行体系的效率目标却是更加突出。比如70年代末,过度严格的银行监管造成的银行机构效率下降和发展困难使得这一时期的监管更偏重于效率目标。金融创新的最深层的原因就是规避管制,追求发展和效率。但是实证研究已经表明,在银行监管的安全目标和效率目标之间存在着替代效应,金融创新在提高了银行体系的效率的基础上,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风险。在面临着全球竞争的压力和本国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之间,银行监管如何在这两个目标之间进行协调?

2.金融创新使得银行监管的客体更加复杂化。金融创新使得银行监管的客体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一是金融产品和组织创新模糊了分业经营中各专业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他们之间的业务相互交叉和渗透,业务趋同,银行也逐渐发展成为超大型的综合性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业会通过创新绕过各种监管法规的限制向证券保险行业渗透。二是市场的创新使得一国的银行机构在现在条件下不可能置身于金融全球化之外。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使得一国的银行通过各种创新活动向国际市场渗透,广泛参与国际金融活动。这样对国内银行在境外的金融活动的监管就变得遥不可即。同时,一国的金融体系也会暴露在国际金融风险之下,这给银行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三是新的业务形式和金融产品的出现,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如网上银行的兴起。四是银行机构和其他各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样局部的金融风险很容易转化成全局性的金融风险,造成所谓的传染效应,从而更容易造成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3.金融创新给银行监管主体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分业监管还是混合监管的选择问题。毫无疑问,面对着银行业务日益综合化的趋势,原来界限分明的分业监管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

4.金融创新对传统的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银行监管一直以来是以外部监管作为最主要的监管方式,强调严格的立法和监督,对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行为也作出了很多的外部规定。这种监管方式主要有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和标准化的监管。行政命令式的监管是以行政命令对银行业的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作出了强制性的规定。标准化的监管方式则沿袭了行政命令式监管的原理,将资产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级别,并对每种类型确定固定的资本要求。这种监管方式明显不适应金融创新下的新要求。它们存在着信息和经验不对称的问题,而且没有考虑银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的动态过程,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当中也容易造成一刀切的问题。

5.金融创新对传统的监管理念的挑战。金融创新对银行监管的动态回避过程与相对固定的银行监管框架之间是一对矛盾体。金融创新和银行监管之间的博弈总是表现为监管方的被动。危机导向的、事后的、传统的银行监管总是被动追踪金融创新,会使监管效率大大下降,并且造成监管成本的增加。

二、银行监管应对金融创新的一般实践

1.从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监管向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监管并重转变。较之传统银行业务,银行的创新业务在收益更大的同时,风险也更大,且更容易扩散,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也更加直接和猛烈。因此,只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的监管已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状况。只有并重监管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业的整体风险。

2.从注重外部监管向注重内部和外部监管并重。针对银行监管与金融创新博弈的被动地位,监管理念应该不仅仅从外部力量的介入的角度来考虑有效监管的问题,而且外部监管随着创新和变革的发展,其缺点不断暴露,比如市场敏感度低,不能全面及时反映银行风险,相应的监管措施也滞后于市场发展。我们应该考虑如何从银行内部与监管机构激励相容的角度来使银行主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制度安排。目前最为流行的一个根据激励相容理论建立的监管的方法就是预先承诺方法。银行在预测期初向金融监管当局承诺其资本量水平,为该期内可能发生的损失作准备,而监管当局则根据银行承诺的水平设计惩罚和奖励措施,并不再对银行进行例行的资本充足检查,但是这种方法的实施对监管水平的要求较高。另外,对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了日益重视,认为只有保证信息的完备透明,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对银行起到正确的激励。

3.从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统一监管体制是指由统一的监管主体对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类型业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统一监管的一种制度。与此相适应,金融监管也应该打破分业监管的模式向统一监管转变,由统一的监管主体对从事银行、保险和证券的不同类型业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统一监管。但是在具体的监管主体的改革上,是采用一元化的超级监管机构还是在保持监管主体多元化的前提下,加强各个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二者有利有弊,具体的选择需要对实际情况作出更细致的选择以后才能加以确定。

4.从一国监管向跨境监管转变。本国银行向海外市场的扩展也是一种金融创新——市场创新。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越来越多,其业务收益来自海外的比重日益提高;而另一方面,电子银行的发展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很难判断其交易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完成的;离岸金融业务的拓展也使得部分金融机构偏离于监管视野之外。因此监管部门应该将一家银行的境内外机构境内外业务进行并表监督。另外,加强不同国家监管当局之间的信息分享和交流,监管的分工和协调,以有效杜绝国际银行监管的真空。

三、对我国银行监管实践的启示

1.我国的监管目标的选择。竞争的激烈和创新的加强,无疑会提高效率,但是同时也加大了风险。面对着竞争的压力和我国银行业经营效率低,坏帐率高的现实情况下,监管当局如何在安全目标和效率目标之间进行权衡,找出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是关系到银行监管效率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需要重新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重要性,改变对金融创新不论青红皂白一律封杀的做法,对有益于发展并且风险比较容易监管,不会增加太多监管成本的创新,不妨进行鼓励,以提高我国银行的竞争力。也就是说,我们要适当地考虑到效率目标。

2.我国监管重心的转变。我国一直以来对银行的监管注重的是合规性的监管,重在对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范围和行为的监管,其中突出的问题是重市场准入管理、轻持续性监管,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对金融创新工具的监管尤为不足。并且这些静态的监管措施明显地落后于市场的发展。为了扭转这些不利局面,我国现阶段银行的监管重心应该改变,利用我国现阶段对监管水平要求不是很高的有利时机,把监管重心放在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落实上,尽快制定和建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损益等经营管理业绩的综合考核和评价体系。在体系完善和外部监管的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按照激励相容的原则设计和加强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追踪世界最新的实践成果,提升我国银行监管的水平。

3.对我国监管主体的要求。金融监管客体的巨大变化表明我国分业监管的做法应该适应客体的综合化、国际化的变化。适应于国内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交叉,混合监管似乎成了一个趋势,适应于银行业务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应该加强我国的银行监管机构同国外机关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与各国监管当局的定期磋商和交流制度,通报互设机构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程度,杜绝对银行跨境活动的监管真空。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混业经营的规模和全球化的发展程度均比较低,没有对统一监管提出很迫切的要求,尽管银行监管机构缺乏与其他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监管过度和监管不足并存,但是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在现阶段做好分业监管的同时,不断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并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合作,为未来的统一监管打好基础。

4.改善监管环境。加快与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外部市场竞争和约束的作用,所以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力。

参考文献:

1.何德旭,金融监管.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管理世界,2003,(9).

银行实践范文篇2

由商业银行全资成立的村镇银行,其主办银行一般来说会对其按照类似于下属分支机构的模式进行管理,即主办银行对村镇银行的IT系统全部包办,提供全部的银行业务应用系统,有的主办银行甚至直接将村镇银行的IT接入主办银行的应用系统中,对其投资的村镇银行进行直接管理。

而非主办银行全资成立的村镇银行,其IT系统建设模式则呈百花齐放、多种多样的形态。

第一种方式是:村镇银行各自建立自己的IT系统平台,各个村镇银行间没有直接联系。

第二种方式是:由主办银行提供统一的IT系统,其投资的村镇银行全部在统一的业务系统下运行。

第三种方式是:村镇银行将其IT系统托管给运行服务商,一个运行服务商一般为数家不同主办银行投资的村镇银行提供外包服务。

另外,个别村镇银行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的IT系统,以半手工的方式进行业务处理。由于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或初期阶段,不同村镇银行所处的地域,经济环境等条件差别很大,业务量高低差别悬殊,银行的IT系统又以成本中心的形式存在,所以村镇银行的多种IT建设的模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村镇银行作为面向基层、面向民众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一方面应该为目前金融业还不够发达的地区提供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一方面也要将服务的内容和品质与现代化的经济环境密切结合,逐步提高服务品质。而服务品质的提高、业务处理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的IT系统建设水平。

就目前村镇银行的业务状态来看,大多数还仅限于本地域内和最基本的业务品种;而接入到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或本地同城清算系统的村镇银行数量不多,发行银行卡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种状况既无法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又制约了村镇银行自身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和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这里不多叙述。

但是如果村镇银行的IT系统建设得合理,将会对接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或本地同城清算系统有很大的帮助。按照上面提到的各种系统建设模式中,以全资成立的村镇银行IT由主办银行全部包办的方式和部分出资的主办银行统一提供系统的(前述第二种)方式最为有利。因为接入各种跨行的交易平台系统,都会对接入端有各种技术的、业务的标准要求,依附于主办银行的系统,在技术支持、业务管理上均有先天的优势,具有熟悉接入规范,应用经验丰富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在成本上IT系统由主办银行全部包管的已不对村镇银行系统单独核算,因而成本问题不突出。

其他非包管方式的IT系统,如共建方式更为经济高效,包括主办银行将其投资的村镇银行的系统集中共建,或多家村镇银行共同托管一家公司进行共建,在系统建设和系统运行方面的成本均大大优于各自为政的方式。

银行实践范文篇3

关键词:债券银行;开发性金融;国家信用证券化

截至2006年11月末.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债券发行突破3万亿元。毕业论文开发银行用8年时间突融债破券第发一个行1万亿元,用3年时间,登上2万亿元台阶,又用2年时间,突破3万亿元,其在筹资领域的成功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债券银行在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方面所发挥的得天强厚的优势。

一、“债券银行”的求素

1994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投融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产物诞生了。国家将开发银行设计为“债券银行”模式,反映出国家在经历了建国以来投融资领域从“财政拨款”到“拨改贷”的历史沿革后,在尝试一种新的效率更高、资源配置更合理的融资模式

受当时经济环境与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硕士论文为保证开发银行起步运行,国务院决定由人民银行以行政派购方式为开发银行组织金融债券发行。派购发行保证了开发银行信贷资金需要,支持了开发银行的发展,也为开发银行日后的市场化筹资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行政派购发愤的弊端逐步显现。此外,从外部环境看,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需要依托高效、规模较大的债券市场;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后,也需要一个新的投资场所,开发银行抓住历史契机,在人民银行的积极支持下,于1998年9月在银行间市场率先开始了市场化发行会融债券的尝试

二债券银行”的启示:国家伯用证券化的转化

开发银行金融债券被视为准国债,尽管在管理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与国债共同担负着为国家筹集大额、长期建设资金的职能。

开发银行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1998年前的政策性金融和之后的开发性会融。拐点始于1998年开发银行的自身改革,而指导这一改革的理论正是开发性金融。开发银行开始在政府主导下,研究制度建设的规律,与政府一道承担起制度建设的义务,在主动建设市场、培育市场中,探索解决中国“两基一支”长期融资的困境,这正是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胸,开发银行依托而不是依靠国家信用,注重以市场行为和一流经营业绩努力推进市场建设,从而实现国家信用证券化的目标。

一是与政府共同建设市场。在开发性金融的指导下,医学论文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实现了市场化发行债券,推出了大量债券创新品种,这对于推动和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及活跃债券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同时表明,在市场建设中,不能被动等待,而应主动承担引导与建设义务,尤其是存一个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这种主动引导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在创新中谋求双赢。开发银行的创新理念更多强调双赢,与政府监管部门双赢,与投资人双赢。基于此,当市场发育不足时,开发银行积极参与培育市场。在央行票据发行前,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长期拥有近半的债券市场份额。开发银行债券曾一度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由于“适销对路”在市场拥有比较活跃的流动性,深受投资人欢迎。当2003年市场出现波动时,开发银行主动维护市场大局,坚持按预定计划发行金融债券,并通过创新充分保护投资人利益,实现了发行人、投资人与临管部门的多方共赢。

三是在共同建设市场中实现开发性金融目标。十二年来,开发银行在主动建设市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经营目标。“三峡工程”是开发银行融资的成功案例之一,其特点是贷款需求量大、期限长、技术难度高、公益性功能明显,在工程初期一期融资方案遇到极大困境时,开发银行给予了鼎立支持。度过了一期融资的艰难,商业银行纷纷开始进入。在三峡工程发行企业债券时,主承销商也成为竞争热点。在三峡案例中,开发性金融的融资导向作用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三债券银行的成功

(一)人民币债券发行日趋成熟

开发银行在中国债券市场取得“旗舰”地位,首先来自于在人民币债券发行领域的日趋成熟。1998年9月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国债券市场迈出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脚印,从率先在银行间市场实现市场开发行,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助推,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标准系列债券发行,建立中国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为市场基础建设提供重要定价参照基准;从创新发行具有历史功勋意义的浮动利率债券,解决中长期融资工具困境,到创新具有期权性质的选择权债券,不仅为市场提供了避险工具,也为开发银行在次级债券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开发银行每一次创新对市场都具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外汇筹资能力迅速增强

近年来,为充分利用国内外汇资金,减少从境外筹集外资,减轻国家外债负担和企业债务成本,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置换高成本外债,控制外债风险。同时鼓励发行境内外币债券,用于外债结构调整。开发银行于2003年9月成功发行首只境内美元债券,开创了境内外币债券市场。目前,开发银行共发行了7期境内债券,外币债券的余额为37.3亿美元。

境内外币债券的成功发行,还拓宽了开发银行的外汇资金来源渠道,职称论文增加了国内市场的美元投资工具,对有效利用国内外汇资金、抑制结汇需求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开展人民币掉期业务,开创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

2005年10月,与光大银行完成了我国第一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实现了双赢目标。开发银行对冲了浮动利率贷款和固定利率发债之间的利率缺口,降低了融资成本;光大银行通过利率互换开拓了固定利率房贷业务。此次交易确立了开发银行在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开拓者、建设者、领先者的地位。2006年以来,开发银行相继向全球交易商推出了期限最长达10年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和人民币外汇掉期的双边报价,目前在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占据70%以上的份额,是最大的做市商;在人民币升掉期市场上担当主要做市商,以及国内唯一一家提供10年期报价的金融机构。

(四)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连通信贷与货币市场2005年12月,开发银行成功发行国内第一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ABS产品的成功发行,既是开发性金融优良经营成果的社会共享,同时对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也具有重大意义。ABS产品打通了信贷市场与货币市场,实现了两个市场的对接。它将原来基本无法流动的信贷资产转换成具有高度流动性、能够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标准化证券,这对于银行中长期信贷资产的风险转移,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以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可谓一举多赢。

(五)积极开展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不断提高信贷客户的直接融资能力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直接融资比例过小。工作总结为培育、完善信贷客户的退出机制,开发银行于2000年获准进入企业债券承销市场,并且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企业债券、短券融资券和财务公司金融债承销资格的金融机构。开发银行债券承销业绩连年位居市场前列。通过证券市场的严格监管,帮助企业改善了治理结构,有效降低了开发银行的信贷风险;通过承销业务的积极创新,帮助客户拓宽融资渠道,将重点信贷大客户逐步培养成新型商业主体,为其连通资本市场、实现融资结构合理化搭建了通路。

银行实践范文篇4

在债券投资方面,国内准则按照拟持有时间的长短区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类,且均以成本与市价(或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而国际会计准则则按照投资目的将金融资产区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类、可供出售类、持有到期类、贷款及应收款类。经财政部批准,中国银行此次对所有债券投资均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确认和计量。

对于国内银行业来说,引进衍生金融工具尚处于尝试过程之中,因而国内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相应的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对衍生金融工具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当期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计入损益表。此次中国银行对这方面的内容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披露。

即使是人们都很熟悉的贷款,国内外的标准也有很大的不同。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的规定,贷款应分为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两类。其中,非应计贷款是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而应计贷款则是指非应计贷款以外的贷款。对于非应计贷款,将不在表内确认利息收入,在收到还款时,首先应冲减本金,本金全部收回后再收到的还款,将确认为利息收入。然而,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39号)的规定,贷款属于金融资产,应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因此,对于一笔原先标准下的非应计贷款,将不再确认利息收入,但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该笔贷款的摊余价值可能不为零,仍需按照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对于以往的应计贷款,将按照贷款本金和合同利率确认利息收入,但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该笔贷款的摊余成本可能与贷款本金不一致,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也可能不一致,确认的利息收入可能会出现差异。毫无疑问,这里涉及的转换工作相当细致,工作量自然也是相当大的。

就连报告格式及披露内容,国内外的标准也有一定的差距。如国内会计准则要求资产负债表需要按流动性进行列示,而国际会计准则对报告格式和披露内容则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目的是简明扼要地反映银行的财务状况,便于报表使用者阅读。就此,中国银行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

问题不止于此。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于贷款,需要用贴现现金流和贷款组合分析等方法确认贷款损失准备。这与中国银行账面上采用的用贷款五级分类确认准备金的方法存在差异,因而也需要转换。由于中国银行分支机构较多,贷款笔数巨大,在运用贴现现金流和贷款组合进行分析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再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要求用资产负债表法核算所得税,这要求分析每一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然后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以此来确认暂时性差异和递延税款。由于资产、负债项目较多,在分析其计税基础的时候需要运用专门的税收知识。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经过艰苦努力,中国银行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

不难想象,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财务报告的转换任务相当艰巨。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性大银行在较完备的当地准则和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IFRS转换,平均需要18个月的时间。中国银行从2004年5月开始启动IFRS转换工作,经历了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年版)》财务报告转换为《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财务报告,再转换为IFRS财务报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采集和报告加工的难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显然,中国银行面临的是一场硬仗。

银行实践范文篇5

炎炎夏日,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让这个夏天有了真实的凉意。匆匆收拾行囊从家里赶到学校,参加了动员大会,体会到了当代大学生那股锐不可当的朝气。51所高校派出四千多名老师学生代表聆听黄市长的动员词,每一句都体现出对当代大学生的关心和帮扶,每一句都透露出市中央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

三天的等待,实习单位终于落实——银行支行,一起参加的还有另外三位其他学院的同学。内心的激动竟无法用言语表达,同时也开始期待着未来十多天的社会实践。在学生处将注意事项告知各个分行的组长后,大家开始着手准备,迎接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

第一天,因为大家对具体地点都不是很熟悉,作为组长带领大家在校门口集合再一起坐车到并在规定的时间到达了银行支行。带着学校的介绍信,银行的工作人员热心的带领我们到银行负责此事项的办公室,银行的负责人高度重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但是鉴于现实没有足够的空间安置实习生,所以一行四人分别被分到了银行茶园支行和银行弹子石支行,而我分到了茶园支行。接下来茶园支行的任主任把我们接到了茶园,开始了我真正的社会实践。

到达茶园支行,因为地处偏僻,银行工作人员总共5人。任主任为我们一一作了介绍,唐老师,屈老师,余老师和保安小立。然后我们就跟着最资深的唐老师学习银行柜面上的基本事项。唐老师最先教我们的是验印,这是个很基本的操作,可以帮助老师更快的处理业务,同时也熟悉了转账支票,现金支票,电汇凭证等一些需加盖企业公章和法人私章的票据。在学习的同时,我们和老师们积极交流彼此熟悉,而另一边任主任也为我们安排好了午餐和午休的地方,老师们的热情让我这一颗紧张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都在学习新的东西。在熟悉验印之后,我们一行两位同学一人上午一人下午在唐老师的指导下在柜台做一般的客户服务,比如为客户存取款,开户,为单位发工资。在熟悉柜台的工作之后,帮唐老师处理一写小事:验票据,审核身份证,写传票,登记退票或则重写进账单等。唐老师教导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务:客户是上帝。在客户和工作不忙的时候,我们在一旁练习数钞,每一位老师都教给我们一种方法,当然老师的速度是我们望尘莫及的,我们还得继续努力。

一周之后在处理基本问题上我们已驾轻就熟,余老师开始教我另一项银行事务——交换。作为一个很不专业的实习生,余老师说的那些高深的理论是很难弄懂的,但是实际操作却是简单些的。本着不懂就问的精神,我出了一些小错然后问老师如何改正,在慢慢摸索的道路上学习成长,第二天我已能不出任何错的处理好交换事项的全过程,当然是在很小心的心情下一次次的核对。我并没有刻意去提高我做事的速度,因为我觉得如果我能一次性不出任何差错的处理完整个交换程序,那就是我追求的结果。所以在接下来的每天两次的交换中,我有速度有质量的完成了,没有出现过一次错误,这是我最自豪的地方。当然余老师每次的夸奖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我相信我是个很有能力的大学生,在漂亮的完成了交换程序后,余老师又开始教我填写交换之后此的传票。很惭愧的是无论余老师怎样解释借方与贷方关系的由来,我都理解不了,只好用笨方法死记硬背,试着写了几张交给老师检查之后终于过关了。这又成了我实习期间的一抹绚烂的色彩,我用最笨的方法做好了这项工作。

做完这一整套的工作,还有一个每天的收尾性工作。在一整天的验印之后会生成一张总表,把柜台上所有的业务汇总之后需把每一笔需要验印的业务与总表核对,包括每一张的账号、编号、柜员私章,金额。对于不相符的必须处理好,不能遗留下任何错误。在做这项工作时,我总是特别小心,在核过一遍之后还会再数一遍。虽然余老师说没必要,但是我觉得确定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柜台里边的工作基本能处理之后,任主任又交给我另一项任务——审核企业年检资料,并通知没有交的企业。因为有做贷款助理的经验,这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最需要的就是细心和耐心。50多家企业只交了20份,接下来就查出企业电话号码一个一个的拨去通知,并做好电话记录。之后也审核过企业的现金计划申请书,基本操作都大同小异,但对自己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

银行实践范文篇6

因为有了这次实习,我了解了银行里面大概的业务流程。在实习期间,经理教会我们怎样做银行各部门的业务考核表;杨师傅教我怎样做头寸表;寇黎姐教我什么是明晰分类帐;袁经理教会我怎样查帐;吴师傅教怎样装订每日的传票。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我了解了银行里各部门之间有怎样的分工与合作,我们计划财务部在银行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以及银行内外有什么样的业务往来和资金流动。

因为有了这次实习,我能用到以前学过的某些知识。比如当我知道银行里面的资金是从帐面上直接划来划去的时候,我很兴奋,因为知识遇到实践的时候就会很有成就感——即便这是很简单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有这,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样的感觉:这种经济作业的方式以后能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多灵感!

因为有了这次实习,我能接触到我可能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我觉得我们的办公室的气氛就很和谐,很融洽。大家会为某个问题去讨论,然后很快的去解决。“效率就是谦虚,就是交流,就是妥协和团结!”我是这样体会到的!

因为有了这次实习,我意识到:要学会学习。我们是学统计方向专业的,而统计本身只是门工具,不难学会。而以后,我们会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就是说当我们不进行统计方面的研究了,我们就要从头开始学!这是一个很严峻的事实,所以我们要学会学习,主动一点,勤奋一点,谦虚一点!

银行实践范文篇7

一、解决方案和建设目标

一是改变以往“事后补救”为“事前防范”,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采用信息化的手段管理,提高对业务的支持力度,把科技部门从“救火队”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保健医生”。二是对目前人民银行使用的现代化支付系统、账户管理等重要应用系统进行分析,找出这些重要系统的风险点,部署相应的软件对各重要应用系统的软硬件、网络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各监控软件可以7×24小时工作,为应用系统提供忠实、可靠的异常状态报警。三是提高科技服务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工作目标和要求成为可检验的指标,大幅提升事前预防、事中记录及事后追溯的能力。我们发现利用目前的自动化网络管理系统(IT监控管理平台)与人民银行科技服务管理相适应的流程化工具(IT服务管理平台)相结合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同时借鉴ITIL理论及最佳实践,设计出我行IT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二、服务标准化的基础——IT监控管理平台

IT监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监控平台)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机房环境、软硬件平台、网站类业务、安全集成等,是一个全局统一的监控平台,能够在一套监控平台上对以上系统进行有效监控。系统具有分类业务视图、网络拓扑实时监测,在线采集系统资源、机房环境数据采集及数据、报表分析、告警通知等功能。系统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架构,通过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程序(Agent)等多种方式实时采集生产环境中的各种网络设备、服务器、应用系统、中间件、UPS、空调等运行数据,并通过SNMPTrap和Syslog信息集成第三方告警信息。监控平台除了具有系统监控、阀值预警、多渠道报警等功能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监控平台的B/S结构监控平台在使用SNMP、Agent等传统监控方式的基础上,整合了服务器、系统软件厂商的监控告警消息,机房环境监测的告警,以及存储、网络等资源的监控告警消息,形成多种消息通过统一告警平台进行预警的目的。由于每个监控子系统都是由不同厂商使用不同结构、不同语言开发的产品,其接口和数据调用都有自己的原则,需要将众多结构不一的监控系统和协议在统一的需求框架下整合起来。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项目实施小组在经过大量技术论证后,以松耦合集成为原则,保持各系统底层架构不变,统一监控平台的界面风格,统一的操作方法集成各类事件消息。操作人员可在任何一台终端上通过浏览器对几百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处理。

2.多层次的系统架构监控平台从逻辑架构上划分为采集层、数据层、应用层和表现层。采集层主要负责采集被监控系统的各类原始信息,包含性能数据、链路数据、故障数据等。数据层主要完成对采集来的各类资源数据进行预处理及标准化处理。应用层对监控数据完成进一步加工,提供完善的管理功能,包括:性能管理、告警管理、资源管理、报表管理、拓扑管理、安全管理等模块。表现层是通过Web界面或Client界面将采集到的监控信息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

3.多种数据采集方式系统采用多种数据采集方式:一是支持SNMP轮询的数据采集,SNMP协议支持V1、V2和V3版本。二是支持在被检查设备上安装Agent程序的采集方式。Agent方式能够支持主流的Unix、Linux、Windows操作平台,并且支持再扩充功能,即一个系统只需要安装一个Agent,如被监控节点发生变更或增加,只需编写相应的脚本导入Agent即可。

4.多种报警和预警方式告警平台以事件接收服务器为核心,负责报警事件的接收、过滤、筛选、分析、标准化等工作。我们采用多种方式通知告警事件,包括短信通知、邮件通知、客户端页面通知、声光通知等。系统管理员无论在监控室内还是外出办公,均可及时收到并处理报警信息。同时,为避免中间节点故障产生连锁告警事件而产生告警风暴,监控平台还采用重复告警合并、告警压制、事件关联性分析等,有效控制告警风暴的产生,提高告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5.全面的统计分析报表功能监控平台提供各种常用报表模板,如:当前严重告警统计分析;按用户要求自定义的设备可用性分析报表;当前系统运行状态、趋势等多种报表。还能按用户指定要求订阅数据报表,发送到指定邮箱。这些报表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控各种资源的运行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趋势分析,为资源整合、优化和设备管理提供依据。

三、服务标准化的初步尝试——流程化管理

将监控平台所发现的事件与告警,自动与服务流程管理系统相结合,由监控平台的事件告警处理中心将告警分类,将严重告警和主要告警自动生成工单,派发给相应的管理员进行处理,这样即能够及时解决故障,又能够将故障的处理过程全面记录。我们将全辖业务系统运行的各种事件按照ITIL的标准划分为事件、故障、变更、、科技工作管理等几类,分别对这几类事件规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在每个流程中制订了相应的角色、分工,从而使各项工作标准化,对科技人员的工作绩效实现量化考核。技术支持人员的每项工作以及对系统的维护改动都具有可追溯性,全面反映信息资产的生命周期状态,为今后的审计和绩效考核提供服务。同时,将这些运维经验积累并建立“知识库”,在全辖范围内实现知识共享。每位业务、技术人员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经验等形成文字资料后可放到该平台上,全疆业务和运维人员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就可以得到实时帮助。

银行实践范文篇8

关键词: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实践应用

就银行而言,资本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抵御、吸收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让银行在今后得到稳定的发展。然而,在传统经济计划的国有银行中,资本理念仍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因国家信用的隐性支撑,存在资本概念缺失以及资本计量模糊不清等情况。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各大银行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银行逐步向市场化的发展,并有与国际银行接轨的趋势。国内银行更是就此建立了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但欣喜之余我们不难发现,资本管理实践中仍存在有很多问题。本文分析经济资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今后各银行有效管理经济资本提供参考依据。

一、经济资本管理概述

对于经济资本管理而言,其管理理念并不是完全来自理论方面的研究,而更多源于银行的实践。经济资本管理主要是指在清楚经济资本计量范与经济资本计量方法的基础上,以资本只有风险资产增长,把经济资本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当中,并且需保证能够从中取得相应的回报,让银行业务发展速度、效益以及风险等得到相互协调[1]。在此过程中,控制经济资本增长,提高最终回报水平是经济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正是基于该内容,所以,经济资本管理通常要求银行用量化技术,对现有资产今后一段时间中的非预期损失大小进行准确计算,并以此为基础,对业务存在风险成本等进行衡量。另外,稀缺的资本与有成本的资本是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在建设时基于资本表现出的两个主要特征。由于经济资本往往与风险有着直接联系,所以,这将产生银行对经济资本的管理要求,同时也是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中的核心内容[2]。在发展超前且成熟的国际银行中,经济资本管理属于独立的专业体系,其不仅对银行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正确把握风险有着积极作用,而且能够让我国银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并在今后得到全面的发展。目前,经济资本管理在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重要性主要可体现在两个方面。其分别是内部与外部重要性。内部重要性可表现在,经济资本管理方式能够让得到的经济增加值与资本回报率更客观地表现出银行的经营业绩。而外部重要性则可表现在能够强化对经济资本的约束,提高资本最终的使用率。

二、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银行的发展而言,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意义不言而喻。经济资本管理重要性越发突出,虽然使得各大银行加大了对该管理的重视,但不可否认,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仍存在有很多问题[3]。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错误的认识。据调查可知,大部分对于经济资本预算存在硬约束认识不足的情况,存在严重的错误理解。主要可表现在:没有根据经济资本的增长量对业务的增长计划进行确定,反而一味根据自己的业务发展冤枉对业务的扩张速度进行确定,通过倒算的方式对所需要的经济资本与财务资源进行计算。此外,部分银行对经济资本预算了解不够深入,认为要想让银行发展就必须减少约束。这种错误的认知无疑讲给银行发展带来两种负面结果,一种为风险资产的扩张将超出资本能够承受的范围。另一种为阻碍业务开展,措施发展机遇[4]。2.基础信息薄弱,计量方式单一。目前,大部分银行都存在风险量化技术与有关数据库建设落后的情况。该现象的存在不仅难以满足经济资本计量要求,而且无法对所需经济资本等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当下,市场经济的进一步优化虽给我国各个方面带来发展优势,但这同时也使得市场各种风险难以量化的问题越发突出。对于银行而言,银行发展中包含的许多计量工作往往都需要银行当中的各级机构采用手工统计的方式,统计完之后逐渐汇报给上级。这种手工统计的方式不仅无法提高对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而且不便于在资本充足率偏低的敏感时期实现实时监测,甚至难以提高管理效率。即便有很多银行在发展中都已经引进了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并在对该管理的强化上走到了同行的前面,但这与发展先进的经济资本管理仍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大部分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方面严重缺乏高素质人才以及先进的管理系统、计量工具,所以,实际应用中难以对各业务与经济效益进行的准确的划分,难以准确计算出风险成本。3.市场与操作风险没有被归纳到经济资本管理中[5]。纵观我国各大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方式可知,大部分银行都没有将市场与操作风险归纳到经济资本管理中,经济资本计量范围大都只覆盖了信用风险并没有牵涉市场与操作风险。另外,伴随着当前国内利率市场改革脚步的加快,利率波动幅度逐渐变得越来越大,而受该波动导致的市场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大。基于此,银行在今后的发展中以及经济资本管理上必须对市场与操作风险加以重视。上述三个方面就是现阶段经济资本管理中常见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这类问题随之显得极为迫切。

三、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践应用

面对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仍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上,银行负责人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经济资本管理效率。1.正确认识经济资本管理,培育全面风险管理文化。银行负责人员应重视将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归纳到企业文化建设的范围中,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创造,让银行工作的每个人员都知道上级银行与本级银行具体的风险控制目标,让银行风险辨识度以及评估能力等得到全面提升。其次,需要在银行发展中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现代风险管理方式与技术的应用能力。最后,可通过对员工的各种培训让银行等闲管理技术得到提升[6]。2.完善现有的经济资本计量方式。经济计量方式不合理作为阻碍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在经济资本计量方式的完善上具体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加快银行内部评级法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让经济资本管理的技术条件得以优化。首先银行领导人员应建立一个专门的信息系统管理部分,其次需要加大对日常信息与数据的处理,进而为今后各风险要素评估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需根据我国银行发展实情建立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内部评级模型的建设作为银行内部实施评级法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模型的作用主要为将银行中存在的各业务问题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与此同时,银行还应建设一个内部评级体系,不但需要借鉴国外模型存在的优势,而且需要根据国内银行具体业务特点,设计属于自己的模型框架与参数体系。3.注重对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首先应完善风险经理制度,为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分别设置平行作业。在此过程中,风险经理需要根据银行风险管理需求对客户进行风险识别,并以此为基础决定贷款的发放等[7]。其次,在全面考虑当前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情况下,需建立对应的考试与选拔准入制度。最后,可培养有证券等多种从业经验的人才,提高银行人才储备量,为今后银行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上就是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践应用,有关人员需对其加以重视,进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经济资本管理已成为银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面对当前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银行管理人员必须从注重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培养以及完善现有计量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而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促进我国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牟雯萱,王帅杰.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论,2018(16):60-61.

[2]赵冬晓.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浅析[J].商,2016(19):162.

[3]李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用经济资本的分析[J].新经济,2016(06):57.

[4]张劭辉.立足政策性银行业务定位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中国进出口银行推进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管理实践探索[J].武汉金融,2016(01):18-21.

[5]王昕.浅谈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4(09):71.

[6]皮志云.商业银行建立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J].金融会计,2011(09):29-33.

银行实践范文篇9

关键词:银行存款轮候冻结实践应用民事诉讼

一、轮候冻结的条件

按照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第28条的规定,对银行存款的轮候冻结应符合以下条件:

1、轮候冻结的存款已被本院或其他法院另案采取冻结措施;

2、轮候冻结的生效以先前采取冻结措施的另案执行程序终结为前提;

3、轮候冻结应向有协助义务的金融机构或其他有储蓄单位送达法律文书,登记在册。

轮候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尤其是被执行人单位发放工资的帐户存款更应符合以上条件。

二、银行存款轮候冻结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进行轮候冻结,尤其是发放工资的银行帐户,在实践执行工作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执行款无法确定导致冻结金额的不确定。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被本院或其他法院采取冻结措施后,法院执行人员欲对被执行人的该银行存款进行轮候冻结,却无从得知该被执行人所欠执行款的具体金额,除该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足以清偿每个案件的执行款外,另案何时可予解除冻结无有期限,法院执行人员在对另案或其他法院的案件进行查询也无从得知,这样使得对银行存款的轮候冻结无法得以实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执行款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轮候冻结实施的不确定性。而对于被执行人所有的发放工资款的银行帐户,更是无从确定其执行期限。

2、金融机构没有关于轮候冻结的程序性规定。笔者所在法院执行人员多次到金融机构欲对某一被执行人的工资款银行帐户进行轮候冻结,因另案也系该院另一执行人员承办的案件,因此执行款的具体金额和执行期限都可予以确定,但为防止其他法院或诉讼保全措施的启动,仍应对此帐户存款予以轮候冻结,但金融机构却无法受理该轮候冻结的法律手续,因金融机构的微机操作系统无轮候冻结一项,因此对于法院的轮候冻结手续没有办法进行操作,而金融机构也没有关于轮候冻结的程序性规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对金融机构受理轮候冻结的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虽然法院有权对被执行人的存款进行轮候冻结,以确保另案执行完毕后该案申请执行人的权益早日得到实现,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的操作程序不健全、规定不完善,导致法院可采取的此强制执行措施无法得以实施。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被执行人所有的银行存款拟欲进行轮候冻结,仍需多方面的协助、沟通和努力。

首先,仅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还是缺乏法律上的程序性规定,给予法院此项权利却无操作程序的规定,这就导致操作上的失误和理解上的不透彻。因此,应尽快完善对此项规定的程序性完善的补充解释,为执行机构的操作规程提供法律依据。

银行实践范文篇10

一、实践单位的基本情况

苏农业银行实力较强,以整体实力、资产质量、外汇业务、经营效益这四大亮点,在系统和同业中树立了领先优势和品牌形象,被誉为“农业银行系统商业化经营的一面旗帜”。2010年末,全行存款余额达到2633亿元,总量市场份额连续13年保持同业第一。苏农业银行履行“大行德广,伴您成长”的社会责任,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苏地区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更优秀更完善的综合化金融服务。营业部是苏农业银行的一个主要网点,有员工人,主要办理对公和对私业务,包括各种存取款、信用卡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理财产品业务、单位解款业务、现金支票转帐支票业务、票据交换业务等。

二、实践的内容与过程

这次实践时间一共三周,我十分珍惜这次实践机会,做到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在营业部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的政治思想、业务技能和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提高,为今后从事银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周:我主要是熟悉营业部的情况,经过营业部各位老师的详细介绍,我初步掌握了营业部的情况,包括营业部的组织架构、人员分工、岗位职责、业务种类、业务流程等。同时了解到营业部的重点工作是三方面,一是积极拓展业务,创造经济效益,二是提供优质服务,巩固和发展客源,三是做到合法合规,防范金融奉献。

第二周:我主要在营业部大厅协助大堂经理做服务工作,根据自己在第一周实践所掌握的知识,回答客户的咨询,引导客户办理各项银行业务,帮助客户解决在办理业务中所遇到的困难。在服务中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使用“您好,请坐,请问你办理什么业务?再见,请慢走!”等文明用语,双手传递客户资料,努力获得客户的满意。同时,空闲的时候,搞好营业部大厅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营业部大厅环境整洁优雅。

第三周:我在营业部老师的指导下,做一些前台和后台的业务工作,比如点钞、珠算、柜面交易代码和操作流程、审核传票是否连续,金额是否正确,凭证要素是否齐全,审核凭证签字处有无客户签名;做一些本利丰、汇利丰、安心快线产品和银行贷记卡,联名卡,保险等营销理财业务;晚上对帐先清点存折、存单、银行卡等重空凭证,再清点现金,打印平帐报告表,重空凭证销号表。通过这些工作,我初步掌握了做营业部业务的一些基本技能,熟悉了营业部的工作流程,能够做好营业部业务工作。

整个实践过程,我认真虚心学习,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自己的业务工作水平与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初步掌握了掌握了营业部业务的运作过程,对自己今后开展工作有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实践单位的成功经验

营业部能够紧紧围绕苏农业银行的中心目标,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群策群力,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动性,精心安排,通力合作,规范营业部工作,做到合法合规,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经营业绩良好,名列苏农业银行各网点前茅。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三方面:

1、认真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水平

营业部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提高员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在思想上与银行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思想,做到无私奉献。除了学习政治理论外,要求员工重点学习银行的各项制度、工作纪律及金融业务知识,做到学深学透,掌握在脑海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自己做好各项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全体员工熟悉和掌握了银行的各项制度、工作纪律及基本业务知识与技能,增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增强大局观,能较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贯彻执行,完成银行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良好成绩。

2、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

营业部要求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前台柜员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获得客户的满意,以此增强营业部的品位与形象,促进各类业务发展。为此,全体员工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客户做好服务工作。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摆正位置,认真做好服务工作,消除自己思想上的松懈和不足,彻底更新观念,自觉规范工作行为,认真落实银行各项服务措施。二是把业务技术和熟练程度作为衡量服务水平的尺度,苦练基本功,加快业务办理的速度,避免失误,把握质量。三是努力学习新业务知识,掌握做好银行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理财产品方面的知识,为扩大业务范围与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3、做到合法合规,防范金融风险

营业部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把合规管理、合规经营、合规操作落到工作实处,把内控意识和内控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员工思想深处,使内控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深化对合规操作的认识,学习和理解规章制度,增强执行制度的能力和自觉性,形成事事都符合守法合规的工作标准,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及时发现并消除存在的金融风险,通过合规守法,保证银行资产平安,实现最大效益。

四、实践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营业部虽然制定了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定出时间进行学习,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没有学深学透。在平时的学习中,满足于已经下发的书籍资料,主动去看其他方面的书籍较少。在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

2、改革创新意识不够浓厚

营业部创新精神不够,有时仍用老眼光、老经验、老办法做工作,服从服务意识较强,但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弊病,进行针对性改革不够。提出的改革创新计划,缺乏推行的决心,存在说过算过的现象。

3、工作效能有待提高

营业部工作常常按部就班进行,遇到突击性客户增加,排长队时,无有效应对措施,不把所有柜台利用起来,前台柜员忙得紧张,后台人员相对清闲,客户意见较大。

五、实践的收获和体会

1、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经过在苏农业银行营业部的实践,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要在学习中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立身之本。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社会管理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特别是金融知识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遵守单位制度规定与工作纪律,树立全心全意服务思想,做到无私奉献。

2、提高了自己的工作业务能力

通过在苏农业银行营业部的实践,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能与实践相结合,熟悉了营业部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工作业务能力,拓宽了工作的视野,为自己今后更好地从事金融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我还懂得在工作中不仅要深入学习工作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员工,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业务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