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0:00:04

循环经济法

循环经济法范文篇1

一、循环经济法的逻辑起点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物质财富迅猛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在人类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社会代价。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依靠资源消耗线性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控制有害环境的资源投入;防止破坏生态盲目开发;在减少废物生产的基础上,加强产品的再利用。循环经济法具有外部经济调控功能,是环保及生态资源有效配置、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

要保障人类开发利用不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裁力,不把资源枯竭、环境恶劣的风险转嫁给子孙后代,就要在环保政策制订、建设项目论证、有限资源管理上明确立法,用科学的法律规范调整先进的经济运行方式,以达到人类社会期望和追求的理想目标。循环经济法以生态效率为核心,尊重生态学规律,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走社会经济发展绿色空间内在化的路子。循环经济法倡导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工艺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低污染、无破坏、可转化、再循环经济效益理念。确立法规标准→颁发许可证→监督实施→违法制裁一条龙规范机制。同时,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通过市场规范使破坏环境资源的生产者、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有效控制决策失误、市场缺陷、消费落后、无意损害等经济发展弊端。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强制措施的可行性及效果会增强,而经济手段的适用扩张能力则成为补充。所以,加速折旧、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措施的实施,可使严厉的直接控制法律规范变得柔和顺畅。这将有助于实施属于自愿范围内的经济技术强制措施,有力配合直接控制条款的全面推行。一般情况下,经济措施极有利于预防性政策的实现,有利于提高灵活性和效率,并能为消除污染保护生态产生持续不断的压力,从而激发开拓创新能力。循环经济法正是利用法律法规,使全民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大循环系统,整个世界是一个“地球村”,各种生灵都维系在这一综合系统的正常运转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是造福人类的唯一途径。

循环经济法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溶为一体,要求运用生态学链接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当产品成为再利用资源时,将加大循环力度和环节,确保无法进行循环性利用的循环资源得到适当处理,以抑制天然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降低环境负荷,让蓝天更蓝、大地更绿、空气更加清新宜人。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消耗型发展状态进行冷静反思后的创新。经济社会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未来社会应成为循环经济社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人们一定要未雨酬缪,落叶知秋,尽快建立循环经济法体系,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二、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法是指关于调整循环经济活动所形成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法律体系和法律渊源的总称。凡是调整因循环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都可纳入循环经济法的范畴。循环经济法是用法律调整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资源开发的当代环境法律与经济法律的交叉整合。由于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和环保经济,所以,循环经济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法,而是与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的环境资源法。它主要适用于循环经济活动,强调结合发展过程保护资源、反复利用资源、并解决因资源引发的诸多问题。

循环经济法范文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法;特点;基本问题

“循环经济”一词,已经成为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词语之一。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利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各种经济活动。与传统的经济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协调进行,其最重要的特点是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理论的出现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一、循环经济法概述

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法自然而然成为国家立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人士也开始对循环经济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关于循环经济法的定位问题,不同的人看法不同。但是,从笔者的角度来说,循环经济法不仅是法律范畴内的问题,而且还是经济范畴问题。循环经济法更多的是属于经济领域问题,主要目的是致力于调和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循环经济法是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国家为了给社会经济活动给予帮助、鼓励与支持而产生的,归根结底是要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从主体方面来说,循环经济法的主体有从事生产、服务活动的部门、社会组织与个人。而客体主要是指循环经济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循环经济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事生产、服务与消费的社会组织与个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第二,从事循环经济活动的部门与从事生产、服务于消费活动的时候组织和个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循环经济法类属于宏观调控的范畴,是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循环经济法的特点分析

从本质上说,循环经济法类属于宏观调控。但是,与其他宏观调控手段相比,循环经济法又有很多明显的特点:从立法层面上说,循环经济法可变性较高、灵活性较强。从实质说,循环经济法就是将国家的相关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循环经济法会根据国家和时期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循环经济各项立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具有较大的变动性。从法律要素层面来说,循环经济也有一些独有的特点。循环经济法的法律要素主要包括法律概念、法律规则以及法律原则等。法律原则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主要包括各种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前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用来指导人们的各种行为。在法律规则方面,循环经济法多采用强行性、提倡性和任意性相结合的法律规范方式。其中,强行性规则是国家强制的,而提倡性和任意性规则大多不需要直接国家强制,是提倡或者鼓励人们采取某种行为。从法律表现形式层面来说,循环经济法具有很多综合性法律和单项法律法规的基本法律法规。单项法律法规是综合性法律的重要补充,目前我国已经有多项关于循环经济的单行立法,如《固体废弃物利用法》《能源节约法》。当然,为了保证循环经济的顺利进行,国家应该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的基本法。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法具有国家干预性,主要是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服务,从而实现资源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化生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法的主要作用主体有国家、政府、企业、各种中介组织及个人等,会涉及到多种利益的冲突与选择,也需要政府、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循环经济法从实质上说是各个主体所进行的再利用性活动,符合“3R”原则的基本要求,致力于实现技能减排、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从容实现循环经济法的立法宗旨。

三、循环经济法基本问题研究

(一)国外循环经济立法概况

日本、德国等的循环经济发展相对成熟,循环经济立法也相对完善,很多内容都值得我国借鉴。下面,笔者将用图表的形式对其他国家循环经济立法概况进行简要阐述。两种立法模式各有其利弊,两者都从立法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而其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立法的指导思想方面来说,混合立法模式都片面强调环境保护,忽视了经济发展,没有从根本上阶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而单行法立法模式能够进一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二,从立法的实施效果来看,单行法立法模式是一套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具有更为突出的实际影响力,法律之间的冲突较少。第三,从立法趋势来看,循环经济理念已经深入贯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受到世界普遍关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污染防治领域。

(二)我国循环经济法的立法情况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循环经济”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时间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才开始注意利用政策及法律手段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1985年,国务院才批转了《关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的若干规定》,为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活动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有利于促进我国资产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多年来,我国各地区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方面都做出了不少的努力。1999年,国家《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的通知》,并选择北京、上海等城市进行清洁生产试点。例如,江苏省出台《关于加快清洁生产步伐的若干意见》,从项目立项、资金支持、科研发展等方面为企业的清洁生产提出了优惠措施;辽宁省、陕西省也做出了相应的规范。这些清洁生产法规和政策的实施为地区清洁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2002年,国家颁布《清洁生产促进法》,其主要内容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预防污染。该法规的通过标志着我国清洁生产法制化的开端,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进步。2007年,全国人大循环经济法领导小组多次征求意见,就各地区循环经济草案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协商。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法》正式颁布实施。循环经济法的颁布及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我国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清洁生产等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三)我国循环经济法立法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很多法律中已经对污染防治、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做出了规定,但是,能够对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实质性法规的数量比例还是相对较少的,在循环经济发展部分方面的立法仍然是空白状态,如循环经济发展所涉及到的财政、贸易、科技等领域。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循环经济法》中关于国家机关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能力有限,难以有效地协调审批和监督工作。而国务院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总揽循环经济的审批工作,不能全面兼顾循环经济各个方面的工作。这种情况下,腐败行为很容易产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只需要与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搞好关系,就能够顺利拿到审批手续。而对于企业来说,相关法律制度形同虚设,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循环经济法》中对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与个人的职责的规定不够明确。该方面的规定并没有设立独立的章节,而是穿插在其他章节之中。例如,在第三章中规定,餐饮、娱乐等行业应该优先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尽量降低资源浪费,防治环境污染。该种分散式的规定无法让各类主题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也无法明确自己的具体职责。为此,国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循环经济法的立法质量,协调不同法律之间的关系,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要把握多种因素,选择合理的立法模式。首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并积极借鉴其他过埃及的相关经验;其次,要建立与现行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尽量避免法律条文方面的冲突,保证执法工作等的顺利进行;再次,要充分考虑当前需要与目标适当超前之间的关系。现阶段,循环经济立法要从实际出发,但又不能仅仅停留于显示需要,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四、总结

《循环经济法》中对于这些制度的规定大都是概括性的,很多制度的实施都需要单项法规来帮助贯彻实行。因此,在不违反《循环经济促进法》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尽快制定各种单项法律法规。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相关立法的存废问题和法律之间的衔接问题,并注意协调不同法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之下,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内容会更为全面、完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更为健康、良好的态势。

作者:卫思瑜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益强,邹树梁,郭平辉,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方法与综合处理前分选工艺研究现状[J].绿色科技,2013,(8).

[2]窦林娟,孙巧慧,常娜.日本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4).

[3]周长玲,于立杰.中国城市垃圾处置收费制度的健全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5).

循环经济法范文篇3

(一)我国循环经济相关法律的概况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法律,本文将那些或多或少体现了循环经济思想和内涵的法律统称为循环经济相关法律。自1989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环境保护法体系。已有的环保法律法规借鉴和总结了国内外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经验,为企业的污染预防、综合治理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了一些法律保障。虽然现行法律中有些已经包含或体现了某些循环经济思想,有些已经采用了“循环经济”术语,但是现有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法律体系的主体仍以末端治理为主要目的。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仅对工业生产过程的末端进行污染控制,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存在着治理成本不断升高,经济损失不断扩大的趋势。这远落后于循环经济所要求的全面有效管理资源,建立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协调相促进的全新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循环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化,国家开始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且提出“健全法制是把发展循环经济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地方循环经济立法的进展较快。2004年11月1日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施行,为我国今后的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了经验。此后,云南、广州、安徽、江苏、太原、青岛、深圳等地均先后出台了相关的循环经济法规。目前,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已经成立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这表明,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循环经济基本法的立法工作已经启动。

(二)我国循环经济相关法律的缺陷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下简称《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分别对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进行了专门规定。但由于实施循环经济也包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清洁生产以及对废物的回收利用等领域,循环经济立法很有可能与上述法律出现重复或者交叉,如何处理循环经济立法与相关立法的关系是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过程中应当直面的问题。与循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相比,我国循环经济相关法律存在以下缺陷。

1.从循环经济的3R原则来看,已有的法律贯彻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对资源化原则尤其是再利用原则贯彻不够。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作为循环经济法的立法原则在我国已达成共识。在3R原则中,减量化原则是核心,应当优先于再利用和资源化。《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主要针对循环经济的生产环节,强调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减量;《清洁生产促进法》主要针对工业企业的生产环节,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减量。《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要强调废弃物产生以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我国末端治理思想的体现。虽然减量化原则在3R原则中居于优先的地位,但资源化和再利用原则亦不可忽视。这是今后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中应当坚持的原则。

2.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环节来看,已有的法律主要规制了资源消耗环节和废弃物产生环节,对资源开采环节、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和消费环节的规制不够。选择重点环节来推动循环经济将事半功倍。上述五个环节是《国务院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环节,这是我国今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今后的循环经济立法指明了方向。已有的《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规制了资源消耗环节;《清蓓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要规制了废弃物产生环节,注重了污染预防和废弃物产生后的无害化处理;在资源开采环节,仅有极少条文涉及。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尚缺乏明确而具体的法律规范,只涉及了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关于消费环节的条文少,强制力差。如何规制资源开采环节、再生资源环节和消费环节,制定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这是我国今后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重点。

3.从循环经济的调整产业来看,已有的法律主要着眼于工业领域,对农业和第三产业涉及较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循环经济法应该尽可能地涵盖各个行业,重点是工业、农业、服务业。已有的法律都着眼于工业领域的污染防治,对于农业和第三产业涉及较少。今后应在修改已有法律和制定新法的过程中对农业和第三产业加以关注。

我国现有的循环经济相关法律虽然已经贯彻了部分原则、规制了部分环节和产业,但仍然与循环经济法律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思路并不是很清晰;若干相关的法律之间不协调,相互衔接不紧凑,甚至相互制约,这必将给将来循环经济的执法带来困难。这些都表明,我国需要系统地进行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即构建一个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二、德日循环经济法制的经验借鉴

当前发达国家中,德国和日本是典型的“循环经济型”立法的国家。两国的立法经验告诉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德国是先在具体领域立法中体现循环经济思想,然后建立系统整体的循环经济法规;而日本是先有总体性的立法,再向具体领域推进。虽然两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方式、步骤不同,但是两国都是既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又有一系列具体的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法律保障体系。除此之外,德日两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还具备以下共性。

1.两国的废弃物处理立法均经历了“末端治理—源头治理—循环经济”的阶段。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实施了《废弃物处理法》,当时的立法目的仅仅是为了“处理”生产消费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属于末端治理:1986年,德国将该法修正为《废弃物限制处理法》,强调要通过节省资源的工艺技术和可循环的包装系统,把避免废物产生作为废物管理的首选目标;1994年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资源闭路循环的思想从商品包装拓展到社会所有领域,规定要避免产生废弃物,同时对于已产生的废弃物应循环使用和最终资源化的处置。日本的《废弃物处理法》先后经过了七次修订,以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

2.两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中均没有专门的规制循环经济消费环节的法案。消费环节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据此,有学者指出,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中应包括《可持续消费法》。但综观德日两国,对于循环经济消费环节的调整主要依赖于特定资源、产品、特定行业、特定产业的循环利用等为补充的单项立法和政府采购法;其对消费者在循环经济中的行为的规制,主要体现为在循环经济基本法中规定基本义务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循环经济专项立法规定特别义务。德国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规定了官民合作原则,公民应参与解决环境问题。日本《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规定,国民有义务尽可能长时间使用产品、使用再生品和回收循环资源,有义务遵守有关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法规;当产品成为循环资源时有义务协助企业收集。

3.两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均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发展过程。自上而下是指两国从综合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立法开始,然后扩展演变,制定特定行业、特定资源的废弃物处理法。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于1972年制定,然后逐步制定了《包装废弃物法》、《限制废车条例》、《城市垃圾环境友好处置法》、《关于防止电子产品废物产生和再利用法(草案)》。日本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于1970年制定,然后逐步制定了《容器包装物的分类收集与循环法》、《特种家用电器循环法》、《建设工程资材再资源化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汽车循环利用法》。

4.两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中均规定了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该制度要求生产者在产品离开生产过程后,对消费等其他环节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承担回收、再利用及处置等责任。1991年德国首次按照“资源一产品一资源”的循环经济理念,制定《包装废弃物法》,规定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应避免包装的产生,其次要对其回收和利用。后又相继制定了《限制废车条例》和《关于防止电子产品废物产生和再利用法(草案)》分别规定了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者的延伸责任。日本2001年起制定实施《家电回收法》规定家电生产企业、销售商有回收和循环利用废弃家电以及负担部分费用的义务。

三,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我国所构建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应该贯彻循环经济的3R原则,规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环节,关注三大产业的综合发展,以保护和节约资源,促进各行业废物的回收利用,促进循环型社会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框架

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具有客观性,它是由现实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并需要法律予以调整的循环经济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根据我们对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和循环经济立法相关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循环经济相关立法的缺陷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立法经验,本文将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循环经济促进法》,这是整个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基础;第二层次是五部综合法,即《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资源循环利用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这是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主干,调整循环经济的各个环节;第三层次包括绿色采购法,特定资源、特定产品、特定行业、特定产业的循环利用等为补充的单项立法以及各项循环经济标准。这是调整特定资源、特定产品、特定行业、特定产业的循环经济活动,内容可能涉及循环经济的不同环节。在上述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中,前一层次立法是上位法,后一层次立法是下位法,下位法要与上位法的精神、原则和内容相一致,并在具体立法内容、制度设计中予以体现和贯彻。

(二)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不同层次有不同立法要求。

第一层次,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正在进行,该法应从循环经济的目标、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违法责任等做出原则性和指导性的规定。尤其应明确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以指导已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和后续综合法律、单行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修改已有法律,制定缺失法律。在第二层次中,《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四部法律是已有法律,需要在《循环经济促进法》出台后,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修改,着力贯彻循环经济的3R原则,还要解决这些既有法律内容的回归与复位,避免内容的冲突与重叠,增强可操作性,解决实施效果不力等问题。如修改《节约能源法》,规范能源开采环节,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规范资源消耗环节,加强对冶金、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农业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李艳芳认为《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作为专门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立法,没有必要再对超出固体废物管理的内容加以规定,其倡导的绿色采购、防止过度包装等内容可以删除。另外,还要增加对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循环经济法律调控等。

在第二层次中,还需要制定一部《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开展了十多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开展综合利用的方针、政策,但是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综合立法确是空白。

第三层次,逐步制定专项法。在循环经济的再生资源产生环节,根据需要制定有关各种行业的废物循环利用的专项法。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撑,废物的高效循环利用依赖于成熟的技术。我国现有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利用所有废物的标准,因此应该成熟一个,制定一个,以满足现实的需要。目前我国应把重点放在电子电器、报废汽车、废旧轮胎、包装物、建筑材料等排放量大、污染较重、技术成熟的废物的回收利用立法上。有学者认为,我国家电的循环利用技术支撑足以达到循环经济的要求,我国迫切需要法律、法规将对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活动作出规范。废旧电子电器的循环经济法规的立法正在进行中。在这些专项法中,应贯彻生产者延伸责任原则,要求厂家承担产品报废后,回收利用的责任。在这些专项法中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规定消费者在消费环节的义务和责任,鼓励消费者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同时,可以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回收利用负担一定的费用,以减少生产者的成本。在这些专项法中还应规定政府的相应义务,如实行环境标志制度,采取必要的经济激励措施等。今后,应着力研究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尽快使之得以实施,同时还要规定生产者不承担延伸责任时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责任,以保障法律的实施。

循环经济法范文篇4

【关键词】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完善

一、循环经济法基本理论

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循环经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二条中被阐述为:“本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我国学者针对循环经济的具体含义并未达成共识,但总体上来说其本质目标是基于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实施科学的技术措施,节能的经济措施和高效的管理措施,实现减少废物排放量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达到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法的涵义。循环经济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企业、公民等相关主体在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中心的资源利用方面进行干预、促进或参与的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可总结为“凡是调整因循环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性文件都可以纳入循环经济法的范畴。”①

二、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经验与启示

国外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情况。循环经济理念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美国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以及有价值的物资和能源通过了一系列与固体废物管理有关的措施,如1976年的《资源保护回收法》。目前为止,美国大多数州都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制定了再生循环法规。德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如1972年颁布的《废弃物管理法》,1996年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后来相继出台《垃圾法》、《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弃物法令》、《社区垃圾合乎环保放置及垃圾处理场令》、《2001年森林经济年合法伐木限制命令》、《持续推动生态税改革法》、《森林繁殖材料法》和《再生能源法》等。由此可以看出,德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着眼点是解决垃圾问题,其拟解决的站点问题是“垃圾经济”(也就是3R和最终安全处置)。其循环经济立法是从制定个别领域的法律逐渐延伸到整个循环经济法,然后通过完善其他配套的法律法规达到推进循环经济法的实施目标。日本在2000年颁布的《促进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对比德国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而言,目标更为明确,内容也更加深入和丰富。其目的是通过采取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合理的配置、再利用资源等方法,使自然资源的消费水平达到合理的控制,建立最大程度降低环境负荷的“循环型社会”。其他很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丹麦和比利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循环经济立法中针对国内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颁布和实施了大量有关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再利用的法律法规。国内循环经济立法情况。我国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等,均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发展循环经济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各地循环经济立法和实践奠定了基础和方向。许多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文件表明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并制定了相关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不仅在地方循环经济立法上取得较大的成绩还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贵阳市于2004年11月1日颁行了《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深圳市于2006年3月颁行了《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大连市于2010年6月制定了《大连市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上述条例基本上都符合设计相关法律制度的要求需围绕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定政府的规划与计划,做好示范与推广的工作,完成支持与鼓励和宣传教育的职责。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经验与启示。从法律规制的角度看,由于循环经济的生态本质属性决定了循环经济制度的出发点和立法重心都在于环境保护而不是经济效益。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仅注重经济效益是不完备的,需要更要注重循环经济的环保功能。像湖北省这样一个资源丰富但不断遭到破坏的地区,更加需要推行循环经济。在经济活动中实现废弃物的生态化应当是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律规制的基本目标,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二是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三是倡导绿色消费;四是指导产业建设。

三、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分析

湖北省循环经济政策法规规划背景。《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表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以上;提前一年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设市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神农架生态补偿试点正式启动,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和低效林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38.46%。水环境不断改善,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和洪湖、梁子湖生态保护工程等进展顺利。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顺利推进。低碳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推行。”另外,随着湖北省令人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而突显出来的问题是湖北省部分地区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水资源污染并日益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能源消耗过大等。如何有效促进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在于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推动湖北省循环经济建设。因此,完善与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相关法制建设势在必行。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现状。当前,湖北省在针对发展循环经济专项立法领域仍留有空白,即仅仅依靠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如《循环经济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来指导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实施并解决湖北省存在的区域性环境问题是不够的。此外,在循环经济活动中湖北省各市政府部门表现出职责不明确,工作相互推诿,信息反馈不到位等现象,甚至有些个别基层区域为了保证短期的经济增长,在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方面消极不作为。其原因就在于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统一有效的管理组织和明确具体的规划措施,另一方面,湖北省在实现循环经济平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配套法规、规章有待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还未建立健全。

四、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完善建议

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模式的应然选择。当今世界各国在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时有“污染预防目标模式”和“经济循环目标模式”两种模式。美国是污染预防目标模式的典型代表,主要源于其未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和综合法,仅颁布了有关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和预防方面的循环经济法律。德国和日本是经济循环目标模式的代表,一边治理和预防环境污染,一边循环利用已消耗的资源和废物是其颁布循环经济法律的目标。综合考虑我国具体情况,我国采用“经济循环目标模式”立法模式较为适宜,这种模式符合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立法定位的选择,也符合政策法和促进法的属性。“经济循环目标模式”也是湖北省在循环经济立法定位时的最佳选择,鉴于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在相关规定的具体内容上侧重于指引性,相应跟进政策法和促进法的制定,同时增添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循环经济法制内容,并完善经济发展的责任追求和惩罚机制。在制定《湖北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促进法》的立法模式和立法原则。其优点在于:一方面,有利于与上位法衔接,保持在立法体例和立法模式上的一致性,在实践操作中可以更好的引导执法者操作、守法者遵守,有利于减少对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分歧。另一方面,这一模式要求严格遵循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要求符合生产和环境发展的科学规律,有利于实现湖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指导方针和立法原则。其一,立法指导方针。发展循环经济是关乎湖北省社会未来的根本性发展战略,我省循环经济发展不仅要结合本地工农业和服务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还应全面合理规划布,局走循环经济效益高、投入和损耗低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倾斜,以有效整合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各种资源,同时,应当确定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要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公众积极参与性。总结来说,湖北省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指导方针应当以“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设立资源共享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以及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为内容。②其二,立法原则。循环经济立法原则是贯穿于湖北省发展循环经济始终的灵魂,既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意图,也是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战略的直接表现,同时体现循环经济特点。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原则应包含以下内容:首先,“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该原则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资源要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其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我省应严格遵循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灵活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进行不断思考、探索、创新和发展。最后,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要在遵守国家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的作用。

第一,对于政府来说,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则必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其实施作有力保障。政府为激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服务于经济发展。第二,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积极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要求。在发展循环经济时需要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引导,结合企业自身条件自主自愿改进生产工艺,谋求更长远利益,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三,倡导公众积极参与,发挥公众监督政府和企业履行职责的功能,能更有效发展循环经济。因此要确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构建的具体内容。湖北省发展循环经济涉及面较广,但其循环经济地方立法应切忌将所有与循环经济有关的制度都纳入其中,在设计时,要着重考虑最直接影响发展循环经济而其他法律中又无明文规定的法律制度。湖北省在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时应突破传统的单向线性经济思维,转变为闭环流动的循环经济的思维方式,以期有效地实现循环经济发展。首先,政府层面的法律制度。依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在政府层面的法律制度设计上应遵守以下几个要求:一是地方政府在设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规划时,要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将循环经济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贯彻其中。其次,编制循环经济法规时,在程序和内容上不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相抵触,需以其为指导加强循环经济规划体系的建设。二是本省需根据不同区域的自身发展情况和技术、资源条件等因素开展循环经济规划工作,使循环经济规划最终得以执行。三是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性文件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支持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限制符合当前国计民生需要,但是能耗较高、污染较重的项目,禁止能耗高、污染严重项目。此外,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应结合《政府采购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对政府绿色采购制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其次,企业层面的法律制度。一方面,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是国家(政府)根据市场经济情况,在准许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时,市场主体所要符合和遵守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条件和规定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是最活跃的市场因素,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主体。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逐渐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一是采取限制性市场准入制度,该制度针对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和建设项目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与标准,限制其进入市场;二是采取优先性市场准入制度,该制度针对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技术和产品放宽进入市场的门槛和标准,使其能进入市场,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十五条只做了简单叙述,不足以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能够达到提高产品的生态效率,减少社会能耗,更能推动生产者在推动循环经济顺利发展中起到应有的效能。所以,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应当考虑实施主体、实施方式、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等因素,制定出具体的生产者责任制度,从源头控制废物的产生,减少资源消耗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更要明确产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企业责任,使该制度具有效用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建立和健全适合湖北省实情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最后,公众层面的法律制度。公众有效参与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公众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是有知情权,是信息充分公开。对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制度有所规定的主要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这些法律在制度设计和实施层面针对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信息公开问题都是不足的,不能很好的保证公众的有效参与。湖北省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在着手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时,为确保公众知情权的实现,应明确政府和企业承担其与循环经济发展有关的信息公布义务,如果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违反该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另外,消费者个人在循环经济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转变公众现行的消费模式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循环经济立法应根据本省资源再利用率与公众自身环保素质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制度以规范绿色消费行为”。③湖北省可以从个人排污权交易制度、违规排污罚款制度以及引导消费者的生态选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法制建设。

【注释】

①蔡守秋:“循环经济法”,《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33页。

②魏纪林:“循环经济促进法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思考”,《法学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8页。

循环经济法范文篇5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它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从本质上并不是改变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而是依托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经济运行的路径进行规范和引导。加快进行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是推动和促进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通过建立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来有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现代法治社会是用法律来规范社会结构和控制风险的社会,因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制定的法律和制度。由此可见,以法律形式和法律体制规范循环经济是具有现实的制度创新意义的。

二、我国循环经济法体制建立的主要问题

1.现行环境保护法与循环经济发展脱节现行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在1979年版的环境保护法试行法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这一版本的环境保护法是建立在国家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社会结构基础上的,其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属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因而植根于这一社会基础的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理念和内容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思想价值模式。因此这种思想模式指导下的环境保护法是完全迎合相关企业“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的。众所周知,排污治理问题是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职责的主要内容,也是环境保护法及执法部门集中处理的事务。以此为例,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是收费标准低,与企业因肆意排污所得的利润相差甚远,对企业根本构不成应有的约束。其次是收费方法不合理。

2.现行收费制度往往是单项超标排污制度,即同一排污口如果排出两种污染物,那么就按照最高指标的那一种污染物来计算罚款费用,因此误导了企业往往只对收费的那一种污染物的治理。现行循环经济法对环境资源相关概念界定模糊,导致法律责任认定无法可依环境污染问题之所以棘手,主要在于环境资源在数量、质量、污染的范围和程度上都难以确定和量化,从而造成认定法律责任的执法部门由于缺乏法律依据而难以操作,主要表现在环境资源归属权制度和容量权制度的缺失。我国宪法中对环境资源的权属问题规定得非常模糊抽象,仅仅规定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但是并没有指明行使环境资源所有权的主体,更没有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企业和部门、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结果造成了国家集体的资源所有权被各个主体肢解,客观上促进了各种主体对环境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和利用。恰恰是由于这种环境资源权属制度的抽象性,造成了环境资源抽象的公有性,负责管理资源的行政管理部门往往成为环境资源的实际所有者,并将这种管理权进行人为分配和寻租,从而使环境资源失去了有效配置的途径。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措施,管理体制不合理,使得环境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现行环境保护法的资源再利用原则贯彻不够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贯彻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强调生产环节资源的投入减量;《清洁生产促进法》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减量;《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强调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化和再利用原则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今后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应当加以完善。这种资源再利用原则的贯彻滞后往往会误导立法工作将循环经济简单地视为降低利润和生产力度从而降低对资源的利用的规范过程,因此这种执法工作实际上是对企业经营的一种压制,并非引导和对环境的真正合法保护。

三、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体制的对策

1.建立健全绿色GDP核算制度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是指在核算国民经济状况时,要切实将环境成本、环境收益、自然资产和环保支出纳入国民账户体系,从而比较完整地反映出自然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并在维持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引导经济增长,走向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协调[2]。当前的GDP冲动是造成环境问题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很多地方政府就是为了GDP而放任企业肆意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就要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其内涵就是在传统GDP核算中将那些关于城市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害、水污染、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酸雨损失以及铅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造成的污染损失等扣除掉。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货币量化核算目前全球尚未确立公认的方法,致使绿色GDP指标在核算上存在诸多不易克服的技术性困难。不过,绿色GDP核算体制仍然在操作性上可以有比较好的技术载体,可在每项经济活动的经济增长数值后面列上该项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质量升降、生物多样性增减、资源开采或消耗总量、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防治投资额度等事项。

循环经济法范文篇6

一、引言

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离不开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联系紧密。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矛盾,造成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短缺,引发了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巨大冲突。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人们的环境资源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开始推行减少环境破坏、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自循环经济概念提出以来,各国纷纷立法,使具有较强政策性的循环经济理念、战略、原则,在法律的强制性保障下得以贯彻落实。如德国以避免和减少废弃物产生为目标颁行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日本把建立循环性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修改和制定《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资源有效促进法》、《促进再循环产品采购法》等多项环境立法,[1]为资源短缺的日本发展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循环经济法律理念以树立环境保护法律理念为根本,以法律工具为保障手段,反对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发展目标的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的功利主义思想,反对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主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确保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2]在诸多发达国家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法律指导思想的国际背景下,健全环境资源法律必将成为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速循环型社会建立的重要保证。因此,结合我国国情,积极研究如何修改完善现行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建立系统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以法律制度为循环型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应成为当前我国环境资源法律建设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二、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是促进循环型社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使环境与发展的政策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国家的法律和规章是最重要的工具,”[3](P61)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在传统环境法律制度规制乏力的情况下,仅依靠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在相当程度上需要依靠法律的强制性,把循环经济从单纯的经济发展理论上升为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确保其在社会经济生产中的稳定发展,[4]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则是循环型社会最终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为此,我国要充分重视法律在建设循环型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制定和完善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使循环经济的理念转化为制约和影响人们决策和行为的制度约束和法律规范,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置于有利于健康发展的法律框架内,以更有效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速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二)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市场主体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造成环境污染及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循环经济模式是在尊重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从优先考虑经济利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模式,最终实现以环境利益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目标。其以减少和循环使用资源为特征,通过节约资源、循环再利用资源提高环境资源利用率,[5]尽可能减少经济活动引发的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通过对经济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系统调整经济发展相关的环境资源利益关系,强化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避免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双赢。通过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调控,使人们在注重增进经济利益的同时充分关注环境利益,树立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保护环境的观念,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并驾齐驱,使经济发展与资源使用、环境保护协调共生。

三、建设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应坚持的原则

(一)环境利益优先原则

环境利益优先原则应当是环境资源保护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指尊重环境资源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将环境资源保护的目标纳入其他决策必须考虑的关键性因素,使环境资源利益与经济社会利益共生共荣,保障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环境资源法律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革新传统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和单纯以经济增长作为指标的畸形政绩观,[6]从长远角度看,以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考虑因素,在法律中确认环境资源的价值。因而,环境利益优先原则应是循环经济立法的首要原则,贯穿于循环经济法律建设的始终,指导具体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以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预防为主原则

强调预防为主,是世界各国在长期的环境资源保护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由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甚至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环境破坏是不可逆的,从长远来看,消耗和破坏环境资源的成本远远大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收益。因而,环境资源保护最重要的不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后的治理,而是应当防患于未然,以预防为主。[7]在环境资源未遭到损害之前,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环境资源损害的发生和环境恶化,为他人和后代留下一个可生存的资源环境。

(三)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法律中广泛采用的一项基本原则。赋予公民通过一定程序和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资源相关的活动,不但使该项活动符合公众的利益,还能有效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公众参与原则应贯穿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始终,作为循环经济立法、执法、守法都要遵循的原则。目前,我国环境资源立法仍然不够发达,循环经济法律冲突及法律空白较为常见,为防止难以消除甚至不可恢复的环境退化和资源枯竭情况的发生,必须健全公众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相关制度,并监督环境管理人员、企业、公民的环境行为。

四、循环经济对传统环境资源法提出的挑战

(一)缺乏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规定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是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环境资源法提出诸多循环经济新制度、新理念、新措施需求。环境资源法体系包括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两大部分,但作为环境资源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只限于被动性的污染预防,而没有自然资源保护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的规定,只能算是一部污染防治基本法,[8]更谈不上循环经济模式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规定了,这与循环经济战略主张的预防优先和源头控制原则是相悖的。这种结构上的缺陷,不利于循环经济战略的展开,难以把污染控制延伸到生产环节,更难适应循环经济战略和建立循环型社会的要求。

(二)经济发展功能与环境保护功能脱节

我国环境资源法虽然提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但是制度的宽泛性和原则化,导致经济发展功能与环境保护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实现。一方面,由于《环境保护法》缺少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导致保护与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功能规则乏力,而我国又没有自然资源的基本法,致使建立循环型社会在遇到此类障碍时束手无策。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法》虽然名称强调“保护”,但实质是偏重环境污染防治,制度设计上是注重在实现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缺少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协同发展理念,导致《环境保护法》无法有效地发挥利益调控和平衡功能,这与循环经济法律观主张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不利于循环型社会的有效建立。

(三)以行政强制为主要法律手段

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尚未摆脱传统行政理念的思维模式,只重视政府管制手段的建设,政府过分集权,内容上多国家干预手段,表现为“命令+控制”的以行政强制为特征的法律手段。虽然环境资源法规定公民有参与环境事务的权利,但是相关立法的制定角度和目的是配合政府管理,而对于公民享有的环境权益范围以及这些权利的实现途径基本没有提及。[9]传统僵硬的环境资源法缺乏市场机制条件下经济刺激措施的规定,未能很好地发挥市场在环境资源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中的功能和作用,政府的循环经济公权与公民环境资源保护的私权、政府的环境资源管理与社会的监督制衡经常发生冲突。

(四)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权利缺失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环境权益。环境资源公益诉讼作为公民行使环境资源保护权利的重要途径,在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法律中被广泛采用,但在我国法律中却缺乏关于这种有效的法律维权工具的规定。尽管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由于该规定过于抽象,未明确应向何部门进行检举、控告,以及有关部门对检举、控告处理的程序、期限、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责任等未做出任何规定,[10]缺乏可操作性,使该规定在实践中根本无法得到落实。

五、健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

(一)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加速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我国可以先围绕资源开发利用频率高、环境破坏可能性大的重点领域和特殊行业,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推进循环经济的单行法律,确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使用许可证制度、废弃物再生利用等制度,实现资源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行资源回收奖励措施、发展再生产业、建立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制度等,构建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有效保障机制。待条件成熟时,再考虑将各单行法律整合,制定一部循环经济基本法,确立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制度、政府和企业以及个人等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方面的内容,[1]以便更加有效地推进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二)明确国家推进循环经济的职责,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协调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循环经济进行立法的目的是从法律上保障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体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确保环境资源保护功能落到实处,保障循环经济应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义务。在环境基本法中应明确国家推进循环经济的职责,确定负责具体实施的政府职能部门,细化各相关政府部门的具体职责,明确职责监督管理部门及监督机制,建立起高效的国家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在明确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环境监督主体地位,规范监督职能的同时,应合理设置环境资源监督范围,培育资源市场,促进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等,从源头上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确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与行政管理进行分权

环境资源保护属于公益性权利,现行法律对公众参与环境资源保护权利的规定不明确、不齐全,不但淡化了公民的权利意识,怠于行使循环经济监督权,而且影响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因此,确保每个公民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鼓励其行使参与权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强化公民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应合理设定公众参与权利的内容,保证公民具有环境资源保护预案参与、过程参与、行为参与等权利,[11]并规定此类权利行使的保障措施,使公众参与权不落为一纸空谈,真正做到与政府的行政管理进行分权。通过广大公众的参与,使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加速循环性社会的建立。

循环经济法范文篇7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循环经济较大规模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中国的循环经济终于走上了有法可依的法制化轨道。

(一)责任规定不严密

但《循环经济促进法》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些条文规定也比较原则不明确,比较笼统,可实际的操作性并不强。尤其在责任规定方面有以下不足:《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对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职责规定不够明确、具体,也没有专章进行规定,散见于其他章节之中。关于公民个人的法律责任,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十条中规定:"公民应当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合理消费,节约资源,尽可能使用节能、节水和再生产品,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对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和包装物,消费者应当将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交给生产者或者其委托回收的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这种比较分散式的规定,不能让各类主体从宏观上领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不能具体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是循环经济促经法对责任规定的相关情况。

(二)未明确执法部门

《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违反本法规定,进口列入淘汰名录的设备、材料或者产品的,由海关责令退运,可以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进口者不明的,由承运人承担退运责任,或者承担有关处置费用。"本条对进口者和承运人规定了程度不同的法律责任,进口者承担退运责任并被处以罚款,而承运人只在进口者不明的情况下才承担退运责任或是相关处置费用。如若进口者和承运人双方串通,违反规定进口淘汰名录内的设备、材料或者产品,一旦被海关查获,只要进口者不明,就只需由承运人承担退运或处置费用。该处罚远轻于对进口者的直接处罚,这就很有可能造成进口者和承运人串通规避法律。

《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管理工作。"循环经济法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靠执法。但是循环经济法仍没有明确的执法部门。到底是否由哪个部门统领整个循环经法执法没有定论。多头管理很容易造成无人管理或大家争抢管理,到头来只会对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消费者绿色消费义务

(一)消费责任与消费义务

在循环经济基本法中,确定公民的义务与责任,鼓励每一社会个体为循环经济做出努力。打破现有的"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遵循"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采取行为责任和经济责任相分离的责任体系。在法典当中进行专章规定社会公众的职责。我国已有地方政府开始向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收取垃圾处理费,这就是消费者责任的一种体现。这些费用实际上是消费者为自己在生活产生的环境污染而买的单,主要支付给垃圾处理机构,一般用做垃圾处理经费和垃圾处理机构的运作费用。在完善循环经济法时可以通过确定个人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和较轻的违规排污罚款来实现对消费者环境责任的承担。例如,可以以小区、家庭或个人为单位实现消费者责任的承担向垃圾公司支付少量费用,作为其排污费用;对于违规排污的,应该对其进行适度罚款。这种消费者付费的模式值得商榷。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极大地提升,但是我国人均财富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生活压力比较大,大多数消费者消费能力不足,在消费市场处于弱势地位。况且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已经支付了一定的环境资源受益费用。低端产品的使用和废物的排放一般都是较为贫困的民众,往往不可利用的污染物都是低端的产品。这部分责任应当由政府承担,而不是消费者。

(二)绿色消费义务

绿色消费,不仅包括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对物种的保护等消耗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绿色消费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家环保总局等六个部门在1999年启动了"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和"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中国消费者协会把2001年定位绿色消费主题年。我国现行消费模式主要问题有:污染性消费严重,挥霍性消费盛行,野蛮性消费惊心,倾斜性消费失衡。社会再生产的末端是消费者,鼓励消费者树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购买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提倡和促进适度消费。

消费刺激生产,生产保障消费的经济规律是我们遵循的原则,公民的消费行为对生产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建立起环境责任,提高环境意识,消费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尽可能用自己正确的消费选择影响生产者的生产方式,推动整个社会营造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包括以下内容:

1.反对攀比炫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发展,人的消费动机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本不是坏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热衷于攀比,追求奢华,炫耀,很多消费不是出于生产生活需要,而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刺激人们超前消费。这对资源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起到了坏的作用。

循环经济法范文篇8

一、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要览

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包括纵向责任延伸和横向主体扩大两个方面。从纵向角度看,是打破现有生产者的有限责任,将生产者责任链条长度进一步扩展,实现对上游产业污染环节的遏制和对下游产业污染环节的负责;从横向角度看,这一制度的主体不仅包括生产者,还应包括销售者和消费者等主体,通过多元主体的多种责任形式,实现对污染环境产品的兜底性无害化处理。

(一)生产者产品责任

我国对生产者产品责任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产品质量法》第26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即“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可见,当时对生产者的产品责任规范仅限于产品发挥作用期不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之后,我国《侵权责任法》进一步明确,“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在2009年之前,我国生产者的产品责任体系普遍止于消费者环节,在产品转化为废弃物环节的生产者后续处理责任几乎为一片空白。但是,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而要对某些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成本却异常高昂。《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使得生产者的责任从单纯的产品生产、使用阶段延伸到产品废弃之后的回收、利用和处理阶段。

(二)生产者延伸责任

生产者延伸责任(ExtendedProducerResponsibility)又称产品延伸责任(ExtendedProductResponsibility)、产品和生产者延伸责任(ExtendedProductandProducerResponsibility),是指“产品的制造商和进口商应承担其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环境影响责任的主要部分,包括上游材料选择、生产工艺以及下游使用和弃置过程造成的影响。”③这一定义对生产者的责任向上游和下游都进行了延伸,不仅要求生产者选择低污染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还要求生产者使用更有利于循环利用的材料和工艺;不仅要求生产者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无害化,还要求生产者对弃置后的产品实现无害化处理。“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最初目的在于鼓励生产者在产品设计中更多地考虑环境影响,后来又被赋予了更广泛的涵义,被看成是‘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深化和延伸。”④产品源于生产者利用某种工艺将原材料进行重新整合,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者需要首先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原材料的选择;二是工艺的选择。众所周知,环境资源具有全部或部分公共性,但是对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成本非常高或者就根本无法界定,导致人们滥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并仅从自身效益角度而不是全社会效益角度考虑成本分担。传统生产者选择的首要标准是企业的直接成本,即为了获得原材料或工艺所付出的金钱成本,而对于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等间接成本问题考虑甚少,这很容易导致原材料浪费、废弃产品污染等问题,从而产生企业的“外部不经济”⑤问题。一个经典例子是,在Surges对Bridgman一案中,糖果制造商在某地制造糖果已经60年的时间,后来,一个内科医生在紧挨着糖果制造商的地方开了一家诊所。但是糖果制造商生产过程中的巨大噪音使得内科医生无法使用听诊器,并且影响思考。内科医生虽然是一个后来者,并且糖果制造商每年的销售利润很好,但最终内科医生还是拿到了法院的禁止令,终止了这家糖果制造商在此的生产活动。法院的法官在审理这起案件时,遵从了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认为噪音问题应由糖果制造商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解决,而不应由内科医生承担损失。

(三)生产者责任延伸必要性

如果仅考虑企业的直接成本,从短期和企业范围看,似乎创造了高额的价值,并从中获得客观的收益;但是从长期和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看,这些收益也许并不足以弥补所造成的损失。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满足以下三点:1.建立“长期效益评价”体系。企业在短期内创造的财富并不能作为衡量企业优劣成败的关键,而应当更注重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全社会效益累加的多寡。这一“长期”可以“十年”作为评价周期,这有利于企业放弃或减弱短期投机牟利的动机,也有利于企业树立“百年老店”的信誉。比如当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学界普遍认为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造成,或可以通过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显著缓解。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欧盟走在世界的最前列,不仅有政府层面的管制和税收,还有市场主体间的排放权交易等,并且已基本形成完整而较为成熟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体系。2.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约束机制——划定更加宽泛主体的成本-收益评定机制。将生产者责任在传统概念上进行延伸,不但要考察生产企业自身运营成本,还要考察企业行为的外部性⑥——将全社会其他主体为这一企业的行为和产品所付出的成本计算在内,形成社会总成本并转化为企业成本。碳排放权交易,主要针对电力生产商及能源公司等碳排放大户,他们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间赚取了高额的利润,却并未对全球变暖问题担当任何责任。通过碳配额及配额交易,能够部分解决碳密集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问题。3.建立“外部效益内部化”的激励机制——将负责任的企业与不负责任的企业区别对待。对负责任的企业的最高肯定必定是扩大其收益。由于实现了上一步要求的企业肩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成本,这类企业理应从市场和政府获得更多的利益支持,他们也将从中获得进步的动力。例如,碳排放权交易并不仅是政府税费收入来源和碳减排的有效手段,还是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有利机会。欧盟的碳管制及交易制度最为成熟,其催生下的新型企业在有限的碳配额中依旧高效运转,甚至能够从碳排放权交易中直接受益,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具备更高的低碳竞争力,真正抓住低碳消费者的目光。通过上述三个机制达到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的效果,指导企业贯彻循环经济理念,降低社会长期发展成本,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产者以外的其他主体责任制度的确认

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并非将产品的回收、利用、处置责任全部归于生产者,而是以生产者为中心,将这一责任延伸至消费者、进口商、销售者、维修机构和售后服务机构等其他责任主体。之所以包括消费者,是因为这一制度所带来的环境改善及资源的高效利用,将惠及每一个消费者;当然,向生产者和销售者征收的费用最终将落在消费者身上,但是通过向消费者征收是更为直接、明确和低廉的办法。从民法角度考虑,虽然消费者作为所有权人对自己所占有的物享有充分的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但是在产权实施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可能波及其他不确定的潜在当事人,而这种侵权情况就应该受到法律的规制。这也是环境经济学中的外部性问题,比如来自交通工具、工厂和烟民的烟雾对大众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负影响)以及自家花园种植的花草不仅可以供主人欣赏,也可供路人欣赏(正影响)。所以,消费者也应当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当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

二、我国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我国立法中对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规定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其他责任主体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18条规定:“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首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产品和包装进行回收。”《清洁生产促进法》第27条规定:“生产、销售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在产品报废和包装物使用后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2008年8月20日由国务院制定,并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人生产、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器电子产品污染控制的规定,采用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设计方案,使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以及便于回收利用的材料。”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领域的这一条例是我国有关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最新法规,但是其中第二章“相关方责任”仅对生产者责任作了较为细致的规定,而对产品销售者、维修机构、售后服务机构等现代循环经济当中不可或缺的主体的责任规定却十分有限,只局限在上述主体“应当在其营业场所显著位置标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提示性信息。”虽然我国目前法律法规中已经含有以生产者为主责任延伸制度的条文和思想,但是具体程序细则的缺失,导致以生产者为主责任延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回收程序和相应强制力,缺乏制约企业的力量,也让消费者感到茫然,更不会对消费者产生任何回收压力或者驱动力。责任的落实,不仅需要条文的规定,更需要程序制度的支持。

(二)欠缺对责任主体追究责任的力度

如《循环经济促进法》虽然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义务,但是在第六章“法律责任”当中却并未规定违反生产者责任延伸义务后所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这是因为国内有许多学者认为,生产者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应具有自主性,对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施加过多的、直接的行政干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自由原则。因此,我国现行的有关生产者的延伸责任大多数规定属于指导性规范,没有明确规定不履行延伸责任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有效地追究法律责任。”⑧但是,行政处罚甚至是刑事责任,都被认为是合法的、有效的工具,只不过用于环境问题的惩罚或制裁的性质取决于因果关系的程度;而经济学家们大力推崇的基于市场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可以与上述措施相辅相成,组成配套措施。

(三)现有激励措施缺乏可持续性

根据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对企业引入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虽然有利于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不可否认其在短期内对企业仍旧是一种负担,这也是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循环经济“敬而远之”的最重要原因。现阶段,世界各国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商、维修机构,甚至是回收机构,他们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问题和成本问题。虽然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五章“激励措施”中规定了财政性资金、税收优惠、列为重点投资领域、提供配套金融服务、价格政策等激励措施,但是不难看出,这些举措大部分由政府承担。其结果是政府的财政压力加重,不利于循环经济的高效实施。政府应当尽快借助手头上的资金、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有利条件,帮助企业建立起来能够自负盈亏的完整产业链,并逐步退出这一市场。

三、我国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的完善

(一)生产者回收与生产者付费

我国《循环经济法》第15条规定了生产者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责任,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也有类似规定。可见,我国立法还是倾向于“谁污染谁治理”的传统循环经济理念,由企业直接负责废旧产品回收处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会产生相应成本,而企业需要为承担这一责任“埋单”,企业因此并不具有积极性,根本无法做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销售者更不可能完全代替生产者承担这一责任。而废品回收机构要么借助政府补贴进行全部废品回收利用,要么仅将具有高价值的废品进行回收利用,也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这一问题并不必须由政府通过行政力强制生产企业解决,还可以通过市场的经济手段实现。比如欧盟进口电池时,在入关阶段就会扣除一定的费用,用于后续回收。我国有关立法中首先需要将产品进行大致的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做出针对性废品处理定价,然后在企业生产出产品后根据产品的数量与其他税收一道征收。这不仅增加了政府投入循环经济的资金来源,还减轻了生产企业的废品处理负担,使其可以更专注于产品的生产。而有志于进行废品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生产者依然可以进行废品的回收,并从政府得到各种形式的支持。从经济学角度讲,当废品作为全社会的无差异资源时⑨,任何一家企业的回收利用效率(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全社会的平均效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时,必定产生超额的回报,这将有利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和工艺的无害化选择。近些年来,依靠政府起步的低碳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催生了低碳技术的不断革新,还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消费者参与

循环经济法范文篇9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不久将颁布实施,届时,企业将面临循环经济法律环境。建立循环经济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循环经济法律背景下,企业自身的生存战略只有与国家的生存战略相适应,才能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立法企业生存战略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也就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优选模式,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而实现“投入最小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无害化”,最终达到以最小发展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倡导的是一种与地球资源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互为依存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顺应历史的、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被循环经济所取代是历史的必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些问题与中国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密切相关。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资源、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经济效益等积极作用。

为使循环经济法制化,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十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将制定循环经济法补充列入立法计划。2007年6月,全国人大环资委第23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2007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循环经济法草案,该法案强调以循环发展模式替代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2008年9月,该法经全国人大通过,于2009年1月施行。

这部法律将对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的包括政府、企业、公众和行业协会在内的主体,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中的行为加以规范。因此,循环经济法的颁布,将使企业面临一个崭新的循环经济法律环境。如何在循环经济法律背景下生存,就成为摆在我国企业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循环经济立法背景下企业生存面临的问题

企业生存受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控制和影响。循环经济法草案第十二条从两方面对循环经济规划制度作了规定:首先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等规划时,应当明确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其次要求有关政府专门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规定了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程序,并明确提出规划应当包括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具体指标。因此,企业的生存必然受到企业所在地的经济规划制度的控制和影响。

企业生存受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的控制和影响。循环经济法草案第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生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并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符合本行政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生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因此,企业的生存必然受到企业所在地的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控制和影响。

企业生存受循环经济评价考核制度的控制和影响。循环经济法草案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统计、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上级人民政府根据前款规定的循环经济主要评价指标,对下级人民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时,应当同时报告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因此,企业的生存必然受到循环经济评价考核制度的控制和影响。

企业生存受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的控制和影响。在传统的法律领域,产品的生产者只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承担责任,但现代生产者还应依法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也就是说,生产者的责任已经从单纯的生产阶段、产品使用阶段逐步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和处置阶段,相应对其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循环经济法草案第十五条区分不同情况,对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等主体在产品废弃后应当承担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因此,企业的生存必然受到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的控制和影响。公务员之家

企业生存受强化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管理制度的控制和影响。循环经济法草案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对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建筑、造纸、印染等行业内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用水量超过国家规定总量的重点企业,实行重点管理制度。重点企业应当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能耗和水耗企业标准,并按规定进行审核。因此,企业的生存必然受到国家强化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管理制度的控制和影响。

企业生存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控制和影响。循环经济法草案第十八条规定,国家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定期鼓励、限制和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名录;禁止生产、进口或者采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有关部门要对名录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因此,企业生存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控制和影响。

企业生存受循环经济激励措施制度的控制和影响。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仅靠行政强制手段是不够的,必须依法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各行各业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激励他们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循环经济法草案专设第五章,对激励措施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第四十三条);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第四十四条);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给予税收优惠(第四十五条);对有关循环经济项目实行投资倾斜及配套金融服务(第四十六条);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等政策措施(第四十七条)。因此,企业生存受循环经济激励措施制度的控制和影响。

企业生存受循环经济法律责任制度的控制和影响。循环经济法草案第六章专门规定了循环经济涉及主体的法律责任,第五十条至第五十八条对各类主体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罚则,以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企业如果违反了循环经济法规定的法定义务,则有可能受到停业、关闭或者最高额为一百万元的罚款,直至包括追究刑事责任在内的法律制裁。因此,企业生存受循环经济法律责任制度的控制和影响,循环经济法获得表决通过并颁布实施,立刻成为企业面临的生存法律环境。企业如何才能在即将面临的循环经济法律背景下生

存,做到未雨绸缪,笔者认为企业应该制定自己的前瞻性生存战略。

二、循环经济法下企业的发展战略

(一)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在我国,从事各项事业都要先制定规划,有了规划才有项目和资金。规划是前提和基础。循环经济规划是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的安排和部署,是政府进行评价考核并实施鼓励、限制或禁止措施的重要依据。企业了解所在县、省及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于企业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预测企业在未来的前途,而且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出自己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使企业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中,保持与所在县、省及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步调一致。

(二)制定责任延伸制度

企业的责任延伸制度应从生产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和处置阶段。企业应根据循环经济法制定自己承担责任的制度,确保依法生产、依法维修、依法回收。真正做到生产阶段减量化、产品使用阶段再利用、产品废弃后的回收资源化。

(三)制定相关污染物和用地用水控制指标

企业应根据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生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本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生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如果企业超出本行政区域内上述指标的许可范围,则有可能受到法律制裁,直至被关闭。只有制定了严于本行政区域内政府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建设用地、生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制定循环经济评价考核指标

企业应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本企业循环经济评价考核指标。根据循环经济法草案,国家将制定循环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企业要获得较大生存空间,则必须使本企业的循环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严于国家标准。(五)制定能耗和水耗指标

企业应当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能耗和水耗企业标准,并按规定进行审核。否则,企业将可能因为能耗和水耗不达标而被依法淘汰。要生存就要依据循环经济法制定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六)找准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循环经济模式”,它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协同进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原料或产品的多次利用和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为目的,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每个企业在循环经济中,必定处在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中的某一位置。找准适合企业所处的位置,对于企业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实现原料或产品的多次利用和实现废弃物资源化非常重要。企业找准了适合自己在循环经济中的位置,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以便预测未来发展前景,并采取相应对策。

此外,企业应有超前意识,应及时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建立自己的信息中心,始终紧跟形势,避免被淘汰,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权。了解国家产业政策,不仅可以避免被淘汰,而且可以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把资金投向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获取投资的最大效益。企业应制定本企业的循环经济激励措施制度,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循环经济氛围。同时,企业还应及时了解国家的循环经济激励措施制度,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奖励资金,为企业生存发展获得更多的机会。企业应树立循环经济法律责任制度意识,建立自己的循环经济法律研究部门,依法治理企业,依法发展企业。企业只有在循环经济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才能获得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循环经济法范文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主要指的是经济的发展能够实现无限循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改变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着的较多弊端。但是要想真正从传统经济发展转变为循环经济,必须依托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基础。

1经济发展问题的提出

近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极为快速的发展,但是相应的问题也随之逐渐的展现出来,在高速经济发展之下,我国的资源也得到过度的开采,反过来也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次,过去没引起重视的废弃物等也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在此形式之下,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1]。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严格的执行,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完善和管理也没有得到特别的重视,使得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为更好的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应当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对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每个企业单位,每个人都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

2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完善的标准

在学习之余,通过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种完善法律体系标准:首先,相关部门应当明确立法的宗旨,明确立法的真正意义所在,才有助于整个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如:当前针对循环经济开展立法的德国,在立法中对企业生产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进行明确,尽可能的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资源变为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过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2]。其次,完整的法律结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其常常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在实际中不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构架出完整的法律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三,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应当具有较强的协调性。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较多的人员参与到其中,为促进众多人员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能够更加顺利和协调,要求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应当具有较强的协调性。第四,保证制定法律的有效性[3]。法律本身是否具有有效性决定着其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如果法律在制定之后,并不能够严格的去执行,就变为了一纸空文,完全起不到任何的效果,更谈不上对企业和人们起到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3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现状分析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90年代,循环经济已经开始被一些人关注,并且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到目前为止,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构建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经过对当前我国的一些循环经济法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我国在循环经济法上面的内容已经较为丰富,同许多西方的发达国家一样,也更加倾向于合理利用废弃资源,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但是在具体的细节上仍旧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循环经济立法基础《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法律发过更多的是对企业和群众加以引导,缺乏强制性的规定,使得其在执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低下[4]。其次,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有着许多原则性的描述,使得在具体执行中变得可操作性较弱,在其中存在着较多的漏洞,让部分企业能够有机可乘。从整体上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展开分析,我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的部门逐步地建立起相关法律法规,这种情况直接造成我国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上存在着混乱,不具有系统性的现象。除此之外,在协调性和科学性上也有着较大的缺陷,很多法律法规只适用于部分的区域内。

4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

4.1立法宗旨上做出完善:我国应当进一步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循环经济的发展上升到足够的高度。然后从宪法上承认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专门设置相应的宪法,其它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可以让循环经济法的有效性更高。

4.2立法结构上进行完善: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建立上,应当从科学性、协调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对当前现存的法律法规进行审核。初始阶段可以从较为熟悉的领域进行,然后逐步的展开,将现行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中无用和有弊的删除,对有利的法律法规应当进一步的完善[5],最终制定和修改专门法、基本法。

4.3协调性上的完善:在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协调性上的完善,经分析主要应当注意三个方面的完善:第一,要注重不同层次之间的法律法规的协调性。第二,要注重相同层次之间的法律法规的协调性。第三,要注重整个法律法规体系的协调性。保证建设的法律法规符合立法的宗旨。

5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根本在于国家应当对循环经济的作用和意义引起足够高的重视,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并且明确建立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宗旨,保证所建立的法律法规的协调性和有效性。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国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促使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徐菡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27)班

参考文献:

[1]杨汝琦.建立与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01:89-92.

[2]王作全.对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以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法律体系为视角[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24-130.

[3]谢军.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的思考[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