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成效和对策

时间:2022-07-11 15:31:31

三门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成效和对策

摘要:2022年2月,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顺利通过台州市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验收。本文阐述了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循环产业链、能源资源效率、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循环化改造情况,总结了在管理机制、工作举措、创新驱动等方面的经验,并指出了要素保障仍显不足、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有待加强等问题。基于上述现状、问题,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园区绿色发展、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高端创新人才招引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循环化改造;试点;成效;建议

0引言

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北部,于2015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在浙江三门工业园区基础上整合设立。2018年7月,县委县政府印发《三门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方案》,在空间、机构、职能职责、运行机制上进行整合提升,并于2020年10月获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是三门县产业发展主平台,经整合提升后,基本形成了“一区三城”的发展模式。其中,“一区”为原三门经济开发区,“三城”分别为滨海科技城、临港产业城以及沿海工业城。通过实施“三城”协同开发战略,开发区的空间、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提升。“十二五”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分七个批次确定了130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1-3],其中已有69个园区通过了终期验收[4],成效显著,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均大幅提高。浙江省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在2006年率先提出了实施“991”行动计划,截至2021年底,已连续实施了三轮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共有19个园区成功通过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验收[5-7],为全省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做法。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对循环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台州市于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名单,并于2017年启动市级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其中,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成功列入市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名单,循环化改造以建成区(实施园区整合提升前,以下简称“园区”)为主,面积6.67平方公里。通过4年努力,园区将循环化改造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高端制造产业强链补链,基本形成了以橡胶、汽摩配、特色消费品等为主导的现代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由传统工业园区向循环型工业园区的转变,基本建成了产业优势突出、资源循环利用、生产清洁高效、环境生态良好、管理服务完善的市级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为全市乃至全省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提供了经验借鉴。

1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情况

1.1空间布局持续优化调整

自2017年以来,园区有序推进低效用地和闲置用地清理处置,加速淘汰高能耗机电机械企业,有序推进善岙杨区块房屋拆除,冲锋衣小微园加快建设,建成奋飞机电小微创业园。推进橡胶产业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了全国知名的橡胶产业集群。吸引了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特种履带等5家大企业入驻,三门湾科创广场建成投用,建成县“500精英计划”创业创新园、“”专家工作站,目前引进了20多家家高校院所、技术研发、总部经济等机构入驻,全面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主体建设,基本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大体系。同时,推动物流、交通服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及医疗、保健、金融担保、商业中心等生活性服务业加速集聚。

1.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速

依托园区现有优势产业,通过淘汰一批、提升一批、集聚一批,积极推进橡胶行业迈向集聚化和高端化发展、传统装备制造行业迈向规模化发展、特色消费品行业迈向特色化发展。对园区内橡胶企业全面实行“一厂一策”,全面淘汰了橡胶生产企业小锅炉,“四无”为重点的“低小散”问题企业(作坊)依法完成全面整治;“三门胶带”摘下行业首个浙江区域名牌,橡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正式运营,公共检测平台是迄今为止全省唯一的专业从事橡胶制品质量检验的省级中心。对传统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推进实施“凤凰行动”,机电小微企业园入选省数字化试点园区,累计共有1个部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省级等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做大做强特色消费品企业,如期举行了三门冲锋衣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阿里巴巴1688•中国冲锋衣生产基地授牌仪式,成功举办了2020浙江(三门)冲锋衣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

1.3循环型产业链加速构建

以构建“横向耦合、纵向链接”的工业生态链网为中心目标,积极打造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层面中循环和大循环产业链。通过推进橡胶制品、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行业升级改造,基本形成了橡胶、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产业内部循环型产业链。以橡胶产业为核心,向上游延伸发展橡胶原料生产,向下为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产业提供橡胶等相关材料,不断加深产业关联度,加快应用中水回用,园区内部产业之间的链接循环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园区中循环产业链。通过不断加强废气治理、废水处理后回用,改善区域空气和水环境,垃圾焚烧厂建成投产,不断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物质、能量等循环利用空间不断拓展,社会大循环体系不断完善。

1.4能源资源效率稳步提高

自试点创建以来,园区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鼓励园区内企业利用天然气、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加快建设综合供能服务站。截至2021年底,园区共有21家企业厂房铺设屋顶光伏,光伏发电达2300万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占园区总能源消耗的比例稳步提高。同时,持续推进小锅炉整治、禁燃区建设,对于供热管网、燃气管网已覆盖的区域,坚决进行拆除和改造,有效提升了园区的集中供热水平。针对园区能耗较高的橡胶生产、装备制造生产企业,鼓励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逐步建立了能源梯级利用,持续推进企业空压机、制冷剂等高能耗设备节能改造,园区共有2家企业入选2019年节能降耗优秀企业名单。

1.5园区污染防治有序推进

按照“五水共治”要求,推进园区污水管网设施建设,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通过市级验收,全面完成了工业企业问题排查和整改,水功能区达标率、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实现100%。企业废水处理能力稳步提高,不断加强造纸、农副食品加工、医化、电镀等重点行业监管,工业企业废水全面达标排放。不断完善海绵式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建成使用。持续开展治土清废行动,加快推进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实现了污泥从产生、运输、储存、处置的全过程监管,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100%。废气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实行了主要污染物和重点污染源综合控制,推进园区重点区域臭气异味整治和重点行业企业废气治理。环境综合管理不断强化,顺利开展了橡胶行业、合成革行业整治销号工作以及橡胶行业、熔炼铸造行业整治提升,大力推进了以“机器换人”为主要内容的减污、节水、废水处理及回用的绿色制造技术改造,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1.6基础设施网络持续优化

园区内外交通物流网络继续完善,在交通网络上进一步与上海、杭州接轨,甬台温高速复线、74省道复线、沿海高速三门段等建成通车。给排水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建成了区域内环状供水管网,完成纬五路、经一路、纬六路等排水工程以及滨海新城横港疏浚工程。省县县通天然气管道建设稳步推进,园区集中供电、供气、供热等能源基础设施网进一步完善。积极开展了园区“洁化、绿化、美化、亮化”环境治理工作,妥善做好绿化补植、绿化维护工作,园区环境显著优化。管理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综合服务中心工程建成投产,公共信息平台加速打造,已建成500平方米的线下展厅和企业信息、企业技术难题、橡胶专业人才、高校科技成果等4大商业网络信息库。

1.7园区管理体制不断健全

园区组建了三门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园区各部门的循环化改造工作以及核查工作。建立了绿色招商机制,全面推广“负面清单”机制,在全县首创“模拟审批”,鼓励和协助企业进行“腾笼换鸟”,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及节能管理机制不断加强,推进了“区域能评+区域能耗”“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模式改革,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试点改革,建立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环境监管体制。

2典型经验

2.1精细管理,助力园区健康稳定发展

园区从组织管理体系建设、配套政策体系建设、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助力园区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循环化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园区各部门的循环化改造工作。根据循环化相关工作要求,对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采取网格化精细管理,实行“一企一干部”帮扶联系制度,班子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精准定位企业发展优势,为企业输送创新动能,以创新带动园区绿色化发展。

2.2多措并举,促进园区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提升

园区通过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淘汰高能耗产业、新能源替代等举措,推动园区绿色能源发展。成立节能降耗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各企业节能降耗责任,倒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分类分批渐进式推进园区节能双控工作,对高耗低产企业实施渐进式关停清退,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为优质项目、优质企业腾退空间。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光伏发电。依托微信公众号、政务信息公开等平台节能降耗减排资讯及政策文件,印发节能减排宣传手册,召开节能减排动员大会,全方位营造节能双控的工作氛围。深入企业实时了解企业节能减排落实情况,实行每月通报,倒逼企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开发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3政府指引,以创新驱动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园区以建设“科技型、生态型、湾区型长三角卫星城市”为根本遵循,围绕数字经济赋能、专精特新培育、先进集群打造等工作重点,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转型提升培育机制,创新性实施“两支一服一推介”培育办法。引导园区内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为提升全县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1年底,3家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设立了10亿元橡胶产业科创基金,打造“政府+银行+基金+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3存在问题

3.1要素保障仍显不足

一是资金筹措存在一定压力。入园企业流动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供应紧张,对循环化改造所需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带来一定压力。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与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平台承载力较弱。土地闲置较多和可建设用地少矛盾尚未有效破解。

3.2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有待加强

园区内多数企业没有循环经济技术方面自主研发能力,应用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相对薄弱,部分关键循环技术尚未突破,且研究成本高,产业化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企业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产业链的有效延伸。

4对策建议

4.1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园区循环化改造为主线,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智能制造和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为主要抓手,深入推进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建设,巩固提升橡塑产业、电力能源产业、汽摩配、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引导支持冲锋衣、新型建材等特色领域发展,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园区内产业循环耦合共生,进一步增强产业链韧性和产品附加值。

4.2推进园区绿色发展

积极实施生态强工工程,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亩产论英雄”理念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化资源要素集约化配置,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和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积极推进橡胶产业热能循环利用,有效提高排放尾气的热能回收利用效率。加强园区统计核算基础支撑,健全“系统性评价、差别化管理、倒逼式改造”的企业综合评价和分类管理机制,推进环境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提升园区绿色化发展水平。

4.3强化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坚持把创新摆在园区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创平台建设,优化提升省级橡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争创省级样板,谋划推进部级橡胶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积极打造新型孵化平台,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体系,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橡胶产业孵化园等已挂牌孵化器提档升级。着力增强创新能力,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4.4加强高端创新人才招引

积极配合全县深入实施“鲲鹏计划”、部级省级“引才计划”、市“500精英计划”,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领军人才。配合实施青年英才集聚计划,创新开发区人才模式,积极开展以会引才、带队企业“一把手”引才、“公荐制”招才和“线上+线下”联动引才等,建立健全招商引才协同推进机制。

5结语

自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列入市级循环化改造试点以来,持续推进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循环型产业链、提高能源资源效率、实施园区污染防治、优化基础设施网络以及健全园区管理体制,有效提高了产业规模、资源产出率、污染防控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形成了具有三门特色的园区循环化改造典型经验。针对园区循环化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园区绿色发展、强化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高端创新人才招引等举措,推进园区高质量绿色发展。

作者:候佳艾 洪思思 王枥尉 单位: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