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2:25:39

学生观

学生观范文篇1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荣辱观价值多元化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高度凝练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胡总书记讲话既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又指出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不但要领会在心里,更要落实到行动,从细微着手,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关注时事变化,热衷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八荣八耻”是一种尊严导向、价值导向和责任感导向,学习它关键在于认准做人的规范,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八荣八耻”让人们明白了应该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现代社会生活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它应当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也应当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

胡总书记的讲话赋予了大学生“力量”,我们如何去培养大学生“驾驭”这种力量的能力,使之由外部规范内化为广大青年学子的人格精神,正是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题中之义。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使其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特别是要加强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任用、教育和培训,使其成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要教育大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入手,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自觉的道德追求和生活方式;开展荣辱观教育,要加强领导,注重实效,切实把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引导温暖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要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教育的主题内容,积极引导我们当代大学生个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听党的话,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努力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学生观范文篇2

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人有什么不同?”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回答:“平庸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解答,却揭示了人生重要意义的价值哲学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看似平常的话语里包含了对需要,人生价值取向,人生价值意义等问题的看法。

人生价值是指人在生命历程中其言行对他人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功用。人生价值取向是指在各种不同甚至相反的人生价值中选择其一作为自己人生指南的行为。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同,其人生价值取向也就不同。对他人和社会是只讲索取还是重在奉献,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人生价值取向。共产党人认为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而服务就是奉献。同志对此作了高度概括,将其经典式地表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最为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应当更好地坚持这一人生价值取向,这不仅是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推进党的事业的要求,也是人民的呼唤、时代的呼唤。

而今在在大学我们普遍都感到郁闷,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觉得郁闷,受到处分觉得郁闷,考试挂科觉得郁闷,失恋更感到郁闷。总之,凡事都郁闷。我们之所以会有此心理状态归结于人生没有理想,生活没有目标,从而失去了精神支柱,进而就会觉得生活毫无乐趣,简直太无聊了。其实人生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而永不休止地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自身的价值才有可能实现。公务员之家: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人生价值,首先必须认识人生价值,人生价值评价,从而作出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并利用社会历史提供的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潜力。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代言人,更应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说树立远大理想仅是一纸空谈,人生价值的实现最关键的因素是要把理想和行动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远大理想,体现自身的价值。今天的学生党员,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代的学生党员应该具有时代的使命感,从而激发我们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以上是我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批评指正。

学生观范文篇3

一、以系统医学哲学观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随着医学教育内容和标准的全球化、国际化,按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来评价医学院校及医学生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医学专业素质,而且应有高尚的医德,只有这样才能把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医学是一个需要付出毕生精力的学科,因此要有“笃学精术”的品格,要培养学生刻苦求学的意识,尊重科学知识,踏实钻研的精神,树立修身为本的理念。坚持修身为本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伦理道德和敬业精神,在未来职场生涯中能够把患者的健康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医学教育应该重视学生思想的“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医学哲学观,培养医学生具有哲学家的品质:大公无私、谦虚、高尚、沉着、冷静的判断,具备必要的知识,无邪,不迷信,用冷静的思想和理性的经验去探索病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一些西方哲学思潮相继传人,各种流派的思想也纷至沓来,如何明辨精华与糟粕,不被西方的拜金主义思想影响,对医学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能不能从思想上给学生以“顶层设计”,给学生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育,在当今医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主张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指导医学生的教育与实践,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抛弃狭隘的功利目的,培养超脱的心境,塑造追求真理、探讨医理医源、关怀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境界,从而提高医学生自身科学研究与坚持真理、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尚情怀与素养。对医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要突出“人文关怀”教育,把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而只有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以维护生命作为医学最高使命和职责,医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才能恪守职业道德,才能摆脱“技术至上”“物质至上”的观念束缚,从而构建起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人文理念,使思想教育成果延伸和渗透到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之中。

二、以系统医学哲学观培养学生的人生观

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使医学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不断将现代科学技术向医学领域持续、全面引入的过程。在生物医学模式下,人们对疾病的研究和对患者的治疗更为专业和深人,生物医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临床的诊断率和治愈率,但也存在致命的弱点:重视技术、物质和人体,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心理性。由于科学技术的大量介入,医学的“人文性”正在逐渐地丧失,表现出明显的失人性化倾向。医疗服务的过程也成为工业流水线式的操作过程,只注重结果,而忽视对被服务者的心理关心,只重视“病”的存在而忽视了“患者”。当前,多数的医疗纠纷、医患冲突大都产生于这种失人性化的服务,患者及其家属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医生仅仅是对“病”感兴趣,而忽视“病”的主体——人的心理和社会状态,使其自尊心受到漠视与侵害,从而对医疗过程产生不信任,甚至抵触、对抗。现代医学模式的兴起和发展,使现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更为密切,使医学研究更多注意到人的整体性、社会性、自然性等属性,使医学教育趋向综合化、整体化、多元化发展,回归到了人文关怀和人道思想上。因此,现代医学教育必须加强医学生系统医学哲学观的培育。使学生树立起宏观与微观、静止与运动、整体与局部及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观,不再以静止的、孤立的、形而上学的方式看待分析生命现象,以应对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基于以上医疗现状,近几年,医学教育把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放在了一个重要位置。这些将来从事医疗工作的“准医生”们,如果没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没有正确的人文理念,很难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要改善医疗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很难实现。因此,医学教育要着眼于医学生的人生观教育,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以系统医学哲学观来构建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正确的人生观来构建医学生的职业生涯。我们在医学生教育中挖掘整理当代医学大师的人文精神,为医学生人生观教育积累生动活泼的教育素材,发挥医学大师们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激励和教育医学生。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对医学生而说,人生观既是对自己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也是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当代医学大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挖掘他们的精神财富,运用于医学人文教育之中,突显他们的榜样的力量,是对医学生进行人生观培养的一剂良方。医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善待患者,自觉维护医学职业的真诚、高尚与荣耀,才能担当起社会赋予的增进人类健康的崇高职责。

三、以系统医学哲学观培养学生的世界观

学生观范文篇4

本次辅导内容为: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以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同时要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和权益,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在发展实践中得出的重要认识。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学生观范文篇5

一、创设多媒体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不仅是学生产生主动探索和学习行为的第一要素,也是完善学生观察能力的助燃剂,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必须先调动学生的观察积极性。但是从以往的语文写作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采用的方法欠缺科学性,他们在选择被观察事物过程中,鲜少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不但会致使课堂气氛变得枯燥沉闷,也很难调动学生的自主观察积极性,从而阻碍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和谐发展。面对这种不良局面,教师必须积极改进观察能力培养模式,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出发,结合具体的写作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多媒体写作情境。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素材的观察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为语文课堂增添更多智慧元素,从而实现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初步培养。比如,在以“小动物”为话题的写作课上,这一话题下可以观察的事物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能够应用的观察能力培养素材也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在多媒体资源中搜集一些外形有趣的动物资料作为学生的观察素材,如小蝌蚪、长颈鹿、松鼠、孔雀等,不仅可以让课堂气氛变得生趣盎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素材,并尝试用口语描述每种动物的外形特点,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写作内容产生基本的认知。最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将观察到的收获整理成作文,不但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成功增进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强化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想要学生具备超强的观察能力,必须先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使观察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才会自然而然持续提高。作文写作的灵感和素材大多源自于生活,生活中不仅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大课堂。小学生在成长进程中每天都经历着生活,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对文学的理解、对创作材料的积累,都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新课标倡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理念,这一指导思想为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明方向。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夯实生活化教学思想,积极在习作课堂渗透生活元素,一方面可以拉近写作和生活的距离,提升学生的生活意识,另一方面也能拓展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悉心观察生活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写作能力,彰显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的优越价值。比如,在以“亲情”为话题的写作课上,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为学生播放电视剧《家有儿女》的片段,实现生活元素的初步渗透。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讲述生活中和亲人相处的二三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与表述能力,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亲人浓浓的爱以及亲情的可贵。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关于亲情的故事和细节书写成文,有效培养学生观察习惯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具抒情性和感染力。

三、教授写作观察方法,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观范文篇6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引导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的到来,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消费选择多样化,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层次进一步提高等,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1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的现状及特点

1.1消费自主性提高。大学期间是学生从依赖父母走向经济独立的关键过渡期。大学生群体依然成为当今消费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据《2016中国校园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市场总规模达到6850亿元,这样巨大的消费规模正反映出大学生消费自主性的提高。过去,大学生在生活方面相对依赖父母,经济上很难实现独立,消费自主性更是奢谈。而如今的新时代下,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作为大部分大学生经济主要来源的家庭供给也显著增加,这些都使得大学生消费自主性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跃,使得大学生获取收入的方式不断增多,除了传统形式的打工兼职外,以网店、微商和代购为代表的个体经营以及网络主播和个人自媒体为代表的自由兼职也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基于新媒体的主要赚钱方式,有相对可观的经济来源,这也大大增强了其消费的自主性。1.2消费结构变化。当前,中国正迎来一轮消费升级的浪潮,传统的生存型、物质型消费开始让位于发展型、服务型等新型消费。而大学生消费对该种新型消费的适应度相对较高,消费结构也随之改变。大学校园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与社会普通民众的消费结构已经逐步接近,形成了以基础生活消费为主,数码产品其次,教育培训与文化娱乐并存的消费结构。在大学生消费结构中用于提升自身素质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消费比例正在逐步扩大,他们愿意将更多的资金花费在提升自己的能力、视野及精神享受方面,让自己变得更好。与过去相对单一、呈线性的大学生消费渠道相比,当下大学生的消费渠道呈现出扇形。当然,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结构也会受到了地域、性别、高校以及所读专业的影响。以性别为例,在有多余可支配“收入”的前提下,大学生中男生更加喜欢购买数码,游戏装备等产品,而女生则更喜欢在服装、化妆品等领域进行消费。1.3消费观念转变。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变化与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是相呼应的,个性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消费观的显著特征。比如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这便使得时尚和新潮成为大学生消费的流行趋势和消费个性化的表现形式。作为消费主力军之一的大学生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观念领先,可以在新时代下第一时间吸收各领域各方面的消费信息。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品牌、价格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消费的达成更多取决于消费者自身对产品的感觉,受到观念的变化和驱动。此外,在互联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先消费,后付款”观念深受大学生青睐,大学生向往自由、独立的消费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可见,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日新月异。

2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念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成为整个社会经济不容小觑的消费力量,甚至引领着未来消费文化的发展。然而,大量大学生在心理上尚未真正成熟,没有受到相对系统的消费观念的养成教育,在消费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众多不理性的行为。如果学校、家庭放任这种消费观念与消费能力的不匹配,往往会导致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受到侵害,甚至人身安全也无法得到保证。2.1依附家庭的高消费。尽管当前大学生群体获取生活费的渠道较多,但由于大学生群体自身精力及课业限制,几乎不存在依靠自身课余时间赚取生活收入来完成四年学业的情况。可见,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家庭的资助。当前,手机、电脑及时尚衣物等消费品俨然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必备物品,在攀比心理和追新求异心理的共同作用下,部分大学生节约自身必要的生活开支,并通过各种方法向家长要钱购置“必需品”,用“自己”的钱让自己跟上身边的同学,跟上社会的潮流。在家庭的资金支持下,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媲美新中产阶级。而长期在这种“物质化”、“金钱化”的环境下成长,大学生与家庭、父母的联系更多依靠资金在维持,最终容易导致学生在金钱上依赖父母,在精神上嫌弃父母,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念,丧失感恩之心。2.2彰显个性的异化消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消费新时代。消费是促进生产的重要环节,但是盲目的、不理性的消费使消费本身异化。消费异化作为一种新的异化手段侵蚀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群体也难逃其魔爪。一方面,互联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支付的便捷性加重大学生盲目消费、冲动消费。譬如,近些年每逢“双十一”、“双十二”及“京东8•18”等各类电商促销活动时,大学生快递中心货品爆满,取快递人满为患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商家促销的引诱下,大学生很容易失去理智,疯狂购物以满足占有商品的内在欲望,这种疯狂的消费购物行为已偏离其最初“节约”的本心。另一方面,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友情消费,慷慨解囊,大把花钱,经常光顾高档消费场所,追求享受性消费;同时,脱离自己的经济能力购置高级奢侈物件,以品牌为符号树立在同学中的身份和地位等。由此可见,部分学生将消费、享用物质财富的多样化作为彰显个性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进而走入消费误区。2.3消极的网络信贷消费。现如今,贷款消费、超前消费的理念早已深入高校。当下在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据蚂蚁花呗《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在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即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拥有花呗。网络信贷消费成为大势所趋,但如果不懂得加以控制,合理规避其中的风险,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问题,例如“裸条”、“校园贷”等恶性校园事件。近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校园贷诈骗的打击治理力度,但社会上仍时有爆出校园贷新闻案件。不考虑网贷平台的客观原因,当前大学生消费观念普遍超前,消费意识强烈,被贴上了“高额消费”的标签。而由于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在消费能力不够的情况下会偏向选择分期、借贷等能够短时间内满足自身消费欲望的消费方式。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这种消费方式往往会导致以贷还贷、巨债缠身恶性循环,使自己和家庭深陷噩梦。因此,消极的网络信贷消费也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学生工作问题。

3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的引导教育

3.1社会教育。3.1.1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大学生作为现代技术最积极的响应者、接收者,须要时刻面临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与冲击,在长期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下,其自身的心理可能会产生恶性变化,对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各类新媒体平台要有效控制不良、错误信息新闻和舆论的出现,从源头上减少大学生接触到此类信息的概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正面向上、健康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的宣传普及,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为大学生提供消费参考意见,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的引导。3.1.2加强社会管理。在大学生群体消费引导方面,政府部门应积极监督管理好各商家、平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划商家业务标准,禁止诱导式业务推广,杜绝仅凭身份证、学生证和所谓的授权书就发放贷款的情况,从外部大环境尽量控制各类风险。3.2学校教育。3.2.1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主要方式。然而,新时代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前以90后、0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中难以发挥其教育作用。因此,革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其与当代生活实际相结合,用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更易接受的方式去开展好课程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实效,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3.2.2整改高校周围的消费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环境主要是学校内部和校园的周边,要加强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就要对大学生所面对的消费环境进行整改:合理减少高校内部娱乐类商家数量,增设能够提供交流学习、看书休闲的商家;杜绝高校周边不规范的商家、摊点,减少其对大学生群体生活作息及生命健康带来的威胁;对提供学生兼职的商家进行监督评价,为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安全有效的途径。3.2.3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整顿校园环境是从客观上给大学生创设了培养正确消费观的环境,那么对大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要具有长远意义。通过积极在寒暑假期间组织与消费观、财商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群体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将以往接受的教育内容切实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标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也得以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大环境中进一步完善丰富自身认知。3.3家庭教育。3.3.1家长注意培养大学生的自立精神。大学生群体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准新人”,如果无法培养其自身的独立意识,将很难在当今社会上生存。而当前,大多数的父母更关注自己的下一代(多为独生子女),孩子有要求就满足,既不控制其欲望,也不注重自立精神的培养,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理所应当”得选择啃老,甚至认为啃老是天经地义的,就如刘墉所言“多少孩子既想要美国式的自由,又想要中国式的宠爱,却没有美国式的独立,又失去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家长要懂得、舍得给孩子“断奶”,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去体会整个社会运转的流程,使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更快的适应环境。3.3.2家长要辅助孩子制定消费计划。青年时期,学生的消费观念、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同学、家长的影响。如果放任负面、消极信息对孩子的侵害,无疑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的青年时期就有意识的去了解学生的消费观念,辅助其制定一定的消费计划,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理财方法,从源头上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3.4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合理理财的自我意识,平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3.4.1积累消费经验,提高消费能力。由于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导致大学生群体货币观念淡薄,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时大学生群体的支出会出现无规律或者不稳定地增加。因此,学会做好相应的消费记录,安排好自己的支出计划能够逐步帮助学生加强货币观念,积累消费经验,不断提高消费能力。3.4.2学习消费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当下,各种媒体平台在理财方面均有不少的科普类文章、音频材料。大学生应合理利用好这些现有资源,改变原本将重心放在娱乐资讯报道资源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自主学习相关消费知识。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商家在专业程度、营销力量的优势,消费者群体往往是弱势群体,而有一定经济能力,却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侵害。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主动学习消费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基础,提高维权意识,才能在众多的消费陷阱中安全逃离。3.4.3秉承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原则是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指南。作为消费主力军之一的大学生,应在自己经济承受范围内,积极合理地进行消费,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秉承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陈思博,李厚锐,田新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研究[J].浙江学刊,2016,(02):208-213.

[2]陈振中,张成林.符号消费视角下当代大学生消费亚文化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2):133-135.

学生观范文篇7

第一次教《背影》这篇课文,我是按照很规范的教学模式进行的,介绍背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特别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具体分析。例如:“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动词所包含的人物思想感情,这些动词如何用得好,不可替换等等。但是,学生学起来并不认为这篇名作精彩,讲到这段内容,学生还觉得很好玩,很可笑,甚至认为父亲给儿子买橘子这样的小事,实在不值一提。作为语文教师,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当作重要任务完成,精心设计,认真落实,学生却并不喜欢,他们没有真正领会到《背影》这篇文学名作的艺术魅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来,我又两次教这篇课文,换了教法:我先谈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讲父母对我生活上思想上的关心帮助,特别是母亲在我插队、考大学、择业等重大问题上对我的支持和鼓励。然后由学生谈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谈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在这两次教学中,学生都非常激动,发言十分踊跃。更令人感动的是,两次都有学生含着热泪向大家讲述父母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故事。接着师生一起学习《背影》,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不但不笑,而且连让学生表演父亲爬上月台的吃力动作,都非常投入。在这样特别的情境之中,师生一起认真体味、分析了文章的语言,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达到了一种融和。

我曾经把大量精力放在研究教材、教法上,放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因为我最关注的是学科能力。然而,《背影》一课的两种教法所带来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给我的触动很大。我问自己,我在教学中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学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课,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思想、情感、心理、个性等或是被忽略,或是被置于次要地位。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甚至是以听代思的学习。师生双方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缺乏“人”的互爱与互信,缺乏民主的、融洽的教育气氛。但是今天,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迫使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看待学生。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这样对待学生,似乎已经不可能。现代社会更注重的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人,要确认学生作为“人”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以往教学理论和实践所看到的诸如教材、教法、作业、分数等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学生的认知活动(学习活动),绝不仅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绝不仅仅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活动,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全身心都参与和投入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才是教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只有在首先成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活动的时候,才能够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正像前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反思自己教《背影》一课的得与失,第二种教法之所以成功,绝不仅仅是引学生入境、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而是把学生首先作为一个“人”来进行语文教学。虽然表面看来,学生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所学语言文字没有直接联系,然而学生在动情之后,他和父母的生活经历、他对父母的感受认识——这些他生命中宝贵的、活生生的个性体验都被调动了出来,同他学习语言的认知活动融会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时候,学生已经不是单纯在学习语言文字,学习和他没有关系的人的文章;而是伴随独特的、具有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再一次地体验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学生的学习被融入体验自身的经历和情感的过程之中,成为学生自身生命的一部分,学生怎能不爱学呢?又怎能不印象深刻呢?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语言文字,而呈现出开放的状态。凡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有利于学习语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因素,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情感心理等因素,都应进入教师的视线之内,并被有机、巧妙地贯穿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活动之中,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契机或材料。于是语文课不再是如学生所说的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如一日不变的、单一的文章阅读课,也不再是令学生厌烦的、枯燥乏味的语言分析课,而是丰富生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

新的学生观使我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把握和调控。例如:过去我们语文课搞口头作文或说话训练,深受学生的欢迎。但以前由于认识不明确,特别是因为中考、高考都不考,具体操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时间一紧就被挤掉。有了明确的学生观,我在教学中,不再只看到学生的眼前利益,而是更重视学生的长远利益,重视学生的“人”的发展。所以,我教初中时坚持开这个课,两周用一节课来进行。教高中时,从高一到高二,仍然坚持开这个课,每节课用5—10分钟进行,起名为“生活交流”。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生活,积极思考,学会用心灵、用真诚与人交流和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不少学生的“生活交流”不是一个人完成,常常是带动几个人一起完成。每节课都有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感受说给大家听,或谈古论今,指点江山,或鉴赏时文,评论名人,深受学生欢迎。

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先让两个学生介绍陶渊明,讲陶渊明的诗,然后师生再一起学习《归园田居》等作品。我认为学生不仅应该了解陶渊明诗歌真实、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更应该了解陶渊明这个人是如何地率真、自然,了解陶渊明其人与其诗是怎样紧密完美的结合,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自屈原之后以自己的品格来构成艺术形象的少数诗人之一。这些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诗句拓展出去的内容,正是以其光彩的“人”的魅力,深深打动了作为“人”的学生的心灵,吸引他们去读诗,去背诗,去体味诗。

当然,这并不是要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或单纯的文学课,而是在首先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全身心地参与和投入中充满激情地学习语言,学好语言。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然要着眼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能动、创造的学习,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作为“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机械、被动的学习,因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必然是在学生主观意志的作用下才可能实现。教师必须清醒地看到,教师的精彩讲解、深入启发,都只有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我需要的时候,才能使学生开始学习过程。因此,教师不管教什么内容,都必须在“转化”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把教师的教最终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动。这样,我在处理教材、研究教法等方面,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着眼点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上:学生是不是在进行自主的、有创造性的学习,学生的潜能是不是得到发挥,学生的个性是不是得到展示,学生的价值能不能得到实现。例如:讲《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课文,过去我采用教师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逐段分析理解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带着学生学。现在再教这篇课文,则先由学生自学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班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小组进行研究,最后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可以有不同看法,允许保留意见。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个人研读、集体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式探究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很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效果。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在课堂上形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接受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学生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身心处于和谐自由状态,才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地想像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初一的语文起始课,我不是讲学习的内容、要求和安排等,而是以训练学生说话为突破口,用答记者问的形式上课,学生问(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回答。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涨。我的年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志向等等都是他们关注的话题,就连我的星座、属相,甚至我的先生、孩子,他们都表示出强烈的好奇。在这些有趣而广泛的问答中,在宽松、和谐、自由、热烈的气氛中,师生初次见面的陌生感、距离感消除了,师生的心贴近了。我用自己的真实经历、真诚话语和真挚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真人、真心、真情,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关爱。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谈,如何与年长者对话,而且还有了这样一个观念:学生和老师作为“人”都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任何问题。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同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始终不能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学生在思想上犯了错误、学习上遇到困难、心理上有了麻烦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能洞悉这一切,并且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教训式的,不是命令式的,也不是恩赐式的,而是在平等、真诚、尊重的前提下,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和帮助,知识的引导和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理解。

学生观范文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元素观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化学是一门较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元素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采取循环渐进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认识物质,通过利用化学知识来进行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化学元素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础,是初中化学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因此化学元素观念是化学教学中的核心观念,有必要对培养学生元素观的具体措施作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一、联系化学发展来使学生的化学元素

观概念得到深化在化学这门学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元素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同时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对世界本源的探索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去对化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感悟,并且通过化学这门学科的几次较大的发展经历以及变革来帮助学生对元素观的形成以及发展进行了解,以此来使学生能对元素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开展化学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从较远的时期来进行讲述,甚至可以追溯到盘古开天辟地,再到春秋时期水生万物、气成乾坤的物质元素概念的讲解,一直到人们对这一说法并不能对世界和自然进行较好的解释有所认识,才将多元素概念提了出来。从水土气这几个元素概念到水土火气四元素概念,然后再到之后我国沿用了上千年的五行观,也就是金木水火土这几类元素构成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在西方文化启蒙运动发展过程中,化学这门学科也正在不断地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在十九世纪初也就有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同时将原子量进行了准确的测定,直至此时元素才与原子量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并对原子量不同的原子也就是不同元素进行了确定。直至1923年,在国际上才对元素有了基本的共识,并且根据不同原子的带电荷数以及原子的不同,对原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进而对当前这个物质世界上大多数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教师向学生讲述化学发展史之后,能帮学生对元素观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元素观。

二、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元素观基础概念的建立

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刚刚对化学课程有所接触,在对化学元素的理解上会出现一定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化学课程的学习与实际的生活并没有衔接起来。站在广义角度来将,元素概念并不是化学课程中的专有名词,所以在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之前,学生不管是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对元素的运用有了基本的掌握。所以,在实际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各种食品来作为教学实例,比如单纯的小麦这一元素,就能构成蛋糕、面条以及面包等各种表现形式,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汉字的学习,不管有多么复杂的字形,其变化有多么丰富,这些汉字还是通过点、竖、横、撇以及捺等基本的元素构成的。因此,这些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能将其较好地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来构成元素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就可以通过为学生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日常接触的各种食物中将其与化学元素观结合起来,在教师的引导讲解中,让学生认识到这个世界是由一个又一个基本元素结合起来构成的,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元素观基础的建立。

三、循序渐进地完成化学元素观的构建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因为各个部分的知识都呈现循序渐进的关系,在学生的元素观构建方面教师也可以采用这一方式,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时,按照由浅及深的形式来进行元素概念的教学,通过由表及里的方式分散整体的化学教学内容。先向学生讲解简单的化学概念,然后逐渐进行深化教学,从生活周围来对各种物质进行学习,之后再引入分子、原子以及核外电子等各种概念,之后再对分子间的化学反应进行学习,最后回到实际的物质世界。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正确元素观的构建。比如,在进行水的构成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时,很多同学在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时,认为水就是元素之一。但是在老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后,通过水电解,将构成水的两种物质氢以及氧剥离出来之后,再在氢气燃烧试验中制成水,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水并不是单质,而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样一来,学生能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物质来促进自身元素观的形成。

四、总结

人们对事物的基本组成进行分析,需要具备元素观这一观念,元素观的核心也就是对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进行寻求。人们对世界万物本原的追求和形成其他基本观念是一样的,需要在长期的循序渐进中构成元素观。

参考文献:

[1]樊汉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元素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62-162.

[2]牛艳丽.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元素观构建的策略初探[J].科技展望,2017,27(14):194.

学生观范文篇9

[关键词]低年级;美术教学;观察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其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审美力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观察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表现力,以及眼、脑、手等感官综合运用的能力,还能为绘画创作搜集素材,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同时,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实践活动,既能丰富对生活的感知与体验,又学会从整体出发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所谓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人们在观察实践或有关训练中形成的观察事物的能力。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犹如给予他们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让他们走进知识的宝库,这种能力是极其宝贵的,对学生进行各学科的学有裨益。基于此,我在观察活动中对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低年级学生观察的目的性不强,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很明显,知觉的选择性比较弱,且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常常只看表面现象,不能够仔细、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注意力也往往集中在那些次要的、与观察目的联系不大的地方。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点和范围,使整个观察过程围绕预设的目的进行,这样的观察才会持久、有效。例如,教学生画画之前,我让学生在家里找一根羽毛,并练习画一画羽毛,有些学生几秒钟时间就画完了。我请学生把羽毛带到班上,自己也带了一根羽毛和放大镜,课堂上先让学生观察羽毛的样子,并结合自己的画画讲一讲所见到的羽毛的造型、特点,再让学生利用我准备好的放大镜近距离地对羽毛进行仔细观察。同时,我给予提示“注意观察羽毛的线条”,这样学生就会发现羽毛的独特之处。接着,我请学生与我一起来画一画自己观察到的羽毛。这时,学生画出的羽毛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羽毛的线条千姿百态,有弯曲的、折线的、波浪线的、直线的,有的还会出现一些小点。我告诉学生:“把这些线条有序地进行排列,就是我们线描画中的基本方法。”最后,我引导学生把明确观察目的前后的画进行比较,使学生发现明确观察目的后的作品画得更仔细,特点把握得更好。

二、营造良好的观察氛围

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教师应把学生带到美的环境中,引导他们接触美的事物,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启发他们观察、思考、创造,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首先,我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观察对象,因为有趣的题材才能真正调动他们观察的积极性。如低年级学生爱玩玩具、运动器具,这就是有趣的题材;低年级学生爱动物,那么小狗、小兔、小鸡就是他们喜欢观察的对象;低年级学生爱美,那么鲜花、蝴蝶、金鱼即是生动有趣的观察内容……另外,也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场面,如运动会的比赛、马路上来往的车辆等都可以成为他们绘画的主题。例如,教学《来画虫》一课时,针对学生对虫子很感兴趣这一情况,我课前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些虫子来观察,如漂亮的七星瓢虫、奇怪的甲虫、有本领的螳螂等,并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虫子带到课堂上供他们观察讨论。每个学生的视角不同,所以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他们惊奇的发现、激烈的讨论、敏锐的直觉,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造型临摹课变成一节充满激情的讨论虫子形状与纹路、研究虫子习性、绘画虫子独特造型的综合探索课。其次,给学生营建宽松愉快的环境,引导他们与实物触摸、亲近,如鼓励他们跟妈妈到菜场买菜、给小兔喂草、抚摸大树等。例如,教学《树上树下》一课,如果整节课都在教室里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树,学生就会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为平时对身边司空见惯的事物没有仔细观察的习惯。因此,教学本课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绿化资源丰富的校园里观察身边的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棕树的树干长满“胡子”树纹,树纹由曲线与形状各异的小圆点组成,树叶像一把大扇子;梧桐树干的树纹呈现不规则的块面状,颜色是绿白相间的,叶子像一只大手,叶脉很清晰;松树树皮上的块面比梧桐树的块面要小,颜色呈现深咖啡色,其叶子像由一根根的线交叉排列而成……突然,一位男生有了新的发现:“老师,我发现有棵开红花的树没有树皮!”许多学生被这一叫喊声吸引了,都把注意力集中到那棵没有皮的树上。“这棵树,树干上的花纹由排列紧密的曲线构成。它的树叶很小,呈现椭圆形……”我还没说完,就有学生问道:“那它叫什么名字呢?”我被学生的意外提问“考”倒了:“回家后我们就去查找资料,到下一节课时,我们再一起讨论自己的发现,怎么样?”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学习热情高涨。

三、教给观察的方法

观察要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观察的方法,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1.整体后局部的观察方法。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学会整体性观察,即观看对方的大概形态,这种宏观把握大体形状的方法,其目的是抓住形体的基本点。例如,教学《鸟和家禽》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不同鸟的大概形状,如火烈鸟呈长瘦形、巨嘴鸟为宽扁形等。在进行整体观察的同时,学生渐渐发现了鸟与家禽的区别。然后我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鸟的局部,局部观察法是微观的方法,即看细小微妙的东西。如画鸟,先观察其大概形状,接下来就要看它羽毛的线条构成、花纹造型、爪子上的线纹等。经过仔细观察,学生发现鸟的翅膀的羽毛线条与腹部的线形、粗细都不一样。2.根据事物的典型特征进行观察。典型特征观察法是先观察事物最明显的特征,再观察事物的其他部分。如观察大河马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河马宽大的嘴巴,大嘴巴就是河马的典型特征,接下来观察河马庞大的躯体、小耳朵、小鼻子、小眼睛等,这里应抓住河马大嘴巴的特征进行绘画,使河马的形象突显出来。例如,教学《我的同学》时,我先让学生讲一讲同学给自己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有的学生会说“我的同学的脸很圆,有痣,戴眼镜,眼睛小,嘴巴大”等。找出同学的特征,画出同学的画像后,我组织学生玩“猜人”游戏,即让学生猜测同学画的是谁。这样既起到评价的作用,又让学生对特征表现不明的画提出修改意见,使学生更加明确画画时要表现出事物的特征。

四、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学生观范文篇10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至今已经十六年。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对教育对象——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明确的认识过程。其间遇到了不少问题,也存在许多困惑,这些促使我对教学实践不断地思考。

第一次教《背影》这篇课文,我是按照很规范的教学模式进行的,介绍背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特别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具体分析。例如:“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动词所包含的人物思想感情,这些动词如何用得好,不可替换等等。但是,学生学起来并不认为这篇名作精彩,讲到这段内容,学生还觉得很好玩,很可笑,甚至认为父亲给儿子买橘子这样的小事,实在不值一提。作为语文教师,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当作重要任务完成,精心设计,认真落实,学生却并不喜欢,他们没有真正领会到《背影》这篇文学名作的艺术魅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来,我又两次教这篇课文,换了教法:我先谈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讲父母对我生活上思想上的关心帮助,特别是母亲在我插队、考大学、择业等重大问题上对我的支持和鼓励。然后由学生谈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谈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在这两次教学中,学生都非常激动,发言十分踊跃。更令人感动的是,两次都有学生含着热泪向大家讲述父母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故事。接着师生一起学习《背影》,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不但不笑,而且连让学生表演父亲爬上月台的吃力动作,都非常投入。在这样特别的情境之中,师生一起认真体味、分析了文章的语言,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达到了一种融和。

我曾经把大量精力放在研究教材、教法上,放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因为我最关注的是学科能力。然而,《背影》一课的两种教法所带来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给我的触动很大。我问自己,我在教学中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学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课,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思想、情感、心理、个性等或是被忽略,或是被置于次要地位。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甚至是以听代思的学习。师生双方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缺乏“人”的互爱与互信,缺乏民主的、融洽的教育气氛。但是今天,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迫使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看待学生。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这样对待学生,似乎已经不可能。现代社会更注重的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人,要确认学生作为“人”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以往教学理论和实践所看到的诸如教材、教法、作业、分数等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学生的认知活动(学习活动),绝不仅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绝不仅仅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活动,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全身心都参与和投入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才是教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只有在首先成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活动的时候,才能够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正像前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反思自己教《背影》一课的得与失,第二种教法之所以成功,绝不仅仅是引学生入境、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而是把学生首先作为一个“人”来进行语文教学。虽然表面看来,学生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所学语言文字没有直接联系,然而学生在动情之后,他和父母的生活经历、他对父母的感受认识——这些他生命中宝贵的、活生生的个性体验都被调动了出来,同他学习语言的认知活动融会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时候,学生已经不是单纯在学习语言文字,学习和他没有关系的人的文章;而是伴随独特的、具有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再一次地体验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学生的学习被融入体验自身的经历和情感的过程之中,成为学生自身生命的一部分,学生怎能不爱学呢?又怎能不印象深刻呢?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语言文字,而呈现出开放的状态。凡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有利于学习语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因素,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情感心理等因素,都应进入教师的视线之内,并被有机、巧妙地贯穿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活动之中,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契机或材料。于是语文课不再是如学生所说的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如一日不变的、单一的文章阅读课,也不再是令学生厌烦的、枯燥乏味的语言分析课,而是丰富生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

新的学生观使我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把握和调控。例如:过去我们语文课搞口头作文或说话训练,深受学生的欢迎。但以前由于认识不明确,特别是因为中考、高考都不考,具体操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时间一紧就被挤掉。有了明确的学生观,我在教学中,不再只看到学生的眼前利益,而是更重视学生的长远利益,重视学生的“人”的发展。所以,我教初中时坚持开这个课,两周用一节课来进行。教高中时,从高一到高二,仍然坚持开这个课,每节课用5—10分钟进行,起名为“生活交流”。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生活,积极思考,学会用心灵、用真诚与人交流和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不少学生的“生活交流”不是一个人完成,常常是带动几个人一起完成。每节课都有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感受说给大家听,或谈古论今,指点江山,或鉴赏时文,评论名人,深受学生欢迎。

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先让两个学生介绍陶渊明,讲陶渊明的诗,然后师生再一起学习《归园田居》等作品。我认为学生不仅应该了解陶渊明诗歌真实、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更应该了解陶渊明这个人是如何地率真、自然,了解陶渊明其人与其诗是怎样紧密完美的结合,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自屈原之后以自己的品格来构成艺术形象的少数诗人之一。这些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诗句拓展出去的内容,正是以其光彩的“人”的魅力,深深打动了作为“人”的学生的心灵,吸引他们去读诗,去背诗,去体味诗。

当然,这并不是要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或单纯的文学课,而是在首先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全身心地参与和投入中充满激情地学习语言,学好语言。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然要着眼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能动、创造的学习,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作为“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机械、被动的学习,因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必然是在学生主观意志的作用下才可能实现。教师必须清醒地看到,教师的精彩讲解、深入启发,都只有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我需要的时候,才能使学生开始学习过程。因此,教师不管教什么内容,都必须在“转化”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把教师的教最终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动。这样,我在处理教材、研究教法等方面,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着眼点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上:学生是不是在进行自主的、有创造性的学习,学生的潜能是不是得到发挥,学生的个性是不是得到展示,学生的价值能不能得到实现。例如:讲《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课文,过去我采用教师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逐段分析理解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带着学生学。现在再教这篇课文,则先由学生自学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班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小组进行研究,最后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可以有不同看法,允许保留意见。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个人研读、集体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式探究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很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效果。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在课堂上形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接受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学生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身心处于和谐自由状态,才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地想像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初一的语文起始课,我不是讲学习的内容、要求和安排等,而是以训练学生说话为突破口,用答记者问的形式上课,学生问(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回答。学生的情绪十分高涨。我的年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志向等等都是他们关注的话题,就连我的星座、属相,甚至我的先生、孩子,他们都表示出强烈的好奇。在这些有趣而广泛的问答中,在宽松、和谐、自由、热烈的气氛中,师生初次见面的陌生感、距离感消除了,师生的心贴近了。我用自己的真实经历、真诚话语和真挚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真人、真心、真情,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关爱。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交谈,如何与年长者对话,而且还有了这样一个观念:学生和老师作为“人”都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任何问题。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同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始终不能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学生在思想上犯了错误、学习上遇到困难、心理上有了麻烦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能洞悉这一切,并且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教训式的,不是命令式的,也不是恩赐式的,而是在平等、真诚、尊重的前提下,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和帮助,知识的引导和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