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2:30:17

信贷创新

信贷创新范文篇1

1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小额信贷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国,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扶贫手段,它是基于农户的信誉,向处于贫困阶层、低收入的农户提供小额的、短期的贷款,贷款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家庭应急之需。自创立以来,小额信贷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热烈欢迎,成为一种非常可行的扶贫方式。1996年,我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引进孟加拉小额信贷模式,此后在陕西、山西、四川等地的贫困地区进行试点,并大范围推广。按照运作方式和运作主体的不同,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4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半官方组织或民间组织运作模式。主要的运作载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负盈亏、完全自治的社团性的扶贫经济合作社,工作人员从社会招聘,资金来源主要是国际资助。但是由于这种模式强调政府不得干预,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资金来源无法持续,使得这种模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种模式,政府+银行运作模式。即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下,由农业银行直接发放贷款。具体来看,由政府规划到户,农行直贷到户。资金来源为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

第三种模式,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办小额信贷业务。作为国家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培养了一批了解农村、熟悉农村业务的专业人员,也形成了完备的组织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农村金融工作经验。这一切决定了,从农村信用社介入小额信贷市场开始,6年多时间,农村信用社占据了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主力军地位。第四种模式,小额贷款公司运作模式。小额信贷公司按照公司的形式运作,政府不得介入,而且“只贷不存”,属于特殊的私营金融机构。

小额信贷在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收入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所的专家在对扶贫社小额信贷项目的农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小额信贷是农户生产性贷款的重要来源,它补充和替代非正规金融,并补充正规金融,具有改善信贷分配不平等的潜力[1]。

但是,我国的小额信贷发展仍然存在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资金来源单一,不能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2006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展了一项“中国金融发展研究”,范围涉及了青海、新疆、甘肃、河北4个省区的29个县,调查显示: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信用社尚不能完成满足具有广泛、持久的小额信贷需求的任务;农村信用社自身机制老化,在小额信贷业务上力度根本不够。来自德勤的一项关于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的咨询项目显示:5万从业人员中40岁以上的超过70%,老化问题严重,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的只有20%;政府缺乏对小额信贷的法律框架和有效监管,从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来看,政府适度参与监管有很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政府并未做到这一点。

2小额信贷的创新探讨

从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来看,主要从事小额信贷的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性质是合作金融,被赋予了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肩负着为农业服务的职责。自成立以来,它就是以为广大农村经济服务为宗旨的,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无法替代。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机制老化,做小额信贷的力度也很小,并未真正做好小额信贷。然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很有可能定位于小额信贷的专业交易机构。因为农村信用社已具备了很多业务优势,如基层网点遍布全国各乡镇,发放贷款时不需要另行建立基层机构,节约贷款的运行费用;立足于农村,易于了解农户经营状况,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作为正规金融机构,有成熟的贷款管理制度,有多年发放农户贷款的经验等等,所以它具有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先天优势[2]。

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小额信贷组织———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同时,吸引了更多期待的目光。目前银监会已经核准6家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最早成立的就是小额贷款公司,因此以此为例进行分析。作为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暂定义为: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有限责任公司;发起人为自然人,党政机关、金融机构及国家事业单位人员不得参与;资金来源为发起人的自有资金,以现金投入;贷款利率不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一年期贷款利率的4倍;贷款期限最长一年,最短一个月;运作机制是“只贷不存”[3]。从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义上来看,机构的私人性质和“只贷不存”的机制是这项金融改革的重大创新,而这正是大家的期待所在,在小额信贷市场上,小额贷款公司能否解决资金的连续性问题,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农村信用社的有效补充,或者引入竞争机制,与农村信用社平分天下,笔者认为可以作如下分析:

第一,小额贷款公司自身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合法的民间贷款组织,小额贷款公司的优势在于市场化和公司化运作的特点,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相互了解,信息对称度高,贷款手续简便,抵押担保的形式多样,贷款期限灵活。例如,目前试点的贷款公司的贷款程序大致为,贷款人提出申请,经信贷员核实相关情况后,由董事长、副董事长、经理、信贷人员研究,董事长最后决定贷或不贷,而且在贷款抵押上更贴近低收入家庭和个体生产者的实际情况,能更好的满足农业生产小额贷款,农村信用社无法与之相比[4]。

第二,小额贷款公司能切实满足低收入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来自清华大学的报告显示:高收入的农户愿意接受高比率和实际接受高比率的比重都大大低于低收入的农户,这点说明低收入的农户看中的主要是信贷的可得性。以山西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为例,目前的贷款利率是18%,从运行一年多的情况来看,农民还都可以接受,而且农民的还款意愿很高。

第三,小额贷款公司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个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符合国家政策及法律规定,其次,要有市场、资金、技术等。小额贷款公司不仅在业务上更专一,在制度上更加贴近农户,而且由于它产权明确,财务独立,自担风险,更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5]。首先,小额贷款公司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在政策上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其次,它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最后,小额贷款公司在控制风险上主要采取公务员担保和房屋抵押的手段,使财务自立得以实现,能够负担资金成本和相关成本。第四,小额贷款机构的出现对引进民间资本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县城的分支机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分支机构,导致这些地区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非正式金融形式日益活跃。小额贷款机构的出现,恰恰顺应了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呼声,而且可以撬动民间资金,是民间资本的阳光工程。

最后,到目前为止,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效果良好,并且对于资金跟进问题,银监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到目前为止,以山西平遥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为例,贷款余额超过了2000万人民币,累计贷款余额达3000多万人民币,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一起逾期不还款和迟付利息的情况。可以看出,贷款公司试点效果良好。这些情况都预示着小额信贷的发展有了宽松的社会和制度环境,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新的希望。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明确体现了国家对私人性质的金融组织的认可,对民间融资的认同,更是我国发展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的契机。小额贷款公司将不负众望成为小额信贷市场上的生力军。同时小额贷款公司的良好运行给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政府应该在建立新型农村银行上努力,以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和新农村建设。

3完善小额贷款的措施及建议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正处于试点阶段,它的性质、法律地位、相关法律法规等都未确定,而且小额贷款公司自身还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信贷创新范文篇2

一、发展消费信贷的意义

消费信贷最早兴起于17世纪20年代的英国,其本质是适度超前消费,缓和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消费信贷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被称之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杠杆。在我国现阶段,发展消费信贷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刺激居民的有效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和长期战略选择,而采取发展消费信贷等措施刺激消费需求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因为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供给相对过剩的局面。

(二)发展消费信贷可以提高生活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我们的生活水平仍然偏低,所以,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仍然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任务与奋斗目标。而发展消费信贷正是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举措。不仅如此,目前我国正处于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阶段,发展消费信贷无疑对我国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发展消费信贷有利于缓解金融机构的闲置资金,提高其经济效益。近些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或国有控股银行的经营风险意识得到极大的加强,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惜贷”现象和大量的闲置资金,这是财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银行把一部分信贷资金以消费信贷的方式投放到风险相对较小的消费领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闲置与浪费的问题,提高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

1996年至1998年,我国消费信贷开始起步。为了加快消费信贷的发展,人民银行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信贷的政策,如《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关于加大信贷投入,支持住宅建设和消费的通知》、《汽车贷款管理办法》,1999年3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提出把消费信贷作为新的增长点,并把消费贷款利率降低到同期法定贷款利率以下。这些政策的出台,拉开了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序幕。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新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加大了消费信贷的力度。1997年以来,各商业银行开始介入消费信贷的经营领域,到目前所提供的消费信贷有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医疗消费和信用卡透支消费贷款等。其中以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为主。个人住房贷款的主要品种是有各地住房公积金中心委托发放的公积金贷款和银行自营的住房抵押贷款,其中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市场份额最大。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较快的地区主要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象主要是中高收入群体。汽车贷款业务开始发展比较缓慢,但近年来增长迅速。上述两种是长期消费信贷。近几年来,我国消费信贷业务迅速发展,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672.37亿元,比年初增长20.16%。其中,信用卡透支、个人汽车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25.14亿元、43.66亿元、3164.41亿元。2008年度各类消费贷款均保持增长态势,个人汽车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住房贷款的增幅分别为62.90%、32.10%、10.71%。在各类消费贷款保持增长态势的同时,贷款质量也保持良好。截至2008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26.32亿元,不良率0.72%,比年初下降了0.18个百分点。而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4万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50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920亿元。可见我国消费信贷业务正在稳步发展。

三、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尤其是消费信贷政策来启动消费市场的意图十分明确,但是,这些消费信贷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并未能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启动国内市场,刺激消费。目前,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传统消费观念的约束

消费信贷在我国诞生的时间短,宣传少,很多消费者了解不深。中国传统的消费观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舍不得小费,排斥享乐主义,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仅仅满足于“望梅止渴”;二是不愿意借钱消费,认为借钱消费口碑不好,损害自己的名声。因此,消费信贷的拓展,还需要消费观念的更新,而要使人们的消费方式从自我积累转向信用支持型确实需要一个心理调整的过程。

(二)我国居民收入的约束

根据国外消费信贷发展经验,居民是否具有负债的经济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他的收入水平。如果居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高,期望通过消费信贷启动市场扩大需求是不现实的。

1.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对未来增长缺乏信心。收入与负债消费构成重要的函数关系,收入越多,消费负债率越高。目前,我国居民总体上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增长不快,而且预期收入不稳定,信心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增长。

2.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影响消费信贷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城镇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大多数人收入不高,消费能力有限,少数高收入者消费倾向偏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三)不良的消费信用环境及个人信用制度不良的约束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信用是个人立足的基础,也是从事社会交往的“通行证”。每个人都十分珍惜它,尽力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建立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因为个人信用的有无与优劣,是个人能否得到贷款及贷款条件如何的先决条件。个人信用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150年历史,但我国很长一段时间这一项却是空白。

(四)银行现行信贷制度的约束

受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主要对国有企业提供资金供给,形成了商业银行单一的资产结构,一直以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己任,主要从事企业法人为主的贷款对象的批发业务,他们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型私营企业尚且十分“慎贷”,更何况单个的个人消费者。银行内部缺乏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办法,各相关部门缺乏协调的配合。

四、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的建议

(一)转变传统消费观念,提高信用消费意识。商业银行应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向消费者大力宣传消费信贷,并创新服务品种、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培育消费者的信用消费观念、创造信用消费需求,实现业务发展和观念转变的互动,使人们增加安全感,消除后顾之忧,提高即期消费欲望,从而积极使用消费信贷。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成强大、广泛的宣传和监督系统,提高社会群体的信用意识,以此来推动和保障信用制度的建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再造信用的一种手段,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程度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要用信用的约束来促进社会公众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国内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和消费信贷风险转移制度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主要体现在个人信用评价制度、机构、评价指标三个方面。建立消费信贷风险转移体制,首先要修改和完善《担保法》,把消费信贷担保规范写入《担保法》中,其次完善信贷风险保险制度,把消费信贷纳入商业保险中,使银行的贷款风险被有效的转移,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另外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二级市场,通过消费品的二级市场来转化和释放风险,使抵押物品的拍卖、变现在风险形成后能顺利进行,积极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将此衍生产品在信贷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从而使贷款业务风险与信用衍生品业务风险进行对冲,以降低银行消费信贷风险。

信贷创新范文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信贷;创新度;农村信用体系;金融超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农村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农村金融信贷产品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群众需要,所以,开展多元化的农村信贷金融产品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交通不是很便利,资金的运行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所以,开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信贷产品,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当地融资难的实际问题,促进金融市场朝着一条健康、有序的道路去发展。

一、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现状分析

1.思想观念因循守旧,信贷产品品类较少。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民不光重视农业的生产发展需求,也对房屋的休憩与改善、子女出国留学、婚丧嫁娶等生活事宜有了更高的追求,对于资金量的需求不断加大。但是,现有的信贷模式还比较传统,信贷产品额度也比较低,无法满足老百姓的实际需要,所以,亟需要开展多样化的金融信贷产品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需要。另外,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上岁数的农民对于高风险的金融信贷产品还存有一定的顾虑,不敢“贸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信贷金融工作的顺利开展。2.企业员工不具备专业的金融素质,创新性较弱。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企业员工固步自封,工作“求稳”,不求发展,抱着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怠工心理,不愿意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工作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与当前瞬息万变的金融形势“脱轨”,员工的这一现实情况严重阻碍了金融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3.宣传力度不够,忽视农村地区信贷产品的创新。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农民对于金融信贷产品的认知能力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当中,所以对于新的信贷产品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金融信贷产品利用率与普及率都较低。另外,金融行业忽视了农村地区信贷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宣传工作,错误的低估了农民的信贷消费能力,所以,农民对于新的金融信贷产品不够了解,更谈不上利用新型的信贷金融产品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了。很显然,这是与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建设,加大对于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工作的初衷相背离的。4.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前瞻性。由于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时间不长,所以,金融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备,整个金融机构业务工作开展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面对的目标人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信贷金融服务工作的开展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很难为农村经济的长效发展“保驾护航”,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二、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创新性研究

1.加大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开展与推广,就要从源头出发,加大对于农村地区信贷金融产品的宣传工作,让农民对于金融产品有充足的认识与了解,只有农民真正的了解到位了,才能够有效的开展金融信贷产品的拓展工作。尤其是在新产品的推广过程中,部分“不明所以”的群众都抱有一种抵触心理,认为就是“高利贷”,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所以,针对于这一现实情况,我们必须精准出击,点对点、面对面的进行咨询服务,解决农民的内心疑虑,扫清农民的“后顾之忧”。我们可以推广试点服务,让农民可以进行“体验式”服务,从观念上做出根本性的改变。2.构建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在推广农村金融业务的同时,我们更要加大对于信用制度的宣传力度。要给农民树立一个正确的信用意识,让农民可以切实有效的认识到信用对于抵押担保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定期开展金融培训讲座,引导农民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以便于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信贷工作的顺利开展。3.提升金融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在做好金融信贷产品宣传工作的同时,更要从源头出发,采取培训交流的形式,加大对于内部工作人员的培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当前形式创新改革产品模式,不断业务自身的业务能力。产品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地区的规模,引进高水平的金融专业人才,促进金融信贷服务工作的有效提升,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优化与整合。4.建立健全保险机制。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做好金融信贷产品服务的同时,同步发展相关的保险机构。政府对于商业性的保险机构应该大力提倡,通过建立健全保险机制,促进农村保险产品的多样性,更好地促进金融信贷产品的推广与发展。与此同时,完善配套的信贷抵押担保体系,在法律的层面切实有效的约束担保抵押行为。5.丰富金融信贷产品的服务范围。我们应该响应国家的政策,大力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为“三农”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信贷产品。依据不同标准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细分,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超市。我们不应该“一刀切”,应该立足于不同地区的实际金融需求情况,创新思维模式,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多样化的服务,以期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服务是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期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海猛.对新野县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物业,2015.

[2]中国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白韶红.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调查与思考——以普洱市为例[J].时代金融,2016.

信贷创新范文篇4

一、准确把握消费信贷创新的结构与内涵

奥地利学者约瑟夫•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概念时,就指出创新就是在原有的制度结构里增加“新的组合”,引起“生产函数的变动”,即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改变生产函数的技术构成,引起效率提高和产出增长。笔者认为,金融创新就是一种针对银行活动的创造,一层意思是创造一种新的制度、市场、机构与产品,表现为一种金融制度增量;另一层意思就是对现行制度的一种否定与扬弃,表现为一种金融制度质的规定性的提高。据此,我国消费信贷创新最主要的就是消费信贷增量创新,即制度、市场、机构与产品的创新。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沿着特定的路径演进,形成内在的创新模式与机制。如何看待和监管消费信贷的创新?对于微观上的消费信贷创新的监管,由于我国目前消费层次还比较低、技术含量也不很高,目前尚未成为银行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但正在密切关注住房消费按揭贷款的风险问题,特别是“房奴”问题,笔者认为,“房奴”问题实质上是掠夺性开发住房消费信贷者的购买力,这种购买力如果濒临枯竭,就会传导和表现在银行的账簿上。消费信贷风险具有长期性、隐蔽性。住房按揭贷款过度发放,造成房地产虚假繁荣,甚至是泡沫问题、“房奴”问题。经历一个经济周期的冷热叠加,会加剧宏观经济的动荡,甚至是经济倒退,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引发的严重经济低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费信贷过度引致。

二、正确把握消费信贷创新的现状与趋势

银监会唐双宁副主席将我国金融创新状况评价为“起了步,上了路,水准低,不平衡”。笔者认为,这不仅符合中国实际,也符合当前消费信贷创新的特点与现状。过去几十年,银行业务一直是传统的老三样:“存贷汇”,但贷款的业务领域则发生了深度变化,表现在消费信贷创新则是住房按揭、汽车按揭,贷款范围更是扩大到教育贷款、医疗贷款、婚丧嫁娶、休闲旅游贷款、信用卡消费透支等,以及与消费结算相适应的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2004年,针对房地产不良资产,尝试“准资产证券化”品种,募集资金支持各种“胡子工程”和“烂尾楼”建设资金需求,由于缺乏切实可信的信用担保、“资产池”难以保证未来收益要求权等问题,未能全面推开,但是消费信贷创新由此迈出了“实质性创新第一步”。由于我国消费信贷的蓬勃发展,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4月末,某市消费贷款规模达到39.7亿元,较年初增加3.03亿元,增长8.27%,同比增加7.8亿元,增长24.4%。其中:住房消费贷款余额28.9亿元,较年初增加0.68亿元,增长2.4%,同比增加4.7亿元,增长19.6%;汽车消费贷款余额5.6亿元,较年初增加0.03亿元,增长0.5%,同比增加0.09亿元,增长1.6%。置放POS机613台,工行“金融e通道”、农行“金e顺”、中行个人网站、建行e路通、华夏互联通等网上银行全部开通运转,各类银行卡持有量达到116.4万张,2006年1-4月份累计刷卡消费15亿元。传统的“节约就是节俭”、“消费就是浪费”的观念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当然也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超前消费问题。在消费信贷创新水平上,消费信贷制度趋于规范统一,行为更标准,发展更理性;消费信贷市场趋于完善和发达,容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趋于多元化,信贷方式更加丰富和灵活。金融创新的层次、技术含量、附加值还较低。消费信贷产品主要也是简单地复制与模仿国外产品,特别是机械地营销上级行推出的相关产品,服务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人无我亦无,人有我亦有,怠于创新,惰于开拓。消费信贷市场容量相对狭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营销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消费信贷创新意识差、运作经验少。各机构、各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三、辩证看待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问题

消费信贷创新打开了居民消费的闸门,扩大了居民消费的缺口和空间,形成居民消费在时间与空间上资金安排错位,给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但消费信贷创新风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就是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防范了大量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创造了大量的风险。在加入WTO的后过渡期,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业务信息化的发展,受电子信息技术、流程银行再造等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各种金融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理财产品等层出不穷,创新浪潮方兴未艾。面对金融创新的持续发展,应当主动适应和调整消费信贷创新的风险监管理念、方法、手段。金融消费信贷创新是大势所趋、是历史潮流,必须面对、必须适应、必须跟上。不创新就要落后,不创新就要被淘汰。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银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在“发展中化解金融风险”,必须要坚持“鼓励与规范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的消费信贷风险监管战略。

(一)对消费信贷创新的认识不足。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即将结束的宏观背景下,中资银行面临着尽快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紧迫要求,监管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创新。商业银行要按照“需求跟进”与“供给领先”的模式,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第一步就是要引入国际上比较先进、成熟的消费信贷制度、市场、机构与产品,进行跟进、模仿和移植,实现跟进制度本土化,同时加大消费信贷基础建设,达到一定的消费信贷规模,实现数量扩张型消费信贷创新。第二步就是要建立健全符合我国消费习惯的消费信贷制度,积极培育消费信贷市场,引进国外消费信贷机构的战略投资者,能够自主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以消费信贷供给引导居民需求,进行内涵式消费信贷创新。

(二)消费信贷创新的机制不完善。从我国消费信贷创新监管实践和经验看,构造消费信贷创新的内在机制,是保持商业银行具有消费信贷创新的持续动力。综合国内外成熟的做法,笔者认为,当前商业银行要加强消费信贷资金的对称、消费信贷的质量保证延伸、消费信贷要素分解、消费信贷条款的增溢与组合、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扩展机制建设,实现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创新所带来的风险能够在资本的约束下,实现自我平衡、不断降低。

(三)消费信贷创新的风险可控性问题突出。加强消费信贷市场制度建设,扩展消费信贷市场的功能,合理安排消费信贷序列,针对消费信贷东中西部梯次明显、城市优于农村、消费贷款比重低、风险偏高等特点,着力扩大消费信贷市场,吸收和消化消费信贷风险。商业银行要改进消费信贷服务,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创新消费信贷级次和梯次。不断提高消费信贷的覆盖面,优化消费信贷的地区、客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资本约束。建立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信贷文化,提高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技术,形成不同的风险组合。实行模块化管理,降低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促进消费信贷的稳健发展。

(四)消费信贷创新与规避监管的关系处理失当。进一步理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创新与监管的组织架构,提高对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的认识,有效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严格消费信贷产品市场准入的风险管控标准和政策,并加强跟踪调查和研究,为消费信贷创新监管提供专业的和技术的支撑,厘定消费信贷创新的审慎监管标准,规范消费信贷创新的监管专业化操作规程,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消费信贷创新业务监管总体策略,提高风险监管的水平。

四、消费信贷创新的风险监管建议

(一)加强消费信贷的基础制度建设,完善消费信贷创新运行环境。重点要制定《消费信贷促进法》、《个人信用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制度。完善个人破产程序,修订《破产法》。改进消费信贷司法审判制度,明确消费信贷的债务纠纷不得援引“保护和支持弱势群体”原则。建立消费信贷监管制度,维护消费信贷秩序,增强信贷消费安全。开展消费信用调查,加强消费信贷的对象、程序、用途以及消费信息的披露,维护消费信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消费信贷法制化发展。

(二)活跃消费信贷市场,提高市场运行质量。要推动商业银行按照“先城市,后农村;先中等阶层,后低收入阶层;先东部,后中西部;先住房与汽车,后医疗与旅游”的原则,创新消费信贷级次和梯次,实现消费信贷产品的多元化,以点带面,实施立体营销,细分消费信贷客户,引导城乡居民消费。同时规范和深化一级市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消费品抵押二级市场,提高消费信贷资产的流动性,鼓励商业银行发行按揭抵押证券,为按揭贷款建立起了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化的市场,推动消费信贷国际化发展。

信贷创新范文篇5

(一)农村经济多元化进程不断深入。随着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的稳步推进,无锡市农村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县、区、乡镇纷纷建立体现各地优势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而传统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逐步下降。2009年,无锡市实现农业增加值93.6亿元,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为1.86%。同时,现代服务业也在不断向农村渗透,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农村土地集约化及城市化步伐加快。随着十大强农惠农工程的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稳步推进。为了改善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无锡市大力实施农村造林绿化工程,并在重点水源保护区和环太湖周边地区实施面源污染治理和退耕还林还湖。根据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要求,2008年起实施了以土地整理改造为中心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还积极开展“两置换一转化”试点探索工程。

(三)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战略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市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一批新兴农业主体应运而生,现代农业产业化呈现加速发展趋势。目前全市现代高效农业面积108.5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52%。同时,工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建设高效农业园区的农业经济“捆绑式”发展模式也逐渐兴起,2003年以来工商资本累计投入农业超过120亿元,华西集团、阳光集团、红豆集团等企业集团都对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兴未艾。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带动下,能人带动、农学联手、龙头带动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户扎根农村、发展农业的自觉选择。2010年6月末,无锡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582家,经营范围包括粮油、蔬菜、花卉、苗木、畜禽、特种养殖等10多个门类100多个种养品种,在组织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发展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无锡市信贷支持“三农”的基本情况

至2010年6月末,无锡市涉农贷款余额2335.38亿元,同比增长22.93%,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38.51%,继续保持逐年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对纯农业的信贷支持约占到整个涉农贷款的20%左右,占主导地位的方式是通过直接支持镇、村工业企业,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并通过“以工哺农”来扶持农业的发展。

(一)改进农村信贷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农村金融专业机构。如农业银行无锡分行根据股份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成立了农村产业金融部、农户金融部、三农信贷管理部,分别挂靠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信贷管理部,另外在风险管理部内设三农风险管理中心,在财务会计部内设三农财务管理中心,实行专业人员配备、专项计划资源、专门考核核算、专门风险报告路径的“三农事业部”制经营模式。二是保持和提升基层网点的服务能力。如农业银行对江阴、宜兴支行充分、独立的小企业授信权和个人助业贷款权限,尽可能缩短信贷决策流程,扩大县域网点的信贷转授权,提高县域支行市场响应能力。宜兴农合行在基层网点所在的乡镇撤并后,仍然保留了10多个分理处,发挥贴近村级农户的服务优势。三是加强涉农信贷服务的考核。如宜兴农合行对基层网点出现贷款难投诉的,内部实施对基层网点的追究制,从机制上确保涉农金融服务的有效开展。

(二)突出农村信贷支持重点

一是加快农村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辖内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做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业担保基金贷款等传统业务。同时,又推出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助学贷款以及个人经营贷款等,多层次多渠道满足农户贷款需求。上半年全市农户贷款余额86.27亿元,同比增长38.62%。二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积极介入支持。如农业发展银行在做好做足粮油储备贷款的同时,积极拓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上半年投放了良田整治、水环境治理、蔬菜基地等5个项目,金额8.77亿元。农业银行对惠山区农村“双置换”项目牵头组建了10亿元银团贷款,其中该行贷款8亿元;还对重点乡镇的市镇改造、供水建设等项目投放6亿元项目贷款。三是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重点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龙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如锡州农商行对唯琼生态、鸿山生态等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支持,贷款余额5540万元。农业银行积极支持农资生产及流通企业,先后对中农新肥、太平洋化肥等近10家化肥生产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近10亿元,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创新农村信贷服务方式

一是丰富农村信贷授信方式。农业银行根据农户信贷需求,量身定制了惠农卡产品,面对农村种养殖户、个体经营者或交通运输户发卡,授信起点5000元,最高5万元,可循环使用授信额度,目前发卡3万张,授信6213万元,市场反映良好。江阴农商行开办了暨阳卡银贷通业务,可在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共发放银贷通982张,授信额度达7.39亿元,有效支持了农村小企业主和商户的经营。二是创新涉农信贷产品方式。各金融机构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探索了多种抵押担保方式,推出了适合农户、涉农企业的信贷产品。如农业银行推出了县域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县域集体用地抵押贷款等新品种,较好地适应了县域的信贷市场。江阴农商行推出了以工保农的现代农业贷款,即由工业企业为农业贷款提供抵押或者担保、由农商行向农业企业发放农业贷款的新产品。例如由阳光集团提供担保,江阴农商行向江苏阳光生态农林开发公司发放农业贷款,用于支持其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宜兴华丰农村小贷公司推出了“合作社+社员”“、公司+农户”等多种信贷产品。三是探索涉农信贷审贷新模式。锡州农商行、宜兴农合行已启动了“阳光信贷”业务流程,成立贷款评议小组,深入农村开展农户及中小企业有效贷款调查,确保贷款调查、手续、定价等阳光操作。宜兴华丰农村小贷公司聘请了农业技术顾问,对种植、畜牧、水产等审贷项目进行专业指导,对项目的可行性提出专业的审贷意见。

三、当前农村信贷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够规范

一是运作不够规范,大部分合作经济组织比较松散,没有按照规范的公司治理进行运作,没有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二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其经营范围多为农副产品的种植、养殖和流转,经营单一,市场价格波动对经营风险的影响较大。

(二)涉农信贷的贷款期限不尽合理

据调查,我市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的贷款期限大部分都在一年以内,农业产业化企业普遍存在着短贷长用的问题。这就造成部分行业的涉农贷款期限与其实际需求不匹配,造成企业财务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三)抵押物缺失影响涉农贷款投入

涉农企业大多租赁集体土地进行生产,在集体土地的流转还没有切实可行操作办法的情况下,我市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利用集体土地抵押贷款存在较大的操作难度。而农村宅基地、集体林权、农业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因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府服务及社会中介配套服务,而难以转化为有效的抵押价值,涉农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加大。

(四)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尚不健全

涉农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无锡市在涉农贷款担保方面有一些尝试,如宜兴2006年由财政出资300万元,作为市农业贷款首期保证金,为涉农贷款提供担保,并制订了操作办法,最高担保额可达1200万元;江阴由财政出资,吸引其他社会资本参与成立的富民担保公司,服务于“三农”。但是上述的种种措施与大量的涉农信贷担保需求相比,显得杯水车薪;为“三农”服务的担保机构太少;另外还存在审批时间长、收费高等问题。

四、加快农村信贷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1.引导商业银行向基层网点倾斜。要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经营效率,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短、平、快”的特点。同时,要因地制宜适当扩大基层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根据基层行当地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合理赋予基层行一定的贷款自主权,适当下放农村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签发、贴现等业务的权限,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2.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建设。完善贷款风险定价机制,使利率水平与贷款风险挂钩;针对农民贷款和涉农等小企业贷款金额小、笔数多的特点,优化信贷管理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适当降低管理重心,提高效率;要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使激励、约束机制适应“三农”特点。加强涉农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提升“三农”服务专业性和服务能力。

(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1.加快针对农村地区特点的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对农村地区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可尝试组织金融机构联合发放支农银团贷款,支持“公司+农户+市场”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有特色、有销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构建大规模的产业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对经营效益好、产品有市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掌握仓库货物进出控制权的前提下,对仓库货物进行评估和保险,按照仓库库存的一定比例,发放存货抵押贷款,满足加工企业大额流动资金需求。对经营效益良好,产品适销对路,信用纪录良好,但资金周转有困难的中小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用企业的应收账款作抵押发放贷款。进一步开发符合涉农等小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资产特点的农用生产设备、集体林权、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

2.为农村经济发展引入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探索推广城市中已成功运用的多种新的融资方式,如在农村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中,可积极为其提供融资租赁和买方信贷等业务。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可与公用事业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以收费权作抵押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积极利用国际通行的BOT和BT等融资方式满足农村道路、环保设施建设等资金需求。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也可尝试创立专业化的农业风险投资公司,提供股权融资服务。

(三)完善农村金融保障体系,为农村地区长期稳定的金融供给提供必要的保障

1.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进一步拓展农业保险险种。要根据农业、农民、农村的多元化需求,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开发多样化产品,特别是要开发针对高新农业、产业化农业、外出务工农民、失地农民的涉农保险产品,将产品覆盖面从传统的种养两业拓展到涉及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涉农信贷+涉农保险”运作机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2.积极探索引入农产品期货市场机制。通过期货市场特有的价格发现和回避风险功能,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分解转移,从而起到缓解农价波动,稳定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作用。交易所在制定各种规则时,要考虑到农民的现状,在交易资格、交易组织等方面制定出有利于农民入市的条款。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分散的商品集中起来进入期货交易。

3.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鼓励发展针对农村特点的担保方式,如在农户联保的基础上,推行农村中小企业联保,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设立“会员制、封闭型、小额度、非盈利”的担保基金组织,通过各类基金担保组织的有效控制,发挥乘数效应,对基金组织成员给予信贷支持,从而实现农村信贷良性循环。引导各类资本成立为三农服务的专业担保公司,为农村各类经济主体获得贷款提供支持。

(四)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较为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

1.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政策,引导金融服务投向农村。政府要通过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农村金融服务实行定向的税收减免、资金供应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以信贷为主的金融服务投向农村。二是扩大贴息范围。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财力,制定“三农”贷款贴息办法,扩大贴息范围,降低借款人的财务成本,提高贷款人的风险转移能力。

信贷创新范文篇6

关键词三峡库区;农村小额信贷;障碍;多元化创新

一、三峡库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

三峡库区是全国重点贫困区之一,在19个县、市中,有12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实现百万移民的脱贫致富,任务十分艰巨。经过各个方面10多年的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农村小额信贷在支持库区许多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小额信贷已成为库区农民解决温饱、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村小额信贷在三峡库区各县:市有了长足的发展,其模式趋于多样化。具有典型特征的运作模式有:财政贴息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农村信用社主导的小额信贷模式、社区性民间互助资金组织模式。在这三种典型模式中,以农村信用社主导的小额信贷模式在库区各县、市最为常见。经过10来年的发展,三峡库区农村小额信贷有了几个可喜的变化:一是农村小额信贷的目的由最初的单纯扶贫拓展至帮助库区农民致富奔小康;二是农村小额信贷的对象由传统种养农户拓展至与农业相关的多种经营户、规模大户和农村小型加工、运销企业;三是农村小额信贷额度由3000—5000元拓展至1—30万元;四是农村小额信贷期限由当年发放当年收回拓展至1—5年收回;五是由农村小额信贷信用村户的评定拓展至以农村文明建设的动态综合评价作为农村小额信贷依据的探索。为了更具体地了解三峡库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情况,现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较具有代表性的开县的调研来反映其发展的脉络。

(一)开县小额信贷业务的启动。重庆开县地处三峡库区,全县人口150多万,其中贫困人口就达30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了实现农民的自主脱贫致富,开县从1998年就启动了小额信贷业务。由于开县许多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金融网点较少,特别是撤乡并镇以后,金融网点变得更少,所以,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主要是由农村信用社承担,从1998年开县各乡镇农村信用社就开展此项业务。同时,还成立了开县小额信贷服务总社,专门从事小额信贷业务,其资金来源于县扶贫公司在农业银行承贷的扶贫贷款。该社内设信贷技术服务部、财务部、稽核监测部三个部门,以“县服务总社——乡镇服务站——联保小组——农户”四级管理模式进行运转。并且,开县小额信贷服务总社又是从事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的小额信贷服务总社。2007年11月,在开县被确定为“重庆市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县”后,在6个贫困村建立了互助合作扶贫协会,筹集村级基金124.05万元,人会农户701户。

(二)开县小额信贷的成效。开县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成效是显著的。例如,2007年开县信用社共建农户经济档案28.54万户,评级户数21.90万户,核发贷款证19.50万户,颁证率89%,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7.39亿元。开县小额信贷服务总社到现在为止在全县20个乡镇建立了486个小额信贷服务中心、3270个联保小组,服务覆盖到321个村、10.9万农户、30.5万农民。11年来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13亿元,其中,种养殖业1569万元,农村加工业413万元。使许多农村移民走上了自主致富的道路。

二、三峡库区小额信贷发展的障碍

(一)小额信贷机构势单力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三峡库区农村与全国农村地区一样,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国有商业银行大量地退出农村地区,上收贷款权限。特别是以支农为主的农业银行不仅撤并了大部分县以下的营业网点,而且其经营重点也从农村转向城市,全面收缩农村信贷,造成存贷差日渐扩大,资金外流严重,库区信贷投入乏力。三峡库区农户小额贷款除了部分由各市、县扶贫办解决外,主要部分是由农村信用社承担发放。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无法满足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

(二)抵押物缺乏或价值不足。银监会在2007年8月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在贷款额度上,发达地区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可提高到10—30万元,欠发达地区可提高到1-5万元,其他地区在此范围内视情况而定;联保贷款额度可在信用贷款额度基础上适度提高;对个别生产规模大、经营效益佳、信用记录好、资金需求量大的农户和农村小企业,贷款额度可再适当调高。尽管在贷款额度上没有了障碍,但对库区小额信贷额度要求在30万左右的规模种植大户、规模养殖大户、农产品加工生产大户、农产品贩运大户等来说,由于在现行的政策框架内,农村土地等固有的资产不能作为贷款的抵押物,农户能用于贷款抵押的财产价值又远低于贷款额,从而造成了贷款难的局面。

(三)为农户和农村小企业服务的小额信贷担保公司极其有限。三峡库区各类专门从事贷款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有不少,从笔者调查收集的资料来看,到2008年3月,重庆市各类信用担保机构总数达到65家,资本金达到43亿元,累计担保总额达到240多亿元,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担保机构协调发展新格局。这些担保公司如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区银科经济技术信用担保公司、开县融资担保集团公司,等等。从这些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对象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很少关注农户(包括一般农户、规模种植大户、规模养殖大户、农产品加工生产大户、农产品贩运大户等)和农村小型企业,从而使许多缺乏贷款抵押物或抵押物价值不足的农户和农村小型企业陷入了寻求小额贷款担保难的境地,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放弃贷款。

三、三峡库区小额信贷的创新

(一)组建小额信贷股份公司。三峡库区各区、县可推行以多渠道投资股权化组建的“小额信贷股份公司”,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六个渠道:一是三峡库区各区、县政府提供启动资金,组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参股。二是法人机构参股。三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参股。四是农村信用社参股。五是邮政储蓄银行参股。六是民间委托贷款人参股。通过这种商业运作方式来推动小额信贷的发展,打破三峡库区以扶贫公益性为主的小额信贷运作方式,从根本上真正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使小额信贷在三峡库区健康持续地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小额信贷股份公司”在破解库区产业失衡,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帮助库区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兴业,构建和谐三峡库区等方面的支持作用,应重点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从“小额信贷股份公司”人手,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从严规范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公司自身的营利能力和综合实力。二是从业务指导和监管人手,库区各区、县人民银行应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正确引导“小额信贷股份公司”搞活小额贷款业务经营;库区各区、县银监局应主动帮助“小额信贷股份公司”加强经营管理,控制贷款风险。三是从政府的制度创新人手,库区各区、县财政部门给“小额信贷股份公司”提供必要的财政贴息,或采取财政风险补偿方式,将公司贷款1%-2%的不良率由财政消化,以降低风险;库区各区、县的国土、房管、车管等部门给予融资抵押质押登记费用的减免;库区各区、县的工商、税务等部门给“小额信贷股份公司”提供优惠政策,减免部分税费。

(二)大力发展专营小额信贷业务的村镇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可借鉴孟加拉国成立乡村银行的做法,尽快在库区各市县成立村镇银行,专营支持农户、农村中小型企业发展生产的小额信贷业务。为使村镇银行充分发挥其功能,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各市县以农村社区为单位,将从事同一农业生产活动(例如果蔬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放牧等)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贷款小组,以形成各农户之间的相互制约,这样可以提高单个农户归还贷款的承载能力,降低借贷双方的风险。二是各市县政府相关部门和村镇银行应主动为农户和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产品的销售提供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帮助。三是在成立村镇银行后,政府应该给予它特殊的政策,如注入启动资金、给予利息补贴和在确立法律地位方面给予优惠等。

另外,还应加快库区市县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从储蓄业务扩大到资产性经营业务。开通小额信贷业务,采用农户联保、农户保证等元抵押、质押的方式,支持一般农户、种养大户、贩销大户、中小型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发展。

(三)建立多位一体的小额信贷新模式。当今三峡库区许多农户的信贷需求已不仅仅是满足于零星生产、生活式资金的需求,而且还要满足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需求,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在扩大。规模化生产经营农户一次性对资金的需求不再是3—5万元,而是10-30万元,乃至更多。但因农户抵押物缺乏或抵押物价值不足而无法实现其贷款需求,出现了贷款难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可考虑建立多位一体的小额信贷新模式。根据库区各区、县实际情况,这种新模式可以是三位一体的,即“公司+农户+信用社(或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模式;还可以是四位一体的,即“公司+农户+信用社(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或“公司+基地+农户+信用社(或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模式。这样使公司、农户、信用社(或商业银行)三方利益主体,公司、农户、信用社(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或公司、基地、农户、信用社(或商业银行)四方利益主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信用社(或商业银行)将对农户个人的授信转变为对公司(或基地)的整体授信,扩大了农户小额信贷的规模,解决了农户贷款抵押缺乏或不足的问题,满足了农户规模化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要,提高了农户的收入;降低了信用社(或商业银行)发放小额贷款的风险和贷款管理成本,提高了贷款利息收益。由于该种模式是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和供应环节作为信贷支持重点,所以,能有效地解决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户与公司(或基地)生产资金不足的矛盾,能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四)创新小额信贷抵押机制。对于库区那些没有与公司联结的农户,由于不能采取“公司+农户+信用社(或商业银行)”等小额信贷模式,则需要另辟蹊径。我们知道这些农户一般不具有很多可抵押的不动产,往往在贷款时其不动产抵押物缺乏或抵押物价值远远不足,直接阻碍了农户获得贷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小额信贷机制的创新,用农户种植、养殖等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来替代不动产抵押,打破以不动产抵押为核心的小额信贷抵押机制对农户贷款的制约,对支持库区农民自主脱贫致富具有积极的作用。

当然,小额信贷由于主要是针对从事种植、养殖业农户的。但种植、养殖业受天气、市场的影响程度比较大,所以,小额信贷机构(部门)做好风险的防范也是很必要的:一是小额信贷机构(部门)要建立风险储备金制度。二是配合农业保险,如得到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基金、农业合作保险公司等的支持,以减少其发放小额信贷的风险。三是寻求库区各区、县政府的财政风险补偿,争取获得对农户不良贷款2%的财政补贴。同时,还可以建立抵押抵补机制。对于那些以独立身份申请小额信贷并且信贷金额超过一定数额以上的农户,将其贷款数额的0.5%-1%留作“风险基金”,提供类似于保险的功能。对于采用农户联保形式贷款的,可以从每个农户的信贷数额中提取5%作为“联保费”存入联保小组的集体账户中。这笔钱不可以提取,作为“强制存款”,它类似于抵押物品,在联保农户违约时进行抵补。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农房、农业生产用房等小额信贷抵押机制。并且,还可以考虑引入小额保险,既“小额信贷借款人定期寿险”和“小额信贷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把小额信贷与小额保险衔接起来,能够保护农户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免遭意外伤害、疾病等事故的冲击,以免重新陷入困境。

(五)构建不同形式的小额信贷担保机构。三峡库区应重点发展为农户、小型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服务的小额信贷担保机构。这样的担保机构的构建可采取以下不同的形式:一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二是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小企业、农户(或由农户组成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联合体)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三是由与生产基地内农户关系密切的龙头企业成立一家专业的担保公司。四是由小企业自愿组成或由农户(农户组成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联合体)自愿组成,为会员服务的互助担保机构。五是由民间投资、以营利为目的的民营担保机构。后四种是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公司形式设立的担保机构,也应该是三峡库区小额信贷担保机构的主流形式。

(六)设立小额信贷偿还预垫付基金。建议在三峡库区各地设立小额信贷偿还预垫付基金,成立基金管理中心。基金部分来源于中央、库区地方政府财政拨款,部分来源于各种组织的捐款。农户、小企业在贷款前与其所在地的贷款偿还预垫付基金管理中心签订协议,当农户、小企业确因为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时,由该基金先行垫付偿还银行贷款,农户、小企业在1—3年内将预垫付款归还给基金管理中心。在贷款时农户、小企业可凭该协议到银行贷到用于从事与自然灾害风险发生频率高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这种方式既能满足农户、小企业生产经营之所需,又能消除银行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04,(8).

[2]王景富.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9).

[3]肖四如.我国农信社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践与启示[N].金融时报,2008-01-21.

信贷创新范文篇7

据上分析,为化解信贷配给难题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必须以金融制度与非金融性制度的创新,深化与拓展小额信贷的研究和实践,因而对于“供应链—信誉链—融资链”联动中的社会资本效应的探析就水到渠成。

持续地对具有一定负债能力、但被正规金融组织拒之门外的人或企业授信的小额信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艰难的金融问题之一;作为最接近穷人的信贷,它又具有很强的社会道德魅力——一旦运作良好意味着大量人口脱贫。因而其研究与实践对于“和谐中国”建设具有特别意义。然而,中国这方面的成就也是乏善可陈。其因在于,小额信贷的风险判断(小额信贷组织对于“真扶贫”或“扶真贫”的只说不做直至退却,往往是基于收入难以覆盖成本的考量),其实很大程度上不单单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更多是一个社会学问题。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就直白地表达了小额信贷的经济学困境:借款人从抵押资产等财务指标考察上的资格欠缺,使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异常严重,利率价格机制的失灵使逆向选择不可避免。因而面对控制风险的本能方式——利率上调,即使借款人同意,贷款者由于更担心道德风险仍不敢放贷。这样,面对财务资料未达标、借款信用等级缺失和利率机制失灵的困局,经济学的评价体系就变得混乱不堪。于是,人们转求于社会学的考察。当一个经济上的行为演化为一个社会学问题时,这种经济行为的不经济就不难想象:小额信贷的交易成本和运作成本均很高,对贷款的监测很难;笔数很多而业务琐碎,人手不足而效率低下,等等。鉴于此,小额信贷的主旨由最初的扶贫向实现扶贫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1997年全球第一次小额信贷高峰会议首次提出了双赢目标)的转变,就顺理成章。于是就有了关于社会问题经济化抑或经济问题社会化的“相机抉择”或兼得的诉求与实践。庆幸的是,有这样的成功范例——尤努斯和他的乡村银行(GB模式)以共享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成就做了很好的诠释。

尤努斯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所创设的小组(著名的“五人小组”)联保贷款制,通过穷人之间的“自由结社”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将一般商业信贷所固守的财产抵押担保教条巧妙地取而代之。令人称奇的是,格莱珉银行以帮助639万借款人中的58%成功脱贫并保持连续9年盈利记录的骄人业绩,成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标杆。这不能不归功于其运用了社会资本的原理——作为黏合剂,社会资本成功实现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对接。作为最初由经济学的“资本”演变而来的概念,最早将社会资本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定义——是实现或潜在的资源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通过科尔曼、普特南等的建设性贡献,得以深化和完善。尽管界定至今尚未统一,但一般认为,社会资本是一个共同体中人与人、人与组织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长期交往形成的,嵌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的,以态度、信任、习俗、惯例、规则、网络、制度等多种形式存在的,被社会结存中的行动者(个人或组织)所获得和利用,并为行动者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提供便利的一种资源;并具有公共物品性、不可转让性、可转换性、层次性、无形性以及分布的非均衡性等特征。社会网络、互惠行为以及促进互惠行为的规范(显性契约等)和信任(隐性契约等)是其基本要素。特别指出,社会资本对于反贫困有重要的观测和警示作用,从而给小额信贷创新以启示。根据世界银行对社会资本关于紧密型(家庭成员与其他具有紧密关系的人之间的纽带)、跨越型(不同类型的人之间较弱些的联系纽带,主要指各类组织的成员纽带)和垂直型(通常指贫困者与那些对他们具有重要影响的人员或组织之间的纽带)的划分,贫困群体(含中小企业)显然具有很强的紧密型社会资本。在此,“信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的命题,通过“圈内人”的互动得以印证。作为主体认真履行承诺所赢得的声誉,以及关于主体可信任度的信息和有价值的资产,信誉很好地因应了社会资本作为人际互动合作中产生的资源的内在规定性。因信誉同样作为人际互动合作的产物,其建立与维护需要投入资源从而产生收益;信誉也是一种存量——人际互动中形成的资本净流量之和。同时,贫困群体只有较少的跨越型社会资本而基本没有垂直型社会资本表明,对于社会资本的效应及其分析应全面审视——从“圈内”扩展到“圈外”是必然。因后两个资本恰是助推贫困群体成长的关键性内容。

二、构建对称互惠连续共生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

看来,倚重甚至迷信这种基于“熟人”网络的社会资本效应失之偏颇。毕竟从以族缘、地缘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结构,即传统的乡土社会,向以社会经济主体间的合约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结构,即现代契约社会过渡,或者说,从单重隐性的契约(信誉等)的社会向更重显性的契约的社会转型,虽然必历经陈痛——分娩出新秩序中的道德断裂和失序,但为大势所趋。而这样的过渡期很容易造就这样的“道德悖论”:一个在共同体内部恪守道德要求的人,当这个“差序格局”(费孝通关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格局极有创意和深度的说法)扩展到距离“波纹核心”遥远的地方从而远离这个共同体时,其自我道德约束就非常脆弱。这根本源于他对于共同体内外不同的成本~收益的权衡:行为的被观测性(决定信息是否对称与完善)、长短期变化以及非道德行为是否受到经常监督、约束和惩罚的属性,都是重要的审视变量。显然,社会资本也有“塌陷”,也有不同的适应性——依存于不同社会结构的社会资本,其功能有相对应的规定性。就格莱珉模式来讲,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风险,而只是一种风险转移——五人小组机制的相互监督与激励的“双刃剑”,在使各成员将还贷压力外化为求生存与发展动力的同时,银行也由此实现了成本转移,即将成本外化给贫困者自治组织。这种个人风险向团队风险的转移,虽减少了信贷审查成本,但也有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尤其是个别贷款会传染成整个组织的共同违约。随着市场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的加快,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可见,原生态的信任与信用,难免有局限性;“信誉+合约”,才使“信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的命题具有普适性。

据此,解决小额信贷难题,寄希望于一种法则、一种模式是不现实的;况且格莱珉模式也不可复制。以“供应链一信贷链一融资链”联动机制构建的共生融资模式表明,融资链作为连接企业和信贷机构的中间组织,可以以信誉和有约束力的合同为基础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鉴于信贷组织要调查和掌握中小企业的隐蔽信息(指中小企业通常存在的难以量化和传递的,具有较强人格化特征的“软信息”)需投入相当成本,可依赖融资链的信誉行事而不必太费时费力;尤其是可依靠融资链的相应合同条款,起到为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担保的作用。因融资链上游的大企业,通常在与多家信贷组织打交道的过程中,建立了关系型融资体系,并与中小企业形成共生融资机制,从而会产生良好的(或不良)以信誉和合同等显现出来的社会资本效应。

对此,将基于共生融资机制的生态群眼光聚焦于资本的社会性观察,借GB模式的样本效应,通过从信誉到合约的扩展,一种使小额信贷走出困境的全新维度和可行路径清晰呈现。基于“供应链一融资链”的完善的共生融资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一个信贷资信等级很高的大企业为核心,凡与这个核心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同样受到信贷机构关注的中小企业,可持与该核心企业的业务票据到信贷机构申贷。这就构成了信用链条的复合式结构,即“1+N”模式——作为“1”的核心企业与作为“N”的中小企业群的有机组合:而“1+N”实质是中小企业群与大企业的互动共生。要通过培育合格的共生单元(培育大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赋予中小企业平等竞争的地位并举),加快共生秩序建设(破除垄断与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并行),催生内生媒介和外生媒介的发育与成熟,逐步建立起对称互惠连续共生的融资机制。

参考文献:

[1]罗正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4-56

[2]唐学鹏.用生态学眼光解决小额信贷难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9-27(3)

信贷创新范文篇8

一、推出业务的背景

(一)劳务输出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衡水市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历史上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辖11个县(市区),41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44万。随着衡水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劳务输出成为发挥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的首选。

(二)劳务输出费用偏高,农民遭遇资金瓶颈。由于办理各项手续、人员管理、培训等费用持续上涨,特别是出国外派劳务人员的支出费用也由原来的每人1万元增加到每人5万元。这对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农民可谓望而生畏。由于各金融机构没有开办此类贷款业务,导致农民筹资难。有的农民为筹集中介费,不惜去借高利贷,受资金制约一些想外出打工的人打了“退堂鼓”。针对部分农民缺少资金,无法实现务工愿望的实际情况,2004年11月,该市农村信用联社适时推出了“农村劳动力输出贷款”业务。

二、主要做法

(一)摸清底数,逐户建档。该市农村信用社联社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积极与村委会及县、乡有关部门协调,了解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及生产经营情况,配合地方党政部门及时了解农民输出劳务期间发生的单位转换、出国、退出及伤亡情况,积极争取政府职能部门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外出劳务人员的信息反馈。同时,农村信用社与政府劳务输出部门签订了协议,规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强化了彼此间的协调与配合,避免了劳务输出与信贷支持“两张皮”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逐户建立了个人信用档案,为开展贷款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制定细则,积极扶持。市联社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衡水市农村信用联社劳动力输出贷款实施细则》,规定对资金短缺的外出务工人员可发放小额农村劳动力输出贷款。在贷款发放中,联社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三优先”政策,即信用社入股社员优先、信用社存款户优先、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优先。对持有信用社认定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劳务输出合同的务工人员,经过贷前考察,在完善相关手续的基础上,均给予信贷支持。

(三)降低门槛,灵活实用。农民申请劳动力输出贷款只要具备完全民事能力,有常住农村户口,资信状况良好,无信贷不良记录,持有培训资格证书即可贷款。在贷款方式上,视借款人的不同情况,分别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公务员工资账户担保贷款及抵押贷款等方式发放,对已办理小额农贷信用证及参加农户联保小组的外出务工农民优先发放贷款。根据借款人从事工作、合同要求及收入等情况,灵活确定借款期限,可发放1~2年的中长期贷款,满足不同农户的实际需求。贷款额度根据农户劳务输出需要分为2000元~50000元,基本能够满足外出务工人员所需培训、差旅、基本生活及其他相关费用需求。衡水市联社在全县200多家信用社开办了农村劳动力输出贷款,有效满足了农民外出务工需求。冀州市吴吕信用社2005年对辖区向劳务输出部门组织的15名出国打工农民发放贷款63.2万元,帮助他们走出国门挣“洋钱”。赵三庄村民陈国库有一手缝纫技术,出国到意大利打工,信用社经调查了解后。为其发放贷款5.5万元,使其顺利成行,现该人在意大利生活、工作正常,贷款已基本还清。大伯舍村村民张计存联系到阿联酋做钢筋的工作,但苦于无法筹集出国费用,信用社为其贷款6万元,使其圆了出国打工梦。

(四)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市联社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输出贷款“三不贷”原则,即有陈欠,及其他不良记录的不贷、家庭无其他成员或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不贷、没有正式务工合同的不贷。在全市信用社实行包放、包收、包效益的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输出贷款登记薄”,实行贷款定期走访制度,建立了“经办人和劳务输出人员年联系2次,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入档保管”。同时,各县联社从实际出发,积极采取筹集农民工工资风险担保基金200万元;除留足本人生活费外,其余打入工资卡,按季汇回国内,由中国银行进行结算,并负责贷款及相关费用的扣除,使贷款无逾期、无呆滞。至2006年3月末,故城县信用社累计发放劳务输出贷款472万元,支持880人出国务工,仅今年前3个月,就支持200多人出国务工,人均年收入10万元。

三、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农民增收。截至2006年3月底,衡水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村劳动力输出贷款2555万元,共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达9369人(次),使外出务工人员实现收入3.98亿元。

(二)提高了农民素质。农民外出务工,特别是跨国劳务输出,不仅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也提高了农民工素质。这些农民工在回家后,大多不再从事低级简单的体力劳动,绝大部分由打工者转变为小业主,其中少数打工者还成了当地的企业家,形成了影响一片、带动一片、辐射一片的溢出效应。

信贷创新范文篇9

关键词:关系型信贷;企业创新;科技型企业

一、引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的战略目标。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研发经费投入的77.6%,在各类创新活动主体中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其创新水平是决定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的落实,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其中科技型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共有工业企业数量为364.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3万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58854家,其余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表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吸纳就业人口、提供丰富产品、提高GDP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困境重重,中小企业在本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难以从银行获得必要的资金1,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现象加重了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困境。科技型中小企业除了规模上相对较小之外,有着显明的科技特色:研发人员多,研发投入金额大;专利或专有技术多,产品科技含量高。科技型企业的高成长性对资金有着很高的需求,但是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可抵押资产少,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较大,因而很难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因此,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为其提供更好的信贷服务对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二、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科技型企业虽然有多种融资渠道,比如资本市场上存在着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融资渠道,但是通常上市的门槛较高,大量科技型企业难以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获得所需资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往往偏好IT行业,其他行业机会有限。科技型企业规模小,创始人也会担心权益融资会带来控制权稀释的问题。从总体上看,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相对于其他企业存在着不同。一是科技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由于技术门槛,银行很难评估企业创新活动的相关信息和项目风险。二是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成果主要体现为专利技术,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很难将专利技术作为抵押品。三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风险高,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创新活动的预期回报难以确定和估算。四是许多科技型企业为了保留控制权和保守技术秘密,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银行贷款。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具体可以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逆向选择。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借款人比银行拥有更多关于风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信息,银行无法准确识别每一个借款人的风险水平和偿债能力,只能将借款人按某些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别,根据不同类别确定贷款额度和利率水平。由于科技型企业的资产主要表现为无形资产,无法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因此,对于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给予的贷款额度较低,且利率较高,这样只有风险更高的借款人才愿意接受银行的出价,相应的贷款合约违约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为了对冲违约风险,银行则会进一步提高利率水平,如此循环下去,科技型企业将被挤出信贷市场。所以,在信贷市场上出现了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银行更青睐于放贷给大型国有企业,而且利率水平更低,科技型企业或创业企业往往融资困难。二是道德风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之后,银行不可能全面监督借款人对资金的使用情况。科技型企业由于经营风险高、可抵押品少,获得的银行贷款成本相对较高。在银行与借款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科技型企业由于本身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投资不确定性较高,更可能将贷款资金投入高风险项目,加大了贷款的违约风险。因此,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也使得银行对科技型企业或创业企业往往表现出“惜贷”现象。除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科技型企业融资难之外,银行与科技型企业之间交易成本高、科技型企业声誉约束机制不健全也加重了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是交易成本。银行向企业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有相应的固定成本,科技型企业由于自身规模比较小,从银行取得的贷款金额往往也比较小,但是频次较高,每一次的贷款都会发生固定成本,从而抵减了银行的名义收益。在相同的贷款利率水平下,大额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可能比多次小额贷款高得多。在贷款额度一定的情况下,银行贷款给科技型企业的交易成本将远大于贷款给大型企业的成本。二是声誉约束。在信贷市场上,企业的软实力也是银行考虑的因素。大型央企或国有企业一般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或者是地方经济龙头企业,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会自觉维持自身信誉,这些企业的企业家也会注重个人信誉。因此,大型企业存在着有效的声誉约束机制,不会轻易违约。中小企业一般生命周期较短,多数处于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市场份额小、盈利能力较低。中小企业往往信用自觉意识相对较差,恶意逃债、抽逃企业资金现象比较普遍。为了降低不良贷款率,银行会实行信贷配给,科技型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所需资金。

三、传统信贷模式及其信贷约束

传统的信贷一般也称为交易型信贷,交易型信贷模式可以降低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交易型信贷包括资产抵押贷款和财务报表贷款两类,资产抵押贷款中银行关注企业的信贷资产,比如固定资产、有价证券等可以直接估值的资产,这些资产的估值可靠且客观,可以降低企业信贷违约给银行带来的损失。财务报表贷款中银行会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技术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报表质量、风险水平、偿债能力等指标的分析为信贷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交易型信贷模式下大型国有企业往往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因为大型国有企业实力雄厚,可作为抵押标的资产多,而且财务报表信息完整,信用水平也高。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不动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一直不高,以专利等无形资产为主的轻资产是科技型企业的主要特征和优势。但是这些轻资产由于估值比较困难,且存在资产专用性问题,因此不是银行在信贷决策中关注的重点。同时,科技型企业一般经营年限不长,组织架构多为扁平化,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不完善,提交的财务报表在完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在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难以通过现有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合理评估。这两方面的劣势使得银行在信贷决策中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控制违约风险,往往提高科技型企业获得信贷的门槛。因此,在交易型信贷模式下,科技型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

四、关系型信贷及其对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支持

Berger和Udell(2002)从贷款决策依靠的不同因素出发,把银行的信贷技术方法划分为财务报表信贷、资产支持信贷、信用评分信贷和关系型信贷四种类型。前三种贷款决策的信息比较容易获取,但是属于间接信息,存在失真的可能性。关系型信贷(relationshiplending)是指银行与客户之间通过长期广泛地接触,银行根据收集到的关于客户各方面的信息进而做出是否贷款、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和利率水平等方面的决策。银行与借款人通过不断的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合作关系有利于银行在筛选客户的过程中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关系型信贷决策的信息通过银行与借款人之间长期交流获取,属江苏商论2020.7于直接信息,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更强。Berlin和Mester认为关系型信贷是以银行对借款人保持密切监督、银企重新谈判和双方隐含的长期合约为基本特征。Petersen和Rajan、Longhofer和Santos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数据的分析发现关系型信贷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高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可得性。Berger和Udell认为关系型信贷决策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软信息,软信息属于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多重相互作用下的定性信息,通过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收集到的综合信息。相比于传统的交易型信贷,关系型信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关系型信贷决策信息是软信息。软信息无法量化,即使在银行内部也很难传播,揭示了软信息的专属性和私密性。银行与科技型企业之间的联系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深化和细致,银行积累了大量关于企业的软信息,这些软信息是银行直接获取的,相比于财务报表信息和抵押品估值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二是关系型信贷融资效率高。关系型信贷能够有效地缓解银行与科技型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弥补科技型企业存在的信用不足问题,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在与科技型企业的联系中能够获得更丰富、更准确地专有信息,从而能够加快决策程序。关系银行还可能为企业提供多期合同,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更高效地将资源投入到创新活动中。三是关系型信贷成本高。相比于交易型信贷,关系型信贷具有相对较高的成本。传统的交易型信贷中,银行已经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和财务报表分析技术,在信贷决策中交易成本较低。而关系型信贷中每一家企业的信息都是专有、隐私的。因此,关系银行需要针对每一家企业建立单独的档案库,并安排人员进行信息的维护和更新,这些工作增加了银行的营运成本,所以关系型信贷中企业往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关系型信贷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投入。科技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创新投入强度息息相关,创新活动是长期而持续的过程,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很多科技型企业的生存周期短也多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创新活动无法持续,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很重视新技术的探索,探索性创新是要在市场中产生新产品,前期投入大,而且风险和不确定性高,失败的概率大,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确定性比率高。如果银行与科技型企业在以往的联系中对企业的技术前景和长远规划有更深入地了解,银行就更可能给科技型企业的技术探索提供资金支持。而且银行客户经理也可以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收集相关信息,更好地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保障贷款的安全性。在关系型信贷下,关系银行能够更好地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活动和未来发展。二是创新成果。科技型企业不动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不高,但是在传统的信贷模式下银行更关注的是企业的不动产价值。在关系型信贷模式下关系银行能够对科技型企业的产品市场价值和专利应用前景做出更合理的价值评估,物联网金融能够将科技型企业的动产进行“不动产化”和“活化”(武治印和江瀚),从而解决科技型企业动产融资的窘境。在银行与科技型企业的联系中,企业会向关系银行披露更多的专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关系银行更好地评估科技型企业创新成果的价值和应用前景,根据这些软信息关系银行可以做出相关信贷决策,相比于传统的交易型信贷,科技型企业可以从关系银行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三是创新效率。科技型企业往往集中在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持续取得创新成果,并不断将其市场化是这类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关键。为了提高创新效率,科技型企业不仅需要有大量的研发人员,同时也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关系型信贷模式下,关系银行可以获得科技型企业更多技术背景、技术开发以及技术转化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全面的信息虽然不能形成传统信贷模式下的抵押品,很多信息也反映不到财务报表中,但是却可以为关系银行提供关于企业技术优势和未来前景的完整概况。关系银行会为未来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好的信贷支持,促进科技型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结论与建议

信贷创新范文篇10

(一)农村信贷需求呈多元化,信贷额度也呈急速上扬之势

库伦地区的经济结构具有多层次性,从产业结构看,除了第一产业外,第二、第三产业在各地农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从地区结构看,各地农村的经济发达程度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城乡一体化水平等方面。从农村地区的经济主体结构来看,有独立从事纯粹农业活动的普通农户;有以雇佣工身份参与经济活动的农户;有从事各种生产经营的个体经济组织,还有各种类型的工商企业。经济结构的这种多层次性决定了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多元性特征。

(二)信贷资金需求地域不均,城乡结合部贷款需求量大

库伦地区交通闭塞,一些地区属于生产与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边远山区(如茫汉苏木、三道洼苏木等),农民以农耕为主,很多青壮劳力都靠外出打工,没有新上致富项目的冲动,贷款需求较小。而靠近库伦的元宝山、三家子等苏木乡镇,离镇区较近,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在温饱之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热衷于经商办实业,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肉食品加工等产业,一般规模大,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对贷款的需求量较大。从金融机构角度分析,在交通闭塞,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由于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发展滞后,使驻地农村信作社放贷困难,存贷比普遍较低;而交通便利,靠近城区由于个体户和外出经商户较多,当地金融需求旺盛,驻地农村信用存贷比例普遍较高。

(三)生活性贷款需求逼近或超过生产性贷款需求

据库伦旗农村信用社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对贷款用途的调查中,农户贷款用于日常消费、子女教育、修建房屋、婚丧嫁娶的比例占到47.8%;用于农业生产投资的比例占31.7%;用于各项非农经营投资的比例占到20.5%。这一情况表明:一方面农民的消费观念快速改变,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提高较快,但应付家庭突发事件时,仍然需要外部融资,一般来说,像库伦旗这样经济不发达地区,生活消费性借贷的比例比经济发达地区更高。

(四)农村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持续增加,有效信贷供给不足

库伦旗有140多户涉农中小企业中资金满足度仅为23%,主要原因是企业抵押物不足,信用等级难达要求,银行部门贷款手续繁锁等。

二、当前制约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阻滞因素分析

(一)农村金融体制方面:农村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架构不匹配,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内在基础缺失

1.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呈现多元化与多样化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的特征越发明显,一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生产市场化进程加快,专业分工和区域化布局特点显现,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己在形成。农村种养大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己初具规模。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围绕农业这个大产业派生出许多相关产业。三是打工经济带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个体经济不断发展。

2.农村金融架构呈现出单一化与非农化特征。一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近年来,在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各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城撤并,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二是涉农金融机构职能缺位。从库伦地区实际情况看,涉农金融机构职能缺位现象较为明显。农村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信贷服务受制于经营方向与职能定位的影响较大,受资金来源渠道的限制,贷款能力总体有限。农村信用社在改制后,受商业利益的驱动,支农能力有进一步弱化的倾向,向支农地区贷款的积极性降低,甚至有的农村信用社也有全部从农村市场退出的倾向。农业银行支农机制尚在建立之中,目前直接面对农户的信贷业务比例较小。

3.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影响。一方面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的特征。各类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需求较为旺盛;另一方面,以商业化改革为主导的商业银行大幅度淡出高风险低效益的农村金融市场,而根植于农村的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缓慢,未能弥补农村信贷市场的缺失。退出“快”而进入“慢”,出现“小法人”应对“大三农”的局面。农村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架构之间出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导致农村信贷市场总体失衡。

(二)农村信贷机制方面:信贷的供给机制与农村信贷需求特征不适应,农村信贷服务创新内在动力不强

1.当前农村信贷需求的特征。一是由于受人口、土地、自然环境以及生产力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零散,成本高。二是农民的资金需求周期、季节性强。农业生产受天时季节性影响较大,对资金的需求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三是农民资金需求的时效性强,希望办理贷款手续简便。四是农产品市场波动大,自然风险大,农业利润不大,农户希望银行贷款利率不要浮动过高。五是农村可抵押资产较少,贷款的财产性责任承担能力较差。

2.金融信贷供给特点。一是信贷资源向效益好、风险小,盈利高的行业、部门、区域流动。二是金融部门在向商业化转轨的进程中,严格风险控制,普遍存在贷款权限上收,实施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全国或全省(区)统一的贷款标准等,信贷审批管理出现申报过严、手续过繁、时间过长、审批权过分集中的现象。三是信贷投放呈现集约与规模化,从金融机构的供给来讲,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信贷品种,便于管理与成本控制,规模化信贷投放能获得较高的收益,据此,信贷资金向大项目、大集团、大城市流动明显。四是信贷投放需要借款人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较为充分的质抵押物,能提供较为完整的财务报表信息。

3.金融信贷机制对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影响。金融机构商业化的信贷运作机制无法适应农村地区资金需求,形成了农村金融信贷产品供给与需求相互借位,造成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寿命周期短,推广性与可复制性差,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开发的涉农信贷新品种应用范围窄,经济效益低,部分金融信贷新产品仅能成为“样品”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而不能形成广泛适应的产品进行推广。金融信贷产品创新的本质是为了扩大市场,获取更高的收益,而农村资金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农村贷款交易具有管理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的总体特征。商业市场化信贷服务创新机制在农村地区变得方向不明,因此在农村地区开发信贷服务创新就失去了内在动力。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差,

信贷服务创新缺乏外在因素

一是部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意识不强,按期还款的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获得信贷支持后经营十分可观,但却不愿及时偿还银行贷款,有的企业实在逼急了只愿承担银行利息或干脆赖账,造成银行不良贷款,使银行产生慎贷心理。二是司法环境不容乐观,贷款胜诉案件执行难现象突出。金融机构在通过司法程序保全信贷资产过程中,由于逃废债务的企业和个人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受此影响,执法部门对案件的判决执行督办积极性不高,往往是银行赢了官司输了钱,通过法律途径保全金融资产收益甚微。三是中介组织亟待规范。当前由于对中介机构缺乏有力监管,加之中介机构缺乏合理的资金来源,片面强调收入与服务项目挂钩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少数中介服务机构水平不高,诚信度欠佳。会计、审计等中介失实的财务报告误导银行决策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库伦地区仅有会计中介机构一家,而且是其它地区的机构,缺乏独立的资质,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破解农村信贷服务创新阻滞因素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农村金融需求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当前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突出表现为贷款需求多样化,贷款额度加大化,贷款利率优惠化,贷款办理快捷化,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贷服务必须创新,阻滞因素必须破解。

(一)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信贷创新主体,在有序竞争中开发和运用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动力一是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性金融和其它金融组织的整体合力与竞争机构的作用,夯实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内在基础;二是继续调整完善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的业务分工与市场定位。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地区设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新型金融组织与小额贷款机构。人民银行要出台政策,规定新型金融组织与小额信贷机构将资金主要运用于当地,促进乡镇区域发展。三是积极引导农村民间融资发展,使民间融资在法律保护下公开合法经营。

(二)发挥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税收政策的杠杆作用,增强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能力一是对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结合支农贡献给予优惠政策。二是建立科学的县域金融机构的分类监管制度,建立一套因地制宜,因行制宜的县域银行监管考评体系和指标,适当放松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例的最高限制,放松对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的管制,对农村信贷服务开展较好的机构在机构设置、并购、业务范围、监管费用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对支农信贷投入力度大,信贷服务产品创新多的农村金融机构给予部分税收的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