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6:33:18

效率型范文篇1

一、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为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提供思想引领

强调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法规制度具有规范、引导和约束等作用。最终目的为了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一方面,法规制度是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的重要保证。法律法规是部队实践经验的结晶,反映了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既有导向作用,又有规范作用,既是管理的依据,又是建设的规范。机关工作,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法规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指引规范作用,理应成为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的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是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的重要路径。机关人员经常变化,容易导致各项工作落实因人而变,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只有切实树立法规意识,养成依法抓工作的思维方式,树牢法治权威而不是个人权威,才干坚持工作的规范性和连续性。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必需把法律思维根植于筹划工作、议事决策、组织执行的全过程,充分认清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防止工作盲目、失范和忙乱。

二、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是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建设的客观需求

对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实施科学指导的客观需要。只有使领导机关贯彻依法治军方针的行为模式跟上形势要求,坚持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达成具体化、操作化目标,才干保证各级依法建设、依法运转,实现部队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二是确保工作质量效益的肯定要求。有秩序才有质量,秩序就是效益。只有全面落实法规制度,领导机关才干有效克服部队建设中存在随意性大、规范意识差、职责不明、内部关系不畅等问题,有效控制和减少工作忙乱,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三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举措。当前机关在指导和开展工作过程中安排过满、指标过高、要求过急以及在执行法规制度时以情代法、以罚代法等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五多”政出多门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部队建设的顽症痼疾,严重影响部队的科学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需引导各级机关积极适应依法从严治军的要求,努力实现工作指导由经验型向法治型转变,达到学习型、效率型”机关建设的要求。

效率型范文篇2

关键词:效率违约节约型经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效率违约(efficiencydefault)也称为“有效益的违约”,通常是指下述两种情形:第一,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合同还没有履行或者正在履行过程中,由于履行的条件、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得依约履行合同将丧失可以获得的额外利益,一方当事人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其将赔偿对方的损失而不履行合同义务;第二,或者继续履行合同必然使一方当事人损失增加,一方当事人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愿意赔偿损失而不按约定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前者使违约利益大于履约利益,后者使违约损失小于履约损失。其特征有二:第一,违约方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继续履行合同;第二,违约的目的是在不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合同利益(违约人自愿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下换取更大的利益或者减少损失。

一、效率违约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发展节约型经济成为当前唯一正确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日益严重,出现了人均耕地水平低、水资源短缺、能源供应不足的状况。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土地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供给能力是有限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超过了自然界再循环的能力,造成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传统发展模式潜力殆尽。现在全国“煤荒”,“电荒”,“油荒”喊声一片,资源短缺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节约一词是由中国汉字“节”和“约”两个字组成。“节”是指节制、限制与浪费相对立,而“约”则指的是控制、约束、集约,与粗放相对立。这样,节约就不仅仅是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而且包含有如何使用才合理、恰当和高效的要求。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学者根据新的情况,对节约作出新的概括;节约是人类在促进社会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节约又是节省的同义词,是指对物质、服务和时间等消费或消耗的节约和约束。从消费环节来看,是指要以同样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服务,或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减少消耗。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就是要求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浪费。

(三)效率违约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如波斯纳的举例:甲厂与乙厂签订协议,委托乙厂为之加工10万个小器件,作为甲厂制造的某种机器的配件。在甲厂收到1万个器件后,其生产的机器在市场出现滞销。甲厂立即通知乙厂?终止合同,并承认自己违约,但乙厂回信表示要继续履行合同。这些小器件除了安装在甲厂的机器上外,别无他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允许甲效率违约,则乙生产的小器件就无论在哪里都别无他用,也就没有任何被利用的可能,不存在任何利用的价值。这样,不仅乙生产这些器件所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没有创造任何的价值和财富,白白浪费掉了,而且,生产这些器件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也因为这些器件的无用而无法有再被利用的机会,配置在这一领域的资源不但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是被浪费成了纯粹的废物。

但是,如果允许甲违约,则有不同的情形:

1.从消费环节来看:生产这些小器件所需要的资源就有机会流入到其他的消费领域,而不是被浪费在小器件上成为废物。从这个角度看,效率违约使即将成为废品的资源流向了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消费领域。

2.从生产角度看:消耗在制造小器件上的物质、服务、时间就可以流入到其他的生产领域。这些同样多的消耗在效率违约的情况下创造的就不再是废品,而是可以生产出更多价值的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效率违约避免了社会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浪费,使社会资源流向更能创造价值的领域。

二、节约型经济下效率违约的引入及走向建议

众所周知,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注重资源使用效率。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是由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法律活动应当支持社会整体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有效地使用。尤其是在资源紧张,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与资源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提倡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前中国。本文主张接纳效率违约并规范其运行,它将为节约型经济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很好的服务。

(一)对反对效率违约观点的回应

在我国起草合同法的过程中引进效率违约制度的必要性也曾经由专家学者们讨论过,但最终遭到否定,主要理由是:与实际履行原则冲突,与诚实信用原则不符,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等等。本文拟针对此几种反对意见,就效率违约制度之适用进行回应。

1.效率违约与实际履行原则:在现代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里,市场行情瞬息万变,有很多情况无法在合同签订当时预料到。出于营利性考虑,商人很有可能事后做出毁约的选择。而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非违约方也往往可以重新从市场上获得自己的所需,或是在事前以期货交易等方式去规避可能发生的商业风险,而不是坐等行情的变化。而且,社会生活中大量的违约责任以实际履行为救济措施,不仅使合同的履行质量难以保证,无形中增加了法院执行监管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强化违约责任的惩戒功能,而削弱了其社会补偿性,加重了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2.效率违约与诚实信用原则:现代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的依据。若允许效率违约以损害赔偿代替实际履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公平调整,体现个别正义理念,而这一过程也正是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得以实现。另外,诚实信用原则体现了合同当事人之间,合同之外的其他人及社会公众的三方利益均衡的思想,而效率违约正是基于对此三种利益衡平考虑,允许发生的违约。因此,效率违约是为诚实信用所包容的,而非对其破坏,真正破坏诚实信用的是那些毫无经济价值的低效率违约。

3.效率违约与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是具有不同层次的,最高层次的公平是指效果的平等。这种公平理念突出强调实质上的公平,即强调了各法律关系主体最终利益的实现,效率违约符合这种公平理念。因此如果不允许效率违约,强迫照常履行,可以实现形式上的公平,但就其实质而言,对非违约方也许是公平的,但对违约方来说就不公平了。若允许违约赔偿,将会使违约方与非违约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法律关系主体各方的最终利益都实现了,达到了效果即实质上的公平。

(二)效率违约之适合条件

效率违约不仅与实际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正义原则不相矛盾,而且有利于节约型经济的发展,所以本文主张对效率违约进行引入,但应该吸收其精髓部分,发展违约责任的替代运用,补充和完善实际履行的补救方式,使之趋于严密。本文认为,效率违约应具备以下要件:公务员之家

1.损害赔偿应以受害人的预期利益作为计算损害赔偿的依据。因此损害赔偿必须具有一定的确定性,损害赔偿的范围也必须具有可预见性。我国合同法上的“实际损失”与“可得利益”之和即大体上等同于预期利益。

2.合同规定的标的物具有可替代性。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任何财物都具有可替代性,因为所有财物都可因消费者的需要进行交易,都具有相对价格。但像房屋、土地、祖传物、古董等具有独特性和专属性的特定物,当事人签定合约的目的只有通过实际履行才能得以充分实现。所以,合同的标的物应该有通过市场交易容易获得的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替代物,具有可替代性,才不会给非违约方造成精神损失和不可替代的利益损失。但是本文并不主张过分的强调标的物的替代性。因为如果寻找到的替代物在其替代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被使用,没有发挥出它的应有的价值,只是低效率的被使用,那么这种替代物就是被浪费了,也就不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关于效率违约的建议

法律无论扮演着什么角色,统治工具也好,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也罢,抑或只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无法逃离社会经济关系的“束缚”。现实经济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法律的主要价值目标,对于法律实践者而言更是如此。在一个变幻不定的世界中,如果把法律仅仅视为一种永恒的工具,那么它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在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和配置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主流的目前阶段,本文主张应该把经济学领域的效率引入到合同法领域,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适应节约型经济发展。为了使效率违约更好的为节约型经济服务,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1.对法律制度的建议:法律制度的设计必然要在个别正义和社会正义之间维护基本的平衡,不能为了维护合同的效力而浪费社会资源,也不能遏制当事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追求效益最大化已是人们普遍的价值选择,法律在调整社会生活时应迎合这种需要,适当的提高效率原则的作用。实际履行责任应在维持其原有的补救功能的同时,适当引入效率违约理论之精华,增强违约责任的替代作用。树立效率违约理念,将经济学领域的效率引入合同法,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对法官的建议:法官在对这一类情形做出处理时应当自觉运用法理平衡法律对合同效率和契约价值的保护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效率及个体价值的冲突,当违约方履行的成本超过双方基于合同所能获得利益时,法官就应该考虑他用损害赔偿代替实际履行。这就要求法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平,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合同的履行利益有较为正确的把握,对恶意违约制度和效率违约制度予以正确的判断,使其违约责任体现为不同的惩罚性和补偿性,同时还要及时对低效率违约予以制止。

参考文献:

[1]张寒阳.效率违约之新观点.商场现代化.2005(13).

效率型范文篇3

一、效率违约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发展节约型经济成为当前唯一正确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日益严重,出现了人均耕地水平低、水资源短缺、能源供应不足的状况。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土地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供给能力是有限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超过了自然界再循环的能力,造成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传统发展模式潜力殆尽。现在全国“煤荒”,“电荒”,“油荒”喊声一片,资源短缺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节约一词是由中国汉字“节”和“约”两个字组成。“节”是指节制、限制与浪费相对立,而“约”则指的是控制、约束、集约,与粗放相对立。这样,节约就不仅仅是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而且包含有如何使用才合理、恰当和高效的要求。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学者根据新的情况,对节约作出新的概括;节约是人类在促进社会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节约又是节省的同义词,是指对物质、服务和时间等消费或消耗的节约和约束。从消费环节来看,是指要以同样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服务,或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减少消耗。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就是要求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浪费。

(三)效率违约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如波斯纳的举例:甲厂与乙厂签订协议,委托乙厂为之加工10万个小器件,作为甲厂制造的某种机器的配件。在甲厂收到1万个器件后,其生产的机器在市场出现滞销。甲厂立即通知乙厂?终止合同,并承认自己违约,但乙厂回信表示要继续履行合同。这些小器件除了安装在甲厂的机器上外,别无他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允许甲效率违约,则乙生产的小器件就无论在哪里都别无他用,也就没有任何被利用的可能,不存在任何利用的价值。这样,不仅乙生产这些器件所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没有创造任何的价值和财富,白白浪费掉了,而且,生产这些器件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也因为这些器件的无用而无法有再被利用的机会,配置在这一领域的资源不但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是被浪费成了纯粹的废物。

但是,如果允许甲违约,则有不同的情形:

1.从消费环节来看:生产这些小器件所需要的资源就有机会流入到其他的消费领域,而不是被浪费在小器件上成为废物。从这个角度看,效率违约使即将成为废品的资源流向了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消费领域。

2.从生产角度看:消耗在制造小器件上的物质、服务、时间就可以流入到其他的生产领域。这些同样多的消耗在效率违约的情况下创造的就不再是废品,而是可以生产出更多价值的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效率违约避免了社会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浪费,使社会资源流向更能创造价值的领域。

二、节约型经济下效率违约的引入及走向建议

众所周知,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注重资源使用效率。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是由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法律活动应当支持社会整体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有效地使用。尤其是在资源紧张,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与资源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提倡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前中国。本文主张接纳效率违约并规范其运行,它将为节约型经济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很好的服务。

(一)对反对效率违约观点的回应

在我国起草合同法的过程中引进效率违约制度的必要性也曾经由专家学者们讨论过,但最终遭到否定,主要理由是:与实际履行原则冲突,与诚实信用原则不符,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等等。本文拟针对此几种反对意见,就效率违约制度之适用进行回应。

1.效率违约与实际履行原则:在现代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里,市场行情瞬息万变,有很多情况无法在合同签订当时预料到。出于营利性考虑,商人很有可能事后做出毁约的选择。而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非违约方也往往可以重新从市场上获得自己的所需,或是在事前以期货交易等方式去规避可能发生的商业风险,而不是坐等行情的变化。而且,社会生活中大量的违约责任以实际履行为救济措施,不仅使合同的履行质量难以保证,无形中增加了法院执行监管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强化违约责任的惩戒功能,而削弱了其社会补偿性,加重了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2.效率违约与诚实信用原则:现代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的依据。若允许效率违约以损害赔偿代替实际履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公平调整,体现个别正义理念,而这一过程也正是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得以实现。另外,诚实信用原则体现了合同当事人之间,合同之外的其他人及社会公众的三方利益均衡的思想,而效率违约正是基于对此三种利益衡平考虑,允许发生的违约。因此,效率违约是为诚实信用所包容的,而非对其破坏,真正破坏诚实信用的是那些毫无经济价值的低效率违约。

3.效率违约与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是具有不同层次的,最高层次的公平是指效果的平等。这种公平理念突出强调实质上的公平,即强调了各法律关系主体最终利益的实现,效率违约符合这种公平理念。因此如果不允许效率违约,强迫照常履行,可以实现形式上的公平,但就其实质而言,对非违约方也许是公平的,但对违约方来说就不公平了。若允许违约赔偿,将会使违约方与非违约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法律关系主体各方的最终利益都实现了,达到了效果即实质上的公平。

(二)效率违约之适合条件

效率违约不仅与实际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正义原则不相矛盾,而且有利于节约型经济的发展,所以本文主张对效率违约进行引入,但应该吸收其精髓部分,发展违约责任的替代运用,补充和完善实际履行的补救方式,使之趋于严密。本文认为,效率违约应具备以下要件:

1.损害赔偿应以受害人的预期利益作为计算损害赔偿的依据。因此损害赔偿必须具有一定的确定性,损害赔偿的范围也必须具有可预见性。我国合同法上的“实际损失”与“可得利益”之和即大体上等同于预期利益。

2.合同规定的标的物具有可替代性。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任何财物都具有可替代性,因为所有财物都可因消费者的需要进行交易,都具有相对价格。但像房屋、土地、祖传物、古董等具有独特性和专属性的特定物,当事人签定合约的目的只有通过实际履行才能得以充分实现。所以,合同的标的物应该有通过市场交易容易获得的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替代物,具有可替代性,才不会给非违约方造成精神损失和不可替代的利益损失。但是本文并不主张过分的强调标的物的替代性。因为如果寻找到的替代物在其替代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被使用,没有发挥出它的应有的价值,只是低效率的被使用,那么这种替代物就是被浪费了,也就不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关于效率违约的建议

法律无论扮演着什么角色,统治工具也好,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也罢,抑或只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无法逃离社会经济关系的“束缚”。现实经济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法律的主要价值目标,对于法律实践者而言更是如此。在一个变幻不定的世界中,如果把法律仅仅视为一种永恒的工具,那么它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在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和配置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主流的目前阶段,本文主张应该把经济学领域的效率引入到合同法领域,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适应节约型经济发展。为了使效率违约更好的为节约型经济服务,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效率型范文篇4

一、充分认识效率型机关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一个城市而言,要想在竞争浪潮中立于潮头,必须加强机关建设。软环境建设大概有五个方面:第一是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第二是社会的法治程度,是不是依法办事;第三就是社会的事业和保障程度;四是人才高地;五是机关的效率。而机关是一个地方发展软环境的核心。

机关的形象决定了一个区域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老百姓评价党和政府,主要是从老百姓打交道更多的机关各部门和基层去看,机关的工作效率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工作效率,机关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机关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这个地方软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当地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决定了地方发展。所以,党政机关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要摆在突出的位置上来抓,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要在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上下功夫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必须把注重成本、效率、效益、质量、公正与廉洁等理念要素贯穿到工作目标制定、目标实施、考核激励等各个环节,使机关工作质量和工作效能实现新的提高,多出优质工作成绩,以达到“施政成本低、法制意识强、管理绩效高、服务品质优”的机关治理模式。要按照工作落实“快”、服务流程“清”、信息化手段“高”的要求,使整个机关工作环环相扣,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工作秩序、优化工作成果。目前党政机关内部关系不顺,职责范围不明,秩序杂乱、忙闲不均、工作效率低,扯皮、推诿、一些环节运转不灵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机关还比较严重,在工作中因程序复杂、行动迟慢,错过解决问题的机会,或因为疏漏,处事不够谨慎周密,导致领导或群众有意见的情况在一些单位还依然比较常见。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有损党政机关的形象,而且也会给党政机关本身和领导工作造成妨碍。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就要积极推进机关工作流程再造,优化机关处室工作的“线路图”和“时间表”,形成科学的工作程序,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规定严格的工作纪律,使各个部门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使党政机关的各项工作在机关中都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把机关的运转方式和管理方法建立在科学协调的基础上。

三、要在健全高绩效责任制度上下功夫

创建高绩效机关,人是根本的动力,没有每个机关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前瞻性,要创建高绩效机关是根本办不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务求使每个工作人员都任务明确,责任清楚,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一要搞好机关科室建设。建立科室权、责、利、察制衡制度。使科室开展工作有权力、有责任,同时也有监督和考察制度。二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统一起来,一方面解决的是人们的进取精神问题,把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为完成工作任务而竭尽全力。另一方面,主要解决的是工作人员个人的职责任务和责任心的问题。两者有机结合,就能够把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进取心同时调动起来,认真负责地、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任务。在执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中,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做到立岗恰当、责任清楚、事事落实。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岗位目标,能计量要尽可能计量,简单明了地规范若干数量指标,不便计量的可以制定责任目标,提出工作的质量和时间上的要求,力求每个岗位都职责分明,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岗、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不断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统一的目标和方向,只要机关工作人员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不了的问题。

效率型范文篇5

一、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为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提供思想引领

法规制度具有规范、引导和约束等作用,强调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一方面,法规制度是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的重要保障。法律法规是部队实践经验的结晶,反映了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既有导向作用,又有规范作用,既是管理的依据,又是建设的标准。机关工作,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法规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指引规范作用,理应成为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的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是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的重要路径。机关人员经常变动,容易导致各项工作落实因人而变,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只有切实树立法规意识,养成依法抓工作的思维方式,树牢法治权威而不是个人权威,才能保持工作的规范性和连续性。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必须把法律思维根植于筹划工作、议事决策、组织执行的全过程,充分认清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避免工作盲目、失范和忙乱。

二、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是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建设的客观需求

坚持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对建设“学习型、效率型”机关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实施科学指导的客观需要。只有坚持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使领导机关贯彻依法治军方针的行为模式跟上形势要求,达成具体化、操作化目标,才能保证各级依法建设、依法运转,实现部队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二是确保工作质量效益的必然要求。有秩序才有质量,秩序就是效益。只有坚持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全面落实法规制度,领导机关才能有效克服部队建设中存在的随意性大、标准意识差、职责不明、内部关系不畅等问题,有效控制和减少工作忙乱,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三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举措。当前机关在指导和开展工作过程中安排过满、指标过高、要求过急以及在执行法规制度时以情代法、以罚代法等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五多”、政出多门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部队建设的顽症痼疾,严重影响部队的科学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引导各级机关积极适应依法从严治军的要求,坚持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努力实现工作指导由经验型向法治型转变,达到“学习型、效率型”机关建设的要求。

效率型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中心,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为目的,采取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客观、公正地评价机关职工工作实绩,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保证各项工作目标的圆满实现。

二、考核范围

机关(含招办)在职职工(局领导班子成员由组织部门考核,教研室、电教教仪站参照执行)。

三、考核内容

对工作人员的考评,主要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1、“德”着重考核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纪律观念、团结协作、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

2、“能”着重考核组织能力、业务能力、政策水平等;

3、“勤”着重考核事业心、责任感、办事效率、出勤等;

4、“绩”着重考核完成工作任务情况。

四、考核办法

年度考评实行百分制量化计分,其中量化考评占70分,民主测评占30分。

(一)量化考核

科室年度目标考核总分的70%为本科室职工量化考核的基础分,根据以下考核内容在基础分上实行顺加倒扣为职工量化考评的总分。

1、出勤考核(10分):不按时上班(参加学习、会议和活动),迟到早退一次扣0.2分,矿工一天扣3分。全年累计5次迟到早退视为一天旷工扣3分。事假超过公休假的每天扣0.2分。

2、学习考核(5分):职工每年学一部理论着作,读一部业务书籍,作一本读书笔记,写一篇调研文章,接受一次学习检测。凡缺少一项者扣2分,学习检测不合格者扣3分。每年举行一次调研文章评比,凡优秀者加1分。

3、本职工作(35分):凡渎职失职给单位造成重大影响或重大损失的实行年度考评一票否决;凡岗位职能工作因主观原因没有完成的每项扣8分,完成得不好的每项扣2分。凡获得国家部、委、办和重庆市委、市府表彰的每项加5分;获得市级部门及县委、县府表彰的每项加3分;获得县级部门及教育局表彰的每项加1分。

4、中心工作(30分):机关职工所联系乡镇的“两基”年度工作任务非特殊原因没有完成的扣3分,所联系学校“两基”任务没有完成的扣2分。职工蹲点的学校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的扣2分。教研室、电教站、基教科、成职科、体卫科、督导室、两基办职工到学校时间原则上全年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工作日,其余科室职工(特殊工作岗位除外)到学校时间原则上全年不少于六分之一的工作日,否则视其情节予以扣分。凡没有完成局领导和科室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每项扣2分;局领导和科室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完成得不好,每项扣1分。所担负的工作受到县委、县委督查通报批评的扣3分,受到教育局督查通报批评的扣1分。

5、安全稳定工作(10分):职工所联系学校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扣2分,有违规补课或乱收费经查证落实的扣1分,出现集体上访事件的扣2分。

6、遵纪守法(10分):凡违反机关制度的每次扣2分;凡私自到学校推销产品或私自收取费用的扣5分;违风廉政建设规定,参与“六害”活动的人员,经查证落实的实行年度考评一票否决。

(二)民主测评

1、采用领导考评、同级互评和学校测评三个层次进行。领导考评、同级互评和学校测评分别占总分的10%。

2、领导考评由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进行;同级互评由全体参评职工进行;学校测评由直属单位负责人、全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片区教育督导室负责人中进行。

3、民主测评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三个等次的标准分分别是1分、0.8分、0.3分。

4、根据测评票等次和各类评议票所占比例,计算出每个职工的民主评议得分。

五、激励与约束

1、年度考核按照参加考核人员总数的15%确定为优秀等次。

2、连续三年年度考评结论为优秀或连续五年年度考评结论为称职以上的,在本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级;在现任职务任期内,连续两年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3、年度考核得分与年度目标奖金挂钩,年度考评确定为不称职者,当年不发年度目标奖金。

4、当年年度考评确定为不称职者全县通报批评;连续两年年度考评确定为不称职者,予以辞退。

5、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职工任用轮岗的重要依据。

六、年度考评程序

1、自查申报。每年12月底前,职工进行自查,填写考核表报局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

2、量化考核。按照考核程序,根据平时记载,在基础分上顺加倒扣即为量化得分。

3、民主测评。按照考核程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民主测评,按计算公式和比例得出分数。

4、审查报批。局年度考核办公室根据考核情况对照有关文件确定考核等级,报县人事局审查备案。对照考评分值计算出年度目标奖金。

七、组织领导和保证制度

1、成立局机关目标管理考核办公室。局长任组长,其余局领导为成员。

2、各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年初要将目标分解到职工,并做好平时的记载。办公室要根据机关管理制度规定,做好记载。

效率型范文篇7

关键词:营销效率营销渠道关系型渠道模式

营销效率与营销渠道的关系

“效率”是经济学概念,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所谓“高效率”是指以一定量的输入求得最大的输出,或是以较小的输入求得一定量的输出。

营销中也存在效率问题,许多企业的营销实践表明:一项营销支出或者一项营销活动,有时并不能带来预期的利润,即并没有取得较高的效率。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衡量每项市场营销活动的必要性,精心设计和计算市场开支的流向和效果,即衡量营销效率。具体说,衡量营销效率就是要衡量一个特定的市场项目的效果如何,怎样把营销部门内部的衡量指标同外在的财务指标挂起钩来,如何确定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各种创新活动的价值等。不讲效率的营销不是营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营销渠道是由一系列相互依赖的独立组织组成的,这些独立组织包括顾客、制造商、批发商与零售商,以及营销研究企业、仓储公司、运输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广告公司和咨询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渠道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能够实现对目标市场全方位覆盖、全渠道控制的营销渠道是绝大多数产品和企业取得成功的先决因素。

高效率的渠道系统可以让企业、消费者或组织客户,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需要的地点、乐于见到的方式购买到需要的商品与服务。因此,企业在致力于为市场带来优势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同样致力于如何通过高效率的营销渠道让产品和服务走向市场。

可以说,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依赖于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而且依赖于高效率的营销渠道。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企业在营销渠道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也就拥有了更多打造高效率营销渠道的手段和路径。

传统营销渠道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渠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例如供求关系的变化、中间商地位的提高等。此时,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变化了的营销环境,受到来自营销效率的挑战:如何降低不合理的营销渠道成本,如何建立营销渠道的快速反应机制、渠道成员如何实现收益的合理分配和长期合作等。

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阻碍营销效率提高

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是一种松散、单向、间接、推动型的渠道模式,由于渠道成员一般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且利益相对独立、追求的经济目标相对较大(甚至可能是完全对立或竞争的)。

因此,传统营销渠道模式是买卖型而非合作型的渠道关系。对于这种渠道关系麦克康门是这样描述的:高度松散的网络,其中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松散地联结在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不亲密的讨价还价,对于销售条件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所以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可以看出,在传统的交易型营销渠道中,厂商从交易的角度理解与经销商的关系,往往缺乏完整的、系统化的经销商甄选标准和过程;对于经销商业绩考核主要着眼于销量;在整个营销渠道链中,各利益主体单独作出价格、促销决策,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支援;制造商与中间商之间没有系统化的、行之有效的信息反馈和处理机制;制造商着重于产品销量,忽视了市场管理,销售人员主要扮演订单承接人的角色。这样,在渠道的各个环节上就会产生矛盾,从而造成渠道费用高居不下,反应迟钝,冲突不断,缺乏互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直接结果,便是企业有限资源浪费,渠道效率的低下,市场竞争优势削弱。因此,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固有的弊端是阻碍营销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

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当前市场环境下,绝大多数市场已发展成为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由于零售商处于渠道的末端,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市场上的消费者,因而零售商成了产品流向市场的“守门人”,甚至有许多大型超市几乎左右了生产商产品的出厂价。

商品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得零售商对商品的货源有较大选择余地,最终导致生产商在与零售商的交易过程中居劣势,生产商对零售商的依赖程度加大。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零售商通过扩张兼并、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急剧增大自己的规模,零售业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许多企业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必然要求渠道网络的国际化。但是,在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中存在着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是生产商对渠道网络的依赖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是渠道成员的不合作。这个矛盾的存在必然影响营销效率的提高。

可见,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中零售商力量的加强,导致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不协调,营销效率进一步降低。如何适应营销环境的变化,突破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导致的营销效率低下的坚冰,成为摆在营销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能够提高渠道效率的新型的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出现了,并日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

首先,渠道中多个主体的并存,决定了营销渠道的效率并不单纯取决于渠道中某一个组织或机构,而是依赖于所有成员的相互配合;其次,营销渠道的运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这一过程包括从产品、服务提供商到最终顾客之间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的多样性、继起性,要求营销渠道中相互独立的成员实现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目的是促使一个产品或服务能够顺利地被顾客使用和消费。而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模式正是在这点上存在致命的弱点,阻碍了营销效率的提高。这种情况下,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应运而生。

关系型营销渠道是为了提高整条营销渠道的营销效率,在保证渠道成员均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制造商从团队的角度来理解和运作厂家与其他渠道成员的关系,以协作、共赢、沟通为基点,加强对渠道的控制力,为消费者或组织客户创造更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最终达到本公司的战略意图。在实际操作中,关系型营销渠道成员可以通过契约、管理或资本三种纽带来达到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

在以契约为纽带的关系型营销渠道中,制造商可以通过某种契约形成一种合同式的营销体系(特许经营就是一种典型的契约关系形式)。

在这种关系型营销渠道中,有一个系统化的渠道成员甄选标准和过程,运用多指标体系(而非仅仅是销量)对销售业绩进行考核;制造商和中间商有共享的、完整的客户信息库、意见反馈体系和主动及时的销售预测;通过契约,制造商可以与中间商联合进行价格决策,联合促销支持,销售人员在更多情况下扮演的是一个建立、协调、维护与经销商关系的关系经理的角色。

在以管理为纽带的关系型营销渠道中,制造商输出自己的品牌、文化及其它管理理念,从团队成员的角度理解彼此的关系。

在以资本为纽带的关系型营销渠道中,制造商可以通过入股的方式参与渠道的经营甚至控制渠道,从而形成一个风险和利益共担的渠道体系,这种方式的整合水平最高,生产者与销售者的关系最为巩固。

可见,无论是契约、管理还是资本纽带,都是为了达到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型营销渠道区别于传统营销渠道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改变了传统渠道模式中渠道成员之间“博弈”的关系,关系型营销渠道是通过战略性合作将企业与其他渠道成员变成一个利益整体,即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赢”,降低了渠道成本,建立了有效的营销渠道快速反应机制,降低了企业渠道运作中的市场风险,提高了营销效率。

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对提高营销效率的作用

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对于营销效率的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协同效应

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对于营销效率的贡献,首先是协同效应。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的渠道成员,能从彼此信任的关系中各自获取更高的利益而无损于各方的利益,从而提高了各自的营销效率和整个营销渠道的效率。瑞士国际学院的NirmalgaKwmar教授的实证研究表明,能够与经销商保持良好依赖关系的制造商可以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该研究将销售商分成两类:对制造商信用度高的销售商和对制造商信任度低的销售商。结果发现,销售商寻找新的供应货源,销售商对制造商的信用兑现,销售商销售制造商的产品线宽度以及由制造商评估的销售商业绩方面,不同的信任关系有较大的差异,对制造商信用度高的销售商明显优于对制造商信任度低的销售商。

共享信息

在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中,制造商和中间商有共享的、完整的客户信息库、意见反馈体系。由于条形码、POS、EOS、VAW等系统的广泛使用,零售商能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取全面的顾客信息,零售商拥有了自己的高质量的数据库,使市场信息中心由制造商转移到了零售商。在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中,渠道成员是一个利益整体,通过零售商的数据库可以实现渠道成员共享顾客信息,提高了营销效率。

通过零售商的数据库,制造商能够以非常低廉的成本建立起相当完备的客户资料库,对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更接近和了解消费者,从而降低了经营决策的非理性程度。这与通过样本调查进行消费行为研究相比,具有更加准确、客观的优势。

通过零售商的数据库,制造商能够及时获取零售商即时的销售、存货信息,既能帮助自己预测产品的销售前景,合理调节生产计划,也能够帮助零售商保持库存的最合理水平。

通过零售商的数据库,制造商获取相关信息以改进产品设计,调整促销策略,并把有关产品、促销的最新信息及时反馈给零售商,能够对其业绩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分享能力

效率型范文篇8

关键词:效率违约;节约型经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效率违约(efficiencydefault)也称为“有效益的违约”,通常是指下述两种情形:第一,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合同还没有履行或者正在履行过程中,由于履行的条件、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得依约履行合同将丧失可以获得的额外利益,一方当事人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其将赔偿对方的损失而不履行合同义务;第二,或者继续履行合同必然使一方当事人损失增加,一方当事人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愿意赔偿损失而不按约定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前者使违约利益大于履约利益,后者使违约损失小于履约损失。其特征有二:第一,违约方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继续履行合同;第二,违约的目的是在不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合同利益(违约人自愿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下换取更大的利益或者减少损失。

一、效率违约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发展节约型经济成为当前唯一正确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从资源拥有量来看,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制约日益严重,出现了人均耕地水平低、水资源短缺、能源供应不足的状况。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土地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中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职称论文。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供给能力是有限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超过了自然界再循环的能力,造成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传统发展模式潜力殆尽。现在全国“煤荒”,“电荒”,“油荒”喊声一片,资源短缺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节约一词是由中国汉字“节”和“约”两个字组成。“节”是指节制、限制与浪费相对立,而“约”则指的是控制、约束、集约,与粗放相对立。这样,节约就不仅仅是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而且包含有如何使用才合理、恰当和高效的要求。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学者根据新的情况,对节约作出新的概括;节约是人类在促进社会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节约又是节省的同义词,是指对物质、服务和时间等消费或消耗的节约和约束。从消费环节来看,是指要以同样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服务,或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减少消耗。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就是要求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浪费。

(三)效率违约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如波斯纳的举例:甲厂与乙厂签订协议,委托乙厂为之加工10万个小器件,作为甲厂制造的某种机器的配件。在甲厂收到1万个器件后,其生产的机器在市场出现滞销。甲厂立即通知乙厂?终止合同,并承认自己违约,但乙厂回信表示要继续履行合同。这些小器件除了安装在甲厂的机器上外,别无他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允许甲效率违约,则乙生产的小器件就无论在哪里都别无他用,也就没有任何被利用的可能,不存在任何利用的价值。这样,不仅乙生产这些器件所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没有创造任何的价值和财富,白白浪费掉了,而且,生产这些器件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也因为这些器件的无用而无法有再被利用的机会,配置在这一领域的资源不但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是被浪费成了纯粹的废物。

但是,如果允许甲违约,则有不同的情形:

1.从消费环节来看:生产这些小器件所需要的资源就有机会流入到其他的消费领域,而不是被浪费在小器件上成为废物。从这个角度看,效率违约使即将成为废品的资源流向了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消费领域。

2.从生产角度看:消耗在制造小器件上的物质、服务、时间就可以流入到其他的生产领域。这些同样多的消耗在效率违约的情况下创造的就不再是废品,而是可以生产出更多价值的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这个角度看,效率违约避免了社会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浪费,使社会资源流向更能创造价值的领域。

二、节约型经济下效率违约的引入及走向建议

众所周知,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注重资源使用效率。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要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是由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市场经济要求经济法律活动应当支持社会整体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有效地使用。尤其是在资源紧张,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与资源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提倡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前中国。本文主张接纳效率违约并规范其运行,它将为节约型经济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很好的服务。

(一)对反对效率违约观点的回应

在我国起草合同法的过程中引进效率违约制度的必要性也曾经由专家学者们讨论过,但最终遭到否定,主要理由是:与实际履行原则冲突,与诚实信用原则不符,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等等。本文拟针对此几种反对意见,就效率违约制度之适用进行回应。

1.效率违约与实际履行原则:在现代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里,市场行情瞬息万变,有很多情况无法在合同签订当时预料到。出于营利性考虑,商人很有可能事后做出毁约的选择。而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非违约方也往往可以重新从市场上获得自己的所需,或是在事前以期货交易等方式去规避可能发生的商业风险,而不是坐等行情的变化。而且,社会生活中大量的违约责任以实际履行为救济措施,不仅使合同的履行质量难以保证,无形中增加了法院执行监管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强化违约责任的惩戒功能,而削弱了其社会补偿性,加重了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效率违约与诚实信用原则:现代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的依据。若允许效率违约以损害赔偿代替实际履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公平调整,体现个别正义理念,而这一过程也正是通过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得以实现。另外,诚实信用原则体现了合同当事人之间,合同之外的其他人及社会公众的三方利益均衡的思想,而效率违约正是基于对此三种利益衡平考虑,允许发生的违约。因此,效率违约是为诚实信用所包容的,而非对其破坏,真正破坏诚实信用的是那些毫无经济价值的低效率违约。

3.效率违约与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是具有不同层次的,最高层次的公平是指效果的平等。这种公平理念突出强调实质上的公平,即强调了各法律关系主体最终利益的实现,效率违约符合这种公平理念。因此如果不允许效率违约,强迫照常履行,可以实现形式上的公平,但就其实质而言,对非违约方也许是公平的,但对违约方来说就不公平了。若允许违约赔偿,将会使违约方与非违约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法律关系主体各方的最终利益都实现了,达到了效果即实质上的公平。

(二)效率违约之适合条件

效率违约不仅与实际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正义原则不相矛盾,而且有利于节约型经济的发展,所以本文主张对效率违约进行引入,但应该吸收其精髓部分,发展违约责任的替代运用,补充和完善实际履行的补救方式,使之趋于严密。本文认为,效率违约应具备以下要件:

1.损害赔偿应以受害人的预期利益作为计算损害赔偿的依据。因此损害赔偿必须具有一定的确定性,损害赔偿的范围也必须具有可预见性。我国合同法上的“实际损失”与“可得利益”之和即大体上等同于预期利益。

2.合同规定的标的物具有可替代性。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任何财物都具有可替代性,因为所有财物都可因消费者的需要进行交易,都具有相对价格。但像房屋、土地、祖传物、古董等具有独特性和专属性的特定物,当事人签定合约的目的只有通过实际履行才能得以充分实现。所以,合同的标的物应该有通过市场交易容易获得的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替代物,具有可替代性,才不会给非违约方造成精神损失和不可替代的利益损失。但是本文并不主张过分的强调标的物的替代性。因为如果寻找到的替代物在其替代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被使用,没有发挥出它的应有的价值,只是低效率的被使用,那么这种替代物就是被浪费了,也就不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关于效率违约的建议

法律无论扮演着什么角色,统治工具也好,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也罢,抑或只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无法逃离社会经济关系的“束缚”。现实经济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法律的主要价值目标,对于法律实践者而言更是如此。在一个变幻不定的世界中,如果把法律仅仅视为一种永恒的工具,那么它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在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和配置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主流的目前阶段,本文主张应该把经济学领域的效率引入到合同法领域,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适应节约型经济发展。为了使效率违约更好的为节约型经济服务,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

1.对法律制度的建议:法律制度的设计必然要在个别正义和社会正义之间维护基本的平衡,不能为了维护合同的效力而浪费社会资源,也不能遏制当事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追求效益最大化已是人们普遍的价值选择,法律在调整社会生活时应迎合这种需要,适当的提高效率原则的作用。实际履行责任应在维持其原有的补救功能的同时,适当引入效率违约理论之精华,增强违约责任的替代作用。树立效率违约理念,将经济学领域的效率引入合同法,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对法官的建议:法官在对这一类情形做出处理时应当自觉运用法理平衡法律对合同效率和契约价值的保护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效率及个体价值的冲突,当违约方履行的成本超过双方基于合同所能获得利益时,法官就应该考虑他用损害赔偿代替实际履行。这就要求法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平,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合同的履行利益有较为正确的把握,对恶意违约制度和效率违约制度予以正确的判断,使其违约责任体现为不同的惩罚性和补偿性,同时还要及时对低效率违约予以制止。

参考文献:

[1]张寒阳.效率违约之新观点.商场现代化.2005(13).

效率型范文篇9

关键词:营销效率营销渠道关系型渠道模式

营销效率与营销渠道的关系

“效率”是经济学概念,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所谓“高效率”是指以一定量的输入求得最大的输出,或是以较小的输入求得一定量的输出。

营销中也存在效率问题,许多企业的营销实践表明:一项营销支出或者一项营销活动,有时并不能带来预期的利润,即并没有取得较高的效率。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衡量每项市场营销活动的必要性,精心设计和计算市场开支的流向和效果,即衡量营销效率。具体说,衡量营销效率就是要衡量一个特定的市场项目的效果如何,怎样把营销部门内部的衡量指标同外在的财务指标挂起钩来,如何确定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各种创新活动的价值等。不讲效率的营销不是营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营销渠道是由一系列相互依赖的独立组织组成的,这些独立组织包括顾客、制造商、批发商与零售商,以及营销研究企业、仓储公司、运输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广告公司和咨询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渠道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一个能够实现对目标市场全方位覆盖、全渠道控制的营销渠道是绝大多数产品和企业取得成功的先决因素。

高效率的渠道系统可以让企业、消费者或组织客户,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需要的地点、乐于见到的方式购买到需要的商品与服务。因此,企业在致力于为市场带来优势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同样致力于如何通过高效率的营销渠道让产品和服务走向市场。

可以说,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依赖于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而且依赖于高效率的营销渠道。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企业在营销渠道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也就拥有了更多打造高效率营销渠道的手段和路径。

传统营销渠道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渠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例如供求关系的变化、中间商地位的提高等。此时,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变化了的营销环境,受到来自营销效率的挑战:如何降低不合理的营销渠道成本,如何建立营销渠道的快速反应机制、渠道成员如何实现收益的合理分配和长期合作等。

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阻碍营销效率提高

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是一种松散、单向、间接、推动型的渠道模式,由于渠道成员一般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且利益相对独立、追求的经济目标相对较大(甚至可能是完全对立或竞争的)。

因此,传统营销渠道模式是买卖型而非合作型的渠道关系。对于这种渠道关系麦克康门是这样描述的:高度松散的网络,其中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松散地联结在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不亲密的讨价还价,对于销售条件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所以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可以看出,在传统的交易型营销渠道中,厂商从交易的角度理解与经销商的关系,往往缺乏完整的、系统化的经销商甄选标准和过程;对于经销商业绩考核主要着眼于销量;在整个营销渠道链中,各利益主体单独作出价格、促销决策,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支援;制造商与中间商之间没有系统化的、行之有效的信息反馈和处理机制;制造商着重于产品销量,忽视了市场管理,销售人员主要扮演订单承接人的角色。这样,在渠道的各个环节上就会产生矛盾,从而造成渠道费用高居不下,反应迟钝,冲突不断,缺乏互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直接结果,便是企业有限资源浪费,渠道效率的低下,市场竞争优势削弱。因此,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固有的弊端是阻碍营销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

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当前市场环境下,绝大多数市场已发展成为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由于零售商处于渠道的末端,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市场上的消费者,因而零售商成了产品流向市场的“守门人”,甚至有许多大型超市几乎左右了生产商产品的出厂价。

商品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得零售商对商品的货源有较大选择余地,最终导致生产商在与零售商的交易过程中居劣势,生产商对零售商的依赖程度加大。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零售商通过扩张兼并、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急剧增大自己的规模,零售业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许多企业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必然要求渠道网络的国际化。但是,在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中存在着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是生产商对渠道网络的依赖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是渠道成员的不合作。这个矛盾的存在必然影响营销效率的提高。

可见,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中零售商力量的加强,导致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不协调,营销效率进一步降低。如何适应营销环境的变化,突破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导致的营销效率低下的坚冰,成为摆在营销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能够提高渠道效率的新型的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出现了,并日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

首先,渠道中多个主体的并存,决定了营销渠道的效率并不单纯取决于渠道中某一个组织或机构,而是依赖于所有成员的相互配合;其次,营销渠道的运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这一过程包括从产品、服务提供商到最终顾客之间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的多样性、继起性,要求营销渠道中相互独立的成员实现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目的是促使一个产品或服务能够顺利地被顾客使用和消费。而传统交易型营销渠道模式正是在这点上存在致命的弱点,阻碍了营销效率的提高。这种情况下,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应运而生。

关系型营销渠道是为了提高整条营销渠道的营销效率,在保证渠道成员均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制造商从团队的角度来理解和运作厂家与其他渠道成员的关系,以协作、共赢、沟通为基点,加强对渠道的控制力,为消费者或组织客户创造更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最终达到本公司的战略意图。

在实际操作中,关系型营销渠道成员可以通过契约、管理或资本三种纽带来达到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

在以契约为纽带的关系型营销渠道中,制造商可以通过某种契约形成一种合同式的营销体系(特许经营就是一种典型的契约关系形式)。

在这种关系型营销渠道中,有一个系统化的渠道成员甄选标准和过程,运用多指标体系(而非仅仅是销量)对销售业绩进行考核;制造商和中间商有共享的、完整的客户信息库、意见反馈体系和主动及时的销售预测;通过契约,制造商可以与中间商联合进行价格决策,联合促销支持,销售人员在更多情况下扮演的是一个建立、协调、维护与经销商关系的关系经理的角色。

在以管理为纽带的关系型营销渠道中,制造商输出自己的品牌、文化及其它管理理念,从团队成员的角度理解彼此的关系。

在以资本为纽带的关系型营销渠道中,制造商可以通过入股的方式参与渠道的经营甚至控制渠道,从而形成一个风险和利益共担的渠道体系,这种方式的整合水平最高,生产者与销售者的关系最为巩固。

可见,无论是契约、管理还是资本纽带,都是为了达到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型营销渠道区别于传统营销渠道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改变了传统渠道模式中渠道成员之间“博弈”的关系,关系型营销渠道是通过战略性合作将企业与其他渠道成员变成一个利益整体,即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赢”,降低了渠道成本,建立了有效的营销渠道快速反应机制,降低了企业渠道运作中的市场风险,提高了营销效率。

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对提高营销效率的作用

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对于营销效率的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协同效应

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对于营销效率的贡献,首先是协同效应。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的渠道成员,能从彼此信任的关系中各自获取更高的利益而无损于各方的利益,从而提高了各自的营销效率和整个营销渠道的效率。瑞士国际学院的NirmalgaKwmar教授的实证研究表明,能够与经销商保持良好依赖关系的制造商可以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该研究将销售商分成两类:对制造商信用度高的销售商和对制造商信任度低的销售商。结果发现,销售商寻找新的供应货源,销售商对制造商的信用兑现,销售商销售制造商的产品线宽度以及由制造商评估的销售商业绩方面,不同的信任关系有较大的差异,对制造商信用度高的销售商明显优于对制造商信任度低的销售商。

共享信息

在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中,制造商和中间商有共享的、完整的客户信息库、意见反馈体系。由于条形码、POS、EOS、VAW等系统的广泛使用,零售商能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取全面的顾客信息,零售商拥有了自己的高质量的数据库,使市场信息中心由制造商转移到了零售商。在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中,渠道成员是一个利益整体,通过零售商的数据库可以实现渠道成员共享顾客信息,提高了营销效率。

通过零售商的数据库,制造商能够以非常低廉的成本建立起相当完备的客户资料库,对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更接近和了解消费者,从而降低了经营决策的非理性程度。这与通过样本调查进行消费行为研究相比,具有更加准确、客观的优势。

通过零售商的数据库,制造商能够及时获取零售商即时的销售、存货信息,既能帮助自己预测产品的销售前景,合理调节生产计划,也能够帮助零售商保持库存的最合理水平。

通过零售商的数据库,制造商获取相关信息以改进产品设计,调整促销策略,并把有关产品、促销的最新信息及时反馈给零售商,能够对其业绩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分享能力

关系型营销渠道对效率的另外一个贡献,来自于成员间彼此可以借用对方的企业能力,即分享能力。由于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提供了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对方企业能力的可能性,而企业能力遵循知识产品的收益递增规律而非收益递减规律。因此,分享能力使关系型营销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的递增收益,提高了营销效率。

总之,按照现代营销理论,顾客让渡价值是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实现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必须认识到高效率的营销渠道是降低顾客总成本的重要手段。建立高效率的营销渠道,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提高营销效率,为顾客提供超额让渡价值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策略,关系型营销渠道模式的建立为这一策略的贯彻实施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洪元琪.构建营销渠道新模式.企业经济,2002

2.刘宇伟.营销渠道理论发展与重心演变.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

效率型范文篇10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多见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伏案工作者,且女性多于男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一方面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发病年龄也有下降的趋势,加之其危害性大,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因而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对于CSA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现将治疗本病方法作如下综述。

1以推拿手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雷迈[1]使用maitland手法配合扩管、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及颈部牵引综合治疗CSA57例,治愈49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7%,优于单纯使用药物及颈部牵引的对照组。陈鹏[2]采用远端足部反射区推拿和近端颈椎仰卧整复法相结合治疗CSA32例,结果治愈19例(60%),显效8例(25%),有效3例(34%),无效2例(6%),随访1年无复发。魏向阳等[3]运用按摩手法(指按印堂、神庭、上星、百会、后顶、脑户、风府等穴,放松胸锁乳突肌,弹拨头夹肌、颈部拔伸、旋转复位等)配合穴位埋线治疗CSA120例,总有效率98.3%。徐蕴清[4]采用轻柔的滚、按、拿等手法在颈部两侧及肩部治疗及旋转后扳法配合湿热敷治疗CSA40例,总有效率92.5%。夏德君[5]使用推拿法配合刮痧法和拔罐法治疗CSA150例,结果治愈110例(占73.33%),有效36例(占24.00%),无效4例(2.67%),总有效率97.33%。博·阿古拉[6]应用蒙医推拿手法,配合蒙医拔罐放血,治疗CSA52例,显效3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98%。王艺等[7]观察推拿牵引结合体外反搏疗法治疗CSA,并与常规推拿牵引疗法相比较。A组30例单纯推拿牵引,优良率44%,总有效率85%;B组在推拿牵引基础上行体外反搏治疗,优良率89%,总有效率100%。王俊华[8]等采用推拿疗法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CSA45例与单纯采用推拿治疗CSA37例比较,推拿手法采用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拿五经,推桥弓,点揉头维、神庭、百会、四神聪、翳风、完骨、风池等穴,头部行扫散法,轻叩头,然后拿、捏等手法松解头枕部及颈肩部肌肉,弹拨颈部夹脊,拿肩井,并用旋转定位扳法以纠正偏歪棘突;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使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加曲安奈德注射液20mg。综合治疗组显效率88.89%,单纯使用手法的对照组显效率48.65%。

2以物理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王清华[9]选用川芎酊离子导入加超短波电疗法综合治疗CSA90例和药物治疗70例比较,药物治疗组发作至5d内开始静滴血塞通0.4g、胞二磷胆碱0.5g,睡前服用西比灵0.5g,并顿服肠溶阿斯匹林0.1g;综合治疗组先采用超短波电疗随后直流感应电疗。物理治疗组痊愈显效率80%,药物治疗组42.85%。陈月桂等[10]用超短波疗法与直流电草乌离子导入和Maitland手法综合治疗CSA83例,综合治疗组治愈显效率78.4%,对照组34.2%。罗永雄等[11]治疗CSA123例,观察组63例采用半导体激光、中频电流及按摩手法复位等综合物理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颈椎牵引及中频电流治疗,结果治疗20次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3.3%,P<0.05)。郑明莹等[12]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牵引治疗CSA142例,治疗组72例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随后行颈椎牵引。对照组先采用调制中频电治疗,随后进行颈椎牵引。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赵丽惠等[13]采用光量子氧透射载体治疗CSA100例,常规治疗组50例采用药物脉络宁注射液30ml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0.5g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辅以超短波、手法按摩治疗,光量子氧透射载体治疗组50例常规治疗同时应用光量子氧透射载体治疗。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8.0%,治疗组总有效率96%。周宏图等[14]将168例患者分为颈椎牵引组(62例)、HBO治疗组(48例)及综合治疗组(58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0.6%、93.8%及98.3%。施锋等[15]将102例CSA患者分为观察组(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加颈椎牵引与手法)53例,对照组(颈椎牵引与手法)49例,临床治愈显效率观察组69%,对照组41%。郭苏梅[16]采用特定电磁波并等幅中频正弦电中药透入治疗CSA65例。中药合剂制备:红花30g、当归30g、乳香20g、没药20g、羌活20g、川芎30g、草乌20g加水浸泡煎至1000ml,纱布过滤置冰箱备用。治疗先采用特定电磁波(TDP)局部照射,1次/d,20min/次,接着用YL-3型音频电疗机、频率2000Hz,波型正弦波,电极板的衬垫上放入与衬垫同等大小的中药浸泡的滤纸块9cm×7cm,分别置于颈后部及肩部,电流强度为耐受量,1次/d,25min/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3例(20%),显效30例(46.15%),好转18例(27.69%),无效4例(6.15%),总有效率93.8%。

3与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薛亮等[17]采用针刺加运动灸治疗CSA62例,针灸组32例,取风池、天柱及病变椎体平面上下各一椎体间颈夹脊,出针后用艾条;对照组30例,口服中成药“颈复康”1袋及西比灵,并配合颈项部推拿。针灸组痊愈27例(78.1%),显效6例(18.8%),无效1例(3.1%),总有效率96.3%;对照组痊愈16例(53.3%),显效9例(30.0%),无效5例(16.7%),总有效率83.3%。卢金荣[18]将15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治疗组根据症状不同分别选取太阳穴、扶突穴、风池穴、颈椎夹背穴,行针得气后选用795型氦—氖激光器垂直照射,对照组针刺穴位均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22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4%;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66%。李凯等[19]采用针灸加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CSA37例,并设单纯针灸治疗33例作对比观察。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0例,痊愈率45.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例,痊愈率18.1%,总有效率96.97%。许阳[20]用针刺加TDP照射治疗CSA60例,结果治愈3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95%。丛莘等[21]观察针刺、走罐治疗CSA的临床疗效,并与口服西比灵片进行疗效比较。将63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针罐组32例,西药组31例。两组均每日静滴丹参注射液,针罐组以针刺头颈部腧穴和配合颈背部走罐治疗2个疗程共14d,西药组服用西比灵片治疗14d,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起效时间、治疗后两组间主要症状积分比较,针罐组优于西药组(P<0.05)。焦杨等[22]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口服治疗CSA45例,结果针药组治愈22例(48.9%),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显效率71.1%,起效时间(4.17±1.31)d;针灸组治愈18例(40%),显效11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显效率64.5%,起效时间(6.71±1.65)d。陆兆林[23]用针刺风池穴加音频电治疗CSA45例,经5~18次(平均12次)治疗,症状和体征消失、从事病前同工作30例,症状基本消失、转颈快时头部稍有不适12例,症状有缓解3例。潘文宇等[24]运用针刺加火针治疗CSA74例,结果治疗组40例中治愈12例,显效1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对照组34例中治愈6例,显效10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前后血浆TXB2、6-keto-PGF1a含量差异有显著性。

4问题与思考

CSA的治疗方法大体上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而以非手术治疗较为多见,包括中药、西药、针灸、推拿、牵引、理疗、药物注射、药物外敷等,各种疗法有其不同特点。但是单一性的非手术治疗,其效果并不显著,故临床上常使用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法进行本病的治疗。目前CSA临床综合治疗临床报道很多,方法也很繁多,所以选择一种针对症状的治疗方法是尤其重要的。

综合治疗CSA临床研究虽取得较多成绩,但仍存在较多不足。临床科研缺乏科学的设计,如无随机化设计(或随机化方法不正确)、缺少对照组等不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条件,大多数临床研究尚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水平;临床中,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改善程度也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难以进行各综合治疗方法间或与医学治疗方法的比较,更难以得到同仁认可。因此,应进一步规范临床研究及加强动物实验研究的力度和制定规范统一的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

1雷迈.Maitland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按摩与导引,2006,22(6):11.

2陈鹏.远近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1):59.

3魏向阳.手法加穴位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120例.光明中医,2006,21(8):74.

4徐蕴清.手法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颈椎40例.江西中医药,2005,5(1):30.

5夏德君.四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0例.中医外治杂志,2006,15(1):37.

6博·阿古拉.蒙医推拿结合拔罐放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中国民间疗法,1995(2):31.

7王艺,高永成,周贤莉,等.推拿牵引结合体外反搏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国临床康复,2002,20(6):372.

8王俊华,徐远红,李海峰,等.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6):405.

9王清华.川芎酊离子导入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90例对比.现代康复,1999,3(2):191.

10陈月桂,蔡韵琴,李正英,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康复治疗.现代康复,2000,4(4):602.

11罗永雄,罗青,龙卫芳,等.物理疗法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国康复,2006,3:25.

12郑明莹,潘良国.半导体激光联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4):235.

13赵丽惠,余润,马坚,等.光量子氧透射载体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现代康复,2001,5(9):75.

14周宏图,谭文捷,袁建国,等.高压氧及颈椎牵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