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2:03:54

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实情;乡村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重大部署,要求“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镇,一些农民的乡村文化认同感淡薄,乡村文化建设面临困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乡村振兴,先要文化振兴,用文化带动思想,用文化带动经济,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起铺垫作用。

1甘肃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1.1甘肃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有高山、盆地、沙漠、戈壁等地形特征。根据地形特征,发展出了风格各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沿着河西走廊,寻找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和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这里有肃南肃北的裕固风情和蒙古风情,还有天祝藏区的藏族文化,各种文化交相辉映。东南部的天水和陇南地区,风景秀丽,山川葱郁,有“小江南”之称,伏羲文化、陇东黄土地文化、河陇文化为一体,天水的大地湾文化距今有7800多年。甘肃礼县是秦族、秦文化发祥地。秦人最早的都邑所在地。甘肃境内的岩画、碑石都有发现,拥有的姓氏文化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如陇西的李氏文化[1]。戏曲方面有甘肃陇剧、曲子戏、甘南藏剧、高山戏、陇南花灯戏、搬山戏等。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在中国四大石窟中甘肃石窟就占了两个,可以说甘肃石窟文化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

1.2甘肃文化混融多元、民族性强

甘肃位于三大高原的结合部,称之为“民族走廊”,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东亚和中亚结合部,是中原连接西域的通道,是古丝绸之路重要一环。它成为历史上许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汇之地,至今,甘肃境内依然生活着54个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所独有。众多的民族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众多的文化在这块土地生根发芽,甘肃文化以它特有的形式存在发展,兼容并蓄,融合东西。每一种文化都有一段故事,每一种文化都令人心之向往。在多种文化与宗教融合的甘肃,被历史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混融性与多元性是甘肃文化最闪亮的特征[2]。

1.3乡村文化基础薄弱、表现形式相对单一

甘肃乡村由于环境因素,条件制约,因此导致乡村文化基础薄弱。发展停滞不前,基础设施空缺,比如电影院、剧场、文化站、活动馆等基础建设数量少、质量低,环境卫生较差,限制了乡村文化发展。其次,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传统技艺无人传承。最后,缺乏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导致乡村文化表现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3]。

1.4农村思想观念落后、主流意识相对偏低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农耕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农民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封建思想、甚至迷信活动,阻碍了现代农村的发展,也阻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部分地区科学精神欠缺,长久以来的小农思想,束缚了道德观念和文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的主流文化对乡村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反应出了乡村文化的弊端与不足,比如文化缺乏自信、主流意识偏低、内生动力不足、与产业融合不够等问题。

2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和价值

在党的中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文化自信,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推动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2.1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国家战略,它包含了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文化融合以及改革创新,是由上到下,由小到大的全员参与,全员配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宣传主导作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凝心聚力,整合力量。

2.2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条件保障

通过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为社会发展凝聚力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道德引领作用,教育引导村民改正陋习,改变思想,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优良传统,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村民文化脱贫的必由之路。针对落后的封建迷信,要坚决抵制,有些农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陋习恶习也仍然存在,这些思想和行为都是不利于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因此,倡导现代文明理念新风尚,培育良好家风乡风,传承优良民族技艺,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良好环境。

3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3.1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国的城乡文化发展目前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对乡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城市资金的投入,因此导致乡村文化活动匮乏,文化设施落后,文化质量不高等种种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基础设施的供给。其次要开发市场资源,打通来源渠道,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再次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宣传队伍,有质有量的开展各项乡村文化活动。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整合、共建共享、集中进行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学普及等多方面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2运用信息技术发挥新媒体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数字化和新媒体已成为社会主流,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随时随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以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征正在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的冲击。凭借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平台,乡村文化和乡村产业不断发展,文化传播、文化振兴的进程也明显加快,作为推动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数字化网络技术突破地域阻隔、扩大延展范围、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到各种丰富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技术,凭借新理念和新方法,实现线上线下的跨界融合,共享文化信息资源,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3.3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产业融合

乡村文化发展与乡村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积极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将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根植于乡村文化建设,依托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及表演项目,带动消费,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每一个乡村都有它独特的历史记忆,也体现了一代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变革,因此振兴乡村文化,必须加大对地方文化的挖掘,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加强村民素质和美德,使乡风民俗转化为特色产业和文化事业。结合自身优势,运用创新思维,将“互联网+”与“文化+”相结合,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建设民宿、客栈等旅游设施,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景区,创建乡村文化新载体和产业新模式,促进乡村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有机融合。

4结束语

甘肃与中部发展地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我们需要一种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放眼世界的眼光,更需要勤奋执着的创新和融汇并通的文化氛围,与外省交流,与世界接轨。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在于把农村建成新型农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将乡村文化与乡村建设融于一体,有效衔接。强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将农村、农业、农民三者结合,打造美丽乡村、魅力乡村。同时,作为农业类高等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乡村文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18,(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01).

乡村文化范文篇2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对策之一就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但随着城镇化发展,乡村文化发展依赖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文明逐渐取代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且文化传承人年龄产生断层,传统乡村文化后继无人。大激店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文明生态曾获部级、省级荣誉称号。对大激店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究城镇化中传承与挖掘乡村文化的途径,为其他乡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传统文化失去原真性、与城市文化趋同等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2大激店概况

大激店村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江城乡。改革开放后,全村经济不断发展,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住房上承用现代和古民居相结合的形式,在原有古建筑基础上修缮而成;基础设施完善,道路整洁,交通便捷。村民自发植树,村内种植大量树木,绿化程度较高。

3大激店乡村文化传承与挖掘的成效性

3.1对传统乡村文化原真性的继承。(1)注重文物古迹的传承。在文物修护时注重保留文物古迹的原真性。目前村西慈航寺和真武庙古戏楼、观音堂已得到重修,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图一文物保护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文物保护工作环境。(2)民居方面注重传承。在城镇化过程中,大激店保留乡村传统特色,在原古建筑基础上修缮民居,古民居与现代住房结合,整体建筑向古镇旅游发展靠拢。这使大激店在保留了古建筑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不妨碍建设新农村,而古朴的民居建筑风格给予了大激店发展旅游业的机会。(3)民风民俗方面注重传承。大激店村民对传统节日的喜好程度超过外国节日,通过积极参与文娱活动,增强了村民间的凝聚力,将文化观念融入生活中,形成了大激店独有的文化价值观;村中现存留书法、木雕等多种形式的手工艺品一般作为馈赠品,避免了一些传统工艺、加工技法因商品化而失去了传统本色的问题(刘方玉,2014)。3.2对新型乡村文化的挖掘。(1)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集体文化活动丰富,村委会组织村民定期开展联欢会及文化节,其中重要传统节日全村共同欢庆。村中设有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为村民进行体育运动提供设施,该中心还充分地利用了农村书屋和古庙书藏,满足村民日常文化活动需要。(2)发展具有独特性的乡村文化。l大激店致力于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开展旅游事业,通过众筹等方式利用民间资源发展多档民宿,吸引不同需求的旅客,推进大激店文化传播与发展;打造原创音乐节,让大激店走向世界,2018年大激店音乐节主题是“打造音乐文化特色小镇”,中国乐曲与世界音乐的碰撞,为传统乡村文化注入现代化的新血液;借用互联网,中国匠人谷文创小镇项目打造网络直播APP平台,可线上销售,线下依靠传统民居建立匠人聚集区。多种特色活动形成了大激店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

4新型城镇化中对乡村文化传承与挖掘的建议

4.1形成文物保护观念。大激店村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保护文物古迹的理念,自发组织小组对文物进行保护。村两委班子的领导能力有目共睹,他们每年带领村民进行文物修缮,使村民逐渐形成保护文物的观念,将保护文物理念传承下去,形成大激店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因此,应注重文化的活态传承,增加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4.2保护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大激店注重民俗文化原真性的保护,对于文物古迹的修缮以尊重历史为原则,用古建筑与现代民居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新民居,为文人和手工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将大激店的风土人情囊括在手工艺品内。因此,在发展乡村文化时要注重文化环境,并尊重民俗文化的原真性。4.3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大激店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众筹、招商引资等方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品牌。同时以国际音乐节等活动为平台,传播大激店文化价值观,吸引各地游客,不仅带动大激店经济发展,同时也将大激店的文化观念传递出去。因此,乡村文化发展应注重发展特色文化品牌,传递文化理念。4.4以教育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大激店在解决乡村文化传承人年龄断层这个问题时,注重对年轻人的文化培养,发展文创学院培养传承手工技术继承人。因此发展乡村文化可将优良传统文化纳入到课堂教学的范畴中、增设传统文化兴趣班,培养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人。

参考文献

乡村文化范文篇3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乡有乡村户数4449户,人口15132人,目前我乡没有达标乡镇文化站1个,安排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全乡基础实现了农村文化活动有人组织,时事政策有人宣传,文化市场有人管理的目标,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增加。全乡目前12个行政村有6个村建有达标“农家书屋”和村级广播室。每个“农家书屋”可供借阅的图书、报刊杂志不少于3000种,配备了专门的书柜和阅览桌椅等基础设施,购置了电视、影碟机、电脑等设备,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我县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有5个行政村建有健身器材和场地,每个村配有5-6个体育带头人,专门对群众在体育锻炼中进行带头和指导。目前,全乡有19个民间管乐队100人,数字电影放映队1个3人,文化科技户每村1-2户带头人,民间艺人有41人,涉及的有唱山歌、民乐、美术、雕刻、讲故事、道教、剪画等多个行业。其中一名文化科技户陈志安经过培养被评为市级民间艺人,给农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前景和氛围。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对于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乡在实现跨越发展,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地时候,存在经济“硬指标”,文化“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农村文化建设列不上地方的发展规划,阵地压缩,队伍不稳,农村文化机构没有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落后,由于经济落后贫困的原因,“村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目标未能实现,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面积大多不足,各种体育器材,娱乐设备有的过于老化,有的残缺不全。如我乡就没有修建固定的影剧场。此外,各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多设在村委会内部,而不是设在交通便利,沿街两旁为广大群众服务。由于乡属于山区,人口稀少,居住分散,而文化活动场所和农家书屋设在固定的区域内,成了一部分人的专有活动室,难以发挥文化设施的重要作用,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和人民群众基础权利的实现,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地理位置的限制和经济发展的落后,只有国家重视,县、乡政府要保证文化事业经费才能进一步改善农村文化事业。

3、文化站无化人,缺乏新文化。随着发达城市的高速发展,城乡差距不断地拉大,逐渐形成了一种“下海”好经商的风气,导致我乡文化文艺人才和年青人的大量外流使我乡的文艺人才出现严重匮乏。我乡的文化工作人员不但没有对口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才,而且有的身兼数职,无暇搞文化工作。和农村其他事业相比,文化工作相对清苦,做出的成绩又很难得到及时的肯定,文化专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此外,乡地处山区,青年人才的流逝和信息相对闭塞的原因,导致基层文化活动缺乏创意和创新,主要以文艺队伍游行、送戏下乡、花鼓戏等传统文化活动为主,这些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重大节日时举办,不能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普及不广,内容形式单一,形成了几年,基础几十年一贯制的格局,村级基层文化网点一年到头也无文化活动开展,个别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是玩麻将、等。

4、文化建设缺乏监管和保护。民间文化艺术挖掘、整理力度不大。我乡崇尚教育,重视文化,有悠久的地方传统文化和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由于对民间艺术重视不够,发掘、整理力度不大,使一些珍贵艺术形式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如剪纸、绘画、雕刻、根雕、舞蹈、花鼓戏、山歌、民乐、民间故事等艺术形式,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多是民间自行流传,个人凭爱好进行学习和发展,没能形成较好传承,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些珍贵的艺术形式很可能失传,这样将给我们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资源匮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先进文化阵地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作用。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影响在加深。一些封建的落后观念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烧香拜佛、占卦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仍然存在;打架斗殴、酗酒闹事、聚众等违法乱纪事件时有发生。近年众多的邪教之所以如此猖獗,就是因为我们该守住的文化阵地没守住,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积极传播经济、科学、文化知识,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文化阵地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对当前乡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具体建议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提高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乡党委、政府和各村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促使其快速发展,使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去;纳入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得以实施。只有这样,农村文化建设才会得到应有的发展,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建设面貌才能得到改善。

2、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尽快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财政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积极争取省、市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3-5年的时间,使我乡文化基础设施有合理的布局和较大的改善。一是组织机制建设上,完善乡文化站全面建设,并配有专职文化干部;为辖区内的各村文化活动室配兼职的管理人员,1—2户文化科技中心户。二是阵地队伍建设上,乡设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乡公共图书点覆盖率达到100%)、文化文艺社团、电影放映点(队);80%以上的村有文化活动室、文化科技中心户、阅报栏、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乡镇基层中心和村级服务点设备配置、管理维护、服务规范达到验收标准;乡镇建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场所有专、兼职辅导员;80%以上的村聘有文化信息员、并建立了工作考核机制;乡、村每年对专业、业余文化文艺队伍培训2次以上;各村建有多功能文化室及文化活动场所。三是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乡文化站每年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少于4次;乡内文化科技户每年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少于12次。四是教育、体育、卫生、科技活动开展情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学生人均图书达到小学5册、初中10册、高中25册;校园周边200米无网吧和歌舞厅及电子游戏厅;乡镇体育基础设施达到80%;乡每年举办一次以上大型群众体育活动;每年开展有组织的群众体育活动的村占到四分之一;村文化活动室、文化科技中心户建有室并经常开展健康娱乐活动;乡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乡村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90%;乡建有科技示范基地、信息服务平台、科普阵地;文化科技中心户每年开展3—5次科普活动。

3、要以人为本,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素质要得到真正的提高,必须要由有热情有干劲的专业人才负责。对专职从事乡文化站工作的人员,坚持竞争、聘用制度,严格考核,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充分发挥好为数不多的专职岗位人员的真正作用。要切实解决好这些人的编制和待遇问题,该挽留的挽留,该引进的引进,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力量。并通过这些专职人员组织农村文化活动骨干与民间艺人进行辅导和培训,力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努力实现人才队伍的优化配置。

4、贴近群众,积极引导创新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扩大农民群众活动参与面。我们要遵循本地的民俗民风和生活习惯,有意识地引导农民群众接受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慎重而大胆地引导农村文化活动骨干,因地制宜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逐步抛弃丢掉带有封建色彩的、落后愚昧的文化活动形式,形成有自己特点和地方特色农村艺术。坚持文化活动的文化性和方向性,使新的文化活动形式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同和共同参与。我们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政策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要唱响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着重做好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形成农村讲科学、讲文化、讲道德的新风尚。

乡村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磁州文化;乡村振兴;影响;策略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1]。这就要求各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区域内特有的文化优势,突出区域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作用,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目前磁县正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将以筹办2020年邯郸市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为抓手,做好乡村振兴这件大事。黑格尔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磁州文化以其独特的地位,对中华文明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磁县乡村振兴战略中,挖掘、搜集、整理、开发、传播磁州文化,可以全面促进磁县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使磁县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

1磁州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磁县,古称磁州,位于河北省的最南端,西依太行,北靠古赵,东临邺城,南临殷都,为晋、冀、鲁、豫四省通衢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灿烂的磁州文化。磁州文化是指从磁县下七垣文化时代开始,6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漳河、滏阳河、牤牛河流域以及西部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战争、交流等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独具地域特色的人文现象和自然景观。磁州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磁州文化主要包括磁州历史文化、磁州窑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水利建设文化、山川地理旅游文化、乡土特产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

1.1磁州窑文

磁州窑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陶瓷窑系,是北方陶瓷的代表,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古窑址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都党乡。磁州窑文化其源头最远可追溯到的磁山文化,工匠师傅们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独特的磁州窑生产工艺,为我国瓷器文化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磁州窑生产工艺对我国瓷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磁州窑产品远销全国和世界各地,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具有极高的欣赏、收藏、使用价值。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了独特磁州窑文化,深深地影响着磁州大地[4]。

1.2磁州历史与山川地理旅游文化

磁州历史悠久。在6500年前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在漳河、滏阳河、牤牛河流域繁衍生息,从事原始的种植业与渔猎业。境内有下七垣商前文化遗址、曹魏讲武城遗址、宋元磁州窑遗址、明城隍庙大殿、东魏孝静帝陵和兰陵王墓等北朝墓群、漳河三峡、古磁州八景、睡美人山、天宝寨观天佛景区、都党乡同义海洋地质公园和溢泉湖风景区等人文自然景观以及磁县直南党支部、都党乡白龙庙、陶泉乡花坨一二九师兵工厂等红色旅游资源,与周边人文自然景观如临漳古邺城“三台”建安文化、佛造像文化、安阳殷商文化、邯郸赵文化、黄粱梦吕仙祠、峰峰响堂水镇、南北响堂石窟、武安长寿村、朝阳沟、京娘湖、磁山文化和涉县的娲皇宫景区、129师司令部、将军岭等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生态旅游经济圈[5]。

1.3磁县水利建设文化

磁县水利建设过程是我国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自战国时期西门豹治邺,千百年来,不断有先民兴修水利,造福磁州,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使漳河、滏阳河、牤牛河造福于民,党和国家领导漳河流域人民在磁县这块热土掀起了水利建设大潮,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留下了一个个造福子孙万代的水利工程,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磁县境内的水利工程有岳城水库、东武仕水库、与红旗渠齐名的“人工天河”跃峰渠、“引岳济白”的民有渠、南水北调等工程,岳城水电学校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两个大学的摇篮,这些形成了独特的磁县水利文化,丰富了磁州文化的内涵[6]。

1.4磁州饮食与特产文化

磁县民风淳朴,物华天宝,滏阳河畔种植的白莲藕和御供马头香米,太行山下的千里香花椒和岳城水库黄尾鲤鱼,深巷的胖妮熏鸡、街宴大席、深山甘泉酿造的琼林宴和古法酿造的磁州小茅台等等。此外,磁县马良烧鸡、磁县粉条大锅菜、磁县旋粉皮、凉皮凉粉、炒皮渣、观台豆腐干、岳城猪脸、磁州拽面等风味独特。还有非遗项目的烤卤蛋、面塑,也是让人垂涎欲滴。这一切都是磁县劳动人民创造的饮食文化,是一笔无形巨大的财富[7]。

1.5磁州非遗文化

磁县是赵都、殷都、邺都三都文化的交汇之地,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冀南皮影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怀调、迓鼓、扎纸、剪纸、坠子、梅花拳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背阁;还有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和崔府君、城隍爷出巡仪式。这些都代表了磁州大地所经历的沧桑和风雨,展现着磁州人勤劳、善良、智慧的精神风貌[8]。当然磁州文化博大精深,除以上涉及内容外还包括古磁州民居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地名文化、历史典故成语文化、名人文化、民间传说、工业建设文化、酒文化、方言文化等等,这些共同铸造了磁州文化的品格,丰富着中国文化的内涵。

2磁州文化对磁县乡村振兴的影响

在磁县乡村振兴战略中,磁州文化对全面促进乡村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有重要意义。

2.1磁州文化对磁县乡村组织振兴的影响

磁州文化为各种文化、经济组织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如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展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做到懂党史、知革命、念党恩、守初心、担使命,可增强党组织在磁县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可以成立磁县历史研究会等文化组织和机构,进一步加强磁县名人文化、磁县战争史等专题历史的研究,以丰富磁县历史,从而为邯郸历史及中国历史研究提供原始资料。挖掘和宣传磁县水利建设文化,讲好磁县水利建设故事,有利于该县党员干部群众增强振兴磁县乡村的信心和决心,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跃峰渠精神、大力弘扬兴修岳城水库和东武仕水库时舍小家顾大局的移民搬迁牺牲精神,培养一批团结人民群众干实事、干大事的干部队伍和经济、文化、科技团体,从而实现组织振兴。

2.2磁州文化对磁县乡村文化振兴的影响

磁州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为文学艺术创作、文创产品的设计等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比如,乔书堂等同志编纂的《都党村志》,通过对都党村的历史搜集、整理、研究,都党村人民增加了对都党村过去的了解。尤其是自己的祖辈和父辈在抗日战争期间可歌可泣斗争的事迹被记录下来,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一段段峥嵘岁月又一次呈现在眼前,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艰难险阻,从而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留住了乡愁。磁县境内的水利工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标本,是人们“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大无畏革命精神的丰碑。岳城水库大坝、跃峰渠渠首、十里洞、三八洞、险峰渡槽等人文景观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精神动力。

2.3磁州文化对磁县乡村产业的影响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开发磁州文化为主体的文创活动、文创产品,文旅结合,可助力磁县乡村旅游产业、农林牧渔业和乡镇企业的振兴。例如对下七垣古人类遗址、讲武城、观兵台、北朝皇陵、都党白龙庙、海洋地质公园、一二九师兵工厂、直南党支部、贾壁抗日民主政府等遗址、睡美人山、观天佛、天宝寨景区的开发和保护,建立纪念馆以丰富磁县旅游文化内涵,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加磁县旅游产业对磁县农村乡土特产、文创产品经销的带动作用,增加农民收入。

2.4磁州文化对磁县乡村人才振兴的影响

通过对磁州文化的研究、整理,进一步编纂乡土教材,在磁县中小学开设乡土历史课程和历史专题讲座,以及县城、乡村、学校的道路、建筑物用磁县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命名等措施,增加磁县青少年对磁州文化的认知,从而增强为建设新磁县、振兴磁县新农村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信念,为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2.5磁州文化对磁县乡村生态振兴的影响

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将磁县大型水利工程如环岳城水库、东武仕水库库区和漳河、滏阳河、南水北调工程沿岸进行美化、亮化、绿化,可充分改善磁县生态环境。通过对磁县天宝寨景区、漳河三峡、都党同义村海洋地质公园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以磁州文化为中心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除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对环境进行必要的绿化、美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9]。

3磁州文化对振兴磁县乡村的途径

3.1县委政府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县委政府根据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和国务院2019年6月28日颁发1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组织相关部门根据磁县实际情况制定《磁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和《磁县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从宏观和微观上对开发和保护磁县海洋地质文化和下七垣文化、古代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磁县水利文化、饮食文化、乡土特产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民居建筑群、旅游文化,出台相关政策,建立智库和专家团队,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指导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各类服务机构作用,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展示磁州文化元素,体现磁州文化特色。加大磁县文化发展项目规划建设和立项投资开发力度,加强与上级文化行政部门和科研院所的联系,招商引资,招聘人才大力开发磁州文化。如开发建设讲武城、漳河三峡、岳城水库和溢泉湖水上游乐项目,磁县水利文化博物馆、磁县民俗博物馆、磁县名人博物馆和相关研究机构等,加快磁州窑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北朝文化体验园的建设进度。

3.2加强宣传磁州文化力度,扩大磁州文化影响

利用现有的文化机构和博物馆开展关于磁州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国际磁州窑论坛”,建立“下七垣文化”博物馆、都党同义村海洋地质公园、磁县名人博物馆和相关研究机构,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智库,通过电视、报纸、出版物、QQ、微信、“小火山”、“抖音”、区块链等平台大力宣传,通过举办以磁县地标或文化标志为主题书法、绘画、摄影、征文、歌曲比赛以及主题晚会等活动推介磁州文化,丰富磁县乡村休闲旅游内容,培育和开发成为典型案例。积极开发磁州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创意产品和民间武术、怀调坠子、舞龙、舞狮、高低跷、跑旱船、威风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促进磁州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加强以磁州文化为背景的文化艺术创作活动,如以电影、电视剧、戏曲形式表现跃峰渠、兰陵王、磁州窑、新磁州八景、黄华、王维纲、田裕民、纪德贵等为创作内容的艺术活动,扩大磁县的影响。

3.3借鉴国内外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

在人类建设美好家园的进程中,我国人民走出了许多成功的道路,如华西村、礼泉县袁家村、峰峰响堂水镇、磁县辉水村都是发展的成功案例。目前,磁县胖妮熏鸡、马良烧鸡等饮食行业依然停留在小作坊式原始生产模式,可以借鉴符离集烧鸡、北京烤鸭、德州扒鸡的发展模式,党和政府给予关怀和引导,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多渠道投资、多种经营、企业化、正规化、技术现代化等等,促发企业焕发活力,利用电子商务等营销渠道扩大磁县土特产销售,为振兴磁县乡村经济做出贡献。

3.4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的专业人才培养优势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工作,需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农民终身学习新格局。首先要加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突出磁州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编纂乡土教材,开设磁州文化课程教学,结合规划教材开展有磁州本地特色的研学活动,组织“爱磁县、爱家乡”征文、摄影、书画大赛。其次,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根据磁州文化内涵,发挥磁县职教中心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培养一大批旅游管理服务、农林牧、建筑、水利、电子商务商等方面的人才[10]。统筹管理该县现有专业和业余领域旅游人才,编制学校校本教材、旅游教材等,培养一大批愿意做、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保障旅游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如在职教中心等学校建立非遗培训基地,建立大师工作室,把磁州窑、怀调、迓鼓、扎纸、剪纸、坠子、冀南皮影等非遗项目传承和发扬光大。

4结语

在磁县乡村振兴的工作中要根据磁州文化的特质,充分展现磁州文化魅力,发挥磁州文化在磁县农村产业、人才、组织、生态、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使磁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和六千多年的磁州文化带来的红利,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得到实惠、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孙应魁,塞尔江·哈力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依古村特色旅游发展探究[J].北方园艺,2019(13):168-171.

[2]张娜.甘南藏族传统聚落空间特征及振兴机制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9.

[3]卫红亮.乡村振兴背景下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研究:基于山西省吉县屯里镇的实践分析[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9.

[4]杨建发,刘彬,耿福利,等.磁州窑文化对磁县乡村振兴的意义和途径[J].现代农村科技,2020(3):9-10.

[5]耿福利,李万里,师树旺,等.磁县旅游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途径[J].现代农村科技,2020(5):6.

[6]刘彬,李万里,杨建发,等.磁县水利文化在磁县乡村振兴中的意义和利用途径[J].现代农村科技,2020(2):122,118.

[7]李万里,薛海霞,刘彬.利用饮食文化与乡土特产推动磁县乡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J].现代农村科技,2019(11):10-11.

[8]李广威,李敏,刘彬.从文艺振兴谈磁县乡村振兴[J].现代农村科技,2020(4):120.

[9]刘彬,李万里,薛海霞,等.磁县海洋地质文化和“下七垣文化”保护开发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20(3):120.

乡村文化范文篇5

一、个案调查:河北省沙河市乡村旅游文化的现状

文化是旅游者产生乡村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人们除了渴望在旅游中得到感观及心理的愉悦之外,还希望学习到一些在自己居住地所未见未闻的知识[1]。对河北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研究,要深入挖掘散布于河北省各地的乡村旅游景区的文化遗址、文化传统等内涵,从而做到“精”“深”和“广”“博”相结合,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带动景区经济发展。沙河市旅游资源丰富,风光秀美,文化资源厚重,共拥有旅游资源单体220个,其中特品级和优秀级旅游资源单体24个。目前形成了以“百里画廊”为主轴的旅游观光带,以中国传统古村落为依托的乡村田园旅游观光群,以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支撑的农业观光休闲区,以“中国玻璃城”为引领的宜居宜游生态新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体验观光游,逐步构建起了富有沙河特色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其中栾卸银杏风景区属于后发优势,利用当地的自然山川、植被和历史遗迹开展生态休闲、健康颐养游。河北恒利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栾卸银杏风景区)2016年3月获批建设,项目占地7420亩,主要为家庭农场建设、产业观光园建设、休闲设施建设及路网建设。其中新建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该项目主要以旅游开发为主旨,以生态旅游为主体,是集休闲、养生、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园。园内建设四区一带,分别是:四季观光区、水景颐养区、躬耕体验区、综合服务区及文化产业带,形成“一村”“二田”“三谷”“四园”。目前已建成万亩银杏林、菊花园和红叶谷等,在原来的旧式水渠上铺设近十公里的“文化长廊”。目前尚处于观光游的初级阶段,相关的文化景观还没有开始建设。因此,“文化长廊”的建设成为提升景区品质的重要抓手。通过调研发现,乡村现有的可供挖掘的文化资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静态的,自然状态下呈现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地方建筑、自然风光、文化遗址等;一类是动态的传统工艺,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的,如饮食、歌舞、手工艺等。文化因素渗透在乡村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内涵,可以吸引和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但是这些文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良莠不齐,对景区的提升作用也或大或小。

二、原因分析:乡村旅游文化挖掘不足的原因

散落在河北省各地的乡村旅游目前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支柱,他们在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环境,促进现代农业转型方面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但对于乡村文化传统的挖掘十分不够,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片面追求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旅游的文化熏陶功能被忽视了。”[2]如何充分发挥文化的带动作用,需要首先找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所在。(一)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周期长,见效慢,所需前期投入较多。乡村旅游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三种途径,一是自筹经费。依靠原有产业的收入来开发新的旅游项目。这就对村落原有经济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否则的话很难拿出钱来投资旅游。而目前中国乡村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期,新型农业合作社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故而经济投入有限,所以常常是在原有农业经济和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这就势必造成与文化相关的设施建设滞后。二是政府拨款。政府拨款不是按照人口数或者村落数等平均分配的方式来进行,而是以“申请+项目”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对景区的前期建设要求较高,而且引入了竞争机制,对于处于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的景区建设十分不利。三是社会资金。由于社会资金来源多、稳定性差,很多时候难以和乡村旅游文化发展的长期性相适应。资金是乡村旅游建设前期发展阶段必不可少的投入,资金不足导致一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迟缓,已经开始发展的项目亦无暇顾及文化建设。(二)文化意识淡薄,重视不够。景区的建设离不开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带头人多数为乡村的党支部书记或者村委会主任。由于村级组织不是政府的一级组织,而只是村民自治组织,产生方式由全体村民大会从本村居民中选举产生。部分景区建设的领导者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没有意识到文化在景区建设中的作用,重视硬件建设,忽略软件建设,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对其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乡土性的认识不足,缺少统一的设计、规划。(三)人才缺乏,农村难以留住人才。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文化建设,应该依托专业的人才,具备一定学识之人,可是当前中国,农村留不住人才,这也是制约景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城市的大学毕业生首选留在大城市,哪怕是出生在农村的大学生一般也不想再回到农村。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照顾不足。“大学生村官”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但一届村官的期限为2~3年,到期后很多大学生会离开农村另谋出路,农村只是他们短暂停留的场所,极易使政策执行不连贯,朝令夕改。“三支一扶”所涵盖的区域有限,多数是较为贫困的地区,且其所分布的行业集中在教育、医疗等,这样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落后,难以有基础发展旅游业。文化的挖掘是一个系统而集中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往往是综合起作用,成为制约乡村旅游文化传统挖掘的原因所在。

三、解决对策:进一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措施和建议

乡村旅游是多项因素的综合体,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因地制宜,打造出特色,所以发展景区,需要文化先行。一方面是自然的田园风光,一方面是社会的、历史的民俗文化,二者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体现出来,这个环境往往是在自然田园风光之中,同时又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色,突出生态、文化和趣味,从而吸引游客。因为文化是任何一种旅游形式发展的内在起因和持久动力,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根据现有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体系。乡村旅游要给游客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实现身、心、灵的统一,这就离不开人才的作用。既需要熟知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或专业规划设计人才,负责对景区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或整体规划;又需要熟知当地情况的建设者,协调景区建设,使文化软实力建设和硬件建设相配合;也离不开对当地文化较为熟悉的人,主要是当地村民。这三类人才分工合作,搭建“三位一体”的人才体系,从而在不同的层面上发挥作用。首先,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提供智力支持。中国文化的精髓集中在儒释道的精神中,以儒为主,释、道为辅,从唐宋以来逐渐成为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思想倾向,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人潜意识中存在的民族精神。乡村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和农耕社会、聚族而居的历史渊源相联系的,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和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文化渊源结合,凝练文化的优点和特长。对其进行挖掘,除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外,更多的是要唤起一种文化的共鸣,使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认同,感受到思维方式中的文化根基所在,满足文化寻根的心理需求。深入到游客的思想意识当中,必然会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在旅游的过程中流连忘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背景进行分析,凝练出几种不同的文化模式,进一步将这种文化模式反馈,用于指导各景区建设,从而为河北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参考和实践依据。其次,在政策和体制上进一步创新,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到农村。景区的建设尤其是文化内涵的挖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并且要保持稳定,在现有条件下,在人才政策上要形成长效机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把农村建设作为其发挥聪明才智的选择之一,让回到农村的大学生能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在工资待遇、津贴福利等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同时,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为大学生在农村的长期发展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留住人才,让更多的有才之人投身到农村的建设中去。最后,加强文化景观的保护,发挥当地农民的主体作用。旅游文化的保持也是一项较为重要且基础性的工作,要有长远的眼光,重视已经建成的文化景观设施。重视对游客的引导,游览的过程要注重保护。要加强村民的素质教育,激发当地居民对所在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树立起文化景观保护意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受益,保障旅游发展的长期目标。发挥乡村旅游地村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他们本身的淳朴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熟悉是开发旅游的基础,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和文化水平,以使在接待游客时能够顺利“对话”,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作用必不可少,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当地人的基本素质,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间接促进了旅游文化的发展。(二)和地域特点结合,形成品牌效应。文化的发展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对本地特色进行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景观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可以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就是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的乡村文化[3]。河北省位于华北地区,从空间的角度看,加强对反映农耕文化特点的物品、民居、民俗、民间艺术等的保护,探究乡村文化传承的新方式,保持和营造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氛围。从历史延续来看,有封建时期的建筑、革命老区、新兴景区,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从时间的角度看,文化和节令、民俗相关联,结合本地的文化传统,利用特定的时间段展示文化内涵。从人物的角度看,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历史名人、事件相联系,要有特色和亮点,满足游客的需求,吸引游客做深度游。传承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价值观念等,从而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本地区原有的遗址遗迹、耕地、水源、建筑等,因地制宜体现出具有不同地域特点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打造出特色,形成品牌。将传统文化优势打造成乡村旅游产业优势,走文化品牌之路,以特色文化提升乡村旅游含金量,走体验经济之路。(三)根据文化的不同属性,探寻不同的方式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不同的呈现方式,相对应的传承方式也不同。对于一些静态的文化,要用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一些动态的文化,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的方式来获取。在传承的同时还要做好文化的保护工作,申请一些部级、省级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一些濒临灭亡的文化,要做好传承、保护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做好文化的复制和保护工作,从而更好地为景区服务。对本土文化的研究和认知,找准定位,彰显特色,深挖历史文化内涵,使得蕴含在山水、村镇、民居、民俗中的文化积淀、文化遗存、文化信息“活化”起来,成为吸引游客、感染游客的亮点。充分挖掘民间历史文化,整体性开发民俗、饮食、建筑和村落等。在深挖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旅游者新的追求,不断注入现代文化元素,既为彰显历史文化特色服务,又使得乡村旅游更加丰富多彩[4]。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概括出不同的文化类型,诸如田园景观文化、农耕文化、民居建筑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家庭生活文化、乡村艺术文化等旅游资源类型。文化建设和发展是把物质文化通过制度文化上升为精神文化,必须要依靠当地的物质基础,建立在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所以通过设计产品、规范管理、服务让旅游者体验和感受到知识文化。因此,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也应该因地制宜,在现有条件下,在合理规划的引领下,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突出儒释道的精神内涵,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旅游文化。将乡村文化的建设、保护和传承与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从而打造出河北省乡村旅游的文化品牌,提升河北省在全国旅游业中的地位,重塑河北形象。

参考文献:

[1]刘红艳.关于乡村旅游内涵之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5-18.

[2]夏林根.小议“和谐旅游”[J].旅游学刊,2005(5):8-9.

[3]赛江涛,乌恩.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J].河北林果研究,2006(9):11-17.

乡村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文化建设;重要作用;开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渐变得繁荣起来,人们对于旅游产品有着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而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分支,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乡村旅游业正处于繁荣的发展时期,乡村必须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乡村餐饮是向外界游客展现饮食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民族餐饮的研究,从而让乡村旅游更具魅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概念

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生活与发展的基础,饮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包含着丰富的礼仪、习俗与时尚的文化内容,基于饮食已经形成了一条丰富的产业链。餐饮产品的重要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多功能性、可组合性,因此,饮食文化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进行展示,能够为地方带来经济增长,由于各地物产气候习俗的不同,人们的口味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各种菜系的产生。因此,在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建设过程中,乡村要善于寻找自身的特色,并且展示自身的特色,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和风味性,为来往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刺激人们的消费动机。除此之外,特色的加工烹饪方法、烹饪名人都是乡村的餐饮旅游资源,对于很多游客有强大的吸引力[1]。

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特征

2.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地域性

由于地区的不同,很多地方具有较大的气候差异,导致不同地方人民的生活习惯、饮食风格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烹调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材料等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正是乡村旅游特色餐饮的吸引力所在。很多乡村旅游民族餐饮产品的原料具有绿色性,往往以当地所生产的材料为主,绿色、天然、无污染、就地取材,充分体现了乡村餐饮产品野生家养的特点,另外,在水库山间自然生长的鱼虾和野鸡等尤其具有代表性。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菜肴主要以民间菜为主,烹饪技法比较简单,盛放菜肴的器皿也比较平凡,对于喜欢返璞归真的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乡村餐饮菜肴更加注重营养,注重食材原本的味道,使用的香料非常少,简单大方,原汁原味,基本不会用到各种类型的调色剂和添加剂,不受繁琐烹饪程序的约束。总体而言,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突出的是民族性、特色性和地区性,应因地制宜,根据旅游者的喜好、口味、接受程度,用简单大方的手法去创造,从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2]。

2.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文化性

饮食折射出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消费行为以及信仰等。旅游者往往入乡随俗,在饮食中学习当地的文化礼仪和信仰,因此,乡村民族餐饮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繁荣贡献了一份力量。

2.3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审美功能

在乡村旅游特色餐饮中,烹饪工作者及服务人员往往身着特殊的民族服饰,且当地的就餐环境也体现出了民族文化,进行了很多民族形式的装饰。同时,各种形形色色的饮食典故以及餐饮资源无处不在,为旅游者们提供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盛宴,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这种审美功能是极为重要的[3]。

3乡村旅游民族餐饮的重要作用

3.1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乡村旅游的有效支撑

在游客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民族餐饮能够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且让游客体验有别于城市的乡土饮食文化,甚至促使游客因为美食而进行乡村旅游。由此可见,民族餐饮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另外,部分餐饮服务业可以允许旅游者进行亲身参与,如蔬菜的采摘、家禽的宰杀、菜肴的加工等,使游客们充分体验乡村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享受劳动的乐趣。除此之外,从旅游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餐饮消费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其所占的经济贡献比例越来越高,打造高质量的民族特色餐饮势必会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4]。3.2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很多村庄具有千百年的历史积淀,饮食独具特色,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开展旅游活动。同时,有很多地方围绕当地的民族餐饮进行旅游活动设计,为游客开发了一系列的团体运动,因此,乡村旅游民族餐饮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特色名店、特色名吃和烹饪达人也是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

4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

目前,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以品尝和饱腹为主要特征,忽略了旅游者的参与性,从而导致深厚的饮食文化没有被充分的展现出来,旅游者们仅仅看到了菜肴表面的状况,而没有深入了解菜肴背后的历史故事和趣味知识等。旅游者享用完菜肴后,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了解整个地区的乡村文化是不利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应当加强文化性、参与性,鼓励游客参与到饮食活动之中,使饮食过程富有情趣[5]。

4.2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建设过程出现了偏差,盲目的追求菜肴的多样性,甚至模仿其他地区的餐饮文化,极大破坏了当地的饮食特色和饮食文化,加速了本地区特色菜系的流失。另外,由于外地菜肴的大量涌入,生产者本身的产品容易被外来产品替代,这对于整个餐饮产业链而言是极大的打击,长此以往,烹饪手艺渐渐失传,本地方的特色餐饮将会消失不见,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宝贵的饮食文化资源。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往往过于注重田园风光游览活动,没有加强对于餐饮的关注程度,导致旅游者无法品味高质量的餐饮文化盛宴[6]。

4.3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地区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基地,因此,基础设施是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公路规划、卫生间设计以及大型超市。参加乡村旅游的游客大部分来自城市,他们对于餐饮的卫生条件有较高的要求,但从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现状来看,卫生差的状况普遍存在,导致部分旅游者失去了旅游兴趣。部分乡村旅游特色餐饮开发者缺乏长远的目光,不能进行整体把控,导致开发项目处处雷同,重复性建设比比皆是。

5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策略

5.1挖掘饮食产品内涵,突出特色

乡村旅游民族餐饮开发要从多方面做起。①要注重突出自身的特点。在菜肴制作方面,要遵循精料粗制、粗料细作的原则,给来自城市的游客们以独特的味觉感受,要尽量保持食材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目前,很多粗粮已经走上了高级宴会的餐桌,这表明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②要赋予饮食与文化。饮食的基础是充饥果腹,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享受,食物不但能够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也能够起到赏心悦目作用,这也是未来乡村旅游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开发方向。③要充分发挥原料野生绿色新鲜的优势。乡村具有独特的材料获取优势,包括畜牧业以及蔬菜种植业等,必须要体现出食材的手工性和天然性,讲究返璞归真。④要拓展乡村餐饮品种的开发范围,满足游客们的多元化需求。例如,将一些备受游客好评的风味食品包装成商品出售,游客可以将其带回城市,给周围的朋友和同事进行分发。

5.2通过餐饮产品外延提高附加值

要开发基于体验性饮食的旅游产品,鼓励游客参与到餐饮活动之中,深入农村家庭体验餐饮文化,亲自参与到产品的制作过程中,这种活动具有极大的趣味性,集观光游览、度假、体验、学习为一体,从而拉近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距离,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频率。例如,很多地区的乡村民族餐饮,如活羊现杀现烤等项目,让旅游者自己掌握肉质的老嫩程度,根据自身的需求添加辣椒、盐、香料等,使人回忆起原始狩猎时代的质朴。这种餐饮模式尤其适合团体活动,如家庭聚会、公司聚餐等,能够激发旅游者的乐趣,使其感受到乡村文化中的古朴内涵。对于一些餐厅设施良好的旅游胜地,可以专门开辟特色厨房餐厅,让游客在厨师的指导下进行食品加工,加深对乡村特色菜肴的体验。

6结语

乡村旅游中的不同民族餐饮文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相关的餐饮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法,加强对餐饮产品的开发,突出文化性、地域性、民族性,提高餐饮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银萍.甘肃民族特色旅游餐饮开发对策[J].区域治理,2019(40):166-168.

[2]付泳,张慧雯,刘春健,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探析[J].发展,2020(7):25-27.

[3]许霞,孙璐.四川特色餐饮旅游发展的思考[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3-46.

[4]肖佑兴,明庆忠.关于开展云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3-35.

[5]李亚,李宏,武友德.云南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2):124-127.

乡村文化范文篇7

摘要:鲁迅毕生致力于国民的思想启蒙。认为让农民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逐渐消除封建的风俗与习惯是进行文化改革,建设现代新文化的最重要的基点。小说正是通过渐东偏远农村发生的一场辫子风波,在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描写中,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这一思想。

关于中国文化的改良和建设问题,自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经过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逐渐成为人们思考的焦点。许多志士仁人主张从文化改革入手来探索中国社会的根本出路。梁启超提倡“兴民权”,严复介绍“群学”,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作为思想启蒙的核心内容。鲁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把思想和创作的重点放在对国民的思想启蒙上。强调“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即社会的解放应以个人的解放为前提条件,认为人的觉醒只能随着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断消除传统文化的禁锢,才能逐步完成现代新文化的建设,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2}。小说《风波》以其生动的形象和画面揭示了这一点。

《风波》以1917年张勋复辟为背景,描写这一事件在浙东一个偏僻小镇里所掀起的细微波澜。过去人们一直把它作为反映张勋复辟这一政治事件的小说。事实上,小说里没有一个人属于复辟集团的成员,甚至赵七爷也始终未曾从维护张勋复辟政权的角度出发去推行辫子政策,他的直接目的就是公报私仇。因此,张勋的“种辫子”更多的是在当时愚昧落后的乡村文化基础上得到的“响应”的,而数千年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愚民政策,正是这种落后社会文化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说真实地展示了无知无识的农民被野蛮欺骗、肆意蹂躏的生活图景。

这是一群饱受封建专制奴役,挣扎在生活底层的贫民们。他们没有知识,不懂科学,连见过世面的七斤也只会愚昧地传播一些纯属无稽之谈的街谈巷语。甚至名字也是承袭几代相传的习惯,以出生时的斤两充当自己的小名。对此鲁迅指出:“我们的劳苦大众历来只被最剧烈的压迫和榨取,连识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惟有默默地身受宰割和灭亡”{3}。正是在这片文化的沙漠上,赵七爷粉墨登场了。赵七爷究竟是什么人?历来有着不同的分析。许多人认为赵七爷代表了革命后封建势力在辫子问题上向农民进行反攻倒算的反动政治势力。其实赵七爷不过是一个普通乡村酒店老板而已。但他何以成为“三十里方圆以内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呢?关键在于他有“文化”,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能说出五虎将姓名。这是多么可笑又可怜的文化啊,然而小说的悲剧意蕴正是由此生发开来。就是这样一个所谓学问家,却赢得了鲁镇人们的无上尊敬和信任。借着张勋复辟,赵七爷演出了一幕借索要辫子,公报私仇的活报剧。

两年前,生性胆小的七斤借酒大骂赵七爷是“贱胎”,他容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宽恕了这一切,只是一方面出于政治经济上无权无势,不敢贸然行事;另一方面出于封建礼仪的约束,不可公然报复,便一直耐心等待时机。张勋复辟消息传来,犹如天赐良机,赵七爷立即闻风而动,穿起那件轻易不穿的宝蓝色竹布长衫,借辫子名正言顺地向七斤“雪耻”了。在此作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虚伪,具有强烈报复心的乡村富户形象。他恫吓七斤:“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他明知七斤们没有文化,却故意欺诈说:“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几句话便使七斤一家和在场的农民怵怵危惧。实际上关于辫子问题,清朝政府早在宣统年间便有明确规定,康有为在稍后为朝廷起草的一份诏书中又声明:“凡我臣民,无论已否剪发,应遵照宣统三年九月谕旨,悉听其便。”可见这时皇帝并非定要辫子不可,但七斤们认为赵七爷识文断字,有见识,说的都是千真万确。赵七爷正是利用了农民的这个弱点,故弄玄虚,连骗带吓,达到其卑鄙的个人目的。透过这一闹剧,鲁迅明确揭示出必须使文化的主要载体,即广大劳苦大众真正获得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认为这是他们最终走向觉醒的第一步。

不仅如此,作者基于对农民生活的深切体察和了解,较常人更敏锐地认识到,由于没有文化知识,使广大农民在长期传统文化禁锢中形成了封建保守落后的风俗与习惯,它们仿佛是一张无形的大网,任何生活于其中的人都难以逃避。长期以来,中国“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因此“每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每个时代的统治思想。”{4}。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专制主人的主导精神线索,像道德伦理与政治观念通过多种途径的折射与渗透,逐渐成为体现出正统儒家思想的风俗和习惯,广大下层人民就深受风俗与习惯的深刻影响,“体质和精神被太多的古习惯教养得硬化了”{5}。因此鲁迅提出要最大幅度地改革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新文化,必须首先改变和消除使广大民众趋于“硬化”的风俗习惯,认为“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6}。于是鲁迅将他的如椽巨笔直指生活在旧农村的中国老儿女们,通过对农村风俗习惯的细微描写,揭示封建传统文化统治的牢固性和腐蚀性。在《风波》中,鲁迅是从多样复杂、蕴含着浓重时代氛围的人际关系来表现的。

在家庭关系的描写中,作者以直面生活的勇气,掀开遮盖于家庭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还其赤裸裸的生活原色。先看婆媳关系,这是最充分地体现封建礼教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一种关系,婆婆对于媳妇具有绝对的不可辩驳的权威。随着“五四”时代的思想解放浪潮给封建礼教以强大的冲击,作为家里的最长者九斤老太,已全然没有贾母那样至高至尊的威严,但传统的习俗又使她对孙媳极尽挑剔。她一时骂六斤是“败家相”,吃穷了一家子;一时又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句句话饱含机锋,逼得七斤嫂将满腔的怨气发泄在丈夫身上,骂他“死尸”,明咒丈夫,暗骂婆婆,且一番伶牙俐齿把九斤老太的抱怨扯得七零八落,毫无回辩之力。在她们婆媳之间,无敬无爱,只有积久的怨恨和不满。再看夫妻关系。恩格斯指出:“只有建立在互相热爱基础上的婚姻才是道德的。”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只是男子的占有物,而男子也只是女子衣食住行的保障。对此鲁迅悲哀地感叹说:“爱情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中国的男女大抵一对或一群——一男一女——地住着”{7}。所以作为劳动妇女的七斤嫂,她根本无法想象要将爱情作为婚姻的首要前提,在她与七斤之间仅仅是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因此,对于外界任何威胁到家庭经济实利的蛛丝马迹,她都分外敏感。一看到赵七爷的光滑头皮,乌黑发辫,以及他那件竹布长衫,便立即感到家庭的危险,吓得“心坎里突突地发起跳来”。而当听到赵七爷的恫吓时,她不是安慰七斤,却马上想到他带累了一家子,埋怨他,咒骂他,亲情、乃至爱情在可能的灾难面前全部脆弱得不堪一击。可见男女经济上的不平等,多么严重地扼杀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给精神带来多么深重的创伤。

不仅如此,《风波》还通过社会关系的形象描写,给我们展现出浸透着封建传统文化精神影响的古老风习。

小说中,当赵七爷一跨进临河土场这个特定的舞台,人们便纷纷起身,盛情邀请:“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斤们也不敢怠慢,连忙招呼,表现出一般农人对乡村富户恭顺和驯服。鲁迅以他高超的艺术才能,寥寥几笔,便渲染出一股浓郁的气氛,活画出封建主义精神压力下积淀而成的浓厚奴性。更可悲的是,由于封建主义的愚民政策,人们缺乏分辨和独立认识的能力,因此封建文化最终表现为超经济剥削的专制地位。勇敢地维护自己权利的爱姑就因为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那样“知书达理”“专替人家讲公道话”的人身上,结果一败涂地。受尽磨难的祥林嫂认为“我”是个“识字的,见识多的出门人”,信赖地询问人死后有无灵魂的问题,都表现出浓厚的奴性意识。七斤们也不例外,尤其是七斤嫂,她是一个泼辣厉害,自私巧滑的农村妇女。她对婆婆公开顶撞,对丈夫咒骂不休,对八一嫂“恨棒打人”,算得上是那个社会里的一个不谐和音,但她也无法冲破奴性思想的罗网。当她听到赵七爷的威吓时,这个平日精明厉害的女人竟然没有一点思想的能力,只觉得“有学问的赵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吓得说不出一句话,最后听说书上写着没有辫子要杀头时,她更是“完全绝望了”,只好拼命咒骂丈夫。封建的奴性思想和习俗在这里好似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引导着臣服于它的善男信女们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喜剧。

传统文化秩序的强大还表现在一般群众间的关系上。在《坟·灯下漫笔》中鲁迅尖锐批评:“有贵贱,有大小,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小说中主要表现为对弱者的欺凌和摧残。八一嫂是唯一的“好心肠”的人,也是唯一还保持着较清醒头脑的人。她同情七斤的遭遇,极力为他辩解,并提醒人们“衙门里的大老爷也没有告示”。这句话恰恰击中赵七爷的要害。惟其如此,赵七爷才异常恼怒,这时若有人听从八一嫂的意见,那么赵七爷的报复便不可能得逞。但八一嫂是个寡妇,在人们眼里没有说话的权利。因此众人只怪八一嫂多事,不守妇道,对她的意见置若罔闻。而七斤嫂被八一嫂当众揭了老底,也一扫在赵七爷面前的谦卑驯服,对她一阵唇枪舌剑,指桑骂槐,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小说中的最弱者也作为泄愤对象。在这些人中,人的价值和尊严被践踏,剩下的只是恃强凌弱。不仅如此,封建专制文化还使农民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势利的基础上,没有对人的同情和理解,一切都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变化。七斤倒了霉,村人不但没有同情,反而幸灾乐祸,并像躲瘟神一样回避七斤,就连七斤嫂也没有什么好脸色,整日咒骂不休。然而,风波过去,七斤嫂和村人们便又恢复了对七斤的尊敬,重新恭敬地回到他身旁,令人不禁想起果戈理笔下那善变的“变色龙”。

可见,也许鲁迅有些偏激,一些认识过于灰暗,但他以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熟稔,对农民的描写竟达到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的真实程度。他总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构筑自己的小说创作,从不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政治解放的层面上,而更重视人的自由意识和独立精神。《风波》是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发生的,但由于人民群众尚未真正摆脱封建专制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封建的遗风陋俗犹如鬼魂一样还游荡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窒息着人们的生机。因此,鲁迅提出“必须先知道习惯和风俗,而且有正视这些黑暗面的勇猛和毅力……仅大叫未来的光明,其实是欺骗怠慢的自己和怠慢的听众的”{8},强调必须将改革与广大民众关系最为密切的风俗与习惯作为建设新文化的重要基点,否则,即使革命成功,仍将贻害无穷。这就是小说给予人们的深刻启示。

①鲁迅.坟·鲁迅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②⑥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M].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③⑧鲁迅.二心集·鲁迅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乡村文化范文篇8

为此,我们对**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采取问卷、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向全区19个乡镇街道发放了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人员配备、资金落实、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农村业余文化团队建设等12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分片召开了5次专题座谈会,参加人员包括各乡镇街道的宣传委员、分管文化工作的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文化员和部分基层文化俱乐部管理员。此外,调研组还实地走访了7个乡镇街道、6个基层文化俱乐部、6家企业、2个社区和2支业余文化团队,接触了大量一线工作人员和文艺骨干,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提出对策和作出决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精神,大力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建设稳步推进。自**年起,**区着力开展“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建设,即建立十个文化特色基地和十支业余文艺队伍,意在充分展示全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经过几年的运作,通过多次考核和重新命名,各基地(队伍)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发挥出了较大作用。如东城海棠社区文化基地、南城民间传统文化基地、西城久久艺术团、新前雄鹰舞狮队、宁溪民乐队等,不但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人员,而且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深受群众欢迎,在全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除“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外,各乡镇街道也纷纷自行组建业余文化队伍,共计300多支,其中仅宁溪镇就有150多支,极大地丰富和带动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

2、基层文化俱乐部不断完善。根据台州市统一部署,**基层文化俱乐部从**年开始创建,目前已建成212家俱乐部,其中一类23家,二类74家,三类115家。各乡镇街道和有关村居都花大力气,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如澄江街道、江口街道等主动投入资金为俱乐部添置健身路径、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体育器材。沙埠镇万三村自筹资金50多万,全面装修文化中心,改造了图书室、室、室内健身房,建成村级数字电影院、电子阅览室。北洋镇北洋村俱乐部自筹资金,投入了100多万元,新建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该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多媒体室、演出场所、健身房和排练厅,设施非常完备。同时,俱乐部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举办了多次全区性的基层文化俱乐部展演活动,各乡镇街道也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基层文化俱乐部专场文艺活动,很好地展示了俱乐部文艺团队的风采,并进一步激发了各地的创建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工作。此外,还多次组织举办了俱乐部管理人员和文体骨干培训,不断提升俱乐部人员素质,规范俱乐部的运行机制,使基层文化俱乐部发挥应有的作用。

3、各类文化活动场所发展迅速。近年来,全区进一步完善老年活动中心、广播室、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以及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各类传统文化阵地的建设,为引导群众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活跃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和场所。在此基础上,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开发了一些新型文化活动场所。如沙埠镇创办了“文化超市”,为农民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送去了量足质优的“文化套餐”,如同“点菜”一般选择自己想看的电影、想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这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流行于我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新“时尚”;头陀镇成立了农民宣教中心,使之成为“服务经济的载体、思想教育的课堂、文化娱乐的阵地、科技传播的纽带”,受到农村干部群众的欢迎,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院桥镇建立了外来人员俱乐部,开创了一种以“服务、娱乐、教育、维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外来人员综合管理新模式;澄江街道建立了流动书库,藏书量达1万余册,并在全街道25个村分别建立流动书室,很好地满足了农民对学习新科技新知识、提高文化修养的需求,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进而带动了读书热。这些新型文化活动场所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全区农村文化建设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之,目前**区的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基层文化网络已经基本构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已逐步走向完善,农民文化生活格局出现了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多重结构、多种取向的新特点,农村文化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二、**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区农村文化发展速度仍然缓慢,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依旧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还不适应,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尤其是与农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认识不够到位,建设经费投入偏少。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各级干部对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有偏差,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造成农村文化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也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这种思想观念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发展。据调查,全区仅个别乡镇街道将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决算,大部分乡镇街道基本上没有健全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很不稳定;而且东西部差距明显,西部乡镇经济薄弱,且许多地方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弱化,“空壳村”日渐增多,文化投入更是严重不足。据统计,在**-**三年中,屿头乡、富山乡、上垟乡、平田乡、上郑乡等西部的贫困乡用于文化活动的经费平均每年仅为5000元左右。经费不足已成为困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成为一大制约因素。此外,社会力量的参与支持仍然缺乏。由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够浓厚,文化活动本身也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导致各种企业和经济实体参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相当有限。由于经费的短缺,导致部分地区农村文化出现阵地难巩固、队伍难稳定、活动难开展的局面。

2、俱乐部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明显。虽然全区已建成基层文化俱乐部212家,但其中三类俱乐部为115家,占了半数以上,这些俱乐部大部分活动场地小,活动器材缺乏,活动难以正常开展。部分俱乐部由于缺少经费投入,日常管理问题较大,有许多器材散失或损坏,“空壳现象”严重,从而导致俱乐部有名无实。同时,由于经济上的差异,俱乐部建设东西部差距明显,一类和二类俱乐部大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3家一类俱乐部除宁溪镇有3家外,其余20家全部在东部和中部;74家二类俱乐部除宁溪镇有7家、茅畲乡有2家外,其余全部在东部和中部;西部六乡所拥有的45家俱乐部中,43家为三类俱乐部。此外,由于工作的流动性,西部地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和儿童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而这些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在家看看电视,使得这些仅有的三类俱乐部难以正常运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调研过程中,不少人认为,对于**西部山区的许多贫困村而言,建设基层文化俱乐部条件还不够成熟,没有必要完全按标准建设,健身路径摆放在山上,只能是一种浪费。可以说,**西部文化俱乐部建设的现状,很好地反映了东西部之间文化建设的差距,对西部来说,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人气,农村文化建设氛围还不够浓厚。

3、设施陈旧老化,难以满足群众需要。虽然从**年开始,**区先后以“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和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建起了许多文化设施。但这些文化设施还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仍然严重不足,群众文化活动缺场地、无器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据调查,全区除沙埠镇、院桥镇、新前街道、北洋镇等4个“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外,其余乡镇街道基本上没有设备齐全的文化大楼或文化中心。同时,许多农村文化设施瘫痪或半瘫痪现象严重,大多陈旧老化,很难永续利用,有的被闲置,有的被挪用,甚至有的被变卖。许多乡镇街道缺少图书室,有些乡镇街道虽然也建有图书室,但近年来或是因重视不够或是因财政困难而没有添置新书,因而也无法为农民及时提供科技、文化等精神食粮。文化设施的匮乏,已成为全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一个通病,并进而导致文化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群众需要。目前在农村,符合农民群众生活特点、适合农民群众欣赏水平的文化产品比较缺乏。大多数群众平时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还是看电视、读书报、搓麻将、打扑克等,即便是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也只是灯会等传统项目。由于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比较单一,缺乏创新,缺少新意和活力,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求,难以吸引农村群众。有些地方愚昧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各地普遍认为现在农村封建迷信和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急需用先进文化去占领农村的广阔天地。

4、文化站工作弱化,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农村文化队伍处在农村文化工作的第一线,直接承担着文化建设的任务,但现有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滞后,担负着服务农村文化职能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举步艰难。文化站正式人员偏少,人员不到位、混岗使用、“不务正业”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乡镇街道文化员队伍不够强。首先表现在素质不强,目前全区乡镇街道的文化员人数为33名,这支队伍大部分是80年代初期配备的,存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的现象,而新配备的文化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难以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工作开展的需要;其次表现在职责不够清,大部分乡镇街道文化员都身兼其他工作,如计生专干、出纳、文书等,而且基本上是以兼职工作为主,从事文化工作精力很少,存在着文化干部不姓“文”的现象。同时,农村文化创作人员缺乏,现在活跃在农村群众舞台上的创作人员,大多是一些老兵,近年来基层涌现出来的年轻创作人员很少,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随着农村原有的文化人的“老化”,新时代农村文化人的缺乏,特别是忽视对民间文化传人的保护和培育,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此外,东西部文化队伍发展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队伍较多,活动正常,且呈发展上升势头,“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也大多集中在东部。西部贫困乡镇的文化队伍不但数量小,而且人数少,力量单薄,如茅畲乡有2支、上郑乡有4支、平田乡有2支、富山乡有2支、屿头乡有3支,且大多为10人左右的队伍,有的甚至仅有5人,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文化站工作的弱化和文化队伍的萎缩,直接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进而阻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

三、进一步加强**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从硬件建设入手,切实抓好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这一关键环节。

1、提高思想认识,建立保障机制。思想认识上的重视和提高,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总书记在6月25日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正确认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坚持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是“软”任务的思想认识,做到思想真重视、认识真到位、措施真落实,切实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一套机制,大力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一是组织领导机制。要明确乡村领导职责,保证乡村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负起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职责,使经济和文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单打一”、“两张皮”和“热冷”对待的现象。二是目标管理机制。要将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使之目标明确,运行有序,切实按要求开展活动。三是投入保障机制。文化建设投入要列入年度预算并且逐年增加,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全社会共同筹资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格局,确保工作正常运行,特别是要借助**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和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坚持“非禁则入”的原则,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投资、个人捐助和民间集资等形式参与文化建设,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解决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经费不足的瓶颈制约。四是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区级主管部门、乡村党政组织和领导班子年度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效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升降去留、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2、坚持管建并重,加强设施建设。要解决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落后面貌,必须坚持管建并重、管用并举的方针,加强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即创建培育20家示范性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完成300家农村基层文化俱乐部、创建1000个农村文化示范户。同时进一步加强综合性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化超市、图书室等文化阵地建设,并不断创新,着力培育新的阵地,为广大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和新建的乡村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通过规范运行机制、检查考核、组织“回头看”等途径,管好、用好已有的阵地和设施,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娱乐,经常开放,切实做到常用常新,运用这些阵地弘扬新风正气,传播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同时还要整合农村现有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农村潜在文化资源,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闲置校舍、仓库、旧礼堂、旧宗祠等,采用新建、改建、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室,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发挥这些场所的最大效用,防止文化资源闲置浪费,有效解决文化阵地短缺问题。此外,要扎实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农民信箱等网络资源,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使广大农民就近、方便和低成本地享受和利用各类网上公共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乡村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文化动因;文化后果

一、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因其传统文化以及与自然的亲近成为城市居民无法阻挡的诱惑,“到乡村去”成为城市居民一种重要的旅游选择,乡村旅游由此产生。乡村旅游根植于乡村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不同层次的丰富内容构成。其中,乡村物质文化包含民居建筑、农耕业态、传统饮食、绿色田园、山水景观和特色手工等内容;乡村制度文化主要包含居住群落制度、乡村礼仪文化、乡村传统民俗和景观布局文化;乡村精神文化包含乡俗节日文化、居民生活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和区域特色产品[1]。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所在,是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基础与核心。但目前,乡村旅游的开发多依靠单一的农业资源,即以采摘、观光、垂钓、农家特色饮食为主的农家乐,使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严重不足,旅游产品单一粗俗。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众多现代化游乐设施走进乡村,许多原生态的田园风景在现代化的景观规划中逐渐消失。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开发乡村文化,如何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潮流中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三大视角

本文从“他者”“我者”“中介者”三大视角切入,从文化动因与文化后果两方面深入乡村旅游表象的背后,解析“他者”文化,“我者”体验,“中介者”在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追求的利益,以及随之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从更深层面揭示乡村旅游及文化现象发生、发展机制。

(一)“他者”文化视角———乡村特色文化视角

“他者”为人类学术语,在旅游学中表征为“被观光的地方人群”。1.文化动因:乡村文化的吸引力根据人类学家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仪式论:现代社会中,人们整日深陷于繁忙的工作和烦琐的家庭生活中,像陀螺般终日不停歇地旋转。为了重新挖掘出生命的热情,为了给麻木无感的精神充电,人们通过旅游这一仪式,实现对他者(异域、异文化)的追寻,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体味一种富于巨大变化的差异感,从而使精神从麻木中解脱,在旅游中完成自我更新。所以,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动因就是:乡村文化独有的诗情画意、安逸祥和与在现代化和全球化中渐趋遗失的传统强烈刺激着城市居民。走入乡村,体验传统民风民俗,欣赏优美的乡村风景,成为都市人群对城市喧嚣与淡漠人情的一种逃避。2.文化后果:乡村旅游的“族群认同”效应(1)乡村旅游是村民“族群认同”观念最直观、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任何一个民族和族群都会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族群认同’。”[2]268承载乡村文化的各类符号化载体,如田园景观、民居建筑、仪式庆典等,皆在旅游中展示给旅游者时,凸显出乡村与众不同的特质,强调着城乡之间、现代与传统之间、全球趋同化与乡村地域性之间的差异。这种凸显与强调正是乡村族群认同观的体现。(2)“族群认同”观念借助乡村旅游进一步强化。“族群认同”的文化,必须通过一定方式的表述,才能使一个族群重新认识自身,才能强化“我们”与“他们”之间不同的文化分野,并进而强化族群认同的心理意识。对于村民而言,祖辈传承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固守的村庄景观被外部世界如此推崇,有利于激发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再认识。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村民对传统进行保护、恢复甚至拯救,并通过旅游表达,获得外界更进一步的热捧。由此,村民对乡村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强化。

(二)“我者”体验视角———旅游者体验的视角

1.文化动因:乡村独有的旅游体验旅游,对于人类来说,最大的吸引力便是“体验”。人们为了追寻“体验”而选择旅游,为了印证“体验”而付诸旅游。在旅游中,人们因“体验”而愉悦,因“体验”而满足。在乡村旅游中,从城市水泥丛林逃离的旅游者与传统和自然亲密接触,置身于宁静祥和的环境中,充分体验乡村优美别致的自然风景和原真性的风俗风情。2.文化后果:乡村旅游体验与“舞台真实性”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目的是体验乡村文化,获得放松与田园美的享受,因此,乡村文化在迎合旅游者体验的同时能否真实地展现就成为一个问题。根据麦坎内尔的“舞台真实性”理论,向旅游者展示的乡村文化会将农村的艰苦与贫困隐藏在后台,而在前台展演给游客所期望体验的乡村,这种“舞台真实”已经与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文化相去甚远。然而,“‘真实性’事实上包含了许多方面不同的意义和指示”[2]160。科恩认为:“所谓‘真实性’并不等于原始,而是可以转变的。因为不同的人对‘真实’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些都取决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审美功能等。所谓‘真实’是可以被创造的、变化着的。”[3]厄里的“旅游者注目论”也说明旅游者体验的被满足程度取决于旅游者带有“主观”色彩的“注目”,而不在于麦坎内尔提及的“真实”是否在旅游中被呈现。因此,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与麦坎内尔提及的文化“真实性”并无太大关联。对此,彭兆荣教授认为:“在旅游的‘真实性’的讨论中,最为重要的可能还不是景点、景区的‘真实’情况,而是游客体验的‘真实’程度。……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自我感受……是任何理性分析都无法替代的。”[2]194也就是说,旅游者只要求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而不在乎他们所面对的乡村文化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实”。那么,迎合旅游者旅游体验的乡村旅游在表达乡村文化时,就不可避免地将乡村文化“舞台化”,或称“文化商品化”。“文化商品化”实质是文化的买卖消费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文化资源以旅游商品的形式售出并获得经济利益。那么,文化商品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洪水猛兽还是仙丹妙药?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能概而论之,因为这是由旅游业的双刃性来决定的。(1)文化商品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文化是处于动态中的,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才是文化的存在状态。乡村旅游中,村民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就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再创造与重构过程。如将自然形成的乡村景色人工景观化、乡村特色饮食商品化,甚至是村民生活方式与习惯,如环保意识和卫生意识等也与现代文明接轨。这一重建的乡村文化,由于与现代文化接轨,一方面提升了旅游者对当地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本地文化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先进的现代文化基因也使乡村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提升了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因此,“文化商品化”能使“真实的文化被再现,再造的文化被发明,并使传统文化得到修饰和注入活力。可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3]。另外,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村民,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接受了这一再建构的文化,即他们都认定该文化是“真实”的,虽然它是经过商品化的过程被再造的,虽然它与商品化前的传统文化发生了一些偏离;也即“商品化与真实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型”[3]。(2)文化商品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虽然文化商品化使乡村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扩大了影响范围,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商品化也会使乡村传统文化变异、内涵消亡。目前,为了迎合旅游者休闲放松的需求以及对乡村特色的猎奇,乡村旅游多采取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开发模式,以农家乐和采摘园为代表,并辅以卡丁车、CS、滑草等现代娱乐项目。这种开发模式使乡村文化停留在农业资源层面,造成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雷同,开发层次低,建设简单化、重复化、粗俗化。而承载有乡村文化内涵的民风民俗则在商品化的冲击下日渐淡漠,导致乡村文化渐趋表象化,减弱了村民的凝聚力,进而使乡村文化丧失传承的生命力,仅余以商业为目的的农业外表。

(三)“中介者”视角———连接乡村文化与旅游者的桥梁

“中介者”一词源于经济学领域,原意是指经济上的中间人,“在买卖双方进行斡旋、调解以使买卖得以顺利进行的中介者或解释人”。旅游当中的“中介者”指在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互动的桥梁和纽带。1.文化动因:连接“旅游者与乡村文化”的桥梁如前所述,乡村旅游一方面要展示乡村文化,另一方面又要迎合与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因此,乡村旅游就成为融合乡村文化与旅游者体验于一体的集合,该集合中聚集着表征乡村文化与体验的诸多符号。这些符号传递着旅游者与村民双方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认同,反映着双方的文化整合趋势,使双方都能够对这一系列符号表示理解、接受和认同。如此,乡村旅游才能成为“符号性中介者”,成为“旅游者与村民”双方所代表的文化互动态势的表征,成为连接双方文化的桥梁和纽带。2.文化后果:对旅游者的迎合以及对乡村文化保护性的开发“中介者”的功能与作用,决定了“中介者”的双重责任:一方面要满足旅游者需求,另一方面要传达乡村文化。因此,乡村旅游在表达文化时要尊重其独特性与完整性,兼顾内涵与形式,同时还要照顾旅游者的体验需求与文化背景。

三、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舞台真实”要以乡村文化为根基,防止因“前后两分制”造成乡村文化分裂

乡村旅游展现的“舞台真实”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文化本身,但是要建立在乡村文化基础之上,以乡村文化为根基、为源泉,通过加工、提炼,使乡村文化特色更为突出。换句话说,乡村文化的再创造、再加工,需要以“本土化”和“特色化”为主旨,才能使乡村文化无论在“前台”还是“后台”,都能保持一体化和完整性,防止其畸形分裂。

(二)在与外来文化的整合过程中,乡村文化要

坚守自身的内涵与精髓,要以强化“族群认同”为要务乡村文化商品化时,为了提升旅游者对本土文化的接受力与认同感,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传统乡村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借鉴、吸收现代文化中的某些因子,及至最终调适自身文化,并使其发生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文化极有可能发生“同化”现象。因为相对于现代文化,乡村文化处于弱势。但这一结果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么,为了防止“同化”现象的发生,在对乡村文化进行再建构时,应本着坚守本土文化内涵与精髓的原则。在尊重村民文化意愿的基础上,在不损害乡村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接轨,才能使乡村文化获得前进发展的契机与动力,再造乡村文化的繁荣。

(三)乡村旅游的开发要结合旅游者的“真实感”

对于旅游者来说,虽然他们的旅游动机是为了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但受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真实”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真实是一种人的概念”,而且,“真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并不真正存在于某地……”[3]故而,在坚持乡村文化“本土化”与“特色性”的同时,要密切结合旅游者对乡村文化的认知,从而使“舞台真实”得到旅游者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当然,这并不说明“舞台真实”就能违背上述两个原则。

(四)乡村旅游符号的开发,要考虑符号的“社会化叙事”功能

现代消费社会中,符号可以高效地传递商品信息。旅游中,旅游景物、旅游商品、旅游经历等也都以符号的形式展示,“从符号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旅游的过程就是一种符号化过程,人们通过旅游与客观世界互动形成内涵丰富的广义旅游符号系统”[4]。这些旅游符号系统“背后隐藏着含而不露的文化社会象征意义”[4]。也就是说,这些旅游符号实质上是“社会历史背景的叙事产物”[2]192,具有极强的“社会化叙事功能”。因此,乡村旅游符号不仅是乡村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凝缩,更反映了“旅游者/村民”双方文化植根的社会特质、经历的历史流年。换句话来说,乡村旅游符号暗含着形成“旅游者/村民”文化的诸多背景。故而,对乡村旅游符号的选择、开发与设计,就要慎之又慎,既要考虑到具有外来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又要在乡村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整合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乡村文化诞生、发展的社会历史土壤,尊重村民的文化信仰和文化自尊,努力避免旅游符号象征与乡村文化、历史、社会特质的错位甚至脱节,从而导致旅游者对乡村文化的误读,更为严重的是乡村文化与其社会历史之间发生的断裂与异化。

参考文献

[1]翁伯琦,仇秀丽,张艳芳.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传承的若干思考及其对策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5):88-95.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张晓萍.从旅游人类学视角透视云南旅游工艺品的开发[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99-102.

乡村文化范文篇10

摘要:农村文化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愉悦人们身心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人们创造性和工作的积极性。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战略课题。本文阐述了文化生活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及农民在生产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实地调查以王楼村为典型的豫东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集中分析了以河南省宁陵县王楼村为典型的豫东农村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和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文化生活;农村文化生活

ShortTalksabouttheRuralCultureLife

--TakeWanglouvillageofHenanProvinceasanexample

Abstrate:Ruralculturallifeinthesocialistconstructionprocessplaysanextremelyimportantroleintherichandvariedculturallifeoftheentirepeopleandalsotoenhancethecreativityandworkenthusiasm.Ruralrichculturallifeisanimportantcomponentofruralmodernizationandmajorstrategicissues.ThisexplainedtheculturallifeofruralmodernizationandtheimportantroleoffarmersintheproductionoftheactiverolethroughfieldsurveystoWangoffsplendidlyfortypicalruralculturallifeandthestatusoftheexistingproblems,withafocusonanalysisNinglingCounty,HenanProvinceWangVillagetypicalsplendidlyfortheculturallifeofruralproblems,andmadethecorrespondingresponsesthinkingandreasonableproposal.

Keywords:Culture;Culturelife;Ruralareasculturelife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文化的建设也在不断的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但我国有些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并不相协调,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并解决在文化生活中所存在的矛盾。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建设农村文化的重要前提基础,同时优秀的文化资源中也存在着不适合我们社会发展的东西,我们要果敢的予以摒弃。

一、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1]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的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正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发育不全、文化设施简陋、文化人才短缺、文化产业落后,以致丰衣足食了的宁陵县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就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我走访了宁陵县的一个自然村王楼村并把它作为豫东农村文化现状的典型,从中了解到了村民对健康新型文化的热切需求。

王楼村共有500多人,其中有本科学历的2人,中专学历的1人,高中学历的10人,大部分人的学历水平在初中以下。目前村子里几乎没有一个文化设施,村民所能享受到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具体情况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生活贫乏

1.看书难、看报难

目前大多村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及地方台的新闻节目。村子里没有书报社,唯一有报纸的地方就是村干部的家里,然而这份报纸并不对外开放。人们虽然想读报纸,但买报纸很不方便,村子里没有报亭;同时自己买报纸的观念还不是太强,所以存在看报难的问题。看书难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了解到村民们需要一系列的农业方面的用书:比如养殖,花生、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方面的书。在村里、镇上根本就看不到这些书的影子,想买的话还要跑到几十里外的县城里有时还不全,这给农民科学种田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村子里流行的书都是外出打工村民在地摊上买的,这些有限的图书并不能满足村民的需要,而且这些书并不全部是健康的书。

2.电视节目单调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电视,它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然而村里没有有线电视装置,所以能收到的节目很有限:主要是河南台、县电视台,中央台有时只能看到天气预报就被地方台截走了,而地方台的节目是连续不断的穿插着广告,连续播放的节目时间基本上不超过十分钟,而且这些广告不是农药就是化肥,这些电视节目看起来让人生气,好多村民表示不想看电视,认为太没意思了,他们宁愿去打牌。在农村,人人争看露天电影的日子至今令人难忘,如今,不知是电影抛弃了农民,还是农民抛弃了电影,农村电影市场几乎不复存在。然而,市场萧条的背后蕴藏着极大的潜力,[2]广大农民群众想看电影的渴望,依然从未停止过。只要有相应的措施,把电影成本降下来,让农民看得起电影,复兴农村电影市场是完全可能的。[3]儿时热闹的看电影场面已经销声匿迹了好几年了,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看电影比娶媳妇还难”。

3.缺少文艺活动

当健康的文化生活缺位时,一些内容低俗的娱乐活动轻而易举地侵入了农村,它们基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成本低廉、容易获取、方式简单。一副麻将牌就可以玩上一天,在农忙时严重影响了生产,有时因为打麻将使得夫妻感情不和,经常性的吵架甚至于打架。这些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玩牌对有些人来说已经成为精神的寄托,这不但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破坏了原本淳朴的民风。科普工作的滞后使封建迷信,不可知论在农村未得到根除,一旦信仰不明朗,迷信活动便会得到蔓延。现在一些江湖骗子经常在农村乡镇和村社摆摊设点,算命相面、装神弄鬼,叫卖黄色、非法出版物,甚至出现搭草台班子、搞色情表演。没有先进、高雅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市场,不良文化就会向农村侵蚀,导致农村的封建落后思想不断滋长蔓延。

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稳定,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一套,所以延续了几千年,多少代人生活在稳定的历史继承性中。这种特殊的历史性,也表现在我们的文化精神方面。[4]自孔子时代起就倡导人文关怀,不关心人死后的灵魂归属,而关心现世生活。[5]然而在现在的农村生活中人们愈来愈关心人死后的灵魂归属,子孙后代为逝者造纸房子、电视、甚至是电脑,但对逝者生前的生活却是关心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谁家办个红白喜事就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好,办事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就拿办丧事来说,办件事基本上等于普通农户的一年的纯收入,一般情况下也要花上六、七千甚至上万。光是请上一个戏班子两天的吹唱就要花一千多块,还有烟酒以及要待全村的村民和亲戚的客,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农村丧葬大操大办风气之所以盛行,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部分农民为了显示自家的“实力”,不惜多花钱以求体面。也许他本身就没有多少钱,但为了不让别人看笑话,只有东挪西凑的打肿脸充胖子。

相互攀比。不少农民认为“你家办事办得体面,我也不能办得比你差”,否则就会认为“低人一等”;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家有的我一样没少,相反我的还要比你的多,有着较严重的攀比现象。

回收“人情债”。在有什么红白喜事的时候,无论是亲戚、朋友以至邻居都会送上一份礼金以表心意[6];而在对方有这样的事情时也是这种情况,每家每户单是婚丧嫁娶的礼金也占年收入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这种相互送礼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当中的礼尚往来这一概念的涵义。

对新风尚的宣传推行力度不够,使不良习俗有生存的空间。虽然很多地区的农村都在推行节约的新风尚,但并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手段,造成推行新风尚的影响力并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

由于文化活动的贫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正常的现象。在村子里就曾经有一群很喜欢看热闹的人以致于把其他村民的争执当作他们看热闹的对象,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当别人出现矛盾时本应该进行劝解,但相反不仅不劝而是把它作为电影一样的去观看、去欣赏,大家都是那么一种漠然的表情。这与农村文化所提倡的团结友爱、邻里互帮是极不相称的。

二、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原因

通过对调查的分析,造成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原因具体表现在: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日益拉大,2003年文化事业费中城市占71.9%,农村只占28.1%文化事业费;文化事业费中东中部地区占78.3%,西部地区只占21.7%。在所调查的自然村王楼村的文化费根本就没有纳入县财政预算的范围,文化建设的窘境可想而知。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在我所调查的自然村目前没有任何的公共文化设施,几年前村里有人组织建了一个简单的篮球场,其费用是各家各户集资的,这个篮球场对活跃村里的活动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农闲时人们常集聚在一起打几场热火的篮球赛,这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乡村文化。但后来由于经费不够无法正常的维护,以致篮球坏了,球篮生锈脱落,渐渐的人们不再去打篮球了,篮球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前几年经常有很多的戏班子到这儿来唱戏,人们非常的喜欢来到家门口的戏班子给他们带来的文化大餐。对戏曲的热爱使得很多的村民也都能唱上几句,但却因没有人组织以致于现有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我调查的这个村子里并没有见到文化馆、文化站,当然其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也就无从谈起。县级图书馆购书费用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现在村里有些闲着不用的房子完全可以加以装修而重新利用起来,建一个文化室完全是可以的,然而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四)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特别是全国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场次越来越少。现在我们还会听到“送服务下乡”的口号,参与活动的“各方面力量”应该扭转观念,只有把“送服务下乡”变为“下乡服务”,这样的活动才会更有意义,也才能更进一步深入下去。“送”,含有浓厚的“赐”的意味。而从1996年底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发起并组织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初衷来看,其目的绝不仅仅是“送”。笔者以为,假如如今的地方“各方面力量”把目光停留在“送”上,那就是没有掌握“下乡”的意义。河南的农村比较盛行的是豫剧,河南的老百姓最喜欢看的是河南电视台举办的“梨园春”栏目。“梨园春”栏目组曾经来到过当地的村子,表演带来了很好的反响,然而几十万的费用令人望而却步不敢再次邀请他们过来演出。河南的人民大多喜欢看戏,在这个村子里也不例外。以前经常有大戏班子到这儿来演出,那时老老少少搬着凳子早早的到戏场等着,那种热闹的场面现在已是很少见了。在调查时我了解到有不少的村民都会唱上几句戏,甚至有些年轻人也唱的非常好。这些可以说都是村里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资源。

(五)优秀文化人才的缺乏

人是进行一切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融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角落。[7]对于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充分调动、发挥文化管理者、文化艺术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队伍。虽然近年来许多地方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但是,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且严重老化,已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一大桎梏。现在的农村文化队伍存在后继乏人的情况,专业人才老化严重,原来对民间艺术感兴趣的,并且付出一定的精力、做出一定成果、培养出感情来的老同志现在都退下来了,而新上来一批年轻人,缺乏专业知识,投入的精力感情也不到位。

农民群众充实信仰的迫切要求与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精神空虚之间存在着矛盾。[8]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带来了较为突出的新问题。譬如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上不正之风大量存在,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心存不满,需要寻求慰藉。加上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文化大量涌入,造成了人们价值判断标准的紊乱,一些人思想的空虚。调研显示,65%的农民觉得当前社会风气不好,人际关系冷漠,尤其对身边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一些人从而产生了信念危机。同时在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基层政治建设相对薄弱,不少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不够,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加之当前农村不合理收费仍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农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了一些人缺乏集体归属感,集体主义观念淡漠。

文化是农村腾飞的翅膀,文化可造就高素质农民。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在农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新农民是农村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

三、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对策

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已经被国家提上了日程。“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9]中央高层深刻意识到:农村发展不起来,整个国家就发展不起来。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关键。因此发展农村文化,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也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农村目前存在的“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已做出了具体的部署。但要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外界的力量之外,还需要村民们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发展村民主体的能动性。

(一)挖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根据王楼村的情况,通过村民的集体商议可以拿出一个适合本村的文化发展计划。这个村子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花生,花生的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每年都有很多的外地花生商人到这里收购花生。村民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花生节。每年在花生丰收之后定期举行这样的活动,在平时村民们可以聚在一起交流在生产中经验增加信息的流通,共同学习有关农业生产的技术,达到科技新兴农的效果。这在宣扬本地文化丰富人民生活的同时,也招来外地客商繁荣了本地经济,更进一步的扩大了对外开放的程度。

(二)培养艺术人才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村子里有很多的艺术人才:有会唱戏的、拉二胡的、吹唢呐的、说快板的、讲笑话的等等,如果对这方面的人才加以培养,完全可以激活村民的积极性和对健康文化生活更深层的向往,让曾经活跃在农村舞台上的健康文化再次发扬光大。在村民们的记忆中以往逢年过节都是非常的热闹,而今却平淡了许多,节日过得平静如常。如果说有充足的经费和一定的组织,笔者相信村民们一定会达到自娱自乐的水平,让节日再次欢乐起来、喜庆起来,让人们的生活过的更加有滋有味。同时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艺术人才的培养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关键因素,文化生活的丰富可以让健康的文化生活及正常的劳动时间占用了人们几乎所有的时间,等一些不健康的活动就会慢慢减少以至消失,人们的生活将会沿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宗教的势力相对弱小,但是跨村落的组织却是非常的发达,几个村落统一在某种仪式表演的整个过程中,以庙会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现在村中的庙会更多的是娱乐和贸易的内容,像庙会上出现的一些民间工艺或者是一系列的杂耍可以说是我们建设农村文化的良好的基础。[10]我们应当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文化,这对于活跃农村文化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应该大力发展民间文化,这是保证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条件。

(三)国家加大对农村文艺创作的投入、增加文化服务的数量

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采访,体验生活,创作贴近群众生活的、具有健康向上的作品。同时限于农民的消费能力,农村题材的作品在市场可能处于一定的劣势,国家应当完善补偿机制,保证文艺工作者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利润可图。农村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果政府能够扩大创作投入,培育起农村文化消费市场,这不仅对活跃农村文化有好处,同时也可能将扩大农村文化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好处。文化服务的数量偏少也是造成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又一原因,各地政府应该积极地组织下乡演出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在城乡文化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从而解决农民精神空虚、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现状。

(四)建立公共的文化活动场所

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软件,还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农村文化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丰富以河南省宁陵县王楼村为代表豫东地区的文化活动来说,所需的场所也不求非常宽敞、设备也不求非常齐全,只要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就行了。在调查的结果中显示这儿的村民非常地渴望能够拥有一个书屋,在书屋里主要有一批农业方面的书,这样可以让村民们借阅用于指导生产,提高农民自身的劳动生产力和村民的收入水平。前几年曾建的篮球场如今还在,只要出资稍加整饬还是可以用的。这样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还锻炼了人们的身体,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活动的开展会使人们充满了创造力的。[11]

结语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不仅仅是文化建设积累下来的,是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是国家整体发展背景的缩影和反映。因此,在思考与实施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时,我们不能就文化谈文化,而必须从社会、经济更大的背景下观察和分析这一问题,并从中探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症结和根本途径。开阔思路,放眼全局,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观察、分析和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一个辨证统一的关系。经济是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物质前提,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建设有着引导和推动的作用,二者互为依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是与当地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分不开的。而文化设施的完善和建立对提高当地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在政府和村民们的努力下

农村的文化生活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农村的文化建设也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村的经济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Parish,W.L.ChineseRualDevelopment:TheGreatTransformation[M].NewYork:M.E.Sharp,1985.

[2]刘玉珠,柳士法.文化市场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3]叶取源.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乔健.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叶圣陶研究会.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6]左玉河.婚丧嫁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7]许明,花建.文化发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