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4:10:53

数学作业

数学作业范文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讨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课业繁多,数学作业计算量较大且容易让学生产生烦躁情绪。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线教师应突破传统进行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因人而异地设计作业,让学生在数学作业的指导下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真正达到新课标教学的要求。

一、突破传统作业局限是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

当前部分教师的作业设计仍旧脱离不了传统作业的局限,只注重教学的强化不注重学生实际情况。这样只注重数学作业的量而忽视质的问题,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刻反思。同时,还有一些教师把数学作业当成惩罚,因而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因为某个算数错了而被罚抄很多遍,这种机械作业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的。因此,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不同的学生对数学作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一样的数学作业,这也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能够采取一定的方法和一定的策略,要让作业变得开放而有趣味。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想,要让学生的思想从“作业是一种负担”变为“我爱做作业”,使其觉得做作业也是一种乐趣。例如,有些学生完不成作业,教师总是一味地责备他们,其实有时候教师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是不是教师自己的作业设计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变换一种作业形式,比如从简单的算术计算变成让学生自己去统计菜市场菜价,然后相比较,看看哪种菜比哪种菜便宜多少,这也是锻炼加减法运算的好方式,也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立足实际因人而异是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础

学生素质的差异以及教学环境的制约都影响着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为此,教师可以立足实际运用各种方式进行作业设计,并且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每个作业设计不至于浪费,不至于让好学生在无谓的基础知识上多费功夫,也不至于让基础知识不好的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偏题的难题怪题,从而使基础得不到有效巩固。立足实际就是要教师认识到现在的问题从而改正,教师现在的作业设计应该要使学生成为主动参加者,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的每个过程,以体现作业的过程性,同时要加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层次性和连贯性。所谓趣味性,是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做作业的积极主动者;实践性是让学生参与实践,通过一些分组形式或者制作表格等方式让作业能够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开放性则是作业形式要多种多样,不能局限于一种。每次都是一种,学生会觉得作业是没有作用的东西;层次性就是要分清学生层次,并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连贯性即不能像狗熊掰棒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有这样,才能使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手段,而不再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负担。

三、能够应用并举一反三是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追求

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而教师所有的教学目的也都是希望能够让学生得到提升,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实际中将知识进行应用。不能得到应用的知识就好比花瓶、知识摆设,因此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应用知识,并且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去应用知识。课堂教学往往是不能够达到这个程度的,因而作业设计就要更加突出实际应用性,数学作业要更贴近生活,所以教师可以设计算术题目的时候涉及生活相关知识,例如加减法运算可以换成:刘老师比王老师大三岁,赵老师比刘老师大三岁,问赵老师比王老师大几岁?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去进行数学运算,让学生跟着家长去买菜,通过计算一天的花销,分别是菜花了多少钱,零食花了多少钱,相加一共多少钱,当然也可以把这些数据做成统计表的形式,这样对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提高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学习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所以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去丈量物体的长度,以体会千米和米的差距,或者计算学校操场的总长,这样不仅使作业形式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总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看似一个普通并且非常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学问,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并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学,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设计还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数学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更好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彦.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1):55.

数学作业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作业;有效设计;优化

1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程体系的建立,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课堂的有效性实施,以及教师的教学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分析案例。但是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之中却发现,对于学生作业设计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例如,任课教师过分依赖于教科书以及习题手册,导致作业过多,联系重复,学生作业夯实作用较低。较多的作业抑制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制约了学生成绩的发展。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充分注重作业的灵活性与有效的设计,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之中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2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与优化

第一,设计以生活为基准的,具有生活化的作业。教师应该在作业的实际上,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营造宽阔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作业的趣味性与新鲜程度,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应该有意识的增加比重。同事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之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利用学生的真实生活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充分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热情。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以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测量一下自己家中的物品。在作业验收中,可以选取其中有错误的作业,来为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讲解,比如可以进行提问“XX家里的牙刷要15米,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他是否正确?错在哪里?”第二,设计由浅入深的作业,增强作业的层次感。在日常教学之中对于学生的作业,不宜过难,太难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与做作业的兴趣;同时学生的作业也不宜过于简单,太简单的作业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夯实与掌握。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表及里。从根本上提升作业的层次感,例如,在乘法口诀的学习之中,作业设计可以是:1.为学生背诵乘法口诀;2.如果有10的乘法口诀应该是什么形式的?希望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作业。笔者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之中,使用了该作业设计,学生与家长一同研究,增加了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熟悉程度,也促进了学生在对于以后学习知识的掌握。第三,利用学生的思维特征,多留开放性的作业,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一点应该由任课教师多做观察,全面加强对于学生的了解,在课堂之中学生表现出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开放性作业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例如笔者在课堂实践活动之中发现,学生比较倾向于对于应用问题、测量问题的实际操作,所以鼓励学生为所在班级设计窗帘,窗帘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才符合日常应用,怎么样才能判定自己做的窗帘合格不合格?合理的数值在哪个范围外是合适的窗帘?笔者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多重因果、多个方位、多种渠道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促进学生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生动性,在作业的设计之中充分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对于其他学科学习的掌握程度。第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合理的具有合作性的作业设计。由于种种因素,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差异性,所以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是对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工作又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经验与观察,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促进学生在开放、宽松、自由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内容,注重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为学生达到学习目的提供了问题情境和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数学素养,塑造健全人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进行合理的作业设计。不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从主观上喜爱数学课程,愿意完成数学作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完成数学作业,进行数学学习。

作者:刘红娟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三盛玉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谢海燕.自由而有效的数学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03期

[2]李杰.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10期

[3]王莉莉.浅议如何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年02期

数学作业范文篇3

1、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作业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作业,将所学知识融汇于生动有趣的游戏中,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如教学完“左右”后,可以设计游戏“捉迷藏”、“找朋友”等,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老师玩;回家后学生与家长、好朋友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令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的的、学习的乐园。

2、让学生在情景中完成作业这里所说的情景,就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目的所营造的学习氛围。如小学二年级学完“两位数与一位数加法”后,设计“小小图书管理员”的情景活动,展示丰富多彩的图书,让学生自主选购图书,让管理员在结算时统计价格算出应付的钱数。“你要买那几本书”“每本书单价是多少、一共要付多少钱”……这样枯燥的“两位数与一位数加法”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真正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进而喜爱上了数学作业。

3、让学生在绘画中完成作业人们常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绘画中完成作业,用绘画的形式应用巩固所学知识。既能完成数学教学又能培养学生美术才能。如学完《平移与旋转》后,可让学生利用平移与旋转知识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这样学生既感觉到有趣新鲜,又能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了一件件思维创新的艺术品。

二、利用开放化作业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若要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就要善于运用知识的潜在联系,合情合理巧妙恰当的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全面、创新、有活力的发展。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从小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能力,以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后,可设计类似的开放作业:六年级开运动会,班级40人,班委会要给每人派发2瓶矿泉水,学校对面三家超市,矿泉水1元1瓶,各自销售方法不同:永发超市1元1瓶不打折;胜利超市打九折;兴顺超市购满85瓶打八五折。根据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买方案。学生在作业会提出多种方案:1、在永发超市购买,应付:40×2=80(元);2、在胜利超市购买,应付:40×2×90%=72(元);3、在兴顺超市购买,买85瓶再原价不打折卖出5瓶,应付:85×85%-5×1=67.25(元);4、在兴顺超市购买,买85瓶再打八五折卖出5瓶,应付:85×85%-5×85%=68(元);5、在兴顺超市购买,买85瓶再打九折卖出5瓶,应付:85×85%-5×90%=68.75(元);6、在兴顺超市购买,买85瓶不再卖出多得5瓶水,应付:85×85%=72.25(元)。从中可发现第三种第四种购买方案比较合适,而且第四种方案最省钱。这样的数学作业,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仅能刺激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理念的发展,而且能让学生体验到思考的快乐与成就感。

三、利用查阅性作业使学生数学事野得以拓展

数学作业范文篇4

一、从学生兴趣入手,提高数学教学的时效性

作为数学教师,要从学生周围的事物、从生活实践入手,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探索生活的兴趣。在公式等比较枯燥的教学之后,按照常规是要做一些重复性的巩固练习,学生会觉得非常无趣,作为任务的作业没有快乐和乐趣可言。基于这一现象,我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的“擂台赛”,以附近四人座位组合成四人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练习的正确率和反思错误原因总结得分作为总分,总分最高的小组胜出。因是以小组为集体位,充分调动了每一个集体和集体中每个人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这样就使得教学过程出现了高潮,学生带着主动学习的意识巩固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彻底避免了重复学习训练带给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提高作业的实践性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特性的孩子来说,数学作业是枯燥乏味的。基于这些特性,我们的数学作业应转变方式,尽量把单调枯燥转变成活色生香,通过猜想、实验、观察、验证、交流和推理使学生真正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比如,完成“圆柱的认识”教学后,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们的形状。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是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记还比较欠缺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我准备了圆柱形的化妆品瓶子和接近圆柱形的冬瓜和锥形玩具,先拿出教具给学生观察之后,让学生说说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学生分别从上下左右各个方位观察后,说出带有分歧的观察结果,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再让他们切一切,啊!原来是长方形和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解决豁然开朗。简单的“看一看”“摸一摸”“切一切”“说一说”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开发学生的数学潜力,培养数学素质,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开拓性思维是学习数学的良好素质,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数学潜力,在培养创新思维方面效果良好。基于这一认识,我经常设计开放性的习题引导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教了“柱形统计图”后,我提出了开放性的数学题目:请大家根据个人的爱好去统计你最喜欢的一类食物,并制作成简单的柱形统计图,并且根据统计数据提出个人的看法,可以独立或者和同学合作完成。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各种自己爱吃的食物,制成了漂亮的统计图。

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高度和广度,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数学练习题的设计一定要抓住重点,精确到各个知识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学会思考,了解数学思考的多种方法。同样的一道数学题,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多方面思考解答,就能举重若轻,提高作业实施效果的有效性。

五、批改作业创造性,作业提高实效性

1.及时批阅,当面批改,养成及时完成任务的学习习惯

教育的精髓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很多老师都面对着不及时完成作业、错题不改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我每次批阅作业都会检查上次错题是否改正,如果没有改正就写“改错题”字样,提醒学生改正,同时给作业等级“C”,以表示警告。如果连续几次作业都不改正,就把他单独约到办公室进行询问,教育他认识到作业错误必须改正,不认真不严谨的学习态度贻害无穷,要把错的题目学会做懂,这是很重要的。

2.巧用激励性评语,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心理学实验表明:通过有效的激励,人的积极性可能成倍增长。在作业批改过程中,我常常用简洁的评语鼓励学生。比如有的学生解题思路别具一格,我就写上:“你的解法很奇妙!”对于一题多解的习题,我会写道:“你还可以想到更好的方法吗?”对作业书写和正确率差的学生,我尽量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在评语里写上:“再仔细点,你能行!”“你很漂亮,能‘字如其人’吗?”“你进步了,老师很高兴,祝福你!”“老师期待着你更大的进步。”对于一题多解,由于可以让学生从各种角度去分析思考,开阔思路,使学生正确灵活地解答出问题,所以我就写出评语“解得很巧妙,很有新意!”来肯定孩子独特的见解,使学生认真做作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温暖和有针对性的评语,我及时激励学生,及时和家长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业批改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这项工作使师生之间迅速准确地完成教与学的信息交流,从而有效调整教学活动过程。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作业,使学生轻松学、愉快学,切实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作者:黄烈文 单位:江西赣州市南康区逸夫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一点思考

一、作业设计具有多层性

小学阶段数学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大领域,每个教学内容都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使作业更贴近教学内容。同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针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智力因素、生活实践、学习程度存在差异的情况,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学习差异设计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弹性作业,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计算教学中的分层作业。在计算教学中,要求A层同学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计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B层同学计算A层作业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拓展题,培养这类学生综合计算的能力。

2.图形教学中的分层作业。在图形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物体的几何特征、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通过不同的作业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与概率”中的作业分层。在统计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作业设计具有多样性

没有丝毫兴趣和欲望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只有有了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以及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设计类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愿做”变为“爱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探究类作业。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和氛围。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验证猜想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会计算面积的图形,通过交流讨论后学生认为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长方形计算,然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剪拼、观察比较,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猜想—验证”的探究方法。从而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更深刻,同时使知识内化为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2.实践类作业。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创设一些生活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如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后布置实践性作业,体验生活中的大数。如《测量一亿粒黄豆排成一行有多长?》,要求:(1)利用家中的黄豆,自己想办法测量与计算一亿粒黄豆排成一行有多长。(2)根据实践过程,试写一篇实践报告,可以包括以下内容:A.操作方法与过程。B.计算方法与结果。C.活动收获及总结。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3.游戏类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业感兴趣了,那么作业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学生从心理上排斥,就会事倍功半。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业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如在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后,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游戏作业,

4.设计类作业。学以致用,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也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如办一期数学手抄报,学生可以运用到学过的有关图形知识,设计出很多美丽的图案,另外一些数学趣味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综合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法文兰 单位:华县陕化子校

第三篇: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

一、体现层次性

基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性差异,这样就使得学生在理解、掌握和学习等方面也具有差异性,导致作业的完成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想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对数学学习和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凸显层次性,进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作业的成就感。

二、体现多样性

多样性也就是将传统的作业形式———书面作业转变,保证作业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使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动口能力均得到锻炼,进而实现多感官的共同作用,并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三、体现创新和实践性

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以激发,就要避免机械化和程式化作业形式,保证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紧密整合生活和数学学习。如教学《整理与分类》后,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柜、整理自己的房间,然后在班级里交流自己是怎么整理的。

四、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这也是保证数学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作业的灵活性、新颖性和趣味性,充分抓住学生的身心特征,为新课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五、体现综合性

基于教材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可以通过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加强对知识的巩固。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布置的作业是:公园游览,根据你的游览路线,绘制简单路线图。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有助于发展空间能力和思维水平。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保证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多样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同时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将作业设计的目标明确,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

作者:陈少婷 单位:福建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

第四篇: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关注目标重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起着导向作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配置习题时,应考虑其与相应内容之间的协调性.一方面,要保证配备必要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避免配置的习题所涉及的知识超出相应的内容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理解和领悟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校本作业.如:为达到“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的目标,可以设计阅读分析的作业;为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可以设计探索规律的作业;为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具有实际背景问题的作业;为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标,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的作业……如《圆的面积》一课,为达到“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作业:1.厦门白鹭洲广场上有个喷水池,它的中心有个自动旋转装置的射程是5米,这个自动旋转装置能喷到的最大面积是多少?2.篮球场(如图)上的3分线是由两条平行线段和一个半圆组成的.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出3分线区域内的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同学们,你去过南靖土楼吗?土楼是福建、广东等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名录”,土楼的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圭峰楼和德逊楼是福建省南靖县两座地面是圆环形的土楼,圭峰楼外直径33m,内直径14m,德逊楼外直径26.4m,内直径14.4m.两座土楼的房屋占地面积相差多少?这三道作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由浅入深.第1题根据半径求面积是对圆面积公式的巩固;第2题“篮球场”是学生天天可见的场所,“篮球场”也有数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题要求3分线内区域的面积,学生要先分析3分线内区域包括哪几个基本图形,并去寻找所要求的图形面积的基本条件,这是对圆面积的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题“南靖土楼”的作业设计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这题是对圆的面积的深化运用.三道作业的设计都是紧紧围绕“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来进行,不仅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关注体验重过程

现行教辅中的作业多体现学习结果的应用,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体验的作业设计较少.《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内容中指出:“在书面测验中,积极探索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该设计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作业,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关注差异重分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学生由于先天的因素、后天所处的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尽相同.所以每个学生在思维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等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如果本来有差异的学生做着没有差异的作业,那必然会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下”的现象.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弹性的作业,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将作业设计成一星、二星、三星三个层次,“一星级”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三星级”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二星级”则介于二者之间.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作业数量的增减.

四、关注实践重运用

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现行教辅材料中的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书面作业,重知识轻实践,远离学生的生活.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拓宽作业形式,既关注课内又关注课外,既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又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课型和实际情况设计操作型作业、调查型作业、日记型作业,等等.“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爱的艺术,我以为设计学生喜欢而富有成长意义的作业就是师爱艺术的一种平实呈现.”(周彬语)因此,在设计校本作业时,我们应该着力“四个关注”的基本原则,设计学生喜爱而又有意义的作业,让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校本作业中升华,技能在校本作业中掌握,能力在校本作业中形成,思维在校本作业中发展,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作者:苏巧真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

第五篇: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

一、尊重主体的分层作业设计

一个班级学生知识层次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一刀切,而要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尝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一般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发展性和开放性作业。对理解领悟力强且好学肯钻研的学生,可选择稍有深度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的作业;中等生可选择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业;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要先消化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布置相应的简单作业,可选择基础性作业。只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论哪一层次的作业做的正确,对其作业的评价都要给予肯定,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需要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与优秀学生差距很大,但只要和自身比较有所进步,就要给予鼓励,使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树立起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作业批改时错误较多的基础性、发展性作业优先批改,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订正,开放性作业侧重于拔高题的个别讲解。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作业,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分层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抄袭作业的现象,学困生得到教师的帮助更多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作业层次清楚,教师的作业批语更有针对性,同时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分层作业设计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目标,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变化、发展。分层作业设计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有针对性的作业,到认真逐一批改作业,再到发现学生的认知差异实施个别辅导,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矫正—改进”的循环过程。这个循环过程既能让教师清晰地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程度,又能为下一轮的教学找到扎实的新起点。

二、自我监控的做作业方式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较差,对作业完成的质量和完成时间没有概念,因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填写《家庭作业自我监控表》和《家庭作业自我指导表》,长期坚持,可以使学生对完成作业的时间和作业质量形成自我监控,从而养成良好的、自觉的做作业习惯。每次家庭作业后,把学生填写的内容和作业情况进行比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果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过长,作业量应适当减少。遇到学生不理解处,教师根据情况选择讲解方法。假如出现学生敷衍应付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等。

三、评判结合的批改方式

数学作业评价,单纯的用对号和错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成绩,不仅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可以利用针对性评语,对学生作业做适当的点拨和鼓励,主要以激励赏识为主。

四、内容多元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往往是教师一人设计批改,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师点评。教师在作业评价方面,应该适当地“让权”给学生,把过去只有教师评价作业,改为教师、学生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突破传统作业评价中教师单纯评价的局限。具体来说,可以有如下几种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学生做完作业后,教师及时公布答案,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完善答案,然后进行订正。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集结错题,设计成错题集,充分发挥错题集的作用。分组评价。学生做完作业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各习题的解法及答案,小组内讨论后确立答案,各组成员交换作业本,进行作业批改、矫正,由组长做好评价记录。教师复评。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自评、组评进行点评。教师复评方式有:全员复评、抽查复评和针对性复评。总而言之,只有明确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把握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合理性与多样性,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好每一次家庭作业,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

作者:姜纪勇 张家文 单位:山东省沂南县蒲汪镇大王庄中心小学

第六篇:小学数学小班化作业设计方法

一、尊重学生主体性,倡导学生自己管理作业

与课堂练习相比,学生的作业效果不太明显,很多老师把这归功于练习不够,其实根本在于学生在作业上投入的精力不足。精力不是指作业的数量,而是指等量作业里学生投入的时间。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学生只有对自己创造的、拥有自主权的,才会感到自豪,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这体现在作业上,则需要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作业,自主设计作业,自己完成作业,教师需要做的是对作业进行点评、引导、把握方向,让学生作业更具有实效性。比如,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设计每周一练,甚至是试卷,形式可以多样,关键是把作业的设计权还给学生。不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给作业规定一定的范围以及题型,让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样既给学生一定的难度,让作业富有挑战性,又把作业设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稍微努力一下,跳一下就能摘到苹果。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好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指点修改,然后进行交叉练习。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感受教师的辛劳,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把精力投入更多的作业中,从而真正实现我的作业我做主。

二、探讨合作互补性,倡导学生协作管理作业

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作业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活动形式,因而教师需要放弃自己对作业的绝对控制,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管理中来,甚至还可以发挥小组作用,让学生协同完成作业,从而把作业变成小组竞赛的一种内容。比如,针对设计试卷,可以引导小组进行分工,有人出填空,有人出计算,有人出应用题;在评价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学会点评,并且能够讲解,从而真正践行“兵教兵”。在作业合作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争先,这才是根本。比如,在学习“比和按比例分配”后,笔者就曾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小书房,而这着重通过评价的方式来体现。等设计完成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家长参与其中,结合实际,来点评设计得合不合理,美不美观,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补充意见,让学生再次修改完成。在这设计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有个直观理解,还能在设计中巩固所学的比例尺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作业设计、家人点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遵循作业层次性,倡导学生展示个性作业

即便同一个教师讲解,同一课堂,同一练习,到最后学生还是会呈现一种层次性理解。虽然对于小班化来说,学生相比较多,但是在布置作业时,仍然需要体现层次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发展,都能达到最近区域,这才是作业设计的重点。针对小班化实际,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让学生进行互动,甚至可以让作业进行传递,特别有个性作业,更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展示。比如针对统计图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自己去调查,这样不仅体现了合作性,更重要的是在作业设计中,融入了学生自己对作业的理解,从而让作业不仅具有层次性,同时更散发出一种独具学生个性魅力。可以指导学生统计全班男女身高,统计学生最喜爱阅读的课外书,等等,内容可以多样,关键是要通过统计图来体现。这样一来,可以让作业更切合学生实际,富有层次性和个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讲究设计开放性,倡导学生作业多元开放

作业不仅仅是指学生的练习,更多的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一种过程,因而小学数学教师的思维需要开放,需要用大视野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作业。可以把学生的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可以纳入到作业范畴中去。当然,这仅仅是形式上的开放,教师更需要从儿童自身出发,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尽可能让学生的作业呈现一种多元开放,让学习评价更具有一种个性,从而让教育更富有时代气息。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学生的个人成长袋,可以把学生的作品、作业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文字叙述、拍照等方式让学生的作业更具魅力。这种成长袋不仅能够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还能清晰地向家长与同学展示学生自己努力的过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验作业带来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还能养成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总而言之,作业设计只是课堂的延伸,是检验课堂效果的一种方式,更是师生进行互动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针对小班实际,尽可能从学生出发,让他们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作业设立来培养独立人格、团结意识与探究精神。

作者:茆园园 单位:江苏扬州市杭集中心小学

第七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

1.仿题现象严重

小学生的数学作业通常缺乏创新性,大多以模仿例题为主,结构形式不改变,只是单纯地变换数字,因此,学生花多数时间做相同类型的题目,如此机械反复,不仅乏味单调,还不利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缺乏交流合作

小学数学作业大部分设计成需要学生独立解决的题目,很少有内容需要依靠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而完成,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缺少分层设计

小学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对学生作业不考虑太多,全班一个样,不能分层进行设计,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对策

1.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不仅要提高学生演算题目的能力,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时,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运算能力,模仿买卖的游戏,增加加减运算训练的趣味性。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两两之间通过竞赛的方式,在教师提出简单运算问题之后,经过抢答得出答案,回答错误或者运算较慢的学生表演节目以示惩罚。

2.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数学作业都以计算题目为主,内容枯燥、单一,而小学数学应该以多样性、趣味性、探索性的形式而存在,紧扣生活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与必要性。小学数学作业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互相穿插,多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合理设计作业量

小学数学作业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趋于科学、合理,重质而不重量,力求以少量的训练获得最大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复杂、枯燥的特点,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而言,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应该控制在30分钟之内,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散漫,会对数学作业感到不耐烦,从而导致作业丧失自身价值。因此,小学数学作业应该具有针对性,并且合理分配学生的学习、休息时间。总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水平,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注重内容、时间等各方面的合理安排与搭配。

作者:高静宏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叉干镇中心校

第八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讨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基础,让作业能够真正的起到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作用,近几年来,小学数学老师深受当前应试教育所影响,在布置数学作业方面出现了很多的弊端,数学作业反而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学习的负担,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在数学设计方面应该以“精简”为宗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业量过大,奢求熟能生巧。由于小学老师深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认为只有不断的重复练习与演算,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的要领,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于是布置的作业极多。繁重的作业任务给学生带来的是沉重的负担和压力,这种学习状态绝对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长期以往,学生将会渐渐的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进而自己放弃了自己。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多想,繁重的作业任务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只是一昧的做题,成为做题机器。

(二)巩固性过强,易引起枯燥乏味。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出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同样的题型重复出现,这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大作业量。虽然老师认为只有重复相同的题型,才会真正的让学生学会这个知识点,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将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尽量涵盖多一些知识点,在控制作业量的情况下,又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进行数学设计时尽量做到精简,避免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课业负担。

(三)层次性单一,不利于因材施教。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师出现层次单一的问题,要求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相同难度,相同内容与相同分量的作业,出现了层次不分明的问题。由于小学生之间存在着智力差异与兴趣差异,对于基础知识好的学生,可能很快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的学生,同样的作业,可能花的时间也比较多。小学数学作业出现层次性单一的问题,会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共同进步,也不利于老师的因材施教。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性。小学数学作业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不同需求的层次性。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基础知识以及兴趣爱好来进行划分,对不同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数学作业,尽可能的让学生都能够通过数学作业来巩固自己的学习知识,帮助学生共同进步,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对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可以相应的给他们设计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对于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在设计时尽量的做到以基础知识为主,打牢他们的基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性是解决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的一个最为有效的且见效最快的措施。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一直都是拘泥于纸质的作业,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该适当地让学生更好地去参与一些实际活动,可以以晚上跟父母一起逛超市为一次数学作业,学生在跟自己的父母逛超市的途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比如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这种实际发生的例子,对于小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所获得知识远远比从书本上的知识来的更为奏效,学生能够更好的通过实际发生的事情,来更好的培养自身的数感,慢慢的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兴趣一旦形成,将会形成不可估量的学习动力。

(三)重质不重量。数学作业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重质不重量,适当的做到精简,繁重的课业负担将会彻底击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场消磨智慧的苦役。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思考,在作业设计方面,尽量在合理的作业量内涵盖所学的知识点,避免出现同种题型下重复出现的情况,多此一举。数学作业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适当地减少作业量,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只有思考与联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业是一个学科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教学的一个常规环节。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充分地以学生的基础为中心,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性,杜绝出现学生学习能力两极化的局面,“百舸争流,百花齐放”才是教学最佳的效果。

作者:夏青松 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磨溪乡小学

第九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一、设计作业融入生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里,是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既有认知与经验,结合生活中出现的数学场景出题,题中出现的事物来自生活,将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发小学生的解题兴趣,更有效地帮助活跃和发散思维.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可以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激发学习更多知识的欲望,自觉养成在生活中不断学习的习惯.比如:当学生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生活里经常出现的钱币创造数学场景,提出相关数学问题,也可以让家长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小学生如何分析与理解一角、一元、十元的关系.这样,小学生不仅能掌握课堂要求的知识,也可以接触和了解基本的理财知识.又比如让学生以家庭成员数量来计算家庭中所需的筷子或其他生活用品的数量等,也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知识,同时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作业应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设计的题目应有多种计算方法,解题思路灵活多样.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开拓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突破口,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把不同思路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解答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也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容易出现矛盾的知识点进行作业设计,打开新的思维方式,帮助小学生拓宽自己的思维,避免题型不断重复带来的枯燥.比如:毛毛与姐姐去买菜,莴笋3块钱一斤,姐姐买了20斤,花了60块;毛毛问老板,莴笋头跟叶子分开卖吗?老板说莴笋头和叶子都是1.5元一斤.因此毛毛买了20斤莴笋头和叶子只花了30块,少花了30元.像此类题型,教师可以用它来引导小学生分别从单价、总价或数量切入,拓宽学生思维,避免学生一昧深入题型,造成思维受困.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重点是让每名学生都可以通过作业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由于每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设计,以顾及到各个知识层面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及时作出相应的补充和调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帮助不懂的学生多做练习,帮助已经找到解答方法的学生巩固知识.选择性地设计作业则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由简单到重点的题型选择性设计,用由浅到深的出题方式,形成一个阶梯模式,层层递进,对核心知识着重练习.教师除了鼓励同学们互相学习,活跃班级气氛外,还应该合理掌握好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出题,快速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此外,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比如第一组的学生基础不牢固,需要巩固知识,教师可以让A组的学生多做基础练习.而第二组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较好,可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那么教师可以适当的让第二组学生多做些复杂的应用题型.通过对作业布置的弹性选择,有针对性的从学生的不同水平出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作业练习逐步改善两极分化情况.

四、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进度与完成情况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对不够细心的学生,教师先用笔作出记号,课后告诉学生,细心写、慢慢写,下次就可以得满分来诱导学生认真作题.此外,教师在批改完作业后应当给予学生具体、温和的评语,才能使学生容易接受.对平时作业完成比较好的学生,除了评语间有夸奖外,还应该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梁春艳 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溪学校

第十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一、设计层次型作业,使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在学习能力、学习智力、接受能力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因而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所有的学生“一刀切”,这就导致有的学生在数学作业上“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无法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目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深浅程度以及不同学生的能力要求去设计作业,使作业呈现出层次化,从而使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都品尝到完成作业、征服作业的成功感和喜悦感。比如,在学习了三年级上册“周长”中有关“长方形的周长”知识之后,我就根据班里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布置了不同层次的作业,如学困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馆长10米,宽8米,四周用铁丝网围墙,问围墙的周长是多少;中等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一面靠墙,其余三面用铁丝网围住,馆长10米,比宽长2米,问铁丝网围墙的周长是多少;优秀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一面靠墙,其余三面用铁丝网围住,馆长20米,是宽的2倍,问铁丝网围墙的周长是多少?若每隔2米放一根柱子,那么需要几根柱子?这样,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我们便能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知识上有所收获。

二、设计实践型作业,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仅仅单纯掌握表面、浅层的数学理论知识,而是为了正确运用它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书面作业通常是唯一的形式,这就使数学作业一点新鲜感也没有,学生也没有做的兴趣。所以,除了书面形式作业,我们还可设计一些实践型作业,让学生可以动手、动脑去思考、去实践,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学习了一年级下册中“购物”这部分知识后,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放学回家后自己到家附近的商店购买自己或家人需要的东西,并将自己所带的钱、应付的钱、找回的钱等进行记录,第二天,到学校后向大家讲述你的购物经历和计算价格的过程。因为和以往的作业形式不同,学生都对这项作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致。这样,我通过设计这项实践型作业,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趣味型作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与热情

数学作业范文篇5

一、精心选择,设计趣味性强的作业

作业布置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教师认为作业的布置一定要有很强的专业性,要对新知识有一个巩固和复习作用,由此也就导致了小学数学作业的枯燥化和成熟化,一般来讲,小学生会更倾向于趣味性较强的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中除了要确保作业的基础性作用外,也要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化,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满足和快乐。例如,在学习了“数的整除”后,看到有的学生已经开始昏昏欲睡,也有的学生的思绪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我便为学生设计了一个“猜手机号”的游戏,“同学们,老师的手机号一共有11位,老师现在描述一下自己的手机号,看谁能猜出老师的手机号到底是多少呢?第一位数字是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第二位数字是自然数中最小奇数的三倍,第三位数是10以内最大的奇数,第四位数字是5的最大因子,第五位数字是自然数中最小的合数,第六位数字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第七位数字是最小的自然数……”就这样,将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与趣味的“猜手机号”巧妙的结合起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好奇心,也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作业的思考能力。在数学作业布置环节,尽可能的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要从趣味性的数学作业着手,让趣味性伴随着学生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喜欢上数学作业。

二、因地制宜,设计适宜性强的作业

在作业布置环节,我常常看到学生愁闷苦脸的表情,也常常看到学生不以为然的表情,从学生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是非常不满意的。对此。我进行了深深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作业才是高质量的呢?很显然,高质量的作业并不是教师想当然认为的,而是能够让我们的学生所满意的。在教师看来质量较高的作业在学生的眼中或许根本不值一提,有的学生会认为难度较大,却也有学生会认为作业太过简单。所以,因地制宜,为学生设计适宜性较强的作业是创意思考的前提。比如,在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有关知识后,我就针对本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了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我是这样设计作业题目的:学校要建一个长方形的草坪,已知长方形的长是20米,宽是10米,那么这个长方形草坪的周长是多少?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我是这样设计作业的:学校要建一个长方形草坪,现在要将长方形草坪的周围用钢丝拦起来,已知长方形草坪的一边靠墙,长方形草坪的长是20米,宽是10米,那么需要多少钢丝呢?对于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学生,我是这样设计作业的:学校要建一个长方形草坪,现在要将长方形草坪的周围用钢丝拦起来,已知长方形草坪的一边靠墙,长方形草坪的长是20米,长是宽的2倍,那么需要多长的钢丝呢?如果每隔2米就要种一棵小树苗,那么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苗呢?可见,对于同样一个作业,我分别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了最适宜的作业,从而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三、敢于放手,设计实践性强的作业

一个赋有创意的作业一定具有着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这是与21世纪发展相契合的教育理念。回首过往的数学作业设计,教师多会布置一些理论上的作业,这对于新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创意的作业应该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这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在认识“时钟”时,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过时钟和时间,在本次教学之前,我便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心中的时钟画出来。我本以为学生的作品一定会非常的糟糕,却不知学生画笔下的时钟给我带来了诸多意外的惊喜。学生画笔下的时钟也有模有样,看来他们对时钟的认识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的。有的学生清楚时钟上会有1-12这12个数字;有的学生清楚时针是粗短的,秒针是细长的;有的学生清楚时针、分针和秒针走过的路径是一个圆形;也有的学生清楚12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在作业基础之上,我特意挑选了两份不一样的作品,一个是均匀分布的12个数字,一个是分布不均匀的12个数字,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作品,分析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哪些不同的地方。学生非常热衷于这种讨论和交流,有学生直接指出了12个数字分布不均匀的作品,认为这样的画法是不正确的,时间是均匀走过的,这样的画法会导致相同的时间内分针、时针和秒针走过的距离不相等,不符合常理。虽然学生并没有系统的接触过时钟的学习,但是他们对此也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将会为之后的整时和半时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性的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作业,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程度,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布置环节对数学教学起到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教师一定要在确保基础知识复习和巩固的基础之上,在作业设计上花费一番功夫,让作业环节成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最美好和快乐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官静.试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03期.

数学作业范文篇6

(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要有新颖性、实践性

以往数学教学当中的作业只是写和算,枯燥无味。而现在应将数学作业看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思维、激发创新能力的施展平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实践。学生只有在生活实践当中才能感悟到数学的真谛,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笔者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经验,设计一些学生主动操作、试验的作业。如认识完长度单位“米”后,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去后,在父母的帮助下,量一量家里人的身高,并作为家人的小资料记录保存下来。通过这些作业,使学生意识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布置小学数学作业要形式多样,具有层次性

数学作业形式多样,学生做作业就有好奇心,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完“方向”这节课后,留给学生一道口头作业,利用上学与放学路上的时间,认真观察,说说学校到家里或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当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在“寓学于乐”中提高了学习效果。在教学当中,每一个班的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布置的作业就会使优秀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事情发生。为了照顾全体学生,首先,我们可以布置一些“自助餐”式的作业,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将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适合水平差一点的学生,B层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适合优秀的学生。以圆锥的体积为例,A层是已知圆锥的高和底面面积,求圆锥的体积。B层是已知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或圆锥的高和底面直径,求圆锥的体积。C层是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圆锥的高,求圆锥的体积。其次,布置一些“套餐”式的作业,如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混合运算后,笔者提供给学生这样的信息,苹果每千克3援5元、梨2援25元、桃子1援78元、橙子2援56元,根据信息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这样的作业因人而异,优秀生提的问题难一点,学困生提的问题简单一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作业的批阅

(一)及时面批

作业批改是教师的常规工作,学生刚交上来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批时,及时指出学生不正确的地方,有利于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改正,也有利于教师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在纠正时具有针对性,在以后的教学调整中起到关键作用。面批还可以避免学生对答案或个别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暂不评价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都不一样,就是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多时,为了防止给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采取暂不批阅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清错误原因,提出修改方法,让学生重新做完之后,教师再进行批阅。

(三)双向交流,鼓励上进

教师与学生课内课外的交流面较小。我们可以借助作业双向交流,以鼓励学生上进为目的。首先,教师批阅要细致,注重每一个细节,如果学生弄错了,弄清原因,写上小批语。其次,鼓励学生写数学小日记。数学小日记写在作业后面,只需一句或两句话,记录今天的课是否听懂了,哪些地方没有听懂以及对教师的意见等。教师根据数学小日记,可以调整教法与教学进度,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

(四)多方面评价

数学作业范文篇7

1.实现新课标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注意问题

(1)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自主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裕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现、感悟、探究学科知识,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勇于尝试、大胆实践,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获取成就感.

(2)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精心布置、认真筛选、突出典型习题,提高作业达到的学习效果.

(3)作业设计应有选择性地展开: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依据教学目标、重难点、解题方法、课堂知识点选择性地设计易错题和典型习题、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学生自主筛选的空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4)作业设计应有层次性: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结合教学知识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进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应设置难度较低的基础习题;对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应设计富有挑战的习题,增加新的知识点,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

(5)作业设计应有探究意义: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因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习题应能体现出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新课标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时要点分析

(1)预习作业:在编写学案时可进行预习作业的设计,学生学习新课的主要依据就是学案,参照学案展开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学案进行预习时,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在预习新课后进行交流和互检,上课前教师进行批阅,以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预习作业,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找出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易错作业:错题作业也即通过学生的常见错题,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对错题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发现问题所在,并采取一定的解决策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促使学生改善其学习方法,使教师发现其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善,以达到减负提效的作用.具体说来,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将错题摘录下来并进行分类整理,教师可要求每名学生备有一个错题本,摘录下测试或平常作业中出现的错题,分类进行整理,出现错题的原因通常有三种,一是概念模糊不清造成的,二是粗心大意引起的,三是审题错误出现的.学生可针对个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练习3~4道习题加以巩固.对于不会分类整理错题的学生,教师应予以指导,也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组员间进行探究、总结.其次对于错题原因认真进行反思,并制定一定的解决措施.学生在分类整理错题时,应认真分析反复出现错误的原因.在学生进行原因反思时,教师应使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所学知识是否真正理解,二是个性品质、学习习惯是否正确.在学生原因反思的基础上,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针对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错题作业不仅可以纠正学生的学习错误,还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分层作业: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因材施教,由于每名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各不相同,成绩也有先后之分,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现状的不同层次,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挑选出自己能够完成的习题.分层作业从容量上适应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能够实现练习、进步、提升的环境.具体说来,可依据教学目标将分层作业分为自选题和必做题,一般必做题可设置3~4道,自选题可设置2~3道.对于后进生而言,应着重与例题同类的习题,也即必做题;对于中等生而言,应着重例题的变式习题,但必须完成必做题;对于优等生而言,应注重实际应用题和开发智力的扩展习题,但必做题也应完成.分层作业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水平有选择地展开习题训练,使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锻炼,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结语

数学作业作为初中数学活动的延续,作业设计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实现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作业设计应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等展开,有选择地设计典型习题、错题等,并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布置作业,尽可能地设计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的探索性习题,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数学作业的作用.

作者:王晓晓 单位:宁波市鄞州区华光学校

第二篇

一、凸显温故特性,巩固数学知识素养

课堂作业应该服务、服从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设置的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教学手段、设定的教学环节,都为了让学习对象的数学知识素养、解决问题技能经验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切实的巩固。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体系一部分,就必须为学习对象知识技能巩固强化做好服务工作。教育学指出,课堂作业具有鲜明的温故特性,能够帮助学习对象切实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时,应发挥课堂作业在巩固强化数学知识素养方面的温故特性,认真做好教材的研析工作,吃透教材,抓住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将重难点以典型案例的形式,融入和渗透在所设计的课堂作业内容之中,让初中生在解决作业案例中,进一步巩固强化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内涵,提升数学知识素养。

二、凸显层次特性,兼顾不同学生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关键因素。作为社会存在个体,学生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个体之间的智力发展、解析水平以及技能素养等存在距离和差距。教育发展学指出,学生个体差异性客观存在,教师应科学施教,有效缩减,促进整体进步。而笔者发现,少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课堂作业脱离学生主体,所设计作业内容难易层次不明显,递进性不强,解析要求过高或过低,大大降低了课堂作业的教学功效。这就要求,教师设计作业,首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不动摇,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联系学生学习实际,贴合学生学习实情,设计出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中后进学生群体的作业内容,在层次分明、难易递进的课堂作业中,为每一学生提供发展时机,推进初中生不同程度进步。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作业设计的案例题型以及解题要求,正好遵循和符合因材施教,因生而异的教学原则,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联系学生,深刻运用。

三、凸显探究特性,注重学习能力锤炼

培养学习对象良好的学习技能和数学素养,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也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师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也就是将探究、分析、概括、推理等数学学习技能学以致用的践行过程。课堂作业,既要基于教材内容要义,又要高于教材目标要求,设置的数学课堂练习案例要具有探究特性,探索特点,有助于初中生将数学知识、解析技能运用到案例解答之中,设计的作业案例具有探索功能,利于学生知识内容的升华和拓展,同时,锻炼和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素养。总之,课堂作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课前预设活动的重要部分,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多方面教学因素,科学设置,精心布局,深刻发挥出课堂作业积极教学功效,让课堂作业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前进的“阶梯石”。

作者:沈言权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吴桥中学

第三篇

一、初中数学作业现状分析

提起作业,尤其是数学作业,大多数学生都是苦不堪言。究其原因,除了数学作业要求的思维性较高等原因外,数学作业设计的无效性也是一大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作业形式单一,重复内容过多。在新课改下,教师能认识到题海战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但是大部分教师在考试分数的压力下,还是使用着题海战术,期望通过做大量试题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具体表现就是作业形式单一,重复的内容过多。

2.作业背景陈旧,脱离学生实际。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认识这一点。部分作业设置的背景都是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如,繁琐的追击(相遇)问题、水池排放水问题等缺乏现实生活背景和实用价值。

3.一刀切,无层次性。很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能够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例如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把难度较高的问题留给优等生,而把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后进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自信心。但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却容易忽略层次性。布置的作业一般都是一刀切,不能兼顾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造成的后果是,要么是优等生“吃不够”,要么是后进生“吃不下”。

4.作业内容与授课内容不一致。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教师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会在网上进行搜集。不可否认,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但是网上的资源是良莠不齐的。很多教师下载作业后,只是笼统地看一下,这就导致了布置的作业与授课内容不一致。尤其是近两年,初中数学教科书进行了变动,而网络上很多资源都是陈旧的,使得这种现象更突出了。

二、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1.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形式单一、重复练习的作业只会让学生抱着应付作业的心态完成作业。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愿意探索,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作业,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我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给学生布置了如下富有趣味性的作业。

2.作业设计的生活化。数学来自于生活,学生也是身处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融入生活化的作业,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展开思索。如我在作业中设计了如下一道试题。

3.作业设计的层次化。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了作业设计的层次性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让同一个班级的各个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都能有自己的收获。不能让优等生感觉作业太简单,做了没有意义,也不能让后进生感觉作业难度大,根本完成不了。总之,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能使学生对数学作业不再“苦不堪言”,极大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王远树 单位:新沂市港头中学

第四篇

一、初中数学作业的重要作用

1.突出作业的知识巩固功能学生在写作业时,边回忆新知识边独立思考,可以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供必要引领。同时,还可借助课堂上学到的新的解题技巧或思路,对自身常规学法进一步矫正夯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对新问题的求解更具拓展性和延伸性,从而在作业中“温故而知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所学知识更具广度和深度,为新方法、新技巧的掌握搭建起平台。

2.展现作业的思维能力培养功能初中数学作业中存在的诸个问题,对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整合课上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增强课上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方便学生发动“头脑风暴”,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就是重新捋顺教学内容的过程,学生在做作业时出现的错误或问题,能使学生迅速明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增强思维运行的层次感,提高思维运行的缓冲度,提升思维发展的实效性。

3.体悟作业的教学辅助功能班级是一个大集体,学生又是具有不同独立个性和情感的鲜活个体。面对差异巨大的一个群体,尽管教师鞠躬尽瘁倾心教学,仍然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孩子面面俱到。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作业的教学辅助功能,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整体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个体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摸底揣测,据此适度调整教学结构,以期达到进一步优化的目的。此外,通过多次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还能从中提炼出学生的性格智力因素,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根据每个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重难点,使每个学生在一定时期内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目前初中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问题

1、形式单调,缺乏个性。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数学作业形式单一,大多数是课本习题的重复,内容缺乏一定灵活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不利,对学生来说,光有骨感,却缺乏一定的血肉活力,机械式轮番训练,学生在题海中挣扎,重压之下,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被磨耗殆尽。

2、没有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认识不足,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往往采取“一刀切”形式,作业毫无创新可言,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长期打着为学生减负的旗号,无意识地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路

1.作业布置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题量适中在设计作业布置时,要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两个实际,面向大多数,既做到注意布置突出重点的练习题和抓住难点的强化练习题,又要注意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布置有关练习题,因材施教。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直接套用分层教学的形式,将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层次,根据各层的实际情况,创设不同等级不同种类的作业内容。为了增加学生作业的灵活性,还可采用作业分类选项形式,即创设多种作业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内容,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教师还可在充分考量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征求学生对作业的意见或建议,帮助教师完善作业形式,提高作业的典型性。让作业真正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效延伸,做到精挑细选、针对性强。此外,初中数学教师在注意数学作业保质的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数量,以每次用时25分钟的作业量为宜,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结束学生“望作业而兴叹”的旧常态,开启学生“见作业而喜”的新模式。

2.重视作业内容的多样化教师可针对某一知识设置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的题目,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题型的多样化,可以减少注意力的“盲点”,克服思维疲劳。另外,数学教师还要开发多种题型,如针对教材重点、难点设计专项练习,针对易混概念设计判断、选择、对比练习,单元教学设计综合练习,还可独辟蹊径,增加一些动手操作或实践探索题,激起学生的成功欲望,彰显学生学习活动的多样性,促进学生整体健康发展。例如:初一学生在学习了苏教版5.3“张开与折叠”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缺少想象能力,对正方体的多种平面展开图不能完全理解掌握,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回家画一画,剪一剪,看谁做的精巧美观,在班内做展示。这样,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就提升了很多,而且加深了对新知识的再认识。

3.注重加深作业设计的探究性探究性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选定某个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和课下的调查研究等学习活动,以学生兴趣激发为重要牵引,探索出规范化的研究程序与方法。催生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初中数学新课改的重要目标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适当渗入一些具有一定探究性的习题,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其内在规律,提出论证路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释疑的能力。在创设探究性作业问题时,可采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梯度渐进形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可以难易相间、相互穿插,但要始终做好难题与易题的选择,搭配要科学合理。

4.重视作业设计的顺序性练习的顺序应遵循从基本到综合,从模仿到灵活应用,即由公式型到应用型,再到综合型。比如教学某一新知识时,一般地要联系到一些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可以把这部分知识从新知识中单独抽出来作为新知识的“引爆点”,设置以旧引新的基础性习题;接着可设置分散难点,把难点分解成几个起沟通作用的启导性“桥梁题”;教学新知识后,则先设置理解新知的定向性习题,这类题内容单一,主攻一点,促使新知识内化,而后设置深化新知的辨疑性习题,有意识地将一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和判断,把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东西分析清楚。最后设置综合性题和引伸拓宽的创造性思考题。这样,练习不仅具有基础性、连贯性,而且具有理解性、记忆性和延伸性,还具有思维性和创造性,层次分明。

5.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贯彻实用性原则作业设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关注度,调动学生创造性完成作业的热情,使学生在享受作业独特情趣的同时,高效率的完成作业。通过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不难发现,一些实践类较强,提倡手脑齐动的作业恰好符合这一特性。如,几何模型的制作,轴对称图案标志制作,数据的调查统计等等,为学生提供了诸多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主动亲近生活,体悟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深刻认识数学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总之,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创造、积极学习的重要课外平台。在新课程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从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大力开发思维创新能力,努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朱美玉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古里中学

第五篇

1数学作业布置情况调查分析

1.1数学课后作业布置量大

大多数的数学教师认为增加数学作业量就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他们没有考虑学生在课堂内对数学知识掌握多少,从而直接布置大量的数学课后作业,这样会导致学生得不到真正的作业训练,反而还会使学生对数学课后作业产生消极的情绪,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抵触心理,这种消极的心理使学生厌倦数学课后作业,从而降低了数学教师教学的质量。

1.2批改数学课后作业问题多

1.2.1数学教师批改作业不及时

数学教师不能及时地批改学生的数学课后作业,这使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学生对数学有疑问的情况下,进行数学学习,这使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的时候,思路混乱,容易把过去未解决的数学问题融入到新的数学问题中。这给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带来许多不便。

1.2.2学生改正数学作业不及时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及时,学生也不重视自己的课后作业,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发现自身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无法及时的解决问题,这对学生以后的数学课程学习非常不利。

1.2.3对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敷衍了事

许多数学教师没有对课后作业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教师布置数学课后作业只考虑自己工作的需要,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情况,这使得数学作业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也就丧失了数学课后作业的作用。

2数学作业布置上的改进

2.1改进数学课后作业的质量

数学课后作业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反映了数学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否丰富。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掌握,针对每个学生薄弱的知识点,进行攻克,对较好的地方,进行循序渐进的巩固。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的数学课后作业也应该是各不相同的。这不但可以让学生得到的不同的锻炼,也可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增长,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布置数学课后作业的量方面,应该要与数学课后作业的质相结合。部分教师盲目的增加数学课后作业的量,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厌倦课后作业。而课数学后作业数量的功能,主要体现对薄弱的数学知识进行强有力的训练,对较好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等方面。因此,合理地调整好数学课后作业的“质”与“量”,这对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作用。

2.2转变数学课后作业的模式

一般的数学课后作业基本是由学生自己完成,数学课后作业在解答过程中比较乏味和单一,这使得数学课后作业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数学课后作业对学生的有益作用。通过转变数学课后作业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能够多样化的完成符合自己兴趣的数学课后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2.1合作性作业

数学教师根据学生成绩的优劣进行分组,将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合作,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帮忙,相互讨论,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

2.2.2交流性作业

教师将兴趣相同的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通过布置相应兴趣的数学题型给学生进行作业解答,题型可以是世界性的难题。

2.2.3实用性作业

一般的数学作业题目都是由数学教师出,而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步骤相对单一。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出数学题目,将编写好的数学题目,经过数学教师的审核以及简单编改,再将出好的数学题目进行解答。总之,初中数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正式学习数学的起点,初中数学基础是否牢固,对中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认清当前现状,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相应的、有质量的数学课后作业,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也应该丰富自己数学教学的内容,优化数学教学的结构,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使得数学课堂“活”起来。

作者:孙厚侠 单位:江苏省沛县朱寨中学

第六篇

一、目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不足之处

1.一些教师本身关于数学作业的理念不明晰数学作业由课堂和课外两部分组成,其作用和目的肯定是有所区别的,针对不同的内容,应该有所侧重.但是,有的老师看不到这一点,简单地认为都是作业,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样一来,他们在设计和布置课后作业时,往往表现为对课堂作业量的增加和简单重复.

2.一些教师设计数学作业时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应该是一切教学活动包括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但事实上,一些中学数学教师的作业设计并没有从整门数学课程来考虑其教学目标,比较随意.如在讲授“一次函数的图像”时,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些有关图像平移的习题,

3.一些数学作业的形式和难易程度没有体现层次性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数学基础肯定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作业设计时,视不同学生的需要体现出层次性和个性.虽然由于时间原因及受任教班级人数的限制,教师不太可能为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作业.但一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基本没有考虑学生的程度和作业本身的难易程度,势必会打击学业水平暂时居于中下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

4.大量的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不少数学教师不得不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而且,一些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强调所谓的“高标准要求”,作业难度较大,甚至超纲.这样一来,学生大量业余时间花在完成作业上,其全面发展成为空话.

二、作业设计要精练,让学生“愿做”

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新课程积极倡导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要适当控制作业的“质”和“量”,而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益低,很多教师对作业不加精选,导致作业质量差、数量多,缺乏典型性.首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要改善基础性训练,要尽量兼顾作业题目的典型性、示范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拓展“双基”功效.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技巧性太强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一般说来,在每节课后布置2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较为适宜.当然,作业量的确定还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精心选择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努力达到练一题而知一类,把学生从不必要的机械性重复中脱离出来,从而切实做到减轻学生负担.

三、作业设计要分层,让学生“能做”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只有进行作业分层布置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心理学认为每名学生都存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学习任务处于最近发展区时,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才有效率.分层布置作业就是贴近每名学生的实际来布置作业,让每名同学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数学练习.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素质、智力、能力、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自然差异.对他们提出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要求,显然有些不合理,需要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可以设置三大类题目:“模仿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是课堂上学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的直接应用,学生通过复习回顾教材有关内容而找到答案,因而是较简单的层次.“理解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探究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能进行“深加工”,有很好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四、结束语

作业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占据相当重要的比重,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初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业的设计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作业内容的反馈,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使作业设计具有目标性,能够针对学生的自身学习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层次性的作业设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层次分明的作业习题,促进学生整体进步.通过趣味性的作业设计,使学生感受到作业的趣味性,从而拓展发散性思维,达到教学的效果.

作者:黄海翔 单位:江西省寻乌县寻乌中学

第七篇

一、增加作业设计的层次感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首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从学生整体需要出发,适合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有利于大家集体联动、信息共享、探讨交流,为小组讨论或一锅式讨论留好“引线”。其次,由于学生性格迥异,心理、思想发展不一,知识功底薄厚不均,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还要注意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特别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多元化选择设置。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具体操作上,要高屋建瓴,注意细节建设,把握住核心实质问题,将“骨干”串联,建立基本框架,再推拿肌肉和血脉,让作业设计在内在“细胞”活力运动下,产生浑然一体的灵动美。具体做法是:第一,根据特定知识点进行问题创设时,要尽可能从多角度尝试,增加问题的梯度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往纵深处探索,对不同层次学生表现出来的求知热情和良性表现,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促使学生主动发掘自身学习潜能;第二,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从学生知识经验实际出发,锁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地对知识、方法、能力进行整合设置,增加思维运行的缓冲力,促使学生在问题求解中体会其规律性;第三,让学生对每一环节的设置,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并指出各环节是如何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的。

二、提高作业设计的应用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凸显,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与生产生活实际对接。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将数学知识的讲解渐趋生活化,鼓励学生用心发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随堂作业练习的设计上,要千方百计填注生活化色彩,强化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思维定势。

三、增强作业设计的多样性

从初中数学常规教学的作业布置形式看,多为笔答解题型作业,日复一日的单一重复性作业让学生不厌其烦,作业完成的质量让人不忍正视,作业的教学功能损失殆尽。因此,在新课改春风的劲吹下,改变作业设计的单一性,提高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迫在眉睫。教师可尝试在继续沿用笔试作业的基础上,开发诸如口头作业、阅读作业、动手实践作业等全新的作业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作业的价值内涵不可限量。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行为中应以学生思维训练为教学活动主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造的潜意识,为教学过程锦上添花。

作者:张冬艳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

第八篇

一、设计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数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设计生活化作业,可促进学生走进生活,在社会现实中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关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设计这样一个作业:暑假期间,两名家长计划带领若干名学生去旅游,在咨询价格时,甲、乙两家旅行社报价均为500元。经协商,甲旅行社的优惠条件是:两名家长全额收费,学生都七折收费;乙旅行社的优惠方法是家长、学生都按八折收费。请你算出选择哪家旅行社合算。又如,在学习《黄金分割》后,让学生去找找生活中的黄金分割,体会数学美;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后,让学生去测量学校的旗杆的高度;在学习《位置的确定》后,让学生把班级每个同学的位置确定一下等。类似这样既有趣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不仅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设计调查性作业,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设计调查性作业,有利于拓展作业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探究能力的必然途径。例如,统计知识的作业,可让学生做一个月的“小当家”,调查、记录当月的水电费与零花钱等,一个月后再与其他同学的统计加以对比,看看谁家的费用较少,研究家庭人口多少与资源耗费量的关系,进而与节约能源、环保等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完成这一作业,学生需要自己动手设计表格、整理资料。要坚持每天记录、计算、汇总和对比,还要研究其中的数量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了加减乘除、统计图表、比较大小的基础知识,既让学生巩固了调查、统计的方法,又对学生进行了节约、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三、设计自编性作业,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数学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作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强调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力是关键,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设计、编写作业,能促进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后,我设计了如下作业: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的周长是400米,有甲、乙两个同学参加1500米长跑训练,他们的速度不同,他们都跑完了全程。根据这些条件,编出一道练习题。这种自编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在成功中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新课程标准认为,不同的学习个体有不同的经验和认知方式。这种差异决定着他们面对同一个认知对象时有不尽相同的看法,而各自的看法必然打上各自的人生烙印。这决定了学习者对事物的认识有层次、高低之分。看到了个体的层次性,就会懂得因材施教原则永不过时,就要依靠学生的层次性来安排教学活动。

五、设计合作性作业,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

新课标承认个体的层次性,因而倡导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与讨论,可使学生不断完善对问题的理解,进而认清问题的本质。在这种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学习者群体的思维和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共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小课题研究、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需要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不仅增进了友情,而且提升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作者:吴凤英 单位:滨州市里则镇树人学校

第九篇

1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1.1过于重视作业训练:在各种考试都会进行的初中课堂,数学作业是对于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测,也是对自己分数提高的一种测验和训练。学生们往往是在大量数学作业训练中迷失了学习数学的惊喜和愉快,失去了数学学习兴趣。大家更在意的是分数,因为它是一个直接衡量作业成果的标杆,所以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都更注重对学生数学解题技巧的训练,往往是想通过作业训练提高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取得的分数,而并没有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2作业设计缺乏目标性:在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并没有显示出对于作业的设计和关注的严谨性,教师通常只是将课本上以及练习册上的题目简单划分布置和学生,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作业设计,从作业设计中看不出学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也只能盲目的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教师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中也看不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

1.3作业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由于学生家庭背景、自身智力以及性格特点的差异化,在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表现出成绩差异性。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不一样建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而进行作业设计,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整体性和学生的差异性,要么设计的作业太简单,成绩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作业毫无压力,但是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也没能提高自己。要么设计的题目太难,优等生可以顺利的完成作业,但是成绩基础较差的学生面对作业无从下手,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慢慢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

2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2.1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性:在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在课堂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目标性,在作业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掌握程度,不断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作业练习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将作业当成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项有效补充。

2.2分层次进行作业设计: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可以很好的掌握,并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这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并不断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学习“中心对称”这一课时,在学习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时,教师可以对学习成绩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设计作业“以坐标抽作为对称轴,求出一个点的对称点”,这是比较容易的,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就可以解答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而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作业“画出已知图形关于原点对称的另一个图形”,让学生通过找出图形的关键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从而画出要求的图形。分层次进行作业设计,全班同学都能够通过作业来提升自己,从而提高全班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2.3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改善学生面对数学作业就厌倦的现状,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密铺”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平面图形纸,像是一些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然后在设计这样一个有趣的作业“假如自己的课桌是自己家里的地板,现在你需要自己来设计自己家的地板图案,同学们你们想怎样设计呢?”,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作业设计,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调动起来了,这时候的学生也是善于去思考的,他们会用自己准备好的图形纸在课桌上开动脑筋对各种多边形进行拼接,在这个拼接的过程中就是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密铺的学习过程,同时学生还能从中感受数学的奥妙,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自己的探究中掌握知识。

3结语

初中数学作业对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该对数学作业设计提出更高的重视,在作业的设计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然后再探索出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作者:魏玉玉 高丽 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初级中学

第十篇

一、生活型作业的设计

所谓的生活型作业,顾名思义即是指与我们生活相关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目前已经普遍被初中数学教师所运用,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学们对于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也非常感兴趣,由此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的作业设计质量。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均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应该多设计一些生活型作业,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是新颖的,也是高效的,有利于激发初中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

二、儿歌型作业的设计

儿歌型作业是指结合儿歌进行的作业设计形式,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别致新颖,更易于被初中生所接受。在我的教学实践当中,也经常会适时地设计一些儿歌型作业,由于我的精心设计,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三、游戏型作业的设计

数学作业范文篇8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分层布置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让教师通过学习实践,更新了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模式和手段,取得了崭新的成果;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养成勤于思考、自主学习和刻苦钻研的好习惯。然而,农村初中教学存在基础知识积累少、获取知识的层面窄、语言表述能力弱、学习辅助不到位等现象,经常出现讲了许多遍的数学问题,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在双基能力课中,许多学生很难积极地参与到与同学合作的讨论中,而自己又不能独立地进行探索、实验和发现;更有一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随着年级的升高,学困生的比例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上要进行分层次导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让他参与的导学任务,使其在课堂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另一个方面在作业设计上要分层次布置。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有一样的获得感。因此,教师要抓住农村学生的特点,结合他们存在的差异性,找准当前作业布置的问题,以分层原则来设计作业[1]。

一、当前农村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作业量过大,忽视作业的评价。虽然初中数学作业的要求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应用转化,但是许多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还是以多练多写为原则,在设计作业时不考虑作业的数量和学生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一味地布置给学生,认为学生应该能完成,对于作业完成的效果不做评价和督促。超额的作业量,同一种数学题型的重复练习,题目缺乏新颖性和探索性,反复的数学练习会让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厌烦心理,对数学问题失去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二)作业内容无新意,完成的积极性不高。一节数学新授课结束后,学生会对课堂学习进行反思,如哪些知识点应用不熟练,需要进一步巩固;哪些知识点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延伸等。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全班的作业设计采用同一种形式,或直接利用课本或者练习册来布置作业,会导致学生对作业失去完成的积极性。这样的作业没有考虑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层次性,作业内容缺乏新意,使学生感到完成作业不具有挑战性,长此以往,致使学生逐渐养成对作业搪塞、应付的不良习惯[2]。(三)作业质量过低,缺乏针对性设计。所谓因材施教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要体现在作业设计上。农村地区的中学,由于城市化的演变而导致生源流失现象极为普遍,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素养差异较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再加上农村教学资源匮乏,就会出现作业设计质量不高且存在缺乏针对性设计的问题;作业设计的选择仅局限于课本和配套练习,无法使作业真正达到巩固课堂学习质量的效果。

二、农村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学情状况,对学生精准分层。对于一个班级整体而言,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学习情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书写认真,有的学生学习相对困难。作为教师要客观地看待这些差异,让这些差异化的学生在差异化的教学中得到适合自己层次的发展,获得学习的进步和快乐。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定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按照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性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可将学生分为A、B、C三类。A类层次代表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差,在教学内容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属于学习困难型,这一层次的学生时常容易被教师忽略,并极易因为教师的区别对待而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B类层次代表的学生学习状况一般,做题时感觉并不困难,考试检测成绩平平,属于学习中等型;C类层次代表学生的学习状况非常好,这类学生比较聪明、乐于学习,在课堂表现出极为显著的积极性,在课后作业上有着十分高效的表现。按照这些特征来对学生群体进行分层,便于采取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使作业的设计质量与实施效果显著提高。教师需要明确两个方面:一是分层次不是对学生级别的划分,而是为了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参与不同层次的教学,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收获共同学习的成果和体验快乐;二是分类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学生经过一定时期的刻苦学习后,他的学习能力产生稳定持续的增长,经过教师的测评后调整前进一层,而对于处在较好类别层次的学生,如果学习能力下滑,教师就要调节他的层次,避免他在优良层次积累的“生米”越来越多,“举步维艰”,不利于自己的进步。类别层次的调整是按照A→B→C和C→B→A进行的。(二)按照课程巩固要求,实现作业分层设计。传统数学作业设计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缺乏针对性设计原则,导致全班学生在作业内容上完全一致,这样就造成了C类层次的学生感到作业缺乏挑战性与创新性,在完成作业上没有体现出作业该有的实施效果。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知识难度呈阶梯式上升,导致班级中学困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还要对作业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A、B、C三类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C类层次的学生“吃得饱”,B类层次的学生“吃得好”,A类层次的学生“吃得上”,充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3]。对于A层作业要对应A类层次学生来进行设计,要依照能够促进该层次学生基础性知识识记与巩固为原则,数学作业题目设计基本为基础性内容,包括一些数学概念、图形的性质、定理的识记和表达、一些等式和竖式的计算以及简单的判断推理,以补充这一层次学生基础掌握不牢的短板。确保A类层次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对作业完成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能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对于B层次作业要对应B类层次学生来进行设计,在很多班级中,B类层次学生通常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也就是说,在每一个班级中,学习中等型的学生占据大多数。这类学生通常在考试中发挥不够稳定,属于对基础性题目掌握比较充分,对一些结合实际应用处理和有点难度题目,明显不能全面、完整、准确解答的学生。他们通常对数学科目抱有一定的积极性,且态度比较端正,但是很难有突破性的进步,无法在以往的题目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个层次的作业设计要依照能够促进该层次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原则,设计一些难度不是特别高,但是全面考查知识点熟练应用程度的题目,促使B类层次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得到提升。C层作业要对应C类层次学生来进行设计,C类层次学生普遍学习能力较强,如果布置的作业对他们来讲过于简单甚至重复次数较多,就容易使其对完成作业失去积极性。所以C层次的作业要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增加题目的难度系数和挑战性。因此,在设计这类题目时,教师要步步递进,引导学生闯关解题,不能直接出示难度过大的题目,要以拓展挑战类型的题目为主,逐步培养学生转化、引用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维的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技能和素养[4]。(三)分层作业独立完成,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由于分层作业的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不同,在完成的过程中,对于A类层次学生注重提高基础知识的巩固效果,使他们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激发A类层次学生对B层次作业的期待感与积极性;对于B类层次学生注重提升数学能力,使其全面思考解决中等难度的作业,不断提升B类层次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信心,培养其对作业的严谨认真的态度,激发B类层次学生对C层次作业的期待感与积极性;对于C类层次的学生注重拓展数学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难度相对大的作业中不断强化自身的解题能力与解题效率。再加上对三类不同层次学生的动态调整,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层次,并不断地努力前行。另外,在这样针对性强的三层次作业练习中,A类和B类层次的学生都无法抄袭C类学生的作业,A类学生能够在简单的基础性题目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B类型学生能够在充满趣味性的题目中提高对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C类学生对作业不会感到缺乏挑战性。这样可以促进三类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农村初中数学的作业分层设计要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因素,让教师的教学做到新知识的导学和巩固讲实效,让学生练习做到掌握和应用讲实效,注重数学方法和规律应用的熟练性和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真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开心愉悦的作业环境中得到进步,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杨会兵.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J].黑河学刊,2011(12):155+158.

[2]季国平.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5(02):112-113.

[3]施晓燕.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分层设计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3(10):112-113.

数学作业范文篇9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初中生,数学作业

引言: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都相应的加强了,在数学作业方面,也进行了洗涮,然而量多、单一、机械、重复等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学生作业负担依然过重,学生在作业问题上还是不能发挥到最好的效果。本文针对新课程下数学的教学,首先针对数学作业的现状提出几点问题,继而提出几点策略,最后做一次总结。

新课程下,学生有以前的被动变成现在的主动,课堂上的老师为主体的地位也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一项新的教学方式提出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这里先让笔者谈谈新课程下的问题:

1.数学作业问题要的是学生的自觉,对农村初中生来说,由于家庭的工作很多,很多学生都是下课回到家还要干活,那样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就没法完成,由于缺乏检查,很多学生只能抄袭同学的作业。

2.作业缺乏趣味;作业的内容单一。往往都是老师布置,学生不加选择的进行做题,局限于基础知识的训练。有时纯粹是一刀切,通过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在“题海“里反复训练。以至学生感到作业没有一点新鲜感。作业的形式大致为死记概念、公式,苦练基本题型;掌握解题窍门。一句话,用死记硬背来代替生动的创造。过多的强调模式化,统一化,答案标准化,排斥因材施教,否定群体差异,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不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讲究思维的科目,数学作业可能很难,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会对数学作业反感,一看到不会的作业就产生了厌意,在这里笔者还有亲身经历。记得初中时,本来数学作业就那么多,再加上数学作业有那么难,当时我们就不想去做它了,老师又要我们按时完成,看到无趣的作业还有那么难,除了抄答案还会有别热选择吗?

3.由于农村初中班级的人数比较多,老师对作业的要求不严格,只是点下同学有没有交够。而没有认真批改作业,导致学生的自觉性差,还有就是不懂的问题,老师也没有圈出来,那样会让学生觉得,“交不交是一样的,反正老师有不认真批改”。那样很多学生只是形式上的做作业。

4.折叠图形、设计图形等动手操作题偏少。理论题偏多,实际操作题很少,抽象题多,实践活动、动手操作题少,特别是与生活联系结合的题目更少。作业的设计缺乏多元性。数学是一门探索性强的学科,要使学生掌握某种数学知识,应强调理论与实际、学生大量的作业是局限于数学运算,纯粹的计算,生活运用题很少,很少有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显然,这些机械、滞后、封闭的作业模式,缺乏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无法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新课程标准是关注人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建模、解释、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在作业中能进一步的体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心理作用;那就是大心理战,因为数学是一门思维性比较强的科目,有的学学生的成绩很好,但也有的学生的成绩很差,那样差的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感,一看到自己的作业和聪明同学的不同,就会怀疑自己错了,那样很容易就抄袭他人的作业,好的同学也会因为觉得自己好啦而骄傲,认为作业那东西很容易不记得一提,因此不重视作业。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应该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的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对作业的认识,我们应该突破以往的框架,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状况,笔者针对问题做出几点看法:

1.自由型,合作性;就是加大学生对数学作业的讨论,比如可以采用互动的形式,那样同学遇到难的问题,就可以提出来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结果,也可以通过小组型,就是几个人一起,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因为数学是逻辑性比较强的科目,如果能集多人的思维。

2.兴趣型,实践型;由于数学是一科比较烦的专业,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布置一些创新型的题目或者实践型的题目,这类作业主要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利用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或独立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3.数型结合;那样可以加大数学的领悟能力和学生的兴趣,老师讲课容易,学生领悟能里又会加强。那样一些难的题目也能通过图形解决,还扩大了学生的思维。

4.严格型;首先,老师就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哪一道错了都要认真批改,农村的班级学生很多,可能老师改不完,老师可以通过分段批改,就是让一部分学生先交,后一半学生下一次交,这样轮着来上交,可能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其次,学生认真对待每次的作业,老师可以相应的把一些作业题放到测验卷中,那样学生会更加努力学习,把以前的被动变成了主动。

5.实际型;老师要根据同学的实际状况,对作业进行修改,比如说,以前的作业以多为主,新课程下,可以相应的减少作业的负担。老师也要对学生实施多问多交流。老师还要对农村生的心理进行相应的开导,由于初中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老师要对好同学进行鼓励,差同学进行安慰。

6.价值型,表扬型;就是对学生说明作业的作用,还要对他们让他们明白作业的价值,培养学生做作业的习惯,老师可以通过分等级的给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或且进行作业评价,通过同学和老师的观察,找出最好的同学出来,同时到了期末相应的给予奖励。那样同学的自觉性也会提高。

数学作业范文篇10

一篇好的学生数学作业是多项指标的综合体现,如果我们只注重对学生的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这样就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分项评价的批改策略,从而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例如,我在数学作业中设计了分项评价等级的方法“:A”表示“双基”方面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依据的合理性和步骤的完整性记忆结果的正确性;“B”表示书面方面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所用的文字、符号、图形的正确性和书写的整洁性以及格式的规范性;“C”表示创新方面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解题思路和表达方式的逻辑性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有课外延伸等。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抓住学生的优点,激发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完成作业质量不好的因素是多元的,即使是平时的优等生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我在评价中除了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客观评价外,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优点给予放大,采取肯定、鼓励、表演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经常保持适当的学习激情,从而为他们学好数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当发现学生在某方面有所进步时,或者在解决比较困难的试题时没有畏缩,积极思考,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作业时,我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的评价,并适当提高评价等级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如,我班有个学生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差,作业难得做对。一次,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时候,我发现他听得十分认真,发言也很积极,课后10道作业题他竟然做对了8道,我立刻抓住时机,在作业上用红笔给了他写下了大大的“优秀”,这一下子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从此,他完成的作业都是十分整洁,字迹工工整整的,而且答题的质量也不断地稳定提高,期末考试120分的试卷,他得了105分。

三、适当一题多改,培养学生多元思维

心理学发现,人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有时达不到较高的水平而得不到自己希望得到评价等级。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有时我采取一题多改,渐次提高评价等级的策略。

四、面对面评价,协商批改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批改作业时,偶尔会出现些令我们疑惑不解的情况。如:有的学生知识基础平时比较差,智力水平一般,平时作业也不很认真,但却有时却把作业做得很好。于是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进步了,还是作假了?有的学生一向作业完成得很好,但偶尔会做得很差,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又如:有的同学答题过程很简略而结果却正确。这是偶然巧合还是学生的一种创新思维给出的解法呢?为了实事求是地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从而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我就采取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评价的策略,和学生协商批改,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挖掘了他们创新思维的潜力。

五、因材施教,适当延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