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0:44:57

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范文篇1

关键词:计量控制;食品质量;安全检测

1计量控制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应用的重要性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和民众普遍关心的话题,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出现的劣质奶粉、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将我国的食品安全生产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成为社会媒体极为关注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生产,国家各部门尤其是食品安全管理监察部门要发挥各自的职能,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和检测,采取相关有效措施来强化食品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监管中最重要的一项手段就是采用计量控制,通过计量控制可以对各种食品进行检验和校准,从而控制食品中添加剂和微生物的含量,防止食品添加剂的超标,保证食品的安全生产,为民众营造一个相对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以确保民众可以放心购买。计量控制方法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证食品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是指有关食品生产企业利用有关专业的设备仪器对食品生产中的有害和有益成分进行科学精准地分析和测量,并将食品中的各种成分通过一定的数据形式展现出来。而检测完之后,利用计量控制将食品中的有关成分含量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确保各类成分的指标含量都达标并符合国家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从而保证食品生产的安全[1]。计量控制技术的水平决定着对食品中各类成分检测的精准度,是检测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计量控制方法贯穿着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从食品材料的选择到食品加工为成品的整个过程,因此要强化对食品的安全计量控制,保证食品质量的安全,为食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提供强大保障。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计量控制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性,要做到精准无误,使得计量控制的结果最大限度地接近食品的真实数值。因为计量检测的数据不仅仅是食品安全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和有关食品质量安全政策制定的最有力的依据,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根据这些计量控制数据来制定有关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政策和标准[2]。

2计量控制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2.1食品生产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由于缺乏相关的食品安全检测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不健全,而且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察力度。某些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存在非常大的滞后性,问题未出现时没有察觉出发现问题的存在,问题出现时又没有及时地进行解决,积极地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进行补救,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食品生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3]。

2.2缺乏良好的计量控制食品监管队伍,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对食品安全检测问题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相对较少,而且对食品安全监督队伍的投入也是非常少,食品安全监督队伍比较薄弱,很难将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开展起来,除此之外,现有的食品安全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有待提高。一些人员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监督监察条例和食品监管局所要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来执行。部分人员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对有些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且其中不乏有一些人员收取贿赂而对一些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视而不见,这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甚至对我国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2.3食品生产和计量控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有待提升

在很多的食品生产企业中,由于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缺乏和综合素质的不足,会出现对于食品质量监管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如在往食品生产设备里投放不合理的添加剂,一旦无法有效地控制添加剂的分量就有可能造成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因此企业在招用工作人员,要对人员的工作操守和工作态度进行严格考核,培养工作人员的道德意识,这样才可以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风险降到最低。

2.4基层计量检测部门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

管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法规制定太少,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都缺乏完善的监察制度。由于资金条件的限制,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基础设备仪器都比较简陋和落后,而且开展检测的检测环境也亟待完善,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食品质量的安全检测。基层计量检测部门,缺乏专业的检测技术人员,对食品安全检测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而且部分技术人员由于对检测设备管理工作的忽略,导致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没有办法正常开展,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系统性地开展,这些因素就造成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不到位。

3计量控制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计量检测人员的工作水平

食品安全检测管理部门肩负着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保护人们合法消费权益的责任。因此要做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不仅仅要依靠安全检测部门的执法管理,还应该通过科学的安全计量检测控制,使食品检测的数据更加有说服力和威信力。因此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部门工作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其计量控制技术检测的专业工作水平,以保证食品的安全生产。

3.2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加强,各国对食品质量安全更加重视,因此要想在食品质量安全提升上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应该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水平,缩短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时间,逐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精准度,这对于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我们在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加强对计量控制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计量检测设备的更新,利用先进的计量检测设备来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测,为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加大计量控制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安全的食品生产环境

加强对食品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提高食品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上岗的计量检测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在食品检测过程中,要落实统一的执行标准,营造良好的食品生产环境。

4结语

食品生产关系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国家食品生产部门要高度重视计量控制,为食品安全打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楚林林 单位:确山县工商质监检验检测中心

参考文献:

[1]孟德.计量控制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6,25(4):23-35.

食品质量安全范文篇2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育部

从2002年开始正式批准了合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招生,学院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于2014年在原来生物技术专业基础上新办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专业,主要培养通食品、强检验、善管理三位一体的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道德、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建立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但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点与培养目标

1.1学科特点。具体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生物学特性和商品特性引起的,其隐患源包括动植物食品原料在收获或生产过程中混入一些杂质;食物(动物或植物)生长过程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添加剂等;食品(动植物)本身可能天然就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禾本科、豆科植物中的氢氰酸、发芽马铃薯中的龙葵碱、畜产品中的肝脏毒素、水产品中的河豚毒素以及谷物和坚果中的过敏源等。另外还有许多食源性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单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可见,食品加工的所有过程和环节都可能影响到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这就要求从事本专业具人其有很强的实践能力。1.2培养目标。培养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安全性研究和质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了解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熟悉食品法规与标准及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具有食品质量管理的能力。

2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

2.1指导思想。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指导思想,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以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相结合,由基础实验到专业实验的,由简单实验到综合实验的,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并与理论教学有机统一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2.2实践教学的目标。合肥学院是应用型本科类院校,培养的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工程性人才,人才培养应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实践的教学模式。结合合肥学院的定位及食品质量安全的专业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目标为:通过系统的实践教学系统的学习,加强并延展强化理论教学的内容;通过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具备在实际技术生产和应用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专业、行业和社会的认识,并使其专业能力能服务与当地社会,从而符合合肥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2.3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2.3.1基础实验体系。以模块化的形式将各种基础实验技能融合成基础实验体系,包括物理实验、物理及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及有机化学实验、计算机知识信息等,通过学习此类实验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化学试剂配制、常规化学反应机理、计算机数据处理及分析等能力,达到理工科基本素养。2.3.2专业基础实验体系。通过生物基础实验模块(包括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等)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食品专业生物化工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常规仪器设备,培养和强化学生食品检测和分析的基本技能和科研素质。为进一步的食品质量于安全专业实验教学做准备。2.3.3专业实验体系。第4学期开始专业实验教育模块,包括食品检测与分析、食品感官评价、仪器分析、食品安全与检测、食品加工工艺等实验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食品加工、食品检测实验技能,并能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完成检测报告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的培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2.3.4实习、实训体系。实验教学使对某项实验技能进行的专向训练,而实习、实训体系是将学生直接放入生产一线,培训他们在实际生产中的综合食品检测及分析能力。整个实训体系又分为工程实训模块、实践模块、认知实习模块以及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模块。实习实训体系和实验体系的结合,使我们的课程从学校真正的走入工厂,让学生切身的感受食品生产的过程,并将利用前面实验课上学习的实验技能应用过来,检测食品的营养于安全。2.3.5科研创业能力实践。鼓励教师指导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申请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开展各种竞赛;通过食品质量于安全综合大实验和毕业论文进行短期的科研训练,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主动探索和创造,充分发挥学生创新创业潜能,为创业创新做好准备。我们分析每个实践教学阶段的目标和内容,防止中间有交叉的现象,更对其中一些内容进行符合食品质量于安全方向的改进。根据学生对专业更感兴趣的现象,调整基础实验中的一些内容,使其食品企业检验操作项目的一部分。例如,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直接开设凯氏定氮法检测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在CAD制图课程中,将食品企业实际需要的绘图内容设定为作业题目等。这样每一阶段的实践环节均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目标,均与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关,形成了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从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到综合实践内容均与专业实际相关,实验—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现场实习螺旋上升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新星,蒋昊,申丽,等.资源加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90-92.

[2]刘春芝,孙莉莉.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层级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经贸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2,3(1):79-82.

[3]安广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7(2):60-61.

[4]励建荣,邓少平,顾振宇,等.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食品学报,2004,4(4):109-112.

食品质量安全范文篇3

(一)加工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1.食品加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按照食品的原料和加工工艺不同,食品分为: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茶叶,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特殊膳食食品及其他食品共28大类525种。目前,全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72%,产量和销售收入占主导地位;规模以下、10人以上企业6.9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18.7%;10人以下小企业小作坊35.3万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9.3%(见图1)。

据统计,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586.95亿元人民币(不含烟草),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8%,同比增长23.5%。其中,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乳制品加工等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增长率均超过20%。2006年,中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小麦粉5193万吨、食用植物油1985.5万吨、鲜冷藏冻肉1112.5万吨、乳制品1459.6万吨、啤酒3515.2万千升、软饮料421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2%、17.5%、24.0%、23.5%、14.7%和21.5%。2007年1月至6月,食品工业总产值累计1281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啤酒、食用油、饮料、味精等食品的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当前,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部分食品企业加工技术和装备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肉制品、乳制品、饮料、啤酒等行业的大型企业普遍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膜分离、物性修饰、无菌冷灌装、浓缩、冷加工等加工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缩短了中国食品加工技术和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是企业质量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共有10.7万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资格,2675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三是产品结构趋于优化,有效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精深加工食品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如液体乳产量占到乳制品总量的85%以上;软饮料制造业打破过去一直以碳酸饮料为主的局面,形成了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蔬饮料、茶饮料等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粮油行业中,特制二等以上的精制小麦粉占小麦粉总产量的65%;标准一等米以上的精米占大米总产量的88%,特等大米在大米中所占比重达到33.9%;一级油、二级油(分别相当于原国家标准中的色拉油和高级烹调油)在食用植物油中所占比重合计达到58.5%。

2.食品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食品总体合格率稳步提升。2006年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77.9%。2007年上半年,食品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了85.1%。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并呈上升态势(见图2)。

二是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呈共同提高的格局。2007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2%,其中有14个省达到90%以上。

三是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达到较高水平。经过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专项整顿,中国28大类525种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日常大量消费的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提高显著。据统计,中国消费量最大的前10类食品分别为:食用油、油脂及制品,酒类,水产制品,粮食加工品,饮料,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糖。2007年上半年,除水产制品抽样合格率为85%外,其余9类食品专项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肉制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7.6%(见图3)。

3.优质食品成为市场主导产品

随着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优良。2006年,销售收入排名前100家的食品企业销售总额占全行业比重达24.9%;乳制品行业10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4.7%;饮料行业10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39.5%;制糖行业10强企业产量占全行业的43.6%;肉制品50强企业的生产能力和销售量占整个行业的70%;啤酒行业中100万千升以上的8家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7%;葡萄酒产量前10位的企业占全国葡萄酒产量的62.1%;方便面行业中最大的3家中国名牌企业占据中国国内市场份额的76%。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1.安全优质的品牌农产品快速发展

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农业标准化能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品牌农产品已成为出口农产品的主体,占到出口农产品的90%。近5年来,绿色食品出口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得到40多个贸易国的认可。截至目前,全国有无公害农产品2860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4600个,面积2107万公顷;有5315家企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14339个,实物总量7200万吨,认证产地面积1000万公顷;经认证的有机食品标志使用企业600家,产品总数2647个,实物总量1956万吨,认证面积311万公顷;有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39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100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近3500个,带动种植面积超过3333万公顷。

2.农产品质量合格率持续上升

根据2007年上半年的监测结果,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为93.6%;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和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测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8.8%和99.0%;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的平均合格率为99.6%,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污染监测合格率为91.4%,产地药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三)进出口食品质量保持高水平

中国是食品进出口大国,多年来食品进出口不断增长。2006年,食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04.48亿美元(不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下同),同比增长了21.45%(见图4)。

1.出口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2006年,中国出口食品2417.3万吨,货值266.5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3.29%和16.0%;出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品种分别为:水产品、水产制品、蔬菜、罐头、果汁及饮料、粮食制品、调味料、禽肉制品、酒、畜肉及杂碎(见图5)。

中国食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按贸易额排序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日本、美国、韩国、香港、俄罗斯、德国、马来西亚、荷兰、印度尼西亚、英国(见图6)。

多年来,中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据统计,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分别为9.4万批和5.5万批,被美国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752批和477批,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9.1%;出口到欧盟的食品分别为9.1万批和6.2万批,被欧盟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分别为91批和135批,合格率分别为99.9%和99.8%。日本是中国最大的食品进口国,2007年7月2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日本2006年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日本对中国食品的抽检率最高,达15.7%,但中国输日食品的抽检合格率也最高,达99.42%;其次是欧盟(99.38%);第三是美国(98.69%)。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食品主要来自内地。香港特区食物环境卫生署2007年上半年两次大规模食品抽样检测表明,香港地区食品整体合格率分别为99.2%和99.6%。

2.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

2006年,中国进口食品2027.3万吨,货值133.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7.94%和25.11%。进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品种分别是:植物油、水产品、谷物、食糖、乳制品、酒、烟草及制品、禽肉及杂碎、油料作物、粮食制品(见图7)。

中国的进口食品来自世界上143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出口食品货值列前10位的国家分别为: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阿根廷、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法国(见图8)。

多年来,中国进口食品的质量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过因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引起的严重质量安全事故。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进口食品口岸检验检疫合格率分别为99.29%、99.46%、99.11%和99.29%。

二、食品监管体制和监管工作

为保障食品安全,中国政府树立了全程监管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监管工作格局。根据中国国情,2004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决定》,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分工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了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明确了责任。该决定将食品安全监管分为四个环节,分别由农业、质检、工商、卫生等四个部门实施。其中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农业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日常卫生监管由质检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工商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由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进出口农产品和食品监管由质检部门负责。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相互衔接,形成了严密、完整的监管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立足当前,规划长远,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长效机制。中国政府坚持从源头狠抓食品质量安全,完善食品监管的各项基本制度,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01年中国启动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蔬菜中高毒农药残留和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控制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最为关心的高毒农药、兽药违规使用和残留超标问题;以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市场准入三个环节管理为关键点,推动从农田到市场的全程监管;以开展例行监测为抓手,推动各地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落实管理责任;以推进标准化为载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监管能力逐步增强,农业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二)建立并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中国政府于2001年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这项制度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生产许可制度,即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具备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质量管理、储存运输、包装标识、生产人员等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必备条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销售食品;二是强制检验制度,即要求企业履行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方能出厂销售的法律义务;三是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即要求企业对合格食品加贴QS(质量安全)标志,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承诺。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截止到2007年上半年,共向生产企业颁发了10.7万张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食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同类食品的90%以上。同时,加强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监管。截止到2007年6月底,共撤回、撤销、吊销和注销了1276张达不到标准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根据食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进度,国家质检总局分批公布了获证产品的生产企业名单,分期公告了未获证和无QS标志食品不得进入市场销售,警示消费者不要使用。

(三)加大食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力度

中国政府对食品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这项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不断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提高有效性。近年来,重点抽查了乳制品、肉制品、茶叶、饮料、粮油等日常消费的主要食品,重点对食品生产集中地的企业、小作坊进行了抽查,重点检验了食品的微生物、添加剂、重金属等卫生指标,并对质量不稳定的小企业重点进行了跟踪抽查。通过加大抽查频次,扩大抽查覆盖面,基本实现了抽查一类产品、整顿一个行业的目标。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共对7880家企业的11104批次食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同时,对抽查中发现有问题的产品和生产企业,加大了整改、处罚的力度。一是严格执行公告制度。对抽查中发现质量问题严重的355家企业355批次产品公开曝光,同时,积极宣传“优秀企业、优质产品、优良品牌”,240家获得“中国名牌”和548家获得“国家免检”称号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赞誉。二是严格执行整改制度。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督促严格整改,按时复查,复查不合格的,责令停产整顿,整顿期满后再次复查仍不合格的,吊销营业执照。三是严格实行处罚制度。对在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食品,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四)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专项整治力度

中国存在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决定了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目前,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对从事传统、低风险食品加工的小作坊,中国坚持“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工作原则,一方面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让小作坊尽快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另一方面强化监管措施,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近年来对小企业小作坊重点实施了四个方面的监管:一是基本条件改造,达不到要求的不得生产;二是限制销售范围,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销售范围不得超出乡镇行政区域,不准进入商场、超市销售;三是严格限制预包装,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在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之前不得使用相应包装,防止其乔装打扮混入市场;四是公开承诺,小作坊必须向社会公开承诺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滥用添加剂,不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产品不进入商场、超市销售,不超出承诺区域销售,确保食品达到最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经过整治,2006年食品小作坊的平均抽样合格率提高到70.4%;截至2007年6月底,已取缔5631家,强制停产8814家,5385家整改后达到准入要求。

(五)推行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

建立并实施了以“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两书一报告”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三员四定”即按照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的方式,确定质检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员到乡镇(办事处)负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具体监管工作,乡镇政府协管员协助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社会信息员收集提供各种食品质量安全违法信息。“三进四图”即进村、进户、进企业,调查摸底,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制定企业变化动态图、食品行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食品安全警示图,实施动态监管。“两书一报告”即政府签订责任书,企业签订承诺书,质检部门定期写出食品安全报告。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区16030个,确定食品安全专职监督员25346人,聘请政府协管员72474人,聘请社会信息员106573人。2006年,各级质检部门共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90万次巡查。

(六)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

深入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推进经销企业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以及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制;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食品质量监测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销毁、公布制度;加强畜禽屠宰行业管理;打破地方封锁,鼓励质量优、信誉好、品牌知名度高的食品在全国流通;健全社区食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集中力量整治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

(七)加大餐饮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餐饮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中国政府在餐饮业卫生监管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加大对餐饮卫生的监管力度,制定并落实《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餐饮环节监管。二是推进餐饮业、食堂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和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建设。三是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处大案要案,并及时向社会通报。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年,卫生部门检查各类餐饮单位和学校集体食堂204万余户次,查处涉嫌非法生产经营食品案件4.5万余件,取缔无卫生许可证生产经营单位2.5万余户。四是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部署开展全国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专项检查工作,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五是开展食品危险性评估,科学食品安全预警和评估信息。

(八)全面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为解决一些地区、一些食品的假冒伪劣问题,全面开展了食品质量安全区域整治。组织实施了“百千万工程”,围绕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加工点、重点加工户及加工的食品,采取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加强标准和检测等技术力量建设、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推动组建食品行业协会、加大执法打假力度等措施,解决了一批区域性制售假冒伪劣问题。同时,工商、质检部门不断加大食品执法打假工作力度,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线,突出生产加工源头,部署开展专项执法打假行动,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证照皆无的制假制劣黑窝点。2006年,质检部门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4.9万起,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值金额4.5亿元人民币。工商部门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共出动执法人员560万人次,检点食品市场1.6万个,检查食品经营主体1040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15.18万户,吊销营业执照4629户,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6.8万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48件,对1.55万吨不合格食品实施了退市。

(九)强化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建设

建立了全国食品安全风险快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积极开展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风险监控,通过动态收集和分析食品安全信息,初步实现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和早处理。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包括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预警和快速反应,做到立即报告、迅速介入、科学判断、妥善处置。

(十)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制度

这项制度分为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两种形式,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食品召回的责任主体,要求食品生产者如果确认其生产的食品存在安全危害,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主动实施召回;对于故意隐瞒食品安全危害、不履行召回义务或生产者过错造成食品安全危害扩大或再度发生的,将责令生产者召回产品。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在开展食品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中,对发现存在致病菌、化学性污染、使用非食品原料等重大安全隐患的食品加大了召回力度,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了生产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降低了不安全食品可能带来的危害,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十一)加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中国政府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档案,建立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红黑榜制度,并充分发挥各类商会、协会的作用,促进食品行业的自律。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措施,采取政策、行政、经济的手段,对重信誉、讲诚信的企业给予激励,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的诚信环境,创造食品安全诚信文化,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诚信意识。逐步完善食品安全诚信运行机制,全面发挥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督促功能。加强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档案建设,推行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重点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数据库,广泛收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做到掌握情况,监管有效。近年来,采用最新网络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实施电子监管网终端查询,及时、方便、快捷、有效地辨别食品真伪,维护了消费者利益,打击了假冒伪劣行为,促进了企业诚信建设。

多年来,中国食品生产种类不断增加,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保障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政府也清楚地看到由于受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食品安全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将重点打击生产加工中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不按标准生产,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三、进出口食品的监管

(一)进口食品的监管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建立了一整套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和保障措施,确保了进口食品的安全。

——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按照WTO/SPS协定及国际通行做法,中国政府对肉类、蔬菜等高风险进口食品实行基于风险管理的检验检疫准入制度,包括:对出口国申请向中国出口的高风险食品开展风险分析,对风险可接受的食品与出口国主管部门签署检验检疫议定书,对国外生产企业实施卫生注册,对动植物源性食品实施进境检疫审批等。如果出口国发生了动植物疫情疫病或严重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暂停可能受到影响的食品进口等。

——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进口食品到达口岸后,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实施检验检疫,只有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允许进口。入境地海关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办理进口食品的验放手续,之后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在检验检疫时如发现质量安全和卫生问题,立即对存在问题的食品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006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口口岸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2458批。2007年上半年,共检出896批,均依法作出退货、销毁或改作它用处理,确保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

——完善的质量安全监控制度。在依法对进口食品实施检验检疫的同时,对风险较高的食品以及在口岸检验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食品和项目实行重点监控。对发现严重问题或多次发现同一问题的进口食品及时发出风险预警,采取包括提高抽样比例、增加检测项目、暂停进口在内的严格管制措施。

——严厉的打击非法进口制度。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海关总署建立了关检合作机制,联合打击非法进口食品行为。2006年与欧盟委员会签署了《中欧联合打击非法进出口食品行为合作安排》,明确了双方将通过开展信息通报、技术合作、专家互访和联合专项打击行动措施等,共同打击欺诈、夹带、非法转口、走私等非法进出口食品行为。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仅非法进口肉类就查获12292吨。

(二)出口食品的监管

中国政府按照“预防为主、源头监管、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以“一个模式,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一个模式,就是出口食品“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这个生产管理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出口食品的实际,是出口食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主要出口食品,特别是肉类、水产、蔬菜等高风险食品基本实现了“公司+基地+标准化”。

十项制度,包括源头监管三项:对种植养殖基地实施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制度、疫情疫病监测制度和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工厂监管三项:严格实施卫生注册制度,全面实行企业分类管理制度,稳步推行高风险食品大型出口生产企业驻厂检验检疫官制度;产品监管三项:对出口食品的法定检验检疫制度、质量追溯与不合格品召回制度、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制度;诚信建设一项:对出口食品企业实施红黑名单制度。

——加强种植养殖源头监管。为有效控制动植物疫情疫病风险和农兽药残留,从源头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性,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存在疫情疫病和农兽药残留风险的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实行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只有获准备案的种植、养殖场的原料才可用于加工出口食品,所有获准备案的原料基地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公布。截至目前获准备案的养殖场6031个,种植基地38万公顷。对备案基地加强疫情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使备案基地的疫情疫病问题和农兽药残留问题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禽流感疫情高发,中国实施备案管理的养殖场无一发生疫情。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监管。中国对所有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卫生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只有获准卫生注册登记的企业方可从事出口食品生产加工。截至目前,获准卫生注册登记的企业共12714家,其中有3698家企业的HACCP体系通过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验证。对获准卫生注册的生产加工企业,由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统一实施日常监督管理,确保原料来自备案种植、养殖基地,确保生产加工活动符合要求。对肉类等高风险食品大型出口生产企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需要派驻检验检疫官,实行驻厂监督管理。出口食品的包装上还要加贴符合要求的具有可追溯性的标签或标识,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对问题产品的召回。

——加强食品出口前检验检疫。中国法律规定,所有出口食品只有经过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口,出境地海关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出境货物通关单办理出口食品的验放手续。对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出口食品,如进口国有要求,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还要出具卫生证书,证明该批食品已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并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卫生注册号、生产日期、出口日期、启运口岸、到达口岸等追溯信息。货物到达离境口岸后,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还要对出口货物进行查验,检查货物是否完好,货证是否相符,确保货物的可追溯性。

——加强出口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实行出口企业质量承诺和红黑名单制度,着力强化企业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促进企业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诚信经营的良好机制。对自控体系健全有效、诚信度好、产品安全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进口国享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列入“优良企业名单”,给予优惠和鼓励政策;对于被进口国家或地区通报发生严重质量违规问题或逃避检验检疫,以及有欺骗检验检疫机构行为的出口企业,在依法处罚的同时,列入“违规企业名单”上网公布,促进出口企业增强自律意识。截至目前,列入“违规企业名单”的企业共55家。

多年来,质检、商务、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密切协作,促进了中国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以质优、味美、价廉的食品满足了国内外众多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但也存在着少数企业无视中国和进口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采取弄虚作假、偷梁换柱的手法,逃避检验检疫监管,通过非正常渠道出口的情况,致使有些掺杂使假、假冒伪劣不合格食品流入国外市场。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打击的力度,坚决不让不合格食品流出国门。

四、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体系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中国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升质量水平、规范进出口食品贸易秩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

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

行政法规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

部门规章包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等。

(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加强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中国食品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食品标准化工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各相关部门负责草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立项、统一审查、统一编号、统一批准。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相对合理、具有一定配套性和完整性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标准包括了农产品产地环境,灌溉水质,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准则,动植物检疫规程,良好农业操作规范,食品中农药、兽药、污染物、有害微生物等限量标准,食品添加剂及使用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特殊膳食食品标准,食品标签标识标准,食品安全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标准,以及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等方面,涉及粮食、油料、水果蔬菜及制品、乳与乳制品、肉禽蛋及制品、水产品、饮料酒、调味品、婴幼儿食品等可食用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基本涵盖了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到最终消费的各个环节。目前,中国已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18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2900余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634项。

为解决食品安全标准之间存在的交叉重复、层次不清等问题,共对1800余项国家标准、2500余项行业标准、7000余项地方标准及14万多项企业标准进行了清理,废止了530多项国标和行标。与此同时,加快了标准制修订工作,对246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组织开展了修订,新制定了200多项国家标准,下达了280余项国家标准制定计划。加大标准的宣传、推行力度,促进食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标准。

(三)食品认证认可体系基本建立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的认证认可工作,加强认证市场整顿,规范认证行为,现已基本形成了统一管理、规范运作、共同实施的食品、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局面,基本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认证类别包括饲料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食品质量认证、HACCP管理体系认证、绿色市场认证等。目前,中国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203万公顷,已进入世界前10位;与国际接轨的GAP认证已在18个试点省286家出口企业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认证试点工作;2675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了HACCP认证;28600个初级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饲料产品认证、酒类产品质量等级认证、绿色市场认证等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国家不断加强对认证产品和企业的监管,提高认证工作的权威性、有效性。

(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在国内食品监管方面,建立了一批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初步形成了“部级检验机构为龙头,省级和部门食品检验机构为主体,市、县级食品检验机构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检测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满足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加工、储藏、流通、消费全过程实施质量安全检测的需要,基本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国际标准对食品安全参数的检测要求。中国对食品实验室实行了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的认可管理,加强国际互认、信息共享、科技攻关,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中国认定了一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共有3913家食品类检测实验室通过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其中食品类国家产品质检中心48家,重点食品类实验室35家,这些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达到了国际较先进水平。在进出口食品监管方面,形成了以35家“部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技术支持体系,全国共有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实验室163个,拥有各类大型精密仪器10000多台(套)。全国各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实验室直接从事进出口食品实验室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有1189人,年龄结构、专业配置合理。各实验室可检测各类食品中的农兽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含量等786个安全卫生项目以及各种食源性致病菌。截至2006年,已经建设部级(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323个、省地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1780个,初步形成了部、省、县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

五、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政府重视发展同其他国家、地区和有关国际组织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注重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检测技术,促进本国食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

(一)加强食品安全技术交流与合作

中国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技术专家参与各类食品安全技术培训、研讨、交流和水平比对等活动,并欢迎国外技术专家来访、学习和培训。除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活动外,自2001年以来,先后同美国、欧盟、意大利、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士、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泰国等国家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领域的技术培训与交流项目。2006年8月,为14个南太平洋国家的专家代表举行了食品安全培训。为了及时了解国外食品相关法规要求,保障出口食品安全,组织编译了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卫生法规和要求,并先后邀请美国、欧盟、日本的专家来华举行HACCP指南及应用、贝类卫生控制计划、残留监控、肯定列表制度等专题培训。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实验室还多次参与英国食品分析能力测试(FAPAS)等国际比对实验,定期参加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澳大利亚国家测试认可委员会(NATA)等知名认可机构组织的国际间能力验证活动。部级和十几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并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检测能力考核。截至2006年11月,共有22家检测机构获得韩国“国外公认检测机关”的认可,经过上述22家检测机关检测的输韩食品,入境时韩国予以免检。日本承认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垂直管理的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所属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其中许多实验室是开放性实验室,多次接待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团组访问和考察。

(二)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活动

中国政府一贯倡导并积极参加各类国际食品安全组织活动,包括派团参加各类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会议以及其他相关国际性会议,并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上正式倡导开展区域性食品安全合作,得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南亚等国家的积极呼应,成立了APEC食品安全合作论坛,由中国和澳大利亚共同主持。中国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化活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管理局和合格评定委员会成员。2007年5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7年10月20日至21日,中国政府将在广西南宁同东南亚国家召开“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会议的主题为“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与合作保护消费者权益”,目的是研究建立中国与东盟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增进中国与东盟和各成员国食品安全主管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确保相互进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

(三)注重发展国际食品安全合作

截至目前,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挪威、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定期、不定期地举行研讨会或专家互访。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同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蒙古国、越南、菲律宾、丹麦、法国、荷兰、爱尔兰、匈牙利、波兰、意大利、挪威、瑞士、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乌拉圭、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香港、澳门等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33个涉及食品安全领域的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签署了48个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卫生议定书,从而确立了中国与有关进出口食品贸易伙伴国家或地区的长效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安全合作机制下建立了年会制度。其中,规格为正部级的第二次中欧食品和消费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2007年9月12日在北京召开;规格为副部级的第三次中美食品安全会议将于2007年9月11日至12日在美国召开。

(四)推动食品贸易发展

食品质量安全范文篇4

【关键词】风险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研究与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对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加大的关注的力度。受政府监管的影响,食品企业若是生产质量不安全的食品就会受到严重的惩罚,这样不仅对企业的名誉造成影响,同时很难会再次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这种背景下,企业应该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问题。但是在实际上,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经常出现,若是将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视为企业经营的风险,就会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的频繁发生。

一、风险控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作用

1.内部环境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促进作用。内部环境设定了企业中人员怎样认知和对待风险的基础,其中主要包括了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的容量、道德价值观以及权利职责等。其中风险管理理念一般反应的是主体的价值观的体现,当企业都对食品质量安全提高重视程度时,并且人员能够对其理解和信任,企业方面就能够很好的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而风险容量是指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数量,若是企业对食品质量安全非常讨厌,那么在进行战略制定的过程中才能够进行合理的控制。此外,营造良好的诚信和道德企业文化是企业构筑的道德底线,它对于企业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其它构成因素的设计等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中胜任能力主要反映出了食品安全所需的技能与知识,权利和职责反映的是人员发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般这种情况指的是食品质量安全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若是将责任与权利授予员工就会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程度有所提升。2.风险评估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促进作用。风险评估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检测和管理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潜在事项,是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控制方法和基础。相关的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从对食品的影响和可能性两个角度来进行安全风险的评估,在其过程中要对预期事项和非预期事项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在原料、生产阶段、运输和销售过程界定出固有风险和客观影响因素,并且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的标准,若是在其中有问题的发生就会有报警,从而能够有效的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科学的控制,降低风险的发生。3.信息与交流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促进作用。现阶段,信息与交流是企业收集、传递以及风险控制的内外部信息,是能够有效的保证信息在组织内外交流沟通的过程。因为在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的检测与识别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需要处理和提取,所以这种情况下要建立信息系统来进行合理的解决。另外,根据内外部的合作情况,信息系统就要与关联供应商、销售商进行一定的融合,与此同时还要详略得当并且及时准确的获取数据信息,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风险控制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企业风险容量的沟通也同样重要,企业应该让员工以及合作伙伴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防止在其中有问题的出现。4.内部监管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促进作用。正常情况下内部监管指的是企业对风险控制的建立以及实施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管和检查,从而对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严格的评价,若是其中风险控制中存在问题,可能够及时的改进。受企业内外部环境作用的影响,控制活动因此会变得毫无相关。所以说,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要时刻对风险控制提高重视程度,并且要设立专有的部门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管,及时进行反馈,从而更好的促进食品质量安全的风险控制工作。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保障人们健康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现阶段,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的风险控制,加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交流以及控制活动的建设,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加强他们的培训工作以及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认知。此外,对于风险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和完善,加强企业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从而更好的促进食品质量的安全。

作者:范梦龙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秦江萍.内部控制水平对食品安全保障的影响——基于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流通经济,2014,(12):60-67.

食品质量安全范文篇5

关键词:食品工艺学;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改革;方法;实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小作坊制作到知名企业生产,一些不安全的隐患相继被媒体曝光,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制约食品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得到了普遍重视。2001年第1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诞生,2006年江苏大学自主设立“食品营养与安全”二级学科博士点,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江苏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9年艰苦探索的道路上,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食品工艺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本科生进一步学习各类食品加工技术知识和毕业后从事食品相关工作打下专业基础。

1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大都是教师通过课程灌输知识给学生,形成“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尤其是90后学生,由于其个性强、思维敏捷、乐于表现、涉猎知识的途径多样化,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去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对学习有兴趣、有动力,这样他们才能活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更新教学观念对新一代的大学生的课程教学尤为重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新的教学观念,关键在于从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模式的转变,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2教学改革思考

2.1提高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课堂多采用“接受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做笔记听课。在授课之前,学生往往不会提前预习,只是被动地在课堂上接受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存于表面,没有经[1][2][3][4]过大脑的加工与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学生完成课程后,无法将所学知识真正融会贯通。为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将教学课程分为3个部分:课程基础知识学习,扩展训练与科研动态[2]。基础知识学习是课程的核心部分,如“食品工艺学”中的加工与保藏的基本原理:食品干藏、冷冻保藏、加热杀菌保藏、腌渍烟熏和发酵保藏、化学保藏及辐射保藏方法等,这是食品加工的理论基础。对于基础理论的学习,有些知识点比较难理解,相对枯燥,课堂中除了提问和作业环节,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意识,鼓励学生挑战教师,激起学生的学习意愿。拓展训练包括各种网上公开课、视频教学、优秀资源共享等,这部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扩展知识面,形成自己对课程的认识,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思考,提高课堂效率。科研动态通过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锻炼学生查阅文献、整理文献、了解课程的最新研究动态,以扩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成立相关的学术团体或科研中心,便于学生相互交流,摆脱孤立枯燥的学习状况。通过以上3个方面的结合,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组织讨论,通过互动,让课堂充满探索的氛围,便于学生讨论和咨询,最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2.2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行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而“食品工艺学”课程是以解决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安全性等方面影响的一门科学,是直接为工业化生产服务的。由于“食品工艺学”是应用及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所以在授课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必须相辅相成。目前,实践教学的设备与企业装备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如何将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3]。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可以通过加强认知与参观实习,与企业结合,使学生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结构特点、品质控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竞赛,将课堂理论知识引用到课外实践当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2.3实现教学方式多样性。高校课程教学的多样化是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每节课留出提问和思考时间,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互动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产生主动交流意愿,在课堂上或课间主动向教师提问,这样的良性循环也带动了整个课程的活跃气氛。在教学的同时多引入视频资料,给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同时安排好理论和实验教学同步进行,即每一个加工保藏原理和工艺讲解后,都对应相应的实验课程,以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案例式、讨论式、竞赛式、任务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结语

总之,以学生主体地位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系统化理解,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思辨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食品工艺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对学生的培养及就业具有重要意义[4]。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研究开发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改革。“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改革能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俗语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学活知识。“食品工艺学”的教学改革也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作为教师也需要不断创新,引进先进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完善,以期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李素芬.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5(16):74-76.

史文婷.基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

郭钦,徐斌,崔恒林,等.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和思考———以江苏大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5):85-86.

食品质量安全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夯实安全基础,落实责任为手段,以国务院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要求,转变监管方式和工作作风,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履行和落实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职责,全面确保食品质量总体水平有新的提高,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

坚持全县统一领导,各乡镇政府按辖区负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质监部门负责源头把关,各职能部门和政府协管员齐抓共管。本着抓实、抓细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于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全面实施。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原则,对《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和《食品卫生法》等法律规定的全部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8大类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进行集中整顿和规范。通过整顿和规范,扶持一批名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产品质量安全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严厉惩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通过建立监管机制,使食品生产企业自律和诚信经营意识不断增强,食品生产加工行为逐步规范,食品生产加工水平和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有明显提高。

三、工作网络

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区域监管机制,明确分工和责任,层层落实,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

(一)县成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承担全县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领导和指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廖曜中为组长,县政府调研员王士环为副组长,县政府副调研员、财政局局长蒋云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龙顺才、检察院检察长左才轩、公安局局长张荣华、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周铁生、工商局局长罗云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雷建国、卫生局局长肖桂军、农业局局长王元新、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赵伟民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由赵伟民兼任办公室主任,质监局副局长朱朝晖为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具体工作。确定伍长青、李亚平、黄永成、陈志敏、肖高林、佘劲涛、蒋宏君、陈瑞芳为专职监督员,各乡镇企业办公室主任为本乡镇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村报账员为本村食品质量安全联络员。

(二)定人定责。局长赵伟民对全县食品质量安全工作负总责,副局长朱朝晖负责抓好食品生产企业整顿和规范工作,食安股长伍长青负责落实本方案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8名专职监督员按划定的区域负责本责任区域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工作。

(三)定区域、定企业。全县26个乡镇划分8个监管责任区域,由8名专职监督员分别负责监管。

(四)落实监督员、协管员、联络员、检验员责任。

专职监督员:负责对监管责任区域内食品生产企业的普查建档、巡查回访、监管执法、强制检验、质量投诉和咨询服务等工作。

政府协管员:负责本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质量信息收集,每月定期访问,协助质监部门做好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并及时向质监部门报告当地食品生产企业变化情况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村级联络员:负责本村的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协助上级职能部门做好食品企业普查建档和抽样等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企业检验员:认真执行食品质量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对原材料和产品进行检验把关,检验结果做到科学、准确、真实,协助企业质量负责人做好企业质量管理工作。

四、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通过进村、入生产企业、入加工户,对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包含小作坊)逐一调查摸底,将企业的产品、生产条件、人员、检验设备、质量信息等情况纳入企业档案,并输入计算机存档。

(二)建立“四图”。

企业变化动态图及食品行业分布图,用图表的形式标出企业的名称、产品种类、分布地点,并每月更新一次。

监管责任落实图,分为局内各部门监管责任图和食品专职监管员区域监管责任落实图。

食品质量安全警示图,按照产品的风险程度,企业质量抽查和巡查情况,对容易出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进行分类标明。

(三)召开全县食品生产企业整顿和规范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动员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的力量,在县内营造一个大家都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层层签订责任书,所有食品企业要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四)对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动态分类监管。针对食品的不同风险程度和生产企业对食品质量的控制能力,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质量安全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不同质量安全等级的企业执行不同的监管方式和不同的检验检查频次。通过实施巡查、回访、年审、强制检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实现分类监管、分类指导,督促获证企业履行法律义务,保持出厂食品持续合格。凡是在强制检验中不合格的,采取严格依法实行加大抽检频次,公告、责令收回、跟踪抽查、责令停产整顿、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等处理措施,做到“三个不放过”:企业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质量安全达不到要求不放过,质量教训未吸取的不放过。

(五)严格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的监管。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数量大、分布广、风险高的特点,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导思想,建立以质量承诺为主要内容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自我声明制度。积极引导小企业联合建立检验室,督促小企业与县质检机构签订委检协议,对小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行定期报告制度。

(六)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要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签订质量承诺书,在质量安全承诺书中承诺严格按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滥用添加剂,不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建立购买和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辅助剂台账,对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定期报质监部门备案。对不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或不按要求记录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使用情况的企业,要责令其整改。

(七)严格生产许可,加快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要依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加快食品生产企业市场准入工作进度,督促未申请的企业尽快改正;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许可受理、审核、检验工作的管理,严格审查条件,规范审批程序,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不发放生产许可证,对无证生产、销售的依法予以打击。

(八)突击重点,加大食品监督抽查力度。在近期集中力量开展食品监督抽查工作,突击重点品种、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同时,要加大对不合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处理力度,严格实施公告、整改、复查、处罚和责令收回等处理措施。

(九)深化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遏制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一是结合贯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加大力度查处无证生产、销售食品违法行为;二是组织实施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监管薄弱地区的区域性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三是严厉打击使用病死畜、禽肉等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四是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造成严重后果、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加大扶优扶强的力度。加大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的力度,扶优治劣,引导消费。建立优秀企业名单,将A类企业、连续三年强制检验均合格的企业和质量好、信誉高的企业列入其中,争取有关部门从项目、资金、创企业品牌等方面重点扶持。同时,在政府网站或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进行宣传。

(十一)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县质检所重点建设常规的理化试验室和普通的微生物实验室,同时,引进和培养食品卫生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努力提升检验机构的综合能力,满足日常监管工作需要。

(十二)落实报告制度。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定期写出食品质量报告,向县政府汇报全县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形势、指出问题、提出措施。

五、实施步骤和时间

从现在起至9月底,整个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大体分六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阶段。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对全县的食品生产企业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基本信息调查摸底,建立企业档案。

(二)宣传发动阶段。召开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顿和规范动员大会,督促各乡镇和有关职能部门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层层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县质监局与县内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含小作坊)签订质量承诺书。

(三)对企业进行培训和服务阶段。由县质监局组织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和检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检验专业知识。按照划分的监管责任区域,专职监督员对责任区域内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驻厂指导和服务,着重帮助企业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能自觉主动地提高食品生产、检验控制水平。帮助食品生产企业从质量管理职责、企业场所要求、生产资源提供、采购质量控制、过程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等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所需服务。

(四)落实措施,加强监管阶段。认真落实巡查、回访、年审、强制检验、监督抽查等措施,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及假冒伪劣行为,严格履行“三个不放过”,加强对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同时积极引导、帮助、扶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督促其落实和完善各项质量管理措施。

食品质量安全范文篇7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特色化建设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社会公众自我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关注度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食品质量与安全已悄然跻身于食品领域十大研究方向之首。作为食品消费与贸易大国,近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何有效构建食品安全防线以确保种类繁多的食品符合健康、安全这一基本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予以应对,除制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外,在符合办学条件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新兴专业的开设及人才的培养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队伍,缓解了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紧张局势,但就专业建设而言其目前尚未成熟仍处于逐步探索与完善的阶段。

一、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我国编外目录专业于2001年率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2002年其正式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高校本科专业,中国农业大学等16所高校也于同年开设了此专业[1]。历经十余载的建设与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农业、工业、商业、医学、综合类等近两百所高校开设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且有多所高校申报并增设了专业硕士点与博士点。至此,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已形成本、硕、博多个层次的完整培养体系,初步具备较为充足的教学与科研资源,专业建设上已有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5个部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然而,这期间也有不少“贪大”、“求全”、“攀高”的高校意识到未来食品安全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违背办学规律,忽视自身实际条件,纷纷效仿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致使该专业的建设、发展陷入特色化的“趋同”困境。主要体现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趋同等几个方面。此外,在快速规模扩张及办学层次提升的目标牵引下部分高校混淆了“一流建设”与“特色建设”两者的概念,忽视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要求,盲目将其它高校一流专业的基本特征嫁接到自身专业特色化建设的过程中,用一流专业的若干标准来规范和统一专业的特色建设。

二、专业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性。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以来的持续扩张使得高等教育快速步入了大众化阶段,目前各高校专业数量多则过百,少则几十,而每一专业的建设发展与提升都离不开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投入。与部属高校相比,大多数地方院校均存在办学经费紧张、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欠缺等现实困难,因此按传统发展模式就难以建成一般意义上的高水平的专业。基于此,各地方高校充分整合、高效利用有限教育资源,集中精力建设服务地方、适合校情、特色鲜明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方是明智之举。此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低水平、无差异、重复性建设,不仅会造成现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会加剧高校间的生源争夺、毕业生间的就业竞争。因此,各高校必须在特色化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深挖自身优势,集中力量对专业进行特色培育和建设,形成比较优势,进而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以促专业健康发展。最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资源优势也各具千秋,各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及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体现在高校的特色化办学上。各地方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和发展若脱离了本地区食品工业的人才需求,就会丧失存在的社会土壤,也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特色化建设的可行性。特色是专业生存之本,鲜明的专业特色往往能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并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截至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化建设成效初显,为该专业的特色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浙江工商大学在大商科背景下开设了以“质检”为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着力培养“精食品、强检验、善管理”的三位一体“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其特色化建设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正进行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2~3]。云南农业大学以传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依托,同时借助其在畜牧、园艺领域的学科优势并结合地处边疆的区位特点,建成了以“食品原料生产以及产品保鲜加工的安全控制及云南民族传统特色食品安全控制”为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4]。大连海洋大学借助其食品产业区位优势,专业建设中不断凝练“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特色,着力培养“精安全、懂加工、能管理、重实践”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于2014年获批该校“重点支持专业”中的特色专业[5]。在“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竞争力”的认知共识下,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又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专业特色化建设路径与举措

(一)准确进行专业定位,制定特色培养目标。科学、准确的专业定位是特色化建设的基础和起点,决定着其发展方向和目标战略的制定。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食品营养与卫生问题,也不仅涉及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而是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物链进行研究和控制。食品产业链呈现出的人才需求多元化使得高校在专业定位上有着充足的选择余地。各高校应在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内涵的基础上,凝练学科优势,在教学资源充分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瞄准专业特色建设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制定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以此博得社会的认可和青睐。与此同时,专业的特色化定位还应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立足于地方自然环境和条件,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广泛的社会调查与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准确定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例如,位于果蔬主产区的高校应着力建设具有果蔬种植、储运等特色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上侧重食品原料生产和保鲜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科学研究上以地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以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彰显人才差异培养。课程体系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直接反映,因此,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充分利用各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对新专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将专业特色融入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使课程体系逐渐科学、规范。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建设上应做好以下四个结合并有所侧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习与研究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食品加工占优势的高校,课程设置上侧重于食品保鲜、加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农畜水生产占优势的高校,则应侧重食品原料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质检特色占优势的高校,可侧重分析检测技术,除传统检测能力培养外,有条件的高校可重点设置当前亟需的各类快速检测课程;管理科学有优势的高校,偏重于质量安全管理、质量安全法规等。农科、理工科和综合性高校在检测技术方面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课程设置上可侧重于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如中国药科大学作为国内“药物分析”学科的鼻祖,师资力量雄厚、分析测试条件优越,其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有意强化“现代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分析类课程设置齐全,“食品安检”表现出相对的强势。另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属新兴专业,目前授课教材仍相对缺乏。在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作为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发展重要工具的特色教材编写也须提上日程。(三)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教学活动是特色课程体系外化和具体实施环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提升一直都是特色化建设重点研究的内容。食品质量与安全属多学科交叉专业,知识涉及面广,能力要求高,其教学活动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教学过程宜采用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教学、发现式学习等归纳式教学方法和方式。世界范围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为该专业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案例,如结合国内外近年爆发的重大安全热点事件(“瘦肉精”、“地沟油”、“掺假马肉”、“毒大米”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式学习,生动鲜活、易于理解和接受的食品安全案例教学避免了纯理论学习的枯燥,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为方便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外碎片时间,可增设“第二课堂”将相关的学习资料、视频等上传至网络平台,方便学生进行自主与选择性学习。(四)构建与特色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因此将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无可厚非的。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色化建设过程中需渐进式、多元化地构建起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平台。特色化实践教学平台应包括实验教学、见习及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三个部分。实验教学方面,不能拘泥于传统实践教学,应结合各自在食品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优势有所侧重。例如,具备食品加工优势的院校应配置较为完备的工艺实验室和感官评价实验室,质检特色突出的院校应建设起先进的分析实验室。此外,实验内容的设计应紧跟时展步伐与食品安全形势紧密结合,同时增加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见习及实习是将实践教学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缩短学生就业后适应期的重要环节。专业特色化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定一定数量的与专业特色契合度高的见习、实习基地,并加强过程监控,确保见习、实习的效果。例如,作为国家第六批食品质量与安全特色专业建设的河北科技大学与河北省多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及实习实践合作关系,作为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毕业论文(设计)方面,确定一定比例的与专业特色相适应的论文(设计)题目,以适宜的难易度、严格的答辩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四、结语

在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不断扩容、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特色化建设已成为各高校进行专业建设的不二之选。在专业特色化建设道路上,科学准确的专业定位是基础,特色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活动实施是核心,搭建与特色相适应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是保障。为培养出当下社会发展亟需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上只有充分挖掘自己的特色,形成比较优势,才能在当下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立得住、站得稳、走得远。

【参考文献】

[1]刘胜斌,王春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4,2:83~85

食品质量安全范文篇8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加工环节的监管,更应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管住、管好。

一、明确工作目标,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全面履行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责任,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我区食品质量安全状况,采取有利措施,科学、依法监管。要通过持续开展清理整顿和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使我区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好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形势得到根本好转,食品产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二、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艰巨。针对我区食品企业多而散,特别是小作坊、无证照窝点生产地点比较隐蔽的特点,要举全局之力,实行分片监管、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切实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确保监管到位。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及过错责任追究制,责任层层落实。即区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责任制度;加严监管措施;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备案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措施;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三、强化措施,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

(一)普查建档,实行动态管理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档案,是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依据,建立健全食品企业档案尤为重要。按照国家、省、市质监局的工作布暑,食品企业(小作坊)建档应不漏一家,彻底摸清家底,以备更好的开展工作。食品企业除应建立以每户企业为单位的纸质档案外,还应建立动态管理的电子档案,并设置专人专管将日常巡查、回访情况记录存入纸质档案,不断更新电子档案,对于新发现的食品企业要及时建档,保证质量档案的准确性。

(二)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1、制定巡查计划,实施巡查制度

根据食品企业质量档案,按照地域分布、产品种类特点等,在每月底合理的制定出下一个月巡查计划。巡查时应按计划要求认真进行检查,如实记录企业生产情况,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指出,并以书面形式告之企业,限期整改。企业在整改时要跟踪服务和指导,确保在期限内整改到位。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企业要实施加严监管。

获证企业后监管: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虽然是在保证生产条件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是持续保持获证审查的要求来生产企业不多,这是获证企业的通病也是巡查的重点。

小作坊监管:小作坊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对证照不齐全的、产品检测情况连续不合格的、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一经发现要立即停产整顿或提请政府取缔。对愿意诚实守信合法生产的,要签订承诺书,承诺不违法生产食品,产品只在本区域内销售等,并帮助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生产销售记录。确保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

2、实施分类监管,区别管理

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强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后续监管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和分类原则,对食品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对“A级”企业不能仅限于获证企业,对于管理严格、产品质量优、信誉度好的企业都可划为“A级”企业。对于产品质量滑波,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应降级管理,重点巡查。对“不合格企业”要采取停产整顿和取缔的措施。

3、落实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企业的备案

要制定食品添加剂(助剂)生产、使用企业备案制度。对于需办理工业产品许可证的食品添加剂(助剂)生产企业,应积极帮助其申办生产许可证,并建立企业档案;对于食品添加剂(助剂)使用企业,要严格备案制度,特别是对单件产品使用量的控制,强调企业应在使用食品添加剂前备案,未经备案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4、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

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清理整顿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突出抓好几个重点:一是重点产品,大米、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酱油、酒(白酒、果酒、米烧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二是重点区域,农村、城乡结合部及长期存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的区域;三是重点单位,小作坊、非法生产加工窝点、有过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的企业。

食品质量安全范文篇9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社会越发达,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度就越高,因为食品质量安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会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相关部门或机构更应重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积极探寻有力的措施真正将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做好,促使食品质量安全尽快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使人们的饮食更安全、更健康、更营养。

1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最近几年,有很多新闻报道都是关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案例,如市面黑作坊地沟油、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做馒头时使用各种添加剂或漂白剂等,迫使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刻不容缓。食品质量安全一般涵盖两个大的方面,分别是食品卫生安全、食品营养品质,其对人体的健康与安全有决定性作用[1]。食品里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但加工方投入超标的添加剂、化学物质等,严重破坏食品营养,甚至威胁人体健康,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意义重大,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食用安全、营养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杜绝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2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完善标准体系,从根本上做好监管工作。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其顺利进行,就必须完善相关标准体系,从根本上做好这一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建立涵盖食品的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检测等环节的全过程技术标准,并体现出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与可行性,促使食品质量安全相关各方共同遵守[2]。①严格把控环境污染大关,不仅要预防食品企业污染环境,还要预防环境污染食品企业,确保食品生产基地远离污染源。②严格把控食品的原料与资源大关,从根本上监控对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生长调节剂等的使用,有效监督食品生产厂家规范生产。③严格把控食品加工与操作大关,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确保食品生产与加工过程能严格依据标准操作。④严格把控食品流通交易大关,将走私渠道堵住,并加强对进口食品进行检验与检疫,且在食品的批发交易中要求购入方、出售方签订专门的卫生安全质量协定,保证食品达到质量安全标准。⑤严格把控食品市场监督大关,对市面上的食品进行抽查与标准检验,定期、不定期公布在卫生安全上不达标的食品厂家名单,建立无公害食品专卖市场,保证人们能放心购买食品。2.2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为进一步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应积极引进科研、教学、环保、卫生、农技推广、质量监督等机构与部门的检测检验设备,在食品的产前、产中与产后贯彻落实检验工作,对食品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食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是公认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理念,所以要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3]。①评估市场经营食品的风险,掌握加工环节食品的潜在风险。②按照风险程序明确监管工作顺序,把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工作的重点放在有较高风险的、极易引发质量安全事故的食品上,并适量减少检查低风险食品的次数,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③实行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监控与评价,定期检查食品风险评级与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应审查整个风险管理系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效性。④联合工商、卫生等部门建立完善的、系统的、畅通无阻的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网络,获取准确情报,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降低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确保食品质量安全。2.3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提高质量安全监管实效。将食品质量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严格执法,这对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效有重要意义。①加大对食品的打假力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食品抽查监督工作,扩大抽查食品及其生产加工企业的覆盖面,提高抽查频次,一旦发现重大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及时报告,依法曝光不合格的企业,并严厉处罚、限时整改与复查,甚至责令其停产整顿,让违法行为受到严惩。②完善举报与投诉制度,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坚决严格查处食品制假违法行为;充分发挥专用举报电话的作用,借群众之手将以身试法的食品制假者揪出来,并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对食品制假者的曝光力度,着重报道打假成果以及食品质量安全抽查监督结果等,曝光制假售假厂商、窝点、门店等,让全社会关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导人们正确消费;建立健全举报信息网络,实行奖励与保密制度,及时反馈并处理群众的举报信息、投诉信息,鼓励群众主动参与食品违法打击活动,营造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③严格落实处罚制度,严惩食品制假分子,只要是在食品中掺假、以次充好,必须责令其停止生产,收缴违法生产的质量安全不达标食品,如果构成犯罪,要坚决将制假者移交司法机关,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3结语

食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必须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完善标准体系、引入风险管理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与源头上抓起,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打好食品质量安全保卫战,促进食品质量稳步提升,从而确保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于洪枢,陈宇.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思考[J].食品安全导刊,2017(30):25.

[2]刘昌军.浅谈食品质量安全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268-269.

食品质量安全范文篇10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现状分析;危机应对

1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责任主体不明确

在权限分配上,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预警管理也较为复杂。管理职能较为分散,并且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等现象。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涉及诸多环节和领域,其权限分属多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在信息共享和相互协调方面较差。对于这些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目前还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工作中很难做到尽职尽责,出现问题后更是互相推诿,逃避责任。

1.2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还不够完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强。从农田到餐桌,每个环节都会对最终的食品质量造成影响,然而当前的法律法规并不能进行全面的涵盖,在执法的过程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制定一部完整而统一的,针对于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的法律势在必行。

1.3技术装备手段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很多方面仍然与之存在很大的差距,如监测机构、设备、人员方法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发达国家拥有大型的精密仪器和检测技术,而我国在污染物的检测方面则较为欠缺。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一部分地区的检测检验机构设备和仪器较为简陋,功能单一,对于突发性的食品安全事件难以应对,对于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也存在不足。

1.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

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安全标准非常重视,在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广阔领域,发达国家将食品安全标准作为了关注的重点,并把健康保护作为发展的目标。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可操作性不强,而且时间跨度较大,与国际标准有很大的差距。而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标准,很多甚至高于国际标准水平。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安全标准体系上的差距,导致了我国的标准在国际上没有较高的可信度。

1.5管理制度缺位或不规范

首先,我国传统的管理方式通常以事后管理为主,缺乏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机制。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主要采用产品抽查和事故调查等方式来实现,然而这种管理方式过于简单,现代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趋向系统化、复杂化发展,采用旧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其次,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资源严重不足,相应的体系不健全。目前全国互通的信息网络体系还没有建成,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不能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相关的决策部门提供食品安全的信息,现有的信息不集中,共享机制欠缺。

1.6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财力不足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尚有不足。这就导致某些国家急需的检测项目,在能力上较为欠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日益加大,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极为不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执法机构只注重罚款,监督执法工作不够认真负责,无法有效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1.7科技实力不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对于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的管理已经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相对而言,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工作则起步较晚,缺乏专业性人才,基础较为薄弱,危险性评估技术也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积极追踪世界先进的科技发展动态,分析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在关键的技术领域进行基础性的研究。

1.8预警管理人员职业化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从事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的人员,其专业背景较为单一,因此知识面较为狭窄。此外,我国对于从事预警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培训要求不高,对于任职资格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系统而完整的考核制度和培训制度。

2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的具体对策

2.1明确责任主体,构建科学统一的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采用多部门管理的方式,因此应建立以政府职能部门、决策中心负责人、辅助参谋部门组成的专职性机构,对多部门的管理体系进行协调,同时使每个机构的作用和职责都得以明确,使之协调一致的工作。

2.2构建合理的预警系统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和安全,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而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则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应以创新、全面、及时和高效为原则,形成科学有效的预警机制。

2.3建立快速反应系统

在危机发生前通常会有一定的预兆,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也同样如此。捕捉这些征兆的信号,并了解、评价和预测引发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因素,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和掌握事件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对于环境的细微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做出合理分析。当不利因素出现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危险遏制在萌芽状态,防止事件的扩大,减轻其对于社会造成的影响。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机构快速反应系统的建立,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2.4加强职业队伍建设

专业性的人才在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的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推进人才的建设,应加强国家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设立与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相关的专业的教学点,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应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在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根据人员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来决定培训的内容,加强不同区域经验的交流,并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外较为先进的技术。

2.5提高国家重视,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根据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需要,应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国家食品质量控制技术的投入和研究。加强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合作研究、确定新标准、包括改进检测方法、研究微生物抗性、病源的控制等预防技术标准。同时要对食品安全技术和管理人员强化训练,使食品检测实验室的技术达到国际标准化。

2.6引进先进技术,加快设备更新

改善检测设备,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和研制先进的检测设备,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监督检测硬件方面的差距。加强现有监督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将一批高水平的监督检测技术机构联合起来,发挥龙头作用。

2.7充分发挥消费者的社会监管作用

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分析食品质量安全形势,引导社会消费,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让消费者更多的参与食品安全立法、执法活动,发挥消费者的社会监督作用,加大科普宣传,增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程言清.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治理的制度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

[2]赵淑昂,林秀芝,洪丹妮.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现状及方法[J].食品安全导刊,2015(21).

[3]雷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探析[D].东北大学,2008.[4]顾加栋,顾帮朝.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缺陷及其完善[J].卫生软科学,2006(2).

[5]杨艳涛.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与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