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1:34:38

视觉设计

视觉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人主要是依靠五官来接受信息的,并且眼睛属于最为重要的感官。视觉传达设计即属于对“眼睛”的信息传达,其在信息化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不少企业就会运用视觉传达设计来实施广告设计,通过信息的传达,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受众,扩大商品的宣传,从而达到促销的主要目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一些电影中的制作、动漫的设计、艺术绘画等都会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就是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只有将这两者的目的表达出来,探究不一样的特征,那么长久下去,才可以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鉴于此,如何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与“视觉”异同点是哪些?如何有效地融合?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众多学者需要探究的重点内容。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视觉传达设计

当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对于视觉传达设计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设计概论》和《辞典》中,虽然诠释的内容不一样,但是所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也开始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将符号、媒介和传达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现实的生活中,大家可以看到的就是以语言为主体的交流途径,采用视觉符号或者视觉媒介的方式,完成信息的传达,达到可视化的体验。从本质上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感官的基础上,使用视觉感知设计符号,在经历了大脑的优化与加工之后,就可以将图形、图像、文字、色彩、空间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整合和组织、搭配、创新之后,就可以将有价值的信息传达出来,完成过程建设。在不同的时期中,视觉传达设计存在较多共性,这些共性可以在不同的环节中,强化视觉设计的创意性,统筹发展,加大基础建设。例如设计筹划、信息概念等内容,都是基于媒介特征的现实需求,帮助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扩大信息的获取渠道,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传达信息,保持核心建设,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视觉设计

视觉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可以使用视觉的表现,给大众带来不一样的吸引力,达到不同的信息传播效果。视觉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历程中,需要结合“效果”,进一步调动大众的“看”,激发兴趣,保持信息的有效传递。例如,视觉设计在现实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广告、海报、品牌的商标等,全都属于视觉设计的范畴,可以将视觉化的创意与表达呈现于人们的视野中,并保持图像语言的精确性,进一步解决缺陷性的问题。在实用性的价值中,获取概念性的信息。对于受众来说,引导他们的行为出现改变的并不是产品的设计效果,而是信息的传达。

(三)信息设计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为社会的各个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实施信息传达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使用信息设计的方式,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加大数据转化,展现不一样的二维效果。例如网站网页、电子地图、软件的界面等都属于信息设计的范畴。在可视化的设计中,信息设计更为复杂,需要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且加大受众者的理解,保持产品与终端设计的完成性。但是,信息设计需要在视觉设计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更倾向于增强受众者的体验,加大强调的价值,满足现实的信息需求。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异同

(一)“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差异性

第一,专业技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视觉设计需要设计师可以精确地对市场的需求进行了解,并且需要以受众为本,掌握印刷技术基础,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增强思维发散的能力,加大艺术的表现力。从本质上看,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信息设计需要保持项目的独立性,并且会涉及到很多专业,需要在学科规划下,运用团队的力量来完成设计。例如在进行信息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有工业设计的相关知识,还需要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数字技术相关知识等。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这些方面的人才,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才能完成信息设计,做到密切与受众者之间的关系。第二,信息载体。从本质上看,视觉设计也被称之为平面设计,更加倾向于静态与二维。虽然信息化已经融入了大家的生活中,但是有些信息载体还是使用传统的期刊和报纸,将图片或符号传递给大家。一般情况下,视觉传达设计的主题比较鲜明,保持了很强的完整性,可以给大众带来主观的感受。信息设计需要在数据影像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三维的立体动态,使用电脑或者其他的载体,保持了信息的精确性,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还是能够展现很好的用户体验感。第三,检验标准。对于视觉设计来说,在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形式表达还是传播的方式,都相对的比较柔和,但是需要在长期的建设中,进行演变,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换句话说,就是消费者的观念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改变的,需要在长期的传达之后,才可以达到,检验的标准也就很难确定。视觉设计的成效基本上就是看有没有给后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于信息设计来说,不管是传播还是表现的形式,都会受到直观效果的影响,表达出来就会比较热烈。此种方式的检验标准就比较容易确定,只要使用终端大数据的信息就可以诠释基础,收集受众者的喜好,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和习惯,在整体的统筹规划之后,就可以明确是不是可以符合大众的喜好,体现了很强的实用性价值。第四,设计权利。首先,从视觉设计的角度看,主要包含设计人员、传播媒介、信息受众等几个部分,在思考的过程中,需要分析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视觉设计,很难对受众者的感受进行一个有效的定位,只能依靠经验办事,很容易忽视受众者的感受,甚至设计主体主要关注的是设计与传播者,对于传播的结果,精确性不高。但是,信息设计就可以很好地使用大数据,对消费者实施精确的定位,还会以受众者为本,思考信息接收人员的情感,分析不一样的消费观念;并且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和推广。信息设计的成果中,大众对其的满意程度要远远高于视觉设计,并且可以有效地引领消费者的行为。

(二)“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联系性

从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融合方向看,第一,两者之间的设计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优化消费者的生活,完成艺术和实用价值的双重融合,并且还需要合理地解决成本问题,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两者之间设计的方式是一样的,都需要在单向的视觉流程和曲线的视觉流程里找,关注重心、反复、导向、散点等方面的内容设计。例如:单像视觉流程需要在竖向视觉方式中,保持电影海报的稳定性。中轴线可以结合实际,上下地移动,给受众者传达直观的感受。在导向的流程设计中,可以使用文字的方式对海报进行设计,加大视觉引导。因此,两者在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将视觉设计元素进行信息设计加工,还可以将视觉设计要素与现代信息风格融合,达到“1+1>2”的设计效果。虽然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但是可以在科技的整合中加强这两者的融合。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视觉设计相关人员,需要在思维的整合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专业技能。根据“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的异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大两者之间的趋势融合。同时3D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优势互补体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契机。依靠科技的发展方向,完成两者之间的融合,以此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最终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李斯.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品牌与视觉形象的融合途径探究——评《城市品牌形象系统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

[2]白雪.视觉传达专业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发展及改革思路探究——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为例[J].艺术品鉴,2017(07).

[3]张睿.新思维设计理念下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评《视觉传达的设计思维(原著第二版)》[J].中国教育学刊,2020(03).

[4]董卫华,廖华,詹智成,刘兵,王圣凯,杨天宇.2008年以来地图学眼动与视觉认知研究新进展[J].地理学报,2019(03).

[5]文月.浅析环境视觉设计的环境意识——以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院导视系统设计为例[J].大众文艺,2017(07).

[6]严万祺.深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的启示——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23).

[7]葛田田.以专业竞赛为任务驱动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例[J].艺术科技,2019(02).

视觉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视觉传达;视觉经验;视觉心理

在现代设计中,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调动所有平面的因素,达到视觉传达准确的目的,同时给观众以视觉心理满足。当今,视觉传达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发达,设计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视觉心理,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接受者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受纳器,而是一个具有积极主动的内驱力的主体,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有关视觉心理的知识之后,才能更好地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各种现代制作技术的优势。其中,观者的视觉经验对视觉信息的准确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者应根据观者的视觉经验充分调动观者视觉心理的能动反应,使其“所看”与“所知”同时发生感觉,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设计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之中,让观者通过欣赏与设计者的审美体验相沟通,以此来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

一、视知觉与视觉经验

视知觉有时会受到视觉生理机能和生活文化经验积淀的同时作用。人的感觉并非先天固有的功能,没有体验过的东西可能无法感受到,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有可能使某种感觉功能格外发达。视觉所感受到的不仅是眼前所见的信息,过去积累的信息也会参与影响。而且,由于生活环境、视觉经验、生活体验及专业知识的不同,对同一形式的认知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来自生活和社会,与先天的个性差异有所不同。正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指出:“眼前所得到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当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因此,新的经验图式,总是与过去所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

1.生理机能上的视觉体验

英国著名的视觉心理学家格利高里告诉我们:“对物体的视觉包含了许多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来源超出了我们注视一个物体时眼睛所接受的信息。它通常包括由过去经验所产生的对物体的认识。这种经验不限于视觉,可能还包括其他感觉。例如触觉、味觉、嗅觉,或者还有温度觉和痛觉。”由于生活经验的参与,视知觉还具有一种能动作用,“知觉不是简单的被刺激模式觉得的,而是对有效的资料能动地寻找最好的解释”。我们能从倒立的金字塔形上“看出”不稳定感,是来自对实物的印象。我们有了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滑落的生活经验,才能在看斜线时感觉到动感。在色彩构成中,白色分量“轻”,黑色分量“重”,红色使人兴奋、刺激,蓝色给人以沉静感,这些感觉同生活中对实物的感受经验也是大致吻合的。再如,我们能从以频闪式样制造的霓虹灯广告牌上看到字母、图案、花边等不停地移动,但实际上仅仅是灯光的时亮时灭,它们自身并没有运动。由于灯光迅速地相继在相距不太远的位置上出现时,会在人们的大脑皮层中产生某种生理短路,神经兴奋就从一个点迅速传向另一个点,与这样一个生理过程相对应的心理经验就是我们看到的同一个光点的位移。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我们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的‘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这种运动性质就是视觉经验的性质,或者说,它与视觉经验密不可分……事实上,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才可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

因此,在视知觉的能动反应中,有着生理机能基础,虽有智性的成分,但又不同于理性判断。由于感知与经验上的相通,这种“所看”与“所知”同时发生感觉,密不可分。

2.文化经验的视觉体验

(1)个人文化经验的视觉体验。人的感觉能力一部分是先天的功能,也有一部分来自生活的体验和积累。不同的阅历和体验会导致感觉上的差异,专业素质的差别也会影响艺术感受。

人们在观看理解物体时,并不满足于把看到的东西“组织”成一种视觉意象,还要进一步把这个直接看到的形象与另一个形象联系起来。由于很多视象都是模棱两可的,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结构式样对其加以组织,所以在生活中就会出现有趣的现象:专家和外行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不同的专家从中看到的东西也不相同。例如,美术中的三维空间感来源于生活与专业训练,没有受过美术专业训练的人,不可能在石膏像上看出诸多的“素描关系”。对于红色,观者会联想到革命或恐怖暴力,还有喜庆,这都取决于观者的阅历与体验。“只要头脑中预先形成了所观察目标的意象,不管在多么复杂变换的形状中,都能够将这些意象认出来,知觉对象能从以往的视觉经验中得到填充或补足。”

同样的道理,设计中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有所感悟,对于同一设计作品,感受会有简单与丰富之分,体会也会有高下之别。一个人的现时观察,总会受到以往所见、所闻、所知的影响,积累越多,感受就越丰富。这种潜在的经验图式对观察的影响,在设计活动中同样无时、无处不在。熟悉几何抽象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观者一眼就能从服装设计大师依夫·圣·洛朗设计的时装中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而不了解蒙德里安画风的观者则可能只是将它看成大格子式样。

过去的视知觉经验和知识修养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观察面前的对象,也可以妨碍正确地观察,这取决于观者视知觉经验和知识修养的正确程度及水平高低,还有他们与观察对象的关系如何。

(2)集体文化经验的视觉体验。在人的视觉心理中具备一种推论倾向,可以使不连贯的、有缺口的图形尽可能在视觉心理上得到弥补,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之为视知觉的“完结效应”。能否在视觉的“完结效应”中正确地“填补空白”是与观者的阅历、感悟、想象有关系的。大量事实表明,对色彩、形状的把握能力会随着观看者所在的物种、文化集团和受训练的不同而不同。这就是说,一个集团能理解的,另一个集团的成员就可能无法理解、把握、比较和记住它们。观者对对象越熟悉,填补的空白就越准确。正如贡布里希所说:“由于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我们见到的事物总是与我们的预期相符,所以视觉的节省也就越来越增加了。”对此,社会学家BenedictAnderson也提出了“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概念,他认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源自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类对身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集体想象。系统的印刷语言、普及的新媒介(主要是报纸)以及共同的“受难经验”,乃促成“想象共同体”的要素。不经意间,我们的脑海中早已先入为主地为许多未曾谋面的事物定了性,想当然地认为它理应如此。这样一种知觉,其直感性是非常强的,它不是在一件物体和它的用处之间作某种联想,也不是对于某种东西的实际用途的理解,而是对一件因未经实际使用而看不到其功能的物体在视知觉中的直接“补足”或“完结”。

在视觉传达中,任何一种图形或符号的意义都会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而变化。博厄斯在其《原始艺术》中提到:不同部落的美洲印地安人所赋予的某些基本图案的各种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变化会引起人们对纹样的意义作出不同的解释,这种不同的解释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纹样,使纹样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例如,中国古人素来喜欢莲花,它象征着高洁,出污泥而不染,尤其深得中国文人的喜爱。在佛教传入中国后,莲花更成了清净、圣洁、吉祥的象征,成为吉祥纹样“暗八宝”之一,各种艺术品中到处可以看到莲花的图案,与佛教有关的建筑和建筑物的柱、柱础、砖、瓦等也都有用莲花作纹饰的。而在日本,莲花的意义却大相径庭,它是祭奠的象征。

基于这一点,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到观者所属集团的文化背景,在设计内容和对象的选择上应具有针对性,否则将导致观者视觉经验的认识混乱。

二、视觉经验与视觉传达对象

好的设计作品需要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有从视觉主体方面了解人的视觉功能、研究感知过程的真实状态;所谓知彼,就是从视觉的对象方面认识形式的相对关系。

对设计而言,不仅仅是解决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有效的信息。传播有效、准确、可靠的信息是设计信息传播的首要法则,它是设计成功的重要保证。传播的对象是人和人群结构而成的受众群体。设计元素是否能引起观者视觉经验的共鸣,取决于刺激物的结构所拥有的力量与它唤起的有关记忆痕迹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视觉传达中,设计是以单一的或连续的作品形式与受众进行对话,如何选择对话的焦点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观众通过与设计作品的接触(视感、听感、动感等途径),接受某种信息,随即他会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以社会公众的标准、以生活本身作参照来检验这信息,从而对它作出准确与否、可靠与否的判断,决定是否接受该设计信息,并且以自己的态度影响身边的人们对该设计信息的态度。因而,将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表现置于特定文化背景中来感染受众的精神世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可以将东西方文化做一个比较。由于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所以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不同的心理结构与审美心理,这种差异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有突出的表现。

例如:中国人有对万物祈福的心理,并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吉祥文化,希望事物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标志设计中有吉祥的寓意就容易被受众接受。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见图?)就是针对人们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标志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联通标志还采用中国古代盘长纹样的“同心结”图案,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十全十美之意。总之,无论从对称性还是偶数的讲究来说,该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吉祥气息。

正是基于对中国吉祥文化的认同,我们才拥有了许多喜闻乐见的、充满吉祥意味的晶牌名称,如恒源祥、金利来、金六福、万利达、永乐、旺旺、福满多等。同样,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也要入乡随俗,进行语言文字的文化适应,品牌的翻译要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喜来登、吉百利、都乐等正是注意了这一点。当然,中国的吉祥用语包含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圈内是老少皆知的,不需做过多的解释大家都心领神会。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却因为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对事物的联想就会有很大差异,因此中国的某些吉祥物在一些西方国家就会引起误读。如白象、金龙、孔雀、喜鹊等品牌在国外就缺乏认同基础,这是由于白象在英美国家被视为中看不中用的东西,龙在西方许多国家被视为恶魔与灾难的化身,孔雀在英、德、法等国被视为淫祸之鸟,喜鹊在英语里是指爱唠叨、饶舌的人,所以凡是出口商品用象、龙、孔雀、喜鹊等作为商标名称的都要音译或做其他处理,从而避免引起观者的误解与反感。

相同的视觉符号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只有当知道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特定阶段里使用的普通平凡的习俗化的程式时,人们才能把视觉符号的信息译释出来。如十字图形,在宗教中象征着上帝,在医疗中表示看护和更深层次的人类救护之爱,在数字中则理解为数据运用的加号。因此,设计者在为国际流通的商品设计时,要注意各地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切忌把本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和价值观念强加给目标市场国的消费者,以免造成沟通障碍。

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下,民族化、地域化的图形语言是人们了解和熟悉的,不需要任何解释,便于直接解读。设计师可用一种同构的思维方式,将图形语言折射到另一种与其有着某种联系的相通之处的事物上,并造成一种心理暗示,引导人们去联想、想象。心理预设因素显示,人的理解活动发生之前,存在某种根据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心理期待,它事先设定了理解对象的应有面貌,这种心理定势常常在审视符号时将理解重心导向理解者本人所期待的方向。如,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观者,能很容易地从图2中领悟出书法、太极、砚台、篆刻、碑拓、章法之间的玄妙。

视觉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与时俱进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包括广告创作、形象包装、房屋装修、珍贵文物会展、舞美设计、网页内容等领域,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紧密相连,具有广泛性、时代性、艺术性、构造前卫性的特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把对现实世界的理解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随着现代视觉媒介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词汇大量出现,视觉艺术审美越来越独特,人们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才能顺应时展潮流,紧跟艺术新形势、满足社会需求的新要求,打破自身的瓶颈、从而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理念进行多元化

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带来多元思想,甚至毫不相关的文化内容都能在新思维的融合下派生出全新思想,成为一种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设计新事物提供了新型理念,为创新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1)打破传统设计理念,积极寻找新型视觉内容。要想真正将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就要敢于否定陈旧的知识、质疑固定的设计经验、改变长期依赖的设计思维。与此同时,要紧跟时展潮流方向,从多元文化理念中吸取新的营养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媒手段的日益增加,“平面设计”不仅仅是局限于二维空间,多维度、立体化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出现在大众眼前。比如,上海世博会的各个场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束缚,将高科技技术与视觉艺术设计完美融合。2)树立新的艺术时尚观,紧跟时展潮流。时尚和潮流永远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的时代创造出新的理念,新的理念帮助设计者更好的进行实践,要牢牢抓住时展的方向,形成全新的时念,将时代的特点通过艺术最大程度反映出来。融合文科、理科、工科、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精华部分,形成多元化的设计理念,独树一帜的思维方式,在融合多种学科的成果发展之下,把其中可靠的资源充分利用到设计实践中,在此之下,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的多元化时尚理念就会产生,引领新的时代潮流。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内容表现方式多样化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表现方式可谓是成千上百种,每一个设计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也正是因为这多样的表现方式,才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个世界无数美好景象,让人们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的多种多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决定政治、经济、文化、自然、人文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场数字化革命,也改变了传统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1)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技术将我们所熟知图像、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信息融合在一起,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适当处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其显示,具有强大的扩散性,新科技的发展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手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表现方式在多维空间中展现,例如,我们当前所用到的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就是最普通的高科技视觉表现形式,这些软件具有海量社会信息、多样的视觉内容、独特的传播手段,吸引了数以万计人的眼光,是当前最受观迎的视觉传达艺术表现形式,依靠着高科技技术和各种硬件平台设施,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不断迸发出新的闪光点。2)依托设计师的创造力发掘出新型的表现形式。创造、寻求、思考、发掘最具有时代特色精神的视觉传达艺术表现形式,设计师要有信心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绝世佳作,这是时代赋予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的使命。在当前社会市场经济之下,将科学技术和作品设计进行完美的结合,将表现方式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当前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并积极发掘出新的视觉传达方式。

三、语言形态多维化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主要是通过看这个感官形式传递给我们,具有非常强烈的冲击力,印象深刻,因此,只有设计者不断创造出新的视觉传达语言形态,才能更好地传播到社会中。运用多维手段实现语言形态的新型创新,视觉传达视觉艺术发生了多次变革,许多在当时很小的艺术流派都逐渐成为现在首屈一指的时代潮流,一些不被社会接受的新潮萌芽,都是从实现视觉语言开始的,这些设计精英引领时展的新兴潮流,为了寻找符合时代特征的视觉语言形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视觉语言形态是由图形、色彩、线条、等元素配合光的移动而创造的,而且如果想要将这些要素重新组合出现新的视觉语言,就要发现这些元素新的内容、新的视角,让大众看到的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让人惊叹。

四、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元素构成要多重化

当今人们通过视觉媒介获取大量的信息的同时,品味也越来越高端,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视觉艺术人们已经不愿意欣赏,而更倾向与选择多种元素混合的作品。因此,这也驱使创始者要坚持多重信息建构。1)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进行结合。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不是互不相容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彼此,传统元素经过历史的沉淀,有着浓浓的历史感,时尚元素有着时代的鲜明特色,是时代的结晶。时代元素可以借鉴传统元素,反应时代潮流需求。2)人文元素和自然元素完美结合,人文元素有着人类的情感,富有灵性,自然元素有着自然的朴实,鬼斧神工,将二者进行结合,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使作品能够更具有魅力。总之,要想做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与时俱进,要跟上时展潮流,创造出反映当今时代的优秀作品。

作者:郑黄昱缨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视觉设计范文篇4

素材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来源和基础,设计者的设计热情和设计材料往往来源于现实世界,只有受到生活中蕴涵情感因素的启迪,他们才能够产生较好的设计灵感,要想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情感化,在设计前应在实际生活中积累和酝酿大量的情感素材。视觉传达设计要求设计师需具备想象性,不过这种想象性需要以生活积累为前提,大量搜集的感性材料,并在记忆中形成表现,只有掌握的感性材料越丰富,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就越天马行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往往可以将生活中没有太大关联的事物整合在一起,设计出一个有着丰富创意和逻辑丰富的视觉传达作品,让受众者产生很强的刺激感与尝鲜感,进而强烈冲击其思想挂念,加强他们的印象与记忆。同时,不管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表现对象,都需全面安排和思考,从而充分发挥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诸如,在当今建筑设计表达中人们对情感需求日益提升,但是建筑形态多样,人们的习惯和情感也有所不同,建筑中的情感语言较强辅助,设计者应将色彩空间和情感空间有机整合,让作品以审美体验促使人们产生情感诉求,展现出不同类型的情感,为建筑提供确最佳视觉表现。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最贴近日常生活的创造形式将人们引向生活美学、技术关学和社会关学的思考。视觉传达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设计师应该更加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与环境的融合,充分表达设计者之意、理、趣、韵等,使设计作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

二、设计中的情感释放和视觉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有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感知,总是希望借助一些外物像表情、文字、语言等表达情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和年龄阶段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也不同,设计师们往往通过自己作品设计将情感表达出来,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关注生活中某个事物和有所积累,只有通过作品设计才能够将其自身情感进行表达。一般情况下,视觉传达设计师是借助视觉符号、作品版式、作品色彩、作品形式和作品形成等来表达个人情感,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情感化,并不意味着这种情感纯粹的来自作品本身,还是来自设计者的自身情感体验,以及受众者在欣赏作品时所产生的感受和反映,而是将这些因素集于一体的综合体现。另外,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不仅需具有情感想象,还应具有视觉语言。由生活过渡到设计这是一个创造性过程,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风格应以生活素材、作品功能和设计者的情感基调等多个方面来定位,采用个性视觉符号或典型形象对作品的情感风格进行阐述。设计者应将视觉表现与情感理论相互融合,当设计作品和情感基调相统一时,即可通过特殊的视觉符号去表现情感,使受众者和作品之间产生情感联系。人性化设计的内涵、起源的研究,剖析其历史发展脉络,归纳其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分析了影响视觉传达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因素,总结出设计必须满足人自身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的需要以及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

三、通过视觉符号实现情感化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感情化设计很难离开视觉符号的依赖,这些视觉上的符号是设计师进行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在客观世界中,视觉符号作为物象在情感中想象、提取和总结而出的产物,属于精神层面的信息。不同的视觉符号基于不同的个性或情感,或悠扬或低沉、或伤心或愉悦,这些都和人们的情感息息相关。以想象性与主观性为基本特点的视觉符号,往往可以刺激人们的想法情感且能够长期保持下去,并在他们的体验过程和审美活动中不断诠释着自身的意义与功能,以此引发受众者的情感共鸣。比如,在视觉符号中,点、线、面、圆等基本元素都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与心理感受,他们作为涵盖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各种理念形态,能够互相转呗,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渗透情感化,就需要设计者灵活运用这些符号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另外,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的色彩搭配、版式风格等,都能够对人们的内心情感产生一定的暗示作品,让作品更具情感魅力与审美意义。其中色彩是设计者表达作品情感的常用手段,没有色彩的生活是乏味单调的,设计中有色彩就有生命和活力,也就拥有情感,给受众者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设计者需要改变思路,从"以人为中心"的角度,积极思考、探索人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美观与功能之余,反思水平(情感)的设计有必要得到重视。反思水平的设计能在受众心中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加深作品与受众之间的联系,理解到这一点,有助于设计者从新视角去审视设计,达到改善设计的目的。设计为情,已经是当今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现有的设计不再只满足与功能和人们表层的视觉感受,而是以通过视觉语言向消费者和观赏者传递某种情感体验。

四、总结

视觉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展示设计;课程;教学

视觉传达设计在国内各大高校当中属于艺术设计类最早建立的一批专业,形成了成熟的教学体系和架构组织。视觉传达专业“在研究视觉造型、美学、传播学的同时,还要研究语言、社会、市场、心理、生理、物理、哲学等诸多学科”。[1]视觉传达设计(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这一专业名词术语的诞生最初于1960从西方开始,之后慢慢被人们所接受。目前国内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名词定义已经基本取代了诸如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信息传达”“广而告之”“视觉修辞”等等是视传专业的关键词,其在广延性与兼容性上做到了方向与深度的多维扩充。专业指代名词的历史更迭背后是技术的升级以及教育职业导向的必然。视觉传达设计培养方向主要涵盖六个方面: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与CI规划设计(CorporateidentityProgrammed)、书籍设计(BookDesign)、包装设计(PackageDesign)、展示设计(ExhibitionDesign)、广告设计(AdvertisingDesign)、电子视传设计(ElectronicDesign)。可见,视传专业涵盖的面积在不断地扩大,市场的灯塔效应影响高校的专业发展路径与走向,包容兼并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对于专业定位的要求之一。在跨界融合的过程中,给教学设计者带来了一定难度,专业细分的“融”与“统”的局部转向为教学设计者提出了问题。展示设计作为视传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重要分支之一,是市场职业需求导向以及技术升级后的新的人才需求而产生的方向细分。展示设计基于传播学、语言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品牌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理论与市场紧密结合,其中包含展馆展厅设计、舞台设计、导视设计、会展设计、商场美陈设计、橱窗设计等等,可以吸纳大量的设计人才就业。与此同时,环境设计专业与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方向学生在就业方向上形成了一定的重叠。这种重叠在教学上就带来了一定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同时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如何形成差异化教学?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课程如何定位?视觉传达展示设计教学内容如何筛选?

一、视觉传达展示设计教学的“居间性”位置

展示活动开展雏形缘起于从龙飞凤舞的远古时代,原始人物、物交换,他们将剩余产品置于空地之上来以物易物,这就产生了最初展示活动的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洛阳、临沂等城市商业活动进一步频繁,展示艺术的层次得到提升。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艺术的瑰宝,它召唤了宋都汴梁繁华的商业图景。画中店铺门前高高悬挂的“幌”子,成列商品的柜台都流淌着古代展示活动的精神魅力。展示活动内在是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活动。现代展示设计的孕育于宗教活动、博物馆的诞生、现代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商业展销活动的开展。宗教活动是人与“神”的对话。参观博物馆活动是人与历史的交流,商业的展销活动是人与经济的渗透。现代展示设计服务于现代展示活动行为。展示活动行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作为高校教学设计者应该考虑课程在所属专业的作用,并正确梳理其所在的位置,分析其特性、给予精准的定位,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导。“居间”定位有两种:1.上下居间;2.左右的居间,展示设计课程作为视传与环艺专业的居间课程应该处于一种平行的左右居间关系。以空间为基础,以信息传达为本质的展示设计决定了展示设计在展示设计所处的专业位置。视传专业在学生培养计划撰写当中受到平面不“平”口号影响,希望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人才培养当中,加入相应的知识讲授让学生面对环境空间问题的时候能够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传统的平面设计所面对的项目大多分布在平面广告、标志设计、编排设计等,课程开设的方向对于以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做出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讲授与训练,而对于空间规划的理论和训练则相对较少,需要通过特定的课程解决这一“痛点”。展示设计作为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的交叉学科,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环境中利用色彩、图形、编排等完成信息传达。其中最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展开设计?如何将展品的内容和形式传达给受众?这当中既需要环境设计的空间规划设计、测绘、景观、材料与施工、灯光等等。又需要视觉传达的品牌设计、信息设计、色彩设计、图文编排设计等专业知识。所以,展示设计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居间性”存在。承接了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桥梁。让视传传达专业学生面对的设计产品的对象从单一的二维性转向了复杂的三维性,展示设计对于空间理解力的要求高于视传当中包装设计,对于空间思维的要求,这种专业训练是对于视传学生能力是另一种层面的提升,就需要人才在解决设计问题的时候同时具备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展示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培养人才的基本能力上具有趋同,环境设计与视觉传达专业同时开设两门名称相同的课程,但是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内容选择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视传专业的展示设计与环境设计专业的展示设计有何异同?体现在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内容的筛选。

二、视觉传达展示设计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筛选

视觉传达展示设计教学目标定位应当着眼于视觉传达人才的培养。最终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品牌创意设计思维、信息统筹设计能力的群体。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与环境设计方向并不相同,应当发挥品牌创意设计思维、信息统筹设计能力,作为“居间性”位置展示设计教学课程其目标定位:1.能力上提升学生的空间理解与想象力。2.发挥视觉专业特色细分间隙的区域优势。3打通相邻专业技术与知识结构壁垒。由于展示设计的设计方案最终呈现是一个多维度、跨专业的综合解决方案。涉及信息传达、多媒体呈现、展示空间规划、灯光照明、施工材料、道具设计等等。对于设计师来说需要复合知识储备。相应的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开设该课程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大三、大四阶段。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之间衔接段可以做到无缝对接。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展示课程开设之前已经对于相应的材料施工、人体工程学、测绘、效果图、空间设计、CAD软件、草图大师软件、3DMAX软件等课程的学习。视觉传达专业在前期的课程当中设计素描可以中接触到透视学、立体构成和包装设计当中可以接触到空间思维的部分训练,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中了解到广告材料与部分印刷工艺。对比之后可以发现,视觉传达专业在开设展示设计课程前期知识结构与能力储备的准备中相较于环境艺术略显不足,并且视觉传达展示设计课程一般课时为64或96课时。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许多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展示设计课程按照环境设计专业展示课程来展开教学市面上专门针对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教材寥寥无几。实际教学当中一本教材很难覆盖视觉传达专业对于教学工作开展的目标要求。需要有专项教材进行补充。(例如:橱窗设计等)。环境艺术的教材视觉传达专业也可以使用,需要对于重点难点比例进行重新划分与整合。环境设计专业的开设正是对于室内、户外空间所涉及的设计问题予以解决的学科。对于复杂空间,大尺度空间处理能力是该专业的优势。视觉传达专业对于品牌思维培养和信息编排设计能力上优于环境设计。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重点上,视觉传达专业应该果断放弃博物馆、大型展馆相关设计教学内容,博物馆、大型展馆对于基础的环境设计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设计要点,形成知识沉淀。同时适当放弃舞台展示相关教学内容,舞台设计涉及灯光、舞美、多媒体对于视觉传达学生技术上短时间难以弥补知识结构的空缺。所以在空间选择上保持“弃大存小”技术难度上应该“舍远求近”的原则。视觉传达专业在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当中应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对于诸如透视学原理、效果图绘制、三维软件技能应该在过程中结合展示设计课程的学习顺序,一并介绍,在教学过程中内容的选择方面理论层面,展示活动历史、展示设计分类、展示设计流程、展示空间设计、人体工程学等等理论内容可以与环境艺术专业保持一定的一致,其中空间规划部分因视传专业学生前期知识铺垫不够,可以重点展开。展示设计是一个应用型极强的设计方向,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实践教学为准,理论教学为辅,引入项目导入式教学能够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展示设计概念与流程形成经验与技艺的沉淀。应用层面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可以对于需要品牌思维和信息编排的应用类别进行重点教学。其中可以着重关注三块内容:1.前期橱窗设计;2.中期展示活动中的导向系统设计;3.后期商业空间设计,在教学中增加教学内容的长度和关注度。1.橱窗展示橱窗设计是店面设计的一部分,橱窗设计作为视觉传达展示设计应用部分的教学内容选择之一有以下几点:(1)商业橱窗的空间相对于集中,设计空间大多数呈规则立方体,其设计施工环境空间的复杂程度相对不高。(2)商业橱窗的设计涉及相对简单的灯光、电,道具、材料施工、空间规划等其设计流程与大型的展示设计并无差别,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展示设计。3相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橱窗设计更加依赖视觉元素的整合,品牌策划思维导入,更加能够发挥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4在前期教学中通过橱窗设计的练习可以解决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关于效果图手绘快速表现能力不足的问题。课程引入快速手绘草图方案表现,让学生掌握手绘表现技能的同时了解平面图、立面图、侧视图的概念。使得视觉传达学生初步建立对于展示设计当中设计施工的概念,掌握和了解部分行业术语。2.展示活动中的导向系统设计展示活动中的导向系统设计有以下几点考虑:(1)导视系统设计方案对于导视的造型有一定要求,其模型的复杂程度相对不高,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强化三维软件的使用。视觉传达学生在经过前期效果图训练之后中期方案深化设计中不可避免遇到三维设计软件的泥潘。高校开设在视觉传达专业培养计划中加入三维软件课程学习,其中不少高校开设3DMAX软件的学习,但是往往因为教学课时不足,建模渲染难度较高,同时软件在相邻课程应用频率不高,导致部分同学掌握和应用该软件技能不够纯熟。展示设计课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运用到三维软件,相较于环境艺术系统的软件学习链(计算机辅助CAD,3DMAX,草图大师)。视觉传达专业学生显得较为薄弱。回溯到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课程的定位,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参与的设计项目方案,应该以概念草图为主,施工图,水电图等部分寻求团队合作。因此,建议高校在三维软件学习中加入学习成本更低的草图大师软件学习。草图大师配合相应的渲染器如:vray,最终呈现的产品的效果和学习难度能够很好匹配视觉传达专业对于展示设计的学习要求。(2)导视系统设计涉及基本的材料与施工,有利于在课程的教学当中结合现场和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材料与施工的知识。(3)导视系统设计中有信息编排设计能够尽快帮助学生适应交叉学科项目设计的重点。4导视系统设计涉及动线和空间的规划让学生的空间规划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商业空间展示设计商业的空间展示设计方案最终呈现是一个综合的设计解决方案。环境设计专业的商业展示设计训练一般以会展为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商业空间项目导入教学应当结合品牌设计规划与信息设计,其中配合企业形象系统设计的空间展示部分能够发挥视觉传达专业的知识背景优势。例如:小面积的“网红”餐饮的店面设计。作为品牌规划设计当中的空间展示设计是企业形象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在品牌设计中环境部分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需要通过交叉、相邻的课程强化空间知解力和设计施工的能力,商业空间展示设计项目训练能够让视传的学生学会将二维的元素进行立体化的视觉表述并利用视觉元素在多维度的空间中展开品牌叙事。

三、结语

展示设计依靠直觉审美效,强调的是瞬间观照,研究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感官的学科。“空间传达设计”是展示设计的关键点,深刻理解展示活动的行为发生,展示设计信息传达的规律,有助于视觉传达展示设计课程的准确性。展示设计课程“居间性”位置给教学设计者带来了一定的难题。作为交叉性的学科在教学方案制定的开始应该与相关交叉学科负责人进行充分的交流,不能闭门造车。视觉传达专业展示设计不同于环境设计的展示设计需要,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指导教学过程。教师也应当同时具备一定的视觉传达与环境设计的知识背景,充分理解人才培养方向。从而找到合适的教学路径,为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在能力与就业方向上打开另外一扇明亮的“窗”。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89页.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8.

[3]李雯彦.展示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应用探讨[J].美术大观,2016.

视觉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现代;平面艺术设计;视觉语言;符号化

一、引言

语言是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它既包含物质的形式,又具有一定的精神内容。而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也与其他类型的感知语言一样被用来表达人类自身的知觉。它是运用人类能够运用视觉观看的符号系统来传递相应的信息的。而且平面设计中信息的传播也是利用视觉语言进行传播表达某种情感、思想的,让人类通过自己的感知来获取信息的。由于视觉语言具有普遍的泛读性,所以在相应的视觉文化环境中,视觉语言能够得到广泛的利用。但是由于每个人生存环境以及教育环境的不同,所以每个人对视觉语言的理解也不同。因此,我国现代平面设计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出具有一定内涵却又不会让人产生歧义的视觉语言,同时这种视觉语言还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文化价值。

二、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

当前,现代平面艺术设计逐渐向着商业性、艺术性的方向发展,所以一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创造出来的作品一定会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平面设计师为了在作品中展现出这一价值就需要深入探究视觉语言的内涵。现阶段,人们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将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分为三大类型,分别是文字符号、色彩符号以及图形符号[1]。(一)文字符号。在平面设计发展的过程中,符号在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文字符号在符号学中对应着指示符号,它就是指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或是因果关系。但是如果在文字本身的角度来看,文字本身就是人们传递信息、情感、思想的载体,它能够冲出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此,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运用视觉语言中的文字符号是最直接的表达方法。例如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创造出的《人间和文字》这一作品的表意功能具非常强烈,该作品运用了简单的色彩和线条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人间文字的特征,并且在作品的右上角运用文字来说自己创作的意图[2]。任何一家视觉媒体都会将文字作为最重要的构成组成部分,所以文字编排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作品传达的信息、情感、思想等等。因此,文字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计作品表现力、赋予其审美价值的视觉语言,一旦作品的文字编排较差,那么就会大大降低作品所呈现出的视觉传达效果。一般人们将文字符号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西方文字中的字母文字以及东方文字中的中国汉字。在某种意义上汉字能够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是因为它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方式。因此,一名优秀的中国设计师应该在创造作品的过程中,构建出属于中国人特有的视觉语言体系。首先应该在中国本土的汉字入手,然后巧妙的运用中国文字的造字法进行平面设计作品中文字符号的设计。而且与西方字母文字相比中国汉字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因此,设计师在设计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使拼写文字能够与汉字巧妙的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展现出这种非常重要的视觉语言[3]。(二)色彩符号。如果将色彩符号对应符号学中的符号分类,那么色彩符号就是象征符号。它指的是事物之间不具有任何的联系,是一种约定俗成。例如在刚出生的宝宝由于生理结构还不完善,所以他们的世界是黑白的,没有颜色和色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的生理结构逐渐成熟,眼睛可以看到色彩,而且在宝宝生长的过程中对色彩的定义会逐渐深化。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大多数的设计师会根据制定下的设计主题来采用相应的颜色。例如在设计科技类型的平面广告设计时,设计师都会运用一些冷色调来增加科技感,如灰色、蓝色等等;而平面设计师在设计食品类的平面广告时都会运用一些暖色调来激发人们的食欲,如红色、橘色等等[4]。另外,由于将色彩符号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需要带有一定的理想性、象征性以及和谐性,所以在设计师可以通过自己主观想象力来配置色彩,将自然赋予物体的色彩进行合理的更改,使其更加条理化。例如按照科技的主题将月亮变为白黑色,然后加以深沉的效果就可以带有一定的科技感[5]。(三)图形符号。图形符号在符号学中对应的就是图形符号,它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与文字符号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图形符号也是传达设计作品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图形在视觉语言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存在,而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许多设计师都会将创造作品的图像语言化,使作品能够带有一定的语言特征和功能,所以观众在观看设计师的作品时可以站在视觉的角度、运用语言方式来了解设计师的创作意图和设计理念[6]。其实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作品视觉艺术的核心不是在视觉上,而是在“味”上,也就是说作品能够体现的意味。例如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的作品《第二十八回产经观世能》,设计师运用了简单的集合图形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一个表情丰富的人物,而且意味浓厚。虽然这副作品是为商业服务的,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可以运用符号学进行解释,而且一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创造出来的作品一定会带有一定的文字、色彩、图形,因为只有将这些符号完整地整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幅优秀的作品。

三、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对视觉语言的思考

一份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必然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艺术价值、创意以及视觉表现力。通常情况下,艺术都具有较强的暗示性、隐含性以及联想性。例如荷兰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代表作《星月夜》就详细地体现这作者的艺术追求。但是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与普通的艺术则不同,虽然它具有“艺术”这一次,但是作品具有的艺术价值需要排在商业价值后面,因为当前的设计更加强调应用,要求设计作品的主题更加明确、清晰。更加纯粹的艺术作品不仅会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没有特定的要求,所以每个人在欣赏作品时所获取的信息是不同的。而平面设计师是一种相对比较实用的艺术,带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能够为商业提供相应的服务,所以现代平面艺术设计是属于艺术但却不是纯粹的艺术。因此,平面设计师在创造艺术作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艺术的手段来丰富作品,使作品能够成为经典,但是在运用一些艺术手段丰富作品的时候不能过分地使用[7]。而且视觉语言作为平面视觉设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师可以通过科学的使用视觉语言来创作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如果从现代平面艺术设计角度来看视觉语言,那么视觉语言会由于受到后现代艺术的影响而选择冲破传统图形、文字、色彩的存在形式。这一现象在实际的平面设计中表现就是作品不会受到具体推图形、色彩、文字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作品中会大量的运用对比、重复的艺术形式来进行设计。另外,由于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立体主义的影响,所以平面设计师在设计图形结构的过程中会巧妙的运用一些几何图形来组成一幅作品,如日本平面设计师田中一光的《日本舞蹈》以及《第二十八回产经观世能》等等。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说,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具有的绘画性与传统绘画艺术之间具有较大的不同之处。其中传统绘画艺术作品都会局限于客观事物和自然光影,而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主要在绘画材料、工具以及艺术的表现手法上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绘画艺术作品具有的局限性,使平面设计师更加注重作品的不同和理想型。而且当前平面设计师创造艺术作品使用的工具也越来越方便、高效。

四、结语

其实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与传统绘画艺术设计在视觉语言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具有需要一定的实用性和商业价值,所以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创作的作品都具有清晰、明确的特征。另外,现代平面艺术设计还受到了立体主义思想理论和后现代意识的影响,所以平面设计师在创造作品的时候会大量的采用一些艺术表现形式来使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花弟.新时期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

[2]孙晓娜.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平面设计理念的影响[D].青岛:山东大学,2017.

[3]宫承涛.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符号化的发展趋向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4]李黎.视觉语言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5]李琦.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与发展[D].开封:河南大学,2016.

[6]沈海军.视觉语言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

视觉设计范文篇7

在当今时代,平面设计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平面设计中恰当的使用视觉语言,对于平面设计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平面设计中视觉语言的基本要素主要有:视认性、可读性、记忆性以及明确性。

1.1视认性

视认性是指视觉形象要能引起让人们视觉的注意。这种注意主要是通过形象的结构、大小、颜色、环境、方位等引起的。在当今时代,社会变化万千,信息充斥生活,人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没有足够的特殊性是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加强视觉语言的视认性成为当今平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追求。目前,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只要是通过运用美妙形象的文字或者鲜明的色彩对比等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这种表达方式在当今时代的平面设计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可读性

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信息的传播。因此,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可读性。要想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具有可读性,视觉语言的运用就应该符合人们的心里习惯以及社会公认的原则,体现出可持续的特征。然而如果我们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些固有的原则,就容易出现形象以及色彩设计的随意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到信息连贯性的传达,不利于平面设计目标的实现。

1.3记忆性

记忆性,就是指平面设计的形象能够长期的形成于脑海中,并且可以进行条件反射。视觉语言的记忆性是通过各种因素的均衡、调和、动静对比等实现的。另外,新颖的、简洁的通俗的视觉语言容易使人加深印象。这些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设计作品特殊的魅力,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加深人们对于视觉形象的长久记忆,这有助于实现平面设计记忆性的目标。

2平面设计中视觉语言的特点

平面设计的语言主要是为了抓住人们的眼球,传递信息等,因此,平面设计的语言应该具有简明性、民族性以及时代性。

2.1简明性

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具有依附性的特点,它不像绘画那样,通过画面等来独立的传达某种信息,而是依附于某一产品或者某一观念的设计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因此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要具有简明性帮助人们尽快的记忆。在当今时代,社会信息纷繁复杂,人们对于一种产品的视觉停留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暂,这就需要平面设计在几秒钟之内吸引人们的眼光,传递某种信息,因此简明性成为平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2.2民族性

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文化,有着一定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视觉语言的传达只有符合该民族的传统的审美情趣,才能够被人们广泛的接受。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等的不同,使得人们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加快,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民族的也更成为世界的。因此,在当今社会,越是民族的越容易吸引人们的目光,越容易被人所接受。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尽可能多的引进不同民族的视觉语言,然后进行民族化,这样一来可以创新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吸引人们的目光,还可以让人们更加容易的接受,便于信息的传递,从而促进平面设计目标的实现。

2.3时代性

平面设计是属于时代的。在当今时代,新媒体迅速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平民家庭中,人们的视觉感受进入了泛滥的时代。平面设计要想在当今时代脱颖而出,只有创作出独特的、时代的东西。平面设计是有目的的视觉创造,因此,在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的运用上,我们要体现出时代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以及生活结构的多元化等。在当今时代,只有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使用时代性的视觉语言进行设计理念的表达,设计信息的传递,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平面设计的目标。

3结语

视觉设计范文篇8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统文化;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借助视觉元素如图形、色彩等,从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出发,结合二维、三维和多维等形态进行的一种视觉化设计,其目的是借助设计理念和形象引导人们去接受设计事物,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事实上,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视觉传达设计的生命长短,更影响着其是否能够成为经典。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设计师发现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能够借鉴与利用的闪光点,只要对其中的经典元素进行合理地利用与表达,不仅能够让受众感到赏心悦目,还能深化作品的意蕴,实现更大意义上的艺术价值[1]。那么,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元素能够为人们所用呢?答案并不唯一,颇具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便是其中之一。民间美术从其出现至今,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作为文化和情感的载体,能够帮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深刻的社会认知,尤其在当代,民间美术非但没有被历史的大潮淹没,反而凭借自身浓郁的民族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并不断与各种艺术设计领域互相融合,实现了自我的发展和创新,也给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和更多的可能性。

1民间美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民间美术的图形、色彩和内涵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并从各个方面不断对视觉传达进行着影响,但无论是哪种影响,都对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艺术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值得人们深入分析和探讨。

1.1提供参考,丰富资源

民间美术是一个艺术的宝库,其不仅分布广泛,更凭借着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同时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2]。在民间美术的造型中多讲究虚拟和真实造型的结合,以呈现出一种空间图像,而这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加入了民间美术元素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凭借其随机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更显独特,而这也给受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体验。另外,民间美术的色彩也给视觉传达设计创造了可能性,提升了视觉设计的空间感。

1.2传承文化,彰显内涵

视觉传达设计并不是空洞的,除了视觉上的吸引力,还需要一定的内涵作为支撑[3]。为了将作品的内涵深化,设计师从民间美术中不断汲取营养,成功给设计作品找到了灵魂,使作品变得更具吸引力。以中国书画为例,其中饱含民族文化的精髓,一直指引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追求,有着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其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中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无形中提高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4]。

1.3突出特色,扩大影响

一个作品如果失去了特色,那无疑也会脱离人们的视线,并难以达到预期的艺术设计目的和效果。将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合理的应用是一个勇敢的尝试,也是一个成功的转变[5]。民间美术的精髓被深入挖掘并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引发受众对作品背后文化的思考,使人印象深刻,这一点也恰恰给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以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强化了内涵,更突出了特色,更大范围地实现了艺术影响力。

2民间美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融合路径

民间美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的造型与手法有着很多的共通点,彼此的融合更像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联姻,不仅在表现特征上一脉相承,还能够碰撞出更加耀眼而独特的火花,实现形式与内容、表面与内涵的辅助与升华,是视觉传达设计快速实现价值的有效方式[6]。

2.1包装设计中的民间美术元素

包装设计对民间美术图案、色彩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在视觉传达方面这些元素总是能够第一眼就抓人眼球,是丰富设计形式、传递文化信息的直接载体。民间美术作为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经典,总是在特定的图形和色彩上赋予更加深刻的含义,“言必有意,意必吉祥”是一直坚持的创作初衷,因此其独特的图形与色彩配合美好吉祥的寓意正与包装设计中的视觉冲击和深刻内涵的追求相契合,成为有效融合的代表性元素。其一,剪纸元素的应用。在很多月饼礼盒的包装设计中,设计师对剪纸的造型元素进行了有效的借鉴,将当年的生肖形象以剪纸的形式创作出来,再配合牡丹、中式房屋的形象进行了多种元素的搭配和渲染,之后选用中国红作为底色,让整体的设计变得喜庆而独特,避免了单一的形式[7]。另外,在一些传统美食的包装设计上也会优先考虑剪纸造型,但并不是盲目使用,而是结合自身需求进行了一种艺术化的创新,使整体的包装设计在视觉上拥有了一种亲切感和民族性,在宣传民族文化、展示自身魅力的同时提高了商业价值。其二,年画元素的应用。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佼佼者,其在包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可以结合地域文化进一步打造本土特色品牌,让消费者对产品包装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获得视觉效果的最大化和商业价值的最优化[8]。木版年画十分讲究对比色的运用,这一点便可以融合到包装设计中,如设计师巧妙地将传统“五色”与对比色进行应用,红配黄的搭配就很出彩,十分巧妙地将人们对收获、幸福、安康的期盼进行了展示,也让产品的包装提升了一个档次。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礼品包装设计就从年画图案中进行借鉴,并将红与黄的对比进行了实践应用,造就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让整个包装呈现出了欢快祥和的热闹氛围。

2.2标志设计中的民间美术

视觉传达体系中的标志设计对民间美术的应用也应得到肯定和推广。这是因为人们看到标志时会先注意其视觉元素,并自然地引发某种联想,此时若能够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点,便能够成功建立品牌形象,使人们不自觉地形成一种认同感,而民间美术元素的融入恰恰实现了这一目的[9]。民间美术为标志设计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素材,能够帮助设计者进一步深化设计内涵,从而使标志设计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第一,直接应用。民间美术大多有着吉祥的寓意,因此许多视觉传达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总是直接应用,标志设计中也有着很多直接应用的例子,意在借助更加直观的形式增添标志的艺术效果,强化视觉冲击力[10]。例如,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就有一个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背景标志,其正是借鉴了传统的民间美术图形“盘长”,从而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完美的展示,而应用这一元素设计的奥运会标志同样有着同等的艺术设计效果,既抓住了人们的视觉注意力,又让世界人们对中国的文化充满了好奇,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认识。第二,整合重构。将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手法进行搭配,不盲从、不反对,大胆地结合自己的设计需求对其进行整合重构[11]。陈幼坚在设计香港远东广场酒店香宫的酒店标志时就在借鉴了传统书法形象和“锣”之外,将祥云的传统文化模式进行了应用,让这些元素经过艺术化的改造和组合成功营造出一种清新优雅的氛围,真正实现了创新和创造的结合效果。

2.3广告设计中的民间美术

广告设计发展至今,其速度和数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实际的艺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虽然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能够使稍显空洞的设计变得充实,也开始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但真正具备创新精神的作品较少,整体的使用范围相对单一,有的甚至存在随意堆砌与滥用,这不仅不会提高广告的效应,反而还会将民间美术置于不利的地位,必须引以为戒[12]。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广告设计时必须进行关联性研究,分析民间美术元素与自身设计的关联度和可行性,进而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面前。首先,公益类广告。民间美术在创作之初总是会被民间艺术家不自觉地融入一些积极的文化符号,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点恰恰给了公益类广告设计以更多的设计灵感,只要能够从中挖掘到与自身的宣传内容相符合的元素便可以拿来进行爱国、诚信、勤俭节约、环境保护等主题的制作和宣传。例如,公益广告《大爱无疆》就是应用民间美术文化元素进行设计的典型代表,其以水墨画为背景,展示出传统民宅、长城、蝴蝶、花朵和人物的生动场景,各个画面的自如转换配合主体的水墨色调以及悠扬的背景音乐共同完成了对主题“无偿献血,大爱洒人间”这一主旨的表达。其次,商业广告。商业广告应用民间美术元素的情况更加多见,如将水墨元素呈现在月饼的宣传广告上,将水墨形式绽放的牡丹与圆月进行搭配,映衬出美好的景象,迎合人们期盼中秋团聚的心情和对家的思念。这样的形式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强化了商业宣传价值。由此可见,民间美术在广告设计中有着极强的应用价值,人们必须从设计本身出发,从实际需求出发,找到科学的共通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广告的宣传效果[13]。

3结语

视觉设计范文篇9

关键词:体验经济;品牌;视觉语言;时代背景

一、时代背景驱动品牌设计的视觉语言革新

“笔墨当随时代”,品牌设计的视觉语言亦要紧跟时代背景。纵观品牌设计视觉语言的不断变化,从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装饰和繁复到现代主义的简洁、功能化、抽象几何化,再到后现代的装饰和玩味,这种视觉语言的变化是有它的规律性的。它与时代背景中的政治经济背景、文化思潮、技术革新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品牌设计的视觉语言的变化反映时代背景,而时代背景也影响视觉语言的变化。“品牌无处不在,它们强大的释放记忆、感觉和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力量。是广告和企业沟通领域150年来成几何速度增长的产物。”①品牌是商业社会的产物。资本主义出现后,是商品经济和自由贸易而孕育出了商标,并在它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化,进而建立了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从商标过渡到品牌,再从品牌到企业形象,最后从企业形象到品牌。这一过程与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潮与技术革新等因素息息相关,而且,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相互作用,致使品牌的商业模式与视觉语言的不断变化。当代社会将会发展到体验经济时代,如何在体验经济时代寻找出适合的品牌设计的视觉语言,是值得大家研究的课题。

二、体验经济下的背景变化

时代越往前发展品牌设计的视觉语言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明显。品牌设计毕竟是商业化的产物,经济是品牌设计所依存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本文中对品牌设计的视觉语言的前瞻正式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一)需求转变-体验经济

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创始人派恩二世和吉尔莫认为人类文明经过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三个阶段后开始进入体验经济阶段。而体验经济最早是由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1970年的《未来冲击》中提出来的。派恩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共出现了四种经济提供物:产品、商品、服务、体验,“体验是第四种经济提供物,它从服务中分离出来,就像服务曾经从商品中分离出来一样”②。“体验经济是一种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通过满足人们的体验而产生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新的经济浪潮。”③体验可以分为四种:娱乐的体验、教育的体验、逃避现实的体验和审美的体验,于1998年在哈佛商学院形成理论。体验经济时代是人类需求层次提升到自我实现的层次的必然趋势,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因而需求层次也低,只能达到基本的生理需求,但是当人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就会不断的提高需求层次,在当今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的需求层次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了,人们除了有基本的认知审美需求外,还有实现自我的需求。因此,人们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感官刺激来实现自我。

(二)屏幕时代-技术革新

体验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沟通越来越方便,再加上屏幕媒介的普及,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运行速度一日千里,无版印刷技术将会逐渐普及。在工业时代初期,随着印刷技术的普及,极大程度的改变了品牌设计的视觉语言特征。如法国标致汽车公司的“雄狮”品牌已经使用了163年。在这一个半世纪里,“雄狮”还是雄狮,但品牌的视觉语言却在不断的变化着。标致公司从1850年开始在它的产品上打狮子的印记。1858年11月20日,雄狮品牌在法国注册,正式成为注册商标。(图一)这个品牌的图形由两个部分组成:一只雄狮的侧影与一支箭,雄狮站在这支箭上,狮子头顶王冠,身上的毛发清晰可见,卷曲的毛发和王冠在一起极具装饰性。标致公司当时的主要产品是锯条,是工业产品。在今天看来,使用一个极具装饰意味的品牌是不符合它产品特征的,而在当时确实符合当时的技术要求的。当时正处于工艺美术运动时期,铜板印刷与铅板印刷技术开始兴起于普及,极大的推动了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品牌复制的可能性增强,这个时期的很多品牌都具有这个特征。1882年时,标致公司第一次重新设计了它的品牌,并第一次将品牌使用在交通工具上。品牌的视觉语言相较前一个时期的而言变化不大,狮子的王冠被去掉了,狮子的细节也被减弱了,变得稍微简洁一些,只是狮子的尾部被强化出来更长更弯曲。这和当时的印刷技术普及有关,在新艺术运动时期曲线被强调出来,这个时期崇尚理性的典雅。虽然新艺术运动时期整体视觉语言特征还保留了前一个时期的特点,但是艺术家们已经开始反思视觉语言不符合时代背景的现象,可以说是设计史过渡到现代主义时期的酝酿期。通过标致汽车早起的品牌的风格变化可已看出,品牌设计的视觉语言深受印刷技术的影响。在体验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屏幕移动终端技术与互联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品牌设计的视觉语言呈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品牌设计的视觉语言逐渐向“体验式'品牌的趋势变化。

三、“体验式”品牌-品牌设计视觉语言变化的新趋势

(一)“体验式”品牌设计视觉语言的基本特征

1、多维的变化特征。基于体验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屏幕技术的提高与普及,逐渐大规模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品牌在视觉语言上呈现出多维度发展的趋势。很多品牌开始使用动态品牌,这样的品牌具有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的品牌他的品牌感更强,相对于静态的品牌更容易加强人们的视觉记忆,从而达到品牌推广的作用。而且,使得设计者的表现语言更加的多元化,表现的空间也得到拓宽。这是“体验式”品牌的时间维度呈现,“体验式”品牌同时也会有空间式的呈现不同于以往的品牌视觉语言。在屏幕的媒介下,品牌所能呈现的空间更为意幻和广阔,表现出来的视觉画面更具有创意性和视觉冲击力。2、用户的体验性特征。而体验经济下,体验式品牌的用户体验是划时代的。用小米的一句广告语来形容,它是“次时代”的产物。在体验性上,他更注重于用户的体验性,如何在品牌中体现出用户的自我价值实现,换而言之就是客户的存在感如何在品牌的视觉语言中呈现出来。那么,这种具备体验性的品牌形象都具备A+B的基本特征。即在前期设计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后期用户的“再加工”过程以及加工后呈现出的视觉特征。这样的品牌视觉特征正呈现出和而不同的视觉特征。

(二)“体验式”品牌的设计过程

“体验式”标志的设计过程分为两个部分:1、机构或企业的视觉规范设定(预设阶段);2、将标志进行自我实现(完成阶段)。下面将以英国国际品牌筹款联盟的标志为例具体讲解这个过程。(图六)该标志是由WOLFFOLINS在2005年设计的,它提供了以慈善为目的的消费选择,是典型的体验经济,属于教育体验。企业在这个机构通过慈善行为赢得了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消费的是慈善。由于经济的要求,需要充分体现出每个不同品牌的视觉形象,但是又要兼顾慈善的目的,于是设计师设计出这种视觉语言来实现这种体验经济的视觉化表现。这个设计的第一步是完成括号部分的设计(预设阶段);第二步是将品牌的标志融合到这个视觉规范当中去(完成阶段)。这样到达即实现品牌自我形象的目的,又达到在慈善机构这个大前提下的目的。虽然只是一种试探,但是该标志的视觉语言已经具备了“体验式”标志的基本特征。再以社交网络为例,社交网络在视觉语言上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即用户以何种视觉形态出现在社交网络中,用户如何通过这种形态被其他用户认知。其实,用户呈现在社交网络上的视觉形态本身就是一个标志。只是这种标志更加的人性化。但又不全是个人的,毫无规则性的。这种人性化的标志必须遵守社交网络运营商设定的基本视觉准则,也就是说这种标志的视觉设计分两个部分完成,第一个部分是由运营商设计出基本框架(预设阶段),第二步则是由用户在这个基本的框架下跟具自身的要求完成剩下的部分(完成阶段)。在国外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网络社交已经普及。那么企业的标志将以何种视觉形态出现在社交网上,笔者认为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式”标志的视觉语言将成为标志设计变化的趋势之一。

四、结论

当代社会将会发展到体验经济时代,如何在体验经济时代寻找出适合的标志设计的视觉语言,是值得大家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在体验经济时代,标志设计的视觉语言应当向实践性与开源性方向变化,视觉元素的使用更加宽广,而设计准则应向自由化的方向变化。通过对标志设计的视觉语言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未来标志设计的视觉语言变化做出展望,以期可以为设计活动与社会实践提供借鉴。

作者:杨经纬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视觉设计范文篇10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多维度教学模式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目前在我国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依旧无法真正适应我国市场,为促进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文章深入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该具备的新思路,力求以较为具体的措施促进高校相关教育改革,为我国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两方面的改革能够使高校为我国相关设计领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真正实现高效率的人才产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知识转换为能力,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也是如此,由于其社会性较强,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承担着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双重任务,故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必须结合实践进行设计,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具体来说,高校可利用从企业获取的最新市场动态和人才市场需求,更新教学课程内容,使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始终保持新鲜的活力。例如,对“图形创意”“艺术设计课程设计”等内容的解读应该与时俱进,适应市场。视觉传达设计对于学生的绘图能力有较强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利用现代技术,将传统的绘画与计算机作业结合,同时加入摄影方面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多项技能。例如,构图、光线等,可以将这些课程进行合并进行教学,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

高校历来是科研的重要阵地,而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而言,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模式上,始终未能摆脱国外的影子,导致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始终无法真正取得长足发展。因此,高校在课程设计时,应将科研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进行落实,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要完善教学方案,建立特色化教学模式,优化骨干课程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拥有稳固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进行科研项目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参与其中,指导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开题并进行研究与探讨,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撑,学校可以开办一系列科研竞赛,力求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科研热情,积极推进活泼的科研与教学氛围的形成。设计课程内容时,实行模块与重点相结合,紧抓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突出专业技术的培养。

三、丰富课程授课模式

以往的授课模式,多以书本的间接知识为主,大大影响了授课的效果。因此,可以增加网络、媒体以及相关新的科学技术的实践应用。通过这些新媒介的运用,丰富授课模式,从而丰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内容。视觉传达设计原本就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学科,应利用好开放这个优势,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不断运用现代技术,其中包括视听媒体:如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听觉媒体:如霓虹灯、广播、吆喝等;纸制品:如招贴、书刊、报纸、POP、手提袋、包装盒、宣传册、名片等;流动媒体:如服饰、车身、飞机、轮船、热气球、气球等;空间媒体:如路牌、店招、横幅等。利用好这些媒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授课的手段,能够改善其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创新精神萌芽,真正做到与时展同步。

四、设计多维度教学模式

多维度教学模式,也称阶梯式教学模式。阶梯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时间上的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与课程任务,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进行课程的安排。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涉及范围广且专业课程较多,对初学者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初学者来说,最主要的还是理论教学,辅之一定的实践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应该多安排阅读课程,增强学生浏览量。而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该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因此,可以安排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科研项目,或者与企业对接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实习,以巩固所学知识。空间阶梯的内涵是让学生的学习也变得阶梯化,通过自我学习、交流互动、师生探讨这一多维度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和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质量。阶梯式教学模式以多维度的角度进行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必然能够对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适应发展,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促进发展,而固步自封和生搬硬套均无法取得成就,因此,要以新的面貌进行教学改革,适应发展要求,希望此研究能给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教育提供思路,促进该专业的发展。

作者:张子俨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