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6:46:10

师德观范文篇1

一、为师的自身修养

教师的个人修养体现为两方面,一是道德品质修养,二是学识修养。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素质、品德和教学成效的优劣,对受教者的命运前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教育家扬雄就曾感叹:“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把教师德行的作用和受教者一生的命运联系起来,教师个人修养就必然地成为教师师德建设的首要因素。

对诸子百家思想兼收并蓄的《吕氏春秋》详细地阐释了教师的道德操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列举了“不能教者”,即不能履行教师职责的人种种不良行径,认为教育的不成功往往来自教师的品行低下。比如批评有的教师心态不和谐,操守常变,没有固定的准则(“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有的则自以为是,有过不改,说话不负责任,放纵自身行为(“言谈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更有甚者,趋炎附势、巴结权贵,放弃自身尊严(“见权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驱而教之,阿而谄之,恐若弗及”),还有的对“身状出伦、闻识疏达、就学敏疾”的学生厌恶妒忌(妬而恶之)。正因为有这样的老师败坏了学术氛围,所以“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事实上,《吕氏春秋》所批评的这些现象,在当今的教师队伍里也不乏其例。

西汉时期的贾谊在其《新书·保傅》中提出“皆选天下之端士,孝弟博闻有道术者”来担任教导职责。他认为,教育者用自身言行、学识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受教者“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身处其中,必然可接受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则“不能无正也”。在当今社会,学校俨然成为支撑社会道德的中流砥柱,要教育出品行端正的人,必然要营造正派、正气的整体环境,教师在这一点上责无旁贷。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非常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他所处的时代教师社会地位十分尴尬,“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针对“举世不师”的局面,他提出了“中焉可师”的为师标准,认为忠信之人才可以为师。

宋代的理学大家,同时也是教育家的朱熹对教与学进行了深入、精辟的阐释,他从儒家思想的道德观、价值观出发阐述了学者修身之大端,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重要意义,认为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务记览、为词章”,更不应以“钓声名取利禄”为目的,而应该“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这些观点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同样适用。他在阐述“修身之要”时提出了“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对从教者个人思想言行提出了要求,即言语忠实诚信,行为勤勉认真,克制不良情绪,能够迁善改过。

荀子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为师的四个必备条件,他说:“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大略》)认为能做到尊严使人畏惧、年长而守信、恰当地解读经书以及知微而论其中任何一点就具备了为师的条件,这四点分别涉及教师的道德素质和教学能力,但是他又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认为广博的知识学识不在为师之道的四个条件中,这种观点并不可取。

事实上,教师的学识修养也是传统师德观念中不可或缺的一点,不少教育家本身就是大学问家,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坚持不懈地汲取新的知识。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就是博学的典范。据记载,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穷其一生追求学问,在齐国研究《韶》乐时,曾“三月不知肉味”,钻研《易》经时,竟“韦编三绝”,他认为学无止境,自身的名气地位不应成为不懂装懂的借口,所以即使已经成为礼仪大家,也能做到“入太庙,每事问”。正是勤奋好学使其具备了深厚的学识素养。他的学生子贡赞美他的学问,用了这样的比喻:“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

现代师德建设对教师学识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的深广度和传播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高校教师绝不能固步自封,怠惰因循,满足于一时之得,而应当确立终身学习的治学信念,开拓视野、与时俱进,将自己塑造成为知识广博、学养深厚的学者,只有这样,才有资格成为具有现代风范的教育者。

二、教师身教的示范作用

传统师德观念重视身教,有古语云“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身体力行地奉行所讲授的道理学术,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给予学生真正的影响;反之,言语空洞,口是行非,则令教师的威信大打折扣。所以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本人就非常注重身教。《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和其弟子的众多言论、举止、行事等等,恰恰正是孔子力行身教的最好证明。例如有“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记录了孔子在行为细节上对礼仪规范的注重和尊重弱小、残疾的美好情怀,又有“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语言的不通不利于国家统一和文化传承,孔子主张语音的统一,因此在行礼、诵读经文时使用“雅言”,即当时的标准通用语,为学生示范并匡正语音的礼仪。他的弟子还记载了“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的表现,那是孔子为学生们示范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言语行为的交际方式。可见,孔子的身教是全方位的,贯穿于学习、日常生活、社交等多种环境下,而他的身教方式被学生观察到了,并且进行了记录、分析而有所得,足以证明孔子的身教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方式。

战国时期的孟子则首先提出了道德实践的命题“善道”,他认为:“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所谓“善道”,就是实践“道”的方式,他从推广儒家思想的立场出发,认为通过寻求简便可行的修身实践方式(守约、施博),亲身实践“道”,为普通民众作出示范,才能使儒家思想为更多人所接受。

西汉时期的学者董仲舒曾专事著书讲学,他对教师的示范作用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其《春秋繁露·必仁且知》中提出“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指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动中伦”是指行为合乎规范,他认为如果教师在言语上切合时务,在行为上也起到表率作用,这才是所谓的智者,再加上坚守一贯准则“前后不相悖,始终有类”,就共同构成了教师的基本条件。

杨雄则更为明确地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着重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率作用,教师的职责除了教授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为人,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个人形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模仿的范本,因此教师本身就是最直接的教育。

宋代的政治家王安石也曾就教师的示范作用进行探讨。

他在《原教》一文中对“善教者”与“不善教者”进行了对比,指出“善教者之为教也,致吾义忠,而天下之君臣义且忠矣;致吾孝慈,而天下之父子孝且慈矣;致吾恩于兄弟,而天下之兄弟相为恩矣;致吾礼于夫妇,而天下之夫妇相为礼矣。”指出善于施教的人,往往采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自身致力于实践忠义、孝慈、恩义、礼仪,则润物无声,让受教者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受到感染、得到教化,甚至发出“我何赖于彼哉?”的疑问。不善教者“暴为之制,烦为之防”,强行禁止,层层设防,但法令桎梏和惩戒刑罚却不能真正地达到教化的目的。

王安石提出的教育方式对现代教育者不无启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者不靠宣读、不靠禁止,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这种隐藏教育意图的方式往往是更深入、更有力量的。

三、爱与责任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有一句名言:“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教育部2005年教师节的主题也确定为“爱与责任”,事实上,“爱”与“责任”在中国传统师德观念里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孔子是倡导教育爱的第一人,他曾明确地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因为爱学生,所以让他们劳作;因为衷心为学生们好,所以教育他们。教育永远需要爱心,有爱的教育才是丰盈的、生动的、民主的教育,因为有对学生的爱,才能与之建立深厚的感情,视学生为己子,才能竭其所能,倾囊相授,做到“无隐乎尔”。(《论语·述而》)

教育活动中的爱是一种平等的爱,对此,《吕氏春秋》在“善教者”的行为标准中指出,善于施教的人,应该“视徒如己,反己以教”,教育者要建立一种平等、亲近的师生关系,做到“师徒同体”,而不是高高在上、任意妄为,师生之间心志和谐,因此可以“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从而使“学业章明”、“道术大行”。(《吕氏春秋·诬徒》)在倡导“师徒同体”的同时,《吕氏春秋》还抨击了某些“见权势及有富厚者”,就“趋而教之”丑陋行径,由此可见,教育爱的平等还体现于,教师应该坚守一致的道德标准,对财富权势保持清醒的态度,不以此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更不应以此对学生亲疏有别。

责任是爱的延伸,教育者的责任感是从明确教育职责开始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是与国家社稷的兴亡、“道”的传播、民众的教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荀子认为教师职责在于“正礼”:“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

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礼”是用以矫正人的思想行为的、维护社会安定的根本,但如果没有教师,“礼”的这种作用便无法实现。《吕氏春秋》则提出:“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认为教师必须“胜理行义”,身教言传“尽智竭道以教”。韩愈在其《师说》中对教师的职责集中进行了概括,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道”是选拔和衡量教师的根本标准,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一论断对中国传统师德观念的构成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师德观范文篇2

1.陶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

1.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忠诚教育事业,勇于为教育事业献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也是职业感情、职业行为的基础和职业道德的前提。陶行知先生把这种献身精神称为“教育的命脉”。他说:“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到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

陶行知的献身精神首先源于他的崇高理想和抱负。他所生活的年代,人们生活困苦不堪,广大民众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为此少年时代的陶行知就立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大志,留学归国后更是坚定地立下使全国民众都受到教育的宏愿,他把教育事业看成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兴衰强弱的大事,认为“教育是人民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的武器”,“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益于世的”。陶行知正是身体力行,怀着“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中国教育探获出路”,“为整个民族的利益造就人才”的雄心壮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上。

其次,陶行知的献身精神源于他高度的责任心。他认准教育事业是可以救国救民,实现理想社会的大事,他先后拒绝高师校长、教育厅长职务,放弃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提倡和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平民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为人民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充分体现了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德。

1.2“人民第一”,“爱满天下”的爱心精神陶行知一生奉行的格言是“爱满天下”。他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切之爱化为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将自己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人民。针对当时中国少数统治者垄断教育,人们无权利无机会接受教育的不合理现实,陶行知提出教育的途径应是广开门路,面向广大劳苦大众,让全社会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正因如此,他一生最大愿望就是“知识化成甘霖,使大地处处受到润泽;知识化成太阳,使所有民众都得到照耀”。

作为一位教育学家,陶行知不仅爱国爱民,而且对儿童充满了慈父般的爱。他认为儿童是人类的精华,未来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人类历史也将由他们继续创造和发展。所以教师热爱学生就要如同园丁爱护花木一样,依其特性,适当地给予肥料、水分、阳光,清除害虫,使其健康成长。他常说:“在我的世界,小孩和青年最大。”而他在行动上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晓庄,在育才,在社会大学,处处显示出这种“爱满天下”的可贵精神。

1.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陶行知一生追求真理,也教育人们去求真理,做“真人”。在主持育才学校工作时,他要求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实际上也是他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陶行知所倡导的“真人”主要应具备下列条件:第一,追求真理,讲真话,为真理而献身;第二,做来自于人民而又服务于人民的“人中人”,而不是做骑在人民头上的官僚或精神贵族;第三,做有理想、有责任心、有信仰的人;第四,做立志改革,敢于开辟、试验和创造的人;第五,做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健康卫生、劳动美育和谐发展的人。陶行知还强调“真人”的塑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和生活,也有赖于真教师的培养。他从生活教育理论出发对真正的好教师提出了独特见解,认为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与民众学习、跟小孩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和情操。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同甘共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生活上,而且要贯彻到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特别是教学上。真正的好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学,并依据学的方法去教,使学生乐意学,而且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4“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现的新理”的创新精神

陶行知在他的《创造宣言》、《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创造的儿子》等教育论著中提出“创造教育”的思想。在他看来,“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这是生活教育全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可以说,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根本特色。陶行知既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也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在批判旧教育的同时,他明确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并发出了“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的呼吁。

如何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陶行知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学问。培养创造力的途径是进行手脑并用的教育。为此,他强调实践是创造的源泉,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成创造的精神和能力。在著名的《三代》诗中,他写道:“实践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形象说明了实践、知识与创造三者的相互关系,即一切创造离不开实践和知识。由于他身体力行,所以他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富于创造性,绝大多数人成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

“以教人者教己”是陶行知的一句名言。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做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而且,做先生的最大快乐,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学习崇拜的学生,说准确点,就是先生在创造学生的同时也为学生所创造。这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思想,正是陶行知作为一位人民教育家的广阔胸怀和深远目光的体现,也是他热爱学生、为国育才的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

1.5“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和谐精神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内容。陶行知对当时社会上“文人相轻”的旧传统和嫉妒型的人际关系深恶痛绝。陶行知强调教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同心协力。在他看来,一个学校的教师之间只有团结协作,“共学、共事、共修养”,才能培养出真善美的真人。他又十分重视师生之间的共班合作,要求做到“谦逊豁达,协作合群”。他说:“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合,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如此,才能形成师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的和谐气氛,而师生间“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1.6“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的好学精神

陶行知经常用于自勉的格言是“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他针对当时教育界的通病(教师将自己从前所学的知识照搬贩卖给学生)明确指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因为好的学生往往在学问和修养上愿意和教师进行赛跑,后生可畏,它迫使教师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而是要不断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的前头,这也是师道可敬之处。同时勤奋好学的教师也能给学生以表率模范作用。他谆谆告诫教师:“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学好,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还强调教师不但要勤奋好学,而且要拜人民为师,要向学生、儿童学习,为此他专门写了一首诗:“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师。”这就给教师指明了学习的途径与方向。

1.7“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自律精神

陶行知一贯主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教人者,必须教己”,“要人敬的必先自敬”。他要求教师要能自律,要“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身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并进而要求:“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陶行知这种“以身作则”、“自化化人”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直观性、模仿性原则。陶行知从教的一生,就是“以身作则”、“自化化人”的一生,因而其一生不愧为“万世师表”的楷模。总之,“万世师表”的陶行知,以自己大量的精深理论与身体力行的榜样,体现了其鲜明的师德观。这样崇高的师德观,正是他崇高的人生观、道德观的集中表现。陶行知的师德观,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对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借鉴意义。

2.陶行知师德观引领新时期师德建设

2.1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活动表明:如果教师能理解教育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以及加强师德修养对完成工作的意义作用,则能增加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将加强师德修养变成自己内心需要的自觉性,并通过实践培植起坚定的信念,使自己的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锻炼师德意志,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1)教师要热爱祖国,对祖国要有强烈的爱和深厚的情,对祖国的命运与前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教师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3)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感,“爱满天下”,对学生要有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爱;(4)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丰富的学识内涵;(5)教师要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示范楷模。只有这种良好的形象,才能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2.2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铸就教书育人的真功夫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增长的速度十分惊人,“十年寒窗,终身受用”的观念将被完全摒弃,教师要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精深的教育专业知识。(1)勤于学习。21世纪要求人人都要学会学习,而“闻道在先”的教师尤其应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勤学习,会自学,从而不断获取和更新知识是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科学知识激增的需要。(2)善于反思。教师的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一环,反思的能力和水平终将决定一个人本质意义上的素质层次。教师要把学习理论和自身实践反思结合起来,把学习的理论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在“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使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教育智慧随之不断增长。(3)勇于创造。21世纪的教师要具有创造性思维,懂得创造方法,善于捕捉创造机遇,勇于投入创造实践。因此,成为“百科全书”的教师是铸就教书育人的真功夫。

2.3不断进行实践体验,在开拓创新中前行

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

(1)教师要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师德规范与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外在的形象与内在的道德和谐统一起来,形成高尚的人格。(2)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求进步,主动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实现“知行合一”,格守高尚的师德。(3)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际和公益活动,在社会的大课堂中与活动的氛围里,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咬得住真理,管得住小节”,成为一个“第一流的教育家”。

2.4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师德的培养,要依赖良好的制度。陶行知先生在《每日四问》中,就提出“人格防”,要我们教师“建筑人格长城”。而要做到“人格防”,还要依靠一些外在的约束。只有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建立制度与规范,才能养成良好的师德。(1)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奖优罚劣制度,把一些最重要的师德要求,直接纳入到制度规范中,对不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惩戒,形成一种外在的刚性约束。(2)对师德好的教师,要给予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面对一些师德差的教师,则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其批评曝光,以至严肃处理,绳之以法。(3)还要把遵守师德同遵守其他领域的道德结合起来,同遵纪守法结合起来,使教师既是师德模范,又是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模范,真正达到陶行知所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从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2.5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境,保持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其次,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始终要将思考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再次,要有宽容的心理,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和进行心理锻炼,必须做到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做到胸怀宽广,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意志坚强;做到不畏激烈竞争,不怕艰难险阻,不向困难低头,不被挫折压倒,从而达到心理素质和心理知识的统一,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2.6不断树立师德楷模,明确前进的方向

师德观范文篇3

关键词:师德缺失;孔子;师德观;代价值

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师德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1高职院校师德缺失现状

第一,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他们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关心学生的全面成才,从教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把业余工作当成了自己主要的事业,花费在学生身上的精力远远不够。

第二,事业心不强,缺乏职业理想。把教师岗位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其关注点往往是个人的收入,片面强调职业待遇和收入,忽视了其责任和义务所在。

第三,自身纪律观念淡薄,师表形象欠佳。政治意识不强,人云亦云,对社会上的、网络上的小道消息不加甄别,随意传播,教师本应有的传道授业形象,在学生心目中荡然无存。

2高职院校师德缺失原因分析

第一,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改革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改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教师免疫力差,导致自己精神空虚,欲念扩张。

第二,自身职业认同低下,忘记了教师职业的初心。当初一腔热血,誓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但是面对现实种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成了世俗物欲的奴隶,不再把教师当成崇高的职业。

第三,师德建设体制不完善。现阶段师德建设不尽完善,师德培训流于形式,内容单一,方法枯燥,引不起受训教师的学习兴趣,达不到培训教师队伍的目的。

3孔子师德观在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的探索

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观点涉及到师德问题,可以说是全世界师德建设的先驱。从孔子师德观中汲取营养,对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

第一,执着教育献身教育。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其影响至今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循循善诱。孔子早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奔波列国,尝尽了人间疾苦,但他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把培养学生健康发展作为自己人生事业的最高追求。孔子执着教育、甘为人梯的师德精神为今天的高职教师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第二,终身学习博学多识。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学识最渊博的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对他学习状况最好的描述。孔子刻苦用功、终身学习的做法在今天有着特殊的意义。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率飞快,一个人如果仅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已有的认识,而不与进俱进,那么,他只能被社会抛弃。当代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像孔子一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把更多、更好、更新的知识和认识传授给学生,完成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

第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古代教师师德的精髓之一。“上所施,下所效也”,谓“教”;“养子使作善也”,谓“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作为教育者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渊博的学识和模范的行为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学优秀人的范,做优秀人的事”的良好习惯。

第四,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孔子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当学生伯牛病危时,孔子非常着急,亲自送去了自己的关怀;当听到自己最心爱的颜渊去世时,孔子向天大呼,继而恸哭。孔子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师生平等。当学生提出一些他觉得有用、有启发的观点时,他绝对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当发现自己出错时,勇于承担责任,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我们要学习孔子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艺术,与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优点要不吝于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让他们乐于接近自己,接受自己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2]许慎.说文解字[M].吉林美术出版社,2015.

师德观范文篇4

一、孔子师德观的主要内容

孔子在从教生涯中爱岗敬业,以从教为乐,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并且,他在实践中摸索教学方法,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诲人不倦的乐教精神。“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应热衷于教育事业。孔子在游学中受尽冷遇,甚至曾遭到武力威胁,正是秉持对教育事业坚定的信仰,使其在驳杂纷乱的动荡中能抵制诱惑,经受住了生存压力与困境的严峻考验,安于贫困,诲人不倦,乐在教中,彰显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和健康积极的良好职业心态,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无隐无私的仁爱情怀。孔子主张教师以仁爱之心“泛爱众”,应以一颗仁爱之心来对待所有的学生。人与人之间没有天生的等级差别,不应对个别予以歧视,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孔子办学,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贫富和智愚善恶,只要虚心求教,都予以热心地教导。处于学在官府的时代,这种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孔子依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是其重要的教学方法。孔子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智商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孔子认为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循循善诱又是其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孔子根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顺序,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步地进行诱导,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学习,使学生在形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下启发其独立思考,使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说明孔子作为教师“,其教育技巧之高,它像一块磁性很强的吸铁石,他学生能够紧紧吸在自己的周围,弥散着一种强力磁场,展现出诱人的魅力。”

4.孔子注重自己的身正修养,不仅为学生树立了率先垂范的榜样形象,也为后世为师者指出了要求。正所谓:“教材不是最好的课程,大师才是最好的课程。”孔子不仅善于学习,善于教学,还积极践行其作为教师的“示范者”的作用,他克己内省,注重知行合一,对学生起到了身教影响。

二、孔子师德观对当今教师师德建设的启示

孔子的师德观思想丰富,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鲜活的至圣先师的形象。在当今师德建设面临种种问题的背景下,深刻阐释孔子的师德思想,体会其终身学习、忠诚乐教、为人师表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师德思想,借鉴其教育教学及修身思想之精华,对于当今教师的形象塑造和师德修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教师要深化博学意识。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令人高山仰止的一代宗师,与他终身好学乐学紧密相连。孔子的好学和终身求学不止的精神,对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更具现实意义。这昭示了作为教师应首先是一个终身不辍的“学”者,拥有广博的知识,这也是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个基本内容。在越来越注重知识学习的现今社会,幼儿教师的传统角色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果不抱有终身学习的坚定态度并付诸行动,如果不广泛涉猎,深入探究,不断更新而依然故我,教师有限的知识信息库将逐渐被掏空。实践也证明,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的丰富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教师既要从横向上不断拓展知识面,尽可能地多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争取做到“博”,又要从纵向上挖掘专业理论深层次的东西,不断探索,进而达到“渊”。

2.教师要坚定职业信仰。孔子一生从教,他关爱学生,热爱并致力于教育事业。他的重教、爱教、专心致志地教,都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教师所具有的坚定的职业信仰。信仰是人精神世界的支柱,是自身行动的指南。一些教师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面对相对不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对不高的收入以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产生了令人忧虑的职业倦怠,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丧失,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而纵观孔子坎坷的生命历程,绝大部分时间都颠沛流离,贫困艰辛,正是坚定的职业信仰作为强大的力量支撑他终生为师,无怨无悔。这让我们看到,只有坚定教育信仰才能做到真正的热爱学生,真诚关爱学生,这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所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全面地关心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

师德观范文篇5

师德的内涵并非固定不变。师德既有历史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发展始终体现出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特征。现代社会既要对传统师德有所继承,又要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作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2传统师德观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开创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教育有了质的发展。儒家思想关于师德的系列主张奠定了我国传统师德观的基础,随后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尽管历代对师德的具体要求不尽相同,但是其主导思想和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连贯的。对传统师德我们从师爱、师品、师能三方面进行解读。2.1师爱:爱生爱教。首先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强烈责任意识。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不倦,仁也。”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做老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王夫之强调:“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贞不渝和持之以恒。对学生,孔子指出“爱之,能勿劳乎?”爱自己的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不放纵不迁就,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对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无隐无私。孔子曾坦诚地对自己的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尔乎。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作为老师自己在学生面前没有任何保留的。墨子明确提出反对“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尚贤》),提倡“有道者劝以教人”“有道肆相教诲”。即使不被请教,也要主动去教,“为力”“强为”。教师不仅对学生无私传授,还殷切希望弟子超越自己。孔子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荀子进一步提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进一步解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并强调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伯乐,要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这种品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人格。第三,尊重学生,尊重知识。孔子有教无类,广收门徒,“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孟子则“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虽讲求师道尊严,但是对学生对知识的尊重极其突出,孔子有“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唯真理是从。韩愈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在等级森严、极其重视师道尊严的古代社会,这些思想言论对现代极具启发意义。2.2师品:人师世范。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教者必以正”,以及墨子的“以身戴行”都强调为人师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荀子进一步解释教师要“正仪”要“善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韩愈更深刻阐发了“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的道理。明人王廷相从反面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古人有身教焉,今人惟恃言语而已矣。学者安望其有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自身的积淀。“古今不知,称师如何”“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而积极进取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孔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即教师广博地学习而且持之以恒,切问近思,才能做一位仁爱之师。荀子认为“师术有四”,即“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即教师一要有尊严威信,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讲授要有条理遵循内在逻辑,四要善于阐发微言大义,可见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3师能:治学育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治学育人方法上也有很多优良传统。首先是因材施教。“夫子教人,各因其才”(朱熹认为),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在此基础上注意发挥学生们特长,因材施教,各尽其才。孟子对这种方法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挥:“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其次是循序渐进。“先济乎近,然后形乎远。”孔子教育学生“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第三是启发诱导。孔子教育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传统师德观的特点

3.1注重教师自律。传统师德强调教师自律,强调教师内在修养和道德自觉,主张教师要“洁身”“立身”,实现“慎独”的自我完善,达到为师为圣的境界。传统道德观多从教师自身出发,突出教师本人的自我要求。传统师德强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价值追求,这无疑给教师自律提供了最好的注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强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学生前,首先突出了教师的自律。不仅在品行方面,在能力素养方面同样突出了教师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教师要学识渊博,品行端方。如“古今不知,称师如何”“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在教学上,虽然“教”和“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效果由学生和教师双方决定,但是传统师德强调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学习状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启发诱导,这种对教师主体作用的强调,也突出反映了教师的自我要求,教师的严格自律。3.2强调最高标准引领。不管是在师品、师德还是师能方面,传统师德都强调最高标准的引领,也就是说直接告诉你什么是最好的,怎么做是最高境界,而不提最低标准。要求教师热爱并忠实自己的教育事业,把任教作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对学生无私奉献,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成长成才并最终超越自己。在能力上要求教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要求教师“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要求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要,对学习欲罢不能。这些都是对教师最高标准的要求和示范引领。3.3对学生重人文精神培育传统师德坚持德教为先,尤其注重教师人文精神的引领。强调教师的家国情怀士大夫精神,既关注国家大事又阅历丰富,又能付诸实践影响学生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荀子说的“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强调了教师在引导人的行为举止、塑造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礼记•文王世子》也指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可见,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甚至可以说对学生传授知识,根本目的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4新时期对传统师德观的继承与发展

4.1加强师德,注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师德建设仅仅靠教师本人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在新的时代师德建设既要注重传统的教师个人自律,又要加强社会的他律。多次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必须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3]2018年1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4]。2018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出台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职工纪律处分暂行规定》等系列文件,被称作“史上最严”师德规范文件。2018年11月,教育部正式印发实施《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各省个高校也纷纷出台相应制度和规范,自律与他律双向结合形成师德建设的强大动力和制约机制。4.2师德要求,做到高境界引领和底线控制的统一。传统师德观念主要是对教师最高标准要求,最高道德规范引领,这种无疑是非常好的引导方式,利于形成榜样的力量。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现实中的每一位教师不可能皆为圣人,皆能达到最高境界。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对新时代的师德,我们也应该明确最高标准和最低要求,明确什么符合师德要求,什么不符师德的要求,从最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为教师设立清晰的行为边界,并设有严格惩戒机制。从坏处准备、向好处努力,将底线思维与师德建设最高引领有效融合。4.3教师形象,从“神”到“人”的回归。从古至今,教师都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提及教师,人们想到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自我牺牲,德高望重、学富五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渊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以及“园丁”的勤恳辛劳。多少年来社会强调的是教师用自己的损失甚至牺牲换取学生的成长,教师是职业而不是谋生的工具,教师是至高无上、受人尊敬,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教师的精神形象被高度神圣化,那么教师群体,甚至教师群体里的任何一个个体都不能有一点瑕疵,教师的一言一行必须要符合设定好的神的形象,符合大众心目中理想中的光辉形象,不然,教师形象必一落千丈。“不论是陈年旧事,还是新近发生,只要涉及师德问题,总会激起轩然大波”[5],如果某位教师师德失范,相关报道定铺天盖地,当事者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当今时代对师德的拷问和要求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教师的尊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相关部门和一些学校对老师也出现了一些过激管理的现象等,社会上甚至出现了对老师的不信任,个别老师处于种种压力,而不能以自尊自信的形式进行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意识到,教师首先是人。师德还包含许多作为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具备的道德要求,比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这些并不是对教师群体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称之为师德的常人性。教师必须实现由神到人的回归,达到神性和人性的统一。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自由的存在物,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特性,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正是由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师德建设也必然以满足主体需要为目标。多次强调必须“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4.4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传统师德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培育,新时展日新月异,科技革命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先导,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科学家精神,热爱科学研究已成为师德理念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完善的人格,丰富的知识和阅历,还要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善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意识,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的能力。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四个统一”的最后一个统一对新时代教师明确提出了学术要求。在强调人文精神的同时,较以往更加强调科学精神、研究精神,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学术规范的要求的文件。如2019年6月中办、国办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科学研究很好统一,旨在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学术发展空间,更加尊重学术、尊重科研,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努力“构建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激励科研人员敬业报国、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2]国齐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师德与教师观[J].中国教师,2018(12):18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12).

[4]周显信,许双双.推行高校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的掣肘与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4):85-90.

[5]刘善婕.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9(3):172-174.

[6]张宇晗.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J].大学教育,2018(5):193-195.

[7]王家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未来与发展,2019(4):96-99.

师德观范文篇6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

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师德观范文篇7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健全人格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们或许抱怨,教师这个工作有些清贫,但不要忽视,一方面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据调查表明,教师职业也日渐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另一方面,真正的幸福源于内心,不可否认,事业的成功、职业的选择可以带给人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也常常将富足的物质生活作为幸福生活的表象。可事实上很多人在物质条件满足之后,却没有幸福感,因为物质的追求是没有尽头的,是无止境的,要知道“金钱并不是价值的唯一体现,并不是幸福的源头”。我们或许抱怨教师这个工作太辛苦、太枯燥。是的,这个工作规律性强,一分钟已不能灵活,而且处于社会和经济双重转型期的新一代,教育的难度增加,诸如抓升学等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但是应该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相当一些行业竞争更大,风险更大,回报也不是很好。作为教育工作来说,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当你看到自己的学生如一颗颗种子、一株株幼苗在发芽,在茁壮成长时,定然会倍感欣喜,马克?吐温曾说过:“工作与玩之间的区别,仅仅是个态度问题,工作是被迫做的事情,玩则是主动情况下做的”。其实都花精力,都让人疲惫,而不同的心态就导致大家都喜欢玩,而厌恶工作;作为教师,应该从自己的工作中寻找乐趣,而只有热爱这项工作才能达到忘我境界,发现其中的奥秘,从而获得一种快乐感。如果内心有个花园,那天天是最美的花季,如果内心春风洋溢,则时时象最美的春天,清风中飘来阵阵花香,也能酿出人格的芬芳。

其次,要有健全人格观,新形势下的教师,自身要具有健全的人格,要成为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需要的人,就必须自觉地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要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善于悦纳自己也悦纳别人,要有理性的心态和一颗平常心,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喜怒衷乐适可而止、反应适中;要有一颗平衡心,象杂技演员手中的长杆,左右平衡,确定好自己的生活重心和人生目标,不断积累,把握机遇,找准着力点,从而体现自己的创造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时下,随离婚率的提高,单亲家庭的子女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群体的产物“留守儿童”也与时俱增,使我们教育的对象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化,“祖带孙”的过分溺爱和管理无奈、其父母因歉疚负罪而简单地用金钱物质来补偿、亲情交流的缺乏、亲人爱的缺失,导致这部分学生或狂妄、或自私、或郁闷、或冷漠,无孝心、无爱心、无恒心,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和报复心理,面对这些我们不能埋怨他们,回避这些,而只有积极面对,所以一定要从全面人格的培养角度去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真正理解:“一类教师育人,二类教师教书,三类教师教应试”的深刻含意。

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新形势下的教师,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在时间上局限于某阶段,在知识传授上局限于某一层面,应该把教育的目标设定为培养有个性的、能自主提高的、有持续发展潜能的人才,那么就应该具有相应的意识和能力。公务员之家

第一,要注重培养自强不息的意识,一个没有自强意识的人不可能在坎坷的求知路上持之以恒的,更不可能面对挫折而不气馁,对教师与学生二者来说,各自都要有自信心,要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有所作为,教师要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也使学生要明白“没有攻不破的难关”。所以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不能惟上是从、唯书是从,也不能让学生唯师是从。

第二,要注重责任意识的培养,任何一个人,不是单独存在于社会之中、集体之中,个别的行为关联着共生的群体,所以要有责任意识。对自己要有责任,任何时候不能自暴自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可以战胜更多的困难;对他人、对父母要有责任;对集体、对国家要有责任。一个不负责的人,最终没有人为他负责任。

第三,注重培养合作意识。

俗语说“独木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讲的就是合作。“双赢”、“多赢”已成为目前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人与人之间在诸多方面要学会合作,善于合作,作为教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积极主动地与集体活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共处、学会互动、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第四,注重提高选择与甄别的能力,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的时代,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世界是平的》一书揭示了遥远的东西其实很近,地球已变成一个平面,加之网络盛行,可接触的东西真是眼花缭乱,良莠难辨。多元的社会经济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必然带来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判断的复杂化,所以辩美丑、识是非、知好歹犹为重要,当代教师,自身首先要有选择和甄别的能力,教给学生积极健康的东西,同时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只有正确的选择才能寻求到适合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五,注重培养反思的能力和反省的勇气。

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要善于反思和反省,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胜不骄、败不馁,尤其是对待失误、失败上,要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多从自身找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进步更快,面对学生犯错误,要认识到他的合理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反思,反省能力,让其在自我的教育中去提高。

第六,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师德观范文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建设;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追求和理想,并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建设相融合,将会有效促进师德建设体系的完善以及师德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师德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哲学的相关理论中认为,价值主要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其规律的变化与主体几乎保持一致或者相似的程度。从这方面来看,客体与主体的关系是价值体现的唯一衡量标准,人民群众的日常活动也应当与价值相依从。这也导致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从而指导意识,这种意识是在社会改革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够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观念。同时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做了新的概括,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逐步浮现在人民群众面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师德建设工作应当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因为只有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师德建设,才更加符合教学行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尤其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中小学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之外,也应当向学生传授正确价值观念,从而使中小学生能够明是非、懂善恶。另外,中小学教师不但承受着教学工作的压力,也承担着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期望。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避免学生误入歧途,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师德建设工作不仅能够顺利推进,而且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符合实际社会情况的道德观念,同时还能为新时代下师德标准的确立指引方向,从而在思想上规范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日常行为[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师德建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境

(一)在师德建设方面

由于部分中小学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主观倾向,没有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教学工作中,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误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现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引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素质。所以,中小学教师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形成全面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自身的师德建设方向,进而促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2]。

(二)在师德建设执行能力层面

由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全面,部分中小学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缺乏思想指导,从而导致相关工作完全失败或者难以推进。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进行积极宣传,并且对工作人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的培训,指导工作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形成整体印象,并且认真记忆和吸收。而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依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缺乏理解和记忆。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的指导之下,应稳步推进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并且有意识地将师德建设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进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用场景,这样才能保证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先进性和落实性[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师德建设的策略

(一)对教师资格证取得以及师德培养体系作新要求

在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方面,相关部门首先应当对教师资格证的取得进行系统性规定,而且明确教师资格证的取得不应当仅仅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而是应当通过实际观察的方式,检验相关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质以及从业倾向。比如,相关人员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之前,应当去偏远地区进行支教,在支教的过程中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可以是学生成绩增长的成绩,也可以是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成绩[4]。在师德培养体系建设方面,相关部门应当从单一标准考核转变为多元化考核,建立完善的师德培养体系和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在考核师德的过程中应当从教师的工作能力,教师的工作态度以及教师的工作影响力等各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建立完善有效的师德培养体系。

(二)落实领导、监督与评价机制

由于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所以为加速师德建设的进程,需要兼顾软行动以及硬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师德建设的整体效率。比如,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当地教育局的领导干部应当担起领导监督和评价的责任,同时,当地教育局的评价工作也应当受上级教育局和人民政府双重监督,这样才能有效加速师德建设。而且,针对考核不合格的个人和集体,相关部门应当给予通报点名批评,这样在工作监督以及社会监督的双重压力下,相关集体和个人才会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将师德建设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三)避免师德建设工作受到多样文化冲击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地区完全摒弃了传统的价值观念,甚至部分学校工作人员以及教师认为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已经不具备适应性和应用价值。然而,为了避免师德建设工作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应当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宣传工作。在这方面,首先应当由政府部门牵头,地方教育局可以通过召开相关会议的方式,邀请地方全体教师参与会议,并且在会议召开阶段,由地方教育局领导向各位教师讲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以及重要性,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从而使教师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影响。其次,相关部门应当通过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大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内涵,从而在当地形成社会效益,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熏陶地方教师的思想,最终使地方教师能够完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相关部门应当完善师德建设评价体系,更新原有的师德建设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检验师德建设工作是否取得成果。

(四)强化教师执行能力

当前,一些部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也不够全面。这也意味着相关教育部门或者学校单位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进行梳理,导致部分中小学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缺乏思想指导,影响相关工作的推进。针对这一现象,首先学校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口号粘贴在醒目的位置,并且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相关的培训,这样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形成整体印象,并且认真记忆和吸收;其次,学校应当对部分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程度进行抽查,虽然部分教师为了应付权威专家的测试,已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及时充电”,但是在长时间不学习、不复习的情况下,一定会遗忘部分内容。这也导致在将师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的执行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权威专家检测之后,当地教育部门也应当及时抽调人手,对当地教师再次进行抽样检测,以此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建设工作完美融合;最后,相关部门应当将检测结果公布于众,对检测合格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而检测不合格的教师也会因为检测结果的公布,而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强化教师的执行能力,从而在思想上督促教师持续进步,从而切实强化教师的执行能力[5]。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师德建设相融合,能够有力推动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素养的整体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中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此过程中,应当切实纠正部分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因为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受到其他价值观念的影响,所以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一定的怀疑,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在思想上纠正这部分教师的偏颇思想,从而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另外,相关部门应当积极促进教师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行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避免相关教师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从而保持教师工作的纯洁性和纪律性。

参考文献:

[1]陈桂花,郭东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科技风,2020(12):256.

[2]樊爱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东西南北,2019(21):83.

[3]樊爱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加强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必要性[J].东西南北,2019(20):135.

[4]陈有金.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融入[J].甘肃教育,2019(13):20.

师德观范文篇9

一、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持续关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教育是国之大计。优先发展教育,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尤为重要。我国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合格教师,师德师风是合乎职业要求的,他们能教书育人,脚踏实地,坚定信念。大部分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也存在不尽人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经济利益,扭曲了师德。高校教师是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近年来,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有很大的改善,但是高校教师薪资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重点高校教师的收入较高,普通高校的收入相对来说要低。高校教师期望得到较高的物质收入是正常表现,也符合价值体现。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部分高校教师师德渐行渐远,有些老师忽略自己的工作,过多的从事利于实现经济利益的活动,甚至有些教师以一定的方式索要学生的财物和金钱,帮助其修改成绩,帮助其评先评优等,这样师德被扭曲,势必会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发展。(二)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作为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要想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自己首先也要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些高校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国家时事政治漠不关心,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他们看来,政治是政治学者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不关心时事政治,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学校的发展,认为只要专心搞好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就是合格教师了。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从事思政课教学的老师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甚至发表一些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三)缺少爱岗敬业的精神。作为高校教师,他们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在今天的大环境下,社会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加之自己的薪酬水平不高,这使一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敷衍了事,课前不认真备课,课上应付学生,甚至宣扬一些不当的言论,对学生漠不关心,上完课就走人。在工作上只求完成任务,不要求质量,这样的表现严重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严重损害了教师的伟大形象,非常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师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渐渐有了拜金、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这不仅对广大学生是一种冲击,也严重影响了部分高校教师的认知。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收入与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的时候,这使他们不再认同自己的职业,甚至出现道德失范。(二)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我国高校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说在不断提升,但也有个别学校发展停滞不前。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学校的情况不一,但就出现的教师师德失范来说存在着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的情况。高校过多注重对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考核,有一定的量化指标,但在师德的考核上往往是流于形式,这也就对教师道德提升出现了漏洞。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路径

高校教师是一个高学历的群体,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在高校师德建设中,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进而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辅相成。开展和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必须以的系列讲话作为重点,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的教育,使高校师德建设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确立符合新时代的价值行为准则。(二)占领网络宣传制高点。随着网络及新媒体的发展与壮大使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更加复杂,受到更大的挑战。各种思潮的影响,各种利益的表达更加多元化,在网络冲击的影响下,对高校师德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导权。打造好网络平台建设,突出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方向,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做好网络的建设和监督,利用好网络和新媒体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教师的师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新时代,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拓展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挖掘师德建设的方法,把高校师德建设推进一个新高度,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师德观范文篇10

【关键词】多元智能;教育观念;教师;师德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多角度考虑教学问题,创设能吸引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教育发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十五”规划的教育课题中,已经开始运用“多元智能”教育理念,指导和加强学生进行“多元智能”训练。通过“多元智能”训练和教育评价,打破过去对学生进行单一智能的传统评价方式,从多角度培养和评价学生能力,促成学生全方位发展,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面对“应试教育”占主导的今天,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教育全面改革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只要一个没有先天不足或后天大脑受损的人来说,一般都具有语言智能(linguistic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itic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和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平时,由于受到单一智能评价理论的影响,人们很少从人的八种智能方面考察一个人是否在某方面更加优秀,这样葬送了大量可造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能力体现会有显性与隐性两种。即有些人在某一方面的智能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其它方面智能却表现不那么突出。但如果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一个人的智能时,会发现有些人看来在某一方面并不是“天才”,表现也很一般,但通过一定的引导和强化后,会发现此方面却有很大的潜能,甚至是此方面的“专才”。很显然,今天的学校教育中能引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将会给“应试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优秀生”与“后进生”的真正差别在哪里?怎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怎样的学生才真正有培养价值?……等等,都会得到全新的答案。其实,现在给学生分成优劣和不同的等级,更多参照了学生的应试成绩,却基本忽略了学生本身潜在的智能,忽略了学生发展的长处,忽略了每一位学生都可能成为“专才”的可能。这无论对全民教育还是精英教育,都给国家和民族造成特大的损失。为此,特地对教师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下的师德修养作为探讨,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师德修养中教育公平意识、社会平等观念、学习习惯、工作职责、身心发展与自我评价等方面所产生的良性影响。

一、有利于促进教师达成教育公平意识

社会是世俗的。当人们面对一些问题、做一些事情时,难免会被人情、关系等一系列的社会因素所左右,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学习、态度和判断力。作为教师,尽管给世人冠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面对世俗的社会,或多或少都受到个人情感态度的影响,表现出个人的喜好或厌恶。面对同样的情况,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样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同一个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热情与冷漠,甚至有时对自己不太喜欢的学生,会采取不公平、不正确的评价或手段,并造成一些无意识的“伤害”。如果把教师作为一般的社会个体,教师也是社会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态度,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行为和判断,出现“过错”情况是很正常的,也是无可指责的。但从教师的社会职业特点上看,这里不应该的。作为教师,必须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世俗中给自己留下一块净土,争取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会掌握系统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法,通过对自身的智能认知和训练之后所得到的自身潜能开发体验,引入到学生的培养与评价之中。面对学生需要培养和评价之时,会更多地考虑一些问题:一是教育公平对学生的智能发展是否有影响?面对学生,教师会从自己感知需求和智能挖掘的体验中公平公正培养与评价对自己的影响迁移到学生的公平公正培养与评价之上。尽管面对的是一群参差不齐的学生,尽管一些学生的学科成绩不那么理想,表现不令人满意,但教师会从“多元智能”评价的角度,重新评定自己的学生,重新找到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重新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最终给予学生更为公平、公正的教育,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二是教育公平对学生生理与心理成熟是否有影响?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环境中有太多的诱惑、自身的发展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面临着大量急需尽快探索和思考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做出指导和加以疏通。青少年时期也是学生自我认识和改造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的宽容与呵护,渴望长辈公平的评价与激励。如果教师拥有“多元智能”观念,教师会更关心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成熟,给予学生更多正确引导和公平激励,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更好的发展。三是教育公平对学生成才是否有影响?社会的倾向和评判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才”。拥有“多元智能”观念的教师会发现自己身边到处都有“人才”,都需要做适当的指导和启发,做出合理的评价,挖潜学生的潜能。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四是公平对学生的社会角色是否有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当学生面对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他们会自主地感受到什么是荣耻,什么是美丑,会体验到社会、集体和家庭的温暖,会相信自己,也会学会相信别人。因此,拥有“多元智能”观念的教师,会更好地营造出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公平教育和评价能给学生带来多大的影响,会给学生投去更多信任目光。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关怀和信任目光中,拾起自尊,融入社会,扬起生活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公务员之家

二、有利于教师形成平等的生活观念

人的平等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平等和对他人的平等。一个具有平等生活意识的人,对于自己,不论在任何场合都能表现出应有的自信。对他人,无论在任何情况都能表现出应有的宽容、合理判定和理智思考,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五斗米而折腰”和“小事面前糊涂、原则问题清楚”。对工作,都能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表现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奉献精神,成为环境的主人。结果是工作效率高,工作环境和谐。也许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作怪,很多教师常被日常的环境所左右,无法带着欣赏和批判态度生活。遇到领导,无所适从。遇到权威,一切服从。缺乏必要的个性、自尊和自信。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会从自身的角度考虑,思考自己的智能水平,明白自己的特长和不足,找到自己该有的个性、自尊和自信。面对领导,会从社会分工不同上考虑,只是各自承担和完成不同的社会职责而异。面对权威,会带着批判的态度,迎合和汲取适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扬弃不愿接受的东西。面对工作,会想方设法做到最好。尽管自己缺乏某方面的能力,但能很合理地评价自己,学会协调,通过协调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面对工作环境,会做到在同事面前尊重同事,在领导面前学会思索,在学生面前更具亲和力。表现为多几分谦虚,少几分自以为是,多几分优雅,少几分骄横无理。让自己和谐地处身于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有利于教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许由于职业或个人阅历不同,人的学习常常带有一定的职业倾向,进而遗失本来的“天分”。但我们每个人仍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的学习空间是多么广阔!作为教师,这是一种知识更新最快,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大量实践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职业。但是,如今不少教师常有这种想法:只要自己承担的教材内容吃透了,书教好了,学生的分数上去了,自己学习不学习都没多大关系。其实不然,作为一位好老师,在教好书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更多的教学研究和探索。通过教学研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比如教师的继续教育,尽管国家花了一定的财力,强调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并希望通过教师不断参加各种各样的理论与能力培训,更新知识和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其实,很多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都流于形式。讲课的教师水平不高,听课的教师的学习态度不热情,最后完成的效果也不令人满意,难于达到培训的真正目的。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能形成强烈的自主学习“逼迫感”。认识到学生的能力具有多样性和可造性,学生可能是某方面已经接近自己,甚至超越自己。为了保持“为人之师”的优势,逼迫自己进一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重新唤醒学习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四、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教师的工作职责主要是“教书育人”。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传授知识,运用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师职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还要有规范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会进一步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性,更加重视自己职业操守,更好地规范自己的工作和行为,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吸引和引导学生发挥个体的智能优势。尽管现在的教育评价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当教师明白自己身边正围着一群需要引导和挖潜的可造之才时,教师会更加用心工作,鼓足干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更好地“教书育人”。

五、有利于呵护教师的健康身心

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人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教师也不例外。特别是随着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教书,喜欢教育这一行业。教育行业已开始吸引一大批社会人才。这是好事。但对教师来说,这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压力。由于现有的人才和教育评价体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很好地解放教师的思维和能力,束缚了部分教师的发展。在内外环境作用下,有的甚至已严重影响到部分教师的身心健康。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会进一步了解社会现实和重新认识自己,寻找一种更能适合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方法,进行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学生,尽管有时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个别学生出现违纪行为,但教师会从学生的智能发展上考虑,找准产生问题的关键,分清自己的责任和应承担的“过失”,不会因过于内疚,而造成不必要精神负担。除外,还能从自身的能力出发,做好自我反省。在自我反省中学会自我精神放松,做好身心调适。面对教学,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提升教学能力。面对过重的工作量,也能学会“忙里偷困”,呵护自己的身体。

六、有利于教师重新认定自我价值

人的价值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个人价值,一是社会价值。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途径,更好地体现自己应有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且穷尽一生,实现最大的个人价值或社会价值。有时,我们会听到有些教师在抱怨:教师的职业过于平凡了,无法实现个人的远大理想,无法让自己成为百万富翁。其实平凡与平静正是教师职业的特点。生活的有规律,工作的有节奏也是教师职业的要求。这样就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像为官者、为商者那样风风火火,出没于公众场合,成为社会的公众人物。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会发现自己和自己职业都有很多闪光点。尽管平凡,但能赢得学生和社会的肯定,能张扬和展示自己。在个人的财富上,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面对利益经济的冲击,教师经济收入的整体水平已处于一定的水平,尽管不能非常富有,但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生活稳定。在个人家庭上,教师的职业不但非常有利于家庭稳定和子女成才,还能让自己学有所成,学以致用。通过评职评优,得到社会的认可。尽管不能像公众人物一样抛头露面,但自己有一群教过的学子。尽管自己辛苦,但能成为孩子的引路人,成为忙碌家长的托付者,这都体现出教师最好的个人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