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师德观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28 04:55:46

论孔子师德观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教师的师德状况历来受到高度关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总体良好,但也存在师德缺失的诸多情况。加强师德建设要从古代汲取营养,孔子师德观在当今社会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

关键词:师德缺失;孔子;师德观;代价值

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师德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1高职院校师德缺失现状

第一,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他们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关心学生的全面成才,从教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把业余工作当成了自己主要的事业,花费在学生身上的精力远远不够。

第二,事业心不强,缺乏职业理想。把教师岗位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其关注点往往是个人的收入,片面强调职业待遇和收入,忽视了其责任和义务所在。

第三,自身纪律观念淡薄,师表形象欠佳。政治意识不强,人云亦云,对社会上的、网络上的小道消息不加甄别,随意传播,教师本应有的传道授业形象,在学生心目中荡然无存。

2高职院校师德缺失原因分析

第一,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改革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改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教师免疫力差,导致自己精神空虚,欲念扩张。

第二,自身职业认同低下,忘记了教师职业的初心。当初一腔热血,誓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但是面对现实种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成了世俗物欲的奴隶,不再把教师当成崇高的职业。

第三,师德建设体制不完善。现阶段师德建设不尽完善,师德培训流于形式,内容单一,方法枯燥,引不起受训教师的学习兴趣,达不到培训教师队伍的目的。

3孔子师德观在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的探索

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观点涉及到师德问题,可以说是全世界师德建设的先驱。从孔子师德观中汲取营养,对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

第一,执着教育献身教育。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其影响至今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循循善诱。孔子早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奔波列国,尝尽了人间疾苦,但他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把培养学生健康发展作为自己人生事业的最高追求。孔子执着教育、甘为人梯的师德精神为今天的高职教师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第二,终身学习博学多识。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学识最渊博的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对他学习状况最好的描述。孔子刻苦用功、终身学习的做法在今天有着特殊的意义。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率飞快,一个人如果仅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已有的认识,而不与进俱进,那么,他只能被社会抛弃。当代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像孔子一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把更多、更好、更新的知识和认识传授给学生,完成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

第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古代教师师德的精髓之一。“上所施,下所效也”,谓“教”;“养子使作善也”,谓“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作为教育者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渊博的学识和模范的行为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学优秀人的范,做优秀人的事”的良好习惯。

第四,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孔子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当学生伯牛病危时,孔子非常着急,亲自送去了自己的关怀;当听到自己最心爱的颜渊去世时,孔子向天大呼,继而恸哭。孔子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师生平等。当学生提出一些他觉得有用、有启发的观点时,他绝对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当发现自己出错时,勇于承担责任,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我们要学习孔子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艺术,与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优点要不吝于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让他们乐于接近自己,接受自己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2]许慎.说文解字[M].吉林美术出版社,2015.

[3]乐正克.礼记•学记[M].中华书局,1989.

作者:贾红丽 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