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7:33:54

社区制

社区制范文篇1

——联合型决策机制。社区党建工作中的决策不能是一个党组织或者是某一个书记说了算,而应该充分体现集体决策的智慧,这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社区工作纷繁复杂,一个党组织或者是一个人不能洞见社区党建工作的全貌和把握社区党建的每一个环节,因而,在社区党建工作的决策中要更加注重开放性和联动性。

——制度性监督机制。要建立一种包括决策监督、执行监督、考核监督、评估监督在内的全过程民主性监督,不管组织层级上下、领导职位高低,都能置于一贯性的监督体系下,从而弥补个人和组织在参与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缺失。

——民主性协调机制。社区党建的协调工作要建立在平等和民主氛围中,协调的力量大小取决于占主体地位的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取决于领导者的政治艺术和技巧以及社区党务工作者对民主规则的把握和娴熟运用。民主性的协调机制应该包含事前的协调、过程中的协调和事后的协调,自始至终体现组织的尊重和平等。

——社区党务工作适应型培训机制。现在一些地方从事社区党建工作的党务工作者,党务工作经验和程式依然沿袭传统的制度约定和权力支持下相对僵化的工作方法,对目前的社区发生什么、将要发生什么并无太多的了解和把握,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几乎是党务工作的全部。社区是我们党获得新的执政基础和合法性基础的最基层也是最主要的阵地,这个阵地需要一批精兵强将去开拓、去坚守。因此社区党务工作的适应型已是当务之急。适应型培训应培训两种人才,一是执行型的,只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就可以胜任,这在一个党组织的内部是非常需要的;一种是开拓型的,除了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学识、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及从事党务活动的技巧,这在当前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

——社区公共事务主动性参与机制。要使社区内的党组织和其他各类组织自愿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公开、透明与服务是基础,也就是说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共同合作要体现公开原则,体现透明原则,体现服务原则。

——社区群众工作广泛性动员机制。要把大部分的群众动员起来,建立一种广泛性动员机制,体现社区党建工作的开放性和民主性。

社区制范文篇2

国家旅游局先后推出“华夏城乡游”和“生态旅游年”,并提出以“旅游产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社区参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持“乡土化”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社区居民是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岔河村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结合当地传统彝族歌舞、服饰、建筑、饮食以及婚嫁习俗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积极发展乡村生态与文化旅游,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来度假休闲。

2咪依噜风情谷旅游发展概况

咪依噜风情谷隶属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村委会,离南华县城北16km。共有旅游资源点196处,其中自然旅游资源50处,包括地文景观8处、水域风光4处、生物景观30处、天象与气候景观8处;人文旅游资源146处,包括遗址遗迹1处、建筑设施59处、旅游商品56处、人文活动30处[1]。景区共设置马鞍寨、水景房(新房子村)、三家村、起家大院、脚楼寨、丫口村、新村(彝人古寨)、七家杀猪饭、大岔河、小岔河、彝人古宴等11个旅游接待点。建停车场9个、跳歌场4个、厕所10个、文化活动室650m2、风车7台、水车7台、水碓13副、篮球场1个,村庄道路硬化6750m2,民居墙体装饰5.4万m2,畜厩搬迁改造1632m2,人畜饮水管线建设7000m。自发展乡村旅游以来,共投入资金1760万元,建成旅游接待点11个,农家乐76户,接待游客100.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98.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000元,是开发乡村旅游前的10倍[2]。

3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现状

3.1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主体

参与旅游发展的主要有南华县政府、南华县旅游局、南华县环境监督局、云南大学(主要参与规划)以及当地社区居民,其中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社区居民一共12户。从访谈的结果来看,2006~2008年,岔河村至少有84户村民直接参与旅游发展。至2011年3月,除岔河人家属集体经济,只剩下12户当地村民经营6处农家乐。

3.2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内容

咪依噜风情谷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内容从多元走向单一(表1),目前主要参与农家乐经营。经营农家乐的个体户参与利益分配,但没有设立公积金用于公共设施的维护、培训以及事故处理等。由于没有旅游培训、持续的政策引导、信息咨询以及公共监督等,多数农家乐均属自生自亡的经营状态。

3.3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

3.3.1“农户+农户”模式马鞍寨、起家大院、彝人古宴、古寨客栈、早期的七家杀猪饭、丫口村彝族生态文化村都属于该种模式,由农户平均入资,然后共同分担损失和分配利益。目前仅剩丫口村彝族生态文化村保持这种参与模式,马鞍寨、起家大院、彝人古宴、古寨客栈4家已停业。

3.3.2“旅游个体户”模式彝人酒家、彝人客栈、七家杀猪饭目前都属于该种模式,农户单独出资经营,七家杀猪饭原本是七家联营,后来只剩周姓一家独营。目前这3家参与的内容都只涉及农家乐,还未发展到更高级的个体农庄模式。

3.3.3“集体经济”模式岔河人家形式是由岔河村村委会出资办的集体经济实体。但是在实现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建立透明的公众监督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公积金等集体管理机制等方面缺少具体的管理措施。早期的咪依噜风情谷开发政府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如整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资金补助、开拓游客市场等,但是基本上属于政府“喂一口”,社区“吃一口”。但目前咪依噜风情谷社区参与还不够深入,地方村民自发性发展的比例很大,政府、企业、旅行社等外部介入力量很少;参与模式很简单,主要停留在个体户独资经营农家乐的模式上。

3.4社区参与调查总结

(1)咪依噜风情谷整体旅游参与意识较高,但积极参与者主要是紧靠公路的村民,而且参与的内容、项目和模式都很单一。

(2)影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主要因素为缺少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参与者文化素质以及离公路的距离等。

(3)导致出现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缺少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

4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机制研究

4.1引导机制

4.1.1意识引导云南少数民族乡村地区比较偏远、信息闭塞。开展意识引导工作,一方面要引导社区居民抛弃传统的陋习恶习(如:引导村民学习如何处理人畜粪便,生产和使用沼气),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开创新的生活面貌;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向他们介绍乡村社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改变对乡村的负面认识。

4.1.2政策引导咪依噜风情谷的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参与意识和对政府的信任度非常高,如果政府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能够使社区的旅游呈规模化发展趋势。目前咪依噜风情谷的休闲娱乐旅游产品过于单一,旅游政策主要倾向农家乐项目发展,造成吸引力下降,成为旅游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制定多样化的倾斜政策,如重点资金支持“围猎”、“果园自助采摘”等休闲娱乐产品,就可以维持整个风情谷旅游项目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

4.1.3资金引导政府把过多资金用于“风情谷大门”“咪依噜传说壁画”绘制等形象工程设施上,资金的使用没有对社区起到实质性的引导作用。而且实践证明,只是靠政府直接经济补助的“输血”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发展困难的局面。咪依噜风情谷整体经济比较落后,政府除了直接的财政支持,最重要的是引导外地企业投资当地旅游事业,把当地的土地、植物、河流等自然资源转化为股本,鼓励社区与企业实行股份制经营。

4.1.4信息引导由于长期的交通闭塞和信息不畅,村民和地方政府对政府政策和行业信息等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政府应该引导村民收看一些新闻类、旅游类、致富类等节目。还应建立专门的学习室,指导村民了解《彝山寨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楚雄彝族自治州乡村旅游管理规定》、《楚雄市“农家乐”管理暂行办法》、《楚雄市“农家乐”分布示意图》、《楚雄市星级农家乐评定办法》等政策。

4.2决策机制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决策机制包括参与主体对是否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旅游发展中各环节的具体实施等方面做出抉择的机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可以确保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正当权益,如果社区居民不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将很难从旅游发展中获得旅游的利益[3]。

4.2.1决策支持咪依噜风情谷早期旅游发展是“内生+外生”模式[4],当时政府部门在旅游规划、旅游市场开拓策划等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但是2008年以来,社区参与发展的模式逐步发生变化,到2011年已经完全走向“内生式”发展。因此社区急需选举有能力、有才干、积极活跃的村民代表,形成一个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社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此外一些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性组织(如果以后岔河村与这些组织合作)也可以加入决策支持系统。可以采取村民代表和村委会人数各半的选举方法,以防止决策过程中出现“内控”,达到公平、客观。

4.2.2决策咨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官方、半官方以及民间性质的决策咨询机构,构成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公共决策系统。目前咪依噜风情谷应邀请云南大学旅游专业领域专家和学者、南华县旅游局和环境监督局、岔河村村委会等组成一个“半官方”决策咨询系统,动态探讨旅游开发的定位、设计与规划、旅游产品营销以及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等。此外,从长远发展来看,今后还需借助农村扶贫发展基金会、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基金会等非营利性组织以及企业等组织提供的信息,构成一个讯息全面的咨询系统。

4.2.3决策评价目前咪依噜风情谷已经通过《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等指标体系对社区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和评价,但是社区发展旅游的利益是多方面的,由于旅游的发展,风情谷在环境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如农家乐垃圾成堆、污水乱排等。结合社区现实状况,还需建立一个完善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应该包括旅游经济效益评价、环境效益评价、文化影响评价以及生态影响评价。

4.2.4决策反馈建立一个完善的决策反馈系统,更能体现以社区参与者的公众利益为中心,更加透明,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各种发展协议,否则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会成为旅游发展中的障碍。咪依噜风情谷以各村寨权威人物为核心,成立“旅游发展讨论小组”,向旅游发展委员会表达村民的各种建议和利益要求。

4.3利益保障机制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利益保障机制指各种利益相关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而进行利益维护的机制,主要涉及利益表达、利益分配以及利益补偿3方面。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可以协调参与者之间的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5],推动社区乡村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4.3.1利益表达由于彝族社区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因此需要以村委会作为中间协调,听取社区村民和社区外其它参与者的利益表达,协调多方参与者的利益需求。此外,还应形成参与者自下而上表达和自上而下反馈的双向利益表达机制[6],使参与者提出的利益要求得到有效的处理。当地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社区旅游发展讨论小组”表达自己参与旅游的意愿。

4.3.2利益分配利益分配主要涉及旅游收益分配、就业和培训机会的获取等。目前咪依噜风情谷的主要受益分配形式就是农户自主经营获得利润,或村民参与农家乐服务获得工资,利益分配形式比较单一。如果日后当地旅游发展形式呈现多元化,还可以建立公积金、公益金、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分配方式[7]。社区居民获得利益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参与旅游就业,但是目前岔河村大部分村民还未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要恢复旅游项目的丰富性,提供更多的旅游就业参与机会。咪依噜可以通过举办乡村旅游经营知识讲座、乡村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班、乡村旅游能工巧匠传承人培训等形式发展一支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乡村旅游培训体系,建立一批乡村旅游带头发展人。

4.3.3利益补偿咪依噜风情谷旅游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公共用地与村民个人利益发生冲突,造成村民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一些被占用土地而又没有能够参与旅游利益分享的居民暗自对村委会及其上级政府部门感到不满,因此对征地补偿、拆迁安置补偿等制度应加以完善并且落实实施。

4.4监督评估机制咪依噜风情谷的监督评估机制主要是针对社区环境卫生和“岔河人家”集体经济实体的跟踪监督。目前咪依噜风情谷旅游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出现环境问题,各村应迅速成立卫生检查小组负责防止垃圾乱倒和污水乱排的监督工作,保持良好的村容村貌。另外对“岔河人家”这个集体经济实体的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人员裁聘以及效益分配等各方面实施综合监督和考核,使其充分体现该经济实体的“集体”性质。

社区制范文篇3

一、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社区居委会组织不相适应。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政府与居委会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但目前存在社区工作关系不顺的问题:一是职能部门工作“缺位”,有关工作进社区,牌子进来了,但经费不能完全落实,人员不能保证。二是社区工作“错位”,政府有的职能部门不分“主办”和“协办”,既不给经费也不给人员,硬向社区居委会交任务、派工作,还设有名目繁多的检查考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把街道办事处和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从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变成了上下级关系。三是居委会工作“越位”,因政府大量的行政事务向社区延伸,均由社区居委会去落实和代行监管,如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清扫、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忽略了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组织,不具备执法权这一性质。现在社区居委会既承担自我管理职能,又承担政府重心下移后的行政管理职能。使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明显,影响和束缚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培育和发展。

(二)社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社区工作人员相对不足。居委会规模调整后,社区规模增大,社区居民人数增加,平均管辖3500多户,一般有5000-7000人,大的有10000多人。随着政府中心工作下移,并不断向社区延伸,社区事务也相对增多,管理难度相对加大。社区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到党建、精神文明、综治、城管、计生、档案、安全生产、民政、社保、国防等10大类近100项工作任务,工作繁忙。而目前每个社区包括居委会成员、计生专工、社保专工仅有6至7人。在做好居委会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各职能部门工作进社区,完成下派给社区的工作任务和有关人口、经济、安全生产等专项调查或大型普查。可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还要双休日上班、错时上班,社区干部苦于没有分身之术,疲于应付,社区工作力量比较薄弱。

(三)社区干部队伍尚不稳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社区专工队伍:一是社区专工素质虽有了显著提高,但整体看还缺乏社区工作系统知识和业务培训,知识面不够宽,有的还难以信任社区工作,从而影响整个社区工作水平的提高。二是社区专工的生活待遇偏低。经济收入除“两保”外政府拨付的月基本工资仅600元、奖金100元,职务月补贴50至150元不等。**年我区出台的《莲都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专工待遇有所微调,但仍然偏底。另外,社区之间自有资金收入不一,社区的财务使用全区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定,各街道及社区各行其事,造成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专工收入也不很平衡,难以调动全体社区专工的积极性。社区专工大部份通过公开招聘的,由于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为此社区难留优秀人才。莲都区从**年公开招聘的87名社区工作者中,到目前止,因社区专工待遇低而自动辞职或跳槽的已有21名。这就直接影响着社区专工队伍的素质和队伍的稳定。

(四)社区基础设施相对还较为薄弱,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社区基础设施虽有明显改善,大多数社区居委会有了办公用房,但不尽人意,有的设置不合理,有的在二楼、甚至在三楼,居民(特别是残疾人)办事很不方便。由于社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目前仍有少数社区的办公用房没有落实。活动用房不足,尤其是服务和经营用房很缺乏。社区难以开展无偿、低偿和有偿相结合的各种社会化的服务和经营活动。“市区一家”的理念与实际还有较大的差距。莲都区每个社区的办公经费每年仅有10000元,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各社区之间的共建单位整合不一,其共建经费的筹集多少也悬殊较大,不利于平衡发展。社区的发展没有完善的财政支撑体系,社区工作将失去动力和活力。

(五)社区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各社区虽都建立了服务机构,但作用发挥不够,社区服务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社区服务的内容单一,大多从事的都是无偿的,短期的,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性服务。社区服务队伍还不够健全,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有的街道一级还没有建立服务中心,还难以满足社区不同层次居民的服务需求。

二、意见和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为此建议:

(一)重视社区建设,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总书记指出:“加强社区建设是客观形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关系到城市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23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文件精神,要把社区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并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同,制定社区建设和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和内容,确定工作标准,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加快社区建设的步伐。

(二)建立社区工作站,理顺社区工作关系。把社区工作站作为政府在社区的服务平台,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协助、配合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在社区开展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工作站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承办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交办的社区综合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城管、卫生、文化、环境保护、社会劳动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事务,支持和配合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依法自治。建立社区工作站,实现社区工作站人员承接行政事务与居民自治开展自我服务事务相分离,创新社区管理体制。目前,已有深圳、苏州、上海等许多城市实施建立了社区工作站,我们可以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通过建立社区工作站,探索新型的社区工作运作模式,克服居委会行政化倾向,减少社区居委会负担。同时精简会议,减少不必要的台帐,取消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考核评比,还社区居委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本来面目。

(三)稳定社工人才,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一是加强社区专工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工作站后,按照社区辖区面积和工作量大小,配备相应数额的工作人员纳入编制,参照机关事业单位一般职工的有关管理规定实施管理。并享受与之相同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同时,从街道办事处选拔优秀人员下派到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站长等职,充实社区一线力量,强化社区专工队伍。二是区级要经常性地组织专题培训班对社区干部开展专业教育和培训,完善社工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管理社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服务社区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制定全区社区财务管理规定,严格财务管理,全面实行社区财务会计委托制,提高透明度,规范社区干部行为。四是进一步完善社区专工考核制度,健全激励、竞争、约束、监督等管理机制。建立起社区干部优胜劣汰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好、政策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优秀社区干部队伍。

社区制范文篇4

一、我市公安机关“一区一警”警务机制的产生背景和基本设想

(一)从宏观形势看,当前,稳定与发展仍然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主题。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稳定的保障,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前不久,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地都在抢抓“蓝色”机遇,形成浩浩汤汤、百舸竞发的壮观局面。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战略的同步实施,潮水国际机场、龙烟铁路、蓬长通道的相继建设,给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蓝色经济,大有可为。可以预计,作为“蓝色”重要成员之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将巧借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再次腾飞。蓝色经济区建设,不只是党委、政府和经济部门的事情,而是事关全局、功在千秋的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作为公安机关,必须站在历史的最前沿,先知先觉,坚持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积极深化理念创新和机制建设,改革和创新社会治安管理体制,更加前置公安工作,延长工作触角,更加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巩固基层政权,构建和谐社区,维护社会稳定,才能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保驾护航的职能作用,才能提高“两最”含金量和知名度。

(二)从上级要求看,全国公安机关“三项建设”正处于加快实施阶段;我市各级公安机关也都在围绕孙运波局长年初提出的“三大建设、四项重点工作”总体部署,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选树载体,加快推进,努力实现“全面工作上档升级,单项工作争先创优”的工作目标。从根本上讲,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以及社会管理创新,归根结底是要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就是说,脱离群众工作而谈“四项重点工作”,只能是空中望阁、雾里看花。鉴于此,要让“四项重点工作”真正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就必须更加主动地前置警务,深入群众,从而使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获取更有效的载体,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一区一警”社区警务模式,是推进基层公安机关“四项重点工作”的现实需要。

(三)从实际看,当前,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关键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村改居工作的稳步实施,社区工作必将日益宽泛化、专业化、多功能化,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社区工作机制,寻求维稳工作、群众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以适应我市村改居工作需要。基于此,为了建立同频共振的实效警务机制,搭建起维护社区稳定的新支点,市公安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探索实施“一区一警”的社区警务战略。初步设想为:一方面,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机制,在全局选拔96名优秀社区民警,按照1—3个社区配备1名民警的比例,对全市的184个社区实行“全覆盖”,民警紧紧围绕收集信息、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五大职责开展工作,并争取党委、政府支持,逐步实现由党员民警兼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由非党员民警兼任社区主任助理,实行双重管理、双重考核;另一方面,在每个派出所成立由副所长牵头的办案小组,形成拳头,专职负责对辖区刑事、治安案件的侦破办理,以社区警务为依托,努力增强打击效能,提高破案率,增强群众安全感。

二、市现行的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不足

自2006年全国开展“三基”工程建设以来,市就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尝试建立社区警务室,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制约,社区警务工作开展得不深入,没有取得应有的工作实效。主要原因是:

(一)部分单位对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起点不高。一是对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清晰。简单地把社区和农村警务理解为“社区+警务”,“农村+警务”,等同于传统警务移植到社区范围内,把警务改革看作是对原有警管区的简单调整。二是对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社会基础认识不够充分。认为在当前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和物质条件不完备的形势下,不具备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基础条件,持观望和消极等待态度。三是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发展方向的认识不够明确。将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等同于一般的阶段性工作或专项工作,搞“短、平、快”,集中抓突击。由于认识滞后,带来工作被动和消极。如有的单位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投入不足,警务室民警用“二流警力”。有的工作流于表面化,满足于建几个警务室,树几块警务标识牌,建几本警务台帐。有的工作不推不动,上面怎么布置下面怎么办,不求创新等,导致全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起点高度不够。

(二)警力不足,民警整体素质与社区警务工作不相适应。一是警务室民警的绝对数不够。按公安部规定每社区按1000户或3000人配备1名社区民警的要求,城区应配备社区民警43名,农村地区应配备社区民警114名,目前城区已配备27名(含招聘干部和工勤人员12人),民警仅15人;农村已配备69名(含招聘干部和工勤人员25人),民警仅47人,人员缺口很大。特别是一些城区警务室平均每名民警要管理六、七千人,一些常规性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只能依靠招聘干部或协勤队员开展。二是警务室民警职责“泛化”,工作繁杂,不能集中精力种好“责任田”。基层派出所特别是城区所的警力普遍不足,民警除要履行社区警务的职责外,还要参加派出所的日常值班、保卫警卫、刑事案件的侦破查处、参加临时性的其他重要工作、参加各种集中学习等,工作头绪多,任务重,难以集中精力沉于社区,有的民警为完成其他指标性工作,往往在警务室点个卯就走。三是部分民警能力素质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有的思想有包袱,有的能力有差距,有的年龄偏大等,加上社区警务工作涉及治安管理、人口管理、情报信息、社区消防等基础警务的方方面面,要抓防控、施管理、推服务,还要学会做群众工作、信息化建设等,更凸显了民警素质不足,影响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效率和作用。

(三)警务保障落实困难,发展后劲不足。目前,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硬性的保障政策、制度没有出台,工作经费少,没有专项资金,各项工作难以开展。条件好的可以由派出所负责解决,条件差的只能靠所领导四处“化斋”解决。部分警务室缺少单独的办公用房,缺少基本办公用品,社区治安防控如组建群防群治队伍、开展治安防控宣传等无法落实,科技投入不足,物防、技防手段无法实施,严重制约社区警务工作的推进。

(四)社区和农村警务体制不健全,自身工作存在众多的不适应、不规范。有的情报信息工作各自为政、粗放经营、低水平运转,对复杂多变的敌情、社情反应不够敏锐;有的工作内容单一、方法落后、效率不高,该管的管不住,该控的控不了,该放的不敢放;在硬件的统一规范、警务室民警的职责落实、对民警的管理考核等方面,虽然出台了一些制度,落实了一些措施,但缺乏一套既符合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总体规律,又符合实际的合理体制,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处在无序可循、无章可遵状态,制约了社区警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实施“一区一警”的工作优势

实施“一区一警”警务工作机制,是针对当前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因地制宜探索实施的一项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止和解决当前存在于社区警务工作中的上述弊端,增强社区警务工作实效。这项警务机制从体制上更加前置了公安工作,从时间和人员上更加保障了社区警力,从工作机制和职责任务上更加突出了社区警务工作针对性和专业性,从考核导向和警务装备上更加保障了社区警务的实效性,主要优势体现在:

(一)实现以信息警务为主导,提升打防管控的整体性。实施“一区一警”社区警务新机制后,更加适应了上级“以公安信息化引领社区警务工作”战略思想,有利于加快构建社区警务信息化基础平台,强化“数字警务”在社区警务中的推广应用,使信息源之于社区,用之于社区警务和整个公安工作,全面提升打防管控的整体性。一是“网上作战”、“网上比对”机制更加健全。深入推进基础信息大普查和特定信息采集,通过基础信息的大普查,摸清辖区内人、地、事、物等基础信息底数,同时强化对重点刑嫌人员、涉案人员的指掌纹,涉案车辆等特定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为信息比对、发现锁定嫌疑人奠定基础。二是“网上管理”、“网上服务”机制得以实现。新型警务模式运行后,公安机关将加快推进“警务通”在社区中的普及应用,使户籍管理、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等管理信息直接深入社区,为社区民警既提供了“笔记本”,又提供了“查询簿”,为治安管理、服务群众提供了便利。三是“网上办公”、“网上考评”机制得以延伸。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队伍,做到社区民警工作网上记载、监督网上实施、考核网上进行,使队伍管理更加科学精细,考核奖惩、评先评优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四是信息工作激励机制得以倡导和建立。将统一采集标准、拓展采集渠道,推动内外信息数据的汇集整合和关联共享;同时,通过落实工作责任、严格考核奖惩,调动民警做基础工作的积极性,着力解决信息录入率、信息质量和转化应用率“三低”的问题,推动系统数据的质量提升和信息的深度应用,真正把社区民警日常工作的过程变成采集信息、记载信息、转化信息的过程,把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信息一体化落到实处。

(二)实现以主动警务为牵引,提升打防管控的互动性。一是按照上级“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的要求,有效改变了派出所机关化工作状态,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强化社区治安巡逻,主动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派出所内部也要对警务室民警实行“减负”,使社区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自己的防范、服务、管理等“主业”。二是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和人、物、技防建设,不断完善社区“两抢两盗”等多发性、系列性案件的主动防范和“打早、打小”工作机制,提高打击、防范和控制犯罪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三是社情控制和社区信息收集更加直接主动。民警利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家庭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有利时机,主动、全面、准确地掌握公众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等,准确把握不同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评判公众情绪指数,提高预警工作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扩大升级,减少民间纠纷或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四是,主动加强与犯罪嫌疑人及其家人的情感沟通,减少心理对抗因素,使犯罪嫌疑人主动悔过自新,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立不满情绪,实现从被动维稳向主动维稳的转变。

(三)实现以效能警务为核心,提高打防管控的实效性。一是在时间上更加突出效能。变“全时警务”为“实效警务”,摒弃疲劳战术,实行有重点地、有针对性的弹性警务运行机制,把警力放在社区案件多发部位、群众最需要时段,加强重点人、重点物、重点事的动态控制防范。二是从方法上更加突出效能。针对辖区治安突出问题,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方法有效就采取什么方法”的原则,公秘结合,专群结合,综合治理,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情形,相应采取工作对策,从而达到时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更加突出“大走访”工作的实效性。通过考核奖惩机制,变“被动走访”为“主动走访”,避免了“因走访而走访”的工作弊端。工作中,民警结合户籍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日常工作去走访,注重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及时疏导邻里纠纷等社会矛盾,及时侦破偷盗、抢夺等多发性侵财案件,通过维护好群众利益去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既推进日常工作又确保常态化走访的最佳效果。

(四)实现以合作警务为依托,提升打防管控的协同性。警力进一步下沉和前置后,使民警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能够腾出时间积极开拓合作领域,构建和谐的警务协作关系。一是加强警政合作。“一区一警”模式,利于民警加强与社区党政组织和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开展对警情、政情、社情、舆情的动态协作掌控,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因情施策,综合治理,联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扶贫、救困、整治、帮教工作,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在党政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推进舆论合作,掌握舆论主动权和“公安话语权”,维护良好警察形象。二是加强警民合作。通过大走访、相聚警务室等形式,提高警民“认知率”,增加警民互信,使群众把民警当成贴心人,愿意向民警反映情况、提供线索。三是加强与信息员合作。依托公安四级信息网络,畅通社区信息渠道,加强社区民警与信息员的经常性联系、对话,有效盘活信息员这一“节点”,使信息工作左右连亘,上下贯通,社区民警真正成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百事通”。四是加强警种和区域协作。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民警与其他警种之间,便于加强工作协作,互沟信息,协勤协防,提升打击和防范的整体合力,共同解决区域性治安问题。

(五)实现以人文警务为支撑,提高社区警务工作的亲和性。人文警务理念,更加有利于民警树立宗旨意识,更加有利于公安机关“两最”目标的实现。首先,着力培育新时期警察文化。落实好“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要求,突出服务职能,弘扬社区民警爱民、务实、勤奋、高效的职业道德,倡导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工作理念,增强社区民警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大走访”常态化。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入手,扩大“回访”涵盖面,立足于各警种、各窗口、各类别案件,全方位落实“回访”制度,努力提高公安机关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理顺公众情绪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削弱对立,促进和谐。第三,建立群众工作导向激励机制。及时总结提炼社区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成功经验,创新联系群众的方法手段,及时推出爱民实践的模范典型,使爱民实践成为一种时代文化现象,以人文警务增进警民亲和力。

四、实施“一区一警”警务机制将产生的社会效果

(一)公安机关维稳工作必将更加主动超前。社区民警从原来社区党政组织的“局外人”变成社区管理的“局内人”,变原来“扑火者”为“防火者”,维稳工作变“扬汤止沸”为“釜底抽薪”,有利于发挥自身工作优势,健全完善社区重大事项治安风险评估机制,创新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化解机制,有利于从稳定角度对待一些问题,对决策中的一些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不科学决策、不民生的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先知先觉,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超前采取应对措施,从而起到避免矛盾、及时化解矛盾的目的。对可行性决策,能够同步制定安全保卫方案,同步组织实施,有效解决安保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

(二)公安机关打击防范能力必将有效增强。通过警务机制改革,提高了派出所打击和防范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使打击更加有力,防范更加严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打击上,更加突出对重点问题、重点案件和群众关注的热点治安问题的惩治;在防范上,更加贴近社区实际和群众需要,防止了不讲实际、千篇一律的“左”的倾向。

社区制范文篇5

1949年以后城市社区与单位的关系,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是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社区与单位齐头并进,法定社区(市政层级)从区一级延伸到街道一级,控制力大大加强;单位制度从党政军机关扩展到所有国营和集体性质的基层企事业法人,单位社会逐步形成。六七十年代是第二阶段,通过社区单位化和单位社区化的双向发展,单位社会进入全盛时期,法定社区沦落到城市社会的边缘地位。八九十年代是第三阶段,城市中的单位社会逐渐萎缩、瘫痪乃至濒于解体,社区组织重振旗鼓、面貌一新、日益壮大,开始向主导地位回归。

进入80年代以后,社区的概念重新获得确认并逐步被官方文献所采用。90年代初,政府主管部门正式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思路。临近世纪之交的时候,随着单位社会的迅速瓦解,各项社区发展和社区工作陆续提上议事日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社区建设愈来愈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法定社区组织的巩固和延伸

中共接管大城市后,宣布废除保甲制度,对基于保甲编成的区级建制进行了合并改组,并重新配备了行政干部。经过几次反复后,区的行政地位最终确定为一级政府。1949年6月1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变更区街组织的指示》说:根据“市级为城市工作之基本单位”与“警政合一”之原则,兹特决定“各区政府改组为区公所”。1950年8月北京市也制定了《区公所试行组织条例》。同年11月13日政务院公布的《大城市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则又将区公所改回为区政府,其第一条规定:区人民行使政权的机关为区人民代表大会(或代行其职权的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区人民政府。

中共对城市社会的掌控远远超过国民党统治时期,除进一步加强了区级组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种种措施,将社会控制和市政管理深入到城市社会的最基层。

1扫荡传统社区组织

在军事接管完成后,中共通过“镇反”等政治运动,对城市中所有的传统社区组织和民间势力进行了摧毁性的打击。以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为例,在全街区38000余人中,有1324人被作为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逮捕,占居民总数的3.2%。当事人回忆:“记得有几次大搜捕、大扫荡,当天逮捕的犯人临时集中在……大厂房里,犯人坐在地上满满一屋子。”这种强烈的冲击和震撼既能让人瞬时麻木,又具有深远持久的威慑力。

2组建街道办事处

中共对城市社区实施社会控制的重心是在街道。国民政府曾经试图在街坊一级建政,由于资源、时局和理念诸方面的原因,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共则成功地把自己在城市中的政权组织延伸至街道。尽管在最初几年中,各城市的市政当局各行其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

在1954年以前,全国各城市的街道组织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设街政府,为城市基层政权,如武汉市、大连市、郑州市、太原市、兰州市、西宁市。二是设街公所或街道办事处,为市或市辖区的派出机构,如上海市、天津市,以及江西、湖南、广东、山西等省的一些城市。三是“警政合一”,在公安派出所内设行政干事或民政工作组,承担有关工作,如北京市、重庆市、成都市。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统一规定:10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应当设立街道办事处;10万人口以下5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如果工作确实需要,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派出机关;管辖区域一般应当同公安派出所的管辖区域相同;街道办事处共设专职干部3人至7人。

中共在50年代中期决定把基层政府建在市辖区而不是建在已有一定组织基础的街道,主要是出于向苏联学习的考虑。从理论上说,苏维埃制度是以生产单位为组织细胞而不是以基层社区为组织细胞;从实践上看,苏联把基层政权设在区级,中国便照猫画虎地也设在区级而不是街道。彭真在1953年6月8日写给等的报告中谈了主管当局在此问题上的看法:“目前各城市的街道组织很不一致。在基层政权方面,除少数城市在公安派出所内设民政干事,领导居民工作外,有的城市在区人民政府之下,成立了街人民政府,并召开过街人民代表会议;有的城市在区人民政府下设立了街公所或街道办事处。……城市街道不需要再建立一级政权。因为城市的许多工作都是需要集中统一处理的,不宜分散进行,如街设街政府,就很容易政出多门。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工人阶级以外的街道居民将日益减少,街政权将更不需要,更不应当建立。但由于我们现在的工业还很不发达,同时还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即使在现在工业较发达的城市中,仍有很多不属工厂、企业、学校、机关的无组织的街道居民,这种人口在有的城市中,甚至多至百分之六十以上。为了把街道居民逐步加以组织并逐渐使之就业或传业,为了减轻现在区政府和公安派出所的负担,在很多城市中除建立居民委员会外,还需要设立市或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我们的意见是设立街道办事处。”

3改组和强化城市居民组织

1949年底至1950年初,城市中的保甲组织撤销后,取而代之的是防护队、防盗队、居民组等名目不同的居民组织。1950年3月,天津市最早建立了称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同期,武汉市部分街道建立了居民代表委员会和居民小组。在1952年开展的“民主建政”运动中,有些城市在街政府下设闾,有些城市由公安派出所按户籍段组织了各种不同的居民组织。有些城市成立了大型居民委员会,有些城市成立了小型居民委员会,有些城市仅有居民小组,有些城市并在居民小组之上还设有中心小组。

彭真在上面提到的报告中说,我们搜集了各城市的材料和意见加以研究后,认为街道居民委员会的组织是需要建立的。它的性质是群众自治组织,不是政权组织。居民委员会应由居民小组选举产生,在城市基层政权或其派出机关的统一指导下进行工作,但它在组织上并不是基层政权的“腿”,不应交付很多事情给它办。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据此通过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到1956年,居民委员会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普遍建立了起来。

彭真把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定为“群众自治组织”,然而,居民委员会之所以能够比以往的闾邻、保甲组织更有活力,在社区控制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恰恰在于它具有“政权组织”的性质,充当了基层政权的“腿”,办了基层政权交付给它的很多事情,根本的原因是其经费来自国库。《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公杂费和居民委员会委员的生活补助费,由省、直辖市的人民委员会统一拨发,标准由内务部另行规定。”1955年12月21日,内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对居民委员会委员的生活补助费做出具体规定,并进一步明确了:“居民委员会的经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拨发,在地方预算的行政管理费支出乡镇行政经费项下列支。”在实际运作中,居民委员会的“行政管理”属性也就很清楚了。

二、单位制对社区的蚕食

单位制度源于根据地时期形成的对“党的革命队伍”的特殊管理体制。所谓“革命队伍”是以中共党员为核心的公职人员群体,根据地党群团体、军队、政府机构和公营企事业是“革命队伍”一元化组织的不同职能部分。“革命队伍”中的成员一律实行供给制,其范围逐渐扩展到衣、食、住、行、学、生、老、病、死、伤残等各方面,依照个人职务和资历定出不同等级的供给标准。供给制使个人的私生活空间极其狭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完全依赖于“公家”的分配,几乎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一个人只要参加“革命队伍”中任何一个单位,便成了“公家人”的一分子。

中共夺取全国政权后,在革命干部中实行多年的供给制逐步改成了工资制(对此很不情愿,“”和“”时期曾两度想要恢复供给制),但由“公家”把“公家人”“包下来”的基本原则与精神,却通过单位制度的普及而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为什么中共要把“革命队伍”中的一种特殊管理制度在全社会推广,路风作过以下的分析:⑴由于国家一方面尽力消灭市场关系并用行政手段控制资源的分配,另一方面又强迫企业承担起劳动者永久性就业和福利的责任,因而造成劳动者对就业场所的全面依附,其实质是个人对国家的依附。⑵决定新中国国家组织过程的政治结构和原则使法律没有成为国家管理社会的主要手段,因而在实现了公有制基础上被纳入行政组织结构的经济组织成为国家对社会进行直接行政管理的组织手段。⑶由于同样的原因,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绝对领导地位的党组织延伸到一切社会基层组织之后,劳动者的就业场所同时成为他们参与政治过程的主要场所。⑷对于个人来说,就业场所的党组织和行政当局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管理者,而且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都实际代表了党和政府。在社会生活受到国家行政权力全面控制的条件下,离开就业场所党政当局的认可和证明,个人的许多社会活动就无法进行(例如婚姻登记、户口登记、工作调动等等)。当社会上的各种就业场所逐一被纳入计划经济体系后,单位社会(亦称总体性社会)就形成了。

在单位社会中,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是三个相互关联的核心因素。单位社会中的每一个城市居民都有自己的一份档案,档案上都列有成分一栏,成分为干部、工人、军人和学生的属于单位体制内的一员,其他成分的城市居民则被打入另册。根据彭真的观点,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工人阶级以外的街道居民将日益减少”,在1953年,这种人口在有的城市中还占到60%,而在“三大改造”和“”运动之后,在单位体制以外的城市就业人口已经所剩无几。这样一来,城市法定社区组织的作用与单位组织体系相比,就越来越微不足道了。

三、社区单位化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高潮中,中共曾尝试在城市社区中也建立政社合一的组织。

1958年12月10日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城市中也在开始进行一些试验。城市中的,将来也会以适合城市特点的形式,成为改造旧城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的工具,成为生产、交换、分配和人民生活福利的统一组织者,成为工农商学兵相结合和政社合一的社会组织。

1960年3月9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城市问题的批示》,批示称:中央认为对于城市的组织试验和推广,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

天津市河北区鸿顺里街道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自1958年6月至1960年3月底,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建立598个城市,公社人口达1800多万,其中河南省各市的公社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90%以上,黑龙江省占98%。大多数城市建在街道一级,少数城市建在区一级。例如,天津将103个街道办事处合并改建为52个城市。武汉市将市辖区改为城市,若干街道办事处合并为一个分社,若干居民委员会合并为一个管理区。上述中央批示转发的哈尔滨市香坊的情况也是建在区一级,下设管理区和居委会。公社党委会和公社委员会是在原香坊区委和区人委的基础上,吸收了几个国营大厂的领导人组成的。有关该公社情况的报告起草人认为,城市的首要作用是在辖区内组织生产大协作,其次是发展社办工业和集体生活福利事业。然而,当时的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级别只是科级,市辖区的绝大部分也不过是处级,而辖区内的国营大企业不乏厅局级单位,街道和区级领导机关根本无法对其协调,某一个“条条”上的企业领导人也无法支配和指挥另一个“条条”上的同级别企业,让城市在辖区内“组织生产大协作”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因此很快便放弃了。

社区制范文篇6

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年来。本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把它作为党委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要求,做到与经济、文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教育。

本党委结合“风暴行动”三实两创”教育活动,今年。切实加强了全体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和教育,重点加强了三个方面:一是党性教育,二是大局观念教育,三是宗旨意识教育。支部始终坚持“真学、真改、真干、实效”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好党风廉政建设有关理论、文件及规定的精神,并多次开展座谈讨论、谈心活动和民主生活会,以深化教育。党委书记刘芳同志还挤出个人休息时间亲自上党课,教育党员干部要讲党性、记宗旨、比奉献,争做“三有一好”争创时代业绩。整个“风暴行动”三实两创”活动中,每位党员干部都能做到联系实际,针对问题,真学真改,尤其是领导班子都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动周围的同志照章办事,不越轨,不犯纪,例如,低保工作中,所有干部都做到公正、廉洁。通过学习教育,每位同志进一步增强了党性,切实提高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思想认识,从而使支部提高了防腐拒变能力,增强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完善机制。

加强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建立领导机制,为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到位。明确分工,由党委书记刘芳同志亲自抓,负总责,由党委纪检书记陈秀丽同志直接管,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完善全社区党、政各项规章制度,如:党务管理制度,居委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每项制度力求实在可行,操作性强,通过层层分解责任目标任务,把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切实实落实到人到位;三是党务、居务和财务公开坚持做到及时、准确、真实,使“干部清白,群众明白”四是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列入干部考核目标内容,平时经常进行检查、监督,每半年开展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年终进行干部目标考核,并与奖金挂钩,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有奖罚。

社区制范文篇7

今天在这开展民主法治建设现场会,是为了进步强化我市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创建工作,加快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创建的体制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进度,推进全市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创建工作登上新的台阶。

城市社区作为人们在肯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生活聚居的组织形式,是伴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探入和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扩大而出现的新惹事物,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它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创建平安社区、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等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开展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是新形势下提出的一项崭新课题。我们要围绕这一新课题,在社区全面开展好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并使之逐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社区组织是在党的领导下,施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平等协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名称为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内施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居务公开。伴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社区居民中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区成员构成也日趋复杂,其中包括工人、干部、教师、学生、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和外来人口等等。面对这样一个社区,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居民的管理,应当是以居民之间互相的认同感为前提,并以社区全体居民的认同、共同需要和自觉遵守而维系。这就需要有一个大家共同制订,共同遵守的居民自制章程,这个章程就是社区居民的“小立法”,要围绕这一章程制订相应的制度,使这一章程能够准确履行。上述内容就是社区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全面推行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居务公开,完成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平等协作。简称为“四民主”、“四自我”、“一公平”、“一公开”。

下面我就如何开展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推进城市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一)经济转轨,政府职能转变,使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具有整体推进的可能性。从我市情况看,目前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组建成立了三个街道,重新划分了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正按照新的职能开展运作。近两年政府大量投资,加大城市建设,为社区开展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形势看,开展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客观条件已日趋成熟。

(二)城市“五多”问题的出现,使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具有整体推进的紧迫性。目前,社区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五多”:即(离)退休人员多、下岗人员多、流淌人口多、动迁人员多以及新盖楼群多。这“五多”问题使社区成为各类矛盾反映最敏感的汇聚地,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沿阵地。因此推进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特别紧迫。

(三)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使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具有整体推进的必要性。党的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施行民主监督,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由此可见在党的大精神的指导下,大力推进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是特别必要的。

二、新思路,新机制,需要规范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

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气愤的源泉。”同样,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如果没有新思路、新举措,工作也不会产生新局面。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推出新举措应把握三个重点:

(一)以服务为本,把握总体发展思路。通过这几年的实践,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应当确定为: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规范社区管理,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区安全和稳定,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提升社区的民主自治、依法管理水平,保障社区居民安居乐业,促进社区发展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确定这样的发展思路并采取有效措施抓落实,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才能有新作为。

(二)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目标。要经过几的年努力,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事社会事务的工作人员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监督制约机制逐步完善;社区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社区的稳定有更充分的保障。按照这一目标任务,大麻街道办印发了《关于创建民主法治社区,提升为民服务效能活动的意见》,这对社区开展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将起到整体推进的积极作用。

(三)明确职责,健全运作机制。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应着重建立好四个机制:首先要建立上下有序的组织领导机制。其次要建立居民自治机制。第三是要建立居民监督机制。第四是要建立以活动为载体的工作运行机制。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帐,统一公开,统一建档。要按章办事,依章管理,有序运行。

三、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协调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

机关转变作风把工作重心下移,指导社区工作应当得到肯定。但是要防止“政出多门”,一些部门大包大揽,在指导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过程中出现越位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应重点协调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准确处理好“条”与“块”的关系。应当注意因统筹协调不够而造成的各自为政,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这样不但社区难以承受,也不利于各方面力量在社区形成合力。

(二)准确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社区居民委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个别政府机构、工作人员还是抱着行政领导的权力不放,干预社区自治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社区自治组织的工作,以致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要研究、完善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考评体系,把群众的参与程度、满意程度作为重点考核标准,主动帮助居委会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关怀社区居委会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三)准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抓“点”就是树典型。典型具有示范作用,抓典型不仅反映领导和机关的务实作风,同时也能体现领导和机关的工作水平,因此应通过抓典型来为面上工作提供经验。但是我们又不能满意于抓几个典型,而是要通过抓典型推广典型经验,形成上下统一开展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有机整体,这样社区的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才能有新突破。

四、新事物、新举措,需要有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新观念

(一)高度重视社区开展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社区工作面对的是郊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社会的安全稳定,而在社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展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建平安社区,维护社会稳定是头等大事。因此,要把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放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杜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重要目标的高度上加以认识,要摆上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市组织部、普法依法治市办、文明办、综治办、司法局和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齐抓共管下,确保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规范、有序、有效开展。

(二)指导思想明确。开展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重要目标,以服务社区建设、规划社区管理、保障社区稳定为宗旨;以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引导社区以规划管理为核心,促进社区建设的良性发展,为完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的社会基础。

(三)明确工作重点。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应与主管社区的相关部门及时沟通,逐步完善社区章程、理顺管理关系、明确工作职责、健全配套管理制度,引导和督促社区工作人员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引导和教育社区居民提高民想法识和法律素质等项工作为重点。通过开展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引导社区居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使社区真正成为党领导下的“四民主”、“四自我”、“一公正”、“一公开”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从而加速我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社区制范文篇8

关键词:旅游虚拟社区;社会互动理论;互动机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国内外形成了一大批如virtualtourist.Com、INS、携程网、去哪儿网、马蜂窝网等成熟的旅游虚拟社区。旅游虚拟社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游客获得和分享旅游消费体验的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旅游产品生产和营销模式。旅游虚拟社区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出现不少关于社区用户内容分享和持续使用、意见表达及口碑、感知价值和公民行为等相关研究,研究重点多集中在虚拟旅游社区用户个体行为和虚拟旅游社区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等。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旅游虚拟社区去哪儿网和马蜂窝网的用户关系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基于社会互动理论,对构建旅游虚拟社区互动方法、互动机制建设提出了些许建议。

一、研究对象、方法与结果

本文选择A网和B网(化名)中热门的亲子游社区的互动情况为研究对象。A网是我国领先的在线旅游平台之一,而B网是国内最大的分享旅游网站之一,开辟了旅游社交的新模式。在A网和B网的亲子游记社区,用户主要通过发帖、回帖、点赞、分享等形式进行互动。对此,本文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A网和B网亲子游社区的数据进行收集。其中,A网共有266位用户参与,共360篇游记帖子;B网有362个用户参与;457篇游记帖子。通过对虚拟旅游社区用户间所形成的相互回帖关系构建社会网络,并对网络密度,互动规模、互动模式、中心性等社会网络指标进行分析。选择回复关系一是鉴于旅游虚拟社区的独特性,即用户多通过浏览和回复来获取相关旅游信息。二则是由于回复相对于点赞、分享有更深层次互动意义。从对A网和B网的研究结果来看,旅游虚拟社区存在社区用户互动不足、良性互动机制缺乏的情况。主要表现在:(1)虚拟社区用户关系松散;(2)互动规模小;(3)互动模式处于低层次;(4)意见领袖不明显。这与用户行为上多以信息和浏览为主,回复互动行为较少有关。旅游虚拟社区与其他类型虚拟社区相比,互动机制存在严重缺乏,社区互动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二、社会互动理论下旅游虚拟社区互动机制构建

(一)基于社会交换论的激励机制建设。用户是构成旅游虚拟社区互动关系网的重要部分,用户互动行为的产生需要相应的激励机制的促进。社区提高用户互动积极性需要从物质、精神两方面进行激励。从物质方面,社区体系建设中要完善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分享、问答、讨论成员进行物质性鼓励,通过打赏、付费问答、虚拟货币等方式,增强用户互动意愿;从精神方面,构建声誉评价体系,对互动频繁的用户,增加其社区等级且授予特殊称号,方便其他用户对其关注并进行互动,使核心用户在互动中获得快乐、满足等积极的精神感受,从而激励更多的用户进行互动活动。(二)基于参照群体论的意见领袖培育。专业度、涉入度、交互性是衡量意见领袖的三个重要指标。朱洁在总结西方意见领袖理论研究文献后,提出意见领袖的专业度是影响其影响力的重要特质。在旅游虚拟社区中,用户对旅游产品以及相关旅游知识的熟悉度对其能否成为意见领袖造成显著影响。除了专业度,持续的涉入也是意见领袖的一个突出特征。意见领袖为了维系其领导力需要长期主动的积极接触并使用相关产品、了解相关议题。在旅游虚拟社区中,用户要保持对旅游虚拟社区的高涉入度,积极参与旅游虚拟社区及其相关讨论,发挥意见领袖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从而促进社区互动行为产生。加强在有关意见领袖影响力的已有研究中,多把交互性归为意见领袖的社会属性特征,将其与互动意识、沟通能力等相关联。就旅游虚拟社区而言,社区用户要提高互动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自身专业度。在旅游虚拟化社区中,意见领袖的专业度体现在用户对相关旅游信息掌握的专业程度。相关旅游信息的掌握,首先要提高自身旅游信息收集的意识,有意识培养自身对相关信息的敏感度;其次需要扩大旅游信息收集渠道,一方面增加游玩的旅游目的地数量,用户从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获得相关认知,另一方面可以加大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经常浏览、评论其它用户的游记或参加旅游虚拟社区相关话题的讨论,扩大旅游信息收集的渠道,从而提高自身对相关旅游产品的熟悉度和专业度。保持对旅游虚拟社区的高涉入度。在旅游虚拟社区中,意见领袖的涉入度体现在对旅游虚拟社区的高涉入度,即体现在对参与旅游虚拟社区保持长期、持久的热情和兴趣,了解旅游虚拟社区的规则,掌握并能充分利用旅游虚拟社区的资源。用户要培养自身对旅游虚拟社区以及相关旅游产品的喜爱、兴趣;持久的关注旅游相关产品和长期参与虚拟图书社群的实践;积极参与社区定期组织的话题讨论、旅游精品达人经验分享等活动,充分利用旅游虚拟社区的资源,及时获取最新旅游信息,形成有效互动机制。加强与其他用户间的互动。社区用户是互动的主体,是旅游虚拟社区高效互动机制形成的关键。Ghose(1998)等人将意见领袖的交互性定义为可以直接与其接触的能力,可以及时接收到对方的回馈,并且在双方沟通过程中,能够及时依据对方回馈修改沟通信息。用户的互动性受互动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影响。用户要想成为意见领袖,首先需要提高自身互动意识,互动意识作为一种情感和思想的能量很大程度影响我们的精力,而精力的投入程度会极大影响互动表现;其次用户需要提高沟通能力,而良好沟通的进行都是发生在由相同背景认知用户构成的小团体之中。小团体的存在为促进用户之间的更广泛与更深入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条件。团体中的成员在自己的回答或专栏文章中,可利用超链接适当插入其它核心成员的相关观点,或上下游知识点;另一方面社区成员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其它成员的优质资源扩大其影响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通过在小团体背景下提高用户自身沟通能力,从而形成自己在旅游虚拟社区的核心地位,此外,这些单个小团体凭借内部高互动性,加强整个旅游虚拟社区的互动机制。(三)基于常人方法论的社区平台建设。旅游虚拟社区为用户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其建设是互动机制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社区界面设计差、互动操作复杂、互动功能不健全都会导致旅游虚拟社区用户互动不足。旅游虚拟社区应当在以下方面进行改善:①网站应进一步完善互动系统的设计,减少影响用户进行社交活动的不利因素,降低关注、分享、点赞等互动行为的操作复杂程度;②网站应增加打赏、问答等社交功能的设计,充分发挥评价、分享功能的作用,并加强社交功能界面的直观性,方便社区用户了解这些互动体系,使用户能正确使用这些社交功能,从而产生互动行为。③网站要加强规范管理,不能单纯追求游记的数量,要着重强调游记的质量,减少同质旅游信息的,并强调重要旅游信息。旅游虚拟社区应采用认证技术和匿名技术来加强用户隐私信息的保护,避免社区用户应信息泄露而产生对旅游虚拟社区信息安全的不信任,从而减少互动行为。(四)基于符号互动论的形式内容建设。从传播符号视角分析,旅游虚拟社区作为新媒体,旅游信息的传播可支持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形式上,用户一方面可以运用模版美化游记排版,提高视觉上的美观度;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游记内容插入相应的音频、视频或思维导图等,改变单一图文形式,使信息呈现更加多样化、细节化。在内容上,游记者要站在阅读者的立场上进行内容构建,通过询问和浏览留言了解游记阅读者的真正需求,并根据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内容输出。

【参考文献】

[1]余意峰.旅游虚拟社区:概念、内涵与互动机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111-114.

[2]谢礼珊,赵强生,马康.旅游虚拟社区用户互动、感知利益和公民行为关系——基于价值共创的视角[J].旅游学刊,2019(3):28-40.

[3]王雯,杨征.虚拟图书社群意见领袖的身份构建及培养研究[J].编辑之友,2019(2):71-74+79.

[4]姚山季,王富家,刘德文.内容型虚拟社区中的用户互动和融入:身份认同的中介效应[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8(2):64-78.

社区制范文篇9

一、加强思想意识,完善领导体制

今年来我社区多次召开普法工作会议,认真学习普法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明确了普法规划宣传教育重点,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社区居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法制宣讲队。大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分析研究我社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立足社区、面向居民,广泛开展与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居民依法参与自治活动和其他社区管理,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途径和法律常识。

二、联系时间,注重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

法治实践是最生动的法制教育。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深化法律学习,增强法制教育效果,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要以各类法治实践活动促进法制教育的不断深化,使居民在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依法治理是法治实践的重要内容。

我们积极加大力度宣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法律法规知识,生态环境保护、婚姻家庭、计划生育、妇女权益保障和依法维权等与居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两委干部,法制宣讲队及时发放各种法制宣传材料余份,使外来居住人员和居民受到深刻教育,法律意识得到加强。法制观念得到改善。

社区制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村社区;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途径

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的城乡统筹发展,使农村社会的转型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并初步形成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模。而相比于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却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相比还远远滞后。为此亟待对农村社区管理进行创新,既要承接和过渡现有的框架体制,同时又要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一体化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提出的挑战

改革开放之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二元结构体制,而随着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以及缓慢的城镇化进程,也逐渐加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凸显了二元结构体制弊端。为深入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发展,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中,一此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了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力度,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也日益模糊了传统的行政建制村的功能,行政村建制正在被农村社区建制所取代。然而相比于农村社会的转型发展,现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却远远滞后,传统村级政务不能严格分开。在国家的惠农政策下,只有妥善处理好村级组织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才能提高纠纷调解成功率,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更多支持。而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开始明显增加了农村社会的村务和政务。而受制约于自身的人力和物力,对于繁多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事项,村委会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同时,村委会的行政化行为也再无资金支持。这种行政化管理体制与现阶段农村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不符,也有悖于服务型政府功能。

二、城乡一体化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要求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能够相互协调各项管理体制,自由流通各种资源。现阶段,已经逐渐暴露出“乡政村治”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此亟待对农村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在职能上,农村村委会和城市社区居委会差异非常显著。农村村委会作为一个多功能的组织,具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主要负责多项事务,如社会管理和生产经营等。但自从诞生农村合作社等集体组织后,村委会的重任,就是增加收入,一些地方村干部职能交叉,管理相对混乱。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应完善村民自治,充分借鉴城市社区的管理经验,对农村公共设施进行改善,通过资源的高效整合,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管理。(一)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作为基本的公共服务承载平台,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公共服务,在农村基本服务领域中,投入更多的财政资金,对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给予满足。改善过去农村公共服务“边缘化”的状态,形成社区式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二)完善村民自治。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应变革行政村建制为社区建制,及时纠正行政村的行政化倾向,对社区的自治功能进行凸显。在农村社区管理中,为了使村民能真正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就需要政府加大公共服务下乡投入,将农村社会的生命力激发出来,以真正实现村民自治。(三)高效整合资源。相比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承载了包括文化管理、服务管理在内的各项管理功能。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和人才物力等大力整合。而农村又往往缺少各项资源,具有相对薄弱的基础。对于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为此,为了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应吸引多方主体经济参与,形成合力,对农村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途径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完善的农村社区运行机制。首先,只有充分发挥组织、载体和平台的作用,才能加快构建农村社区组织。通过建立多元参与的、上下联动的社区民主协商机制,以高度契合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为了构建完善的农村社区的运行机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规范实施和运作农村社区自治管理。农村社区管理的助推器,就是党和政府的主导。为此,政府应加大公共服务力度,通过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的完善,对于农村社区自治进程,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为了实现农村社区民主公正的自治管理,还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农村社区的藕合剂就是民主自治机制,是通过民主协商、互助合作的方式,调动村民广泛参与,为农村社区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为了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通过构建农村社区的市场机制,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此,需要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农村社区物业管理中,以实现集约高效的物业管理;同时,将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引入到农村社区经济管理中,拓宽资金来源,提高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以此促进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二)合理安排农村社区管理制度,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农村社区管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应对城市居民小区管理经验充分借鉴,并与农民集中居住的特点相适应,尽快理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打破过去单一的管理模式。具体的制度建设是农村社区的运行与管理的必要保障,只有对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区自治,调动包括政府、市场、社区、社会等多种力量参与农村社区管理中,以有效运行农村社区督导机制、自治机制等。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理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现阶段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瓶颈,就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为此,需要对一种合理的供给制度进行构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和市场优化,提供多元化和全方位的供给,以真正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建立资源与整合制度。现阶段,还没有完全建立农村社区市场体系,需要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整合与配置资源,以集体资产为支撑,利用市场化运作,对各种闲置资源充分利用,对农村人力资源积极整合,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实现对经济资源的高效开发;三是建立完善的文化制度。文化的主要功能是规范、整合和凝聚。而维系社会成员的重要纽带,就是社区文化。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为此,应以制度为保障,营造特色文化和教育氛围,使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有声有色的开展;四是建立监督机制。将社区相关信息定期在社区公开栏上公开,成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采用多种形式和具体的措施,对社区监督机制进行完善,以形成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局面。(三)建立一支稳定的社区管理队伍,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水平。在当前农村社区管理建设中,最紧迫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社区管理人员应以原有村组干部为基础,向社会或社区公开选聘部门管理人员,或是从乡村干部中分流。今后应将轻新型管理人才逐步引进,构建一支稳定和专职的社区管理队伍。明确社区管理人员的经费来源、报酬和级别,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组织筹建物业委员会,加强新社区组织与原行政村相互间理解,促进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对农村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培养。通过协商和探索,构建协调工作机制和纠纷处理机制,使之具备高效率和制度化;三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开展帮贫扶弱工作,构建失地农民的创业机制,将更多的公益性岗位为其提供,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四是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四、结论

新的历史时期,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农村社区管理应立足于农民需求,对城市社区管理的做法和经验积极借鉴。全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以真正适应农村一体化趋势,对农村居民的新需求给予满足。

【参考文献】

[1]胡文秀,李壮.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3):84-89.

[2]黄延廷,贾园园.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2014(1):44-48.

[3]李学斌.论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1-66.

[4]黄启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革新——物业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43.

[5]柴海瑞.郑州市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20):43-44.

[6]赵伯松.海南农垦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初探[J].中国农垦,2011(7):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