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作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7:42:40

社会作用

社会作用范文篇1

保险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原则是指订立保险合同的双方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风险发生的因素,从而降低保险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保险法基本原则。具体而言,保险防灾减灾的前提是双方基于合意订立保险合同;主体是保险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保险防灾防损的预期效果;客体是保险人承保的保险标的;主要内容是为防止和减少保险标的损失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2.保险在社会防灾减灾体系中的作用

2.1减少实际损失投保人、被保险人参加保险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发生保险事故,他们参加保险的行为仅是为了在万一发生事故后能够在保险公司的帮助下及时有效的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在大多数保险条款中只规定了对于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的经济补偿。而保险事故一旦发生,很多隐性的损失,如因停产、不能及时履约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却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补偿。通过加强保险中的防灾防损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可以更大限度的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

2.2节约社会资本保险事故的发生导致社会财富的损失,虽然个人的某些损失可以通过保险得到经济补偿,但就整个社会而言,社会总量是减少的。保险防灾防损通过调查分析、检察监督、提供技术支持、采取安全预防措施等多种手段,降低事故率、缩小损失范围,节约社会资本,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2.3维护社会稳定保险业具有社会风险管理职能,由于业务的特殊性,其承担了较其他行业更多的社会责任,被业界称为“社会的稳定器”。长期以来,损失补偿被认为是保险最重要的功能,对促进经济增长和保障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但有些损失是无法通过经济补偿弥补的,就像人死不能复生。做好防灾防损工作,提高社会认识风险、应对风险、控制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比经济补偿更为根本,更符合保险的精神,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笔者认为这也正是保险被称为“人类文明发展至此最佳之制度”的深层次原因。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保险在社会防灾减灾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3.1保险公司要加强与社会防灾减损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保险防灾减损是社会防灾减损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保险公司以其独特的经营性质和技术力量,必将在防灾减损工作中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保险人一方面要注重加强与各专业防灾部门(如消防、安监、气象、防汛、公安交警等)的联系,并积极派人参加各种专业防灾部门的活动,如公安消防部门对危险建筑物的防灾检查、防汛指挥部对防汛措施的落实检查、安监部门进行的安全检查等;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信息、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向社会提供各项防灾减损服务、风险评估服务、事故调查服务、灾情信息服务和安全技术成果推广服务等。只有做到与社会防灾减损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扩大保险人的社会影响。

3.2加强保险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检查长期以来,我国的保险覆盖面不宽,国人的风险防范意识总体还比较淡漠。保险人应运用各种方式进行防灾减损宣传,向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宣传防灾减损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普及防灾减损的知识。在适当的条件下应面向全社会开展防灾减损的宣传工作,如在学生中开展如何应对火灾、地震等紧急状态,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伤害等。保险防灾减灾的检查,一般主要以所承保的单位和个人为对象。具体的做法主要有:第一,要善于与防灾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借助于行政力量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风险状况进行检查,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第二,要配合企业的主管部门,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检查;第三,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某些技术性强、技术要求高的投保单位进行重点防灾检查;第四,保险人在承保前应对投保单位进行风险查验,尤其是对一些重点防灾企业。通过防灾减损的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保险人要及时向被保险人提出整改意见,并在技术上予以指导和帮助,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在接到重大保险事故通知时,应该迅速赶往事故现场,直接参与抢险救灾,以防灾害蔓延并妥善处理好残余物资。

社会作用范文篇2

1、档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历史的角度看,档案是历史的记录,通过档案可以摸清历史脉络,了解重要史实,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现实的角度看,档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它记录了党和国家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让老百姓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档案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社会文明的思想宝库,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借助珍贵的档案资料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档案是社会宣传教育的生动资料。档案不仅记录了人们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而且还凝结了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智慧,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我们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传播文化,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充分发挥档案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档案馆(室)办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举办档案图片展览、编辑出版图书、发表纪念文章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加深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身心力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档案社会作用的拓展

1、档案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参考。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是把为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摆在档案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好经济领域的档案工作,规范企业档案管理,积极建立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档案工作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同时,我们还要紧扣人民群众目前最关心的“三农”、社会治安、社会保障体制、协调城乡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做好档案服务工作。

2、档案是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对外交往的重要工具。档案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档案资料的综合分析、加工,发挥档案资源的信息交流、社会共享作用,客观、公正、真实地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对扩大与世界各国交流和合作,增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和友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要建立档案信息网,将有关档案信息,如经济类、社会管理类、公共服务类、科普类方面的信息网上公布,使用户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的档案信息。其次,要加大档案资源开放力度,满足对外文化交往需求。近几年,为扩大双边关系,多数国家以举办文化年的形式,加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往。如中澳两国共同挖掘档案史料,编辑出版的《莫理循在中国》等书籍,对追寻历史足迹、扩大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失去世界和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提升档案社会作用的有效措施

档案馆(室)只有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使档案价值得以实现,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为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为档案社会作用的发挥创造前提条件。

社会作用范文篇3

1重视英语基础教学

英语基础教学是商务英语学习的根基,虽然社会大众对英语语言学习重视起来,国人的英语水平有普遍提高,但也不能忽视商务英语中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第一,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摆脱死记硬背的弊病,真正地将英语教学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拉出来。语言的学习关键就是要会应用,不会用再好的成绩也是枉然。第二,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形态,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中牢固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为商务英语的更深层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基础学习的重要性及英语基础学习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主动地、扎实地进行商务英语学习。

2社会需求导向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教学是为涉外商务的各岗位群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必须完成对学生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训。首先,拓宽教学形式及内容,在进行英语专业教学的同时融入商务谈判技巧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能说能写能用的能力。如组织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一方面通过情景设计,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未来职业的操作模式,缩短学习与实用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安排实训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训中获得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学有所用、工学结合。再次,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德育教育与商务英语教学无直接的联系,但德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商务英语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他们的岗位将是展现我国人民精神风貌的窗口,因此应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渗入德育教学,确保学生德智的综合发展,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第四,与外企、外贸企业协商,为学生创造较多的参观学习机会和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体会商务英语应用的重点,启发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指导学生抓住学习方向,顺利完成学业。

总之,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地拓展教学视野,积极地创新教学理念,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为社会输送知识面广,工作能力强、适应力强、竞争力强的专业人才,提高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

二、结语

社会作用范文篇4

尽管和谐社会有许多要素,但必须以人为基本要素,因为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那么,加快人的素质特别是人的法律素质的提高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近几年来,宝应县以“四团一队一市”(普法讲师团、法律顾问团、法制文工团、法律援助志愿者团、送法小分队、"法律超市”)为载体,卓有成效的开展了普法教育,在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推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抓手,促进了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建设,扩大了人民群众对政务、企务、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举权。特别是该县组织近千名机关干部与25周岁以下有六种情形(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或生活窘迫的青少年;无职业在社会上游手好闲的青少年;因父母长期不和使家庭缺少温暖的青少年;因父母离异使家庭存有残缺、或因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管教的青少年;涉黑、涉恶或有犯罪前科的青少年;经常进入网吧、游戏室或受黄色录像、淫秽物品影响而精神晃忽的青少年)的青少年进行“一对一”的帮助、教育和管理,在帮助社会青少年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解决学习、生活、工作等实际困难、优化成长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实绩,实现了661名“催优”对象整体进步和零犯罪的目标。由于该县重视法律的普及,领导干部的决策失误在不断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在不断下降,正在走向富裕的职工、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得到不断高涨,为“和谐宝应”的构建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二、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改善

被世界称之为东方一枝花的人民调解工作是加强法治建设的一项特别重要的手段,她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宝应县通过把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善于把艰苦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过程成为不断宣传法制、增强当事人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和不断增强和谐因素的过程,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努力实现好各个社会阶层群众的利益,该县各政法单位、群众团体积极协助县政府解决征地补偿安置、城市房屋拆迁、清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直接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产生;利用信息、社情分析及时反映百姓的疾苦和呼声,当好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桥梁和促进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域敦睦的使者。特别是该县探索的重大矛盾纠纷“五预”(预测、预报、预案、预警、预防)的防范机制和“六字调解法”(切、理、法、析、整、联),既立足球于矛盾纠纷的预防,又着力于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9%,得到了中央综治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由于该县重视将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处置、早化解在萌芽状态,从全省信访重点控制县一跃成为全省安全县和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

三、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执行好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积极营造公平环境,推进社会公正;各政法单位特别是司法和执法部门可以从体制上解决司法不公问题,整顿自身引发的社会不和谐问题,改革司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简化办事程序,完善法律救济,加强司法监督,切实提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近几年来,宝应县积极打造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在执法过程中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大力推行政府决策民主制、公开制、预告制和通报制,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后取消了500多项审批事项,废止了300多件规范性文件,并为正在进行的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该县人民检察院从惩治腐败、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等影响社会和谐的不良因素入手,善于把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结果监督与过程监督、事后监督与事前引导、纠正违法与查处司法腐败相结合,在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利和司法公正等方面做出了成效;该县人民法院积极强化合议庭审判职能,建立和执行了人民陪审员制度、诉讼调解制度和独立审判运行机制,为审判的公开和裁判的公正提供了保障,尤其是在解决群众十分关注的执行难问题上下了决心,动了真格,取得了实效。该县公安系统坚持“严打”方针,在建立现代化防控体系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对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侵财性犯罪的高压态势,对杀人案件做到了“命案必破”;该县司法行政系统在承担法律援助这一政府“民心工程”中,面向弱势群体做到了“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得到了100%救助者的满意。该系统在从事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过程中,所建立的“五大工作体系”和“过渡性安置基地”、“安置帮教基金”、矫正对象“思想教育基地”、“公益劳动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得到了省司法厅推广,取得了“两劳回归人员重新犯罪率在3%以下,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为零”的优异成绩。该县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捍卫法律的尊严这一宗旨,在全力维护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的同时,积极通过扩大非诉讼案件范围和提高诉讼案件庭前和调率,降低群众的诉讼成本,做到了在和谐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蕴含着和谐,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由于该县政法部门在法治建设中健全了齐抓共管机制,在打击犯罪、法律监督、审判执行、法律服务等方面做出了成效,为“和谐宝应”的构建提供了有力保障。

社会作用范文篇5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监督与制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观点和“度”的观念。辩证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矛盾,不但是相克的,而且是相生的。只有对抗性矛盾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的关系,而我国现今社会整体上是非对抗性社会,社会矛盾普遍存在相生、互利、共赢的关系。矛盾一方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的。例如要快速建设城市和工业,必须更好地建设乡村和农业;要保持东南部快速发展,必须同时大规模开发中西部;要鼓励更高效率,必须实现公平;人要更长久地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同时更好地保护和造就自然资源等等。要解决好这些矛盾,达到协调、均衡、共赢、共享,显然政府在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尤为重要。加快政府管理创新,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保证和关键。政府作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发展战略上要打破单一经济建设型政府的思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由一个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同时要充分认识和考虑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公平公正地分配社会资源和制定社会行为规则,维护不同群体和阶层之间的和谐。

1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能力

公共管理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毫无疑问,政府对社会发展负有主要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发挥着直接提供、资金供给和监管三种作用。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实现了供给主体多元化,但存在覆盖领域窄、财政供养不规范、绩效管理不严格、过度市场化又缺乏严格的监管等问题。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以保证公共服务全覆盖、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一,行政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在政府中,很少有人用“顾客”一词。大多数行政人员根本不知道谁是他们的顾客。他们只知道为领导、上级服务,而无视那些真正的服务对象。从理论上讲,民主政府的存在就是为公民服务。今天的时代已不同于工业时代,人们对政府提供的服务产生了怀疑,试图改变一切:成立各种委员会,制定新的计划,筹集资金,自愿服务等,这无疑对政府提出了挑战。为适应这种变化,政府应把顾客放到司机位置上。因为一旦顾客上了汽车,就只能希望司机把自己送到目的地,这是被动的。如果让乘客自己开车,他们就会选择自己的路线抵达终点。

第二,政府应转变职能。我们的政府职能应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型的政府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政府。服务是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我们知道传统的统治型政府是作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御民之器而存在的;管理型的政府虽然前进了一步,把政府的公共力量与社会的现实要求统一了起来,实现了对社会的管理,但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处于管理的核心位置,驱使着作为管理客体的整个社会围绕政府的活动转,所以表现为一种政府中心化的现象,政府成了社会的“主人”,高高在上地实施着对社会的管理。服务型政府在根本性质上与这两种政府类型的性质有所不同,它将彻底抛弃旧的治民观念或“为民做主”的观念,而确立为民服务和“人民做主”的理念。相应地,作为规范政府权力、维护人民和社会自由权利的法律,也在制度上切实保障服务理念贯穿于公共权力运作的全过程,严防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

第三,政府运行应加强成本管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体的重要经济主体,要加强成本管理,谋求以最小的财政支出获取最大的财政效益。目前,无论是从公共财政支出的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来看,世界各国都是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针对公共财政支舀增长的种种原因,有的放矢地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加以解决。比如,公共设施与重大建设项目要按国际惯例实行公开招标;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国家还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办学的方法来缩减教育投资;通过在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领域引人市场机制,通过变事业单位为市场中介组织的改革,通过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的办法减少政府的财政开支,等等。以此来降低政府运行的成本,提高政府效率,减低社会的负担,实现财政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引人竞争机制。政府是最习惯于采取垄断方式进行管理活动的,它常常把竞争看作是一种消费和重复。尽管人们对私营企业的垄断深恶痛绝,但人们却对政府的垄断行为习以为常。在政府活动中,部门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往往使政府的宏观控制变得困难。但是,在社会服务领域,竞争却是必须的,它能节约成本、创新强化核心能力、适应变革、增强效率、满足顾客需求,提升顾客满意度。竞争能给整个社会注人活力,虽然竞争并非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它却是打开束缚政府枷锁的一把钥匙。

第五,转变驱动机制。主要是转变政府行为的内部驱动力,即用“有使命感的政府”取代“规则驱动的政府”。大多数公共组织被其规章制度和预算所左右,他们制定出无数个规则来防止可能出现的错误。每当事情出错,他们又习惯地制定出更多的规则。一定的规章制度固然必要,但如果规制过多就会使政府的行动像个蜗牛,难以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做出反应。改变内部驱动机制的关键是要将庞大的机构分散成较小的部分,每一部分设定相对单一的责任目标,然后界定其权限和预算,授予其自主管理的权力,并强化绩效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结果导向。

2完善社会三大部门的平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所谓社会三大部门是指现代社会日益分化为三个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的领域:第一,国家或政府或政府组织,也叫公共权力领域,通常叫社会“第一部门”,它们属于政治领域;第二,市场或营利组织,也叫私人领域,通常叫“第二部门”,属于经济领域;第三,社会组织,也叫公共领域,是前两者之外的“第三域”,即通常叫做“第三部门”,它们属于狭义的社会领域。相对于政府组织,它是非政府组织(NGO),相对于营利组织,它是非营利组织(NPO)。即有着相同目标的人群,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就形成了社会团体,被称为社会组织。它的出现,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需要。

2.1社会三大部门结构的重要性

第一,社会三大部门的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无论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还是对正确处理社会矛盾,都具有结构性前提的意义。

第二,之所以说它们“具有结构性前提的意义”,是因为上述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既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又为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提供了一个结构性的总体框架。

第三,在这个总体框架下,社会三大部门才能各自有序地加以建设和管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有序地加以规范和理顺,也是在这个总体框架下,社会矛盾主体的博弈才能有序和规范,社会矛盾的焦点才能适当分散,社会矛盾的互动才能趋向缓和,社会矛盾的表达才能趋向手段与目标的一致。离开这个总体框架,谈论社会建设和管理,谈论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就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陷人盲目性。

2.2社会三大部门结构的要点

社会三大部门,各有其存在的根据和运作机制,作为社会实体性的组织构成,具有下述的结构性的要求:

第一,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也不能相互代替。三者缺一,就不可能形成结构完整、功能正常的社会,更谈不上形成和谐社会。同样,三者相互代替,就会造成结构紊乱,运行无序,也谈不上形成和谐社会;

第二,三者的比例要合适,例如,各国经验证明,“大政府,小社会”是运作和管理成本很高的模式,而“小政府,大社会”则是比例比较合适的模式,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第三,三者的互动机制要良性,要相互促进。在这种结构协调的基础上,社会三大部门才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功能互补,从而在动态的相互交往中真正建立起稳定的社会部门结构。

3减少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行为,完善权力监督制约体系

公权力是指以维护公益为目的的团体及其责任人在职务上的权利。而私权利主要指普通公民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公权力有国家强制力进行保障,而私权利虽然有一定的权利,但并没有强制力保障,并容易被架空受到损害。公权力与私权利在产生及行使机制上具有不同特点。之所以赋予社会与组织权力,是因为它需要进行统一的行动,以达到维护内部秩序,调节内部成员关系的预期目的。权力是当今社会一切进步和真善美事物的催化剂,当然也是今天社会中一切堕落与假丑恶的寄生体。权力是两面性的,最好的东西是由它创造的,最坏的东西也是由它创造的。没有权力可能就没有这么多真善美,也没有这么多假丑恶。

政府的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为人民的利益而负责任地、正当地行使,做到责任行政,这可以说是责任政府的法理依据。责任政府的基本理念是由政府与人民的基本关系决定的。权力的授予必然伴随着责任的规定,政府在获得人民直接或间接授权的同时,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种公共权力的委托关系表明,政府作为受托方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必然对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公众负有不断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责任,权力行使也必须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并对公众负责。

人民与政府的这种授权与被授权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一关系。就公民而言,一是通过同意(选举)使政府获得合法地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同时,公民也期望能从政府那里得到相应的回报,包括获得政府提供的良好服务。正是存在着这样一种基本关系,即权力来源于人民,所以作为人的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对作为委托人的人民负责,成为一个对人民负责任的政府。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度,加之中国又具有数千年“集体本位”思想的潜在影响,致使目前还存在着权力成为少数人的主体意志压制多数人的主体意志的工具,或者说成为文明社会中少数人对多数人采取文明的野蛮行为的工具。我们再看看历史,民主斗争甚至革命斗争成为近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基本社会现象,劳资管治冲突也成为企业内部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社会性的斗争必然导致社会发展不和谐,企业内的管治冲突必然导致企业发展不稳定,为什么会经常的革命、革命再革命,内部冲突、冲突再冲突,就是因为权力在里面起作用,权力因素起很大作用。

权力制约是指对权力主体、权力运行及其后果予以监督和控制,以防止权力滥用而对人民权利造成危害。国家权力必须受到公民权利的制约,国家权力行使的自由裁量不得侵害公民权利,最终要达到国家权力回归人民。有学者认为,防止公权力滥用,要用法治手段来制约权力,并体现在“立法明示、司法校正、宪法审查”三个层面。因此制约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和体现:

第一,立法控制。立法权通过制定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宪政民主理论要求公权力的行使不得违背人民的意志,即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我国立法权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立法对公权力的控制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法律要以明确的规范,确认各权力主体行使权力和职能、范围和运作程序,以防止公权力的滥用、逾越和无序运行。

法律所规定的和确认的各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职能、范围和运作程序,是各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法定依据。任何公权力的行为,都应有法律上的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公权力行为都是无效行为。其二,涉及权力行使的立法要清浙具体、科学严谨,尽可能减少权力真空、权力漏洞。同时,要对权力的权限进行合理的限制,防止任意扩大权力的自由裁量范围。其三,明确权力主体的责任。在确定权力的同时,明确其应负的责任,使权责成为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使握有权力的人都可以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二,司法控制。和立法权、行政权相比较,司法权具有很独特的地位,它是实现法治的一道重要防线,主要是通过对公权力进行司法审查的方法以纠正违法的权力行为并对由之给相对方造成的损害给予相应的补救。“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正式确立于198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加以规范”。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不仅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有效地规范了权力的行使。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立法司法审查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司法制度的作用。所以完善司法审查制度,修改《行政诉讼法》刻不容缓。

社会作用范文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监督与制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观点和“度”的观念。辩证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矛盾,不但是相克的,而且是相生的。只有对抗性矛盾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的关系,而我国现今社会整体上是非对抗性社会,社会矛盾普遍存在相生、互利、共赢的关系。矛盾一方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的。例如要快速建设城市和工业,必须更好地建设乡村和农业;要保持东南部快速发展,必须同时大规模开发中西部;要鼓励更高效率,必须实现公平;人要更长久地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同时更好地保护和造就自然资源等等。要解决好这些矛盾,达到协调、均衡、共赢、共享,显然政府在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尤为重要。加快政府管理创新,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保证和关键。政府作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发展战略上要打破单一经济建设型政府的思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由一个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同时要充分认识和考虑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公平公正地分配社会资源和制定社会行为规则,维护不同群体和阶层之间的和谐。

1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能力

公共管理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毫无疑问,政府对社会发展负有主要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发挥着直接提供、资金供给和监管三种作用。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实现了供给主体多元化,但存在覆盖领域窄、财政供养不规范、绩效管理不严格、过度市场化又缺乏严格的监管等问题。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以保证公共服务全覆盖、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一,行政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在政府中,很少有人用“顾客”一词。大多数行政人员根本不知道谁是他们的顾客。他们只知道为领导、上级服务,而无视那些真正的服务对象。从理论上讲,民主政府的存在就是为公民服务。今天的时代已不同于工业时代,人们对政府提供的服务产生了怀疑,试图改变一切:成立各种委员会,制定新的计划,筹集资金,自愿服务等,这无疑对政府提出了挑战。为适应这种变化,政府应把顾客放到司机位置上。因为一旦顾客上了汽车,就只能希望司机把自己送到目的地,这是被动的。如果让乘客自己开车,他们就会选择自己的路线抵达终点。

第二,政府应转变职能。我们的政府职能应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型的政府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政府。服务是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我们知道传统的统治型政府是作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御民之器而存在的;管理型的政府虽然前进了一步,把政府的公共力量与社会的现实要求统一了起来,实现了对社会的管理,但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处于管理的核心位置,驱使着作为管理客体的整个社会围绕政府的活动转,所以表现为一种政府中心化的现象,政府成了社会的“主人”,高高在上地实施着对社会的管理。服务型政府在根本性质上与这两种政府类型的性质有所不同,它将彻底抛弃旧的治民观念或“为民做主”的观念,而确立为民服务和“人民做主”的理念。相应地,作为规范政府权力、维护人民和社会自由权利的法律,也在制度上切实保障服务理念贯穿于公共权力运作的全过程,严防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

第三,政府运行应加强成本管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体的重要经济主体,要加强成本管理,谋求以最小的财政支出获取最大的财政效益。目前,无论是从公共财政支出的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来看,世界各国都是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针对公共财政支舀增长的种种原因,有的放矢地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加以解决。比如,公共设施与重大建设项目要按国际惯例实行公开招标;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国家还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办学的方法来缩减教育投资;通过在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领域引人市场机制,通过变事业单位为市场中介组织的改革,通过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的办法减少政府的财政开支,等等。以此来降低政府运行的成本,提高政府效率,减低社会的负担,实现财政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引人竞争机制。政府是最习惯于采取垄断方式进行管理活动的,它常常把竞争看作是一种消费和重复。尽管人们对私营企业的垄断深恶痛绝,但人们却对政府的垄断行为习以为常。在政府活动中,部门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往往使政府的宏观控制变得困难。但是,在社会服务领域,竞争却是必须的,它能节约成本、创新强化核心能力、适应变革、增强效率、满足顾客需求,提升顾客满意度。竞争能给整个社会注人活力,虽然竞争并非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它却是打开束缚政府枷锁的一把钥匙。

第五,转变驱动机制。主要是转变政府行为的内部驱动力,即用“有使命感的政府”取代“规则驱动的政府”。大多数公共组织被其规章制度和预算所左右,他们制定出无数个规则来防止可能出现的错误。每当事情出错,他们又习惯地制定出更多的规则。一定的规章制度固然必要,但如果规制过多就会使政府的行动像个蜗牛,难以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做出反应。改变内部驱动机制的关键是要将庞大的机构分散成较小的部分,每一部分设定相对单一的责任目标,然后界定其权限和预算,授予其自主管理的权力,并强化绩效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结果导向。

2完善社会三大部门的平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所谓社会三大部门是指现代社会日益分化为三个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的领域:第一,国家或政府或政府组织,也叫公共权力领域,通常叫社会“第一部门”,它们属于政治领域;第二,市场或营利组织,也叫私人领域,通常叫“第二部门”,属于经济领域;第三,社会组织,也叫公共领域,是前两者之外的“第三域”,即通常叫做“第三部门”,它们属于狭义的社会领域。相对于政府组织,它是非政府组织(NGO),相对于营利组织,它是非营利组织(NPO)。即有着相同目标的人群,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就形成了社会团体,被称为社会组织。它的出现,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需要。

2.1社会三大部门结构的重要性

第一,社会三大部门的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无论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还是对正确处理社会矛盾,都具有结构性前提的意义。

第二,之所以说它们“具有结构性前提的意义”,是因为上述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既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又为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提供了一个结构性的总体框架。

第三,在这个总体框架下,社会三大部门才能各自有序地加以建设和管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有序地加以规范和理顺,也是在这个总体框架下,社会矛盾主体的博弈才能有序和规范,社会矛盾的焦点才能适当分散,社会矛盾的互动才能趋向缓和,社会矛盾的表达才能趋向手段与目标的一致。离开这个总体框架,谈论社会建设和管理,谈论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就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陷人盲目性。

2.2社会三大部门结构的要点

社会三大部门,各有其存在的根据和运作机制,作为社会实体性的组织构成,具有下述的结构性的要求:

第一,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也不能相互代替。三者缺一,就不可能形成结构完整、功能正常的社会,更谈不上形成和谐社会。同样,三者相互代替,就会造成结构紊乱,运行无序,也谈不上形成和谐社会;

第二,三者的比例要合适,例如,各国经验证明,“大政府,小社会”是运作和管理成本很高的模式,而“小政府,大社会”则是比例比较合适的模式,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第三,三者的互动机制要良性,要相互促进。在这种结构协调的基础上,社会三大部门才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功能互补,从而在动态的相互交往中真正建立起稳定的社会部门结构。

3减少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行为,完善权力监督制约体系

公权力是指以维护公益为目的的团体及其责任人在职务上的权利。而私权利主要指普通公民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公权力有国家强制力进行保障,而私权利虽然有一定的权利,但并没有强制力保障,并容易被架空受到损害。公权力与私权利在产生及行使机制上具有不同特点。之所以赋予社会与组织权力,是因为它需要进行统一的行动,以达到维护内部秩序,调节内部成员关系的预期目的。权力是当今社会一切进步和真善美事物的催化剂,当然也是今天社会中一切堕落与假丑恶的寄生体。权力是两面性的,最好的东西是由它创造的,最坏的东西也是由它创造的。没有权力可能就没有这么多真善美,也没有这么多假丑恶。

政府的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为人民的利益而负责任地、正当地行使,做到责任行政,这可以说是责任政府的法理依据。责任政府的基本理念是由政府与人民的基本关系决定的。权力的授予必然伴随着责任的规定,政府在获得人民直接或间接授权的同时,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种公共权力的委托关系表明,政府作为受托方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必然对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公众负有不断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责任,权力行使也必须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并对公众负责。

人民与政府的这种授权与被授权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一关系。就公民而言,一是通过同意(选举)使政府获得合法地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同时,公民也期望能从政府那里得到相应的回报,包括获得政府提供的良好服务。正是存在着这样一种基本关系,即权力来源于人民,所以作为人的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对作为委托人的人民负责,成为一个对人民负责任的政府。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度,加之中国又具有数千年“集体本位”思想的潜在影响,致使目前还存在着权力成为少数人的主体意志压制多数人的主体意志的工具,或者说成为文明社会中少数人对多数人采取文明的野蛮行为的工具。我们再看看历史,民主斗争甚至革命斗争成为近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基本社会现象,劳资管治冲突也成为企业内部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社会性的斗争必然导致社会发展不和谐,企业内的管治冲突必然导致企业发展不稳定,为什么会经常的革命、革命再革命,内部冲突、冲突再冲突,就是因为权力在里面起作用,权力因素起很大作用。

权力制约是指对权力主体、权力运行及其后果予以监督和控制,以防止权力滥用而对人民权利造成危害。国家权力必须受到公民权利的制约,国家权力行使的自由裁量不得侵害公民权利,最终要达到国家权力回归人民。有学者认为,防止公权力滥用,要用法治手段来制约权力,并体现在“立法明示、司法校正、宪法审查”三个层面。因此制约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和体现:

第一,立法控制。立法权通过制定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宪政民主理论要求公权力的行使不得违背人民的意志,即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我国立法权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立法对公权力的控制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法律要以明确的规范,确认各权力主体行使权力和职能、范围和运作程序,以防止公权力的滥用、逾越和无序运行。

法律所规定的和确认的各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职能、范围和运作程序,是各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法定依据。任何公权力的行为,都应有法律上的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公权力行为都是无效行为。其二,涉及权力行使的立法要清浙具体、科学严谨,尽可能减少权力真空、权力漏洞。同时,要对权力的权限进行合理的限制,防止任意扩大权力的自由裁量范围。其三,明确权力主体的责任。在确定权力的同时,明确其应负的责任,使权责成为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使握有权力的人都可以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二,司法控制。和立法权、行政权相比较,司法权具有很独特的地位,它是实现法治的一道重要防线,主要是通过对公权力进行司法审查的方法以纠正违法的权力行为并对由之给相对方造成的损害给予相应的补救。“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正式确立于198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加以规范”。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不仅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有效地规范了权力的行使。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立法司法审查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司法制度的作用。所以完善司法审查制度,修改《行政诉讼法》刻不容缓。

社会作用范文篇7

一、健全社会组织是改革开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在我国,作为法人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其中事业单位法人,包括学校、医院、科研、文化、艺术、体育机构等;社会团体法人,包括协会、商会、学会、研究会、基金会等。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中将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归民政部门民间组织管理机构管理,称为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要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同时要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本文论述主要涉及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管理问题。

民间组织一般是指由民间设立的从事社会公益和互益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国外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有不同的称谓,如“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第三部门”等等。从历史上看,行业性社团、慈善机构等民间组织早已有之,在各国工商业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最近几十年来,民间组织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需要。民间组织不同于企业,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又不同于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和运作机制,具有自愿参与、中立自主和多样灵活等特点。因此一方面,民间非营利组织能够弥补或纠正“市场失灵”:包括可以参与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指在消费中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某些信息不对称的物品和服务,由于物品和服务购买者不是最终消费者或服务本身专业性、技术性很强,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服务质量,这类服务由民间非营利组织提供,可以避免营利性企业利用在信息不对称中占优势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某些外部性(即对第三方或周围环境有影响)很强的物品,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生产或消费过程会带来环境污染的物品,以及可能产生自然垄断的物品,由民间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比仅由政府或市场提供,对消费者和社会更为有利。另一方面,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弥补“政府失灵”,上述公共物品等虽然可以主要由政府提供,但政府是按社会大众的一般要求提供的,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需求;而民间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则可以为需求较高的人群提供额外的公共物品,也可以为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提供特殊的公共物品,还有利于解决只由政府提供时的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管理的模式普遍发生了变革,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不少领域补充甚至部分替代了政府原先的作用。

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之所以成为客观需要,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一是适应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管得过多过死,产生诸多严重弊端。经过20多年改革,这种状况虽然已有很大改变,但是政府职能仍然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政府转变职能已成为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政府要从经济活动的主角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就必须切实把应当由企业、市场中介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去做的事,交给企业、市场中介和民间组织去做。政府转变职能已经讲了多年,为什么总不到位?其原因不仅在于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还不到位,而且在于我国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市场中介组织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够,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二是适应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和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提供服务来看,我国经济虽然有了巨大发展,但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国家财力仍很有限,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同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分配很不平衡。缓解并逐步解决这个矛盾,既要不断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募集社会资金、动员公众参与、吸引志愿人员、直接面向个人或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与困难等方面的优点,使民间组织在市场不愿做、政府力不从心的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民间组织还具有通过合法渠道反映特定群体诉求的功能。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仅仅通过原有的社会组织已经不能全面、充分地反映社会各方面的诉求。例如,随着就业结构、就业形式的变化,许多职工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城乡流动就业人员大量增加;在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同时,社会成员的活动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规范发展民间组织,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地反映社会诉求,尤其是关注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的诉求,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在规范行为方面,民间组织通过其宗旨、章程和自律,引导其成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发挥民间组织自治机制的作用,比仅靠政府管理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民间组织还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利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下达和贯彻执行。

三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在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仅需要依靠企业和政府的力量,而且需要民间组织扮演重要角色。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保持经济、科技强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通过各类行业协会抢先制定各种市场标准,设置非贸易壁垒,以保护其利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外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迅速拓展,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进一步发挥行业性社团在保护国内产业和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开展民间组织的国际交流也是加强国际经济、科技合作的重要方面。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国际性、区域性的组织2.3万多个,其中有关贸易、商业、工程技术、科学的国际行业协会5000多个。因此,进一步发挥我国民间组织在参与相关国际组织交流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也是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要求。

二、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各类民间组织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遍布城乡、门类齐全、覆盖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民间组织体系。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6年6月底,我国共有各类民间组织321426个,其中社会团体17261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7797个,基金会1019个。为适应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决定》重点对发展和规范各类民间组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的14.77万多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中,教育类有7.5万多个,卫生类有2.7万多个,劳动培训、民政福利类各有1万多个,其余分布在科技、体育、文化、法律服务等方面。要完善有利于民办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进入全面小康阶段,除了继续改善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外,对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需求上升了,而上述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要求的矛盾也相应突出了。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这种阶段性变化,要加快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一步调动民间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收减免等措施,广泛吸纳、利用民间资金、人才和技术,重点发展社会急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成公办社会事业与民办社会事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发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支持社区民间组织有序发展,通过登记或备案方式,重点培育从事居家生活料理、慈善救助、文体活动、促进就业等内容的社区民间组织,加快形成适应居民需求、有利于居民参与、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民间组织体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国行业协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了“按行业组织、按行业管理、按行业规划”的原则,增强了行业概念,弱化了部门概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作用,并要求行业协会通过资格认定,依据市场规则,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随后行业协会普遍发展起来。2001年中央提出,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快行业组织改革步伐,真正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代表企业利益的行业中介组织,使他们在应对“入世”中发挥积极作用。近几年,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进入了完善和规范发展的时期。现有行业协会、商会5.3万多个,其中全国性行业协会600多个,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大小行业。

我国行业性社团虽然已有很大发展,但是同国外行业协会所发挥的作用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行业性社团,以提供服务为宗旨,主要任务是维护本行业企业的正当权益,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信息交流和咨询等服务。行业性社团不仅在沟通政府与企业关系,制定行业标准,以及行业管理和自律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保护国内产业、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向企业提供国外有关市场信息、管理条例等咨询;协调本行业产品价格、确定最低限价,以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当某种进口商品对国内有关产品造成严重损害时,为利用世贸组织保障条款维护本国经贸利益,由行业协会组织相关调查,以提供全面详细可靠的证据;作为反倾销、反补贴申诉中的提诉人;针对国外反倾销指控,帮助本国有关企业和行业应诉;组织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联合行动,开拓国外市场;加强与国外有关行业性社团的联系,协调国际间纠纷,等等。借鉴国际经验,应当更充分地发挥我国行业协会在上述这些方面的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发展规范行业协会,要通过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培育一批按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具有广泛行业代表性,能与国际经济运行规则接轨的行业协会。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实现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在机构、人员、职能和财务方面脱钩。政府有关部门要把为会员提供服务、行业自律和维护行业利益等职能交给行业协会,并要指导行业协会搞好行业指导、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工作。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由农民根据生产发展需要自愿组织,为农业生产、销售和技术推广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是农民与市场沟通和联系的纽带。要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规模化经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中的积极作用。

(三)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是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从事公益事业的非营利性组织。发展公益事业是政府的重要责任,而发展各类基金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公益事业,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而且可以达到比政府直接组织更好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基金会在扶贫济困,发展慈善事业,体现社会关爱精神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例如,成立于1989年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通过募集“希望工程”捐款,资助了200多万名最偏远乡村最贫困家庭的儿童上学读书,同时改造和新建了9000多所希望小学。中国扶贫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在救济灾民、贫民等慈善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相比,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还很不够,尚未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报载,我国仅有10万家企业有过捐赠记录,占全部企业的1%。2004年,国内慈善排行榜中的135位慈善家共计捐款9.85亿元人民币。而美国在1992年慈善捐款就达1243亿美元,其中来自个人的慈善捐款达992亿美元,占81.4%。2000年至2004年,美国50名最大的慈善家捐款总额为650亿美元,其中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捐款230亿美元,相当于他净资产的54%。不久前全球第二大富翁沃伦?巴菲特向5家慈善基金会捐款370亿美元,占其财产的85%。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还远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企业和个人财富将不断增长,民间捐资兴办慈善事业的潜力很大。我国现有的基金会大都是公募基金会,即面向社会公众募捐的基金会。2004年6月1日起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增设了允许以企业和个人的名义命名的非公募基金会。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非公募基金会是调动企业和个人的捐赠积极性,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从事公益事业,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应当采取扶持鼓励的政策,支持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国内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在企业年应纳所得税额3%以内部分的才准予扣除。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社会捐赠的免税减税政策。同时,要加强对公募基金会的管理,规范面向公众的募捐活动。

三、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

我国民间组织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看来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同时,民间组织在发展中也存在良莠参杂、管理与自律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

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意义的认识。如上所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阶段,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对各类民间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也要求民间组织在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既有很强的客观需求,又有现实的可能性。我们要从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民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的重要性,把民间组织发展和管理工作列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采取措施促进民间组织发展,并依法加强对其管理和监督。

要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解决制约民间组织发展和对其管理监督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关于民间组织的立法,仅限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有些政策未在法规中体现,增加了依法登记管理的难度。而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是行政许可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政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抓紧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并在条件成熟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民间组织法”或“非营利组织法”,将促进民间组织发展和对民间组织的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促进民间组织发展,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取消对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不合理限制;积极探索民间组织承担政府转移或委托的职能的实现方式,使民间组织成为政府的有力助手,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承担者。当前要重点研究加强行业性组织的职能问题,把适宜于行业协会承担的信息咨询、人员培训、价格协调、公信证明、产品推介等职能交给行业协会。同时要完善民间组织从事公共服务的税收政策,健全民间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作用范文篇8

1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概述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实质包括“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市民社会”一词是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及其先前思想家市民社会理论的合理内核,是历史范畴与分析范畴的统一体。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后,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一直在使用“市民社会”的概念。历史地看,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有渐进的变化的过程。在马克思“需要的体系”中,个人的物质利益、物质需要居于首要的地位,其他利益和需要都是以它的满足为前提的。人们并不是孤立地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他们必然要在生产和交换中结成一定的关系即经济关系或交往形式。马克思指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称之为市民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马克思还曾强调指出:“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从中看出市民社会的载体是“社会组织”。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二者经历了从同一到分化,再到融合走向新的统一的历史发展规律,人类社会超越国家与市民社会之日,也是无产阶级和人类彻底解放之时。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客观性就是其最根本的特点或者性质。人的历史活动的真正场所就是市民社会,也可以说,一定历史阶段所对应的“市民社会”,就是人的存在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市民社会是和政治国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社会与国家分别是两大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代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对个人自由、团体自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自主性的强调,都是基于维护市民社会相对独立性的考虑,这种相对独立性乃是市民社会履行其功能所必不可少的;而保持国家的相对独立性,使它免于成为特殊利益集团的俘虏,对于国家自觉地履行其功能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市民社会包括了在生产力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整个私人活动领域,包括社会自组织的文化交往和制度建构,物质交往或经济关系。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展壮大的市民社会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公民参与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首先,市民社会的发展促进政治民主化。一方面,市民社会的发展能够促使社会组织代表所属群体的利益下情上达;另一方面也能以桥梁纽带身份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上行下达,还能进行不同群体的利益协调和对话。这样,可以减少社会成员的失范行为和对抗性的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由“市民社会”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比过去由政府出面、靠政府强制力来协调要好得多。其次,市民社会的发展对政府行为构成了有力的制约。市民社会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和培育多元自治的结社组织,能够为实现民主政治创设社会条件。上个世纪8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众多的民间组织,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和推动政府改革的强大动力源。民间组织大量生长起来后,政府开始受到来自外部的制约。作为一种独立自主的力量,市民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抑制国家权力过分膨胀的作用。最后,市民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市场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政治权利关系和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和重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迁,大量社会事务必须由社会自行来管理。在国家部分退出社会经济领域之后,市民社会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培育市场和发展商品经济的

2中国市民社会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历史任务,并在这一进程中造就一大批独立自主的从事商品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但是,中国市民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民间组织独立性难以保证。有一部分民间组织本身就是从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过来的,或者是由政府机构直接建立的,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它们在活动方式和管理体制上都严重依赖于政府,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发挥作用且政府对其干预随意性大,越权现象严重。这样,使得民间组织的独立性无从谈起,难以自治。第二,监管困难。登记管理机关将管理重心放在“入口”上,忽视对其活动过程的管理;业务主管单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监管职能;税务部门在监管中发挥作用很小;司法部门在监管中处于缺位状态。[7]第三,资金匮乏。来自政府、企业和国际基金的资助均很缺乏,资金严重不足;政府采购尚未惠及市民社会组织;企业捐款的减免税规定不明确;私人基金会的设立和运作面临多方面的限制。

3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和谐

社会的意义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的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切实可行的理论资源。市民社会作为一种理论资源,其核心是“人的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表现在:

第一,着力培育具有真正市民精神的和谐社会主体——市民化的公民。公民的能力和公民的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理性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旧价值观念处于逐渐崩解状态,而新的价值观念尚处于孕育成长的过程中。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而新的价值观念却出现恶性膨胀与扭曲,致使社会责任与义务蜕化,社会基本道德遭到践踏,造成了人们道德观念上的矛盾和信仰上的危机。要倡导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发扬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的精神,帮助人们学习文明的社会规则和与人相处之道,关心共同利益,倡导社会成员间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和无私奉献的道德风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一定的物质交往和自由创造,通过制度安排使公民自由选择并融人一定的团体,增强相互合作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主体条件。

社会作用范文篇9

一、健全社会组织是改革开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在我国,作为法人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其中事业单位法人,包括学校、医院、科研、文化、艺术、体育机构等;社会团体法人,包括协会、商会、学会、研究会、基金会等。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中将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归民政部门民间组织管理机构管理,称为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要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同时要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本文论述主要涉及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管理问题。

民间组织一般是指由民间设立的从事社会公益和互益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民间非营利组织,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国外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有不同的称谓,如“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第三部门”等等。从历史上看,行业性社团、慈善机构等民间组织早已有之,在各国工商业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最近几十年来,民间组织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需要。民间组织不同于企业,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又不同于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和运作机制,具有自愿参与、中立自主和多样灵活等特点。因此一方面,民间非营利组织能够弥补或纠正“市场失灵”:包括可以参与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指在消费中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某些信息不对称的物品和服务,由于物品和服务购买者不是最终消费者或服务本身专业性、技术性很强,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服务质量,这类服务由民间非营利组织提供,可以避免营利性企业利用在信息不对称中占优势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某些外部性(即对第三方或周围环境有影响)很强的物品,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生产或消费过程会带来环境污染的物品,以及可能产生自然垄断的物品,由民间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比仅由政府或市场提供,对消费者和社会更为有利。另一方面,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弥补“政府失灵”,上述公共物品等虽然可以主要由政府提供,但政府是按社会大众的一般要求提供的,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需求;而民间非营利组织参与提供,则可以为需求较高的人群提供额外的公共物品,也可以为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提供特殊的公共物品,还有利于解决只由政府提供时的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管理的模式普遍发生了变革,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不少领域补充甚至部分替代了政府原先的作用。

在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之所以成为客观需要,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一是适应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管得过多过死,产生诸多严重弊端。经过20多年改革,这种状况虽然已有很大改变,但是政府职能仍然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政府转变职能已成为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政府要从经济活动的主角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就必须切实把应当由企业、市场中介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去做的事,交给企业、市场中介和民间组织去做。政府转变职能已经讲了多年,为什么总不到位?其原因不仅在于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还不到位,而且在于我国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市场中介组织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够,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二是适应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和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提供服务来看,我国经济虽然有了巨大发展,但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国家财力仍很有限,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同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分配很不平衡。缓解并逐步解决这个矛盾,既要不断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募集社会资金、动员公众参与、吸引志愿人员、直接面向个人或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与困难等方面的优点,使民间组织在市场不愿做、政府力不从心的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民间组织还具有通过合法渠道反映特定群体诉求的功能。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仅仅通过原有的社会组织已经不能全面、充分地反映社会各方面的诉求。例如,随着就业结构、就业形式的变化,许多职工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城乡流动就业人员大量增加;在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同时,社会成员的活动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规范发展民间组织,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地反映社会诉求,尤其是关注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的诉求,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在规范行为方面,民间组织通过其宗旨、章程和自律,引导其成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发挥民间组织自治机制的作用,比仅靠政府管理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民间组织还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利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下达和贯彻执行。

三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在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仅需要依靠企业和政府的力量,而且需要民间组织扮演重要角色。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保持经济、科技强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通过各类行业协会抢先制定各种市场标准,设置非贸易壁垒,以保护其利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外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迅速拓展,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进一步发挥行业性社团在保护国内产业和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开展民间组织的国际交流也是加强国际经济、科技合作的重要方面。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国际性、区域性的组织2.3万多个,其中有关贸易、商业、工程技术、科学的国际行业协会5000多个。因此,进一步发挥我国民间组织在参与相关国际组织交流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也是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要求。

二、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各类民间组织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遍布城乡、门类齐全、覆盖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民间组织体系。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6年6月底,我国共有各类民间组织321426个,其中社会团体17261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7797个,基金会1019个。为适应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决定》重点对发展和规范各类民间组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的14.77万多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中,教育类有7.5万多个,卫生类有2.7万多个,劳动培训、民政福利类各有1万多个,其余分布在科技、体育、文化、法律服务等方面。要完善有利于民办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进入全面小康阶段,除了继续改善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外,对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需求上升了,而上述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滞后于人民群众要求的矛盾也相应突出了。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这种阶段性变化,要加快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一步调动民间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收减免等措施,广泛吸纳、利用民间资金、人才和技术,重点发展社会急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成公办社会事业与民办社会事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发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支持社区民间组织有序发展,通过登记或备案方式,重点培育从事居家生活料理、慈善救助、文体活动、促进就业等内容的社区民间组织,加快形成适应居民需求、有利于居民参与、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民间组织体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国行业协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了“按行业组织、按行业管理、按行业规划”的原则,增强了行业概念,弱化了部门概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作用,并要求行业协会通过资格认定,依据市场规则,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随后行业协会普遍发展起来。2001年中央提出,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快行业组织改革步伐,真正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代表企业利益的行业中介组织,使他们在应对“入世”中发挥积极作用。近几年,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进入了完善和规范发展的时期。现有行业协会、商会5.3万多个,其中全国性行业协会600多个,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大小行业。

我国行业性社团虽然已有很大发展,但是同国外行业协会所发挥的作用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行业性社团,以提供服务为宗旨,主要任务是维护本行业企业的正当权益,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信息交流和咨询等服务。行业性社团不仅在沟通政府与企业关系,制定行业标准,以及行业管理和自律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保护国内产业、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向企业提供国外有关市场信息、管理条例等咨询;协调本行业产品价格、确定最低限价,以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当某种进口商品对国内有关产品造成严重损害时,为利用世贸组织保障条款维护本国经贸利益,由行业协会组织相关调查,以提供全面详细可靠的证据;作为反倾销、反补贴申诉中的提诉人;针对国外反倾销指控,帮助本国有关企业和行业应诉;组织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联合行动,开拓国外市场;加强与国外有关行业性社团的联系,协调国际间纠纷,等等。借鉴国际经验,应当更充分地发挥我国行业协会在上述这些方面的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发展规范行业协会,要通过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培育一批按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具有广泛行业代表性,能与国际经济运行规则接轨的行业协会。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实现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在机构、人员、职能和财务方面脱钩。政府有关部门要把为会员提供服务、行业自律和维护行业利益等职能交给行业协会,并要指导行业协会搞好行业指导、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工作。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由农民根据生产发展需要自愿组织,为农业生产、销售和技术推广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是农民与市场沟通和联系的纽带。要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规模化经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中的积极作用。

(三)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是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从事公益事业的非营利性组织。发展公益事业是政府的重要责任,而发展各类基金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公益事业,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而且可以达到比政府直接组织更好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基金会在扶贫济困,发展慈善事业,体现社会关爱精神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例如,成立于1989年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通过募集“希望工程”捐款,资助了200多万名最偏远乡村最贫困家庭的儿童上学读书,同时改造和新建了9000多所希望小学。中国扶贫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在救济灾民、贫民等慈善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相比,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还很不够,尚未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报载,我国仅有10万家企业有过捐赠记录,占全部企业的1%。2004年,国内慈善排行榜中的135位慈善家共计捐款9.85亿元人民币。而美国在1992年慈善捐款就达1243亿美元,其中来自个人的慈善捐款达992亿美元,占81.4%。2000年至2004年,美国50名最大的慈善家捐款总额为650亿美元,其中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捐款230亿美元,相当于他净资产的54%。不久前全球第二大富翁沃伦•巴菲特向5家慈善基金会捐款370亿美元,占其财产的85%。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还远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企业和个人财富将不断增长,民间捐资兴办慈善事业的潜力很大。我国现有的基金会大都是公募基金会,即面向社会公众募捐的基金会。2004年6月1日起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增设了允许以企业和个人的名义命名的非公募基金会。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非公募基金会是调动企业和个人的捐赠积极性,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从事公益事业,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应当采取扶持鼓励的政策,支持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国内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在企业年应纳所得税额3%以内部分的才准予扣除。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社会捐赠的免税减税政策。同时,要加强对公募基金会的管理,规范面向公众的募捐活动。

三、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

我国民间组织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看来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同时,民间组织在发展中也存在良莠参杂、管理与自律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

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意义的认识。如上所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新阶段,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对各类民间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也要求民间组织在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既有很强的客观需求,又有现实的可能性。我们要从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民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的重要性,把民间组织发展和管理工作列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采取措施促进民间组织发展,并依法加强对其管理和监督。

要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解决制约民间组织发展和对其管理监督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关于民间组织的立法,仅限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有些政策未在法规中体现,增加了依法登记管理的难度。而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是行政许可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政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抓紧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并在条件成熟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民间组织法”或“非营利组织法”,将促进民间组织发展和对民间组织的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促进民间组织发展,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取消对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不合理限制;积极探索民间组织承担政府转移或委托的职能的实现方式,使民间组织成为政府的有力助手,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承担者。当前要重点研究加强行业性组织的职能问题,把适宜于行业协会承担的信息咨询、人员培训、价格协调、公信证明、产品推介等职能交给行业协会。同时要完善民间组织从事公共服务的税收政策,健全民间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作用范文篇10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监督与制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观点和“度”的观念。辩证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矛盾,不但是相克的,而且是相生的。只有对抗性矛盾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的关系,而我国现今社会整体上是非对抗性社会,社会矛盾普遍存在相生、互利、共赢的关系。矛盾一方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的。例如要快速建设城市和工业,必须更好地建设乡村和农业;要保持东南部快速发展,必须同时大规模开发中西部;要鼓励更高效率,必须实现公平;人要更长久地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同时更好地保护和造就自然资源等等。要解决好这些矛盾,达到协调、均衡、共赢、共享,显然政府在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尤为重要。加快政府管理创新,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保证和关键。政府作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发展战略上要打破单一经济建设型政府的思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由一个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同时要充分认识和考虑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公平公正地分配社会资源和制定社会行为规则,维护不同群体和阶层之间的和谐。

1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能力

公共管理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毫无疑问,政府对社会发展负有主要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发挥着直接提供、资金供给和监管三种作用。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实现了供给主体多元化,但存在覆盖领域窄、财政供养不规范、绩效管理不严格、过度市场化又缺乏严格的监管等问题。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以保证公共服务全覆盖、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一,行政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在政府中,很少有人用“顾客”一词。大多数行政人员根本不知道谁是他们的顾客。他们只知道为领导、上级服务,而无视那些真正的服务对象。从理论上讲,民主政府的存在就是为公民服务。今天的时代已不同于工业时代,人们对政府提供的服务产生了怀疑,试图改变一切:成立各种委员会,制定新的计划,筹集资金,自愿服务等,这无疑对政府提出了挑战。为适应这种变化,政府应把顾客放到司机位置上。因为一旦顾客上了汽车,就只能希望司机把自己送到目的地,这是被动的。如果让乘客自己开车,他们就会选择自己的路线抵达终点。

第二,政府应转变职能。我们的政府职能应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型的政府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政府。服务是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我们知道传统的统治型政府是作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御民之器而存在的;管理型的政府虽然前进了一步,把政府的公共力量与社会的现实要求统一了起来,实现了对社会的管理,但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处于管理的核心位置,驱使着作为管理客体的整个社会围绕政府的活动转,所以表现为一种政府中心化的现象,政府成了社会的“主人”,高高在上地实施着对社会的管理。服务型政府在根本性质上与这两种政府类型的性质有所不同,它将彻底抛弃旧的治民观念或“为民做主”的观念,而确立为民服务和“人民做主”的理念。相应地,作为规范政府权力、维护人民和社会自由权利的法律,也在制度上切实保障服务理念贯穿于公共权力运作的全过程,严防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

第三,政府运行应加强成本管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体的重要经济主体,要加强成本管理,谋求以最小的财政支出获取最大的财政效益。目前,无论是从公共财政支出的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来看,世界各国都是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针对公共财政支舀增长的种种原因,有的放矢地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加以解决。比如,公共设施与重大建设项目要按国际惯例实行公开招标;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国家还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办学的方法来缩减教育投资;通过在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领域引人市场机制,通过变事业单位为市场中介组织的改革,通过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的办法减少政府的财政开支,等等。以此来降低政府运行的成本,提高政府效率,减低社会的负担,实现财政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引人竞争机制。政府是最习惯于采取垄断方式进行管理活动的,它常常把竞争看作是一种消费和重复。尽管人们对私营企业的垄断深恶痛绝,但人们却对政府的垄断行为习以为常。在政府活动中,部门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往往使政府的宏观控制变得困难。但是,在社会服务领域,竞争却是必须的,它能节约成本、创新强化核心能力、适应变革、增强效率、满足顾客需求,提升顾客满意度。竞争能给整个社会注人活力,虽然竞争并非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它却是打开束缚政府枷锁的一把钥匙。

第五,转变驱动机制。主要是转变政府行为的内部驱动力,即用“有使命感的政府”取代“规则驱动的政府”。大多数公共组织被其规章制度和预算所左右,他们制定出无数个规则来防止可能出现的错误。每当事情出错,他们又习惯地制定出更多的规则。一定的规章制度固然必要,但如果规制过多就会使政府的行动像个蜗牛,难以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做出反应。改变内部驱动机制的关键是要将庞大的机构分散成较小的部分,每一部分设定相对单一的责任目标,然后界定其权限和预算,授予其自主管理的权力,并强化绩效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结果导向。

2完善社会三大部门的平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所谓社会三大部门是指现代社会日益分化为三个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的领域:第一,国家或政府或政府组织,也叫公共权力领域,通常叫社会“第一部门”,它们属于政治领域;第二,市场或营利组织,也叫私人领域,通常叫“第二部门”,属于经济领域;第三,社会组织,也叫公共领域,是前两者之外的“第三域”,即通常叫做“第三部门”,它们属于狭义的社会领域。相对于政府组织,它是非政府组织(NGO),相对于营利组织,它是非营利组织(NPO)。即有着相同目标的人群,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就形成了社会团体,被称为社会组织。它的出现,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需要。

2.1社会三大部门结构的重要性

第一,社会三大部门的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无论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还是对正确处理社会矛盾,都具有结构性前提的意义。

第二,之所以说它们“具有结构性前提的意义”,是因为上述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既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又为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提供了一个结构性的总体框架。

第三,在这个总体框架下,社会三大部门才能各自有序地加以建设和管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有序地加以规范和理顺,也是在这个总体框架下,社会矛盾主体的博弈才能有序和规范,社会矛盾的焦点才能适当分散,社会矛盾的互动才能趋向缓和,社会矛盾的表达才能趋向手段与目标的一致。离开这个总体框架,谈论社会建设和管理,谈论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就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陷人盲目性。

2.2社会三大部门结构的要点

社会三大部门,各有其存在的根据和运作机制,作为社会实体性的组织构成,具有下述的结构性的要求:

第一,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也不能相互代替。三者缺一,就不可能形成结构完整、功能正常的社会,更谈不上形成和谐社会。同样,三者相互代替,就会造成结构紊乱,运行无序,也谈不上形成和谐社会;

第二,三者的比例要合适,例如,各国经验证明,“大政府,小社会”是运作和管理成本很高的模式,而“小政府,大社会”则是比例比较合适的模式,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第三,三者的互动机制要良性,要相互促进。在这种结构协调的基础上,社会三大部门才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功能互补,从而在动态的相互交往中真正建立起稳定的社会部门结构。

3减少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行为,完善权力监督制约体系

公权力是指以维护公益为目的的团体及其责任人在职务上的权利。而私权利主要指普通公民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公权力有国家强制力进行保障,而私权利虽然有一定的权利,但并没有强制力保障,并容易被架空受到损害。公权力与私权利在产生及行使机制上具有不同特点。之所以赋予社会与组织权力,是因为它需要进行统一的行动,以达到维护内部秩序,调节内部成员关系的预期目的。权力是当今社会一切进步和真善美事物的催化剂,当然也是今天社会中一切堕落与假丑恶的寄生体。权力是两面性的,最好的东西是由它创造的,最坏的东西也是由它创造的。没有权力可能就没有这么多真善美,也没有这么多假丑恶。

政府的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为人民的利益而负责任地、正当地行使,做到责任行政,这可以说是责任政府的法理依据。责任政府的基本理念是由政府与人民的基本关系决定的。权力的授予必然伴随着责任的规定,政府在获得人民直接或间接授权的同时,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种公共权力的委托关系表明,政府作为受托方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必然对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公众负有不断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责任,权力行使也必须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并对公众负责。

人民与政府的这种授权与被授权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一关系。就公民而言,一是通过同意(选举)使政府获得合法地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同时,公民也期望能从政府那里得到相应的回报,包括获得政府提供的良好服务。正是存在着这样一种基本关系,即权力来源于人民,所以作为人的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对作为委托人的人民负责,成为一个对人民负责任的政府。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度,加之中国又具有数千年“集体本位”思想的潜在影响,致使目前还存在着权力成为少数人的主体意志压制多数人的主体意志的工具,或者说成为文明社会中少数人对多数人采取文明的野蛮行为的工具。我们再看看历史,民主斗争甚至革命斗争成为近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基本社会现象,劳资管治冲突也成为企业内部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社会性的斗争必然导致社会发展不和谐,企业内的管治冲突必然导致企业发展不稳定,为什么会经常的革命、革命再革命,内部冲突、冲突再冲突,就是因为权力在里面起作用,权力因素起很大作用。

权力制约是指对权力主体、权力运行及其后果予以监督和控制,以防止权力滥用而对人民权利造成危害。国家权力必须受到公民权利的制约,国家权力行使的自由裁量不得侵害公民权利,最终要达到国家权力回归人民。有学者认为,防止公权力滥用,要用法治手段来制约权力,并体现在“立法明示、司法校正、宪法审查”三个层面。因此制约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和体现:

第一,立法控制。立法权通过制定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宪政民主理论要求公权力的行使不得违背人民的意志,即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我国立法权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立法对公权力的控制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法律要以明确的规范,确认各权力主体行使权力和职能、范围和运作程序,以防止公权力的滥用、逾越和无序运行。

法律所规定的和确认的各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职能、范围和运作程序,是各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法定依据。任何公权力的行为,都应有法律上的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公权力行为都是无效行为。其二,涉及权力行使的立法要清浙具体、科学严谨,尽可能减少权力真空、权力漏洞。同时,要对权力的权限进行合理的限制,防止任意扩大权力的自由裁量范围。其三,明确权力主体的责任。在确定权力的同时,明确其应负的责任,使权责成为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使握有权力的人都可以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二,司法控制。和立法权、行政权相比较,司法权具有很独特的地位,它是实现法治的一道重要防线,主要是通过对公权力进行司法审查的方法以纠正违法的权力行为并对由之给相对方造成的损害给予相应的补救。“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正式确立于198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加以规范”。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不仅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有效地规范了权力的行使。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立法司法审查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司法制度的作用。所以完善司法审查制度,修改《行政诉讼法》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