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21:03:15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范文篇1

一、国外相关研究。

近年来,国外对旅游的社会影响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通过文献检索,共检索到167篇文献,研究角度主要涉及旅游综合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及旅游影响的测度和方法等方面。

在旅游对社会的影响上,Qieqi(1978)等人在美国Virgin岛所做的研究表明,当地的社会和家庭结构并没有因为旅游业而产生多大的变化。Liu和Xierdun等人于1987年在土耳其所做的一项跨国研究亦证实了这一点。另一方面,Luomance在1978年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特拉化州的居民抱怨旅游导致了他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逐渐缩短了,旅游使传统形式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少了。

Bisitezaruo(1989)在对奥地利一个乡村的研究中就指出:旅游并没有使休闲游憩设施的实用性得以增加。这一结论与大多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与此同时,米尔曼和皮扎姆(1988)也在他们对佛罗里达中部的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地居民不能理解旅游对提高道德、诚实、礼貌、行为态度、人们相互间的信任等有何种贡献。

与旅游相伴而生的许多其他的社会文化问题是与旅游开发强度相关联的,过多旅游者涌入目的地增加了人们生活的密集度,也增加了旅游者与当地人共用设施的拥挤度。过分拥挤降低了旅游经历的价值,也给当地人造成了额外的压力。著名的以色列旅游学者Cohen(1978)提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旅游的负面影响上是过分了,对于此问题应考虑到旅游对目的地整个社会的综合贡献。显而易见,对于许多落后地区,旅游可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促进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带来的文化冲击着接待地的传统伦理观念,使社会和家庭的凝聚力减弱、和生态遭到破坏,动摇着整个接待地的社会基础。因此,相对来说,国外对旅游消极的社会影响方面的研究更为重视,也较多一些。

二、国内相关研究。

相比较而言,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这一领域里,国内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国外。中国当代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1970年代末,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旅游学术研究显得非常薄弱。尤其,旅游给目的地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更是如此。同时,由于旅游影响研究从起步之初就并非建构在对旅游业发展高屋建瓴式的前瞻性防范研究上,而是一种由于问题的暴露而不得已进行的检讨和探因式的后补性研究,因而旅游影响研究一直滞后于旅游学研究的其他领域。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断深化,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旅游不是旅游的领头,仅仅是旅游研究的一个分支。国内的旅游社会影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1991年南开大学的刘振礼教授在河北野三坡进行了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效应调查研究,得出了旅游的社会影响以有利方面占主导地位,尤其以经济方面最为突出的结论,研究结果发表于1992年《旅游学刊》的第3期上,这是国内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关于旅游社会影响的学术论文。但是,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十余年间国内公开发表关于旅游社会问题的文章一共仅有20余篇。近十年间较有代表性的旅游社会影响研究有申葆嘉(1992)的“论旅游接待地的社会压力问题”,戴凡和保继刚(1996)的“旅游社会效应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为例”,郑何敏(1996)的“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赵刘平(1998)的“再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王宪礼、朴正吉(1999)等的“长白山生物保护区旅游的社会效应分析”,王雪华(1999)的“论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李建欣(1999)的“国外旅游社会学管窥”,刘纬华、肖洪根(1999)的“对西方旅游对社会学研究中新迪尔凯姆学说的分析”,2001年和2002年肖洪根的“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上、下)”等。

从的论文可以看出,国内旅游社会效应以有利方面占主导地位,但是旅游对传统文化、居民生活压力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

三、理论构建及研究方法。

1.国外相关理论引介。

国外关于居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的理论成果颇丰,主要有旅游发展阶段理论(G.V.Doxey,1975)、旅游生命周期理论(R.W.Bulter,1980)、社会交换理论(J.AP,1992)、社会表现理论(RL.Pearance,1996)、游玩理论、补偿理论、冲突理论(Bystrzanouski,1989)、分配理论(Pearce,1989)等。西方学者在大量的实证研究中运用这些理论来阐释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国内研究也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一些学者在和引介这些理论方面作出了努力。肖洪根对国内外旅游文化研究进行评述,以及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归纳。宗晓莲对西方旅游人类学的理论、观点、流派及发展的介绍。张晓萍翻译了《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一书。彭兆荣的《旅游人类学》一书对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内容、理论、方法等进行梳理与评述,并提出不少独到见解。

刘赵平详细引介了社会交换理论,(本题目可参考范例:精品课程网站论文),并将其理论化的概念模型在其对野三坡旅游研究中加以。“社会交换理论是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看成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的社会学理论,它认(此_资-料_转_贴-于_GZU521_学-习网]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应天煜较全面论述了社会心范畴的社会表征理论在旅游学的应用,认为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来源与直接经验、社会互动和媒介三种形式,并倡导运用此方法对居民群体进行划分,以获得不同居民支持并有助于旅游发展。

2.国内学者的理论创见。

国内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研究起步较晚,大量的研究是建立在西方的理论之上并试图对其作出验证与回应,理论创见不多。李有根认为应将居民群体感知旅游关系的社会知觉,这种知觉具有选择性、恒长性、理解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研究中应注意居民的积极反映和消极反应,以及二者转变的条件。刘赵平划分了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三个基本层次,了三种理论:发展阶段理论、涵化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王妙应用比较文化理论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进行分析,认为是主客之间的文化差距产生了示范效应。

3.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采用的主要方法有:系统分析法、游客属性法、时空对比法、发展阶段法—目的地生命周期模型、旅游影响尺度的量化模型———TIS模型等。

四、简评与展望。

近年来我国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成果有限。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相关成果的介绍、模仿与回应,缺乏系统的研究理论方法和学术著作。个案研究点也相对狭窄,尚有很多尚未涉足的地区,如少数民族旅游地。特别是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有待深入与加强。

首先,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同时,应在实践中充分验证其对我国旅游地居民的适用性。因国内外旅游发展形态、特征等不尽相同,吸收国外理论并使其本土化,对于研究结果的真实性非常重要。

其次,旅游所引发的社会文化影响错综复杂,其中涉及文化、、民俗、信仰、道德等诸多方面。研究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必然要运用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学等学科的知识,应注重不同学科理论方法的交叉适用,丰富研究视角。

社会文化范文篇2

翻译一般意义上指翻译者的个体行为,因此它的目的和影响是偶然的、可变的。但是当翻译某一种特定类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并持续了一定时间的集体活动时,就不能再简单看待。首先,这种现象出现一定有深层的社会文化原因,即受它所处时期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影响,这往往成为翻译事业能否得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这种现象也一定会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针对文化交流而进行的翻译活动,将外来文化鉴别和选择后,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为社会文化注入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力。由此可见,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下面我将从中国历史中出现的佛经翻译、科技著作翻译、社会科学类著作翻译三次潮流与其所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对当时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佛经翻译

1、佛经翻译潮流的社会文化背景

佛经翻译开始于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获得进一步发展,唐代达到鼎盛。两汉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赋役日益加重,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再加上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样就为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温床。一方面,由于物质条件的艰苦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以及古代科学知识的匮乏,在痛苦生活中挣扎的农民大众渴望在宗教中得到精神的慰藉和解脱。这种精神上的渴求使得宗教成为了古代人民的一种需要。但是,当时中国本土的儒教、道教并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而佛教宣扬的“来世”思想填补了这种精神和思想上的空白。这成为佛经翻译的社会文化基础。另一方面,统治阶层希望通过宗教的力量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并祈求神明保佑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历代的佛经翻译大都有官方授权并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成为一种有组织的活动。佛教教育人们要安心现状,期待来世。无疑符合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佛经翻译得以大规模实施。

2、佛经翻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首先,佛经翻译扩充了我国的汉语词汇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语如“如果”,成语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俗语谚语如“无事不登三宝殿”,歇后语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等等都是来源于佛教。其次,梁启超曾说道:“我们近代的纯文学,像小说歌曲等,皆与佛典之翻译有密切关系”,佛经翻译不仅创造了白话文体,促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产生,还直接或间接地为小说、歌曲、弹词、平话、戏剧等体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第三,佛经翻译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从两汉到唐代近千年的时间里,我国佛教翻译著作达两万多卷,佛教思想也渐渐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构成了中国人性格的一个侧面。一直到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仍可以通过音乐、电影、绘画、雕塑、建筑等亲身感受到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三、科技著作翻译

1、科技著作翻译的社会文化背景

明末清初,欧洲一批企图通过“学术传教”方式来满足侵略扩张意图的传教士来华,与中国一批士大夫一起翻译了大量的科技著作。他们的活动以传教为宗旨,希望通过翻译活动,来扩大天主教的影响。但同时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文化的交流。首先,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中国文化传统使科学技术极大落后于西方。但明末清初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从而使科技翻译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其次,当时整个社会被程朱理学窒息,士大夫阶层发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传教士以科学技术为立足点的学术传教方式,“以学术收揽人心”的方针,与反理学的文人士大夫们“经世致用”观点相吻合,得到部分思想前卫的文人的接受和推崇。

2、科学著作翻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首先,传教士作为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媒介,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输入中国,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气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其次,科技著作满足了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社会经几千年发展产生的僵化局面,中国文化开始了多元化的趋势,开始朝现代化方向发展。第三,在西学的影响刺激下,科技思想在中国逐渐受到重视,经世致用的风气开始在一些士大夫中出现。中国学者也开始整理、发掘泯没已久的中国古代科技遗产。此外,随着西方某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奇器”的输入,出现了议办“洋务”的端倪。可见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在中国传播了西方科技和科学精神,在士大夫当中产生了学以致用,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为后来大规模的西学东渐和洋务运动打下了基础。

四、社会科学类著作翻译

1、社会科学类著作翻译的社会文化背景

由于末年的清政府腐败无能,盲目排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的对外交流被终止,系统的翻译工作也随之停止。百余年的不思进取和闭关锁国,最终导致国力衰竭,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惨败。因此一定层面上讲,这次社科类著作的翻译高潮是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催生的。战败的耻辱使中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地方不仅仅是在物质技术方面,更有管理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原因。维护几千年封建统治旧秩序的传统封建文化使中国不能顺应在先进的世界潮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进步。正是这种情况使维新派加大西方社会科学类著作的翻译,介绍外国历史来作为中国变法的借鉴。中国的文化输入由科学技术领域转到社会科学领域。

2、社会科学类著作翻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首先,在维新派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西方政治思想、科学方法及文学的译作,初步介绍了西方天赋人权及自由、平等的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引发了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为“五四”运动的兴起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其次,文学作品翻译为处于启蒙阶段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提供了可以学习、仿效的艺术范本,为中国打开了一扇与世界文学沟通交流的窗口,也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买下了伏笔。第三,在这次翻译高潮中首先引入了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通行的国际关系准则,从理论上打破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愚昧观念。

社会文化范文篇3

正文

*市九堡镇密溪村是江西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从*市西行40公里至九堡镇官仓圩,再沿一条古驿道逶迤北去约5公里,便来到了深藏在凤凰山下一个群山环抱的客家古村落、清代著名理学家罗有高(字台山)的故乡——密溪村。临近村口,只见两边山坡对峙,古树参天,脚下的山路隐没在拐弯处,迎面看见一座高耸入云的五层古塔凝秀峰塔,矗立在左边山坡上。越过山口,视野豁然开朗,一片阡陌纵横、葱郁碧绿的山川田野和鳞次栉比的村庄呈现在人们眼前。哦,这就是“一带密溪淌绿水,千寻松竹染红霞”的密溪村!

密溪村境内有三条小溪流过而得名,这点很有些类似今天的赣县三溪乡,三溪乡也因为境内有三条溪流过得名。这种地名简朴如斯,足见开基人的淳朴。这种地名取法在赣南各地广泛存在,如一群鸭婆喜欢呆的地方用来开基了,此地叫鸭婆岽;时有白鹭飞来飞去的地方用来开基了,此地叫白鹭;最早搭建了三座棚寮的地方用来开基了,此地叫三寮;一片蕉林的地方用来开基了,此地叫蕉坑;满眼是芦箕的地方用来开基了,此地叫芦箕窝……据《江西省*县地名志》记载,密溪的开基者为罗密峰,从宁都县城的大埠迁居而来,迄今已有近三十代人繁衍于此了。许是罗密峰喜欢这里密密如织的溪流,便用了名字中的“密”字和这一地的溪水,叫开了“密溪”名。如此,这名字便有了十分丰富的地理内容与人文内容。密溪村以罗为绝对大姓,传说,另一王姓大族在明朝时,因家道衰微,田屋被罗氏逐次买尽,而迁居稍远处。密溪村地处宁都通往*的古驿道上,承接着千年来宁都至*至福建的客家人南迁的脚步。

密溪现存近百幢大大小小的古民居,多为明清时期所建,规模宏大的主要有罗氏大宗祠、罗应文公祠、应宗公祠、石泉公祠、淳夫公祠、皋泽公祠、密峰太公祠等十几处,一般占地面积都在三四百平方米左右。大小不一的私厅、私宅,则如星罗棋布,众星拱月般地散布在村内,多为砖木结构,也有一些祠厅全用木料构建,大部分屋顶都是两面坡下水的歇山顶或硬山顶式,许多隔间垛墙都上瓦端,突出檐外,昂首飞翘,颇有动感。

其实,密溪真正有人文内容的时代是在开基三百年后的清乾隆年间的罗台山时代。从这个时代开始,密溪村开始出名。出名始作俑者为罗有高(1733—1779),字台山。清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虽两次京试未中,但因文章出众,流传全国,影响后世。他几乎是个全才“能拳勇,善击剑;又工古文辞,潜心理学,终身以钻研儒道、佛学为业,造诣极深”。文学方面,罗有高以散文见长,既取众家之长,又独树一帜。台山于乾隆四十四年因病卒葬原籍后,密溪建有“台山园”和“台山学堂”以作纪念。可以说,台山这位历史名人的出现,使罗氏族人引以为荣并倾力大兴文风。密溪历史上乡宦众多,文风昌盛,也正是自乾隆年始。

不过,最令人驻足忘返的是密溪古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如罗氏大宗祠,大门两侧一排清明碑刻,青石板台阶两端屹立着一对威武的大石狮,门槛边一对精雕细琢的荣鼓石,高大雄伟的木门廊上高悬金字匾额,祠堂内外的木立柱、顶棚、雀替、挑檐和斗拱上都巧妙地装饰有多种手法雕刻的图案,在木构件上有多处层层累叠伸挑。使人赞叹不绝的是门廊顶部天花板上镶嵌着一幅由近百幅龙凤、瑞兽和花卉图案的雕板,均以深浮雕、镂雕等精湛工艺手法雕就,形态栩栩如生,构图严谨,寓意深邃。祠堂内的柱梁斗拱之间保存有不少绘画,上厅天花板上又镶嵌着两对倒立的木雕描金狮子,宛若在活蹦乱跳。其他宗祠在装饰艺术上既独具风格,又有相似之处。

往事越千年,江山留胜迹。作为赣南客家重要一支的密溪村,不仅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信息,而且为研究赣南客家史以及经济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社会文化范文篇4

旅游人口是指购买旅游产品并具有流动性质的消费人口,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另两个要素为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人口是旅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与发展趋势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旅游人口就是指购买中国旅游产品的消费人口,或者说是以中国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按照其来源地可分为国际旅游人口和国内旅游人口。研究旅游人口是为了揭示旅游人口内在运行机制,为旅游企业发展和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决策依据。一般而言,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利于发展旅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往旅游人口的流动总是比较单一,认为其仅仅是一种人员流动,其实,旅游人口流还涵盖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和旅游信息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旅游物流是指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产生的物质流动。旅客出游,要随身携带物品;返回时,一般会买回大量纪念品和土特产品,这些都是旅游物流。我国近几年国际旅游创汇中,大约有20%来源于旅游产品销售,在旅游产品发达地区,该值则可增加一倍。因此,加强旅游物流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旅游资金流是指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资金流动,它除了包括旅游者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旅游活动中的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旅游信息流是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并伴随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及交流。现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使旅游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信息流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开展合作的向导。

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无论是听到外国游客对其国家和民族的称赞,还是在国内旅游中目睹祖国的壮丽河山、历史古迹和国家建设新貌,都会启迪、激发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我国历史悠久,古今文明享誉中外,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这些国情的发展变化,人们除了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出版物得到了解之外,如果能通过旅游目睹和亲身体验,就更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为适应游客的需要,一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风俗和文化活动得到了恢复利用、延续和发展;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重视和开发;濒临毁灭的历史文物得到修复和维护;一些不复存在的古迹得到复制。

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旅游人口能促进目的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接待地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物质条件,新的文化设施会有所增加,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其次,旅游能促进目的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对目的地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与旅游有关的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工具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再次,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目的地的社会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会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在总体上会更趋向开放,更趋向国际化和现代化。

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游客中不乏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出访目的地时,往往要求参观目的地有关单位和设施,并同相关单位的人员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旅游目的地也可从中增加对有关科技领域的了解,还能获得重要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为适应游客需求,目的地的旅游发展也常常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旅游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之中。例如饭店电脑预订和管理系统自动化、磁悬浮列车等。

旅游人口可能引发的社会文化问题及其原因

(一)旅游人口将可能引发社会文化问题

不良游客的“示范效应”。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会不自觉地将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带到旅游接待地,对当地居民,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会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游客某些不良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对当地人产生“示范效应”,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社会治安,危及当地社会稳定。

干扰居民生活,诱发主客矛盾。大量游客的到来,若处理不好,有可能诱发旅游接待地居民同游客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在旅游目的地接待客量有限的情况下,大量游客的涌入,会造成交通堵塞、景区拥挤、公用设施紧张,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居民对游客的不满和抱怨;在目的地物资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种物资优先供应外来游客,使当地居民的供应数量减少或质量降低,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招致居民的不满;某些游客的傲慢自大和对当地居民的不尊重会激发当地居民的怨恨和愤怒,从而引发主客之间的关系紧张。

接待地固有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庸俗化。随着旅游的发展,为迎合游客的需要,传统文化常常被商品化,随时被搬上“舞台”,向游客演示,并对其在程序、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压缩删改,使其失去了民族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东西被任意改头换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础不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受旅游活动的影响,接待地的宗教文化也极易失去其本来的神圣性和象征意义。所有这一切,不是使旅游者全面有效地接触和发现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种经过“包装”的“伪文化”,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渐失去特色。

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游客对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损害,一类是由于游客们不检点的行为造成的,另一类则是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些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为了满足某些幼稚的私欲而有意无意地毁坏他们不辞辛苦,甚至千里迢迢地特地去观赏的“宝物”,例如我国甘肃境内的阳关古堡屡遭践踏。我国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也有类似问题存在。除了来自旅游者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之外,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可能因开发和保护不当,造成“建设性破坏”。因规划不当、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一些古都、古城的历史风貌被削弱,一些古建筑被毁坏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二)产生上述社会文化问题的原因

旅游人口规划发展不当。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产业,它涉及面广,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力极强。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吸纳就业,强劲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各旅游景区景点往往只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了旅游发展的容量限制,大量旅游人口无限制地涌入,景区超负荷运转,造成资源环境破坏,旅游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目前,接待地社会文化问题的产生大多与旅游人口发展不当有关,因此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刻不容缓。

旅游人口素质低下。旅游人口的素质影响着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旅游人口素质低下,环境意识淡薄。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吸引高质量的游客,提升旅游人口素质,高素质的旅游人口产生高质量的旅游。当前,我国旅游产品由于基础差,发展较快,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交通还较落后,游客观光不便;旅游设备档次较低,宾馆分布不合理,高、中、低档配置不够合理;旅游品种单一,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购物比重太少;旅游管理落后,景点开发保护不够;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协调,服务态度和质量比较差等等,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人口素质的提高。

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的总体思路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抵制和清除旅游人口的消极弊病,促进旅游人口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人口健康发展

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必须对旅游接待量进行适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在实施旅游规划时,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力避旅游产业超负荷发展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减少或消除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向旅游人口提供健康的旅游产品。旅游接待地应向旅游人口提供满足人类正常需求的旅游产品,其活动内容应该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一切违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碍积极健康的东西,必须加以抵制。这不仅符合游客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也符合旅游目的地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地居民的利益。这是旅游接待地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旅游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高当地居民社会心理容量。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可通过舆论传媒引导当地居民,不断提高他们在心理上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承受力,使其充分意识到发展旅游业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以便为发展旅游业尽心尽力。这也是解决主客矛盾的途径之一。

健全法制以加强监督。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不断建立和健全旅游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将游客、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监督之下,对其违法行为依法惩处,以保证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从法律、法规上消除和杜绝旅游人口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

重视对旅游人口和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利用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对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予以强化控制和治理。建立和强化专门负责控制和治理的执行、监督和管理机构,严厉惩罚那些违法犯罪的社会群体或个体,把旅游产业可能带来的社会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宣传教育,既要对外来旅游人口进行宣传,让其了解旅游接待地的有关注意事项和政策法规,以便预防由于无知而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更要对旅游从业者和当地居民进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思想免疫力。

参考文献:

1.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社会文化范文篇5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其中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语言文字、各种制度等等。纸质文化时代,文化特权由少数精英把控。网络写作的出现使这种权利被大众分享,给人们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网络写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写作者内心疏泄、逃避、补偿、想象的意愿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意愿的表达无疑会对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会产生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影响,本文打算从学术文化、文学、道德、语言及制度等几个方面,对网络写作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论述。

一、对学术文化的影响

电脑写作给学术文化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它将导致写作方式的变革并由此带来学术文化的转型。纵观中国历史,每一次学术文化的转型,除政治、经济原因,文字载体的变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金文石刻取代甲骨文字,使写作从巫师的占卜中解放出来,由此产生春秋、战国的文化转型;竹简帛书的普及,推动了战国、秦汉时期民间私学的创办,诸子百家因此而起。而纸张的广一泛使用,几乎与汉魏之际的学术文化转型同步而行。载体和文化的发展变化之间,虽不能说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但彼此影响、相互推动,则是历史的事实。此后,中国文化进入了以纸质文本为基本载体的相对稳定时期。如今,随着电脑书写的普遍应用,一个从纸质文本向电子读物逐渐转化的历史阶段己经到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学术文化转型已呈势不可挡之势。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阅读视觉效果的改善,电子读物将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纸质读物,使网络写作成为最平常的写作方式,从而再次推动学术文化的转型,并给整个社会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对文学的影响

在网络写作对社会文化的诸多影响中,文学所受的影响应该最大。网络写作人群中,绝大部分是网络文学作者。诸多的原创文学网站、博客等载体为网络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超乎常人想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网络写作者达千万以上,各文学网站签约作者共有百万之多,约1.1亿读者通过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阅读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历过一个“黄金时代”,以后逐渐式微。今天,网络文学的兴盛,使大众对文学的关注程度与那个“黄金时代”已经不相上下并有超越之势,文学市场也因此再度火热并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以诗歌而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辉煌的中国诗歌逐渐退出文学的中心舞台,对于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这种状况不免令人惋惜和感叹。然而,网络诗歌的发展扭转了这一局面。据调查,相对于其他网络文学体裁,网络诗歌的写作人群分布最广、年龄跨度最大,作者数量最多。诗歌网站、论坛和博客超过一万家,每年约有20万首诗歌作品产生,出版诗歌出版物近百种。在国学热的推动下,网络古体诗词写作也出现全新局面,精品佳作随处可见,发展态势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时期。

从小说来看,这是网络写作产品最丰,影响最大的一个领域,近年来,每年由各家文学网站推出的小说作品多达数千部,有近半数作品转化为纸质出版物。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游戏越来越多,仅盛大文学旗下最近一两年出售的改编权就有2000多种,由此可见网络小说的蓬勃之势。网络小说灵动新鲜、青春感悟式的内容给小说创作带来一股清新风气,尤其受广大青少年读者喜爱。散文的写作也蔚然成风,这种自由的文体对于写作者自我意愿的表达十分方便,加之诸多名家参与,网络散文对推动散文的发展可谓力度非常,效果甚佳,不少好作品被权威刊物选载,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影响。网络戏剧作品相对较少,是一块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的网络文学领域。网络写作的开放性使网络文学作品的发表没有“门槛”,因而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巨大,其中不乏有思想的光芒和生活的感悟;但是,由于发表的自由性和缺乏必要的把关,作品雅俗共存,良荞不齐,与传统纸质文学相比,优秀作品十分稀少,小说领域尤其如此。大多数作品呈现低俗甚至庸俗的价值取向,人文的关怀、历史的沉思以及美学上的一些特色在作品中十分鲜见。以至于主流社会和精英群体对网络写作持排斥心态。就目前网络小说的现状看,应该说基本属于大众文化形态的东西,并且带有明显的商业性。写作者因商业利益驱动,竭力追求文章的更新速度和点击率,是导致作品粗制滥造和层次低下的重要原因。国外的大众文化产品虽然也具有盈利的商业性质,但多少有些人文关怀的色彩,如《拯救大兵瑞恩》、《阿凡达》等,其中都有对人乃至人类命运的关注。而中国网络文学在这方面的努力明显不够,这也许和众多的年轻作者和读者审美价值取向有关;因为,艺术作品的市场行情必定会折射出某个社会人群的群体心理。

三、对语言的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交际、网络写作尤其是网络文学的盛行,人们在交际和表达的过程中,对现有的语言文字进行改造,创造出“网络语言”。这是一种有别于纸质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网络语言的主要形式有:汉语拼音或英文字母的缩写、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动画和图片。这些图文符号,起初是上网者为提高聊天效率或某种特定需要而采用,久而久之便形成特定的语言,其中一部分成了网络写作的语言。其词汇上的特点是:

1、符号化。如一);:一D;:一C;

2、数字化。(利用谐音),如55(呜呜)、88(拜拜);

3、字母化。(缩写),如BT(变态)、GG(哥哥)、MM(妹妹)、BF(男朋友boyfriend的缩写);

4、创造新词(利用连音)。如“酱紫”(这样子)、“表”(不要);5、旧词新用,或中性词褒用,或褒义词贬用。如“可爱”(可怜没人爱)、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恐龙”(Tf.女或者是褒义词)、“天生丽质”(贬义词)。此外,还有口语化、方言化、以及汉字、数字、英语混合表达等等,不一而足。语法上的特点是不拘泥于传统,语序反常,倒装句时有出现。如:“……先”、都’,、“……的说”等等。

语言是人们在交际中使用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但也随着交际而演变。语言中,词汇是最活跃的要素,它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交际因其快速和广泛的特性。促使新词大量产生,产生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一些网络词语形象,生动,诙谐,深受人们喜爱,得以迅速普及,为现代汉语的词汇库补充着新鲜的内容。但是,网络语言由于使用者畸形的个性追求和低级的欲望宣泄,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语义的粗俗化和模糊化。粗俗化的词语如“TMD”(他妈的)、“WBD”(王八蛋)、“NQS”(你去死)等。有人通过Google随意搜索,发现被鲁迅先生称为“国骂”的“TMD(他妈的)”字眼随处可见,这样的的中文网页竟有521个之多。这类粗俗词语在网络写作中的肆意泛滥,严重地影响了机国语言的纯洁性。语义的模糊化如“Y(Why?为什么?)”,这样的问句虽然简略,但也许多数人不知所云,这样的网络语言无疑缺乏存在的生命力。

四、对道德的影响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在道德意识方面具有显性或隐性的作用。这种作用白然表现于正反两个方面。首先,网络写作凭借其开放和交互的特性,信息的传播广泛而深入。所以,网络写作以新闻、文学及其他手段,通过涉及道德问题的社会生活报道、创作等方式,来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其他媒介所不及的优势。尤其在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之时,通过网络写作产生的道德力量对于团结民众,凝聚人心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在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驻南使馆轰炸和汉川地震爆发之时,这种效果十分显著和突出。但是,网络写作由于网络环境的宽松,作者信息发送的隐蔽,部分写作者缺乏自律,以及网络监管的不到位,致使大量色情、暴力及其他低俗的文字、图片充斥网页,完全突破了道德甚至法律的底线,对社会风气造成十分恶劣地影响,尤其对涉世不深、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人群危害极大,以致成为这个人群色情和暴力犯罪的诱因之一,从而使网络变成低俗、肮脏、腐朽东西滋长或寄生的温床。其次。网络的开放性使其具有)’‘泛的公开性和很强的私密性。公开性是指网上的信息可以共享;私密性是指在网上信息者可以匿名,故有人借此进行造谣和宣泄并使不良信息得以)’‘泛传播,对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五、对制度的影响

这里所指的制度不是社会生产关系而是文化范畴的含义。网络写作作为一种思想和意志的表达手段,主要以网络舆论监督的形式对制度构建产生着影响。如今,新闻舆论被看作是除行政、立法、司法二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与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论更具平民化、匿名性、开放性的独特优势,进而成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廉洁以及情绪宣泄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电脑、手机上网和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公众发表言论变得更加地自由和便捷,言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使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风向标。

网络舆论监督指民众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然后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评论。网络写作的方式,使民众掌握了一种灵活方便的话语手段,任何人都可以对自己关心的话题白由发表意见并展开互动,最终促成舆论。中国网民人数众多,职业分布)’一泛。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网民均可站在不同立场和角度参与国家人事的讨论。由于人多面)”,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得以集中反馈。许多重大事件的信息因此迅速传递,从而引起全社会及时广泛地关注;一些存在的问题因此而发现,得到及时解决;一些丑恶现象因此被揭露,相关者被惩处。可以说,网络舆论现已成为我国建设政治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但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也存在自身的问题。开展舆论监督的前提是要保证信息的畅通和真实无误。网络写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网民在虚拟的世界里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个人意愿,但也因此带来负面效应,即虚假信息的泛滥。在此意义上,网络写作的开放性客观上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的条件。一些造谣者出于种种目的,在网上对政府或政策进行低毁,甚至以攻击性、煽动性的言论,混淆视听,激起民怨,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秩序;所以在倡导网民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前提下,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加强网络监管,以使网络舆论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社会文化范文篇6

一、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重要性、总体要求和原则

充分认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大

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网吧经营秩序得到有效规范,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蔓延势头得到遏制,荧屏声频明显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大为改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问题仍然存在,“黑网吧”屡禁不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文化产品存在低俗媚俗倾向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从对社会、家庭和广大未成年人切实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巩固已有成果,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方法手段,务求取得实效。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和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大力净化网吧、网络、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坚决遏制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坚持属地管理、守土有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正确处理发展与管理的关系,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二、加大网吧管理力度

严格控制网吧总量。坚持严控总量、调整存量、优化结构,着力提升网吧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把网吧建设成为传播文明的窗口。县文体局要严把审核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管理部门对市场混乱、监管不力、群众反映强烈地区的网吧进行集中整治,务求取得明显成效。

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在网吧传播。要求所有网吧都要抓紧实施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和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用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坚决堵住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在网吧的传播。县文体局要依法坚决打击利用网吧制作、下载、复制、、传播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行为。严格执法,强化日常管理,着力整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落实网吧社会监督制度,设立专门的网吧监督员,随时发现并制止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在网吧出现,及时制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县关工委要在“五老”人员中招募志愿者,并向他们颁发聘书,对网吧实行社会监督。县财政对网吧监督员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坚决取缔“黑网吧”。工商、文体、公安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在县委政府领导下,积极主动,及时查处“黑网吧”;对查处不力的,要追究主管部门的责任。县文体局要加大检查力度,要将检查中发现的“黑网吧”及时书面通报工商部门,由工商部门或由工商部门会同公安部门予以取缔。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广电网络等管理部门要及时终止“黑网吧”互联网接入服务;对违法情节严重的“黑网吧”业主,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着力优化网络环境

加强网络基础管理。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广电网络等管理部门要抓紧完善全国统一的网站登记备案数据库、域名数据库和ip地址数据库,为监管部门查处违法有害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县文体局要按照“谁审批、谁管理、谁负责”的要求,推进上网实名制和出示身份证上网制度。

严厉打击网络淫秽色情活动。始终保持对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上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高压态势,定期开展全县性的网络淫秽色情专项整治行动,做到及时查处、严厉打击。广电局要抓好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切实落实信息审查、播出管理、记录留存和违法有害信息的发现、防范、报告措施;信息产业办、电信管理部门要会同文化、广电、出版印刷部门加强网络监管,并定期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治理,检查托管主机和虚拟空间服务单位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和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发现、停止传输、留存记录等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查处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违法有害信息频发的网站。

及时清除和关闭低俗媚俗、格调低下的网上信息垃圾和相关网站。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推动文明办网,定期对文明办网情况进行检查,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的作用,从行业自律的角度推动文明办网。成立互联网协会,组织精干懂行的志愿者队伍,对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清除互联网上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县文体局要通过资质年检、诫勉谈话、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行政手段加大对各类网吧传播低俗媚俗内容的管理力度。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的发放,要及时加强对手机视频的管理,严防有害信息通过手机传播。

大力整治不良广告。宣传、工商、建设、印刷出版、广电部门要严把广告刊播关,凡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一律不得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上刊播。工商部门要依法查处各类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广告。

四、进一步整治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

及时查处有损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出版物。文化部门要加大对涉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出版物的审查力度,防止不良出版物流入市场。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严格禁止在中小学校周围开办电子游艺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严格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禁止在中小学校周围200米以内开办网吧和设立站点,禁止在中小学校周围600米以内设立专营场所。各有关部门在审批这类项目时要严格把关,教育、公安、文体、工商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严厉打击教唆胁迫、引诱指使未成年人从事各种不良文化活动进行牟利的不法行为。

五、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加强未成年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推介。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要坚持重在建设。宣传、广电、文化等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少儿文艺出版精品工程,大力组织创作生产优秀少儿歌曲、出版物等。加强对少儿文艺和科普作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加大政策激励力度,重点鼓励县内作家、艺术人才、科技人才创作出版更多为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益德益智的精品力作,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

推进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坚持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充分发挥其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校外活动场所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全县已被各级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律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要加大对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的扶持力度,丰富未成年人课外生活,努力满足广大未成年人活动的需要。

大力办好少儿节目。县电视台要适时制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公益广告和宣传栏目,转播好各级电台电视台制作的少儿节目,把少儿节目办得更加丰富多彩。

六、切实加强对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做好这项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本地本部门的事情管好;切实加强组织协调,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社会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社会教化;社会文化;少儿素质

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因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不可避免的发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一定矛盾。社会主流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被模糊,道德形象危机显现,是意识形态领域应予重视的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必然影响到这一代少儿的社会教化,必然影响少儿素质培养工作的方向与内容。在少儿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中,如何以生动有效的方式,将社会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传递给他们,使他们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接受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命题。在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少儿艺术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少儿艺术文化活动的组织,促进少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探索以生动有效的方式去完成少儿社会教化的新路径。

一、社会文化在少儿素质培养上的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共享一种文化,接受这种文化的教化,养成一种基本的文化性格,形成基本的人文精神。社会文化赋予人们社会活动一定的思想和情感,造就人们对人生、生活的价值取向。在此意义上,社会文化也就是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社会的现代化。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特征是:以宗法家庭为背景,尊祖宗,尚人伦,重感情;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故重道德,尚礼仪。这一特征,贯穿于人的社会教化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尊师重道行为上,彰显于“幼吾幼及人之幼”等培养下一代的观念中。而社会变革引起的社会文化变迁,使少儿道德的素质培养遇到挑战。在少儿活动中,可以看到,才艺出众的少年,比尊老师、守纪律,有合作精神的少年更受人们的推崇。面对这样少儿社会教化过程中的文化挑战,作为少儿校外活动的组织者,少年宫在少儿活动的安排上,一方面要固守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体现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的以爱人(仁)为出发点,统一、和谐、一致、天人合一、情理合一。活动方式则以群体性,参予者相互配合为主。如演出,多以集体舞、乐器合奏的形式;教学中强调尊重师长,尊重他人,不刻意突出塑造个体形象,以尚德的精神,影响少儿心灵。另一方面,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如重视科学技术的思想。认识传统文化非反对一切科学技术,反对的只是不利于人的“奇技淫巧”。在少儿活动的组织上,要让科学、技术技巧这一类智能文化,去对少儿进行新的社会教化。在少儿活动的具体安排上,可以有机器人、航模制作、无线电通讯等科技活动,可以有棋类等思维锻炼的活动。通过活动,引导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让东西方优秀文化结合产生的新文化,体现在活动的设计上,使少儿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优秀文化的洗礼,逐步完成社会教化的过程,成为新一代的优秀的人,更好的适应新社会。

二、以艺术、科学、健美生活的生动方式,实现少儿的社会化过程

艺术活动,是社会文化中最为生动、丰富的部份,而科学精神、健康的体魄和优美的姿态,是人优秀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少年宫组织的少儿活动,应依此目标去展开。创造、欣赏艺术,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进步的推动力。这种普遍的需要,涉及人的情绪、理智、意志等各种心理要素。(一)艺术活动在少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1.通过参加艺术活动洞察自身,了解现实世界(即发现并表现内心情感及现实世界)也就是追求认知,满足了认识内在及外部世界的愿望。2.通过观察艺术活动,发现理想的人,如明星等艺术形象(即树立个人崇拜的偶像),借助明星的行为表现,满足了内心实现某种行为的愿望。3.通过参加艺术活动,进入可能世界,如,把对未来、理想等方面的感觉,通过歌唱、舞蹈动作表达出来,即满足了内心追求可能性世界的需要。4.通过得到艺术活动的结果(如演唱了一首歌,跳了一个舞),达到内心和谐、平静,体验到快乐(通过创造或自我欣赏,产生快乐),即满足了对快乐的需求。所以,少年宫开展的少儿艺术活动,通过声乐的演唱、器乐的演奏、舞蹈的表演等艺术活动方式,在少儿心理品质的形成上,产生着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其他社会教化方式难以替代的。(二)艺术活动对少儿素质形成上的作用表现:1.少儿因学习上竞争的激烈,优异成绩的获得及名次排列给其压力,因而对可释放压力的创造艺术、欣赏艺术的需要就更迫切。而艺术创造、艺术欣赏的快乐,它是生动的、具体的、表象的,同时作用于人的各种感官,更易触动人的心灵,所以在人较年幼的阶段,就会产生。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个幼儿会因为鲜艳的色彩而关注,会因为悦耳的、有节奏的旋律而安静。大多数的少儿,在艺术文化的活动中,表现出来是放松的、快乐的。也就是说,艺术文化活动,很容易就使少儿有感性的快乐。所以可见,少儿对课外艺术活动的安排,比对学科知识的安排,更易接受。2.一个人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可以通过一种“理想”(虚拟)的艺术境界去得到满足。如为表演一个理想形象而化妆,创造出一个自己在现实中想有而不具备的个人美丽形象;又如,在表演中去实现现实中未能实现的品质或行为——敏捷、勇武、智慧、果敢。在艺术活动中,现实未实现或不满意的人生目标,通过创造艺术、体验艺术,得到了实现,获得满足感,会更有信心的去面对现实。而艺术表演活动的作用,对儿童与成人之根本区别在于:成人是较为理性的去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而儿童是更为原始、质朴的去表现,把此作为表现自己存在的手段(引人注意到他),是其生命力的表现,并非是主观的去创造一种美。所以可见,较之成人,少儿更乐于登台表演,表演更率真。少年宫组织的少儿表演活动,虽然表演者演技青涩、更易失误,但仍普遍而持久的同时为儿童与成人所欢迎。3.艺术活动,可满足人寻求刺激,改变刺激域的需求。人们在创造、感受艺术时,精神是紧张的(如,于众人前面表现而致的紧张、担心效果而致的紧张),但这种紧张,反而使人产生愉悦感,与文化知识学习、考试造成的紧张感受完全不同。这种紧张,是愉快的,即使失误,也可体验到一种释然的、轻松的快乐。艺术活动这种方式,对于让儿童在快乐中成长,是有效而重要的。4.艺术活动使人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让人在美好的状态中体验生活,认识人生,相信世界的美好,确定人生的价值。少年宫组织的少儿艺术文化活动,声音旋律是有节奏的,色彩是丰富变化的,肢体动作是协调的,无一不是可以给人带来美感的。所以,少儿在艺术活动中,可以树立美好的观念,培养美好的形象和行为。使他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眼下所做的点滴小事,发现微妙之处,获得愉悦感。当他们懂得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过程,生活便成为了艺术,即实现了生活的艺术化,也就是快乐的生活。所以可见,受过少年宫组织的少儿艺术文化的培训、表演活动影响,特别是系统的、时间较长的那些少儿,他们的美感更好,性格更开朗,行为更规范自如,更少产生对成人、对社会的对抗心理,更少产生反社会的人格。5.人是创造性的动物,也是目的性的动物,时间、精力都花费于为自己设计一条通往某个目标的道路。如果失去了目标,或停止了对目标的追求,人就会萎靡不振。而人在基础文化知识上寻求达到的目标,在工作技能上拟实现的目标,或更大的人生价值的目标实现,是艰辛、曲折而复杂的,不易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艺术活动的结果,每一次都必然达到目标,每一次都可以实现某种目的,如唱完一首歌,跳了一曲舞等等。无论效果好坏,但都可完成,甚至未完成,都可体验到释放心情、表现自我的快乐,都获得满足感(目标实现的成功感)。少儿在这些艺术表演活动中,一次次的围绕目标的实现获得成功感,不断增长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在快乐中表现自己,自信的心理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三、少儿社会化过程中少年宫的独特社会地位与作用

少年宫作为为少儿提高素质而提供艺术文化服务的社会组织,其特性为:1.活动的开放性。面向社会,服务于所有社会群体。其组织的少儿艺术培训、表演活动,向社会开放,与同类组织交流,在通过社会文化的传播去影响少儿素质的事情上,起着独特的作用。2.联系的广泛性。少年宫提供艺术文化服务的对象,不分区域(含境外)、年龄段、家庭和所属学校。学员来源广泛,个性迥异,但在同一艺术文化活动中,懂得交流,学会了合作。艺术文化的同一目标,同一手段,同化了之间的差异,促进了共同素质的提高。3.手段的多样性。少年宫开展的社会文化培训活动,有影响少儿审美情趣、情感养成的书画、音乐;有影响少儿形体、体魄和意志力的武术、舞蹈;有影响少儿技艺、技能、培养科学精神的航模、电脑;有影响少儿心智的棋类。基于这些活动的功能、特征,使少儿在社会化过程中,能艺术的、科学的完成社会化。通过技能的传授、精神的熏陶、自我的表现、文化的传承,少儿们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锻炼体魄,协调动作,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启迪心智,陶冶审美情趣,生成美好情感,优化注意力、意志力、判断力等心理品质,使其素质全面发展。少年宫这种组织,这种社会化活动的方式,这种社会文化的传播手段,起到了其他社会组织、其他社会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了少儿素质培养的有效社会文化路径。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2]花建,于沛.文艺社会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社会文化范文篇8

(一)构建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和谐文化的形成提供平台,而和谐文化又有助于引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倡导和谐文化,有利于培育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有利于应对来自各方面文化的严峻挑战,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我们要积极支持健康向上的文化,坚决改造落后文化和抵制腐朽文化,主动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国和谐文化的建构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构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治国理政方针的重要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党在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提高和谐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党的一切执政方式和执政行为中,要以促进和谐社会为目标,自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能动地将和谐精神和理念传播渗透到其中,增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因素。

(三)构建和谐文化是明确和谐社会建设方向的思想基础

文化蕴涵的精神内核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广大人民,达到凝聚人心和振奋民心的效应。同时,构建和谐文化,形成全民共同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发挥和谐文化的道德规范作用,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切实提高道德素质。另外,和谐文化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实现全体人民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有利于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氛围。

(四)构建和谐文化是形成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秩序的保障

和谐社会并非是构建没有矛盾的社会。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是一项需要不断推进的艰巨历史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因素,文化的力量深深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文化构建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遵守法律和道德等规范,自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在交往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利于理顺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五)构建和谐文化是提升全民素质的保证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社会。任何国家的和谐不仅需要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也需要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和谐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必将提高国人的精神境界,塑造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提高全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使民众自觉投入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中去。

二、当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失范现象

“所谓文化失范,是指在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及价值观念由于缺乏明确的准则而导致的混乱无常状态。”[2]以下三个方面是文化失范现象的具体表现:一是某些封建意识死灰复燃。如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官本位等。二是虚无主义弥漫。如在文化领域,一些作品流露出毫无意义的空乏的心态与自暴自弃的悲观主义。三是文化需求的平面化。文化产业以追逐商业利益为本,迎合种种庸俗文化趣味。文化失范现象必然影响文化的正常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健康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和加强文化对异常现象的有效防范力量,保证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

(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价值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和重组,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进而引起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经济利益与道德规范的冲突等。对于这些价值冲突,我们要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中各种文化形态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协调文化层面的各种相互关系,实现各种文化形态发展的最优化,才有利于和谐文化战略的施行,发挥最大的社会效能。

(三)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进行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项体制改革。社会的全面改革扩大了各利益主体的自主权,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提高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但在社会共同利益增长的过程中,各类新老利益主体、新生利益主体之间产生了广泛的、深刻的社会冲突,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悬殊等现象,导致弱势群体心理失衡,加剧了人民内部矛盾,不利于团结社会各种力量建设和谐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路径分析

(一)增强和谐文化的发展动力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离不开发达的生产力,离不开生产力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不足,社会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就会导致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的争夺,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既为我国文化发展开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也使旧有文化体制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我们只有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而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夯实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要求,对构建和谐文化具有引领性、整合性和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3]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和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才能为全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创造更多条件。

(三)树立科学发展的和谐文化观

构建和谐文化必须深入贯彻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要培育良好的生态文化,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提倡节能、低碳、环保的社会价值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要大力提倡节约精神,全面规范节约行为,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二是要保护生态环境。要意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在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三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统一,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四)立足实际,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社会文化范文篇9

一、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词汇空缺现象

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这些词语有的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不同,有的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同。例如:英语中的AmericanDream(美国梦),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Cheesecake(奶酪蛋糕),指女性健美照;beefcake(牛肉蛋糕),指男性健美照;Halfwayhouse(中途的房子),指康复医院;blueboy(蓝色的男子),指经过变性手术,由男性转变为女性的人;PinkLady(红妆女人),指一种鸡尾酒名等等。还有些词语则源于宗教、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英语中有些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汉语中是没有的。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体内;oyster(牡蛎)指沉默寡言的人。据说英国肯特郡产的牡蛎最好,而最好的牡蛎总是口闭得紧紧的;beaver(河狸)指为讨好上司做事过于卖力的人。河狸主要产于北美洲,活动积极,在啮树筑巢方面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因此有eagerbeaver(卖力的河狸)之称,常用来喻指“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略带有贬义。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在英语中也属词汇空缺。例如:粽子、观音、玉兔、青鸟、土地庙、中山装、旗袍、红眼病、红杏出墙、绿色人生等等,这些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

二、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导致语义不同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informationgap)。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reflectivemeaning)和社会文化意义(socialmeaning)的不对应上。比喻善于表达情感,可使语言形象生动,其心理基础是对世间万物某些共同特点的联想,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比喻和联想也各不相同。在这类词语中,尤以表达动物的词、数字词和颜色词最有代表性。

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国王KingRichardI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为theLion-Heart。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TheBritishLion就是指英国。英语中有许多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playoneselfinthelion''''smouth(置身虎穴),comeinlikealionandgooutlikealamb(虎头蛇尾),likeakeyinalion''''hide(狐假虎威),译成汉语时,lion习惯上用“虎”代替,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放虎归山、谈虎色变、为虎添翼、猛虎下山等。

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英语中,owl是智慧的象征,成语aswiseasanowl即是一例。owlish,owlishly则用来形容聪明、机敏、严肃。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owl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常充当裁判。然而,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就不同了。很多人认为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怕看到它或听到它的叫声,以为碰上它要倒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西方人对bat(蝙蝠)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vampirebat(吸血蝠),提起来就令人恐惧。英语中有asblindasbat,crazyasabat,abitbatty(有点反常),havebatsinthebelfry(发痴,异想天开)等坏的联想和比喻。在汉语中,蝙蝠的形象与西方完全不同。因“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吉祥的象征。而红蝙蝠则是大吉大利的前兆,因为“红蝠”与“洪福”谐音。

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onemakingaproudorarrogantdisplayofhimself(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它不强调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的一面,英语中有theyoung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proudasapeacock等用法。

在西方神话中,phoenix与“复活”、“再生”有关。传说凤凰生存五六百年,筑一个香巢,唱一支挽歌,用翅膀扇火,将自己烧为灰烬,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一只新的phoenix。在中国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是百鸟之王,故有“百鸟朝凤”之说。凤凰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又有“龙凤呈祥”之句。

让我们再看看数字词。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再加上“一”:onehundredandonethanks(十分感谢、千恩万谢),haveonethousandonethingstodo(日理万机)等;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thetrinity)确定了“三”的神秘文化内涵,人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然而“十三”却被视为凶数,对其避之惟恐不及,楼房的第13层,常用“12A”代替,飞机、火车、剧院等没有第13排,每月的第13日都不宜进行庆典的喜庆活动。

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形容处世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美不可言为“十全十美”。

英语中的颜色词也颇具特色。下面这段文字,你乍读起来可能有些费解。一旦你懂得这些颜色词的用法和文化内涵,就能明白其真正含义了。

MrBrownisaverywhiteman.Hewaslookingrathergreentheotherday.Hehasbeenfeelingbluelately.WhenIsawhim,hewasinabrownstudy.Ihopehe''''llsoonbeinthepinkagain.(布朗先生是一位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他感到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不仅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上,而且还反映在社会文化意义上。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尽的文化信息。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是不相同的。“麦当劳”(McDonald''''s)的汉堡包(Hamburger)、苹果派(applepie)在西方是“用来裹腹的廉价快餐”,多为旅游者和下层人士所用,而在中国却成了节假日受孩子们欢迎的上等食品。再如,英语“Theladywentuptheaislewithonemanandcamebackwithanother.”一句,意为“这位女士同一个男人走了礼坛,却同另一个男人走回来。”它蕴含着西方文化中的婚礼习俗,即新娘由父亲带着走上婚礼的神坛,然后交给新郎。如若不懂西方这种婚礼习俗,就无法理解,还真以为这位新娘片刻换了郎君呢!

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

英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conceptual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meaning)和搭配意义(collocativemeaning)上。

1.概念意义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它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的联系。概念意义是交际的核心因素,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就会引起交际冲突。如:汉语中“爱人”一词是指自己的配偶(丈夫或妻子),而英语中“lover”一词则指情人(情夫或情妇)。汉语中的“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而英语中“uncle”一词的意义范围要大得多,它既可以指父亲的兄、弟,也可以指母亲的兄、弟。类似的称谓用词还很多,像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in-law,cousin等等。

再如,英语的“drugstore”与汉语中的“药店”不同,drugstore在美国除了出售药物之外,还可以卖食物、饮料等。英语中的“landlord”与汉语中“地主”的意义也大相径庭。

2.内涵意义是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如:idealism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一是作为哲学术语,意思是“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褒贬之意;而汉语中的“唯心主义”则具有贬义。另一个意义是“理想主义”,可表示肯定或否定,或兼而有之;而汉语中的“理想主义”往往含有脱离实际的意思,含有贬义。英语中politician一词是指那些为追求名利不择手段往上爬的“政客”,含有贬义。而汉语中“政治家”一词则往往含有褒义,指从事与政治工作方面有关的人。类似的还有: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politics和“政治”,community和“社团”,propaganda和“宣传”,idealist和“唯心主义者”,liberalism和“自由主义者”,intellectual和“知识分子”,peasant和“农民”,boyfriend和“男朋友”,girlfriend和“女朋友”等等,其内涵意义都不能划上等号。“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再如,汉语中的“狗”常带有“令人讨厌、卑鄙”等贬义,像“走狗”、“狗奴才”、“狼心狗肺”等,而西方人对“dog”却情有独钟,把它作为宠物(pet)来养,认为dog是人的忠实朋友(man''''sbestfriend)表示“忠实”、“友好”、“可爱”等意,将它视为宠物,倍加爱护。

社会文化范文篇10

文化生产力揭示了人的文化主体地位,明晰了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能和任务。构建国家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是转变领导方式,界定政府的文化权利和职能范围,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文化服务体系政府职能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要顺利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重新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角色,尽快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平的、有效率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去多年来政府为减轻财政负担,主要把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推向市场的最主要措施是缩减财政拨款,让他创收。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确实被推向市场了,然而这是一个扭曲的、不健全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国家的提供公共文化收缩了,减少了,本来就匮乏的公共文化设施被挪为他用,所谓的公共文化服务已被完全的市场交易所代替,甚至成为利用公共文化设施谋取部门利益工具。当前,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在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继续加大,政府权力的越位与职能的缺位是其根本原因。文化生产力为我们正确认识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文化生产力理论的实践价值

文化生产力就是指人们围绕满足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把人类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马克思就曾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文化转变为生产力并不是新鲜概念,在物质生产力中,工具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代表着人类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能力水平。在这里工具就是文化转变为生产力的标志。马克思把科学和艺术等都看成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科学和艺术等是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并从物质生产中逐渐分离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的精神生产,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在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物质形态的主导特征;文化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发展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文化生产力具有物的属性和意识形态性。在文化生产力中,精神生产者将自身强烈的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具有明显的物质性。因此文化生产已不仅仅是艺术家们内在的、独创的心理活动,而是天然地具有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其运行方式依然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在文化生产力中人自始自终处于主体地位。人的主体地位表现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使用者和消费者。文化生产力同时具有物的属性和意识形态性。只有当文化作为服务人类精神消费时,文化生产力的实现才有可能。文化生产力特殊的二重性,使得文化既是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中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生产力最先进的,最具活力的部分。文化生产力根植于物质生产力,成长于上层建筑,又分别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的力量。文化生产力二重性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为产业性与精神性。一方面是指它所具有和其他产业一样的经济性质、市场运作方式、产业管理规范及追求经济效益等一系列特征。另一方面是指把人类的思想、观念和认识等作为产品内容。文化生产力特殊的二重性决定了它既有巨大的经济能量,又有影响民族文化心理和整合社会关系的力量。文化的产业性是意识形态性的载体和最有力的传播工具。任何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的形成,都是通过文化产品和有效的传播途径,被广大民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的。文化产业的规模、速度和效率以及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意识形态传播力度、幅度和效率。由此可以断定,国家制定公平的文化法规和政策,政府提供健全的文化服务文化,市场提供文化自由竞争的平台。人们通过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创造出文化经济、经济文化和文化市场。文化生产力通过满足文化的市场需求,创造出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手段,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创造出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通过满足人们自由和全面地发展,创造出人类文化自主、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繁荣局面。

二、如何建立和谐社会文化服务体系是关键。

对当代中国社会而言,保证人的文化权利,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其重要职责。文化生产力理论揭示了人的文化主体地位,明示了政府的文化职能就只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切实搞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提供完善的文化服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政府的功利性和内在效应促使政府的权力的越位和职能的缺位,事实上,政府重要的是不要去做那些私人已经在做、做得会好一点或差一点的事情,而是去做那些根本没人做的事情。那么如何重新界定政府角色?就是把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其任务不仅仅是提供直接的文化服务,而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得到提供,保证公民的文化权利得到实现。文化管理主要由三大基本职能构成,即文化市场监管职能、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和支持发展文化产业职能。为此,政府就必须围绕职能,建立国家文化服务体系。

一改变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的总量与比例,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低标准。强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并不是说政府要尽力做好基础公共文化建社会和提供文化服务,保证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而是政府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明晰政府的法律责任,赋予执行权利,界定其职权范围,评介其实施后果。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提高公共文化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确立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低标准,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促进农民增加文化消费,启发农村文化市场,既是政治承诺,也是法律责任。只有将这种政治承诺纳入法治轨道,将政治承诺与入法律程序结合起来,与法律后果结合起来,与人民群众的认同结合起来。

二是制定公共文化支持和扶持政策,改革文化投融资体制,激活文化主体和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公共文化,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根据不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供给模式,对那些进入门槛比较低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逐步向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开放,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对那些兼有公益和经营特征,进入门槛较高的公共服务项目,主要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公共文化部门的竞争,提高公公文化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对那些无人投资或不愿投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仍要依靠政府公共部门来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保护等。政府在文化设施建设中应当与各地实际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各地文化资源优势,分析市场行情,搞出文化特色。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国内外社会法人和各界人士捐资兴建各类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形成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捐赠的多元资金筹措机制。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无疑应当是国有资本的主要投资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社会资本的投入。从国际经验和我国近几年来的实践看,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往往也是社会资本感兴趣并能够有所作为的一个领域,因为捐资兴建各类公益性文化项目,既是社会资本回馈社会、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其扩大社会影响、增加企业或个人知名度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不仅将激活国有文化事业大量的存量文化资源潜力,还将激发目前市场中大量存在的民营文化产业的增量实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建立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和文化产品交易网络,促进文化资源信息交流和文化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就是利用政府文化网络,及时文化产业政策、动态、发展规划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信息,为各地文化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技术、市场、资源、资金等状况提供便利,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实现信息、技术、人才的有效交流。建立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平台是政府根据法定的职能,利用资源提供文化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把建立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和提供丰富文化服务,作为政府的硬性职能,纳入国家的法规体系之中,使政府的职能性功能不因政府领导的爱好,重视与否而改变,也不因民众的瞩目与否而减弱。政府打造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就是依据市场需求,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完善文化市场法规和秩序,确立市场主体法律地位,打造了一个面向市场、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产品交易与合作的平台,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的交易、开发,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文化产品与文化消费,文化服务于文化增长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是培育和培养文化组织和文化经纪人。文化经纪机构和文化经纪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是文化转化为生产力重要环节,是国际文化交流与文化经济发展必要条件。我国文化经纪机构建立的法治环境还不健全,文化立法与文化政策,文化的准入和文化输出,文化艺术与文化产品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法定的联系与内在的关系。文化经纪人作为文化产业链条中的必要环节,还没有得到法律的允可和社会认同,业内道德规范和业务规则好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加快文化立法,把文化经纪机构和文化经纪人的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当前,政府应利用文化经济的契机,加强对文化经纪人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文化艺术、市场营销、依法办事等综合素质,培养一支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人才队伍,健全和规范文化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作用、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实施行业统计、指导和管理。

三、转变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问题。

转变意识,提高文化执政能力是建立国家文化管理体制的核心。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文化在我国的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我国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用意识形态理论规定国家文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和职能,是我国文化管理的重要特征。按照文化生产力的理论,文化的物的特性与意识形态性是两种不同的属性,文化的公益性和经营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在一定程度上与之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划分明显的表现出国家文化管理意志和管理政策的制度性重大转型,表明文化生产力理论将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理论创新和文化转型的基础。如果不能在关于党管理意识形态与国家文化管理目的、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和大众文化产业化发展之间取得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不能为我国全面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转型提供法理上的依据。如果我们不能按照文化生产力理论的要求,对严重制约文化生产力思维模式、传统习惯进行彻底的变革,对那些严重妨碍我国文化生产力解放的制度性障碍进行根本上的改革,中国文化变革与转型的任务就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