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3:46:14

商业银行信贷

商业银行信贷范文篇1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表现形式多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种形式:

(一)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的集中

一方面,贷款权和审批权的集中。随着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建立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大规模上收贷款管理权限,贷款权和审批权逐步上收于总行和一、二级分行,总行和省行的直贷规模不断扩大,省行以下机构对项目贷款和新开户企业贷款没有审批权,只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且金额不大。多数基层行,特别是县支行没有贷款权。另一方面,基层信贷网点的退出。伴随着集约化经营改革,商业银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普遍实行了集权式的信贷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在机构重组中信贷网点撤并步伐逐渐加快。据统计,2000年底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数量为120909个,到2004年底减少到77992个。

(二)经营资金出现集中趋势

为有效控制风险,多数商业银行通过实行二级准备金制度和优惠利率,将基层行吸收的资金集中到分行,统一调度使用。国有商业银行上存的超额储备利率一般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53个百分点左右,有的则高出2.61个百分点,大部分行在3至4个百分点。这样就出现了资金向分行集中,而基层行大多数则变成了吸存机构的现象。

(三)信贷投向行业的集中

随着金融机构贷款面逐步缩小,新增贷款向少数行业集中趋势明显增强。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集中投向一些优势行业、垄断行业(如电力、电信、烟草、交通、钢铁等)的集中。贷款行业分类统计显示,2003年金融机构全年发放的制造业贷款占贷款新增额的20.1%,比上年上升3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9.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8.4%。[1]

(四)银行信贷客户的集中

从贷款的所有制性质及规模来看,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国有控股企业,即大企业、大行业。而对于我国经济贡献率越来越大的民营中小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各家商业银行则大多采取提高门槛的态度,拒之于门外。在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GDP超过了50%,但仅得到金融资源的30%;而创造GDP不足50%的国有大型企业却占用了70%的金融资源。[2]

(五)信贷区域的集中

目前商业银行通过收缩基层机构网点,尤其是大量撤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机构,支持重点逐步向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转移。[3]大量撤并机构的同时,由于经营资金的集中,各商业银行在资金的调度上出现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见表1)。

表1国有商业银行年新增贷款分布地区情况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1―2004)。

由表1可见,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新增贷款占全国新增贷款余额的78.16,而中部和西部仅占14.12和18.73。据统计,2003年全部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贷款新增18711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68%,中部地区贷款新增4182.7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西部地区贷款新增4195亿元,占贷款增加总额的15%。各金融机构总行新增贷款562.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其中90%左右发放到东部地区。各项贷款余额较大的省(市)有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山东,该六省(市)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其各项贷款余额为7.5万亿元占全国的47%。信贷地域分配的不平衡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六)贷款期限的集中

银行存贷期限结构不匹配现象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短期贷款投放比例下降,而1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比例则不断提高。2000年,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7931.19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28.11%,然而,2005年中长期贷款余额达87460.42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44.92%。数年间,中长期贷款共增长59529.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64%;而短期贷款的年均增长率仅为5.87%。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成因分析

(一)银行自身因素分析

1.银行经营理念的转变,是信贷集中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受宏观形势影响,不少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偿债能力弱化,借破产改制之名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银行为保证自身效益,信贷资金投向必然进行收缩、调整。[4]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银行对信贷资金实行集约化管理,制定严格的授信制度,普遍实施“双大、双优”战略,将新增贷款资金不断向大城市、大企业和信誉好、效益好的企业集中,抑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由此可见,信贷集中是商业经营行为理性选择的结果。

2.信贷管理体制的限制。一是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由于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省行以下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所有信贷政策及管理制度由总行决定,分行以下机构只有按照总行规定执行,极大地限制了基层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在总行大幅度上信贷权限和信贷投向逐步向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倾斜时,各分支机构信贷必然逐步向少数企业、少数行业、少数地区集中。二是实行严格的信贷责任制度。为防范信贷风险,各商业银行普遍实行审贷分离制度、第一责任人制度,但责任与激励机制不对称,导致信贷人员在审查项目时慎之又慎,对成长性企业往往采取少贷或不贷来回避风险的消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贷集中的形成。

3.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导致信贷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有效加强风险控制,将个人利益与风险状况直接挂钩,从而要求各行加大投入以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要考核经营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争夺大客户、优质客户以获取更多盈利。大企业由于其自身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抵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既能给金融机构减少信贷管理成本,也能给金融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由于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从而进一步导致信贷集中增强。

(二)银行外部因素分析

1.国家政策的干预促成信贷集中的形成。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配合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措施,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结构调整来实现。银行为配合国家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的政策,投放大量资金支持一批基础行业和项目的建设,重点支持国债配套项目的生产,从而产生信贷集中。此外,地方政府的产业导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也促成信贷集中的形成。

2.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银行信贷集中。经济环境的好坏决定金融融资效率的高低,从而影响信贷资金的投放。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信用状况好,吸纳资金能力强,就较易获得银行信贷的支持。大企业尤其是能源、交通、水电等国家支柱行业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效益稳定,经营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成为银行放贷的首要对象。特别是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来,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得到了优先发展,信贷集中趋势日益明显。

与之对应,欠发达地区以及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宏观环境和自身经营等原因,发展前景不够明朗,抗风险能力较差,加之国家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健全,以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状况,限制了银行的信贷投入。此外,部分企业利用不规范改制,大量逃废银行债务,加剧了银行的风险,破坏了银企关系。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考虑把贷款重点投向风险相对较小,信誉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和重点行业已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影响

信贷集中是银行强化信贷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结果,体现了经济发展状况对信贷需求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利于货币政策的贯彻与实施,有具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信贷集中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信贷集中的有利方面

1.有利于重点企业和基础项目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集中企业,一般都是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5]银行信贷资金的适当集中,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重点企业的发展,促进其优势充分发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绩效的提升。

2.有利于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产质量。信贷集中是商业银行短期内改善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信贷资金投向经济效益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行业与企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信贷资金集中支持于优势企业,符合信贷资金配置的三性原则,经营效益逐步改观,有利于银行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信贷结构,确保各行最基本的收息率和优化资产率。

3.有利于银行防范金融风险。信贷资金集中于发展前景良好的大中型企业及行业,有利于优质客户群体的培养,减少贷款投向失误,减少基层银行盲目放款的现象,保持信贷资金的稳健运营,规避信贷资源粗放扩张积累的风险。由于国家重点企业基本不存在倒闭风险,不易对银行造成较大金融风险,对银行信贷资产持续恶化的局面的扼制起到了明显作用。

(二)信贷集中的不利影响

1.信贷的过度集中,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一方面,由于实行二级准备金,资金逐渐向上级行集中,削弱了基层行的放贷能力,对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的支持甚少,造成区域经济的资金供求失衡,对微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中央银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实际的贷款投向集中矛盾,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使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应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大量资金投向少数企业、行业,使这类企业因轻易获得银行大量信贷资金产生投资高风险和行业冲动,一定程度上将助长某些行业和企业的非理性扩张,导致经济泡沫的形成,降低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

2.形成商业银行风险隐患。主要表现为:一是经营风险。信贷集中使得银行信贷客户固定,收入主要依赖于个别行业甚至个别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集中化。企业经营状况一旦恶化或市场发生变化,银行的经营的稳定性和效益性就会受到影响。二是期限风险。大额综合授信集中于中长期贷款,由于时间越长,可变因素越多,带来的风险也越大。三是管理风险。由于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受知识水平和行业分析能力的限制,对无法对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做出准确判断。基层行没有授信权,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较小,对风险的关注程度则较低;上级行又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各项变化情况,导致贷后风险增加。四是财务风险。目前,银行的经营收益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贷款过度集中使得银行的经营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少数大企业的经营状况。收益的稳定性较差,内耗和银行经营成本增加,收益相对减少。

3.挫伤了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分支机构的存款难以及时转化为贷款资金,使得基层商业银行功能退化为吸收存款以及清收不良贷款。信贷集中还导致信贷营销缺乏积极性,基层行不能主动培养和选择客户,难以开拓新的信贷领域和发展中间业务,使银行缺乏其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信贷功能的逐步丧失,使金融组织体系出现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无序的民间借贷的不断扩大。

4.拉大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距离。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而活跃的力量,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大客户的集中,导致一般客户尤其是中小客户取得信贷支持的难度增大。目前,各商业银行通常常驻机构只对信用评级在A级以上(含A级)的企业提供新增贷款等业务支持,对A-级以下企业发放贷款时则从严控制,从而使中小企业进入信贷市场更加困难。[6]一部分有潜力的新兴企业,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金融机构不愿承担投资风险,从而得不到有力支持。由于商业银行不能及时给予中小企业以信贷支持,造成信贷供求在时间上严重脱节,使企业不得不花费时间和成本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5.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信贷资金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基础建设、公益项目和事业单位单位集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贷款安全系数,却降低了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资金需求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由于在欠发达地区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长期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力扶持,相当部分处于市场成长期、有潜力的企业无法良性发展,从而使当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得不到有效调整,进一步加剧资金供求结构的矛盾。

四、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中央银行政策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合理配置和投放信贷资金,保证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执行。一是强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的管理,适当限制商业银行向某些行业和地区增加贷款,对欠发达地区以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应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信誉优良、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防止对大企业及基础设施和基础行业的集中放贷引起的长期金融风险。二是适当增加对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投入和再贴现额度,努力把资金支持与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有机结合,增强中小金融机构的实力,鼓励商业银行运用资金定价手段,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三是稳步推行利率市场化,对一些由于银行为防范风险和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愿放贷的企业,可以允许贷款行适当提高利率,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贷款种类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为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提供必要的风险补偿,以高收益来引导信贷投向。四是要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和区域性的信贷集中进行预警预报。中央银行应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做出限制,发挥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定期对银行贷款投向进行分析。同时,中央银行也应利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通报有关信息,加强各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推广银团贷款,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二)建立行业风险预警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对信贷集中行业、集中客户的授信风险预警线,定期进行集中客户授信风险分析和评级,重点了解集中客户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实际经营能力等有关情况,研究制定对大企业的授信政策,防止信贷风险的出现;从自身发展着眼,建立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评级制度,在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发展趋势、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分析,控制风险总量,并定期对集中客户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和对授信风险的管理决策水平。完善贷款利率浮动风险管理制度,积极运用资金定价手段,覆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同时,要建立对企业预期市场供求、价格变化预测等为主要依据的监测体系,建立信贷退出机制,及时主动退出无效或低效的信贷市场,有效规避风险。

(三)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科学的授权授信管理体系。各商业银行应建立贷款分层决策管理体系,依据系统运行实际,对基层进行实绩分类和等级划分,对不同地区的分支行确定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在对所有的客户在评级的基础上,对每一家客户包括中小企业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之内,由基层行审批发放贷款,既可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也可减少信贷集中带来的风险。二是完善信用审批操作流程。根据各地经济发展规模和基层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减少中间环节。三是完善业务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风险―收益”相对应的激励机制,既要考核存量和新增贷款中的不良贷款比例,也要考核活化的不良资产比例和创造的优质贷款比例,制定合理的奖惩办法,激励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基层银行应拓宽信贷领域。在继续支持优良企业客户的同时,扩大个人消费信贷、住房信贷等业务,培育优良个体客户,优化信贷结构。

(四)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大力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解除银行投入的后顾之忧。各级政府要积极协调、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筹建,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合理划分信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承担风险比例,维护并促进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二是要推动企业债券一、二级市场的发展,建立和健全企业股权、债券柜台交易制度,实现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开辟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资金的筹资渠道。第三是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完善其运作机制,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支持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拓宽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同时,也可以缓解银行信贷过度集中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范文篇2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积极影响

1.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得到提升。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中央限制了资金的价格利率,而由于商业银行的准入门槛很高同时还可以在政府的保护下获得巨额的存贷利差,因此商业银行一直近乎处于垄断地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市场是个开放市场,借贷双方来决定利率等因素,那么就会刺激商业银行也采取创新,推出更适合当下的信贷产品以获取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2.拓展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服务渠道。互联网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满足了客户的金融需求,客户也越来越注重服务质量和体验。为避免资金和客户的流失,商业银行会对当前的信贷业务进行拓展和创新,从而对自身渠道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消极影响

1.银行信贷业务主体地位受到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各种平台提供给借贷双方各种资金和信息资源,银行的信贷业务功能逐渐弱化,典型的例子有P2P平台提供的借贷服务,可以取代银行的相关功能。这会很快改变在传统借贷业务中银行的地位和作用,银行的中介作用会逐渐降低。2.信贷业务的收入利润减少。商业银行此前对个人和小微企业不够重视,忽略了这一贷款群体,使他们经常出现融资难等问题。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借贷平台,提供给了这一客户群体非常便捷的融资渠道。那些不能通过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倾向于选择更能满足他们对小额贷款要求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产品,小额贷款的特点是发放期限短、金额小、灵活性强等。这就导致了银行的客户资源的流失,从而银行的传统放贷业务减少,随之也影响了通过利差银行可以获取的利益。3.突出了银行信贷业务流程的弊端。商业银行传统的贷款程序按照贷款业务操作规范要求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贷前调查、贷款审查和发放、贷后监督和本息回收。以上三个贷款阶段按照“审贷分离”制度的要求需要分为三个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相应环节因工作疏忽而带来的风险责任需要各自承担。这些是银行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保障和依据,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机制下这些程序显得过于繁琐复杂,会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产生阻碍。银行采取这些流程会发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这并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下的信贷业务。4.担保不再是风险控制最重要的手段。互联网金融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借贷,在其监控之下有众多交易主体的资金流,对风险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无需银行的严苛复杂的信贷担保,这对银行来说是个很大的冲击。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产生影响的原因

(一)互联网金融信贷产品具有更广的创新空间由于需求的推动、技术的推动、制度的变革、风险的转嫁、成本的降低以及管制的规避都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相关机构对信贷产品的发展创新。而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互联网借贷能够降低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对交易流程进行简化同时又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另外,诸如P2P网贷平台这类的互联网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和完善了我国金融市场上信贷产品的缺陷。因此,凭借其广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借贷还有很多可以创新之处。(二)互联网金融可以解决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借款人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在交易时,拥有充足信息的一方会选择对其有利的策略,这会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而互联网平台有开放性的优势,借贷双方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并且及时、有效地交换信息,从而能够避免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损失。例如,互联网金融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等就能获得客户的交易和行为的有关数据,并依此可以对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和预测,拥有客户信用评级的依据就可以相应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三)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信贷业务成本商业银行在对借款人进行专业监督和审查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成本,例如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场地成本等,另外风险评级以及信息维护等方面的费用也都归入这部分成本中,从而使客户的信贷交易成本增加。与之相比,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由于借款方能够参与其中、各部门协调性好并且中间成本低,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因此商业银行出于劣势。

三、基于信贷业务的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一)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商业银行需要的是金融和互联网方面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技术经验加强双方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合作。同时通过系统的分析与考量,可以开发出适合本银行的软件系统和更多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比如,银行通过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很多小微企业的信用记录就可以进入银行征信系统,小微企业也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拿到银行贷款了。(二)加入P2P网贷。商业银行可以参考其他互联网金融的网贷推出自己的网贷产品,而且会在专业性和安全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相较于其他网贷产品来说银行的网贷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三)变革贷款业务流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复杂使其办事效率低下,客户等待时间过长。因此商业银行应再造和重构贷款业务流程,在信贷业务中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设计新的业务模式。同时要简化贷款业务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并且,一定要重视小微企业的金融业务,因为在国家政策和改革的推动下其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他们是银行信贷业务的主要客户。(四)加强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商业银行要转变观念,参考互联网金融的信贷风险管控机制,拓宽银行业务渠道以增强竞争力。利用互联网金融在数据和平台上的优势,结合自身风险投资和人才的优势,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共赢。(五)深入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在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的成本越来越低,金融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因此,传统的商业银行借贷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商业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提高自己的服务效率,留住老用户同时开发新用户。另外,银行需要对客户群体进行划分,比如说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他们的需求是尽量能以最小的代价贷得足够款项,以备不时之需和买房买车。那么银行可以针对这类人群开发相应的贷款产品,以迎合这类群体的需求。同时,银行可以与现有的大型企业集团深入合作关系,为其提供综合性服务计划,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四、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成长,创新出来许多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便捷、廉价和安全等的需求,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产生了冲击。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将传统商业银行借贷业务与互联网相融会贯通,依靠自身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多年的庞大客户资源,提供更优质全面的信贷服务。

作者:贾凤涛 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哈尔滨市顾乡支行

[参考文献]

[1]牛海霞.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对策略[J].当代经济,2014(11):118-119

[2]张楠.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商业银行应对措施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293

商业银行信贷范文篇3

(一)信贷扩张力度略显差异,传统业务发展方式一时难以转变

近年来,借助和受益于快速发展且势头良好的宏观经济,工、中、建、交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贷款持续快速增长,传统的信贷业务扩张势头十分强劲。但从整体上来说信贷资产仍是四行的主体资产,传统的信贷业务仍是四行的主要业务,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效果。与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五家中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信贷扩张势头则更为迅猛,信贷资产和传统的信贷业务在五行占据着绝对比重,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明显落后于工、中、建、交四家大型商业银行。详情见表1:

(二)净利息收入仍占主体地位,经营收入结构转型难以短期见效

由于信贷业务的快速扩张,传统的业务发展方式一时难以转变,导致九行高度依赖净利息收入这种单一失衡经营收入结构的转型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与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五家中型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结构同样是主要依靠存贷利差净利息收入支撑,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详情见表2:

二、动因解析

(一)主观动机

1.既有的经营管理理念。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速度情结”与“规模冲动”,传统上就具有扩大信贷投放的偏好,因而从来就不缺少内在的扩张动力。这种片面追求资产规模和信贷业务高速增长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惯性思维在短期内是难以与之一刀两断、彻底决裂的。特别是实行股份制改造,成为上市公司后的商业银行股东意识和市值意识的树立,盈利压力加大,当资本充足率达标或超过之后,资本硬约束对信贷行为的影响大大降低,不仅在主观上具有信贷扩张的强烈动机和意愿,而且在客观上也具备实实在在的扩张能力。因此,为了减少过高的资本储备可能带来的浪费,提高资本收益率,也为了应对和减轻境内外股东对盈利增长和利润分红的即期要求,在存贷利差等净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导向下,就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陷入贷款高速增长的怪圈。

2.分业经营制度的制约。囿于我国目前实行的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分业经营制度,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空间相当狭小,实行多元化经营的领域和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一问题很难指望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与其劳神费力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却很难达到相应的回报,那么主观上就会下意识认为扩张既有的信贷业务就是最便利的方式,从而就会在行动上不遗余力地付诸实施。应当承认,目前的信贷投放偏快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一些非理性行为。

3.传统的绩效考评机制。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绩效考评机制侧重于衡量短期绩效,核心任务是规模的扩张或既定规模下的利润最大化,基本上只能完成对短期业绩的结果考核,摆脱不了传统的结果管理,在实践中容易导致被考核机构或个人重视短期业绩而忽视长期成长性要求。相比这种传统考评方式在考评产出、结果、财务指标、短期绩效的同时,还要考评投入、过程、非财务指标,兼顾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增加值(EVA:EconomicValueAdded)这一崭新的企业绩效考评体制和方式,虽已被国内银行业所认识和重视,在各自的改革和转型中也将其引入经营实践运作尝试,但经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的考核理念和考核模式引入国内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对复杂的核算办法使指标的直观性要弱于传统规模指标,加之在自上而下的贯彻过程中由于知识和理解层次上的差异,容易导致在传导和执行中来自分、支行的抵触,从而使考核被动打折扣,在实践中极易变相地回归规模考核,形成形式上新指标体系与实际上旧考评方式的“两张皮”现象。典型的例证就是银行各个层级的管理者为了在短期内证明自己的能力,尽快体现自己的业绩,只考虑当期的工作任务,过于强调当年利润的增长,过度放大贷款对当年利润的贡献,尽量以完成短期业绩为第一要务。因为扩张信贷业务,一方面可以实现利润增长,另一方面又可以稀释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贷款比例,那么加速放贷就成了最佳选择,从而导致转变业务发展方式,实施战略转型执行力的弱化。

(二)客观原因

1.经济发展强劲。数据显示,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在拉动我国经济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中,其投资的贡献率最大,且在“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仍将处于这种状况。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投资与信贷几乎就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投资高速增长,信贷投放就伴随着相应快速增长,实证研究也表明,我国投资的增长和信贷增长高度相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还处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还不可能逾越基础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阶段,因此投资大、投资增幅快就注定成为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再加上我国直接融资不发达,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的资金来源靠商业银行的贷款,要维持每年我国GDP不低于两位数的持续增长,就必须保持投资的强劲增长和高位运行,这无疑为信贷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增长态势,2007年难有显著改善,双顺差的格局将会持续,流动性过剩压力可能更为严重,银行业的放贷冲动将会有增无减,从而发生与2006年同样的“失控”现象。

2.存差持续增加。1995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存差,并且逐步扩大,尤其是近几年来存差持续增加,流动性呈持续过剩状态(见表3)。与贷存比75%的上限指标比较,我国商业银行贷存比偏低,表明有巨额无法实现利润要求的存差资金需要找到合适的途径释放,否则如此之巨的高额流动性积聚于银行体系内,不仅没有盈利回报反而要承担相应的利息支出。从2006年看,一年期存贷利差是3.6个百分点(360个基点),剔除经营成本后的净利差水平至少在2.5以上(见图1),当年11万亿元的存差意味着银行直接放弃了约2750亿元的利差收入。面对过剩资金难以取得良好收益的尴尬局面和资金成本上升的压力,我国商业银行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集到轻车熟路的传统业务发展方式上,加大贷款的投放速度就成了一个现实且必然的选择。

3.融资结构单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的资金需求约90%左右以银行贷款间接融资方式为主,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在企业融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表4),这一倒逼机制客观上形成了银行信贷快速扩张的基本外因。另一方面,间接融资的过度发展导致直接融资相对萎缩,企业融资单一的“路径依赖性”,反映了在现有金融运行与融资环境下市场主体的次优选择,反之同时也维持并扩大这种融资方式,由此,银行信贷业务的扩张也就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客户基础的支持。表4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股票和债券直接融资在企业融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幅度小、速度慢,还无法构成对商业银行贷款间接融资方式的直接威胁。特别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质推动力仍然以投资增长为主,由此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相对优势依然存在,其快速扩张的势头也就很难予以遏止。

4.政策资源惠顾。我国商业银行成立伊始就得到政府直接和间接的政策资源惠顾和国家信用的隐性担保,最为典型的是通过行政手段不断扩大存贷利差来增加银行利润。据笔者研究,仅就近三年的情况看,一是央行从2004年10月29日起,在连续5次对存贷款利率上调的同时,活期存款利率却始终维持在0.72%的水平不变。据统计,活期存款已超过我国储蓄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且份额还在不断扩大。这意味着银行有相当一部分贷款资金成本没有变动,从而变相扩大了利差,使得贷款收益相对于资金成本获得了更大的提升;二是在2006年4月28日,仅对一至三年、三至五年和五年以上等档次的贷款利率分别单边上调了0.27、0.36和0.45个百分点,而同时对一、三、五年各档期存款利率并未给予相应上调,迄今为止,我国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已经上调了2.07个百分点,使本来就处于较高水平的存贷利差进一步加大。与国际银行业1.0左右的净利差水平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水平一般高于其1.5倍左右,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几无压力且极为舒适的活动平台。图1显示的05—06年9行净利差变动情况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注:本图示根据9行2005,2006年年报所披露的数据绘制

图19行净利差变动情况比较(2005—2006年)

三、风险评估

(一)显性风险

1.渐行渐近的利率市场化趋势,导致利差的不断收窄。利用过渡期保护政策,采取行政手段在短期内扩大息差,不仅会对未来的正常息差水平形成挤压,而且会放大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运行风险。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商业银行可以不受区域和服务对象限制在华开展人民币业务,这就意味着原先对外封闭、对内垄断和严格管制所形成的我国商业银行高利差已无存在的基础和环境,迫使我国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据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整个银行业的平均利差将从目前的3.6%缩小至2.5%左右,大致接近国际市场2%的息差水平。这一不依我国商业银行意愿为转移的渐行渐近的利率市场化趋势,不仅导致靠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提升盈利水平的信贷业务持续快速扩张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导致传统单一收入结构进一步增长的乏力。如果说在实行管制利率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以既有的信贷业务扩张来获取高额存贷利差的盈利方式能够得到维持,盈利水平不会受到威胁的话,那么在渐行渐近的利率市场化的今天,利差不同程度的收窄和缩小,将会使市场利率一路走低,收益对利率波动的敏感度提高,抵御经济周期的能力减弱,相对于来自利率市场化环境,处于“客场”地位的外资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与其渐次展开的从业务领域到时空范围的全方位竞争中,将很难把握竞争的主动和先机,将“主场”优势化为“胜势”。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业务为主要产品,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传统业务发展方式,只能适应相对稳定、封闭、利率僵化、监管宽松、持续增长和低水平竞争的经济环境,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开放后经营要素已经变化的金融经营环境,正在失去生存的土壤。

2.信贷定价能力越来越弱,导致信贷业务经营成本不断高企。所谓信贷定价就是合理确定贷款的利率。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渐次推进,使得贷款市场、存款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各种利率价格的定价权逐步放开,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自主进行资产方和负债方的定价,商业银行面临资产方和负债方变革的双重挑战。最为典型和直接表现是在激烈的信贷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在贷款尤其是优质贷款上的利率定价处于非常被动且劣势地位。对那些支撑银行信贷业务扩张的大企业、大行业、大项目等优质客户,其作为信贷市场的买方,议价能力大大增强,价格因素成为赢得这些优质客户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家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结果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制定者,只得非理性地降低贷款条件和下浮利率,被动地向其长期提供的价格较为低廉的贷款,导致信贷业务经营成本不断高企。这从我国商业银行2004—2006年四季度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数据中(表5),就很容易得出的结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下浮利率贷款和上浮利率贷款分别呈逐年上升和下降趋势,2006年四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下浮利率贷款竟然超过上浮利率贷款11.72个百分点,高达40.75%,国有商业银行下浮利率贷款也达到了31.52%,占比近三分之一。区域性商业银行由于主要服务于在信贷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的中小企业,同期上浮利率贷款的比重和利率上浮幅度和区间,都要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下浮利率贷款则只占近四分之一。下浮利率贷款上升快,占比多,净利差就会降低,即使信贷规模扩张得再快,经营利润也不会同步增加,盈利水平也不会相应上升,传统的业务发展方式也就难以为继,不可持续。

3.融资方式的变革和贷款替代趋势的加剧,导致信贷业务生存空间和活动领域不断受到挤压和侵蚀。各种融资方式之间存在一种竞争性的互动和替代关系,在一定的社会融资条件下,是彼此消涨的。因而在实际中,企业会依据所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融资方式,于是,就形成了企业对于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这三种不同融资方式的偏好。尽管当前信贷市场的需求总量很大,但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融资方式变革,使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部分地替代了信贷这一间接融资方式,使企业对银行贷款依存度下降,进一步挤压了原先属于商业银行领地且有限的优质高效信贷市场,表明信贷市场已不再是我国社会融资的唯一市场,信贷已开始和正在失去社会融资渠道的独占地位。2004、2005、2006年企业通过股票、债券融资分别为6.3%、10.0%和11.3%(见表4),尽管从比例上看,规模相对来说虽然不大,但由此导致的优质客户信贷需求的减少对商业银行产生的不利影响却可能很大。因为商业银行源自优质客户的信贷收入、利润与全部信贷收入、利润的比例高于优质客户的信贷需求与全部企业信贷需求的比例,因此,虽然从信贷市场转向资本市场的优质客户的融资需求只占信贷市场总需求的百分之几,但是可能导致商业银行源自信贷的利润总额减少百分之十几或更多。如果按照商业银行"占总数20%的优质客户带来80%的利润",并且将这里的"20%"理解为"客户总需求的20%",则可知:只要优质客户需求的减少占总需求的5%,源自优质客户的利润就会减少四分之一即利润总量的2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央行开始大力推行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类似的企业短期融资券融资方式,并于同年和2006年当即分别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1393亿元和2943亿元,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大大加快了企业直接融资步伐。由于短期融资券的利率低于商业银行同期限贷款利率,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深受企业青睐,对普通贷款的替代作用十分明显。与发行企业债券一样,能够被批准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一般也是商业银行的优质贷款客户,所以,短期融资券发行的增加将减少部分优质客户对商业银行短期贷款的需求。可以想象,随着今后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股票、债券融资和短期融资券将共同蚕食银行贷款在融资市场上的份额,冲击和侵蚀商业银行既有的信贷市场,挤压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净利息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直接影响和威胁其盈利水平的提高和盈利能力的增强。

(二)隐性风险

1.资产质量的基础还比较脆弱,不良隐患仍然较多。由于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从而使得经济快速增长中产生的风险有相当一部分积累在了银行。一旦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银行在先前贷款快速增长时积累的风险就将逐步凸显出来,部分快速增长时期发放的贷款就很可能转化为不良,从而使新增不良贷款比率出现反弹。例如,建行在信贷业务快速扩张路线的推动下,2006年贷款净额增幅高达16.7%,尽管其不良贷款率依靠贷款规模的大幅扩张下降了0.55个百分点,但不良贷款余额在2005年反弹71亿元后,2006年仅下降了微乎其微的0.7亿元。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依靠信贷业务快速大幅扩张达到暂时的下降,这只是一些表层信息,其资产质量基础还比较脆弱的一些深层次和潜在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暴露和有效改善,某些不良基因还会因一定的内外部因素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内顽强地表现出来或寻找新的承载基础,不良贷款反弹的预期率和可能性还很大,还不怎么坚实的资产质量基础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大“软肋”。

2.信贷投放过度集中,期限结构失当。首先,一个时期以来,不管是大型商业银行,还是中型商业银行,其信贷资源的配置基本集中于大中城市,信贷资金的投量和投向基本锁定在大企业、大项目、垄断行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和城市建设等项目。由于各家银行贷款非理性竞相投放的对象趋同,导致大量贷款向某些企业、行业和产业的过度集中,从而形成银行之间客户结构趋同,信贷运行中潜在的集中风险和系统风险大大增加。其次,由于逐利性的驱动和信贷的过度集中,“存短贷长”的现象不断叠加,大量的短期资金被长期运用。以中国工商银行2005年末的数据为例,短期储蓄存款是长期储蓄存款的3倍,而长期贷款则是短期贷款的2.17倍。另从整个银行业纵向经营态势看,近三年各家银行中长期贷款增幅几乎是短期贷款增幅的2-3倍;从横向相比,在中长期贷款三年增幅保持高增长的同时,多家银行表现出进一步的加速态势。信贷投放过度集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使信贷资金期限结构失当,错配趋势扩大,一旦国家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商业银行就无法及时实行信贷退出,进行相应的信贷结构调整,风险隐患就会强烈释放。

3.经济金融运行态势日趋复杂,政策调整变数加大。国家统计局和央行历年定期公布的年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态势日趋复杂,即出现了工业产值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内需和外需、M1增速与M2增速、货币市场利率和信贷市场利率相背离的突出现象,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持续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将会使已暴露的我国企业产能过剩现象更加突出,行业的景气水平变动很可能锐变为产业中的行业性风险,从而波及和引致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和增加,信贷资产质量发生劣变,商业银行又将面临不良贷款可能大规模产生的困境。业务结构反映风险结构,如国务院2004年初叫停的江苏“铁本”钢铁建设项目,2006年叫停的内蒙古10个电站建设项目,造成多家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另外就是面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以及绵绵不绝的放贷冲动,央行从2003年9月21日起,年年出手“硬招”收缩银根,将存款准备金率由6%调高至目前的12.5%(07年9月25日),几近1988年13%的历史最高位,以回收商业银行过剩的流动性,影响和拖曳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政策调整变数将会进一步加大,银行信贷业务扩张的潜在风险将大大增加。

四、对策点评

综上,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快速扩张,是目前我国金融制度和政策安排的结果,因为这种信贷扩张冲动不仅决定各家银行的利润水平,也决定各家银行的市场优势。而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从根本上入手,一是改变目前银行间接融资几乎完全垄断的单一融资结构;二是弱化央行对国内银行业事实上的各项政策帮助和有关扶持;三是扩大居民的投资渠道以分流过量的银行储蓄资金,否则,无法改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快速扩张的现行状况。作为扮演信贷扩张这一“主角”的商业银行,则应树立科学金融发展观,摈弃脱离客观实际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认识和想法,坚持业务发展方式转变和战略转型的基本策略不动摇,与片面追求资产规模快速扩张和信贷业务高速增长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惯性思维实行彻底决裂;真正实行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新的绩效考评体制,加大对投入、过程、非财务指标、实现良好业绩的长期战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权重,而不是仅仅在形式上引入了事;努力扩大资金占用比例低的非利息收入比重,弱化对信贷业务扩张的利息收入的高度依赖,改变经营收入结构失衡的现象,实现由利息收入主导向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均衡发展的经营收入结构转型,降低传统的信贷业务扩张对经济周期变化,特别是部分行业景气程度的敏感性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夯实资产质量的基础;鉴于贷款利率下浮已成普遍趋势,着手甄别纷繁复杂的客户类型,适时调整和有效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营销和短期贷款投入,控制中长期贷款的盲目增长,以应对今后将可能持续出现的“利差收窄、风险加大”的困难局面,从而顺利步出“困境中的选择和选择中的困境”的困扰,在变数日益加大的经济环境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何勇.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6(10):25-30.

[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N].金融时报,2005-02-01(7,8).

[3]何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收入结构转型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2):70-77.

[4]卓尚进.商业银行贷款增长应保持适度均衡[N].金融时报,2007-05-17(5).

[5]何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能力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1):29-38.

商业银行信贷范文篇4

银行信贷文化战略是商业银行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金融同业竞争的升级,信贷文化竞争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倍受商业银行的关注。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建设信贷文化,就应建设卓越的信贷文化,并通过信贷文化来体现和丰富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只有培育起广大信贷员工自觉献身于商业银行信贷事业的责任意识、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使之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源,人格化的银行信贷行为也就将会不再是一种带有强制性或被动性的行动,而是员工自我价值不断追求和不断实现的过程,以主人翁的积极姿态投身工作,使银行的意志变为全体信贷员工的共同意志,银行的目标变为全体信贷员工共同奋斗的目标。因此,商业银行应以价值为导向,重规模、重成本、重质量、重结构、重效益,深入挖掘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创新设计银行信贷目标文化模式,充分探索现代信贷文化战略,通过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价值取向的信贷文化规范,培育与银行共同的价值观,体现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利益取向,来促使全体员工从精神、理念、风气、言行直至符号和环境都产生充分的认同和自觉,进而使这种价值体系被社会和客户认同。

2以管理为主线,夯实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基石

一是要加强组织与领导。要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银行信贷文化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分别从观念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员工道德行为规范、重点业务、“品牌”等方面总结典型经验,把经验加工成理念,把理念阐释为规范,使价值内化为信念,以制度约束行为,使规范行为形成习惯,再用先进的信贷文化观念教育和引导员工,调动广大员工积极争当信贷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以点带面,唱响文化旋律,尽展文化魅力,把信贷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二是要加快培育与挖掘现代银行企业家。一方面,建设卓越的企业信贷文化,造就银行的核心人物——银行家尤其重要。他们作为银行全体员工的最优秀代表,是银行价值观和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另一方面,银行的个性出自银行的理念,银行的理念也就是银行家的理念。银行家作为成功银行的灵魂人物,是银行凝聚的核心,必然是银行信贷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肩负重任。

三是要实现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有效结合。实践证明,只有将管理制度与人本主义有效结合,银行经营才能成功。建设以人为本、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应体现企业文化中“人情化”管理的内涵,强调了环境因素与人本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四是要建立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清洁工是不能代替银行行长的,但竞争机会应是均等的。因此,必须要建立与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要让责权利的对等,体现在银行信贷运作的全部环节与要素,并且作为价值观念支配着每一个员工。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实际功效与牢固商业银行卓越信贷文化基石。

3以特色为品牌,增强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竞争力

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如果银行信贷没有特色,就等于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等于没有卓越的文化;没有卓越的文化,就难以有客户的绝对忠诚与市场的生命力。

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品牌开发战略。信贷文化应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和创新服务,为商业银行增加盈利与创造效益服务;否则,银行信贷文化就会失去它的固本之源与应有意义。实施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品牌开发战略,就是要根据金融市场发展需求和客观规律,去提炼、开发与创造品牌。只有经过创意、包装和营销以及长期的市场培育并得到市场和客户认同的信贷产品、信贷观念等,才能成为叫得响、放得开与具有生命力的信贷品牌,才能升华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信贷文化。

二是要以客户为中心,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增强银行信贷的竞争力。由于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替代性强的特点,因此,“客户”观念对于银行来说尤为重要。谁拥有让客户满意的品牌特色,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和持续发展的主动权。在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的过程中,应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目的,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让“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信贷文化定位、包装和营销的全过程,通过特色品牌积累和“特色效应”的放大,增强客户的品牌消费信心,巩固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保持同业竞争优势。

三是要以科技为手段,提高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科技含量。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不仅可提高金融增长速度,还可提高金融增长的质量。技术领先,服务领先,文化领先。只有实现科技规划、科技开发、科技应用、科技创新与银行信贷业务的密切融合,实现信贷文化的科技双翼的成功打造,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更为实质有效的提升与飞跃。四是要以传统优势为基础,着力打造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品牌。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在各自领域占有优势,如建设银行在中长期信用、项目融资、项目管理、工程预决算、投资咨询等业务方面,有着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拥有较高水平的专业队伍,享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拥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在房地产金融、住房消费信贷等新型业务方面领先银行同业。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比较优势,把自己的优势核心产品塑造成客户忠诚度高、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品质卓越的金融品牌,形成特色化的品牌竞争优势,再通过这些文化优势与品牌效应来拓展市场、赢得客户。

4以品质为生命,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品位与素养

创造文化的卓越品质与创造文化同等重要。

一是要综合治理各种不良的信贷文化。即要全面、正确地评估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现状,对信贷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准确定位,对不利于商业银行信贷事业长远发展、不利于商业银行卓越信贷文化培育的各类信贷观念、信贷制度、信贷产品甚至信贷人员等,都要进行全面、彻底地清理、规范与整治,趋利除弊,以切实保证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先进性与卓越性。信贷文化要确立与保持自己应有的内核,如风险控制、稳健经营、强化管理、自觉约束、质量第一、规范运作等,要用实际、深远的眼光,以新形势下的信贷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为生命,全面分析、衡量信贷文化的市场潜力,提升信贷文化的品位。

二是要着力规划整合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内涵。即要将构建卓越的信贷文化当作是金融竞争新格局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新任务,认真做好信贷文化课题研究。商业银行作为大型企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允许信贷文化有一定的地域差异,允许探索具有局部特色和地域特点的信贷文化表现形式,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内在涵养不能任意阐述,必须要有全局意识与整体概念。在信贷文化的统一规划与整合设计中,要将分散的文化相对集中,将信贷理念、服务客户的价值观等文化内涵予以梳理,将传统的单一产品宣传、信贷业务培训等与企业形象树立、价值观宣扬结合起来,并将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宣传渠道与传播网络等予以整合、疏通,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来体现一个优秀企业的文化特质。

三是要敞开胸襟,放宽眼光,大胆学习、汲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商业银行的信贷文化精华。即要从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外环境出发,立足国情行情,克服“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注意学习各类单位,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先进的经营管理和信贷文化建设经验,分析鉴别,消化吸收,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不断丰富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内涵,从而使商业银行信贷文化更具开放、兼容的国际化特性,更能紧跟先进信贷文化的发展潮流,更加适应未来国际信贷竞争的环境,更具卓越品质。

5以创新为动力,持续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生命周期

实施信贷文化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延伸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竞争优势和生命周期的原动力,是21世纪商业银行活力之源和商业银行获得全社会以及广大客户认同的保证。实施信贷文化的创新,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要与时俱进,注意创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通过有计划、有意识的创意和策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创新、催生出符合时代特点和客户消费心理的信贷文化。信贷文化的创新还要注意推动文化的持续发展,即要与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从根本上一致起来,要加强学习与超越文化、虚拟与借力文化、速度与效率文化、协作与共享文化,实现商业银行利润性、社会性和伦理性三者的协调统一,最终促进商业银行成为一个有社会感召力、经济贡献力和持久影响力的、卓越的现代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交通银行课题组.西方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及其借鉴[J].新金融,2004(9)

2王进军.论构建卓越的建设银行信贷文化的政策取向与路径选择[J].财经政法咨讯,2002(4)

3彭力,芮军,李念斌.商业银行应加强信贷文化建设[J].中国金融,2006(5)

商业银行信贷范文篇5

关键词:基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以及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等因素,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基层行暴露出信贷资产质量问题,有的情况还十分严重,为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经营带来新的课题,也敲响了警钟。

一、基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基层商业银行暴露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外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分析原因有:1.企业经营差,经济效益不佳。这是导致产生基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的最重要因素。当前,国内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生产产品不高端,竞争能力差,或企业同质化情况严重,市场竞争激烈,抵制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因而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造成产品滞销,资金链断裂等严重情况,导致银行信贷资金无法偿还。有的企业不能正确进行市场定位,盲目扩张经营,铺摊子,上项目,进入不熟悉的市场领域,导致全局经营受到影响。有的企业内部体制机制不合理,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该解决而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从而使企业濒临危机甚至破产等等。2.过于追求规模,信贷增长过快。经济形势新常态之前,由于经济增长较快,带动了信贷资金需求,商业银行也抓住时机,加快信贷投放,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但同时,过快的信贷增长、过大的信贷规模也为风险暴露埋下了隐患,一些企业在经济形势向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履约还款,稍遇到影响就出现了还款困难,而基层商业银行也乐观地错误估计和判断形势,造成大量风险问题发生。即使在当前形势下,一些商业银行依然把信贷规模作为对基层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致使基层商业银行“跑马占荒”,追求信贷增长,追求信贷规模,造成新的不良贷款仍时有发生。3.对政策和新业务研究不足,风险认识准备不充分。基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不良的产生,还有很大程度上与对政策的研究不足有关。近几年来,国家在经济上出台了许多新的政策和调控措施,商业银行也认真研判,对基层行做出许多管理和指导意见,但基层商业银行往往从自身利益实际出发,没有更好地贯彻和执行这些政策和意见,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最后由于一些区域所在企业不符合发展需要被淘汰或生产难以为继,使银行面临信贷资金风险。此外,近几年,商业银行也大力创新,在信贷产品和中间业务上开发了许多新业务,由于对新业务风险研究不足,直接导致信贷资金出现风险或由其他产品转化成信贷资金间接形成风险。4.管理存在漏洞,内控环节仍存薄弱。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制度也是相对完善的,但基层行在贯彻落实执行中还不能够完全到位,分析一些问题贷款,在贷前、贷中、贷后,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调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反映出基层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内控环节上还有待提高。信贷人员队伍的素质有待加强,在对信贷政策和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以及道德风险能力提升上还须加大力度。5.个别企业存在逃、废债问题。当前,一些银行信贷风险问题的发生,也不排除个别企业主观恶意逃、废银行债问题。少数个别企业申请信贷资金成功后,利用社会制度和商业银行监管漏洞“金蝉脱壳”,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和损失。

二、提高基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商业银行信贷范文篇6

我国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弘扬、科学技术等等方面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很落后,我国虽对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可是随着人们求利心的欲望不断增强,市场的弊端性即自发性、落后性、盲目性也在日益显现。

(一)从外部影响来说

虚假信息的公布影响投资者们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度,企业合作最重要的就是信任,两者是以信任为基础才能够将工作完成的更加完美,俗话说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一个人仅仅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某件事情,那么必定会碰很多壁,结果不一定会很好甚至会很差。

(二)从内在影响来说

虚假信息的公布不利于经营者对商业银行内部真实信息的了解。虚假信息就是内部通过人为操作对真实信息进行修改,信息的公开会牵扯到各个部门,通过商业银行的很多部门的信息积累才对外公布,所以虚假信息的制作牵扯到整个商业银行的部门,各个部门难免会有人有私利心,对商业银行的资金虎视眈眈,这必定会让商业银行的财政出现很大的漏洞,随之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秩序也会受到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者获取真实信息困难,而且对整个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也显得相当困难。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的虚假信息公布对于社会外部以及银行内部都有很多的不利影响,最后,最大的影响还是商业银行自身,失去投资者们的信任,银行内部管理也失控。

二、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企业运转需要很多环节,这些环节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商业银行也是如此。所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出现问题不是某一个工作环节出现了问题,针对这一严峻现象,我们必须对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空缺问题严重

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比较单一,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便是信贷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支出,所以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空缺问题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没有更多的经济支撑,让商业银行几乎处于负资产地位,信贷业务自然不会发展起来。所以,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空缺问题是制约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首要因素。

(二)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机制是对整个信贷业务实际操作的管理,可以一定程度约束我们的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可以有制可依,但是,如果制度不够完善,必定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积极性,让工作环境变得十分的懒散,这必定会影响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业绩。

(三)商业银行缺少具有威信力的信贷业务管理机构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管理机构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领导者,如果管理机构不具威信力,工作人员便不会服从管理,任意妄为,这必将会威胁到经营者的权利。

(四)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技术较落后

我国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各方面发展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较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技术落后制约了商业的信贷业务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对商业银行的虚假信息整顿

真实信息,树立诚信经营的工作作风,重新获取投资者们对商业银行的信任,投资者们的信任必定会影响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业绩;整顿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秩序,经营者对商业银行内部进行掌控,提高银行信贷业务的工作效率。

(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经营者为了对商业银行内部进行掌控实行的,同时,管理制度也是工作人员工作的依据,完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相关管理制度,让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流程变得井井有条。

(三)引进先进的银行信贷管理技术

适当的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银行信贷管理技术,借鉴其他国家商业银行的宝贵经验,从成功中积累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然后,再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在我国实际国情上实行改革,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信贷业务。

四、结语

商业银行信贷范文篇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格局形成了较大冲击,对我国金额体制和金融制度也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金融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浮出了水面。不良贷款问题成为我国银行业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沉重包袱和障碍,使得金融对经济承担助推器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强化信贷管理,加速财务重组步伐,加快不良贷款核销力度,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分别有所下降,但截至2006年底,全部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仍有1.25万亿元、比率为7.1%,仍然高于国际间银行评价标准水平记录(其良好区间在2%至5%),信贷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中仍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在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信贷风险的防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则是一种事前管理模式,即运用计算机系统对特定经济主体进行系统化连续、动态的监测分析,提早发现和判别相关信贷风险,并发出相应的风险警示信号。商业银行可通过对企业风险信息的预警,随时感知自身所处经济环境中风险状态和对企业采取措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准确冷静地分析投资环境与市场变化对贷款影响的能力。同时,在银行贷款所面临的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风险尚未形成或刚刚开始显露有效威胁的情况下,应用预警系统可以排斥和防范企业经营性风险的侵入,使企业经营性风险不致影响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将信贷风险的危险系数降到最小。

因此,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防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和扩大,对银行贷款进行规范的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思路

贷款独立性是信用风险数学模型应用的重要假设条件。政府不同程度的行政干预和政策错误将导致银行信贷存在的风险,无法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准确的预测,即使预测到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应用。因此,我国目前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应用很少,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也受限。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把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对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已有3家上市,农业银行的股改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之中。上述举措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管理理念、以及经营绩效。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将更加理性,贷款的独立性也不断提高,信用风险度量数学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条件已逐渐具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是指运用计算机系统的智能控制功能,通过一系列定性、定量的技术手段对特定经济主体进行系统化连续监测分析,提早发现和判别风险来源、风险范围、风险程度和风险走势,并发出相应的风险警示信号。根据风险预警系统提供的不同信号,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开展进行指导。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着力于建立一个有助于银行及时发现不良贷款,并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系统。整个系统由商业银行信贷信息子系统、商业银行信贷分析子系统、商业银行信贷警示子系统和中心协调控制子系统组成。通过各个子系统的协调运行,实现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和贷款监管业务的智能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三、商业银行信贷信息子系统

商业银行信贷预警系统的预警依据主要是银行信息资源。及时、准确的信息是系统运行的基础,也是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央行和银监会开展监管的前提条件。因而,建立一个健全的数据信息中心是十分必要的。商业银行信贷信息子系统是整个预警分析系统的数据信息储存和提取的中心。

商业银行信贷信息子系统包含的信息种类有:历史统计数据信息、即时数据信息、经济发展信息、行业动态信息、客户信用信息、系统内部处理信息等。除系统内部处理信息是来自系统处理结果外,其它信息都来自系统外部,其信息传导途径为:

信息通过上图的传导途径,最终进入系统的数据库。由于目前全国各大商业银行都已经运用了计算机联网系统,对于信息的采集和导入已经不是难题了。

在明确了数据信息的种类和来源后,就需要了解这些信息的归属。商业银行信贷信息子系统由几个大的数据库组成,每一个数据库下设置数据项,数据信息分类储存在各数据项下。具体设置的数据库如下(表1):

1.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包括的内容为:①经济发展信息,如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状况、税率、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规模、结构及变化趋势、国家法律法规中对产业发展的鼓励或限制信息等;②货币政策信息,如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利率、汇率等。建立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判断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状况,以防范经济恶化所带来的信贷系统风险。

2.商业银行相关信息数据库。银行相关信息数据库的内容为:①银行业总体信贷信息,包括中央银行、银监会的业务指导信息、同业拆借率、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存量和增量、投资动态、不良资产总量及比率等信息;②银行内部自身资料信息,如各商业银行存款总量、贷款总量、可支配的资金量、贷款运营周期统计数据、贷款偿还情况等。建立该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同行业信贷状况,商业银行自身信贷资金运行风险状况,以防范商业银行业信贷风险。

3.商业银行客户信息数据库。按照贷款主体的不同,商业银行客户信息数据库分为自然人、个体工商户及小型企业、企业法人三类客户信息数据库。自然人信息数据库的内容主要为客户个人基本情况,侧重于个人收入、个人信誉和负债情况。个体工商户及小型企业信息数据库的内容主要为:客户基本情况、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负债情况和偿债能力等,侧重于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状况。企业法人客户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①客户基本信息,如公司概况、公司历史信誉、管理层素质、行业地位、企业发展前景等信息;②客户财务风险信息,如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状况等信息;③客户信贷资产质量风险信息,如贷款本息按期偿还情况、不良资产情况、担保抵押情况等信息;④客户所处行业信息,如产业政策、对外贸易条件变化、市场供求、产业成熟度、行业技术风险、行业垄断程度、行业增长潜力、行业波动性、产业扩张性、产品替代性、行业资本积累率、行业劳动生产率、行业亏损系数、产品销售率、行业信贷平均损失率、相对不良资产率等。建立商业银行客户信息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客户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等级状况,以防范贷款对象风险。

四、商业银行信贷分析子系统

商业银行贷款分析子系统是整个预警系统的核心部分,当客户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时,银行业务员将有关数据输入商业银行信贷信息子系统,商业银行分析子系统便从信贷信息子系统中提取相关的客户信息、行业信息、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信息,对商业银行的该笔贷款业务进行动态分析。商业银行信贷分析子系统由系统运行参数数据库、指标模块、判断模块、预测模块组成。

1.系统运行参数数据库。系统运行参数数据库主要包括:①系统暂存信息数据库;②预警警界线数据指标库;③数据处理公式数据库。建立该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商业银行信贷分析子系统有效的运行。

2.指标模块。指标模块是实现预警的首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建立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正常值,建立预警界限。指标模块的作用是为了使预警指标信息系统化、条理化和可运用化。预警体系科学性的首要标志就是所选择的预警指标系统能否科学地反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变化特征。

预警指标主要由系统性风险指标和非系统性风险指标两部分组成。客户系统性信贷风险主要来源于宏观经济方面的行业信贷风险、区域信贷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在客户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信贷记录等方面。因此,结合上述风险构成因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包括宏观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客户所处行业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客户所处区域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客户经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客户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客户信贷资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指标模块就是通过确定数据库中各指标正常值的范围和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出警界限系数,再将预警警界线系数输入系统运行参数数据库中保存。

3.判断模块。判断模块主要功能是将商业银行客户信息库中的客户信息调入,对照系统运行参数数据库中的数据处理公式所确定的正常值(预警警界线),计算风险指数。判断模块决定是否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预警警报。

报警装置是风险预警系统的关键部件。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在目标客户的信贷风险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能够通过指标体系的风险指数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为信贷人员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制定信贷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4.预测模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不但可以对银行当前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发出预警信号,而且能够根据历史信息,预测银行信贷风险的发展趋势,进而对客户信贷风险的未来状况做出评价并进行预警。由于用于市场预测的灰色理论具有需要的数据模型少和利用微分方程描述动态特性的优势,且由理论建立的灰色动态预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因此在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中引入灰色理论进行预测,可以获得良好的预测效果。

五、商业银行信贷警示子系统

一旦商业银行信贷分析子系统的判断模块决定发出警报时,商业银行信贷警示子系统就会发出相关的警示信号。

商业银行信贷警示子系统的预警分为两部分构成,即商业银行信贷整体风险和单个客户风险所构成;相对应的商业银行贷款警示子系统为两类预警,即A类预警信号和B类预警信号。

A类预警信号反映的是商业银行自身风险情况,共分为5个风险等级,由绿、蓝、紫、黄、红5种颜色的字母“A”标示。当预警信号为绿色时,表明银行经营稳健,达到银监会风险监管的各项要求,控制风险能力较强;当预警信号为蓝色时,表明银行经营基本稳健,达到银监会风险监管的主要要求,在个别方面未达到风险监管要求;当预警信号为紫色时,表明银行经营状况正常,基本达到风险监管的主要要求,但存在一些缺陷;当预警信号为黄色时表明银行存在较大的风险,较多方面未达到风险监管要求,存在问题较多;当预警信号为红色时表明银行经营状况很差,经营有严重缺陷和问题,控制、化解风险能力基本丧失。

B类预警信号反映的是贷款客户存在的风险情况,共分为5个风险等级,由绿、蓝、紫、黄、红5种颜色的字母“B”标示。当预警信号为绿色时,表明客户的收入稳定,有十分强的偿债能力;当预警信号为蓝色时,表明客户的收入基本稳定,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当预警信号为紫色时,表明客户的收入较前期有小幅缩减,但收入基本稳定,具备偿债能力,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债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当预警信号为黄色时,表明客户的收入大幅缩减,并长期不能改善,偿债能力出现问题;当预警信号为红色时,表明客户收入缩减严重,并出现负收入,基本失去偿债能力。

六、中心协调控制子系统

正如一个乐队需要一个指挥一样,作为一个完整的运行整体,仅有各个子系统的独立运行是不行的,它们必须相互合作、协调运行。而中心协调控制子系统正是充当了指挥的角色。

中心协调控制子系统设置的功能是将各个系统的资源合理的调动起来,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并及时更新;检验预警信息系统、指标模块和判断模块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对其定期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同时,在其它子系统完成各自任务时,它能够及时保存数据信息,并对其加密,避免资源外泄。但最重要的还是它能够同银行的联网系统建立对接关系,避免系统之间产生冲突。

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预警,其最终目的在于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重于信贷风险的事后控制,即等到风险已经发生才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但此刻不良贷款已经形成并造成一定的损失。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贷款前的银行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分析预测,在银行贷款过程中既考虑银行单个客户的非系统性风险又兼顾了宏观经济环境和银行自身的风险。使商业银行贷款形成以事前控制为主的,并与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相结合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曾丽.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

[2]胡群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研究[D].江苏大学,2005.

[3]袁晓平,秦雷,梁劲.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探讨[J].企业经济,2006,(7).

[4]乔忠红.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与化解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5,(9).

商业银行信贷范文篇8

摘要:众所周知,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一直是我国金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前巨额不良资产以及低下的银行经营效率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集中反映。由此,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急需金融理论工作者去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信贷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一)风险的含义

目前在风险管理中普遍采用的风险定义是;风险是指损失产生的不确定性。它包含了损失与不确定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是由于人们难以确定何时、何地、何种程度的潜在损失,这便构成了一种风险。其所致的结果有损失的一面亦有盈利的一面,损失带给人们的是恐惧和失败,盈利面带给人们的是希望和成功。同时“主观说”所指的风险是关于损失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范围包括发生与否不确定,发生时间不确是,发生状况不确定和发生结果不确定。“客观说”认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可用定量的手段加以衡量的,并且在同样情况下对所有人都相同。

(二)商业银行风险及信贷风险的含义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事前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从而有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风险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商业银行风险的承担者是与其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实体,如居民、企业、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等;

(2)商业银行风险与其收益是成正比例的,风险愈高,蒙受经济损失的概率愈大,但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3)商业银行风险可以与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使经济系统形成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的机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其所致的结果有损失的一面,也有盈利的一面:狭义的是指其所致的结果只有损失的一面,这正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本文所研究的也正是这种狭义的信贷风险。本文所研究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子(利率和汇率)的不利变化或由于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信贷资产价值的损失,因为产生信贷风险的原因不同把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区分为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贷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子的不利变化而导致的信贷资产价值损失的大小,其市场因子主要有利率和汇率:而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违约而带来信贷资产价值的损失,银行从诞生起就一直面对信贷的信用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主体和信贷主体目标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这些多样的追求目标有些是共容的,而在很多情况下,不同的主体目标则相互矛盾,甚至互相冲突,体现出排他胜,借款人与商业银行的这些信贷目标往往是不能同时满足的。高的贷款利率意味这商业银行收益的增加,也意味着借款人经营压力的增加;而借款人对超额经营利润的追寻表示他们有承担更多风险的倾向—因为往往高收益与高风险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倾向则会降低贷款资金和银行利益的安全性。对排它性信贷目标的追逐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和借款人利益的相互较量的过程,信贷道德风险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或提高了。

首先,信息不对称虽然不是引起道德风险的唯一原因,但确实客观存在的事实。信贷业务中的主体,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具有“经济人”的特征。主观为己的“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会产生扫除阻碍利益扩大的障碍的动机。一旦客观存在的规则和道德原则对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形成约束,“经济人”就会产生冲破这些束缚的冲动,增加自身不道德行为发生的概率。

其次,任何规范、程序、制度都是不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也不例外。即便不违反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使自己在信贷目标搏弈中处于优势,信贷主体会充分利用规章制度的空缺和漏洞,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及防范控制策略

(一)市场约束是通过影响银行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影响银行的利润率而发生作用的。因此,加强银行业市场约束最为核心的条件是银行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能够自主经营。而要促使我国银行真正成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营主体,其治本之道是改革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要建立人格化的产权主体来行使完整意义的所有权,并根据市场化盈利经营的要求选择和监督经理层。要建立对经理层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降低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等非市场化、非透明的方式影响银行的经营行为。其次,在股权结构方面,要通过股权的多元化促进产权边界清晰,通过引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战略机构投资者,从而推进银行股权的适度多元化。

(二)要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需要构建和培育一个完整、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和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首先,要求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方式、价格均为规范和公开的,价格一利率能够自由变动,不受政府管制,能够对资金供求状况作出灵活的反应;其次,要求市场不是垄断的,具有竞争机制,使市场主体进行公平、正当的竞争;三是要求市场资源都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市场主体能够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准则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商业银行信贷范文篇9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使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规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导致信贷资产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如图1所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1)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性原因。例如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信贷管理与防范体系,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制度与偿债的约束机制的执行不严格,经营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等造成了信贷风险;(2)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没有对信贷风险准确全面的评估,导致风险防控滞后;(3)信贷营销理念偏差。盲目相信企业集团,增大了信贷风险忧患;许多商业银行争抢大集团客户,对企业集团盲目跟进,对其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放宽了信贷条件和监控。从成都市信贷统计数据看,前10户商业银行贷款在全市各项贷款中的所占比例呈现逐年走高的态势,2005年末为28.4%,2006年末31.5%,2007年末为41.3%,说明了各行的贷款投向高度集中,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隐患。(4)对国家经济,产业及行业政策研究欠缺。个别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未能遵从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盲目跟风,造成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投入,加剧了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5)信贷风险的产生还会由于国家行政干预,企业经营管理不完善及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造成。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我国金融行业改革之后,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业务办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但依然存在资产质量普遍差,不良贷款逐年增多,评估预警制度不完善等状况。主要表现为:

1.信贷风险防范流程存在缺陷。其中包括客户初选和信评阶段存在缺陷;贷款审报、审批及发放阶段存在缺陷;贷后管理中存在缺陷等方面。例如,广州某商业银行没根据风险状况制定贷款的最低价格,报批材料缺少,只认定为口碑良好的企业集团,结果造成大数额贷款无法回收。

2.信贷风险控制的组织机构和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过分注重存贷款的数量,对存贷款质量和客户关系的维持程度没有详细准确分析,因而不利于信贷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和稳定发展。

3.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技术落后。我国商业银行依然使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主观性过强,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不够明显,与国际先进银行的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防范技术显得落后。而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使用的信贷信息系统(CMIS)所体现的数据质量欠佳,难以建立准确的历史数据。如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LGD)以及VAR模式参数的确定都需要5年以上信贷信息数据。此外,数据的准确率,利用率都有待提高。

4.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价和处理方式不尽合理,不良资产总量的认定不应该取决于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定价和处置方式主要是有财政出资冲销呆账,或者由国家出面成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其结果将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动机更加倾向于将自己的不良资产的严重情况夸大,摆脱包袱,造成银行改善经营现状的动力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些基层信贷市场部门缺乏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预测和足够的驾驭能力,甚至对风险持漠视的态度。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对蓝田集团信贷的案件中,由于在信贷流程中缺乏自动有效的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在信贷部门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方式下,不但没发现蓝田集团已经存在的问题,反而盲目加大对该公司的贷款支持力度,造成巨额信贷资金无法回收。

因此,建立健全银行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体系,加强信贷风险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构建完善科学有效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的措施分析

信贷风险预警主要是对金融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银行资产损失和金融体系遭受破坏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测,为银行安全运行提供对策建议。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主要由反映信贷风险的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的组织形式、指标体系和预测方法等构成,它以银行信贷统计资料为依据,以信贷信息技术为载体,是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借鉴国内外对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具体状况出发,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由预警信息系统,指标系统,评估系统,决策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它通过对指标的分析、筛选、赋予权重等一系列工作,得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综合风险预警指数,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建立起健全科学的信贷风险安全预警、监管体系。

1.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信贷风险预警信息系统。通过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对有关市场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根据客户的信用历史资料和实况,利用一定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系统及信贷风险监控信息系统,设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客户信用等级等,从中综合统计得到不同等级的信用分数,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分数,分析客户按时还款的可能性和风险系数,决定是否予以授信以及授信的额度和利率。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建立完善信贷风险防范的指标系统

(1)利用企业在这些指标上的统计资料,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企业的监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发出预警。这个指标体系通常包括如下方面:

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又称营运资金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资产负债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净值之比。

②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资产收益率,又称投资收益率。它是用来衡量企业有效利用所有资产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资产总额-无形资产)

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

③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存货周转率,是指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为收账比率,是指赊销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之比。

(2)对信贷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确定信贷风险权重和等级。及时有效识别预警信号,对信贷各项预警指标的分析和识别预警信号是构建信贷风险系统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一般使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对信贷风险分类并对其单项指标加权平均后进行计分,可通过计算目标层综合风险指数来反映客户信贷风险总体情况及预警状态,计算公式为

根据预警模型风险指数可将客户信贷风险等级及预警状态设置为5级。客户信贷风险指数、风险等级和预警状态对照如表2所示。

表中不但可以得出客户信贷风险总体风险及预警状态,还可以根据准则风险指标风险指数确定其各自风险及预警状态。

因此,商业银行要集中全行对预警指标体系、计算机技术、财务管理、风险分析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以他们丰富的经验,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信贷风险进行归纳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号。通过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有助于发现和预测贷款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来确定贷款的按期足额偿还的可能程度。例如:2007年金龙股份公司向工商银行提出巨额贷款以购买原料的申请,在2008年初,工商银行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该公司财务状况不良,资金利用率不科学,于是及时停止贷款项目的实行,后来金龙集团因经营管理问题造成倒闭,工商银行及时采取措施由此避免了巨大损失。可见,银行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和把握,客观冷静地判断和分析早期预警信号,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3.从实际出发,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

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信贷过程出现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对风险的管理,能针对风险的存在采取有效的信贷控制管理措施,防范或减低风险。对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有定性的和定量的。定性的分析可以利用一些国际或国内惯用的银行风险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估。例如《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以资本对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来衡量,该比率不低于8%等。定量化分析的模式运用比较广泛,如投资组合风险分析、收益的分析模式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等。利用定量分析可以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

在对信贷风险的评估过程中,除了银行信贷专家外,还应该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专家、财务专家,证券公司理财专家等银行内外部的人员对贷款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定期对贷款企业进行检查,帮助客户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使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抑制,防患于未然。

4.建立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并健全预警决策系统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提前发现并及时处置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及时处置方面,很多时候受资金、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制约而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使已相当严重的问题久拖难决。近年来,中银信托公司、广东国投公司,南方证券公司等一些金融机构相继关闭或破产就雄辩地证明这一点。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充足率为主线的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应根据信贷充足率的高低,把信贷划分为几种情况,监管部门据此采取不同的预防性监管措施,从而实现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例如:根据信贷客户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划分为:良好信贷,一般信贷,微危险信贷,中等危险信贷,严重威胁信贷五个等级。对处于不同信贷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当信贷综合评级处于微危险信贷时,必须在60天确定对其处理方案,输入预警警报系统。

总之,通过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就可以对商业银行有关指标、经营管理活动及综合风险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分析发现风险隐患,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效率,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涛:信贷风险成因解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山东经济,2004(3)

[2]马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治理[J].当代财经,2003(12)

[3]高峰: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实证分析[J].西安金融,2007(4)

商业银行信贷范文篇10

关键词:信贷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

一、前言

信贷资产,是银行发行的各种贷款所形成的资产。信贷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收回资金为条件向客户提供资金支持的资产业务,包括贷款业务、贴现业务、信用卡业务等。其中,贷款业务是信贷资产业务的主体。贷款原则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经营管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这三大原则也是评价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选取我国五家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农行、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2011~2015年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从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角度评估其信贷资产质量。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现状

(一)安全性现状。1.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保证商业银行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须的资本比率。自《巴塞尔协议III》出台以来,我国银监会根据国内银行业发展状况和改革方向,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为8%。调查数据可得,我国五大商业银行2011-2015年这五年资本充足率均高于8%的最低要求,都保持在10%以上,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至2015年,五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均在13%以上,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甚至达到15.22%和15.49%。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都较高,资本较为充足,银行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能力较强。2.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将贷款按流动性风险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为不良贷款,它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红线为3%,国际警戒线为10%。由历年数据可以看出,2011-2015年,我国五大行不良贷款率总体较低,大多在1.5%以下,但同时,这几年来,五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潜在风险较大。3.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五大商业银行2011-2015年始终保持较高的拨备覆盖率,尤其是前四年五大银行基本上都保持在200%以上,甚至中国农业银行最高达到了326.14%,而2015年五大银行拨备覆盖率有了较大的下降幅度,但仍然大于100%。在不良贷款率较为合理的前提下,我国五大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都达标,说明银行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二)流动性现状。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主要从贷款结构来考察。查阅2011-2015五大银行年报可知,2011年到2015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短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大体上逐渐下降,从2011年的58%下降到2015年的44%。而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总体是呈逐渐上升趋势的。从2011年的30%上升到2015年的45%。由于长期贷款的流动性不如短期贷款,因此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占比增加明显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三)效益性现状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效益性主要从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和平均资产回报率两个方面来考察。1、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反映银行净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下图中国银行的数据为净资产收益率)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五大行的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商业银行银行净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在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一些新兴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削弱了其竞争力,使得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降低。2、平均资产回报率。平均资产回报率反映的是企业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的高低。可以看出,2011-2015年平均资产回报率也在下降,虽然下降幅度不大,但仍然有下降的趋势,说明企业股东获取的投资报酬率在下降。随着股权空心化的发展,许多企业和银行出现了严重的委托问题,股东的权益受到经理人的损害,越来越得不到保障。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资产总体安全性较高,但存在潜在风险的原因。上述数据显示,2011-2015这五年来,我国五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不良贷款率虽然总体不高,控制在警戒范围内,但是最近几年在逐年上升,说明信贷资产存在潜在风险;贷款拨备率总体较高,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但还是在100%的标准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最近五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总体信贷资产安全性有较大改善,水平整体提高,但仍存在着潜在风险。1、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稳步提高的原因。在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各种方式中,银行通过债券市场发行次级债是银行通常采用的方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2015年间,不论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还是中国建设银行都发行了大量的次级债券,补充了银行资本金。2、不良贷款率不断提高的原因。(1)银行风险防控不足。在我国实行总分行制的总体背景下,一些银行分支机构经理人和职员缺乏专业素质与技能,片面地追求银行规模达扩张,而缺乏风险意识。可以看到,现阶段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加强。(2)房地产行业风险的暴露。近年来,随着房地产泡沫的不断发展,许多地区银行信贷大规模扩张,而实际存在着极大的风险。许多银行放贷规模急剧增加。作为与房地产行业密切联系的银行信贷部门,暴露在极大的风险下。(二)信贷资产流动性降低,资产不安全性加大的原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不相匹配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而这些贷款以盈利性较高的中长期贷款为主。在这种资产负债结构下,当突然遭遇市场的意外变动,根据囚徒困境模型,所有客户都会选择提取存款,从而产生流动性风险,导致银行挤提的发生,甚至产生连锁效应导致银行系统的危机。而靠短期拆借来维持流动性只能产生恶性循环。(三)信贷资产质量效益性降低的原因。1、传统的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以传统的存款业务为核心,利息收入是利润的主要来源。而随着近年来金融监管的界限日渐模糊和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金融创新的发展,利用其技术优势以及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得传统的依靠存贷款利差赚取利润的商业银行举步维艰。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银行生存的需求不能仅仅建立在单一的存贷利差收入的基础上,这会增加其风险和压力。2、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传统银行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抢占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的市场份额。由于互联网金融存在着具有规模优势、降低信息成本、无中介机构降低中间成本等优势,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减少也就成了必然。

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保持现有资本充足率水平,降低不良贷款率。1、加强对不良企业的管理。信用等级差的企业往往是不能正常还本付息的企业,而不能正常还本付息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应该区别对待。客观原因主要是指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资不抵债,没有偿还能力而导致的信用风险;主观原因主要是企业利用非正常手段故意减少贷款偿还或是不愿意还本付息,此时银行监管部门应对其进行严厉地处罚。2、发放贷款时要严格遵守既定的贷款业务程序和制度。贷款人手里借款人申请后,应当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去向及用途进行调查。贷款调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程序和要求,并对调查的真实性负责。3、加强对贷款的监控。包括贷前的审核与分析,贷后的监督等,完善对贷款的跟踪制度,建立起与借款企业的长期联系,以便及时地对企业贷款的去向与用途进行监督,及时阻止企业将贷款用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二)优化贷款结构,控制中长期贷款比例。商业银行应该提高中长期贷款门槛,适当控制中长期贷款比例,提高短期贷款比例。同时,政府应该适当的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加强对中长期信贷的监管与控制,对房地产行业等主要依靠中长期信贷的企业实行监管并加以规范,以控制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三)进行金融创新,提高盈利能力財。1、加大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创新。在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传统存贷款业务无法满足银行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加大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创新,增加商业银行盈利、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综合盈利水平。財2、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创新金融科技。从全球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来看,金融业竞争日趋加剧,金融监管力度日趋加强,各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日渐明显,商业银行受到了来自其他金融机构比如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挑战。尤其是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己成为各个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陆静,王漪碧,王捷.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基于盈利模式与信贷过度增长视角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4,06:50-59.

[2]黄勇.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策略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6:31-32.

[3]李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现代商业,2015,11:176-177.

[4]邓芳芳,陈娟,周亚虹.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国际比较及我国商业银行的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06:30-32.

[5]陶士贵,许艺琼.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创新[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45-52.

[6]王晓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10:29-34.

[7]罗丽萍,劳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