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9:44:59

商贸流通业

商贸流通业范文篇1

1、区商务局的政府职能和管理的行业

(一)、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及*市关于商贸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区商贸流通发展规划。

(二)、研究提出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方式。

(三)、负责对*区各种经济成分的商贸流通企业实施宏观管理和指导,研究拟定现有商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指导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改造。

(四)、负责全区流通领域的行业管理,包括从事日用工业品、副食品、服务、旅游、进出口的经营活动。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

(五)、负责全区商贸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指导商业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帮助商业企业申请项目,争取资金。

(六)、研究拟定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的政策措施。对煤炭和成品油市场经营业户的资质进行初审,对其经营场所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1、组织实施烟、酒等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监管,对煤炭、成品油、散装水泥等重要生产资料的流通管理。

2、负责对拍卖、典当、租赁、医药流通、民爆器材经营流通、旧机动车交易、废旧钢材等旧货流通行业业户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其业务指导和管理,监督其依法经营。

3、负责全区畜禽屠宰市场的规划、审批和管理。

4、负责全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建设的规划和审批及各类市场物业的规范和管理。

5、负责全区危化品经销行业的规划、管理或备案。

(七)、分析研究国际、国内贸易政策,提供区内外贸易、进出口贸易信息并组织相关活动,指导并帮助企业按国际化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争取商品出口配额,解决贸易争端。

(八)、负责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协调办理出口退税工作;指导外经贸企业的会计、统计业务;收集、分析、对外经贸信息和信息咨询服务。

(九)、代表区政府协调海关、商检、外汇管理、国税等中区直部门落实有关外经贸企业的优惠政策。

(十)、承办*区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2、全区商贸流通及服务业的基本情况

到*年全区各类商业网点达1.98万个,其中:城区网点15268个,农区网点4450个;商品交易市场38个(含4个在建市场),交易额66.9亿元,其中:城区市场22个,年交易额58.3亿元,农区市场16个,年交易额8.2亿元;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市场有8个;规模较大的业态形式有综合、专业及集贸市场38个,连锁超市60个,大中型百货店9个。大型宾馆10所。全区现有建成营业面积144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14.5万平方米;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有7.8万人;新型商业流通业态正在形成,各类连锁超市网点已发展到60多家,国内大型连锁超市店、品牌店纷纷进驻*区,连锁经营收入近10亿元,年均增长90%,占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2000年的0.95%,增长到了14.5%。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及环境改造的快速发展,社区商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现代物流开始起步,多层次物流体系、多元化市场格局日渐形成。

全区个体商业实现营业额50亿元以上,占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的80%以上,剔除石油、烟草等垄断行业营业额,个体私营商业已经成为商贸流通业的绝对主力。

二、区商务局的重点工作

*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调整业态,扩大规模,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流通行业在我区经济增长中的先导性作用,促进内蒙古东部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

1、打造蒙东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做大作强蒙东物流园、工业物流园。以*物流园区为核心,加强物流信息整合,促进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2、要加快我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就要尽快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在现代商贸流通理论的指导下,改变现有的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企业规模整体偏小、业态雷同、服务功能不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我们认为,制定发展规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高起点建设全国性商品批发市场。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共同发展的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路子。并建立适应商品特性的流通方式,按专业特点分层次组织批发市场。为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有场无市的局面,要改变现有的招商、摆摊和赶集等落后模式,充分发挥大批量集散、配送、加工、信息处理等现代物流功能;二是继续构筑多元化的商贸网点建设投资格局。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通过招商引资和调控投资导向,积极调动本地商人积极性,鼓励各方按规划要求参与商贸网点建设投资;三是加强软件建设,强化商业网点建设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商贸网点建设的现代化、规范化程度,提升商贸流通品位;四是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连锁企业,催生新型流通业态,加快流通活市进程。整个流通经济以开放、激活零售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商业连锁、超市、专业店、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会展营销等新型流通业态方式。

3、根据科区商业网点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科区商务局会同市商务局共同聘请北京时代澳商城市环境研究院完成了《*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0》编制工作,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

4、目前推动的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推动*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加强农牧区商业网点建设改造力度,满足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到*年底前,将有196个“农资农家店”以崭新的面貌为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是协调、服务、建设好以华融五金建材市场及木里图工业园区综合物流园为代表的市、区重点市场物流项目。

三是着力培育以百货大楼、金叶广场、太平洋商业广场、露天市场为主要构成的明仁大街城市商业中心,规范发展大中型零售商业网点。

四是着力培育以清谷新禾、万顺达淀粉、威世国贸、兴合化工、富铧农业等外贸企业为主的出口创汇能力,特别是要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加工贸易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逐步改变我区“大内贸,小外贸”的局面。

五是大力扶持餐饮服务业,特别是以蒙古族饮食风格为主的特色餐饮。

商贸流通业范文篇2

一、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力争2010年达到450亿元;全市商贸增加值年均增长12%,力争2010年达到130亿元,占GDP和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3%和30%。

(二)工作重点

1.加快培育商贸流通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辐射范围广、竞争力强的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十大现代商贸旗舰”、“50强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全市三星级以上宾馆40家以上,五星级宾馆5家以上;鼓励企业实施跨区域跨领域经营,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做大做强;鼓励企业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2.加快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鼓励连锁经营向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业态发展,向餐饮、家电、医药、通讯、报刊等多种生活生产资料领域拓展;鼓励连锁超市进入社区和农村,到期末,连锁经营企业零售额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0%。鼓励连锁龙头企业加快配送中心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水平。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行业、企业网站建设,积极开展网上交易;鼓励专业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会展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会展场所建设,规范会展活动。

3.加快商品交易市场“二次创业”。认真实施《**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规划》,整合资源,科学布局,转型提升。重点做大做强南浔建材市场、织里童装市场和**西南市场群,建设一批商品集散功能强、市场带动产业作用大、发展快、具有现代交易手段的中高档批发市场。加快对城镇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

4.加快流通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根据《**市商贸发展规划》,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项目数据库,主动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商贸流通业项目、资金、先进管理技术和营销理念,促进产业优化,提升产业层次。

5.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培训教育机制,积极组织企业对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重点培养和引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会展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管理急需人才。

6.加快培育行业协会,健全信用体系。鼓励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和各类服务型中介机构,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和企业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开展“诚信兴商”活动,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树立和维护企业良好信誉。

二、大力扶持商贸业发展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市财政每年从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和扶持市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扶持对象为:在市国税、地税部门登记纳税的市区包括批发零售业、宾馆餐饮业、电子商务、会展业等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及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不含烟草、石油、盐业企业)。

1.突出贡献奖励

对当年实缴地方税收(属地方部分)首次达到300万元、500万元、800万元、1000万元以上,并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企业,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

2.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1)对商贸零售企业当年首次实现零售额5亿元、10亿元、15亿元以上的,分别给予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

(2)商贸企业年销售在5亿元以上部分,按规定缴纳确有困难的,报经批准后,其所交的水利建设专项基金减半收取。

(3)对外来新设立的商贸批发企业,总部设在**的,其实际上缴的企业所得税5年内按市得部分50%给予奖励。

(4)对投资大型购物超市,实际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不含土地投资,以工程结算财务实际支付额为准,下同)且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每家一次性奖励30万元;实际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且营业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每家一次性奖励50万元。

(5)对经营大型购物超市且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每家一次性奖励10万元;营业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每家一次性奖励20万元。

3.扶持现代流通业态

(1)在推进“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中,对连锁经营企业在无连锁超市的乡镇首次设立连锁超市门店的,给予一次性补助2万元;改建设立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万元;在农村新设立并被确认为“放心便利店”的,每家给予一次性补助1000元;在中心城区社区新设连锁便利店的,每家给予一次性补助2000元。

(2)2005—2006年两年内安排50万元,用于对已列入省“千镇连锁超市”龙头企业的配送中心(包括信息化项目)建设。

(3)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对符合规定的电子商务企业,按实际投资额,给予一定奖励。

4.争创品牌、星级及其他奖励

(1)对新获**省“著名商标”和“知名商号”、“**名牌”的商贸企业,给予奖励10万元;新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商贸企业,给予奖励50万元。

(2)对首次达到四星级、五星级的文明规范市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万元;对列入市级、省级重点商品交易市场,分别给予市场举办者奖励5万元、10万元;中心城市农贸市场实施标准化改造升级,给予适当贴息;鼓励农贸市场创优升级,凡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综合管理达到前三名的,分别给予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

(3)开展酒家、酒店分等定级工作,被评定为国家一级、特级的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10万元。参加全国性餐饮烹饪比赛,获团体金牌的奖励3万元。

(二)积极落实税收扶持政策

1.总部设在本市的连锁经营企业的直营连锁分部办理经营资格审批和各类证(照)手续,实行由总部的批准文件或证(照)到所在地办理经营备案手续,纳入当地管理。

2.本市实行跨区经营的连锁企业,凡采用微机联网,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核算、统一规范化管理和经营的,经核准后,可由其总部向总部所在地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和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并按现行财政体制进行市、县财政结算。

3.对商贸流通企业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生鲜熟食商品所需设备等技术改造中购置的国产设备,报经批准后,可抵免企业所得税。

4.税收优惠

(1)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商业、物资业、饮食业、仓储业,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1年。

(2)单位和个人举办各种展览活动向参展者收取各项价款,按“服务业—业”征收营业税;展览馆、会展中心等专门用作会展活动的房产,按规定缴纳房产税确有困难的,报经批准后,可给予减征或免征。

(3)新建的各类专业市场,纳税确有困难的,报经批准后,可减征或免征房产税。

(4)按期纳税的个体工商户及其他有经营行为的个人,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

(5)对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或合作组织,其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评选优秀企业和先进个人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标准另行制定),由市政府分别授予“**市商贸流通重点骨干企业”、“**市商贸流通业先进企业”称号;对贡献突出的个人,由市政府授予年度“**市商贸流通业先进个人”称号,并予以通报表彰。

三、切实抓好扶持政策落实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商贸业推进组,推进组由市贸粮局牵头,具体负责推进商贸业发展相关的综合协调等工作。

(二)申报与审批程序

1.符合扶持申报条件的单位,应如实填写和提供下列材料:

(1)《**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资金奖励(补助)申请表》;

(2)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计划书、项目实施方案、预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

(3)有关部门出具的凭证或证书;

(4)企业决策层(董事会)的有关决议;

(5)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2.申报单位应将申请表和有关材料报市贸粮局,两区的企业需经区商贸主管部门初审并签署意见。市发改委根据市贸粮局推荐意见提出审核意见,并报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按照审核意见联合下达专项资金补助计划。

3.要求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的企业,按税务部门规定办理。

商贸流通业范文篇3

国外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

国外商贸流通业大致经历了六种盈利模式(见表1):第一种是进销差价模式,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模式,且在现在多有使用,盈利的根源来自进销之间的差价和简单的附加服务。第二种是连锁经营模式,基于规模经济规律的驱动而形成。该种模式对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品牌效应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第三种是通路费用模式,即利润主要来源于商品进场费、购货折扣、物流费、仓储费、新店赞助费、促销费等。第四种是类金融模式,即利润来自对供应商资金的占用,这种模式在我国诸多电商企业中都有体现。第五种是供应链模式,这种模式源自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出现,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六种是增值服务模式,如设备的运输、安装、维修和更新等。国外的盈利模式发展与国内的盈利模式发展历程大致相似,但国外的发展相对成熟且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传统盈利模式下进销差价为核心,现代盈利模式更加注重综合效应,由单一的、分散的产品服务走向集约化、系统化的产品服务供应体系。此外,现代盈利模式有一个很明显也很关键的特点是金融业务的渗透,传统模式下实体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两者基本维持的是相对独立的地位,而现代盈利模式下,企业的供应链的拉长使得金融业务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众多企业开始摆脱对传统金融机构的过度依赖,具有自我“输血”的能力。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建立和有效使用自己资源的方法(王祖强、陈新伟,2010),是商业模式的核心。从上述的国外盈利模式可以看出,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的转变路径形成了一种从单一经营向复合经营的转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营链条的扩展,由简单的供销演变为供应链系统;另一方面是资金运用效率的极大提升,资金的体内循环逐渐取代体外循环。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对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企业生产经营链条的扩展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行业发展规律,对商贸流通企业而言这种规律更加明显。随着产业链的联系日益紧密,可供开展金融业务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广,创新盈利模式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多。那么,我国的商贸流通企业在盈利模式创新上会有怎样的表现,后文将会具体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分析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商贸流通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马强文、任保平,2011;黄炯华、孔燕群,2015),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重要反映。纵观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盈利模式,基本上与国外的演变路径保持一致,但在我国又有新的内涵。1992年我国流通改革后商贸流通业一直处于无序状态,信息不对称和信用的缺失导致物流运输处在停滞状态。进销差价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占据主流,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盈利渠道单一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之外资企业的不断挤压,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商贸流通业本身利润微薄,降低成本对商贸流通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实际上我国商贸流通业由于受技术、管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上述问题是对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的概括,随着盈利模式不断创新,我国商贸流通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层次上的差异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随着电商模式的崛起和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商贸流通业呈现出新的发展形态,特别是供应链模式开始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见表2)。广义上讲,供应链体现的是一种经营状态,即不同经济主体因某种业务联系而同处于一种经营环境当中,彼此之间产生业务上的往来;狭义上讲,需要将供应链的概念放在具体的产业或者行业内才具有现实意义。过往单纯考虑价格和成本的经营决策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必需同时对价格和质量进行权衡,并在考虑竞争对手行为的基础上对所在供应链的成员决策进行协调以制定最优竞争策略(肖迪、袁敬霞,2013)。现有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协同关系是供应链企业之间产生业务关联和实现供应链转型的基础。供应链转型本质上是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一种战略更新行为(肖静华、谢康,2015),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转型而言,供应链模式逐步成为主导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商贸流通业盈利模式的转型方向

商贸流通业范文篇4

加快发展具有海岛特色的商贸流通业,是我市深入实施“走创业创新之路,促以港兴市、全面跨越”和“服务富市”战略,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商贸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05〕18号)精神,结合**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市场化导向、国际化推进、品牌化带动,以促进经济、繁荣城市、便利民生为目标,积极培育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改造传统商贸业,加快发展便民服务业,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把商贸流通业建设成为与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相适应的重要产业,为“服务富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力争到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15%;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增幅不低于同期GDP的增幅,贡献份额达到12%以上;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20%以上。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以定海城区-新城-普陀城区中心商业带,高亭、菜园、沥港、台门、岛斗区域为商业中心的基本商业框架;在产业发展上,基本形成以涉港服务、会议展览、休闲娱乐为重点的商务服务业的新型业态;在市场培育上,形成以水产品、船舶船用商品、佛教用品三个特色市场,成品油、船用钢材、粮油商品三个物资市场为支撑的市场体系;在服务网络上,基本建成以农村现代流通网、社区便民服务网、旅游商圈服务网为体系的三大现代服务网络。

二、形成“一带五区”商业布局

(三)一条城市中心商业带。依托新城发展规划、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加快现代商贸中心建设步伐,高起点规划布局现代商贸设施。鼓励开发、使用商务楼宇,着力培育集涉港服务、总部经济、商务旅游为一体的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中央商务区;细化商业网点规划,布局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便利店等新型商业业态;完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金岛路、体育路、定沈路、翁山路“两纵两横”精品商业街区。依托定海城区成熟的商业基础,挖掘商贸文化内涵,围绕定海文化广场,建设大众中心商圈。培育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特色风情街区,改造提升定海港海鲜美食广场,建设定海东西大街明清文化街、芙蓉洲路休闲娱乐街、总府路时尚服饰街三大街区。通过提升改造或引进、嫁接,加快城区大型超市、现代精品百货商店的建设步伐。依托普陀沈家门旅游“金三角”的中心位置,发挥“沈家门渔港”的独特优势,注重商旅结合,以旅促商,以商活旅。重点建设各类旅游购物商场、旅游购物街区,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景区商贸服务,提升沈家门海鲜夜排档。到2011年,基本形成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新城现代商贸、以传统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定海城区综合商贸、以海洋旅游为载体的普陀城区旅游商贸的城市中心商业带。

(四)五个区域商业中心。按照**城市建设“一体两翼”空间发展基本框架,顺沿连岛大桥东西走向脉络,以定海城区—新城—普陀沈家门城市中心商业带为主轴线,建设南北两翼高亭、菜园、沥港、台门、岛斗五个区域商业中心。北翼进一步完善高亭、菜园商业基础设施,加快布局衢山岛岛斗商业网点,打造岛斗商业新区,推动经济大岛城镇化进程。南翼整合金塘岛、六横岛两岛商业资源,建设沥港、台门经济大岛商业中心,进一步增强区域商贸服务功能。到2011年,基本形成高亭、菜园、沥港、台门、岛斗五个区域商业中心。

三、积极培育商务服务业

(五)涉港服务。适应全市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积极发展涉港服务业。在新城布局建设以涉港服务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抓紧开发建设千岛路两侧和海景道的商务楼宇,加大招商力度,出台有效政策,吸引海运、港口企业及其配套服务的口岸、港务、金融、保险、船务中介等机构、企业和大型工业企业研发、设计、管理总部进驻,同时配套建设一批高星级酒店、高档娱乐设施和其它配套设施,使涉港服务业成为**商务服务业的核心支撑。

(六)会议展览。办好“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国际船业博览会”和“**群岛·中国普陀山国际佛教用品博览会”。以三大博览会为龙头,通过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依托海洋产业特色和海洋文化特点,鼓励举办各类博览会,不断提升现代展览业对地方产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大力发展会议经济,尤其要鼓励在旅游淡季引进和承接各类会议,争取建成一、二个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固定会议中心或论坛。加快新城会展设施建设,开展会展业城市合作,制订出台鼓励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创造良好的会展业发展环境。到2011年,打响渔、船、佛三大会展品牌。

(七)休闲娱乐。利用**群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海岛风貌,培育适合城市一族旅游度假的休闲区,打造独树一帜的海上休闲天堂。完善旅游购物休闲娱乐街区,开展海钓、游艇、游船、沙滩运动、高尔夫等高端娱乐活动,筹建具有海岛特色的文化演艺中心和海洋主题公园,建设适合各类商务洽谈的会所或主题度假岛。提升定海港、沈家门港亮化工程,推出商港、渔港夜游娱乐。积极对接“世博会”、“休博会”,吸引各地游客到**休闲、度假,感受海岛的闲情逸致。到2011年,基本构筑起**海岛休闲娱乐新格局。

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八)三大特色市场。水产品交易市场。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国国际水产城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以国家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国际水产城提升改造步伐。引入先进的市场运作模式,理顺现有区域水产品交易市场与国际水产城的关系,加快市场硬件设施和软件信息化建设,尽快形成以国际水产城为龙头的**水产品市场体系。尽早研究和策划海水产品“**指数”的工作,提高**水产品交易市场总体水平。到2011年,基本建成全国一流的水产品交易市场。船舶、船用商品交易市场。牢牢抓住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全省船舶工业重要基地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快船舶交易市场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船舶网上交易的功能,做大做强船舶交易市场。规范提升或重建船用商品交易市场,清理、引导场外船用商品店加快入场,加快场内软硬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做大做专船用商品市场。到2011年,初步形成集商品展示、仓储物流、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重要的船舶船用商品交易市场。佛教用品市场。积极发挥普陀山的辐射作用,利用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世界佛教论坛与佛教用品博览会的积极影响,在朱家尖建设佛教用品市场。依托市场打造加工产业链,开展集生产加工、贸易流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佛教用品一条龙服务。到2011年,初步形成全国知名的佛教用品市场。

(九)三大物资市场。发挥区域和港口优势,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集聚效应,重点培育和建设成品油、船用钢材、粮油商品市场,积极拓展港口贸易新领域,努力打造原油、矿砂、化工品仓储贸易市场。成品油市场。整合现有成品油仓储设施,高起点规划、引进、建设一批成品油仓储项目,完善海上、管道等运输体系,加快发展成品油仓储业。扩大成品油商业储备,进一步开拓成品油贸易市场。建立成品油应急保障体系,酝酿启动地方成品油储备制度,确保渔业生产、公共交通等重要领域、重点行业、重大项目成品油供应。到2011年,基本建成浙东沿海重要海上成品油供应基地。船用钢材市场。适应快速发展的**船舶工业,建设以船用钢板为主的钢材市场。加大招商力度,抓紧布局建设船用钢材物流配送基地。提高钢材市场配送能力和辐射能力,扩展周边地区和相关领域。到2011年,初步形成为船舶工业等临港工业服务的全省重要的船用钢材配送基地。粮油商品市场。以老塘山港务码头和省中转储备粮库为基础,引入大型粮食物流和加工项目,集聚以粮油及其副产品为原料的企业,开展粮油中转和加工贸易,促进我市粮食产业发展。建设老塘山市级中心粮库和全市粮食加工仓储中心,建立地方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到2011年,基本建成以水水中转、江海联运为特色的我国中部沿海部级粮油商品集散基地。

五、提升改造传统商贸业

(十)商旅住宿。完善城市商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旅接待能力和水平。在城区和旅游景区建设一批高星级酒店,引进国际品牌酒店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住宿档次;大力引导和鼓励发展渔家、农家特色家庭旅馆;加快汽车旅馆等旅游经济型酒店建设,发展品牌连锁酒店,确保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十一)海岛特色餐饮。围绕和依托**海鲜的独特优势,深度开发海鲜美食,提升**海鲜的市场价值。加快“中国海鲜之都”品牌建设,重视**海鲜烹饪技术的研究,培育**海鲜特色菜系。以**海鲜菜系为支撑,传播海鲜美食文化和海洋文化。建设**海鲜餐饮消费目的地,形成海边、海上、岛上、船上、渔港、渔村、渔家等系列海鲜美食消费场所。挖掘佛教文化内涵,推广形成以佛教文化题材为主线的素斋餐饮文化和佛茶文化,开设素斋馆和佛茶楼。

(十二)批发零售。拓展新型经营模式,创新营销手段,拓宽批发零售业销售渠道,加快电子商务在批发零售业的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商贸流通企业开设网上商城,提倡网购、邮购和电视购物,开展无店铺销售。进一步促进产销衔接,鼓励工贸联手开设工业品网上交易市场,加快网上批发零售虚拟市场的形成。

(十三)废旧物资回收。开展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备案制度,鼓励在城市居民小区和渔农村新社区设立连锁收购网点,在船舶、螺杆等特色工业园区设立特许收购点,积极推进废旧物资回收“绿房子”建设工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六、加快发展便民服务业

(十四)农村现代流通网。以城市配送中心为主要载体,进一步促进现代流通网向渔农村延伸。巩固“千镇连锁超市”市场工程成果,深化“万村放心店”市场建设。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加快渔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实行农村生猪定点屠宰。发挥供销网络优势,开展“一网多用”,建设农资集中采购、分级储备、连锁配送、农技服务的经营网络,渔农产品基地、加工、贸易购销网络,渔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通过构筑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到2011年,基本形成完善的农村现代流通网。

(十五)社区便民服务网。城区农贸市场。建设布局合理、配套完善、与城市建设同步的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建立完善农贸市场设置和管理标准体系,确定服务半径合理的农贸市场建设网点。对新建居住小区和中心城区部分居住小区优先发展“生鲜超市”和“农加超”标准化农贸市场。建材家居市场。进一步整合现有建材家居市场,合理规划,提升发展。对城区部分建材市场尽快“腾笼换鸟”,在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创造城区地块新的商业价值。注重建材家居品牌引进,建设绿色建材家居市场。汽车市场。有序发展新兴海岛汽车贸易服务,抓紧建设集销售、维修、交易、培训功能于一体的高集聚的汽车市场。重点推进以整车销售、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四位一体”为核心的多品牌4S店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开展汽车旅游服务,开辟海岛汽车租赁业务。生活性服务平台。整合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加快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1890”社区服务热线,开展便民信息服务。启动“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工程,培育一批商业示范社区和社区商贸服务业示范企业。规范发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早快餐、美容美发、洗染、回收、维修、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鼓励连锁化、品牌化,提高服务水平与档次。外包工服务区。加快经济新兴乡镇配套商业设施的建设步伐。完善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综合生活服务设施,为船舶工业等外包工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到2011年,基本建成完善的社区便民服务网。

(十六)旅游商圈服务网。紧跟**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大力推进大桥沿线重要交通枢纽、旅游门户、旅游景区的商贸服务,加快旅游景点、景区出入口商业网点建设,健全旅游圈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节点服务。要通过网点规划、业态配套,加快交通节点商业设施建设。支持交通建设与商业建设的合作,实现规划、建设和运营良性发展。完成金塘、册子、岑港、东港等连岛工程大桥沿线主要乡镇、街道新建公路和鸭蛋山、三江、西码头、蜈蚣峙、小洋山等重点港口码头的商业网点建设,积极支持机场商业配套建设。旅游景区服务。加强旅游门户、旅游景区、景点基础商业设施配套建设,规范商业管理;利用旅游人流流动和集散的优势,健全旅游纪念品供销体系;设计旅游观光路线,在本岛、普陀山、岱山、嵊泗设立若干个旅游定点购物商场,推动基层商贸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交通综合服务。健全客轮、大巴等旅游交通工具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加快大桥沿线中心镇、沿线道路、港口码头等加油站(点)和综合服务区的规划建设。到2011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服务健全的旅游商圈服务网。

七、加强商贸流通领域基础建设

(十七)品牌建设。鼓励优势流通企业通过跨行业、跨地区和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与国内外著名企业“联姻”,提高行业竞争力,实现规模扩张。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鼓励流通企业注册服务商标,争创国家(省)驰名(著名)商标和知名商号,打造区域品牌,挖掘“老字号”等,走品牌发展之路。

(十八)人才建设。把商贸流通人才纳入**海洋经济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商贸流通人才培训工程。鼓励相关部门或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提高商贸流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加快储备现代商贸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一批懂理论、有经验、会管理的经纪人队伍,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开发商贸人力资源。

(十九)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先进信息技术在商贸领域的普及应用,采用销售时点管理系统、有效导入管理信息系统、推广企业资源计划和开发应用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运用互联网在同行业、上下游企业间开展商贸活动,减少流通环节,实现信息互动。不断优化信息服务结构,扩大信息服务市场,创新信息服务管理体系,提高商贸流通信息化总体水平。

(二十)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重要商品物资的储备制度,形成政府公共储备与民间商业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和资金储备互补的新型商品储备体系。扩大重要商品和物资的公共储备,重点落实粮食、成品油、钢材等重要商品和能源物资的储备任务,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十一)诚信体系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引导流通企业诚信经营,建立完善商业信用档案制度,对失信者实行警示和惩戒。规范零售企业的促销和进货交易等行为,整顿规范流通秩序。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大力推进商业信用体系建设。

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二十二)规划布局。完善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做好商贸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与交通规划、旅游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做到全市规划一盘棋。按规划布局列出一批重点商贸流通项目,确定建设时间进度和责任单位,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对新建和改扩建规划范围内的重大商业项目实行项目备案(审查)或听证制度。对符合商贸流通规划的商业网点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确保供地。

(二十三)财税金融政策。建立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各县(区)也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在税收上可以参照国家和省扶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总体采取低税负政策,对商贸流通业予以大力支持。在非税收入征收等方面按规定予以优惠。对规模大、信誉好的商贸流通企业,金融部门应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对新设立、具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商贸流通企业,金融部门要在信贷、结算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担保机构要优先提供融资担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商贸流通业范文篇5

(一)建设三大物资供应基地

大力发展以深水港口为依托的商贸物流业是我市具有当前发展机遇和长远发展潜力的战略性大产业,也是我市发展大商贸大流通的重中之重。要紧紧依托港口优势,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宁波-**港口一体化,加快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港口物流业的主体运作平台;以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和信息支撑体系建设;培育扶持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特种运输、水水中转、江海联运、二程航运等,加快发展运输、仓储、货代、流通等企业。充分发挥大桥效应,促进港桥联运,重点发展成品油、船用钢材、粮油商品等商贸物流业。

成品油供应基地。利用港口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整合现有成品油仓储设施,高起点规划,引进、建设一批成品油仓储项目,扩大成品油储备,拓展成品油贸易市场,完善海上、管道等运输体系,加快发展成品油仓储业。到2011年,基本建成浙东沿海重要海上成品油供应基地。

船用钢材物流配送基地。发挥港口优势,抓住大桥贯通的有利时机,依托**船舶工业打造全省最大、全国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的契机,抓紧筹建船用钢材物流基地。到2011年,初步形成为船舶工业等临港工业服务的全省重要的船用钢材物流配送基地。

粮油商品集散基地。发挥深水港口独特优势,以深水港口为依托,以国家粮食储备库为基础,形成区域性粮油集散中心,开展通用型粮油中转和加工贸易,提供长三角、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到2011年,基本建成以水水中转、江海联运为特色的华东地区重要的粮油商品集散基地。

(二)培育三大特色专业市场

适应船舶工业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培育水产品、船用商品等为重点的特色市场和要素市场;适应海洋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建设旅游纪念品市场。以特色专业市场为依托,带动捕捞业、养殖业、船舶工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以中国国际水产城中心批发市场为重点的水产品交易市场。加快中国国际水产城中心批发市场“双百市场”建设步伐,整合现有区域水产品交易市场,适时搬迁,形成新的发展空间,提升**水产品交易市场总体水平。到2011年,基本形成全国一流的水产品交易市场。

船用商品交易市场。加快发展临城船用商品交易市场,利用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全省船舶工业重要基地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船舶交易网的功能,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依托船配制造业,发展船用商品交易市场,以贸促工,拉长产业链。到2011年,初步形成集商品展示、仓储物流、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重要的船用商品交易市场。

旅游商品市场。鼓励发展旅游纪念品市场,重点建设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购物市场,启动普陀山旅游纪念品市场。完善普陀东港土特产市场,改善旅游购物环境,提高旅游容纳度。到2011年,初步形成全国知名的旅游商品市场。

(三)形成三个商贸中心

按照与城市功能相匹配,与消费水平相适应的要求,通过商旅文结合,建设与保护结合,对定海、普陀中心城区的零售商业进行合理规划与引导,提升层次,增强功能,提高商业文化含量。对临城新区,通过规划,形成高地,重点支持国际高端商业、先进业态进驻新城。

定海城区文化商贸中心。依托定海城区成熟的商业基础,利用定海老城历史、文化沉积的价值,充分挖掘商贸文化内涵,在历史文化相对集中的定海文化广场,建设城市中心商圈。培育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风情街区,建设定海东西大街明清文化街、芙蓉洲路休闲娱乐街、总府路时尚服饰街三大街区。到2011年,基本形成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定海城区文化商贸中心。

临城新区现代商贸中心。依托临城新区的城市规划、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高起点规划布局现代商贸设施,培育集商务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中央商务区(CBD)。重点是完善和细化商业网点规划,加快临城新区商贸中心的建设步伐,推进新城金岛路、星岛路、沧海道、海华道“两纵两横”精品商业街区建设,促进产业、人气和商气集聚。力争到2011年,初步形成以中央商务区(CBD)为核心的临城新区现代商贸中心。

普陀沈家门旅游商贸中心。依托普陀沈家门旅游“金三角”的中心位置,发挥“沈家门渔港”海鲜美食的独特优势,注重商旅结合,以旅促商,以商活旅。重点建设各类旅游购物中心、旅游购物街区,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门户、旅游节点商贸服务,提升改造沈家门滨港路海鲜排档街,沈家门渔市大街海洋文化街,满足旅游消费需求。到2011年,基本形成以海洋旅游为特色的普陀沈家门旅游商贸中心。

(四)培育三大新兴产业

会展业。随着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的不断完善与提高,特色产业优势的更加明显,现代会展业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有效载体。通过政府指导、市场运作,重点发展水产品、船舶、船用品、旅游品等为主的海洋类专业会展;依托特色专业市场举办行业博览会。合理规划会展设施,提高场馆综合利用率;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市重点会展活动;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会展企业,打响现代会展业品牌。办好“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国际船业博览会”、“中国**佛教用品博览会”三大会展,“中国**国际沙雕节”、“**海鲜美食文化节”、“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三大节庆,扩大市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现代会展业对地方产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到2011年,力争打响渔业、船舶、旅游商品三大会展品牌。

休闲产业。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交通、旅游与商贸的有机结合,满足在新的生活条件下的消费需求,形成机制、完善配套、优化布局,发展便利商旅活动的休闲产业。一是发展旅游餐饮。紧紧围绕和依托“中国海鲜之都”的独特优势和响亮品牌,深度开发海鲜美食,打造以海鲜美食为卖点的海岛餐饮品牌,提升**海鲜的市场价值。加快发展以**海鲜为品牌特点的餐饮业,进一步打响沈家门夜排档品牌。挖掘佛教文化内涵,推广形成以佛教题材为主线的普陀山素斋餐饮文化。引导支持海岛餐饮业走出去,通过海鲜美食文化推介、海鲜美食连锁餐饮、海鲜美食食品配送等途径,把富有**特色的海岛餐饮业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二是开发邮(游)轮服务业。根据**发展趋势,将有越来越多的邮(游)轮经停**。**本地高端消费人群对邮(游)轮消费的新需求也开始出现。旅游、交通等部门积极配合,努力培育开发邮(游)轮服务业。支持推进朱家尖、沈家门、普陀山等邮(游)轮码头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设计旅游观光路线,设立旅游购物定点商场。支持各类商业企业参与经营,引入知名商业进驻**旅游市场,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三是打造精品商旅休闲区。充分发挥农村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增强和完善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开发综合性的娱乐休闲项目,在发挥旅游“金三角”优势的同时,努力把渔家乐、农家乐等一些旅游项目发展成具有**特色品牌的旅游项目,把马岙、马目、钓浪、塘头、东极等建设成为具有海岛特色的商旅休闲区。到2011年,基本构筑起**休闲产业大商贸、大旅游的新格局。

创意产业。培育以工业设计为依托的创意产业,是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适度转换的重要手段。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位于我国东部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有发展创意产业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直接受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创意产业圈的辐射,及早谋划创意产业发展思路,从研发、机构、人才等入手,利用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海洋文化的良好背景,通过策划、包装和宣传特色产业,拉长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融入长三角创意产业圈。到2011年,初步成为长三角创意产业圈的组成城市之一。

(五)构建三大现代流通网络

农村现代流通网。巩固“千镇连锁超市”市场工程成果,深化“万村放心店”市场建设。发挥供销优势,创新机制体制,构建集中采购、分级储备、连锁配送、农技服务的农资经营网络,构建渔农产品基地、加工、贸易购销网络,建设渔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以新的网络推进渔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到2011年,基本形成完善的农村现代流通网。

商贸流通业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持“双增双进”,打造“三大基地”,实现“两个转变”的总体战略,实现全市国内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工作的新突破。重点要壮大出口龙头企业,夯实出口基地,开拓国际市场,打造知名品牌,改进招商方式,加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

(二)主要指标

1、20*年全市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在20*年基础上增长15%,达到14.9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6%,2010年突破30亿元。

2、20*年全市外贸出口创汇额在20*年基础上增长22.5%,达到6200万美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2010年超过1亿美元。到2010年全市外贸出口创汇和利用外资两项指标,当年均超过1亿美元。

3、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年基础上增长16.7%,20*年达到91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3%,2010年达到150亿元。

4、重点培育十个商贸流通出口龙头企业;建设七大内外贸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开拓四大国际市场;打造十大商贸流通产品名优品牌;建设十大专业批发市场和一处高标准的物流园区。

二、实施重点

(一)抓项目,以项目建设提升商贸流通工作的整体水平,以工业化的思维来谋划商贸流通行业的发展。重点项目建设要实行动态化管理,通过项目建设统领商贸流通工作,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促外贸、引外资、拓外经、活流通。

(二)育龙头,培育体现全市优势和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牵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培育年出口创汇超2000万美元的高新技术及高载能加工型龙头企业五个:霍煤鸿骏铝电公司(重点实施年产40万吨电解铝项目)、通顺铝业公司(重点实施年产11万吨电解铝扩产改造项目)、福耀集团通辽公司(重点实施年产240万重箱玻璃生产线改造项目)、通华蓖麻化工公司(重点实施年产2万吨12烷二元酸开发项目)、中港纸品包装公司(重点实施年产20万吨彩印包装项目)。培育出口创汇超1000万美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十个:科尔沁牛业公司(重点实施年出栏15万头肉牛、2万头白牛出口肉牛基地建设项目)、通粮集团(重点实施粮油深加工产品出口项目)、大华粮食购销公司(重点实施通辽国际集装箱中转站项目)、北大荒实业公司(重点实施粮油深加工产品出口项目)、通辽三农食品有限公司(重点实施2万亩出口荞麦基地建设项目)、扎旗正达粮油有限公司(重点实施2.5万亩有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内蒙古清谷新禾有限公司(重点实施3.7万亩有机食品出口基地建设项目)、通辽威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重点实施2万亩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霍林河正昌草业有限公司(重点实施3万亩优质牧草出口基地建设项目)、草原兴发集团公司通辽分公司(重点实施500万只肉羊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培育年出口创汇超500万美元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实现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四个:通辽兴合化工公司(重点实施年产1.2万吨癸二酸盐系列产品开发项目项目)、内蒙古绿太阳实业有限公司(重点实施红辣椒仓储保鲜出口项目)、通辽三元食品有限公司(重点实施红辣椒仓储保鲜出口项目)、宏祥纺织公司(重点实施年产100万套服装生产线项目)。应对入世挑战,充分发挥中国石油通辽分公司的主渠道作用,重点扶持营销网络建设,壮大龙头功能。

(三)建基地,建设具有全市优势和特色,供应国内外市场的货源基地。即开鲁、科区、左中的有机蔬菜基地;库伦、奈曼、左中有机葵花等食品基地;开鲁及其周边地区的红干椒基地;后旗、左中、奈曼、扎旗的肉牛、肉羊基地;库伦、奈曼的荞麦基地;霍市的牧草基地;扎旗的有机绿豆等杂豆基地。

(四)拓市场,把我市名优产品打出去,提高国内外市场份额。重点巩固日、韩市场,拓展东南亚市场,开发俄蒙市场,发展欧美市场。在巩固日、韩市场的基础上,加大东南亚、俄蒙、欧美市场的开拓力度,“十一五”期间出口额超过日本、韩国。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扩大进前、五湖、旭日、刚刚等连锁企业经营规模。积极引进沃尔玛、家乐福、上海华联、东方家园等国际国内知名连锁企业入驻。积极发展壮大商品批发零售企业,鼓励民营资本广泛兴办各种百货、专卖、便民店。加强农村、牧区市场建设,发展多渠道流通,扩大全市商品的国内市场份额。

(五)创品牌,把全市名优特产品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品牌。维护和提升蒙古王酒、科尔沁牛业、库伦荞麦、通玻牌玻璃、通华牌蓖麻油、通铝牌铝锭、绿太阳绿色食品、“新正达”牌绿豆、“通辽肥牛”、“科尔沁肥牛”、“清谷新禾”有机食品、“三农”牌荞麦米、科尔沁乳业“科乳牌乳制品”等名优品牌。重点培育3个全国驰名商标,40个内蒙古著名商标和全市60个知名商标。

(六)引外资,强化对利用外资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抓好新签约、新注册三资企业资金落实、项目启动工作。确保鸿骏铝业公司、新奥燃气公司等大项目、大企业如期启动运行,达产达效。采用多种方式对国外招商,“十一五”期间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超过2亿美元。

(七)促外经,引导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积极引导通顺铝业公司、霍煤鸿骏铝业公司尽快到国外开发原料资源。努力促成通辽交通工程局的境外工程投标。扩大劳务输出的渠道,开拓翻译、艺术、医护人员的境外输出市场。大力发展对外加工贸易,积极运作通辽出口加工贸易区。突出做好国外无偿援助项目的争取工作。

(八)建市场,加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原有市场经营及管理档次。把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团结路贸易区市场、通辽批发城、通辽农资农贸市场、通辽玉米批发市场、白音太来果菜批发市场、通辽建材批发市场、开鲁红干椒市场、通辽木材专业批发市场、煤炭批发市场建成为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地区乃至东北经济区的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新建一批门类齐全,市、旗、乡相互连接的粮食、生猪、汽车交易市场。

(九)强物流,充分发挥我市地处华北东北交汇,铁路公路交通便捷等优势,重点建设通辽物流园区,把通辽物流园区建成内蒙古东部商贸物流中心,积极筹建国际集装箱中转站内陆港和口岸机场。

三、主要措施

(一)将我市商贸流通重点龙头企业纳入全市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予以扶持。下大力气确保我市出口重点龙头企业通顺铝业公司、鸿骏铝电公司的生产和运行。由有关单位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促成霍煤鸿骏铝电公司和通顺铝业公司纳入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铝电发展目录,农牧业出口产品生产基地纳入全市重点建设的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范围。由市商务局组织相关企业编制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项目,发改委和产业化办公室负责上报申请资金。市、旗县财政预算安排一定的商贸流通业重点项目和基地建设启动资金,用于出口企业重点项目前期费用和基地的种子改良、基础设施建设及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的费用。

商贸流通业范文篇7

1、区商务局的政府职能和管理的行业

(一)、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及*市关于商贸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区商贸流通发展规划。

(二)、研究提出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方式。

(三)、负责对*区各种经济成分的商贸流通企业实施宏观管理和指导,研究拟定现有商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指导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改造。

(四)、负责全区流通领域的行业管理,包括从事日用工业品、副食品、服务、旅游、进出口的经营活动。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

(五)、负责全区商贸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指导商业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帮助商业企业申请项目,争取资金。

(六)、研究拟定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的政策措施。对煤炭和成品油市场经营业户的资质进行初审,对其经营场所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1、组织实施烟、酒等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监管,对煤炭、成品油、散装水泥等重要生产资料的流通管理。

2、负责对拍卖、典当、租赁、医药流通、民爆器材经营流通、旧机动车交易、废旧钢材等旧货流通行业业户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其业务指导和管理,监督其依法经营。

3、负责全区畜禽屠宰市场的规划、审批和管理。

4、负责全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建设的规划和审批及各类市场物业的规范和管理。

5、负责全区危化品经销行业的规划、管理或备案。

(七)、分析研究国际、国内贸易政策,提供区内外贸易、进出口贸易信息并组织相关活动,指导并帮助企业按国际化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争取商品出口配额,解决贸易争端。

(八)、负责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协调办理出口退税工作;指导外经贸企业的会计、统计业务;收集、分析、对外经贸信息和信息咨询服务。

(九)、代表区政府协调海关、商检、外汇管理、国税等中区直部门落实有关外经贸企业的优惠政策。

(十)、承办*区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2、全区商贸流通及服务业的基本情况

到*年全区各类商业网点达1.98万个,其中:城区网点15268个,农区网点4450个;商品交易市场38个(含4个在建市场),交易额66.9亿元,其中:城区市场22个,年交易额58.3亿元,农区市场16个,年交易额8.2亿元;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市场有8个;规模较大的业态形式有综合、专业及集贸市场38个,连锁超市60个,大中型百货店9个。大型宾馆10所。全区现有建成营业面积144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14.5万平方米;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有7.8万人;新型商业流通业态正在形成,各类连锁超市网点已发展到60多家,国内大型连锁超市店、品牌店纷纷进驻*区,连锁经营收入近10亿元,年均增长90%,占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2000年的0.95%,增长到了14.5%。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及环境改造的快速发展,社区商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现代物流开始起步,多层次物流体系、多元化市场格局日渐形成。

全区个体商业实现营业额50亿元以上,占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的80%以上,剔除石油、烟草等垄断行业营业额,个体私营商业已经成为商贸流通业的绝对主力。

二、区商务局的重点工作

*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调整业态,扩大规模,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流通行业在我区经济增长中的先导性作用,促进内蒙古东部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

1、打造蒙东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做大作强蒙东物流园、工业物流园。以*物流园区为核心,加强物流信息整合,促进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2、要加快我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就要尽快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在现代商贸流通理论的指导下,改变现有的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企业规模整体偏小、业态雷同、服务功能不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我们认为,制定发展规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高起点建设全国性商品批发市场。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共同发展的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路子。并建立适应商品特性的流通方式,按专业特点分层次组织批发市场。为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有场无市的局面,要改变现有的招商、摆摊和赶集等落后模式,充分发挥大批量集散、配送、加工、信息处理等现代物流功能;二是继续构筑多元化的商贸网点建设投资格局。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通过招商引资和调控投资导向,积极调动本地商人积极性,鼓励各方按规划要求参与商贸网点建设投资;三是加强软件建设,强化商业网点建设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商贸网点建设的现代化、规范化程度,提升商贸流通品位;四是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连锁企业,催生新型流通业态,加快流通活市进程。整个流通经济以开放、激活零售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商业连锁、超市、专业店、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会展营销等新型流通业态方式。

3、根据科区商业网点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科区商务局会同市商务局共同聘请北京时代澳商城市环境研究院完成了《*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0》编制工作,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

4、目前推动的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推动*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加强农牧区商业网点建设改造力度,满足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到*年底前,将有196个“农资农家店”以崭新的面貌为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是协调、服务、建设好以华融五金建材市场及木里图工业园区综合物流园为代表的市、区重点市场物流项目。

三是着力培育以百货大楼、金叶广场、太平洋商业广场、露天市场为主要构成的明仁大街城市商业中心,规范发展大中型零售商业网点。

四是着力培育以清谷新禾、万顺达淀粉、威世国贸、兴合化工、富铧农业等外贸企业为主的出口创汇能力,特别是要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加工贸易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逐步改变我区“大内贸,小外贸”的局面。

商贸流通业范文篇8

目前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机遇。“入世”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将大大加快,国内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将直接面对跨国流通企业的竞争,以现代技术手段和先进经营管理形式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业迫在眉睫。国家实施“开拓市场,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以及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环境。商贸流通业在启动市场、扩大需求、促进生产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行业。为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制造业优势,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商贸流通经营主体和经营管理方式,努力提高我市商贸流通业的整体素质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为加快*商贸流通业的创新和发展,以现代商贸流通业提升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市民生活质量,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优势,现就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十五”期间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要努力实现从“小商人”向“大商人”的转变,从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转变,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商贸流通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整体布局更加合理,业态更加丰富,企业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初步建成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相适应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具体目标是:

(一)形成较为完整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建设若干融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功能于一体的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购物中心,开发和完善若干区域商业旺区和特色商业街,新型社区商业基本覆盖主要居民区。形成以连锁商业服务组织为主体,旺区商业和社区商业合理布局的现代城市零售商业体系;构筑工商结合,内外贸结合,以现代批发组织为主体、交易方式现代化的批发采购体系;发展以第三方物流服务、大型连镇企业配送和“产加销”一体化专业配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二)打造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商贸龙头企业。

以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市场为目标,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包括:年营业额在50亿元以上的商业零售连锁企业、年营业额在10亿元以上的餐饮连锁企业、年营业额(流转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大型批发市场、采购分拨中心和商品批发配送中心,以及年营业额在5亿元以上的现代物流配送企业。

(三)继续扩大连锁经营的规模和领域。

实现连锁经营业态、业种和连锁店铺数量大幅度增长,到20*年基本确立连锁经营在我市商贸流通业中的主体地位,连锁商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四)商贸流通企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80%以上连锁经营企业普及以条码技术、商品分类编码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数据流通标准化技术,以电子收款机、前台交易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决策支持及运营系统;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普遍应用电子商务。

二、“十五”期间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重点

为实现以上目标,“十五”期间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要抓好以下重点:

(一)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

1.兴建大型购物中心。重点推动市中心区南中轴大型商贸购物中心、华润新城、中信城市广场等具有国际水准的商业设施的建设,形成具有较大区域性影响的新型商业中心。

2.完善现有的商业旺区,开发新的商业旺区。继续完善老东门商业步行街、华强北商业街和人民南路商业区等商业旺区的配套建设,开展华强北商业街二期工程和人民南路商业区交通环境整治的建设工作,开发建设南山、宝安、龙岗等新的商业旺区。

3.建立健全特区外区镇的商业设施。按照中等城市规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宝安、龙岗两区的商业服务设施,启动实施“名店下乡”工程,引导和鼓励具有实力的各类连锁企业到各镇布点,推广现代商贸流通模式。

(二)大力推广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是指企业经营若干同行业或同业态的店铺以同一商号、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或授予特许经营权方式组织起来,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先进的经济组织形式。它对扩大流通规模,提高流通效率,规范流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要在商品销售和服务领域广泛推广。

1.提高连锁经营企业规模化、规范化水平。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加强对连锁企业的引导,完善政府服务功能,创造有利于连锁经营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支持企业开展资本经营、战略合作和业务重组,培育发展一批以*为总部、跨地域发展的大型连锁企业。

2.扩大连锁经营领域。连锁经营要从目前主要经营日用百货、食品、餐饮、燃油和药品等领域向家电、家居、图书、音像制品、装饰材料、汽车、生产资料等产品以及运输、快件、旅游、维修、家政、个人服务等服务业领域发展。

3.支持连锁经营向多业种、多业态发展。鼓励采取直营、加盟、特许经营等多种连锁方式,积极推进连锁经营在不同领域采取综合店、专业店、便利店等多业态发展和业态创新。

(三)努力提高批发业现代化水平。

1.促进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化转变。要依托*的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发展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和较大区域影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物资集散、信息、价格形成以及制定标准、促进产销、物流服务等多种功能的批发市场。要推动批发市场交易主体由个体商户为主向公司企业为主转变,积极推进竞买制、拍卖制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方式,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道路,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和交易规模。

2.鼓励批发组织和服务创新。扶持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经营者和大型批发商向外地拓展,形成批发业的连锁经营。鼓励批发业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配送业务,推动工商、农商结合,发展采购分拨和商品批发业务。

(四)促进会展业的进一步繁荣。

我市较为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设施和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发展会展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交会”的成功举办,给*会展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要抓住机遇,进一步促进我市会展业的繁荣。

1.依托优势产业,培育品牌会展项目。要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利用我市口岸优势和城市辐射力,用5年时间做到重要行业基本都能开发和培育1—2个具有国内以至国际影响的名牌展。

2.加快新的会展中心建设,完善会展业的管理体制和展馆经营机制。

3.壮大会展组织,提高办展水平。鼓励本市会展企业、行业协会和各类其他机构,开拓展览业务,培育著名会展组织,加强国际、国内拓展力度,加强城市展会宣传,吸引国际、国内会展商来深举办会展。

4.支持我市工商企业组团外展,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五)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十五”期间我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要加快发展。

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笋岗一清水河、盐田港区、机场航空、前海湾、平湖、龙华六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物流信息平台,为仓储理货、采购分拨、商品配送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基础条件。

2.扩大现代物流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工商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将仓储整理、零配件和产成品配送等物流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连锁经营、社会化专业化的配送、大型批发采购分销网络等现代商业组织,形成大规模的商流,并为现代物流提供广阔的市场。

3.重点培育物流市场主体。要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大型连锁企业和大型工业企业配送物流、以及社会专业批发配送物流业务的发展,催生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三、加大对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改革行政管理办法,扶持连锁经营的发展。

1.简化审批手续。

商贸流通业范文篇9

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年商贸流通工作,年是巩固和壮大我区“十一五”期间商贸流通业发展效果。对于构建我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形态先进”商业网络体系,实现把我区打造成北部大型商贸物流中心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郑政〔〕34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意见。

一、发展目标

加强规划引导和体制创新,以推进我区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健康和可继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商贸流通业规模不时壮大,凝聚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结合“最佳人居环境区”建设,构建科学完善的商贸流通业服务网络,促进社会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2%

二、工作重点

(一)构建商贸流通网络。本着以人为本、结构合理、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我区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体系。重点建设以下区域商业中心:城(北区)商业中心、陈(省体育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寨(路北环立交桥)及周边商业中心、区商业中心及镇、镇商业中心。利用城中村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的有利契机,重点规划建设以服务一定区域居民消费为主、功能完善、具有特色的商业中心。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和农村商业服务设施,方便大众消费。

(二)加快推进特色商业街建设。依照“合理规划、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原则。各街道要从本区域的实际动身,开发各种特色商业街。要顺应消费需求,围绕北城、行政中心、省体育中心、主要景区,规划建设高起点、高品味的特色美食街、休闲购物街、文体商品一条街等特色街区,打造省会北区新休闲中心,促进我区特色商业街的繁荣和发展。

(三)进一步优化交易市场布局。积极推进市场交易园区建设,壮大商贸物流业产业规模,重点推进路汽车交易园区、农产品交易园区、王砦副食品市场交易园区。规范发展连霍高速下道易园区,壮大中州大道沿线的家具批发、汽车及汽车配件等物流配送产业。利用城区交易市场向三环外迁移的时机,规范发展汽车及汽车配件、建材家具等为主的市场交易园区,进一步提升我区交易市场的辐射能力。结合我区集贸市场现状,积极引导集贸市场实施市场升级改造。鼓励批发市场积极引进物流配送、电子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市场由激进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不时完善市场功能,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本钱,扩大市场影响。

(四)大力发展大众化餐饮业。把发展大众化餐饮作为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利用我区休闲旅游资源。培育一批特色农家乐餐饮企业,不时提高农家乐餐饮的规模、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市饮食特色品牌,真正实现“近郊休闲哪里去,北部游积极规范发展夜间消费市场,营造良好的夜间消费环境。增加更多适合夜间消费的场所,完善都市服务功能,增强乡村活力、亲和力和吸引力,引导和促进消费,满足市民消费需求,繁荣和发展夜间经济。

(五)积极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加强商业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以点带面,加快社区商业网点建设步伐。结合城中村改造和房地产开发,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对于新建社区和进行改造的村庄,合理规划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充分的商业用房,不时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方便居民消费。开展超市进村活动,办好村村有便民超市的民心工程。依照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政策扶持的原则,实现日常消费不出村,方便村民,增加消费。全区每一行政村要建成一家规范化的便民超市。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街道及相关单位要提高认识,把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放在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区”突出位置,成立相应组织,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同时要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制订工作方案。区政府将把发展商贸流通业做为一项长期主要的工作来抓,并纳入年终商务指标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强力推进,狠抓落实,确保实效。

(二)建立完善的商贸流通业数据统计及市场监控体系。各镇。区商务局、发改统计局要增加业务指导,明确专人负责,督促相关企业,确保各项商贸业数据全面、准确、及时上报。用科学的数据反映我区商贸业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建立健全市场监测调控体系。加强重要生产资料和肉类、水产等副食品、蔬菜、废品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监测、预警和调控,建立市场信息快速反应系统,制定重要生产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动摇应急预案。

商贸流通业范文篇10

流通是连接生产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由生产到消费最终要靠流通来实现。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影响的进一步加深,我市经济运行可能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要实现“力争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亿元,年增长率在14%以上,以商贸流通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全市GDP比重的50%”的阶段性任务目标的难度很大。加之我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相对落后,市场基础相对薄弱,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服务业规模偏小,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拉动内需的难度加大,要实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任务,还面临着很大压力。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准确判断形势,敏锐把握发展机遇,以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促和谐为主线,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商贸流通业的信贷支持,积极促进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发展。

二、积极支持商业服务业网点优化和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升商贸流通业整体水平

一是各金融机构要继续支持秦州大众路、麦积商埠路两个核心商业区发展,促使其提高集聚程度,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设施品位。同时,积极投入资金,全面改造和升级主要街道上的低档次杂货店、小百货和食品店,改善配套设施,提升网点档次。积极支持特色商业街建设,扶持“老字号”创新发展。着重支持和发展具有现代商业气息的专业店、专卖店和以经营生活日用品、副食品为主的连锁便民店、连锁超市,突出品牌经营。对于上述方面的贷款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做好充分调查和前期论证的基础上,依据市场规则,搞好融资服务,在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之内实行较低的优惠利率。

二是进一步支持物流园区建设。对秦州西十里、麦积甘泉两个物流园区建设中的资金缺口,各金融机构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集仓储、配送、货物托运、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

三是促进批发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我市商贸业的重要增长点。各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各批发市场的改造整合,对有较好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的批发市场,其迁移、改造升级中的资金需求要给予积极支持。

三、积极推动农村商品消费流通体系的建设

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面。对于农家店建设、运转中存在的贷款需求,各金融机构要给予积极支持,适当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支持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建设,使其商品采购、储存、加工、编配、调运、信息等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培育自有品牌,促进产销衔接。继续推进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重点培育大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保障市场供应。做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中的金融服务工作,金融机构在办理“下乡消费贷款”时要遵守贷款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的原则,对涉农商贸流通企业的贷款利率,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支持其做大做强。

四、积极支持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增强城市商业网点便民服务功能

一是配合政府实施“便民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和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工程,做好配套金融服务与信贷支持工作。

二是积极支持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创新消费贷款方式,引导社会形成科学消费、循环消费的模式。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形式,新建和改造一批统一规范的社区废旧物品回收站点、专业化分拣中心和跨区域集散市场。鼓励生产和零售企业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业务,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

三是积极发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促进汽车消费稳定增长。支持二手车市场改造,倡导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新旧汽车置换业务,加大对汽车报废更新的资金扶持,促进汽车更新换代。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提高回收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