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风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4:59:42

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范文篇1

本文选取宏源证券、长江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中国人寿5只证券作为融资融券的标的证券.样本区间为1年,即2011-08-31—2012-09-01.数据来自雅虎财经.

1、计算收盘价在收盘价的基础上,一般有两种方法可以计算标的股票的收益率:算术收益率和几何收益率.在目前融资融券市场风险的文献中,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选取几何收益率为宜.据本文而言,宏源证券、长江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中国人寿的几何收益率方差更小,数据稳定性更强,因而更具统计性.本文选取统计性质较好的几何收益率:Rt=ln(Pt/Pt-1).式中,Rt为收益率;Pt为第t日的收盘价.利用式,分别求出宏源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和中国人寿5只证券的收益率,它们的收益率。

2、计算融资融券熵的风险值由于我国股市采用涨跌停制度,单只证券一天内的涨跌幅不得超过10%,也即涨跌幅处于区间[-0.1,0.1].如果某只证券达到-10%或者10%,会被要求自动停盘.把涨跌幅区间分成4个小区间,即[-0.1,-0.05),[-0.05,0),[0,0.05),[0.05,0.1],此时步长为0.05.下面分别计算宏源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和中国人寿5只证券的收益率落在区间[-0.1,0.1]的次数.在2011-08-31—2012-09-01期间,这5只证券的收益率落在[-0.1,0.1]的次数分别为235,236,236,235,236,落在[-0.1,-0.05),[-0.05,0),[0,0.05),[0.05,0.1]4个区间的次数.

在得到表1的数据之后,还要计算宏源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和中国人寿5只证券的收益率概率,公式如下:Pi=niN.式中,ni为证券落在小区间的次数;N为证券落在区间[-0.1,0.1]的次数.把具体结果代入式可得[-0.1,-0.05),[-0.05,0),[0,0.05),[0.05,0.1]这4个小区间的概率Pi,把表2的数据代入式(1),得到宏源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和中国人寿5只证券的风险度量熵值分别为0.854050416,0.854983432,0.77610091,0.916704267,0.749170608.

由此可以得到5只证券的风险排名,从大到小依次为长江证券、中信证券、宏源证券、海通证券、中国人寿.在进行投资时,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可以减少对长江证券和中信证券的持有量;由于投资组合能够降低市场风险,因此,也可以通过构建投资组合,如长江证券、中信证券、宏源证券、海通证券、中国人寿各投资100万元,而不是单单只买长江证券、中信证券、宏源证券、海通证券和中国人寿5种证券中的某一只500万元的证券.

二、结语

融资风险范文篇2

(一)企业融资的途径

一般认为企业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外源性资金,即来源于企业外部的资金。它主要包括: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来自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的资金、商业信用暂用资金、国家财政资金等。第二,内源性资金,即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资金。它通常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积攒下来的的留存利润。

(二)企业融资的风险类型

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支付风险。是指取得债务融资后,企业经营不善而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或现金流来偿付到期债务或利息的风险。支付需求和支付供应是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两大因素,只有在企业的支付供应大于支付需求时,企业的支付风险才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第二、财务杠杆风险。由于在利润表中负债利息以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因此适度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通过财务杠杆效用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但当企业的负债率超过一定比例时,银行就会要求获得与高风险相匹配的高利息,债权人的这种高报酬率要求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企业的借款成本。当企业的债务资本所获得的报酬小于其成本支出时,负债就会给企业带来伤害。可见,财务杠杆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对这种效应利用不当,就会引发财务杠杆风险。

二、企业融资风险成因分析

(一)企业经营不善引发的企业融资风险

企业经营不善引发的企业融资风险是指在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造成负面影响事项发生的可能性。企业经营风险依据企业是否使用债务可分为营业风险和负债经营风险。营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情况造成企业经营亏损。造成营业风险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点:首先,因为企业的各项生产要素并非都是稳定不变的,诸如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等都在变化着,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企业会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损害股东利益。其次,企业融资所获资金用于投资,由于投资活动的未来收益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企业也就面临着所投资金收不回来的风险。最后,由于市场需求千变万化,一旦企业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企业就会面临着产品滞销的风险。由此可知,上述经营风险的存在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衰退。负债经营风险是指企业使用债务时所增加的风险。当企业负债经营后,一旦企业发生经营亏损,企业便无法按时偿还贷款,企业将很容易陷入债务风险中。

(二)汇率及利率变化带来的融资风险

企业通过负债融得资金,那么市场利率的变动就会给企业的融资安全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通常来说,在经济发展的繁荣期,市场上资本流动活跃,物价快速上涨,这时候国家为了防止经济发展过热,避免经济运行不稳定便会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而对利息率的调整就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一旦利率上升,企业的财务费用就会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就会加大;在经济萧条期,市场环境低迷,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这时国家便会相应调低贷款利息率,利息率的调整虽然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但银行担心公司会因经济不景气而不能按时还款,便会对贷款人的贷款申请实施更为严厉的审查,这就导致很多企业融不到资金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公司面临破产的危险。因此,利率的变动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只有把利率变动程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对企业的正常的经营活动产生大的影响,企业融资风险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汇率的变动对于那些从海外市场筹得资金的企业的融资风险的影响无疑是显著的。通常而言,外汇风险是指汇率变化对筹集外汇资金的企业的不利影响。在外汇市场中,一旦外币汇率上涨,企业就必须支付更多的本国货币来偿还债务,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风险。外汇汇率变动的融资风险,一般存在于有外汇融资业务的企业。当外汇汇率发生变化时,会引起潜在的市场价值和净现金流量的改变,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如企业通过借入大量外币来扩大规模,发展生产,当归还时,该种外币的汇率上升,会使企业以更多的本位币来归还借款,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外汇汇率风险。

(三)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融资风险

企业的融资结构一般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取得资金的一种构成。由于各种筹资方式有其各自的特点,并且在资本成本,内源性资金和外源性资金的比例、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数量等方面每个企业各有不同,多数情况下当下的企业筹资资本结构可能并不是最优的资本构成,也许在某个时点上这种最优的资本结构存在,但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开展,企业增加筹资或者减少筹资都会使原有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这种筹资资本结构的不断变化,会加大企业筹资风险。理论上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着最优的组合,但这种最优组合在实务中往往是难以形成并长期保持的。所以,在融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资本结构趋于合理化,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当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时,会对企业的经营带了不利影响,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的外源性资金比例越大,其资产负债率就越高,相应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获得财务杠杆效益以及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企业在确定融资结构时,还应关注负债的期限结构,如果长短期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合理,也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四)企业过度负债带来的融资风险

由于企业的债务资金成本是在税前支付的,通过负债融资企业就可以享受抵税效益和财务杠杆效益,由于债权人的所得报酬率相对较低,负债融资的成本也就最低,通过负债筹资,可以大大的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但如果负债较多,就加大了利息费用,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加大企业失去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可见,企业负债规模越大,其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五)法制不完善以及监管不严也会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范文篇3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产生背景

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公司,主要包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在各地的具体名称不同)等。主要运作流程: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土地划拨、股权投资等方式出资,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辅之以财政补贴、“信用安慰函”等手段作为还款保证,主要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重点投向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突破资金瓶颈和法律障碍,开始建立了一系列的专业投融资公司,适度承接信贷资金或信托资金,进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毫无疑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于推动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一时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规模并不大。

进入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为防止经济出现大幅下滑,中央及时而果断地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3月。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地方政府设立合规的融资平台,吸引和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各级地方政府紧紧抓住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机遇,加快融资步伐,组建的融资平台如雨后春笋。据央行2009年第四季度披露的数据,全国有3800多家地方融资机构,管理总资产8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5万亿元,负债规模急剧扩大,地方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在过去1年中暴涨。由于融资途径主要靠银行贷款,在2009年全国9.5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中,投向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占比高达40%。总量近3.8万亿元。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积极作用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大规模融资,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建设,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发展,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在现行财政分税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分配出现了事实上的事权重心下移而财权重心上移,导致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对等。在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大部分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寻求外部融资成为必然,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大量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加快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2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需求锐减,国内一些出口加工企业出口订单减少,面临减产、停产的局面,地方政府利用融资平台迅速启动了内需,形成了新的国内有效需求,使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够正常发挥,使国内就业少受或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也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全社会树立了信心,保持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据银监局相关数据表明,2009年全国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有近40%投向了各级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公司。还有相当数量的生产流通企业因政府融资平台的投资需求扩大而增加了新的银行贷款。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的潜在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促进地方城市化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其迅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融资规模,蕴藏的潜在财政风险、金融风险也正逐渐显现。具体表现为:

融资风险范文篇4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筹资方式,在国外的研究中,对项目融资也只是进行了一种方法的介绍。而对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如何去志别、分析、控制、管理风险,没有做出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国际上,对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学术机构和学术会议很多,但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的国际项目管理机构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InternationalProjectManagementAssociation)。该协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项目管理大会,出了论文集《ManagementbyProjects》,收集大量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文章。在出版论文和专着方面,英国的学者J.P.Turner的着作《TheHandbookofProject-baseManagement》专辟一章讨论风险管理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期刊是英国的《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

N.Kartam与S.Kartam从项目订约人角度对科威特建筑行业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探如何评估、分散以及管理科威特建筑项目的风险,并提出了两种风险管理方法,即预防风险措施与缓和风险措施。

PatrickTILam指出电力、交通、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方面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影响,并以BOT这种融资方式为例,通过实例分析指出风险因素的种类以及相应的规避方法。

JyotiPGupta和AnilKSravat通过分析印度电力项目中融资和建设方面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相关的政策、电力交易、风险因素和融资等,介绍了外国投资的第一个IPP项目,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MansoorDailami和DannyLeipziger提出了在BOT融资方式中通过特许权协议降低风险的一些策略,如控制关键风险因素的变化,通过法律手段固定项目参与方和贷款银行之间的义务和权利等,并且运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也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可惜系统地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多。文献首次对项目风险管理作了理论综述,文献详细介绍了风险管理体系,文献论述了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及各种风险评估定量方法,另外文献引进了重大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综合集成方法。

融资风险范文篇5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行为。当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时,可认定民间借贷有效,与借贷有关的抵押也相应有效,但民间借款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借贷利率。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融资是一种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中小企业与自然人之间的直接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向银行借贷则是一种间接融资渠道。民间借贷这一直接筹资方式的效率要高于间接筹资方式。中小企业需要资金的特点是时间紧,银行借贷的审批需要较长时间,且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因此,中小企业更多的通过民间借贷获得资金。虽然民间借贷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中的有关规定,遵循自愿互助、诚实信用原则,但目前多地发生老板“跑路”现象,使得民间借贷面临更大的风险,这就给涉及民间借贷融资的中小企业敲响了警钟。因此,研究民间借贷融资风险问题,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全面认识和规避民间借贷融资风险。

二、中小企业的风险现状

(一)经营风险现状。企业由于经营中使用固定资产的原因,当企业的销售量降低时,单位产品占用的固定成本会增加,单位产品的利润降低,因为单位利润和销售量同时降低,就使息税前利润降低的幅度更大,这就是经营风险形成的原因。用经营杠杆系数来反映经营风险的大小。DOL=(S-V)/(S-V-F),S代表销售收入,V代表总的变化成本,F代表总的固定成本。只要影响到单价和单位成本的因素都会影响经营风险。单价、产销量、固定成本与经营风险同方向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与经营风险是反方向变化。因此,产品需求、产品售价和产品成本越稳定,固定成本的比重越小,经营风险就越小;反之,经营风险就越大。民间借贷年利率通常是银行利率的4倍左右,是实业企业无法负担的。因此通过使用高成本的民间借贷资金的中小企业,把民间借贷的资金主要用于:第一,中小企业把民间借贷资金投资甚至是投机于具有更高投资收益的行业,比如房地产、煤矿、石油,这些行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企业家预期这些产品价格能够快速上涨,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高收益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该行业,使供给增加,价格降低,国家的宏观调控也会控制产品价格的过快增长,因此,相关产品价格增长速度降低,甚至下降,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此时,投资于该项目的收益便会低于预期收益,甚至出现巨大损失。第二,中小企业把民间借贷的资金用于转贷,以赚取利差。此时,若其债务人出现借贷危机,中小企业也会遭受相应的损失。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与债务企业的总风险正相关。借贷链条由后向前传递风险,并且债务企业很少是从事低风险的实体经营,高风险项目已占经营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这就使得借贷链条上的这些企业经营风险很大。(二)财务风险现状。中小企业由于运用了债务筹资方式而产生的丧失偿付能力的风险是企业的财务风险,这种风险最终由权益资金所有人承担。固定的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是形成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当息税前利润降低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利息成本就会增加,单位息税前利润可供股东分配的部分会减少,并且总的息税前利润在降低,使得归普通股的税后利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用财务杠杆系数来反映财务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DFL=EBIT/(EBIT-I-D/(1-T)),EBIT代表息税前利润,I代表利息,D代表优先股股利,T代表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因为优先股的股利是税后支付的,所以把优先股的股利转变成税前的优先股股利。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利息和优先股股利与财务杠杆系数同方向变化,息税前利润与财务杠杆系数反方向变化。只要影响要利息的因素都会影响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的资本规模,债务的比重和利率都会产生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在进行高收益项目的投资需要大量资金时,通常会进行负债筹资,而且中小企业因很难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负债筹资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民间借贷获得的,利率通常很高,高达20%-30%以上,这就使中小企业要承担很高的债务利息。虽然企业预期息税前利润较高,但债务利息仍占息税前利润的很大比重,财务杠杆系数很高,财务风险很大。(三)总风险现状。企业总风险是指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共同作用,使权益资金收益大幅度波动而形成的风险。企业总风险是由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共同构成的。企业的理财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企业价值受预期收益和风险的影响,所以一般的企业会控制企业的总风险在一定范围内,如果经营风险大,就适当控制负债的比重,降低财务风险;如果经营风险小就会增加财务杠杆系数,以期获得较高的财务杠杆利益。对于一个项目的投资与否,企业应根据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来决定是否取舍。采用民间借贷融资的中小企业通常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都很大,导致企业总风险过大。很多项目不但没有提高企业价值,反而降低了企业价值。总风险过大最终造成了中小企业的债务危机。

三、中小企业总风险过大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所有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中小企业所有者是企业的最终决策者,对企业筹资、运营和投资决策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的所有者因为缺乏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管理水平较低,并且片面追求高收益,缺乏对风险的认识,甚至完全忽视民间借贷客观存在的高风险,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对风险缺少认识及控制。因此,所有者忽视风险势必造成中小企业总风险过大。(二)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后。首先,中小企业一般是家族型企业,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尚未分离,管理决策中易出现领导者集权、个人独断专行、任人唯亲制度等现象。这些管理方式与现代公司治理方式相关甚远,管理方式落后。其次,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混乱,没有科学的决策制度,即使有一定的制度,管理者也常常不按制度办事,越权行事及不尽其职现象严重。最后,中小企业没有聘用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对风险认识不足,很容易决策失误,忽视风险。(三)财务决策中忽视风险。由于所有者对风险认识不足,企业的管理水平又落后,使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常常只注重收益,忽视风险。体现在:一方面,企业缺乏明确的实体经营方向,不顾自身能力的不足,片面追求“热门”产业,投资于房地产、煤矿等产业,从而增加了企业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缺少可行性分析,或者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过于盲目乐观,忽视风险的存在,采用较低的折现率来计算净现值,使预测的收益过高。这样就使得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增加。另外,项目投资中所需要的资金一般是通过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给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中小企业在建设期,不得不向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资金的风险大,因此,增大了企业筹资风险。(四)无财务预警系统。中小企业所有者忽视风险,只关注企业的投资是否带来收益,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不知道所面临的风险是否已经有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存。尤其当民间借贷存在的情况下,随时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导致中小企业破产。

四、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融资的风险防范策略

(一)增强所有者的风险意识。所有者应加强学习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充分认识影响企业风险的因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所有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充分考虑风险,避免投机行为,综合考虑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严格控制企业总风险。(二)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首先,把中小企业从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聘用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进一步强化企业民主管理,不再由所有者进行经营管理决策,避免任人唯亲的现象出现。其次,建全财务管理机构,做到管理人员设置合理、职责分明、互相制约、保障机构的良好运行,使管理者按章程和制度办事,各司其职。最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选拔优秀的专业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并适时地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足够与风险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其业务水平。(三)加强财务决策中的风险控制。中小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有明确的企业经营发展方向,不仅仅追求“热门”产业。科学合理的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的大小、建设周期的长短以及资金来源的渠道,杜绝盲目性投资。当中小企业在资金充裕时,也须保持警惕,面对其他企业提出的高息诱惑时,要进行风险分析和判断,避免一味追逐高利率的收益而盲目地出借大量资金,防范无法收回债务的风险。中小企业应规范民间借贷资金的使用,根据自身状况制定资金使用计划,避免超出还贷能力,短期借入的资金要用于短期投资,不能冒风险将其投资于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上,防范资金链的断裂。当然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资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众筹的方式,防范民间借贷融资的财务风险。(四)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中小企业应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实时监控企业潜在的风险,当风险过大时,发出预警,从而防止企业风险过大。中小企业还应建立风险应急机制,事先准备风险基金,以备风险发生时使用,从而控制企业总风险。

[参考文献]

[1]周康爽.中小微型企业民间借贷融资的财务风险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9):161-162.

融资风险范文篇6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风险。(一)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蕴含的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质上只是地方政府为规避《预算法》对地方财政预算的约束,达到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目的,在市场上为地方财政支出的资金缺口进行融资的工具,并以此来解决由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问题。平台企业的创建、运行、融资、投资等过程均由地方政府一手操控,而作为债权人的银行与市场上的投资者却对此知之甚少。平台企业虽然以企业法人的身份在市场上进行融资,但其所融得的资金并不像一般企业那样用于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投向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教卫生等公共事业条件等方面。这使得对于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类企业所融得资金的流向、真实用途等难以进行有效监测。同时,由于同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同时受控于当地地方政府,许多融资平台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多头举债,更令银行对平台企业的真实负债规模、实际偿还能力等关键信息难以了解,在授贷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政府(融资平台企业)占据着信息优势,易于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进行多头举债、超规模负债。平台类企业的创建、运作门槛很低,但这些企业直接或间接有地方政府或地方财政的担保,其在市场上的融资规模却很大。许多银行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出于占据市场份额、抓住快速发展的机遇,或为了维持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以期望将来能够获得更多发展的便利与机会等目的,在2008年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了大量授信,使得地方政府利用融资平台超规模负债问题日益严重。在此期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在2008年初仅为1万亿元左右,到了2009年末激增到了5万多亿元,2010年上半年结束,更是达到了7.66万亿元。2010年6月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的数量超过了8000家,短短半年之内增加了一倍多。平台企业在市场上融资获得的资金主要来源形式为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贷款期限多超过当届政府的任期。这就容易出现现任政府过度举债、盲目举债。(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成立、运作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严格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本身是不合法的。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财政不得进行赤字预算,地方政府不得发售债券。《贷款通则》中也明确规定政府不能够作为贷款的借贷主体。地方政府虽然成立了名义上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平台企业来规避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但这种做法在实际上已经透支当地政府在未来的财力,造成当年财政预算的隐性赤字,本质上仍然是有违《预算法》的。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大量融资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以经地方人大同意的支持性文件、地方政府承诺函、“B-T”(建设-移交)模式下的回购协议等形式为融资平台企业提供隐性担保。但我国《担保法》已经明文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作为担保人,不得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中也明确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和政府机构对《担保法》规定之外的任何担保责任无效。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企业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担保实际上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平台企业的创建与运作实际上是建立在一个不合法或徘徊在法律边缘的基础之上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所获得的融资主要为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贷款期限多超过当届政府的任期,许多地方政府大肆举债。同时,平台企业所获资金的投向主要为收益不高的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甚至是既无任何实际社会效益也无任何经济收益的“形象工程”。因此,一旦平台企业出现违约或拒绝偿还贷款的行为,商业银行即便诉诸法律,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创建、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使用同一笔资金为多家平台企业的注册资金或项目资本金,挪用关联的平台企业贷款,以及在资产转移、过户等过程中存在违反《公司法》及有关规定的情形。(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推高了房价,使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困难、国家经济政策可操作空间下降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伴随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地方政府融资热潮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采用“融资平台+土地财政+打捆贷款”的运作模式。地方政府以财政资金划拨、土地划归、规费注入等形式投入注册资金创建平台企业,在市场上对平台企业辅以各种形式的政府担保获得打捆贷款,然后将获得的资金用于该片土地的开发建设,以后期土地的升值收益来还本付息。土地在这一运作过程中扮演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平台企业的注册资本、基础建设项目启动的资本金、平台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抵押品等多个角色。土地的保值增值成为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模式的关键因素。只有维持土地价格在高位运行,平台企业才能够获得稳定的现金流,这一融资模式才可以顺利运转。为了维持该融资运作模式,地方政府有助推地价、进而抬高房价的倾向。财政部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1.4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GDP的比重达4.6%,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更是高达43.7%。根据土地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土地交易价格涨幅达106%,从2008年的933元/平方米上涨到1923元/平方米。土地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助推了高房价,使得购房支出或为购房进行的储蓄大量挤占了人们的其他消费支出,加剧了我国宏观经济结构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使得国家试图扩大内需、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将消费培植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的政策方针实施困难。此外,平台企业所获得的融资来源主要为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资金投向的项目主要为期限久、资金回流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等,在项目完成前需要银行系统持续的资金注入以避免“半拉子”工程的出现。因此,又可以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绑架”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同时,这还会造成国家货币政策可操作空间下降,持续的信贷注入还有可能会引致通货膨胀。(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管理混乱、责任主体模糊等问题尽管平台类企业在市场上以独立法人的身份、以国有资产独资公司的形式进行运作,但是,不论是公司的人事任免还是日常管理、融资、项目选择、投资等均由地方政府实际控制。许多平台企业的管理人员就是由当地政府官员兼任的。加之平台企业的成立与运作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如使用同一笔资金作为多家平台企业的注册资金与项目启动资金、挪用关联企业的贷款、将诸如政府办公大楼等没有实际经济收益的政府财产来充当平台企业的注册资金等,更使得平台企业的管理混乱。加之平台企业的话语权较弱、责任主体不清,更使得不同的平台企业在市场上所获得的融资难以汇总统计,难以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以致地方政府都不了解融资平台企业的真实负债规模与偿付能力。

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蕴含风险的对策

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的问题,2010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文件,随后的11月,银监会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整借整还、风险延期暴露等问题,要求各金融机构切实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落实分期还款要求,并做到每半年还本付息一次,利随本清。但这些规定与措施远不能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蕴含的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解决1994年国家财税改革后“事权下移、财权上移”所造成的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资金缺口,同时规避《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不能进行债务融资和赤字预算的约束。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思路有二:一是改革现有的财税分配制度,让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匹配;二是修改《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进行赤字预算,同时允许地方政府在市场上发行地方建设债券进行融资。由于我国是单一制度的国家,如果允许地方政府在市场上进行债务融资,中央政府将自然扮演最终还款人的角色,这又会引发如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同时,中央政府担心如果允许地方政府进行赤字预算,地方政府的冲动投资、盲目投资等将会激增,引发新的财政问题。因此,尽管解决体制障碍,允许地方政府进行债务融资与赤字预算,可以方便规范和管理现在的各地方政府的隐性赤字预算问题。但是,由于改革现有的法律与体制牵涉的面太广,这种方法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只是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的一个长期构想。近期关于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方法的一个热点讨论是将银行对融资平台的中长期贷款证券化。[8][9]资产证券化有助于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生的风险过度向银行系统集中的问题,并能解决由于向平台企业投入的中长期贷款过多引起的银行系统流动性不足问题,还有助于增加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但是,资产证券化也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引发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更严重的金融风险。银行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虽然有助于银行系统分散风险,增强自身的流动性,但是并未减少该信贷资产原有的风险,只是将风险转移给证券投资者;并且银行新增的流动性很可能再次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如此往复循环,金融杠杆成倍放大,一旦证券化资产的现金流断裂,很可能引起整个金融系统进而整个经济的崩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得资金的投向一般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的项目,大多数项目本身盈利能力就有限,盲目的资产证券化不但解决不了现有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还会引发更大的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与融资规模的激增,源于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冲击。在国内不完善的现行金融体制与法律条件下,在现在国内外学者都对资产证券化持审慎态度时,使用一个引发此次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不论是从理论还是现实上来看,都需要谨慎对待。针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与负债规模激增的状况,现阶段最可行的方法是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尽快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设立、运作、融资、投资流程,建立起一个统一管理、统一统计、统一公布平台负债与资金流向的机制,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同时,地方政府还应在地方财政预算中,从财政资金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作融资平台的还款风险准备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对地方政府来说,应详细了解自身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偿付能力、所融资金流向以及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对于有着较强盈利能力的项目,如机场、开发区建设等,可以成立与政府相分离的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而无需政府继续为其融资、投资等进行全程管理;对于有一定盈利能力,但盈利能力比较差的项目,地方政府可以特许经营权、财政补贴等形式,保证项目正常的市场盈利空间,成立一个政府主导的企业来进行全面的运作,但是对该企业除了必要的财政与政策支持外,不再干涉其日常运营情况;对于一些盈利性极差甚至根本无盈利的项目,地方政府可以直接将其纳入地方的年度财政预算或向上级政府申请财政资金,不再以融资平台的形式对其进行融资。对于银行系统来说,政府融资平台一般所需贷款额度较大、期限较长,如果仅一家银行对其授信,不仅自身的流动性受到一定限制,而且自身对平台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的真实负债规模与偿付能力难以全面了解、风险过度集中。因此,当地的各家银行可以联合起来建立一个信贷平台,以银团贷款的形式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授信,这样既可以避免风险过度向某一家银行集中,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更容易规范银行系统的资金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流入,易于实现对融资平台的信贷授信的监管。总的说来,针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与负债规模的急剧扩张,应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成立、运作、融资与投资进行疏导与整治,尽快将其纳入合理的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应该对其融资平台按负债规模、还款能力、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等进行划分,将有较强盈利能力的平台企业与政府分离、推向市场,将盈利较差的项目与企业纳入政策扶持与财政补贴计划下,并完善地方财政预算。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在其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作融资平台企业的偿债风险准备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融资平台企业的偿债违约风险。同时,银行系统可以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对投资平台企业进行授信,并控制总体的信贷授信规模,以克服在对融资平台进行授信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过度授信和风险过度向某一家银行集中。

结论与政策建议

融资风险范文篇7

1、1负债筹资风险的概念

负债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期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一般表现为企业所有者权益下降,丧失偿债能力、发生财务困难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1、2负债筹资的财务效应分析

1、2、1负债融资的正面效应分析

(1)利息抵税效应。

企业负债应按期支付利息,根据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负债的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可在企业税前成本中抵扣,从而使企业能少交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实际的筹资成本,使企业获得潜在的收益。节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节税额=利息费用×所得税率。由此可见,只要有债务资本,便可产生节税效应,且利息费用越高,节税额越大。

(2)财务杠杆效应。

在企业资本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相对固定的债务利息,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那么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导致股权资本的利润则会相应增加,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收益。用定量描述为:权益资本净利润=[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一负债利率)×负债资本/权益资本]×(1-所得税率),当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时,适当借入资金。就可以提高权益资本净利率。

(3)负债经营可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用举债进行的扩大再生产比企业自身积累的资本进行的扩大再生产更有利。在通货膨胀期间,货币不断贬值,到偿还日使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在通货膨胀之前要小,原有负债额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的身上,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4)债务融资可以降低资金成本。

企业借入资金,需要按期偿还本息。由于利息是在成本中列支的,可以税前扣除的,它有冲减税金的作用,能带来税盾收益,而股权融资中,政府要对股东个人的资本利得和股息收入以及企业法人双重征税。因此,一般来说,债务的资本成本要低于权益资本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1、2、2负债融资的负面效应分析

(1)负债筹资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话,必须保证其投资要大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的越多,用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就越大。债务融资到期必须还本付息,一旦企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企业就可能出现债务危机,甚至被迫破产倒闭。

(2)过度的负债削弱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其债务负担过重。企业债务到期时。若不能定期足额地还本付息,将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3)负债筹资经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周转。

企业负债经营必定需要按期支付利息,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筹集的资金还款较为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大量的资金进行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

2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成因

2、1负债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

2、1、1负债规模

筹资规模取决于企业未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与企业的财务利益与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越低,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

2、1、2负债利率

从贷款企业的角度看,负债利率是其负债融资所付出的代价。在负债额既定的情况下,负债利息与负债利率成正比,负债的利率越高,企业所要负担的利息费用就越多,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负债利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2、1、3债务的期限结构

企业债务融资中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融资成本不同,一般长期债务的利息会高于短期债务的利息。长期债务回收期比短期债务长,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计息,则企业必须以较高的利息率,否则资金所有者不会将资金出借给企业。另外,长期负债的收益因使用期限长具有不可预期性和不稳定性,而且企业从长期看也要经历市场风险,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导致企业不能如期还本付息。

2、2负债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

2、2、1预期现金流入量与资产流动性

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企业现实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及时支付到期的利息,企业就会面临支付性筹资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较多时,就能及时支付到期的债务,其财务风险就较小;反之,当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弱,变现能力弱的资产较多时,企业就可能要面临及时偿还债务的压力,其财务风险就较大。

2、2、2金融环境的影响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负债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另外,金融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都是企业筹资风险的诱导因素。

2、2、3经营风险

企业供、产、销等各种经营活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都会给企业收益带来影响,因而经营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产生经营风险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如运输方式改变、价格变动等会造成供应方面的风险;产品质量不合格、设备事故会造成生产方面的风险;消费者爱好发生变化、销售决策失误会带来销售方面的风险。所有这些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都会引起企业的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从而导致经营风险。

3负债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3、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建立风险防御机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受到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出现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企业在遭遇风险时,毫无准备、缺少对策、一筹莫展,必然会导致失败,所以企业应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并且有效的应对风险。处于市场下的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制定适合企业具体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注入企业,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的筹资风险,把风险最小化。

3、2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加权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企业根据经营规模所拟定的资金需要量可以用多种筹资方式进行筹资,在资金总额既定的条件下,各种筹资方式不同的资金额就构成了不同的资本结构方案。分别计算各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然后对其进行比较,选择其最低的筹资方案。而每股盈余分析法是根据各种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盈余的比较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每股盈余无差别点进行决策。所谓的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是指能使两个筹资方案相等的销售水平,即当销售水平无差别时,无论是采用债务筹资还是采用主权筹资都具有相同的效益。当预计销售额超过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时,由于财务杠杆是正数,采用债务筹资下的每股盈余必定会高于主权筹资下的每股盈余,此时增加债务筹资则可优化资本结构。

3、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期限、利率

企业应强化预算方面制度的建设。在保持合理负债比率的前提下,根据生产经营和基本投资需求来确定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率。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各种筹资方式所能筹集到资金的数量、期限、成本以及所需办理手续的繁简程度等因素。掌握好筹资时间,使得筹资时间和资金的运用以及转化紧密衔接,努力降低资金的占用额,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到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资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度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集的资金,应采用浮动率的计息方式。

融资风险范文篇8

[关键词]物流行业;融资风险;信贷政策

1行业定义

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指将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物流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门类属G,包括53-60大类,如铁路运输业(G53)、道路运输业(G54)、水上运输业(G55)、航空运输业(G56)、管道运输业(G57)、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G58)、仓储业(G59)、邮政业(G60)等。

2行业背景

物流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贷代业和信息业等在内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供应链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我国物流业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无论是传统行业的“互联网+”转型,还是近年来火热的电商化、O2O化浪潮,背后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为支撑。随着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宏观经济发展均衡性有所提高,物流业总体运行平稳,景气指数提升。传统的依靠成本价格竞争的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物流行业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新阶段。从资源要素看,物流业进入高成本时代,人工成本上升趋势明显、存量物流用地资源紧缺。从发展方式看,随着原有市场增速放缓,兼并重组将迎来新一轮热潮。从增长动力看,传统物流企业将加快拥抱互联网、实现业务在线化,加快产业互联网改造,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3行业政策

为规划和促进行业发展,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3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了《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提出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智能水平显著提升,物流组织方式不断创新。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国办发〔2016〕69号),部署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物流效率工作,大力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4融资风险提示

(1)政策风险。政策的修改与完善、政策落实与执行到位、监管等问题都将成为物流企业经营所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如2016年9月,新GB1589修订和新一轮公路冶超新政相继出台,提升了公路成本,使得部分物流以需求向公路转移。快递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开展,寄递物流渠道安全要求升级,快递行业业务量也受到一定影响。此外,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出台了多项与物流运输相关的政策及行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并且不断修订,一些物流企业未能及时掌握这些规范标准,存在违法违规操作的问题。一旦被查处,对企业声誉将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2)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仍然较强。从整体看,全球经济可能处于短周期反弹、长周期下行的复杂状态。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美联储加息步伐加快、大幅放松金融监管因素直接影响我国对外出口。从国内环境看,一是制造业投资量并未实质提升。二是汽车消费放缓态势明显。三是库存周期因素。因此2017年国内外环境对工业物流和外贸物流需求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3)市场风险。物流行业属于完全市场竞争,企业议价能力较弱,同质化竞争严重。随着物流需求增速放缓和物流成本上升,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大幅下降,导致经营困难和亏损,2017年年初,部分快递企业末端网点发生积压快递、快递员跳槽外卖平台现象。当前,“加盟制”快递行业由于存在过度依赖电商业务、劳动力短缺、基层盈利率不高带来的季节性、区域性末端网点运营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存在市场风险。(4)贷款用途风险。银行贷后管理要求实行差别化政策,对于大型企业与小企业不同,小企业需要中长期项目贷款,往往容易获得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企业为了发展,往往挪用流动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存在短贷长用问题,容易引发流动性问题。

5信贷建议

(1)政策导向。把握物流业转型升级趋势,注重客户和项目选择,优先支持道路货物运输业、仓储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业、邮政业中的龙头企业,国内大型物流集团、世界500强企业中物流企业在华设立或投资的企业,以及获得国家5A、4A级物流企业认证的企业。(2)区域选择。树立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意识,重点支持位于《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发改经贸〔2013〕1949号)中二级及以上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以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的优质物流企业和项目。(3)客户与项目选择。顺应国家政策趋势,着力推进物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促进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物流信息化建设;积极支持具有多式联运能力的物流园区建设和传统园区转型;大力支持西北地区优势中欧班列发展;重点支持区域物流一体化建设。第一,重点支持物流信息化建设。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深入,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进入重要机遇时期。物流信息化投资将进一步扩大,投资重点将从初级的数据信息化逐步向流程信息化、服务网络化和供应链一体化转移。我国物流信息化市场规模将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因此我行重点支持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信贷需求,一方面关注国家大型工程的资金需求,如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程、NEAL-NET建设工程;另一方面关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动态,提供信贷支持。第二,积极支持具有多式联动功能的物流园区建设和传统园区转型。现代物流发展的高级形态为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物流、转运装备技术标准统一。2016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创建协同联动的交通物流新模式,推广公路港模式,强化公路港功能,推进公路港等物流园区之间运输、集散、分拔、调配、信息传输等协同作业。第三,支持重点区域物流一体化建设。

物流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区域物流一体化是进一步推动国内贸易和区域型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实行区域物流的无缝链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运作快捷的综合物流体系,有助于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重点支持京津冀物流一体化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郑州大都市区物流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曹永芬,曾宪凤.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流程创新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1).

[2]腾俊.物流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9).

[3]杜欢.基于中国物流标准化现状分析[J].管理观察,2013(13).

融资风险范文篇9

关键词: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风险;风险控制方案

一、我国大部分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的现状

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融资的渠道,主要是由外部吸引资金和内部积累资金两个方面组成,在这其中,外部吸引资金是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融资的主要方式,它是要求企业要向银行进行贷款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例如,在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一些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大部分都会以外源性的资金吸引为主,其一般会占到该公司资产的65%以上。这是因为在这些地方,金融机构有着非常充足的资金资源,他们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提供资金,这就使得大部分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更加注重外部资金的引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部分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已经不满足于用自身的资金资源来维持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利用资本经营手段和财务杠杆,来实现公司自身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但是因为融资方面的阻碍,他们又很难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这就是这些公司面对的主要矛盾。然而,按照我国现在经济资金的流通状况来看,以上的公司资金问题并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方案,主要还是因为我国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进行融资手段和渠道非常有限,得不到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得近九成的公司都会面对着资金不足的发展问题。

二、当代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面对着人力资源短缺的挑战

投融资人才资源和人力绩效管理资源的短缺是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一直存在的一个短板,导致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和企业内部历年以来的人才发展策略和行政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首先是我国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不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人才的任用和选拔,并且由于薪酬绩效管理的不够完善,一些市场性和业务性的人才很难被吸引进来,职业经理人的制度的推行也不够彻底。其次,在公司的内部,很多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都没有建立好完备的人才培训体系,其不仅缺少良好的未来规划方案,而且还轻视培训的实施,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公司优秀人力资源的获得,严重阻碍公司的发展。最后就是大部分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都没有良好的价值激励措施。由于我国大部分的该类企业还处于摸索探索阶段,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一些长期的红利、股权激励措施,不能够良好的落实“按劳分配”价值分配体系,使得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不能很好的引导员工向预期的组织目标进一步的迈进。

(二)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缺乏良好的风险管理手段

据了解,大多数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运营,资金不足一直是该类公司的一个短板,使得公司在现阶段的运营变得十分困难。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现在公司的基础技术水平不高,进行风险管理的手段也不够丰富,在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类公司的发展。此外,公司的有关部门在风险管理的措施主要采用回避和控制的手段,忽视了对于风险的转移,使得它们对于风险分担问题上存在误区。其次就是有关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据作为支持。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国家通过设立相关的法律条例,来进一步的维护公司相关的产权利益。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浙江一带,普遍缺乏基本的法律法规,不仅仅为这些公司增加了融资的风险因素,还使得公司的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大,进而阻碍该类公司的迅速发展。

三、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的风险控制方案探索

(一)深入理解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建立防范体系

公司的日常财务管理,首先需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全面认识风险,提高风险认识,增强风险的价值观念。针对财务管理,建立高效的控制、监督部门,提高参与财务管理的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有关的制度及管理章程,提高各项工作的衔接程度以及实现效率。建立防范体系。防范体系是公司风险控制中必然建立的体系,这种体系能够随时对公司的运营及发展状态进行监测、评价,按时计算财务风险的临界值,在最佳的时期对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风险情况进行控制。根据杠杆原理,实现财务的负债比率控制,对总体资本的成本进行比较,筛选出成本最小的融资作为最佳效益组合,同时对现金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确保资金能够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

(二)全面把握融资环境,设置风险评估及识别方法

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估,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定位,首先确立明确的资金管理目标,然后需要国有资本投融资公司对融资工作的前、中期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测评和分类。在此过程中,公司要根据风险评估目标及风险控制机构的能力,采取合理的风险评估及识别方法,确保公司能够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分类,对风险等级、风险趋向等进行精确的定位。

(三)提升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实力

公司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资金来源主要是经营利润,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能力强、效益高的公司,他们通过非外部资金投入的方式就可以进行经济的滚动扩展。可见,公司自身的经济实力可以有效的扩大资金周转范围,使风险大大降低,保证国有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同时,公司要增强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力度,增强公司主业的强化意识,维持并突破主业能够为公司打下坚实的资本经营基础。

(四)从内部出发,完善各项内控手段以降低融资风险

一套适合公司运营的内控手段可以确保公司的正常经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经营效率的提升,企业的风险控制及管理也应该达到财务信息真实、经营高效率的状态。所以,笔者认为公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财务部门以及财务运行体制要健全,以保证公司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内部控制手段需要做到严明、公开、公正,在此基础上完善奖罚体制。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使企业的运营科学化、规范化。四、预算管理要做到位,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全面的原则,使公司的监管工作及考核制度有据可依。五、完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内控效率及执行力。六、建立顺应公司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提升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七、完善监督制度的建立以及监督工作的执行工作,促使公司的内控体制不断地完善,最终达到降低融资风险的目的。

(五)从外部引入资金缓解自身资金压力以降低风险

适当的外部资金能够有效的缓解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经济压力,其中笔者所说的外部资金可以来源于境内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也可以是境外资本市场,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给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带来经济模式以及技术上的革新,促进公司的发展。外资的直接利用率随着近些年政府对外资重视程度的增加得到显著的提高,公司应当积极的利用这一机遇,快速的完善自身的引资策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运营体制,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提高各项策略的落实力度。总之,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现状的推动下,投融资平台公司要适当的利用外资的优势,全面提高经济实力,降低融资风险。

四、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一方面使得该行业内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大,另一方面来促进了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结构转型。要想更好的应对公司内外部的各类风险和挑战,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公司还需要在明确自己的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属于自己公司的业务系统。同时,该公司还要重视创新资本的运营模式,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资源,最终达到公司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繁荣的目的。

作者:张晓锋 单位: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林晓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评估[D].复旦大学,2011

[2]曾繁振.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及其构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

融资风险范文篇10

关键词:融资租赁;PPP项目;结合方式;风险管控

1融资租赁与PPP模式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重要合作关系,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模式,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公共项目建设中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解决政府资金约束问题,提高公共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效率以及提升公共服务质量。PPP融资模式的创新在拓宽融资渠道、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PPP市场。2015年国办发68号《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中提出了要“探索融资租赁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模式相结合”。融资租赁以融物实现融资的金融服务模式,适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等大型、长期的PPP项目,积极创新PPP项目的融资模式,推进融资租赁服务在公共领域的应用,探索融资租赁与PPP模式相结合,有助于缓解PPP项目融资难现状,推进PPP项目建设。

2融资租赁与PPP模式的结合分析

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投资期长,收益稳定等特点,与融资租赁方式能够提供中长期、大额资金的运行模式非常契合,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应用融资租赁方式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从政策上的契合看。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行业扶持政策,为融资租赁与PPP模式的结合指明了方向,中央层面有关政策中明确提出了“租赁公司可以参与地方政府的PPP项目”,地方各级政府的贯彻落实意见中,也提出鼓励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购买融资租赁服务,探索通过售后回租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和沉淀资金,探索融资租赁与PPP模式相结合。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专项建设基金与融资租赁企业合作,鼓励高速公路、城市轨道公共交通等公共领域通过融资租赁跨越发展。这些政策都为发挥融资租赁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领域发展中的作用夯实了政策基础。从融资需求的契合看。PPP项目建设及后续运营期限较长,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合作期限最短不低于10年,最长不超过30年;PPP项目的融资期限长、融资金额大,PPP项目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领域,大多投资金额大、资金需求大。融资租赁产品的主要特点就是解决中长期大额资金的需求,满足PPP项目建设及运营中的资金需求,以PPP项目的资产为依托,通过融资租赁特有的交易结构,为PPP项目解决融资瓶颈问题。3PPP项目公司运行结构PPP项目公司是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重要载体,项目公司(SPV)负责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是PPP项目核心实施主体,在PPP项目全过程中,是联系政府部门、社会资本、资金提供方、运营商、建设方、使用者等各参与方的纽带和桥梁,项目公司的运作结构如图1所示。

4PPP项目与融资租赁的结合方式分析

融资租赁企业与PPP项目公司的合作,提供债权融资,权益融资和咨询服务三方面并形成三种不同的参与方式。4.1作为社会资本方,提供权益融资服务模式。融资租赁企业可以与资金方、建设方、运营方等组建联合体的方式,设立SPV共同作为股权投资人参与PPP项目。PPP项目规模不同,股权投资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于中小规模项目,融资租赁企业宜采用直接参股或控股PPP项目公司,即直接股权投资方式,融资租赁公司在对投资的企业实施尽职调查后,与被投资企业约定入股方式、持股的比例、以及权责分配,风险分担机制,退出方式等。对于大型项目,融资租赁公司可利用自身的行业资源,引入外部资金与政府、金融机构、社会企业等其他投资方共同设立产业基金,运用产业基金的资金投资PPP项目,采用政府回购、股份转让、清算退出、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退出。4.2作为供应商和资金方,提供融资租赁债权融资模式。融资租赁企业作为债权人、出租人的角色参与PPP项目。PPP项目公司与融资租赁企业签订相关合同,在PPP项目不同时间节点,以不同融资租赁形式提供融资服务。PPP项目多为长期合同,无论是前期的项目建设,还是后期的项目运营,在项目运作的各个阶段都会涉及大量的原材料和设备采购。项目资金缺口较大,融资租赁公司针对新建、存量等不同类型的项目,提供直接租赁、售后租回、杠杆租赁方式的融资服务,为PPP项目建设和运营期解决资金需求。体现融资租赁公司作为提供债权融资服务为主的金融机构的专业性。4.3作为咨询服务方,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模式。融资租赁企业作为咨询服务提供者,为PPP项目公司提供投融资政策咨询、项目投融资方案策划、财务顾问、信息咨询等专业性服务;融资租赁企业利用行业服务平台,提供PPP项目信息、PPP项目参与各方对接与交易、项目运作过程的业务咨询服务;为PPP项目公司提供金融、税收服务;在招投标、设备购置等商务环节提供商业运作服务。

5融资租赁业参与PPP项目风险识别

5.1政策风险识别。重点关注国家在PPP项目强化监管、项目投融资约束方面政策的变化及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改变,规避可能对融资租赁参与PPP项目产生较大影响的政策风险,如限制性政策方面,是否有规范政府融资行为管理,规范PPP运作模式的政策出台;“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企业作为供应商和资金方,在融资性售后回租、有形动产融资租赁、不动产融资租赁等业务领域所适用的融资租赁税收政策有无不利税负承担的影响。5.2项目合规性风险识别。重点关注PPP项目是否符合适用范围,即政府负有提供义务且适合市场化运作;项目签约主体是否适合,包括政府方、社会资本方主体;项目的运作方式是否规范,项目有没有实质性的运营;项目合规性手续是否齐全,包括是否符合项目建设要求的各类合规性手续;项目期限是否符合政策要求,绩效挂钩机制是否合理,项目资本金是否充足;项目信息是否存在披露,PPP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需要公开的信息是否已公开。5.3政府财政风险识别。重点关注以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为付费机制的PPP项目,政府是否有能力支付;由于政府存在付费责任,政府的承诺是否有能力兑现,是否有可能形成违约风险;融资租赁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时,还要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进行评估,了解PPP项目中股权投资支出责任、运营补贴支出责任、风险承担支出责任、配套投入支出责任的测算方式;关注相关支出责任在当地公共预算中的安排比例。5.4社会资本方风险识别。重点关注社会资本方是否具有既往运营一定规模和数量PPP项目的资质和经验,因为这对PPP项目能否正常完成建设、正常运营影响较大,因此,融资租赁企业需要对项目公司社会资本方联合体中其他参与方进行尽职调查,对社会资本方的诚信程度、专业能力、履约能力、融资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对社会资本方是否能完成前期融资、建设和成功运营进行评估;有无不能按时完工风险及项目中止之风险。5.5项目收益风险识别。PPP项目实施周期长,项目运营收支是否能够平衡并获得合理投资回报,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融资租赁企业要对PPP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内,影响项目收益的各类阶段性风险因素进行归纳、分类、识别、测度;并对项目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进行现行测算,把控项目的收益能力,确保有合理的收益。

6融资租赁参与PPP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6.1科学构建PPP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融资租赁企业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分析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内外部因素,确定能够承担的PPP项目风险,识别风险的诱因、特征和影响程度,并根据其特征加以分类,建立符合自身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风险运用量化指标生成评估结果,据此来进行项目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根据组织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动态优化;应用压力测试、风险敞口、敏感性风险等模型或方式,对PPP项目面临的诸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可量化的风险进行衡量和评估,并采用自我进化方式加以优化,克服所选模型或方法的局限。6.2全过程跟踪动态识别和评估PPP项目融资租赁风险。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具有实施周期长、交易结构融资过程复杂、参与方多、投资金额大等特性。因此融资租赁企业要着眼于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全面识别PPP项目的项目前期准备、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项目移交阶段等各个阶段的风险,定期对PPP项目参与各方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合规性风险等PPP项目运作过程中关键风险点并进行跟踪评估。6.3构建智能融资租赁风控平台。融资租赁企业要完善业务的数据服务,凡涉及风险的业务交易事项及进程,都要能够实时、精确、连续、完整的记录与传送;借助信息化方式管理风险信息,构建智能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嵌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和工具,依托融资租赁业务云计算平台,建立PPP项目融资租赁大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各种场景下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PPP项目融资租赁风控业务流程与互联网+等技术结合,多点风报;运用人工智能提升风控能力,线上和线下、公司内部外部等多方数据建立大数据风控模型,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风险识别、风险汇总、风险计量、风险预警及监控,智能全流程闭环监控。6.4实施风险监控结果反馈,定期评估报告融资租赁参与项目风险。融资租赁企业将智能融资租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监测出的风险,形成风险评估报告、风险事件处置预案,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应采用周期性或例会报告的方式,将风险识别、评估结果报告和应对方案向企业风险管理决策层报送,对特殊重大风险专项评估分析,提供专门报告,以确保决策层能够及时、全面掌握融资租赁企业面临风险状况,当智能风控系统提出风险预警指标超出设定值时,风险管理部门应及时与相关部门、业务单元和组织分支进行风险信息沟通,全面掌握风险的范围、成因和特征,并要求风控一线责任主体实施应对方案,降低风险影响,同时向决策层报告。6.5采用与风险偏好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策略。融资租赁企业根据风控系统所分析识别风险的结果,在监管持续趋严的形势下,采用与风险偏好相适应的风险降低、规避、转移、承受等对策,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融资租赁企业合理战略定位,以合适的身份和角色介入PPP项目,规避政策风险;在PPP项目中开展杠杆租赁、资产证券化ABS等新融资租赁业务形式,规避业务风险;强化合规经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资产规模调整、风险拨备、资本补充、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提升内部的风险防控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降低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孙伟.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融资的经验性规律及策略优化——基于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J].经济纵横,2019,(07):120-128.

[2]刘宇昕.融资租赁拓宽PPP项目融资渠道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李拉.融资租赁公司参与PPP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产权导刊,2017,(06):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