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3:52:00

人文化

人文化范文篇1

一、人文旅游与文化保护概述

(一)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反反映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文化、思想的旅游景观资源,因此人文景观将社会环境、人类生活、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都融入其中,也是人类发展的产物,可以对民族精神和地方历史进行真实的反映,也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物质财富,可以真实的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化历史传承。人文风景与自然风景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自然景观是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而人文景观可通过博物馆、文化馆、音乐节、少数民族节日等进行体现,这样的特色文化活动,成为人文旅游的独特魅力。(二)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艺术、历史和考古价值的文物保护,包括自然遗址、古建筑研究、壁画石刻的管理等,这些都是在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也是属于不可移动的文化,是记录了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代传承的文化艺术,主要包括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文化和传统工艺等,这些保护对历史的保护和传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文旅游与文化保护措施

(一)提升游客对于文化保护的意识。在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需要将文化保护意识进行宣传,首先在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宣传文化保护的思想,当地政府也需要在开发的过程中加大对文化保护的力度,将旅游保护的思想逐渐的进行传承,逐渐的提升文化保护在旅游业中的发展与进步。其次,需要将导游的素质进行提升,提升导游的素质水平,通过导游的规范作用将游客的行为进行规范,对游客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最后,景区管理人员也需要加强管理,关注游客在旅游中的行为,对于其中的一些不良习惯进行及时的纠正,逐渐的规范游客的行为,提升文化保护意识。(二)制定科学规范的文化保护措施。对于人文景观的保护,需要制度作为保障,这样才能使得游客和旅游开发部门在管理中将文化保护充分的重视起来。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建立更加规范化的管理措施,结合地区文化开发现状,制定适宜地区发展的景区开放制度,保证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地区经济收益,防止对景观的过渡开发,更加合理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将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其次,制定适宜的游客管理方式,通过制度化的规范对游客的行为进行规范,这样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提升游客对文化保护重视程度,提升文化保护质量。最后,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在管理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的强制力提升文化保护力度,加强社会的影响力,提升保护质量。(三)引进先进管理措施。我国的一些人文景观在管理过程存在滞后性,造成旅游中一些人文景观破坏较为严重,因此需要采用更加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管理成果,将文化保护和管理措施进行改进,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法,减少旅游开发中对景观的破坏。其次,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文化开发管理方案,对于人文景观的开发更加注重科学性,将景区进行更加合理的安排,防止开发不合理造成的景观破坏。最后,需要提升地区文化保护能力,加强对文化保护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文化保护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三、结语

人文化范文篇2

一、“边疆人文研究室”与《边疆人文》的创办背景

20世纪40年代初期,随着战争局势的不断恶化,除西北、西南地区外,中国的半壁江山成为了沦陷区。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边陲的云南,以拥有滇缅公路、滇越铁路而成为连接国际交通的主要区域。鉴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云南政府计划再修筑一条由滇南的石屏通往佛海(今云南勐海)的省内铁路,以便连接滇越铁路。与此同时决定提供一笔专款,委托一个学术机构,调查铁路沿线的社会经济、民风民情、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供修筑铁路过程中参考与应用。据研究室成员邢公畹回忆:“南开大学的黄钰生(子坚)教授和冯柳猗教授在云南社会贤达缪云台先生的支持下,取得了石佛铁路的委托与经费,便决定乘这个机会创办一个边疆人文研究室,一方面为石佛铁路的修筑做有益的工作,另一方面为南开大学创办一个人文科学的研究室,开辟一个科研阵地。”[1]1942年6月,在黄钰生和冯文潜等人的积极筹备下,“边疆人文研究室”成立,边疆人文研究室的全称为“南开大学文科研究所边疆人文研究室”。任聘陶云逵教授为研究室主任,并主持研究室的工作。成员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转入的邢公畹,西南联大毕业生黎国彬、黎宗瓛,北大文科研究所的毕业生高华年等人。在《南开大学文学院边疆人文研究室章程》和《南开大学文学院边疆人文研究室研究计划与工作步骤》中都强调对云南少数民族民俗的调查,计划调查内容包括传统教育、民间口头传统、社会组织、民间信仰、民间手工艺等内容。[2]584-586在研究室章程和计划的指导下,同仁们很快就进入到田野,开始了有计划的调查工作。从1942年7月至1945年,研究室成员对修路计划经过的沿途地区开展了走访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边疆人文研究室调查工作表》对此作了详细的记录。[2]587-588除了陶云逵是对宗教信仰的调查外,其他几位学者关注的基本都是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这里有学者自身专业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调查少数民族语言是研究民族文化的前提。调查组成员从昆明出发,经玉溪、峨山、新平、元江、车里(景洪)、佛海(勐海)等地,对沿途的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语言民俗、民间信仰、社会经济、地理等进行了调查。抗战时期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工作危险艰苦,各种各样的热带病流行,民众对调查工作的不理解,再加上社会治安没有保障,路上还要准备跟土匪交手,甚至有丢失性命的危险。当时的调查困难重重,甚至会威胁到生命,调查工作能按计划顺利进行,并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实属不易。陶云逵调查了新平县彝族的民间信仰和社会组织;邢公畹在新平、元江的傣族、彝族的地区搜集、记录、整理了大量的当地的口头故事和当地习俗;高华年在调查新平彝族的语言和文学的同时,还对民间信仰和人生礼俗进行深入的调查;袁家骅在峨山对窝尼语调查时收集了不少的故事;黎国彬在车里调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贸易、经济情况等人文和地理状况。调查者除了收集到丰富的调查材料外,还注重民俗文物的收集,在民间收集到的有宗教经书、宗教用品、生产生活用具品、少数民族服饰等。这次综合性的大调查,内容包括语言学、民俗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对石佛铁路沿线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水平、语言文化做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室为石佛铁路提供的调查资料主要有:石佛沿线少数民族分布状况图表;铁路员工应用的语言手册和石佛铁路沿线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等。1942年云南省石佛铁路筹备委员会以西南边疆人文研究名义出版了一辑油印本。其内容包括:黎国彬《峨、新、元三县的糖业》《漠沙社会经济调查》《青龙厂社会经济调查》、黎宗瓛《杨武社会经济概况》四篇调查报告。[3]研究室成员在调查过程中,除了按石佛铁路委托的要求完成调查任务外,在研究室同仁们的努力下,还取得民俗文化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西南联大常务委员张伯芩称赞道:“内容详实,蔚为大观,望继续努力,俾能对于我国文化多有所贡献”。[4]边疆人文研究室成员不多,平均年龄不足三十岁,他们都是来自研究所或大学,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治学严谨,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田野调查中很快就有新的体会和学术成果反馈。但在物资匮乏的抗战时期,学术刊物的发行量有限,出版商大多都不愿接手专业性强的学术期刊,这类刊物一般都是不赚钱的买卖,研究室也没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发行刊物,看着研究室成员来之不易具有学术价值的调查报告、文稿都一叠叠地搁置起来,研究室主任陶云逵决定带领同仁们自己蜡刻,以油印的方式出版研究成果。《边疆人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见图1)。《边疆人文》刊物分为甲乙两种形式,甲种为语言人类学专刊,共出了三种,分别是邢庆兰(邢公婉)《远羊寨仲歌记音》、高华年《黑夷语中汉语借词研究》和《黑夷语法》。乙种为综合性的刊物1943年9月开始面世,除第一卷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是月刊外,在昆明蜡刻发行的都为双月刊,1946年7月第三卷五六期在昆明出版后,随着南开大学返回天津,蜡刻版的《边疆人文》也随之终结。1947年12月铅印版第四期《边疆人文》合刊在天津出版,同时也成为《边疆人文》期刊的终结版。《边疆人文》乙种综合性刊物在艰难中走过了四年,共发表文章41篇。从文章的数量来看并不算多,但其历史价值却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调查成果值得学术界加以探求。

二、《边疆人文》与民俗文化

《边疆人文》发行之初,原来打算只作为内部交流的材料,但在“边疆人文研究室”主任陶云逵的精心组织和号召下,受到学术界不少名家的重视。在第一卷第一期只发表了研究室成员陶云逵和邢公畹的两篇文章。从第一卷第三、四合刊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学术界有声望的学者开始向《边疆人文》投稿,先后发表了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的《论藏缅族的父子连名制》,闻一多的《说鱼》,向达的《瞰青阁识小录》等。除此之外,还有来自青年学者的高质量论文,如马学良对彝族民间信仰的田野调查成果,张清常对边疆民歌的研究等。《边疆人文》成为了传播新文化,发表学人们对云南民俗文化调查成果的重要渠道。发表民俗文化方面的文章比重相当大,其内容涉及民歌、信仰礼俗和民间故事等各方面,为全面了解云南社会文化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一)民歌与《边疆人文》。民歌是少数民族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歌唱传统,又以歌唱日常生活的形式呈现。《边疆人文》发表民歌类的文章见表1。十篇民歌文章中有五篇出自张清常的研究,可见他在民歌研究上的用心。张清常1915年出生在贵州安顺,幼年随家人迁到北京。193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后,考上了清华大学研究院中文系研究生,1937年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抗战爆发后,朱自清邀请他到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任教,当时30岁的他成为了西南联大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传唱后世的爱国主义经典名作——《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就是由他谱的曲。来到昆明后的张清常对少数民族民歌非常关注,在《由我国内地民歌说到边疆歌谣调查》一文中说到,“有一些人说,我国边疆的许多民族并不属于中华民族的系统,因而极尽挑拨离间之事,怂恿我国边疆各民族独立。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调查是在于证明此种谬论不成立。”[5]张清常带着民族主义的情怀论证边疆民歌与内地民歌具有共性,以此从民歌方面反驳民族分裂主义的阴谋。他以云南民家(白族)情歌为调查对象,虽然侧重点在于民歌的曲调方面,对民歌与日常生活方面的关联性调查还不够深入,但其记录的民歌材料却为后人研究民家(白族)歌谣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献参考。闻一多的《说鱼》一文发表于1945年第2卷3、4期合刊,从隐语的定义和文化功能进行分析,从《周易》《左传》《诗经》等文献中引出中国以“鱼”代“情侣”“匹偶”,并以西南少数民族民歌为依据,论证其打鱼、钓鱼是求偶的隐语,烹鱼、吃鱼喻义合欢或婚配。民间以鱼象征配偶是因为鱼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在原始人类的观念中,婚姻的唯一目的就是繁衍,“所以在古代,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一种意义上,差不多就等于恭维他是最好的人。”闻一多认为,“文化发展的结果,是婚姻渐渐失去了保存种族的社会意义,因此也就渐渐失去了繁殖种族的生物意义。”但“任何人都是生物,都有着生物的本能,也都摆不脱生物的意识。”[6]闻一多运用数十首西南民歌挑开古典文献中的层层迷雾,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启发了后人去发掘民歌艺术中所隐藏的深层意义。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叫阿细人,他们的歌唱题材十分广泛,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到人们社会的形成都融入到歌唱内容中,无论在田间地头、山林,还是在“公房”里,男女相遇都会激发他们的灵感相互对唱。1942年流亡缅甸的光未然回到云南,在路南县一所中学谋得教员的职位,他根据彝族青年毕荣亮的演述,记录整理了长期流传在阿细人民间的长篇叙事诗《阿细的先鸡》,1944年由昆明北门出版社出版。[7]1953年再版时改名为《阿细人的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当时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语音乐律实验室的语言学家袁家骅也流亡到昆明,1945年受邀到路南修县志时,看到光未然出版的《阿细的先鸡》后,找到了光未然调查时的同一个演述人——毕荣亮,用国际音标记录了全部内容,同时在阿细人居住的几个村落进行调查和记录。袁家骅通过调查后,1946年在《边疆人文》第3卷5、6合期上发表的《阿细情歌及其语言》一文,对于没有文字的阿细人,这些缠绵的情歌记录了他们的历史、情感、生活和性格。1953年《阿细民歌及其语言》由中国科学院出版发行。(二)民间信仰与《边疆人文》。对于产生于原始社会,历经岁月的传承、发展与演变延续至今的民间信仰具有自发性,是民族固有精神的持续,对民众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民间信仰调查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边疆人文》有关民间信仰的文章见表2。《大寨黑夷之宗族与图腾》一文就是陶云逵在云南新平县的调查成果。大寨黑夷(今纳西族),考察的内容为姓氏与宗教图腾之关系。本文分为两个方面,一部分是对大寨黑夷宗族考察,以祭祀和族长人选来分析其信仰民俗;另一部分是在宗族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宗族社会组织中的图腾现象。通过西方图腾理论与大寨黑夷动植物崇拜的比较分析,发现“第一,鲁魁山一带黑夷,除以动植物为族称之外,服装、发饰、用具、房屋装饰均看见有象征宗族姓物之图案或形状;第二,宗族对于姓物守有若干禁忌,类如禁吃、杀、触、用等,并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表现犯禁的后果;第三,族人是其姓物的后代或姓物是其祖先的保护者。这些表现方式说明图腾的存在以及图腾与人们生活的关系。”[8]《西南部族之鸡骨卜》是陶云逵非常有名的一篇调查报告,考察了西南地区鸡骨卜的起源与传播状态。材料来自于陶云逵的田野调查和参考他人的田野材料,田野调查地及民族分别是:云南新平县鲁魁山大寨一带纳苏部族(黑夷)、同县赵米克寨纳苏族、云南澜沧县酒房寨阿卡部族、四川栗波昭觉两县金□□□支阿庄支恩扎支布兹支之黑夷、云南新平县漠沙乡花腰摆夷、云南娥山县化念乡青苗、云南武定禄勒黑夷、云南元江大羊街车库寨查窝、云南耿马县和澜沧县的卡瓦山之卡瓦人。从地理上看鸡骨卜主要分布在川滇两省,从语系来看主要是西南的三大部族。通过陶云逵的田野调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西南少数民族占卜的具体方法和习俗。语言学家罗常培对此文给予高度的评价,“综合堪究胜义殊多”。[9]当时北京大学大四学生马学良在“湘黔滇旅行团”途中曾在闻一多的带领下采风问俗,既积累了调查经验,也培养了对民俗调查的兴趣。1939年马学良考上了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语言组汉语历史音韵学专业,师从罗常培和丁声树两位教授,后在罗常培的推荐下跟随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李方桂做田野调查,开启马学良的云南彝族礼俗调查研究。《黑夷作斋礼俗及其与祖筒之关系》和《倮译太上感应篇序》两篇文章都是马学良在云南彝族地区的田野调查,他用“以俗解经”和“经俗互证”的研究方法探寻彝族社会文化。1943年夏天根据“边疆人文研究室”的安排,高华年在峨山莫石村苗寨进行语言调查。当时他除了记载苗人的神话故事、山歌和语汇作为语言上的研究之外,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也进行了深入调查。《青苗婚嫁丧葬之礼俗》一文就是在这一带的调查成果。另外,《鲁魁山倮倮的巫术》是对新平县杨武坝鲁魁山和峨山莫石村的调查,文中对巫术不是以迷信的视角进行批判,而是在文中多次引用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来对巫术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他对民间信仰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对巫术在少数民族中存在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三)民间故事与《边疆人文》。民间故事方面有范宁的《七夕牛女故事的分析》和邢庆兰(邢公畹)《敦煌石室所见董永董仲歌及红河上游摆夷所传借钱葬父故事》两则民间故事。《七夕牛女故事的分析》一文以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的牛郎织女传说为原始母题,运用古典文献,如刘向编撰《孝子传》中的《董永》、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中的《毛衣女》、段成式《酉阳杂俎》;引用当时的学者如赵景深、常任侠、钟敬文、陈志良等人的论文资料;查阅了英国学者柯克女士等记录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基础上,把这类故事分为毛衣女郎型、乌鹊填河、山伯英台型三种类型去探寻其故事的源头和七夕的起源。通过分析,范宁认为,“楚怀王初置七夕,牛女故事产生至少是完成在汉代,汉代农业最发达,也就是封建社会最稳定的阶段,婚姻制度是家庭的基石,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社会把对偶婚认为不能改变的。牛郎织女这则传说是维持对偶婚制的精神牧师。”[10]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范宁受到当时历史地理学派的影响,力图广泛搜集故事异文,比较研究故事情节之差异,从地理上来确定故事最初的发源地和传播路线,探寻其原型。从材料的运用可见其知识渊博,运用古籍文献、考古资料、外文资料、民俗调查材料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创了民间故事研究的新境界,实现古今材料的互证与结合。1946年《敦煌石室所见董永董仲歌与红河上游摆夷所传借钱葬父故事》发表于《边疆人文》期刊第3卷5、6合期。此文是邢庆兰(邢公畹)以1942云南新平县漠沙乡调查花腰摆夷(今傣族)采录的《借钱葬父故事》为材料,与查阅到的敦煌石室所记录下的《董永董仲歌》和刘向记载的《孝子传》进行的民间故事比较研究,通过故事的核心母题、传承原因及从民间故事内容分析汉文化对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的影响。

三、结语

当年“边疆人文研究室”五六个学者,为了实现学术报国的理想,坚守一份学术志业,深入边陲,考察民族文化,记录边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等,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和研究成果,更为可贵的是为了让年轻人的调查成果能早日面世,在研究室主任陶云逵的带领下创办了具有影响力的《边疆人文》期刊。创刊之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边疆人文》早日问世,陶云逵多方拜访或写信给有关专家学者,并亲自编写稿件,刻写蜡版,甚至参加刊物的油印、装订。后来刊物不仅成为本室同人发表科研成果的阵地,而且通过刊物联络汇集了云南民族民俗文化的爱好者,如闻一多、罗常培、马学良、张清常等纷纷撰文支持刊物的发展,学者们者以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调研精神,呈现了一批批优秀的反映云南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成果。《边疆人文》在艰难的岁月中仅存四个年头,但这并不能否定其价值。一方面,在西南联大支持下的“边疆人文研究室”成员为办好杂志付出了诸多努力,体现当时学人自力更生的学术精神。另一方面,抗战时期来到云南的学人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调查热情高潮,《边疆人文》为专注于民俗文化的他们提供了平台,所刊载关于云南民俗文化方面的论文,或是经过田野调查,或是通过现实与历史结合的反思,既有民俗文献保存的价值,也有民族与边疆问题解决的现实理论,在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邢公畹.抗战时期的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兼忆关心边疆人文研究室的几位师友[M]//见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编.联大岁月与边疆人文.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84.

[2]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教学.科研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3]李列.民族想像与学术选择——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7.

[4]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张伯芩致冯文潜函[M]//联大岁月与边疆人文.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496.

[5]张清常.由我国内地民歌说到边疆歌谣调查[J].边疆人文,1944年第1卷(3、4期合刊):15-27.

[6]闻一多.说鱼[J].边疆人文,1945年第2卷(3、4期合刊):1-8.

[7]光未然.阿细的先鸡[M].昆明:北门出版社,1944.

[8]陶云逵.大寨黑夷之宗教与图腾制[J].边疆人文,1943.第1卷(1):1-13.

[9]罗常培.悼陶云逵教授[J].边政公论,1944(9):15.

人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育人;文化

近年来,衡水学院始终以创建文明学院、科技学院为目标,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展示自我,挑战自我,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以广泛开展学生文化科技活动为基础,先后成功地组织学生参加了“河北省风景园林设计大赛”“走近科技创新、参加工程实践”“导师工作坊制”等多样化、多层次的科技活动,学生积极性高涨,同时也展现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对科研的追求。在这样的学术环境熏陶下,学生的专业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同时增强了专业热情。

1工作目标和思路

“有教无类,成风化人”。衡水学院秉承这一核心思想,遵循专业人才发展建设的一般规律,融合学科特点,努力践行“三育”的育人理念,即:科技育人,引入各类大赛,鼓励学生突破、创新;文化育人,组织插花科普活动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育人,强化导师制,引导学生参加实际项目,提供专业素养。科技育人,组织以“自主创新”为指导思想的各类活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文化活动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活动主动去学习了解科技前沿领域,学会用各类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文化育人,建设以校训“守正出新”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各类比赛中,关注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营造“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坚实基础培养高端人才。实践育人,开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宗旨的实践项目。用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蓬勃的活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中运用真知,发现新知,增长实干。

2具体内容

2.1以“景观共创”讲坛为平台,弘扬专业文化

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尽早了解园林景观、学习园林景观、研究园林景观,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全面发展,我们多次组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行业精英为学生讲授景观科学前沿知识及进展。2.1.1科技前沿知识,拓宽视野。讲座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以科学普及的形式向大学生展示景观园林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工程技术创新、重大技术进步和高速发展历程。2.1.2行业高管论人生经历,了解企业。一些系列讲座由景观园林领域著名工程师担任主讲,让学生对相关企业有更多了解,对景观园林科学与企业生产、社会应用的结合有了更多认识,行业领军人物丰富的经历更是给了大家无尽的激励。

2.2以专业比赛、培训为契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2.1河北省风景园林设计大赛。一是促进学科发展。参加此类专业赛事,不仅可以起到诱导学生从事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最终推动园林学科的发展。二是繁荣校园文化。园林景观文化节等活动的举办,就是为了弘扬园林文化,向大众传播风景园林的建设新理念,最终推动园林专业行业和园林教育事业逐步向前发展。三是提高综合素质。导师制给参与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专业、融洽的交流平台。学生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增强了团队意识,增加了学习和从事课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四是增强沟通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团体之间、高校之间、学科之间、当代学生与传统艺人之间都会多次沟通交流,这样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2.2.2河北省园博园建设实践工程。2017年首届河北省园博会由省住建厅主办、衡水市人民政府承办,以“湿地园林·休闲湖城”为建设的主题,以“创新、生态、多趣、持续”为建设的宗旨,打造一届“生态节约、水意梦幻、亲民多趣、智慧安全”的园林博览盛会。为更好地体现服务地方、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2016年我校景观设计研究所带领学生参加了河北省首届园博会县市展园设计方案竞标,经过与北京林业大学设计院等高手的角逐,最后顺利成为确定建设方案。并在2017年春天开展了园博会武强园、饶阳园的施工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攻坚克难,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施工任务。造园百日之中从设计到施工,再从施工到修正,最后完成竣工的一系列过程都由专业老师带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进场之前首先分好队,由专业老师对整体项目进行分析,并交代注意事项。驻场工程师向大家介绍施工工艺流程,并展示具体过程,提出一些施工中容易出现的缺陷和问题,然后由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之后大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进行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充分围绕“文渊流长,品味书香”这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饶阳、武强传统文化元素、民族乐器、青铜铸造工艺、果蔬产业等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内涵丰富,功能广泛,彰显着鲜明的民族特征,我们通过组织比赛筛选优秀方案,鼓励大家在原始的设计中充分展现时代特色,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时事的关注。学生在亲历施工的过程中强化了园林工程设计的原理,应用知与行的统一对园林景观方案设计各方面的改善和应用提出更贴切的想法。2.2.3快题设计培训。该培训应用理论教育与就业前培训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训教师为经验丰富的高级景观师,培训课程采用国际标准,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理论背景的了解和思维体系的构建能力。

2.3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推进学生科技创新

2.3.1走进实验室,让学生认知材料科学研究。为促进大一本科生对本学院科技创新研究的了解,组织了一批大一本科生参观实验室———景观工程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工作室。希望借此机会,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进一步活跃学院科技创新气氛。2.3.2开展本科生、导师双向选择,让学生走近科学研究。通过学院牵线搭桥,经导师与学生进行双向的选择,学生经过考核从而进入由不同导师带领的不同侧重方向的课题组,参与科研项目,无缝对接科技前沿,大胆进行科技创新,并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创新比赛。现已经形成“以学生为主线,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导师制本科生科研体系。2.3.3以导师课题为依托,结合“挑战杯”、创新杯、本科生自主创新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在导师制依托下,学生们分组进行团队合作,参加“挑战杯”河北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生命科学大赛、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

参考文献

[1]李沐鸿.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研究[J].文化产业,2021(17):85~86.

人文化范文篇4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环境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严峻,我国粗放式的贸易发展模式加剧了这一局面。在思考如何融入人文贸易发展的这一时代大潮流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落实中央提出的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外经贸工作的实践,探索借助发展人文贸易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模式的新思路,研究抗衡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人文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对策,从而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战略转变。同时,研究我国如何发展人文贸易,“以人为本”,使人类活动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向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一)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发展

从人文主义对经贸思想的影响分析,人文主义的发展分为传统及现代人文主义两个阶段。

系统化的传统人文主义始于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时期,其主要特征是“肯定世俗人生的意义,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推崇人的价值与个性解放;留意人的精神潜能;重视人的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维,主张运用人的知识来造福人生;建造一个人类幸福的理想家园。”传统的人文主义是一种传统的主体主义,即“人本主义”,把人确立为价值原点,认为人在一切事物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是一切事物的衡量尺度。与传统人文主义思想相伴而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一种经济贸易思想。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主义兴起,其发展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实践为重的传统人文主义思想。

现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主体主义,它更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环境,一种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建立在对人性尊重的基础上追求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理性态度,具有强调人的作用和地位,关怀人的历史境遇,致力于人与人的平等、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和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特点。概言之,现代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人性需要,并在深沉思考的基础上去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态,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对美好、真理、自由、民主、公正、仁爱、宽容、和谐等的追求。因此现代人文主义谋求的不是短时的经济利益,而是人类的终极幸福。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发展,如可持续贸易理论、绿色贸易理论及WTO框架下技术标准、社会标准、劳工标准等关注人性化的贸易制度变迁与安排,也逐渐显现出现代人文主义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在现代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内形成了贸易人文化的价值观。国际贸易人文化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对传统贸易观缺陷的矫正,是指在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一系列活动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尊重人的生命及其价值,以保障人的幸福和尊严为目的,协调效率与公平、技术与人性、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使人类活动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贸易发展观。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强调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要关注人的身心健康;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及人类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传统人文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GATT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宗旨之一是“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过分地强调人的“主体性”一方面导致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本大计,对今后全球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对传统发展观和传统贸易理论进行反思的结果

传统发展观的前提是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无限性,而基于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也认为,各国只要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增进社会财富和提高社会福利。实践证明,自由贸易确实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另一方面,人们逐步认识到,这种基于资源和要素主导型的传统发展观忽略了环境保护的成本,是导致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低价低质竞销的粗放型贸易发展模式在较低社会标准(如劳工标准)的基础上不仅恶化了贸易条件,也损害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倡导用环境标准、社会标准等原则来约束贸易自由化,探讨现代人文主义精神下自由贸易对社会财富和福利的“现实”增长。

(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基于共同利益和愿望,旨在通过权威或约束性制度安排或规范,以促进全球福利和提高交往效率的国际机制变迁,推动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WTO建立后,国际贸易体制也进入了问题结构模式与国际组织模式并存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多边贸易体制中议题的扩展和延伸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由边境措施向各成员方国内政策延伸,即议题由直接关注限制市场准入的贸易措施,转向各成员方的补贴、政府采购、环境、知识产权等国内立法,甚至有进一步向劳工、人权等社会标准的立法进行延伸的趋势;二是由针对贸易本身转向与贸易有关的问题,如贸易和环境、贸易与竞争等。这为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在各国的关注和努力下,极大地促进了其发展;并且以WTO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中争端解决机制、政策审议机制的完善,为防止个别国家利用国际贸易的人文化为幌子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国际贸易人文化是对人的生存环境和贸易关系进行国际协调的产物

“制度是人所创立的众所周知的规则,其目的在于抵制人可能有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国际贸易使实施较低社会标准的国家工人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恶化及环境资源的负外部性、市场失灵导致的治理环境的成本和收益不对称等等,为了避免各国免费搭车的费用规避心态及建立在不同生产标准上的“不公平贸易竞争”,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国际绿色、社会规范对贸易与人的生存环境关系进行协调。协调的进程实质上就是现代人文主义与国际贸易准则相融合的过程,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

(四)国际贸易人文化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有关

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进程实质上是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相伴而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是20世纪末国际贸易领导中出现的重要现象,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WTO的贸易自由化原则、非歧视原则使得关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贸易壁垒作用大大削弱。发达国家转而借助于WTO的例外原则,即允许以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为由设置一系列标准,于是各种社会标准、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应运而生,取而代之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手段。因此,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人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贸易保护主义披上“人文化”的外衣,采用“人文化”的保护手段(社会标准、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与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关税、配额等)的暂时性、短期性相比,有演变成为长期性、定型化制度机制的趋势,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将注定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和妥协中发展。

三、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1.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讲,该假设其实是基于人本主义、功利主义的,把人看作是理性、自利、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从“边际革命”以来,几乎不再把经济伦理问题纳入正式的或称标准的经济分析之中。究其因,至少有一点是重要的,那就是理性的自利行为被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点,而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似乎成为经济行为的全部内容,其余则都是次要的、非本质的。

国际贸易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影响。然而,这样的趋势并不能客观把握经济事实,因而也不断受到冲击,当“经济人”基本假说之局限越发显现,“不讲道德”倾向的“经济学”越来越受到质疑批判;经济发展的冲突还不仅仅表现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人人关系),而且直接冲击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天人关系),带来人性、情感需求与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成人文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2.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

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不管是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还是H-O模型等)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假设生产商品A产生不利的外部效应(环境污染),并且只对生产国的公民造成影响(也就是没有国际间的污染转移)。对于进口国,我们已经发现,贸易的开展减少了国内对商品的产量,因此环境的外部效应也减少。对这个国家而言,将外部效应考虑进来,更加肯定了关于自由贸易有利的诊断。但是,对出口国而言就不是那么清楚了。产量的提高使得外部费用增加,从而降低了贸易带来的净收益。污染外部效应的增加可能大于出口顺差带来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该国面临福利的净降低。因此,需要获取进一步的信息来得出贸易是否对出口国(或者是全体国家)有利的明确结论。尽管如此,生产的外部效应的存在减弱了自由贸易的作用,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自由贸易是否是一个使福利最大化的制度框架成为争论的焦点,Runge(1985)分析指出,国际贸易的增长往往增加人均GDP规模,但如其他条件相同,环境危害的程度与经济产量和GDP正相关。另外一个理由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跨越国境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过程必然产生环境污染的国际转移,贸易的自由化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后果,并增加控制环境恶化的难度。

因此,对传统自由贸易效应的质疑过程中,特别是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贸易利益评价标准的科学性日益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国内禁止产品出口或对外投资问题及缔约国和非缔约国不同待遇对非歧视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提出了挑战;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还有数量限制是否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等。众多的多边、双边环保协议,大量的国家环保法规、政策和措施与现有的多边贸易存在很多不协调之处,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国际贸易人文化考验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较量

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积极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将环境成本纳入贸易利益的评价体系中去,阻止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也考验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较量,从是否应该将贸易与环境议题纳入WTO新一轮谈判议程这一激烈争论中也可略见一斑。以美国、欧盟为主的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因为如果在WTO中进行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要求各成员实施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发达成员就可以阻止发展中成员低环境标准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发达成员可凭借自身在经济实力和环保科技上的优势,在庞大的国际环保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而发展中成员(包括我国)则普遍反对,因为保护环境固然能为发展中成员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执行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无论从提高生产成本还是从限制出口潜力来说,对发展中成员都是严峻的挑战;一旦发达成员所主张的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为WTO所肯定,很可能被发达成员滥用,成为“人文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发展中成员的产品将无法进入其市场。

四、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的人文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从而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将可持续发展和人文化发展相结合,从指导思想的高度看,经济和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必须是通过依靠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实现,而不是靠对环境和资源的粗放式消耗来维持,应以追求外贸、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效益为中心,促使对外开放的各个方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应努力寻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出口、进口、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技术、海外投资等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依靠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大力控制并努力减少对外开放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把提高环境质量作为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来抓,树立环境竞争力意识。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开放法规政策体系、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1.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2.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

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3.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幼文.《多哈发展议程: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

人文化范文篇5

人文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它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核心,以人性的发展与完善为目标,以广博的人文知识的学习、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以及人的实践体验等为基本途径,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从本质上看,人文教育就是使学生成为“人”的教育。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首先,人文教育注重人的塑造,强调人文关怀,能有效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其次,高职院校要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复合体,不仅要有“高技能”,即具备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较高层次的职业技能,更要有高素质,即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以及适应职业和社会发展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对于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人的长远发展而言,高素质比高技能更有意义。然而,高素质的形成不是通过技能教育本身就能实现的,在高素质的形成过程中,人文教育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人文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避免人的片面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只有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培育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境地尴尬,形势不容乐观。首先,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不清,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学术底蕴不足,加之当前在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高职院校单纯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围绕市场转动,强调就业导向,一味地强化专业课教学和技能训练,挤压甚至删减人文课程。有的院校人文课程除“两课”外再无其他课程,甚至用校园文化活动代替人文教育;有的院校虽开设了人文课程,但仅仅作为选修课程设置,教学随意性很大;有的院校把公共课程改造成为人文课程,教学的计划性和实效性无法与专业课程相比。

专业课教学应该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由于专业课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有限,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人文教育渗透较少,即使有时有所渗透,人文教育内容也因教师而异,全凭教师自己的喜好,引不起学生兴趣。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割裂了专业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造成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不完善,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高职院校学生对人文教育缺乏认同,人文素质较低。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文化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低,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让他们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大部分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对历史名人了解甚少,读过古典著作的更是凤毛麟角。进入高职院校后,他们更多接受的是“技能至上”的实用主义思想,更不愿意学习人文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长大的,外来思想文化的不断渗入,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对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化、数字化生活方式以其特有的魅力正在极大地冲击和改变着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他们可以不读名著、不了解经典、不要传统文化,但他们离不开“肯德基”、“麦当劳”,割舍不了“超女”、“快男”。

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乏力和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滞后,使得高职学生在追求“新”、“奇”、“异”、“洋”的“潮文化”的路途上越走越远,甚至不能自拔。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更趋急功近利,面对就业和生存的压力,他们更关心怎样考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为自己就业增添砝码,鲜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他们认为,受教育是为了使自己的将来更美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似乎与他们并不相干。缺乏人文教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缺少人文教育的高职教育也造就不出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忽视人文教育,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只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导致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脆弱,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缺失,职业生涯难以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尴尬状况必须扭转,否则,无论是“立德树人”,还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哪一个目标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实现。

3多途径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应该让“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高职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制器”,要先“成人”再“成才”。所以,高职院校应改变片面注重技术教育的局面,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使学生具备较高道德水平,懂得做人之道,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国家观念和社会意识,为实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加强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一是将人文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改变人文课程设置随意甚至缺失的状况,为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人文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二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把那些体现智慧理性、情感经验、审美价值、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以及音乐、美术、礼仪、民俗等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相互促进。三是强化学生实训实习环节的人文教育,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指导学生开展职业规划、职业礼仪等方面的训练,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四是改进教学方式。人文教育不同于专业课程教学,人文教育的效果更多地要靠学生的自觉内化,因此采用讲座、讨论、实践体验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减少“灌输”,更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提高师资队伍人文教育能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人文教育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像建设专业师资队伍一样加强人文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培养一支拥有丰厚人文知识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独到人文学科教学方法的学者型专家型的人文学科教师队伍,让更多学生喜欢的“于丹”、“易中天”活跃在讲台上。其次,在专业课教师培训中增加人文教育课程,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人文修养和人文教育能力,并以教师自身的高尚人格、良好的师德去熏陶和感化学生,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人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茶文化;体育人文教育;实践运用;价值思维;内涵元素

通过对整个体育人文教育活动的实践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不难看出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精神和价值思维,进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很难实现最佳效果。因此,在学生培养时,想要实现最佳效果,其需要注重分析整个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各项素养需求。而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发展应用过程中,如果能够将其中所深度包含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元素融入学生培养过程,其必然能够为学生体育人文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提供重要支撑。

1体育人文教育的实施欠缺认知

我们从整个学生培养状况上看,完善的体育技能教育和人文理念不仅仅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诉求,同时更重要的是人才综合成长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对目前所正在实施的教学机制状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普遍存在重技能、重知识,但是轻人文、忽略精神理念教育的“畸形教学”现象,在这一教学状况下,其不仅影响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推进,同时也大大限制了人才培养活动的效果。客观来看,一直以来我们更多情况下是将教育放在了相对静态的实施机制之中,由于缺乏动态思维,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很难有效满足时展的具体诉求。体育人文教育,重在强调,在实施具体的体育教学时,不能简简单单的只依赖普通体育学科的内涵,要注重将人文素养充分融入其中。在很多师生的片面观点之中,其认为体育学科的本质不仅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技能和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自身能够在参与具体的学习活动时,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文理念和价值思维,进而让学生能够满足整个时代要求,实现最佳成长。客观的看,只有学生自身关注自身欠缺不足,注重去探索思维理念和价值内涵,才能更好实现自身成长的综合目的。结合当前人才市场的具体诉求看,社会所普遍关注的是自身技能与价值素养综合融入,相对于知识内容的教学而言,思维理念的培养难度极大,同时也是当前整个教学机制中所普遍缺失的内容,结合茶文化的综合内容看,如果想要更好应用这些内容,就不能脱离客观而完善的应用环境。尤其是结合教学机制的具体构建,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结合茶文化的价值内涵和层次构成看,完善的文化元素中包含了诸多内容,尤其是人文精神理念的诠释与融入,能够为我们有效实施学生人文精神理念的最佳教学。

2习惯培养、人文驱动:体育人文教育培养的价值作用分析

在体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其不仅是体育教学机制的应用,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引导整个学生群体,能够形成全新完善的学习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人文教育活动的实施,重点是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必要的精神理念。比如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不仅需要学生自身掌握必要的知识内容和相关技能,同时也需要学生能够更好的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诉求。就目前学生培养的具体状况看,由于缺乏必要的情感思维引领,进而使得具体的教学效果,很难与时展需要相匹配。而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理念培养来说,其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探寻到学生成长的兴趣与爱好相关的元素内容。通过价值思维的精准传递,从而满足学生培养活动的具体实施。结合我国整个传统文化机制发展的状况,不难看出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丰富元素和人文精神内涵,能够被我们客观、具体应用到整个体育人文教育活动之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其必然能够实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在当前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有应用“教”与“学”的最佳教学模式,尤其是从“自学、致疑、求解”的切入点出发,从而才能为学生最佳学习状态的发挥与诠释提供支持。当然,此时,必须要处理好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通过推进“主导(教师群体)”与“主体(学生群体)”的有机配合,进而让老师更好指导学生参与学习,当然此时,也让学生自身的兴趣、习惯、能力等多种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全面革新。对于体育人文教育活动的实施来说,老师自身的价值作用,更多在于体育动作的示范,而对于体育人文精神的感悟与学习来说,其更多情况下,需要学生自身能够形成精准有效的理解和感知。

3人文内涵、历史传承:茶文化体系的多样化内涵

茶文化体系中的哲学研究价值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儒家思想开创了茶文化,时至今日在饮茶文化和对茶文化的解读中,都包含着浓浓的儒家哲学思想,特别是茶文化中的茶道文化,重点体现和传承的就是这种哲学思想。品茶,品的是心境,特别是茶水的苦涩的清香,就像人们对于人生的思考而说的“人生就像一杯茶,会苦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这种辩证的价值观,所具有的使人静心养身、修身养性的作用,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不谋而合。更多的是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和感悟。“茶道”重在是礼仪,待人接物烹茶、奉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严苛的讲究。除了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茶道自身与庄子的哲学思想中的“无为”思想有很对共通之处。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其中实施的重点体现,对人性的关怀,这同样就是体育人文教育所培养的核心内容,庄子认为人们应该摒弃自身贪念,如同饮茶一般,在清淡无争的茶道思想下,把人们的关系处理的如同“无为”一般,彼此平等、和谐相处。茶道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追求的是真善美,而此时的饮茶不仅仅是品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重人性的思考和感悟,这一点在体育人文教育的实践教学中,通过茶文化的哲学思想的引导和渗透,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人生思考。体育人文教育活动中,思维元素作为教育的范畴,他重点以文、史、哲、艺等人文类学科为主。从其主要的学科构成的体系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很多的内容与茶文化所需要研究和了解的内容不谋而合,这就在很到程度上对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发展上的共识。我们所熟识的体育人文教育,应该是存在于普通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重在知识的传递,即所谓的“教”。以固有的书本教学内容为传授体育人文教育的主阵地,这种局限性本来就是对体育人文教育内容的狭义认知和误解。人性的培养和塑造,不仅仅是课堂的听、读、识、记就能得以完善的。人性的培养是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的出的,所以,体育人文教育的发展应该注重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加强对文化知识、高雅文化的陶冶、优秀文化传统的体验等,把这种教育做成一种内外兼修、体现教育本质的全面的教育。

4茶文化在体育人文教育中的实践运用思路

坦言之,学生成长的“核心动力”在于如何以锻造核心素养为基础,促进学生自身在体育技能和人文素养等双重角度实现全面成长。当然,任务驱动,创新发展是当前在实施体育人文教育活动时,需要注重的新思维和具体理念内涵。任务驱动,其指的是在整个活动推进时,不能漫无目的、盲目的开展实施,只有将具体的人文素养内涵与体育教学活动具体结合,才有可能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必要支撑。对于整个体育人文教育活动实施开展来说,其基础载体应该是具体的体育活动,而其中所具有的精神理念和价值思维,则是在具体的体育技能教育过程中所融入的,比如良好的心理素质状况、学生自身的心态状况等等。客观来看,我们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时,其关注点更多情况下是在技能教学与知识素养教学上,忽略了学生精神理念的有效教育与合理引导,尤其是未能与当前整个学生培养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诠释,进而限制了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有效教育与引导。在茶艺为背景的物质背景下,如:屏风、摆件、构图、设计等,这些是觉得审美元素都是美术的范畴。从这些构图和美术作品中,能够很直观的捕捉到一些人文情怀的元素。除了茶艺表演中,茶叶在商业交流中、在对于茶品的包装上,我们能看到很多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图案:花鸟、山水、人文美景等。这些内容的形成到被认可,也是经过社会生活的检验的,人们的喜好才促成了他的蓬勃和繁荣。艺术史包含文化内涵的抽象的体现,在茶文化体系下,成熟发展的茶艺文化,为体育人文教育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广阔的教学思路和学习平台。对于体育人文教育活动,其植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其落脚点更多时候,也要放在学生习惯的合理培养。事实上,体育人文教育活动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其中包含诸多元素内容,比如学生自身的体育健身习惯,以及学生自身的意识理念等等,尤其是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抗挫折意识等等,这些都是包含和融入在整个体育人文教育活动之中的重要内容。

5结语

因此,总的来说,对于体育人文教育活动的具体推进来说,良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案,不仅是做好茶文化价值诠释的前提,更是实现茶文化价值应用最大化的关键和根本。因为我们不能从学生培养的基础实际出发,充分诠释茶文化资源利用的内涵,所以,其不仅要充分发挥茶文化价值,更要将影响学生学习诉求的本质诠释表达。因此,应用茶文化资源的过程,其将从本质上提升整个体育人文教育机制的实施价值。

参考文献

[1]胡艳珊.从传统茶文化融入看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思路[J].考试周刊,2013(12):176-179.

[2]王圣.高校体育文化与教学管理研究———论高校课程改革中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高教研究,2014(5):118-121.

[3]刘秀平.浅析体育文化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教学,2014(11):108-111.

[4]宋浩.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植入式”教学模式探析———以桂东南采茶舞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为例[J].体育世界,2015(13):158-161.

人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至今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随之聚集演变,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文化。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间段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时代意义。而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其内涵也有所删减,旧的封建的文化被抛弃,新的积极的精神被重新创造,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根植于每个中华人的心里,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壮大。为此,作为承担重要教育工作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应该成为其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高校有责任且有必要让大学生们熟悉认知优秀传统文化的种类和内涵,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更应该从学习过程中找到面对生活问题的各种解决经验,完善自身的人生哲理。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培养的过程,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学生都应该抓住机会,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作用不断延续扩大。

1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概论

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能反映出中国民族历史文化风貌和精神的文化,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是一项简单的艺术活动,代表着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内核。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有很多流传了下来,虽然也曾有被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但目前,不管是国家还是人民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十分关注。在现代社会,优秀传统文化一般是通过某种艺术形式,例如:书法、古诗文、绘画、音乐等展现的,当然还有一些节日寓意也是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的。从广义上讲,凡是自古代流传下来的,能对中华民族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带来深远影响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今天表现出来的深远意义,除了文化传承之外,更着重体现在人们的素养提升上。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准则,也是人们检验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助力。如儒学中强调的“仁爱思想”,一直为人们道德思想所提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做到的。道家庄子强调的“道法自然”思想,虽然其中包含着一些较为落后的认识,但其中的“尊重规律,不应外力干涉规律”“尊重自然”等想法与今天的“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尤其是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走到了时代的前列,在今天也仍然适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和观念值得教师反复品鉴,用以指导当代大学生的素养发展,让优秀文化的基因影响他们,让他们向德才并具的当代青年迈进。人文素养即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知识与能力和这些知识和能力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以及未来人们在此方面可以达到的成就。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开启了人文素养的培养路途,因为人文素养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品质等都是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尤其是在人们学习熟知语言以后,人文素养更加体现在人们的方方面面。人文素养是人文知识、能力以及精神的大融合,对人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有利于其通过学习人文知识来完善自身人格。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对个人有着独善其身的积极作用,其还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越多,社会的运转模式就会发生更好的变化,社会环境也会愈加改善。现代社会是以成为丰富多样、开放包容、自由度高的社会为目标的,对人们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加快这一目标的实现。基于对人文素养概念的厘清不难发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文化要继承,要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必须以人为载体来进行,而人文素养高、文化水平高的大学生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相对清晰,也有着辨伪存真、趋利避害的文化分析能力,是优秀文化发扬的一大阵地,所以,要在大学中不遗余力地进行优秀文化的传承工作,让学生心怀敬畏,自愿做优秀文化的代言人,以自身行为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新时代的领航者。

2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融合

2.1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有推动作用

传统文化在时间的浮沉中经历了五千年的洗礼,有很多已经被替代或淘汰,目前,全国兴起了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人们越来越看到了传统文化对于今天价值观重塑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道德品质的提高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必须自觉承担起传承传统的使命,这不仅是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必要过程,也是倡导文化自信的政治要求。高校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本课程内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在教授大学语文课程时,不仅要传授人文历史,更要与时代结合,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生活的指路明灯。再如思政课堂中,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其实很多都是取材于古人智慧、诗句典故,如2021年总书记在新年团拜会上曾提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教导人们要坚定信念,发愤图强,树立远大志向,而这句话就出自于李白的经典诗作《上李邕》,此外,他还多次引用《论语》《孟子》《后汉书》等中华传统经典书籍,这些都是优秀传统文化对今天的独特价值。只有看到这些价值,并将这些价值加以运用、实践,才能永葆文化生机,将个人于时代相结合,不愧于时代和人民。除了利用常见的课堂教学外,在大学校园里,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且大学生对于社团活动的参与度往往很高,他们愿意体验一些新奇的事物,也愿意为了提升一些自己的能力,诸如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活动能力等,而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因此,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如果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内化于各种社团活动中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大学社团活动的开展自由度较高,学校对于社团活动也较为支持,部分学校的社团活动,学生还可以选择自己拉赞助,这就使得大学社团活动的规模广度以及活动自由度有无限可能,对于文化传播和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且大学社团活动种类数量繁多,大体可分为科技创新类、文体艺术类、体育运动类、公益类等这几大类,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这些社团而言都能作为一个很好的活动切入点或者活动思想存在,例如:在文体艺术类的社团中,肯定会有文学社团,文学社团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可以开发出很多社团活动,比如“你划我猜”,其内容可以设置为一些常见的优秀传统文化,又或者“优秀传统文化的另一面”之类的知识竞赛活动,可以找一些受众较少,传播度不高的优秀文化来作为题目。这些活动都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而在他们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人文知识会得到提高,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的人文精神也能感受颇深。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为社团活动的开创贡献出一些新的可能性,同时也能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很不错的二者融合途径。

2.2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促进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责任,从文化层面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根本”所在,因此,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光大,成为近几年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传统文化发扬的路径有很多,但不管是何种路径、何种方式,都必然少不了人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存在。没有人的参与,传统文化无人继承、无人使用,陷入空壳的尴尬境地。所以,文化传统要得到发展,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一批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才能发挥价值,让更多的人领会、运用。而大学生是最符合定位的目标人群。根据目前情况看来,大学生在文化传承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学生们都被专业知识的学习占满,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要进行填充,同时也会有很多专业实践活动需要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精神层面中人文精神的收获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尤其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偏向精英化的,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都出现了唯分数、唯荣誉、唯技能的狭隘思想,在这种不良思想的引导下,一切事情都是功利化的,因此,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对人文素养的培养认识不够,现在很多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挫折,其独立性和依赖性矛盾并存,并且由于社会开放度和自由度越来越高,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因此,如果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够,他们就不会去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为此,高校应多角度考虑,抓住各种机会,向学生宣传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培养兴趣。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旦有所提高,就会自觉地传播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尤其现代大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和创造力,他们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加工改造,与现代文化进行完美结合,再表现出来,这会使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表演,感受到其中的精神,产生想要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可以为优秀传统文化开创新的传播方式,将其更广更深地发展下去。所以,在大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得到提升的大学生,又成为了传承优秀文化的接班人和奋进者,两者之间互相促进、互有关联,符合国家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的道路要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为了将这种影响最大化地表现出来,需要社会以及高校积极挖掘二者的融合途径,探索现代社会下二者融合的各种可能性,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二者的发展,促进二者双向互补。

参考文献:

[1]陈爱爱.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04):90-91.

[2]陆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6(05):5-6.

[3]邓浩迪,冯君颢.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7(19):94-95.

[4]万建军.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品位·经典,2019(06):97-100.

[5]苏晓岩,孟璐,高晓晴,等.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视听,2018(03):226-227.

[6]张碧媛.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02):101-102,106.

[7]李名奇.传承国学经典提升人文素养——以儒释道课程进入高校课堂为例[J].人文之友,2019(14):83.

人文化范文篇8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环境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严峻,我国粗放式的贸易发展模式加剧了这一局面。在思考如何融入人文贸易发展的这一时代大潮流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落实中央提出的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外经贸工作的实践,探索借助发展人文贸易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模式的新思路,研究抗衡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人文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对策,从而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战略转变。同时,研究我国如何发展人文贸易,“以人为本”,使人类活动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向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一)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发展

从人文主义对经贸思想的影响分析,人文主义的发展分为传统及现代人文主义两个阶段。

系统化的传统人文主义始于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时期,其主要特征是“肯定世俗人生的意义,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推崇人的价值与个性解放;留意人的精神潜能;重视人的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维,主张运用人的知识来造福人生;建造一个人类幸福的理想家园。”传统的人文主义是一种传统的主体主义,即“人本主义”,把人确立为价值原点,认为人在一切事物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是一切事物的衡量尺度。与传统人文主义思想相伴而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一种经济贸易思想。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主义兴起,其发展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实践为重的传统人文主义思想。

现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主体主义,它更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环境,一种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建立在对人性尊重的基础上追求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理性态度,具有强调人的作用和地位,关怀人的历史境遇,致力于人与人的平等、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和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特点。概言之,现代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人性需要,并在深沉思考的基础上去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态,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对美好、真理、自由、民主、公正、仁爱、宽容、和谐等的追求。因此现代人文主义谋求的不是短时的经济利益,而是人类的终极幸福。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发展,如可持续贸易理论、绿色贸易理论及WTO框架下技术标准、社会标准、劳工标准等关注人性化的贸易制度变迁与安排,也逐渐显现出现代人文主义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在现代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内形成了贸易人文化的价值观。国际贸易人文化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对传统贸易观缺陷的矫正,是指在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一系列活动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尊重人的生命及其价值,以保障人的幸福和尊严为目的,协调效率与公平、技术与人性、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使人类活动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贸易发展观。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强调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要关注人的身心健康;保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及人类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传统人文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GATT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宗旨之一是“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过分地强调人的“主体性”一方面导致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本大计,对今后全球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对传统发展观和传统贸易理论进行反思的结果

传统发展观的前提是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无限性,而基于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也认为,各国只要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增进社会财富和提高社会福利。实践证明,自由贸易确实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另一方面,人们逐步认识到,这种基于资源和要素主导型的传统发展观忽略了环境保护的成本,是导致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低价低质竞销的粗放型贸易发展模式在较低社会标准(如劳工标准)的基础上不仅恶化了贸易条件,也损害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倡导用环境标准、社会标准等原则来约束贸易自由化,探讨现代人文主义精神下自由贸易对社会财富和福利的“现实”增长。

(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基于共同利益和愿望,旨在通过权威或约束性制度安排或规范,以促进全球福利和提高交往效率的国际机制变迁,推动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WTO建立后,国际贸易体制也进入了问题结构模式与国际组织模式并存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多边贸易体制中议题的扩展和延伸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由边境措施向各成员方国内政策延伸,即议题由直接关注限制市场准入的贸易措施,转向各成员方的补贴、政府采购、环境、知识产权等国内立法,甚至有进一步向劳工、人权等社会标准的立法进行延伸的趋势;二是由针对贸易本身转向与贸易有关的问题,如贸易和环境、贸易与竞争等。这为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在各国的关注和努力下,极大地促进了其发展;并且以WTO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中争端解决机制、政策审议机制的完善,为防止个别国家利用国际贸易的人文化为幌子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国际贸易人文化是对人的生存环境和贸易关系进行国际协调的产物

“制度是人所创立的众所周知的规则,其目的在于抵制人可能有的机会主义行为。”由于国际贸易使实施较低社会标准的国家工人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恶化及环境资源的负外部性、市场失灵导致的治理环境的成本和收益不对称等等,为了避免各国免费搭车的费用规避心态及建立在不同生产标准上的“不公平贸易竞争”,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国际绿色、社会规范对贸易与人的生存环境关系进行协调。协调的进程实质上就是现代人文主义与国际贸易准则相融合的过程,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

(四)国际贸易人文化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有关

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进程实质上是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相伴而生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是20世纪末国际贸易领导中出现的重要现象,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WTO的贸易自由化原则、非歧视原则使得关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贸易壁垒作用大大削弱。发达国家转而借助于WTO的例外原则,即允许以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为由设置一系列标准,于是各种社会标准、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应运而生,取而代之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手段。因此,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人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贸易保护主义披上“人文化”的外衣,采用“人文化”的保护手段(社会标准、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等)与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关税、配额等)的暂时性、短期性相比,有演变成为长期性、定型化制度机制的趋势,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将注定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和妥协中发展。

三、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1.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讲,该假设其实是基于人本主义、功利主义的,把人看作是理性、自利、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从“边际革命”以来,几乎不再把经济伦理问题纳入正式的或称标准的经济分析之中。究其因,至少有一点是重要的,那就是理性的自利行为被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点,而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似乎成为经济行为的全部内容,其余则都是次要的、非本质的。

国际贸易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影响。然而,这样的趋势并不能客观把握经济事实,因而也不断受到冲击,当“经济人”基本假说之局限越发显现,“不讲道德”倾向的“经济学”越来越受到质疑批判;经济发展的冲突还不仅仅表现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人人关系),而且直接冲击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天人关系),带来人性、情感需求与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成人文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2.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

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不管是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还是H-O模型等)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假设生产商品A产生不利的外部效应(环境污染),并且只对生产国的公民造成影响(也就是没有国际间的污染转移)。对于进口国,我们已经发现,贸易的开展减少了国内对商品的产量,因此环境的外部效应也减少。对这个国家而言,将外部效应考虑进来,更加肯定了关于自由贸易有利的诊断。但是,对出口国而言就不是那么清楚了。产量的提高使得外部费用增加,从而降低了贸易带来的净收益。污染外部效应的增加可能大于出口顺差带来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该国面临福利的净降低。因此,需要获取进一步的信息来得出贸易是否对出口国(或者是全体国家)有利的明确结论。尽管如此,生产的外部效应的存在减弱了自由贸易的作用,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自由贸易是否是一个使福利最大化的制度框架成为争论的焦点,Runge(1985)分析指出,国际贸易的增长往往增加人均GDP规模,但如其他条件相同,环境危害的程度与经济产量和GDP正相关。另外一个理由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跨越国境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过程必然产生环境污染的国际转移,贸易的自由化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后果,并增加控制环境恶化的难度。

因此,对传统自由贸易效应的质疑过程中,特别是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贸易利益评价标准的科学性日益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国内禁止产品出口或对外投资问题及缔约国和非缔约国不同待遇对非歧视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提出了挑战;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还有数量限制是否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等。众多的多边、双边环保协议,大量的国家环保法规、政策和措施与现有的多边贸易存在很多不协调之处,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国际贸易人文化考验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较量

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积极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将环境成本纳入贸易利益的评价体系中去,阻止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也考验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较量,从是否应该将贸易与环境议题纳入WTO新一轮谈判议程这一激烈争论中也可略见一斑。以美国、欧盟为主的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因为如果在WTO中进行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要求各成员实施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发达成员就可以阻止发展中成员低环境标准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发达成员可凭借自身在经济实力和环保科技上的优势,在庞大的国际环保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而发展中成员(包括我国)则普遍反对,因为保护环境固然能为发展中成员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执行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无论从提高生产成本还是从限制出口潜力来说,对发展中成员都是严峻的挑战;一旦发达成员所主张的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为WTO所肯定,很可能被发达成员滥用,成为“人文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发展中成员的产品将无法进入其市场。

四、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的人文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从而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将可持续发展和人文化发展相结合,从指导思想的高度看,经济和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必须是通过依靠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实现,而不是靠对环境和资源的粗放式消耗来维持,应以追求外贸、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效益为中心,促使对外开放的各个方面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应努力寻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出口、进口、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技术、海外投资等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依靠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大力控制并努力减少对外开放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把提高环境质量作为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来抓,树立环境竞争力意识。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开放法规政策体系、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1.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2.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

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3.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幼文.《多哈发展议程: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

人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失能老人;文化养老

根据我国民政部和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截至2010年末,失能老年人总量达到了3300万人,失能老年人中的完全失能老年人达到了1080万人,我国失能老人养老问题日益严峻。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失能老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社区失能老人文化养老建设日益成为失能老人健康养老的重要环节。

一、社区失能老人文化养老的文化形式

娱乐自我式文化养老:指社区失能老人更多通过看电视、下棋、打麻将等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实现自我娱乐,这种娱乐方式具有成本低、受众面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社交满足式文化养老:指在社交活动中,社区周边居民对失能老人的精神关怀。由于失能老人身体素质原因,失能老人的社交满足式文化养老通常发生在周边社区,距离不会太远。价值创造式文化养老:指失能老人将自身的专业技能、人生经验再次运用于社会,重新发挥自身价值。但在现实社会中,社区失能老人鲜有途径去发挥余热,这对失能老人的文化养老生活是极大的制约。

二、社区失能老人文化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文化养老内容单一,文化因素缺失。当前社区现有的文化因素匮乏,失能老人的文化养老活动内容单一。由于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一定程度的丧失,相对剧烈的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锻炼基本无法参加,主要以电视、下棋、聊天等文化活动为主。失能老人可参与的文化养老活动内容单一、形式有限,主要以自我娱乐活动为主,社交满足式和价值创造式养老活动相对较少。(二)社区文化养老建设机制不健全,建设经费不足。在社区文化养老机制建设方面,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在专项活动方面,无专人组织,失能老人文化活动的开展缺乏连贯性、科学性,不能为失能老人量身打造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社区失能老人文化养老建设缺乏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用于专项文化建设的资金少。文化养老的资金出现问题,会导致文化活动的开展频率变低,娱乐活动器材跟不上需求,文化养老水平难以突破和提高。(三)社区文化养老活动的开展缺乏专业的社工、义工和志愿者。专业的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可形成联动机制,密切关注失能老人的日常心理和情绪变化,积极倾听失能老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需求,尽力满足失能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但现实社区中往往缺乏专业的社工、义工和志愿者队伍,从事社区老年服务的社工大多为学历较低、缺乏专业训练的下岗员工,他们大多数承担失能老人的衣食起居,极少帮忙疏导失能老人的心理问题,更谈不上为失能老人提供文化养老服务。参与社区养老活动的义工和志愿者多为附近高校的大学生,大学生服务存在稳定性弱、流动性强、时间性短,难以保障社区文化养老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完善社区失能老人文化养老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层面的制度建设与政策支持。加快失能老人文化养老政策的出台,完善有关失能老人文化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在人事制度方面,积极推荐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改革方案,对愿意留在社区基层文化建设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其次,在社区失能老人文化养老活动设施方面,要把设施经费等纳入政府的计划和社区发展的目标中,以此来保证活动设施真正地安置到位。(二)社区拓展自身筹款渠道,增强造血功能。我国大部分社区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资助,社区严重依赖政府财政运行。社区要培养自身独立性,首先应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提高自我运转能力,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一方面,社区文化养老建设应努力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服务,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取社会力量的捐赠,社会力量如事业单位、慈善基金会。(三)加强社区对失能老人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服务。加强社区文化养老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以提高失能老人的文化活动质量。完善的文化建设机制离不开具体执行,社区应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组织安排到位,定期研究解决社区文化养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其次,将不同的任务、目标具体落实,明确责任,完善评估制度,定期完成评估工作。在失能老人文化活动质量方面,根据社区居民具体需求开展相应的活动,在有性别差异方面的活动上,要平等对待,平衡发展,多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

参考文献:

[1]景跃军,李元.中国失能老年人构成及长期护理需求分析[J].人口学刊,2014,36(02):55-63.

[2]朱心慧.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社区文化养老问题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

[3]金贝贝.社会工作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人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路径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高中生心智趋向成熟,思维活跃,观念更新快,因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传承理念、形成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优势,高效地利用语文课堂,加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奠定一生文化观的基础,从而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与文化底蕴,提高核心人文素养的生成。对此,笔者有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一、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人文精华,培养高中生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

(一)立足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据统计,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其中包括《诗经》《离骚》等古代文学教育的根源性典籍,而且包括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的一些经典文学篇目。体裁上则包括古风、民歌、绝句、律诗、散文、词曲、杂剧、白话小说,可谓门类丰富,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课本所选的现当代名家散文、报告文学等篇目中,同样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智慧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如水入地般融入高中生思想文化的体系建构之中。语言是高中生进入传统文化进而生成核心素养的第一门径。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就是“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包括“丰富词语积累”“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三项内容,其实这些内容同样可以融入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一边引领学生欣赏母语文字的魅力、语言的精妙,一边加大对古典诗文与现代名篇中句式精彩、表达深刻、修辞典型、艺术内涵丰富的语句和片段的学习力度。力求促进学生通过熟练掌握和深刻领会经典篇目中语言的准确、生动、凝练、优美等特点,从而对全篇作品的重难点进行融会贯通,增强文学与文化常识的积淀,进而融入学生的语言文化体系之中。打开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由历代先贤构建起来的民族文学的辉煌殿堂无不熠熠生辉。回首“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平民,仰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贤哲,重温“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慨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遨游于风雅颂的江河,流连在赋比兴的湖海,惊叹于诗词珠圆玉润的平仄,仰慕于作者口吐芬芳的才情,这样借助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名篇佳作,来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其感悟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让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得以不断积累、内化和提升。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高中语文课堂的美,首先在于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经典文学篇目的语言之美。

(二)为思维发展与提升插上人文与科学的双翼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的组织构建与应用思维的创新相辅相成的,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是华夏文化与智慧的载体。选编载入高中语文教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章,沿着《诗经》《楚辞》的文脉,经由不同历史时期的巨擘一路接力传承,从《史记》《文心雕龙》到《海国图志》《少年中国说》,无不蕴含着历代先贤的情志、视野、思维与智慧,先贤们对政治历史、社会人生的敏锐关注和思考,滋养并丰盈着一代代后学的精神、信仰与灵魂。在崇尚科学技术文明的今天,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人文学科假如缺乏理性科学思维就会有失厚重,自然技术学科如果缺乏人文素养就有失灵动。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好语文课堂与教材,将当前的基本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历史性、浓缩性、故事性的梳理,创设真实语境,设计多样化的任务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自由表达,将书面文字符号系统的表现形式与日常口头交流交际表现形式相融合。熏陶理科生从中发现人文社会科学的有趣之处,让文科生发现自然科学思维的建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涩难懂,使得文理学科之间相互欣赏成为常识,让文理思维的交融成为可行的必然趋势。文理学科之间相互借鉴成为必需,从而使人文思想与科学思维比翼齐飞。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非常注重高中生文化传承理念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便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所选荀子《劝学》、韩愈《师说》、毛泽东《反对党八股》、鲁迅《拿来主义》等篇目既有古典文学篇目,又有现代文学篇目,共性在于其中的思辨特点。引导学生回归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思考作者所面对的社会现实以及他们为改变现实处境所做的努力,作者写作的目的和表达的策略,进而与作者形成一定的对话关系: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是否还可以有另外的选择和思路、另外的表达方式呢?如果这些问题出现在当下,我们可以如何表达?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理性思辨,在与前贤的对话中提高思辨能力,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生成。

(三)借助联想与想象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更不可等闲视之。高中阶段是发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更新认知与观念,利用好联想和想象这一对语文教学的翅膀。联想和想象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触越深,想象力就会越丰富。高中语文教材尤其是古典诗词,诸如《离骚》《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篇目,大量涉及神话、传说等内容,作者以现实生活为底本,以浪漫主义手法抒写个人情怀,辅之以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构思出个人理想驰骋的天地。必修上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所选的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林为民《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叶雨婷《“探界者”锺扬》、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等篇目,虽然关涉现实,但仍需要学生调动联系想和想象,在阅读中完成审美赏鉴,进而提升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在教师的一步步引领下,学生经由品词、析句进而联系全篇,领会作品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文情感的流露与思想内涵的表达,使得文学世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主动欣赏、主动感悟、主动思考的心路历程,深切领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蕴含的道理,逐步理解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联。

二、充分利用语文课堂,通过教学渗透促进高中生人文素养的生成

(一)发掘课文之美,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怀

很多时候,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诗意情怀的培育熏陶离不开古典诗词。其实,编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现代文,同样充满诗情画意。《哦,香雪》就是一篇抒情诗式的优美小说,铁凝把一个深藏在大山旮旯里的贫瘠小村放置于历史转折的大背景下,将之完全诗情化。小说借台儿沟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偏远农村摆脱封闭、愚昧、落后的历史阴影,迈步走向开放、进步、文明的激情与喜悦。浑身洋溢着淳朴善意,真诚去探索未知的香雪,勇敢地朝着现代文明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香雪等人追求美与理想的高贵品格,以香雪为代表的农村人身上所展现出的纯洁、真挚、朴实的人性之光辉,为当下青春年少的学子们带来了山野乡村原始人文气息浓郁的审美体验。语文教材中这样的篇目比比皆是,如必修上第七单元所选的郁达夫《故都的秋》、朱自清《荷塘月色》、史铁生《我与地坛》、苏轼《赤壁赋》、姚鼐《登泰山记》,无不包含着古今文人的诗意情怀。环视当下,这样一种犹如山涧清流的青春与人性之美,如何涤荡新时代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唤醒身处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浪潮冲击下,青少年本该纯净美好的情感世界?如何在信息资讯与人工智能数字化爆发、社会转型加剧、青年的理想开始迷惘的时代,让新一代青年能够领悟青春应有的风采,获得对人物美、人情美、人性美的深刻认同与反思?如何使新一代青年更好地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对未来中国与世界的走向形成自己的思考,付诸永不枯竭的期待和努力?引领学生感受文学与生活的诗意,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怀和敞亮坚韧的精神风貌,应该是一个重要途径。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使命。“让每一个从自己身边走出去的人都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可以作为教育理想的一种追求、坚守。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有过一个简单而又独特的表述:“教育,首先是人学。”学生千差万别,思维也具有个性化,尤其是语文这样的人文课程,更能体现和激发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造意识。要允许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善学善问。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如果人们变得对任何事物都熟视无睹,无疑无问,创新就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人文,并不完全等同于思想、道德、良知、情感、人格、素质、品位等,同时也指向个性、人性、宽容、自由、善意、创造、多元等;教材文本层面的人文则是指人与社会有直接联系的各种文化的汇总。因而学生虽然是在语文课堂,却往往会提出超越语文课堂的问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能够与学生对话,进而引导学生向深向高向宽继续探索,从而形成人文素养更高层次的提升,为以后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提升语文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一)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对课堂教育方式手段影响的日益加深,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培养问题日趋突显,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创新模式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互助、讨论、对话、合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实践。语文课堂形式的多姿多彩,有利于语文教材人文知识素养和人文精神素养的渗透。以阅读教学而言,想要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和思想,就必须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从文本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一名聆听者的身份认真聆听,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带有情感地将课文朗读出来,在完成整个流程后教师做出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语文教师还要力求营造优质舒缓的阅读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在阅读中进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识和新体验。此外,教师还要革除传统“一次性”教育的弊端,避免将阅读内容锁在固定的框架内,要突破各种束缚,实现无边界阅读,实现课内外阅读内容的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创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很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育都是扎根在“黑板+教材+试卷”的地基上,靠读、写、背等强化训练来开花结果的。不可否认,这种简单保守的方式在特定阶段的教学中,是有一定功效的;然而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语文课堂教育手段不单单只是多了投屏设备与课件,必然要从内容到形式都贴近当下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审美需求,一味地说教、植入显然是跟不上时展的脚步了。善于运用多媒体是促使课堂丰富多彩的重要元素,多媒体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因其灵活多变,使得死板生硬的课堂变得活跃,同时能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阅读内容中得到更多启迪。如教师在讲解白居易《琵琶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姚鼐《登泰山记》、朱自清《荷塘月色》、史铁生《我与地坛》等篇目时,将江西浔阳江、湖北赤壁、江苏镇江的北固亭、山东泰山、北京清华园和地坛等景致直观呈现给学生,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对作者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为学生以后的探索和发展奠定有益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时期是学生核心人文素养生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充分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华,重视语言的品赏、吸收与运用,重视学生思辨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简单保守的模式,积极寻找方式方法,勇于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引导高中生形成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促进学生核心文化素养的生成。

参考文献:

[1]谢春玲.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青海教育,2020(11).

[2]余夕标.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学语文,2020(6).

[3]陈安,房亚楠.科学思维与人文素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