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6:05:46

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范文篇1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群体心态;疏导

近年来,利益结构多元化、利益差别扩大化以及利益对立关系显性化,成为这一时期个体利益矛盾和群体利益冲突的典型特征。2009年,河北保定棉纺厂千名职工“徒步进京旅游”事件、吉林通钢事件、河南林钢事件、重庆嘉陵工人罢工等群体性事件,都以极其激化和暴力的形式释放出转型时期的社会阵痛。有专家认为,未来10年中,群体性事件将是中国社会稳定最大的威胁,也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最大的挑战。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关注那些可以控制人们行为的非理性的因素和机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舆情、社会心理和群体心态对个人、社会、市场、国家的影响,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的重要作用。本文把群体心理和心态作为研究群体性事件的一个角度,借鉴群体心态研究理论,试图对群体性事件的疏导和预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论探索。

一、群体心态的有关研究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LeBon,又译黎朋、勒邦)在《乌合之众》(Crowd:TheStudyofPopularMind)一书中对大革命时期法国人社会心态的研究,比较系统地提出群体心态研究范畴,开创了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在勒庞看来,所谓群体心态,是指某一个人在获得一个“心理群体”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人都具有一种相同的心理倾向和趋势,这是一种群体行为形成后的群体心态。这种倾向是与人在个别独处时的心理状态完全不同的;二是指只有具有相同的心理倾向的人才能聚集在一起,并形成行为。这是一种群体行为形成前的群体心态。这种心理状态和倾向是每个个体所拥有的,但平时是处于一种潜在状态,是要理性所压抑,但又是充满活力的,只要条件成熟,它就可以冲破理性的控制和压抑而表现在行为中。

确切地说,勒庞研究的是群体的心理,是指个人不再具有自觉的个性,思想感情都转到与群体同一个方向,形成一种虽然暂时但却非常明确的集体心理。小到五六个人,大到整个民族,或聚集成群或各自孤立,或没有受过教育或皆为博学之士,都可能在特定影响下成为一个心理群体。这种心理群体具有基于某种眼前利益而匆忙聚合的特征,而心理群体一旦形成,群体中个人的异质性便会被群体的同质性所吞没,让无意识占据心灵的上风,并让那些为群体所独有的特点去发挥作用。首先,群体中的个人会感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觉得人数越多越不会受到惩罚,这使他胆大妄为,敢于发泄本能的欲望,不再有约束个人的责任感,不再有“不可能”或“不能够”这样的概念。其次,互动的个人很容易受集体感情和行动的传染,犹如经过催眠一般,对群体的要求百依百顺,以致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最后是个人失去有意识的人格,失去怀疑和批判能力,易于接受暗示,常常把歪曲性的幻觉与真实事件混为一谈,以致会在某种暗示下因难以遏制的冲动而采取行动,而且很可能是与他原来的习惯和显而易见的利益截然相反的行动。弗洛伊德在评述勒庞的理论时对此补充道,群体之间的交互传染其实也是群体易于接受暗示的结果之一。

与勒庞同时代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G,Tarde,又译塔德)的《模仿律》、涂尔干(E,DurkhEim)的“集体表象”(又译集体表征)概念和以后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Freud)的《群众心理学与自我分析》、荣格(C,G,Jung)的“集体无意识”概念、麦独孤(W,McDougall)的“群体心智”(groupmind)概念,都是这一时期提出的重要群体心理学概念。尽管他们使用的词汇不同,表述各异,但是,都强调群体心理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个体心理的东西。在社会心理学看来,群体或大众(mass)虽然来源于每一个社会个体,却又以一种整体的形态存在和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使人以为这就是自己的观念、态度和意志,或者自己无法摆脱这种观念、态度和意志的控制。

与群体心态概念相关的研究,还包括社会情绪的研究,例如,乔治(George,1990)的“群体情感基调”(groupaffeetivetone)概念,麦金托什等(McIntoshetal,1994)的“社会诱发性感情”(sociallyinducedaffect)概念,凯利(Kelly,2001)区分的“群体情感”(groupaffec-tivel、“群体情绪”(groupemotion)、“群体心境”(groupmood)和“群体特定情感”(groupdispositionalaffect),为大众心态的情绪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欧洲社会心理学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theory),从社会认同的角度,通过知觉过程的“类化”(categorization)机制,抓住“心理群体的形成”(psychologicalgroupformation)这一关键过程,主要探讨个体归属于群体、凝聚为群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解释了各种集群现象而不是群体(group)现象,还解释了大规模群集状态中的去个性化现象和从众现象,以及合作与竞争、语言的认同作用、社会流动等等方面的社会心理现象,提出了“群体在个体中”或“个体中的群体”研究视角,为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最为典型的是特纳的“自我类别化”理论和浩格(M.Hogg)等人的群体动机理论。在“群体在个体中”这一过程里,个体决定群体是否会影响自己,因为,是否认同群体的主动权掌握在个体手中。而情绪的感染就有一些无意识成分,是个体容易失控的方面。个体一旦认同了群体,受到了感染,就会丧失原有的个别性或责任感,就会消失在群体之中。

我国学术界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研究社会群体现象的。到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把研究社会稳定问题的注意力集中到政治意识的层面上。人们一般认为,思想认识决定着行为的倾向和性质。因此人们一般只看到它的理性的一面,而几乎没有看到和重视它的非理性的另一面;只看到和重视它的个体的性质,而很少看到和重视它的群体的性质。例如,从众理论显的从众性(趋同性)。有一个人率先怎么干,其他人往往会模仿做出同样的行为。尤其是在突发性的集群行为中,加入集群行为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的作用下,其心理往往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与平时判若两人,甚至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失去平时的理智思维和自我控制能力,本能地彼此相互模仿,情绪相互传染,力求与现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在集群事件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传染的威力甚大,它不但能迫使个人接受某些意见,而且能让他接受一些感情模式。”在这种从众心理及情绪传染机制的作用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极端简单化,总是倾向于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口号式观念,因此,集群事件中“领头羊”(领导者)的作用至关重要,他的行为往往会成为其他参与者的榜样,使参与者自觉地与“领头羊”的观点和行为保持一致。对于提供给事件参与者的观点和意见,他们往往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完全拒绝,偏执,认死理,固执己见,将其当作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使对问题的讨论和不同意见的讨论成为不可能。在集群事件中,冲动、急躁、缺乏判断力、轻信他人、夸大感情、易受暗示等都是事件参与者个人的常见心态,很容易导致群情激奋,这时事件参与者个人,又会感觉到自己人多势众,对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更加偏执,一点不同意见也听不进去,哪怕丝毫的反驳也会招致人们的不满和反对,怒吼、谩骂之声四起甚至成为常态,讲不同意见的人甚至会遭受严重的人身攻击和生命危险。“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最简单的事情,不久就会变得面目全非。”“最初的提示,通过相互传染的过程,会很快进入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会立刻变成一个既成事实。”“正如所有处在暗示影响下的个人所示,进入大脑的念头很容易变成行动。”这时,纵火、自焚、打砸抢等极端行为都是很容易发生的,事件的参与者往往表现为目无法纪、无法无天、毫无所惧,甚至舍弃身家性命也在所不辞。

对群体心态的研究以及相关概念的提出,表明国内外学者已经清晰地看到:意识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以及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矛盾现象,并且对这种现象和类似的事件从理性和非理性相结合上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这种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必须注意群体心态对历史事件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二、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过程

据有关资料,从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年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年73万增加到307万。表明我国社会已进入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期。从外显的直接原因看,群体性事件基本上是由各种利益矛盾引发的,其中,大多数是由物质利益矛盾引发的,少量的是由涉及公平、民主权益保障以及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因素引发的。干部与群众的矛盾冲突正在成为新形势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处置不当、处置不公成为目前群体性事件发生并激化的重要因素。从内在的深层原因看,群体心态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例如,安徽池州事件开始仅仅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事情并不大,也不难处置,但却演变成为上万群众聚集,部分群众围攻官员及警察,砸烧汽车、哄抢超市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显示出群体心态在一定条件下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变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急处置和预防等不同阶段的进一步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群体心理过程以及所支配的群体行为状况。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群体心态主要表现为参与者普遍持有一种对某种具体社会事项的情绪和看法。一方面,当社会生活中出现某些问题时,会对部分社会成员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使他们产生对具体事项的意见或不满心理。这种不满心理的积累逐渐成为了群体性行为形成的社会心理基础。另一方面,当不具备一定的事件爆发条件或者没有受到“导火索”的刺激引发,这些认识和情绪将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转变甚至消失掉。但是,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时,在群众中原来并未表现出来也并没形成的这些社会心理就会爆发出来,伴随着聚众的行为,就会形成群体性事件。

在事件初期或控制方采取初步应对措施后,群体心态会发生一些变化。群体性事件一旦出现,就会出现来自控制方的应急行为,一般是对事件的疏导和制止等,其具体方式可能包括对参与者的劝说、对话、承诺等,也可能包括对参与者的直接驱散等。所有的疏导和制止工作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参与者的利益诉求。一般而言,答应了这些利益诉求并很快地解决了相关的利益问题,群体性事件就会消失掉;反之,即使是事件本身暂时消失,以后还会有再出现的可能。对于控制方的应急行为而言,它既可以是比较“软”的,即以说服为主,也可以是比较“硬”的,即以驱散为主。面对控制方的应急行为,事件的参与者的社会政治态度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认为,在群体行为中,个人会表现出很明显的从众心理,其行为相应具有很明一是,群体事件针对的对象的变化。由于应急的控制方或主体一般都是某类具体社会事务的主管部门,所以,此时参与者群体的对象也发生了转移——从针对某类社会事务的群体心态转移到针对政府主管部门应急处置行为的群体心态。在这一阶段,政府主管部门的应急处置行为成为群众群体心态新的刺激物;二是群体事件内容的变化。在这一阶段,如果政府主管部门的应急处置行为得当,群体心态就可能发生内容上的变化,如,由反对变为接受或认同,或者反对的程度减弱;相反,如果政府主管部门的应急处置行为不当,群体心态就可能发生程度上的变化,即反对的程度更加强烈。另外,更为重要的—条是: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由于控制方与参与者之间进行了沟通和对话,所以,此时群体心态或社会政治态度被外显出来,变成了包含明确利益诉求的公开态度。这时,如果政府主管部门充分了解,并根据对群众利益诉求合理性的正确判断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其应急处置行为就会得到群众的认同,那么,群体性事件会随着群体心态的消散而得到缓解或最终结束。

在出现了事件参与方与控制方之间的僵持局面时,群体心态又会出现新的内容。一些可能的情况包括:一是,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并不妥当或合理,致使控制方无法在短时间内把有关问题解决好;二是,参与方受某些敌对或不良势力操纵,对控制方的合理行为不进行配合;三是,控制方不能合理地认识和疏导,或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地处理参与方提出的正常要求,或对参与方的正常和合理的利益诉求不加理睬,等等。在这些情况下,事件中的群体心态又会发生演变。如,在第一和第二种情况下,可以发现此时的群体心态常常是不理性的或根本不正确的,但局面还可以控制,这就要求有关控制方变换新的办法加以疏导和有效制止。但是,如果出现了第三种情况,就可能进一步导致参与方情绪的高涨和对立性认识的加强,参与方可能会在心理上对有关方面产生更大的不满情绪和新的意见。其结果,不仅会使事件延续下去,甚至还会使事件本身不断升级。

在事件的解决阶段,群体心态与其他阶段又是不同的。一方面,如果事件本身是通过疏导或比较平和的方式加以解决的,加上事件参与方本来的利益诉求又是正常和合理的,那么,多数参与者的那些有针对性的群体心态会逐步消失掉,表现为他们大都理解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或合理举措。不过,根据群体心态的结束规律,其中部分人可能不会完全地去除其心理上曾存在的状态,即出现所谓的“态度残留”。一旦出现其他的情况,这些人可能还会成为其他事件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如果事件本身不是通过疏导或比较平和的方式加以解决的,而是通过驱散或其他强硬手段加以解决的,那么,参与者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既可能消失,也可能被迫隐藏起来。对于消失的情况而言。参与者在控制方的强硬态度下变得清醒起来,认识到自己情绪和看法的不正确,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不合理利益诉求;对于隐藏起来的情况而言,参与者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失当,但是迫于压力,不得不把自己的情绪和认识暂时“收敛”起来。再有一个方面,即如果事件本身不是通过疏导或比较平和的方式加以解决的,并且,控制方的行为又不是正确的,那么,对于参与者的群体心态而言,常常只会暂时把他们的正常或合理的社会政治态度“压制”下来,但并不会真正消失,一旦有了新条件,他们还会以聚众等方式再次爆发出来。

三、群体性事件疏导、处置和预防中对群体心态的把握

在心理概念和心态概念的关系研究中,黄建钢认为,心理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其中,广义的“心理”概念是抽象的、笼统的,而狭义的“心理”概念是具体的。与狭义的“心理”概念对应的是一个称为“心态”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广义的“心理”概念的两种存在形式。它们分属于静态和动态两个范畴。静态的称为心理,动态的称为心态。由此可以推论,心理支配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所产生的思想,而基本不支配行为;而心态一方面是心理存在和运行的基础,另一方面还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行为所产生结果的基础,是支配行为的。从这个角度看,研究分析群体性事件不能忽略对群体心态的关注和研究。

根据群体心态理论,群体心态与个体心态有着极大的不同,理性守法的个体一旦聚成群体,那些道德、文明的约束会突然消失,而原始冲动,就会突然爆发。因此政府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如何应对群体心态问题。如果说正视群体心理负面特点的问题至关重要,那么同样重要的是要审察和重视诱发或激发群体心理的种种刺激因素。从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角度研究群体心态,既包括对具有场景性特征的群体心态的研究,也包括对具有相同心理倾向且平常处于潜在状态的群体心态的研究。HTtP//:

群体心态是群体在社会中地位的心理反映,也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变量,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同样是矛盾冲突,群体心态不一样,演变结果大不相同。在群体心态比较平稳、积极的情况下,矛盾冲突就容易化解;在群体心态消极乃至失衡的情况下,很小的矛盾也可能酿成重大群体性事件。群体心态既与该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也与社会心态或大众心态密切相关。

社会转型期是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期,也是群体心态、社会心态不稳定的时期,尤其是涉及到切身利益变化的那部分群体以及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心态比较脆弱、多变,容易产生不满、敌视以及对抗情绪。重视社会舆情,及时全面准确地汇集分析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是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正确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从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现实看,尤其应当把握好利益调整过程中的群体心态,充分重视群体心态对群体行为的支配、影响和控制作用,着眼于群体心态和变动机制研究,是社会稳定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需要。在矛盾处置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利益群体的心态变化,有针对性地多做理顺情绪的工作,防止群体心态失衡和失控。

在越来越复杂的人类世界中,我们从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发现,人类的心理反映除了理性的以外,还有许多非理性的反映和表现,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以理性来教育人们,还要关注如何以理性引导非理性,尤其要关注非理性产生的刺激条件、非理性心态的变化规律以及对非理性心态的疏导,这就为群体性事件的疏导和预防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未来10年群体性事件成执政最大挑战,米艾尼:采访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J],瞭望东方周刊,2010,(1)

[2]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M],长沙:中信出版社,2003,36

[3]扬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0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4)

[4]胡联合,中国当代社会稳定问题[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288—289

群体性事件范文篇2

一、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

群体性事件是由社会群体性矛盾引发的,不受即定社会规范约束,具有一定的规模,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干扰社会正常秩序的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多样,如集体上访、集体怠工、罢工、聚众阻挠等等。群体性事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数量及规模日趋增大。近几年来,我旗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升幅较大。*年全旗共发生群体性事件51起,比1997年骤增了35起,经全旗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在*年到*年两年里群体性事件虽然有所下降,但每年仍然发生30--40起。*年,全旗共发生群体性事件47起比去年同期增加23起,群体性事件又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前几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一般都在几十人,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两个单位。在近两年,由数百人参加的比较常见,并且出现了跨单位、跨地区串联行动的现象。如*年金厂沟梁金矿转制过程中发生了700多名工人群体罢工、进赤上访事件;*年撰山子金矿400名职工聚集政府办公楼门前,上访讨要工资待遇,长达近半个月时间。

(二)组织化倾向明显。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利益要求的人为利益而聚合,为实现共同目的而协同行动。当前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大多数因经济利益而起,有的要求增加征地补偿;有的要求赔偿污染损失;有的要求改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待遇;有的要求提高破产转制时的补偿标准;有的要求发放长期托欠的工资等等,并且利益呈多元化。如*年我旗森堡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因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宣布破产,职工提出退还集资损失并提高买断标准,但厂方又无能为力,由此引发了几次较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类似这样事件,表现为已由过去的松散型向相对有组织的群体性转化。多数的群体性事件都有组织者、策划者和骨干分子,他们有的在台前充当“群众代表”,直接组织煽动闹事;有的隐藏在幕后指挥和出谋划策;有的甚至成立非法组织,煽动群众闹事。

(三)对抗性加剧,危害后果日趋严重。目前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就性质而言属人民内部矛盾,从矛盾的斗争形式看,一般呈现较为缓和,非对抗性的状态。但是,随着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独立,有些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常常表现得十分尖锐、激烈,且对抗性倾向明显。如四家子镇嘎海吐村由于受少数村民的干扰,该村自*年至*年不缴农业税,不交提留款,不搞计划生育。*年村级换届选举时,上级派工作组协助该村选举村委会,以袁某等人为首的一伙村民故意破坏选举,抱走投票箱,并摔坏了乡政府的摄像机。由于事态的发展,公安机关及时介入,但袁某等人却将入户做工作的民警非法拘禁长达二十几个小时,并施以侮辱漫骂。今年,金厂沟梁镇下长皋村400多村民,公然抗法,阻挠法院执行裁决,与执法干警发生暴力冲突,造成了不良后果。这表明,群体性事件已由单纯的上访请愿型向冲击施压型演化,较多地出现了集体围堵党政机关、堵塞交通、械斗等过激行为,少数不法之徒甚至把矛盾直接指向党政领导和政法机关。这些即牵涉了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领导的大量精力,又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造成社会局部混乱。

(四)情况愈加复杂,事件反复率增高。人民内部矛盾日益错综复杂,往往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而且不同矛盾主体、合理的要求与不合法行为、不同的原因与动机、历史纠纷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导致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情况愈加复杂。如*年发生在萨力巴乡安家胡同村的群体性事件就非常典型,以李某某为首的该村少数农户因村财务混乱对现任村委会有意见,拒交农业税,并用剪刀将前去摧缴的地税局工作人员扎伤,其儿子将乡政府的摄像机摔坏,此后,在李某某等人的煽动下,安家胡同村一部分村民结成一伙,与村委会对抗,他们不但自己非法选出了村委会,还自设扩音装置在村里进行宣传煽动,一部分群众不明真相,与其纠集在一起冲击旗、乡两级政府,并越级到市里上访,此事件历经三年时间才得以解决。类似这样群体性事件,从反映的问题看,大多是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往往有赖于制度的健全、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过程,往往是旧矛盾尚未解决,新问题又出现,致使解决难度越来越大,导致此类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反复性。

(五)引发群体事件的直接原因呈现规律性。群体事件虽然是由于矛盾的积累或加剧而形成的,但其终究是由外部原因引发的。近几年来,我旗群体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有:村级两委班子换届;农村土地调整;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企业转制等。这一时期是集团利益暴露期或明显期,由此带来的是群体事件的高发期。如*年我旗进行新一轮土地承包时,324个行政村在春季都进行了重新发包,仅*年由于土地调整引发的集体上访达百余次。

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成因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其中即有社会环境、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是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旧体制转轨对原有利益格局的冲击。随着新旧体制的转轨,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不断加大,企业转制、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几乎每一次改革措施都触及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反映出一些深层次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多种所有制之间、多种分配方式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许多企业职工因破产而失去了“铁饭碗”,一些农民负担沉重或土地被征用生活困难,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加上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完全到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在巨大的差距面前,一些人难免心理失衡,产生对立情绪,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群众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目前,群众合法权集中体现在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两方面。侵害群众合法利益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群众负担屡减不轻,引发群体性事件。二是在土地征用、拆迁安置过程中,由于土地征用补偿费不能及时到位,群众的损失得不到及时弥补,群众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群体性事件。三是有的地方在出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时,决策过程封闭,工作方法简单,不征求群众意见,不进行科学论证,往往好事没有办好,导致群众产生对立情绪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四是少数干部贪污挥霍、以权谋私,或作风不民主、政务不公开,影响干群关系而引发群体事件。

(三)参与人员观念陈旧、法制意识淡薄。法律意识淡薄是群体性事件多发且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一是一部分群众头脑中法制观念淡薄。这些群众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不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沿袭了小农经济形态下的自然规范和传统准则,以所谓的族规家法规范自己的言行,国家法律、法令在他们心中并不重要。他们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往往一碰到问题就想到通过上访、闹事等简单的方式来解决。还有一些群众对法律断章取义,只重权利,不尽义务,为个人私利不择手段,总结出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所谓经验,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动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动辄堵路断桥、制造混乱,以此向政府施加压力;二是一些群众还利用个别领导“怕乱求稳”的心理,漫天要价,不断提出过分要求,甚至无理取闹。有些领导遇到群体性事件时,因为害怕事态扩大,不问是非来由,不管要求是否合理合法,一律让步,结果使一些人产生了错觉,无形中怂恿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三是少数人存有经济发展中的红眼病。这些人对外来投资者,不是满腔热忱地去支持,而是盯住投资者挣多少钱,一旦钱挣多了,便想方设法地设置障碍,与投资者讨价还价,无理取闹。

(四)基层工作薄弱,调控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基层政权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预防、化解、控制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组织的威信相对减弱。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村委会存在人员不稳定、有的基层组织班子成员素质较低,形不成领导核心,在工作上说不起硬话,在管理上拿不出硬措施,导致基层组织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作用大大减弱。二是有的基层组织不得力,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即不能如实地向群众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又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及时正确地反映群众的情绪和要求。对存在的矛盾不是积极去化解,而是不愿管、不敢管、无力管,不闻不问、互相推诿扯皮,使矛盾、纠纷常处于无人过问、无人疏导、无人调解的状态,时间一久,矛盾不断激化,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三、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具体措施

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自觉担负起政治责任,坚持标本兼治,从政治、经济、法律、思想等方面入手,积极从源头进行防范。

(一)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群体事件的发生。当前,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越来越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能完全解决的,只有各级党政领导重视,亲自组织协调各部门进行综合治理,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必须实行“领导责任制”,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改变职责不清、信息不灵、反应迟钝、互相推诿的现象。各部门各单位都要针对调查掌握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逐一落实化解责任,切实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从根本上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各部门中,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处置预案,做好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充分发挥基层治保、调解组织作用,促进农村稳定。发挥好基层治保、调解组织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选好人员。治保、调解工作做得好,主要是因为治保、调解人员具有一定的良好素质,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信赖和支持。因此,要挑选那些热心于治保、调解工作,作风正派、处事公正,在村民中威信较高,又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同志担任治保员、调解员。(2)要关心、支持治保、调解工作。把治保、调解工作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环节来抓,在注重增强治保、调解人员的政治素质,提高法律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要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尽快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治保、调解工作。(3)严格执行依法调解的原则。一是调解民间纠纷不能搞违法调解,违法调解不但无效,有时反而带来负面效应。比如刑事犯罪案件就不能调解,一旦调解就会发生放纵犯罪的严重后果。治保、调解人员还要注意防止治保、调解工作中的利益驱动倾向,决不能因为有利可图就搞偏向调解,无利可图则推三阻四、敷衍了事,甚至放任矛盾激化而引起犯罪发生。

(三)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做到发现事态迅速制止。群体性事件有突发性和潜伏性两种。潜伏性的事件占大多数,不论是突发性还是潜伏性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必须建立快捷灵敏的预警机制,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在化解不安定因素工作时,要把大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工作主动权。要落实全员预警责任,建立健全多方位、多层次信息网络和反馈制度,把信息触角伸向各个角落,力争做到信息队伍多元化,信息来源多样化,上下联系一体化,分析信息专业化,综合反馈网络化。对重点部位、重点地区做到信息灵、情况明。要积极开展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工作,坚持日常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及时掌握突出问题,把矛盾解决在萌芽或初始阶段。

(四)加强侦控工作,严格区分事件性质、分类处置。要认真研究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特点、规律,采取不同的方法,正确处理。要加强侦察控制工作,掌握斗争主动权,对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事件,要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关心群众疾苦,对群众的合理和正当要求给予耐心的解答,讲明道理,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属于敌对分子插手操纵的问题,要把事件的组织策划者、骨干分子与一般群众区分开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控制幕后操纵者和组织者。对一些犯罪分子从中进行打、砸、抢、爆炸、杀人等严重威胁人身、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刑事犯罪活动,及时果断地处置,决不手软。

群体性事件范文篇3

一、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则反映出我们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较弱,基层干部的执政水平较低,地方干群关系对立较为严重等方面存在的事实。从近年来了解到的我市和外地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看,最突出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腐败问题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导火线。从多起群体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来看,腐败问题是其导火线。特别是在企业改制中,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国有集体资产流失问题;职工群众有关待遇不能兑现而企业领导吃喝玩乐,大肆挥霍公款的问题;企业干部以权谋私,用国有集体财产经商办私人公司为自己寻找发财之路的问题等等。应该说,职工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在不同改制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如果企业在厂务公开上做得不够,解释不及时,更增强了群众的猜疑,再加上职工群众突然面临着下岗失业,对未来生存缺乏信心。如果少数人趁机以反腐败为借口,造谣煽动,进行组织串连,很容易挑起群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进而形成群体性事件。

决策失误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定时炸弹。当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有经济发展成就是干部政绩的片面认识,或个别领导干部求功心切,在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企业改制等工作决策中,事前没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分析研究;没有广泛征求专家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没有召开一定范围的群众座谈会,认真征求意见,而是盲目决策,仓促决策。这种决策缺乏民主性,缺乏科学性,必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必然会导致决策失误,严重地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同时,在工作不断推进中还会矛盾迭出,并不断积聚,但矛盾无法得到有效地化解时,就必然会产生群体性事件。

执法水平不高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启爆器。在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中,由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马列主义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缺乏公仆意识、宗旨意识,相反特权意识却相当严重,说话办事唯我独尊,甚至为所欲为。这种意识的存在,在机关往往表现为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在执法中表现为态度粗暴,徇私枉法,自以为是,肆意用法律作为自己谋私的工具;不依法办事,随心所欲使用处罚权;知法犯法,使用法律所明令禁止的执法手段执法等等,这就必然会引起被执法对象的不满,造成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的对立。执法不公往往会因很小的事情,也会产生群体性事件,既严重地损害执法部门形象,又破坏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肥沃土壤。应该说,当前在基层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谋经济发展,但忽视了对发展中产生矛盾的解决,忽视或放弃了做细致认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认为市场经济时代一切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金钱,而不去疏导、化解群众的心里埋怨不满情绪。同时普法宣传、法律知识教育仅仅流于形式,如上报纸,上电视等。这不仅淡化了干部与群众的感情,也导致群众缺少理想信念,缺少理解宽容,缺少友情关爱,因此很多人都显得心浮气躁。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有时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政府及有关部门稍微认识不到位,处理不及时,都能迅速引起群体性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带来的危害

一是严重地干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正常工作。由于群体性事件中各类矛盾相互交错,有些问题因客观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有些问题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有些问题是群众对政策不理解,提出超越政策规定的要求,根本就不可能解决的。正是因为合理成分和不合理成分互相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解决的难度,在政府未能及时有效处理问题时,有些人为了实现个人目的,鼓动群众集体到党委政府机关静坐,纠缠领导,给当地党委政府施加压力,严重地干扰了地方党委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

二是严重地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由于有些人的鼓动,再加上群众心中有埋怨情绪,以及心里失衡等原因,往往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如冲击机关,围攻殴打劝解人员;在重要交通干线上设置障碍,阻塞交通;甚至于酿成打砸抢,既破坏了社会稳定的大局,又严重地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甚至给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三是严重地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客观地造成党和政府与部分群众的对立态势,如果解决的好,会让矛盾迅速得到化解;如果解决得不好,会引起更大的社会稳定问题。但即使是处理好了,有些问题的解决容易使人认为是政府在某些方面给予让步,容易让人误解不采取过激行为就难以促成问题的解决,因而会给人们心里留下闹而有理、闹则有效的错觉,但最根本的是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解决的对策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各级组织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本着“有理推定”的原则,开展答复办理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我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进行“有理推定”,特别是在群众上访的时候,我们认为群众上访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事出有因,就会认真倾听,热情接待,这样有利于稳定群众的情绪,有利于群众宣泄心中郁闷;同时,有这样态度就会积极地解决人民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妥善化解矛盾,避免激化事态。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工作态度好,会让群众看到问题能够解决的希望,群众就会耐心配合有关部门按照程序进行调查和处理,使问题在有理、有节、有序中获得解决,即使有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也会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因此,每个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要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积极创造条件解决人民群众所迫切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遏制群体性事件发生。

第二,要坚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才有信心面对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拓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要把发展和改革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要求。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与法律意识,使人民群众逐步懂得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用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我们就会少走弯路,就会避免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遭受损害,真正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前进、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

第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多谋福利,是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最好体现。各级政府要花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关注的人多,解决好了,就会减少对立面;长期得不到解决,人民群众就会对政府感到失望,就会采取过激的方式来力求引起上级的重视,这样很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要采取包案制、联系点等多种方式努力促进热点难点问题的化解。同时,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了解和掌握新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着力研究解决办法,努力使矛盾得到迅速化解,从萌芽状态将群体性事件苗头坚决予以铲除。

第四,要关心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疾苦,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是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作为基层组织,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方式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首先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弱势群众满足基本生存的需要,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并将其纳入体系中,要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真正让穷困无助的弱势群体有所依靠。要特别重视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要大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发动党政群机关、效益好的企业开展帮扶活动,帮助弱势群体实现自我发展,逐步具备自我生存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访贫问苦,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坚决反对一阵风、形式主义的错误行为。切切实实让弱势群体真正感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四、纪检监察部门要在遏制群体性事件产生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要坚持依照政策和法律办理群众信访问题。要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法律和政策有明文规定的,要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或督促相关部门落实,纪检监察部门特别是信访举报工作部门不能让群众的信访件转来转去,使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把小问题酿成大问题;对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又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抓紧研究解决的办法;对违反法律和政策的,协助有关部门共同讲清道理,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不能随意开口子,坚决防止出现"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怪现象。

第二,要加大查信办案力度,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要依照法律和政策,敢于及时处置违法乱纪的案件,特别是对群众举报的腐败问题,要及时进行核实调查,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及时移送案件审理部门、司法部门审理尽快给予严肃处理,使群众最痛恨的腐败问题得到认真解决。积极审查群众多次申诉的案件,对行政执法部门,基层干部以权谋私,打击报复等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决不姑息养奸。要围绕城市改造、征地拆迁、教育乱收费、拖欠农民工工资、医疗药品等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顿,不断推进各项改革制度,切实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减轻人民群众负担。

群体性事件范文篇4

1、利益分配不均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利益分配格局的产生,各种深层次矛盾随之揭露。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农民内部之间有的利益被重新调整与分配。在此过程中,农村基层组织处于强势地位。当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民利益空间受到侵犯或威胁时,他们会自觉不自觉进行地维护甚至对抗;当农民希望扩展原来的利益空间时,他们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增加对事务的参与和监督。这两种利益表达方式又可分为正规的体制内利益表达途径和手段(如上访)、非正规的体制外利益表达途径和手段(如对抗),不过现实中这两类途径和手段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正规的体制内利益表达途径和手段常常被非正规地使用,而非正规的体制外利益表达途径和手段也需要考虑正规的体制内利益表达途径和手段。极端的形式即为农村群体性事件。

2、农民法制观念淡薄或对法律条文的断章取义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当前,农村普法工作断层较多,群众参与意识不强,学法氛围不浓,导致一部分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发生纠纷时,不是运用正常的法律程序去解决,而是采取"起哄"方式。有的农民法律意识虽有增强,但在理解法律条文时存在断章取义的问题,援引法律时偏执己见。

3、宗族势力在农村重新抬头和蔓延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另一重要原因。宗族势力是以宗族宗派为基础而形成的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恶势力。近些年来,它在我国一些农村重新抬头和蔓延。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宗族情感为了自己的利益,煽动本宗族和他人以群体对抗形式时常与其他群众发生冲突,甚至出现较大规模的械斗,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有的甚至公然对抗国家的政策法规,以集体上访为名,拦车挡道,冲击党政机关,影响极为恶劣。

4、不依法行政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原因。少数基层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民主决策不够,办理乡村事务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现象较为严重,容易引起群众猜忌和疑虑,产生偏激行为。有时面对少数群众无理取闹等违法违纪行为,又忽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片面"求稳怕乱",助长了少数人的不法气焰,一些人仿而效之,借机寻衅,挑起事端,引发事件。

5、干部作风不实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这主要集中反映在乡镇干部身上,有些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对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相互推诿,踢"皮球",不及时加以解决,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干部平时不注意学习,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全凭经验和主观臆断,一味采用"蛮干",使矛盾产生和激化,引发事件的发生;有的干部下去做工作,不讲政治、不顾大局,随意表态,结果又兑现不了,给工作带来了被动,从而为矛盾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二、新形势下农村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对策及措施

1、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农村中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只有农村的生产力发展了,农民才能从中得到实惠,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农村的许多问题也就从根源上消弥于无形,但发展不是盲目的,要坚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切忌发展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2、必须加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百姓疾苦,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必将催生一个新的利益分配格局。这容易使一部分人产生悲观和不满情绪,埋下产生矛盾的隐患。要及时了解这部分人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政策上要倾斜一点,使他们安心生产,务求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3、必须加强农村群众民主法制建设。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学、法律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劳动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刑法》、《治土地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真正懂得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逐步在头脑中树立民主与法制相统一的观念,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群体性事件范文篇5

群体性事件频发反映社会利益格局转变

根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群体性事件数据库的相关资料分析,2004—2010年发生的100多个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基本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一是干群关系冲突(主要涉及征地、拆迁、国企改制、司法纠纷、乱收费、环境、就业等方面矛盾和冲突),二是劳动关系冲突(涉及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冲突和纠纷),三是企事业机构与社会的冲突(业主与物业、医患、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冲突和纠纷),四是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涉及民族、宗教、宗族、社区械斗、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矛盾和纠纷)。

这些群体性事件,有的发生规则是我们所熟悉的,有些则是不熟悉的。从群体性事件的参与方式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阶层性的有直接利益群体性事件(如“通钢事件”),二是非阶层性有直接利益群体性事件(如“厦门PX事件”),三是非阶层性无直接利益群体性事件(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有的群体性事件演变成对抗性,发生打砸抢烧和干警冲突,甚至伤人死人,也有的采取“集体散步”等和平示威形式。多数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以民生和经济利益居多,但也有的是历史积累矛盾的突然爆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对抗程度总体上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性事件。在各类群体性事件中,要特别关注非阶层性无直接利益群体性事件,这类事件的突发性和难以预料的特点最为明显。

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反映了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昭示了群众反映利益诉求形式的新变化,对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一些新问题。认真研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深入分析群体性事件运行的机制,对解决好群体性事件反映的利益关系矛盾,不断改进社会管理的方式,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和宏观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出现新变化

群体性事件往往反映了改革和发展的一些阶段性突出矛盾。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围绕回城知识青年的就业安置问题,曾在一个阶段出现较为突出的反映就业诉求的集体行为;在上世纪末,围绕国有企业改制出现的下岗失业问题,也曾在一个阶段较为集中地出现国有企业职工静坐、停工等集体行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出现新变化,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趋势也出现新变化。

1.围绕劳动关系冲突的群体性事件比较突出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劳动力供求关系也在发生重要变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趋势已经式微,劳动力比重和新增劳动力的增长量不断下降,特别是农村17—25岁的青年劳动力绝大多数都已经转移出来,低成本的劳动时代即将结束,自2004年以来,“民工荒”现象一直间歇性发生,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产生巨大冲击后又再次出现。在这种大背景下,以农民工为主的初级劳动力市场上的低工资劳动者,维权意识和劳动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工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大多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对这种变化趋势认识不足,对调整和改进劳动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严格遵守劳动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足,致使围绕劳动关系冲突的罢工、停工等群体性事件频发。

2.围绕征地拆迁的群体性事件持续增多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继工业化之后,城市化也开始进入加速时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使土地从农业用途转为工商用途后价值飞涨,土地的增值和收益,已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增长和可支配财政收益的重要来源。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损害群众利益的强行征地和肆意拆迁事件不断发生,尽管中央在此方面已经三令五申,但由此而产生的利益冲突和群体性事件却持续增多。

3.围绕环境变化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中更加注意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要求和生态环境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化工等企业的生产安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污染环境问题的群体性事件快速增多,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多数涉及食品安全、垃圾处理、有害化学物外泄等。

把握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属性

1.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各种群体性事件起因非常复杂,各不相同,有的伴随着打砸抢烧行为甚至出现伤人事件,但从矛盾的性质来看,绝大多数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要坚持按照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疏解,慎用警力;在公安民警参与维持社会秩序的时候,也要防止发生直接的警民冲突。但对于非法的暴力破坏行为,公安要出动防暴警力,防暴制暴,迅速平息打砸抢烧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2.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属于利益关系矛盾

无论是阶层性的还是非阶层性的群体性事件,现阶段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都属于利益关系矛盾,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即便有些从直接原因看属于所谓“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其实背后也都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人民群众积怨的背景。但不能忽视的是,价值冲突也是一些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之一,例如对于社会分配不公的不满。

3.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涉及民生问题

在各种群体性事件中,涉及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等民生问题的群体性事件占了绝大多数,因此,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治理群体性事件

近年来各地在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中,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应当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好的经验是:第一,对发生的事件要迅速作出反应,领导和负责的同志要尽快到现场,回应群众的关切。第二,及时利用各种媒体相关信息,让群众知道真相,特别利用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政府信息。第三,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与群众展开对话。第四,一旦发生问题,要迅速控制局面和恢复秩序。

当前治理群体性事件,应当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证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让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不断得到实惠,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和发展的信心,稳定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保持良好的社会心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过大,对中下层和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影响较大,因而,要特别关注保证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也能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公务员之家

2.重点解决一批历史积累的社会矛盾

我国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改革力度大、发展速度快,一些地方政府又很想在任期之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作出突出的政绩,往往顾及不到改革和发展中的遗留问题。近一二十年中,因企业改制、集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移民、复转军人安置、离退休人员待遇、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各地积累了不少欠账,问题积累过多。对这些问题,各级政府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拿出一定的资金,突出解决一批历史上积累的社会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和充实基层财政

治理这类群体性事件,要注重从源头上治理,要重视加强和充实基层财政。现在很多地方基层财政薄弱、政府负债运行,一些农业地区取消农业税以后此问题加剧,很多地方迫于财政日常开支压力,不断变换方式向老百姓收取各种费用,积怨较多。要通过加强和充实基层财政,提高和改善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4.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机制

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及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我国社会管理的基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要适应这种变化,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机制,充实基础管理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和各种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要把基础矛盾的调节和化解作为一个工作重点,通过社会广泛参与,把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

群体性事件范文篇6

1.1目的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区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根据中央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关于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本区特点和未来建设、发展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1.2.1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群体性事件原则上由发生地的党委、政府负责处置,必要时上级党委、政府直接负责处置。引发事件的问题由有关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解决。责任要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不得把本级应该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不得把本单位本部门应该解决的问题推向社会。

1.2.2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要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政策的严肃性,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1.2.3教育疏导、防止激化。要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1.2.4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慎用警械和武器。要根据群体性事件的起因、规模、影响以及现场情势和危害程度,决定是否动用处置性警力、是否采取强制性措施以及采取何种强制性措施、是否使用警械以及使用何种警械。既要防止警力和强制措施使用不当而激化矛盾,也要防止当用不用而使事态失去控制。现场处置群体性事件,不得携带和使用武器。

1.2.5及时、果断处置。对发生暴力行为或者严重损害社会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群体性事件,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违法行为,尽快平息事态。

1.3编制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中央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关于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办发[2004]33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务院规章、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定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的群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

根据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在我区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九类:

1、土地征使用动拆迁问题;2、涉法涉诉问题;3、小洋山群体问题;4、城镇建设和管理问题;5、历史遗留问题;6、企业转制、集体资产分配问题;7、处理企业军转干部问题;8、处理医患纠纷问题;9、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1.5区群体性事件现状及分析

近三年,区群众到区政府集体上访共805批16004人,上市上访245批5146人,集访的主要问题是在征使用土地、动迁安置、社会保障、企业转制、环境污染、城市建设管理等6个方面。尽管群体上访时断时续,但总体上是呈逐年下降趋势,人民内部矛盾有所缓冲。

2组织机构

2.1组织领导

坚持党委、政府对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抓好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工作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本区的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由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区群体性事件专项工作应急领导小组是本区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的专门领导机构。

2.2办事机构

区群体性事件专项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综治办,是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

2.3职责

2.3.1党委、政府的职责

1.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分析、研究,把握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在规律,建立健全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指定责任部门研究、拟定有关预案,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2.对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统一组织领导现场处置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决定是否出动处置性警力、使用必要的强制措施和警械等重大措施。

3.总结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经验教训,加强对有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3.2涉事单位的职责

1.对因本部门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其主体是本部门本单位人员的群体性事件,在按照规定上报情况的同时,迅速派出负责同志赶赴现场开展面对面的劝解疏导工作。

2.对党委、政府要求限期解决的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指定专人负责,按时解决。

2.3.3公安机关的职责

1.收集、研判不稳定事端和群体性事件动态信息,迅速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报告,并通报涉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及时做好防范、化解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

2.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维护群体性事件现场治安秩序、交通秩序,协助有关部门、单位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保护党政机关等重点部位及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搜集并固定群体性事件发生现场违法犯罪行为的证据。

3.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决定,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控制局势,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秩序;对群体性事件中违法犯罪的人员以及插手群体性事件的敌对分子,依法打击处理。

2.3.4其他单位的职责

信访、行政复议、纪检、监察以及检察、审判机关,要按照职责和管辖权限,依法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举报、检举、控告或者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申请,依法办案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调解、仲裁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各有关职能部门在作出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决定时,应当告知当事人相应的救济渠道,以便群众通过合法手段和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应当加大法律援助的力度。

3预测、预警

3.1信息传送与报告

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机构为信息监测和报告主体,组织其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监测和上报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突发事件信息。

3.1.1信息报送渠道及程序:各级部门在接收事件发生地和专项协调管理机构的信息报告后,及时要将有关信息要报告区委、区政府等上级部门。

3.1.2信息报送时限:一般级和较重级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要在半小时内口头上报区应急办,一小时内书面上报区应急办;发生突发滋事事件后,要立即上报区应急办公室;有关详细信息随调查和处置工作进展随时续报。

3.1.3信息交流的范围: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报信息后,在向指挥部和上级部门报告的同时,要将情况有关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预测、预警信息要严格坚持保密制度,控制信息交流范围。

3.1.4信息监管:应急组织机构要加强信息的监管,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按照信息报告交流范围的要求,科学确定信息交流范围。指挥部办公室要对收到的信息认真审核和全面询问,详细登记报告人和报告电话等信息备查。

3.2预警级别及

收到群体性事件预警信息后,指挥部办公室和应急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确认,由区应急指挥部审定后统一。对群体性事件预警实行分级管理。按照情况性质和轻重缓急,具体分为4个等级:即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群体性事件。

1、到镇、园区的集体上访或聚集为四级;2、到区的较大规模集体上访或聚集为三级;3、到市的较大规模集体上访或跨行业的小规模串联聚集为二级;4、进京集体上访,或赴市较大规模集体上访,或出现严重违法情形的群体性事件,或发生暴力恐怖活动,或到重点、敏感部位制造恶劣影响事件的为一级。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一般级、较大级事件,由公安分局治安、刑侦支队等专业部门以及属地派出所联合成立的滋事事件应急处置属地指挥部加以处置,区应急办予以指导。

4.1.2重大、特大群体性事件,由区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指挥处置。

4.1.3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旦掌握或接报群体性事件预警信息,应在对事态性质、信息级别作出具体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及时采取措施,化解矛盾、控制事态,防止群体性事件升级,并根据处置预案做好准备工作。

4.2群体性事件信息处理

对群体性事件预警信息,各部门、各单位应及时报告,不得隐瞒、谎报、缓报。报告群体性事件预警信息应准确、全面,尽可能地把主体、规模、时间、诱因、动向、涉事单位、骨干人物等要素报告具体、完备。重大、紧急信息可先初步报告,再续报全面情况。

4.2.1凡发生群体性事件,事发地党委、政府要第一时间上报信息。(口头、书面规定)

4.2.2二级以上(含二级)的预警信息应在1小时内上报

4.2.3维护稳定工作特别防护期,实行群体性事件预警信息日报告制度,重大信息即时报告。

4.3指挥协调

4.3.1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事件发生地的处置群体性事件领导小组应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

1、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指挥部应设立专门工作班子或确定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撰写宣传资料、统一对话口径、记录会商过程、收集汇总动态、编写现场信息、起草新闻稿件、联络上级机关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2、现场指挥部应在群体性事件现场设置宣传车或广播室。必要时,党委、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应在现场同群众对话,有针对性地解释有关问题,进行宣传教育。进行现场疏导时,应严格统一口径,不得作出违背法律和政策规定的承诺。

3、对通过口头、传单或其他方式制造散布谣言、制造思想混乱、煽动闹事的,应迅速采取措施,辟谣止谣,澄清真相,挽回影响,并依法对造谣传谣人员作出处理。

4.3.2镇党委、政府有关负责人和涉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人要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必要时,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直接指挥现场处置工作。镇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带头面对面地做群众的工作,诚恳听取群众的意见,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和冲突,尽快平息事态。

1、对群众提出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

2、无法当场明确表态解决的,要责成相关部门或者单位限期研究解决;

3、对确因决策失误或者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要据实向群众讲明情况,公开承认失误,尽快予以纠正;

4、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清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4.3.3异地群众聚集形成群体性事件的,群众来源地的党委、政府和涉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指派有关负责人率领工作组赶赴现场,开展疏导、化解和接返工作。事件发生地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配合、协助做好异地群众的教育和送返工作。

党委、政府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在现场做工作时,公安机关应当派便装人民警察或者少量着装人民警察到现场掌握情况、维持秩序,同时做好随时出警处置的准备。

4.4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

事发地所在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控制事态并向上级报告。

4.4.1先期工作

先期处置工作由群体性事件发生地的镇党委、政府负责。根据应急预案成立由镇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任组长,地方派出所、涉事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涉事单位、行为发生地的镇党委、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对下列群体性行为,要及时、主动做好工作,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

1.出现不稳定事端和群体性事件苗头,群体性事件尚处在酝酿过程中的;

2.聚集上访尚未发生堵门、堵路、拦截车辆、围攻殴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严重影响交通、治安秩序或者党政机关工作秩序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3.发生在单位内部的表达共同意愿的小范围聚集事件,尚未发生行凶伤人、扣押人质或者打、砸、抢、烧等违法行为的;

4.其他由人民内部矛盾引起、尚未出现过激行为、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现场开展工作、化解矛盾的群体性行为。

4.4.2现场处置

4.4.2.1如发生通过前期工作仍不能控制的应急情况以及重大以上群体性事件后,区应急联动中心等报请或由区委、区府以及区应急委直接启动区总体预案并迅速上报市应急办,扩大响应范围、提高响应等级,区应急处置指挥部进入运作状态,统一指挥调度全区性的应急管理资源,实施应急处置行动。

4.4.2.2区应急指挥部进入运作状态后,在前期处置的基础上,迅速研判形势,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指令。接转指挥关系,履行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职能,指令,指挥、调度协调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实施应急处置。

4.4.2.3各应急联动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有关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区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根据相关预案和处置规程,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组织实施应急处置。

4.4.2.4群体性事件现场发生或即将发生下列严重违法情形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处置群体性事件领导小组的决定,立即出动处置性警力进入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使用必要的警械,尽快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秩序,防止因警力、警械和强制措施当用不用而使事态失去控制。

1、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和重点要害地区、部位。

2、进入城市中心区段非法集会、游行、示威。

3、卧轨拦车、堵桥堵路、阻断交通要道。

4、械斗、骚乱。

5、呼喊、张挂诽谤性口号、标语。

6、发生打、砸、抢、烧等违法行为。

7、其他严重违法行为。

4.4.2.5处置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下列现场管制措施:

1、封闭现场和相关地区,未经检查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

2、设置警戒带,划定警戒区域。

3、实行区域性交通管制。

4、守护重点目标。

5、查验现场人员身份证件,检查嫌疑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

6、制止未经批准在现场进行的录音、录像、拍照、采访、报道等活动。

4.4.2.6处置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下列强制性措施:

1、命令或者通告,责令围观人员立即离开现场,责令聚众组织者立即解散队伍,责令聚众的人员在限定时间内迅速疏散。

2、对超过限定时间仍滞留现场的人员,可以使用必要的驱散性或制服性警械强制驱散,但应尽量避免伤亡。

3、对经强行驱散仍拒不离去的人员或者进行煽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4、对正在进行打砸抢烧的人员,应立即制止并带离现场或者予以拘留。

5、对组织、煽动、串联、挑起群体性事件的为首骨干分子,应予以训诫,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拒不改正,继续进行违法活动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对非法携带的武器、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以及用于非法宣传、煽动的工具、标语、传单等物品,予以收缴,并依法处以有关责任人员

4.4.2.7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慎用强制措施,防止因强制措施使用不当而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1、在群体性事件现场维持秩序时,值勤民警应文明执法,避免与群众发生直接冲突,防止对参与者造成伤害而激化矛盾。

2、动用强制措施处置群体性事件前,人民警察应当向现场人员明示告知。

3、动用处置性警力,公安机关负责人应事先对公安民警进行动员,通报情况,严肃纪律,交代任务,提出要求。

4、确有必要对为首骨干分子和现行严重犯罪嫌疑人现场采取强制性措施的,应选择有利时机,充分做好前期工作和后续准备。

5、拟对群体性事件的为首骨干分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应由区公安局报市公安局批准。

6、群体性事件处置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和救护设施;在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救治伤病人员。

7、处置群体性事件采取强制措施情况,应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4.4.2.8处置群体性事件,应高度警惕境内外敌对分子和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群体性事件挑起事端,及时掌握其活动动向,坚决切断其联系渠道,并及时收集、固定证据,依法坚决打击。

5后期工作

5.1善后工作

5.1.1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党委、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单位对已经承诺解决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到位,不得搞虚假承诺或者久拖不决。要坚决避免违背承诺、失信于民,重新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1、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而没有落实到位的,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

2、对群众因不了解有关规定而存在误解的,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

3、对有关规定不够完善的,要及时修改完善;对工作亟需而尚未出台的措施、办法,要抓紧研究制定,本级无权制定或者修订的,应向上级提出有关建议。

5.1.2应依法及时对有关人员作出妥善处理,并以此教育干部群众。

1、对负有重要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严肃处理到位,并公之于众。

2、对从现场带离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

3、对违法人员应查清事实,依法处理。

5.2调查和总结

5.2.1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群体性事件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调查、总结、并上报区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小组办公室。

5.2.2区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报告区委、区政府、区应急办。

6宣传、培训和演习

6.1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6.1.1公众宣传教育

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将法制宣传、教育疏导工作贯穿整个过程。要通过新闻媒体、现场广播、印发通告等方式,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群众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不得妨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串联聚集,不得堵塞交通,不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和其他要害部位,不得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要使群众懂得,即使诉求合理合法,但表达方式方法不合法,仍然属违法行为,且须承担法律责任。必要时,党委、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要在现场同群众对话,有针对性地解释有关问题。互联网新闻信息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管理,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6.1.2舆论引导

群体性事件一般不公开报道。个别群体性事件确需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报道的,由区委、区政府依照相关规定,提出报道方案、提供统一稿件、审定报道口径,并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视情况作简要的公开报道,引导舆论,以正视听。如境外有对我不利反应或歪曲性报道,应视情况及时组织对外报道,做出必要的澄清和驳斥。

6.2培训

应急管理协调机构定期组织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现代化办公、法律法规和应急处置工作程序的培训,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6.3演习

应急管理协调机构负责组织相应的专项预案演练。演练要从实战角度出发,深入发动和依靠市民公众,普及应急救援的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7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

7.1工作考核

1、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做好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履行好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工作人员要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处置群体性事件预案的要求,尽职尽责,讲究方法,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2、组织人事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将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情况作为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定期考查和专项检查。对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7.2责任追究

国家工作人员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维护稳定和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关规定不执行或者贯彻不力,侵害群众利益,作出错误决策,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致使群体性事件升级的;

2.对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不认真解决,失职、渎职,甚至怂恿群众到上级机关集体上访,致使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或者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

3.因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违反工作纪律等行为,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4.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不及时报告,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失当,甚至压制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如实上报情况和及时处置,致使可以避免的影响和损失而未能避免的;

5.违反规定指令公安机关参与非警务活动或者违反规定派出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或者滥用警械、强制措施,或者违反规定携带、使用武器,造成矛盾升级、事态扩大的;

6.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8附则

8.1预案管理

8.1.2应急预案公布

《应急预案》经过专家评审通过后,由区应急办代表区政府批签。主管部门根据计划和需要,广泛向社会公众宣传《应急预案》。

8.1.3应急预案修订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调整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应急处置过程中和各类应急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每三年对《应急预案》修缮一次,必要时可作随时调整,报区应急管理委员办公室备案。

8.2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市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并负责解释。

群体性事件范文篇7

论文摘要: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了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并从高校的视角提出了如何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步骤和对策。

高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高校永远是西方对我国进行思想领域攻击的重要场所,而社会转型期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也为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大量诱因。可见,高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类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高校群体性事件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数量会增多,规模会扩大;行为会更激烈,社会影响会增大;组织将更严密,政治色彩变浓[1]。

高校群体性事件主要指在高校内部发生或与高校密切相关,在短期内由人为因素所引起师生员工或相关群众参与,选择体制外行动,造成一定社会负面影响的群体性行为。“它是一种在特定的氛围下由众多大学生在激烈的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任何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制约的众多学生的狂热行为”[2]。事件主要表现在群体急性上访、围堵、冲击学校及部门、扰乱正常工作、教学和生活秩序的紧急事件;散布谣言、错误言论、邪教宣传;特殊时期的非法游行、示威、静坐、抗议等政治事件。

为了维护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大局,迫切需要高校提高应对事件的处置能力和规范处置行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这类群体性事件。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坚持正确的处置原则和运用科学的处置方法,使事件控制在校园之内,处置在萌芽状态之中。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近些年来,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成因[3]。

(一)社会层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势必会有一部分人的利益在调整的过程中受到损害或遭受不公平对待,有部分人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达到引起社会关注之目的,把目标盯上了最受社会关注的大学生群体,把大学生当作报复社会的“替罪羊”。近年来,许多高校都相继启动了新校区建设,土地征用、大宗物资采购、基建建设等,由此产生的经济纠纷日益增多。高校往往成为这些纠纷的受害者,无论是否属于学校的责任,当事者找学校讨要利益,施加压力,一旦受拒就选择聚集闹事,甚至冲击校园,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学校层面

首先,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制度与制度之间互相矛盾导致管理混乱,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引发不满情绪甚至产生过激行为。其次,有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部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差,说话办事、处理违纪行为、批评教育学生时做法过于简单、粗暴,激起学生强烈不满。第三,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同时部分学校的后勤社会化保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校内日用品物价偏高,新建学生公寓在质量、生活设施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卫生监管不力,发生食物中毒等,从而引发学生集体上访或罢课等。第四,学校扩大招生以后,公共资源紧张,自习室图书资料等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容易引发因争抢资源的群体性事件。

(三)学生层面

由于大学生接触较多西式的民主思想,当学生认为学校侵犯了自身权益,而又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学生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采取过激行为,如罢课、游行、聚众上访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不够,在对国际国内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上往往偏激,图一时之快,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和煽动,出现过激言行[4];现在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对社会一些现象疑惑,对就业前景迷茫,加上不能充分就业,导致心理失衡,产生不良情绪,这种情绪一经煽动就可能像烈火一般燃烧、蔓延。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

(一)以人为本——最高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原则,是从科学的人性观角度得出的。新时期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高校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始末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以“人”为中心,善待事件所涉及的学生、教师和社会其他人员。

(二)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当不稳定事端或群体性事件一旦有苗头,尚处在酝酿过程;尚未发生聚集上访、堵门、堵路、拦截车辆、围攻殴打机关工作人员等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和高校工作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学院、部门的内部矛盾尚未出现过激行为等。一旦出现以上现象,有关主管学院、部门要及时主动到现场开展工作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高校在制定和出台政策措施时,要充分考虑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考虑师生对政策措施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从源头上防范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建立健全高校利益协调机制和高校稳定的预警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及时消除各种诱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因素。

(三)各负其责——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事件发生地的党委、学院负责处置,必要时上级党委、学校直接负责处置。引发事件的问题由有关主管部门负责解决,责任落实到部门、学院和个人,不把本部门应该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和社会。

(四)依法处置——依法按政策办事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要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政策的严肃性,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解决师生反映的问题,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

(五)化解疏导——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

处置群体性事件要注意工作方法、策略和政策,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和教育、协调、调解等方法,加强对师生的说服教育,引导师生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六)快速反应——及时果断处置

对发生暴力行为或严重损害高校秩序和社会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群体性事件,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违法行为,尽快平息事态。

三、高校群体性事件处置

(一)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成立学校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应急处置工作办公室。加强对预防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指导,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分工,抓好督促检查。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预警机制与信息报送

各学院或校园内若发现或接到有影响学校与社会安全稳定的举报,迅速向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学校应急处置工作办公室负责核实相关信息,并报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处置行动。确认信息属实后,相关部门迅速清除有害信息,信息当事人所在单位负责人及时做好信息人的说服教育工作和思想转变工作,消除可能影响校园和社会安全稳定的苗头。并由学校应急处置工作办公室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报告。

保卫处密切注意一切可能的动身,随时向学校应急处置工作办公室汇报情况,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统一宣传口径,负责对外信息,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部、教务处加强网络监控,防止大字报、小字报、标语、横幅、校园网、手机信息等有害信息的传播。对有诬陷、诽谤、煽动性质的标语,要迅速拍照、抄写并及时清除。

(三)应急响应与现场处置

高校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事件发生地的主管部门负责人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有关老师、辅导员等必须第一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摸清原因,掌握情况,协调处置和疏导工作。必要时主要负责人直接指挥现场处置工作,带头面对面诚恳听取师生意见,对师生提出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合理部分,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给予解决或上报研究解决;暂时困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责成相关部门限期研究解决;对确因决策失误或者工作不力而侵害师生利益的,要据实向广大师生讲明情况,公开承认失误,尽快予以纠正;对师生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清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凡未经法律程序批准欲上街游行者和恣意扰乱的提出严厉批评,采取果断措施坚决予以阻止,维护学校稳定。

若事件性质特别严重,造成严重伤害,学校应急处置工作办公室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小时内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三小时书面报送事件情况。学校医院根据现场需要开展救援工作,如有受伤教职工、学生,尽快送往医院医治,工会、学生处应迅速派人赶赴医院协助救治工作。受伤害学生所在院系得到情况后,根据情况与受伤害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将受害学生基本情况告知家长,情况严重的立即通知家长来校处理学生救治工作。

群体性事件范文篇8

一、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则反映出我们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较弱,基层干部的执政水平较低,地方干群关系对立较为严重等方面存在的事实。从近年来了解到的我市和外地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看,最突出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腐败问题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导火线。从多起群体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来看,腐败问题是其导火线。特别是在企业改制中,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国有集体资产流失问题;职工群众有关待遇不能兑现而企业领导吃喝玩乐,大肆挥霍公款的问题;企业干部以权谋私,用国有集体财产经商办私人公司为自己寻找发财之路的问题等等。应该说,职工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在不同改制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如果企业在厂务公开上做得不够,解释不及时,更增强了群众的猜疑,再加上职工群众突然面临着下岗失业,对未来生存缺乏信心。如果少数人趁机以反腐败为借口,造谣煽动,进行组织串连,很容易挑起群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进而形成群体性事件。

决策失误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定时炸弹。当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有经济发展成就是干部政绩的片面认识,或个别领导干部求功心切,在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企业改制等工作决策中,事前没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分析研究;没有广泛征求专家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没有召开一定范围的群众座谈会,认真征求意见,而是盲目决策,仓促决策。这种决策缺乏民主性,缺乏科学性,必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必然会导致决策失误,严重地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同时,在工作不断推进中还会矛盾迭出,并不断积聚,但矛盾无法得到有效地化解时,就必然会产生群体性事件。

执法水平不高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启爆器。在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中,由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马列主义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缺乏公仆意识、宗旨意识,相反特权意识却相当严重,说话办事唯我独尊,甚至为所欲为。这种意识的存在,在机关往往表现为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在执法中表现为态度粗暴,徇私枉法,自以为是,肆意用法律作为自己谋私的工具;不依法办事,随心所欲使用处罚权;知法犯法,使用法律所明令禁止的执法手段执法等等,这就必然会引起被执法对象的不满,造成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的对立。执法不公往往会因很小的事情,也会产生群体性事件,既严重地损害执法部门形象,又破坏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肥沃土壤。应该说,当前在基层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谋经济发展,但忽视了对发展中产生矛盾的解决,忽视或放弃了做细致认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认为市场经济时代一切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金钱,而不去疏导、化解群众的心里埋怨不满情绪。同时普法宣传、法律知识教育仅仅流于形式,如上报纸,上电视等。这不仅淡化了干部与群众的感情,也导致群众缺少理想信念,缺少理解宽容,缺少友情关爱,因此很多人都显得心浮气躁。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有时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政府及有关部门稍微认识不到位,处理不及时,都能迅速引起群体性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带来的危害

一是严重地干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正常工作。由于群体性事件中各类矛盾相互交错,有些问题因客观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有些问题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有些问题是群众对政策不理解,提出超越政策规定的要求,根本就不可能解决的。正是因为合理成分和不合理成分互相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解决的难度,在政府未能及时有效处理问题时,有些人为了实现个人目的,鼓动群众集体到党委政府机关静坐,纠缠领导,给当地党委政府施加压力,严重地干扰了地方党委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

二是严重地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由于有些人的鼓动,再加上群众心中有埋怨情绪,以及心里失衡等原因,往往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如冲击机关,围攻殴打劝解人员;在重要交通干线上设置障碍,阻塞交通;甚至于酿成打砸抢,既破坏了社会稳定的大局,又严重地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甚至给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三是严重地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客观地造成党和政府与部分群众的对立态势,如果解决的好,会让矛盾迅速得到化解;如果解决得不好,会引起更大的社会稳定问题。但即使是处理好了,有些问题的解决容易使人认为是政府在某些方面给予让步,容易让人误解不采取过激行为就难以促成问题的解决,因而会给人们心里留下闹而有理、闹则有效的错觉,但最根本的是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解决的对策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各级组织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本着“有理推定”的原则,开展答复办理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我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进行“有理推定”,特别是在群众上访的时候,我们认为群众上访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事出有因,就会认真倾听,热情接待,这样有利于稳定群众的情绪,有利于群众宣泄心中郁闷;同时,有这样态度就会积极地解决人民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妥善化解矛盾,避免激化事态。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工作态度好,会让群众看到问题能够解决的希望,群众就会耐心配合有关部门按照程序进行调查和处理,使问题在有理、有节、有序中获得解决,即使有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也会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因此,每个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要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积极创造条件解决人民群众所迫切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遏制群体性事件发生。

第二,要坚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才有信心面对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拓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要把发展和改革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要求。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与法律意识,使人民群众逐步懂得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用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我们就会少走弯路,就会避免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遭受损害,真正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前进、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

第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多谋福利,是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最好体现。各级政府要花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关注的人多,解决好了,就会减少对立面;长期得不到解决,人民群众就会对政府感到失望,就会采取过激的方式来力求引起上级的重视,这样很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要采取包案制、联系点等多种方式努力促进热点难点问题的化解。同时,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了解和掌握新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着力研究解决办法,努力使矛盾得到迅速化解,从萌芽状态将群体性事件苗头坚决予以铲除。

第四,要关心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疾苦,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是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作为基层组织,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方式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首先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弱势群众满足基本生存的需要,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并将其纳入体系中,要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真正让穷困无助的弱势群体有所依靠。要特别重视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要大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发动党政群机关、效益好的企业开展帮扶活动,帮助弱势群体实现自我发展,逐步具备自我生存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访贫问苦,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坚决反对一阵风、形式主义的错误行为。切切实实让弱势群体真正感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四、纪检监察部门要在遏制群体性事件产生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要坚持依照政策和法律办理群众信访问题。要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法律和政策有明文规定的,要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或督促相关部门落实,纪检监察部门特别是信访举报工作部门不能让群众的信访件转来转去,使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把小问题酿成大问题;对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又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抓紧研究解决的办法;对违反法律和政策的,协助有关部门共同讲清道理,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不能随意开口子,坚决防止出现"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怪现象。

第二,要加大查信办案力度,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要依照法律和政策,敢于及时处置违法乱纪的案件,特别是对群众举报的腐败问题,要及时进行核实调查,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及时移送案件审理部门、司法部门审理尽快给予严肃处理,使群众最痛恨的腐败问题得到认真解决。积极审查群众多次申诉的案件,对行政执法部门,基层干部以权谋私,打击报复等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决不姑息养奸。要围绕城市改造、征地拆迁、教育乱收费、拖欠农民工工资、医疗药品等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顿,不断推进各项改革制度,切实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减轻人民群众负担。

群体性事件范文篇9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规范应对;刑法研究;刑法制定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民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回应而发生的过激性群体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维权、泄愤等等,随之发展成为具有组织、有规模、暴力程度上升的社会事件。这类事件的出现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这类事件被快速的上传到各个网络平台,对我们国家的治安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少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各种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严重,日益凸显。最近几年来出现的贵州瓮安事件、湖州织里事件、海南美兰事件等等,这一系列事件的出现,给我们国家的社会治安提出了严肃的挑战,于此也对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群体性事件概述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维权、恶性报复,社会骚乱、社会纠纷等等,其中情节最严重的就是维权事件和泄愤事件。以最常见的金融借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来说,一些平台利用互联网金融来销售各种产品,利用高额利息来吸引眼球,随之滋生诈骗、非法集资等等各种犯罪活动。这种事件的群体涉及范围广、不限制地域、资金数额巨大,影响恶劣。比如前段时间的钱宝网事件,发生以后受害者和当地的相关部门发生冲突,引发群体性事件。根据调查显示,当群众在维权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是礼仪诉求得不到表达的时候,事件经过不断的堆积发酵就会变成比较极端的方式被发泄出来。群体性事件基本上都是自发性事件,事发之后,可以发现群体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参与了群体性事件的整个活动。比如策划、准备、组织等等,指挥、联系、操纵等等。根据调查显示,群体性事件的组成人员主要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这类人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固定工作、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就是经过商讨计划,而且组织严密,具有一定的威胁性。

二、群体性事件发生特点

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常常以获取媒体和政府的关注为目的,以突发性报复行为作为解决问题根源的关键,活动的程度不断呈现变态化形式,造成了严重的恶劣影响。(一)群体性事件发展趋于极端化。群体性事件的人员参与者往往采取在相关的机关单位门口聚众闹事、聚集吵闹、堵塞城市主干道等等方式,更有甚者会采取极度极端的方式。在2015年发生广东普宁高铁事件,普宁村民因为国土资源问题、财务问题、水利工程、安居楼等方面的问题,从高铁站后山扒开铁丝网之后进入高铁站台,恶性造成高铁站站台停运半个小时。这种恶劣情节给社会发展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二)群体性事件演变程度难以控制。群体性事件发生以后,参与者希望博取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关注来获得关注,解决事件本身。传统人们在渴求解决事件的时候会采取到主管部门、党委办公室、政府当地办公地点反应事件以及诉求,以上访、静坐为主,行为不极端。但是最近几年出现的群体性事件逐渐演变成为具有破坏性、暴力性质、对抗性明显的特征,演变情况愈发糟糕。(三)群体性事件能够被利用,呈现“互联网+”。群体性事件在被有心人利用之后,会演变成为具有国际性质的事件。演变成为国际事件之后很容易演变成为国际事务,成为了国外不法分子利用的主要手段,他们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到网站上然后对我们国家当地政府进行抹黑,从而给国家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目前群体性事件最大的特点就是“互联网+”的特点。(四)群体性事件呈现有组织、有预谋随着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概率越来越高,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人员对互联网的使用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很多地方都呈现出了这样群体合作中互联网的使用特点。利用互联网通信的便利性,形成了严密的组织。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有严格的策划,预谋已久,有一些人甚至会采取发放报酬的方式来进行推进势态的演变。当事情发生以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扑朔迷离,难辨真假。网络信息本就杂乱,容易混淆。对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以及文化程度低、辨识能力不高的群众,对于这方面的信息很难进行甄别。这些以讹传讹的言论极大的满足了社会上一些心理扭曲人士的心理,同时对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带来很不好的影响。有的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对互联网技术有专业的技术,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在网上各种谣言。最为明显的就是“海南美兰事件”的发生。

三、群体性事件规范应对探析

(一)构建表达机制。群体性事件带来的危害绝不是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这么简单,而是对国家、人民带来的极大的威胁和警告,因此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绝对不可以游离在法律的管理之外。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某地群体性事件发生以后,如果对群众开展的游行、示威、罢工罢市等情况的出现,一律视为扰乱秩序,破坏社会正常治安这一类事情来处理,从而对发生的行为进行打击压制,这种方式不仅仅不能够降低事情的发生,还会触发新一轮的群体性事件。因此对其进行盲目压制是有风险的。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群众的诉求方面入手,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享有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要真正的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宪法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立法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建立有效的渠道来保证群众的基本诉求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同时政府要规范好政府行为,设置好法律规范。同时保证好群众的利益诉求机制完善。政府人员应该要建立完善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同时要转换思路,把解决群众利益的渠道拓宽,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真正做到解决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二)完善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纠纷的机制在我们国家有很长的发展历史,通过协商协调机制解决冲突的思想在群众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机制逐渐被发展完善。利用协商确实能够有效解决纠纷。但是在当前的社会中,这部分机构没有被合理的运用,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情况。群体性事件发生就是因为诉求无处表达,纠纷没有得到解决,在社会上矛盾被激化从而引发的矛盾。当群众出现利益诉求的时候,要针对这个方向做好。建立完整的机制,然后解决群众的矛盾。切忌对问题出现进行一味的打压,激化社会的矛盾。(三)完善管理机构的责任。群体性事件发生是由于当地政府或者各级领导对于出现的问题不重视,同时对群体性事件的根源——群众需求漠不关心,就导致事情演变剧烈。因此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同时要落实好责任制度。对于很多出现问题但是没有及时解决的领导或者机构进行有效的惩处。建立健全的责任机制,做好预防工作。把群体性事件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落实好责任制以后,要对不作为、难作为,渎职的领导进行相关的处分。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在发生群体性事件以后要及时处理解决,当群体性事件发生以后,要做好后续工作,处理好事件遗留问题,在维护社会治安社会稳定上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发挥刑法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对于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必须发挥刑法的惩治作用。刑法是保证社会治安、保护人民、实现统一的有效手段,在利用刑法惩治群体性事件中涉及的人员的时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调整法律惩治力度。由于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涉及到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宗教原因、政治原因等等。在执行刑法的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进行区别性对待。事件发生中的主要策划者,要坚决打倒惩治。对其有严厉的惩罚力度。同时对于有辅助作用的参与者,要做到教育为主,刑法裁制为辅。经过这种手段教化群众,同时做好宣传的,对负面影响坚决打击。对于已经出现群体性事件,在惩治的后期做好教育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二)刑法力度施行。刑法发挥的巨大作用对群众有很大的威慑作用。在社会治安稳定执行正常运行的时候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应该主要打击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同时对在其中起辅助作用的人进行教育改造,能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如果处于社会治安极度不安全的时候,要加大打击力度和惩治力度,做出严格的规定。对于惩罚的力度来说,可以根据社会形势和治安现状进行有效的调整。(三)群众效益。对于群体性事件情节严重的案子,可以通过公开处决的方式。案件的处决需要考虑是否符合大众的利益,是否能够真正解决事件发生的主要方面。在进行裁决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说明,对犯罪人员严重打击惩治或是从轻处罚也要做好解释,确保犯罪人员能够清醒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带来的恶劣影响。在惩治中实现教育、惩罚结合,也要保证群众效应和社会效益。(四)加强网络监管。互联网的发展牵引了很大一部分群众的舆论走向。互联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掩藏了巨大的隐患,各种各样的言论、暴力血腥色情以及反国家的言论出现在网络中。对于已经出现的情况,一定要清洁网络环境,建立干净的网络环境,保障公民自由,对非法言论和偏激言论进行有效的打击。要利用刑法的制约作用和惩罚作用,做好对网络的规范作用。立法中要重视网络安全管理,规范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当出现问题之后,立法机关应该及时解决,增加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建立一个健康、安全、绿色的网络空间。

五、总结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对我们国家治安的稳定挑战,相关部门在处理案件的时候一定要调查清楚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事件的发生界限进行限定。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满足群众的需求,在法律规范下,稳定社会治安,保证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群体性事件范文篇10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矛盾引发,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具有一定规模,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从公民表达权利角度看,群体性事件也是法学问题.我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多发"但因各级政府缺乏经验等原因,群体性事件法律解决机制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立法和制定政策时常未考虑该决策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执法中不注意策略,加剧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司法阶段未真正建立能有效解决公民诉求的中立机构等.正如法经济学代表人物波斯纳认为:经济学对法律进行规范分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一川"法律经济学运用了众多的经济思想流派来分析法律问题.0=2>本文拟在对群体性事件法律解决机制的立法、执法、司法3个阶段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力图为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探索出应对方法.

一、立法阶段群体性事件法律经济分析

这里的立法0是广义的立法,不仅指人大立法,还包括行政立法和行政机关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为了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首先要在作为源头的立法上减少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法律产生,经济学的方法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哪些立法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哪些立法不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法经济学认为,立法倾向于使利益集中的少数群体受益;使利益分散的多数群体遭受损失.假设某市人大或政府将颁布一项立法或政策,这项立法或政策草案会给该市50万市民每人造成20元人民币损失(全体市民的损失是50万x20元=1000万元),但会给该市5个特殊企业带来总共300万元人民币的收益(总收益是300万).那么,作为损失方的市民和得利者的少数几个特殊企业,会分别如何对待这个草案呢?普通市民:虽然总损失高达1000万元,但市民反对草案的力量却很小,原因是损失平均到每人身上只有极少的20元,这对于个人来说并不太大,因此,他们反对该草案的积极性低"少数特殊企业:得利者是5个特殊企业,不是数万、数十万人.少数的得利者更易为了集中的利益联合在一起,为使人大或政府通过该草案,他们将会比那些分散受损的市民更愿意提供对该草案的支持.于是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共范围越大,愿意提供用以影响该公共产品价值的力量就越小.此外,信息成本0的概念增强了结论的说服力:分散的受损的市民,每人只是可能0而非确定0损失20元,因此,他们不太愿意花费太大精力去搜集与此有关的信息.现实生活也体现了这个原理:在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农民占总人口比例小,这些国家的农业政策往往是提高农民誉粮价格,特别保护处于少数人的农民人口的利益.而在非洲贫困国家,农民占绝大部分,国家农业政策则往往是降低粮食价格,收买少数城市工人和城市精英的人心,以得到他们的支持.0川273再如,我国人大选举制度中,农民4人投票权约等于1个城镇人口的投票权分t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农民占大多数,城镇人口占少数.立法政策如果是剥夺多数人的利益而给予少数人利益,即使不公平,也不会遭受多数人的反对;而若是剥夺少数人利益以给予多数人的立法,则可能遭到强烈的反对,即使该项立法可能是正当的.因此,将该原理运用到群体性事件处理中就是:立法如要避免产生群体性事件,就要注意立法策略.第一,尽t少采取剥夺少数人的利益,将其转移给多数人的立法.这样的立法和政策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比如我国目前的征地制度,以大多数人公共利益0为由对农村土地进行征用,就是典型的剥夺少数人利益,转给多数人(公共利益)的立法.这样的立法易引起少数者的不满,导致群体性事件.第二,人大立法和行政机关制定政策时应注意策略,尽t采取从多数人处取得利益,而给予少数人利益的立法.这样的立法不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第三,当必须制定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剥夺少数人利益转给多数人的立法,如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征地时,应合理补偿少数人的损害,因为合理补偿.的资金本质上来自多数人的公共税收.这符合从多数人处取得利益,给予少数人的立法不易产生群体性事件0的原理.这样,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立法的效应被不易产生群体性事件的补偿效应所抵消,最终不易产生群体性事件.曹如法国即规定,以公共利益为名征收公众土地之前,必须给予合理、公正补偿.

二、执法阶段群体性事件法伸经济分析

在执法阶段,亦须重视经济分析,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加剧其后果.

(一)重复博弈与一次性博弈从博弈论看,群体性事件走向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重复博弈.在重复博弈中,同一个博弈被重复多次.而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执法对峙,往往只是一次性博弈,群体性事件参与者易孤注一掷.政府和群众各自一次性占优策略均衡选择导致了整体的最坏结局:政府和群众双方都想通过一定的合作和妥协来改善各自处境,但由于一次性博弈中欺编和违约都不会遭到报复,囚徒困境似的不合作通常难以避免.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不信任,往往导致群众采取极端行动.在重复博弈中,情况则改变了:对于任何一个参与者的违法行为,对方总会有机会给予报复.曹如,在经济垄断的卡特尔组织中,成员之间都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所有成员从一开始就合作,对于每个成员来说,只要其他成员是合作的,则他就把合作继续下去.但只要有一个成员背弃合作协议一次,其他成员就从此再也不与其合作了.这样一来,采取违约或者欺编的一方就可能永远丧失与他人的合作机会,将会遭受长期的惨重的损失.由于在无限期的重复博弈,报复的机会总是存在的,所以,每一个参与者都不会采取违约或者欺编的行为,这样囚徒困境合作均衡是存在的.0=4夕拓群体性事件在行政机关执法阶段导致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众的权利诉愿渠道不足,不能通过正规法律渠道表达其利益的需求来和政府重复博弈,于是往往通过群体性事件这种极端的一次性博弈方式来解决矛盾.因此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疏通民意表达渠道和公民参与渠道、法律救济渠道,切实依据宪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权.

(二)从博弈论看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的重要性假设我很强壮而且脾气暴躁,如果不按我的意思去做,我马上就会发火.我的这个脾气尽人皆知,结果大家都小心冀冀,生怕惹我生气,都顺着我.我因此得到了好处.我的这个坏名声具有了威摄力,我可以不通过武力就能使别人顺从.于是为了维持这个可以给我带来利益的坏名声,我故意变得脾气攀蹂.我告诉别人:我是一个专横的人,我这样的人从不听任别人的摆布.我慢慢地将-随意摆布我.的定义扩大,-不顺从我的意志.、-不按我说的去做.也等于-随意摆布我..因此,一旦实施了这种策略,我就再也不能根据每种情况自由地选择其他的最优应对措施,为了维持我的这种威摄和利益,我只能越走越远..=.]140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常以为聚集的力t大,借此对抗党政机关,也采取这种博弈策略,而一旦开始这种策略,就不能示弱退缩.通过威恢步步升级来迫使政府满足其要求,这样群体性事件就不可回头的逐渐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集体上访一静坐一示威一游行一堵马路一冲击机关一暴力和焚烧.因此,行政机关应注意把握好解决的时间,尽早、尽快地解决群体性事件,越早解决,行政机关付出的成本和承担的风险就越低.这就要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早期处理.但在实际中,行政机关却往往忽视了这点.譬如在((深圳市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实施办法6中,虽该办法名称上有预防和处、0两词,且预防0在处置0之前,并且虽然引言部分强调预防0为主,但全文少有具体如何预防和早期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具体措施;且在篇幅上,讲预防和早期防治的篇幅较少,仅详细规定在出现严重群体性事件后的解决方案,有本末倒置之嫌"

(三)需求的刚性、弹性和严格执法的利弊片面强调严格执法,以为通过强大压力就可解决群体性事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往往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更多的发生,事与愿违.加大对群体性事件的执法力度,要分2种情况具体对待:假如该群体性事件所诉求的利益缺乏弹性,是必不可少的刚性需求(如人对食物的需求),加强群体性事件的执法就会造成该利益价格上涨,但由此引发的需求量的减少(或者不减少)小于价格上涨的幅度,于是总收益将上升,那么,群体性事件将会增加;如果该群体性事件的诉求利益具有弹性,是可有可无的,则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强制执法将导致收益减少和群体性事件的减少"比如,征地和拆迁这类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即使加大压制程度,其大幅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也很小.由于群众的需求并不会减少,而由于政府的禁止,组织和领导群体性事件的危险增加了,群众愿意给予领导者更多的利益以弥补其组织群体性事件的危险,发起群体性事件的领导者的总收益上升,他们有可能更加活跃地组织群体性活动.严格执法只会在需求具有弹性的情况下才会奏效,所谓需求具有弹性0是指对群众而言重要性较低的利益,由于政府的严格执法和禁止,就可有效降低群众对这种群体性事件的需求.政府如果要通过严格执法来降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首先要弄清这种需求是刚性需求还是弹性需求.如果为了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只注重于强制执法,则可能舍本逐末.

(四)增加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决策成本和外在成本群体性事件的成本主要包括2类:一是外在成本,即群体性事件与个体参加者利益不一致而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当群体性事件的结果和个人参与者的利益一致时,个人为之负担的外在成本等于零;当两者不一致时,个人承担的外在成本就大于零.可见,随着群体内不一致的人数和程度的增加,外在成本的总量也将增加.另一类是决策成本,指在该规则下通过某项集体行动方案(即做出决策)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集体决策的形成需要参与者之间不同程度地讨价还价.随着人数的增加,讨价还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将成倍增加,从而决策成本也将成倍的增加.决策成本和外在成本之和叫做相互依赖成本.最优集体选择规则的成本模型的结论是:理性经济人将按最低的相互依赖成本来决定集体选择的规则.0〔呜]43,减少群体性事件,就要增加参与者的决策成本和外在成本,增加他们的相互依赖成本.最终达到减少群体性事件的目的.在群体性事件中,一般只着重国家机关惩罚组织者和骨干分子,但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这是不够的,在强化政府执法的同时,还可从群体内部出发,通过私人的追偿来增加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的成本.如果违法者被绳之以法的比例只有5%,那么,这种对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的效果就显得很苍白,这种效果称之为负强化0".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提高处罚有效性,可通过群体性事件中其他参与者对组织者的私人民事追偿来实现更有效的法律贵任,以打击群体性事件中的骨干分子,增加他们的成本(我国目前无此专门民事贵任制度和相关判例).在2006年11月引起全国法律界展动,首起团体自助游0组织者责任的判决:骆某家属诉梁华东0等案中,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法院的做法启发了笔者.笔者认为,其中的民事贵任原理可以运用到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因为群体性事件遭受损失时,可向组织者追究民事贵任".这样至少有2个好处:第一,增加群体性事件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的民事成本,使他们在试图组织一场群体性事件之前,除了思考政府对其惩罚以外,不得不去掂t其他盲从的参与者的民事追偿,加大其成本,有可能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第二,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可以转移政府的压力,因为一旦群体性事件发生了诸如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社会大众往往把贵任归在政府的头上.该项追究制度可通过利益受损者的追偿来减轻政府的贵任,将行政贵任转换为部分民事贵任,在减轻政府贵任的同时,增加政府的公信力(实际上,群体性事件造成的损害不仅是政府的贵任,部分是群体性事件的组织者混淆视听、无理鼓动造成的)"此外,还可以尝试建立除了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以外的,因群体性事件而遭受损害的其他社会大众对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的专门民事追偿诉讼,进一步增加群体性事件的制造者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