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行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8:52:49

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范文篇1

关键词:投资者;群体行为;羊群行为

美国的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与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还远未结束。对金融危机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又再一次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之一。投资者的群体心理和行为被认为对金融泡沫的产生和金融危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是金融泡沫和金融危机形成的关键因素。直接对金融市场中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难度,一般需借助其外在表现形式——群体行为来进行推测和研究。金融市场中的群体行为,也称之为羊群行为,主要表现为从众行为,是金融市场中活动主体的群体心理的外在表现。羊群行为原意是指动物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致的行为或活动,后来也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科学中,主要体现为人类社会中部分个体或群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决策以及行动特征。

一、金融市场中群体行为的运行规律分析

该领域中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金融市场中的活动主体来开展群体行为运行规律的相关研究,如在研究羊群行为与资产管理者、基金经理或股评家的从业资历之间的关系上,MichaelB.Clement&SenyoY.Tse(2005),LukasMenkhoffetal.(2006)研究都表明,对于资产管理人员或者基金经理以及股评家来说,随着其从业资历的增加,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降低。另外,MichaelB.Clement&SenyoY.Tse(2005)研究还发现,随着分析师经纪的规模和产业关注数量的精简,分析师更有可能做出大胆而准确的预测,大胆预测更多的吸收了分析师的私人信息,比羊群预测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而羊群预测则更多的和分析师的收益预测错误相伴。LukasMenkhoffetal.(2006)的研究还发现随着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的增加,虽然其羊群行为的概率降低,但是其对风险的关注却增加了,并且伴随着过度自信。与此相对应,年轻基金经理其管理的资产组合的风险更大。

多数研究者认为,对从业资历较浅的资产管理者或基金经理以及股评家来说,由于其知识、技能和经验都有所欠缺,所以其资产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但是随着其学习和资历的增加,其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组合的风险下降或做出独立投资预测,羊群行为的发生概率降低。但是也有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

JonathanClarke&AjaySubramanian(2006)研究了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和其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的收益结构和面临的雇佣风险导致了分析师的冒险预测和其先前的绩效存在着U型的关系,并且其冒险预测同其经历存在正相关关系。面临着较高的雇佣风险的绩效表现非常差的分析师,同面临着较低雇佣风险的绩效优异的分析师一样,都更有可能做出更冒险的预测。这一研究结论和其他学者研究结论不太一致,对于资历浅或年轻的分析师或股评家来说,其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是高还是低,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不承担资产损失责任或风险的分析师和单纯的股评家来说,由于其不负有资产管理责任,同负有资产风险管理责任的基金经理或相比,其决策可能会更加冒险,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可能就会较低,可能这也是导致该研究结论同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但是该解释是否成立尚需进一步验证。

AmirRubin&DanielR.Smith(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和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相关,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发放股利的上市公司,而减持不支付股利的公司的股份。

NicoleChoi&RichardW.Sias(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行业投资上具有明显的羊群行为倾向,机构投资者在相邻的两个季度之间的行业投资的相关性平均为40%,其研究结果为“风格/类型投资”提供了实证支持。CharlesChang(2010)研究还发现新兴市场中合格的境外投资者(QFIIs)也存在羊群行为,并且存在对市场的潜在负面影响作用。

虽然国外的大多数学者都支持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但是也有少部分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如DanBernhardtetal.(2006)认为,分析师的预测是有偏的,分析师并没有羊群行为的动机。相反,分析师是“反羊群行为”的,分析师们基于他们的私人信息系统性的了有偏的反向预测,偏离了公众的一致预测。

国外的学者们还开展了关于羊群行为是否理性的相关研究,JacobK.Goereeetal.(2007)认为,连续的信息瀑布有可能会发生状态反转,通常这种反转是自我校正的,信息瀑布会转向正确的方向,这些结论得到了数据的支持。AndreaMorone·EleniSamanidou(2008)分析了在形成羊群行为的过程中关键性的假设,认为参与者的策略是参数依赖的,即不正确的羊群行为会发生反转,而正确的羊群行为是不会反转的。

二、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

关于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羊群行为对市场效率、股价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等方面。国外学者在投资者的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方面存在众多争议,并无一致的研究结论。

从理论上来说,由于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公司股票的价值,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就体现为共同买入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或卖出价值被高估的股票,这种“羊群行为”和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产生相互抵消效应,使股价向其本身的价值回归,使市场更加有效。此外,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还可能是因为他们基于同样的基础信息而作出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促进了股价对信息的吸收速度,提高了市场的效率。不少学者的研究均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支持。

Lakonishoketal.(1992)提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并不一定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Wermers(1999)以1975—1994年间美国股市的所有共同基金为研究对象,发现样本基金在整体意义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基金共同买入的股票比共同卖出的股票具有较高的同期和滞后收益,即收益差距将延续较长时间。

Wermers据此认为,共同基金的“羊群行为”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加速了股价吸收新信息的速度,因而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SvitlanaVorankova&Martint.Bohl(2005),AndreasWalter&FriedrichMoritzWeber(2006)分别研究了波兰和德国金融市场上基金的交易行为,均发现存在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但是都未发现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但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上述假设。An-SingChen&Bi-ShiaHong(2006)使用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日度数据分析了在分析师对公司的收益预测披露的前后期间,机构投资份额的改变和收益回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事件日期间,机构投资份额的改变和收益变化之间存在确定性的关系,机构投资者的同期回报主要是羊群行为对日间价格影响的结果,这也暗示了对于存在更高水平的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的股票来说,存在更大的价格反应,说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构成影响,增加了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同时研究还发现在公司的属性特征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机构投资者倾向于买入股本较大的股票或者是收益波动较小的股票,卖出小股本的股票或者是收益波动大的股票。另外,对于存在更高的系统风险的股票、较高资产收益率的股票、更高的流动性或波动性的股票来说,在买和卖方面都更有可能发生羊群行为。AmirRubin&DanielR.Smith(2009)研究发现对支付股利的公司的股票来说,随着机构投资者投资份额的不断增加,其股价波动性增加。但是无论是对于支付股利的公司还是不支付股利的公司来说,随着波动性的增加,机构投资份额又都会出现下降。

关于羊群行为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较少。AmilDasgupta&AndreaPrat(2008)研究发现,基金经理对声誉的关注增加了羊群行为,降低了市场上信息的有效性,同时引发的羊群行为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群体行为范文篇2

企业的安全管理要面对有组织的正式群体,如部门、车间、科室、班组等,同时也要面对职工所自发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群体,如老乡帮、业余兴趣小组等。任何职工个人都不会孤立地存在于企业之中,他总是位于一个群体或若干个群体之中。在职工群体中,职工个体为了适应群体和群体环境,会表现出与其在单独情况下不同的行为方式,使个体的安全行为产生不同情形和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研究群体行为在安全管理中的规律和特征、考察群体动力对安全的影响,对更好地发挥职工群体的作用,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目前,对群体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一般认为,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间相互作用,心理上和行为上存在相互联系的人的集合体。

群体是两个以上人的集合,但个人的简单集合并不等于群体。例如,球赛的观众、候车的乘客、围观的人群等,都不认为是群体。这些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人群,虽然在时间、空间及某些目标上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这些人们在心理上缺乏内在的共同点,行动上也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因而只是个人的集合体,而不是群体。

群体与一般人的集合体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或利益,这些目标被成员们清晰地意识到,并由共同的活动结合在一起;

第二,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群体中的其他个体,也意识到自已是群体的一分子,具有“我们同属一个群体”的感受,即成员具有群体意识,具有归属感;

第三,各成员在行为上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成员之间有信息、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

第四,群体成员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每个成员在群体中均占有一定的地位,担当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群体中有一定的规范和规则,要求每个成员必须遵守。

3群体的类型

群体的类型很复杂,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通过对群体分类的研究可以便于人们掌握不同群体形式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加深对群体安全行为的了解。常见的群体类型可分为大小型群体、正式与非正式群体、假设与实际群体、实属与参照群体、永久性与临时性群体等几种。

3.1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大小群体划分的标准是:群体成员的数量及成员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一般来说,小型群体可由2—20人组成,其成员具有直接的接触和联系特征,如企业中的生产班组、工段、职能科室、小型车间等;大型群体的成员之间的接触和联系只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共同的目标、群体规范和机构间信息交流来与各组织机构相联系,如工厂企业、公司、大型车间等。大型和小型群体的划分并无严格的界线。划分出这两种群体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研究不同的内部联系方式对不同规模的群体的行为及对群体成员产生的不同影响。在小型群体中,由于人们之间有直接接触,成员间存在着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联系,因而相互行为影响的作用较之大型群体中的作用要大得多。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一般是由大型群体制定,而遵守执行规章制度却是在小型群体中实现。

3.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由一定社会组织认可的、有明文规定的群体。上至国家企业集团公司,下至企业的车间、班组、科室等,都属于正式群体。这类群体有既定的目标和完备的规章制度,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明确规定的权利义务以及明确的职责分工。由于受组织纪律的严格约束,所以成员对群体有一种明显的服从心理。通过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在企业中,正式群体占主导地位,安全组织与制度管理就是依附于正式群体而实施的。

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约(E1tonMayo)通过霍桑(Hawth。me)实验首次提出来的,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建立在某种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群体,如在一个车间或班组里工作的志趣相投的伙伴,业余兴趣小组等。非正式群体有这样一些特点:很强的凝聚力、浓厚的群体意识、有自然形成的核心(领袖)人物、信息沟通灵敏和群体效率高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当它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目标一致时,就会起到积极作用;当它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目标相抵触时,就会起到消极作用。对安全管理者来说,既要充分认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又要利用组织力量,促进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协调,形成一个合力,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企业安全目标服务。

3.3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假设群体是指为便于研究和分析的需要按某种特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例如,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经常划分特种作业人员和普通作业人员,也经常按年龄划分出青年、中年和老年职工等群体。假设群体中的职工可能互不相识:并没有实际联系和交往,但由于某些方面具有相近的特征,在分析研究安全管理问题时可以把他们当作群体来看待。

实际群体是指现实存在着的,群体的成员之间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和沟通,由共同的目标和活动将其成员相互结合在一起的群体,如前所述的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均属实际群体。笔者所涉及的群体,主要指的是实际群体。

3.4实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实属群体又称“隶属群体”,是指个体属于其正式成员,行为应服从于其纪律约束的群体,如个体所在的班组、科室等。参照群体也可称为榜样群体或标准群体,是指个体并未真正参加,而又自觉接受其规范、准则,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的群体。实验研究发现:很多群体成员所采用的行为规范,是其他某个参照群体的。参照群体具有比较职能,即个体可用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标准评价,如果发现不符合参照群体的标准,个体就会修定自己的行为。

在安全管理中研究参照群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应该在企业中树立安全生产先进车间、安全管理达标班组等参照群体,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形成一种激励竞争机制。但也要注意到对安全行为有负面影响的参照群体,如因违章作业未受惩处反而获利的班组、上班暗地聚众打牌、喝酒等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对一些安全意识不强的人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把这种群体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就会养成某些恶习,带来安全隐患。

3.5永久性群体和临时性群体

永久性群体是指时间上存在较长久的一种群体,如工厂公司、机关单位、科研院所、学校社团等。永久性群体中的成员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是群体形态是相对恒定的。临时性群体是指为了完成某一临时的任务而形成的群体,如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小组、安全生产检查组、抢险救灾队、事故调查组等。这类群体存在的时间较短,几个月、几周、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不等,一旦任务完成,群体即行解散。

4安全管理的群体行为及其特征

4.1安全管理的群体行为

群体是由个体构成的,因此,群体行为离不开个体行为但群体行为并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相加。其原因为:当某群体把成员个体凝聚在一起时,就具有该群体的意识和目的,并且具有其特定的社会性,该群体的活动效果反映着整个行为主体的状况,而不再以个体的意识、目的为转移。例如,厂长在考查各车间安全生产状况时,会分析哪个车间安全管理做得好,哪个车间不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好与坏,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标准,但这些标准的出发点均不是衡量哪个职工个人,而是衡量整个车间。实际存在的任何一个群体,都是作为整体来进行活动并且产生相应影响的。群体内部的一切活动,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大小、方式等,均属于群体行为。因此,群体行为主体在该群体组织内进行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活动就是安全管理的群体行为。

4.2群体行为的特征

群体行为一般具有规律性、可测量性、可划分性和对个体的影响性等4个方面的特征。

4.2.1群体行为的规律性’

任何群体中,均存在着活动、相互作用和感情3个要素,群体是通过这3个要素而存在的。在这三要素相辅相成的过程中,群体行为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群体行为作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既受到社会特别是所从属的组织的群体规范制约,又受到群体内的成员的个体意识、需要、态度和动机等的影响。因此,安全管理对于群体行为的研究目的正是为了掌握群体行为变化规律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4.2.2群体行为的可测量性

群体行为的某些方面可以进行定性测量和分析,例如,一个车间或班组对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是严格还是涣散,车间职工安全意识水平高还是低,等等。就群体行为的某些具体指标来看,可以进行定量测量,如一个车间或班组的危险隐患整改的个数,违章行为发生的次数,全年安全教育的人数等等。可以通过这些定量指标确定该车间或班组的安全生产基本状况。

4.2.3群体行为的可划分性

对群体行为予以定性和定量测量之后,可以根据测量结果把群体行为划分为若干类型。首先,从群体行为的作用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积极行为类型和消极行为类型。其次,从群体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来划分,可以划分为主要行为类型与次要行为类型。再次,从一定时期内在群体中起主导作用的行为来划分,可以划分为主流行为类型和支流行为类型。最后,从行为持续时间及行为目的来划分,可以分为长期行为类型和短期行为类型。

4.2.4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性

群体中的个体要受到群体规范和纪律的约束,同时成员个体在群体中具有归属感,因此,群体的行为必然会对其中个体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一个生产班组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以遵章守纪为主流行为,则其成员一般都会遵章守纪。某职工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会与班组的行为格格不入,这就制约了职工个人的违章行为发生。

5安全管理中的群体动力

所谓群体动力,就是群体中的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力和影响力。群体动力理论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Lewin)于20世纪40年代开创。他援引物理学中的力场概念,来说明群体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群体中的个人行为。他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以下的著名公式:

B=f(P*F)

式中:B——个人当前行为的方向和强度;

P——个人的内部动力和内部特征;

E——个人当时所处的可感知到的环境力量。

上式说明,群体中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取决于个人现存需要的紧张程度(即内部动力)和群体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关系。

Lewin认为,群体的行为不等于群体中各个成员个人行为的简单的算术和,它包含有集体的智慧,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行为形态,即两个人以上的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力量会超过各个人单独活动时所产生的力量的总和,而且在某些条件下还能起质的变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曾经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同单个骑兵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

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在群体活动中其成员往往会向低水平看齐,他们强求一致,压制了个体独特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泰勒的管理思想,就是以"211人个别化”为准则。他认为工人在集体活动时所想的,只是不要比别人多卖力气,因而会降低生产率。

总之,群体动力来自于群体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为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观点、兴趣、情感等,群体成员在群体动力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其行为会发生或好或坏的变化。

6群体动力对职工安全行为的影响

群体动力对其成员的安全行为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绩效的社会促进与促退作用

全社会标准化倾向,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

6.1对安全绩效的社会促进与促退作用

个人在群体中的安全行为和他单独一个人时往往不同。在一些情况下,个人在群体中工作或有别人在场时,其工作效率和安全行为会表现较好,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在另一些情况下,个人由于处于群体中或有他人在场,其工作成绩反而比独自工作时低,或者操作失误性增加,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促退或社会致弱。

群体对个人安全作业究竟起促进还是促退作用主要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工作性质。研究发现,当从事简单、熟练、机械性的工作时,一个人单独操作,不如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效率高,至易发生违章作业的行为;当从事复杂性工作时,例如,在事故隐患原因较复杂而需要及时判断解决时,有其他人在场将会起干扰作用,使工作者注意力不易集中,效率降低,失误增加。但也有研究指出,如果群体中成员关系融洽,有共同的目标和沟通的机会,则成员在一起可以相互启发和促进。

第二,竞争心理。人们通常都有一种成就动机,个人的成就动机在有他人在场时会表现得较为强烈,希望自己的工作比其他人做得更好。这时强烈的成就动机会转变为竞争动机,因此,个人的成绩比在单独时好;而个人在单独工作时,缺乏较量的对手,劲头不足。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结伴效应”。

第三,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个人在群体中作业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被他人评价的意识,总认为他人有评价自己的可能性。这种意识一旦产生,就会对个人的行为起推动作用。

竞争心理和被他人评价的意识是结伴效应的心理基础。而结伴效应对安全行为是促进还是促退,不可一概而论,要看群体的环境而定。

6.2安全社会标准化倾向

社会标准化倾向是指人们在群体共同活动中对事物的知觉、判断以及工作的速度、生产的数量趋于同一标准的倾向。为了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和其他事故,群体中的成员会受到安全行为的相互摹仿、危险的提示、冒险心理的克服等心理因素的制约。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一种类化过程,即彼此接近和趋同,表现为群体成员的安全行为和安全态度的一致性,逐步形成群体内的安全行为标准和行为准则。这个过程,就叫安全社会标准化倾向。其结果是形成了群体的各种安全规范。

群体安全规范是群体成员意识中的一种安全生产行为标准,具有强迫成员接受的约束力。群体安全规范有的是明女正式规定的,即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的则是非正式的、由成员自动形成的行为标准。这种默契标准就成为成员自律的一种潜在的标准。

在生产活动中,不论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自已的行为规范。如果有谁偏离或破坏了行为标准,就会受到群体的压力,以纠正其偏离行为,使之回到群体规范的行为准则上来。明文规定的安全行为规范,未必是工作群体真正的行为规范,因此,安全管理的重要和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使明文规定的安全行为规范与群体的实际安全行为规范相一致。

研究表明,一个未形成良好的群体安全规范的群体,会有许多不安全的违章行为出现。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创立和维持群体安全规范对于促使职工的行为更好地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具有很大的作用。

6.3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

6.3.1群体压力

在群体内部,当个人的意见与多数成员的意见不时,会感到心理紧张,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群体压力。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这种压力来自并存在于群体内部,是群体所特有的,不同的群体会形成不同性质和强弱不同的群体压力;二是这种压力与群体规范有关。群体压力不同于权威命令,它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的,也不具有强制性,而是一种群体舆论和气氛,是多数人的一致意向。它对个体心理上的影响和压力有时比权威命令还大:个体在心理上往往难以违抗,感到必须采取相符的行为才有安全感。

6.3.2从众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或行为,这种现象称为从众行为,也叫相符行为。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很多。对一般人来说,当自己的行为与群体的行为完全一致时,心理上就感到安稳;当与多数人意见不一致时就感到孤立。但是,也有一些人坚持自己的独立性,不愿随便从众。一般说来,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是否表现从众行为,主要受个体所处的情境、问题的性质和个体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情境因素的影响。

这方面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①群体的性质,群体的声望越高强,越能满足个体愿望,个体越易从众成员对它的认同感越

②群体的组成,如群体内多数成员的地位或能力等高于自己,则个人容易放弃己见,顺从大众;

③群体的气氛,如群体对坚持己见者没有容忍态度或公开威胁,并对从众者给予奖励,则会强化个体的从众行为;

④群体的规模,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在一定限度内从众性和强弱随多数人一致性的规模的增长而增长,群体一致性的人数较多,产生的从众性也较强,群体规模在7—8人左右时,从众现象最容易出现;

⑤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强,个体越易从众。

(2)问题性质的影响。某一问题或政策的性质复杂不清,没有明确的标准,个体难以把握已见,则易受多数人的影响;反之,问题较简单,有明确的标准,个体易把握,则不易从众。有的心理学家还提出,对非原则性问题,个体易出现从众倾向,而对原则性问题,个体则会坚持自己的见解。

(3)个体特性的影响。许多基本的个性因素与从众行为有关,如个人的智力、能力、情绪、自信心、自尊程度、年龄、性别不同,出现从众行为的机会也不同。那些智力能力较低、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依赖性强,以及重视权威、墨守成规的人,较易出现从众行为。

6.3.3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对安全管理的作用

1)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的作用对安全管理具有双重性质:利用得当,可产生积极作用;放任不管,可能产生消极作用。

2)其积极作用在于:

(1)它有助于群体成员产生一致的安全行为,有助于实现群体的安全目标;

(2)它能促进群体内部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和安全行''''准则的形成,增强事故预防能力,维持群体良好的安全绩效;

(3)它有利于改变个体的安全与己无关的观点和不安全行为;

(4)它还有益于群体成员的互相学习和帮助,增强成员的安全成就感。

3)其消极作用在于:

(1)它容易引发违章风气,不易形成职工勇于提出安全整改意见的习惯;

(2)容易压制正确意见,在行为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忽视安全、单纯追求表面生产效益的小团体意识,做出错误的全全决策。

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群体压力和。众行为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使个体行为朝着符合安全要求的方向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7结束语

企业职工的安全行为主要是在生产过程的群体中发生的,职工个体的安全行为必然要受到其所在群体的群体行为和群体动力的制约与影响。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要想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的科学型转变,就需要认真研究企业生产中的群体对职工个人安全行为产生的各种作用力量。

群体行为范文篇3

摘要正激励和负激励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激励类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的行为起强化作用。通过阐述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指出只有正激励和负激励相辅相成,形成一种良好的风范,才能够使整个群体的行为导向更积极、更富有生气。

关键词负激励企业管理正激励

1引言

众所周知,激励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企业管理中的精髓组成部分。激励一词,《辞海》解释为“激发使振作”,即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顾名思义,所谓负激励就是对个体的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使这种行为不再发生,使个体积极性朝正确的目标方向转移,具体表现为纪律处分、经济处罚、降级、降薪、淘汰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家们非常重视正激励,而往往忽略了负激励的作用,因此,本文谈一谈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2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负激励是控制员工行为的一条隐性“止步线”

就像道德与法律的界线一样,逾越了道德的界线必然受到法律的惩处,负激励也是如此,企业一般都设有日常的行为准则、管理制度等,超出了这个准则、制度必然受到一定的制裁。当然,负激励的措施和手段大部分存在于企业的相应管理制度中。负激励作为一条“止步线”,也许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很少注意到,实际上却起到控制员工行为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已经接受了这种负激励制度的约束,无形之中给企业的管理行为带来一种持续良性循环效应。比如,在制度中规定“上班迟到一次扣薪100元”,所有的员工都知道不能迟到,否则会被处罚,正常情况下,员工自然而然地养成了按时上班的习惯,管理者其实只应用了一条负激励的约束机制,就管住了整个企业的劳动纪律,可见,这条隐性“止步线”多么重要。

2.2负激励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以上谈到负激励制度通常是约束员工行为的界线,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员工都会遵守约定的法则,正如,并不是有了法律所有的公民都会守法一样,总有些员工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然,这些法律制度和企业负激励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意味着,当一些员工逾越这些约束时产生的后果将得到相应的处罚,而这种处罚的性质是强制性的、威胁性的、起震慑作用的,往往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真正使员工在心理上接受对企业管理行为的敬意,从而提高对自我行为的管理。例如,假设在一个企业中本月有3人次上班迟到,企业当月对此3人各扣薪100元,并予公告,就会使员工意识到,这种负激励的手段不是摆设,而是很好地维护了企业的劳动纪律。

2.3负激励对员工心理的影响经常大于正激励

所谓正激励就是对个体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使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提高个体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对员工的奖励和表扬等。但是,正激励对员工的心理影响在逐步淡化,特别是对于高薪白领阶层,有调查表明,在中国月薪高于5000元的阶层,对于奖励额度在10%以下的激励,绝大多数人员表示“没感觉”,原因是相对于其较高的薪酬总额来说,这一点奖励是微不足道的,也难怪他们无所谓,并且经常性的表扬也会落入习以为常“惰性”的圈套。而负激励的心理影响却是巨大的,并且具有双重性,从物质的角度看,本来正常情况下就能得到的没拿到还被处罚,损失是双倍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受打击,心理波动可想而知,企业正是通过负激励的方式从心理上的影响达到影响其行为的目的。如上例,一个白领迟到被扣薪100元并公告,此白领很担心员工对他的认识改变,对他的心理影响不是能以金钱来衡量的。

2.4负激励的正效应

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人们往往会想到负激励起到的是负效应,恰恰相反,我们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就是要通过负激励起到正效应。上述谈到的“止步线”也好、以儆效尤也好,所有的负激励措施或手段都是为规范员工行为、为企业管理行为服务的。日前,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当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职务能上不能下、工资能增不能减,年度考核只有优秀、称职,没有或极少数不称职”等诸多现象的产生,源于没有负激励制度,最终导致整个集体缺乏激情与活力,创造性和积极性不高。从上述案例分析,可能一次处罚对当事人来说是负面的、消极的一面,但是应该看到,如果没有这些负激励的措施,对员工的错误行为放任自流,可想而知一个企业的命运将会如何,其实这只是对少数人的处罚,效果是使大多数人遵守企业的“游戏规则”,正面效应远远大于负面效应;对于当事人来说,负面影响也只是一时的,只有他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最终的结果才是正面的。

2.5负激励的执行不能产生偏差

在宪法中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负激励也是如此,在企业管理行为中要做到“负激励面前人人平等”,它的执行比正激励要更为准确和适当,难度也较大。负激励在执行时往往不同于正激励,正激励通常偏向于“锦上添花”,多一点少一点,员工不太会计较;而负激励则不同,一旦产生偏差,员工就会斤斤计较,会导致企业管理者的权威受损,甚至导致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例如,一个员工迟到,决不能因为员工说他在途中塞车,没有主观错误而放弃对其处罚,否则下次因“塞车”迟到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管理者根本不可能去落实是否真的塞车,管理者还可以这样理解:既然知道上班高峰期有可能塞车,那为什么不能提早一点出发呢?更不能因人而异,如某领导的太太或亲戚迟到而放弃对其处罚,那么,所有制度将会流于形式,企业管理必然陷入混乱的状态。

2.6在负激励面前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作为企业的领导阶层,管理者要舍得“亏”自己,要陪同员工接受应负担的责任,让员工心服口服。在电力行业中,日常管理中多年采用《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违章记分管理办法》是两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对员工的行为做了详细界定,绝大多数是负激励的措施,少数为正激励措施,其中很好的一部分是下一级员工受到处罚,上级管理者要受到一定比例的连带处罚,理论依据是既然下级员工犯错上一级至少要负管理责任,这种负激励的连带处罚措施执行时更具操作性,上级可以理直气壮。还有一个下属企业,建立“三德银行”管理办法,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管理的范畴从八小时以内延伸到八小时以外,给每一位员算“三德”的本金,受到的处罚作为“三德”的贷款利息,奖励作为存款利息,而对领导层的连带责任更严厉,“三德”的积分是全公司员工的平均值,该制度受到员工的极大认同。

2.7正确把握负激励的力度和尺度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员工激励中,负激励给员工造成工作不安定感,同时还会造成员工与上司关系紧张,同事间关系复杂,有时甚至会破坏企业的凝聚力。过于严厉的负激励措施容易伤害员工的感情,使员工整天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不敢越雷池一步,很容易抹杀员工创新能力和积极性;负激励措施太轻了,员工不当回事,处罚与不处罚差不多,不痛不痒,起不到震慑作用,又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负激励的运用一定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对于不同的员工群体,有时还要区别对待。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待关羽、张飞可以说成功使用了正、负激励,他对关羽恩崇有加,时常赞许,而对张飞则恩威并重,时常加以贬惩,其结果使两位虎将都焕发出超常的能量。在柔性管理的企业中,负激励尺度的把握尤为重要。例如,在一个以商贸为主的公司,对于产品推销员的考核,业务量的设置要准确适当,在通常情况下,设置的量要使大多数人通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完成的合理数量,如果要求过高、业务量过大,一旦未完成就严加处罚,那么推销员的积极性将大大受挫。

2.8物质负激励与精神负激励相结合

以上提到了很多负激励的措施,其中有物质的,如经济处罚、降级、降薪等,也有精神的,如批评、警告、降职等。物质负激励与精神负激励都是负激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辅相成。

群体行为范文篇4

关键词:投资者;群体行为;羊群行为

美国的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与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还远未结束。对金融危机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又再一次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之一。投资者的群体心理和行为被认为对金融泡沫的产生和金融危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是金融泡沫和金融危机形成的关键因素。直接对金融市场中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难度,一般需借助其外在表现形式——群体行为来进行推测和研究。金融市场中的群体行为,也称之为羊群行为,主要表现为从众行为,是金融市场中活动主体的群体心理的外在表现。羊群行为原意是指动物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致的行为或活动,后来也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科学中,主要体现为人类社会中部分个体或群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决策以及行动特征。

一、金融市场中群体行为的运行规律分析

该领域中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金融市场中的活动主体来开展群体行为运行规律的相关研究,如在研究羊群行为与资产管理者、基金经理或股评家的从业资历之间的关系上,MichaelB.Clement&SenyoY.Tse(2005),LukasMenkhoffetal.(2006)研究都表明,对于资产管理人员或者基金经理以及股评家来说,随着其从业资历的增加,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降低。另外,MichaelB.Clement&SenyoY.Tse(2005)研究还发现,随着分析师经纪的规模和产业关注数量的精简,分析师更有可能做出大胆而准确的预测,大胆预测更多的吸收了分析师的私人信息,比羊群预测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而羊群预测则更多的和分析师的收益预测错误相伴。LukasMenkhoffetal.(2006)的研究还发现随着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的增加,虽然其羊群行为的概率降低,但是其对风险的关注却增加了,并且伴随着过度自信。与此相对应,年轻基金经理其管理的资产组合的风险更大。

多数研究者认为,对从业资历较浅的资产管理者或基金经理以及股评家来说,由于其知识、技能和经验都有所欠缺,所以其资产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但是随着其学习和资历的增加,其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组合的风险下降或做出独立投资预测,羊群行为的发生概率降低。但是也有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JonathanClarke&AjaySubramanian(2006)研究了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和其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的收益结构和面临的雇佣风险导致了分析师的冒险预测和其先前的绩效存在着U型的关系,并且其冒险预测同其经历存在正相关关系。面临着较高的雇佣风险的绩效表现非常差的分析师,同面临着较低雇佣风险的绩效优异的分析师一样,都更有可能做出更冒险的预测。这一研究结论和其他学者研究结论不太一致,对于资历浅或年轻的分析师或股评家来说,其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是高还是低,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不承担资产损失责任或风险的分析师和单纯的股评家来说,由于其不负有资产管理责任,同负有资产风险管理责任的基金经理或相比,其决策可能会更加冒险,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可能就会较低,可能这也是导致该研究结论同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但是该解释是否成立尚需进一步验证。

AmirRubin&DanielR.Smith(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和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相关,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发放股利的上市公司,而减持不支付股利的公司的股份。NicoleChoi&RichardW.Sias(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行业投资上具有明显的羊群行为倾向,机构投资者在相邻的两个季度之间的行业投资的相关性平均为40%,其研究结果为“风格/类型投资”提供了实证支持。CharlesChang(2010)研究还发现新兴市场中合格的境外投资者(QFIIs)也存在羊群行为,并且存在对市场的潜在负面影响作用。

虽然国外的大多数学者都支持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但是也有少部分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如DanBernhardtetal.(2006)认为,分析师的预测是有偏的,分析师并没有羊群行为的动机。相反,分析师是“反羊群行为”的,分析师们基于他们的私人信息系统性的了有偏的反向预测,偏离了公众的一致预测。

国外的学者们还开展了关于羊群行为是否理性的相关研究,JacobK.Goereeetal.(2007)认为,连续的信息瀑布有可能会发生状态反转,通常这种反转是自我校正的,信息瀑布会转向正确的方向,这些结论得到了数据的支持。AndreaMorone·EleniSamanidou(2008)分析了在形成羊群行为的过程中关键性的假设,认为参与者的策略是参数依赖的,即不正确的羊群行为会发生反转,而正确的羊群行为是不会反转的。

二、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

关于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羊群行为对市场效率、股价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等方面。国外学者在投资者的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方面存在众多争议,并无一致的研究结论。

从理论上来说,由于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公司股票的价值,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就体现为共同买入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或卖出价值被高估的股票,这种“羊群行为”和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产生相互抵消效应,使股价向其本身的价值回归,使市场更加有效。此外,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还可能是因为他们基于同样的基础信息而作出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促进了股价对信息的吸收速度,提高了市场的效率。不少学者的研究均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支持。Lakonishoketal.(1992)提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并不一定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Wermers(1999)以1975—1994年间美国股市的所有共同基金为研究对象,发现样本基金在整体意义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基金共同买入的股票比共同卖出的股票具有较高的同期和滞后收益,即收益差距将延续较长时间。Wermers据此认为,共同基金的“羊群行为”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加速了股价吸收新信息的速度,因而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SvitlanaVorankova&Martint.Bohl(2005),AndreasWalter&FriedrichMoritzWeber(2006)分别研究了波兰和德国金融市场上基金的交易行为,均发现存在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但是都未发现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但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上述假设。An-SingChen&Bi-ShiaHong(2006)使用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日度数据分析了在分析师对公司的收益预测披露的前后期间,机构投资份额的改变和收益回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事件日期间,机构投资份额的改变和收益变化之间存在确定性的关系,机构投资者的同期回报主要是羊群行为对日间价格影响的结果,这也暗示了对于存在更高水平的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的股票来说,存在更大的价格反应,说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构成影响,增加了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同时研究还发现在公司的属性特征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机构投资者倾向于买入股本较大的股票或者是收益波动较小的股票,卖出小股本的股票或者是收益波动大的股票。另外,对于存在更高的系统风险的股票、较高资产收益率的股票、更高的流动性或波动性的股票来说,在买和卖方面都更有可能发生羊群行为。AmirRubin&DanielR.Smith(2009)研究发现对支付股利的公司的股票来说,随着机构投资者投资份额的不断增加,其股价波动性增加。但是无论是对于支付股利的公司还是不支付股利的公司来说,随着波动性的增加,机构投资份额又都会出现下降。

关于羊群行为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较少。AmilDasgupta&AndreaPrat(2008)研究发现,基金经理对声誉的关注增加了羊群行为,降低了市场上信息的有效性,同时引发的羊群行为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三、结语

现代金融理论在经历辉煌之后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证券市场中的群体行为就是其中之一。从群体行为对证券市场运行所起的影响作用来看是广泛而重要的,因此有必要进行更深入地探究。首先,群体行为的运行规律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可以基于其理性的探讨来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分析。群体行为可以分析理性的群体行为和非理性的群体行为,理性的群体行为和非理性的群体行为在运行规律、演变机理等方面可能也有所差异,因此两类不同的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可能也有所差异。当前,大部分实证研究也并没有检验特定类型的群体行为。理性的群体行为可能会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但不会加剧股价的波动,与此相对应,而非理性的群体行为却可能会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并加剧股价的波动。对这两类群体行为的市场影响进行分类分析值得探讨,但是可能对于在实证分析中如何区分这两类群体行为并加以验证上述假设具有较大难度。另外,由于各个国家市场环境的不同,也会使群体行为对市场和股价波动影响的表现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这方面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研究。其次,由于投资者的决策和行为会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针对新兴市场特定的环境或背景,对群体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也有待探索。最后,基于群体动力学和系统科学理论对群体行为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以及对群体行为监管的研究和对房地产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中群体行为的研究等领域都将是有意义且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Clement,MB.,Tse,SY..FinancialAnalystCharacteristicsandHerdingBehaviorinForecasting[J].TheJournalofFiance,2005,(1):307-341.

[2]Menkhoff,L.,Schmidt,U.,Brozynski,T..Theimpactofexperienceonrisktaking,overconfidence,andherdingoffundmanagers:Complementarysurveyevidence[J].EuropeanEconomicReview,2006,(7).

[3]Clarke,J.,Subramanian,A..Dynamicforecastingbehaviorbyanalysts:Theoryandevidence[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6,(1):81-113.

[4]Rubin,A.,Smith,DR..Institutionalownership,volatilityanddividends[J].JournalofBanking&Finance.2009,(4).

[5]Choi,N.,Sias,RW..Institutionalindustryherding[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9,(3).

[6]Chang,C.Herdingandtheroleofforeigninstitutionsinemergingequitymarkets[J].Pacific-BasinFinanceJournal.2010,(2):175-185.

[7]Bernhardt,D.,Campello,M.,Kutsoati,E..Whoherd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6,(3).

[8]Goeree,JK.,Palfrey,TR.,Rogers,BW.,Mckelvey,RD..Self-CorrectingInformationCascades[J].ReviewofEconomicStudies.2007,(3).

[9]MoroneA.,SamanidouE..Asimplenoteonherdbehaviour.JournalofEvolutionaryEconomics.2008,(5).

[13]LakonishokJ.,ShleiferA.,VishnyR.W..Theimpactofinstitutionaltradingonstockprice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2,(1):23-43.

[14]Voronkova,S.,Bohl,MT..InstitutionalTraders’BehaviorinanEmergingStockMarket:EmpiricalEvidenceonPolishPensionFundInvestors[J],JournalofBusinessFinance&Accounting.2005,(7-8).

[15]Walter,A.,Weber,F.M..HerdingintheGermanMutualFundIndustry[J].EuropeanFinancialManagement,2006,(12).

群体行为范文篇5

一、金融市场中群体行为的运行规律分析

该领域中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金融市场中的活动主体来开展群体行为运行规律的相关研究,如在研究羊群行为与资产管理者、基金经理或股评家的从业资历之间的关系上,MichaelB.Clement&SenyoY.Tse(2005),LukasMenkhoffetal.(2006)研究都表明,对于资产管理人员或者基金经理以及股评家来说,随着其从业资历的增加,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降低。另外,MichaelB.Clement&SenyoY.Tse(2005)研究还发现,随着分析师经纪的规模和产业关注数量的精简,分析师更有可能做出大胆而准确的预测,大胆预测更多的吸收了分析师的私人信息,比羊群预测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而羊群预测则更多的和分析师的收益预测错误相伴。LukasMenkhoffetal.(2006)的研究还发现随着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的增加,虽然其羊群行为的概率降低,但是其对风险的关注却增加了,并且伴随着过度自信。与此相对应,年轻基金经理其管理的资产组合的风险更大。

多数研究者认为,对从业资历较浅的资产管理者或基金经理以及股评家来说,由于其知识、技能和经验都有所欠缺,所以其资产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但是随着其学习和资历的增加,其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组合的风险下降或做出独立投资预测,羊群行为的发生概率降低。但是也有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JonathanClarke&AjaySubramanian(2006)研究了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和其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的收益结构和面临的雇佣风险导致了分析师的冒险预测和其先前的绩效存在着U型的关系,并且其冒险预测同其经历存在正相关关系。面临着较高的雇佣风险的绩效表现非常差的分析师,同面临着较低雇佣风险的绩效优异的分析师一样,都更有可能做出更冒险的预测。这一研究结论和其他学者研究结论不太一致,对于资历浅或年轻的分析师或股评家来说,其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是高还是低,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不承担资产损失责任或风险的分析师和单纯的股评家来说,由于其不负有资产管理责任,同负有资产风险管理责任的基金经理或相比,其决策可能会更加冒险,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可能就会较低,可能这也是导致该研究结论同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但是该解释是否成立尚需进一步验证。

AmirRubin&DanielR.Smith(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和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相关,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发放股利的上市公司,而减持不支付股利的公司的股份。

NicoleChoi&RichardW.Sias(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行业投资上具有明显的羊群行为倾向,机构投资者在相邻的两个季度之间的行业投资的相关性平均为40%,其研究结果为“风格/类型投资”提供了实证支持。CharlesChang(2010)研究还发现新兴市场中合格的境外投资者(QFIIs)也存在羊群行为,并且存在对市场的潜在负面影响作用。

虽然国外的大多数学者都支持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但是也有少部分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如DanBernhardtetal.(2006)认为,分析师的预测是有偏的,分析师并没有羊群行为的动机。相反,分析师是“反羊群行为”的,分析师们基于他们的私人信息系统性的了有偏的反向预测,偏离了公众的一致预测。

国外的学者们还开展了关于羊群行为是否理性的相关研究,JacobK.Goereeetal.(2007)认为,连续的信息瀑布有可能会发生状态反转,通常这种反转是自我校正的,信息瀑布会转向正确的方向,这些结论得到了数据的支持。AndreaMorone?EleniSamanidou(2008)分析了在形成羊群行为的过程中关键性的假设,认为参与者的策略是参数依赖的,即不正确的羊群行为会发生反转,而正确的羊群行为是不会反转的。

二、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

关于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羊群行为对市场效率、股价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等方面。国外学者在投资者的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方面存在众多争议,并无一致的研究结论。

从理论上来说,由于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公司股票的价值,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就体现为共同买入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或卖出价值被高估的股票,这种“羊群行为”和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产生相互抵消效应,使股价向其本身的价值回归,使市场更加有效。此外,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还可能是因为他们基于同样的基础信息而作出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促进了股价对信息的吸收速度,提高了市场的效率。不少学者的研究均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支持。Lakonishoketal.(1992)提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并不一定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Wermers(1999)以1975—1994年间美国股市的所有共同基金为研究对象,发现样本基金在整体意义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基金共同买入的股票比共同卖出的股票具有较高的同期和滞后收益,即收益差距将延续较长时间。Wermers据此认为,共同基金的“羊群行为”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加速了股价吸收新信息的速度,因而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SvitlanaVorankova&Martint.Bohl(2005),AndreasWalter&FriedrichMoritzWeber(2006)分别研究了波兰和德国金融市场上基金的交易行为,均发现存在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但是都未发现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但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上述假设。An-SingChen&Bi-ShiaHong(2006)使用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日度数据分析了在分析师对公司的收益预测披露的前后期间,机构投资份额的改变和收益回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事件日期间,机构投资份额的改变和收益变化之间存在确定性的关系,机构投资者的同期回报主要是羊群行为对日间价格影响的结果,这也暗示了对于存在更高水平的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的股票来说,存在更大的价格反应,说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构成影响,增加了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同时研究还发现在公司的属性特征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机构投资者倾向于买入股本较大的股票或者是收益波动较小的股票,卖出小股本的股票或者是收益波动大的股票。另外,对于存在更高的系统风险的股票、较高资产收益率的股票、更高的流动性或波动性的股票来说,在买和卖方面都更有可能发生羊群行为。AmirRubin&DanielR.Smith(2009)研究发现对支付股利的公司的股票来说,随着机构投资者投资份额的不断增加,其股价波动性增加。但是无论是对于支付股利的公司还是不支付股利的公司来说,随着波动性的增加,机构投资份额又都会出现下降。

关于羊群行为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较少。AmilDasgupta&AndreaPrat(2008)研究发现,基金经理对声誉的关注增加了羊群行为,降低了市场上信息的有效性,同时引发的羊群行为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群体行为范文篇6

一、金融市场中群体行为的运行规律分析

该领域中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金融市场中的活动主体来开展群体行为运行规律的相关研究,如在研究羊群行为与资产管理者、基金经理或股评家的从业资历之间的关系上,MichaelB.Clement&SenyoY.Tse(2005),LukasMenkhoffetal.(2006)研究都表明,对于资产管理人员或者基金经理以及股评家来说,随着其从业资历的增加,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降低。另外,MichaelB.Clement&SenyoY.Tse(2005)研究还发现,随着分析师经纪的规模和产业关注数量的精简,分析师更有可能做出大胆而准确的预测,大胆预测更多的吸收了分析师的私人信息,比羊群预测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而羊群预测则更多的和分析师的收益预测错误相伴。LukasMenkhoffetal.(2006)的研究还发现随着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的增加,虽然其羊群行为的概率降低,但是其对风险的关注却增加了,并且伴随着过度自信。与此相对应,年轻基金经理其管理的资产组合的风险更大。

多数研究者认为,对从业资历较浅的资产管理者或基金经理以及股评家来说,由于其知识、技能和经验都有所欠缺,所以其资产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但是随着其学习和资历的增加,其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组合的风险下降或做出独立投资预测,羊群行为的发生概率降低。但是也有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JonathanClarke&AjaySubramanian(2006)研究了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和其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的收益结构和面临的雇佣风险导致了分析师的冒险预测和其先前的绩效存在着U型的关系,并且其冒险预测同其经历存在正相关关系。面临着较高的雇佣风险的绩效表现非常差的分析师,同面临着较低雇佣风险的绩效优异的分析师一样,都更有可能做出更冒险的预测。这一研究结论和其他学者研究结论不太一致,对于资历浅或年轻的分析师或股评家来说,其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是高还是低,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不承担资产损失责任或风险的分析师和单纯的股评家来说,由于其不负有资产管理责任,同负有资产风险管理责任的基金经理或相比,其决策可能会更加冒险,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可能就会较低,可能这也是导致该研究结论同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但是该解释是否成立尚需进一步验证。

AmirRubin&DanielR.Smith(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和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相关,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发放股利的上市公司,而减持不支付股利的公司的股份。

NicoleChoi&RichardW.Sias(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行业投资上具有明显的羊群行为倾向,机构投资者在相邻的两个季度之间的行业投资的相关性平均为40%,其研究结果为“风格/类型投资”提供了实证支持。CharlesChang(2010)研究还发现新兴市场中合格的境外投资者(QFIIs)也存在羊群行为,并且存在对市场的潜在负面影响作用。

虽然国外的大多数学者都支持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但是也有少部分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如DanBernhardtetal.(2006)认为,分析师的预测是有偏的,分析师并没有羊群行为的动机。相反,分析师是“反羊群行为”的,分析师们基于他们的私人信息系统性的了有偏的反向预测,偏离了公众的一致预测。

国外的学者们还开展了关于羊群行为是否理性的相关研究,JacobK.Goereeetal.(2007)认为,连续的信息瀑布有可能会发生状态反转,通常这种反转是自我校正的,信息瀑布会转向正确的方向,这些结论得到了数据的支持。AndreaMorone·EleniSamanidou(2008)分析了在形成羊群行为的过程中关键性的假设,认为参与者的策略是参数依赖的,即不正确的羊群行为会发生反转,而正确的羊群行为是不会反转的。

二、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

关于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羊群行为对市场效率、股价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等方面。国外学者在投资者的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方面存在众多争议,并无一致的研究结论。

从理论上来说,由于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公司股票的价值,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就体现为共同买入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或卖出价值被高估的股票,这种“羊群行为”和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产生相互抵消效应,使股价向其本身的价值回归,使市场更加有效。此外,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还可能是因为他们基于同样的基础信息而作出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促进了股价对信息的吸收速度,提高了市场的效率。不少学者的研究均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支持。Lakonishoketal.(1992)提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并不一定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Wermers(1999)以1975—1994年间美国股市的所有共同基金为研究对象,发现样本基金在整体意义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基金共同买入的股票比共同卖出的股票具有较高的同期和滞后收益,即收益差距将延续较长时间。Wermers据此认为,共同基金的“羊群行为”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加速了股价吸收新信息的速度,因而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SvitlanaVorankova&Martint.Bohl(2005),AndreasWalter&FriedrichMoritzWeber(2006)分别研究了波兰和德国金融市场上基金的交易行为,均发现存在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但是都未发现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但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上述假设。An-SingChen&Bi-ShiaHong(2006)使用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日度数据分析了在分析师对公司的收益预测披露的前后期间,机构投资份额的改变和收益回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事件日期间,机构投资份额的改变和收益变化之间存在确定性的关系,机构投资者的同期回报主要是羊群行为对日间价格影响的结果,这也暗示了对于存在更高水平的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的股票来说,存在更大的价格反应,说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构成影响,增加了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同时研究还发现在公司的属性特征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机构投资者倾向于买入股本较大的股(此_资-料_转_贴-于_GZU521_学-习网]票或者是收益波动较小的股票,卖出小股本的股票或者是收益波动大的股票。另外,对于存在更高的系统风险的股票、较高资产收益率的股票、更高的流动性或波动性的股票来说,在买和卖方面都更有可能发生羊群行为。AmirRubin&DanielR.Smith(2009)研究发现对支付股利的公司的股票来说,随着机构投资者投资份额的不断增加,其股价波动性增加。但是无论是对于支付股利的公司还是不支付股利的公司来说,随着波动性的增加,机构投资份额又都会出现下降。

关于羊群行为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较少。AmilDasgupta&AndreaPrat(2008)研究发现,基金经理对声誉的关注增加了羊群行为,降低了市场上信息的有效性,同时引发的羊群行为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三、结语

群体行为范文篇7

关键词:投资者;群体行为;羊群行为

美国的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与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还远未结束。对金融危机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又再一次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之一。投资者的群体心理和行为被认为对金融泡沫的产生和金融危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是金融泡沫和金融危机形成的关键因素。直接对金融市场中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难度,一般需借助其外在表现形式——群体行为来进行推测和研究。金融市场中的群体行为,也称之为羊群行为,主要表现为从众行为,是金融市场中活动主体的群体心理的外在表现。羊群行为原意是指动物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致的行为或活动,后来也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科学中,主要体现为人类社会中部分个体或群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决策以及行动特征。

一、金融市场中群体行为的运行规律分析

该领域中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金融市场中的活动主体来开展群体行为运行规律的相关研究,如在研究羊群行为与资产管理者、基金经理或股评家的从业资历之间的关系上,MichaelB.Clement&SenyoY.Tse(2005),LukasMenkhoffetal.(2006)研究都表明,对于资产管理人员或者基金经理以及股评家来说,随着其从业资历的增加,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降低。另外,MichaelB.Clement&SenyoY.Tse(2005)研究还发现,随着分析师经纪的规模和产业关注数量的精简,分析师更有可能做出大胆而准确的预测,大胆预测更多的吸收了分析师的私人信息,比羊群预测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而羊群预测则更多的和分析师的收益预测错误相伴。LukasMenkhoffetal.(2006)的研究还发现随着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的增加,虽然其羊群行为的概率降低,但是其对风险的关注却增加了,并且伴随着过度自信。与此相对应,年轻基金经理其管理的资产组合的风险更大。

多数研究者认为,对从业资历较浅的资产管理者或基金经理以及股评家来说,由于其知识、技能和经验都有所欠缺,所以其资产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但是随着其学习和资历的增加,其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组合的风险下降或做出独立投资预测,羊群行为的发生概率降低。但是也有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JonathanClarke&AjaySubramanian(2006)研究了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和其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的收益结构和面临的雇佣风险导致了分析师的冒险预测和其先前的绩效存在着U型的关系,并且其冒险预测同其经历存在正相关关系。面临着较高的雇佣风险的绩效表现非常差的分析师,同面临着较低雇佣风险的绩效优异的分析师一样,都更有可能做出更冒险的预测。这一研究结论和其他学者研究结论不太一致,对于资历浅或年轻的分析师或股评家来说,其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是高还是低,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不承担资产损失责任或风险的分析师和单纯的股评家来说,由于其不负有资产管理责任,同负有资产风险管理责任的基金经理或相比,其决策可能会更加冒险,发生羊群行为的概率可能就会较低,可能这也是导致该研究结论同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但是该解释是否成立尚需进一步验证。

AmirRubin&DanielR.Smith(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和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相关,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发放股利的上市公司,而减持不支付股利的公司的股份。NicoleChoi&RichardW.Sias(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行业投资上具有明显的羊群行为倾向,机构投资者在相邻的两个季度之间的行业投资的相关性平均为40%,其研究结果为“风格/类型投资”提供了实证支持。CharlesChang(2010)研究还发现新兴市场中合格的境外投资者(QFIIs)也存在羊群行为,并且存在对市场的潜在负面影响作用。

虽然国外的大多数学者都支持羊群行为的存在性,但是也有少部分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如DanBernhardtetal.(2006)认为,分析师的预测是有偏的,分析师并没有羊群行为的动机。相反,分析师是“反羊群行为”的,分析师们基于他们的私人信息系统性的了有偏的反向预测,偏离了公众的一致预测。

国外的学者们还开展了关于羊群行为是否理性的相关研究,JacobK.Goereeetal.(2007)认为,连续的信息瀑布有可能会发生状态反转,通常这种反转是自我校正的,信息瀑布会转向正确的方向,这些结论得到了数据的支持。AndreaMorone·EleniSamanidou(2008)分析了在形成羊群行为的过程中关键性的假设,认为参与者的策略是参数依赖的,即不正确的羊群行为会发生反转,而正确的羊群行为是不会反转的。

二、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

关于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羊群行为对市场效率、股价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等方面。国外学者在投资者的群体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方面存在众多争议,并无一致的研究结论。

从理论上来说,由于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能够更准确地评价公司股票的价值,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就体现为共同买入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或卖出价值被高估的股票,这种“羊群行为”和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产生相互抵消效应,使股价向其本身的价值回归,使市场更加有效。此外,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还可能是因为他们基于同样的基础信息而作出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促进了股价对信息的吸收速度,提高了市场的效率。不少学者的研究均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支持。Lakonishoketal.(1992)提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并不一定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Wermers(1999)以1975—1994年间美国股市的所有共同基金为研究对象,发现样本基金在整体意义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基金共同买入的股票比共同卖出的股票具有较高的同期和滞后收益,即收益差距将延续较长时间。Wermers据此认为,共同基金的“羊群行为”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加速了股价吸收新信息的速度,因而有利于市场的稳定。

SvitlanaVorankova&Martint.Bohl(2005),AndreasWalter&FriedrichMoritzWeber(2006)分别研究了波兰和德国金融市场上基金的交易行为,均发现存在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但是都未发现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但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上述假设。An-SingChen&Bi-ShiaHong(2006)使用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日度数据分析了在分析师对公司的收益预测披露的前后期间,机构投资份额的改变和收益回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事件日期间,机构投资份额的改变和收益变化之间存在确定性的关系,机构投资者的同期回报主要是羊群行为对日间价格影响的结果,这也暗示了对于存在更高水平的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的股票来说,存在更大的价格反应,说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构成影响,增加了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同时研究还发现在公司的属性特征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机构投资者倾向于买入股本较大的股票或者是收益波动较小的股票,卖出小股本的股票或者是收益波动大的股票。另外,对于存在更高的系统风险的股票、较高资产收益率的股票、更高的流动性或波动性的股票来说,在买和卖方面都更有可能发生羊群行为。AmirRubin&DanielR.Smith(2009)研究发现对支付股利的公司的股票来说,随着机构投资者投资份额的不断增加,其股价波动性增加。但是无论是对于支付股利的公司还是不支付股利的公司来说,随着波动性的增加,机构投资份额又都会出现下降。

关于羊群行为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较少。AmilDasgupta&AndreaPrat(2008)研究发现,基金经理对声誉的关注增加了羊群行为,降低了市场上信息的有效性,同时引发的羊群行为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

群体行为范文篇8

关键词:财务会计;行为规范;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会计职业道德

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推行,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行为规范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就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会计职业道德等规范的完善问题进行探讨。

一、《会计基本准则》的重构问题

1993年7月会计基本准则替代统一会计制度,顺利实施了十多年。客观地说,会计基本准则功不可没,成绩突出。但是,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①缺乏理论深度。作为会计基本准则,必须对其所包含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作用和适用范围进行深入的分析。但会计基本准则只是将一些基本概念作了抽象的表述,未作深透的原理性论证,因此,理论的有效程度和可信程度都不够。②适用范围有限。会计基本准则虽说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但在实际运用中越来越缺乏适应性,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感到无所适从。③基本内容有待完善。例如,会计目标的规定空泛、抽象,缺少可操作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缺乏明确的层次结构,各种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模糊,释义不尽合理;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不尽科学,没有完全体现会计目标的要求等等。

面对问题,可能的设想有三:一是对企业会计基本准则进行适当修改,并将之等同于国外的概念框架。二是在对会计基本准则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再构建一份会计准则概念结构,形成会计准则概念结构———会计基本准则———会计具体准则的体系。三是取消现存的会计基本准则,重新制定和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并且不再赋予其基本会计准则的身份。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是值得采纳的,其主要理由如下:

1、《概念结构》是一套把目标和有关概念联结起来而组成的逻辑严密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导致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消除基本会计准则理论深度不够的弊端,充分体现概念结构的理论性。

2、运用《概念结构》,可以避免所谓基本会计准则适用性问题的争论,将其作为评估、理解和发展具体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充分体现概念结构的发展性。

3、运用《概念结构》,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和编制者对财务报告提供信息的目的、内容、性质与局限性方面提供基础,以便在一个有效结构的准则体系下促进决策行为和经济发展,充分体现概念结构的教育性。

二、《企业财务通则》的弃留问题

弃和留,是探讨《企业财务通则》出路的两大主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这样几点值得注意:

1、《企业财务通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颁行,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是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一个特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的“财政———财务———会计”的单向制约关系仍然有着极大的影响。客观地说,在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大的经济背景下,就经济利益而言,中西方的企业不应该有根本的区别,“单向制约关系”实际上很难再有生存的空间和进一步延续的可能。

2、企业拥有充分的经营理财自主权,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条件,包括筹资自主权、投资自主权和税后利润分配自主权。很显然,《企业财务通则》已经将企业行为政府化,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政府的功能,剥夺了企业应有的权力。

3、就《企业财务通则》的内容看,撇开与其他经济法规的矛盾不说,单就与其他经济法规的重复问题而言,也足以说明其多余。《企业财务通则》中除去“总则和附录”没有实质性内容外,其他部分都可以归入到相关的法规中,其中:“资金筹集、利润分配、企业清算”可以归入《公司法》中:“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对外投资、营业收入和利润、外币业务”可以归入《企业会计准则》中:“成本和费用”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其开支范围本属于税法调整的内容,政府无需特别规定,而且就现有内容看,也与《企业会计准则》重复:“财务报告和财务评价”作为企业(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归入《公司法》中也未尝不可。

既然理论上没有存在的基础,实践中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明智的办法应是废弃。

三、关于会计职业道德问题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了我国会计人员必须遵循的六条职业道德,可以说内容比较实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①体系不完整,规定过于抽象,操作性较差;②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缺乏相应的处罚措施,约束力不够;③职业道德缺乏应有的评价手段,无法形成社会对会计工作的理解和重视。

笔者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完善和作用的发挥,应主要做到:

1、体系完善。初步设想,中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应该是:①会计职业道德概念,提出会计人员应有的行为,以达到行为守则所规定的最低可行的标准,主要包括职业精神、职业修养、职业责任和职业公正。②行为守则,这是强制性的道德标准,可以充分借鉴世界会计的优秀成果和我国的传统文化,予以制定。③行为守则说明,为明确行为守则的范围和实施提供指南,以提高其现实操作性。2、环境协调。中国会计职业道德在管制上应实现行业自律与政府行为的统一、协调。在政府管制上必须在坚持行业自律原则的前提下明确管制的范围与形式,重点应放在通过《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对各种非规范的、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计职业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评价方式。可以确立自我评价、本单位内部评价、用户评价和社会评价等方法。对评价的结果应该使用奖惩手段、示范道德榜样、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使每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企业、组织内部和广泛的社会督导之下。

四、会计规范的实现

会计主体、会计行为和会计规范是会计行为过程的三大要素,会计规范的实现,除了规范本身的完善之外,重要的是会计主体行为的优化和会计行为的控制问题。

(一)会计行为主体的全程优化

会计行为主体的全程优化,就是通过会计个体进行优化组配,以实现群体行为的整合效应,提高工作效率,为会计规范的实现创造重要的“主体”保证和环境。

1、会计个体行为。个体行为的规范实现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法律、道德、准则等规范设定的模式直接通过个体行为转化为现实,形成现实会计实践中的互补和补足关系。第二,规范的实现必须由个体行为来监督和保证。因此:(1)要分析各类利益矛盾,实现国家、其他相关利益集团以及企业利益的最佳组合。(2)要在法律中具体确认和保护个体的利益。(3)严格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资格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会计人员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2、会计群体行为。为了实现会计群体行为对会计规范的作用,主要应做到:(1)根据利益最大化、群体稳定与合理行为持久性,以及激发成员工作热情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群体共同需要和利益分享,增强群体内聚力。(2)协调诸群体之间的关系,消除群体行为的任意性,实现群体整体行为的合理性。(3)强化“以人为本”的行为观,使人们的努力及其有效成果,与其物质利益紧密相关。

3、会计领导行为。在很大的意义上说,目前存在的会计规范得不到遵循、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与领导行为不当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应当通过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等手段为会计行为主体的全程优化提供保障。

(二)营造优化会计行为规范实现的产权环境

产权的明晰界定,是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进行会计管理活动的先决条件的基础。只要产权界定清楚,会计规范的运行就会是有效率的。这是因为,产权的明晰界定为会计行为规范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的条件:(1)作为所有者,必须是资产增值的人格化代表,其行为目标是单一化的,即只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2)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作为一种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具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只要经营者能够实现资产的增值,所有者就没有权力和理由任意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制度对会计行为规范的界定功能,是会计行为规范实现的重要保障。

(三)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强化对会计行为规范遵循性的监督力度

笔者认为,保证会计行为规范遵循性的监督体系应由以下三个子系统组成。

1、政府监督系统。国家审计监督系统是一个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和强制性的高层监督机构,主要针对“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进行审计监督,包括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审计,国有资产增值与保值的监督,以及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延伸审计等。

群体行为范文篇9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群体性事件;治理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群体性事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深刻影响着社会稳定。目前关于群体性事件应对与处置的研究更多是从政府危机管理的角度提出措施与对策,而忽略了从心理学视角去探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以及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变化发展规律,而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集群行为,必然是群体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有效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前提是要掌握特定个体、群体和社会阶层的心理诉求、社会行为及其互动过程。针对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破坏程度日益加剧,政府有关部门不能仅停留在事发后被动的应对处置上,而应该更加重视此类事件的源头治理和社会综合治理。鉴于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涉及到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从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也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的力量,如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因此,无论是从治标和治本的角度来说,从心理学视角来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治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提出了群体行为发生的“价值累加理论”,指出所有群体性行为的发生都由六个因素相互作用产生,某一因素单独出现不足以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只有当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时,它们的价值才会被放大,群体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这五个因素分别是: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一般性信念、导火索以及社会控制的疏忽或失效。而一般性信念就是群体行动参与者对于社会问题所形成的一般性共识,本质上就是公众普遍的社会心理,它对于集体行动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社会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的一种表达,是社会整体精神风貌、社会运行机制效能以及社会聚合状况的直接反映,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社会力量。某一时期的社会心理状态及其发展态势,反映着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体验,尤其是对自身利益、需求满足程度的感性反应。虽然社会心理是一种内隐的态度和情感,但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诱导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处在剧烈变革时期,既是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多重社会矛盾的爆发期。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环境危机、社会公平下降、信任缺失、社会矛盾凸显等现实问题都会对公众的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导致公众出现焦虑感、不安全感、相对剥夺感和不信任感。尤其是弥漫在底层民众中的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信任缺失感、弱势认同感、社会焦虑感等消极社会心态的相互叠加,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不容小觑的深刻社会心理动因,因此,凡是涉及社会公平、司法公正、腐败现象、弱势群体等敏感事件往往成为社会热点。大多数群体性事件也是弱势群体在遭受利益损害后表达怨恨、不满和愤怒的集体行动,其背后的消极社会心态会使群体成员采取激进的行为方式,使集群行为的发生概率大为增加,因此,分析特定时期的社会心理,了解社会环境变化下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与心理状态,了解社会成员对现行社会运行机制的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认同和融合程度,对于预防减少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和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二、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心理动员机制

1.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是一种群体心理状态,反映着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受,这种感受会产生愤怒、怨恨或不满等消极情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某些领域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社会上的某些群体感受到他们所获得的生活条件和机会低于或远远低于所期望得到的生活条件和机会时,他们会感受到心理不平衡,产生被剥夺的感觉。这些消极情绪如果长时间积累,得不到释放或宣泄,一旦碰到诱发因素,就有可能转化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强大力量,引发集群行为。可以说,由相对剥夺感引发的愤怒不满情绪是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爆发的重要心理基础。2.从众心理与情绪感染。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受到群体成员的影响而表现出与多数人趋于一致的现象。从众心理是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表现出的最为突出的心理机制。大量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已表明,许多事件的参与者往往是在没有清晰了解事件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参与其中,他们既与事件主体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又没有明确的参与目的和动机,只是在群体的影响下本能地模仿他人的行为。因而群体行为中的带头者的作用至关重要,他的一举一动会成为其他参与者模仿的榜样,使参与者不自觉地追随带头者的行为。此外,当个体置身于群体情境中时,如果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群体压力,这种群体压力也会促使他倾向于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因此,群体规模越大,个体感受到的群体压力就会越强,从众效应就会越加突出。在群体情景下,由于群体成员间所处情境、社会地位、态度等方面存在相似性,情绪感染现象也更易产生。情绪感染是与从众现象相伴而生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刺激、相互感染、相互强化而发生的情绪交互影响。在群体成员情绪的影响和传递下,个体会无意识地卷入到群体的狂热行动中。这种非理性的情绪感染会降低个体的判断和思考能力,人们会完全被动地接收和模仿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态度,进而做出一些过激的不计后果的反社会行为。尤其是弱势群体在心理上具有高度敏感性,更容易出现情绪感染现象。3.去个性化。去个性化现象是群体性事件情绪激化、冲突升级的重要心理推动机制。去个性化是指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失去自身身份特征和个性感。去个体化具有匿名性和责任分散两个主要特征。匿名性使得个体的自我知觉能力和焦虑感减弱,参与者作为该群体的一分子,其行为被群体共同行为所淹没,个体单独行动时存在的恐惧焦虑心理会减轻或消失。参与者感觉大家彼此互不认识,不知底细,于是,责任感下降,自我约束放松,旁若无人,从而导致大量暴力行为的产生。4.群体极化。群体极化是群体性事件暴力升级的心理机制。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最初持有的某种态度和倾向,在经过互动交流讨论后,原有态度会向某一极端倾斜,要么极端冒险,要么极端保守。由于群体成员的生活经历、心理体验比较相似,他们更易于相互沟通和理解。这种相似的认知和不满情绪更易在互动中强化,变得更加极端化,这就使得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决策更加激进。另一方面,身处群体中的人们,迫于群体压力,也希望获得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认同,因此,多数人都会主动调整自己的立场,向主流立场靠拢。

三、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策略

前已述及,社会心理因素和参与者的心理特点与行为规律是影响群体性事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变量,只有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准确把握事件背后的深刻心理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只停留在事发后被动式的应对已明显的不足。因此,应根据群体性事件发展不同阶段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从群体性事件事前预防、事中处置、源头治理的角度,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1.关注社会心态,加强社会心理的监测预警。社会心理是在特定时期内弥漫在社会及其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反映着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也体现出公众对于政府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态度和满意程度,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性指标。社会心理失衡现象的出现,到极端社会行为的产生,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发酵和爆发的过程,这就为社会心理预警和干预提供了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能够定期对社会心理进行分析研判,了解公众的生活满意度、对各级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对社会问题的判断和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意向等,就能及早发现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不仅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及早化解社会矛盾,防止矛盾的不断累积。同时,通过对公众社会心态的分析,掌握公众普遍的心理需求,可以借助社区组织和心理学工作者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引导,来缓解和疏导民众不满的心理和情绪,降低矛盾冲突发生的概率。2.重视群体心理,控制处置关键点。勒庞在其《乌合之众》一书中,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群体心理机制中非理性特征越明显,群体行为的激烈程度和破坏程度就会更强烈,因此,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不能仅采取行政管理方面的手段或措施,还应该考虑群体心理的特点和规律,发现隐藏于行为背后的群体情绪,主动管理和引导群体情绪,控制带头者对其他成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减弱非理性群体心理对事件的影响,避免冲突升级。3.事发后主动回应,公开信息,疏导情绪。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到冲突升级有一个情绪的累积过程,在事件发生初期,参与的人数并不是很多,群体情绪也不那么强烈,此时如果能够主动与事件主体开展对话与沟通,了解隐藏在情绪背后的真实意图和想法,对于控制事态升级和情绪疏导非常关键。反观有些群体性事件,正是由于第一时间未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没有及时关注事件主体的不满愤怒情绪,没能主动及时与之开展对话,导致群体情绪激化,致使事态升级,错失了早期化解冲突的良好时机。有学者指出谣言是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可以说每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伴随着谣言的产生。表面上看谣言是一种缺乏事实根据的传闻,实质上它反映着公众的焦虑不安、愤怒不满情绪。群体事件发生后,许多参与事件的旁观者并不了解事件的真相,人们最为关注、最想知道但又不知道的信息,就会成为谣言的对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谣言的产生传播与突发事件对公众的重要性和这一事件所提供的信息的模糊程度成正相关,尤其是与自身安全和利益攸关的各种传言便会大行其道。如果事发后,有关部门没有及时主动公布相关信息,这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谣言一旦产生又会在群体效应的影响下流变、扩散,会进一步强化公众的非理性情绪,为下一步的应对处置工作增加了更大难度。因此,事件发生后,对事件信息的主动公开、迅速公开和全面公开,不仅有利于阻断谣言的传播,更有助于减少公众的恐慌和质疑,对于疏导情绪掌握主动非常必要。4.人员隔离,控制规模。前已述及,群体规模越大,从众心理、去个性化等非理性群体效应就越加突出,因此,在事发后,必须重视人员管理工作,尽早将无关人员、旁观者与主要人员隔离,一旦越来越多的无关人员卷入,群体规模扩大,场面就会混乱失控。群体性事件中的从众行为和情绪感染等心理机制的产生、演化与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场所,因此,要加强对聚集场所的管理。在聚集现场,可以通过广播向聚集人群说明情况,劝导无关人员离开,设立隔离线或警戒区域,不让无关人员进入。如有可能,在聚集现场安装摄像装置,增加威慑力,以打消因去个性化导致的法不责众心理。5.创新社会治理,疏导社会心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提出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源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要倾听民意、疏导民众的社会心态。只有社会治理工作能够切实地把握社会心态、尊重社会心态的客观规律并且围绕着社会心态的调节和疏导展开,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化解矛盾。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健全民意表达机制。对话理论家戴维伯姆认为,对话具有社会治疗的功效,通过有效的对话,可以疏导民怨,澄清事实真相,重建信任。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是由于缺乏对话机制,或是信息不公开,最终导致民怨积累,信任破裂。因此,通过合法、合理的制度与渠道使冲突双方通过对话促进沟通,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议题,释放紧张、敌对情绪,才能化解社会冲突,避免极端行为的出现。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完善社会分配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归根到底是人们全部行动和思考的出发点。”当前民众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失衡在很大程度上与利益需求密切相关,可以说群体性事件也是普通民众利益表达的社会形式之一,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让广大民众共享发展成果,保障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是有效防范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根本。

作者:张滨熠 单位: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胡联合:《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及其启示》,《探索》2017年第1期。

[3]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对“瓮安事件”发生机制的一种解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群体行为范文篇10

关键词:安全行为学;铁路;安全管理;应用

当前铁路面临的安全形势依旧严峻,有可能发生造成迟滞铁路发展恶性事故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作业违章、设备不良和应急处置不当等方面,但不论何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人造成的。目前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对人的管理相对传统,与新技术、新设备的创新发展还有较多不适应,在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对“人因”的理解还不透彻,对“人防”的主导作用还不牢固,这需要我们加强安全管理科学的研究,开展对各岗位员工结构、需求习惯和行为的分析,开展各层级引导、管控方法手段措施的研究,以此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1影响因素

当前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的“人因”因素,主要体现在操作行为、工作环境、工作设计、安全培训、群体行为、组织行为、激励行为和安全文化等[1]。1.1操作行为。工作场所中,个体的知、情、意以及人格特点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都是以其操作行为的安全性为中介的,即作业者最终表现出的操作行为决定了作业的安全后果。因此,对操作行为的研究更有利于揭示安全行为的内在原因,以便更好地控制不安全行为。经研究,操作行为具有行为的意识性、系统性和心理动作过程等特点。同时,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无意差错和有意违章两种作业行为。如某单位发生轨道电路闪红光带耽误列车一般D类事故,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回收工机具时注意力不集中,无意间瞬间短接轨道电路。无意违章当事人往往在事故发生前并未意识到违章行为,在造成事故之后的反思中才意识到违章。操作中的有意违章是指操作者意识到自己差错行为,明知故犯。其又可分为善意的有意违章,即对自己的差错结果有积极评价而坚持不当操作的行为和恶意的有意违章。明知自己的行为不会有积极评价而坚持不当操作的行为。如急救车、消防车为了抢救生命而超速行驶,都属于为了一种积极结果而有意选择错误操作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认为违章操作所能实现的目标,其价值远远大于遵守章程的价值。而驾驶员为了个人便利逆向行驶、铁路运输企业行车岗位作业人员为早下班盲目图快等,则属于那种明知错误且有意违章行为。因此,较无意违章,有意违章的危害性质更严重,这也告诉我们在分析具体违章时,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有害安全生产。1.2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对劳动者而言,是工作赖以完成的条件,其对劳动者的影响不仅制约着工作质量,还会影响到工作中的精神状态。从环境构成来看,工作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在自然环境中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微气候、噪声和工作负荷等方面。如微气候中低温作业(工作地点平均气温≤5℃),会让作业者手、耳等器官局部冻伤或冻僵损伤,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和事故率的上升,其改善的措施除加强教育、做好服装防寒外,还应做好环境监测和人员安排。1.3工作设计。工作设计是让人与工作相匹配,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益。这需要我们首先对组织目标、工作职责、员工特性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又真正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工作设计主要包括工作分析、职务分析和工作设计。如铁路运输企业为确保年度安全目标实现,每年应将安全总目标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各个岗位及个人,形成安全目标责任制。同时,还应通过工作分析,确定组织中各层级、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要求以及任职者的资格,做到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人职匹配。1.4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为组织创造价值,还可以为组织获得竞争优势,更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迎接各种新的挑战,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中,贯彻“以人为本”,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是该项工作的核心。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才能提高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并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个个懂得安全”的氛围,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当前,在个别铁路运输企业职教工作中弄虚作假、职工参培意愿低的问题还较突出,导致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实效,这需要我们不仅对基本安全素质进行培训,还要围绕深层安全素质进行教育。1.5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相对于个体行为而言的,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多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组织、群体和个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这告诉我们,在研究铁路运输企业员工个体的不安全行为的同时,更需要重视群体行为意识,如对群体违章研究,除需了解群体违章的直接原因,还要了解群体违章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要追查出违章背后原因。1.6组织行为。在一个组织中,人们处于不同的组织层次,承担着组织当中不同的工作。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其动机是根据这个组织建立的宗旨产生的,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并通过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来实现,反过来又影响成员个体行为。如要确保实现铁路运输安全,就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各级组织在实施组织行为时也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才能形成安全管理的合力。组织行为对安全的影响,既有对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也有以态度、情感为中介对行为的安全性产生的间接影响,其不是脱离员工行为,高高在上,而是与员工的行为密切相关,是实现员工行为安全和组织安全生产目标的关键。1.7激励行为。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激励职工的士气和发挥其能动作用方面。国内外安全激励采用的手段不同,效果各异。国内企业主要通过安全生产的月考核与奖励挂钩的办法,因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而国外企业除了使用奖惩激励外,还使用典型激励、定常激励、随机激励、群体激励、竞争激励等多种激励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马斯洛需求理论也告诉我们,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该理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需要是客观存在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要满足人的需要,且当某层次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时,激励作用就不能保持下去,为了激励员工就必须转移到满足其另一个层次的需要。这就告诉我们要了解员工想要满足的具体需求是什么?如果是生理需要,就要提供更多的工资福利;如果是尊重的需要,那么就考虑对这些人所完成的工作给予更高的评价。随时注意员工积极性减弱的信号,经常对员工的心理需要进行调研,才能使各项管理措施更加有效。在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运用好目标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奖罚激励、关怀激励、榜样激励、公平激励、宣泄激励和危机激励。1.8安全文化。随着我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人们认识到在安全生产中,机器设备对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健康固然重要,但与社会环境、心理环境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对保障安全生产也同样重要,且缺一不可,需要我们对安全行为文化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时,要有安全第一的哲学观、重视生命的情感观、安全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本观。以上从安全行为的角度,分析了安全活动中影响人的行为的8个因素,这些因素对人的安全行为影响并非孤立,在一个或多个因素作用下,不安全行为就会演变成不安全事件甚至事故,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2应用思考

安全工作具有全局性、社会性、长期性、复杂性、科学性和规律性的特点,如何应用安全行为学理论,进一步指导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破解不安全行为的密码,减少和遏制作业“两违”事故发生,这需要认真思考。运用安全行为学原理,关键要做到“八要”。一要坚信事故是可防可治的,关键如何破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二要树立员工健康是铁路运输企业最重要财富的理念,关键如何有效推进职场环境建设和职工劳动保护,关爱劳动者,防治职业病。三要树立人才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基石的理念,关键如何在工作设计中体现人尽其才、才适其职、职得其人。四要树立安全培训是一种生产力的理念,关键如何有效提升培训质量,由“让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实现员工与组织双重发展、同步成长。五要利用群体内的内聚力量助力安全生产,关键如何激发群体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取得1+1>2的聚合效应。六要树立激励是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核心的理念,关键如何有效运用好激励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七要树立组织是实现员工行为安全和组织安全生产目标的理念,关键如何抓住安全“关键少数”,强化安全管理。八要树立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铁路运输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关键如何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成为一种文化。总之,安全管理涉及人机料法环测等诸多要素,但“人因”是关键,运用安全行为学理论原理,为破解“人因”的密码提供一套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还需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